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启动无名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汉4月17日电(实习生 王子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今天上午,“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在华中科技大学启动。为响应“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号召,本届大赛征集作品新增“医疗健康专项组”,面向重大传染性疾病、关注人民健康专门设置。赛事面向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举行,按照作品的成熟度和技术特点,分为仿真组、部件组、集成组,以及医疗健康专项组。其中,医疗健康相关项目既可报名3个常规组,也可报名专项组。大赛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特等奖50000元/项,一等奖20000元/项,二等奖10000元/项。据悉,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本届大赛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决赛拟于2021年8月中下旬在华中科大举行。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大风云

“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在华中大启动

4月17日,“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据介绍,该赛事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大赛坚持“以研究生为主体,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运行模式,旨在提升研究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发展。启动仪式上,20多个机器人在富有节奏感的背景音乐下,跳起整齐划一舞步,带给观众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器人和机械工程专家熊有伦在发言中表达了对青年学者的殷切期望。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张淑林,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新亮分别致开幕词、欢迎辞。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洁在致辞中表示,30多年来,以华科大为代表的广大高校院所为光谷的创新发展,培育了优秀人才,催生了一批创新企业。未来,东湖高新区将加快建设东湖科学城和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继续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汇聚全球科技创新人才。在往”世界光谷“迈进坚实步伐的关键时刻,期待广大“科创新星”埋下创意的种子,在光谷这片创新沃土中生根发芽。熊有伦、张淑林、刘洁、张新亮等领导嘉宾共同登台,按下启动球,宣布正式开启本届大赛序幕。据介绍,该赛事面向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整个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总决赛预计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启动仪式上,往届赛事获奖团队及评委老师代表分别就赛事相关问题与同学们进行经验分享。库曼、蛋玩、海默等东湖高新区机器人企业代表携最新一代机器人亮相展厅,展示企业创新实力。部分在汉兄弟高校参赛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全国逾35万师生在线观看启动仪式直播。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招才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记者 杨均 通讯员 马胤任)【来源:楚天交通广播】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高永

“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4月17日上午,“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正式面向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征集机器人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等作品。展厅现场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秘书处代表高栋据介绍,该赛事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秘书处代表高栋介绍,本届大赛在赛制安排上分为仿真组、部件组、集成组和医疗健康专项组。“实际上我们这个大赛创办的目标就是希望研究生立足中国大地来做学位论文,是希望让研究生更多地接触企业,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来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一学生李世昊便携式可穿戴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启动仪式上,来自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库曼、海默等机器人企业代表携最新一代机器人亮相展厅,工业机械臂、多旋翼无人机、便携式可穿戴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等产品,展示了机器人在工业、智慧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一学生李世昊告诉记者,自己正在组织团队,准备带着“海陆双栖”机器人项目参赛。“首先是通过大赛继续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把一些设计的想法落地。然后在参赛的过程中可以见识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一些优秀的专家学者给我们一些指导意见。”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马彦琳机器人研究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王牌领域之一。据了解,学校汇聚了一大批机器人领域著名专家,形成了以7名院士为核心,4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师资队伍。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马彦琳说,无论是积极承办与参与创新赛事,还是紧密结合企业的技术难题来进行论文选题设置,都是为了切实培养研究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层次人才。“因为研究生的培养都是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我们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多的平台。那么像这种系列大赛也是一种平台。那么,我们还有很多的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军工,走进更多的一些创新的一个前沿,我们都有很多的一些举措。”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志军30多年来,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广大高校院所为光谷的创新发展,培育了优秀人才,催生了一批创新企业。作为湖北的创新高地,光谷肩负着省市创新发展“领舞者”的重要角色。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志军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赛,能寻找到更多的创意“种子”、创新人才,为创新武汉的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我们相信这个大赛就是一个帮助我们发现种子、培育种子的一个过程。对我们这一个城市、学校、企业,我们提了“三名”,是名城,名企、名校,在打通创新,打通产业,打通人才,这个不同环节的工作产生非常积极的这样一个作用和意义。”据了解,整个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总决赛预计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前两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支队伍报名,本届大赛预计将吸引1000支队伍报名参赛。(记者 夏晓青 通讯员 马胤任 谷宗洪 编辑 郭新峰)【来源:湖北之声】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连营寨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今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启动

记者日前获悉,“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将于今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启动。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此前两届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该赛事面向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整个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总决赛预计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据介绍,前两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支队伍报名,本届大赛预计将吸引1000支队伍报名参赛。机器人研究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王牌领域之一。据介绍,学校汇聚了一大批机器人领域著名专家,形成了以7名院士为核心,4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师资队伍。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了解到,17日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大赛工作人员将向同学们介绍本次大赛的比赛流程、奖项设置、组队要求、作品提交以及相关时间安排等具体事项,并为同学们解答关于比赛赛程的相关疑问。此外,往届大赛获奖团队代表将现场进行经验分享,就赛事相关问题与高校研究生深入交流。位于光谷的相关科技企业还将带来机器人产品展示,与参赛团队对接交流。(长江日报记者吴曈)来源 | 长江日报-长江网编辑 | 宋涛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维兰德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落户华中科技大学,将于明日启动

记者日前获悉,“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将于4月17日(本周六)在华中科技大学启动。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此前两届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该赛事面向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整个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总决赛预计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据介绍,前两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支队伍报名,本届大赛预计将吸引1000支队伍报名参赛。机器人研究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王牌领域之一。据介绍,学校汇聚了一大批机器人领域著名专家,形成了以7名院士为核心,4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师资队伍。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了解到,17日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大赛工作人员将向同学们介绍本次大赛的比赛流程、奖项设置、组队要求、作品提交以及相关时间安排等具体事项,并为同学们解答关于比赛赛程的相关疑问。此外,往届大赛获奖团队代表将现场进行经验分享,就赛事相关问题与高校研究生深入交流。位于光谷的相关科技企业还将带来机器人产品展示,与参赛团队对接交流。(长江日报记者吴曈)

二年而从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在汉启动

4月17日,“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启动仪式前,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永辉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器人和机械工程专家熊有伦座谈。本届大赛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招才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联合承办。该赛事是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旨在进一步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积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机器人科技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大赛总决赛将于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预计将吸引1000支队伍报名参赛。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洁参加启动仪式。【来源:长江日报】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延寿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在华中科技大学启动

启动仪式上,机器人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17日,在“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上,近10家光谷机器人企业亮相。长江日报记者现场发现,这些机器人形态各异,功能也大不相同,既有能智能交流、擅长语言学习的“黑猫萌宠”,为老年群体提供步行助力的下肢外骨骼助行机器人,也有工业领域“5分钟安装固定,30分钟调试完成”的“操机仔”协作机器人。“抗风能力强,能适应恶劣户外条件,是这款产品的最大特点。”湖北电鹰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全碳纤维机身,可载重2公斤飞行1小时,具备6级抗风,6向多传感器融合避障特性的EHM-6A无人机,目前该无人机在电力、光伏、风塔等能源巡检,环保、林业、水利、交通监测巡查,消防灭火、应急救援等飞行作业有较多应用。在健康养老领域,武汉泰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妙伴健康机器人为老年人健康提供了众多便利。“开机状态下,用户只需要发出指令,机器人就可以实现远程挂号、在线视频问诊、在线购药、健康检测等多种功能。”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该产品2017年在光谷研发成功,目前在全国拥有数十家代理商,年产机器人超过10万台。据介绍,光谷机器人企业已逐渐覆盖物联通讯、健康医疗、教育、陪护、工业生产等多个细分领域,研发实力不断增强。“2018年,我们在光谷成立,专注康复医疗和护理领域,目前已经生产出便携式可穿戴康复机器人、助行机器人等产品,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武汉沃森拓客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王一举表示,该团队成员共参加10余项国家科研项目,在该领域技术储备十分充足,产品将尽快走向市场。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今日在汉启动

央广网04月17日14:21原标题: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今日在汉启动央广网武汉4月17日消息(实习记者颜瑞华)“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于17日上午在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启动。此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图为:“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现场 颜瑞华摄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招才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据大赛组委会介绍,大赛将面向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整个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总决赛预计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据统计,前两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支队伍报名,本届大赛预计将吸引1000支队伍报名参赛。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实习记者颜瑞华摄图为:诞生于“光谷”的工业制造领域新型机器人设备 实习记者颜瑞华摄图为:“书法机器人”蓄势待发 实习记者颜瑞华摄本文来源:央广网

蝉联两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特等奖,西电学子立志以芯报国

刘海珠,江西宜春人,1994年6月出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师从朱樟明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高速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攻读硕士期间,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研究生二年级期间,学年专业综合测评排名1/118;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以及IEEE国际会议特邀报告各1篇,学生一作发表集成电路设计TOP期刊(IEEE TCAS-I)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蝉联首届、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全国特等奖,获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被授予“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获得2019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首届研究生校长奖学金。研途路上 幸有良师刘海珠的导师朱樟明教授,有着严谨的科研作风、不畏困难的奋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朱老师对集成电路设计有着前瞻性的认识与敏锐的洞察力,在模拟前端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研究中有很高的造诣。刘海珠的成绩离不开导师朱樟明教授的指导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科研路上,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朱老师踏实严谨的作风”,刘海珠说到,最初的深切感受是在2017年本科毕业设计上,缺少经验与知识储备,第一次写论文的刘海珠在论文的用词表达上并没有过多在意,朱老师审阅了他的论文之后,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教导他“撰写科技论文和阅读文献都要严谨”。也就是这一句话,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刘海珠,在研究生期间他改掉了马虎的性格,对待事情用心严谨,不论是在科研上还是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朱老师的严谨态度将使刘海珠受益终生。严谨并不意味着守旧,朱老师常鼓励他们要勇于创新。是的,创新是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之灵魂,在学术上的创新需要知识的积累。所以,在本科毕业的暑假时间,刘海珠就进入到实验室学习,开始阅读大量的相关英文文献。万事开头难,起初需要花费几天甚至一星期的时间去阅读一篇文献,还有许多不懂的地方,在朱樟明导师和刘马良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他逐步地解决问题并参与到相关项目中去,在学习中实践,从实践中学习,“研途虽苦,幸有良师”,刘海珠自豪的说到。这段时间的学习为他下一阶段的研究生道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他在后期的科研道路中更加游刃有余。持之以恒 水滴石穿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就像1.01365 = 37.8,0.99365 = 0.03一样,貌似每天微不足道的努力,只要坚持终将变化巨大。在研一时,实验室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成为了刘海珠的榜样,他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希望能像他/她们一样优秀。在认真上课之余,刘海珠每天坚持在实验室学习并参与科研项目,即使是晚上的时间也丝毫不敢倦怠,在实验室学习到很晚。每每回忆起来,刘海珠很感激那段充实的时光。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研二时,刘海珠已经申请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接着他以第一作者投稿SCI论文,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被期刊直接接收。然后他又以第一作者投稿IEEE国际会议,最终会议论文被作为特邀报告参与演讲展示。此外,刘海珠还发表了一篇集成电路设计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Regular Papers》,体现了他在学术上已经初步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为了检验学习成果,在紧张的科研之余,刘海珠主动参加了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赛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刘海珠表示他很享受在赛场上的思维碰撞以及赛后心得交流,这能够检验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后期加以弥补,越战越勇。不论是在学习、科研还是竞赛上,他都非常用心地完成每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刘海珠说到。这一切的努力与坚持,给他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被授予“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并兼获国家奖学金和首届校长奖学金。刘海珠坚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秉持初心 砥砺前行与集成电路结缘要追溯到七年前,当时高考填报志愿,刘海珠第一志愿选择了微电子学院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但事与愿违,他被调剂到了其他学院。既来之,则安之,得知可以在大二转专业,刘海珠便更加努力学习,终于以专业前三的成绩转到了微电子学院。经过此事他更加珍惜在微电子学院的学习时光,并从对集成电路的懵懂逐渐转变为了对集成电路的热爱,所以在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了继续在微电子学院读研,希望以后能够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相关工作,为国家集成电路的发展贡献微弱的力量,这便是刘海珠的初心。本硕七年美好时光转瞬即逝,刘海珠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收获了许多。“鲜花、掌声、勋章只记录昨天的光荣,而明天的路像太阳的行程一样漫长”,相信在未来的科研或工作中,刘海珠能够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取得更大的进步。师长朱樟明点评:不忘初心,坚持科技强国和科学精神,勇做创芯中国的领头人。

废都

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开展 聚焦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

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今天,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决赛正式拉开帷幕,40支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参赛队伍将在接下来的三天内进行现场作品展示及讲解答辩。作为赛事技术支持合作伙伴,UCloud优刻得与大赛承办方同济大学展开深度合作,提供云计算资源支持,协助推进决赛各环节的顺利进行。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围绕智慧城市主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2014年至今,大赛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大赛已经成为在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得到行业企业广泛认可的高层次、全国性重要赛事。本次全国决赛将分为现场测试、现场演示与技术答辩三大环节,不同环节得分将按比例计入总成绩,最终评选出获奖队伍及奖项。经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批准,今年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同济大学承办。作为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985及双一流大学,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在历届的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中,同济大学的优秀参赛队伍也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本次大赛分为智能技术挑战赛与创意设计赛两部分,UCloud优刻得将携手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同推动本次大赛的顺利进行,并为智能技术挑战赛提供40台高性能物理云主机资源及相应的技术支持。(图1:2019年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大赛赛程安排)智慧城市是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UCloud优刻得作为中立云计算服务商,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物联网、NFV和SDN等技术,运用前沿科技赋能智慧城市,助力相关机构在智慧规划、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环保等领域的研究和建设。除技术优势外,UCloud也在产品领域不断探索,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创新引擎。物联网、云计算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城市治理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UCloud近日发布的物联网平台产品UIoT-Core,便在IoT设备与云服务之间搭建了桥梁,通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上云互联,为城市大数据高效协同提供智能化引擎,实现城市治理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