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你知道考什么吗?生于陵屯

考研,你知道考什么吗?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考研初试都考哪些科目。 对于大多数考研学子来说,研究生入学考试将会考四门科目,分别是:数学、英语、政治和专业课。其中,考研数学又可以分为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数学一和数学三包含的科目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而数学二只包含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一般考数学一和数学二,对于经管类的同学来说,一般考数学三。理论上,数学一要难于数学二和数学三 ,但是具体情况还要以当年的考题难度而定。考研英语包括英语一和英语二。按照往年的惯例,英语一的难度要明显高于英语二,尤其体现在翻译和新题型上。通常情况下,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考试科目为英语一;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考试科目为英语二。最后一门统考科目是政治, 同时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每年的政治考察内容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时事政治上。虽然政治这门科目考取高分很难,但却是付出回报比最高的一门科目,也是最容易学的一科。除了统考科目外,还要考一门专业课。专业课一般是由所报考的院校进行自主命题 。因此,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不同,相应的考试大纲和试题也会不同。这就要求考研学子在复习专业课前,必须确定好自己的目标院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院校的部分专业不考英语或者数学。所以,对于那些英语或者数学特别差的考生,可以考虑这些院校的相应专业。以上就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科目了,希望对正在或将要考研的你有所帮助。考研加油,祝你金榜题名!元旦快乐!

拜月亭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大幕

26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大幕,图为参加考试的考生排队有序进入南京第29中学考点。 本报记者 余 萍摄【来源:中国江苏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韩公主

研究生考试到底有多难?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研究生分有定向、非定向、委培。还可以分为学术、专硕,在职。前一种分法:考试科目要看具体学校和招生简章里的考试科目。  后一种分法:学术和专硕还是咱们学生理解的那种,在职的考试和这两个有些不同。还有,难度是相对的,和考试的种类和学校专业全有关系。考研更具有公平性:提到高考区域的公平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微、江苏这些中部省份的童鞋会超级郁闷,恨不得爬回去重新投胎!考研虽然也分为一区和二区,但是考研区域的划分是根据你报考学校所在区域划分的,绝不是像高考一样根据生源所在地划分。比如无论你来自哪里,想考北京的学校,只要报考的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要求都是一致的,根本不用担心地域的限制,批卷也是送到院校当地统一批改!但近年来考研难度加大1.考研人数增长随着考研热潮的掀起,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本科无望,已无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安身立命,从而踏上了考研这条路。据统计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201万人,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是238万人,报名增长率是18.4%,那么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还会增长,可见录取难度会加大。2.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甚至有些已经在职人员也觉得还不够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有些活明明有能力做,却因为学历比人家低,一直不受重用,从而选择考研,继续铸就辉煌人生。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都只需要参加每年举行的10月份全国联考,但2015年教育部已明确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全国联考,考研难度增大,显而易见。3.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从2017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全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又有一批人要分一杯羹,考研难度不言而喻。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指在职的研究生的条件),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如果要想要学好信号与系统课,需要从“信号”以及“系统”两者总体把握,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然后再从细节上把握。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运算的目的之一是要了解和掌握信号的特性,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人们可以获取相关信息并能更有效地传递、处理和存储含有信息的信号;而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类型、特性以及系统对信号的作用情况等。 考研要考多久呢?大多数是两天啊,有的专业比价特殊就三天,有的专业课考试时间很长,比如设计、建筑都需要作图,2、3小时根本不可能画完,所以就另安排一天。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卡罗尔

2019考研党注意了:最全面研究生考试流程详解在这里

2018年9月24日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预报名的开始,也预示着2019年研究生考试正式拉开序幕。在历经了暑假两个月辛苦奋战之后,考研学子也都已经到了疲惫期,有些学生甚至已经打起了退堂鼓。在此小编建议大家如果此时学习状态实属不佳,也不要强迫自己学下去,否则也是事倍功半,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与其如此,大家不妨放松一下心情,睡个懒觉,大吃一顿,和同学朋友逛逛街。小编始终相信一句话,快乐让思维更敏捷!今天小编继续来为大家整理2019年硕士研究生最全面的考试流程,希望可以为广大学子节省宝贵时间,对大家的考研路有所助力!在介绍考验流程之前,各位考生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学信网开通,且信息无误.1.硕士研究生考试第一步“预报名”: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8年9月24日——2018年9月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档案所在地(应届生档案所在地为就读学校,往届生档案所在地一般为户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二是考点选择:⑴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此类考生直接在就读学校所在省市区报考即可。小编需要提醒各位应届考生注意的是,由于近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长,而各个报考点承载能力有限,所以如果想在最便利的考点考试那就一定要早报名,否则就会被分配到距离较远的考点进行考试。考生也可提前查阅去年所在地报考点情况,提前预定宾馆,以防考试前夕宾馆爆满甚至坐地起价。(对于当年6月份毕业的大学生是否属于应届生,各位考生应该咨询当地教育考试院确定)⑵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⑶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第三类考生尤其应当引起重视,此类考生也是最容易出错的考生。我们来具体解读一下教育部的规定。首先其他考生的范围包括:第一,没有工作单位的往届生且不能提供工作证明社保证明,此类往届生只可以选择在户籍所在地考试。第二,有工作单位的往届生 ,既可以选择户籍所在地考试也可以选择在工作单位所在地考试(选择在工作单位所在地考试的往届生一定要注意了,按照各省市发布的考研章程,现场确认是需要提交工作证明的,为了防止办理假的工作证明,现在各省均要求提供近三个月的社保证明。如果考生所在省市招生简章只是要求提供工作证明没有涉及到社保证明,小编强烈建议咨询当地教育考试院是否需要提供社保证明)。2.硕士研究生现场确认:第一,各省市现场确认时间可能不同,因此在这里不做统计。考生可以登录自己的研招网查阅现场确认信息,或者关注自己报考点发布的现场确认信息公告即可。第二,现场确认所带材料:应届生报名所需要的材料并不复杂,主要是学生证和身份证就可以。往届生分为在户籍所在考试的考生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学历证书原件,毕业证书原件。往届生在工作单位考试的需要携带身份证,单位证明(工作单位证明,近三个月社保证明),学历证书原件,毕业证书原件即可。最后小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考生人数众多,现场确认信息有些省市采取网上预先排号,考生按照顺序确认即可。有些省市采取先到先排号现场排号。由于人数众多,会造成排队人数众多,因此小编建议大家尤其是往届生做好出行计划!3.硕士研究生正式考试时间: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一般研究生准考证打印时间为:考试前十天左右。考试携带材料:身份证,准考证,考试文具,饮用水等。小编需要特别指出,由于考试人数过多,会造成周边住宿爆满,因此在查阅到自己的考场时,如果需要住宿,一定要提前预定。小编衷心祝愿大家可以金榜题名,入读自己中意的研究生院校

意见

2020年研究生考试,一场敲金砖的迷梦

文|鸟飞【1】近日各大网站被一个主题刷屏了——研究生入学考试。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达到了341万人。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38万,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290万人,毫无疑问2020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看到这个消息,身为研究生的我本能动了动狭隘的小心思——俺这个学历是不是又要贬值了?于是查了下前几年相关数据,有人用教育部数据做了相关图表:数据来源:教育部果然,好一条向上趋势线,如果感觉不够直观,让我们再看看表格的录取比例:数据来源:教育部根据上述列表 虽然报名人数不断增长,但是录取人数也在快速增加,考研报录比基本上稳定在3:1,也即硕士录取率在30%左右。但由于报考人数以肉眼可见速度猛增,所以短期内报录比逐渐向4:1靠拢是大概率事件,也即每4个考生中,会有1人入选。但不管录取率如何,仅从数据上说,社会上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是铁定的趋势,根据“物以稀为贵”的狭隘定义,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估计是不可避免的。更别说人们天天嚷嚷“硕士满地走,本科不如狗”的实际观感了。当然这想法有点酸:你自个上岸了,还不许别人入圈,凭啥?笔者绝无此意,毕竟人往高处走,这无可厚非。即便不想往“高处走”,随着研究生泛滥的大趋势,现在本科生可胜任的岗位也不得不被研究生取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到几天后可预见乌泱泱考研大潮,让笔者不禁想起当年为何要考研究生。【2】大约十年前,笔者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以笔者所在的金融行业为例,在银行,本科生只能坐柜台,研究生才有机会到分行总行;在券商,本科生只能待营业部,唯有研究生,才有机会进入总部,一些投行、基金经理等金领岗位,更是非研究生不可得。当然时至今日,即便是研究生坐柜的也大有人在。职位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不得不承认,学历确实是普通人向上爬不可逾越的基本门槛。所以无关“学术”,怀着庸俗的动机,笔者不得不啃起了废弃多年的ABC,无数个枯燥的日子里,历经夏夜的躁动和冬日的苦寒,枕着“少壮不努力老大来读书”的悲情,终于含泪考取了研究生。事实证明,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当笔者拿着研究生学历跳槽时,首先,曾经不敢奢望的高大上公司和职位,至少我已有底气敢投了;其次,我的确如约获得各种面试的机会。且不论个人能力如何,但至少我已经可以踏进这个门槛之内,而只要进入了这个平台,未来就有无数可能。如今,当我坐在CBD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内,环顾周围,几乎全是各种研究生:国内211、985研究生、海龟研究生……除了前台和行政助理是本科,以及派遣制的司机是大专之外,至少在金融行业这个领域、这个公司几乎已尽是研究生的天下。即便是本科生,其实,要么背景非凡、要么相貌出众,总之,总有一些“过人”之处在平衡短板。听起来像在秀优越感吧,真俗,但确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真香。不仅是企业职场,在某些场合,“敲金砖”定律似乎更适用:来源:漳州市政府官网拥有博士、副教授学术背景的35岁福建省长泰县县长陈力予拟交流省外工作提任副厅级干部抛去这种屡见报端的、“把同龄人摁在地上摩擦”的新闻不说,笔者真有一个研究生同学在继续读博士毕业后直接空降某县,现在是省厅处级干部,前途无量。闲聊之余,年轻且极尽低调的他也曾不自觉感叹一句:有种一马平川的感觉。其实,不仅是工作上,生活中,研究生的身份也能或多或少带来些“福利”。譬如相亲时,当一个研究生在面对一个本科生或其他学历的对象时,那种隐隐、不言而喻优越感无疑在给自己加分。君不见,即便是当年的凤姐,也曾豪言“非名校研究生不嫁”。当然有人会不爽:研究生怎么了?研究生就了不起了吗?【3】是的,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抛弃学历不说,至少从能力上看,研究生真没什么“了不起”。还是以笔者的观察为例,很多工作,至少从日常打交道的人,很多本科学历的人完全不比研究生差,比研究生强的更是比比皆是,甚至很多人顶着研究生光环干着“脑残”的事也不少见。譬如近日的一个新闻:“苏州的某女研究生被骗311万不承认也不愿报案,单位领导急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其实我很理解这位领导的心情,有时候岂止是急了,简直杀人的心都有了,相信很多老职场人会有此抱怨:比起这些个养尊处优的“研究生”,还不如要些学历低一点,听话能干靠谱的小伙伴。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虽然不能说绝对,但很多场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工作能力用学历来衡量,不合适。所以呢?结论是不用考研究生了吗?【4】毫无疑问,个人想法永远抵不过主流意识。毕竟,研究生学历仍是职场上兼具效率和公平选拔标准,萍水相逢、素不相识,哪个HR又能肉眼识别一个陌生人的内在能力呢?毕竟,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经济下行的时代背景下就业率如何能独善其身呢?虽然年年高喊“史上最难就业季”,但多年后回过头看,终将在眼泪中明白,有些机会不会再来——当年竟是“最佳就业季”。来源:成都商报当然从大方向说,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随着学历提升,国民素质自然也就会随着上升,也会有更多的专业人才满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而且从绝对数来说,相对于14亿的人口,中国的本科生比例只占中国人口的4%,而研究生占总人口比例更是仅有5‰,总数不过千万的研究生不过仅是很小比例,不是吗?虽然你可能反驳我说,当然,不是。请别把我们放在全国包括爷爷奶奶辈中统计,毕竟,和我们竞争的是同龄人。但我依旧不想贩卖焦虑。在这条追逐幸福的路上,仍然希望有一天,有人考研究生不是被“社会”这个蛮汉给逼的,而是“你情我愿我喜欢”;希望有一天,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不再继续打酱油,白白浪费三年美好光阴,而是实实在在技能的提升,甚至灵魂的升华、精神的荡涤,诞生出真真正正的研究大家,学术大师;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社会能更快成熟起来,不再以学历取人,唯文凭至上,而是……希望这一天,不再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迷梦。

芣苡

考研《世界现代设计史》和《中国工艺美术史》免费公开课领取!

《世界现代设计史》免费公开课:1、课程简介本次课程是“合一设计教育”定向针对2020届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考试,《世界现代设计史》免费试听课程。2、主讲教师 和学姐 17级河北工业大学环艺景观研究生,以总分401总排名第一、专硕第一的成绩考入河北工业大学,史论134分。 武学姐 18级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服装方向)研究生,总成绩87.00,初试分数421专业并列第一、复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史141分,专业设计基础147分,复试分数91.2。 3、课程服务特色 (1)赠送配套资料、QQ群答疑持续到考前无忧保障、可不限次数观看回放,便于巩固。 (2)建立在真题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点汇总与考点分析。 (3)针对不同考点分解构成对应的考点层次,使学生进行考点的全面把控与记忆。 (4)根据不同的考点层次总结答题规律与备考技巧,使学生在全面记忆的基础上会读题、会答题、拿高分! (5)根据各院校出题规律及教授的课题研究预测考试内容。《中国工艺美术史》免费公开课:1、课程简介本次课程是“合一设计教育”定向针对2020届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国工艺美术史》免费试听课程。2、主讲教师 武学姐 18级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服装方向)研究生,总成绩87.00,初试分数421专业并列第一、复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史141分,专业设计基础147分,复试分数91.2。 3、课程服务特色 (1)赠送配套资料、QQ群答疑持续到考前无忧保障、可不限次数观看回放,便于巩固。 (2)建立在真题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点汇总与考点分析。 (3)针对不同考点分解构成对应的考点层次,使学生进行考点的全面把控与记忆。 (4)根据不同的考点层次总结答题规律与备考技巧,使学生在全面记忆的基础上会读题、会答题、拿高分! (5)根据各院校出题规律及教授的课题研究预测考试内容。

明于本数

考研将至,一文带你了解研究生考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试,今年考研人数激增至260万,创历史新高。预祝考研的同学们心想事成。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我国我国研究生考试制度的发展过程。1.创制与探索期(1949年-1977年)1950年5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其中明确规定“大学应当设立培养研究生教育的组织机构”。同年,颁布《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研究生招生文件,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制度的起源。此后,中央政府先后颁布《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1953年)、《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1963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培养学校、生源要求、学习年限和培养目标加以明确,强调研究生教育要“自力更生培养我国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明确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两阶段关系。但是好景不长,因文化大革命我国研究生招生从1966年开始停止,直至1977年恢复,中断达12年之久。2.恢复与改革期(1978年-1989年)1978年以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尽快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条例及办法,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了我国今后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基本框架。最具代表性的是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明确了学位制度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的正式建立。1981年,我国正式开始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恢复与完善逐步深入到招生的各个环节,招生规模稳步增长,招生类型和形式逐渐多样,后续沿用多年的以统考、推荐免试、单独考试为主的招生选拔方式得以确立,以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自筹经费为主的录取培养方式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3.稳步发展期(1990年-1998年)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初,党的十四大提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此后,我国根据国情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宏观教育政策制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要点》,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战略方针,成为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也为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指明了方向。4.快速发展期(1999年-2009年)这一时期,研究生招生工作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从1999年开始,研究生招生规模连续6年大幅增长,年均增幅均超过20%,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由此进入世界前列。以北京市为例,1999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为14,288,至2009年已经达到60,515人,是1999年的4倍多。此外,在招生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招生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推荐免试方面,对推免生的推荐程序、推荐名额、接收程序、接收限额等都作了进一步规范。在初试考试方面,考试科目由政治、外语、三门专业课在内的5门调整为政治、外语和两门专业课(各门满分150)在内的4门。在复试考试方面,强调要提高复试环节在保证招生质量方面的作用,并对复试工作原则、组织管理、主要方式和内容、复试成绩使用、复试的监督和复议等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规范。在招生自主权方面,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在北京大学等34所高校进行自定复试分数线改革试点。5.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期(2010年至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历史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研究生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战略部署,先后召开了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学质量工作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台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研究生教育各领域推进改革实施了具体部署安排。研究生招生也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化招生考试领域的综合改革,努力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汤武之室

研究生考试紧急通知!

12 月 19 日,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发布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疫情防控补充通知:根据疾控部门发布的最新情况通报及相关要求,现对参加辽宁省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提出如下疫情防控要求及健康提醒:1. 考前 14 天有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四川省成都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辽宁省大连市等非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居住史的考生,须持考前 7 天内(12 月 20 日及以后采样)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具体时效要求以考生所在地区公布信息为准)及"辽事通健康通行码"绿码,经测温合格后方可进入考点。考试过程中,除安检及身份核验环节外,须全程佩戴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2. 近期考生如无特殊情况,不要前往上述地区。考生应提高防范意识,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保证体温和个人健康情况正常。赴考时和考试过程中,应做好健康防护措施,正确佩戴口罩,合理安排出行方式和到达考点时间。3. 考生须严格遵守《辽宁省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防疫须知》等有关疫情防控规定,自觉服从考点统一安排及疫情防控检查。4. 本次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各报考点疫情防控措施根据不同地区具体情况有所区别,请考生密切关注报考点所在地区疫情防控要求和相关信息,按最新的安排信息参加考试。半岛晨报、 39 度视频记者辛敏娟

轮回

研究生考试每场3小时,超高度水平你真的扛得住吗?

很多考研er都知道,研究生考试是4场,每场3小时,分两天考试。第一天:政治英语。第二天:专业课一或者数学,+专业课二。但是,你真正体验过3小时高度集中的状态吗?我来告诉你们,太单纯了。考前,考点通知,座位和路径都需要自己去看。我个人举例,我的上一篇文章《考研时间安排》中,提到我在南京农业大学考试,但是我不是本校的,就一个普通末流二本。但是前一天我去看考场,路线和座位什么的都没问题。于是放心的走了,重点来了,我没有试座,顾名思义,就是坐在那试试座位的高度,是不是摇晃,桌面是不是坑坑洼洼之类的。考场的座位太高,短时间内坐坐毫无问题,甚至一节课坐坐也没事,但是三个小时呢???我坐到2个小时的时候,出现了致命的问题:座位高导致,我需要一直挺腰才可以奋笔疾书,造成了腰部酸痛。但,又有什么办法,坚持完成考试。研究生考试中,第一场被整出了腰疼,你敢信吗?下午第二场,长经验了,学乖了,从宾馆带了一条毯子,折的方方正正的垫屁股下,这才顺顺利利的完成后三场考试。这个实在是太严肃的事情了,如果没有那条毯子,我的考试状态可想而知。或许有人否定,你的身体素质太差了。是的,我承认我身体素质差,可是我一个男生,备考期间连感冒都没有过。那女生呢?下面分享下我的办法,建议先马后看,自己在备考期间多多注意。1. 考研备考期间绝对不要喝凉水,冷饮。喝的全部图书馆开水机烧的开水。不要问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照着做就对了。2.觉得没味道的买点蜂蜜,买点干柠檬,菊花。自己动手干净卫生而且营养。3.暑期多运动,每天请跑5公里,开学了你是没有时间跑步的,再往后时间越来越紧。你的所有的身体的底子全在暑期阶段,我本人是这么做的,开学后再也没有锻炼过。同时,也没有生过病。呀,我估计蜂蜜水也起了很大的作用。4.作息时间要规律。顶多12点,别熬夜啦。别为了满足自己白天没有好好学习的愧疚而加班加点。做样子是熬夜苦读,底子只有自己知道。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关注我呗,嘻嘻。

冬柏花

研究生考试到底难不难?好不好考?小编用数据告诉你答案!

现在大学生毕业之后找工作俨然成了一大难题,因此有很多学生选择在大学毕业之后考研再次深造,但是,落榜率确比较高。我们细看考研分数,看似并不是很高,但是为什么考上的人相对来说那么少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考研总分数。研究生考试满分500分,并且有总分和单科分数的要求,因此,即使有可能考生总分上线了,但是单科成绩没有达到要求也不会被录取。在研究生考试中,英语和数学是考研中最大的阻碍,很多同学总分过线了,但因为单科成绩没有过线,导致连复试都进不了,只能第二次考试。并且,研究生考试不仅仅只有笔试,还有第二轮的复试,很多人临场应变能力不足或者是看到老师比较紧张,白白丢失了第二次机会。根据2019年的数据表明,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290万。那么在这290万人中究竟有多少个人考上了呢?其实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根据历史数据来估测大约只有80万的同学考上了,也就是说大约200万的同学落榜。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每年研究生的招生人数都是逐年递增的,2017年报考人数201万,研究生招生人数是72.2万,2018年报考人数238万,研究生招生人数是76.2万,2019年报考人数290万,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80多万。提到要考研,大多数人会告诉你考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考研可以让自己脱离本科出身,提升学历,并且还能拓展人脉,甚至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考研是一个选拔性考试,无论你考多高的分数,总有人在你分数之上,这是一个高淘汰率的考试,哪怕初试得了第一名,那么复试也不一定能顺利过关。虽然国家还在不断增加研究生的名额,但是远远不及报名的增长人数,考研不像是高考,有班主任陪着、有同学陪着、有家长陪着,身边所有的人都陪着自己一起学习,考研是一个独木桥,是一个人的战斗,除了艰苦的学习,没有任何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