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考试比高考难考吗?法执

研究生考试比高考难考吗?

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还有不到三个月,考生们现在都是争分夺秒的学习,早出晚归,当然不像那些已经保研的同学,四年了终于可以轻松一波了。研究生考试科目数学,英语,政治和专业课,当然有一些考试不需要考数学的,比如学医的,文法学院的。相比研究生考试,高考科目有数学,英语,语文及文理科的的相应考试。其实研究生考试要考的知识量来说要比高考考的多,考的知识也比高考难,但是却有几个月的努力学习就可以上985,211的,而高考却不行,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你高中开始一直为高考做准备着。在高中,你只管用心学习就可以了,很少有一些自己要做的事情,要做的老师都会帮你处理完。就是没什么烦心事吧。上了大学,情况发生了变化,老师不问你的事了,教书的只管教书,导员偶尔开开会,宿管阿姨经常查宿舍。除非你挂的科太多,老师先找你谈谈,实在不行叫个家长,商量签退或休学事宜。其实我想表达的是考研的学生,他们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多了,心里不像之前那么平静了,周边的诱惑变得更多了,烦心事也更多,一切事物需要自己解决了。就拿专业课来说,你得先确定自己的报考学校,才能搜集资料。考研学校的选择也会让你很纠结的。还有周边的环境,看着周边不考研的的同学已经签约了,四处溜达,玩得很嗨。特别是自己的5个舍友都已经签约了,也没多少课了,天天生活也不规律,会打扰到你的睡觉时间。现在想一想,在高三,我们做试卷抱怨的时候,老师偶尔会说其实你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氛围,到大学再也没有现在的学习环境了。当时的我们只想赶快参加考试,前往大学,根本忽略这样的话。现在一想,其实真正让你感到高兴,激动的时候就是自己考试结束的那一段时间,自己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自己前往大学的那一天。无论自己深处那个阶段都应该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完,无论高考还是研究生考试,都是你到达人生的十字路口,考上考不上都有出路。有点跑题了。

孔明灯

研究生考试比公务员考试更难?

考公难,考公难,可是考研究生也不简单,他们两个哪个更难,不乏有争论的人。今天就带大家从几个维度对比一下,不发表绝对的意见,你们自行体会,到底哪个难。报考人数2019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290万,录取研究生70万左右,2020考研报名人数340万,录取研究生111.4万左右,而国考招录人数显然要低很多,招录比非常大。从这方面来讲,国考更像是和自己的竞争,只有不断突破,才能刷掉竞争对手。当然公考是几乎没有调剂的,而考研过了线是可以调剂的,这会造成考研同学的交叉竞争,明明报的不是一个学校,却突然被考另一个学校的刷下去了。考研报名人数趋势考公报名人数招生人数招生规模上,研究生一直都是稳稳地扩招趋势,而公务员总体虽有波动,但也是扩招明显。这一点呢,配合报名人数才更有分析意义。不过,扩招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需求增加,不仅仅是用人的需求,也是报名增加的需求。研究生招生规模 公考参考上图国家线考研和公考都得过国家线,才能进行下一步。考研由于专业众多,各专业人数很难统计,细分比例不好统计,但是很多学校的进复试和最终录取的比例就是1.2:1或者稍微高于这个比例,小部分专业会明显高于这个比例。那么也就可以大致推算上国家线的人数会比这些招录人数大约超出20%~30%。拿2020年来说过国家线的大概为133万—144万之间。而公考,考试内容比较统一,相对来说过线要容易很多。最终的进面分数线要看各个学校,各个地方招考的情况了。考研国家线考研国家线考公国家线2020国考进面分数线复习学习方式研究生推免,可免初试直接参加复试。这无疑加剧了考研竞争压力,特别是985、211等一流大学的竞争。考研名校热门专业其实和公考中的千人岗差不多。约有31%的学生选择报班复习,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复习更加高效,还有20%的学生选择和同学一起复习。而公务员报班学习有调查显示在28%左右。在报班学习方便比例都差不多。推免生人数统计研究生复习方式以上,你认为考研难还是考公更难?

安全感

考研报录比10比1是什么概念?

现在985,211热门院校及热门专业的报录比都已经达到了这个比例,因此,想要在报考大军中脱颖而出,努力和方法缺一不可,单一的努力只感动了自己,却不一定会换回录取通知书。一般来说,报录比越高说明专业人数报考的越多,也相对难考,报录比越小,说明竞争较小,相对容易。通过了解院校专业具体报录比信息,可以清晰地看到往年的报考、录取情况。看看你所报考的专业竞争力有多大,在择校上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参考作用。今年部分院校专业的报录比达到了10:1左右,遇到这类情况,就需要思考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报考了。但是报录比的高低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专业的好坏。因为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决定报录比,比如院校知名度、院校所处地区、个人喜好、短期内呈现出的发展前景等。总而言之,院校报录比是绝对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至于价值的多少需客观对待。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信息战。在考研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各个信息渠道,尤其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官网和招生网、目标院校报考学院的官网等官方渠道。在选择院校时,切忌盲目报考名校,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情况量力而行。不过也别太过担心,报录比只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而有很多人报名了,却放弃参加最后的考试,而且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每年初试考试都有不少座位是空的。加上很多人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参加考试,还有一大部分人过不了国家线。考研不易,但是我们没有退路,也许你已疲惫,也许有些不顺心,但是你要自信,相信一切都来得及,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倏然而往

研究生考试到底有多难?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研究生分有定向、非定向、委培。还可以分为学术、专硕,在职。前一种分法:考试科目要看具体学校和招生简章里的考试科目。  后一种分法:学术和专硕还是咱们学生理解的那种,在职的考试和这两个有些不同。还有,难度是相对的,和考试的种类和学校专业全有关系。考研更具有公平性:提到高考区域的公平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微、江苏这些中部省份的童鞋会超级郁闷,恨不得爬回去重新投胎!考研虽然也分为一区和二区,但是考研区域的划分是根据你报考学校所在区域划分的,绝不是像高考一样根据生源所在地划分。比如无论你来自哪里,想考北京的学校,只要报考的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要求都是一致的,根本不用担心地域的限制,批卷也是送到院校当地统一批改!但近年来考研难度加大1.考研人数增长随着考研热潮的掀起,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本科无望,已无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安身立命,从而踏上了考研这条路。据统计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201万人,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是238万人,报名增长率是18.4%,那么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还会增长,可见录取难度会加大。2.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甚至有些已经在职人员也觉得还不够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有些活明明有能力做,却因为学历比人家低,一直不受重用,从而选择考研,继续铸就辉煌人生。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都只需要参加每年举行的10月份全国联考,但2015年教育部已明确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全国联考,考研难度增大,显而易见。3.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从2017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全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又有一批人要分一杯羹,考研难度不言而喻。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指在职的研究生的条件),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如果要想要学好信号与系统课,需要从“信号”以及“系统”两者总体把握,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然后再从细节上把握。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运算的目的之一是要了解和掌握信号的特性,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人们可以获取相关信息并能更有效地传递、处理和存储含有信息的信号;而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类型、特性以及系统对信号的作用情况等。 考研要考多久呢?大多数是两天啊,有的专业比价特殊就三天,有的专业课考试时间很长,比如设计、建筑都需要作图,2、3小时根本不可能画完,所以就另安排一天。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暴疯语

研究生真的烂大街了?考研人:先看看每年的报录比再说!

20考研的人数达到340万,考研人数激增,让更多的人觉得研究生也成了一抓一大把。但实际上,研究生的招录情况真的已经达到烂大街的程度了吗?近8年考研数据从近8年考研招生情况来看,考研招生人数的确在逐年增加,但是在增加的前提下,大家需要注意一点,近8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也是在不断增长的,尤其是近3年,每年报考人数增长至少在30万人。通过以上数据,大家除了要着重看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之外,还需要注重一个数据就是“报录比”,近8年的报录比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所以说,根据这个数据来看,“研究生扩招”的说法都不正确。每年考研究生上岸的人数只有报考人数的3/1,而其余的同学要么选择二战,要么找工作、考事业单位。之所以有报考人数的增加,其实还是因为大学生扩招的现实,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人,201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34万人,其中包括专科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以及科研院所的学生。与高校毕业生相比,考研报名人数已经显得不多了,再加上还有往届生和同等学力的考生报名考研,所以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步入社会,考研究生的人练当年毕业总人数一半都没达到,那就更不用提考研究生上岸的人数了。研究生总数统计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到现在,我国的硕士学位授予总量还没超过1000万,这和一年就有8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来说,研究生很明显还是占少量的。研究生质量水平学习是个人的事情,研究生的水平质量也是有高有低,所以在毕业后找工作难免会出现与本科生相差不大的工作类型,使得大家对研究生数量和水平产生质疑,不过这也是一种现象,不能带着偏差眼镜去看整个群体。当然,目前也有小学高薪诚聘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担任教师,有人说这是屈才,但是看过薪资和福利条件后,才知道研究生学历有多重要。所以,如果还认为研究生已经烂大街的话,这类网友身边肯定没有考研的同学,真正接触过考研的人不会说这句话,也不会认为考研简单。考研报考人数多,但是再和高校毕业生总数对比,研究生仍然算稀有的了。

研究生越来越难考?近10年研究生报录比汇总,看你录取概率有多大

今天有小伙伴发来私信,她说看到51考研倒计时壁纸上面的数字:134天,突然慌了···掐指一算就只剩4个多月了,那一瞬间额头像无数根针扎似的,因为自己学校还没定下来,在两所学校之间徘徊,所以内心有点慌···别慌,今天小编就从整体报录比再到院校录取比,大家可以大概估计一下自己被录取的概率有多大。2009-2018年考研人数与录取统计表接着我们再来说一说考研择校选专业的问题,如果选择过于随意,后续问题会很多,半路换专业风险也会很高。所以初期的选择要谨慎,要注意分析数据。其中报录比就是最重要的数据之一,不论你是有志于报考热门专业、985重点院校,还是想摆脱本科不好的出身,亦或是二战求胜,对报录比的掌握都是你考研路上的开山利器!如何通过报录比/复试录取比来确定学校接下来,小编想为大家再详细讲一讲关于报录比的那些事。有同学会说,其实报录比根本不重要,那些数据看上去吓人,其实都很水,比如某某学校,报考1000多人,实际录取十个左右,那这报录比确实吓人,但是实际上最终能进入复试名单的也不过几十个人,最终你的竞争对手也只剩寥寥无几。的确,报录比不能完全相信,但是起码可以知道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热度情况,给自己“复习压力”,有压力才会更有动力,你要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多少。除了报录比,还有一项复试录取比(复试差额比)考研的你也要会查。之前有一位二战研友问小编,她去年考了北二外的汉硕,没有过国家线,今年二战,问还敢不敢报北二外?小编跟她讲了跟多,也讲到了报录比。在这里也教目标院校没有公布报录比数据的同学,怎么查另一个重要数据——复试录取比例。我们就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硕为例,帮大家分析一下。首先到北二外研究生院官网,我们看到两份名单: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这两份名单大多数的研究生招生单位都是会对外公开的。我们都知道,初试成绩出来不久,34所各院校录取分数线以及国家线就会公布,随后,各院校复试名单也会公布。也就是说哪些同学要进行第二轮的拼杀,哪些同学意味着出局或者找调剂。大家看两份名单公布的时间,3月中下旬出复试名单,四月份复试结果也就是录取名单也逐步公布。所以大家可以按照名单发布的时间,在官网上面查找,很方便。先看北二外汉硕的复试名单情况:每年都会有些同学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复试,然后就有了递补。小编已经看过了,下面两份递补名单中没有汉硕这个专业的,所以只看第一份名单。从公布的形式来看,北二外还是比较公开透明的,成绩等都公布了,对于考生来说定位自己的目标非常有帮助。小编数了数,进入复试的有50个人(从考生号就可以看出来,汉硕考生的考生号除后三位,前面都一致100317045300,下面只是部分截图)接下来看拟录取名单:(部分截图)同样手动数一数,录取一共45人。也就是说,从复试到录取,刷掉了5个人。小编把进入复试名单以及最终录取名单,这两份名单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发现,被刷掉的那些是谁录取的是谁都能很直观的看到,你会发现有些初试分数高出很多,但也遗憾出局。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打个预防针,现阶段,提高初试成绩是首要任务,但是初试结束,你要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才能干掉那些或许比你初试成绩占优势的同学。刚好,开头跟大家说的报录比,恰好北二外也有,我们就看看2018年汉硕的报考人数。北二外汉硕的报考热度逐年增加,小编也看了17年的复试名单,58人,也就是说北二外汉硕虽然报考人数在增多,但是进入复试的人数相对稳定,最终录取人数也很稳定,也或许说明北二外的专业课题目有一定难度,通过初试能淘汰相当一部分人。通过这几个数据,我们知道,去年北二外汉硕报考224人,进入复试50人,最终录取45人。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报考人数多,但是最终进入复试的人不多,而且进入复试基本上就能录取刷人不多,有可能是因为专业课题难。所以,小编跟这位同学说,因为你二战,而且这个专业的竞争力相对还是比较乐观的,而且手头有资料,还经历过专业课考试,知道考试类型大致怎样,还有一些认识的同学,这些都可以作为你报考的资本。如果不想冒险换学校,可以考虑再次考北二外汉硕。这整个流程大家看清楚了吧,不要总是问别人“喂,你知道这个学校好不好考呀”,自己动手搜集信息,通过对比你就知道了。知道了这些数据信息,不是说好考你就一定能稳上,轻轻松松的复习了。每一年的数据不一样,万一今年又扎堆就难说了。所以,这些数据一方面作为报考院校的指标,另一方面,也是你给自己定目标的参考。每一科目规划多少分,总分在什么样的水平才能保证自己能进复试。已经定下目标的你们也是一样的,给自己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分数”,接下来整个备考的过程中,就朝着这个目标奋进吧!

上山

考研难还是高考哪个难?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高考过去,现在很多考生都在紧张的报志愿,但是很多考生没有取得很高的分数,所以只能选择普通的二本,所以很多人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选择考研,那么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考研难还是高考哪个难?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今年普通的本科生周先生在向小水先生抱怨,他本科毕业后,因为出身不好,所以多次找工作受挫,无奈他选择在单位考研究生,他才进入复试,才发现自己的学部和大学的不好成了他被涂上的最大原因。再考试合格的5人中有211大学,其他两个人在985学校毕业了,复试的时候,他的态度很好,但是其他人也不坏,选择优秀的人录用的时候,他当然被淘汰了,之后,调合了一所学校的研究生院,结果很好。和高考相比,考上名牌学校,考上考研,考上985所学校也不容易,但是比较简单,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两个阶段是考研和高考,这两个阶段直接对你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迎来高考的时候,高考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所以很多人都很重视这次考试,关于考研,高考后必须完成,现在很多人想改变自己的人生,他们想获得更高的学历。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哪个难?这个问题很有趣,但是答案很明确,高考的难度比考研难得多,为什么?首先,高考的竞争力远远大于考研,我想大家都知道每年考生很多,省里有几十万人,但是这样巨大的树真的很恐怖,所以很多人把高考比作丸木桥,很多人都想去这座桥,但是能走的真的不多,关于考研,结果完全不同,虽然报考考研的人也很多,但在考生人数上远远不及参加大学考试。既然没有那么多人的参考,在竞争力方面就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所以,高考的竞争力远远大于考研。其次,高考的难易度比研究生考试要大得多,我参加过高考,又考过研究生的人应该知道,高考最难,而且参考人数很多,试卷也比较难。考研完全不同,虽然和其他科目也有关联,但是专业知识是最重要的,所以,考研比大学考试轻松,复习也比较简单。最后,社会重视第一学历,也能说明问题,在我们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事情吧,你曾经在两本不知名的学院学习过,之后,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985年的研究生,我以为人生在这里会有新的转机,但是上班的时候,大家最重视的还是第一学历。确实是那样,现在很多企业都重视第一学历,他们知道第一学历最能体现人的真正能力,即使是通过了考研的985大学的研究生,如果本科不好,企业使用人的时候也会轻视你。如上所述,大家也都明白了,考研的难度确实比高考低,大家已经知道这样的真相了,一定有很多人不再害怕考研究生了吧,考研对大家来说是机会,至少可以改变你的人生。以上就是考研难还是高考哪个难?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公性

今年的研究生考试是否比往年容易,试分析今年研究生考试难度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所以我们还是来谈谈今年的研究生考试难度吧。研究生的考试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我们现在所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竞争力之下,如果我们不能努力学习,那么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很可能被淘汰。那么今年的研究生考试难度究竟如何呢?据我推断,今年的研究生考试难度会有所降低,考试人数和去年应该持平,而且各个学校的分数线可能会有所下降,因为今年的特殊时期,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应对,包括研究生考试。虽然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很多,可是难度并非很大,只要认真复习,想考上的希望还是很大的,所以大家只需要认真准备就可以了,考试的时候注意审题,考上研究生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大家加油考试吧,希望各位考生能在研究生考试中成功上岸!

动于无方

什么,研究生考试弃考率这么高?了解这几个原因之后你就不惊讶了

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一路走来,都要经过数不清的考试。这其中有我们的升学考试,也有让我们完成身份转变的考试,还有一些为了获得某种证书而进行的考试。这些考试中,有的需要长时间的准备,比如说我们的高考,就需要用12年的时间去准备。如果将高考看作是一场半程马拉松比赛,那么考研就像是一场全程的马拉松比赛,参加比赛的人非常的多,但是能够坚持到终点的就那么几个。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已经落下了帷幕,和往年的情形一样,今年的考研也出现了一些弃考的考生。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能达到10%~20%,咋一看比例不是很高,但是由于基数很大,折合成实际人数也有二三十万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是同学们没考好,没有信心接着考下去了?现实情况也许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同学们放弃了呢?研究和分析,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有一部分同学,大四开始准备考研,这个时候,极有可能也在一边找工作。如果找到了一个自己比较喜欢,而且待遇还不错的工作,那么这些同学往往会很有可能放弃考研。对于这些同学们来说,毕竟他们考研的初衷,或许并不是为了搞学术研究,而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一旦有了一份好的工作,考研的动力便没有那么充足,一些同学在这个时候也就会选择弃考;另一个方面,工作以后,精力也没有之前那么集中,考研的事情也有些力不从心了。第二个原因:研究生考试的淘汰率之高,让很多同学丧失了信心。由于招录名额的限制,报考人数的激增,意味着很多考生是考不上自己理想的研究生的,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能够经过初试,顺利的进入到面试。那些能够在初试中脱颖而出的同学,每一个都是有真材实料的。有一些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动力可能会非常充足,但是在参加完一项笔试之后,可能对自己的发挥不太满意,于是便放弃了这次笔试,准备二战。第三个原因:有一部分同学考研,完全是一时心血来潮。这些同学往往就是跟风、随大溜。他们觉得同学们都在考研,自己不考,面子上过不去。但是在报完名之后,复习的过程中,这些同学往往没有恒心,也没有很强的毅力。面对难度很大的试题,特别是一些平时基础知识不怎么牢固的同学,复习起来可能会非常的吃力。对于研究生考试这样难度比较大的考试来说,这些同学就可能会有一些力不从心,最后也选择了弃考。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在完成英语测试之后,感觉自己发挥得非常糟糕,通过研究生考试基本上没有什么希望,于是也就放弃考试了。这也是同学们放弃考研的原因,但是还是有很大的一部分同学在英语考完之后还能坚持下来。相比于高考而言,研究生考试的形式更加严峻,对考生的要求也更加苛刻,所以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考上研究生的难度可想而知。归根到底来说,研究生考试还是需要同学们有真材实料的。所以说,如果说认准了这条路,就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不能当一个战场上丢盔弃甲的逃兵。

绑架者

考研和高考相比,哪个更难?听听985学长的观点

导读:高考和考研都是求学路上的两个重要考试,这两个考试相比较,哪个难度更高呢?每年的6月份和12月份对于全国几百万考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时间,以为你这两个月份分别对应两个重要的考试--高考和考研。经历过的人都知道,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顺利通过独木桥,考上理想的学校。那么,考研和高考相比,到底哪个更难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过来人的看法。考试复习小李是一名广东某985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学长,他经历了高考和考研,也算是有资格来讨论这个问题吧。他从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一个方面是复习量。我们知道,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高考都是要考6门,分别是语数英物化生或者语数英政史地,除此之外,在高考之前还要考学科水平测试。大多数人花了2年的时间学习新知识,然后最后一年全面复习。高考复习考研则有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包括外语、思想政治理论和大学数学,专业课则和自己报考的专业有关。除了初试之外,考研要被录取还要通过报考院校的面试。总的来说,高考要复习的科目和书籍还是比考研多的,高考的基础知识量也非常大,需要记背大量知识。所以说,高考复习的知识广,而考研复习的知识深,从复习量来说,还是高考比较多。考研复习第二个方面是竞争激烈程度。说考研和高考哪个难,其实应该考虑到哪个的录取概率更高,因为没法从各个专业去对比,所以就从总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来看。下面这张表格显示了近些年来考研的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和报录比的数据,可以看到报考录取比例一直保持在3:1左右,也就是说每3个考研的学生里面,有一个学生可以被录取。考研人数和报录比下面来看近十年高考报名人数、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实际录取率的情况,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高考实际录取率保持稳步增长,去年高达81.13%。高考人数和报录比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考研录取率比高考录取率还是低很多的,而且考研录取人数里面还包括了非全日制学生以及保研学生,所以对于全日制考生来说,考研难度更大了。第三个方面是复习积极性。以上两个方面都是比较客观的对比,而第三个方面是比较主观的,但是学长却认为是最总要的。高三的时候,身边有很多非常努力的同学,自己也会被带动起来,努力学习,而且还有老师帮忙制定复习计划,监督学习情况,还有各种模拟考来测试复习成果。而上了大学之后,学习环境变得宽松很多,身边考研的同学也会比较少,这个时候很少人能够保持自律,坚持枯燥的复习。就算有时候去图书馆看书,也会时不时地把玩手机。复习积极性对于最后这一点,学长想强调的就是不管考试有多难,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自身是否足够努力刻苦,不然的话,再简单的考试,如果敷衍对待,也是可能失败的。综上所述,学长认为考研和高考相比,难度还是会更大一些的,您认可这个观点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