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学4年,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最合适?大一?大二?还是大三?其名为鹏

大学4年,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最合适?大一?大二?还是大三?

大学4年,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最合适?大一?大二?还是大三?国庆小长假期间,刚踏入大学校门一个月的外甥女回来了。她告诉我:“大学老师和高中的老师完全不一样——高中的老师每天都督促我们学习,而大学的老师基本上懒得理我们,我们都是以自学为主,很多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打瞌睡、玩手机……”高考之后,大部分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都放松下来,这些人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咬牙坚持了12年,真可谓“媳妇熬成婆,终于熬到头”。未来的路,在这些大学生看来还很漫长。在他们眼里,大学如同天堂,大学4年时间是用来全身心放松的乐园。在他们当中,很少有人想到:如果四年一直都这样“心安理得”地混日子,那么一毕业就很可能等于失业,甚至连顺利修满学分拿到毕业证都难。想在大学毕业后顺利就业,有很多途径,其一是有一个人脉宽广、手眼通天的好爹,其二是自己所毕业的院校是知名度比较高的985、211大学,或者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就业前景上是供不应求的热门专业,其三就是通过考研的渠道为自己的就业增加筹码。众所周知,世界500强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量远远超过本科生。在“大学生遍地走,本科生多如狗”的当下,普通大学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后参加用人单位招聘之时如果没有研究生学历,则很可能被直接拒之门外。一名研究生和一名本科生进入同一个用人单位,前者刚开始的月薪很可能轻松碾压后者。既然考研对大学生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对于大学生而言,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更合适呢?我觉得,人生在世,除了死,什么事情都应该尽量早一点,准备考研自然也不例外。我认为,大学生上大一的时候是准备考研的“黄金时期”。因为,像我文章开头所说的,很多大一新生在迈进大学的门槛之后就完全松懈下来,甚至堕落下去。这个时候你如果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的话,可能“考研”这两个字会离你越来越远。当你上大一的时候,你最正确的做法就是争取保研的机会。所谓保研,就是相应的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那么保研这个机会如何争取呢?一方面在学业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继续保持高中三年的学习动力,在学习态度上“人无我有”,在学习成绩上“人有我优”;另一方面要学会做人,和自己的老师和睦相处,至少做到不得罪对方。尽可能用勤勉刻苦的态度、名列前茅的成绩、出类拔萃的修养感动校方,那么学校在保研的时候不保你还会保谁呢?搭上保研的“高铁”,考研之路会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自然。如果你在大一争取保研机会的时候折戟沉沙,千万不要有一种“喘口气”的想法——等到大学最后一年才准备去考研,大三的时候才想起考研,可能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在你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要为考研做最充足的准备:向那些顺利考研过关的学长“取经”,详细了解考研的整个流程并搜集考研的相关笔记和资料,空闲时间多学一些英语,争取以最快的时间拿下英语四六级考试,让自己考研之时轻装上阵,毫无掣肘。之后,你就能心无旁骛地把所有的时间都扑在考研科目上,说不定你在就业之前就能顺利拿到硕士学历。当然,如果你是三本学校的本科生,而你又对一、二本学校的研究生学历情有独钟,或者你是普通一、二本的本科生,却想削尖脑袋考上985、211大学的研究生,那你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在考研的准备和复习上。在准备和复习的时候,你不仅要在复习时长上有足够的保障,还要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你的考研之路“保驾护航”。关于考研准备时间的建议,需要补充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依依不舍

大三男生,是先考研再考公务员,还是考公务员再读在职研究生呢?

大三男生,是先考研再考公务员,还是考公务员再读在职研究生呢?这两个选择其实不冲突的。你可以先考研然后再去考公务员,如果比较幸运,你可以在两个选择里面再去抉择你想要的一个。如果想要在学术上需要更高的提升或者说在企业未来发展上走得更长远,你可以选择考研,如果你觉得想要稳定,你可以选择公务员。选择公务员就会有一个问题,前期工资水平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最大的好处就是各方面的福利会比较好,比较稳定。其实如果是女生,在事业上并没有很大追求的话,可以建议去考公务员。在人们印象中,女生稳定的话会比较好一点,确实对于家庭或者各方面来说,这种稳定会有有不少的帮助。所以如果女生没有很大的事业心,可以去选择公务员。当然女生也可以去考研,但是这个具体看你自己的需求了。在这这两者并不冲突的情况下,你可以在考研之后再去准备考公务员。考研不一定能考得上,考上公务员也不一定都能考上,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几个都参加。时间上来说考研是在大四的上学期的期末或者是寒假刚开始那段时间,而公务员的考试一般是在大四下学期,早的大概三月份,晚的可能六月份,主要集中在四五月份。这个时候是考研复试的阶段,能进行复试的已经有结果了,没有直复试的可以安心考试了。这个阶段就是复习时间会比较紧迫。但是在初试完了以后的这段时间,也就是寒假这段时间,可以尝试着去复习一些公务员的考试,在考研初试结果出来后就更能决定是不是要考公务员了。如果进了复试,这段时间复习公务员的考试就会比较紧张,但是只要自己能够合理安排的话,还是都可以同时进行的。所以考研还是考公务员都看你自己的选择以及你自己的需要了。但是考研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你需不需要的问题。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研究生的含金量越来越低。那么你就要需要考虑值不值得花三年时间读研?读研以后有没有一个本质的提升?你的优势会不会扩大?对于后期的职业发展有没有帮助?你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同时考公务员也会去想自己适不适合公务员或者说自己想不想过那种生活。这才是你去选择,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的出发点,而不是应不应该或者是好不好。

舍者迎将

现在大三,学的是心理学专业,很迷茫,该不该考研?

现在大三,学的是心理学专业,感觉什么也不懂,该不该考研?心理学专业在国内是比较成熟的,在国内是刚兴起的专业,很多人对心理学并不怎么了解,对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面是很广的,比如做心理医生、企业做人力资源、大学做辅导员、甚至考取公务员,去部分大品牌公司做营销策划等,但总体来说工资不高,月薪在3000-5000元之间,并且如果你的专业课并不专业,毕业后可能找的工作是与心理学无关的工作,这造就了很多人的尴尬,我想你是出于这个原因才问该不该考研。学姐明确的告诉你:如果感觉现在很迷茫,那就准备考研吧,起码考上研究生后你的就业面更大,工资待遇更高,人际关系更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好处,打个比方说,如果你本科就出去工作,3年后工资待遇可能就在5000元左右,若是你能考研,那么毕业后进入外企工资待遇至少8000元以上,这就是差距,所以学姐建议你考研。学姐来推荐下心理学专业最强5所高校,看看它们在2019年心理学研究生复试线是多少,希望能帮助你。一般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大学是综合性高校、师范类高校、医学类高校,目前全国开设心理学的高校有36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在心理学专业排前3名,华东师范大学第4名,西南大学第5名,(其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34所自主划线院校之一)我们再看看这5所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要求复试最低分。北京大学:在国内及世界大学排名一直处于顶尖大学行列,也是莘莘学子的梦想大学,2018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要求最低复试分数线330分,2019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要求最低复试分数375分,比2018年上涨了45分,并且在2017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最低复试分数线也是375分,从复试分数线看,北京大学的应用心理分数不低啊。北京师范大学:国内师范院校第一高校,实力在全国是前25名的院校,是当教师的最好选择高校,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招生要求最低复试线300分,2018年要求最低复试分数310分,2019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要求最低复试分数310分,从三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复试分数来看,变化不是很大,对考研生来说,进入复试是很容易的。华南师范大学是211师范高校,实力很强,又处于经济发达中心广州,很受学子们的喜欢,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是6所免费师范类高校之一,实力在师范类高校一直名列前茅,如果能考心理学研究生,等毕业后,工资待遇一般是年薪制。现在你上大三,那就别迷茫了,好好准备考研资料,全力以赴去考研吧。

罗盘经

二本学生跨考985/211高校的研究生,你觉得是否过于异想天开

年轻人敢做梦、敢追梦是好事,这样的人不甘于平庸,往往能给人生带来一些奇迹。当然,道理都知道,可在做梦过程中,基于现实原因,我们往往又会顾虑许多,质疑“梦”是否有成真的可能。近日一个大学生就因此而在某问答平台进行提问,他说:“一个普通一本(或二本)的学生三跨考985/211高校的研究生,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问完后兴许不甘心,又在后面备注“从大三开始准备”,潜台词是想问“有机会吗”。“三跨考”是指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的意思。跨考的因素越多,难度就越大。如果第一学历起点过低,那难度就更是难上加上了。回答区的人有冷嘲热讽的,有直接喊口号让他要敢想敢做的。而我的立场,相信长期关注我文章的朋友,都会知道我的态度。当然,这里先暂时卖个关子,我想先给存在相同困惑的学生讲一个故事。2008年,一个叫张国帅的小伙子高考失利,不得不到烟台一所专科院校就读。当时的他,内心很不甘心。于是,上了大专后,每天除了认真学习,就是搜索相关专升本的信息。那个时候,随着搜集到的信息越多,他越坚定自己内心的决定。他一直以来都有名校梦,高考这条路没能一步到位,那么他就曲线救国。他决定大专三年好好学习,届时参加省统招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学习2年,期间再争取去考取名校。这样的决定,对于很多人来说,很异想天开。然而,张国帅认为,高考虽然重要,但是并不彻底决定人的命运。更可况当今教育体制给予了很多学生多种选择的机会,关键在于学生愿不愿意去尝试,去把握。他是那个愿意尝试、把握机会的学生。于是,大专三年,别人在玩乐,他一直在学习,为进入本科做准备。别人一毕业,决定先工作两年,攒一些经验和金钱再考虑考研,他则决定一鼓作气地实践自己的理想。有理想,又有执行力,他在毕业之际很顺利地被青岛工学院录取,正式成为一名本科生。有些人走到这里,可能会觉得自己从专科跳跃进本科,将来第一学历是本科生,于是为之满足,从而停止当初要考研进名校的理想。然而,张国帅一直非常坚定。于是在读本科的两年间,他一直在为考取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做准备。从普遍认知来说,青岛工学院虽然是本科,但它是介于二本和三本之间,学生想要三跨进入985/211高校的难度不小,更不用说考进北京大学这种一等一的学府。然而,正如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所说:“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张国帅持久地为梦想的努力,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变得十分优秀。在2013年5月临近本科毕业之际,他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告诉所有高考学子,也告诉那些内心抱有名校梦可却因各种因素在三本院校或专科院校就读的学生们说:即使失败,也别失去信心。而这句话,是我想要送给提问的学生和所有想跨考985/211高校的普通院校的学生。你们的起点本就比张国帅高,更应该有底气才是。更可况,即使失败又如何,难道不可以再来一次吗?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点燃了很多人的内心,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成为了很多人的座右铭。在此,希望你们也有这样的信念:有梦者事竟成。最后,我想明确地说一下我的立场和看法:作为普通一本学生或二本学生,三跨985/211高校,完全有可能、有机会。它才不是异想天开,而是一个实实在在有可能被实现的目标和理想。我鼓励和支持你们去付诸实践,从现在开始,去追梦、去践行。————————作者简介:我是星主,专研教育发展与心理,坚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关于教育成长路上。上到大学下至小学,有困惑来咨询。

管子

日本留学:到底是选择修士、研究生,还是选择大三编入

虽然留学考试和国际日语能力测试都取消了,但是在日本的留学生们还是如期迎来了升学季。虽然是在2021年4月才入学,但是日本的很多大学已经开始了招生活动。不仅仅是在网站上发布了募集要项,部分大学已经开始举办招生说明会了。各个语言学校也开始给学生们进行升学指导了。王皓大学毕业后以技能实习生的身份去日本打工3年,挣了50多万。回国后他还想去日本打工挣钱,但是研修生二返很难,最后几经辗转他选择了以留学生的身份赴日。由于他的研修经历,语言学校以必须升学为条件才肯接收。而他的目的并不是升学,他只想有个合法身份留在日本多赚点钱。正常情况下,只要拥有大学学历,日本语言学校毕业后是可以直接找工作转成就职签证的。但是要想转换签证必须有语言学校出具的相关材料才行。王皓跟学校有约定,他必须选择升学。因为他是本科学历,所以他的升学选择只有修士、研究生、大三编入这三种。所谓修士,就相当于国内的硕士研究生。而日本的研究生,其实只是修士的预科,没有学历文凭,只是没考上修士的学生可以旁听点修士的课程,以便日后再次考修士。大三编入,就是直接进入日本大学的大三,再读两年本科,跟普通本科生一样毕业后拿到日本大学的毕业证。王皓志在挣钱,语言学校期间主要精力都放在打工上,即便是疫情期间,他每个月的打工收入也都在25万日元以上。他已经有了大学毕业证,只要语言学校给出手续,他是可以直接找工作转成就职签证的。但是有约在先,他只能选择升学。此种情况下,王皓的首选是研究生,大三编入次之,最后才是修士。因为研究生最短只需读半年,学费只需20万日元左右。研究生结业后虽然没有任何学历文凭,但是可以拿着结业证明去找工作转成就职签证。如果选择大三编入的话,只要是不挑学校,排名靠后的或偏远地区的私立学校,甚至可以说交学费就可以去念。但缺点是时间太长,必须读2年。而且学费太贵,少则100万日元一年,多则150多万日元一年。选择修士的话,同样需要读两年,同样100多万每年的学费,而且备考难度非常大。显而易见,对王皓而言能考上研究生那是最理想的。虽说是研究生,但是想要考入国公立大学或排名靠前的私立大学的研究生也绝非易事。考研究生和考修士要准备的材料是一样的,除了基本材料外还要书写研究计划书。别说是外国留学生,就算是日本学生,他们也不知道研究计划书要怎么写。所以很多人会报辅导班或买教材参考。了解了研究计划书的基本格式之后,还要对教授的研究方向和以往发布的论文或推荐书目有所了解。这些无疑要花费大量时间及金钱。日本大学招生的时间是有先后顺序的,基本的规则是:越好的大学开始招生越晚,而且只招一次,反之越差的大学越早开始招生,甚至会找三四次。王皓心理盘算得清楚,密切关注最近开始招生的大学,因为这些大学都是第一批开始招生的,很有可能就会发现一所很容易考入的大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喜欢的话,点击关注。日语学习视频(0-N1持续更新)、日本留学生活分享,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蹦蹦猴

为了梦想他及早规划 大二就基本修满学分从容备考 大三男生提前毕业考上北大研究生

“2017级的,怎么现在就毕业了啊?”“老师,我是提前毕业的。”近日,在北京大学“创新菁英计划”线上复试现场,武汉科技大学2017级的学生秦文康,以其优异表现,获得复试第一的成绩,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大二提前规划成功逆袭秦文康是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1701班的本科生。与其他同龄人不同的是,他的“大四”生活,将会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度过。两年前,秦文康只是成绩中游的菜鸟。“秦文康在我的印象里一直都是表现平平,没想到他能考上北大。”辅导员杨恕回忆。大二时,秦文康在网上看到了北大考研的经验帖和往年真题,萌生了研究生报考北大的想法,且下定决心在第四学期结束所有课程。选课时,他把课表尽量选满。一开始,课程繁多,复习时间少,秦文康感觉有些捉襟见肘,成绩一直维持在班级中游水平。上课、复习有些杂乱无章,让秦文康无法合理运用时间,因此,他做了个规划:早上八点准时坐在教室,晚上把当天的知识巩固,并完成作业,周末时间劳逸结合,恢复精力迎接新的一周。秦文康表示:“学会动态规划,优先要做的事就先做,争取让效率最优化。把目标定死了反而不好,计划总是跟不上变化,所以不如灵活一些。”正是在这样的学习“算法”下,大二下学期,他就基本修满了学分;大三时,课程只剩下五门。该校教务处处长程光文表示,像秦文康这样提前修完学分毕业的学生,在省属高校很少,“学分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大三宽裕的复习时间,是他能考上北大的重要前提。这个学生挺有远见的!”辅导员杨恕感叹。备考时每天在图书馆学习“每天都能在图书馆北区这个位置看到秦文康。”信安1701团支书刘翌菲说。早上七点半,秦文康就到了图书馆,开始了一天的复习。背政治、刷题库、看课本,中午跑到售货机上买两个面包。晚上十一点半回到宿舍,洗漱休息。这便是考研备战期,秦文康的一天。他告诉了记者自己成功的秘诀。勤奋刻苦打基础。“算法和计算机语言基础是学好所有科目的基础。认真搞懂原理才能更加深入地学习。”刚开始复习时,秦文康决定从大一大二的基础课入手,从头到尾复习一遍,再继续深入学习专业课。“复习基础课用了大概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每本书的边边角角我都看了,防止有遗漏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秦文康回忆。学习方法是关键。“早上的时间适合用来复习记忆类的科目、题目和知识点,下午时间一般用来刷题。”此外,秦文康强调针对题型复习的重要性。“面对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这种固定题型,刷题就是很好的方法;而面对数学,就要系统地复习,掌握每个知识点。”劳逸结合效率高。每当学习了一两个小时之后,秦文康都会下楼转转,看看风景,回来接着复习。即使是复习紧张时期,秦文康也会抽出周末半天的时间去打篮球、跑跑步、打游戏,以此让自己放松,从而高效率复习。6月6日,秦文康收到北京大学的拟录取通知书。【纠错】【来源:楚天都市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兼别

大学4年,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最合适?大一?大二?还是大三?

大学4年,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最合适?大一?大二?还是大三?国庆小长假期间,刚踏入大学校门一个月的外甥女回来了。她告诉我:“大学老师和高中的老师完全不一样——高中的老师每天都督促我们学习,而大学的老师基本上懒得理我们,我们都是以自学为主,很多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打瞌睡、玩手机……”高考之后,大部分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都放松下来,这些人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咬牙坚持了12年,真可谓“媳妇熬成婆,终于熬到头”。未来的路,在这些大学生看来还很漫长。在他们眼里,大学如同天堂,大学4年时间是用来全身心放松的乐园。在他们当中,很少有人想到:如果四年一直都这样“心安理得”地混日子,那么一毕业就很可能等于失业,甚至连顺利修满学分拿到毕业证都难。想在大学毕业后顺利就业,有很多途径,其一是有一个人脉宽广、手眼通天的好爹,其二是自己所毕业的院校是知名度比较高的985、211大学,或者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就业前景上是供不应求的热门专业,其三就是通过考研的渠道为自己的就业增加筹码。众所周知,世界500强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量远远超过本科生。在“大学生遍地走,本科生多如狗”的当下,普通大学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后参加用人单位招聘之时如果没有研究生学历,则很可能被直接拒之门外。一名研究生和一名本科生进入同一个用人单位,前者刚开始的月薪很可能轻松碾压后者。既然考研对大学生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对于大学生而言,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更合适呢?我觉得,人生在世,除了死,什么事情都应该尽量早一点,准备考研自然也不例外。我认为,大学生上大一的时候是准备考研的“黄金时期”。因为,像我文章开头所说的,很多大一新生在迈进大学的门槛之后就完全松懈下来,甚至堕落下去。这个时候你如果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的话,可能“考研”这两个字会离你越来越远。当你上大一的时候,你最正确的做法就是争取保研的机会。所谓保研,就是相应的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那么保研这个机会如何争取呢?一方面在学业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继续保持高中三年的学习动力,在学习态度上“人无我有”,在学习成绩上“人有我优”;另一方面要学会做人,和自己的老师和睦相处,至少做到不得罪对方。尽可能用勤勉刻苦的态度、名列前茅的成绩、出类拔萃的修养感动校方,那么学校在保研的时候不保你还会保谁呢?搭上保研的“高铁”,考研之路会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自然。如果你在大一争取保研机会的时候折戟沉沙,千万不要有一种“喘口气”的想法——等到大学最后一年才准备去考研,大三的时候才想起考研,可能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在你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要为考研做最充足的准备:向那些顺利考研过关的学长“取经”,详细了解考研的整个流程并搜集考研的相关笔记和资料,空闲时间多学一些英语,争取以最快的时间拿下英语四六级考试,让自己考研之时轻装上阵,毫无掣肘。之后,你就能心无旁骛地把所有的时间都扑在考研科目上,说不定你在就业之前就能顺利拿到硕士学历。当然,如果你是三本学校的本科生,而你又对一、二本学校的研究生学历情有独钟,或者你是普通一、二本的本科生,却想削尖脑袋考上985、211大学的研究生,那你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在考研的准备和复习上。在准备和复习的时候,你不仅要在复习时长上有足够的保障,还要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你的考研之路“保驾护航”。关于考研准备时间的建议,需要补充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墨尔本

大三男生,是先考研再考公务员,还是考公务员再读在职研究生呢?

大三男生,是先考研再考公务员,还是考公务员再读在职研究生呢?这两个选择其实不冲突的。你可以先考研然后再去考公务员,如果比较幸运,你可以在两个选择里面再去抉择你想要的一个。如果想要在学术上需要更高的提升或者说在企业未来发展上走得更长远,你可以选择考研,如果你觉得想要稳定,你可以选择公务员。选择公务员就会有一个问题,前期工资水平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最大的好处就是各方面的福利会比较好,比较稳定。其实如果是女生,在事业上并没有很大追求的话,可以建议去考公务员。在人们印象中,女生稳定的话会比较好一点,确实对于家庭或者各方面来说,这种稳定会有有不少的帮助。所以如果女生没有很大的事业心,可以去选择公务员。当然女生也可以去考研,但是这个具体看你自己的需求了。在这这两者并不冲突的情况下,你可以在考研之后再去准备考公务员。考研不一定能考得上,考上公务员也不一定都能考上,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几个都参加。时间上来说考研是在大四的上学期的期末或者是寒假刚开始那段时间,而公务员的考试一般是在大四下学期,早的大概三月份,晚的可能六月份,主要集中在四五月份。这个时候是考研复试的阶段,能进行复试的已经有结果了,没有直复试的可以安心考试了。这个阶段就是复习时间会比较紧迫。但是在初试完了以后的这段时间,也就是寒假这段时间,可以尝试着去复习一些公务员的考试,在考研初试结果出来后就更能决定是不是要考公务员了。如果进了复试,这段时间复习公务员的考试就会比较紧张,但是只要自己能够合理安排的话,还是都可以同时进行的。所以考研还是考公务员都看你自己的选择以及你自己的需要了。但是考研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你需不需要的问题。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研究生的含金量越来越低。那么你就要需要考虑值不值得花三年时间读研?读研以后有没有一个本质的提升?你的优势会不会扩大?对于后期的职业发展有没有帮助?你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同时考公务员也会去想自己适不适合公务员或者说自己想不想过那种生活。这才是你去选择,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的出发点,而不是应不应该或者是好不好。

头头脑脑

现在大三,学的是心理学专业,很迷茫,该不该考研?

现在大三,学的是心理学专业,感觉什么也不懂,该不该考研?心理学专业在国内是比较成熟的,在国内是刚兴起的专业,很多人对心理学并不怎么了解,对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面是很广的,比如做心理医生、企业做人力资源、大学做辅导员、甚至考取公务员,去部分大品牌公司做营销策划等,但总体来说工资不高,月薪在3000-5000元之间,并且如果你的专业课并不专业,毕业后可能找的工作是与心理学无关的工作,这造就了很多人的尴尬,我想你是出于这个原因才问该不该考研。学姐明确的告诉你:如果感觉现在很迷茫,那就准备考研吧,起码考上研究生后你的就业面更大,工资待遇更高,人际关系更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好处,打个比方说,如果你本科就出去工作,3年后工资待遇可能就在5000元左右,若是你能考研,那么毕业后进入外企工资待遇至少8000元以上,这就是差距,所以学姐建议你考研。学姐来推荐下心理学专业最强5所高校,看看它们在2019年心理学研究生复试线是多少,希望能帮助你。一般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大学是综合性高校、师范类高校、医学类高校,目前全国开设心理学的高校有36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在心理学专业排前3名,华东师范大学第4名,西南大学第5名,(其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34所自主划线院校之一)我们再看看这5所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要求复试最低分。北京大学:在国内及世界大学排名一直处于顶尖大学行列,也是莘莘学子的梦想大学,2018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要求最低复试分数线330分,2019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要求最低复试分数375分,比2018年上涨了45分,并且在2017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最低复试分数线也是375分,从复试分数线看,北京大学的应用心理分数不低啊。北京师范大学:国内师范院校第一高校,实力在全国是前25名的院校,是当教师的最好选择高校,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招生要求最低复试线300分,2018年要求最低复试分数310分,2019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要求最低复试分数310分,从三年应用心理硕士招生复试分数来看,变化不是很大,对考研生来说,进入复试是很容易的。华南师范大学是211师范高校,实力很强,又处于经济发达中心广州,很受学子们的喜欢,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是6所免费师范类高校之一,实力在师范类高校一直名列前茅,如果能考心理学研究生,等毕业后,工资待遇一般是年薪制。现在你上大三,那就别迷茫了,好好准备考研资料,全力以赴去考研吧。

里斯本

二本学生跨考985/211高校的研究生,你觉得是否过于异想天开

年轻人敢做梦、敢追梦是好事,这样的人不甘于平庸,往往能给人生带来一些奇迹。当然,道理都知道,可在做梦过程中,基于现实原因,我们往往又会顾虑许多,质疑“梦”是否有成真的可能。近日一个大学生就因此而在某问答平台进行提问,他说:“一个普通一本(或二本)的学生三跨考985/211高校的研究生,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问完后兴许不甘心,又在后面备注“从大三开始准备”,潜台词是想问“有机会吗”。“三跨考”是指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的意思。跨考的因素越多,难度就越大。如果第一学历起点过低,那难度就更是难上加上了。回答区的人有冷嘲热讽的,有直接喊口号让他要敢想敢做的。而我的立场,相信长期关注我文章的朋友,都会知道我的态度。当然,这里先暂时卖个关子,我想先给存在相同困惑的学生讲一个故事。2008年,一个叫张国帅的小伙子高考失利,不得不到烟台一所专科院校就读。当时的他,内心很不甘心。于是,上了大专后,每天除了认真学习,就是搜索相关专升本的信息。那个时候,随着搜集到的信息越多,他越坚定自己内心的决定。他一直以来都有名校梦,高考这条路没能一步到位,那么他就曲线救国。他决定大专三年好好学习,届时参加省统招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学习2年,期间再争取去考取名校。这样的决定,对于很多人来说,很异想天开。然而,张国帅认为,高考虽然重要,但是并不彻底决定人的命运。更可况当今教育体制给予了很多学生多种选择的机会,关键在于学生愿不愿意去尝试,去把握。他是那个愿意尝试、把握机会的学生。于是,大专三年,别人在玩乐,他一直在学习,为进入本科做准备。别人一毕业,决定先工作两年,攒一些经验和金钱再考虑考研,他则决定一鼓作气地实践自己的理想。有理想,又有执行力,他在毕业之际很顺利地被青岛工学院录取,正式成为一名本科生。有些人走到这里,可能会觉得自己从专科跳跃进本科,将来第一学历是本科生,于是为之满足,从而停止当初要考研进名校的理想。然而,张国帅一直非常坚定。于是在读本科的两年间,他一直在为考取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做准备。从普遍认知来说,青岛工学院虽然是本科,但它是介于二本和三本之间,学生想要三跨进入985/211高校的难度不小,更不用说考进北京大学这种一等一的学府。然而,正如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所说:“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张国帅持久地为梦想的努力,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变得十分优秀。在2013年5月临近本科毕业之际,他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告诉所有高考学子,也告诉那些内心抱有名校梦可却因各种因素在三本院校或专科院校就读的学生们说:即使失败,也别失去信心。而这句话,是我想要送给提问的学生和所有想跨考985/211高校的普通院校的学生。你们的起点本就比张国帅高,更应该有底气才是。更可况,即使失败又如何,难道不可以再来一次吗?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点燃了很多人的内心,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成为了很多人的座右铭。在此,希望你们也有这样的信念:有梦者事竟成。最后,我想明确地说一下我的立场和看法:作为普通一本学生或二本学生,三跨985/211高校,完全有可能、有机会。它才不是异想天开,而是一个实实在在有可能被实现的目标和理想。我鼓励和支持你们去付诸实践,从现在开始,去追梦、去践行。————————作者简介:我是星主,专研教育发展与心理,坚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关于教育成长路上。上到大学下至小学,有困惑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