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会出现偏差?该如何处理?红河劫

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会出现偏差?该如何处理?

文|冷丝栏目|研究生教育《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在线)显示,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在逐年上升,在1978年,研究生招生10708人,到2017和2018年,招生数量突破80万(包含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就是说,40年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加了74倍。增长的具体情况为,2007年以来,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每年的增长率大多维持在4%左右,而在2017年,硕士研究生增幅扩大至22%,博士研究生增幅扩大至8.5%。到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290万人,当然这个数据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近几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因关系处理不恰当而造成众多案例,这再次提醒我们,理性认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并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那么,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往往会产生哪些不良行为呢?其一,较为明显的行为失范。比如,导师克扣学生补助津贴,性骚扰学生,侵占学生学术成果,利用手中的职权直接或者变相地差使学生或威胁学生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等。这一类研究生导师失格行为已经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同时也触及到了法律的边界,具有非常明显的失范特征。其二,显得较为隐性的关系异化。与非常明显的行为失范不同,隐性的关系异化因隐蔽性不易被察觉,但内在已萌生导生关系畸形发展的种子,终将导致显性失格行为的产生。比如,导师对学生关心不足,之间情感沟通较少,关系淡漠化。再如,受利益驱动,视彼此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师生关系功利化。在冷丝看来,在教育的范畴里,师生关系永远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基础的关系。不管培养模式如何变化,研究生教育中最本质且永恒的社会关系即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这一重关系,是教师的职业身份和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共同决定的。维持这一关系,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育人,使学生成长成才。而学生的出发点是获得知识、技能以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各类需要。为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部相继出台过包括《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内的多项部门规章。其中,2014年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学术造假、收受财物、性骚扰学生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违规行为,被称为“红七条”。但从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师生关系案例来看,这些规章制度所实施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规范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有限,而现有的法律法规显然还未能聚焦师生关系领域,致使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发生纠纷或冲突时找不到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标准。2017年,教育部最新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的条款,但是高校是否建立了学生申诉机制,申诉渠道是否畅通,信息是否传递到位等实践环节的缺位使得条款止步于一纸文书,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用。研究生作为导师指导活动中的相对人,也是导师出现不当行为时的被侵害者。由于在师生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研究生对导师不当行为通常选择放弃抗争,以忍让方式解决问题。而这种忍让和纵容,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不当行为的发生。为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所以,高校应充分发挥研究生对导师不当行为的监督作用。研究生对导师指导行为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体认,监督效果将更为明显。为此,高校或者培养单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学生权益保障制度,畅通投诉和举报渠道,完善保护举措,为研究生发挥监督作用提供便利。

参议员

在中国,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在中国,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曾有一名硕士研究生说:如果导师是一名个体户老板的话,那么研究生就相当于这位个体户老板请来的员工,二者如同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在这位硕士看来,导师不仅是他的“顶头上司”,而且也是他的“衣食父母”:读研期间,他帮他的导师搞课题项目,他的导师每个月都会给他开几百块钱的生活补助。至于导师是每个月给研究生八九百还是象征性给两三百,这要看研究生在课题项目中具体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还要看导师的性格特点。比如一个课题项目的经费是60万,而科研项目结题的时候只花了8万,那么剩下来的52万怎么办?当然是由导师来处理,导师会根据研究生在做科研项目时的具体表现,定期给研究生“开工资”,比较抠门的可能每个月开的“工资”少一些,那么这种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就有点类似于“地主”和“长工”之间的关系。而比较慷慨的导师,每个月给研究生的“工资”会多一些。所以,有些和导师关系不错的研究生遇到导师之后不叫对方“导师”,而是直接叫“老板”,这就好比我的一些同事遇到校长叫“老板”是同样的一个道理。当然,很多时候,导师和研究生如同一条绳子上的两只“蚱蜢”。举个例子,比如硕士生的论文在一个非常牛的平台发表,往往这样的论文也会挂上导师的名字,导师遇到这种事笑容自然会非常灿烂;而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如果因抄袭而被曝光,那么导师也可能“吃不了兜着走”,毕竟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出大问题了,导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导师手下的研究生如果都不用导师操心,无论是搞科研的态度还是整出“原汁原味”的科研成果都杠杠的,那么导师的心情肯定是豁然开朗的;而导师手下的研究生处处给导师添堵,时不时给导师脸上抹黑,那么作为这种研究生的导师估计也是万分痛苦的。同样的道理,研究生如果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导师,或者遇到一个疯狂压榨研究生剩余价值的导师,那么研究生无论是顺利毕业还是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中梗阻”。所以,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既是“利益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二者和则双方共赢,不和则往往两败俱伤。你觉得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欢迎朋友们留言探讨。

世有变化

研究生和导师关系如何处理

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博弈,博弈的关键在于是否强势,是否有对方的弱点。在中国高校的导师制度下,研究生天然处于弱势的地位,因为他们的弱点(希望毕业)被牢牢握在导师手中。如果他们未能与导师好好沟通,或是在与导师的博弈中表现的顺从,那么就会被一直欺压。因为人一旦掌握了控制别人的权利,往往会肆无忌惮,以至于给他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在这个制度下,为了避免痛苦和灾难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学会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利,学会为自己争取权利的人,才能在未来为身边的人,乃至整个国家争取应得的权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味的顺从只会带来无尽的压榨,手有利刃并且心怀慈悲者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争取权利的核心就是沟通,与导师大胆沟通,与教务处大胆沟通,实在无法沟通即便是退学也不要强行容忍,因为忍让只会让导师和教务以后更加肆无忌惮,权利永远是斗争出来的。其次,放平心态,不要把研究生学历看得太重,只有你在导师面前表现的对研究生学历毫不在乎,他才不会拿毕业当作要挟你的筹码,他反而会担心你无法毕业而影响他来年的招生,如此一来便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谈判的优势了。针对研究生导师制,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探讨:1. 取消导师决定学生能否毕业的权利,一来能够让有能力的学生自主毕业且不被压榨,二来也可以防止一些不学无术的人混文凭;2. 导师招生无名额限制,但在课题组内部设立淘汰机制,淘汰的目的是为了筛选真正适合相关方向研究的学生。此外,导师的经费与招生数量成正比。这样一来,导师就会有意识地经营自己的口碑,导师内部优胜劣汰,常年招不到学生的导师自然会进入业界为实业的发展做贡献,而不是自己不学无术,只会逼学生发灌水论文;3. 学生每学期有换导师的权利,如果学生发现与导师无法相处,可以申请换导师,这样可以防止师生之间因为性格不合而产生矛盾。当然无论多么完善的制度都会有漏洞,心怀鬼胎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利用制度漏洞为自己谋利。所以希望大家学会保护自己,大胆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利。

强力忍垢

研究生和导师到底是什么关系,怎么才能愉快和导师相处?

每一个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导师也是陪伴自己研究生生活最重要的人,从自己选导师的那一刻起,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就注定和导师联系在了一起,直到毕业,请假要找导师、开题要找导师、申请项目要找导师签字、出去实习要向导师申请、奖学金申请要找导师、毕业要找导师签字----所以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至关重要。那么我们怎么和导师和谐相处呢?首先要对研究生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研究生是做研究的学生,本科阶段“视分如命”的传统一定要摒弃,“考试,60分及格,科研,90分及格。”研究生不再以分数论英雄,虽然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也包括了课程、学分、考试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科研成果,是论文。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的知识很多,但是我们会的也可以忽略不计,不只是我们,就连最厉害的专家掌握的知识也很有限,最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 ,研究生期间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要不断加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就算自己不具备,导师也会默认我们具备的。我们要知道研究生是要自己攻读的,这是自己的事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导师再上心,甚至把自己的研究项目给你,你不努力,看不懂,最后导师也是没有办法的,每一个考上研究生的人智力都是不错的,再好好努力,一定不会差的。研究生阶段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课题不同,方向不同,不能互相比,可能你考试很厉害,但是别人可能在专业能力上更强,有问题一定要问,大家讨论更容易解决难题,千万别不好意思;研究生期间不像本科阶段有那么多考试和证书考试,能用这些来衡量自己的进步和得失,科研本身就是枯燥的,可能研究了很久最后也没有结果的,这就需要一个好心态了,不要恐惧和抵制。研究生时我们的又一次自主学习的机会,这几年我们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好好经营!

凿凿有据

如何看待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

近日,网上又爆出研究生交毕业论文后服毒自杀,导师被停职查办的事件。关于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相爱相杀一直都有报道,但网上报道的大多都是负面、偏激的案例,虽是个例,但出现的多了,也是一个值得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那么,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到底如何相处?首先,最基本的二者之间是师生关系。导师负责传授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比如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实验和论文写作,帮助学生毕业等。而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一定的成就,比如发几篇高质量的论文,争取毕业,也算是给导师完成教学指标。其次,研究生和导师还存在普遍的不成文的雇佣关系,即学生给导师干活,做除了科研以外的其他工作,而导师看情况看心情给研究生发放一定的补贴。通常,这种关系并不是公平的,有的甚至称之为压榨。而研究生为了毕业,也没有办法,只能逆来顺受。一旦研究生被压迫的太严重了,对其心理和生理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之性格若比较懦弱,胆怯,当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放上时,就会产生更加偏激的行为,甚至自杀。造成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走向自杀这条道路的根源在哪里?导师无疑是负有责任的。即便你没有压榨学生,但作为学生在学校里最亲近的老师,理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发现异常及时沟通处理解决,而不是当一个只会使唤学生做事的老板。同时,学生本身也是需要反思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可能说学生本身会不会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有可能因为压力太大而患抑郁症,也有可能不想面对现实,选择逃避。总之,选择自杀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毕竟你有爱你的父母和亲人、朋友,遇到问题,不要选择一个人扛,不考虑别的,单说作为一个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好好活着,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出了事情,学校当然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目前高校的这种心理安全建设还是空白,相关的领导应该重视起来,不要让悲剧一遍一遍的上演。除此以外,家长朋友们,你们也有责任啊。自己的孩子就算是读了研究生,也要经常谈心、沟通了解,即便是农村的父母,感觉跟孩子说不上话来,也要努力找话题关心他们,这可是挽救一个生命啊。研究生和导师,最终还是应该相互促进的,不要让短短几年的师生情成为一辈子的遗憾!

鬼天师

研究生和导师都是怎么相处的?大致有四种情况

考研的学生都知道选择一个好的导师对自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导师,但是,作为导师也是很无奈的,毕竟现在的学生跟十几年前的是很不一样的,不说不行,说重了也不行。研究生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导师好,学生好导师和学生的心态都放得很平衡。导师本着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教学,具有先进的育人理念和育人经验;学生本着自己能长才的理想和抱负,学习作风脚踏实地。这便是两相宜。再简单的说, 导师是在培养人才,而不是找几个打杂助理在身边,学生也是很有可塑性,而不是来混文凭的。还有一种师生关系也是两相宜,只不过通常是在日后才发现。那就是导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经常批评学生,学生在跟着导师的这段时间可能因为经常挨骂心里会产生怨气,但是,毕业之后才发现多亏了导师的严格教导,日后跟导师关系也一直很好。研究生2、导师好,学生不好文章开头,小编也说过,现在的学生跟十几年前是不一样了。以前的学生吃食堂都勤俭节约,现在学生都是叫外卖的;以前的学生都是骑自行车,现在的学生都是开车了;以前的学生学好了能出国深造就是很了不起的了,现在的学生一个假期就可以走遍几个国家。很多导师都感言,现在的学生难带啊,不跟导师请假就不来的学生很普遍,还有的回家了再回头跟导师请假的。说实话,导师们对这样的学生真是拿他们没办法,在符合学校毕业要求的情况下,能过就过吧,真是带不了。研究生院3、导师不好,学生好如果遇到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比较倒霉,导师对研究生的主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你遇到的导师水平如何,有时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老师讲出来,完全是两种境界。4、导师不好,学生不好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扩招研究生,而研究生导师水平也是相差很大,师生之间关系一度比较紧张,甚至出现了一些比较恶劣的事件。导师对学生不负责任,是学生的悲剧,学生学业不精,对导师来说是最大的失败。考研小编觉得,师生关系不是毫无感情的上下级关系,越是温情的父子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的缘分,至于缘分的深浅,那就得看各自的尊重程度了。

祸重乎地

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究竟是怎么了?超半数研究生不会再和导师联系

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大学生的含金量也普遍降低,考上研究生提高学历,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首选。从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而到了2020年的300万人,我国研究生高端人才越来越多。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网也逐渐展开,近年却频繁爆出导师和研究生的负面新闻。例如最近的浙大女博士烧炭自杀的事件和南京邮电大学导师压迫研究生事件。(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据一项研究调查显示,仅有四成的毕业研究生表示会继续联系自己的导师,毕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一半的研究生表示以后可能不会再联系,甚至超过一成的研究生表示:和导师无话可说,老死不相往来。由此表可以看出来研究生和导师近些年的关系,这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产生如此多的负面新闻。其实归根到底是师生的关系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主要是教书育人,教学目的很单纯。但一旦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就变了。此时的导师可能算得上研究生的老师,但更多导师其实成了研究生的“老板”。导师一旦接到某个项目的研究,项目能否盈利,自己能不能赚到钱全靠自己带领的研究生。在利益的驱动下,研究生就成了导师压榨的工具,师生关系就会变得日益矛盾。当然导师也有利益关系没有那么重,可能师生关系会更加缓和一点。(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也许只有研究生自己心里明白,研究生毕业的不容易。似乎面对部分不良导师的冷淡和压榨,研究生已无心反抗。忍气吞声似乎是顺利毕业的最好解决方式,只有这样导师才不会因各种理由推迟你的研究生毕业,也不会驳回你的毕业论文。未来教育层面应该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选拔,完善和保障研究生的基本权益,不要让污秽之风在研究生与导师之间蔓延,只有这样未来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融洽,才能避免出现更多导师压迫研究生的事件。

毒草莓

大学里研究生与导师的师生关系,真的已经变了味!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杨宝德溺亡事件最近闹得沸沸扬扬,虽然已经排除了他杀,但其女友对杨宝德导师周某的指控却将这次事件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通过杨宝德女友曝光的聊天记录来看,杨宝德生前读博期间,经常被导师周某安排一些与科研不相关的事情,包括做PPT、打扫卫生、逛超市买东西等等。这让很多人有一种错觉,这到底是导师的学生,还是导师的佣人、玩伴?杨宝德女友认为造成悲剧的原因是导师的压迫,但从当前曝光的信息来看,这种指控缺乏力度。这起悲剧的诞生可能和导师的关联可能不是很大,但却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国内高校研究生与导师的师生关系存在很大的问题。研究生阶段与本科不同,本科的时候没有毕业的压力,只要不是挂科特别严中,毕业一般是没有问题的。而读研就不同了,导师将对你的未来起决定性作用,能否毕业都是一句话的事。读研时学生更加关注的是能否找到一个有项目的导师,而导师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能为自己所用,干活是否听话。基于这种考虑,学生提导师干私活那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些导师甚至在校外开工厂,让自己的学生去工厂打工。当学生面临此类事务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选择权,你不去有的是学生会去。而且现在研究生扩招情况如此严重,导师真的不缺使唤的人。国内很多读研的学生都将导师称作老板,与国外读研将导师称为“BOSS”一样,其本质上都是一种雇佣的关系。与国外导师依靠实力竞争得到项目不同,国内高校导师拿到科研项目更多的依靠的是人脉。导师通过人脉去拿课题,研究生在导师手底下做项目。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传统上的师徒关系,而更像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研究生读研的过程,更像是为导师打工的过程。跟外面的打工者一样,即使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什么委屈,也不敢向外申诉。如今国内高校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非常扭曲的服从关系。甚至学生在面对导师的无理要求时,没有反抗的权利。最近爆出的北航陈小武事件,就是利用自己导师的权威对学生施行性骚扰,并且长达十几年的时间,直到学生出国才敢公布其劣行。在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调查”项目结果显示,当研究生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选择为向导师求助的比例仅为10%,远远低于向家人的50%和朋友的30%。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融洽。导师的权利很大,主要体现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国内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一直存在不透明的现象,高校贪污、套取科研经费的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研究生和导师这种雇佣关系的形成,和导师缺乏监督机制有很大的关系。针对这种权利及其不对等的畸形关系,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适当削减导师的权利?硕士研究生当前论文抄袭现象早已非常严重,是否可以考虑取消对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论文要求?在博士培养方面也可以做出一些改变,当前的博士选拔却还遵循传统的类似高考的选拔模式,并不能考察学生的真实科研能力。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出台的一项新规就博士招生做出了改革,目前想在交大读博只要三种方式: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考取的博士,而博士更需要看重的是科研成果。改变当前的现状早已刻不容缓,研究生和导师之间需要师生关系的回归,而不是当前的权利不对等的雇佣关系。

通天塔

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真的是“老板与员工”般吗?

或许我们已经听说过在读研究生的过程中,最大的一门学问就是和自己的导师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听很多学长学姐们说过一定要维护好自己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研究生都把自己的导师称之为“老板”。那么你会怎样来看待你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呢?研究生对于导师而言,每位学生对自己导师的看法是不同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在于自己,导师相处的方式以及方法,说话的语气和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处的不同而具有对导师不同的评价,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性格是不同的,有的人性格是比较能使人快速的接受,而有的人是慢性子,很长时间才能够熟络。或许我们曾经听到考上的学长学姐以及自己的本科老师们说过,研究生导师,其实从本质上来讲,更像是自己的一个老板。目前对于导师的关系有两个比较极端的说法,第一个就是导师在无时无刻地让你帮他做项目干活,智有些在网络上新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消息,就是导师把你把她的生活琐事也强加于你,比如让你帮她买菜和接她的孩子下学,其实这完全超出了一个学生的学习范围,其实更像是老师对你的压榨,所以也频频出现了很不好的一些新闻,导致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再度紧张。另一种看法就是导师和学生是互相衬托,互相成就,互相选择,互相成功的一种关系,因为导师特别希望自己带出来的学生更加优秀,所以把自己毕生的研究心血和经验都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学生,而学生们看到导师如此的费心,自己也会倍加的努力,掌握好导师所布置的任务和工作,积极地参加一些比赛和科研项目,为导师争光,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又像是师友。其实我们与导师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自己来评价,也不能单单靠着传言或者是听信人其他同学的们的说法,只有自己经历过之后,自己才会有发言权,其实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对学生十分负责任的,都想自己的学生变得更加优秀。你认为研究生导师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雇佣还是师生?

研究生与导师原本是师生关系,可现实中关系很微妙,研究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同的人与人相处后产生了不同的关系。人都是有情感的,成为什么样的关系也是相互的。研究生与导师在相处过程中,有的相处成亲人,有的相处成仇人,有的依然是师生,有的平平淡淡,有的是明显的雇佣关系。一、亲人关系一个德高望重的导师遇到一个知恩图报的学生,这样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研究过程中就相处成了亲人。有一个教授,他自己的孩子出国了,待学生像待他的孩子一样,学生们也都非常尊重他。一次他生病住院,一直是他的学生轮流照顾他,他和老伴的日常生活,学生们也照顾,学生们把他老两口当成父母一样对待。学生毕业还在帮学生找项目,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学生找工作,每个学生结婚时,不远千里去做证婚人。这样的师生关系真的很令人感动,也值得传承,才真正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师生文化。这种关系也是大家最渴望的,但现实中又太少,真的只能是可遇不可求。二、仇人关系千辛万苦考上了研究生,本想好好学成归来大展宏图,可是偏偏遇人不淑。遇到的教授变“叫兽”,导师利用职务之便性侵女学生、侵占学生科研成果、克扣学生补助津贴等。因学生身份地位的原因,不管是采取法律措施维权还是忍气吞声熬到毕业,最终绝对是仇人关系。这种导师严重违背师德规范,触犯法律底线。每个学生都不想遇到这样的导师,导师没有真才实学,还道德败坏,误人子弟不说,还害人不浅。哎,遇导师也要讲运气,亲人式的导师都是别人家的导师。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导师和研究生最基本的关系,这种情况导师认真指导学生,学生也听从导师指导,导师和研究生教学相长。但导师也只管教,生活中对学生不闻不问,不谈个人感情,是一种纯师生关系。遇到这样的导师,也知足吧,虽然没有象亲人一样关爱,但导师有真才实学,也能学到真功夫。四、雇佣关系有一类导师把师生关系演变成雇佣关系,学术上对学生要求严格,象上司要求员工一样。说是雇佣关系,但学生从导师那里得到的薪资又不等价。生活上也把学生当免费劳动力使用,不管什么地方缺人手,就叫学生顶上。不管自己的工作还是生活,利用自己是导师的身份随意差使学生,跑腿的事都由学生代劳。反之对学生的生活又豪不关心,时间长了,学生心里肯定不平衡,甚至憋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对我有情,我自然对你有义。导师是学生学术、做人处事的标杆。导师怎么做,学生也会怎么学,再说研究生也是成年人,也需要人格的尊重,不能象对待小孩一样。只要双方真诚相待,相互尊重,合理沟通,都能相处成亲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