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清华大学举行研究生教育论坛暨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交流会性智

清华大学举行研究生教育论坛暨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交流会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8月31日下午,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论坛暨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交流会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应邀作题为“加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副校长、教务长杨斌致辞并作题为“研究生培养如何向制度、管理和文化要质量”的主题报告。副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周杰主持会议。洪大用作主题报告洪大用在主题报告中指出,新中国首次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阶段,人民生活出现了新需求,我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技术经济竞争背景下召开的。这次会议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具有历史性、标志性的意义,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明确了研究生教育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的定位;明确了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四为方针、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分类发展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明确了优化学科专业、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评价制度、加强质量管理等工作任务;强调了研究生教育要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洪大用提出将尽快印发系列政策文件,加强督导指导和示范引领,注重强调科学性、体系性、协同性、持续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杨斌作主题报告杨斌分享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学习体会,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等重要指示,强调学校在接下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月中要从研究生教育的相关制度、管理、文化等方面着手,努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杨斌提出以“研”突破,迸发创新活力,加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他指出,“研”是钻研探究,也是精通突破;“研”就意味着精细培养,也更应导学相长。以“研”突破,培养中要重视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水平提升;要向“入口”“出口”关要人才质量;要深化改革,构建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要开放融合,完善研究生教育生态系统;要建立及时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机制。杨斌进一步分析了制度、管理、文化对质量的影响,并以研究生学位评定标准破“五唯”为案例,分享了清华大学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上中的思考、行动与展望。周杰主持会议会议现场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论坛暨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交流会也是“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月”活动的序幕。清华大学各院系学位分委员会委员、教学主管、教学办主任、研究生教育管理研修班学员、研工组成员,学校有关部处负责人和研究生院、研工部全体人员等现场参会。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等部分高校研究生院以腾讯会议或雨课堂方式线上参会。会议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来源 | 研究生院图片 | 常志东排版 | 胡琨编辑 | 李华山 程曦

大夫三重

第一届清华长庚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11月10日下午6点,第一届清华长庚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集会厅如约召开,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主办,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院党委书记周月红,院党委副书记王克霞出席本次论坛。研究生导师叶京英、王仲、郑卓肇、赵秀英、罗斌、吴巍巍、曾建平、张跃伟、肖建中、何榕、蒋绚、张振宇、郭毅、吕宪利、胡卫国、赵喆、黄惠斌、伊海金、李薇薇、马珂、王韫芳到场,论坛同时邀请临床医学院苗乐老师出席。会议由张萍副院长主持,她表示本次论坛旨在进一步促进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深度交流,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同时督促研究生按时完成学校各个环节的培养要求。目前全国各医学院校对研究生学术的讨论交流活动较少,此次研究生学术交流论坛也是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尝试。周月红首先对第一届清华长庚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讲到,国家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我们应发扬清华大学的优良学风,将创新作为核心动力,提升学术素养,培养具有高度创新精神的卓越医师。希望通过这次论坛的举办,可以促进研究生和导师、研究生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董家鸿在致辞中指出,国务院推出了创新研究生教育、创新医学教育的重要策略方针,对于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随后,他对研究生提出几点希冀: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应发扬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努力成长为具有高度人文情怀的卓越医生;应有济世情怀和良医操守,努力学习系统的临床知识技能;应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追求“慈悲、博学、专注、慎独”的清华医学人气质;应依据国家重大需求、社会需求、人民的健康需求以及国际科技前沿发展规划选题,为国家发展创造价值。此外,董家鸿再次强调“CDR”(临床驱动研究)理念,临床研究要以临床为导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将解决临床问题作为终极目标。鼓励研究生要培养批判思维,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论坛分为上、下场,拟于2021年毕业的14位博士和7位硕士研究生进行学术汇报,每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就自己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情况及进展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导师们从研究思路、实验路线、专业角度等方面对每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细致地提问和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和研究建议。论坛还通过网络问卷打分的模式,邀请台下观众参与到讨论当中,并对每一位汇报的同学进行打分评核。清华长庚研究生论坛不仅仅是一次学术汇报,它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研究生提供了一个跨学科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激发。通过对汇报论题的精心准备以及现场交流时获取的专业建议,同学们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划。同时,作为观众的低年级研究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师兄师姐所探索的科研领域,更好地帮助其了解科研前沿和动态,快速融入到研究生的科研生活,梳理科研思路,建立科研创新理念。【来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藤田

第六届全国高校研究生财经论坛在南京财经大学举办

>begin--> 近日,第六届全国高校研究生财经论坛暨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在南京财经大学举办。来自全国50余所兄弟高校的300余名研究生齐聚南财,共话经济发展。此次论坛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我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立足于财经类专业,面向全国高校研究生,旨在为财经类专业研究生创建一个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加强创新训练的学术交流平台,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本次论坛创新交流形式,采用“线下+线上”的模式,通过直播让更多研究生有机会参与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中。开幕式上,东南大学教授、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分别以“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双重价值链嵌入与后疫情时代的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主旨报告,为后疫情时代江苏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支招。“论文大赛答辩会”分论坛上,在对前期征集到的626篇论文进行初审、复审和终审的基础上,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10名选手进入论文答辩环节,围绕“创新驱动、城市特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现场答辩,最终决出一、二等奖。“主席高峰论坛”上,相关高校研究生会负责人围绕“如何利用自媒体平台提升研究生会的凝聚力与模范带头作用”“后疫情时代,如何增强研会内部管理与安全防范意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据悉,全国高校研究生财经论坛是由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财经大学承办的全国性大型学术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为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来源:江苏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撒布

2020年在甘高校研究生支教团交流合作论坛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通讯员 刘星妤)12月5日,团甘肃省委、兰州大学共同举办2020年在甘高校研究生支教团交流合作论坛暨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0周年纪念活动,全面总结回顾在甘高校研究生支教团的工作经验和启示,围绕甘肃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青年志愿者工作长足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流研讨。“扶贫接力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志愿服务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我们的奋斗终会有所收获。青年的力量在陇原大地汇聚成助力西部教育、关爱山区儿童的汩汩暖流。”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兰州大学服务队的董明东说。“作为一名西部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之于扶贫的重要意义,深知人才之于教育的重要意义。研究生支教团为乡村学校和乡下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希望,是耕耘教育、播撒希望的楷模。”对于研究生支教的意义,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峡门中学校长兰宏涛深有感触。兰州大学副校长曹红在致辞中指出,兰州大学将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团甘肃省委号召,将研究生支教团作为兰州大学服务地方的窗口,让兰大学子的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兰大人应有的担当和贡献。团甘肃省委副书记董安宁说,希望全省青年、广大志愿者和各级团组织认真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关心关怀和殷切期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展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要求,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各服务地团组织要积极配合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工作,为志愿者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各高校团委要注重选拔与培训,将研究生支教团打造成志愿服务的品牌和青年成长的典范。据介绍,活动期间还将举办在甘高校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情况交流、“金课”展示、品牌项目展示,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座谈交流会等活动。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在甘研究生支教团指导教师和成员代表,兰州大学历届研究生支教团指导教师和成员代表,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学校代表,专家代表,青年志愿者代表参加活动。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蓝天使

中外名校云集!吸引国内外博士投稿近200篇!这场论坛火了

2020年12月27日,由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和东北财经大学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承办的"2020年全国数量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以视频会议形式在线成功举办。论坛在27日上午开幕。开幕式由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齐鹰飞主持,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王维国致辞。王维国代表主办方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老师和博士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简要介绍了东北财经大学及经济学院的发展情况,对论坛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广大经济学专业的年轻学者和研究生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开幕式后,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磊主持了特邀报告环节。东北师范大学郭建华教授做了以"从统计学到数据科学"为题的主旨演讲,从定义、基本范畴、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五个层面从系统论和哲学层面说明了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的特点、异同、和主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晓军教授围绕"健康预期寿命的度量与差异",从指标、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分享了对我国健康预期寿命的研究成果。南开大学王兆军教授的报告"Model Checking in Massive Data via Structure Adaptive Sampling",清晰介绍了课题组针对大数据下的模型检验这一国际前沿问题提出的新的检验方法。厦门大学方颖教授的报告"绿色信贷、融资结构与企业环境投资",利用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和三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的环境投资行为和融资结构的影响,其研究结果令人信服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27日下午,围绕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外贸与世界经济、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专题,论坛组织召开了9场平行分组研讨。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国内外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博士研究生投稿160余篇,邀请其中40余篇论文作者报告论文,各组还分别对论文进行了点评和讨论。论坛经过初评、复评以及在线报告点评三个环节,共评选出8篇优秀论文。全国数量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自2012年起开始举办,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了交流了解经济学、特别是数量经济学发展新动态和研究新成果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东北财经大学与海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对提高东财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水平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延伸阅读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97年9月12日,其前身是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系。2002年8月,改建成立经济学院。2015年5月,学校进行学科重组,原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的数量经济学科调整至经济学院,成立新经济学院。学院现已构建了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色的本科、硕士及博士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七个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经济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的产业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素材来源:东北财经大学

泂酌

“俄罗斯学”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举办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在开幕式上致辞。海外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王萌)由国家教育部首批区域与国别培育研究基地北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七届“俄罗斯学”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今天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论坛以“交流互鉴 ——‘俄罗斯学’青年学者的新视野”为主题,设置“跨文化视野下的中俄文化交流互鉴”“中俄文化交流与文化符合”“中俄文化交流中的‘刻板印象’及对策”等议题,来自中俄两国的专家学者及14所高校学生代表共聚一堂,探讨中俄人文交流合作。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中俄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前景,重担在青年的肩头。中国和俄罗斯青年、“一带一路”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日益紧密,友谊日益增长。莫斯科国立大学维多利亚·弗拉基米罗夫娜·克拉斯内赫教授表示,中俄双方互相进行人才培养项目,不断拓大青年交流规模。俄罗斯境内现已有17所孔子学院,分布在14个城市。此外,俄中两国科研合作除在历史、社会学、文化学等传统科学领域不断加深,还在一些较新的研究方向上得到了发展,如,心理语言学、语言文化认知研究、比较文学研究、语言文化学、跨文化交际理论等。论坛开幕式合影。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分党委书记、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刘娟表示,在过去的6年里,很多研究生参会者在论坛后确定了自己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方向。他们不仅仅是未来俄罗斯研究的专家和科学事业的继承者,更是中俄文化的媒介和中俄两国人民友谊可靠的捍卫者。这是论坛举办的意义所在,同样也是俄罗斯研究中心的使命。据介绍,俄罗斯研究中心是中国国家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成立于2012年。中心的成员来自北京师范大学9个院系,其中有语文学家、文学家、政治学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中心已经成为推动中俄人文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并且在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论坛颁奖典礼。

如哭其母

第二届中原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河南大学开幕

为展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机制和学术成果,搭建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沟通交流的学术平台,12月3日,第二届中原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式在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实验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举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本次论坛由河南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新闻爱好者》杂志社协办,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开幕式上,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志军、《新闻爱好者》杂志社社长张靖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杨萌芽主持。本次论坛围绕黄河文化传播、乡村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媒体话语与社会变迁、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论传播、5G时代的出版业转型与再造等选题,收到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40余所高校论文100余篇,共有38篇论文入选论坛在线交流,9篇论文获评优秀论文。河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苗琛宣读了获奖论文名单,并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文科一同为获奖学生颁发获奖证书。优秀论文获奖者代表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李贝贝、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智发言。开幕式上,刘志军为严励老师主持的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工作室揭牌。工作室成员之一,业界导师代表,河南大象融媒集团副总裁、党委委员李强在线上发表致辞。他希望各位老师与同学共同围绕融媒体发展建设,在学界与业界的合作中得到提高。名师工作室项目负责人严励介绍了工作室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她表示工作室将围绕课程建设的总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可以将学界和业界的优势相结合,探讨协同推进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的人才。开幕式后,论坛进入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喻国明教授作了题为《未来传播学研究的三个关键性课题》的主题演讲。他阐释了影响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四大基本纬度,指出媒介化、非理性因素、数据和算法等对传播机制的影响,以及专业传播媒体与传播工作者的角色转型。他指出:“传播学科研究的重点将不再仅仅是内容的传播,而是传播如何在未来重构社会生活。”中国传媒大学陈卫星教授《人类命运的技术解码》的主题报告,从技术哲学、媒介学等理论视角,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关照与审视,提出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台阶、智力技术是社会演化平台、人类社会的技术观等诸多具有启发性的判断。南京大学教授胡翼青作了题为《深度媒体融合的前景与困境》的主题演讲,对国家《关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从政策出台的背景、媒体融合的困境与出路等方面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解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红艳的学术报告《“遭遇”乡土性:基于L村第一书记的调研反思》,立足田野调查,以个案剖析出发,提出从多元化路径考量如何在贫困村落脱贫后实现振兴与从乡土性问题的反思中讨论乡村社会的本质属性的问题。下午,论坛进入分论坛宣讲环节,共设置“乡村传播”“媒介理论与黄河文化传播”“新媒体与社会治理”“数字出版与视听传播”四个分论坛,采取线上线上结合的方式。论文作者介绍汇报论文观点,点评老师进行评议,交流充分而热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9年发起举办首届中原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学术论坛,旨在为广大新传学子搭建沟通交流的学术平台,追踪学术前沿,关注社会现实,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新闻传播学高层次创新性人才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讯员:刘迪 李美慧)责任编辑:任胜利

水之国

第十届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

未来网高校频道12月15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周雄 万新安)聚焦材料研究学术前沿,促进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12月12日至13日,第十届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国内69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优秀研究生代表共7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本届论坛以“材料创新促发展·凝聚力量助复兴”为主题,旨在搭建交流共享平台,推动学科创新发展,汇聚材料人力量助力国家复兴。论坛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等兄弟高校和科研单位共计207篇来稿。经专家评审,来自33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60名研究生脱颖而出并受邀进行交流报告。武汉理工大学领导以及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硅酸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中心、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开幕式。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祖源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刘祖源强调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回顾了学校办学122年特别是近70年来的发展历程,寄语与会学生珍惜此次学习交流机会,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沈华东书记介绍了学校材料学科的发展历程,并提出广大青年学子正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一定要勇担责任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追求严谨求实、引领科学创新。学生代表武汉理工大学任培安同学、浙江大学张碧辉同学分别发言。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翟天佑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斐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二维材料与光电器件》《大规模电网储能技术及长效高温密封剃度材料》的特邀报告,介绍了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动向。论坛还设立了先进结构材料、新型能源材料、信息功能材料、智能仿生材料、环境友好材料5个主题分论坛,共计安排口头报告60场,并邀请了武汉理工大学吴劲松教授、徐林教授、杨全岭教授、李昱教授、李能研究员作为分会场主席通过线上会议方式与参会研究生进行了学术交流。据悉,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论坛由武汉理工大学主办,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承办。论坛已经成功举办9届,累计收到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投稿1400余篇,邀请来校交流学生550余人次,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高校材料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创新的重要平台,为与会研究生提供了拓展思维、启发智慧的机会,展现了材料科学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共享了学术研究成果,促进了各大高校携手推进学科持续向前发展。

途隙守神

郑州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医学博士生学术分论坛成功举办

为搭建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平台,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11月28日,由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医学科学院主办,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医学博士生学术分论坛在肿瘤医院举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良启,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工委书记谷振清,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关绍康,医学院副院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刘章锁,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张洪剑,省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处处长王金合,研究生院研工部副部长潘永建,基础医学院院长臧卫东,药学院院长张振中,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汲振余,附属肿瘤医院院领导张建功、宋永平、罗素霞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来自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医学科学院、各临床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药科学研究院、护理学院、各附属医院的主要领导、优秀导师、博士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论坛。党委书记、 院长张建功致开幕辞论坛开幕式由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功主持。他表示,郑州大学医学博士学术论坛是郑州大学、河南卫生健康系统的学术盛事,也是我省医学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论坛之一。作为本届论坛的承办方,我们在校党委、委党组的指导下,在相关院系、兄弟单位的密切配合下,我们经过精心筹备,终于迎来论坛的顺利召开。作为河南省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我们致力于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和河南省癌症防治体系建设。近年来,在委党组、校党委的领导下,我院加强顶层设计,引育高层次人才;实施伴飞计划,提升学科能力;开展医研企合作,推进临床研究;促进医院从临床型医院向临床研究型医院转型发展。在郑州大学非直属医院绩效考核、ESI贡献排名中,我院均名列第一,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良启代表省卫生健康委,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致力于医学进步的广大师生致以敬意。他指出,河南卫生健康事业的加速发展,与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息息相关。郑州大学是中原地区的领军高校,为河南卫生健康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各个附属医院更是代表着河南医疗的最高水平。希望大家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和新起点,锤炼过硬本领,发挥聪明才智,将“小我”融入“大我”,推进医学进步,致力学科发展,成为河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建设者。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关绍康致辞郑州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关绍康表示,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学校的职责和使命。论坛邀请了省内外名医专家授课,安排优秀博士学术宣讲,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医学研究思路及科研创新平台,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思维碰撞,点燃医学研究的激情,为交叉学科融合、医学学科的建设和科研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博士生借助这一平台,充分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提升,在学术进步、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在技术提升、科研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党委副书记、 医学院党工委书记 谷振清致辞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工委书记谷振清在致辞中表示,医学分论坛是促进研究生交流学术、展示科研成果,加强郑大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的能力,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建设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博士研究生是科研的生力军,希望各位博士、青年医师潜心科研学术、聚焦临床需求,在勇攀医学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也希望附属肿瘤医院及有关院系,借助学校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契机,为博士生和青年医师开展科研工作做好保障。医学院也将出台和完善有关政策,不断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努力使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本次论坛围绕“聚焦前沿,关注健康”主题,分为大会特邀专家报告、博士研究生学术报告、专家点评、优秀论文评选等环节。特邀专家报告环节,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特聘教授樊赛军教授作题为《肠道菌群是肿瘤治疗影响的关键因素》的学术报告;邀请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导师陈苏宁教授作题为《临床科研体会》的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特聘教授樊赛军教授▲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导师陈苏宁教授博士研究生学术报告环节,来自各附属医院的12名博士研究生代表进行了论文宣讲。专家与学生之间就宣讲论文中提出的医学领域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精彩纷呈,现场气氛轻松、热烈。其中,附属肿瘤医院张九阳作题为《L型钙离子通道蛋白CACNA1C调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对利妥昔单抗敏感性的研究》的论文宣讲,罗辉作题为《Disulfiram Copper Complex Enhancing the Radiation Sensitiv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Esophageal cancer Cells》的论文宣讲。会场外,66篇论文进行大会墙展交流。今年的学术论文及宣讲选题征集,得到了各院系、附属医院的积极响应,数量和质量都创历年最高,经专家认真评审,评选出了最佳组织奖,最佳论文奖,最佳宣讲人奖,宣讲人一、二、三等奖,最佳提问奖,最佳点评指导教师奖。其中,将近半数的学术研究,不约而同地指向肿瘤防治,既是对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也是对人民群众最关切病种的最佳回应。●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得“最佳组织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闫欢、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段富交、杨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静、卢春亚获得“最佳论文奖”。●药学院赵丽娟获得“最佳宣讲人奖”。●第一附属医院石晓娟获得“宣讲人一等奖”。●基础医学院徐佳、附属肿瘤医院罗辉、药学院赵洪娟获得“宣讲人二等奖”。●附属人民医院时明月、第三附属医院李涛、第五附属医院张凯、第一附属医院丁显飞、基础医学院杜鑫辉、附属肿瘤医院张九阳、公共卫生学院王迪获得“宣讲人三等奖”。●基础医学院郭雅欣、第一附属医院平玉获得“最佳提问奖”;医药科学研究院代丽萍获得“最佳点评指导教师奖”。副院长宋永平主持闭幕式闭幕式上,张建功同志作总结发言。他说,本次论坛上,我们聆听了王良启副主任、谷振清副书记、关绍康副校长的重要讲话,他们对医学教育、学科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新要求、新希望,必将激励我们勇攀医学高峰。我们听取了樊赛军教授、陈苏宁教授的专题报告,以及各位导师的谆谆教诲。12名青年才俊围绕“聚焦前沿、关注健康”做主题宣讲,17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点评,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了博士人才学术交流。本次论坛在郑州大学校党委、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郑大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医学科学院等院系和各兄弟单位共同努力下,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向大家再次表示真挚感谢!未来,河南肿瘤防治事业,我们与郑大各院系和各兄弟单位将共同努力,深化交流,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医学科研水平,为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和河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文:常 榕

告解室

在甘高校研究生支教团交流合作论坛暨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12月5日,在甘高校研究生支教团交流合作论坛暨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兰州大学举行。 蔡文正 摄新甘肃客户端兰州12月5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亚明 蔡文正)今天是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团省委、兰州大学联合举办2020年在甘高校研究生支教团交流合作论坛暨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共同就甘肃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青年志愿者和支教工作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并对在甘高校研究生支教团工作进行回顾总结。据了解,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自1998年启动以来,先后有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等众多国内知名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来到甘肃支教,他们用脚步丈量陇原大地,用爱心温暖贫困学子,用青春梦想激励留守儿童,为甘肃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兰州大学是我省最早加入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高校,20年来共选拔181名志愿者先后在我省榆中、广河、两当等地的中小学支教,累计直接支教学生2万余名,义务支教20余万课时,同时还探索设立了“志青春”研究生支教团专项基金,开辟了“智慧课堂”“暖流教室”等特色项目,为服务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捐赠各类学习生活用品等累计达600余万元,得到了服务地群众的认可,为我省志愿服务工作树立了榜样和标杆。【来源:每日甘肃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