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导师怎么选,是选年轻老师还是学术大牛?幸矣

研究生导师怎么选,是选年轻老师还是学术大牛?

你是如何选择你的导师的呢?研究生导师怎么选,是选年轻老师还是学术大牛?要知道研究生选择一个好的导师非常非常重要,下面我就具体讲一下该怎么选。1、忠于人品!首先说一点,我们选导师的第一点,不是要看他的专业能力、不是要看他是不是院长是不是大牛、不是要看他发了多少篇SCI,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个老师的人品。很多同学可能会忽视这一点,而在我看来这一点确是非常重要的。真人真事,某某大学的导师出去请公司老板吃饭,然后叫了几个自己的研究生(女生)一起,其实就是去陪酒。让自己的学生去陪酒,这种老师就算学术再厉害,但是人品就有问题嘛!所以说,选导师,一定先要选人品好的,然后再去看他的学术能力,遇到一个真正对自己好的导师,真的是能受益匪浅,影响自己一身。2、选择轻导师?年轻一点的导师,这种导师一般自己刚毕业没多久,所以非常有学术热情,会真正在自己研究的方向下功夫。所以,如果你作为他的学生,跟着他做,他会手把手教你,能在研究生几年学到真正的东西;因为他也需要发高质量的论文来评职称,所以你只需要给他打打下手,比如翻译翻译论文,他在发论文的时候就能挂上你的名字。我一个师弟,研一刚半年,就已经发了4篇SCI了,怎么发的就不用我说了吧;能拿国奖的几乎都是年轻老师带的学生(除非你真的非常非常厉害啊),这是和第2点挂钩的啊,因为论文发的多,自然而然就能拿奖学金了。他能真正对你上心,因为你可能是他带的第一届第二届学生,如果你发不了论文、找不到好工作,那他以后还怎么带学生呢?3、选择学术大牛?导师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大概总结一下:(1)实验室师兄师姐比较多,实验条件相对年轻老师要好一些,所以你在选方向的时候,能多一些路子;(2)导师在学院有一定的地位,不管干什么都能方便一点。比如研一专业课考试,老师一看你导师是谁,分数就不会太低;(3)如果以后准备读博,导师会给你推荐;(4)找工作的时候,导师也能给一些推荐;(5)导师可能已经带了几十届学生了,那么你就有几十上百个师兄师姐,比如你去一家公司的上司就正好是你师兄,那自然会照顾你了。最后总结一下,其实选导师也要结合一下自身情况,第一当然是想做的方向,再一个就是看自己的性格,比如说你是那种坐不住的,干什么事都没有积极性的,需要有人催的,那我就建议你选择一个年轻老师,因为他能管着你;如果你自学能力比较强,那可以选择一个大牛,因为他可能给了你一个方向之后就不管了,可能一个月都见不着他一次。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我的个人主页有更多内容哦

两面争

研究生如何做学术——积累(文献追踪、阅读和管理)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分享。主要内容包括:积累、写作、投稿、返修。本部分核心内容为积累中的文献追踪、阅读和管理。论文写作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首先呢,在你开始做实验之前,你的想法已经决定了你的文章层次,你是否解决的是本领域的关键问题,是否是最新的解决思路都会影响你最终的文章层次。第二,当你开始做实验的时候,你的是检测方法是否可靠,是否是用的是最新的表彰方法,也会影响你的文章层次。当你得到了数据之后,你是否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的解析,并以简单的图表等形式展示给大家,因为数据处理是一个艺术活,在保证准确的情况下,图表的美观简洁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当你得到了数据之后,就可以对论文进行撰写,当撰写论文的时候呢,它更多的是将之前积累的东西释放出来,英文的写作呢更多需要更多的积累文章写完。然后接下来投稿过程也是一个技术活,我们如何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样不仅会增加重稿的几率。准确的定位,这样不仅会增加中稿的几率,而且也省去了很多麻烦,不同期刊的格式有很大的差异,每次被拒也会10分打击你的自信心,尤其是你的第1篇文章。文章投出去,然后有可能比较幸运的话,然后你会拿到这个返稿意见,如何巧妙的回复审稿人的意见,argue也是一个非常有技巧的,我听说很多nature和差不多级别的文章呢,有些直接是被拒的,或者是要求大修。经过了这些大牛的argue之后呢,最终接受,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理解你的工作的要义,如何说服他人就很重要。文章接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情,当然这也有可能意味着你需要开始一个新的循环,当然很多时候呢,我们并不会等到文章接收才开始,新的研究工作,有可能在这之前的任何一个空当,你就已经重新开始了。将会从以下4个方面来展开我的分享,分别是积累写作投稿以及返修,我第1个分享的积累要素呢,就是要学会记录。首先,要记录你的实验细节,如果你的实验周期非常长。详细的记录会在你后期整理文稿时候给你很大的帮助,第二,要记录你的想法,看文献的时候会有想法,听报告的时候也会有想法,有可能在你做其他事情瞬间也会冒出来一些想法,这些都是你科研的本钱,必须记录下来。第三,要记录一些专业的概念以及理论的进展,让自己不断加深专业知识,让自己的想法可能变成现实。第四,可以记录一些讲座中得到的信息记录,听到内容记录瞬间的灵感,有可能你仅仅需要记录一下讲座老师的联系方式或者和相关领域,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去找谁寻求帮助。我另外一个基的要素我另外一个基的要素就是文献的积累,首先你需要了解最新的文献进展,了解同行的工作,这样子既可以指导自己的工作,也可以根据别人的进展来实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文献快速追踪的方式很多,你可以进行文献的订阅,这样子这个期刊就会定期的向你邮箱发送最新的文章。进行RSS源的订阅,查看最新的期刊文章中心,或者直接到期刊主页去查看。另外,你也可以去关注你所关注的研究组的主页。一般国外的研究组的更新还是比较快的。第三,当你进行某个领域的文献调研的时候呢,web of science 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网站,可以让你在某个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当我们得到了一些文献之后呢,如何进行阅读阅文献阅读呢,又分为精读和泛读,如果是本领域的重要文献就需要精读。我曾看到过这样一篇被标记的文献,不同的颜色呢代表了不同的性质的内容,这样子自己下次再看到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的,看到重点。当然呢,我们不一定都需要做的这么精致和细致,但是对重点内容进行标记是十分重要的,就像我们自己做科研论文的笔记一样。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需要进行精读,每个月能够精读2~3篇文献,我觉得就已经很厉害了。当然研究生前期需要进入的文献会比较多啊,后期呢会逐渐减少,那么不需要精读的文献,我们如何快速的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呢?首先呢,我们要读摘要可以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总体认识,你决定是否需要读下去,另外呢,一般情况下引言的最后两段,尤其是最后一段也要读一下,因为呢,这是这篇文献的逻辑关键所在,一般会点出为什么做这个工作及其这个工作的亮点及结果,实验部分讨论部分以及结果部分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来决定是否需要读下去,当然很多文献我们并不会只读一遍。如何在很久之后能够快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就需要我们对我们的文献进行管理,我没有使用任何的文件管理工具进行文件的管理。纯手动的管理,当我从网上下载到一篇文献之后呢,首先我会按照期刊-年份-题目的方式进行命名。这样子也算是一个入库前的准备,然后我会按照主题对这篇文献进行分类,然后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比如说我是做电池储能的,我便会将文献按照正极,负极隔膜模拟等方面进行文献进行一个分类。当然我也会留意这篇文献的作者所在的课题组,当某课题组的相关文章发表了很多之后呢,我就会将这些文献进行归拢起来,按照课题组再进行一次分类。重新的存储文献的分类之后,一方面呢,当我需要的时候我可以迅速的浏览查阅,另一方面我也会定期去回顾这边的这些文献,以及方便温故知新。

潜之万物

一名优秀研究生导师是什么模样?学术水平高,还是道德品质高?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2019年考研基本要落下帷幕,很多考研学子很关心的一个话题:一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到底是一副什么模样?是研究能力高还是为人处世品格高?换句话说,研究生导师的个人学术研究水平重要,还是个人道德品质更重要?“冷丝说人文教育”从研究生这个角度探讨一下:好的研究生导师首要的是个人人格力量和魅力,其次是学术品格。毕业生在大师塑像前的留影年轻的研究生,更需要年长导师的切身指导。从研究生的角度来看,导师的论文发表数量、科研项目经费多少以及级别高低、学术交流活动的参与机会等,代表了导师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要素。但是,就很多毕业研究生的经验来看,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实际上是低于导师指导教学是否认真负责及导师人格魅力要素的。道理很简单,对于刚刚踏入科研领域的在读研究生而言,大量科研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研究方向的选择和确定、学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等等,这些都需要导师的切身指导,否则纵使导师水平再高,也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能和学术人才。因此,你应该认识到:第一,一名优秀导师只有切身指导,言传身教,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科研人才;第二,导师的责任是科学知识与科研精神的传承,而导师的人格魅力,则是研究生“德育”的关键所在;第三,科研项目及经费仅仅是导师与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保障,而不是决定性因素。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远超传统师生关系的“师徒”关系。在我国高校内,硕士研究生导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之所以拥有超过一般教师的崇高地位,除了学术水平高和科研能力强以外,还因为导师是一个国家科研开拓创新精神传承的主要承担者。如果导师自身不具备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精神,在言传身教下,必定是培养不出优秀的科研工作接班人的。比如,一个导师总是摆着高姿态,不能真切地与研究生进行沟通交流,长此以往,师生间的隔阂必然拉大,在难以取得相互理解的情况下,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效果只会事倍功半。导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我国,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既是师承关系、长晚辈关系,又带有平等关系的某些特质。所以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远超传统师生关系的“师徒”关系,导师就是研究生在校园内的长辈、朋友乃至亲人,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以外,还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格亲和力,回应研究生的心理诉求。河北科技大学的“导师有约”可以这么看问题,导师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等代表导师学术和科研水平的要素仅是评价导师的前提和基础,而指导研究生的认真负责程度是评价研究生导师的关键所在,人格亲和力是导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应当具备人格亲和力和人格魅力。站在研究生的立场上来看,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导师自身要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坚守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操守,不为世俗功利所影响,潜心科研,唯其如此,才能让研究生从心里尊重和敬佩。二是导师更应当具备极高的人文素养,博览群书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专业领域,既能成为研究生学术上的导师,又成为其人生的引路人。导师正在走访研究生三是研究生导师自己要注重师德培养和教育,导师的道德水准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导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成才,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研究生导师,是新时期培养优秀研究生的关键因素。既然如此,那么,提升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联系程度、改善研究生与导师交流状况,是合作开展科研活动的关键。导师在学术科研方面,是研究生的指导者,对于研究生的创新创造,给予积极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是导师的学生和助手,能够帮助导师在科研活动收集资料、开展实验。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应当是人格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导师对学生思想、心理的帮助和指导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应当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自身品德引导影响学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当然,研究生也应当尊重教师,虚心接受导师的批评指导。导师和研究生合力构建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彼此尊重信任,共同取得学习进步和科研工作业绩。“冷丝说人文教育”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遇上一位学术品格和个人品格都非常优秀的导师,那是一生中很幸运的事情。但是,万事万物没有两全,假如要二选一,优秀导师首要的是个人道德品格,其次才是学术品格。

咬者

读研究生做学术,本来就是一条向上走的仕途

学术之路中国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存在问题,存在争议,最近关于读研关于做学术尤其引人关注。这里边,一方面是制度的原因,一方面是老师和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一方面,往往会被世人所忽略,就是读研究生做学术这条道路后面的利益关系。也正是因为这种利益关系,导致读研究生变得更加让人困惑。读研究生究竟会发生什么,读完以后又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对于很多大学生都是不清楚的,对于很多没有读过研究生的人来说也是不清楚的。今天很多学生读研究生,不是因为他们明白什么,很多更多的是跟风,也没有谁来解释究竟会发生什么。读研究生和读小学、读中学、读大学差别很大,就是这里有真实的师生关系,有学术传承,有各种利益在里面。尤其是对于那些想真正的走学术道路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读研和随后的学术之路,导师和学生之间可能牵涉到各种利益关系,这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在我看来,读研究生就已经是一种工作,只不过这是一种与学术传承有关的工作,而不仅仅就是学习。这种工作和其他的工作差别很大。在读研的过程中,老师会传承学术,这必然导致会选择学生。同时,这个学术机制和科研体制,也会在读研究生的期间起到某种选拔的作用。这些都是事实,一方面读研究生期间会做学术工作,一方面毕业后,尤其是博士毕业的工作和读研期间的表现关系密切,同时毕业后拿基金项目也有各种利益关系。所以在这里,老师和学生成为什么样的关系就成为了很重要的事情。而在这个事情上,冲突很严重,因为这本身超出了读研究生这个事情本身。老师、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会达成一致。读硕士的,十个只会有一个去读博士。读博士的,十个只会有一个真正的走学术道路,拿下各种基金项目。所以这条道路,其实走起来竞争非常积累,利益非常巨大。所以,读研究生成为了一种仕途。古语说,学而优则仕,成为了真实的写照。好的研究方向,好的研究资源,好的工作推荐,好的机会待遇,等等,都成为了学生在这条道路上的选择。虽然读研本身,这些看起来都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息息相关的。这和以前的读小学、读中学、读大学是完全不同的。尤为重要的是,在这种师生关系中,不仅是学生的利益,同时也涉及到了老师的利益。如何调和这种现实的、眼前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涉及到了利益,就会涉及到了冲突。一方面只有很少的学生有机会走出来,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也只能有少数的机会给学生。一方面,学生的表现和努力,直接和老师的利益挂钩,学生的不努力和不听话,都可能会给老师的职业生涯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老师给自己机会,每一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去努力,拼命的工作,但是这可能么所以,仅仅把读研究生,看成是一种学习过程,把研究生期间的师生关系看成一般的师生关系来看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态度,也是导致师生关系恶化的推手。如何能够更好的界定研究生期间的师生关系,哪些是可以的,哪些是绝对不可以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如何引入一种契约制度,使得双方都能够在彼此允许的情况和谐的完成这段培养和学习的过程,毫无疑问都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五大好处

大学生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五大好处1、考研加分。大学生如果你想考研或者保研,在国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说非常有必要的。学术论文不仅体现你的科研能力也是创新的一种表现。如果你有提前准备公开发表过论文相对于没有论文的同学开始是非常有优势的。对于考研进入复试的同学,导师喜欢的就是有科研创新经验的同学,因为这样的人才能够辅助自己完成一些科研课题项目,科研基金项目等课题,这样的人才能够成为成为自己这几年工作中得力的助手。因此在大学期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在你的研究生复试中说加分的,也是为你在研究生期间发表CSSCI,CSCD核心论文,出版专著,出版教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该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2、评奖学金,评优等。这个一般在研究生起来较为明显。如果你有足够的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无论是评优,入党,评奖学金你都有一定的优势。假如你是学霸,论文发表数量又多,每年奖学金都有可能有你的那一份哦,甚至可以拿到手软。如果你文笔不错平时也爱写写稿子不如利用你的长处多发表几篇论文吧。3、大学生可用于加学分。大多数院校基本都有着自己的学分制度,不过学分通过的途径有好多,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可以加学分只是其中的一项。好多院校学分制也是跟学士学位证书直接挂钩的,所以如果你在大学期间没有其他途径获得相应的学分发表学术论文也是一件不错的选择哦,最好以第一通讯作者或者独立作者公开发表一篇或多篇省级以上的学术论文为好。该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4、利于出国。如果你想在国外一流院校上学,甚至出国就业。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在你申请国外院校时,申请国外就业时都是加分的。 因为外国人都是相对比较独立的,发表学术论文正是体现你独立的能力。5、利于就业。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创业难的的严峻形式,如果你想在比较好的企业找工作,如果有过在某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在企业面试过程中虽然不能直接体现你的工作能力,但是也间接的体现了你的独立完成,刻苦专研,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对于你找工作面试也是加分的,那么在就业前准备几篇稿子公开发表说非常有必要的。该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好了,小编今天只讲了一些大学生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好处,虽谈浅薄,其理在中。如有讲的不好之处,还忘专业人士不要出来喷我哈哈。

驚魂島

研究生第一篇学术论文常犯的9个问题!你中招了吗?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在过去几个月里面,我帮助不少研究生修改过学术论文。其中有一些人的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非常好,但是,在他们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回国了,我想应该是时候把这些问题总结一下,希望将来研究生们能够避免这些问题,提高科研论文写作效率。问题(1):摘要与结论几乎重合。这一条是我见过研究生论文中最常出现的事情,很多情况下,他们论文中摘要部分与结论部分重复率超过70%。当然,我自己在评审论文时,见过重复率超过90%的人。就原因而言,个人认为是他们对摘要和结论的“作用”没有太多认识。对于摘要而言,首先要用一小句话引出为什么做这个研究,然后,简单地概述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然后,直截了当地说出这篇论文的最重要结果,而不是所有的结果,最后说说在这些工作之外重点讨论了一个什么现象就可以。对于论文的结论部分,不再需要把为什么做这个研究、怎么做这个研究说一遍了。正常情况下,应该直接明白地概述所发现的现象、结果(1)、(2)、(3)。让人一看就知道论文发现了哪些现象、提出了哪些观点。至于摘要中说道的最重要结果与结论部分可能重复,作者需要采用不同的句子去描述,而不能够直接拷贝。问题(2):关键词过于随意。帮助研究生修改论文过程中,几乎每一篇论文的关键词我都会要重新选定与修改。最常见的问题是:关键词不是实词、关键词有很多单词组成、关键词中包含不少缩写、关键词在前言中没有出现过。其实,关键词是非常简单的,把前言或者论文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实词挑选出来即可,不需要太多,一般情况下,写4、5个都会满足要求。问题(3):前言引文不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对引言其实是非常重视的。通常情况下,引言可以占到论文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比重。在引言中,作者需要告诉论文评审人、读者这篇论文的意义,让人们看完引言,就能够对作者为什么开展这个研究有大致的了解。引言常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1)引言过短。见过短小精悍的情况,他们只用几句话略微介绍研究背景。个人觉得,除了通讯之类的论文,引言需要写一定的篇幅。2)重要文献缺失。这一条很少有人注意,天下论文如此之多,少引一篇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其实不然,有时候多引一篇重要文献,论文就可能会被顺利录用了。3)文献引用只是简单的罗列,而引文之间没有太多逻辑。引用部分是一个完全用来讲故事的阶段,讲故事最重要的是逻辑,而不是罗列,所以,每一篇引用的文献放在哪个位置都要体现出他的作用。4)引言中同一位置引用文献过多。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工作[1-20]”。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位置放两至三篇引文即可,多了,让人觉得你可能没有读文献。5)引文中否定前人工作。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某某做了某些工作,但他们没有做另外一些工作。但是,如果去说某某做的工作可能是错误的,这就会比较麻烦了。即使有这样的论文,可以不引用,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问题(4):实验描述过于简单。在一篇论文中,实验描述的比重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还是需要尽可能地表达清晰。一方面,读者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如果他们想重复做一次,他们能够按照步骤重复出来。另一方面,实验条件变化一点,结论就可能完全不一样。关于这一部分,个人发现主要问题如下:1)有时候可能实验描述太多,而似乎他们又不愿意多写,有一些朋友直接说实验描述情况论文[**]。而他们引用的文献有一些还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对于这样的情况,理论上讲是没有太多问题,但是,这无疑会增加读者的难度,谁有兴趣和心情去把你引用的这篇文章找出来,再认真研究一番呢?2)实验方法名称不统一。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摘要里实验方法用名称A,到了前言里面,就变了名称B,到了研究方法里面,又变成了名称C,到了结论部分,又回到了A。而这A、B、C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问题(5):结果部分逻辑比较混乱。很多人写学术论文,认为只要结果好就好。其实不然,好的结果有时候也是会被拒稿的,至于主要原因是论文的逻辑结构比较混乱,让人不知道论文里到底在说什么。具体常见的问题包括:1)研究结果只是简单的罗列,而没能把里面的关系弄清楚。我见过非常极端的情况,就是为了把一篇论文写得很长,把完全不相关的两个内容放到一起,最后弄得我不知道他到底想说哪一件事。2)到底先写那一部分,作者没有计划。有一次看到这样一篇论文,作者先写了部分力学性能结果,然后写一部分组织观察,突然他又列出一部分力学性能,又来一部分微观分析,和我写博文一样,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3)实验部分说做了某某研究,但是,在研究结果中就完全没有看到这些结果。还有的情况是在结果部分写了某一些结果,但是就是不知道这些结果从哪里冒出来的,在研究方法中没有提及。问题(6):图表制作比较粗糙。作为审稿人,我在评审一篇论文之前,通常是先看看摘要,然后就会大致地看看论文的结构,然后,很大一部分时间会花在论文的图片上。如果论文图片漂亮,至少我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相反,如果图片质量很差,心情就没有那么愉悦了。论文图表常出现的问题如下:1)图片中字特别小,要用放大镜才能够看清晰。有一些研究生为了简单,只是把机器照的图片给出来。这些图片在一个屏幕上看时,是都能看很清楚,但是,压缩到一篇论文里面,就很难分辨了。2)多个图片放在一起,一按回车,图片格式就全乱。经常帮助他们修改论文,他们给我的时候,还是能够看得不错的,但是,如果我修改里面的问题,图片就乱动,让人找不到北。3)实验曲线,不增加误差棒。有些研究生在论文里面说自己对实验进行了多次重复,但是在图片中只有一个数字。4)图片比例值不统一。有时候一组照片,其中一张放大倍数是100倍,而另一张又变为了200倍。放在一起,本来是方便人们观察差别的,但由于倍数不一样,让人无从比起。5)表格格式不统一。有一些地方,表格采用三线,而另一些地方,则是全部实线。问题(7):论文几乎没有任何讨论。论文的讨论其实是很重要的,但是,据我的观察,研究生写论文对讨论部分几乎是不重视的。一开始我帮助研究生修改论文的时候,都会提出这一条,后来逐渐不说了,因为,说了也没有用,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增加讨论部分。如果大家去看好一点期刊的论文,讨论部分占论文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有一些人说,讨论部分也应该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当然,写好这一部分确实需要一定的水平,需要经验的累积。问题(8):结论部分罗列过多。正常情况下,一篇学术论文只需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即可。也因此,论文的结论写上3-4条就很多了。然而,我见过一些学生的论文,他们恨不得把论文的每一个段落都挑选一句话放到结论部分。特别是我曾经评审一篇论文,某一个作者一共写出了十多条结论,我第一次建议他减少一些结论,结果他略微删掉一部分,第二次审稿的时候,实在没有办法,直接告诉他应该整理到5条,他这才继续提炼。问题(9):参考文献格式混乱。这一条,是让我最为头疼的事情,有时候帮研究生修改论文,我在最后写了一条“请统一参考文献格式”,第二次来看,还是一样,问题多多。就这一条,具体问题如下:1)同一篇参考文献多次出现。这样的问题,说实话,我自己也发生过,如果一篇论文引用50篇文献,自己是很难发现某一篇论文是否重复引用。但,无论如何,在投稿之前,还是需要多看两次的。2)引用论文信息不全。正常的情况下,引用一篇论文基本上都会包含作者、期刊、年、期、页码。而有时候,他们只是写了部分信息。3)格式混乱。有一些论文是根据A期刊的格式写的,有一些期刊是根据B期刊的格式写的。让人初看的时候,即使从别的地方直接拷贝过来的。4)期刊名称错误。对于这一点,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比如“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和“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作者不小心就把第二个期刊名称的International给省略掉了,结果这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期刊……。

盗墓兔

为何一些研究生导师学术成果丰硕,但指导的学生却毕业不了?

对于考研的同学而言,能考上研究生固然不错,但是想研究生顺利毕业,也需要经过一番辛苦努力才可以,现在国内高校一般都是一个研究生导师指导几名学生,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还需要导师的指导。而且研究生导师一般都是有博士学位的老师,在一些高校一些研究生导师还是博士生导师,并且这些研究生导师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非常的多,还申请参加了很多课题,但是实践中发现一些研究生导师自己学术成果丰硕,但是自己指导的学生却毕业不了,那么为何会存在这些现象呢?是否真的是导师水平不行呢?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研究生导师虽然个人学术成果丰硕,但是平时从事行政方面工作,疏于对自己学生的论文指导,没有严格的要求学生,导致学生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没有通过外审,所以无法顺利毕业。比如某些研究生导师个人就是系主任或者学院领导,自己每天工作都是行政管理方面的事物,给予研究生论文指导的时间有限,一些研究生基本上一个月才可以见一次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可想而知。第二,研究生个人缺乏学术训练,没有认真钻研学术。虽然说研究生毕业论文确实需要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但是其实还是要落实到学生个人才可以,一些研究生在学校上学期间每天无所事事,也没有学习写毕业论文所必须的技能,因而对如何写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并不清楚,导致自己研究生毕业论文没有通过外审,导致自己毕业不了,当然也与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不周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是自己责任。第三,学生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创新要求太高,或者论文选题出了问题。比如一个学生是学产业经济学的,但是他的导师确是研究生农业农村问题的,很可能他的导师会给他指定农业方面的毕业论文,这样就与产业经济学不太相关,会导致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外审的时候不被专家认可,导致论文没有通过评审,导致没法顺利毕业,也与导师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以上是从老师我个人研究生期间的个人经验总结而来的三个原因,总体来讲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研究生导师对论文的指导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但一些研究生导师个人学术成果丰硕,但是指导的学生却毕业不了,也是值得导师和学生反思的。

大盗不止

上研究生,导师有多重要?三点决定你的学术上限

在决定研究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有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导师因素。由于硕士研究生一般为学术新人,所以导师因素往往要重于个人因素。但严谨地说,决定一名硕士研究生上限的,并不是仅仅是导师本人,还包括导师所在的团队、导师所拥有的科研条件和导师具备的学术资源和学术能量。首先,导师给你选择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题目,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的高度。如果导师给你选的题很多人都做过,就算你做得再好,你也只不过是多学习了点新东西,多长了一些技能,但不可能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如果导师给你的题目正好是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没人做过的,你稍微一个灵感,就可能成为人类第一个。最典型的一个代表就是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迪迪埃·奎洛兹,他在29岁的时候和导师一起首次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巨行星,虽然他当时创新了一种观察方法,但同样的智慧如果用在其他领域,可能也就是一次技术革新,但用在天体物理领域,就成为了改变人类命运的科学。其次,导师为你提供团队和科研条件,可以影响你的科研的可能性。现在的科研是靠团队的,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才能事半功倍。任何一个老师的所知都是有限的,特别牛的导师在做具体实验上可能还不如下面的一个实验员,如果有整个团队的智力作为支持,你的想法就可以更容易实现。同时,科研条件也是必要保证,因为有的实验,必须要专门的仪器才能完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博士,其实我们不怀疑他的创新能力和努力程度,但是,学校给他提供的仪器本身就很难实现他期望的研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的结果出来之后,很多人下意识产生质疑,不是因为歧视,而是真的出于科学上的怀疑。最后,导师的学术资源可以给你铺就一条更宽的道路。坦白说,题目里说的上限有点可笑了。硕士研究生谈什么上限?硕士就是一个科研的训练阶段,要谈上限,起码得上博士吧。好导师可以继续跟着他,如果是非博导,看看他能帮你推荐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导师,博士导师可能才是决定你上限的人。对青年学者也一样,如果没有人带着你进学术圈子,恐怕也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在基金、奖励、人才称号的评定上,背后没有团队,没有导师,没有学术关系的支撑,靠孤军奋战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研究生,你们的导师还给过你们什么帮助你?一起分享交流一下吧。

九三年

你读研究生是真心为了学术还是为了权钱名利?

读研究生是为了更好的做学术还是为了权钱名利?我的回答是:既不是为了做学术,也不是为了权钱名利。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当初之所以要考研,根本的原因是本科毕业就面临着失业,是处在一种被逼无奈的情况下选择的考研。因为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学术是个什么东东,更不知道研究生还要做学术研究,只是知道考研能够更加容易的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只是知道读研究生能够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未来,没有考虑过学术的问题,至于权钱名利更是没有想过的事情。大多数考研学生都抱着非学术目的读研究生这几年考研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在刚刚结束的19考报考人数更是突破到290万人,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据,可是如此之多的考研学生是抱着做学术的目的而考研的是少之又少。因为在绝大多数考研学生的心中促使他们考研的根本不是学术,而是残忍的现实。正是因为现在社会对于学历的要求已经达到了极为高的一个程度,只有硕士学历或许才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只有考研或许才能够顺利的拿到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而正是因为抱着非学术目的考研,多以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很少有研究生会攻读博士,这也是一个为什么硕士研究生很少读博的一个直接原因。之所以考研更多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可能有些人不相信,大学毕业难道找不到工作吗?大学本科学历难道都难以满足对生活的需求了吗?当然不是,大学本科也能够找到工作,但是生活的档次、生活的环境以及圣湖的压力将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攻读研究生仅仅只是为了能够拿到硕士学历,仅仅只是为了三年之后能够在校园招聘中能够更自信的走到比较好的用人单位展台中递交自己的简历,只是为了能够进入更好的公司,拿到更高的工资待遇,只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更加轻松一下、更加的惬意一些。这是所有考研学生的根本出发点,因为我们只有选择研究生,我们或许才能够改变自己大学毕业式所面临的各种窘境,这就是读研的真实目的。当然不可否定的是,有些学生之所以读研究生就是因为喜欢自己的专业,就是因为希望在自己的专业上能够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取得更多的研究生成果,所以才会选择读研究生说实话,我还挺羡慕以这样的目的走上攻读研究生的道路,相信一定会非常的有趣,也更加的轻松。总之,对于绝大多数选择攻读研究生的学生来讲,只是为了自己能够在研究生毕业之后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基础,能够更有基础和能力去经营自己的家庭,去赡养自己的父母,这就是读研的真实目的。

贾奉雉

导师让研究生跟他的学术观点一致,这实属学术霸凌,毫无道理!

研究学术需要具备独立精神。当一切学术研究与物质挂钩,当一切学术研究受政的羁绊,当一切学术研究受功利的影响,那么学术便成了三者的御用工具,很难发挥它无限的光芒。小编之所以写这个文章,还是源于一个聊天。有天我在东北大学(双一流、985)的校园餐厅吃饭,对面有一个本校的学生,他是15届的研究生,我们俩不知不觉的就聊了起来。当聊到学业时,我问如果你在学术研究中和导师的观点不一样怎么办?我当时真的没想到他竟然会说:“导师的学术水平比我高多了,要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我的错,我一定要听老师的啊。”我本以为像这样的想法只会在普通二本及以下高校会出现,却没想到竟然也出现在了这样一个高等的学府中,回想曾经上学时那些“听话”的学生们,我不禁为中国精英教育发展而感到担忧。因为像这样的学生,在一个重在培养独立精神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任何一个学校都会被笑掉大牙。首先,导师的学术水平比你高并不代表你的观点就必须和导师一致,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都应该具备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人格可以帮助每一位研究者在追求真理中理性的判断,在社会实践中独立的从客观想象中检验真理。人无完人,无论多么高明的人物都会有自己的瑕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此乃自然之理也。如果你们家有小孩子的话,只有你稍微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大人做的事情有时真的不如一个孩子。其次,在教育发达的国家,他们会重视独立人格的培养,从小就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精神,而不是填鸭式教育。填鸭式教育的结果只能是把学生的独特性与自主性扼杀在摇篮里,从而丧失独立精神与批判精神。大学——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构,而是一个学术思想自由迸发,教育网罗无所羁绊的地方。而独立人格就是形成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基础。为什么西方教育很重视独立人格的培养,因为它是一种思想,是人作为人的最有价值的存在。是根据自然法则我们每个人必须拥有的独特性,而这正是发挥学术独立的重要内在精神之一。尊重了这种独特性就是在研究学术上尊重学术的独立性。再次,中国人数千年的封建等级社会造成了我们这种崇拜权威的学术氛围,这种思想比他的肉体更加根深蒂固,并深深地的刺入、融合进了我们的心中,成为了国人身体的一部分。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为了赶上世界潮流,就必须要忍痛拔掉这个束缚了我们两千多年的顽疾,打破权威设置的神圣界限,冲破传统观念所加以理性的羁绊。最后,我要说明一点,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和地位,你都要知道包括自己在内每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来都会被赋予这一定的意义。他的存在有他的意义,没有必要非要围着别人转。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如果达到这些,我们还需要很远的路要走。作者: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