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考研族注意:考研前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听听导师怎么说瑛士

2020年考研族注意:考研前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听听导师怎么说

考研对每一个备战的考生而言,都是一场持久的硬仗。大部分人从今年三月份就开始了备考的日子,到现在已经复习了一半的时间了,相信在接下来暑假的复习期间,气氛更加的紧张。但是,大家在抓紧时间复习的同时,头脑中总会萦绕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否要提前联系导师?因为考研和高考不同,联系导师是每一个考研学生迟早要面对的。并且每个学生都想给导师留下个好印象,生怕联系晚了导师早早答应了别的考生。因此一直在什么时候联系导师的问题上拿捏不准。塔主当年考研时第一次联系导师是到了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马上到复试前夕,才联系的。虽然运气眷恋了我一把,录到一位大牛导师那儿,但是现在回头想想这事,确实是自己联系导师晚了。因为当时想报的那位导师自己联系晚了名额早就没了。所以后来塔主带的自己的学生考研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们稍微早一点联系,即使你分数再高。但是再早也不能在暑假前就跟导师联系,说想要报考您的研究生。万一没考上,或者到时候又不想读这位导师的研究生了,就会显得非常尴尬。下面塔主就讲一下到底什么时候联系导师较为合适:第一次:考研报名结束这次所谓的联系导师并不是直接去联系导师,而是根据自己考研报名的结果,去联系自己认识的要报考导师的研究生或者团队的其他成员。从他们的言语或表述中对自己要报考的导师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同时。让你认识的这位导师周边的人旁敲侧击的给你未来的导师提一下你的名字。让这个导师在脑海里多多少少有你这个人的印象,这样就会在后边的考研面试环节中占很大的印象分。但是这次简单联系即可,不要占用你过多的复习时间。第二次:考研初试刚结束当你参加完初试之后,其实你大概心里就有个底知道你能否通过初试的分数线。如果你觉得分数离录取线相差甚远,确定没有希望的时候,那么就不要再去联系导师了,以免自讨没趣。如果你觉得分数差不多够或者是在分数线上下徘徊时,塔主建议你一定要第一时间去联系你要报考的导师。你联系的方式建议以邮件的形式联系,不建议给老师直接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在邮件里你可以跟导师问问今年他招生的指标数量,介绍一下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表示非常渴望成为团队的一员。这次联系相当于你在导师这里排个队挂个号,保证后来联系的学生不会挤在你的前边。第三次:录取分数线公布这一次联系是极其重要的!再仅仅靠发邮件是不够的,一定要跟导师先打个电话,跟导师约个时间,亲自约导师面谈一次。也就是说,这次的面谈就基本能确定他是否要录用你了。如果他确定录用你,那么你只需要在复试过程中正常发挥就行。如果这位导师决定不要你,那么你也跟他问清楚,不录用你的原因,并且表示遗憾和感谢。不要耽误自己的时间,立刻去寻找别的导师尽早来确定录用的事宜。第四次:复试结束之后当你完成所有复试的环节之后,你不要着急回本科学校了。一定要跟导师再联系一次,表示你对导师的再次感谢。同时向导师询问复试的结果,以及老师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等。如果导师有需要帮忙的需求的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导师,这可以作为你研究生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如果导师没有要求,那么你可以安心回本科学校完成你毕业的论文和答辩的事情。然后等毕业的事情全部做完以后。再来研究生团队开始你研究生的新生活。以上就是塔主对考研联系导师时间节点、联系频次以及联系形式的总结。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致遵循塔主为大家的建议。因为这个节奏的联系,既保证自己不处于尴尬或被动的状态,同时也达到了最好的效果,给导师感觉你是一个非常渴望读他研究生的学生,但同时又表现出很有礼貌,做事恰如其分。进一步讲,这可以作为你研究生入学前一个较好的铺垫,也就是这样做给导师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为你今后研究生的工作的开展开了一个好头。各位正在备考的研究生们,请你们看完本文后,就大概知道什么时候联系导师这个问题了,安心进行初试的复习,到什么时间节点做对应的事情。我相信各位一定能考出一个好的成绩!来欢迎大家和塔主一起讨论。

大风云

考研拟录取后,是自己联系导师还是开学后选导师?自己掌握主动!

当大家顺利通过考研初试及复试后,会接到招生单位的拟录取通知,考生需要在指定时间回复是否同意拟录取,之后如果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政审没问题,等着录取通知书就行了。但是很多同学还是担心选择导师的问题,甚至有人担心会不会因为没有提前联系导师导致没有收留,其实这是你过虑了,只要被招生单位录取,那么学校就一定会为你安排导师,当然,你可以等到师生互选的时候,一般在开学后不久,但是,观察号个人认为,你还可以主动出击,把主动权尽可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所以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结合个人带学生的经验给大家提一些建议。一、报考本校个人认为报考本校的同学实际上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般而言,本校老师对于自己的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而学生对本校老师也相对熟悉,另外大部分同学报考的都是和本专业相关的方向,导师的能力和水平甚至是人品如何都很容易打听到,找老师也非常方便。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号建议你在初试前就要和导师联系,因为如果没有得到推免机会,实际上你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外校的学生,向自己喜欢的导师毛遂自荐,即便还没有进行初试,但你的个人履历如果非常优秀,导师不会拒绝一位优秀的学生,况且还是本校的学生呢!二、报考外校如果报考的是外校,个人认为如果能够找到老师引荐一下,可以尝试在初试前联系导师,而如果自己贸然去联系老师,可能不会得到特别肯定的答复。而在得到拟录取的通知后,再联系导师,观察号认为还是稍晚了一些,但总比开学后让导师来选择你要好一些,毕竟导师一般都喜欢积极主动的学生。对于报考外校的考生,最佳的时间就是初试结束后去联系导师,结合近两年的录取情况,基本上能给自己一个定位,此时联系导师,可以让导师了解你的成绩,再加上你优秀的个人简历,如果可以给导师留下不错的印象,在复试权重达到四成或者五成的情况下,无疑是提高了自己复试成功的几率。还有一点,观察号需要提醒大家,导师肯定是足够的,只要被录取每一位同学都会有导师,但是你要知道优质导师可是稀缺的,在硕士越来越多的情况,跟随一位名导肯定会在以后给予你更多的机会,你也会在导师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写在最后:无论是初试后,还是拟录取后,亦或是开学的时候选择导师,自己都要尽可能主动去联系,把未来攥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交给他人!聊大学生活,谈考研考博,教育观察号在百家等你。如果我的文章帮到了你,欢迎点击关注,点赞和转发,和更多的朋友分享!

长距离

考研拟录取后,是和导师联系,还是等开学后由导师选定学生?

考研拟录取后,是和导师联系,还是等开学后由导师选定学生?很想知道,那些考完研就不管了,等着学校给安排导师的人心是有多大?不去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未来交给未知,这样做能放心吗?研究生好不好有三个重要指标:学校、专业和导师。其中,学校决定你的发展平台,专业决定你的发展方向,而导师则是这两个指标前面的系数,导师好,系数可以远远大于1,导师不好,可能就要打个折扣。像我所在的高校,随便一个中等偏上学科的硕士点,硕导都会有十几二十个(还不算外聘的兼职导师),这些硕导里面可能会有带称号的高层次人才,有学科带头人,有博导教授,另外大多数是副教授,有的讲师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几篇不错的论文,也可以申请当硕导。不过,讲师硕导已经算是不错的导师了,还有一些老师最近几年没项目没成果,硕士也招不到,下一次遴选时就会被取消导师资格了;一些导师为人比较刻薄,喜欢差使学生做这做那。如果不幸遇到这样的老师,你梦想中的研究生生活多半是无法实现了。总的来说,导师之间的水平和层次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他们能给你的指导和帮助也相差很大,对你将来选择读博、选择工作还是选择上天台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希望选好导师,导师也希望选好学生。大部分导师都不会等到最后才确定自己的学生,特别是好导师。他们会先争夺推免生,如果还有名额,则会在复试的时候选择心仪的学生,有时还会主动联系学生。所以,要想找好的导师,必须先下手为强。如果下手太晚,或者根本就不去过问,那不可能会有好导师剩下了。联系导师最好的出击时间是拿到初试成绩后。如果考本校,可以直接去实验室找老师谈,如果考外校,最好能马上去一趟,不行的话就打电话,这样反馈速度更快,这个老师不行可以马上联系另外一个。当然,联系的时候老师也不可能给你准信,你只需要了解到这个导师还有名额、需要什么类型的学生就够了。另外,这个时候联系导师不光可以提前预定好导师,还有可能在复试中得到老师的重点关注,给你的面试增加成功机会。以上就是我们在高校的真实体验,考研,一定要主动联系导师,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会给你的研究生生涯带来重要的保障。

家乐福

提前联系硕士生导师用这4种方法,很多人都没用过!

经过一年多的的奋斗,终于考上理想的研究生了,来到研究生大学,首先想到的是去寻找一位资历深厚的导师,因为他关乎自己的未来,要想找一位资历深厚,有名的导师,需要提前联系导师,这才是一种很明确的做法,寻找导师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给大家介绍五种提前联系导师的途径。qq群现在使用网络聊天工具的人非常多,比如qq群,每个大学、每个专业、每个导师队伍都有各自的qq群,通过查询搜索就能找到。论坛现在每个大学都有各自的贴吧、论坛,自己可以通过查询大学贴吧的方法,搜索与导师有关的帖子,上面也有可能有联系方式。查找名师论文一些有名的导师会在各大刊物网站发表一些有名的论文,论文中著有导师名字、所属高校、所属专业等信息,比如,你考上中国地质大学,就可以查询与专业有关的导师论文,然后主动联系他。主动给的学院打电话若自己真实想考研究生,前提是自己有足够的把握能考上,当然若真能被保研那就更好了。直接给导师所在的学院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情况,这一点学校有可能不给你,最好的办法是找同专业的老乡,老乡最靠谱,找老乡准没错。找到一个好导师会在研究生3年阶段为你提供很大的帮助,一个坑人的导师会毁掉你的前途,现在提前了解导师是当务之急。

宗也

准研究生,你提前联系导师了么?

分数线迟迟"难产",考研学子急切的心情众人皆知。相信不少同学在犹豫该不该联系导师,如何联系,交流些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首先,联系肯定比不联系的效果好,第一锻炼自己,第二先混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复试时候说不定就因为这么一次联系加些印象分呢。战场上,能多一分是一分,不管什么分,是自己的就行。那么该如何联系呢?我相信大家在联系之前都已经心里有谱了,比如自己想研究的方向,想选男导师或者女导师等等一系列问题。那么该以什么形式联系?正式点的发邮件,其次发短信。和导师交流些啥呢?第一自我介绍:姓名、总成绩(当然单科相当高的一定要说)毕业院校 、本科专业(当然跨专业的暂且不要说),本科期间的成果,比如建模大赛等。大学期间获奖证书,英语情况等。第二 表明坚定的立场:很希望导师可以要你。想在该领域深入研究。第三:即加分项,可以说读博的意愿。(物质是发展运动的,三年过后读不读自己看情况)祝愿每一位考研学子有心仪的导师。

锅炉工

考研时要不要提前联系研究生导师?想成功读研,这样做最好

近几年来,考研难度逐年增大,主要是因为选择考研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预计突破340万人,将有250万左右的考生落榜,考研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面临考研压力,很多考研学子就会焦虑,想着能不能有一些保障性的手段,帮助自己考上研究生,增加上岸的概率呢。考生就会犹豫“要不要提前联系研究生导师呢,什么时候联系导师好呢?”一、联系导师的最佳时间初试前联系导师,只能给导师一个印象,这个阶段导师不会给你任何明确回复,因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基本没有联系的必要。联系导师的最佳时间是初试成绩公布之后,确定自己进入了复试环节。这时候你就要尽可能地了解一下意向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会对你更感兴趣。可以通过电话或者邮件去联系,一般不要刻意地去打听复试的内容,大部分导师不会泄露复试的内容,反而对这种行为非常反感,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二、联系导师时要注意的问题与导师联系不要反复打电话,有些导师既要上课又要搞科研,可能会影响导师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起到相反的效果。在跟导师沟通时,不要过多的询问研究方向的就业问题,因为导师更多的关心学生的学术态度,太过实际可能会让导师讨厌。很多考生在复试之前会联系导师,然而导师似乎不是太热情,给自己的回复都是“套话”。这种情况不用太在意,因为导师没法给你确切的答复,可能他都不在复试面试导师之列。三、专业决定了联系导师的必要性是否要提前联系导师,与自己考研的专业有很大的关系。工科专业可能需要待在实验室做实验,跟着导师做一些项目,提前联系导师更深入了解一下科研方向和性格特点,还是非常要必要的,像一些纯理论性的专业提前联系导师的必要性就要小一些。联系导师一定要看好,不要朝三暮四,明面上联系A导师,私下里和B导师也有联系,如果他们关系不错,那么很可能由于你的人品问题在复试中将你刷掉。总之,有一些考生在参加复试之前联系导师,希望能增加复试成功的几率。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复试都非常公平,采用多导师复试、双盲复试等方式,即使提前联系导师用处也不是特别大,主要还是看自己的综合表现。如果没有提前联系导师也不用担心,入学后还会进行导师、学生“双向选择”,总会找到自己心仪的导师。

杀手们

考研何时联系研究生导师最合适?牢记这几个关键时间点读研更容易

考研何时联系研究生导师最合适?牢记这几个关键时间点读研更容易众所周知,研究生导师对于读研学子的重要性非常大。读研之前导师能左右你能否读研,读研之后能左右你读研质量和未来发展。不少应届生考研的时候并不懂怎么联系导师,也不知道如何选择导师,所以等到了复试的时候很容易被刷。那么,考研到底要不要联系导师呢?如果联系的话,何时联系对自己考研更有帮助呢?考研到底要不要联系导师?听听过来人的意见,导师对考研非常重要考研当然要联系导师了,难在联系导师的时机,若是时机没选对,对考研百无一利。在考研之初,肯定有非常多的同学考虑过联系导师的问题,在网上寻求各种经验贴考生不难发现,考上的研究生学长或学姐都说考研初试之前不要联系导师,因为他们都觉得每年报考研究生的同学非常多,不进入考研复试的话,联系导师的意义并不大。但真实情况是如此吗?考研复试前联系导师是不是没有效果呢?对于一般的考生来说,到了考研复试之前联系导师还不算晚,但对于那些考研目的比较明确,还想选择自己中意的导师的话,就不能等到考研复试的时候再选了。其实不光考研复试之前能联系导师,在你打算备战考研的时候也能联系,到底何时联系导师比较好呢?以下几个联系导师的关键时间点请牢记,读研与否就看它们了!01、研究生考试前联系导师,学生自荐或本科老师推荐考生只要确定了考研院校和方向,就可在考研之前联系自己意向报考的导师了。主要有两种方式,学生自荐和本科老师推荐。对于优秀的生源来说,大部分的院校都是非常欢迎考生报考的。学生自荐可以采用邮件的方式联系,运气好的话导师会给予回复,并做一些指点。至于本科老师推荐的话,不仅能帮你在备考阶段给予专业上的指点,之后在考研复试中也会大有帮助。不过,考生在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提前查询导师的资料,掌握其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这样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在你和导师联系的时候就能用到。不然的话,说错话还会给导师留下坏印象,这对你以后考研复试也是非常不利的。02、考研初试通过以后,复试之前,为读研增加成功率在这个阶段一定要联系导师,尤其是那些初试分数考得比较低的同学,想增加读研的成功率导师是必须联系的,这是能否读研的关键!在确定自己能进入考研复试之后第一时间联系导师,考生最好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邮件向导师说明,对于有条件的考生可以直接去目标院校面谈会更好。03、考研复试结束后,正式读研之前,选中意的导师大部分的考研院校在考生被录取之后没有直接确定导师,在研一的时候再选择。也有的学校是录取之后自由分配的原则,所以在导师选择方面考生要注意。若想选择自己中意的导师,就需要在自己被录取之后第一时间联系自己中意的导师,这样他也对你有印象,选择你的概率也大。04、考研调剂之前,多联系几位研究生导师,增加调剂成功概率对于以上三种方式,考生在联系导师的时候最多只能联系一位,而考研调剂的时候却不一样,若想调剂成功的话,最好多联系几位研究生导师,特别是那些缺额比较多的学校,这样成功读研的概率才更大!到了这个阶段,考生不需要有什么顾虑,被导师拒绝也不要怕,再联系其他的导师就好,毕竟调剂成功就不需要再苦一年二战了!当然,如果有的考生觉得自己实力非常强,不需要联系导师就能一路披荆斩棘成功读研的话,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读研期间选择了一位好导师势必会给自己三年的研究生生涯提升质量。有的同学在导师的帮助下,成功读博或顺利毕业找到好工作,这都是非常好的。反之,选错了导师就会非常难熬,三年的研究生生涯过得度日如年,这一点考生要注意。如果你读研成功,你会选择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大牛导师还是选择那种散养型的一般导师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樱庭

考研复试前赶紧联系导师,否则三年研究生哭着读

从今天开始,考研生陆续可以查到自己的初试成绩,接下来就要准备复试工作了。相信每位考研生都会根据专业要求认真准备复试,不过,在这个时候,千万别忘记提前联系导师。这件事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选择一名合适的导师,读研三年会痛苦不堪。记得曾有一位硕士研究生吐槽:没跟对导师,是读研的一大遗憾,虽然与导师见面不多,但摩擦不断,他课题没有进展,牢骚满腹,对学生一肚子意见,学生们因为论文数量、质量不够,也非常急躁,读研三年天天都想哭。一些考研生因为没有提前做好沟通工作,最后很糊涂的跟了一个导师,导致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所以,考研复试之前一定要联系导师,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相关经验。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考研目的。有的考研生是希望通过三年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有机会还会去读博或出国深造,目的是为了能在相关学术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有的考研生只是想通过读研增加自己就业的砝码;有的考研生是因为职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想通过考研提升学历,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如果只是想“混”个研究生学历,可以找个对学生“要求不高”的导师,但要稍微有点学术和行政资源,能让自己顺利毕业。若想在学术领域有成就,最好要在学术界有较高地位的导师,他们一般会有高水平的课题和项目,研究这些课题,不仅会开阔眼界、还会极大的提升自身专业水准。不过,学术界有地位的导师对学生的管控比较严厉,可能会有部分学生不适应,所以,考研复试前一定要提前沟通一下,不要贸然做出决定。其次,多渠道了解、沟通,尽量选择合适的导师。如果考研生读的是本校研究生,可以提前跟辅导员或其他熟悉的老师沟通一下,了解同事对他(她)学术科研能力的评价,然后找到他(她)带的研究生,与这些学长学姐们交流一下,看看学生们对他(她)的评价(不仅是学术,还有性格等等),多方综合,做出选择。若报考外校研究生,复试前在该校网站上查找到相关专业导师信息,多数高校会把导师们的职称、年龄,学术方向,曾主持和正在主持的项目,相关科研成就等信息公布出来。查阅相关信息之后,还要试着联系该导师的学生们,或曾经带过的研究生们,听听他们的意见,实在联系不上这些学长学姐,就在一些网络社区或论坛里找找与这位导师相关的评论。还有,可以在网上搜索这所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群,向群里师兄师姐们请教一下,不过要注意言语分寸。其实,就算考的不是本校研究生,也可以听听学校相关专业老师的意见,他们对本领域学术情况了解得会更深一些。如何联系导师如果能通过学长学姐,或自己的老师、朋友获得导师的联系方式当然最好,若不能,我们可以用常规办法获得导师的联系方式。在高校网站上找到导师的联系方式(多数会公布邮箱),或者在某些社交媒体上联系该导师。反正要通过各种方法,一定要得到这位导师的联系方式。电话号码一般很难得到,但邮箱地址通常比较容易获得。如果有幸同时得到了该导师的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不要冒昧的给导师打电话,建议先发邮件。在邮件中详细的介绍自己的性别、年龄,就读的学校、专业,自己的专业成绩、考研成绩(最好附上图片或截图),以及自己曾经做过的相关研究等等。如果有毕业论文,也可以附上(写得不好就算了)。邮件内容简洁明了,所有信息罗列清晰,不要刻意炫示自己的某项优点,言语低调,尊重对方。如果邮件长时间得不到回复,就应该及时电话沟通,但一定要注意打电话的时间(早上八点之前,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晚上九点之后都尽量不要打电话)。沟通后,若导师明确表示欢迎加入,可以再次询问下该做哪些准备,然后根据该导师的建议进行相关准备,但不要过多过频的联系导师。复试工作千头万绪,做好每一件事,读研三年才不会后悔。

赵禹

考研的学生没有提前联系导师影响大吗?

在这之前,我们先聊聊导师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期间扮演的作用1、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文献阅读。导师往往是该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该领域的大局和枝叶都很熟悉,因此导师指导下的文献阅读更为精粹、有效和省力,不至于自己眉毛胡子一把抓。2、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研究研究生的学习不再只立足于理论知识的薪火传承,而是要实际做实验,出数据,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而导师往往在研究方面经验丰富,指导起来会让学生事半功倍。3、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的压轴大戏,是含金量最高的一项任务,从准备开题到最后通过答辩一般要历时一年半载。在这期间,导师的点拨和启发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你迷茫的时候导师是第一求助人选。4、人生导师,精神领袖导师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加之在专业领域的成就,往往在研究生的心目中分量是很大的,所以思想开明的导师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偶像,精神的领袖。一般情况下,导师每年带2至3名研究生,有项目和成果较多的老师可能学校还会给予更多的指标。近些年推免(保研)的学生越来越多,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同学都会积极争取提前和导师联系,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是万古不变的,所以提前联系心仪的导师还是很有必要的。一、什么时候联系比较合适?一般来说,联系导师最合适的时间是初试成绩出来以后,有些人在考试之前就联系导师,我认为这种必要不大,因为这种情况下导师的回应一般是比较官方的(比如好好复习,欢迎报考之类的),毕竟还没有考试,人家也不知道你的水平怎么样。当然了,这里不包括那些大神,他们一般都是很稳的,提前联系一下,成绩出来了再联系老师走走过场。二、初试完最好就开始物色心仪的导师初试成绩出来以后的一两天是联系导师的黄金时期,因此如果初试结束后感觉自己考得还不错,或者有希望,就要在寒假的时候物色自己喜欢的导师(我认为在初试之前大可不必考虑导师的事情,免得分心)。在知道自己成绩以后,如果觉得可以进复试,就立刻马上迅速的联系自己选好的导师,不要拖延,毕竟这和上公交一样,座位有限,先到先得,大部分导师只要你成绩可以,不会太挑的。三、关于导师的一些“冷知识”有些老师不带研究生,但是学校还是会有他的名额,正是因为这一点,如果联系的导师没有名额了,可以让他给推荐一下其他导师(这种事情他们还是非常乐意帮你的),看能不能挂名其他导师名下,实际上由他来带。研究生要一直跟着导师做三年的研究,所以选到心仪的导师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虽然不像处对象那样是一辈子,但导师可能会决定你三年后的去从。一旦跟的导师不合你胃口,你又自己调整不过来,甚至导师是学术混子品行不端,那你的研究生生活可能是很痛苦的,甚至会影响到你的毕业。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得清楚自己有几把刷子,别拿着刚过线的成绩去自讨苦吃,毕竟优秀的导师不一定脾气也优秀,就算是瞎猫撞到了死耗子,那也不畅快,寄人篱下的感觉没人会喜欢。多所高校延迟开学,除了暑假会变短,考研复试可能不再是面对面

山弦

考研究生是要提前联系导师,还是考完后再联系导师好?

要知道,导师在每个学生读研期间来说都非常的关键,遇到了高水平的老师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即使是普通导师,只要自己好好学习也能学到很多知识。就怕遇到所谓的比较“坑”的导师,不仅不能指点你前进的方向,还可以找出各种借口来占用你的时间。事实上,绝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都是选择就业,读研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的知识都是要学习的。一方面是理论,另一方面是应用,指的是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应用。一个好的导师可以告诉你该学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如何学习,如何学才会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言归正传,很多学生都在考虑考研前赶紧找导师,这是件好事。这种想法肯定是对的,但我的建议是,希望在了解之后能再找导师,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再联系导师。并且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能进入复试,再去联系你的导师。联系导师的方法有很多,最可靠的是师兄师姐的推荐,如果你能在自己报考的院校找到熟人。去帮助查询这方面的信息,是最好不过的,这样我们才能对导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当然,不是每个学校都会有师兄师姐,能有最好的,如果没有也可以联系本校的学生来了解。只要你能考上一定会有导师的,但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导师罢了。初试之前还是以复习为主,取得好成绩找到好导师机会会更多一些。联系导师不是必须事先联系,可以复试的时候再联系导师也不太迟,或者复试录取了也可以。像我当初就是复试录取之后,才联系的导师,自己感觉还挺好的。考研在即,希望各位考生安心复习,以考出好成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