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培养方式优化改进爱很大

研究生培养方式优化改进

近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就改进研究生培养方式,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若干意见。该意见包括九个方面内容:深入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大力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强一流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政策措施保障等内容。其中提出的一些改革计划、建设项目、管理措施,如对发生导师师德师风负面事件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所在二级学科(方向)减少招生指标的50%,情节严重的暂停招生1年;定期举办研究生学科(学术)竞赛、学术论坛、创新大赛、技能大赛,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建立导师退出机制,根据导师岗位考核结果,每年动态调整不低于2%的导师等,既具有创新性,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近年来,我省采取一系列举措,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了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并重的培养格局,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是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师德师风、学位授予等方面仍有问题发生。为此,专家组在充分调研分析我省研究生教育现状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并征求各方意见修改完善。(记者 陈婉婉)【来源:中安在线】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迷与狂

在职研究生:研究生培养三大方式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方式

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中,除了全日制研究生,还有单证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完全脱产学习,所以很少有人选择这种报考方式。目前,在职人员普遍选择的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为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政策变革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型。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对在职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的报考形式并入到了一月联考(与全国研究生统考合并),在职研究生并未取消。2017年后考研,不再只是学硕,专硕之争,双证在职考研并入统考。非全日制研究生1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和往届本科生。一般专业本科应届生或往届生、专科毕业2年达到同等学力可以报考。主要针对学历不够,想提升学历的人群。在职研究生双证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其中,管理类专业需要本科毕业三年/专科毕业5年方可报考(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以及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具体以各大院校的招生要求为准。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需要参加初试和复试2个环节。不但要一起考试,考试内容、录取标准等规定都是一致的。毕业后可以获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申硕五月同等学力申硕招生对象主要为在职人员,专科和本科生都可以参加同等学力课程学习,但如果想要拿到硕士学位,必须参加申硕考试。主要针对于基础薄弱,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想上名校的人员。而申硕考试的条件:本科学历且获得学士学位时间达到3年,或本科学历虽无学士学位,但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单证在职研究生,招生无需参加全国硕士统考,免试入学,先学习再考试;申硕的话只通过五月同等学力申硕,而且统考科目只有2科,外语和学科综合,各科达到60分即通过;而且,单科成绩有效,有4次考试机会;毕业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参考标准1、职业发展前景2、自身应试能力与知识水平3、学校口碑与知名度4、地域交通

祸福相生

为迈向一流,这所211高校重磅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

本文来源:中外学术情报整理自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南湖新闻网为推进“双一流”建设,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4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农大研究生院发布《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指导性意见》,启动了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在这一《指导性意见》中,该校为了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主动作为、突破创新、自我改革,做出许多开创性举措。经中外学术情报整理,其中看点包括:1、增设博士生资格考试(通过了才是PhD Candidate)2、明确要求博士生须具有境外学术交流或研修经历(博士生都要出国)3、研究生公共必修课中增设《学术道德与科技写作》(杜绝学术不端)4、对所有研究生增设文献综述的环节要求(强化功底与规范)5、“双一流”建设学科须开设5-7门全英文课程,其他学科须开设至少1门全英文课程(人人都得会英语)6、各学科须开设至少1门跨一级学科的学科交叉课程(强化跨学科能力)7、强化文史哲学习,各学科须开设一门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文史哲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人人都得有人文素养)8、本科生选修本研贯通课程库内的课程可认定为本科生阶段及研究生阶段学分;硕士生可选修本科生学科核心课、博士生可选修本科生和硕士生学科核心课作为补修课程(支持跨级选课,打通本硕博学习通道)对于此次时隔六年启动了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记者也专访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斌。(南湖新闻网)01、记者:请问出台《指导性意见》的背景和目标是什么?答: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研究生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后备军,动态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上一轮培养方案修定是2014年,当前我校研究生规模和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且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对一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目标,为适应上述变化,我校决定启动本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定工作。这是一项主动作为、突破创新、自我改革的重要工作,将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规范培养过程,提升培养质量。02、记者:《指导性意见》是怎样出台的?答:学校成立了由学科负责人代表和管理干部组成的《指导性意见》起草专项工作组,调研了三十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历时十周,每周一次研讨会议,集中推演论证,在完成整体构架的基础上,逐一敲定条块细节;初稿形成后,先后三轮征集导师和学院的意见,收集了各学院(科)负责人、导师、教学秘书反馈的意见一百余条,数易其稿,最终经校领导审核后发布。03、记者:本轮《指导性意见》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第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秉承“高质量、国际化”理念,吸收、借鉴国内外一流学科先进的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第二,坚持分类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学科交叉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第三,坚持个性化培养。各学科可对课程设置、培养环节要求等进行相对灵活的安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04、记者:可否简单概括《指导性意见》的变化?答:总体上看,新的《指导性意见》更加弹性同时更加严格。弹性体现在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严格体现在对重要环节的刚性化要求。05、记者:本轮《指导性意见》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哪些主要变化?答:第一,扩大研究生学习自主权。在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必修课学分要求,一级学科内仅设置一门平台课,二级学科课程可按学科特点设计,让研究生有更多的自主选课空间;实施有条件申请公共英语课免修政策。第二,强化学科交叉、人文素养和全英文课程建设。在公共必修课中增设《学术道德与科技写作》,各学科须开设一门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文史哲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明确学科交叉课程和全英文课程建设任务。第三,推进本研贯通,实现本研课程互修互认,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06、记者:本轮《指导性意见》在培养环节方面有哪些变化?答:首次对研究生培养中的关键环节设置学分,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如针对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增设博士生资格考试、学术活动、实践活动、预答辩等必修环节要求,明确要求博士生须具有境外学术交流或研修经历,提升全球胜任力。07、记者:目前此项工作的进展安排?答:4月2日,研究生院召开学院分管领导会议,专题布置了此项工作。各学院积极响应,围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取得了诸多共识。各学院将成立专班,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工作方案。研究生院将组织校内外专业人士对新的培养方案逐一评审。9月前形成终稿,将从2020级研究生开始使用。08、记者:培养方案作为总章程和路线图,是否还有相关配套工作?答: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是长期性工作,目前正在谋划三项配套工作,一是推进以研究和职业发展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重构;二是推进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及配套改革;三是推进学位授予全过程特别是重要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以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以下是《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指导性意见》的具体内容:关于修(制)订2020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为深入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双一流”建设,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学校将开展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并制定指导意见如下。一、工作目标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标国内外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准确定位,凝练特色,结合学科发展现状修(制)订培养方案,体现出学科优势和培养内涵。二、基本思路1.坚持高标准。各培养单位应充分论证,秉承“高质量、国际化”原则,大胆吸收、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先进的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明确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2.坚持分类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要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发挥科研资源的作用,加强学科交叉联合培养,激发科研思维;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激发创业思维。3.坚持个性化培养。各培养单位在满足学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发展目标要求,对课程设置、培养环节要求和学分构成等进行灵活安排,给研究生留出足够的选择空间。三、本轮修(制)订重点要求1.按一级学科统筹修(制)订。由一级学科主要依托培养单位召集相关培养单位协商,共同修(制)订培养方案,既保持总体一致,也包容个体差异;尚无一级学科授权点的可按二级学科修(制)订。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按类别(或专业领域)修(制)订。2.明确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各培养单位根据自身实际与特点,确定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培养目标,并围绕培养目标,在品德素质、知识结构、基本能力等方面制定更为明确详细、可视化的要求。3.重点梳理研究生课程体系(1)系统设计。课程体系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顶层设计、学科交叉,系统规划,体现完整性、前沿性、层次性。所有研究生课程必须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全英文课程必须有英文教学大纲。(2)本研贯通。建立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注意课程内容的整合与衔接。本科生选修本研贯通课程库内的课程可认定为本科生阶段及研究生阶段学分;硕士生可选修本科生学科核心课、博士生可选修本科生和硕士生学科核心课作为补修课程。(3)优化结构。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学科核心课)和选修课(专业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全英文课程)两种类型。公共必修课中增设《学术道德与科技写作》,同时,各学科须开设至少1门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文史哲类必修课程;选修课中增设学科交叉课程和全英文课程,各学科须开设至少1门跨一级学科的学科交叉课程,“双一流”建设学科须开设5-7门全英文课程,其他学科须开设至少1门全英文课程。4.增设培养环节学分对培养环节增设学分,强化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其中,对所有研究生增设文献综述(1学分)的环节要求;对学术学位硕士生增设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的环节要求;对学术学位博士生增设资格考试(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预答辩等环节要求。各单位须制定环节管理与考核细则。四、工作要求(一)组织机构各培养单位是研究生培养的责任主体,应成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领导、工作小组,统筹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1.领导小组:各培养单位成立以党政正职负总责、研究生教育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机构,统一规划和协调本院修(制)订工作。2.工作小组:各培养单位按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成立修(制)订工作组,由学科负责人、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院研究生教育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代表等组成,具体负责各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3.评审小组:各培养单位成立3-5位国内外学科专家组成的培养方案评审小组,对培养方案修(制)订进行评审,并提交学院审核通过。(二)建立修(制)订材料档案各培养单位应对修(制)订过程中的调研情况、会议情况、评议审核情况等做好记录,建立材料档案并及时归档。(三)统一审核各培养单位提交培养方案后,学校组织专家对培养方案逐一审核,未通过的,需返回修改,限期重新修订。(四)跟踪指导学校将根据各单位修订日程安排,安排专家前往各培养单位,全程跟踪、检查修(制)订过程中各关键节点的落实情况。(五)时间安排1. 2020年4月,学校出台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指导意见。各培养单位成立组织机构,各学科分别选择至少3个国内、国外一流学科为标杆,深入调研比较,征求用人单位、师生意见(含毕业生),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形成培养方案修(制)订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详细的工作方案。(责任单位:研究生院/各培养单位/一级学科点)2. 2020年5-6月,完成培养方案修订(初稿)及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制定。工作组组织完成培养方案修(制)订(初稿);各学科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完成课程设置,组织编写完成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并确定各门课程责任教师(团队);学院审核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报研究生院审核。(责任单位:各培养单位/一级学科点)3. 2020年7-8月,学校评审。学校组织专家逐一审核各方案,审核未通过者,限期修改重新修订,直至通过为止,形成终稿。(责任单位:研究生院)4. 2020年9月,从2020级研究生开始使用新培养方案。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2020年4月1日

鬼三惊

关于大连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式,你不得不知的那些事!

攻读在职研究生课程可以有效提升个人能力,而且学习还不耽误工作,由此受到广大上班族的喜爱。这种课程班均由高校开办,保证教学质量。有些人对大连理工大学在职研的培养方式感到不解,本文进行详细介绍。大连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据了解,本校开设的在职研课程班,采用名师讲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分制的方式培养学员,可真正学到知识。详细情况如下:一、名师讲解大连理工大学开设的在职研课程班,由知名硕博导师、教授、专家等人士亲临授课。这些老师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对专业有着深入认识,学员可享受优质课程。另外,面授的讲课方式,学员可与老师面对面交流,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讲课方面,本校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讲解理论知识,还会穿插一些实际案例和情景演练。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学员理论知识不足,还能提升实践能力,从而做到学以致用。三、学分制该校在职研采用学分制,即毕业时要求学员需达到相应学分数值,这样才能顺利毕业,而不同的课程均设有不同的学分。因此,学分制会督促学员平时认真学习,以保证教学质量。以上就是关于大连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式的介绍。总之,该校以名师讲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分制的方式培养学员。从而实现此次深造意义,值得大家前来报考。

小毖

考研应选学术型还是专业型?区别在哪?最大的不同在于学位证

考研时候是考学术型还是专业型呢?学术型是不是专门搞学术,专业型是不是相当于专科一样,主要学习专业技能呢?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对,在高校的培养目标中,学术型培养的是学术人才,而专业型学位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的就业型人才。但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差别并不大,在实际的学习课程上有一定的区别,并且在毕业要求上面却有着不同的要求,或许这就是学术型和专业型差别所在。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不同之处在进行考研报考的时候,很多考生都在纠结应该选择学术型研究生还是专业型研究生,对二者的概念及培养目标并不清楚。下面看一下这二者的区别有哪些?1.初试考试科目不同。学术型研究生考研初试需要考英语一、数学一(有数学的专业),在考研中,数学一被很多人视为“噩梦”般的存在。专业型则考英语二、数学二(没有数学的专业考专业课),相比较而言,专业型的初试科目比学术型要简单一些;2.录取后,导师更青睐学术型研究生。大部分学校的专业型研究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学术型研究生占比少,所谓“物以稀为贵”,因而在联系导师的时候,更多的导师希望能招收到学术型的研究生。并且能招收学术型研究生的导师一般都为教授或者有项目的副教授,这也表明了学术型研究生在高校受到的重视多一些;3.研究生学习的课程不同。在正式进行研究生课程的时候,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相对偏向于理论,并且要求学习的科目会比专业型多一些,这一些有所差别,但研究生的课程作用并不明显,大部分要用到的知识都需要自己学习;4.学位证书不同以及读博方式不同。专业型和学术型在最终的学位证书也有所不同,学术型的包括范围会更广一些,学术型研究生想要读博可以直接直博不用参加考试,但专业型则不能直博需要参加博士生考试。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相同之处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时候,都是跟着导师学习,导师让学生做哪方面的研究就往哪方面。因此,在同一个科研团队的研究生,不管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科研内容基本上都共同承担,导师也不会刻意单独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在团队开会,或者在平时安排事情方面,如果不知道某一个研究生是否为学术型研究生,几乎看不出差别,培养方式也基本相同。在找工作时,学术型研究生是否更占优势呢?其实不是。在真正找工作的时候,学术型和专业型本身差别也不大,主要看自身能力以及实习情况。结语:虽然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有许多不同,但在培养方式上都是跟着导师进行科研工作,入校后看不出太大的差别。

似趼

安徽优化研究生培养方式

近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就改进研究生培养方式,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若干意见。该意见包括九个方面内容:深入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大力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强一流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政策措施保障等内容。其中提出的一些改革计划、建设项目、管理措施,如对发生导师师德师风负面事件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所在二级学科(方向)减少招生指标的50%,情节严重的暂停招生1年;定期举办研究生学科(学术)竞赛、学术论坛、创新大赛、技能大赛,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建立导师退出机制,根据导师岗位考核结果,每年动态调整不低于2%的导师等,既具有创新性,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近年来,我省采取一系列举措,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了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并重的培养格局,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是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师德师风、学位授予等方面仍有问题发生。为此,专家组在充分调研分析我省研究生教育现状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并征求各方意见修改完善。(记者 陈婉婉)

不夭斤斧

研究生培养要补齐这些短板

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林最近很为考研的事困惑,“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选专硕学制短,更贴近工作实际,但又怕学不到真东西,实践走过场,就业时相比学硕似乎也会受一些‘歧视’。到底该报学硕还是专硕?很犯难。”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批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但小林的困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研究生培养体系仍存在一些短板。记者梳理发现,在研究生招生“入口”、课程体系、科研及论文训练、毕业“出口”、分类培养等环节都存在短板。问题一:招考复试形式单一,能力考核不突出“研究生复试常遇几大问题与踩雷点”“5款研究生复试简历模板及面试小tips”……在某互联网社区,许多应试者追求复试“通关宝典”。作为研究生教育“入口”,当前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采用笔试,复试采用笔试或面试或两者兼而有之。学生对“通关宝典”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复试的问题:面试形式较为简单,专家提问较为固定单一,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科研潜能的考查不够;缺乏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考核,没有对学生学术倾向做专业适配性评价;专业型、学术型研究生选拔标准雷同。问题二:研究生课程前沿性、交叉性不足,内容“本科化”《2019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对课程体系合理性、课程内容前沿性,对课程教学在夯实知识基础、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实践能力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记者发现,部分研究生反映老师授课的内容老化,教学幻灯片沿用多年,课程设置前沿性、交叉性不足。此外,研究生课程内容与本科课程有重合现象,在难度上与本科差距不大;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灌输而不重视学生个性和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多样性不足,也是研究生普遍反映的问题。问题三: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区分度不够,培养方式单一“硕士一共读了两年时间,并没有太多实践导向内容的融入,有时还会跟学术型硕士一起上课。”张辉(化名)是被调剂到专业型硕士的,在他看来,两者的培养方式没有太大差别。按照培养方向的不同,我国研究生教育可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类。但一些学生反映,二者在课程设置上区别不大,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对学术研究方法讲授不够;而专业型研究生课程却又与实践脱节,且大多采用与学术型相似的“课程+学位论文”模式进行培养。相关调查显示,从2012年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拥有校外导师的比例一直偏低,进入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践的比例也不高。问题四:科研训练学术含量偏低,部分学位论文质量不高参与一定的科研活动、接受必要的科研训练是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重要培养环节。但相关调查显示,参与科研项目的学术含量“很高”或“较高”的研究生比例仅为52.7%,研究生对于科研训练在提升创造力及自身就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评价也相对较低。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但部分研究生论文还存在内容质量不高,甚至学术不端、抄袭的问题。从2019年底到今年3月,江苏、广东、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问题五:“严进宽出”频被吐槽,分流淘汰机制尚未建立“学生考进学校,只要不是长期缺课、犯重大错误等,到达年限就都可以毕业。甚至有导师帮助学生‘放水’。”长久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分流淘汰机制,“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被频频吐槽。近年来,不少高校向“躺着也能毕业”的怪圈亮剑,陆续公布研究生清退名单,但大多只是针对修业时间超期的研究生,并未从“出口”端真正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本报记者 周世祥 杨飒 邓晖)【来源:光明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范艳

研究生期间都需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所以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到达相关方向的知识边界,更要求能够形成一定的突破。目前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研究生教育也在积极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比如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分为了专硕和学硕两种培养方式。专硕更注重与行业应用的结合,往往会配备专门的企业导师,提升学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能力,而学硕则更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争取在理论体系上有所突破,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学硕可以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通常情况下,研究生的教育为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理论知识的学习。通常研一期间会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知识体系会在本科阶段的基础上有所加深。以大数据方向为例,研一期间会重点深入学习算法知识和统计学知识,研一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在课堂上度过。对于研一的同学来说,这段学习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可以全面丰富自己的基础知识结构,以便于为后续的科研打下基础。第二:具体方向的研究。研究生通常要有一个自己的主攻方向,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某一个细分领域以便于形成突破。通常情况下,研究生在研一结束之后就会进入到导师的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这段时间是比较辛苦的,一方面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考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为大部分科研都需要伴随着大量的实验。某些学科(医学类)的一个实验往往都需要做几个星期才会有效果,有的学生甚至会在出结果的时间点住在实验室,以防止错过观测窗口。第三:成果验收和论文撰写。研究生阶段不仅要做实验,还有论文撰写的要求,通常需要撰写公开发表的“小论文”和最终的“大论文”。小论文的撰写通常会随着科研的进行来撰写,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规格和数量上的要求。写论文是比较辛苦的,需要阅读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后,在答辩之前通常还会有一个科研成果验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艳阳天

普通高校和重点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哪些区别

首先,当前国内整体的研究生教育资源还是相对比较有限的,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也相对比较小,由于研究生教育对于教育资源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短期内大幅度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也不太现实,因此对于有明确读研计划的人来说,在普通大学读研也是完全可以的。研究生教育比较注重学科实力,实际上不少普通大学在某些专业学科上也有比较强的实力,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这样的高校还是可以重点关注的。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重点大学(985、211)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还是具有一些优势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题资源更丰富。研究生教育对于课题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课题的级别和规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也有比较直接的影响。相对来说,重点大学往往会有更丰富的课题资源,一些重点实验室往往也都坐落在重点大学。第二:导师资源更丰富。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普遍采用导师制培养方式,所以导师资源对于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能力有比较直接的影响,相对于普通大学来说,重点大学的导师资源往往更加丰富,这是比较明显的优势。导师资源与课题资源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有了高级别的课题往往会吸引高端人才,而高端人才也会促进高校获得高级别的课题。第三:行业资源。行业资源对于研究生教育也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与行业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通常来说,重点高校往往有更丰富的行业资源,这对于未来研究生的就业也有比较直接的影响。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微乎其微

成为研究生后,你才明白,考研其实不是最难的!

考研上岸后,又有哪些要求等着你呢?班长翻了翻某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要求,发现任务很重啊,也明白复试的时候,为什么导师会问那些问题。现阶段,21考研人还在为初试做备考,大家的目标是以上线为准,真正的为了兴趣而学的估计很少吧!看看下面班长罗列的研究生阶段的要求,你的学习目标是不是有所改变。2021考研1.掌握本学科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了解、熟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2.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专业外文文献阅读、开展相应学术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3.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5年。达到本学科培养方案要求的,经过导师同意,可以申请提前毕业。部分院系根据学科特点与培养实际情况,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4.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由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共同培养相结合。(导师组可根据需要,有跨学科、跨专业或者国内外同行专家组成)5.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主要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基本文献阅读能力、开题报考、学术活动、实践环节与科研训练、中期考核、预答辩等培养环节考核要求、科研成果、学位论文要求、基本文献阅读书目等。6.研究生入学两个月内,导师和导师组就要制定学科培养计划,经过审定后,会交由院系存档,这是以后考核的标准。7.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组成:学位公共课程、学位基础课程、学位专业课程、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等。8.研究生课程学分基本要求:除了学位公共课程外,总学分和其他各个模块学分,不得低于学校最低学分要求。9.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的次数应该不少于30次。(学术活动包含:各类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和学科竞赛等)10.研究生一般在二年级的时候要进行各项实践活动。(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包括教学实习或科研实践,文科研究生同时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教学实习或科研实践需要完成至少40学时的工作量,社会实践需要完成至少10个工作日的工作量。11.研究生应该有不少于1年的时间,在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训练,独立设计和完成某一科研课题,培养独立科研工作能力的过程。12.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可以是基础研究或者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攻关任务从事应用开发研究,但是,必须要有自己的独创性见解或特色。我们知道了研究生的学习生涯是个什么情况后,也就更加清晰地明白,初试与复试的意义所在。班长真心的希望大家学好一门语言,尤其是英语,不然,这个研究生不好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