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备考学习计划荀况

考研备考学习计划

4月—6月完成基础阶段复习:先看各科基础课程,接触少部分真题。6月底,最好能完成第一轮复习,准备提面的同学也要按时挤时间复习笔试。7月—8月把握黄金强化时间:这个阶段主要是二轮复习,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真题,进行深入学习掌握,集中强化。9月—10月各个模块提高阶段:这个阶段各科要查漏补缺,可以将各科错题汇总,二刷,三刷,搞清楚这些题当时是错在哪,英语把作文、翻译、完型进行专项练习,各个突破,不要留下太大的短板,各科目进行起强化拔高。11月—12月 考前冲刺期:冲刺模拟,查漏补缺。

义存

如何准备考研?熟悉考研流程是前提,制定备考计划很重要

如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很多大学生选择考研。很多人把考研比喻为人生当中的第二次高考。其实,考研跟高考有很大的不同。高考一锤定音,考研除了初试以外,还有复试。而且考研全程没有老师带领,全靠学生主动摸索,从某种程度上说。考研的难度更大一些。那么,大学生如何准备考研,可以提高考研的通过率呢?1. 熟悉考研的流程,明确报考专业以及目标院校。在考研之前,大学生要先熟悉考研的流程。比如考研的报名资格,考试时间、考研院校的招生信息等。然后明确报考专业以及目标院校。报考专业可以跟大学专业一样,也可以跨专业考研。专业确定之后就是目标院校的选择了。2. 制定备考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每个学生决定要考研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大一就决定考研,有的学生大三还没想明白要不要考。不管什么时候做决定,决定之后,同学们一定要做一份对应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3. 报名、认定不可错过。大学当中的研究生考试一般10月份在网上报名,11月份到现场认定,也就是拍照、核实信息等。对于这两个时间段,大学生要留意,不要错过报名跟认定时间,否则就得来年再战了。4. 研究生初试。研究生初试时间一般在12月底,初试考两科,每科考试持续3个小时。根据报考的专业不同,考试的科目也不同。有的专业需要考数学,有的专业只考政治、英语跟专业课。5. 研究生复试。初试通过之后,考生可参加研究生复试。研究生复试包括笔试跟面试。笔试主要考察专业课知识,复试考察英语口语与听力、专业课知识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等。

旦而田猎

考研为什么这么难?应该如何规划考研?把握3个关键,注意4点

考研的确很难,在没有规划好考研的情况下,贸然去准备考研,很可能会当炮灰。考研为什么难?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1.考研人数多是考研难的主要原因考研之所以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报考人数多。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经历了20年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从原来的100万人,增长到目前的900万人,可以说整整翻了9倍。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已经算是比较难。为了更好的就业,很多大学毕业生不得不去考研。由此就造成了,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呈现一个逐年向上的状态,形成了不折不扣的一个考研热。考研人数多,就会造成研究生招生计划指标紧张的状态。每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人数,会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各高等院校培养能力来确定的。并不是说你想招多少人就可以录多少人,主要是看现有高校的水平,能不能满足这么多研究生的学习。在报考人数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这个招生计划却没有很大的,或者说没有与考生人数的增长成正比的关系。由此造成了可能几百个人甚至几千个人去竞争一个研究生的招生计划。2.考研难是因人而异有的人觉得考研简单,但是有的人觉得考研难。之所以有人会觉得考研难,就是因为没有准备好,或者是跨专业去考研,或者考研复习的时间比较短,等等。都是由于自身原因没有准备好,而导致的考研难。就像高考一样,有的人觉得高考很简单,但是有的人觉得高考很难。实际上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成绩的基础,以及考试当中的发挥程度,因人而异。虽然研究生考试也是个选拔性的考试,但是他是在选拔的基础之上,还是要考虑地区之间平衡。也就是说你复习的好,可能你就会觉得考研不难,但是你复习的不好,就会觉得考研难。3.考研难由研究生考试招生体制所决定研究生的学习跟本科阶段的学习本身就是不一样的,必须要通过考试,才能选拔出符合研究生学习的优质生源。如果没有这个选拔性的考试,大家都是同等水平去进行研究生学习的话,那就失去了研究生教育的本身的意义。从研究生教育体制来说的话,它本身也是要具备一定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的人,才能够从事研究生学习,这也是研究生考试难的一个主要问题。既然研究生考试这么难,那如何做好考研的规划呢?我觉得要把握三个方面:第一,及早做好研究生考试准备复习工作,要想考研究生,至少要提前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来准备。只有保证了充足的复习时间,你才有可能在考研的过程当中才有所突破。如果你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复习准备的话,基本上就与研究生无缘了。而且绝大多是时候,在复习的时候,可能还会从事其他的一些工作。这个时候,保证充足的时间来复习,那就是最起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了。第二,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提高专业知识能力。考研究生主要还是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相关,如果你平时注重专业知识积累的话,就可以在研究生考试当中,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就会觉得会更容易。而且复习起来难度也不会那么大,这是需要注意的。第三,要做好考研查漏补缺,补短板强弱项。如果你的英语水平不好,那么就进一步扩大英语的词汇量;如果政治考试成绩不太好,那么就需要对政治方面的复习有所侧重,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复习;如果是对数学或者是专业科目的学习还不够深入,那么你也可以对这一方面来进行加强。总之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去提升,才能够最终在考试当中,从容不迫的应对各种难题和挑战。这里可能有人要问,如果我现在刚进入大一,是不是要从大一开始考研呢?我觉得,大可不必从大一就开始选择考研,或者说从大一开始就复习考研。如果你从大一一开始就复习考研的话,相当于本末倒置了。大一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就是把专业学习基础要打好。从大一就进行考研的复习准备,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也不会对今后的考研有帮助。尽早开始考研复习准备,并不是说要从大一就要开始。只是要把握一个具体的程度,如果你学习成绩比较好,可以用一年的时间来复习准备。如果你本身的学习基础条件不太好,那你就稍微加长一点时间。不过,考研只是就业的一个过程,或者说是为就业提供一个强有竟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并非是唯一的途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会有很大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在里面。毕竟,考研成功考上了实际上也只是一个期望,并不是一个结果,还要经过三年的学习。谁能想到三年之后,社会形势又是怎样的,就业形势又是怎样的?说不定研究生读三年毕业之后,所能找到的工作跟你现在本科毕业所能找到工作是一样的。因此,考研并不是最终成功的唯一途径,它只是众多途径当中的一个途径。考研不是生活、学习的全部。关键在于把握好现在,把握好未来,用心去创造未来。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探讨一下吧!

匪徒

大学生考取研究生,需要做到大计划与小计划相结合

万象打卡大学生考取研究生,需要做到大计划与小计划相结合很多考生能够意识到学习计划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制订计划。学习计划的制订遵循大计划和小计划相结合的模式。大计划就是阶段性的计划,而小计划则是指每周,甚至每天、每小时的计划。我们将考研的复习分为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提高阶段和冲刺阶段四个阶段。一、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政治的总体目标是了解基本框架,将知识浏览一遍,有个大体理解即可,无须背诵记忆。而英语在这个阶段,应该重点掌握单词和语法。数学则是熟悉计算,了解概念,初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专业课最好在师兄师姐的指点下,开始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了解专业课大体的组成,最好看完一遍,了解大体的知识。二、强化阶段政治要求将基本知识和考点进行强化记忆,并且开始做历年真题。英语则在这个阶段要掌握各个题型的解题技巧,最好利用真题来掌握。数学则是开始强化各个题型的解题思路,重新修正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时期,专业课的学习也开始加强,需要分步骤地掌握和记忆。三、提高阶段政治在开始重点记忆知识,不能再地毯式地浏览,而且需要开始做模拟题,掌握答题技巧。英语则是继续强化真题中的各个题型,开始介入模拟题的训练。数学也要在这个阶段重点做真题,通过真题,继续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专业课方面,将前期学习的内容,通过回忆或者其他手段进行重点捕鱼式地掌握。四、冲刺阶段政治要开始重点看押题资料,掌握形势与政策热点,并且做全真模拟题。英语也要掌握重点的作文模板,最好拿出几套真题来进行测试,找找临场的感觉。数学在这个时期,对重点的题型要掌握,尤其是很容易考到的题,要举一反三地演练和掌握。专业课在这一阶段,开始查漏补缺,只去看没有掌握的知识。要使考研的过程更有目的性,最好在这些阶段性计划的基础上,辅助以小计划。大小计划相结合,才能目标更加明确,容易实现梦想。但无论哪个阶段,都有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分配问题。那么,时间该如何分配呢?虽然因人而异,但有些东西也是大同小异。在分配的过程中,你要考虑你的专业课有哪些、考不考数学、英语和政治的基础如何、是不是跨专业的考生等问题。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自己爱好哪科就拼命学哪科,这也是忌讳的。考研不光是一个看总分的游戏,每个科线都得过。如果一科不过,其他科目考得再好都是枉然,所以不要只凭爱好来安排自己的时间。按照计划,朝着目标,付出努力,怎么会没有收获呢?

花音

【高效备考指南】2022考研全年规划来啦!

准备阶段(现在-2020.3)初试结束后,及时上网了解最新真题,把握考题变化。这段时间,学长、学姐对真题记忆比较深刻,感触也很多,及时交流可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哦。接下来就是关注2020考研结果。21考研的小伙伴们要密切关注2020考研初试查分,国家线公布,了解20考研整体结果,同时密切关注目标院校和专业初试成绩、复试分数线,分析考试难度。基础阶段(2020.3-6)1.这个时期大家平时的课程挺多的。在这里要叮嘱大家:当下课程学习是很重要的,对于复习考研,我们则在不上课的时候打个坚实的基础吧!2.此阶段要做到对各科基础知识有整体印象,全面细致的了解知识点。3.这个时期打好基础非常重要。同时,还没决定学校和专业的同学,一定要在此阶段尽快定下来。4.到6月底,大家应该已经完成对英语、数学基础的第一轮复习,专业课参考书目也在有计划的复习当中。大家可以根据自身复习情况,制定第二轮复习计划。强化阶段(2020.7-8)对应届生来说,此时正值暑假,是集中时间、精力复习的黄金时期。得暑假者得考研,这一时期复习得好与坏对考研成败至关重要,大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1.此阶段要清晰地了解各科的一级重要知识点,建立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并根据重点、难点进行攻克。2.同学们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课程,强化公共课基础,专业课复习也可以开始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提升阶段(2020.9-10)1.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招生计划,各位考研er应全面收集最新复习资料,同时根据最新变化调整专业课复习计划。2.认真回顾暑期强化笔记,启动习题练习。3.政治在这个阶段占复习时间的比例要有所提升。4.秋招正当时,这段时间要稳定心态,不要被周围不相干的人和事过多地打扰,安心地备考。5.十月底,考生要进行总结、梳理、查漏补缺,让自己实现由量到质的变化。冲刺阶段(2020.11-12)1.对各门课的知识进行认真的梳理,有效地整合,在头脑中形成对整个章节的知识框架图。2.开始进行考场模拟训练,每天固定时间做整套试卷。3.每天要抽出一定时间对重点和高频考点进行强化记忆。4.这段时期可能大家都进入了复习疲倦期,要知道这是很正常的,不用过多地感到焦急,可以适当出去走走。5.这一阶段,各位考研er要做到专业课扎实,巩固公共课。准确把握今年考研最新命题规则与动态,有效提升综合复习阶段的复习效果。考前一周1.突击强化记忆每门课老师预测的重点大题。2.做一套真题,按照考研时间的安排,模拟实战。3.按照考试时间调整作息和饮食,平和地去对待考试。4.提前熟悉考试环境。如果离考场路程较远,可以考虑提前两、三天去考场附近租房住下。

天乎人乎

2022考研规划时间表

第一轮复习4----6月这一阶段2021考研国家线已经公布,2022考研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自己报考的专业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国家线,是否招收调剂。如果有机会可以联系几个目标专业的学长学姐,获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考研信息收集和专业课复习都是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询问、搜集一下目标院校的复试招生信息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的复习,如数学和英语,对于跨考的同学,专业课也可以开始准备了。第二轮复习2021年6月—9月这段时间院校开始陆续公布招生简章,家要时刻关注全国研究生招生最新政策变化,目标院校、专业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考试科目、考试大纲、指定参考教材有否发生变化。暑假期间是考研备考的黄金时期,它决定着在9-10这个强化阶段自身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是否有所提升。这个时候要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开始重点复习政治、巩固英语和数学。//英语//继续背单词,不求快,背就行。语法没搞懂的部分,(长难句、强调句)要继钻研。阅读保持每天1-2篇。另外这阶段需要研究历年真题。注意,所谓研究是要求同学们能认真做题、做后认真分析题,把常考点、难点总结整理。不用担心时间耗费太长。//数学//基础知识点全面掌握,强化理解,配套做题巩固。看第一遍时会觉得很难,很多题看完书后还是不会做,但不要害怕,要坚持看,第一遍搞不懂的可以圈出来,以便后面一目了然地抓重难点;看题时,切记只看不动手。//政治//政治的第一轮全面复习可以放在暑假。政治虽说是这科目里相对简单的一门,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注意不要刻意地去背,重在理解。//专业课//专业课可以开始复习了。着重基础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梳理,主要任务是熟悉可各科目的经典教材(部分学科需要结合看2-3本教材)。这一阶段要保持踏实认真的态度,静下心来,全面复习,可以注重多方面、广泛的复习,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尤为重要,这个时期的学习一定要踏实、透彻,同时也要注意详细,该阶段不要局限在大纲,书本要看细一点,做好笔记。2021年9月—10月1.不断强化公共课的复习,打好基础,完善复习的总体结构!2.研究生考试大纲发布,需要及时查看大纲以及解析,针对大纲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以及复习重点,特别要注意大纲新增和变化的考点,可能新增的考点和变化的考点就是今年出题的重点。3.考研预报名和考研正式报名开始。考生可以提前了解报名流程、选择好报考院校专业(只能选择一所院校一个专业),注意自己的报考信息的准确性,每年都有不少同学报考信息有错误!4.这段时间复习重点应该放在:政治选择题,专业课巩固学习,英语翻译,英语阅读,数学的练习题。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4第三轮复习2021年11月—12月这段时间需要关注的是研究生报名信息确认,一定注意要在规定时间进行确认。11月考研复习也进入了第三轮复习,也是考研备考的冲刺阶段,这段期间基本所有科目已经至少过了2-3遍,基础的知识已经非常熟悉了,更多的应该把精力放在知识的查缺补漏和框架建立上。同时应该着重政治的大题和选择题,同时要关心时政,英语的重点还是阅读,并且要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与正确率,同时准备英语作文写作模板。数学和专业课也是重点在于查漏补缺,专业课可以进行一些真题的模拟训练。考试初试一般在每年的12月下旬,最后这一个月尤其注意重点的梳理,调整好心态,准备考试!

22考研:2-9月,考研备考规划,学霸们都这么做

新年即将结束啦!你22年的考研备考计划制定好了吗?无论是考研还是其他事情,好的规划是成功的第一步。最近22届的同学们比较焦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那今天丸子就这一问题来与同学们讨论一下接下来2-9月份的复习计划,希望对同学们接下来的复习有所帮助。2月份:收集考研信息1.22届考生要开始着手复习啦!2.最好在3月份之前定好自己的目标院校及专业。如果你选择的专业专业课是统考,那你可以先不定学校,看复习计划再定。3.收集相关资料,可以咨询本校考过研的学姐学长的复习计划,收集历年真题,了解目标院校往年考试的重点难点,对公共课和专业课试题有整体认识。4.开始收集备考资料,购买备考辅导书;制定复习计划,尤其要利用好寒假这段时间,有序推进复习进程。3月份——4月份:规划好复习时间1.对于22届考生来讲,如果你是在校大学生,你要处理好日常上课和考研复习间的关系;如果你是在职考生,你要处理好工作与考研复习间的关系。2.在校考生压力会大一点,因为学校大三还要有很多事情要做。既要完成学业,又要抽时间系统备考。需要考生要全面了解院校和专业信息,初步确定考研目标。3.院校、专业选择是考研的关键步骤,提早定专业方向和院校,专业课复习会更有针对性。之前丸子也写了好多院校专业推荐、择校方法,同学们都可以参考。还是不会的话可以咨询锦泽恩波考研的老师或者私信丸子。4月份——6月份: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1.4-5月份,大部分考生要全面开始第一轮的考研复习。夯实基础,扎扎实实地看书,不要急着做题。2.英语:注重积累英语单词,提升英语综合能力。3.数学:多练多算,总结答题规律。4.政治:个人建议不要这么早开始,但是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下时事新闻,系统的复习建议暑假之后开始。如果你有精力,就想早点开始的话,可以先从马原和毛中特部分开始。5.专业课:同学们要紧跟目标院校的专业课方向,有针对性地收集复习资料。包括历年真题和老师讲义、论文、专著等,部分学校还会发布当年的考研备考大纲,可以及时关注,也可以登录相关院校网站查找往年备考书目。这方面可以找学姐学长帮助。6.要想专业课复习的好,就要把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可以参考学姐学长的,但是不能照搬照抄,只有自己总结出来的才有记忆点!不要光动眼,要动手!直到大纲知识点你可以自己复数出来了,你的专业课就可以得高分了!7.6月份,同学们要兼顾期末考试和考研复习的时间安排。转专业考研的同学不要因为考研耽误忽略了本专业的期末考试。确保自己尽量不要挂科!7月份——9月份:暑期复习,弥补弱项1.暑假是同学们强化复习阶段,这段时间是考生提高专业课的好时机!2.22届考生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并严格执行,通过考研专项突破弥补弱项,同学们制定复习计划要细致,但不能让自己难以完成,尽量让自己每天都有成就感。3.同学们可以将复习内容分为多个阶段性小目标,并且限时完成,这样更有计划性也更容易落实。4.暑期是提升薄弱科目的好时机,同学们要多安排时间复习薄弱科目,尤其要进行专项突破。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善用错题本,对于重难点、关键词句、疑难问题进行记录,既加深记忆又便于后期复习。5.至于要不要报考研辅导班,不要人云亦云,跟自己实际情况,如果打算报班,要考察多家机构,进行对比。好了,以上就是丸子给的9月份之前的复习计划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同学们评论补充。

聂许

22考研怎么准备?3-8月详细规划先收藏!

万事开头难,很多想考研的同学不知道22考研怎么准备,怎么开始,这次给大家说一下考研3-8月的复习计划,可以参考一下。1、大三下学期开学(3月-6月)l 英语:每天背100个单词具体数字可以自己调整,你也可以先安排50个,后面适应后再逐渐加量。这干啥都不耽误,早起一点,上课途中、等饭途中都可以背。单词书建议用《考研词汇闪过》这种划重点的,重要的事说三遍!!!重点词(高中低频词)一共才1700多个,直接节省下2/3的复习时间。另外单词也很全,大纲词和超纲词都有;每个单词也有多种不同的考法,背单词直接背到“考点”上!l 专业课:每天抽2h看课本每天固定看几个章节或者多长时间都可以,边看可以边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框架,一定要整理。这个框架最后可以帮大忙!2、大三暑假(7月-8月)暑假就可以心无旁骛的学习啦 全天全科安排!先来每日时间表8:00-9:00背单词9:00-10:00背专业课的大框架10:00-12:00复习政治14:00-16:00做英语真题16:00-18:00练习专业课写作19:00-21:00看专业课书,整理复习笔记PS:暑假可以每周休息两天~劳逸结合。l 英语①早上背单词,每天100个,(具体数量自己调整哦)及时复习前一天的②下午做真题,重点做阅读。像基础不太好,四级没过或六级没过,真题书用的是《考研真相》基础不好,强烈推荐!因为所有真题书只有这本每个句子都讲,还都是图解,真的超级方便,哪句不会直接翻就好啦 打牢基础再说。其他的书只讲几个长难句,我还得保证它讲的几句正好是我不会的.这概率不太高每天做1篇阅读,做完之后分析翻译句子,梳理文章结构,这个阶段做真题,弄懂文章讲啥就好了,题目正确率不用太过在意。l 政治①边看视频课边过知识点视频课我听得徐涛的,知识点的书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很全②看完一个章节后做1000题马原部分比较难,其他还好,多选比较难,单选还OK。第一遍做正确率肯定不太高,没事儿,把做错的题涉及的内容在书上勾画出来。做完算一下正确率,超过50%,就算过关。暑假把知识点过一遍。l 专业课①早上背知识点框架。复习一点背一点。先把各章节的知识点框架,整本书的知识点框架熟悉起来,这样后面不论复习论述还是名解都会高效很多!②下午写论述题。真题里一道论述30分的,早点练。初期的话,基本就这些,一开始也不要着急,静下心来慢慢背单词,做基础的复习工作。大家加油哦!

不贱佞谄

研究生三年一般是怎么安排?研一上课,研二搞科研,研三考虑未来

现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一志愿的同学早已经知道自己的录取情况,调剂的同学,能调剂成功的基本上已经调剂成功了,没有调剂成功的同学估计很难了,因为现在还在调剂的学校已经非常少。我想准研究生们都对研究生生活比较感兴趣吧,研究生三年一般是怎么安排?研一重心在上课,研二重心在科研,研三重心在找工作。1、研一主要上课我们进入研究生学习过后一样要参加理论课程的学习,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英语课、政治课和专业课,研一刚刚进入到实验室,对于导师的研究项目还不太熟悉,对于实验室的仪器操作不熟悉,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所以,我们刚刚进入实验的前面几个月时间,主要是上课,第一年需要修满所有学分,另外一个就是利用上课以外的时间熟悉实验室,阅读文献积累知识,摸索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展自己的实验。通常情况下,自己先帮师兄、师姐做实验,通过向他们学习,学习仪器操作,学习实验流程,逐步确定自己的实验方向,然后开始摸索自己的实验,对于研究成果,不同的老师要求不一样,有些老师不要求你第一年出研究成果,有些老师则要求你出研究成果。2、研二主要忙科研研究生一共三年的时光,时间过得非常快,我们在结束课程过后,就要立即投入到自己的实验当中。研究生的假期和本科生有点不一样,研究生假期不按照学校假期进行放假,大家都约定俗成,寒假半个月、暑假半个月,其余时间都要待在实验室,所以我们在一年级结束的那个暑假就要开展自己的实验。这个过后将会非常难过,一年级的时候,你没有实验成果,你可以说你刚刚来不懂,你可以说自己几乎每天都在上课,但是已经到二年级了,这些将不再是理由,在组会汇报上面,你没有成果,你将得到导师劈头盖脸的骂,还有自己也会非常着急,如果研二不把实验做完,等到研三的时候又要准备就业,又要准备毕业,到时候也没有时间来做实验。3、研三考虑未来等到你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自己的实验进度已经接近尾声,文章已经处于投递阶段,我们应该要考虑自己的未来,是继续深造读博,还是就业,读博就要寻找读博学校,联系博导,就业就要开始制作简历,奔赴各个招聘现场。研三下半学期,就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

句赘指天

在职人员怎么考研究生?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本科毕业证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为了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竞争力,越老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当然在考研的队伍中,还有一部分人群,他们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还是研究生具有优势,于是决定加入考研的队伍。那么,在职人员怎么考研究生呢?1. 明确考试专业跟目标院校。不管是在职人员考研究生还是大学生考研究生,首先要确定的一件事是报考专业跟目标院校。这些复习的前提。专业跟院校不同,考试科目、复习的侧重点也不同。2. 制定备考计划全面备考。在确定专业跟院校之后,接下来就是做复习计划。在职人员的复习时间比较少,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所以,需要周密的复习计划。可以推算一下可复习时间,然后确定周计划与月进度。3. 报名。在职人员可参与一月联考,跟在校大学生一起考试。参加一月联考的大学生,需要在10月份登陆研招网注册报名,11月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认定,确认身份、拍照等。4. 参加初试。参加一月联考的在职人员,通常情况下是在12月底参加研究生初试。研究生初试其实就是笔试,所选专业不同,考试科目也不同,每个科目考试持续时间为三小时。5. 参加复试。研究生初试成绩合格者,可参加研究生复试。研究生复试由各个高校单独安排。通常情况下复试包括笔试跟面试。笔试主要考察专业知识,复试主要考察英语听力、口语以及专业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