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377万菊花台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377万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董鲁皖龙)近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6日至28日举行,全国报考人数为377万。为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考试部门在本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精准、细致、周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格认真做好试卷安全保密和考场管理工作,确保考试平稳有序、公平公正;坚持以考生为本,优化考试服务,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一要按规定做好考前防疫准备。要详细了解考点相关防疫要求,如体温监测、核酸证明、健康码等,提前按规定做好各项准备。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会活动。二要提前做好考试准备。要按照考务要求,提前准备好考试所需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仔细核实确认考试时间、地点和科目。充分考虑体温检测等因素,合理安排考试期间出行时间和路线,预留足够赴考时间。三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知法、遵纪守法,诚信参加考试,不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及其他违禁物品进入考场,不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不参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四要不信谣、不传谣,安心备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状态,积极备考、沉着应考。不要听信一些不良社会培训机构宣扬的“考试包过”“有内部资料”“提供试题答案”“预付定金可发试卷样题”等虚假信息,以及非官方网络媒体发布的招生考试信息,如有疑问请直接向当地教育考试部门咨询。为方便考生及时了解招生政策、考试安排、疫情防控要求等信息,顺利参加考试,同时严厉打击涉考违法活动,严肃考试纪律,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各省(区、市)信息发布、考生咨询与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等渠道。近期,教育部正会同公安、网信、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考违法违规活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研招考试公平公正。作者:董鲁皖龙

张廷秀

考研全国报名人数达377万 多元原因造就考研“升温”

原标题:考研为什么越来越热? 2021年研招初试鸣锣开考 自我提升是主要原因12月26日,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本次考试全国报名人数达到377万,创下历史新高。记者从青岛市招考院了解到,市招考院报考点共有33409人报名,相对比2020年研招初试略有增加。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研招考试发生一些变化,在考点两次安检基础上,加入测温、提交《健康承诺书》等环节,考生赶考安排更加紧凑。防疫下单独设5个备用考点研招考试26日至28日开考,26日上午7点半左右,记者在青岛二中分校考点看到,大批考生早早赶到考点外等候。与往年明显不同,疫情防控下要做好多手准备,考生必须提前打印《健康承诺书》,进入考场前出示给工作人员。考点设置了专门的测温通道,所有考生测温才能进入考点。记者从青岛市招考院了解到,市招考院报考点报名33409人,相比2020年招生增加2400人左右。全市设置了47个考点、1116个考场。根据防疫要求,每10个考场设一个备用考场,每个考点不少于三处。此外,市招考院还另设5个备用考点,以备防疫不时之需。“往年,市招考院考点考期为两天。今年根据有关政策变化,科目代码以5开头的,考试在3小时及以上的绘画类科目,首次在市招考院考点进行考试。”市招考院工作人员介绍,因此28日在青岛财经职业学校考点,依然会有研究生考试在进行。市招考院与此前组织考试的高校对接,以妥善组织好该类考生的考试工作。考生优先保障考研“上岸”相比往年,今年考公时间略微有所调整,国家公务员招考11月29日进行,山东省公务员考试12月19日笔试,研招初试开考时间为12月26日,对于部分考生而言,三大考试时间相对有所“撞车”,有同时报考考生称复习紧张,干脆在三大考试择其一,全力保障了考研复习。“三大考试时间相距不久,对于同时报名的考生而言,复习时间肯定是不够的。”青岛理工大学一位考生告诉记者,进入大四面临就业的选择题,传统热门的考公和考研,还是很多人不约而同的选择。就他而言,考研是毕业前最大的重头戏,不过也没放弃考公机会,此前参加了山东公务员笔试,以争取更多“上岸”机会。相比往年,2021年山东省考提前约4个月,与研招初试时间有所“撞车”。他坦言,本身由于受到疫情因素影响,前期基本处于居家防疫阶段,就迟迟未能进入复习状态,直到返校后才全身心投入。在压缩了复习时间面前,他只能以打酱油心态报省考,把更多精力用在考研上,这种情况今年不在少数,甚至不少学生直接放弃参加考公。提前预订宾馆避免慌乱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研考初试,似乎有了点今年高考的味道。考研同样采取两次安检、人脸识别,首场考试必须持健康承诺书,同时加入了测温等防疫环节,省市招考院均建议提前一小时到达考点。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准进入考场参加当科考试。记者在青岛二中分校考点看到,很多考生提前做好了赶考规划,当天早早来到考点外面候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能够及时参加考试,避免在赶考时因慌乱出错,大量考生选择提前预订住宿。报考河北工业大学的小陈告诉记者,学校距离二中分校考点较远,在打印准考证得知考点之后,她赶紧联系中介预订宾馆,解决了赶考的大难题。据她了解,考点周边酒店基本被考生“占据”,明显感觉附近宾馆也涨价了,以前200元以内的宾馆住宿,有的甚至要价300元左右。一家快捷酒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酒店近期居住的基本都是考研学生,价格相比往常也有所提升,预计考研结束后会有所回落。驻青高校均扩大了计划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现出了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较2020年341万增加了36万。梳理近五年考研报名人数,这种增长趋势更为明显,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五年来报名人数基本翻了近一番。与此同时,高校研招规模也在扩大。2020年全国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陈宇鹏介绍,青岛科技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相比2019年增加400多人,占比大约30%左右,这个增幅比例应该在全国平均线以上。虽然2021年招生计划未最终确定,但从总体趋势上来说,大概率还会继续扩招,最终要看省招考院批复的计划数。记者盘点驻青高校2021年研招简章,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计划招4400人,相比2020年增加700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预计招生2800人,相比2020年总计划增加370人。青岛科技大学202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900余名,青岛理工大学计划招收1134人,青岛农业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88人。多元原因造就考研“升温”记者在考点外采访了解到,先提升学历进行慢就业,是不少考生报名考研的初衷。“考研是为了提升文凭,更好应对未来就业压力。”青岛大学考研学生小李坦言,经历高考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实际在专业上有一定盲目性。四年大学求学时光里,足以让大家更透彻了解,借助考研机会实现自我提升,找到一个更加适合的方向。与此同时,疫情影响下就业压力大,考研能起到一定缓冲作用,以更优的学历加入职场竞争。考研热的原因是多元的,很多高校也鼓励学生考研。青岛科技大学一位辅导员说,一个是人才招聘的学历门槛提高,尤其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大,学生亟需提升学历以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学生思想意识提升、自我要求提高,对于继续深造的追求加大。“现在就业压力也不轻松,有的学生也想通过考研缓解。”据媒体援引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通过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显示,有半数以上考生读研目的意在提升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受疫情因素影响导致出国留学受阻转向国内考研成为新的考研动因。高校往届生报考比例也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高校超过六成。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来源:半岛网 编辑:伏仪]

刺秦王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420多万,学生感叹之余,又迎来坏消息

近些年的考研考公,异常的受欢迎,也许是大家都注意到了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或者是能力的重要性大家纷纷加入到了考试的热潮中。近几年考研更是出现了大热潮,2021年的考研,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20多万,在面对这样的考研竞争下,压力更是不言自明,可是,近日,多所大学又传出一则关于考研生的坏消息,这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让考研生更是感觉考研太难了。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关于研究生住宿的问题,很多学校纷纷发布通知,决定不再提供住宿,学生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已知的学校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不过,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不提供住宿,部分符合规定的学生,学校还是会为学生提供住宿。只是这样的决定,让更多的考生来说,无异于让他们的压力更大了。本身考研的压力就足够大了,甚至很多考生已经不是第一次考了,尽管今年很多学校都扩招了,但是这无非就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大多数考生的难题,依然会有很多考生是无法成功上岸的,现在又有了这样的消息,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讲,简直就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负担更重了。这样的消息一出,网友们也是褒贬不一,更多的是引起了人们的谩骂声,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做法对于研究生一点也不公平,研究生也是大学生,都是在校内接受教育,为什么不提供住宿呢?这难道是区别对待吗?而且研究生属于高学历人才,特别是研究生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每天要做实验,写论文等,如果现在又冒出这样的事情,那么学生又要魏解决住宿的问题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岂不是让学生的生活更加困难了吗,而且研究生中有很大一批学生都是来自于普通家庭,这就是在给学生增加负担。当然了学校这样做也能理解,很多学校因为扩招,一些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住宿条件紧张,再加上研究生的数量在近几年也是不断增多,导致学校的住宿不能得到满足,为了解决问题,限制学生住宿也就成了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法就是治标不治本,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学校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继续建设一些校舍,教学楼等硬件设施,当然这单靠学校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国家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这对于考研生来说,确实是让他们的压力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多。不过,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这样做,只是一些教学资源非常稀缺的学校发布了这样的消息,绝大多数的学校还是提供宿舍,考生也无需太过担心,现在正是考研前的关键时刻,应该专心备考,这样的事情等考完试再考虑也不晚。考研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希望大家能尽早上岸。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空姐梦

2021研究生报考人数汇总,有没有你考的学校?

大家好,我是考研的冯胖胖,今天胖胖跟大家继续介绍一下2021年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报考人数情况,因为今天爸妈从网上找到了一个基本的汇总,所以说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吧。在这里要跟大家提的是,嗯,目前为止报考人数最多的就是暨南大学,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27,455人,而且在比例上只增加了1170人,这个只增加了 1170人是很有说道的,因为在去年的暨南大学研究生扩招生涯中,他扩了1000多个人,所以说胖胖预计猜测今年暨南大学的相关分数线等情况,可能跟去年保持持平。然后这里特地跟大家提一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16,000多人,说实话这个人数是特别多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专业,什么法律,什么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些它都不突出,它最突出的就是通信电子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所以说基本上分配到各个专业的报告人数,有可能早就突破了2000人。然后帮朋友特地跟大家提一下类似于报考人数下降的那些,首先有南开大学这所学校,南开大学的报考人数下降了2000多人,这个是目前为止下降是最多的,然后还有一所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报考人数也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去年难度比较大的原因吗?而且在这里胖胖要特地提一点报考人数,今年增加最多的就是那所王牌985高校,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报考人数今年增加了9500人,哎呦,增几乎出了一个普通一本的数量啊。

金木讯之

考研报名人数达300万,报录比却持续下降,研究生学历真的重要吗

在这个招聘第一点看的就是你学历的时代,好的学历自然能加分不少,甚至能直接决定你未来的生活圈和所谓的阶级。所以这么来说研究生学历真的重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更准确的来说是,高学历真的很重要。那些博士生创业失败,回家种地,混的不如普通大专生,只是少数而已,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拼命考取高学历。不妨看一下近 5 年全国研究生统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由此可知,近 5 年来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长,一方面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自己在就业择业当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绝大部分学历背景一般的同学而言,即使找到工作也只能勉强度日,未来的上升空间明显受限。另外,今年的考研形势更会严重,有于疫情的问题,公司裁员减员,秋招和春招基本上都减少扩招,那么对于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来说,考研成为了一个更好的选择。此外,我们从下图近几年的考研报录比也可以明显发现,考研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未来想成功考研非付出一番苦功不可。此外,在近几年的考研咨询当中,经常也会也接触到很多在职人士,它们更多希望自己在未来的职业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而职业发展的瓶颈正是稀缺的研究生学历,这在很多的国企和知名外企中更为常见。总体而言,不论自身对于提升学历的需要,还是社会就业对自身能力和学历背景的要求,研究生学历对于自己未来的长远发展都是最为关键的。一、研究生学历是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梯对于国考而言,重要的党群机关绝大部分的报名条件也是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适合本科生报考的岗位非常有限。而且,最终能够成功的也都是研究生学历起步,对省考而言,很多的省直机关、市直部门对于学历的要求也都是研究生起步,这也是未来公务员招考的大趋势所在。对本科学历背景的考生,绝大部分成功的只能报考区一级及以下的公务员岗位,或其他的冷门职位,例如监狱、戒毒系列的省直机关。相反,对于研究生学历而言,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就拥有了上述岗位的报考资格,虽然最终成功需根据自身的学历背景综合能力方面综合考量,但是至少拥有的研究生学历也就等于拥有了一个敲门砖。如果你特别优秀幸运地考上了 211 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未来在很多地方公务员选调生招考中机会也是非常多的。很多省市目前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对硕士研究生可以享受人才补贴的待遇,也可无需笔试、直接通过面试进入事业单位。很多优秀的 985 大学毕业硕士几乎拥有所有省份选调生的报考资格,很多地方对于这一部分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人才引进的待遇也更高一级。除此之外,在公务员事业单位系统,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学历其工资待遇也完全不同。对公务员而言,经过一年的实习定岗后,本科生定级为 1 级科员,而硕士研究生学历则可直接定级为 4 级主任科员。值得注意的是,在市级以上机关,本科生需工作满 3 年后方能定级为 4 级主任科员。考虑到职称评定的特殊性,而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地级市中的县级单位和处级单位来说,仅凭本科学历最终能成功晋升为 4 级主任科员的概率真是小之又小。随着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大幅扩招,每年硕士毕业生将多达五六十万人,因此绝大部分本科学历的毕业生要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在未来 3 至 5 年内,一大批因扩张而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硕士毕业生将涌入职场,势必会导致很多岗位招聘对学历的要求提升。尤其在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这个轨道,势必有更多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岗位只限硕士以上学历报考,有些地方目前已经将硕士学历的年龄限定在 35 岁以下。而就在几年前,对于本科学历毕业生还限定为 35 岁以下,硕士可放宽到 40 岁以下。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招聘岗位将会将学历要求提升到硕士以上,未来没有研究生学历将会在公务系统工作招聘中处处碰壁。因此,未来如果想从事较为体面福利较好的工作,例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的老师、国有企业等,那么拥有研究生学历,自然是最佳选择。二、学历贬值的趋势导致企业招聘提高学历门槛现在学历贬值的速度越来越快,有些岗位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自然就会有很多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前来投递简历。通常研究生毕业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更加扎实、逻辑思维能力更为严密,心智成长也更为成熟。很多企业的 HR 认为高学历职员通常会在职场上更容易获得成长,因此自然会更加青睐于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应聘者。究其根本,研究生学历是否真正重要取决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实际情况,为何选择考研这条路,自己一定要在决定考研之前做好细致的资料搜集工作。为此,要充分了解意向报考的研究生专业毕业发展方向,以及几年之后的职业发展情况,再结合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例如未来想进入什么领域、从事什么样的专业工作,这些行业和岗位对于研究生学历是否做明确的要求?除了研究生学历之外,其他的要求有哪些?自己是否能够通过考研来获得未来求职的竞争力?写在最后总之,研究生学历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敲门砖,也是硬性门槛。未来考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创业等,高学历在政府的政策优惠方面将会受到更多的支持。此外,研究生期间能够锻炼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周围的学习氛围和人脉资源将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持,学校的层次越高,周围的同学就更为优秀,这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则更为有利。考研具体都考什么,这些范围务必要记清楚,早点了解,早点幸运

妖魔

最新!21考研报考人数汇总更新!

据说今年考研大军人数突破420万?21考研er表示“瑟瑟发抖”。数据显示,考研人数每年都有增幅,考研的竞争力一年比一年大。所以,不要想着再来一次,努力一战成硕。有几所院校已经公布了今年报考人数,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数量上也创历史新高。我们一起看看吧~最新公布的大学报考人数统计南开大学据教育部有关数据库最新数据统计,全国共有16057人正式确认报考南开大学。数据显示,有5509人选择在南开大学报名点参加考试,其他10548人选择了外地考点参加考试。今年,报考学术学位硕士专业考生共计7524人,人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考生共计8533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514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385人,人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金融、应用心理。暨南大学暨南大学近期公布了2021考研报名人数以及各学院的报考人数,全国共有27455名考生经网上确认报考暨南大学,相较于去年增加1170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在各学院报考人数中,最热门的是管理学院,报考人数4653人;其次是经济学院,报考人数3336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报考人数2302人。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4653人,涉及全国623个报考点,在2020年增长12.77%的基础上,今年报考人数继续增长12.74%,再创历史新高。报考云南大学的考生中,报考学术学位人数8096人,报考专业学位人数16557人;报考全日制专业人数17917人,报考非全日制专业人数6736人;应届考生9243人,非应届考生15410人;来自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考生4466人,比2020年增长25.24%,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其他高校报考人数汇总中国石油大学:8968人报考。安徽工业大学:3610人,比上年增长11.8%;网上(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3334人,比上年增长13.2%。西北师范大学: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7125人,比去年增加2000多人,再创新高,较2018年翻了近一倍。黑龙江大学:10604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较去年增长1077人。北京服装学院:2790人,比去年增长12.3%。安徽医科大学:6100人,比去年增加500多人。重庆理工大学:5000余名,涉及全国400多个报考点。中国传媒大学:4294人,考点确认人数同比增长32.25%。哈尔滨师范大学:9790人,较去年增加了2258人,增幅27%。天津科技大学:3202人,相比2019年增长了27%。西安财经大学:3571人,较去年增长12.4%。中国人民大学:26443人,比2020年的23800人,增加2643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269人。首都师范大学:截止到10月25日,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人数有13551人,目前还没有最终的数据结果。西北师范大学: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陕西中医药大学:4559人,较去年增加727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北京林业大学:924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5.8%。西南医科大学:4388名,比2020年增加14.60%。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报考该校考生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179名,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8%。成都大学:截止10月30日全国研招网报数据显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研究生的考生人数已经突破330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6%。即使报考人数再多,但总有人上岸,那个人也可以是你!既已报名,最后30天,当全力以赴,冲刺到底!

并溃漏发

2021年考研报名已结束,报考人数大涨。这是为什么呢?

2021年考研,网上报名已于2020年10月31日22:00时截止,那么明年的考研报名基本情况如何呢?很多高校陆续公布了本校的考研报名具体人数,据相关数据统计,部分高校的考研报名人数与上年同期相比,涨幅均达到了14%以上,尤其西南石油大学表现更为抢眼,竟然达到了42%!对此,笔者谈几点个人看法,供参考与商榷。首先、由于受到众所周知的原因影响,经济不景气,开工不足,就业压力骤增,为缓解就业压力,国家鼓励本科生考研。在今年2月28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强调指出:教育部全力拓展毕业生升学深造渠道,综合考虑高校办学承载能力、支撑国家战略所需学科、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专业等因素,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着力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去年增加18.9万人。2020年9月25日教育部正式对外发布有关2021年度研究生扩招计划,重点面向中西部院校、面向基础学科、面向国家重大需要、面向世界前沿科技、面向经济主场、和面向人民健康;扩招人数大概是30万左右,扩招比例达到20%,重点增加专硕、专博计划,并且适当调整学术研究生招生计划,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整个研究生招生计划占比达到66%以上,以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其次、“硕博遍地走,本科多如狗”,这话虽然言过其实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青年人才的学历文凭确实在日趋提升。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17%猛增长到2019年的51.6%,我国已经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我国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教育都在高速发展,无论接受的是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迈进大学的门槛现在真的没有那么难了,并且选择愈发多样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然了,这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大学学历文凭逐渐不怎么“值钱”了,毕业生在就业中若想找到更加称心如意的职业,学历文凭高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筹码,研究生学历作为个人学历文凭中的高端品牌,势必会让大学生们趋之若鹜,这也是近年来考研成为社会大热门的重要原因!再者、随着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社会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了,考研成为了占领职业高地的必备“敲门砖”。我国正在步入后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同时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又蓄势待发,创新成为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作为创新活动的核心要素,成为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而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有关国际竞争力研究中,教育已作为影响全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流传广泛的“钱学森之问”、“乔布斯之问”,反映出社会对人才培养问题的反思和忧虑;面向即将到来的“工业 4.0”时代,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如何使“机器更像机器,人更像人”将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挑战,许多专业化的工作越来越多地被机器取代,而社会对人的能力需求则突出表现为合作能力、网络能力、相互关联及歧义辨别的思维能力,因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高素质人才成为社会急需!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2021考研报名结束,人数普涨,有高校暴涨42%,你怎么看”的问题,突出反映出三个社会性问题:其一是由于全球性突发事故引发经济衰退,造成现实的就业压力;其二是人才竞争呼唤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人才素质普通提高的情况下;其三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这些都让考研、抚硕博成为一种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狗侦探

教育部:2021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

教育部再次部署各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研考组织工作 提醒广大考生认真做好考前准备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6日至28日举行,全国报考人数为377万。为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教育部相关部门近日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再部署,要求各地教育考试部门在本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精准、细致、周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格认真做好试卷安全保密和考场管理工作,确保考试平稳有序、公平公正;坚持以考生为本,优化考试服务,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一要按规定做好考前防疫准备。要详细了解考点相关防疫要求,如体温监测、核酸证明、健康码等,提前按规定做好各项准备。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会活动。二要提前做好考试准备。要按照考务要求,提前准备好考试所需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仔细核实确认考试时间、地点和科目。充分考虑体温检测等因素,合理安排考试期间出行时间和路线,预留足够赴考时间。三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知法、遵纪守法,诚信参加考试,不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及其他违禁物品进入考场,不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不参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四要不信谣、不传谣,安心备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状态,积极备考、沉着应考。不要听信一些不良社会培训机构宣扬的“考试包过”“有内部资料”“提供试题答案”“预付定金可发试卷样题”等虚假信息,以及非官方网络媒体发布的招生考试信息,如有疑问请直接向当地教育考试部门咨询。为方便考生及时了解招生政策、考试安排、疫情防控要求等信息,顺利参加考试,同时严厉打击涉考违法活动,严肃考试纪律,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现公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各省(区、市)信息发布、考生咨询与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等渠道。近期,教育部正会同公安、网信、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考违法违规活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研招考试公平公正。(来源:教育部网站)

符书

一大波双非院校报考人数首次破万,2021考研报名人数422万实锤?

每年都有无数考生冲入考研这个赛道,应届生、往届生、在职考生……今年由于疫情,考研群体还将加入大批原本计划留学的同学,考研竞争愈发白热化。此前一直有小道消息说21考研人数达422万,官方一直没有证实。近日,央视新闻官方账号发布了一个视频,并提到:据统计,今年包括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约422万人,比去年增加了81万。央视新闻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这样一看21考研的竞争真的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小伙伴为了提高自己上岸的几率,在择校上不得不抛弃名校情结选择“求稳”:北上广热门城市院校难考竞争太大,咱也不敢报呀!那就选省会城市在区域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双非院校吧。结果万万没想到还是扎堆了!!!从今年已公布的报考数据来看,一些双非院校的报考人数和去年相比有了大幅的增长。01.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报考人数达17066人,相比2020年(报考人数14981人)增加2085人,增幅为12.2%。02.江西师范大学2021年报考江西师范大学考生人数11402人,首次破万!2020年江西师范大学报考人数共计9639人,2021年该校报考人数增加了1763人,增幅约18.29%。03.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大2021年一志愿报考该校硕士研究生人数总计10570人,首次破万!2020年报考该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数量为7936人。2021年较去年增加了2634人报考,增幅约33.19%!04.西北师范大学报考西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人数达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05.湖北大学报考湖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的总人数为10148人,相比于2020年增加了1086人,同比增长11.98%。06.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今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创历史新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志愿报名人数为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增幅为14.45%。07.黑龙江大学2021年一志愿报考黑龙江大学的考生达到10604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较去年增长1077人。补充:去年报考人数过万的双非深圳大学:22715人;青岛大学:16749人;宁波大学:13716人;广东工业大学:13256人;江苏大学:12797人;浙江工商大学:12518人;福建师范大学:12228人;浙江师范大学:11692人;南京邮电大学:11263人;山东师范大学:11923人;山西财经大学:10773人;安徽师范大学:10247人。不难发现这些扎堆报考的双非院校多是师范类学校,师范类报考人数的逐年增多,显示了学生选择读研和就业的趋势,但也预示着师范类院校和专业考研竞争压力的增大。另外地理位置有优势的双非学校报考热度也在逐年递增,比方说深大报考热度已经超过很多211学校了!所以2022考研的小伙伴们在择校的时候一定要多方位了解自己的目标院校,不要盲目做出决定!咱们21考研的小伙伴看到数据也不要被吓到,还有3天就要考试了,放平心态,争取一战成硕!

狼跋

2021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

教育部再次部署各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研考组织工作 提醒广大考生认真做好考前准备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6日至28日举行,全国报考人数为377万。为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教育部相关部门近日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再部署,要求各地教育考试部门在本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精准、细致、周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格认真做好试卷安全保密和考场管理工作,确保考试平稳有序、公平公正;坚持以考生为本,优化考试服务,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一要按规定做好考前防疫准备。要详细了解考点相关防疫要求,如体温监测、核酸证明、健康码等,提前按规定做好各项准备。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会活动。二要提前做好考试准备。要按照考务要求,提前准备好考试所需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仔细核实确认考试时间、地点和科目。充分考虑体温检测等因素,合理安排考试期间出行时间和路线,预留足够赴考时间。三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知法、遵纪守法,诚信参加考试,不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及其他违禁物品进入考场,不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不参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四要不信谣、不传谣,安心备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状态,积极备考、沉着应考。不要听信一些不良社会培训机构宣扬的“考试包过”“有内部资料”“提供试题答案”“预付定金可发试卷样题”等虚假信息,以及非官方网络媒体发布的招生考试信息,如有疑问请直接向当地教育考试部门咨询。  为方便考生及时了解招生政策、考试安排、疫情防控要求等信息,顺利参加考试,同时严厉打击涉考违法活动,严肃考试纪律,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现公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各省(区、市)信息发布、考生咨询与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等渠道。  近期,教育部正会同公安、网信、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考违法违规活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研招考试公平公正。来源 教育部网站编辑 杨羽编审 杨仪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