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各专业院校排名汇总,21小伙伴可参考非其义也

考研各专业院校排名汇总,21小伙伴可参考

21考研小伙伴,有你的目标吗?初试书单附上,加油!!!政治:肖秀荣4套卷 肖秀荣8套卷 肖秀荣 1000题/1600题 风中劲草辅导书 政治大纲解析(红宝书) 英语一:真题推荐考研真相(一句一句解析真题,适合基础薄弱的,用的人很多,真题只推荐这个)写作书推荐张国静的写作160篇(三步作文法不错,命中原题好多年,口碑一直不错,适合基础薄弱的)刷题就用 考研英语一历年真题汇编王(38年真题最全)英语二:词汇:非常词汇;必考词应用全书真题推荐考研圣经,适合基础薄弱的写作书:写作宝中宝。刷题: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汇编王数学用书:高等数学:同济五版 线性代数:同济六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三版推荐资料:1、 李永乐考研数学3--数学复习全书+习题全解(经济类)2、 李永乐《经典400题》3、 《李永乐考研数学历年试题解析(数学三)真题》考研数学规划:课本+复习指导书+习题集+模拟题+真题= KO复习资料来说:李永乐的不错,注重基础;陈文灯的要难一些。经济类一般都用李永乐的(经济类数学重基础不重难度),基础好的话可以考虑下陈文灯的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很不错 陈文灯的高等数学很不错

毕业祭

历年考研国家线,大类专业线汇总来啦,看看有你的专业吗

2019年全国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线基本要求:2019年全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线基本要求:2018年全国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线基本要求:2018年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线基本要求:2017年全国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线基本要求:2017年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线基本要求:2016年全国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线基本要求:2016年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线基本要求:通过以上四年的比较,相信大家可以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更好地去复习。大类专业线:哲学复试国家线总览文学总分国家线总览经济学国家线总览农学国家线总览法学国家线总览理学国家线总览管理类国家线总览艺术类国家线总览以上就是各大类国家线总览,大家觉得那一类最难考呢?觉得自己那个学的最差?觉得今年的国家线会涨吗?欢迎评论区问我,关注 小编的主页!更多干货等着你!!!

苦体绝甘

东南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考录取人数汇总

东南大学是江苏985211考研院校近日公布了2020考研报名录取情况汇总,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2021考研有意报考东南大学的考研人有所帮助。东南大学坐落于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东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情况汇总以上就是文都考研为大家整理的“东南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希望对2021考研人有所帮助!#2021考研#

叫者

近五年各专业考研国家线汇总,这几门专业分数线会提高?

目前,各大院校已经陆续公布2020考研初试成绩。出分之后,同学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能否进入复试,而决定你能否参加复试的标准就是国家线。根据往年经验,教育部往往在3月中旬公布国家线,所以一味等待很可能会错过调剂的良机。现阶段最好的做法是知晓自己本专业过去几年的国家线,从而了解自己的分数大致处在大约什么位置,然后决定自己下一步怎么走,是好好准备复试还是联系调剂。所以学长特意为大家整理了2015—2019年各专业考研国家线和大小科分数线变化趋势,供大家参考学习。为方便理解,先给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名词:图表中“小科”指的是总分为100分的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两科,“大科”则是指数学(或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总分为150分。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的“大科”只有一门综合考试,总分为300分。国家线算的是总分。需要注意的是,考研是一票否决制,不管是国家线还是大小科的分数线,只要有一项没有达到标准,就没有资格参加复试。以下是学术型硕士各专业分数线变化趋势。一、法学历年国家线我们可以看到,法学从2017年开始呈现连年上涨趋势。二、工学历年国家线三、管理学历年国家线四、教育学历年国家线五、经济学历年国家线六、理学历年国家线七、历史学历年国家线八、农学历年国家线九、文学历年国家线十、医学历年国家线十一、艺术历年国家线十二、哲学历年国家线根据以上各专业的国家线趋势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农学的国家线每年保持在255分不变之外,其余各专业的国家线在近几年都保持上升趋势。今年考研人数340万也是再创历史新高,而国家的招生计划是一定的,所以各专业分数线相较去年应该会有所提高。把自己的分数线查出来之后,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将去年的国家线提高不超过10分,预测自己能否进入复试:1.如果高分能够上第一志愿,认真准备复试;2.低分能够上第一志愿,就要一边准备复试,一边联系调剂学校,以免复试被刷,来不及联系调剂院校;3.各科过线,但未能上第一志愿,联系调剂,同时准备复试;4.如果有某一科目未过国家线,准备二战或者找工作。关于国家线是否提高的消息要以官方发布为主,不要听从任何小道消息,他们都是不准确的。各位同学还是要认真准备复试。即便只有1%的成功率,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如果你对于考研、复试、调剂等有任何问题,欢迎在文章下面评论或者给我私信留言,学长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疑答惑。

刘立武

考研/调剂:按考研十大类专业将各院校调剂信息汇总

按考研十大类专业将各院校调剂信息汇总从今天起,所有调剂信息,均按大类专业发出,方便各位小伙伴直接查询调剂,分享是对小方最大的支持哦!(由于调剂信息过多,小二今天不再推荐,如果中意的院校,直接去小木虫、51考研网、考研帮或者考研论坛直接查询这个学校的详细调剂信息即可)01 经济学02 法学03 医学04 工学05 理学06 教育学07 管理学08 文学09 艺术10 中医(亲,收集信息不易,都看到这了,速速分享吧!)也欢迎大家讨论,发表你们的观点!写文不易,您的分享!是小方不断更新的最大动力,感谢各位支持!方格考研——考研信息一站式发布平台,全心助力考研,做一个有温度的小方格!

林建明

南开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汇总

考研报考录取比是衡量考研报考难度非常重要的指标,南开大学公布了2020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汇总,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南开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汇总注:1、统计人数只包含统考类考生人数,不含推荐免试生数2、个别专业录取人数大于报考人数是调剂的原因南开大学2020考研全日制专业报考前三的专业是:法律(非法学)、金融、法律(法学)文章数据来源:南开大学研究生院 报录比栏为小编用报考人数除以录取人数得到的数字。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开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相关内容,希望对有意报考南开大学的考研人有所帮助。#2021考研#

堀切

深圳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

深圳大学是广东考研热门院校近日公布了2020考研报名录取情况汇总,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2021考研有意报考深圳大学的考研人有所帮助。深圳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统计表从上面可以看到深圳大学2020考研报考而且考试的人也达到了1万9000多人,报考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不过过国家线的考生只有5000多人。以上就是文都考研为大家整理的“深圳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希望对2021考研人有所帮助!#2021考研#

阿达西

盘点:近三年全国研究生报考数据大汇总,送给2019年考研的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的道路上,重要的事情就那么几件,如果走对了,一生也就顺利很多。其中,高考报大学算是一件,而且这件事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我们做主的,毕竟当时年纪小,报大学的事情不太懂,大学和专业都是父母帮忙定下来的。其次是找工作和考研这两件事也都算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是考研,很多时候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毕竟上了三年大学之后,我们也知道自己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以及对未来的打算。但是,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所以更应该对此有个更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15-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数据情况,2016年我国一共有176万人报名考研,2017年则突破了200万大关达到了201万人,最令我们吃惊的是2018年,全国报名考研的总人数达到了238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总体来看,我国考研的报录比变化并不大,基本上是按照3:1的比例进行录取的。但是,有几个变化趋势需要大家进行注意:第一,应届生的考研报名人数在平稳增长,其增长速度基本和高考招生增长同步,但是往届生读研比例增长幅度明显,很多工作两三年后的人开始报名考研。第二,大家越来越青睐于时间短且学术型要求不太高的专业硕士,不再像原来那样只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情有独钟。第三,很多省份的女生考研占比超过了男生,特别是文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女生的读研比例更高。对于往年学生的考研动机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感觉当前的就业竞争压力很大,本科学历在工作过程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所以选择了读研来提升就业竞争力。此外也有一部分学生有名校或者专业情结,希望能够通过考研这条路,考到理想的大学或者想去的专业进行继续深造学习。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考生,如果选择了考研,一定要学的进去,做的下来,做好自我监督,因为考研道路上,自己既是负责监督的老师也是准备考试的学生。最后,祝愿备战2019年的考生们,都能考上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学!

亦可

2019非全日制研究生初试科目汇总,有你报考的专业吗?

非全日制研究生初试科目非全日制研究生是考试入学,初试为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划分比较复杂,下面是对部分专业考试科目的汇总,一起来看下:注:以上内容仅供参加,科目如有变动,请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铳梦

20考研院校报考人数统计汇总,这些院校成为考研重灾区,考研加油

整体来说,20考研即将接近尾声,341万考研er同场竞技,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今年上岸着实不容易!咱们从考研各所高校报名人数统计来看,不少名校都有较大的增幅。2020考研全国总报考人数突破300万,创下341万的新高,相比2019年增幅17.59%。其中,有一些院校的报考人数达到2万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报考重镇。考研校小编根据地方媒体的报道、院校官方的新闻等信息整理了部分院校的报考人数数据,一起来看看吧!一、20考研报考人数超过2万的部分院校数据统计除此之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等院校虽目前未查到20考研的报考人数,但也都是报考人数非常多的院校,基本都在2万以上。四川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有4万以上,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也在3万/4万。这类学校基本要么是国内一批最热门院校,无论是专业性还是知名度,大都是一流的。要么地理位置优越,专业实力强,因此,人满为患也不足为怪。二、20考研报考人数超过1万的部分院校数据统计以上院校报考人数夸张可能有以下原因:1.名校大家都心向往之,像清北、上交这样的高校,谁都想进去学习,无论是就业还是提升自己,都是一个重要通道。即使地理位置偏一点,同样非常抢手;2.名校实力强,规模一般都不小,招生名额相对较多。加上如今基本上每年都有一定的扩招,人数自然也就上去了;3.省内高校少,但考生多众所周知,河南名校少,郑州大学作为本身唯一的211,其整体实力在省内是最强的了,加上每年生源非常多,选择报考的也就多了。如果从郑州大学毕业在省内找工作,是个很好的敲门砖。南昌大学也是如此,它是江西唯一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更夸张的还有河北省,整个河北省仅有一所211院校,河北工业大学,但还是在天津的地界,因此加上距离近,也难怪当地部分考生更愿意往京津地区跑,导致那边的报考人数增多。从研究生报考分布来看,北京地区的研究生报考率是最高的,竞争也是相对激烈,2020年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达425295人,比上一年度增加41938人,增幅达10.9%,仅仅北京地区就有近20所院校报考人数过万。当然这肯定不是河北这一个省份的贡献,全国的考生都想往北京扎,毕竟是首都嘛,名校也多!三、20考研报考人数接近1万的部分院校数据统计此外,还有江苏大学未公布20考研报考人数,但2019年就已破万,达到10232人,相比2018年的增长率也达到了34.2%。从以上数据也能看得出来,这类学校之所以报考的人多,也有一些有迹可循的特征——①地理位置好,像上海师范,深圳大学等院校,当地经济发达,就业市场广阔,毕业生后的薪资待遇也比较高。虽然是双非,但其中一些院校的优势学科还有不输于211院校的实力。比如深圳大学,知名校友是马化腾,腾讯、华为等大型企业都在其附近,为学生实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的机会,受到考研人的热捧也就不足为怪了。②师范类学校多,一般师范类学校包容性强,专业多,地方性强,难度却没有很大,因此报考的人数也相应就多了。另外,现在招聘单位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是常态;还有师范类专业,门槛相对较低,不少其他专业的同学容易跨考,这都是致使师范类学校考生多的原因。比如以下师范高校: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7452人;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③综合类大学,多指囊括多学门、跨学科学术知识领域的大学,一般辖有多所学院。特点是学科类型比较丰富,涉及门类也众多,招生数量大,不过大都也有其特色专业和强势专业。因此,招的专业多,选择就广,招的考生多,上岸几率相对就大,加上有些高校难度一般,报考的当然就多了。④特色类大学人数报考的也多,像上述的山西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优势专业比较突出,行业内有一定的认可度,但跟一些211/985的院校还是有差距的,总之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20考研341万!按照增长率21考研有可能达到400万!考研真心一年比一年难!虽然教育部官宣硕士扩招18.9万,然而各专业的国家线、复试线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下降,甚至一些热门的专业、热门院校复试线反而大涨,考研人数太多,导致调剂也是难上加难。但是啊,转念一想,哪年不难嘞,只要考研就能感觉自己是最难的一年!其实每年都是神仙打架,最后依然有人上岸,难永远是相对的,就看谁更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