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网课」朱伟vs张国静vs商志巧虎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网课」朱伟vs张国静vs商志

问题:有前辈分享一下关于考研英语网课怎么选择的类似考研英语复习经验吗?拜托啦!2019考研党报道!之前花过很多心思找试听课、作比较的,现在把我去年做过的关于英语网课的考研英语复习经验分享出来,节省大家时间。考研英语复习经验——考研英语网课篇1、朱伟最有名的是单词课,我也只试听过恋练有词。我以前都是自己背单词的,很枯燥,但听课之后觉得很有趣,也有更多动力背单词了。就是一节课要花很长时间,也讲不了几个单词,所以后面理性考虑,就没买。这个还是更推荐早点儿听,比如大三上学期及可以开始了。2、商志讲得很详细,近几年名声也不错。但问题是一节课时间太长,我还有其他专业课啥的要看,不可能把时间都扑在英语上。如果你想看,同样还是建议早点儿开始听,早早打好基础。3、张国静我最后选的就是这个课。刚看到有其他同学也提到这个老师了,我还以为这老师挺小众的(笑哭)。最开始吸引我的就是一节课才时长30分钟,听起来很快,不耽误我学其他课,而且全程无废话;再就是讲得详细,词汇、语法、作文、真题都有讲到,循序渐进那种,像我这种基础弱的,也能慢慢跟上,五星推荐。考研英语复习经验——听网课注意事项听网课时最好注意下面几个点,从一开始就养成好习惯,学到的东西更容易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听课效果更好。1、每次听课前,你可以先看一下标题,或者看开头的一分钟,看看这节课老师打算讲哪个大知识点,拿一张纸,把你对这个知识点的了解、以及一直弄不清楚的点,都写下来,这样待会儿听的时候才更有针对性。2、听课时一定要做笔记,但也没必要啥都记,纯抄笔记不过脑,给你带去的不过是一种虚假的满足感。看到自己不会的再记下来,记笔记时一定要先暂停视频,不然有可能你记下了这个知识点,又错过了那个知识点。记的时候可以在心理默念一遍加深印象。3、听完课要总结,学着画思维导图。以大主题为核心,先把框架整理出来,再往里填充细节。写完之后对照笔记,把写错的、忘写的都补上,这样相当于自己又一次梳理记忆了一遍,掌握得会更好。考研英语复习经验——复习方法篇当然,诸多前辈的考研英语复习经验告诉我们,考研英语想拿高分,更多的还是得看你单词背得熟不熟、真题做得透不透。我考英语一,用的《考研真相》,考英二可以用考研圣经,它俩是一个系列的,都很适合基础不太好的人用。因为之前有学弟学妹问过我,所以在这里一起说了。考研真相讲解特别详细,每个句子都有讲中文意思和语法,长难句甚至还是画图讲的,我这种英语基础差的都能看懂,超棒der~→做题要点:①要尤其看重改错。你干做题,做完光判个分数,不改错题,那肯定进步不了多少。我之前都是第一天做题,第二天改错。做题花3个小时,改错也得花3个小时。只有弄懂每个选项为啥对为啥错、自己做错题的原因,这份题才算是真的没白做。②阅读占考研英语分数大头,做完阅读,你不仅要看错题,还得练习读句子的能力,所以阅读需要你做精翻。每个句子都挨个翻译一遍,这样就能知道自己啥会啥不会,对答案时也会着重看自己不会的地方。③作文范文不需要全背,因为这个话题考过了,那它肯定不会再考。但是得背开头结尾,或者在范文中找3~5个好的句型背过。考研复习中,只要你抓住了上面几个提到的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成绩一定不会差的,加油!

为崩为蹶

考研英语经验帖:我就是靠这份复习攻略,英语考了89分!

考研英语应该是中国非英语专业语言考试最难的,每年考研国度线英语最高不会超越55分,相对于大家熟悉的六级考试而已,考研英语的难度还要更大一些。所以,在考研中,英语是拉开差距的一个很重要的科目。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分享一个学霸的英语复习攻略, 她就是靠这份攻略,英语考了89分(本专业第一)的好成绩,成功上岸的。3-6月,反复背单词用的教材是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结合网课视频一起看,效果非常好。看了这个网课,彻底颠覆了对记单词的已有的认知,之前记单词,都是背了忘,忘了背,如此反反复复,不仅费时间,还费心力。但,朱伟老师记忆单词能让我们对单词的记忆做到举一反三,统一归类,有的单词即使你不认识,也能通过前缀,后缀,词根等进行推断,在考试过程中帮助非常大。另外,背单词的过程是要贯穿整个考研复习阶段的,前期的时候,每天花2个小时的时间来记单词,一天1单元(包含A部分和C部分),到后期每天花30分钟的时间进行巩固。7-8月,真题阅读练习真题非常宝贵,总共也就那么10多套,所以对于真题,都是反复刷的(把近几年的真题留着别刷,当模拟题用)刷第一遍:主攻阅读,其他先不做。要做好心理准备,第一次做肯定错误率非常高,惨不忍睹,但是一定要暗示自己,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沉住气。每天花3个小时做2篇阅读,然后再看解析,从单词短语到句子语段全部要吃透,这样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刷完。刷第二遍:还是主攻阅读。每天2篇的频率,但是这次做完,需要整理一些经典的句子,包括单词和短语,都背下来,形成自己的笔记。9-10月,阅读+其他题型刷第三遍:这个时候一天做4篇,同时要开始注意做题的时间了。通过这次做题,要大概知道自己在做题类型上的优劣势,后面可以重点突破和攻克。11-12月,真题模拟+作文把留下来的近几年的真题当作考试模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进行模拟考试。因为近几年的真题和实际考试中,在考察的词汇,时文背景上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同时要注意自己练习写作,不能仅仅是背诵。贯穿始终的英语速读和背单词除了前面讲过的背单词要贯穿在整个备考期间外,英语速度能力也是需要贯穿始终的。那速度什么内容呢?到了考研这个级别,考试的题材更多的是国外经济类的题材。可以下载一个:FT中文网的APP,里面有最新的国外新闻,经济类的文章。这种题材的阅读,不需要要求逐字逐句的翻译,读懂,只需要能读懂大概意思,能熟悉这类文章的语感感觉即可。一般情况下,我会先看一边中文翻译,再读纯英文,再读中英文对照。里面有一个阅读时间的计算,可以训练自己的阅读速度,非常好用。每天花15分钟速度1篇文章即可。以上就是,考研英语备考的攻略计划,考研贵在坚持!

从之游者

ETS托福考试专家与资深名师经验分享:研究生访学与托福准备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幸请到两位国外考试的大咖来分享经验,对自己有高目标和高要求的同学们,一定要看过来。一位是来自韦林托福、雅思课程标准课的制定者许乃夫老师,另外一个是来自美国ETS托福项目经理赖苏闽女士。谈到ETS,我先给大家做个介绍。ETS(EcationalTesting Service美国考试服务中心)是全球领先的非营利组织,热衷于完成我们的使命(英语内容),来提高全世界人民的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我们致力于提供创新而有意义的评估方案,改进教学,拓宽教育机会并提供政策信息,是世界级语言考试。许乃夫老师谈研究生访学的注意事项1. 时间规划每年的研究生选拔海外访学项目都会在新学期开学10月份左右由学校下发文件,要求学生报名。报名材料包括:外语水平/证书,是否参加奖学金计划,平均GPA,申请方式(学校推荐或自主申请)等申请相关材料,具体可以参看学校下文文件要求。因此,要赶在10月份雅思、托福出成绩,例如要达到访学语言成绩要求雅思6-6.5分、托福80分-105分。需要预留3个月-6个月的学习、刷题和考试时间,一般来说考2或3次。最佳学习时间是考完研究生考试之后,1月——9月这个区间段学习雅思、托福,保证出分,顺利完成访学的申请工作。2. 对申请时语言成绩的理解1)无语言成绩第一:无语言成绩的合作院校也是有效的合作院校,但是没有做语言要求的话,你一定会在访学期间遇到语言障碍,影响访学交流的效果。第二:无语言成绩要求的合作院校,最好查询官网,看下院校介绍、专业介绍和大学排名和专业排名,已确认真实有效。2)桥梁课程所谓“桥梁课程”指的是语言学习,类似于预科学习。一般来说,国外的语言学习都是按照周计算培训费用,学费大致在1000-1200美金每周(根据每个州和当地的要求不同)。建议:在国内学好语言,省钱。3)有语言成绩要求学校排名和专业较好的学校才会对访学提出高的条件。例如:托福105分,雅思6.5分,这是国外研究生入学的中等要求。语言水平高不仅能帮助同学们大量进行文献阅读和查收,更重要的是当你写论文和做presentation的时候,对语言水平的驾驭要远远高于国内研究生。3. 案例分析梁某同学,2010年本科就读于江汉大学历史学系,2016年考上云南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史硕士。2017年托福90+的分数,导师直接推荐就读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费雷斯诺分校美国史硕士。乃夫老师经常给学生讲一句话: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就像在文学巨匠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一样,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这位同学在大学二年级就高分通过四六级考试,20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三等奖,2009年湖北省翻译协会首届笔译竞赛三等奖。一句话总结:学英语,要趁早。赖苏闽(Sumin)对托福考试的介绍1、托福考试介绍托福考试不同于其他考试,在于它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测试。特别是在写作和口语方面,你会发现它和阅读、听力是结合在一起的。在Writing 和Speaking里有综合口语、综合写作,会同时考核阅读能力、听力能力,并把它结合到说和写的技能上进行考核。通过读和听来获取的信息,写或说的形式,从而进行体现。这也是为什么托福考试听力占很大比的原因。不管听和写作也好,都会接触到听力,听到文章、对话,通过读和听获取的信息。除了阅读部分没有涉及听力,其他三个部分都有涉及听力,但为什么这样设计考试呢?因为:1. 初衷:帮助大家完成留学、交流的目的,对于非母语的学生更需要什么。2. 托福研究员进入学校、各种场景、亲身体验,完成TASKS所需要的语言要达到哪个程度。再根据这个所需要的程度,在反推到我们的考试中设计考试。所以,托福考试是一个evidence-based tasks(以论据为依据的考试任务)。 托福是一个高度的仿真的考试,它的场景的设计,语言出现的顺序、包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种种场景设计出来的考试。考托福考试包括学术知识都是有涉及到的,完托福考试的人在国外没有很强的不适应感。2.托福考试的特点托福考试考试顺序是先考阅读,而托福阅读的内容又为托福听力考试提供了背景阅读信息。在相同话题的口语和写作中非常注重考生的话题延伸、语言使用。对于中国考生相对较低得分的口语来说,整体水平比全球考生要低1分。那么这1分的差距在哪儿呢?作为韦林托福标准课的制定者,资深托福雅思教师,2011年出访美国ETS并获得培训证书的许乃夫老师来说,这1分主要在考生的表达(Delivery)。托福口语评分标准The two key features that characterize delivery are clarity of speech and pace. Pronunciation, stress, and intonation most often determine the clarity of speech in a response. The rate of speech, length of utterances, and the degree of hesitancy or choppiness all factor into the pace of a response.——选自于Propell Workshop for the TOEFL iBT Test的口语评分标准决定表达的两个要点是表达的清晰度和节奏。语音、重音、和语调决定了回答的清晰度。回答的速度、长短和是否有停顿和卡顿决定了回答的节奏。许乃夫老师建议各位同学采用ETS的官方指南(OG,OfficialGuide)为主,并且以past papers(真题)进行验证,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方位提高自己。特别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机构,“每天坚持一点点,进步带来大改变”。2011年许乃夫老师在ETS培训并获得证书 2014年许乃夫参加ETS托福培训并获证书

白与黑

考研英语10大名师,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老师!

我们每个人的考研路上都会有一位老师相伴,今天就来和大家盘点一下那些陪伴我们考研的英语老师。感恩陪伴NO.1 KK大帝何凯文超帅的很多同学走上考研这条路,可能真的会和kk有关系。可能你是从听了一堂kk四六级的课程,从此就不能自拔;也许是听了kk的一场宣讲,就深深地爱上了他。且不论kk讲的有多么好,但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强大的气场,真的会给考研的学子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kk从正月十六开始就会开始更新每日一句,第二天解读前一天发出来的每日一句,这种坚持一直到考研结束,真的很佩服kk的这种坚持。每年跟着kk学习的学生数以百万计,感谢kk大帝一路相伴。NO.2 道长王江涛道长依旧意气风发之所以叫他道长,是因为王老师,在北大读研究生时主修道教,所以大家都喜欢叫他道长。道长考研写作领域的标杆,可能你的英语写作很烂,但是如果能跟着道长踏踏实实学上一段时间,如果还没有长进。用道长的话说,那我也教不了你了。NO.3演小品的刘一男KK最佳CP刘一男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基因里自带段子手的特性,操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语速还极快,因此他自称“一口南方腔的北方人”。刘一男老师在讲词汇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深受学生喜欢。NO.4 恋恋有词朱伟恋恋有词作者一提起朱伟,很多同学第一反应肯定就是恋恋有词,这本单词书对于考过研的同学来说,真的是影响太大了。毫不夸张的说,十个考研的同学里面至少会有5个同学是通过这本书记单词的。这本书,之所以如此之火,是因为它不像其他的单词书那样很厚,让人一看到就害怕,这本书通过词根记忆,让同学们快速有效的记单词。在此,还要夸一下朱伟老师的发音,超级准!NO.5 叔叔唐迟唐叔,我爱你阅读在考研英语中的比例是最大的,但也最让同学们头疼。唐叔的课就好像止疼片,可以说药到病除。唐叔讲课幽默风趣,有很多的解题技巧,但这些技巧从来不是自己胡编乱造,一定会有真题做理论支撑。如果你的阅读不是很好,选唐叔就对了。补充一点,恋恋有词唐叔也有参与编写哦。NO.6 女教授杨柳女教授杨老师是考研英语辅导老师中为数不多的一名女老师,性格爽朗犀利,讲课风格却不乏幽默。在考研英语中,被同学们亲切称为猜猜乐游戏的完形填空,在杨老师的讲解下,变得不可一击。从此,流传已久的珍爱生命,远离完形从此在江湖上销声匿迹。NO.7 翻译大神唐静唐静老师唐静老师在考研英语翻译方面的地位真的是无人能敌,再长的再难的句子经过唐老师的分解,都变的懦弱了。那些让我们看着涩涩发抖的句子,估计见着唐老师也只能跪地求饶。NO.8淡定哥徐佳鹏实在找不到照片了淡定哥这个名字是我给徐老师起的,徐老师讲课的风格就是一只手插兜里,另一只手拿着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脸上很少见到笑容(画面请自行脑补)。以前做新题型都是全篇读下来再去做,费时费力。上徐老师的课,你就会明白,新题型你一直都做错了。NO.9暴力钟平大神钟老师的风格就是暴力学习,让你快速提升自己。当然了,钟老师更能带你领略英语语言的魅力,还能通过数学学习英语。NO.10 预测谭建波预测服过谁谭老师一直以来以预测立足江湖,至于预测内容的准确性,我也不曾证实。当然,谭老师在四六级和考研英语方面的实力,我们还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你想考研,跟着哪位老师学习都很好,不要盲目追风,看着别人跟哪个老师,你也去跟,坚持下来,你就胜利了。如果你还有好的考研英语老师,给大家推荐,欢迎在下方留评论。

爱与战

考研英语一、英语二翻译及解析

英语一 翻译2019英语一翻译讲述医疗杂志文章质量下降这样一个现象,并分析了原因及危害,以及呼吁我们应该做什么。这和考研英语作文一样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来聊聊考察语言点的变化。首先,49题考查对虚拟语气的正确理解和翻译。这是英语一1997年以来首次考查复杂虚拟语气的翻译!这表明,不能因为历年真题没有考查过就认定不会考。考生需要掌握英语所有常见语法知识点,方可应对英译汉。其次,47题考查比较结构,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考查带有倍数的比较结构,并且第二比较项中的"would have done"这种带推测的动词形式在翻译中几乎没有考查过,而且也不作为阅读理解的考点。所以考生并没有予以重视,预计得分率很低。然后是词汇方面。英译汉每年都考查大量的多义词、派生词和固定用法,今年也不例外。比如46题中的多义词"lay"、复合形容词"short-lived";49题中的多义词"associates"以及固定用法"in return for";还有,50题中的派生词"reprocible"和"incentivize"。以上都会给考场中紧张的考生造句困难。杨凡达老师预计今年的英译汉难度系数会在0.35-0.4之间,与去年持平或略简单。46)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this kind of nonsense in the medical journals which, when taken up by broadcasters and the lay press, generates both health scares and short-lived dietary enthusiasms.参考译文:这些医学杂志中包含大量这种无稽之谈,如果广播电台和非专业媒体对此信以为真并加以报道,这将引发人们的健康恐慌以及短期的饮食热潮。难点1:"nonsense"。直接翻译成“废话”扣分,因为在这句中不是那层意思。原文前面说每周吃超过多少克的西兰花会导致年纪大了后更容易贫血。其实我们平常在新闻中看到类似的言论有很多。作者的意思是这些都是扯淡,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所以这里的"nonsense"译为“无稽之谈”要好一些。难点2:短语"take up"的意思是“接受并开始做/从事某事”。意思是这些广播电台听信了这样的说法就会如何如何。难点3:"the lay press"中的"lay"是难点,不是我们熟知的“放置、铺设”等的意思。"lay"在这里做形容词,表示“非专业的,外行的”,所以"layman"这个词表示“门外汉”。这里的"the lay press"指的是非专业媒体,大概就是那种野鸡媒体。难点4:"short-lived"可根据其本身和上下文来猜测其大概含义。"short"表示短,"lived"表示活着,所以"short-lived"大概意思是“短命的”,在这里引申为“短暂的,为期不长的”。47)nowadays anyone applying for a research post has to have published twice the number of papers that would otherwise have been required for the same post only 10 years ago.参考译文:现如今,任何一个申请研究岗位的人事先必须发表论文的数量,是10年前申请同一岗位所需论文数量的两倍。难点1:处理这句话中的比较结构。通读句子,我们大概得到的信息是“A是B的两倍”,只是如何把这句话翻的通顺是需要思考的。难点2:"would otherwise have been"是后半句的难点,"otherwise"字面意思是“否则”,但如果润色到位可以不用翻译出来。但"would have done"这种特殊的谓语形式,其实很多同学会觉得比较难。这个结构表示“合理推测”,在虚拟语气中经常出现,比如"I would have been a programmer but end up being an English teacher."(我本可以成为一名程序员,结果却当了英语老师)。在这句话中,用"would have been"表示如果是十年前,本可以怎么样怎样。48)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curb this kind of tendency to incorporate some measure of quality as well as quantity into the assessment of an applicant's published papers.参考译文:人们已经尝试扭转这种趋势,比如除发表数量外,在评估申请人已发表论文时引入与质量挂钩的衡量标准。难点1:被动语态"have been made"如何处理。我在翻译课反复强调被动语态的处理方法,主要手段有将“被”字转译为其它汉子或将被动语态转为主动语态亦或者总体换一个说法。考生在考场上需要做的是用这几种方法去尝试,合理通顺即可。这一句的"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可译为“人们已经尝试…”。难点2:"as well as"。很多人以为这是“而且”的意思,可以代替"and",但这只是它的其中一种用法。我记得我在某课中讲解过"as well as"的另一种用法——表示“除…之外还有…”,在句子中充当定语。在48题中,如果我们将"as well as"理解为第一种情况,"some measure of quality as well as quantity"的意思是“某种质量和数量的衡量标准”。好像没太明白是什么意思,对不对?上下文告诉我们,因为只看论文数量导致大家拼命写论文而导致质量下降,所以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搜段来改变这种状况,那不就是应该在数量之外引入新的衡量标准,比如论文质量。所以"as well as"在这里符合第二种情况,表示“除…之外还有…”。考生在考场上需要迅速做出这样的判断,难度比较大,所以杨老师认为这0.5分很多考生拿不到。难点3:"an applicant's published papers"。这个语言点考得很细,考查过去分词的语义。过去分词可以表“完成”或“被动”,考生需要根据语境判断。这里所说的“申请者的论文”指什么?第47句告诉我们申请者需要在申请之前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断定"published"在这里表示完成,那么"an applicant's published papers"指“申请者已经发表的论文”。49)This would be reasonable enough if it were not for the fact that scientists can easily arrange to cite themselves in their future publications, or get associates to do so for them in return for similar favors.参考译文:这种做法本应该是合理的,但事实上,科学家可以轻易在未来发表文章中引用自己写的文章,或者和同行约定引用对方的文章。难点1:如何翻译虚拟语气(非真实条件句)?简单的诸如"If I were you, I would buy the car"(如果我是你,我会买这辆车。)很好处理。但49这一题比较复杂,其核心结构是"This would be reasonable if it were not for the fact that …",大致可以翻译为“如果不是因为这样一个事实,这会是合理的”。不过,因为“事实”对应的内容非常长,而且“如果…这会是…”也不太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所以杨凡达老师将其润色为“这种做法本应该是合理的,但事实上,…”难点2:"associates"为多义词,通常做动词表示“联系”,在这里做名词用表示“同事”。难点3:"similar favors"。这个短语的字面意思是“相类似的好处”。如果不结合上下文,很难明白这个短语真正想表达什么。前文说“开始引入论文质量衡量体系”,这本是件好事。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研究者会利用机制漏洞继续发表低质量作文,也就是"the fact that …"之后的内容。比如,他们会在新文章中引用自己发表的文章已增加影响因子,或者和同事约定好互相引用,也就对应到原文"get associates to do so for them in return for similar favors"(让同事写论文时引用自己的文章,好处就是自己也去引用对方的文章)。50)If we are serious about ensuring that our science is both meaningful and reprocible, we must ensure that our institutions incentivize that kind of science.参考译文:如果我们认真地想确保我们的科学研究是有意义的,并且可以被后人反复利用,我们就必须保证我们的制度鼓励大家做这样的研究。难点1:如何翻译"reprocible"?这是一个超纲词,但并不“犯规”。意思是,这个单词由常见词根词缀构成——"re = again + proce = make + ible = be able to"。因此,这个单词的字面含义是“可再生的,可复制的,可繁殖的”,也就是“能够再次生产”。不过我们若将"our science is reprocible"翻译为“我们的科学是可再生/复制/繁殖的”显然不妥。那么,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我们还需要借助上下文。整篇文章说医学界论文质量大幅下降,发表的都是“垃圾”,说明这些论文一文不值,对于社会进步没有任何帮助。而好的论文应该可被利用的,比如利用论文成果开发产品改善生活质量、或者给后续科研提供理论基础等等。所以,我将其翻译为“可被后人反复利用”难点2:超纲词"incentivize"。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这依然是由常见词根词缀构成的单词。"incentive"是考研大纲收入的名词,意思是“鼓励、激励”,而"ize"是常见动词后缀,那么"incentivize"理论上可理解为“鼓励、激励”这个动作,而且这也符合原文语境。总结:英语一英译汉板块依然是整张试卷最难的板块,但在这部分上拿到不错分数也并非不可能。我们需要的是方法和态度。方法指的是了解英译汉命题规律和考点,比如一直重点考查的多义词、派生词和固定用法,以及今年首次考查的虚拟语气等。那么我们在背单词阶段的态度应该有所转变。比如,我们需要积累常见词根、词缀以便结合上下文猜测出超纲词的含义,我们还需要积累常见单词的生僻含义以及单词组合起来构成的固定用法(成语)。而且我们在做这些训练的同时,提升的绝对不只是英译汉能力,同时提高的还有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英语二 翻译It is easy to underestimate English writer James Herriot. He has such a pleasant, readable style that one might think that anyone could imitate it. How many times have I heard people say “I could write a book. I just haven’t the time.” Easily said. Not so easily done. James Herriot, contrary to popular opinion, did not find it easy in his early days of, as he put it, “having a go at the writing game.”While he obviously had an abundance of natural talent, the final, polished work that he gave to the world was the result of years of practicing, re-writing and reading. Like the majority of authors, he had to suffer many disappointments and rejections along the way, but these made him all the more determined to succeed. Everything he achieved in life was earned the hard way and his success in the literary field was no exception.参考译文:英国作家吉米哈利的实力容易被低估。他的作品讨喜且通俗易懂以致大家觉得任何人都可以模仿。“我可以写书,我只是没时间。”这种话我听过无数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按照吉米哈利自己的说法,他在“尝试写作这种游戏”的初期并不顺利,这与大众对他的看法刚好相反。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才华横溢,但他带个世人的精彩作品都是多年阅读、练习以及不断重写的成果。和绝大数作家一样,他这一路必然有很多次被拒稿的失望经历,但这些使他对成功更加坚定。哈利一生中每一次成功都来之不易,在文学界的成就也不例外。【详细解析】和2018年真题类似,这一年翻译文章是对知名人物的介绍,文字难度低,通俗易懂,难度基本与2018持平。英语二翻译总体难度比英语一低,但每年得分率也不超过60%,这是因为字里行间中有一些细小的单词、短语、结构较难理解或润色,而这些点是阅卷者阅卷时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得分或扣分的关键。从2010-2019这十年翻译真题,我们不断得出一个结论:重视英语基本功。这指的是对英语单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理解、掌握常见的固定用法、以及了解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时的区别等等。英语二翻译价值15分,不容小觑,希望2020考研考生认真对待。1. It is easy to underestimate English writer James Herriot.这句话中包含的句型"It is easy to do something"通常译为“做某事很简单”,所以这句可直译为“低谷英国作家"James Herriot"很简单”。但这不够通顺,所以我们要对其润色,比如“英国作家"James Herriot"很容易被低估”,这就好比我们会把"It is easy to learn English"译为“英语很容易学”的原理是一样的。另外"James Herriot"这个名字可以不译,也可以根据读音译为詹姆斯哈里亚特(请参考007"James Bond"的译名)。尽管这个作家在国内早已约定翻译为吉米哈利,但译为“詹姆斯哈里亚特”不扣分。2. He has such a pleasant, readable style that one might think that anyone could imitate it.前半句直译成“他有如此的令人愉悦的、可读的风格”显然不妥。首先,我们在这里讨论他的作品风格,而不是他本人性格,所以"pleasant, readable"描述他的作品而非作者,因此我们可以将pleasant润色为“讨喜”,并将"readable"译为“通俗易懂”。3. How many times have I heard people say “I could write a book. I just haven't the time.”词句包含直接引语,这部分独立不可分割,我们可以先译出来——我可以写书,我只是没有时间。前半句的意思是多次听人们说这样一句话,所以整句话可译为:我听过多少次人们说“我可以写书,我只是没有时间”。也可以先翻译直接引语,再总结式地翻译前半句:“我可以写书,只是没时间。”这种话我听过无数次。4. Easily said. Not so easily done.省略句,源自成句"easily said than done"(说起来比做起来容易),原句为"It is easily said. It is not so easily done." 因为在这篇文章中,原本的成语一分为二,翻译时也可以如此断句——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没那么简单。5. James Herriot, contrary to popular opinion, did not find it easy in his early days of, as he put it, “having a go at the writing game.”这句话包含两个插入成分。首先是"contrary to popular opinion"(与大众观点相反的是),这是一个句子状语,通常放在句首,偶尔像这句话一样,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在翻译的时候,放在句首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后面的"as he put it"(就像他所说的)是一个状语从句,但插入在of和后面的直接引语之间,造句理解困难。将这个成分剥离,我们可以看到剩下部分in his early days of “having a go at the writing game”其实是一个时间状语,修饰主干成分。在翻译"as he put it"时,要考虑放在整句话哪个位置。放在原句那个位置显然不妥;其实我们根据汉语的语感,这种表达要么放句首起引领作用,要么放句尾起总结作用,但句首已经有了“与大众观点相反的是”,所以两者都放句首造成冲突。那么我们考虑将"as he put it"放句尾,但这样一来无论怎么润色都不通顺,所以我们考虑将它放句首并将"contrary to popular opinion"从而润色为“这与大众观点相反”。如此一来,整句话就通顺了。6. While he obviously had an abundance of natural talent, the final, polished work that he gave to the world was the result of years of practicing, re-writing and reading.连词"while"放置于句首,多半情况下表示“虽然,尽管”,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从句中"natural talent"字面含义为“自然的才能”,也就是“天赋”的意思。另外,"an abundance of"的字面意思是“丰富的,大量的”,但搭配“天赋”不够通顺。冷静下来想一想,所谓的“丰富大量的天赋”不就是“才华横溢”嘛。主干部分都主语说的是他的作品。"Polished"一词原本指“经过打磨的”,但修饰作品时则表示“精彩的”。7. Like the majority of authors, he had to suffer many disappointments and rejections along the way, but these made him all the more determined to succeed.连词"but"之前的句子不太好润色。"Many disappointments and rejections"直译的结果是“多次失望和拒绝”。我们需要结合文章背景来做进一步理解:这位作家并非年少成名,而偏向大器晚成。那么一个这样的作家在早期必然经历很多挫折,比如像J.K.罗琳那样写的很多稿件被出版社拒之门外,从而无比失望了,这不就对应到"many disappointments和rejections"嘛。那么我们可以将这部分润色为“他这一路必然有很多次被拒稿/稿件被拒的失望经历”8. Everything he achieved in life was earned the hard way and his success in the literary field was no exception.前半句考查固定用法"earn … the hard way",意思是“做到某事来之不易”。同学们可能没见过这种用法,但根据"the hard way"和全文大意也能猜测出大概含义。后半句也包含一个固定句子结构"X be no exception",意思是“X也不例外”,这个短语在阅读真题中出现过,做过相应文章的同学应该不陌生,可以轻松翻译出来。最后,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礼也

2021考研英语书推荐,恋恋有词or考研词汇闪过?

问题:2021考研英语书推荐,英语基础不好,四级426,恋恋有词的粉色和绿色版选择哪一版比较好?恋恋有词or考研词汇闪过?感谢学姐学长帮忙解答?你2021年才考研,现在纠结哪本单词书好,未免有点太早了。恋练有词粉色、绿色版本我还真没用过。原来考研的时候就听过几节朱伟的网课,也没买书。没想到现在都出粉色、绿色版了。考研的单词书基本上都是乱序版,就是每本编排的顺序和背单词的方法不同罢了。比如我考研的时候,背单词,考研英语书推荐的是闪过英语《考研词汇闪过》。这本就是按重要程度把考研的大纲词汇分成了频考词、基础词、偶考词、超纲词,划重点,省时间。整本就是按词根词缀来划分单元的,这点还比较方便,一背都是背这个词根的。不过我也没像你这么早背单词,我大三上学期才开始复习单词。考研单词不用这么早的记着背,大三上学期开始就够了。你现在其实更应该做的:1.好好准备六级,六级比四级的难度大太多了。你四级也是刚刚好才过线,六级不好好准备的话,很大的几率过不了的。所以现在可以多背背六级的单词,做六级的真题。而且六级的听力很重要!四级有可能还能听个懵懵懂懂,六级要是不练听力,那真的是不知道在讲什么。课后的时候,可以跟着真题来听听力,多听是会有进步的,因为你已经熟悉了英式发音。在听听力的同时,也是帮助你去熟读单词。2.考完六级之后,到了大三才是你正式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这时候再去背单词,做真题真的不迟!!!我建议还是别把考研的复习战线拉太长,太早的复习有可能到了之后就有点疲软了。到了大三你可以这样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1.每天2小时 背1单元单词《考研词汇闪过》的一个单元大概就是50个左右单词,很适合一天背完。考研背单词,更重视的重复的遍数,因为考研时间长,即使你之前背的很熟。如果之后没有重复记忆,单词还是会被遗忘的。所以不要太在意能背会多少,多重复让单词在你的脑海里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要重复背诵到,一看到单词,就能有印象。2.每天2-3小时 做3-4篇真题阅读前期做一篇阅读花的时间会有点长,真题的难度比较大,而且前期对于一些单词还不是很熟。所以可以一天做题,一天总结这样的模式来复习。考研英语书推荐,前期最好用解析比较详细的资料,我用的是英语一《考研真相》,这本就是单词都有注释、每个句子都会有解析,长难句是图示分析,所以就很适合基础不太好的学弟学妹用来补基础。英语二就用《考研圣经》。①做题步骤:在读文章的同时,把自己不熟的单词、看不懂的句子、语法都勾画出来,方便解析比对。做题顺序就是先读文章、再看题目、将题代入到文章中。做完题后,先看解析,把不熟的句子、短语总结出来。然后看完了解析,再去做一遍题目,看看和之前第一遍做有没有出入。最后才是看答案,看思路讲解。这样的一个步骤,就是让你充分理解文章大意,而不只是做完题对个答案就好。②总结知识点:词汇、句子、短语、语法、长难句都是你需要总结的,把不熟的全总结在一个本子上,碎片时间都可以拿出来好好巩固下。真题中出现的词汇和语法,都是比较重要的。③如果有看了解析都不太懂的文章,那么就自己看完解析后,把文章手写翻译一遍。这样在自己翻译的过程中,你也可以思考文章的大意,还有难的句子该怎么理解。不断的翻译练习,是读英语文章最好的理解方法。考研英语复习前期基本上都是这个内容,其实单词书不用太纠结买哪本,单词都是一样的,固定用法也是。我身边还有些人直接都背的大纲,没买单词书。重复背诵才是最好的方法!

狂舞派

考研英语70+,阅读应该考多少?

暑期强化复习阶段已经开始了。对大家而言,这意味着关于英语复习的重点也即将发生转移。如果说基础阶段的复习重点是锻炼词汇和语法,那么强化阶段的复习重点就要过渡到核心拿分科目:阅读和写作。为强化阶段迈出质变的那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1、想打败75%的对手,阅读最多错5个考研英语70+是什么概念?是达到北大硕士免修英语的基本条件。而英语70分以上具体代表了什么呢?我们先来看18年公布的考研分数线:(1)学 硕(2)专 硕从2018年的考研国家线来看,学硕和专硕的英语国家线都差不多。除了文学类专业的分数线是55分以外,其他专业基本都在35分—50分之间。普通大学的英语分数线一般只比国家线高5—10分左右,但如果目标院校是国内首屈一指的985学校,英语分数线就是60分。英语70+的概念就是不管你的目标院校是普通大学还是211、985,英语这一科都完全满足进入复试的标准。但考研英语的难度绝对是不低的,甚至比英语六级还要难30%左右,能靠自身勤奋考出70分的人只占所有考研学生的25%。所以,英语70+就代表你能在英语这一科上打败75%的竞争对手。图丨考研英语分值分布根据分值分布可以看出,无论英语一还是英语二,阅读理解都占据了40分的最大分值。要想英语70+,阅读理解最多只能错5个,也就是说,至少要拿到30分。2、考研英语阅读到底多重要?不只是考研英语,在我们经历的各种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一直是拿分的大头、也是失分的大头。“得阅读者得英语”,我们必须把阅读提到一个不得不重视的位置。(1)从分数来看阅读理解光是Part A这一部分,就占据了考研英语40%的分值,是所有板块中占比最大的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考研英语中,完形、阅读理解、新题型和翻译都是对阅读能力的考察。从分值上来看:英语一 10+40+10+10=70分英语二 10+40+10+15=75分从分值上就能看出,阅读的功底决定着考研英语的成败。(2)从阅卷来看图丨历年真题分题型难度值(难度值*100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平均得分率在50%上下。也就是说,全国考生的平均正确率,仅有一半左右。根据老师们的阅卷经验,写作拿高分的概率(尤其是大作文)并不高。老师阅卷任务重,工作量大,同一水平线的考生在作文上得分的差异不大。所以在阅读上拿到高分,超越平均水平,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更是关键。(3)从测试学的角度主观题(非选择题)和客观题(选择题)在同一张卷子上出现,主观题的区分度并不高。想拿高分,主要看选择题。而考研英语中分值最多的选择题就是阅读理解。3、阅读拿高分,技巧很关键在强化复习阶段,阅读除了精读、泛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研究考研英语的出题规律。例如正确选项和原文内容的对应方式,训练的就是我们对于命题规律的敏感程度。我们应该先总结出做题的方法,再去有效地做阅读,这样才能得到提升。在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中,段落中最容易设置考点的结构就是以下十类:· 人物观点· 转折· 否定+解释· 并列+递进· 设问+反问· 对比+比较· 因果关系· 长难句· 观点+例证· 破折号+冒号+括号面对这些出题点,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将题目和原文对比,来掌握考察的重难点,找准出题人的脉搏,在阅读理解中拿到高分。而强化阶段,解题技巧就是你做阅读理解强有力的支撑。如果你明白了命题规律其中的“套路”,再利用技巧去解题,做阅读理解就会又快又准。4、阅读理解怎么强化?算算日子,距离2019年考研还有不到半年,怎么在暑期的黄金时间攻克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困难,冲击70+呢?当你还在犹豫听什么课程、看什么书的时候,隔壁老王家聪明勤奋的小明已经报名了韦林考研阅读致命16分的课程,进入强化阶段了!在考研英语阅读致命16分的课程中,小林子老师会综合英语一、英语二的阅读技巧,通过讲解最有典型意义的真题,带着大家不断地、反复地将正确选项和原文对比,让你对阅读中最易出题的十大类考点变得“异常敏感”,一眼就能看出正确答案。听过小林子老师讲课的同学一定知道,从泛读、精读、真题到致命16分,小林子老师对真题阅读命题规律进行了透析精讲,完全能帮大家搞定阅读板块。小林子老师给大家初步定下的阅读目标是:英语一28 - 30分,英语二30 - 36分,再通过致命16分掌握核心解题技巧,带着大家冲击40分!跟着小林子老师摸透阅读命题“潜规则”,破解出题“套路”,你的阅读一定行!另外,为了帮助大家在强化阶段冲击70+,韦林特地推出了包含阅读强化和写作强化的暑期读写核心强化班,帮助大家将阻碍你英语得高分的“读写双煞”一网打尽。希望各位同学在复习英语阅读时,把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复习。毕竟好的方向才是提分的前提,所有的努力才有价值和意义!

见一丈人

有一种浮夸,叫做考研鄙视链

钱钟书在名著《围城》里,半开玩笑地说到:“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语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的学生,社会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那么处在鄙视链底层的教育系学生怎么办?“他们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这一段看似戏谑的调侃,却一语道出了那个时代的人心浮躁。百年之后的今天,随着社会多元化的日益发展,大学所谓“专业鄙视链”也正在慢慢地消失。然而,国人自古就有的名校崇拜心理,一条全新的“鄙视链“,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恣意横生,乃至愈演愈烈。01 我们不一定都有光明的前途华灯初上,陆家嘴高大的写字楼灯火通明。衣着鲜亮的人还在夜幕之下,奋斗努力,尽可能让自己过上更为体面的生活。这些在繁华中心上班的白领阶层,动辄年薪大几十万,然而究其出处,鲜有毕业于非名校者。在这个地方,学历仿佛是高楼之下一条两岸相阔的河水。普通大学毕业生在这头,热闹的他们在对岸的那一头。如果往回看,在上个世纪,父辈所处的那个年代,大家对于学历的执着似乎没有现在如此之深。就连《新华字典》都非常诚恳地说到:“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可惜如今,名校的崇拜作祟,一条完整的“外国名校>985>211>一本>二本>大专”的“学历鄙视链”,阻隔了多少兴致昂扬参加秋招、春招面试,但是却败兴而归的毕业学子。虽然早就在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规定:明文禁止高校举办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之中,实行非985、211学历不录用的限制。但在实际上,招聘单位的学历歧视依然普遍存在,不仅没有得到根除,反而有愈发明目张胆的趋势。去年新闻爆出:苏宁集团在广东工业大学举办校园宣讲会,招聘职业前途无限的管培生。当然,不少的同学跃跃欲试。而他们满心欣喜,带着简历到达会场之后,却被负责人明确告知:”一些好的岗位,比如管培只能留给 985,211等名校毕业生,他们是奔着管理层去的,而你们不行。”原本是一场令人期待的校园招聘,到了最后却不欢而散。许许多多对于未来报以美好憧憬的毕业生,因为所谓的“出身不佳”,一次又一次被备受招聘的歧视。出师未捷,心中难免不有抱怨:新华字典还是那本新华字典,只是没考上名校的我们,却不一定都有光明的前途。02 为什么会迷信学历学历歧视并非中国本土所独有。比如前段时间官司缠身的Facebook,有半数以上的员工来自全美前十的学校。而有一些国外的大公司虽尽管没有如此极端,但是毕业于世界排名前二百大学的学生,确实是大部分员工的学历构成。其实,无论中国企业还是外国公司,对于名校学历的崇拜,都有一定的客观的原因。第一,有研究显示,就读于“985”、“211”等学校的学生,其综合素质能力在平均值上确实优于其他普通大学。以四六级考试成绩为例子,抛开外语专业学校,仅仅看国内的综合性大学。2015年,北京大学的学生考四六级的平均分高达568,第二名则是上海交通大学的553居其后。名校之外的平均成绩,就鲜有出众。比如,马云的母校——杭州师范大学,其学生的六级均分只有333分。尽管,名校毕业的学生并不一定都非常优秀,但是从总数来看,其能力出众者确实相比于普通大学更多。第二,学历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指标。尽管我们一再抨击高考制度的不公平,但就目前而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模式,确实得到了绝大多数的认可。相比于其他难以衡量的指标,比如说,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更偏向主观的评价,学历是既看得见,又具有公证力的硬实力。以高考分数决定排名高低,而名校采取择优的录取体系,整个录取过程由国家统一进行指挥,公开透明无差别,对于企业和社会而言,这无疑是值得信任的。第三,名校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能够培养更多的高层次的人才。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高等学校有1700多所,其中“211”、“985”学校总共151所,占其中的6%。总数不到10%的学校,却承包了全国近五分之四的博士生、三分之二的硕士生、三分之一的本科生,以及半数的外国留学生的培养任务。这些学校还拥有85%的国家重点学科和96%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有近70%的科研经费。拥有良好的学术环境,优越的师资,这些名校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目中的翘楚之处。再加上,中国人普遍相信“学而优则仕”,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就意味着这些学子至少是高考选拔比赛的优胜者。我们也就一再相信,拥有名校学历的毕业生,绝大部分都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成长潜力,也更容易被培训成公司需要的人因此不难理解,同学们在考研备考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想要把名校作为报考目标,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这当然是一种更高远的志向与追求,其心诚然可赞。不过,如果被功利主义冲昏了理智,陷入沉迷于学历情结的浮夸之中,往往结果会适得其反。当你放弃捡起地上那六便士,选择了抬头看月亮的时候。内心只会更加笃定,你从来不会去想如何做到一步登天,伸手捧月。03 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由于学历歧视现象的屡禁不止,加上社会现实的各种压力,在一些浮躁者内心之中,早已经划上了一条简单粗暴的“考研鄙视链”——“报考国外的瞧不起报考985的,报考985看不上报考211的,而那些没有志气的人,只会想考普通学校”。毫无疑问,这样的“考研鄙视链”是一种浮夸心理的作祟,是一座没有扎实地基的空中楼阁,当然也只能是一种病态的存在。理想纵然丰满,但是认清自我更加重要。当让我们冷静头脑,停下来认真想一想,就不难发现:那些不顾自身的实际,以追求功名利禄之心,一心冲击名校的人,往往得不到最好的结果。根据《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每年研究生考试中"弃考族"弃考率约在10%-20%之间。也就是说,每10个考研的同学当中,就有1到2个同学选择了中途退出。按照这个比例计算的话,以去年庞大238万的考研报名人数计算(创下了13年以来的新高),弃考的人数高达24万人左右,差不多就等同于8所一般规模大学的学生,全部选择弃考。也许这些考生当中,有不少是自身的原因选择退出。但是我们不难想象,这其中有多少人,仅仅是因为目标制定得过分宏大,远远超越了自身的能力,到了最后不得已提前结束追求梦想的机会。其实选择正确的报考学校,就如同选对人谈恋爱一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借用一位作家的一句话来形容这个过程是再合适不过了: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最后,当你开始认清了自我,为心中的理想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你就不会太在意最后的得失成败。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一切的过程都是如鱼得水,而过程的本身就是馈赠。按部就班,就是伟大。往往这样的人,更能获得命运的垂青。有一种病态,叫做浮夸。而有一种浮夸,叫做“考研鄙视链”。抱有这样的心态去考研复习,到头来只会是一场黄粱之梦。所以,正确的做法就是一步一步走,按部就班。

大赌豪

学姐说:下下下周六就要考研,所以呢?

大家好,上次我的舍友,也是我同班的好朋友,写了一篇有关于考研冲刺技巧的文章——《考研英语87!南京大学高分学姐,分享最后一个月的冲刺技巧》。文章发出之后,反响很不错。所以,我的舍友也怂恿我,写一篇关于考研冲刺的经验贴,趁热打铁,多帮助一下还在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当然,也十分感谢朱伟老师的邀请,让我有这个机会,为各位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对于考研复习的心得。先介绍一下学姐自己,我是来自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祁红。倒计时的冲刺阶段,对每一位考研er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就是这二十天往往就是能够爆发潜力,是提升能力的重要转折点。对于考研,一分一秒的浪费都来不得,有始有终才能回过头来不留遗憾。关于公共课1. 考研英语对于考研英语的学习,其实是一个战线长久的过程。即使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对于英语的复习,学姐依然认为是必要的。保持着一个日常复习的状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单词:这是每天必背的。词汇是最最基本的英语能力。每天当你们辛辛苦苦背诵单词的时候,其实也都在不断地遗忘。因此,考研的英语单词,绝对是每一天都不能落下的。其实去年考研学姐在上考场之前,一直都在背着词汇。同学们,如果你觉得时间已经太紧迫了,可以适当选择背记高频词汇,或者背诵历年真题当中,你认为陌生的单词。这样做,才可以减轻记忆的压力。真题:在后期,已经做过的真题(英语一+英语二),我也会时常拿出来看一看。除了熟悉单词以外,还有就是自己前期做的一些真题笔记,复习一些重难句的语法知识。押题卷(模拟):之前做真题的时候,学姐会特地留意,近3年以来的真题卷作为后期的模拟试卷。最后一段时间,学姐会留出一个完整的时间段,以供自己作为考前模拟考。只有这样做,才会更好地锻炼出自己在规定时间之内的做题能力。作文:(超级重要!!!)越是到后期,我们越是应该重视大、小作文。这是我们必须要占领的一块高地,同时也是可以在短期之内,迅速提升得分的一个部分。2. 考研政治政治就目前这个阶段而言:我认为最后关键的步骤,乃是在于扫清前期的知识点,并且在充分理解基础之上,熟背于心!!当然,考前的押题卷以及专业的考研名师,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大胆去刷题,做完之后,及时背诵。关于心态请变得更加勇敢对于我本人而言,每当回顾自己的考研经历,让我感受最为深切的一件事情就是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勇敢得多。在准备考研的一开始,我一想到12月下旬的那两天就会不自觉地感到紧张。当真的要面对和要去经历时,那种紧张感和压力感变成一种恐惧感,本能地想要去逃避。但是理性会告诉你:如果放弃一年的努力就会全部白费。所以到最后就会没有退路,你只能让自己变得勇敢一点。把焦虑变成一种更好的力量随着考研初试时间愈来愈近,很多同学都会感到自我焦虑、怀疑不安,甚至有很多的同学,萌生出直接放弃的可怕念头。他们觉得自己,无论再怎么样努力,都已经来不及,不如干脆直接放弃参加考试。而类似这样消极的念头,不断地占据头脑当中,一次次浮现,痛苦地折磨我们。但行前程,无问结果,其实在某种程度而言,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学姐说:克服这样的消极情绪,勇敢地去面对最后考试这两天吧。考研,不仅仅是初试+复试的两场考试而已。你会经历到情绪与心理的双重折磨,郁郁丧气。这一段考研时光,所带给你的经历与体验,其实远不止如此。尽管,这一些考验并非在考卷当中都能体现出来。但绝对是需要克服的一道道关卡。考研中的我们,很多人并不是被报考院校出的试题难住,而是被自己的情绪给困住了。下下下周六就要考研了,所以呢?你需要与自己的情绪打好关系,去明白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具体原因。当你尝试这样做以后,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自信不足。给予自己自信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不断让自己更具有实力,具有面对所有考验困境的底气。那么,解决我们考研焦虑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所有焦虑的时间,全部用在学习当中。去拼命努力,去不断弥补自己的知识盲区。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自己掌握了所有的考研知识点。我们在最后的阶段,所做的事情在于尽可能减少自己的知识盲点。这是一个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的过程。不只是收获结果,更多的是收获成长有的时候,我们会抱着一种“付出就一定要有收获”的心态。在学姐看来,这未免有些太过功利。当然,这不说大家只能付出,而完全不求回报。适度的企图心,会让你更有动力,也更有毅力。不过,在坚持考研这一件事情上,过度的企图心会让你时时刻刻处在断弦的边缘。这个过程需要一个调节,需要互相平衡。学姐心里很明白,其实你们处在这个阶段里,更多的是在患得患失,是害怕万一出现糟糕的结果,以至于让自己不断紧张。这是一种名为“焦躁”的病。你需要一份更加理性的心态。适度提醒自己,放轻松,放轻松。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考研的结果不是那么理想,这一年对于你而言,难道就是一种浪费吗?你是否记得吗?这一年以来,你起早贪黑的付出,家人朋友对你的鼓励,你成功克服自己的学习惰性,一年如一日地学习。以上这些,全部都是收获。慢慢地,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也在潜移默化地成长。有的时候想一些不好的结果不见得是坏事,它能够帮助你变得更加从容与淡定。信念感是支撑你达到目标彼岸的助力剂考研这场马拉松到了冲刺阶段,其实大部分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不堪一击。而能帮助你到达终点的就是信念感。这种信念感,在于你有多么想要考上理想的院校。当你一旦拥有了足够强的欲望,成功就是水到渠成。这些辛苦是你必须要付出的。这些情绪是你必须要学会克服的,不要让自己之后因为“不够努力”,或者因为“太紧张没发挥好”这些平庸的理由充斥内心。然后陷入后悔,反复埋怨,甚至去否定这一段考研的过程。请回过头去想一想自己当初为什么而考研,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做了考研的决定并且坚持到现在。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们走了这么多路,就是想要在自己的人生之中,为这一段难得宝贵的经历,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下下下周六就要考研,所以呢?

书之言曰

考研英语70+,阅读应该考多少?

暑期强化复习阶段已经开始了。对大家而言,这意味着关于英语复习的重点也即将发生转移。如果说基础阶段的复习重点是锻炼词汇和语法,那么强化阶段的复习重点就要过渡到核心拿分科目:阅读和写作。为强化阶段迈出质变的那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1、想打败75%的对手,阅读最多错5个考研英语70+是什么概念?是达到北大硕士免修英语的基本条件。而英语70分以上具体代表了什么呢?我们先来看18年公布的考研分数线:(1)学 硕(2)专 硕从2018年的考研国家线来看,学硕和专硕的英语国家线都差不多。除了文学类专业的分数线是55分以外,其他专业基本都在35分—50分之间。普通大学的英语分数线一般只比国家线高5—10分左右,但如果目标院校是国内首屈一指的985学校,英语分数线就是60分。英语70+的概念就是不管你的目标院校是普通大学还是211、985,英语这一科都完全满足进入复试的标准。但考研英语的难度绝对是不低的,甚至比英语六级还要难30%左右,能靠自身勤奋考出70分的人只占所有考研学生的25%。所以,英语70+就代表你能在英语这一科上打败75%的竞争对手。图丨考研英语分值分布根据分值分布可以看出,无论英语一还是英语二,阅读理解都占据了40分的最大分值。要想英语70+,阅读理解最多只能错5个,也就是说,至少要拿到30分。2、考研英语阅读到底多重要?不只是考研英语,在我们经历的各种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一直是拿分的大头、也是失分的大头。“得阅读者得英语”,我们必须把阅读提到一个不得不重视的位置。(1)从分数来看阅读理解光是Part A这一部分,就占据了考研英语40%的分值,是所有板块中占比最大的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考研英语中,完形、阅读理解、新题型和翻译都是对阅读能力的考察。从分值上来看:英语一 10+40+10+10=70分英语二 10+40+10+15=75分从分值上就能看出,阅读的功底决定着考研英语的成败。(2)从阅卷来看图丨历年真题分题型难度值(难度值*100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平均得分率在50%上下。也就是说,全国考生的平均正确率,仅有一半左右。根据老师们的阅卷经验,写作拿高分的概率(尤其是大作文)并不高。老师阅卷任务重,工作量大,同一水平线的考生在作文上得分的差异不大。所以在阅读上拿到高分,超越平均水平,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更是关键。(3)从测试学的角度主观题(非选择题)和客观题(选择题)在同一张卷子上出现,主观题的区分度并不高。想拿高分,主要看选择题。而考研英语中分值最多的选择题就是阅读理解。3、阅读拿高分,技巧很关键在强化复习阶段,阅读除了精读、泛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研究考研英语的出题规律。例如正确选项和原文内容的对应方式,训练的就是我们对于命题规律的敏感程度。我们应该先总结出做题的方法,再去有效地做阅读,这样才能得到提升。在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中,段落中最容易设置考点的结构就是以下十类:· 人物观点· 转折· 否定+解释· 并列+递进· 设问+反问· 对比+比较· 因果关系· 长难句· 观点+例证· 破折号+冒号+括号面对这些出题点,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将题目和原文对比,来掌握考察的重难点,找准出题人的脉搏,在阅读理解中拿到高分。而强化阶段,解题技巧就是你做阅读理解强有力的支撑。如果你明白了命题规律其中的“套路”,再利用技巧去解题,做阅读理解就会又快又准。4、阅读理解怎么强化?算算日子,距离2019年考研还有不到半年,怎么在暑期的黄金时间攻克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困难,冲击70+呢?当你还在犹豫听什么课程、看什么书的时候,隔壁老王家聪明勤奋的小明已经报名了韦林考研阅读致命16分的课程,进入强化阶段了!在考研英语阅读致命16分的课程中,小林子老师会综合英语一、英语二的阅读技巧,通过讲解最有典型意义的真题,带着大家不断地、反复地将正确选项和原文对比,让你对阅读中最易出题的十大类考点变得“异常敏感”,一眼就能看出正确答案。听过小林子老师讲课的同学一定知道,从泛读、精读、真题到致命16分,小林子老师对真题阅读命题规律进行了透析精讲,完全能帮大家搞定阅读板块。小林子老师给大家初步定下的阅读目标是:英语一28 - 30分,英语二30 - 36分,再通过致命16分掌握核心解题技巧,带着大家冲击40分!跟着小林子老师摸透阅读命题“潜规则”,破解出题“套路”,你的阅读一定行!另外,为了帮助大家在强化阶段冲击70+,韦林特地推出了包含阅读强化和写作强化的暑期读写核心强化班,帮助大家将阻碍你英语得高分的“读写双煞”一网打尽。希望各位同学在复习英语阅读时,把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复习。毕竟好的方向才是提分的前提,所有的努力才有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