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考研:硕士研究生初试类型有哪四类?至齐

2020考研:硕士研究生初试类型有哪四类?

2020考研学子在备考期,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考的研究生是什么初试类型,这样才避免走弯路。接下来,北京文都考研网小编就给2020考研考生详细说下硕士研究生初试类型吧!硕士研究生初试类型:一、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统一考试,指考试时间都是全国统一固定,考试科目中,综合(管理类硕士统一考卷)、英语(一、二)、政治、数学(一、二、三)都是全国统一出卷,其余的专业课一般是报考学校自主出题。二、单独考试单独考试,指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招生单位,为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出的考试。注:具体以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详细列出的单独考试报考内容为依据。三、推荐免试研究生推免生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对部分院校按规定推荐的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考生,经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直接进行复试考核的选拔方式。四、联合考试(又称“联考”)联合考试指教育部批准招生单位在特定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的部分(或者全部)考试科目,联合(或统一)出题的考试。管理类联考只能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类别领域;法律硕士联考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类别领域。以上是北京文都考研网给出的“2020考研硕士研究生初试类型有哪四类?”,希望上述内容对2020考研学子在常识的掌握方面有所帮助!

龙斗士

研究生满街走?100人中有几个研究生?

有同学表示:身边的人都说研究生和大学生遍地都是,真的有那么多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总结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的各项数据,结合《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今天来为大家进行考研领域相关数据的一些分析,仅供参考,也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进行讨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本科教育在校生2831.03万人,在学硕士生234.17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002万人,较前一年增长4.4%,本科教育在校生3031.53万人,较前一年增加8.3%,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较前一年9.78%,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较前一年增长8.9%。而在学硕士生在高等教育在学共规模中仅占比6%,在学博士生在高等教育在学共规模中仅占比1%。所以一些人会说"现在满大街都是研究生","随便抓一个大学生都是硕士"觉得研究生贬值的说法是绝对不成立的。研究生在我们国家仍然是"稀有物种",含金量依旧很高。研究生招生规模2018年研究生招生85.80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9.55万人,招收硕士生76.25万人。2019年研究生招生91.65万人,较上一年增长11.9%,其中,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较上一年增长10.1%,招收硕士生81.13万人,较上一年增长6.4%。从数据对比来看,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上年仅仅增加4.93万。研究生报名规模来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历年研究生报考人数2019年:341万;2018年:290万;2017年:201万;2016年:177万。2019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41万,较前一年增长17.5%。对比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率为11.9%也能说明今年研究生竞争一场激烈,虽说今年扩招了18.9万人,不过报考人数却更多,真的可以说今年是考研最难的一年。推测按照数据以及今年经济及社会情况推测:明年考研报名规模可能会突破400万,且推免比例会增加,而招生规模增率不及报名规模,明年或许成为新的考研最难年!通过这几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 研究生学历含金量依旧很高,考研成果提升自己的不二选择。2. 研究生招生规模虽然历年增加,但报考人数比例超过招生规模增长比例,今年考研竞争堪称最难上岸的一年!再来看看网友的看法是怎么样的:@知乎网友:Bruce Chen如果你读了硕士,就发现周围认识的人好多都是硕士,烂大街了,学校路上都是硕士。如果你高中毕业就出去混社会,就会发现,其实没见过几个读硕士的,还是很稀有的。我现在在读博,我整个办公室几十个人都是博士,满街走。周围都是博士,也没办法认识本科和硕士的。就像为什么玄幻小说为什么后期“圣阶多如狗,大能遍地走”,因为你根本不怎么会接触到那些大学都没怎么读的人,就像强了就不会接触很弱的人,就会觉得周围都是强者。@知乎网友:宇航外国人接触的少,所以不敢说什么。但是中国人我接触的多,我就敢说很多中国人有个臭毛病,就是“笑人无,恨人有”,故意用话贬低身边带不来利益关系的人。你要是没上过大学,他就会拿出几个上过大学有本事赚的多的例子给你听。你要是念了本科或者硕士,他又会恬不知耻的给你举出几个高学历没本事赚不到钱,低学历当老板,招了一堆高学历给他打工的例子(那就怪了,大学生没用为什么低学历老板要招一堆大学生给他打工呢?为什么不招隔壁邻居初中没念完那个呢?),讲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烂大街的话。同样道理,那些说本科生,硕士生烂大街的人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他只是在恨人有。反正嘴长在这些人自己身上,想咋说咋说,人家白话完了你也不能去求证。@知乎网友:flyingx一去医院,怎么满大街的人都病了!一去澡堂,怎么满堂子的人都不穿衣服!一去上海,中国已经超越西方!一去大凉山,中国不如印度!@知乎网友:xx小小xx这个真不好说,关键得看是什么大街。武汉有条街叫珞喻路,从街道口到关山口,大约不到10Km。这条街的起点左边是珞珈山、右边是马房山,途经桂子山、南望山,终点喻家山,平均每个山头有5W人马,硕士比例不低于20%。@知乎网友:上将潘凤“老家村里”遍地都是研究生?大哥你老家莫非是中关村?村里是不是有个学校叫中关村文理学院?那读者们,你们对研究生和大学生遍地都是这句话你怎么看?在留言区聊聊吧。

第二梦

研究生的科研有四种

国内高校研究生的科研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论文型,项目型,打杂型,睡觉型。论文型日常工作就是阅读国内外论文。然后产生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实验。如果实验结果能够自圆其说,那么可以试着发表论文。论文的署名要带着小导师,大导师。学生大部分时候很难有创新性的想法。更多的是对于自己新的实验数据牵强附会的解释一通。相较于其他两种,这种已经是最像科研的了。那么这种方式能推动科技进步吗?能,就是效率有点儿低。文献读的多了,实验做的多了,多少都会有点儿自己的想。让一条狗三年做同样的事儿,他也会有一些新想法。我之所以说效率低,是因为等到时候你就会发现,最消耗你精力的是如何把图做好看,把表画好看。以及玩儿文字游戏,如何遣词造句能让评审顺利通过,让别人挑不出毛病。还有套八股文一样的论文格式,不同的句型说同样的事儿,介绍同样的科研背景,特别没意思。在这些事儿上花的精力高于甚至远高于你产生新想法和做实验上花的精力。你将来想从事科研工作或者当高校老师,这种训练对你是非常有帮助的。科研就是这样的,别被电影给骗了。项目型更接近于在公司上班。导师有公司可能直接安排你到他公司上班。或者导师所接的课题就是要做出一个产品,这种产品是有市场的,是可以赚钱的。学生和基层讲师负责实现产品,小导师负责写项目书,行话叫写本子。大导师就是开会,找关系,拉项目,讲PPT了。你所做的工作和各层级的分工和公司上班是很接近的。如果你想毕业后去公司工作,这种类型是帮助最大的。打杂型的日常工作就是跑腿儿,复印材料,订会议室,帮导师安排一下行程,导师房屋出租,可能让你帮他签合同。这种相当于辅助英雄,如果和导师关系处的好,毕业可以争取留校工作。大公司的行政人力的工作其实也类似于打杂,应聘也很有希望。睡觉型泛指没怎么帮导师干活,纯混毕业的那种。这种一般是勉强写个论文。导师和评委会放水让你毕业了。放你毕业主要因为和你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看见你也烦,不如让你滚。另外如果带的学生毕不了业,对导师也不是什么好事儿。这种类型找工作的时候会面临残酷的竞争压力。不帮导师干活儿可以,但你最好有自己的规划。比如去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找兼职。

项燕

在职硕士研究生有几种入学方式?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各行各业对于在职人员的能力和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在职者选择报考在职硕士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学历与能力,那么在职硕士研究生有几种入学方式呢?目前,在职硕士研究生主要有两种报考方式同等学力申硕和一月联考,其中最受在职者欢迎的便是同等学力申硕。这种形式报考条件较低且为学员减轻了备考压力,学员只要满足大专及以上学历通过院校审核即可免试入学。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3年条件的学员,可报名参加申硕考试拿到硕士学位证书。目前,申硕考试只考两门科目外语和学科综合,两门科目满分均为100学员只需均考过60分即可通过考试其难度还是很低的。以一月联考形式报考在职硕士研究生其难度较高,学员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入学联考成绩达到国家线及以上才可通过考试。全国联考只考英语和综合,其中综合有包含数学、逻辑和写作,两门科目满分300学员需要考到170分以上才可通过。学员通过联考笔试后还需要进行院校复试,其主要考察学员的工作背景和管理能力其考察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以上便是在职硕士研究生入学方式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报考。如果想要了解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院校和专业等信息的,可以咨询我们在线老师。

类名

研究生不要迷茫,需要这几种能力(1)

我们来看看被80%以上研究生忽视但又被学校及导师非常重视的学位论文都能锻炼学生什么能力?1. 选择能力,在导师给的8个领域如何选择一个适合你自己的研究选题,能锻炼你的选择能力、判断能力,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你得事先根据直觉确定2~3个领域,读一些相关文献,与导师讨论,最后确定一个,就不变了。学生常犯的错误是:没有什么准备,少读文献,轻易决定,或听师兄说,没有倾听自己的内心。2. 资料及数据收集能力。只有确定选题后,才能铺开全面的资料查找,在资料中再找数据。学生常犯的错误是不认真查找并筛选出自己真正需要的,经常跟导师说,我都找了,但没找到。需要慢慢查找,用心留意,积累也是一种力量。3. 耐心细致。读专业文献,达到一定的量,而且要百看不厌,你的耐心细致就养成了。学生常犯的错误是,很难认真读一遍,何况读多遍,这样就难以理解文献中的内容和精髓,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4. 自学能力。读文献大部分是靠自学,关键靠文献之间相互佐证,储备多了才能融会贯通。常犯的错误是:看了一两遍专业文献,不懂后就不想学了,没有多读文献或文献多读几遍,没真正明白书读百遍其义 自现的道理。5.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凝练问题的能力。读大量文献不是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读而读,要梳理文献,看国内外本领域哪些名家做了哪些研究,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这些没有被解决的问题是因为什么还没有被解决?学生常犯的问题是粗略地读文献,不知道还有什么问题要解决,甚至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当成没被解决的问题。

任曰

考研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什么差别?选择哪种更好

很多学生选择参加考研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现在社会学部的学生每年的毕业人数达到了几百万人,读研毕业后,就业会更简单,但是,考研究生的时候,可以看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在一些粗心大意的学生看来,这两个字可能和字面上的不同,但是,仔细了解一下,差距这么大,不仅是基本性质的不同,学费、学费、奖金等也不一样,到最后的毕业证书也不一样,考试前,请好好查资料,明确这两种不同,选择最好的研究生参加考试,这两个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接下来小编和大家说一下。1、学习方法不同。首先,全日制的研究生主要在学生规定的时间内在校区完成研究生的生涯,在满足学校毕业要求的同时,也能顺利毕业,虽然不是全日制的研究生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实早在很久以前,这两种采用方法就不同了,不是全日是学生选择规定的时间去学校学习,在规定期限内满足毕业要求就可以毕业,但是,这种类型的考生自由时间很多,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毕业后也同样可以拿到学业证明书。2、在学制方面不同。二者最细微的区别是首先在学制方面,一般的全日制研究生可以在两年到三年的时间内完成学业,不是全日的毕业时间可能会延长一点,这个也很明白,全日制的研究生平时需要正常的工作,所以一定没有时间学习,他们一般在节日学习,我认为最大的区别是学费,普通全日制学生1万元左右,非全日制学生需要多少万元?3、奖学金不同这两个区别还有很多,例如,关于奖学金,很多人想去大学院获得更高的奖学金,如果你申请的是全日制的话,这个希望一定会破灭的,另外,关于住宿,定时制的学生不能进入本校,有必要自己在学校外面租房子住,这个也需要资金,但是,全日制的学生可以住在学校,也可以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和奖学金。4、将来的定居有所不同。也许很多人会选择进入大学院找工作,户籍问题很多人都很关心,全日制的研究生的话,直接把户口迁移到所在地的机会比较多,关于毕业证书,两者也不同,全日制的学生在证明书上写着这样的文字,说明和其他的学生不同。基本上,非全日制有很多工作人员想工作后提高学历,或者为了工作必须去研究生院,大四的时候考研究生的话,还是全日制的研究生好,但是,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面对的选择是不同的,学生们希望从一开始就必须确立自己的研究生考试目标,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

觉性

原来除了专硕和学硕,这种研究生更好考!

你为什么选择考研?许多人都在大学结束后或者是在参加工作了两到三年的时间,然后选择了考研。这个时候大概就是25,26或者27、28岁的样子。当然,这个年龄段也是很是暧昧,但是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放弃当前可能比较平稳起安逸的生活而选择考研呢?在小编看来,选择考研的人,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名校情结再者就是是想要重新回归校园亦或者是有一部分人因为想在当前的工作岗位上更进一步而选择我去深造,所以他们选择的是在职研究生。你知道考研一共分为哪几种类型吗?许多人都认为研究生就是研究生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类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研究生具体有哪些分类。考研就当前来看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研究生还有在职的研究生。那么这几种类型又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学术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学硕。相比专硕学硕学费相对较低。因为考上学硕的学生一般都会有全额的一个奖学金数额在8K到1w或者是2w之间,这就包含了你就是在研究生期间的那个学费。学硕的奖学金是全额配比发放的。所以当你考上学硕的时候就意味着你这几年的学费就有奖学金可以全部包干。相对来说也是很划算的。再次,我们再来说一下专业型硕士。专业型硕士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专硕。部分学校学硕的学习时间为3年,然后专硕的学习时间为2年。当然,专业型硕士的学费也是相对教高的,大概学费在1w到2w或者是更高。但是在每年的考研中也有许多学生都选择考取专硕。有些人可能会问到为什么专业型硕士学费会那么高。因为专业型硕士是针对社会的行业以及个人就业所养的专业型人才。顾名思义,学硕就是为适应那个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所培养的学术性人才。换一句话说,专硕对于学术性要求并不是太高。专硕比较注重的是学生的一个实际操作能力,比较注意学生的技术和业务能力培养。考研最后,我们再来说一说考研中最特殊的一类。在职研究生。所谓的在职研究生是非全日制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他有一半时间是在工作,另一半时间是在学校学习。学习形式也是半脱产的一个学习形式然后学制呢也是2-3年。但是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条件也是要求比较高的。一般要求是要有工作经验,然后毕业时间达到2-3年,然后才可以进行研究生报名考试。2018年学术专术还有在职研究生一并入联考之列。所以选择正确的考研报名的类型也是十分重要的。考研报名说到这里,大家对研究生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了吧。因为在小编看来,许多人选择考研也是希望自己在人生上能够有更多的选择。目前也真是考研报名进行时,希望大家随心而动,把握理想人生。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份安定的工作也未尝不可。所以考研还是不考研也是全凭你自己的一个人生规划。不要盲目跟风,需要你根据实际情况然后对自己有一个打算还有考量。成功的方法有千种万种,你自己的人生还是由你自己决定。选择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回社会努力挣钱。这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不论好坏,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我们要学会及时止损。

航行者

研究生不是必选项,这4种出路同样可以让你更上一层楼,可以考虑

不得不说,近年来考研的“风”真的很大。考研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到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40万,比起2019年的290万足足增加了50万,不知道这个势头会不会持续下去,到2021年突破400万大关?总之,研究生作为提升学历的一种方式对于很多本科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未来选择。提升学历固然是好,但是如果将目光局限在研究生上就不太好了。因为研究生考试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大多数人很难一次上岸,很多人也会选择二战甚至三战,但是付出好几年的时间去追逐这一场不能确定胜负的考试也不一定值得。可能有读者会说可以选择边工作边考研,如果想要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还好,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也基本上都是在职人员。但是,如果想要考学硕,一定要在全力备考与边工作边备考做一个选择,因为你付出的一半精力是很难跟别人的全部精力竞争的。研究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考,2020年考研已经落下帷幕,初试阶段已经结束,笔者身边有很多同学已经做好了二战的准备。但是研究生真的是我们的必选项?答案很显然,当然不是。除了研究生,我们还有很多选择,笔者今天就跟大家介绍几条别的出路。一、参加省考虽然没有考研的风大,但是公务员考试也是每年的重中之重,而且公务员考试的参考人员更加多样,会有工作很多年的人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分为国考、省考、市考和县考,难度逐渐降低,至于时间安排每年都会不一样,2020年国考时间在2019年11月23号到24号两天。很多应届生在准备时会把国考和研究生考试一起准备,目的就是做两手准备,万一一个不行了还有另外一个,但是结局也有可能是两个都没有落着。对于只准备了研究生考试的考生来说,2020年国考已经没有机会了,但是省考、市考还有。不同省份的考试安排也会不一样,很多考研失利的同学都会参加一次省考。其实,相比起来省考的难度要比考研低很多,笔者有一个同学在考研失利之后准备省考,没怎么复习的她与分数线就差了零点几分。如果全身心地准备的话,想要过笔试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相对而言省考面试就比研究生复试的占比要大,很多过了笔试的学生都是在面试的过程中被刷掉。但是,公务员依旧是我们除了考研的一个选择。二、考事业编作为一种稳定的工作类型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事业编同样是大学生的一个选择。很多人会拿公务员与事业编比较,然后觉得事业编不如公务员好,因为公务员的权力相对来说比较大一些。关于这点,笔者无法反驳,但是事业编的待遇和前景同样也是可圈可点的,要不然也不会每年都有很多人挤破头去抢一个工作岗位了。既然是在编制内,工作的稳定性自不必说,发展前景的话还是要看个人的造化。在如今工作动荡不安的时候,很多大学应届生都不再愿意毕业之后进私企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那个相对稳定的前途。对于这类学生来说,能够进入编制内是最好的出路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师范生来说,教师这个行业还是在编制内更好一些,大多数学生还是想要进入公立学校入编,不愿意在私立学校或者是辅导机构闯荡。笔者有一个同学参加了特岗教师的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工作期满之后成功入编。三、参加“三支一扶”“三支一扶”是国家针对毕业大学生采取的一种措施,除了能够支援偏远地区之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对于应届大学生而言,这个同样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一般笔试的难度不会很大,重要的是学生要有一颗敢于挑战自己的心。“三支一扶”对于学生的报考资格要求并不高,基本上大学生都符合报名要求。考试流程也是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考试难度与研究生考试相比要简单很多。至于以后的发展路径,同学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三支一扶”有一个服务期限,期满之后自主择业,但是不会像社招一样不具备优势。从基层走出来的大学生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可以直接进入编制。在编制体内工作是很多人都想追求的目标,但是正如笔者之前所述,直接考事业编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迂回”地拿到事业编的工作资格,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四、拿到专业含金量非常高的证书其实,很多学生选择考研都不是因为沉迷学术无法自拔,更多的还是因为研究生学历的就业优势。人才的层出不穷使得本科学历难以与别人竞争,这才是研究生风大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能够拿到一个专业领域含金量非常高的证书也可以解决竞争力不够这个问题。如果读者们仔细去了解的话会发现很多公司在列招聘条件的时候,会列一条如果有什么证书的话可以放宽学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了这个证书不是就可以越过学历的门槛了吗?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能够通过法考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能够敲开很多不错的律师事务所的大门。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像注册会计师、金融特许分析师、金融风险管理师都是一些含金量非常高的证书,就拿金融特许分析师来说,我们国内的持证人一共才有不到六千人,如果能够拿到这个证书的话肯定会成为各大公司疯抢的人才,就不用愁找不到工作了。针对不同的专业都有不同的证书,笔者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说了这么多,笔者最想说的是考研并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除了考研我们还有很多种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式,没有必要一直吊在“考研”这棵树上。无论选择哪条路,只要肯用心努力,生活不会亏待我们的。最后,祝愿在每条路上行走的我们都能够得偿所愿!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教育资讯,欢迎关注笔者!

犬神

研究生毕业的你,应该何去何从呢?看看这三种选择哪个最适合你

现如今的这个社会,大学生遍地走,本科哪都有。高考的扩招让更多的学子迈进了大学的校门,但毕业后的结果就是大学生在社会上人满为患。这样的结果就是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很多公司本科学历都成了最低门槛,为了能在未来的就业和人生发展中多一些优势,很多同学会在大学毕业后继续走上求学道路——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优势,保障自己在未来有更强的竞争力。但是,当读完研究生的你,会又面对一个选择,接下来的道路又该怎么走呢?一般来讲,研究生毕业后都会有这三种选择:一、继续深造。学无止境这句话其实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对于学习来讲,奋斗是永远的,很多人十几年的学习生涯让自己非常喜欢这种校园生活,而且对知识有着极大的渴望,这一部分同学,如果在家庭条件和家人都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将来的发展是前途无量的。因为博士这个头衔会让你更有竞争更努力,实际点来讲,目前在全国各个城市,对于博士吸纳都是有优惠政策的,而且博士学位的获得,会让你在学士方面更加拥有权威性,毕业后也会从事更高层次的工作,在未来就业的时候,我们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都是我们在选择企业,而不是企业选择我们。因此,继续深造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二、进入大企业就业相对于本科生来讲,研究生在选择工作岗位和入职后的职业发展晋升方面都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因为,在同样条件下,你的学历,代表着你拥有更高的能力,同样岗位下,你的薪资待遇一般也会高于本科生的,在未来晋升时,公司也会优先考虑你的,当然,即使你拥有高学历,个人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在研究生生涯中,如果你能将能力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那么,未来的发展肯定会取得很好的结果。三、考公务员、事企业单位古人有云:学而优则仕。对于现在来讲,公务员对于很多人也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如果能够考上公务员,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了。目前为了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的素质化,国家也是大力支持高学历人才报考公务员岗位的,作为研究生如果能够考上公务员,转正后的待遇都是比较好的,相对本科生来讲,未来的升职加薪机会也会更大。不过,公务员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我们都会看到一些热门岗位都会有成百上千的人去竞争,所以压力会很大。还有就是事企业单位,高知识高学历的人在国企央企也是很受欢迎的,一旦进入国企央企,相当于抱了个铁饭碗,工作性质稳定、福利待遇良好,竞争压力相比公务员也是少很多的。除此之外,还可以进入学校当老师。如今我国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各个院校,未来对于教师类高级人才也会很缺乏。如果自身有能力,可以考虑从事教育行业。无论在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哪条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像家庭情况、个人想法、社会行业发展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的时候,选择是比努力更重要的,当然,在考研之前,选择好专业也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考虑一些夕阳产业,不然的话到时候毕业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奢曰

工作5年后,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哪些实质性差距?四种差距很明显

同样是大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家都工作5年之后,到底有哪些实质性的差距?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这4种差距。上司重视程度的差距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工作5年之后,首要的差距在于上级领导对你的重视程度方面的差距。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在机关单位,还是在企业中,上级领导通常总是更重视高学历的人才。作为高学历人才,更容易得到器重,也更容易得到好的工作机会和栽培。实际上,在今天的社会里,层次稍微高一点的工作机会,待遇稍微好一点的工作岗位,都更倾向于招收研究生。能力和实力的差距研究生和本科生,本身就意味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差别。在现阶段,本科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本科教育的质量有所下滑,相比之下,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质量更高,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更过硬。由于在走出校门之前的综合素质更强,在经过了职场的5年锻炼之后,通常情况下,研究生的能力和实力也相对更强。薪资待遇的差距研究生和本科生,大家都在职场上打拼5年之后,彼此的薪资待遇,差距可能就慢慢体现出来了。刚开始走上职场的时候,研究生和本科生,平均薪资待遇差别可能只有几百块。但是,等到大家都在职场站稳脚跟,都在职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练之后,薪资待遇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可能会从最初的只差几百块,演变为相差上千块。朋友圈方面的差距研究生和本科生,大家都走上职场之后,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差距,就是在朋友圈方面的差距。本科生的朋友,多数情况下都是本科生。而研究生的朋友,多数情况下都是研究生。我们刚刚已经说过了,作为研究生,他们更容易受到上司的器重,更容易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和好的薪资待遇,也更容易在职场的打拼中锻炼能力和实力,更快地成长。因此,研究生的朋友圈质量提升更快。高质量的朋友圈,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也是一种正向助推。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5年之后,差距还是很具体的。总体而言,研究生的发展更让人看好。当前,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阶段。了解了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之后的差距,相信一部分对于考研抱着试试看心态的备考者,对于考研的前景应该心里有谱了。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对考研投入足够的努力,争取一步到位、考上研究生,祝你成功。 #加油考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