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大小年”是什么?22年考研是大年还是小年?看完就懂了赵国

考研“大小年”是什么?22年考研是大年还是小年?看完就懂了

考研,是很多本科生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学术能力,扩大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经常会采取的一种方式。虽说各个高校都在不断地扩招着研究生的招生名额,但依然满足不了考研人数的增长速度。每年考研的时候,都会听到“今年是考研史上最难的一年”。那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会说考研有“大小年”呢?考研大小年指的是什么?大年:指的就是因为报考人数特别多,因此该专业或者是该院校分数线很高的一年。小年:因为报考人数相对较少,所以该专业或者该院校分数线相对比较低的一年。一般来说,大小年是其实是根据一定的时间交替出现的,一般来说周期都为一两年。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如果今年该院校分数太高的话,在第二年很多同学的第一志愿可能会选择别的院校,报名人数降低,从而导致录取分数降低。但并不是绝对的,只是根据专业的出题难度以及分数线总结出的一条规律,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并不用太过在意,毕竟只是一个简单的参考。2022年是考研大年还是小年?按照规律来说,2022年的考研是大年,整体的难度会更大一些。但考研就并非为一件易事,本身是一件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事情,所以22年的考研肯定是比较难的。考研之难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考研人数的增多,是考研困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即使各大高校都扩招了研究生人数,但因为竞争对手太多,所以考研也会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就业难也是考研人数增多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毕业之后,越来越难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所以就有越来越多的应届生,甚至还有已经毕业几年的的同学又投入到考研潮中去。除此之外,竞争对手的实力增强,也是考研难的一大原因。在考研的同学中,有很多二战,甚至是三战的同学,本身经验就要更加丰富,更容易考上研究生。2022竞争更加激烈,我们该怎么办呢?在考研“大年”中,竞争激烈肯定是必然情况,那作为一名考生,我们又能做些什么,顺利成为一名研究生呢?首先在初试方面。初试拿到比较高的分数,绝对是提高竞争优势的一大捷径,但即使是初试分数很高,也并不意味这一定能考上理想的院校,每年都有不少初试高分,复试被刷的案例。一般来说,复试一般都会采用差额复试的方式,也就是说如果有10个录取名额的话,可能会有12个复试名额,所以如果和竞争对手初试分数相差不多的话,那么准备好复试就相当重要了。全方位复习知识。在复试中导师会准备一些问题,所以为了避免不知如何作答,应提前做好准备,全方位复习一下专业所学知识。如果在导师问一些专业问题时回答错误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导师减分。了解院校复试时间。每个院校的复试时间都是不相同的,为了避免出现来不及复试的情况,考生可以根据往年的复试时间,准备好复试,或者打电话给院校招生的负责人询问。提前联系好心仪的导师。在研究生期间,导师是我们大学学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伙伴。如果我们在复试之后,才联系导师的话,很有可能自己心仪的导师已经没有其他的名额了,所以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避免错失良机。准备好自我介绍。在考研复试的时候,离不开自我介绍,而一份好的自我介绍是非常讲究的,如何给导师们留下好的印象,让他们能够记得自己,是考生们要考虑的事情。不过也要避免想要给导师留下印象而夸大说辞包装自己,这样很容易弄巧成拙。考研复试时不好的行为介绍自己时缺乏个性。自我介绍是导师最直观了解同学们的方式,所以非常重要。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的个性,能够让导师记住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在面试的时候,导师通常都会对同学们提出一些专业上的问题,如果回答不上导师认为应该了解的问题的话,也会扣分。除此之外,不懂装懂也是大忌。总结:考研并非易事。如果想要成功的话,初试和复试同样重要。在准备复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选择适合的服装,充分做好准备,对待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也就有更大的可能,获得更好的机会。今日话题:你们觉得考研初试和复试,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考研#

合唱团

考研“大小年”是什么意思?明年考研是大年还是小年?

就像我们听老师说过无数次"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每到考研时就会听到说"今年考研是最难的一年",按照这样的说法,我们是不是要早点出生参加考研才能考上?各位研友估计也听过考研大年小年之类的,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明年是大年还是小年?会不会更难?什么是"大年""小年"?"大年"是指某年考研的人数突然增加导致很多院校和专业的分数线水涨船高,而"小年"正好相反,由于报考人数减少导致分数线降低。大小年是绝对的吗?一般情况下"大年"、"小年"是间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所以大小年也被称为奇偶年,奇数年被认为是相对简单的年份,偶数年则相对难考。奇偶年的说法只是大家根据每年的出题难度还有各科分数线总结出的一种趋势而已,并不是绝对的。这只是一种趋势,并不是官方明确的说法,所以这种说法只有参考的作用。我们不用太在意,认真备考即可。英语和政治的真题是由命题专家组根据考研大纲来出题的,所以每年的公共课难度相差不大,但是数学的难度趋势相对明显,通常来说,奇数年的考研难度会简单一些,偶数年的考研数学会难一些。专业课则一般由各院校自命题,所以院校在命题上有更多灵活的性。明年是大年还是小年?会更难吗?按照上述奇偶年的说法来讲明年年是大年,考研难度会比今年更大,但实际上不管是大年还是小年,随着每年报考人数的增加而引起的一股"考研热",明年的考研会更难,这是考研的一个整体趋势。每年扩招的人数也无法将增长的人都扩招进去。而且如今就业压力也是导致考研难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考研大小年只是命题专家根据往年的考研试题难度和院校专业分数线涨幅趋势而提出的一种参考说法。就明年考研来讲,不管大年小年,考研难度目前是上升态势,这其中有多重客观因素值得我们去探究。明年考研的难度是会增加的,但也不是说变难很多,只是整体的难度比今年会有所增加,只要大家认真踏实的备考,付出的努力比别人更多就会成功上岸。

市日

考研“大小年”解读!看这形势,21考研算大年还是小年?

奇数年容易?偶数年难?每年接触到考研,大家都会听到考研大小年,奇偶年等,听到最多的就是大年数学会很难,小年会相对简单等,每年准备考研时因为大小年也会特别给自己增加些压力。所谓的考研“大小年”指的是当年考试难度的大小和录取人数的多少。如果考试难度大、录取人数少我们就称之为大年,反之则称之为小年。其中,英语政治的考试难度每年变化都不大,最能区分大小年的是数学。在2017年之前考研数学的难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会有一年的考研数学难度相对提高。不过从2017年开始考研数学的卷面难度就一直在增大,并在2018、2019年的考试中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2020年考研数学题也是出奇的难搞,这说明考研对于考生的数学要求在逐步提高。所以21年考研的同学在复习时千万不要心存侥幸,感觉说去年数学那么难今年就该是考研小年了,题目会不会就简单很多了,小研认为考研数学的难度不会减少,甚至还有增加的趋势。今天通过更多数据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眼前的考研形势,我们一起来看看考研大小年到底是怎么样的历史上的考研大小年 先给大家看一下近些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近五年来,考研报考人数一路飙升到2020年的341万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报录比也逐步加大,到2019年时,每4个人中仅能录取1名!院校的大小年除了整体难度的大小年之外,和大家考研最息息相关的其实是目标院校的报考人数和考研难度。因为即便是全国考研人数再多,只要报考你目标院校的人数很少,那么你录取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如果前一年某高校/某专业分数特别高,当年报考的学生会担心考上的几率小而报考了其他学校或专业,从而导致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下降;到了后一年,同学们看到这所高校的报考人数少,分数线又低,就又会集中到这里来,分数线自然会再次升高,以此循环。不过大部分院校每年报考的人数不会出现大规模浮动,所以院校的大小年情况更多的出现在B区的院校或者一些二线高校。建议大家在进行院校信息的收集时多查阅几年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选取最难的一年作为自己考研标准,以最难那年的标准鞭策自己,哪怕突然出现报考人数突然增多难度加大你也可以游刃有余!大小年的看法和建议 不要盲目迷信!劝大家不要迷信的觉得今年该到考研小年了,题目会容易些,复习时可以稍微省省力从现在起,这些念头统统扔掉!目前考研热度居高不下、报录比逐步提高、考试难度稳定上涨,可以说未来每一年都将是大年。如果内心一直盲目分析认为今年考研难度会下降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才是最容易失败的地方。建议大家把2019的难度当做自己的考研标准,考数学的可以借鉴2018年,以这个难度为基本标准,再往上进行自我提升!毕竟只有硬实力才是最好的考研捷径,大小年的预测既不准确也不科学,不要把自己的大事放在这么一个没有把握的机率上面。从目前20考研人复试的情况来看,专业方面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在准备考研初试时,除了都要考的政治、英语,专业课也该是你非常重视的一部分,不仅是为了初试应试考试,更为了复试时更加游刃有余的与老师进行学术交流!考研趋势要了解 根据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考研出现了这么几个趋势:(1)考研人数逐年增长(2020年341万人)(2)往届生数量逐渐增多(近两年占据45%以上)(3)考研女生数量大幅增长(女生占比过半)(4)考生报考主要集中在A区985、211高校,B区高校调剂火爆(5)考试难度增加(主要体现在数学上)(6)专硕人数超过学硕(7)推免生比例增加,学校研究生扩招但数量有限上述这些趋势想必大家在很多地方都有了解过一些。根据这些情况来看,2021年考研并不会是考研小年,该有的难度不会减弱一分。说这么多也并不是为了打击大家的考研复习的积极性,而是想告诉大家,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你在选择好一个目标院校后,一定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什么都会辜负你,但是汗水不会;一切都会离开你,但是努力不会。请把所有的犹豫、侥幸、畏惧和懒惰拖延转换成斗志、奋斗和努力学习。

汤斌

考研真的有“大小年”之分吗

#2021考研指南#最近,较多考生跟我咨询说:考研真的分“大小年”吗?他们最近看到网上流传着“大小年”的说法。而且大多是一些辅导机构,不知道可不可信,所以问下我这种的。非常感谢能够得到考生的信任。个人认为:所谓的“大小年”并没有科学依据,只是根据经验来判断的。就像辅导机构的最后押题,猜中了吹嘘好久,猜不中绝口不提。1 什么是“大小年”个人认为网传的大小年并不全面。应该分为“国家线”和“院线”两个大小年。国家线和院线未必是同步的。所谓的大年就是:今年报考人数比较多,分数比较高;小年则变成:报考人数比较少,分数相对较低。(1)国家线大小年对比5年以上的考研国家线,你就会发现。考研国家线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可能是国家统一命题的考研政治和英语简单了,也可能是该年的考生太多。所以国家线相对较高,形成了所谓的“大年”。与此相反,试题难度较大,报考人数相对较少。为确保有足够考生过国家线,国家线就会适当降低,于是成了“小年”。一般国家线与考研政治和英语是息息相关的。(2)院线大小年如果国家线决定一个考生有没有资格参与复试,那么院线决定一个考生能不能去复试。很多考生在选择院校时候都会查看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以此评估自己是否自己能够考上。但是如果某年学校录取分数较高,也就是所谓的“大年”。那么下一届考生看到这个分数后,很可能被“劝退”。这样该校某专业在第二年考生极大可能就会人数偏少,分数也会相应降低,形成“小年”。一般院线与专业课是相对应的。2 今年是什么年首先,“大小年”是猜测性质的,虽然会一两年一变。但是究竟是一年还是两年,这个谁也无法保证,机构可以年年预测,但是考生你想二战吗?所以,不要过分相信“大小年”。其次,个别高校,个别专业都是不一样的,不要用整体趋势看成你目标院校的趋势。那样极大可能错得离谱。最后,加紧复习才是正道,可信“大小年”,不可全信“大小年”。3 小生活有话说在今年就业相对较难情况下,考研人数持续增加是肯定的。究竟会不会到400万,这个谁也说不好。个人认为,考研人数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大小年”之分就是一个笑话。我们无法把握外界因素,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比如复习进度,掌握熟练度,学习效率。秋天了,你应该沉下心复习了,打铁还需自身硬。以上就是关于“大小年”以及个人看法,希望能够帮道大家,赶紧转给身边需要的人吧。

頍弁

考研存在“大小年”之分,2022年是大年还是小年?考研会更难吗?

随着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应届生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不少本科生都发现自己的本科学历似乎没那么吃香了,考研也自然而然的成了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2021年的考研人数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了惊人的377万,这也让很多准备考研的小伙伴倍感压力,面对这么多的考研人数,不知道2022年考研的情况是不是会更糟糕。不过有些人的想法就不太一样了,他们觉得今年是考研的“小年”,2022年是“大年”,竞争会更激烈了,想“上岸”会更不容易了。所谓的考研“大小年”到底是什么意思?考研的“大小年”是个笼统的概念,初略来说,大年指的就是今年整体考研难度大,“上岸”人数少,小年指的就是当年的考研难度小,“上岸”人数多。而往细了说,每年根据国家线的变化不同,各个院校的初试分数线也有不同,不同的学校和专业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变化,这种有迹可循的规律也可以被称为“大小年”。比如这个专业今年“爆”了。招生人数不多,但报考的人数多,录取的分数线也猛增,这就是“大年”。相反,这个专业变冷了,录取分数低甚至招不满了,就是“小年”。一般来说,有些学校的专业确实会存在大小年一年一交替的情况,不过也有些学校明显不是,这些专业冷热交替的周期较长,甚至变化都可忽略不计。对于“大小年”的判断主要是看国家线,国家线的变化幅度大,其余高校的分数线变化也会受影响,大小年的交替就比较明显,否则就没有什么大小之说。不过要是从考研人数来判断,未来考研趋势连年是“大年”的几率会更高,尤其这几年考研人数猛增,2022年这种热度恐怕只增不减。国家线能保持目前的状态就已经很好了。不变或者上升的趋势显然更明显,因此不管怎么看,2022年是小年几率不高,是大年几率更大。考研真的会有“大小年”之分吗?其实从整体上来看,所谓的“大小年”之分并非绝对,也不是像大家认为的那样,奇偶年的差异会很明显。在某些专业、某些科目上,可能会存在明显的“大小年”之分,比如数学科目的考试确实存在一定规律,难易度是交替的。但这并不能决定某年的考研整体难度。考研的整体难度确实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但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是不存在“大小年”的区分的。所谓“大小年”明显的专业和学校,也多半出现在B区的非一线专业。而且影响“大小年”出现的原因也多半和调剂相关,与专业本身的热度、招生人数关系不大。顶级高校的热门专业可能连续几年都会出现报考人数激增、录取分数线持平或者提升的情况,对于这样的专业和高校来说,几乎年年都是“大年”。对于一些冷门的专业来说,每年招生人数都少得可怜,甚至还招不满,可能年年都需要调剂,这样的情况可以说年年都是“小年”。介于两者之间的专业和高校可能才会有明显“大小年”交替,但是这些专业或者高校又显然不能代表考研的整体难度和水平。2022年考研是大年还是小年?考试难度会增加吗?如果从奇偶年的角度判断,2022年显然是“大年”,但实际上来说,不管是不是大年,2022年考研难度都会上升,这是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也是大势所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高考上线率提升导致毕业的本科生数量激增,考研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各个高校扩招的人数显然和增长的人数不成比例,优胜劣汰,考研难度自然会提升。其次是本科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也就导致更多的人涌向了考研这个通道,这条路也越来越挤,为了筛选更优秀的人才自然要提升考研的难度。从统计数据来看,当我国的GDP增速放缓的时候,就业形势自然会下降,也会导致考研的小伙伴人数增多。这一点从十四五规划中就能明显得出答案。我国接下来的经济发展会以质量为主,速度放缓,GDP的增长也会减缓,未来几年内考研人数不出意外只会越来越多,考研难度基本只增不减。此外,多个最新的调剂政策改革也会大幅的增加调剂的难度,考研的整体难度上升已经是明显的上升态势了。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大年小年考生都要好好准备,不能心存侥幸不过大家也不同太担心,虽然2022年考研难度肯定不会降只会升,但也不能说突然间就提升了一个超高的难度,不管难不难,每年都会有人成功上岸,有人准备二战。不管怎么说,只要你想考研成功,想要顺利的“上岸”,都需要好好的备考,不能心存侥幸,觉得有明确的大小年之分遇上小年就大意,这样到头来坑的只能是自己。所谓的考研大小年之分,也只是命题组的专家根据往年的考生情况酌情做出灵活变动,并不存在准确的规律可循。与其一味的相信“大小年”之分,想投机取巧,倒不如按部就班的好好复习,争取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自己的喜理想的院校来的靠谱。毕竟,考研也是要靠实力说话的。

考研有大小年?那2020年考研题目难度提高还是降低?

相信考研的学生都听说考研存在大小年,也就是奇偶年,意思就是说考研奇数年容易,偶数年难。那2020年考研的同学是不是已经在风中瑟瑟发抖了呢?选专业在考研交流圈里,一直都有存在着考研大小年的话题。意思是考研一年容易一年难,具体来说是奇数年容易,偶数年难。那么说到这,2020考研的同学瑟瑟发抖了?考研存在大小年这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认同的,假如前一年题目难度大,则第二年难度就会小。这可以从数学考试中看出来,比如16.18年数学难,17年数学就简单。那大家所说的大小年真的存在吗?有可信度吗?从考研分数看大小年其实所谓的大小年是大家按照每一年出题的老师难度以及各个学科的分数线而推出来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可以给大家一定参考,但是绝不可以100%相信。考研公共课的题目是出题人按照大纲来出题的,不会存在太偏、太难的题目,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大家只要好好准备就可以了,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专业课题目对于考研的专业课题目,一般都是学习自己命题,大家只要好好做学校的真题就可以了,多多研究学校出题的规律,至于大小年,大家自己心里有数就可以了。大小年只是一个说法,没有绝对意义。而存在大小年的原因也是命题老师根据以往的考生录取考生考试情况而做出的灵活变化。2020考研2020年是偶数年,那考试难度真的会增加吗?我们又应怎么办呢?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就算考试难度增加,那也是大家一起难,分数说低都是一起低,你还怕什么呢?而且考研难度和你是否能看上关系不大,考研难度和你的复习有关,如果你平时认真、踏实复习,那无论题目难易你都会考的很好!最后,预祝2020年考研的学生们顺利上岸!

孟轲

考研也有大小年现象,2021年恰逢奇数年,今年考研数学会简单吗?

考研数学有个小规律,简单的说就是奇数年简单偶数年难,虽然这个说法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但是从近几年考生反馈情况来看基本上是正确的。别的不说,做过2016年考研数学真题的同学都知道那一年的数学有多难,紧接着2017年的数学立马就变得简单了,而2018年的数学的难度又陡然上升,到了2019年难度又降下来。2020年又恰逢偶数年很多人都反馈数学难度大,按照这个规律,2021年考研数学不会太难。为什么考研数学会有这个规律呢?其实这是因为命题专家估计考生水平和实际考生水平有差别导致的,而命题专家估计考生水平又往往会参考前一年成绩。我们都知道2016年的数学很难,而2017年非全日第一次纳入统考,所以从命题的角度来说就要适当降低难度,不然会有很多人不过线。而看到2017年命题难度下降导致考生高分特别多,一看学生原来复习这么好紧接着2018年就要适当提高题目难度,一提高难度考生分数又大幅度下降了,说明题目有点偏难了,那2019年就要降低难度,总之提高难度多少这个度并不好把握,出现的结果就是一年简单一年难,好比是在坐过山车。这种现象在大型的考试中都会存在,包括高考中也会存在,我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大小年现象”。即前一年的题目难,第二年的难度就会下降,而2021年考研就恰逢奇数年,相对来说考研数学的难度,包括考研英语、考研政治的难度会相应下降,但是这并不绝对,只是根据往年经验的推测。而很多同学知道这一点之后,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反正今年的题目简单,不用怎么复习,如果考生有这种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里我们首先要区分一个概念,就是当年考试题目难不难和录取难不难是两个完全概念。题目简单考生确实分数上会显得高一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录取简单,因为题目简单大家都觉得简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题目难的年份考研数学能考到120分就算高分了,但是题目简单的年份考到120分根本算不了什么,而考试真正看的是排名。就以报考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为例,一共录取10个人,难的年份考380排到第一名,简单的年份考到380年前十名都进不了。就算2021年的考研题目简单,但是有一点不要忘记,那就是考研报名人数是逐年增加的,而且是以每年50万人的速度增加,预计2021年的人数将突破400万。在录取人数没有大范围增加的情况下,考研报名人数增加就意味着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原先十个名额100个人去争,现在12个名额150个人去争,就算考试题目简单但整体的考研难度仍旧是增加的。

微曰

揭秘:考研大年和小年究竟准不准?分析后,我都心疼你们……

正在准备2020考研的小可爱们听没听过大年小年的说法?当然,这个小年不是我们农历过小年那个小年哈。所谓的考研“大小年”指的是当年考试难度的大小和录取人数的多少。如果考试难度大、录取人数少我们就称之为大年,反之则称之为小年。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考研形势,文都学姐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考研大小年那点事。1.考研历史上的大小年先给大家看一下近些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图表来源于网络):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比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比2.院校的大小年除了整体难度的大小年之外,和大家考研最息息相关的其实是目标院校的报考人数和考研难度。因为即便是全国考研人数再多,只要报考你目标院校的人数很少,那么你录取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不过大部分院校每年报考的人数不会出现大规模浮动,所以院校的大小年情况更多的出现在B区的院校或者一些二线高校。除此之外,某些院校在当年进行大规模扩招或者新成立某个学院等情况也会导致大小年的状况。例如2017年考研中,中国人民大学在复试时就进行了扩招,许多擦线的学生都幸运的被人大录取。文都学姐建议大家在进行院校信息的收集时多查阅几年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选取最难的一年作为自己考研标准,以免出现报考人数突然增多难度加大导致措手不及的情况。3.大小年之间的具体区别综合而言,考试难度大、报考人数多的年份称之为大年,而考试难度小、报考人数少的年份称之为小年。其中,英语政治的考试难度每年变化都不大,最能区分大小年的是数学。在2017年之前考研数学的难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会有一年的考研数学难度相对提高。不过从2017年开始考研数学的卷面难度突然增大,并在2018、2019年的考试中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这说明考研对于考生的数学要求在逐步提高。所以大家在复习时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认为2020年的数学会进入小年,文都学姐认为考研数学的难度不会减少,甚至还有增加的趋势。深圳文都考研4.文都学姐对于大小年的看法说了这么多关于考研大小年的事情,文都学姐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迷信大小年。目前考研热度居高不下、报录比逐步提高、考试难度稳定上涨,可以说每一年都是大年。如果盲目分析认为今年或者明年的考研难度会下降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才是最容易失败的地方。文都学姐建议大家把2019的难度当做自己的考研标准,最好再提高一点以确保留出足够的缓冲空间。毕竟只有硬实力才是最好的考研捷径,大小年的预测既不准确也不科学,不要把自己的大事放在这么一个没有把握的几率上面。5.一些考研趋势你需要了解一下根据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考研出现了这么几个趋势:(1)考研人数逐年增长(2019年292万人)(2)往届生数量逐渐增多(近两年占据45%以上)(3)考研女生数量大幅增长(2019年占据60%)(4)考生报考主要集中在A区985、211高校,B区高校调剂火爆(5)考试难度增加(主要体现在数学上)(6)专硕人数超过学硕(7)推免生比例增加,学校研究生扩招但数量有限上述这些趋势想必大家在很多地方都见到过,根据这些情况来看,2020年考研同样不容乐观,大家还是要努力复习争取顺利上岸。说了不少考研形势的的严峻,并不是想要打击大家懂得复习积极性,而是想告诉大家只有合理的选择和不懈的努力才是对抗越来越难的考研大势最好的法宝。什么都会辜负你,但是汗水不会;一切都会离开你,但是努力不会。2020考研的小伙伴们,请把所有的犹豫、侥幸、畏惧转换成斗志和奋斗。文都学姐等着大家成功上岸的好消息。深圳文都考研

萌区有状

考研真的分大小年?考研学子实名惨!

随着国家线的公布,各个学校校线、院线的发布,最近对2020年考研的分析层出不穷,小编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在后台也有很多小伙伴来私信小编,是真的有所谓大小年这种说法吗?每年的考研难度都是差不多的,还是会有大幅度的调整呢?大小年是什么?2021年考研是大年还是小年?每年,国家线都在变动,每个院校的初试线也不同,而往往这种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称之为“大小年”。大年:就是该校该专业今年“爆了”,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线高;小年:就是该校该专业报名人数降低,录取分数也较低。大年小年往往隔一两年交替出现。这也很好理解,同学们都有趋利避害之心,今年录取分数太高,第二年就会有很多人望而却步,自然报名人数就下降了。若今年录取分数太低,自然第二年就很多同学一拥而上,分数自然就上去了。院校大小年也会受到考试难度的影响。虽然英语每年都有同学出来喊难,但根据专业老师评测,近几年的英语难度并无太大差别。政治更是相对平稳。当然,大年小年也不能仅仅只看录取分数,毕竟录取分数也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例如,今年山大法硕复试分数线为330分,这并不是因为山大“小年”,而是受疫情影响,山大取消了今年的调剂。要说大小年,首先就要看看国家线,毕竟国家线是各校的“最低线”,若国家线上涨,自然影响各个学校学院的复试线。首先来看看考研人数变化:可见最近几年考研人数每年都有加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近两年,每年都能增加50万人参加考研。所以,如果你所打算报考的院校线与国家线持平,那么无论大小年,国家线上升的概率都比较大。院校的大小年可是相信很多同学报考的院校分数线并不完全取决于国家线。比如北大人大之类的自主划线院校,也比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院校每年分数线远高于国家线。对于这些院校,即便每年考研人数增多,但是如果报考该院校的人数降低,分数线还是很有可能下降的。不过大部分的院校每年报考人数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尤其是法学实力雄厚的院校,每年的报名人数都相对稳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每年分数线虽有浮动,但变化并不大。所以能够明显出现大小年的院校往往集中于B区。当然,若该年份院校出现扩招或者增设新的学院/项目,分数线也会有波动。例如2017年人大扩招,很多同学就“捡漏”了。对于2021年考研来说,研究生扩招的政策是否持续还是一个未知数。如何预测2021年考研分数线?预测某一院校未来分数线的变化,不妨参考以下几个问题:(1)该院校历年分数线如果历年分数线稳定在一个数值左右,那么明年的分数也不会偏离该数值太远。(2)该院校今年分数线是否有大的变化如果该院校今年分数线一出,人人高呼太高,那么明年下降的概率就较高。(3)今年分数线是否受疫情影响如果受到了疫情影响,那么今年分数线的参考值就打了折扣。(4)我们又该如何应对?(5)2021考研出题难度增加怎么办?先不用着急,大家都考的一样,你难其他人也难;你能拿高分,其他人的分数也不会低到哪里去。所以对于试卷难度,无论题难还是简单,都和你的考研难度(是否能考上)没有多大关系。因此,考试难度主要与你的复习情况有关!如果你能踏踏实实复习,熟练掌握所考的知识点,在考研这个选拔性考试的面前,无论试卷简单还是难,你都足够把其他人甩一大截。(6)2021竞争更加激烈怎么办?今年受疫情的影响,2021考研的报考人数大概率会继续攀升,所以这就带来了更大的竞争。那么该如何应对呢?对于考研来说,考研初试拿高分,可以极大提升我们的竞争优势,但高分并不代表一定能考上,每年都有不少400+初试被刷的案例。考研采用的是差额复试,10个统招名额,可能会有12-20个复试名额。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有20多个也是400+,哪怕你考研拿到了400分的高分,也不一定稳过!因此,竞争程度和也和两个因素有关:招生名额和竞争对手。其中招生名额是客观确定的,和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与有关;而竞争对手是不确定性的,它们来自全国各地,你不知道你的竞争对手究竟有多少人,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有多强!名校的统招名额有限,竞争激烈,且竞争对手实力强;普通一点的学校名额相对多,竞争没那么激烈,且竞争对手的实力也相对弱一些。最后,小编想说,无论未来政策如何,无论接下来考研人数是否又会上涨,无论大年还是小年,如果你已经决心考研,就不要放弃,大年、小年都会有人考上心仪的院校,那么为什么那个人不能是你呢?

木石同坛

考研有“大年、小年”之分,难度也有不同,今年会是“小年”吗?

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会高低不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大小年”,所谓“大年”就是指某学校或专业在某年内特别火,报考人数特别多,分数线也就水涨船高了,这年就是它的“大年”。而“小年”正好相反,由于报考人数少,分数线降低。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因为如果前一年某校或某专业分数特别高,当年报考的学生会担心不被录取而纷纷改报其他学校或专业,从而导致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降低。而后一年的考生看到这一年分数低,则都集中到这里来,分数线自然又会升高,以此循环往复。考研历史上的大小年先给大家看一下近些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院校的大小年除了整体难度的大小年之外,和大家考研最息息相关的其实是目标院校的报考人数和考研难度。因为即便是全国考研人数再多,只要报考你目标院校的人数很少,那么你录取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不过大部分院校每年报考的人数不会出现大规模浮动,所以院校的大小年情况更多地出现在B区的院校或者一些二线高校。除此之外,某些院校在当年进行大规模扩招或者新成立某个学院等情况也会导致大小年的状况。例如2017年考研中,中国人民大学在复试时就进行了扩招,许多擦线的学生都幸运地被人大录取。建议大家在进行院校信息的收集时多查阅几年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选取最难的一年作为自己考研标准,以免出现报考人数突然增多难度加大导致措手不及的情况。大小年之间的具体区别综合而言,考试难度大、报考人数多的年份称之为大年,而考试难度小、报考人数少的年份称之为小年。其中,政治和英语的考试难度每年变化都不大,最能区分大小年的是数学。在2017年之前考研数学的难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会有一年的考研数学难度相对提高。不过从2017年开始考研数学的卷面难度突然增大,并在2018、2019、2020年的考试中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这说明考研对于考生的数学要求在逐步提高。所以大家在复习时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认为2021年的数学会进入小年,考研数学的难度不会减少,甚至还有增加的趋势。倘若20年研究生扩招只是个例,不会保持下去的话,21届考研整体上必然的上是“大年”,其难度只会令人无奈。但扩招政策持续,21届招生人数能与今年扩招政策下的扩招人数持平或者录取人数下降不大的话,整体上可称“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