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力学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老大妈

力学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

10:12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目的:验证 控制变量:即M一定时, ;一定时,注意:1、平衡摩擦力:(1)平衡方法:(2)目的:(3)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4)如果是小车在气垫导轨上运动,不必平衡摩擦力,因为气垫导轨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2、重物质量m小车质量M目的:实验步骤:1、保持小车总质量不变,改变重物质量(用天平称好),用图像法验证小车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1)斜率=(2)图线“1”表示(3)图线“2”表示(4)“3”弯曲的原因( ),纠正方法( ) 。

农民工

力学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2

12:052、保持重物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往小车上加砝码),用图像法验证加速度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图像是一条曲线,难以判断a与M的关系。用图像来确定a与M的关系。(1)斜率= (2)图线“1”表示(3)图线“2”表示(4)“3”弯曲的原因(5)描图像,是否会发生弯曲?(6)或者描图像也可以线性化,斜率是:例1、图1所示为某同学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刻度尺。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A.秒表 B.天平(附砝码)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2)实验中,需要补偿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它阻力: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__________运动。(3)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这样,在改变小车上砝码的质量时,只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就可以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几乎不变。(4)如图2所示,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A、B间的距离为x1,B、C间的距离为x2,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5)在做实验时,该同学已补偿了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它阻力。在处理数据时,他以小车的加速度的倒数为纵轴,以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为横轴,描绘出-M图象,图3中能够正确反映-M关系的示意图是__________。

红灯梦

高一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验证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 M 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 m 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 M 与 m 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 a 与质量 M 的关系,应该做 a 与 的图象. (3)如图 2(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 a﹣F 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

推知

从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改进看创新

课本上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描述得比较模糊,如图所示。首先是“小盘和砝码所受的重力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力”,在这里忽略了小车所受到的摩擦力。另外就是用手操作黑板擦控制小车的运动时,可以使两个小车同时开始运动,但不能保证在按下黑板擦的过程中,两个小车同时停下且不能保证它们的加速度不变。

常道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3

10:28例3、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两测量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根据实验收集的数据作出的a-F图线如图所示。请写出一条对提高本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例4、关于“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验证“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实验过程,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沙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D、可以利用天平测出沙桶和沙质量m和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求出加速度例5、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面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质量m1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E、滑块运动的时间t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皇侃

牛顿第二定律最新进展

运动的改变与所加的动力成正比,并发生在所加的力的那个直线方向上。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该定律的主要思想在伽利略对抛体和斜面运动的分析中已有体现,牛顿将其总结为定律。关于牛顿第二定律,有下列几点需要说明:⑴牛顿第二定律中所说的运动,是运动量,后来叫动量,即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牛顿关于运动量的该表与动力城正比的说法是不够确切的。确切的表述应为动量的变化率与力成正比,正是经欧拉改进后的表述。若比例系数为1,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为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作用力,m是质量,在牛顿力学范围内,它是常量,于是上式可写成(2)质量和力F的定义。在牛顿第二定律中,我们一下涉及了两个新的物理量:m和F。上面叙述牛顿第一定律时虽然讨论过力,但只限于受力或不受力,并没有给出力的定量定义。同样,质量也只有粗浅的概念,什么是质量并没有解决。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关系式,可是需要给两个物理量下定义。牛顿认为,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量”。然而,这还不能作为定义。什么叫“物质的量”?仍然是不确定的。在物理学中,一个物理量的定义,必须同时给出利用其他能够量度的量来计算它的一套规则。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范围中,可以对质量和力作如下的定义:A.质量就是质点所受外力与所产生的加速度之比。B.作用在一个质点上的力就是它的质量乘以由于该力所产生的加速度。利用同一个定律,构成了两条定义,这岂不造成了逻辑循环,出现了逻辑上的混乱?离开了具体的物理背景,去分析这两个定义,无疑会出现逻辑循环。但对于我们所碰到的具体物理情况,它是不混乱的。物理规律的作用在于把许多已知的实验结果统一起来,联系起来,给出许多实验现象的统一的解释,并且根据这种解释去预测一些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只要定义、定律确立的联系测量数据的规则明确的、不含糊的,那就没有任何混乱可言。具体来说,牛顿第定律给出了质量和力必须满足的一个关系式,在质量和力这两个物理量中,如果我们规定质量是基本量,则力可以看成是导出量。我们先规定基本量,然后再来确定导出量。如何确定基本量呢?在相同的力F作用下的两个物体,质量和加速度成反比。设这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及速度分为为a1和a2,则有或者若取m1的质量为标准质量(可以取m1=1),由于a1和a2都是可以测量的,那么m2的质量就可以完全确定。一旦确定了质量,由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就可以完全确定作为导出量的作用力F。由此可见,我们并没有逻辑循环或逻辑混乱。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标准是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中的一个铂铱圆柱体。在原子尺度上,利用原子质量单位,用12C作它的标准,国际协议规定12C的原子质量精确地等于12个原子质量单位。原子质量单位与千克的关系为:1原子质量单位=1.6605655×10^-27千克我们这里定义的质量是用来描述物体的惯性的,所以我们又称它为惯性质量。有了质量的单位,我们可以定义力的单位为牛顿,定义为1牛顿=1千克×1米/秒^2(3)质量是绝对量。由m=F/a,同一个质点在不同的惯性系中,F不变,故m不变。于是,在牛顿力学中,m是绝对量,与时间的选取无关,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实验表明,在告诉运动中,质量会大大增加。这是由于高速运动会导致时空变形,我们到“相对论”中再进行讨论。只是在牛顿力学中,质量才是绝对量。(4)质量具有可加性。两个质点的总质量等于两个质点的质量之和。例如,有两个物体,质量分别mA和mB,总质量为mAB,则有其理由不是来自于牛顿第二定律,而是来自实验。实验表明,在宏观低速运动时,质量具有可加性。(5)牛顿第二定律适用的参考系是惯性系。我们已经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了惯性系,牛顿第二定律并不是对所有的参考系都正确,只有在惯性系中,牛顿第二定律才是正确的。因此,牛顿第二定律是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的,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看成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用惯性来衡量质量,用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来度量力的思想,首先是由马赫明确提出的,这对运动定律的定量描述是非常重要的。(6)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式,因而力是矢量。由于力是矢量,故力的合成、分解符合矢量运算法则。而质量是一个标量。(7)牛顿第二定律是瞬时关系式。(8)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各量可以直接测定,因而所给出的预言是明确的,可以用实验证伪。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物体所受的力和它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成正比,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明确的,故可以用实验来证伪。但是,我们也知道,任何实验都是有误差的。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牛顿第二定律为什么不会使F=ma^1- 或 F=ma^1+ ,=10-n,n为一个正数?当n的值较大时(比方说n>20),那么目前的任何实验都无法区分F=ma^1- 或 F=ma^1+ 与F=ma有什么区别。究竟理由何在?这是由于我们相信:自然规律是简单的、和谐的。如果牛顿第二定律的形式为F=ma^1- 或 F=ma^1+,我们叫问,这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自然界会是这么一种不和谐的样子?这里我们看到,物理学来自于自然哲学,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一旦物理学的知识不够用了,它就要到自然哲学中去寻找工具,到数学中去寻找工具。

人含其知

「复习整理」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实验原理探究加速度a与力F及质量m的关系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先控制一个参量---小车的质量m不变,讨论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再控制砝码和小盘的质量不变,即力F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讨论加速度a与m的关系.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砝码、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实验步骤1. 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和M',把数据记录下来。2. 按如图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挂小桶用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3. 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垫木,反复移动垫木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从纸带上打的点是否均匀来判断)。4. 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小桶里放入适量的砂,把砝码和砂的质量m和m'记录下来。把细线系在小本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下纸带,在纸带上写上编号。5. 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的质量(要用天平称量),按步骤4再做5次实验。6. 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7. 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作用力,即砂和桶的总重力(M'+m')g,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点、作图线。若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所受作用力成正比。8. 保持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并做好记录,求出相应的加速度,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总质量的倒数,在坐标平面上根据实验结果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图线,若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研究对象所受作用力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注意事项1. 定要做好乎衡摩擦力的工作,也就是调出一个斜面,使小车的重力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所受的摩擦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重物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动.2.实验步骤2、3不需要重复,即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重物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3.每条纸带必须在满足小车与车上所加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重物质量的条件下打出.只有如此,重物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4.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5.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6.作图时两轴标度比例要选择适当.各量须采用国际单位.这样作图线时,坐标点间距不至于过密,误差会小些.7.为提高测量精度,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应舍掉纸带上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起点.(2)可以把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从开始点起,每隔五个点标出一个计数点,而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秒.误差分析1.质量的测量误差,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点问隔距离的测量误差,拉线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造成误差.2.因实验原理不完善造成误差:本实验中用重物的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实际上小车受到的拉力要小于重物的重力),存在系统误差.重物质量越接近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大;反之,重物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小.3.平衡摩擦力不准造成误差:在平衡摩擦力时,除了不挂重物外,其他的都跟正式实验一样(比如要挂好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匀速运动的标志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各点的距离相等题型讲解1. 误差分析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试分析其原因.【解析】在做 a-F关系实验时,用砂和砂桶重力mg代替了小车所受的拉力F,如上图所示: 事实上,砂和砂桶的重力mg与小车所受的拉力F是不相等的.这是产生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为此,必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mg和F在产生加速度问题上存在的差别.由图像经过原点知,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已被平衡.设小车实际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点评:本实验的误差因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本实验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这个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越接近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误差越大,反之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由此引起的误差就越小.因此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因实验原理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此误差可因为m<<M 而减小,但不可能消去此误差.(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要点)2. 摩擦力的平衡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实验前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应当如何平衡摩擦力?【解析】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在本实验中,如果不采用一定的办法平衡小车及纸带所受的摩擦力,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就不只是细绳的拉力,而应是细绳的拉力和系统所受的摩擦力的合力.因此,在研究加速度a和外力F的关系时,若不计摩擦力,误差较大,若计摩擦力,其大小的测量又很困难;在研究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随着小车上的砝码增加,小车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会增大,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就会变化(此时长板是水平放置的),不满足合外力恒定的实验条件,因此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应如何平衡摩擦力?怎样检查平衡的效果?有人是这样操作的;把如图所示装置中的长木板的右端垫高一些,使之形成一个斜面,然后把实验用小车放在长木板上,轻推小车,给小车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看其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基本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就认为平衡效果较好.这样操作有两个问题,一是在实验开始以后,阻碍小车运动的阻力不只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还有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对纸带的摩擦力及打点时振针对纸带的阻力.在上面的做法中没有考虑后两个阻力,二是检验平衡效果的方法不当,靠眼睛的直接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很不可靠的.正确的做法是。将长木板的末端(如图中的右端)垫高一些,把小车放在斜面上,轻推小车,给小车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观察小车的运动,当用眼睛直接观察可认为小车做加速度很小的直线运动以后,保持长木板和水平桌面的夹角不动,并装上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在小车后拖纸带,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的情况下,给小车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使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取下纸带后,如果在纸带上打出的点子的间隔基本上均匀,就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跟它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平衡.点评:(1)打点计时器工作时,振针对纸带的阻力是周期性变化的,所以,难以做到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阻力始终完全平衡,小车的运动也不是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纸带上的点子间隔也不可能完全均匀,所以上面提到要求基本均匀.(2)在实验前对摩擦力进行了平衡以后,实验中需在小车上增加或减少砝码,因此为改变小车对木板的压力,从而使摩擦力出现变化,有没有必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我们说没有必要,因为由此引起的摩擦力变化是极其微小的,从理论上讲,在小车及其砝码质量变化时,由力的分解可知,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1和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G2(大小等于对斜面的压力),在斜面倾角不变的情况下是成比例增大或减小的,进而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G1和摩擦力f成比例变化,仍能平衡.但实际情况是,纸带所受阻力f′,在平衡时有G1=f+f′,而当f′和f成比例变化后,前式不再相等,因而略有变化,另外,小车的轴与轮的摩擦力也会略有变化,在我们的实验中,质量变化较小,所引起的误差可忽略不计.3. 数据处理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像为图中的直线Ⅰ,乙同学画出的a—F图像为下图中的直线Ⅱ.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分析:图像Ⅰ在纵轴上有较大的截距,说明在绳对小车的拉力 (还没有挂砂桶),小车就有了沿长木板向下的加速度 .设长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夹角为 ,小车所受的重力mg沿长木板向下的分力应为 ,长木板对小车的摩擦阻力应为 ,又设运动系统所受的其他阻力为f(可视为定值),则应有 图像起点回到坐标系的原点.图像Ⅱ在横轴上有较大的截距,说明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因此在绳对小车有了较大的拉力F以后,小车的加速度仍然为零,其原因如例3所述.由上述分析可知,B、C选项的叙述正确.分析(1)关键分析纵截距及其物理意义,(2)在实验中平衡摩擦力的标准是物体在不挂砂桶时匀速运动,即所连纸带上的点应是均匀分布的.

悒悒不乐

一节课过去了,实验还没做完,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太难了!

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我们一定要学到的实验就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一般都会用到阻力补偿法进行实验。所谓阻力补偿法就是将木板的一侧垫高,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来平衡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它阻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的过程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角度大了小车会平衡过度,角度小了又平衡不到位。结果就是往往半节课过去了,学生还没有平衡好摩擦力呢,最后课堂时间不足,只好匆匆进行完后面的实验内容,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这么重要的知识点,就这样匆匆讲完了?那怎么可以!!虚拟实验它不香吗?!1、自动平衡摩擦力,节省时间,效率杠杠的!NOBOOK虚拟实验2、任意修改小车质量和钩码质量,自由操作,真实省力!NOBOOK虚拟实验3、器材秒安装,一键快速重置!NOBOOK虚拟实验4、实验数据自动记录,快速生成图像!力学引擎支持,数据真实可靠!01:09借助NB物理轻松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重难点,让教学更简单!盘它!*图片及视频来自:NOBOOK虚拟实验

鳟鲂

高中物理牛顿第定律浅说

牛顿本人同学们,我们在学习牛一之后相信对牛顿的聪明有了简单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牛顿第二定律(简称牛二)的问题。弹簧起初牛顿并没有直接想到牛二,而是开始研究速度的产生,他发现物体在加速是时候速度是变化的,于是他就将速度的变化量与速度变化的时间相除得出了速度变化量(加速度a),在牛顿的认真观察下,他又发现速度是由力提供,那么力与速度的变化到底有什么关系那? 牛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F=ka,至于k当时牛顿还不知道,但它一定是一个仅与物体本身有关的常数,为了得到这个k值,牛顿就开始了大量的实验,最终k值与物体的质量居然近似相等!最后牛顿得出了F=ma的伟大公式。为什么说这个公式是伟大的那?首先F是力学中的力,a是加速度。这个公式成功地将力与速度结合在一起。因此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速度

护花铃

2019全国卷II高考物理必考20题,第六题:牛顿第二定律,选择题

在高中物理中,牛顿第二定律是核心内容,在各个部分的内容中都会有所考查,只要涉及到力和运动关系的,实际上就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本身非常容易,就是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物体的加速度。由于在电学和磁学中也经常用到,所以该知识点不一定会单独命题。上表给出了牛顿第二定律比较有独立性的题目。牛顿第二定律经常和摩擦力、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起来考查,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情景,我们会注意在这方面全国卷II花了很大篇幅来考查这一点。尤其是2015年的压轴大题可以说是这些年最难的一道题目。两体相对运动的问题,对于相对运动、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都需要由很好的理解,对于建立图象、利用公式,尤其是位置空间关系都需要熟练应用,所以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非常好的题目。这种题目由于涉及到多体,所以平常的题海战术是没有什么用的。在前面,我们对于相对孤立而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第一题是关于三力平衡的,利用三角形法则和相似三角形技术可以解决问题。第二题是关于斜面上的平抛运动的,利用运动的分解和公式法可以解决问题。第三题是关于卫星的万有引力的,通过万有引力和向心力公式可以解决问题。第四题是关于硬杆的圆周运动的,利用机械能守恒和向心力可以解决问题。第五题是关于力学实验的,重要的是熟悉动能定理。王涛老师在力学方面会给出8个必考题,5个选择题,1个实验题,2个计算大题。实际上考试题是6道题目,也就是概率各不相同。由于机械能和动量单独出题意义不大,就不再单独给题。可以肯定,五个选择题里面也会融合了机械能或动量的考查。最后我会给出两个力学大题,是综合性质的,包含这些重要的方面。这里我只是给出一个牛顿第二定律的选择题,题目如下牛顿第二定律单独出题,往年已经考虑了摩擦力的情况、物体形状变化的情况、联体共加速的问题,与别的知识点结合起来的那就非常多了。斜面一直是高中物理一直研究的重点对象,涉及重力、支持力、压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多个考点,所以也是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很好的知识点。这里的关键是压力或者支持力是随着外边的条件变化的,所以很容易在解题的时候出现错误。此外,和弹簧结合在一起的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态的问题也一直是一个难点,也有可能出现,但是概率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