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选三年制还是两年制,他们有什么区别,学长帮助大家分析仁义之慝

研究生选三年制还是两年制,他们有什么区别,学长帮助大家分析

两年制和三年制的研究生有什么区别,到底应怎么选,学长给大家分析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考上本科,随之而来的就是本科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考取研究生,今年研究生的报名人数相比去年增加了几十万,尤其是近几年研究生的扩大规模招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究生。那么考取研究生都有什么用处,而研究生也分为两年制和三年制,他们是否有区别,又有哪些区别,学长帮助大家分析。首先考取研究生得到的好处,有很多含金量也非常高,毕竟从古至今学历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敲门砖,没有学历,只有能力,想要成功是微乎其微的,学历越高,找工作时候的待遇就会越好。而能够考研上岸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人,就比如说今年研究生录取人数大概在100万人,但是却有将近400万人选择考研,可想而知考研的难度都是非常高的。考上公务员之后,在就业方面会有不少好处,就比如说近两年来热门的公务员,如果你是以研究生学历考取公务员的话,是可以直接享受到副科级待遇,也就是说省去了中间科员的时间,要知道一般科员大概在三年甚至有的更长会到五年的,研究生一般只有两年到三年,那么对于研究生来说是两年制的好,还是三年制的优秀,到底应该选哪一个。首先需要给大家说一下两年制的研究生和三年制的研究生的区别一个是专业型硕士,另一个是学术型硕士两年制的研究生被称为专业硕士,这类研究生在读研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需要做科研研究,等到需要就业的时候,一般都是会进入研究场所。而学术型硕士在上学的时候,大部分都学习理论知识的,因此,在动手实践方面专业硕士能力强,在就业后,企业也会更倾向于专业硕士,因此两年制的和三年制的研究生培养方向也不同,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其次两年制和三年制的研究生考试难易程度也不同。专业硕士考试比学术型硕士考试难度低一些,但在竞争方面专业型硕士考得较少,因此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而学术型的硕士竞争力就比较大。此外,这两者的学费也不同,学术型硕士每年的学费大概在8000左右浮动,而专业型硕士的学费会比学术型硕士高,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上了研究生之后,还要拿家里的费用去读书压力,其实压力挺大的。不过,现在的国家政策对于研究生来说还算不错,可以通过自己的科研项目去获得一些奖金,这样也算缓解了自身的学费压力。学长看法通过学长的分析之后,相信大家对两年制和三年制的研究生,有什么区别有了大概的了解作为一名过来人,现在要告诉大家一般考研生都倾向于三年制的学术型硕士,因为他对日后的继续深造,很有帮助尽管专业型硕士同样是研究生,但在学术方面如果没有发表过文献和研究成果,那么可能研究生就是终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大家自己再深入了解之后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这两种硕士并没有好坏之分,有的只是适合与不适合,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学习途中能够继续努力。本期文章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是白槿学长,关注我了解最新教育资讯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绫乃

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读研三年和工作三年孰优孰劣?答案很现实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考研有效人数达到了377万,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这几年来考研人数整体都处于上升趋势,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不管是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还是普通的高校的毕业生,考研似乎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各大院校的报考人数都出现了不小的增幅,很多学校报考人数增幅都达到了百分之十几。其中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在确认前就已经接近8000人,增幅高达42%。这样的火爆的考研情景也不禁让人多疑惑,参加考研的人数怎么这么多了?为什么选择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大家能明显发现,这几年考研人数在逐步增加,而且势头并未减缓,这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不过也很好理解。首先肯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帮助未来就业。大部分考研的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整个社会对于学历的要求也已经越来越高了。读研显然更有优势。其次就是名校情结。有些同学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高考考得可能不尽如人意,没有去到理想的院校,为了圆梦也会选择考研,通过努力考到自己理想的大学,也是很多人考研的原因。第三是专业发展需求。有的专业需求较高,本科学历根本无济于事,比如学医的学生,将来想要从事医生的行业。考研基本是躲不开的。这几个原因还算是比较好的,还有些人考研的原因就值得商榷了。有的是因为去年的特殊情况,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干脆直接选择了考研,考上了就继续念,考不上再想办法。有的学生选择考研其实是为了逃避现实,自己还没有到社会上闯荡的勇气,因此会选择考研、读研来麻痹自己。最后,还有些学生就是纯粹跟风了。自己对与未来没啥规划,不知道做什么,甚至有些随波逐流,看到别人都报考,就跟着报考了。不过能不能考上就另当别论了。虽然每个人考研的动机都比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考研的人数在增加,形成了一种趋势,以后考研的难度也会逐渐增加。读研三年和参加工作三年相比,孰优孰劣?不过虽然考研的人数不少,但是更多的人还会选择毕业后参加工作。有的人不是考研考不上,而是觉得不该浪费这三年时间。考研最终的目的也是参加工作,有更好的收入,但三年时光也轻易地溜走了。工作三年,或许要比读研三年更有意义。这也是大家一直存在争议的地方,读研三年和参加工作三年相比,哪个更有优势?这一点还真不好说。读研三年和工作三年差别还是不小的,工作三年的经验积累是读研不可比拟的,而且读研是花钱,工作是赚钱,最后就是学历上,读研和本科相比,谁更有优势也犹未可知。这么看读研似乎优势不大?也不尽然,主要考虑影响因素还是很多的。比如有的专业就适合读研,学医的本科毕业想就业真不容易,考研还是更好的选择,一旦就业起点也能更高。其次每个人的机会不同,有的人在实习期间会遇到合适的机会,把握住甚至可能改变人生,而有些人的专业前景本就不怎么样,跨专业考个研究生或许能有更好的出路。最后就是自身的问题了。如果能力足够,家里条件允许,那么考研提升学历,向上层社会更高的迈一步,或许会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能力一般,还是尽早工作积累经验更好。所以说,工作三年还是读研三年,孰优孰劣还是看学生自身,没法直接的比较。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是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就是最合适的。什么样的情况下本科毕业应该直接选择就业?虽然读研成了热潮,也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还能进一步提高学历提高就业竞争力,但在有些情况下,同学还是应该尽早参加工作,直接就业。第一种,上大学就是为了文凭。有的学生上大学真不是为了有多高的追求,或者学习多好的专业他们只是为了拿一个文凭。这样的学生自然没有考研的必要,毕业尽早工作是最好的。第二种,基础能力差,不擅长学习的学生。还有些学生可能比较爱学习,也真的非常努力,但是天赋决定了他的天花板,想考研成功会很费力,这样的学生还是参加工作比较实际。第三种,家里条件差,没钱继续念书的学生。有些同学家庭条件一般,想要继续读书也很难,父母供孩子上四年本科就已经拼尽全力了,这样的同学还是尽早工作帮一下家里为好。读研可能不是最好的出路,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最后还是说一下读研。本科毕业到底要不要考研,已经成了大家争议最大的话题之一。具体是读研三年还是工作三年,两者的差异我们前面也详细的说明了。不过我最后还是想说,读研或许不是最好的出路,但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尤其是没找到太合适的工作,或者对当下的生活不满意时,考研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帮助。读研会让你的眼界更开阔,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在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合适的情况,能读研还是尽量读研。

别害怕

你的那些读了3年研究生的同学,后来都怎么样了?

今年研究生毕业已经16年了。我是在西部一个普通一本院校读完本科继续读研究生的。2001年9月份的时候,当时听无知的什么都不懂,大四上学期一周只有3次课,每天都无所事事的,于是班上几个同学约定,干脆考研。于是大家去买了考研复习资料开始泡图书馆,11月双选会又去找了一份工作。2002年1月考研成功。又在本校读了3年研究生,当时还有一个本科同学小田一起上研究生。2005年研究生毕业时,我留校当老师,本科同学硕士毕业后去某985读博士,博士毕业后去深圳某国企工作。现在16年过去了,研究生同学以及以前的本科同学的人生际遇相差挺大的。(1)我本人一直在西部地区高校工作,2005年工作,2006年破格晋升讲师,2009年破格晋升副教授,然后就懈怠了,现在教授一直没有解决。老婆也是同校做行政的同事,有一个孩子有房有车,在西部地区小日子过得还不错。(2)同学小田2008年博士毕业去深圳某国企工作,现在是企业中层领导,有一个孩子。现在他的收入是我的5倍。我们同一年买的房子,我的房子比他大很多,买的时候他的房子比我的贵三倍,现在他的房子比我的贵10倍。现在我的房子价值100万,他的房子价值1000万。研究生毕业时我贪图安逸,小富即安,所以我们的人生际遇完全不同。(3)同样当年的本科同学来说,普遍来说,的确读研究生的同学比没有读研究生的同学就业更好,工作环境更好,收入更好。当然,同样读了研究生,选择不同,追求不同,结果也不同。总之,能多读书就多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人诚不我欺也。工作时能去大城市就去大城市,大城市虽然压力大,生活成本高,但是机会也更多。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理想越远大,获得的收益也越大。

荀卿

国际贸易在职研究生学习几年才能毕业?

国际贸易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专业之一,该专业也有在职研究生教育,而且主要面向在职人群招生,可是报考国际贸易在职研究生需要几年毕业?国际贸易在职研究生毕业时间与选择的报考方式有关,国际贸易在职研究生主要通过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报考。一、同等学力申硕方式:一般是2年毕业国际贸易在职研究生以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学制一般是2年左右,这种方式入学比较容易,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但是想要获得国家承认的国际贸易在职研究生证书,统考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考生在2年内学制内通过统考,并完成论文答辩,学制结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就可以毕业了,并获得国家承认证书。但是,如果无法在2年内通过统考,还有3次考试机会,可能会延迟到4年左右时间毕业。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报考一般毕业时间是2年,如果考试不太顺利可能需要推迟到4年左右毕业。二、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是4年毕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制一般是3年左右,从报名统考到入学,再到顺利毕业一般需要4年时间。因为,这种方式报考和入学不在同一年进行,学制是3年,前一年要复习、报名、现场确认、考试、复试等环节,需要大概持续半年至1年左右。算上学制时间,一般是4年左右毕业。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在职研究生不同的报考方式毕业时间是不同的。

卫鞅

什么!专家建议研究生学制缩短1年?

考研的小伙伴注意一下!咱们研究生又又又被cue到了!近日,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学术专家周天勇建议:“十四五”期间,要想让整个经济体都有新的劳动力进入,小学和研究生的教育应该各缩短一年。”周先生认为过去我们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不得已延长了教育年限,但是我国现在劳动年龄人口、经济主力的人口越来越少,这和目前的教育年限之间是有矛盾的。之前类似的建议也被一些专家多次提及,比如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皮革化学专家、川大博导石碧就曾提案建议: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学制各减少1年。目前专硕一般2年,学硕2年半到3年,如若真的减少一年的话,未来硕士研究生学业将一年即可完成。因此,这些“大胆”的建议每次发出,都在网上掀起激烈讨论,网友对此也是各抒己见,我们一起来详细看下。01 该建议网友们怎么看@远走他方这个比延迟退休好!缩短学制,若选择就业结婚生子的路线,较少面对职场歧视,毕竟大部分人育儿也到26岁以后了;选择读博,年轻也有充分的试错成本。反观延迟退休,欧洲人70岁还能骑车在街上风驰电掣,67岁退休之后大可以享受人生;中国老人65岁就颤颤巍巍,延迟退休是榨干最后的活力,太残忍。@王之葵托利对于博士生来说,能省两年,还是能解决很多问题的。这能够直接降低很多博士生的年龄焦虑!@木Mu_zjs年轻人读完大学、硕士、博士,已经二十八九岁了,特别是高学历女生,毕业时已是晚婚年龄,工作与婚恋难以兼顾。缩短两年,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丁玲当国外很多一年制硕士,而且也有很多是两年毕业,你想当大科学家就去选3年的学硕啊。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如果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1年制硕士就是很好的选择。而且商科一些专业,一年真的足够了,进公司也要重新学知识的。@我不是大本不觉得这样之后整体在学术上都更浮躁吗?少了两年就能确保一定能用好这两年了吗?感觉这样人更像机器,现在打算流水线升级转型了,用更少的时间产生更多的打工人…@三天“小学到研究生缩短两年,使经济有新的劳动力进来”,难道从业者都是研究生?那些小学初中辍学的,职高就业的,大学就业的,难道都不存在?@AgentKevinJia过去为了减轻就业压力,延长教育时间;如今为了增加劳动力缩短教育时间;怎么不让专家去打工增加劳动力呢?现在的教育制度本来就是为了延缓新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让失业率数据好看一点,顺便靠着学生的消费能力把他们父母的钱掏出来拉动下内需。今年形势本来就不好,为了让就业率好看点研究生都扩招了,结果这专家建议直接提前两年上班。02 该建议是否值得推行?一个观点的提出,肯定是有它的出发点,我们不能武断地认定它是绝对的错还是绝对的正确。觉得这个举措是对的人普遍是有以下考虑:▼对个人而言缩短学制后大学毕业也就20岁左右,有极大的年龄优势,参加工作充满活力,年龄轻还没有婚姻压力,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事业中,而且大部分人在30岁之前我想应该都能混出个样来。▼于家庭而言少读两年书,不仅大大减轻家庭负担,而且孩子还能早两年挣钱,一举两得。▼于国家而言缩短学制,不仅能节省国家教育经费开支,还能精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于社会经济而言学生早毕业参加工作,就能更早更多为社会创造价值,增加GDP,拉动经济增长,贡献赋税……尽管好处是不少但该举措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就业压力加大这两年研究生出现这么大力度的扩招,有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通过延长教育时间来缓解就业压力,如果突然减少受教育时间的话,那势必会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学业或将加重研究生学制缩短,将对原有教学计划、师资配备、培养模式等带来很大的冲击,推行过急会产生“副作用”。例如原本三年的硕士研究生,限制到两年内合理安排好课程、课外阅读、实习以及论文写作的统筹和规划,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更别提两年制的专硕了。博士对学术和科研要求就更高了,一般需要拿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的期刊都是比较高级的,数量也比较多,任务也就相应繁重一些。大家想要顺利毕业已不容易,更何况还要缩短学习年限。▼研究生质量如何保证缩短学制,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和规格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有不少学者表示研究生学制改革应与培养方案设计的改革同步进行,而且研究生学制改革方向应实行弹性化区别对行,而不是统一的缩短化倾向。因此,研究生的“速成”是否真能造就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如何在缩短学制的同时,也能严格把控质量问题?这都是不小的问题。总之,该建议的利弊还涉及很多方面,之前大力推行2年制专硕的时候,也遇到过同样的质疑。但当时是由于我国硕士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社会上高级应用型人才缺口很大,硕士的就业口径已大大拓宽,进入应用型岗位成为一类重要选择所致。因此,顺应潮流着力搞专硕,实质上是硕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调整,是高校应对社会需求的积极主动作为。  而如今的社会形势,是否真的已经适合再缩短研究生学制,还要根据调研后的依据、数据,然后作出科学判断。毕竟这牵涉到一个民族的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家怎么看呢?

东使宋卫

研究生学历已经烂大街了吗?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这是一个关于圈层的故事。当你进入并适应一个圈层,渐渐的,你接受的信息会越来越单一,你和你周围的人越来越像,却误以为这些同质化的东西就是这个世界全部的真相!事情不是那么绝对,但大多数高中学历的人感觉身边都是高中学历,大专本科亦是如此,当你处于研究生圈层你会感觉身边都是研究生或是备考研究生的人。事实是怎样的呢?以下是一个2013年研究生入学的数据:研究生入学始于20世纪90年代,每年的入学人数也有所增加。报名人数从1995年开始,平均每年增加4万人。截至2012年,录取的研究生人数首次超过50万人。以下是2014年-2019年研究生招生数据↓↓↓从这些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中国的研究生入学人数共计约2019年大约招收了878万人。这个数据看似很大,但是相比于我国的总人口来说,这个数据实际上非常小。我们可以简单的计算一下,按总人口来看,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比例约为10000人里,只有6个人是研究生!研究生学历是否真的已经烂大街?结果不言而知。在北上广某一些领域,可能研究生学历真的是“烂大街’了,那是因为它处于878万研究生圈层里核心地带,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研究生学历绝对可以让你发光发亮的。几年前春运,通往家乡行驶的火车上,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乘客朋友,“你买到票了吗?“”买到了““你买到票了吗?”“我也买到了!”记者朋友在随机采访到4位朋友后给出结论:今年春运,大家是100%可以买到票的。说研究生学历已经烂大街了,想表达的无非是指读研没用或鄙视研究生学历含金量。我相信大家心里其实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无论你目前在哪个圈层,不妨再往外看看,也许人生有更多不同的风景!

悲夫

普通家庭供一名硕士研究生,三年时间需要花多少钱?学姐说出答案

文/芝麻侃教育“内卷”这个词无意间走红了网络,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本科毕业生想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考研。十年时间,研究生考试的报考人数从“151万”增长至“377万”。与此同时,“读研无用论”悄然出现。辛辛苦苦准备考研,耗费三年的时间,毕业之后并不一定比得过本科生。真的是这样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好还是读研好,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毫无疑问,研究生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公务员,相比于本科生都有着比较大的优势。但是,读研不仅需要投入三年的时间,而且还需要有相应的经济支出。普通家庭供一名硕士研究生,三年时间需要花多少钱?研究生三年时间需要多少生活费和学费?一般来说,理工类硕士的学费是8000元,部分文科类硕士的学费可能会更高,有的专业高达2到3万元,住宿费大致在1500元左右。如果仅仅考虑以上两项的支出,三年时间需要花费3万元左右。生活费涵盖的比较广泛,一日三餐、生活用品、同学聚会等各项支出也比较多。生活费的多少更多的是取决于个人,有的人一个月可能只需要1000元左右,有的人则需要5000元。研究生三年时间,生活费需要5万元左右。研究生三年时间有哪些收入?本科生的收入一般只包括奖学金和助学金,而研究生的收入来源会比较多:第一,奖学金和助学金。和本科生一样,研究生的奖学金也是分等级,一般分为A、B、C三个档次,平均算的话每人可以拿到6000元左右。助学金是按照月份发放,不同学校发放的多少也会有差别,一般会在600元到1000元之间。这样算来,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三年可以拿到五万元左右;第二,导师给予的生活补贴。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除了上课之外,还会参加很多项目,课题组也会不定时地按照学生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当然,即使是同一学校的同一院系,补贴的数量也不会不一样。如果按照每月500元算的话,三年时间可以拿到两万元左右;第三,科技创新奖励。除了以上两项之外,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学校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一般是按照论文发表的数量、专利授权的数量等发放。如果在学校认真努力的话,三年时间拿到两万元左右的奖励应该没有问题。可以看出,研究生三年时间的支出大致是八万元,三年的收入大致是九万元。这说明,如果研究生期间足够努力,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可以有结余。尽管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费和补贴也会有所不同,而且每个人的情况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如果研究生期间足够努力的话,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如果有意向读研的话,即使是普通家庭,也可以大胆地去尝试。今日话题:大学毕业后,你会选择就业还是读研?正在读研的你,一个月的生活费又是多少呢?

臣之事君

研究生学历缩水了多少?从招收人数上看,或相当于20年前的本科生

随着12月26日研究生考试日期的到来,有关研究生学历缩水的话题成为热点。研究生学历的缩水这似乎成为了大家的一个共识,但到底缩水了多少?可能谁也说不清。有网友查询了相关数据,如果从招收录取人数上来看,2020年招收的研究生人数为111万,而1998年招收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为108万,如果仅从这个人数来看,可以理解为现在研究生学历相当于20年前的本科生。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21年的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为377万,再创历年来的新高。我们不妨来看看20多年来的考研数据情况,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到2001年,从最少的报考人数只有11.4万到2001年的46万人,增长了4倍,招生人数也从4.2万人增加到13.3万,录取率相对较低,在25%左右。这一阶段的的研究生学历应该很有含金量,目前他们大都活跃在高校和科研单位等岗位,是中坚力量。第二阶段是2002年到2015年,报考人数从46万增长至164万人,增长了3倍多,但增长总体上放缓,中间有几次出现负增长和零增长的情况,其中2002年增长比例高达35.7%,这主要是由于1998年的大学生扩招延续4年后,考研人数同比例大增,这个阶段的总体录取率在30%左右。第三阶段是2016年至2021年,从2015年的165万增加到2021年的377万,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增长了212万人,如2017年201万,2018年238万,2019年290万,2020年为341万,2021年则为377万,4年内增加176万人,平均每年增长44万人。而录取人数也从2016年的51.7万增加到2020年的111万,预计2021年的实际录取人数将超过120万。与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相对应的是每年高考的报名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1997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278万,录取人数首次达到100万大关,录取率为36%,由此至今的20多年间,高考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和录取率三项数据都是直线上升。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人,录取人数超过800万,录取率80%左右。当然,以上仅仅是从人数上进行分析,并不能说明20年前本科生的水平就等同于如今的研究生。如今考研毕业,有论文发表等诸多要求,与20年前相比,学习任务更重,要求更严,压力并不少。考研人数不断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我国人才总体数量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从本科向研究生过渡,建设研究生强国是必然要求;二是社会对人才需求高学历人才的需要;三是很多学子认为本科阶段就业压力大,认为还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才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对此,你怎么看呢?#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水还值得考吗#

死生

研究生真的烂大街了吗?连幼儿园也要研究生学历了,我白读四年了

点击右上角,关注“幼儿园全攻略”。跟宝宝重回幼儿园,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前段时间,一个深圳的教育集团招聘2020年新教师的名单火了。毕业院校,全是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其中不乏国内最高等的学府清华和北大。一时间大家热论纷纷,焦点就在于这么高的学历,国家花了这么多的资源培养的人才去教小学真的合适吗?其实没有什么合不合适,之所以她们愿意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学历,就是为了自己的选择自由。当小学老师,何尝不可?况且这所小学给到的待遇,真的也是重视人才。但让略略郁闷的是,研究生们真的烂大街了吗?清华北大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要跟普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抢饭碗了吗?当人们还在因为小学招聘高等学府的研究生无语时,公办幼儿园招聘也已经要研究生了,更加悲催的是还发生在了略略身边。让我不禁发出深思:我四年本科学习白读了吗?连考公办幼儿园的机会都不给我了。用一句自嘲的话: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当初略略本科毕业了没想继续深造,选择了一所民办集团幼儿园工作。一工作就是3年,也干到了园长助理的岗位。可是随着政策的变化,略略发现和感受到幼教事业的未来是属于公办属于普惠的。于是合同到期后,果断做了告别,选择到了一所公办幼儿园工作。开始了自己公办非编的工作,遗憾的是2020年联考落榜没有上岸。心里默默安慰自己,还年轻,35岁前都还能考,毕竟自己才开始准备,哪有一次就上岸的?2020年遇上疫情,公招考试也是延期,考试人数也是暴增,政策上已经倾斜于2020年应届生,往届生哭了。年底的公告,基本都是招2021年应届生了。结果错过一次机会,我就失去了整个世界。自己所在的地区,前两天的公招通知出来,满怀期待的下载打开,再泪流满面的关闭。区内的几个老公办园要么是高层次人才招聘,要么只招研究生了。这也实实在在打那些人的脸了,还好意思说教幼儿园的都是读书不行的了吗?但是我们也可以从招聘要求上可以看出,公办园对于研究生专业的要求是比较广的。只要是关于教育类的,基本都能报考。答案也很明了了,公办园招高层次学历的教师,主要是学术研究的。幼儿园搞学术研究?别惊讶,这是真的。在公办幼儿园,家长是交的学费少了,园所的一切资金来源于财政。园所一年下来能有多少钱?各方面的“表现”是相当重要的。办园水平越高,办学质量越好,社会认可越强,很明显就能获得好的扶持。所以在好的公办园的老师,实则是相当累的,除了要正常带班外,还有各种培训、接待、课题申报等等。在园研究生老师的价值,一下就体现出来了。研究生,书读得多,也就越会写。在公办园公办校“写”的能力,那是相当吃香的。有时候不光园所的,连领导的研究生的你也会一并包干了。能不招研究生吗?那的确是咱本科生办不到的事儿啊。研究生也许不是烂大街了,而是工作真的不好找了。这学期我还在纳闷,一个研究生小学妹考了一个要求只是本科的幼儿园岗位,还是一个新开园。原来真的只是因为没文化,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你们认为教小学不需要清华北大博士生,那你们认为教幼儿园需要高校研究生吗?唉,我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了。管我什么事儿呢?我连报考的资格都没有,继续在我的公办幼儿园干着同岗不同酬的工作吧,也许下一次公告又照顾我了呢!好吧,我一定又是想多了。应届生都照顾不过来,我这一个往届生好意思吗!好好看书,好好刷题,好好工作吧。否则机会真来了,我也拼不过那些小年轻了。告别2020,起航2021。希望今年略略能顺利上岸,有时间就再考个研究生吧!要不然哪天幼儿园身边的同事都是研究生了,我还是个本科生那也太尴尬了。今日话题:你觉得幼儿园教师有必要研究生吗?欢迎评论下方留言分享讨论或吐槽。原创不易,欢迎分享关注;不忘初心,感谢点赞评论。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师,致力于帮助更多的宝妈们!

祈雨

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最近几年还值得上吗?

有家长今天咨询: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最近几年还值得上吗?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为何不值得去上呢?这个问题实际上似乎是:本科毕业后找工作和考个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到底该怎么选?首先来明确一下何为“普通大学”。我们平时把更多关注给了重点大学,985、211,其实这类大学加起来也就112所,在我国七百多所本科院校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就算加上一些双非的名校,也不会超过本科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那么,剩下的就是一般一本大学和二本大学了,而这些院校绝大多数都招收研究生。而我们一般所说的一本、二本是从高考录取的角度划分的,对于研究生招生,实际上并没有这类划分。所以,对于考研来说,普通大学也就是招收研究生高校中层次最低的那类了。看到最低层次这几个字,很多人似乎觉得没有必要再去读研了。但实际情况是,报考的紧张依然很激烈,尤其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层次再低的研究生,那也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有着本质区别。研究生教育是专业度更好、知识层次更高的教育,即使是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是合格的研究生,也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重视,就业时自然要比本科生有优势得多。不过一些专业研究生就业遭遇困难也不是新鲜事,这个专业密切相关。有热门专业,就有冷门专业,那些冷门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就业的范围已经决定了即使是研究生,也很难有好的发展平台,这进一步缩小了该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距。从这些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往往都很后悔,因为三年读研后,他所面临的现状比起本科毕业,实在没有多大的改变。因此说,关于普通大学研究生,除了极少数冷门专业外,绝大多数专业的研究生是很有必要去读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文科类本科专业,通过考研提高自深层次,对参加公务员考试大有好处。如果是理工科的热门专业,那就更应该去读了。虽然,考研时要看重院校,但当你没有条件去选择院校时,就去选择专业,如果连专业也没有能力去选择,那就仅仅选择考研,先让自己成为一名研究生;对于冷门的研究生,至少可以有机会去读博,走更专业化道路,那时,即使再冷门的专业,也都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