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读研期间可不可以换导师?跟导师合不来该怎么办?版者

读研期间可不可以换导师?跟导师合不来该怎么办?

相信很多读研的人和我一样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和导师处不来,和实验室某个人合不来,研究方向不感兴趣等问题。想退学又觉得可惜,时常纠结不知道怎么办,甚至抑郁,想换导师又怕换不了,甚至不知道可以换导师。生活一度处于黑暗状态。其实研究生甚至博士期间换导师的人蛮多,成功的也很多,我本人就是研二第一学期换的,原则上不建议换,但是实在调整不了自己,要到抑郁的状态,千万不要委屈了自己。打算换导师,第一件事就是去学校官网下载换导师相关表格,按表格要求签字。换同院导师是最容易的,学校和学院不会卡,只要两个导师同意,一般修完的学分也不需要重新修,跨院相对麻烦,学院领导不会轻易签字,但是坚持去说,用实情去告诉领导,自己真的不喜欢该方向,领导不会没有半点人情味的。研究生导师的权利是特别大的,但是也大不到可以控制你全部行为的地步,不要怕。换导师前一定要慎重选择新导师,新导师为人,研究方向,和实验室氛围,避免再次踩坑。这是对于导师并没有选择性问题的换导师。如果遇到品行有问题的导师,如果有证据一定要保存多份,直接去媒体或者学校举报,争取立马换导师,保证自身安全。科研生活本身是乏味的,但是科研精神本身是精彩的,不要因为一些不应该存在的因数影响三年的美好生活。研究生期间你们遇到过怎样的导师呢?想换导师的可以在评论区咨询,换导师成功的,可以将经历分享一下,帮助一下有需要的人。

互有

教育部新规:研究生可以换导师,还是“一票否决制”?

2019的考研初试已经过去,近日,复试线也早已陆续公布。不管同学们考得如何,都不应该再纠结于过去的事情了,应该积极地去面对以后发生的事。目前,我国很多研究生都是”导师制“,什么意思呢?其实也就是说,同学们在读研期间,最初录取你的导师,就是你的领导,同时,导师也要对自己的学生在校期间的研究生生活进行直接的管理。奔跑在人生路上但是,在前些年,频频曝出研究生导师因为与学生关系不和,从而故意刁难学生,甚至是辱骂学生,最后学生连毕业都不能毕业。而且,因为那时,学生是无权选择导师的,只能是导师选择学生,所以,许多学生因为不符合某些导师的”脾气“,而相当于白上了一回研究生。自己辛辛苦苦考上的研究生,却因为导师个人因素,而付诸东流,想一想实在是让人觉得非常无奈和愤怒。备考学生于是,针对上述的这种现象,教育部近日出台新规,规定从2019年开始,在研究生阶段,如果导师对自己的学生又骚扰、辱骂、压榨、刁难等行为,学生可以上报给学校,学校在彻查之后,如果情况符合学生所述,将对相关教师进行处理。备考学生在前些年,媒体上曝出了许多研究生因为不堪导师的辱骂和刁难,而选择了轻生。如果没经历过考研的同学们,可能不会明白,为什么他们不选择退学呢?因为考研对学生的精力要求很高,备考期间,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人想过放弃或者直接放弃。所以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不选择退学了,因为退学意味着一切又要从头开始,又要经受一遍巨大的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于是很多人宁愿选择轻生,也不愿意退学。所以,教育部的这个规定可以说是大快人心。现在师德师风的考察,在高校教育考核体系中的占比越来越重,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水平提高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学生上学上得舒心,上得放心。

卖国贼

研究生阶段,发现导师没有项目,怎么办?可以换导师吗?

大家在考研的时候,都在期待自己美好的研究生生活,自己喜欢的学校、新的环境、高大上的实验设备、明亮整洁的实验室、新的导师,还有和自己一起做科研的小伙伴。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考出好成绩、顺利录取,并选择了好导师的前提之下,否则就会发现导师并没有项目、没有什么事情可做,那么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如果你还没有上研究生,正在备考,一定要在好好学习之余去搜集一些资料,包括学校、专业、就业等信息,多和学长学姐沟通,看看具体自己上了研究生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在选导师之前也要好好的把握,虽然导师和学生是双向选择的,但是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将主动权尽可能大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已经选择了导师,导师没有经费、没有项目的话,要和导师沟通一下,导师有可能是正在申请还没有下来,985高校导师没有经费的情况不多,即便导师没有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 也可以申请到省部级的经费,或者可以申请校级的经费。导师如果长期没有申请到项目,导师的聘期考核任务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在项目方面导师比学生要着急,而且高校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素质,对于导师的硕导和博导资格都会进行审核,有明确的经费要求,所以多数时候导师的经费还是有的,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如果真的没有,部分文科专业是不太影响的,可以继续做研究,但是如果是理工科,比如材料或生物方向,没有经费对课题的影响是很大的,没有经费就没有设备,没有设备就谈不上实验,这样没有结果,自然就出不了论文,后果很严重,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多和导师沟通,看看怎么办,导师是会负责的,实在没有办法可以考虑更换导师。这个世界上没有经费的导师很多,因为每个学校是不同的,所以大家要多沟通,好好选择,多方面的考虑,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红杏劫

读研期间可以换导师吗?研究生换导师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读研期间,导师虐待压榨学生,该怎么办?这是一位网友的留言。当时我跟他是这样回答,我说,能忍就忍,不能忍,再换。后来他又跟我留言说,学院不给换导师。这个事情很纠结,那么本文就谈到了在读研期间学生能不能换导师。关于这个问题,网上有很多答案,我也看了一下,作为研究生同学在读研的时候真有可能碰到一个导师对自己不太好,萌发了想换导师念头。但是,研究生去换导师,好像有一点点感觉叫欺师灭祖也好,叫踩红线也好,总是很难的事情,那么问题是我们研究生想换导师,到底有什么依据,参照哪一个法条呢?那么法条来了,在2020年的11月份,教育部发了一个文件,名字叫做【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大家把这个文件的名字记清楚,可以上网去查,教育部的网站也有这条文件。在这条文件里面就规定了研究生导师的行为八个准则,写得非常清楚,基本上就涵盖了方方面面。这个指导意见下发了之后,有很多大学。就已经修改了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的相关文件。以前我们研究生在换导师的时候,主要是因为可能导师调离或者病退,或者说不愿意带了,或者其他的原因,就把学生给了其他的导师去带。除了这些原因,如果是因为导师和学生之间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关系实在是处理不好,比如说导师压榨学生,多半学生是敢怒不敢言。其实在教育部的这个文件,以前也有很多学校的导师指导规定中,有可以换导师的这种相关的通知,有些人性化的大学就有这样的规定,那么教育部的这个文件更让现代的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公开化,确实这几年也出了不少,因为导师和学生关系而出现了严重后果的问题,有了这个文件,我们研究生同学换导师应该怎么去换呢?正确的操作步骤应该是怎样的呢?小编的个人建议,如果确实你跟导师相处不下去了,你可以提出书面的申请,书面的申请先交给你所在的学院,因为你的学院是培养单位,而不是直接交给学校,你要按照程序一步一步来,培养单位认可了你后面就好操作了,在提交书面申请之前,建议你是可以先找自己的导师先聊一聊,能不换,还是尽量不换,如果确实无法沟通,你提出正式的书面申请,交给所在学院。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你要考虑你能够找到另外其他的导师吗?有很多导师是一个课题组的,你不想请A作为导师,那么B也是这个课题组的,以后相处的关系,你有没有考虑到。如果你正常的提出的申请学院不理睬,不找你谈话,而你和导师的关系已经很恶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考虑在给你所在大学里的研究生院,有的也叫研究生处,去写一个书面的申请,一般来说事情做到了这个份上,就会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学校重视起来了,换导师的可能就大了很多。本文是说给那些正在读研的同学们,如果你跟导师关系不好,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如果不是自己的原因,确实是因为其他的各种原因的话,我们也应当按照程序来,因为换导师,毕竟涉及到你以后还要在学校里面读书拿毕业证,还要生存下去,如果事情一旦处理得不好,可能对你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即使我们想更换导师,也要按照正确的程序来,教育部的文件研究生导师行为准则的通知,就是大家最好的法律依据。关于大学换导师的内容就说到这里,关注我,了解更多考研知识。

不知贵真

研究生能否毕业导师说了算、导师中途可换?教育部连续发声

近年来,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如导师让学生干私活、导师可自主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若导师不好能否中途更换等现象和话题,时常引发热议。对此,教育部近期接连“出手”,作出一系列规定和回应。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资料图 来自:教育部网站师生有矛盾可换导师博导须严管弟子学业9月28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外公布。《意见》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对于未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本次《意见》针对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提出了10条举措,其中包括“健全导师变更制度”——因博士生转学、转专业、更换研究方向,或导师健康原因、调离等情况,研究生和导师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意见》详情→教育部发文力挺博导严管博士生学业,师生有矛盾可换导师)导师自主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教育部回应近日,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的建议,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该建议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下一步将充分采纳,今年下半年将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规定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职责。教育部透露,2020年下半年,将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压实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和研究生导师责任,指导学位授予单位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分类制订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位论文规范、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真实体现研究生知识理论创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完善考核组织流程,丰富考核方式,落实监督责任,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详情→导师自主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教育部回应)导师让学生干私活?将建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9月22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透露,将要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洪大用表示,目前全国共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长期以来,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也确有部分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方式方法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甚至有个别导师出现师德失范问题。洪大用介绍,下一步拟从5个方面入手,确保导师队伍质量。第一,加强导师培训,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第二,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明确指导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岗位素质,健全岗位选聘制度,完善评价考核办法,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时效等纳入导师考核评价体系。第三,要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导师既是学生的学术导师也是人生导师,研究生不简单是学生的身份,也是导师的合作伙伴,我们要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第四,建立健全激励示范机制,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导师成功的指导经验。特别是注重发挥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五,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引导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充分尊重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指导方面的权利。来源:教育部网站、北京日报客户端此前报道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监制:童曙泉编辑:士心流程编辑:王梦莹

鱼丽

和导师相处不来,读研想换导师或退学的多吗?听听导师怎么说

在大学工作多年,类似更换导师的情况偶有发生,原因也是不同。在研究生更换导师上,最常见的2种类型:1.导师个人跳槽。高校事业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取消编制,将给更多优秀的大学老师提供跳槽的机会。之前“编制”的限制让不少人没法往高处走。无课题组归属的"单干"导师,或整个课题组被其他单位挖走时,在读的研究生就会面临着更换导师的问题。常见的是将离职导师的研究生转为研究方向相似度高的其他导师(征求学生本人意愿或导师离职前做好安排),如研一、博一等未开题的学生会直接变更课题。高年级的学生会根据课题进度、学生个人意向来决定是否变更学位论文课题内容。2.导师不幸离世。这个真不是诅咒某些研究生导师,而是一种激烈竞争下的常态。2019年,已有几个优秀的年轻教师倒在岗位上,锻炼已是我们课题组老师们的必选项。之前,我们专业就有教授经历一个小手术一周后,都准备出院时发现腹腔感染,没几日人就离去。真的很可惜,他的学生就有分流给各个导师,其中就有进我们课题组的。不过,如今大学内大部分老师都会归属为不同的团队(课题组),在研究生培养上,类似采用导师组的模式,有大、小导师协同指导。就算有一个遇到突发情况,也会有导师继续完成指导,让学生顺利毕业。和导师相处不来,更换导师或退学的情况多吗?就我个人大学工作的经历和身边导师朋友来看,更换导师真的不常见。尽管有部分导师性格不好、不发助研津贴、安排杂事、接送小孩等,但是能鼓起勇气来"反抗"(想更换导师)的研究生非常少,偶尔有一两个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大部分研究生的想法都是“赶紧毕业离开”,更不会有继续留校读博的想法,最次都是去国内其他知名院校、国外顶尖科研机构读博继续自己的科研路。变更导师最大的难题是"换谁?"。比如,你的导师A对你颇为苛刻,你不想跟着他读研。但是,专业内的导师B、导师C等都不乐意接受你,不可能研究生自己完成课题毕业。变更导师,在校内流程上其实很简单,填一份表、几个签名(难点)即可。其他导师不愿意接受转导师学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无法确定谁的过错,导师、学生谁出现问题;二是没有必要为一个学生而得罪其他导师。硕士三年毕业离开,导师们可能同事二三十年。一个学生能优秀成什么程度,才能让某导师不惜得罪人接受他?之前,退学的学生的确有遇到,尤其是和导师闹翻之后。比如,我的一个师兄就放弃了硕博连读第4年退学,直接回老家工作,如今也是混的挺好的。2019年,他的非全日制硕士二年级,之前硕博连读退学是没有给硕士学位的。稍有差异的是中科院部分院所、少量高校的直博、硕博连读无力博士毕业时,可申请转为硕士答辩,授予双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途退出途径",尽量方便学生、减少他们的压力。另外,更换导师并非都是学生先提出的。我们专业就有导师“退回”招收的博士生给学院,拒绝作为她的导师,指导其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原因是这个师妹拖延症太严重,安排的事情多次不能完成,课题、论文进展太慢。最后,作为研究生导师,我想说学生和导师间很多事情其实不大、问题不严重,往往造成两人间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缺乏沟通。有机会的话,我建议多找导师汇总课题进展、论文撰写程度、生活日常遇到的问题等,多沟通才能彼此了解。有人说"高压"(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有想要变更导师的想法,才是好导师!你觉得呢?

大之至也

研究生能否毕业导师说了算、有矛盾可变更导师?教育部连续发声

近年来,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如导师让学生干私活、导师可自主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若导师不好能否中途更换等现象和话题,时常引发热议。对此,教育部近期接连“出手”,作出一系列规定和回应。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资料图 来自:教育部网站师生有矛盾可换导师博导须严管弟子学业9月28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外公布。《意见》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对于未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应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退出导师岗位等措施;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本次《意见》针对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提出了10条举措,其中包括“健全导师变更制度”——因博士生转学、转专业、更换研究方向,或导师健康原因、调离等情况,研究生和导师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导师自主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教育部回应近日,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的建议,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该建议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下一步将充分采纳,今年下半年将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规定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职责。教育部透露,2020年下半年,将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压实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和研究生导师责任,指导学位授予单位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分类制订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位论文规范、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真实体现研究生知识理论创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完善考核组织流程,丰富考核方式,落实监督责任,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导师让学生干私活?将建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9月22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透露,将要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洪大用表示,目前全国共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长期以来,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也确有部分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方式方法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甚至有个别导师出现师德失范问题。洪大用介绍,下一步拟从5个方面入手,确保导师队伍质量。第一,加强导师培训,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第二,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明确指导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岗位素质,健全岗位选聘制度,完善评价考核办法,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时效等纳入导师考核评价体系。第三,要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导师既是学生的学术导师也是人生导师,研究生不简单是学生的身份,也是导师的合作伙伴,我们要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第四,建立健全激励示范机制,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导师成功的指导经验。特别是注重发挥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五,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引导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充分尊重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指导方面的权利。原标题:研究生能否毕业导师说了算、导师中途可换?教育部连续发声来源:教育部网站、北京日报客户端此前报道流程编辑:u004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罗宾森

如果可以再次选择,你会更换考研导师吗?

教育部最近发文指出,在博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如研究生与导师有明确矛盾的,可更换导师!新闻一出,大家也是议论纷纷,很多人觉得这能最大程度保证研究生的合法权益,避免不良事件发生;但也有人表示这个规定是好的,但真有具体操作的可能性吗?如果我更换了导师,新导师会不会觉得尴尬,原来的导师会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对我“打击报复”?想到这里,就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你会更换导师吗?师生关系融洽@要更幸运:我在选导师之前,了解到导师平时不苟言笑,治学态度特别严谨,于是就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让老师失望,所以一直战战兢兢的,可没想到真跟导师学习的时候,才发现导师其实挺幽默的,对学生也是尽力做到因材施教,不会因为学生暂时的学习能力不足而发脾气!平时只要他有时间,我们就会聚在一起,谈谈学习、生活近况,督促我们发期刊论文;即使导师去外地开会,也会在微信上督促我们看书学习,了解我们的生活情况;在毕业期间,不仅关心我们的论文,还担心我们找工作的问题,甚至会为我们介绍一些工作机会!总之,读研期间,觉得和导师的关系非常融洽,从来没想过要换导师!师生关系一般@大海全是水:我很佩服导师的能力,他在专业领域是做到顶尖的人,他还有自己的工作室,手里头总是有好几个国家项目,从他身上,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也有让我忧愁的地方!就是老师每次都会让我们帮他们完成一些项目,虽然每次都给钱,但给的是并不多,并且项目都要的很急,我们每次都要熬夜完成,好不容易完成了,又要拼命赶回寝室,有好几次回去的时候,寝室楼都锁上了,还要好生好气地求寝室阿姨帮开门,当时就感觉特别狼狈!所以,当时读研的时候,就在想,要是能换导师,那该多好啊!师生关系恶劣@长颈鹿不说话:万万没想到碰到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导师,导师很少和我们交流,有些同学主动找他请教问题,他也爱答不理,后来不少同学都宁愿向其他老师请教,也不想再去问他了!我们不去找老师请教问题,于是导师就有了大量的时间,用来忙他最关心的事情,那就是出书和评职称,无巧不成书,他忙于出书的时候,我们也在写论文,他对我们的论文,根本没有做细心的指导,等到预答辩的时候,全是靠其他老师的提示,我们才知道怎样修改论文。所以,不少同学毕业之后,都是长舒一口气,因为再也不用和他打交道了,因此不少同学想起他,就是当年如果能更换导师,一定不做她的学生。虽然大部分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都挺融洽的,但是遇到一个不负责的导师,那可是真闹心呢!所以,咱们如果真遇到这种不负责任的老师,能换还是换吧;当然,我们在读研期间,也要认真对待学业,否则学习态度不端正,导师也会很生气,这样造成的师生关系不融洽,那可就不能怪导师了!

僧祐

研究生选错了导师该怎么办?

不知道你具体是什么学科?是不是非常依赖实验室和导师资源?只能说,如果是文科,或是并非特别依赖实验室或实验资源的学科,其实在研究生阶段,导师的作用并不是非常关键的。我是说,并不是生死存亡般关键。我一直读的文科,所以只能从本学科谈谈体会,至于能借鉴多少,要看你的学科和个人特殊性了。从我的切身体会而言,只要你自身水平能得到大家承认(学术能力强、手里有资料干活、或有突出特长),整个学科的导师资源其实都是能够为你所用的。不一定非得选了谁的导师,就好像只有一条出路一样。这是自己把自己限制死了。就我个人而言。我的导师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但是也非常传统。整个研二第二学期之前,不准我发论文,不准我参与他的课题,对我的要求只有读书、查档案、写心得、练字四样。常念叨的就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得半字空。说实话,这一年半的打基础,我现在都非常受益。但那是年轻,眼看着别人赚钱的赚钱,出书的出书,难免也心热,所以背着导师,也接了不少其他导师的活。我当时是因为入学时就是专业排名第一,加上研一就拿了一个研究生创新基金。几千块钱的小项目,但是起码让学院的导师们知道这一级有这么一个人,所以自己学生不够用的时候,自然而言的也就把我叫上了。所以其实研一研二,我自己导师的活我一样没干,跟着其他导师出过书,写过剧本,带过专业课,该干的事一样没拉下。当然,后来知道我干的啥其实我导师一清二楚,只是当时他给我布置的任务我也没拉下,所以他也就假装不知道了。然后等到我研三的时候,我导师有一个国家级的重大课题,人不够用的时候也一样会让我去院上找水平好一点的其他导师学生帮忙。我一样是找几个老师打听一下,最近这几级有没有学术好一点的?人靠谱一点的?手里能出活的?只要你自身水平够硬,自然会有人推荐你。最后找来的几个师弟们,课题组虽然没有挂名,但是课题完成后出的那一套书里每个人也都让写足了五万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一套书,对研究生来说也算是个正经玩意了。所以你看,并不是跟一个你不喜欢的导师就一定没前途,关键还是看你自身的选择与提高。当然,跟一个自己喜欢,能力强,资源丰富的导师,你能过的舒服一点,能飞的更高,看的更远,有时候还能当当甲方。但是你要你想要,做乙方,很辛苦,一样可以飞的高看得远。最后,除非万不得已,不是很建议换导师。不知道你们学校的氛围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但是毛主席说的: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外无派,千奇百怪。同样大家都是博导,我拉你学生来给我干活,有的导师会不乐意,有的导师会觉得这是你认同我学生的水平。但要是他的学生直接说我不跟他要跟你,不是每个人都会接。有的是不敢,有的是不愿意。会接的,也不一定真的是想要你好。当然,这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失言

导师要负责学生按时毕业?学生有权利换导师,导师可以换学生吗?

这些年,因媒体对一些我特殊事件的报道,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人说:" 导师要负责让学生按时毕业,毕不了业的学生,导师负一定责任!"这样的观点竟然获得了许多点赞和回应。作为研究生导师,斋主感觉毛骨悚然。导师怎样才能拥有如此神奇的能力,能让所有的学生毕业?1.导师是怎么招生的研究生导师分为硕导和博导两个层次,当然博导一般都是硕导。这两个层次的招生是不一样的。硕导指导的是硕士,对于招生没有多大权力的。硕士生是通过国家统考,按照一定的流程录取的。在分配导师之前,师生之间是没有什么接触的,录取环节是比较公平的。博导指导的是博士。博士生录取现在处于两种方式,一种是考试制,另一种是审核制。考试的方式是多少年来执行的制度,要考试多门课程,比如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初试通过,还有面试。只有在面试环节,学生才能见到导师。导师在博士生的录取中,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还是要按照程序。而审核制则是导师的权力与以前相比大得多了,学生要提交读博前的科研成果、研究计划,导师根据这些判断学生的水平。这种录取方式,尊重导师的个人选择,其实也是问题不大的。因为学生最后还需要导师带,如果和导师差异比较大,以后科研过程中就很麻烦了。由此可见,这些年导师在招生中的作用有所提高,目的是为了从专业的角度招录合适的学生。2.导师能保证学生毕业吗学生毕业让导师保证,这个观点看似合理,实际上是不合逻辑的。我们需要看一下,学生是如何毕业的?学生毕业一般要上满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达到一定的学分。这是首要的条件。然后,才是做出小论文和毕业论文,通过外审和答辩。在这些环节中,导师的作用在哪里呢?从文科角度看,导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指导学生读书,写作论文。从小论文到大论文,导师都应该认真帮助选题、修改和批注,让学生尽快提高学术水平,达到写作论文的要求。在这个环节中,导师必须是负责任的。论文写好了,学生参加答辩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一般都会顺利毕业。如果导师不负责任,研究生就很难从本科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到研究生水平。碰到个别不负责任的导师,学生自己如果再不努力,可能就毕不了业了。如果感觉导师不负责任,这会就可以考虑换导师。学生能否毕业,导师当然有责任的。如果导师尽到责任,学生还无法毕业,问题就在学生自身了。3.有些学生为什么毕不了业这些年,斋主也见识到个别的奇葩学生,也看到许多导师对学生的吐槽。公众现在只对导师有过多的苛求,却对研究生们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人有千种样,学生亦是如此。有两类学生是很难毕业的。第一类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的。这类学生有很多种,比如说不务学业,对学业之外的事情投入过多的精力,经常不上课,也不听从导师建议;对导师布置的任务,爱理不理。最后,这类学生自己写不出论文,无法毕业就是必然的了。第二类是缺乏学术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这类学生主要是博士生。硕士生对学术能力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一般人都能达到。这类学生考研或考博,并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只是为了那张文凭。结果,考上之后,他们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写不出论文或达不到要求。导师怎么指导都无法达到,于是最后只能以无法毕业而结束。结论每年在几百万的研究生队伍中,我们发现毕不了业的是极少数。他们比不了业的原因也有很多种。但是,绝大部分原因都在于学生自身,毕竟不负责任的导师也是极少数的。没有那个正常的导师会为难自己学生的。这个年代,制度设计非常严密,有心为难学生的导师也不敢做出任何举动的。如果碰到不负责任的导师,学生可以申请更换导师,越早越好。但是,斋主作为导师,经常想的一个问题。导师碰到对自己人生不负责任的学生,是否可以考虑换学生?这在目前是没有制度保证的。既然师生是双向选择,其实这一条也是应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