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有何区别撒鱼

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有何区别

对于很多人来说,学历很重要,不少人为此不断深造,本科毕业后读硕士、博士、博士后,那么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到底有何区别呢?本科大学四年,如果你顺利毕业就可以拿证本科毕业证和学历证书,授予学士学位。在大城市找工作,本学学历已经成为最基础条件,倘若没有本科学历,很多面试官根本就不会考虑你担任他们公司的职位。大学四年,只要你不挂科,基本上人人都能获得本科学历。硕士相信很多人都曾经说过自己要考研,考研指的就是考取硕士类研究生,其实研究生包括硕士类和博士类两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研究生是指硕士。硕士是介于学士和博士之间的一个学位,分为两种,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专业性研究生一般是两年,而学术性研究生一般是三年,还可以继续读博,人们一般所说的硕博连读指的就是学术型研究生。博士博士是我国学历中最高的,主要注重人的研究和思考能力,如果一个人是博士,那就说明她有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从事研究,吾能够出书。能够考取博士学位的人,无论在什么方面都非常的抢手,出来以后根本就不愁找不到工作。博士后有很多人认为博士后就是在博士之后的一个学历,其实并不是这样,博士后不是一个学历,而是一种职业,是指博士在完成学业之后,留在高校和相关的科研机构当中继续从事相关的学术研究。并不是所有从事科研研究的人都被称为博士,博士后的前提是你必须获得博士学历。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高学历的人数越来越多,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也就越来越多,就拿2020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来说,报考人数突破300万,可以看出人们多高学历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

不以羿资

博士与博士后,有什么不一样?差距有多大?看完别再不知道了

博士与博士后,有什么不一样?差距有多大?看完别再不知道了说到博士和博士后,大家都很羡慕,因为是很高的学历,是很聪明,很努力学习的一些人,对于学历,我们是能发现它的重要行,特别是在在社会中,特别是面对工作的时候,会有对自己的面试,面试内容就包括了关于学历的问题,在现在社会中,有很多年轻人的学历是本科或者专科,但也还有一些很优秀的年轻人,他们是很聪明,很爱学习的,他们一直在学校里攻读,一直读到博士,在学校里面还有博士后,两者就错了一个字,很多人会觉得博士后更厉害些,那么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到底差距有多大呢?看完别再不知道了。首先,博士与博士后从性质上说是不一样的,有学生攻读到了博士,就已经最高的等级了,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是学校学位中最高的一个荣誉,说完博士,现在再说说博士后,与博士不同的是,博士后是不属于学位的,而是一种工作性质,他们是有很多高校吸纳他们让他们进行科研研究,并没有给他们对应的学位,是一种讲师的身份。再看博士,他们还是一个学生的身份,是要到课堂去听课的,博士非常努力,他们获得了奖学金还有助学金,这样的补助,也能维持他们自己的生活,而博士后就是有很多的研究院会吸引大量的优秀的科研人才,给的一种称谓,博士后都是做科研工作的,吸收他们的这些高校也会给他们发工资,博士后们的待遇是很好的,是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的。博士和博士后的差距,是博士后不用面临毕业的问题,博士后在做研究的时候,也会发布自己的专业论文,对自己的职位上会有所提升,简单说,就是,博士就是一个学生的身份,博士后,就是有了自己的工作,是在学校里面做科研的,博士是最高的学位,想成为一名博士,是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的,还有博士后也是更不容易了,他们需要先通过升学的考试,还与通过专业的学术论文,先考上一名硕士然后还有更加努力才能成为博士,到了博士已经是最高学位了,之后才能成为博士后。博士想进入高校做研究,成为博士后,是不用再考试了,是只用通过了选拔,就能直接成为一名博士后了,成为博士后后,是会定期去发表一些关于自己学术研究的论文的,是再也不用担心毕业这些问题了,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了,博士与博士后,有什么不一样?差距有多大?看完别再不知道了,大家看到这里,应该已经都明白了两者的有什么不一样和差距了。

必文

博士和博士后谁是最高学历?很多人都想错了!

原来提起博士都是高山仰止,现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很多人都成了博士。最让小编记忆深刻的是,前几天两年老人拌嘴,说着说着两个人急了,原来一个说自己的孩子是博士,就是了不起。另一个老人,接不上话,急红了脸,憋了半天,大喊:“我孙子考了名牌大学,赶明儿,非让他考一个博士后,高过你儿子的博士不可。”引来周围很多吃瓜群众的哄堂大笑。当然两个老人都很可爱,不过也反映出很多人都错误理解了博士和博士后,今天小编就把实际情况给大家说道说道,不能再一直误解下去了,不然给自己孩子又增加很大压力不是!【1】---博士才是最高学历层次首先明确博士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通过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拥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在目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我国首批18位博士诞生于1983年5月27日,紧接着又在1983年10月19日,培养出了第一批文科博士。【2】---博士后不是学历接下来要明确一点,博士后根本不是一个学历。 博士后,英语是Postdoctoral,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也就是说博士后不是学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经历或学习经历。而且在国外也有一些不具有博士学位,但确实是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研究人员,所以博士后更确切地说是临时的科研工作经历,一般时间都不长。【3】---常见的错误理解 原来毕竟博士离大多数人很远,所以很多人并不是太过关注,在很多人心里研究生已经是超级牛逼了,博士什么的想都不用想。可是,现在博士也走下了圣坛,来到了寻常百姓家,所以受到的关注也多起来。在博士和博士后的关系上大多数人都认为,博士后比博士更高一级。小编自己刚当年刚看到郑州大学校门口博士后流动站的牌子时,就是这样的想法。记得很清楚当时还很是唏嘘了一番,想象着成了博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再成了博士后那要多牛,当时的想法是毕竟是博士后嘛,光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在博士后面,不是更厉害吗?真是一段让人忍不住回忆的时光!当然博士后还是有证书的,需要博士后期满并达到一定的标准的博士,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就会颁发巜博士后证书》。可以看出,博士后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是博士,但学位并不比博士高。

百合花

读博有多难?博士后是个啥?来看看这些人的亲身经历

近日,演员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持续发酵,激起千层浪,也引发网友对博士、博士后的关注。翟天临毕业照。微博截图读博有多难?做博士后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博士和博士后究竟有什么区别?博士、博士后们攒了一堆话想一吐为快——从“小白”到博士:“世人都说读博好,唯有脱发忘不了”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小李,读博两年,发量渐少。“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头发就开始一根一根掉了。”小李苦笑,“很希望知道如何在读博后仍能保持乌黑浓密的头发?”某日凌晨,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熬夜,咖啡已经不够用,补大蒜”。要靠生吞大蒜来提神醒脑,这就是像他这样的在读博士生,最日常的画像。说起博士、博士后,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一个个无敌“学霸”的形象。但事实上,这群博士和博士后们从来都不是“无敌”的,从入学到毕业,要想啃下这个学位,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多位在读博士及已毕业的博士都达成了共识:考上博士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资料图:图书馆里学习的学生。来源:东方IC朱永茂 摄一旦进入专业学习环节,大家往往需要阅读海量文献,做大量实验,每天除了正常吃喝拉撒睡之外,要么就在文献里埋头苦读,要么就在实验室里兢兢业业;修不够学分也不能毕业;发表SCI论文是博士毕业的关键,常常面临各种被拒;到了学位论文环节,“论文必须要写出厚若一本书的篇幅”这件事更是熬得不少博士生失眠又脱发。在昆明某科研院所博士后刘乐的回忆中,2015年至2018年在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成功发表SCI论文还要算是件幸运的事情。“有的同学论文或因没有创新性,或研究不够,各种被拒,焦虑到一晚上一晚上地失眠。”他说。云南大学一博士生导师介绍称,要想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往往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入学考试”、“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诸多环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还需要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由本人入学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一至若干篇。一般而言,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三年的时间,多则八年也有。而数据显示,中国博士延期毕业率高于56%,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博士都不能正常毕业。资料图:高校学生正在参加毕业典礼读书苦,科研累,毕业难上加难,难怪有博士调侃:“读博的真相其实是——又苦、又穷、又枯燥。”从博士到博后:“满心为科研,一把辛酸泪”读完博士去干什么?有人毕业即获得正式工作,直接留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或去了企业及其他,但也有人选择继续留在科研院所,成为一名博士后。博士后,常常被人误解为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历或学位。事实上,它只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博士后的任期不长,被认为是一种从事科研的过渡性安排。中国国家博士后基金对博士后在站资助时间为两年。对于在昆明一科研院所工作的博士后小周而言,他之所以选择当博士后,是因为博士毕业后未能出国,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剩的最好出路,只能是当博士后。资料图: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工作。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小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专业毕业后,先是争取了出国做博士后的机会,但取得资格后却意外被顶替。后来他得到山东某高校的工作机会,却因待遇问题得不到兑现而离职。辗转多地后,他选择来昆明一科研院所当博士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历高,就业面反而不大。”谈及博士毕业后的求职经历,小周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小周介绍,相比读博期间的又苦又穷,博士后享有约15万元/年的政府津贴,但因工作需要跨领域,追求更高水平的论文,所以所获得的这些津贴背后,往往也注定意味着更多付出。  博士后的生活是怎样的?“科研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科研。”小周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八点到实验室,中午不休,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去休息,再加上必须起早贪黑、全年无休,极少有时间娱乐,甚至是谈恋爱、照顾家人。小周说:“这是博士后生活的真实写照。”资料图: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工作。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在小周看来,读博搞科研好似一场赌博:赢家少、输家多。读博读了六、七年迟迟不能毕业,或是因为就业面窄无奈将博士后当成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的,大有人在。“如果对科研不是真爱,如果没有极强的自制力和强大的内心,真的不合适读博或者做博士后。”小周说。对此,刘乐也深表认同。他称,如今回过头来看,选择成为博士甚至博士后,可能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但天也不一定降大任于斯人。要想成为博士后,总共分几步?在中国,要想成为一名博士后,首先得取得博士学位。而要取得博士学位,一般有三种情况: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本硕博连读;以及先本科再硕博连读。以常见的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为例,需要这几步:1、本科毕业后报考所选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和复试后入学。2、攻读硕士学位,修完特定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取得硕士学位。3、考博,参加入学考试,通过笔试和复试后入学。4、攻读博士学位,完成理论课学习,取得要求学分;海量积累,寻找研究方向;申请开题报告;发学校指定要求的小论文;发大论文;博士论文答辩通过。5、取得博士学位,申请博士后。事实上,博士后堪称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博士后研究人员累计已经超过16万人。其中100余人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科研创新队伍中重要的骨干力量。然而这一支骨干力量以及更多普通博士生、博士后,他们的心酸和艰难又有多少人看到呢?高智商、高学历的他们是万人羡慕的对象,而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也会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巨大。诚如刘乐所说,“如果不能享受科研的乐趣,或是自律的快乐,这条路将很难走下去。”致敬爱科研的你们你们辛苦了(文内采访对象均采用化名)

风水劫

博士和博士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差距在哪里?别傻傻的不知道

博士和博士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差距在哪里?别傻傻的不知道现在的社会当中,在工作当中总是面临着面试出现的一些问题,其中就有一个关于学历方面的问题。现在社会当中,大部分的年轻人学历都是在专科和本科的这个阶段徘徊。还有的一些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就在学校里面还攻读了博士,在学校里面还是有博士后,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差距在哪里?别傻傻的不知道。我们首先来看的就是,博士和博士后性质方面也是不一样的。其中学校里面的学位,在学生们攻读到了“博士”学位的回收,已经属于是最高的等级。这样的一个学生在某一个方面已经有了特定的成就,也是一个学位当中最高的一个荣誉。“博士后”这并不是一个学位,而是一种工作的性质,在很多搞笑里面都是为了吸收这些博士后进行研究,但是并不是会给这些人对应的学位,就是一个讲师的身份。“博士”代表的还是一个学生的身份,还需要每一天到课堂里面去上课。博士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还获得了奖学金和助学金,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是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博士后”是很多研究院为了引进这些优秀的科研人员给予的一种称谓,这些人都是做科研的工作。高校还会给他们直接发工资,博士后的待遇也是比较好,也不会担心自己的生活。差距就是这些博士后是不会面临毕业的问题,博士后的研究当中也是发生了专业的论文,可以后的自己职位上面的提升。说通俗易点就是,一个是学生的身份,还有一个是自己的工作。如果想成为一名博士,这是要付出自己很多的心血。对于博士后来说,他们需要的就是升学的考试,还有学术论文,先从一名硕士晋升为博士,之后才可以成为博士后。博士后这些人在进入到了高校里面博士后的流动站里面,是不需要什么考试,只要是经过了选拔合格之后,就可以成为一名博士后,在定期的时候需要发表一些学术的论文,也不会担心自己的毕业等等问题。博士和博士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差距在哪里?别傻傻的不知道。看完了这些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清明

研究生之后还有哪些学位?博士后是学历还是工作?别再傻傻分不清

国内对于大学学历都有非常明确的层级之分,例如现在非常普遍和常见的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这两个是目前比较基础的学历。比本科学历更高一个层级的就是研究生学历,可是很多人会把研究生学历误认为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其实这是不完整的。因为研究生不仅包含了硕士研究生,还包含了博士研究生。因此,硕士研究生只是研究生当中的一种,博士学历也比研究生学历更高。研究生之后还有哪些学位?博士后是学历还是工作?研究生之后还有哪些学位?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划分来看,学历从低到高分别为: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从低到高分别为: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所获得的学位,大学专科毕业后没有设置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此可见,硕士研究生并不是学历最高的一个,博士研究生才是目前学历的巅峰。那么又有人要问了,如果博士学历是最高的学历,那么“博士后”又是什么呢?博士后是学历还是工作?博士后是学历还是工作?虽然我们经常听到“博士后”这个词语,但是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认为“博士后”是一个比博士更高的学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你连高等院校的学历划分都不清楚。其实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所从事的一种工作。“博士后”指的是当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可以在高等院校或者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个阶段,这并不是比博士更高的学历,大家要搞清楚。另外,“博士后”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里,进行相关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因此博士后并不是一种学历,而是一种工作。如何才能成为“博士后”?博士后很容易形成误解,但能够成为博士后的人员非常少,因为要求非常严格,很少有人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为了防止大家傻傻分不清,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只要符合相关条件的具有博士学历的学生,可在国家认证的博士后流动站申请成为博士,在此期间做相应的研究项目,期限满了之后就可以出站。并且还为工作达到一定标准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颁发《博士后证书》,工作的期限一般为2年时间,在这短时间里博士生将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毕竟都是直接参与一些科学研究,成长和进步的速度非常快,这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稀缺人才。综上所述,国内高等院校学历分为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而“博士后”并不是一种学历,而是一种工作,拥有“博士“学位,才有资格申请成为“博士后”,不知道大家明白了,别再傻傻分不清了。了解更多教育相关干货,欢迎收藏转发。

清谈

读完博士再进站做博士后,是因为奖励吗?

今天,有个朋友在百家问小西:读书读到博士后奖励5000万,你觉得自己能读到吗?小西看到这个问题,觉得挺有意思的,和这位朋友沟通交流了蛮久,也想在这里做个分享呢!比如说,过来人小西已经博士后出站,真的没有领导这个5000万啊!昨天小西在百家写了一个关于"博士后"的文章-"为什么博士有“后”,而硕士没有?",聊了聊博士后具体是什么,如非职工、非学生,更不是学位或学者,仅仅是个"工作经历"。虽然阅读不高,但是算是很好的分享呢!其实2019年最火的"博士后",小西不说也有不少朋友知道,就是翟天临。北京大学相比硕士的入学、博士的毕业,国内大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后流动站或企业的博士后工作站进站难度都不大,已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博士申请基本都会审核通过。之前,还要求跨学科进站做博士后,小西记得2019年初还有发文说可以做本学科博士后。博士后出站(类似毕业)的要求同样不高,如1-2篇中科院三区的SCI论文就可以,关键是和合作导师签订的"协议"中备注的任务难度。注意不是"导师",而是"合作导师",还是有不小区别的呢!合作导师在和博士后相处方面,大部分会将博士后定义为自己的科研合作者或伙伴,而不是单纯的学生(如博士生)。另外,不少人做博士后是为了缓冲就业,完善自己的科研成果,在职博士后的话,更多的是倾向于拓展自己的人脉和圈子。博士毕业生每年毕业的5万余博士,要是听说有5000万奖励,相信大家都会选择进站做博士后的喔。如长沙的企业工作站博士后,会有10万元的人才补贴。因此,题主的问题就变成:"读书读到博士毕业奖励5000万,你觉得自己能读到吗?"。其实,大部分人读博士是为找一份自己合适或满意的工作,如高校。还有部分人读博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或课题,不管有没有这个"5000万"奖励,选择读博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比如小西当时读博时也是稀里糊涂的。不过,后面同样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努力的理由,而不是博士进入单位的几十万到百万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最后,作为博士过来人,小西想说给自己读博找到一个坚持的理由,朝这个方面努力,中途放弃是对自己和导师、团队最大的伤害和不负责,加油!

心斋

一位博士后的经验之谈:研究生要做到“五莫怕”

来源:学术志 作者:浴火凤凰每年的开学季,都有一拨新人来,都是一次传经时。这么多年来,我发现每一位新生都和当年的自己一样,既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但又为研究生可能经历的痛苦而略显紧张,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如何快速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尽快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遇到“艰难困苦”如何正确地解决,这些都是每个研究生新生最为关注的话题。其实,答案也十分简单,我的经验就是要做到“五莫怕”,希望对刚入门的研究生们有所帮助。01、一莫怕担负任务重,因为这就是机会实验里有很多工作是分不清职责的,比如:帮导师查阅资料、撰写文章、校对文稿、会务准备或是其他一些杂事、琐事。这种事情无论在哪个学校、那个专业或是哪个实验室都是现实存在的。有一种情况是,本来你自己就在为上专业课、整理数据、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等各类事情忙得不可开交,可导师就是要让你接二连三地去做这事件或是那事件,而实验室里的其他人却在追剧、打游戏、刷抖音,显得十分悠闲。很多刚进实验室的研究生,对这种“忙闲不均”的现象有很大的意见,还不时发点小牢骚,觉得自己是吃了很大的亏。以我多年来的经验来看,这是导师对新人的初步考验,一是看你有没有大局意识,肯不肯干;二是想考察你能不能干,具体能力在什么层级上。如果你一直不愿干或者干不好,那么在导师的眼中,你基本就已经定型了,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同时,一些也是如此过来的师兄师姐们对你也会有一些想法。其实,不管在哪类学科、哪个实验室,始终都是20%的学生干80%的活,而且还经常挨批评。但到最后,能力最突出、成果最丰富的往往就是这20%的学生,因为他们的贡献大、得到的锻炼也多,科研能力自然也就比其他学生要强出太多。也有的学生认为,在实验室中,那些善于交际、会讨导师欢心的学生得到的机会更多,而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懂得如何奉承导师,自然没有锻炼机会。这也是一种误解,对一些重要的任务来说,如果你只会耍嘴皮讨导师欢心,没有实际的科研能力,即使你妙语连珠,导师也不会轻易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因为,一个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扩大,依靠的是实打实的科研成果,导师最希望的是使用一些有能力的学生来更好地开展工作,这样导师自己也会轻松很多。如果你科研能力很差,既使靠着嘴上功夫讨得了导师的关爱,但同门的其他人也不会买你的账,你的工作也很难开展,这样的例子其实大家都有所耳闻。所以,多干干工作,尤其是一些导师交待的急难险重的工作,是一个提升自己能力的难得机会。02、二莫怕导师有偏见,要证明你的能力只要是人,就会有主观意识,当然,导师也不能例外。相信大家对导师的偏见问题都曾经有所耳闻,一般在同等的水平下,导师的偏好排序是“本校优于外校、保研优于考研”。本校生自然不用说,人家教学风格相同、教学环境熟悉。保研生,就是那些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很自然把他们与一些“学霸”“科研大佬”“竞赛全能”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能够在同一届众多学生中被学校选出来,“免试”攻读研究生的人,一定是学习成绩在年级中一直遥遥领先、英语六级五六百+、学术科研方面多篇核心甚至CSSCI在握、各种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包揽的佼佼者。对于外校生、考研生来说,有时会担心导师会对本校生、保研生更多在关爱。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对于导师来讲,他对一个陌生学生的初步了解,只能看他先前的成绩、科研和竞赛。这一点就是导师会对保研生和考研生产生偏见的根本原因。同时,培养和管理一名研究生都是有成本的,站在导师的角度去考虑,保研生的确可能会比考研生能力略强一筹,培养起来更容易,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导师会偏爱保研生一点。用通俗易懂但确实有点残酷的话来形容就是“保研生已经在奔跑了,而你还在学习走路”,导师理所当然会偏好能力高、水平好的学生。要想彻底消除这种偏见,实现逆风翻盘,正确的做法就是你不要把这些看得太重,一心一意地把学习和工作做好。通过科研成果来证明你的能力和为人,同时和同门搞好团结,打好群众基础。假以时日,开明的导师总会消除偏见的。可如果你和导师“抗争”或是干脆破罐子破摔,十有八九你会死得很惨。03、三莫怕文章被打压,多考虑导师的苦衷很多研究生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论文初稿交给导师少则1~2个月,多则半年,竟然毫无修改和投稿的音讯。实际上,我也遇到自己的文章被导师压着小半年。但是,大多数时候,一篇小论文对于一位导师而言真的可有可无(当然,具有能上Nature、Science、 PRL、PNAS这类潜质的论文除外)。我们知道,修改一篇论文是一件极其费时间、耗精力的事情。一篇连学生自己都不太满意的论文交到导师手中,他要先花大把的时间去看你那蹩脚的英语,先正确理解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再根据全局来判断要不要增加或删减内容,要不要重新整理,等等。实际上这个过程很繁杂,快则几周,慢则几个月。可也别忘了,实验室里的学生可不止你一个,导师的办公桌上有可能同时放着好多篇这样的论文。所以,如果你的论文成果无关紧要,一般情况下导师不太愿意花太多时间去修改。说一句实话,没有认真发过几篇Top期刊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投出去都会有几十个小错误。别说学术论文,就算很多出版的著作,也有很多不规范之处。其实,有的学生即使发过若干顶级文章,也都没有意识到一些规范性问题,别说是初学者了。所以,一名治学严谨的导师看到这些问题心里就会很不爽。我觉得,导师有时候压着你的论文,不应该太过抱怨,而应该作为自己在论文写作方面进一步提高的契机。每位新学刚写篇文章都自认为简直是“神来之笔”,可过几年回头再看,就知道简直是不堪入目。还有就是,你没有强到威胁导师的地位时,一般不会受到打压。这时,生一下气也就行了,否则会影响你学习和生活,实在是没有意思。想通了一通百通。04、四莫怕导师要求严,坦然对待最重要虽然我们嘴上常说明白诸如“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导师对你严,说明还在乎你”等等的道理,但实际落到自己身上,有时却真心承受不了。导师对学生要求严格,这个问题具有双重性,往往是严格有人骂、不严格也有人骂。但从学知识的角度来讲,肯定是越严格越有利。 实际上,很多研究生在食堂吃饭、晚上卧谈、出外喝酒甚至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在骂老板多苛刻、多严格、多变态等等。但是,他们很多人会发现,到了工作岗位之后,当年导师逼着干的东西,却成了自己的加薪提职的法宝。于是乎,有机会回到母校,就和师弟师妹们大谈老板严格要求是如何如何的好,这样的事情到处可见。我还见过某位博士快和老板打起来过,但若干年后念念不忘老板的好。所以,我觉得,研究生应当坦然对待导师的严格要求,要正视压力,没有一点压力肯定是不行的。当然,茶余饭后骂两句老板能够理解,骂过之后解解气就好,别往心里去,之后还是努力干活去吧!但对于那些只想混着日子、拿个学位、提升学历、找份工作的学生来说,骂导师就是你的错了,需要好好自省一下。05、五莫怕经常挨批评,提升“听”力是正道导师也是人,有时候会很忙、很烦,如果看到学生干活磨磨唧唧或是完成任务的质量太差,说话有时候就没有那么客气了。我的态度是:听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太往心里去。就像父母打骂孩子,都记仇那天下没有太平。不过,我们也要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经常挨批评。经过多年的实验室观察,“听”力不好是一条重要的原因,我将研究生“听”的能力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级听力:不但能听懂导师交待的事情,而且能高标准、完整地执行,更重要的是,听的学生还能深刻理解导师的主要意图,预想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并且提前做好各项规划准备。拥有第一级听力的学生,当然最得导师的喜欢,几年后多半是开创型的科研人才。第二级听力:能听懂导师交代的事情,并且忠实地执行。但对于下一步该如何计划,却没有太多的想象力和意见建议。这类学生,机缘俱足的话,将来也可能是收获型的学术人才。第三级听力:能听懂导师交代的事情,但是执行过程中往往马马虎虎、大打折扣。拥有第三级听力的学生,导师只能交代他去做简单的事情,并且还要有随时为他善后的准备,你说这种学生导师能不生气吗?第四级听力:这类学生是最令导师崩溃一种,是完全听不懂或根本不听导师的指示,完全凭着自己的想像胡乱处理,结果当然是一地鸡毛。所以,为避免经常挨批评,你不妨先从练习“听”力开始入手。万事开头难,但万事也莫怕,因为,过了桥,就翻篇了!最后,将苏轼的一首《定风波》送给入门的研究生们,我们共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敝笱

继硕士研究生扩招之后,科技部提出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

继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之后,科技部又在官方文件中透露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的消息。科技部3月21日在官网公布了《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方面,文件提到: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中,推动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科研助理或辅助人员岗位,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其劳务费用和有关社保补助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支持高校毕业生短期就业。依托国家高新区设立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开展创业培训,建立见习岗位等,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2月下旬,湖南发布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便提到了“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规模”的说法。湖南方面在文件中表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博士后流动站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规模。支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协作研发中心、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招收博士后。积极向教育部争取支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2020年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计划,将专升本录取比例扩大1倍以上。适当提高应届大学毕业生士兵退伍后专升本录取比例。另外,陕西省教育厅在3月12日发布的《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针对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全国将扩招研究生18.9万,专升本32.2万。省教育厅积极向教育部争取支持,扩大研究生及专升本招生规模,各高校要创造条件,满足扩招的办学条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博士后流动站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规模。支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协作研发中心、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招收博士后。(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坏守卫

博士后扩大40%,硕士就业难读博士,博士就业难读博士后?

今年博士后人数将会增加。 据报道,近日,科技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提出了扩大博士后人数的要求。 在上海启动了博士后招聘项目。 今年,一些高校的博士后招聘人数比往年增加了40%以上。 许多高校开设了博士后进入渠道,提高博士后岗位的吸引力,为未来储备高素质的教师和研究力量。博士就业竞争激烈3月21日,科技部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科技创新支持工作、恢复和经济平稳运行办法》。 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中,科技部明确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助理或辅助人员岗位设置,扩大博士后岗位.. 其人工费及相关社保补贴按规定从工程款中列支.. 扩大博士后流动站规模是应对疫情对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影响的重要举措.. 这也可以让“博士后”真正回归自己的真实身份,为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医生提供“博士后”的科研机会,不仅发挥他们的作用,而且“专业化”他们,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促进他们更好的就业,创业,为大学和科研机构储备人才。我国博士后制度参照发达国家博士后工作机制建立.. 但博士后方向不同.. 在1985年,当博士后系统启动和博士后流动站建立时,我国每年只有3000多名博士生入学。 博士后制度不是为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提供继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工作的机会,而是吸引他们选择在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在流动站进行科学研究,出站后选择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任职。 可以说,这主要是留住医生和吸引博士毕业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科研工作者因此,我国对博士后流动站人员有多种政策和优惠措施,在舆论上,博士后比博士“更高水平”。 虽然中国有关部门和大学,科研机构都很明确,博士后只是“经验”,而不是“学历”,博士后是“职位”,而不是“学位”,但实际上,有机构和人把它当作比博士更高的学位。 然后还有一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特别是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作为形象工程的问题,重应用,轻建设,一些工作站在建立,挂牌,作为单位花瓶,只是摆设。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指出,我国博士后制度还存在定位不清,设站单位主体功能不足,培训质量有待提高,招聘培训评价方法不足,国际化水平低等问题..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随着我国博士教育规模的扩大,目前博士培养,就业,使用和发展,与30多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必须对博士后制度有一个新的明确定位。就业难根据2018年国家教育发展统计公报,当年我国招收博士生95500人,博士生389500人,研究生60700人.. 博士生招生人数是1985年的30倍.. 今年我国博士招生规模将超过10万人.. 从博士生的就业选择来看,相当一部分博士生想留在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学术岗位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博士后已成为许多博士毕业生的选择。 据统计,2019年中国博士后科研人员数量达到25514人。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明确将博士后作为研究生博士生的工作经验之一,提供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机会。 这样,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就不会再想到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更“高大上”,而是会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建设流动站,设置博士后岗位,并可结合实际情况增设更多岗位.. 对于博士后“扩招”,有公众关注会影响质量,这将被理解为研究生扩招,博士后培养质量,取决于后期设计和工作要求..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实行博士后制度30多年后,中国的博士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