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正式启动白天使

“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4月17日上午,“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正式面向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征集机器人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等作品。展厅现场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秘书处代表高栋据介绍,该赛事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秘书处代表高栋介绍,本届大赛在赛制安排上分为仿真组、部件组、集成组和医疗健康专项组。“实际上我们这个大赛创办的目标就是希望研究生立足中国大地来做学位论文,是希望让研究生更多地接触企业,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来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一学生李世昊便携式可穿戴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启动仪式上,来自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库曼、海默等机器人企业代表携最新一代机器人亮相展厅,工业机械臂、多旋翼无人机、便携式可穿戴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等产品,展示了机器人在工业、智慧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一学生李世昊告诉记者,自己正在组织团队,准备带着“海陆双栖”机器人项目参赛。“首先是通过大赛继续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把一些设计的想法落地。然后在参赛的过程中可以见识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一些优秀的专家学者给我们一些指导意见。”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马彦琳机器人研究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王牌领域之一。据了解,学校汇聚了一大批机器人领域著名专家,形成了以7名院士为核心,4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师资队伍。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马彦琳说,无论是积极承办与参与创新赛事,还是紧密结合企业的技术难题来进行论文选题设置,都是为了切实培养研究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层次人才。“因为研究生的培养都是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我们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多的平台。那么像这种系列大赛也是一种平台。那么,我们还有很多的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军工,走进更多的一些创新的一个前沿,我们都有很多的一些举措。”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志军30多年来,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广大高校院所为光谷的创新发展,培育了优秀人才,催生了一批创新企业。作为湖北的创新高地,光谷肩负着省市创新发展“领舞者”的重要角色。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志军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赛,能寻找到更多的创意“种子”、创新人才,为创新武汉的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我们相信这个大赛就是一个帮助我们发现种子、培育种子的一个过程。对我们这一个城市、学校、企业,我们提了“三名”,是名城,名企、名校,在打通创新,打通产业,打通人才,这个不同环节的工作产生非常积极的这样一个作用和意义。”据了解,整个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总决赛预计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前两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支队伍报名,本届大赛预计将吸引1000支队伍报名参赛。(记者 夏晓青 通讯员 马胤任 谷宗洪 编辑 郭新峰)【来源:湖北之声】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内籀

大赛!22个裁判20个研究生学历!|啥比赛让这么多学霸都来了?

01:14以前说起体育,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可现在,要是没有真才实学,恐怕当运动员都当不明白。8 日,就有一场云集了各个学校学霸的比赛——黑龙江省学生英式橄榄球锦标赛。这里不只有来自全省各个学校的精英,连裁判队伍都是 " 学霸组团 " 而来。组委会说,这次比赛一共 22 位裁判,有 20 名裁判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其中还有 2 位是在读博士。周诗豪就是两人之一,今年 9 月,他将前往哈工大深圳校区,攻读力学博士。周诗豪说,自己是大二时接触到橄榄球的。" 虽然这个项目看起来横冲直撞,但它的核心却是正直、热情、团结、纪律和尊重。"在他看来,橄榄球是一项很适合学生从事的运动。" 既能锻炼身体,还能提高对抗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拼搏精神和求胜欲。"这次比赛参赛选手的年龄段很广,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80 多支队伍的近 900 名运动员将在两天的时间里,进行 163 场比赛,并争夺出 12 个组别的冠军。这次比赛也是全省范围内,首次将奥运会项目—— 7 人制橄榄球引入比赛中。帅哥美女们的精彩比拼,您有没有被吸引到?来源:哈尔滨新闻网记者:张堃雷/文 韩伟/摄/视频拍摄编辑:马云鹏

万物殊理

“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在华中大启动

4月17日,“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据介绍,该赛事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大赛坚持“以研究生为主体,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运行模式,旨在提升研究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发展。启动仪式上,20多个机器人在富有节奏感的背景音乐下,跳起整齐划一舞步,带给观众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器人和机械工程专家熊有伦在发言中表达了对青年学者的殷切期望。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张淑林,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新亮分别致开幕词、欢迎辞。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洁在致辞中表示,30多年来,以华科大为代表的广大高校院所为光谷的创新发展,培育了优秀人才,催生了一批创新企业。未来,东湖高新区将加快建设东湖科学城和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继续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汇聚全球科技创新人才。在往”世界光谷“迈进坚实步伐的关键时刻,期待广大“科创新星”埋下创意的种子,在光谷这片创新沃土中生根发芽。熊有伦、张淑林、刘洁、张新亮等领导嘉宾共同登台,按下启动球,宣布正式开启本届大赛序幕。据介绍,该赛事面向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整个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总决赛预计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启动仪式上,往届赛事获奖团队及评委老师代表分别就赛事相关问题与同学们进行经验分享。库曼、蛋玩、海默等东湖高新区机器人企业代表携最新一代机器人亮相展厅,展示企业创新实力。部分在汉兄弟高校参赛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全国逾35万师生在线观看启动仪式直播。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招才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记者 杨均 通讯员 马胤任)

圣人不出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在汉启动

4月17日,“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启动仪式前,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永辉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器人和机械工程专家熊有伦座谈。本届大赛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招才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联合承办。该赛事是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旨在进一步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积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机器人科技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大赛总决赛将于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预计将吸引1000支队伍报名参赛。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洁参加启动仪式。【来源:长江日报】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万章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在华中科技大学启动

启动仪式上,机器人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17日,在“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上,近10家光谷机器人企业亮相。长江日报记者现场发现,这些机器人形态各异,功能也大不相同,既有能智能交流、擅长语言学习的“黑猫萌宠”,为老年群体提供步行助力的下肢外骨骼助行机器人,也有工业领域“5分钟安装固定,30分钟调试完成”的“操机仔”协作机器人。“抗风能力强,能适应恶劣户外条件,是这款产品的最大特点。”湖北电鹰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全碳纤维机身,可载重2公斤飞行1小时,具备6级抗风,6向多传感器融合避障特性的EHM-6A无人机,目前该无人机在电力、光伏、风塔等能源巡检,环保、林业、水利、交通监测巡查,消防灭火、应急救援等飞行作业有较多应用。在健康养老领域,武汉泰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妙伴健康机器人为老年人健康提供了众多便利。“开机状态下,用户只需要发出指令,机器人就可以实现远程挂号、在线视频问诊、在线购药、健康检测等多种功能。”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该产品2017年在光谷研发成功,目前在全国拥有数十家代理商,年产机器人超过10万台。据介绍,光谷机器人企业已逐渐覆盖物联通讯、健康医疗、教育、陪护、工业生产等多个细分领域,研发实力不断增强。“2018年,我们在光谷成立,专注康复医疗和护理领域,目前已经生产出便携式可穿戴康复机器人、助行机器人等产品,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武汉沃森拓客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王一举表示,该团队成员共参加10余项国家科研项目,在该领域技术储备十分充足,产品将尽快走向市场。

隔世情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今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启动

记者日前获悉,“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将于今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启动。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此前两届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该赛事面向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整个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总决赛预计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据介绍,前两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支队伍报名,本届大赛预计将吸引1000支队伍报名参赛。机器人研究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王牌领域之一。据介绍,学校汇聚了一大批机器人领域著名专家,形成了以7名院士为核心,4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师资队伍。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了解到,17日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大赛工作人员将向同学们介绍本次大赛的比赛流程、奖项设置、组队要求、作品提交以及相关时间安排等具体事项,并为同学们解答关于比赛赛程的相关疑问。此外,往届大赛获奖团队代表将现场进行经验分享,就赛事相关问题与高校研究生深入交流。位于光谷的相关科技企业还将带来机器人产品展示,与参赛团队对接交流。(长江日报记者吴曈)来源 | 长江日报-长江网编辑 | 宋涛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边检站

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在武汉启动

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在武汉启动 马芙蓉 摄中新网武汉4月17日电 (马芙蓉 马胤任)“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17日在武汉启动,正式面向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征集机器人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等作品。据大赛组委会介绍,本届大赛参赛作品可围绕某个机器人领域的主题(如工业、家政服务、康复医疗等领域),重点考核研究生对社会需求的洞察能力、创新性设计和关键技术实现等能力,提升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创新实践水平,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学生展示机器人设计成果 马芙蓉 摄按照作品成熟度和技术特点,本届大赛在赛制安排上设置仿真组、部件组、集成组及医疗健康专项组。整个赛事分初赛、决赛两个阶段。赛事报名及作品提交在2021年6月20日截止。总决赛预计2021年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大赛设置特等奖(奖金5万元/项,可空缺)、一等奖(奖金2万元/项)、二等奖(奖金1万元/项)、三等奖(证书)等若干奖项。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本届大赛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招才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完)

就不欲入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今日在汉启动

央广网04月17日14:21原标题: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今日在汉启动央广网武汉4月17日消息(实习记者颜瑞华)“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于17日上午在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启动。此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图为:“光谷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现场 颜瑞华摄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招才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据大赛组委会介绍,大赛将面向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整个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总决赛预计8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据统计,前两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支队伍报名,本届大赛预计将吸引1000支队伍报名参赛。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实习记者颜瑞华摄图为:诞生于“光谷”的工业制造领域新型机器人设备 实习记者颜瑞华摄图为:“书法机器人”蓄势待发 实习记者颜瑞华摄本文来源:央广网

成功保研,参加国赛!这6位学霸揽下各项大奖,还获“最高荣誉”

在西安工业大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迎接第一缕阳光的露珠,他们是离开图书馆的最后一抹书香,他们是在实验室钻研到废寝忘食的螺钉,他们有着全国大学生最高的荣誉,他们有着统一的身份——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鹏辉,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18010313班学生。大学期间获的竞赛奖项有:“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省级二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等;获得的荣誉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二等学业奖学金”、“2018-2019学年三好学生”。李鹏辉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回想起之前的大学生活,也会想自己没有真正深入研究过一个领域,总是在尝试不同的研究领域。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随着接触的领域越来越多,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是清晰,也找到了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研究,这也是李鹏辉确定自己研究生,乃至未来的路线。石贤聪,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卓越)专业17010616班学生。曾获荣誉: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十佳大学生提名奖、优秀团员、一等学业奖学金、国亮奖学金、道德实践先进个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西北赛区一等奖、陕西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赛区二等奖。为了备战英语四六级考试,石贤聪曾坚持每天早起背单词并进行口语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性顺利地通过了四六级考试;为了拿到计算机二级证,他利用暑假的空余时间学习C语言,最终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对石贤聪来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他始终相信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是值得的。他认为,学习不仅教会人们生存,更能带领人们领悟生活的真谛。谭桂林,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卓越)专业17010616班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社会奖学金、三好学生、二等学业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数学建模竞赛校级一等奖,并已通过英语六级考试、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优秀)。谭桂林认为,找对方式对于自己的学习不仅仅是事半功倍,还能促进自己对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他目前的生活方式是每天六点半起床,绕学校跑上一圈,然后去图书馆或教室学习,晚上10点左右再跑上一两圈,然后洗漱睡觉,睡觉前尽量不要玩手机。谭桂林觉得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认真学,专心学,该玩的时候放心玩,需要劳逸结合。豆少杰,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7020618班学生。秉承着“敦德立学,知行相长”的校训,不断向着自己的理想接近。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奖赛(非数学类)一等奖、二O一九年陕西省第十二次高等数学(本科)竞赛一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等荣誉。过去的几年里,在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下,通过不断努力,豆少杰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国家奖学金、一项发明专利(专利名:旋转智取衣柜;专利号CN111358187A)、一篇论文(基于Solideworks的青皮核桃去皮机设计)、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奖赛(非数学类)一等奖、二O一九年陕西省第十二次高等数学(本科)竞赛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二等奖、互联网+大赛校赛银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校赛铜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校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校赛一等奖、学业奖学金、三好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虽然这些荣誉已经成为过去,但却一直激励着豆少杰不断前进。尚徐碧玥,就读于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现保研至西安工业大学。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主持省级大创项目一项,参与省级大创项目一项;曾获第12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省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第13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校级一等奖。尚徐碧玥在大学里不仅认真系统地学习了机械电子专业知识,同时还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在大三期间,主持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马铃薯去皮、切片、切丝机”的课题研究,在小组中负责总体规划及三维设计等工作。2020年8月论文《基于Solidworks的马铃薯加工一体机设计》收录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设备》,2020年9月论文《构架型 3D 打印机创新设计》收录于《内燃机与配件》。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CAD和Solid Works软件,学会了如何撰写专利报告,不仅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了自己的科研潜力,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为之后攻读硕士学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赵克中,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设计)学生。大学期间曾获得:“建行杯”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铜奖(高教主赛道)、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西安工业大学初赛金奖、第12届3D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龙鼎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实践类三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校内选拔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机械专业是一个极其注重实践的专业,在互联网+大赛中,赵克中的“3D轨道鼻窦精准给药系统”获得了省级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中,“轮椅和床对接辅助老人上下床装置”获省级二等奖。参加这些比赛,赵克中很感谢那些指导过他的老师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知识。作为西安工大的机电人,就是要敢想敢做,充分的丰富自身。在外语方面,赵克中英语已顺利通过四六级,日语已到N2水准,之后还有考雅思的想法;在学业上:各科成绩优秀,专业排名前三,并且之后也会一直保持;在实践方面,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他会参加更多的比赛,锻炼自己。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唯其笃行,弥足珍贵,优秀的人各有优秀之处,无论是国奖人还是就读于西安工业大学的广大学子,一代又一代的西工人秉承“敦德励学 ,知行相长”的校训不断大步向前,为祖国的事业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来源:西安工业大学

创投季

面试官:哪项比赛是往后跑的?研究生沉默,美女两字被录用

面试官:哪项比赛是往后跑的?研究生沉默,美女两字被录用面试是每个职场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面试做好。我们都知道在面试的时候会和面试官有直接的接触,有的面试官会问一些奇葩的问题,很多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在面试的时候就不知道要怎么去回答。刘娜最近一直在忙着找工作,因为她在之前的公司和领导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她就选择辞职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她也是收到了一家知名企业给她发过来的面试邀请。面试当天,刘娜发现有非常多人和她一起竞争这个职位,毕竟也是一家知名的大公司。这家公司的面试非常的严格,很快就有一大批人被刷下去了。刘娜也是靠着她的经验和实力进入到了最后的面试。负责最后面试的面试官说:"你们都是经过我们严格的筛选的,所以我对你们的实力很放心。那我就换一个问法:哪项比赛是往后跑的?"很快一个面试的人就说道:"我听过很多比赛都是往前跑的,还没听过有往后跑的比赛,你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吧?"美女面试官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轮到第二个人回答了,这是一位研究生毕业的小伙子,他起来之后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答案,只好愣愣地站在那里,说道:"我不知道啊,我平时有没有关注过什么体育方面的消息。"面试官只好摆摆手让他先坐下。最后就示意第三个人起来回答问题。第三个人起来之后说道:"是倒走吧,倒走就是往后跑的。"美女面试官想了想说道:"倒走是一种锻炼方式,也没有举行过什么正式的比赛。"说完就看向了刘娜。刘娜起身说道:"拔河。"美女面试官听了这个答案也是鼓起了掌,随后宣布刘娜当场录用。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答案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