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多少?是不是考研越来越难了?波瑠

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多少?是不是考研越来越难了?

金秋十月,是秋收的季节,也是考研报名的阶段。“考研热”成为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面对大四将要毕业的学生,听到最多的关于以后的打算就是“你读研吗?”“你考研吗?”读研成为现在流行在各个高校的一种现象。2020年考研人数不但会增加,可能相比往年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不仅是名校难考,就连双非本科高校也变难。到底有哪些依据呢?先看一组数据,2019年考研初试报名人数超过290万人,达到历年之最。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300万,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很多考研辅导机构都在预测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50万人左右。为什么说考研人数会增加?在2019年正式报名阶段,很多地区的报名都出现爆满的情况,源于二战、三战的考生大量增加。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考研成为很多一本、二本、三本考生翻身的选择。也成为对一些已经就业,但是不满足当下工作环境的一种选择。注:2015——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情况表考研是不是越来越难?回答:显然是变得越来越难。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难,一些人认为考研报名人数在增加,而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也在不断增多,难度应该是持平,但并非如此。考研报名人数增加的速度,远远多余研究生招收数量增加的速度。导致考研变难的几点原因:一、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变得比原来困难太多太多。不仅一本、二本、三本学生读研的情绪比原来高涨,名校毕业生也大都选择读研。对名校来说,它们都有接受推免生的资格,也就是保研。绝大部分985高校接受的推免生数量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有的专业只要推免生。那么对想要考入名校的普通学生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相比5年以前,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真的是比较容易的,而现在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真的需要付出很多。二、为什么现在考研变得困难。因为现在选择二战、三战的考生太多。2019年考研报名的人数,至少有将近1/3的人是二战的考生,二战考生相比一战考生更具有经验,知识体系可能也更加完整。别人花两倍时间去做同一件事,那么效果肯定比做一遍的你要好。在同等环境竞争下,肯定考研变得越来越难。2019年考研的国家线相比往年都有所提高,而且2019年可以称为历年考研最困难的年份,考生几乎没法调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要调剂去贵州大学的考生,比初试报名人数都多,就知道考研竞争到底有多激烈。三、一件事物的兴起,就伴随一个行业的急剧诞生。我们都知道考研名嘴张雪峰老师,很多人都说是他导致考研盛行。现在的考研辅导机构数不胜数,各种培训班,内部压题等等泛滥成灾。导致只要你有,能够拿到一定的内部资料,那么考研可能就相对容易。(毕竟各个高校的专业课都是自主命题,虽然考研越来越规范化,但仍有部分人走捷径。)因此,对第一次考研不了解情况的小白来说可能很大程度上容易吃亏。考研能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此,现在的考研不在像原来那么的纯粹。注:2019年部分高校考研报名人数情况统计图考研具体人数,需要官方公布。但是根据往年的增长情况,2020年全国考研人数很有可能在320——350万人之间。而且将会有大量的社会人士、二战以及三战的考生。考研变得越来越难也是毋庸置疑的,不仅是名校难考。就连很多双非院校的一志愿人数都已经爆满,导致录取分数线一升在升。像原来的工科只要达到国家线一般就可以上211高校,现在不超过300分以上,几乎真的很难录取。像计算机类的相关工科专业,双非院校都要340左右,难度可想而知。原来考研能够考400多分(满分500),除非面试你打老师,才会不录取你。现在对一些热门专业来说,你考400多分,可能都不一定有资格进复试。比如文史类专业、金融专硕等。以后的考研只会越来越难,一届比一届更难。考生考研一届比一届准备的也更早,很多学生在大一就开始已经准备考研的科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大村姑

每年大约有多少人考研?考上的大概有多少人?

26年前,中专的文凭都是非常稀罕的学历,有个中专生来某个单位上班,单位负责人都会乐不可支;如今,大学生供大于求,大学本科生数量似乎出现“饱和”的现象,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于是,很多本科生都想通过选择考研这条“绿色通道”来加强自己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每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有多少?大概有多少人能够顺利考上?我们先来看一看2009到2018这10年来关于考研人数方面的数据:2009年的报名人数是124.6万人,招生人数有44万,差不多十个人当中有3个人能考上;2010年报考人数马上增加了15.4万,达到了140万,考研报录比2.8:1,稍微有点回暖,录取人数47万;2011年考研人数151.1万,比上一年的报考人数又增加了11.1万,但录取人数只比上一年增加2万;2012年,考研报考人数比上一年增加14.5万,录取人数增加3万;2013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176万,录取人数只有54万,比上一年只增加了2万人……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238万人,录取人数只有68万人,考研报录比是3.5:1,三到四个“考研党”当中,才有一个人能够通过考验。到了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85万人,报考人数比上一年整整增加了47万,而考试通过的人数却只增加了4万人。从上面这些数据不难得出,近年来参加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近五年来报考人数更是拾级而上,竞争越来越激烈。双非学校或者普通的211大学的竞争可能要小一些,但39所985大学的保研率都高得惊人,在推免生占据一大片名额的情况下,其他外校生想挤进去,没有差不多的实力,难如登天。不仅985如此,一些顶尖的211大学同样在保研率让人瞠目结舌,比如北邮本科生的保研率高达5成左右,这样一来,外校的“考研党”的名额和机会就更少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很激烈,大学生考研的竞争更是不容小觑。就拿前几天刚结束的2019年考研初试来说,285万人报名,居然淘汰了213万人左右,淘汰率为75%左右,“主角”只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一。有人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高考那是有老师盯着,有家长陪着。而考研的残酷性又何尝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考研的路上,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家长的跟踪,完全靠“考研党”发自肺腑的自觉。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考研,你会成为“考研党”中的一份子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心王

研究生真的烂大街了?考研人:先看看每年的报录比再说!

20考研的人数达到340万,考研人数激增,让更多的人觉得研究生也成了一抓一大把。但实际上,研究生的招录情况真的已经达到烂大街的程度了吗?近8年考研数据从近8年考研招生情况来看,考研招生人数的确在逐年增加,但是在增加的前提下,大家需要注意一点,近8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也是在不断增长的,尤其是近3年,每年报考人数增长至少在30万人。通过以上数据,大家除了要着重看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之外,还需要注重一个数据就是“报录比”,近8年的报录比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所以说,根据这个数据来看,“研究生扩招”的说法都不正确。每年考研究生上岸的人数只有报考人数的3/1,而其余的同学要么选择二战,要么找工作、考事业单位。之所以有报考人数的增加,其实还是因为大学生扩招的现实,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人,201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34万人,其中包括专科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以及科研院所的学生。与高校毕业生相比,考研报名人数已经显得不多了,再加上还有往届生和同等学力的考生报名考研,所以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步入社会,考研究生的人练当年毕业总人数一半都没达到,那就更不用提考研究生上岸的人数了。研究生总数统计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到现在,我国的硕士学位授予总量还没超过1000万,这和一年就有8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来说,研究生很明显还是占少量的。研究生质量水平学习是个人的事情,研究生的水平质量也是有高有低,所以在毕业后找工作难免会出现与本科生相差不大的工作类型,使得大家对研究生数量和水平产生质疑,不过这也是一种现象,不能带着偏差眼镜去看整个群体。当然,目前也有小学高薪诚聘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担任教师,有人说这是屈才,但是看过薪资和福利条件后,才知道研究生学历有多重要。所以,如果还认为研究生已经烂大街的话,这类网友身边肯定没有考研的同学,真正接触过考研的人不会说这句话,也不会认为考研简单。考研报考人数多,但是再和高校毕业生总数对比,研究生仍然算稀有的了。

天人

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预计420w,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考研?

随着21考研正式报名已经结束,目前各大院校也正在陆陆续续的统计人数。从近日各院校公布的今年报考人数来看,2021考研报名人数大概率会突破420万!与去年340万人的数据相比,2021考研的总报名人数再创新高!专业不对口、换个专业许多人大学期间读的专业不是自己选择的,被迫选择的专业,专业上不热爱,院校也不是名校,专业院校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还有就是读的专业当时是非常热门的,结果毕业以后发现就业生源非常庞大,随着经济发展 没有那么多的缺口岗位,不好就业。现在工作从事的行业与本科阶段所读的专业不对口,并且发展商受到专业的限制、需要和工作上相关的专业教育是提高专业知识、圆学业梦的平台。经济不景气、裁员风险现如今,行业发展经济不景气也很常见,每10年就会面临的经济危机,还有疫情等等不确定因素。就意味着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新增就业岗位少、工资增长缓慢。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工厂 996工作制和大量裁员?其实就是经济不景气、企业就业压力大。企业只能采取降低成本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发展。企业吸取员工更多的剩余价值,直接裁员降低用人成本。比如1个人可以做3个人的事,那另外2个人就会直接被裁掉。教育是提高行业认知度、抵御风险的手段 高学历普及、竞争增大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都是逐年递增的趋势,2018年为820万,2019年为834万,2020年为874万。现在各国移民政策收紧,我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吸引力持续增加。其中,2018年各类留学归国人数为51.94万,2019年的留学归国人数为60万,2020年留学归国人数62万人。换言之,我国高校毕业生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既要本国毕业生竞争,还要与大量海归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就业门槛,尤其是待遇好的岗位门槛,不断抬高,考研提高学历也就成为许多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了。教育是提高就业竞争力、抵御风险的途径 圈子平台小、现状不满在更好的环境可以遇到更高层次的人,可以有试错的机会,身边更优秀的人激励着你前进,你的自尊心也会激发你自己。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考研提升自己是个换池水的过程。从池塘到长江,再到大海,优越环境逼着你变强。走出校园那一刻都认为:我在社会上也可以这样,我能成长的更快。社会是个大染缸,不是池塘,你没有机会犯错,更没有同情,你不够优秀只能往后稍一稍很多大学生经历过的兼职是发传单,服务员。体验到的不是第一桶金的独立,而是社会的残酷。如果你考到北京外国语大学,随便找一个翻译工作都是1500一天。你靠自己去跨越这个阶级很难,研究生可以,这是社会的尊重。 应届生也加入到考研的主力军选择读研的许多同学,就业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没有做好面对职场的准备,本科随大流过了4年,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历,去面对承担每一个选择带来的风险。所以面临的唯一好的、肯定不会出错的选择就是通过读研,给自己一个缓冲期的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再者就是没有想好自己是找工作,还是考研,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考研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自己陷入恐慌之中,虽然没有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但是知道提升这条路肯定是对的。在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永远会有许多人为设置的阻碍来限制你的发展,也许是英语四六级,也许是研究生学历,也有可能是211/985的第一学历。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天赋异禀,即使没有那些堪比入场券的证书,也会被人认可。招聘的时间成本太高,你没有入场券,你连见到招聘者的机会都没有,不会有人听你陈述自己,没有人会因为你浪费自己的时间。考研是可以跨越阶级跳跃式上升的,这虽然是一件被诟病的事,但这也是国家、社会对于求知的尊重。考研也并没有那么神奇,一场考试也许不会立竿见影地改变你的人生,也不见得立刻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也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与结果相比,请更好地去享受整个学习求知的过程,迷茫,荒颓,无所适从,奋起直追,相信我,考研远不是两天12小时的一场答卷考试,更多的是一种成长,谁都无法拒绝长大,与硕士学位相比,考研过程中你学习的东西你的坚持才会真正使你受益终生!

天下不堪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420多万,学生感叹之余,又迎来坏消息

近些年的考研考公,异常的受欢迎,也许是大家都注意到了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或者是能力的重要性大家纷纷加入到了考试的热潮中。近几年考研更是出现了大热潮,2021年的考研,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20多万,在面对这样的考研竞争下,压力更是不言自明,可是,近日,多所大学又传出一则关于考研生的坏消息,这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让考研生更是感觉考研太难了。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关于研究生住宿的问题,很多学校纷纷发布通知,决定不再提供住宿,学生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已知的学校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不过,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不提供住宿,部分符合规定的学生,学校还是会为学生提供住宿。只是这样的决定,让更多的考生来说,无异于让他们的压力更大了。本身考研的压力就足够大了,甚至很多考生已经不是第一次考了,尽管今年很多学校都扩招了,但是这无非就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大多数考生的难题,依然会有很多考生是无法成功上岸的,现在又有了这样的消息,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讲,简直就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负担更重了。这样的消息一出,网友们也是褒贬不一,更多的是引起了人们的谩骂声,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做法对于研究生一点也不公平,研究生也是大学生,都是在校内接受教育,为什么不提供住宿呢?这难道是区别对待吗?而且研究生属于高学历人才,特别是研究生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每天要做实验,写论文等,如果现在又冒出这样的事情,那么学生又要魏解决住宿的问题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岂不是让学生的生活更加困难了吗,而且研究生中有很大一批学生都是来自于普通家庭,这就是在给学生增加负担。当然了学校这样做也能理解,很多学校因为扩招,一些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住宿条件紧张,再加上研究生的数量在近几年也是不断增多,导致学校的住宿不能得到满足,为了解决问题,限制学生住宿也就成了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法就是治标不治本,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学校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继续建设一些校舍,教学楼等硬件设施,当然这单靠学校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国家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这对于考研生来说,确实是让他们的压力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多。不过,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这样做,只是一些教学资源非常稀缺的学校发布了这样的消息,绝大多数的学校还是提供宿舍,考生也无需太过担心,现在正是考研前的关键时刻,应该专心备考,这样的事情等考完试再考虑也不晚。考研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希望大家能尽早上岸。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天钧败之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0万人,但不用太紧张,主要基于这3个原因!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是最近讨论比较多的一个热门话题,讨论从报名前几个月就已经开始,只因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大关。那么,究竟是超过300万多少呢?现在看来,应该是在340万左右,没有超过350万人。来自兰州交大官网信息那么,即使报名人数没有突破350万人,但是,面对比2019年多出的50万人,也令不少2020年考研的同学紧张不安,那么,我们究竟有没有必要紧张呢?其实,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太过于紧张,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原因一:340万报名考生中,非全日制研究生占了不少人数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从2017年之后才诞生的,在2017年之前,是叫做在职研究生,在那个时候,它与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两者报名、考试、录取都是互相独立进行的。但是,自2017年以后,将其划入全国统考,就与全日制研究生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一起报名、一起考试、统一划线、统一录取。所以说,这对整个考研还是有不小的影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从2017年以后,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很快,特别是2018年到2019年,增长率达21%,其实,这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并入统考是有一定关系的。也就是说,今年的340万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职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并且还主要集中在管理类专业(不招生应届生)。这部分人,理论上来说,不会与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构成竞争,具体人数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估计下,假如有50万人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那么,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就还剩下290万人,是不是瞬间轻松了不少呢?原因二:每年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都不低大家不要只看报名总人数,其实,每年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都不低,根据新东方考研官微消息显示。据统计考研每年的“弃考率”高达10%-20%也就是说,在这340万报名人数中,可能有34万到68万人会弃考。其实,对于这个数据,个人还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参加过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都知道,随着考试的推进,特别是在考完数学以后,看着考场上逐渐多出来的空座位就知道,确实有不少同学压根不能坚持到考完最后一门考试。所以说,即使有同学去参加了考试,但是,也有中途放弃的,主要就是因为自己复习不够充分,在考完数学以后,已经感觉没有任何希望了,也就不会去参加后面的考试。所以说,如果在340万人中减去50万(估计数据)非全日制,再减去弃考的50万(估计数据),那么,真正与你构成竞争的只有240万人。所以说,这样算下来,真正与我们竞争的同学真的不多,也就没有必要太紧张了。原因三:考研录取率比较稳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虽然考研报名人数一年多于一年,但是,考研录取率一般都比较稳定,基本上都在3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都会有所增加。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研究生扩招”,所以说,基于这一原因,考生也没必要太过于担心。综上三个原因,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被340万人这个数字吓到,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永远只有我们自己,如果你没有放弃自己,在考研最后一个月还在坚持按部就班地复习,并且最后也坚持考完了每一门考试。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就应该为自己点赞!最后,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利用好最后这30天,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复习,将时间用在自己最薄弱的科目上,因为,只有所有科目过线才有机会被录取。祝每一位考生都考研成功,考入心仪的大学!感谢您的阅读,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紧张的心情能够有所缓解。喜欢这篇文章,就顺手点个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其殉一也

2020年考研即将报名,报考人数有多少?考试难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时间已经进入到了9月底,很多人可能还没从今年高考的氛围中走出来,这边考研的气氛已经变得紧张了起来。根据今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马上2020年研究生招生报名即将开始,9月24-27日为预报名时间,国庆后,即将开始正式报名,这也意味着2020年考研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每年考研,其实大家都比较关心两个问题,一是考研的报考人数会不会增加?二是考研的难度会不会上升?毕竟这关系到考研学子的切身利益。那么,2020年考研,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第一、考研人数有可能突破300万大关2019年,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最终报名研究生考试的人数达到了290万人,接近300万大关,而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38万人,2019年比2018年增加了52万人。最近几年都是呈现了递增趋势,而且人数增加数量还很大。虽然现在还没报名,但大家其实心里都很清楚,2020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不出意外,肯定要突破300万。按照2019年人数增加的绝对值52万人来算,2020年将有可能达到340万人,甚至有可能会更多。第二、考研难度必须会随之上升其实对于考生来说,更关心的是考研的难度。那么,2020年的考研,难度是上升还是下降?个人觉得可能会上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考研人数的增加考研人数的增加必须会增加考研的难度,虽然我国研究生也在逐年扩招,但毕竟扩招的速度赶不上报考的人数。这必须会导致同一专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会上升。(二)保研的比例逐年提高对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这些名校来说,他们其实更喜欢招收的学生是保研的学生,不管是来自本校的还是其他重点大学的优秀学生。这些名校每年招收保研学生的比例非常高,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例,部分专业招收保研学生的比例高达50%以上,最高的甚至达到了70%,这样留给考研的学生机会其实并不多。(三)追逐名校的热度逐年上升考研,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提升自己学历的第二次绝佳机会,特别是对于很多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考可能没有录取到理想的大学,他们中很多学生都想通过考研来“洗白”第一学历。因此,更多的学生选择了报考211大学及以上的名校,报考人数扎堆自然导致考研难度增加。(四)对热门专业的扎堆每年考研,考生除了扎堆在名校外,另外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扎堆在热门专业,比如金融专业。金融专业可以说是每年考研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不管是本专业的,还是经济、会计、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甚至很多其它冷门专业跨考过来的,比比皆是。因此,这些热门专业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非常高,2019年研究生考试,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就出现了复试线超过400分的现象。结束语:综上分析,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不管是报考人数和考研难度,都会有一定的增加,这不是在打击考研学生的信心,而是要提醒广大考生,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同时付出更多的努力,才会在激烈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最后获得考研的成功。对于2020年考研人数及考研难度,你们怎么看?欢迎交流。

卡波特

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樊未晨)今天,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19年达到290万人,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从考生构成看,往届生、女性比例均不断提高。数据来源:教育部报告还发现,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启动后,“双一流”高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其中,推免作为研究生招生改革探索的一种方式获得了高校的普遍欢迎,并成为“双一流”高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不过,近七成统考生认为获得推免资格很不容易。在选拔推免生时,招生单位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报告显示,招生单位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专业知识储备和科研经历。同时,超过五成的招生单位认为,交流能力、本科院校层次、竞赛获奖情况这些也很重要。近四成的招生单位比较看重读研目标、本科成绩。与这些因素相比,本科专业、笔试面试成绩的重要性相对较低。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报告显示,从近年来研究生报名的热门专业可以看出,考生在选择读研时更青睐金融、法律、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等社科类专业,而工科类专业报名热度远低于社科类专业,报录比差异明显。但从本科及研究生就业情况看,社科类专业无论从就业率、薪资待遇方面,表现均不如工科类。而社会需求量更大的是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这也提醒高考考生,虽然文科学习难度低,相对容易获得高分,但目前的就业前景不好。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报告显示,10年来,以应用为方向的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在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相关研究人员指出,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数据来源:教育部自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非全日制生源不足是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研究发现,近两年大 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等现象。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生认为非全日制社会认可度偏低。研究人员介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深入推进和贯彻落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继续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主线,高校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毕业方面的门槛,研究生毕业难度和延期率逐年提高,“严进严出”正在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词。无疑,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将对国家“双一流”建设起到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由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提供坚实的基础。(教育科学部编辑)(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有纪

2020年研究生报名准备好了吗?上一年报名人数增幅创40年新记录

又即将来到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试报名阶段了,谈及研究生考试,众多二战三战还没有考上的人仍然心有余悸,还没有从2019年的那一次考试中走出来,因为实在是太震撼了。2019年研究生报名阶段,共有290万人参加报名,成为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历年之最,这还不算,相较上一年的报名人数,增幅接近了22%,成为40年难得一遇的盛况,增幅再创新高。超强的淘汰率也让众多考生汗颜,研究生再度成为人们追捧的香饽饽。290万报名考生里,经过了各大高校的最大限度扩招,最后依然只录取70万人。也就是说有超过200万人已经成为了炮灰,形势相当之严峻。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正在悄悄地逼近。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方案,瞬间引来众多考研党的关注,2020年研究生报名就要开始了,试问,有想考研的人准备好了吗?1.报名时间已定。2020年研究生考试报名时间是10月10号至10月31号,每天的9:00-晚上的22:00区间均可报名。报名时间的敲定,也让很多考生吓得个措手不及,因为报名时间很近了,过完十一国庆长假,就要开始启动报名程序了,而很多考生之所以被吓得慌,估计是现在还没有开始看书备考吧?2.考试时间已定。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3.科目分值情况。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也有设置三个科目的,具体要看专业而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考路上的孤与独。正当大家羡慕能够报名考研的人时,诸不知,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从暑假开始已经备战2020研究生考试了,这期间的心酸苦楚与孤独,只有踏实走过这段路的人才可以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这些备考的人,起早贪黑,默默无闻,与书为伴,以梦为马,孤帆自进,一夺方魁。研究生是大学生的期盼,父母的的厚望。能够有幸成为一名研究生,可以说是大学生的目标之一,更是学生家长的殷切期盼,研究生意味着属于国家的顶尖人才群体之一,在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前所未有的当今社会,只有考取更高的学历,获得更多的知识,才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平台,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才能不易被社会淘汰,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争相报名研究生考试。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甚至是赶超2019年的盛况,各大数据有待新的突破,就让咱们一起拭目以待吧,而在考研大军中,又有多少人认真看书备考了呢?这个答案只有每一个在考研路上的自己才能懂。而作为没有研究生考试资格的众多吃瓜群众,除了羡慕之外,更是已经预定了个大瓜,默默的看着2020年研究生考试热,到底谁能够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考上自己的理想大学,完成研究生生涯,就让我们一起静候佳音吧。(喜欢的,可以点击关注文章!)

其书五车

考研:每年报考人数这么多,这些年全国共培养了多少研究生呢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在校生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教育大国,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数量和教育质量,仅次于美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第四轮研究生专业评估检查中,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做出来科学的评价。指出: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具备先进理论知识的科技人才,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工作,整体满意度达到98%以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像全民教育的发展,本科毕业生每年达到380万以上。也就是说,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全国本科学生有1500万以上,每年在招聘现场,有很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都在激烈的竞争有限的岗位。有人比较详细形象地说:招聘现场是本科生一操场,硕士生一礼堂,博士生一会场。有人感觉我国研究生已经饱和,用人单位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研究生,研究生学历越来越贬值,未来必将会和本科生一样达到烂大街的境地。那么我国目前一共有多少硕士研究生?那么到底我国这些年来一共培养了多少硕士研究生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共招收研究生人数。771万人。就是说目前我国有600万左右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另有170万人在读研究生,这些人员分布在科研、教育、卫生各行业。2018年我国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元,录取人数超过了60万。今年报考人数更是创纪录达到290万人,今年的录取人数也将在70万左右。201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有835个,学科11562个。在读研究生人数238.21万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共60.28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这771万名研究生看起来数量特别庞大,但具体到占我国人口的比例来看,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5%左右。也就说200人里边只有一名拥有高学历的研究生,比例是非常低的。从这组数据来看,研究生在我国还属于稀有人才,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这个招聘竞争中,还是很有优势的,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在企业招聘中从工资待遇,就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距。硕士研究生的平均为6000元左右,本科生的平均起薪仅有4000元左右,而且就职后层级岗位差别也非常明显,研究生基本上都安排在层次比较高的岗位,本科毕业生大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即便是进入国有单位,甚至是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差距也很明显。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同学,一般都安排在比较重要的岗位,更容易得到职务上的升迁。总体上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在我国还属于凤毛麟角,是各个单位的抢手货,在求职中,基本上处于主动地位。可能个别研究生在求职中遇到困难,这主要是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也很高,甚至于在他面前有好几个工作岗位,只是因为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又不想降低求职标准,也就暂时放弃了这些工作机会,再到求职市场寻找自己更理想的工作岗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最后大多都能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岗位。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奉劝那些已经在读的研究生,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再就业市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正在考研的同学,要积极备考,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争取一战成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