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读研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是……孔阳

读研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是……

时光匆匆,研究生毕业已经一年,不时有些小伙伴问我:“学长你觉得读研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回想起来,总有几分惭愧。决定是不是考研,要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考研了,你最终无论考不考得上,后悔不后悔。做一件事有成本才会有收益,有收益自然就会有成本。因为感觉研究生三年,都在自己折腾,没跟导师处好关系,跟同门师兄弟姐妹也没太多交集,研一的时候学校比较多课,自己在学校宿舍住了半年,那时还算有点研究生的样。到了研二找工作实习,也搬到了外面住,导师不叫,或者学校没事,就难得去一次学校。也就研二中期作品展和开题报告的时候,正儿八经忙了一下。研三开始要写毕业论文,做毕业设计啦,没那么多时间和心思去外面工作了,就老老实实在学校熬毕业论文和设计。你问我读研获得了什么?你以为是下面的这些吗?真的吗?未来社会的发展更是需要大量高学历的人才,取得一块求职的“敲门砖”这也算是我考研最直接的收获之一吧。又或者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一件工作而去主动地学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习的东西。就是考研让我学习了一门功课,这个功课就是:学习,额呵呵呵不然就是这个?在不断的交流和碰撞当中,我们也会慢慢地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而不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了。你以为我学会说人话?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这点倒是没错,因为大家都这样认为看我,但是!!!现实是谁都有迷茫想不明白的时候,或许有些吧,但是,能如何呢?有时想想,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啊.....其实在娘胎里就输在起跑线了。呵呵呵在读研期间,真的还是看个人的把握。你若想事事都有人引导你,研究生阶段是不成的,最关键的还是自身的努力和学习。导师也好,学校也好,都只能给你提供一个平台和切口,怎么从中获得提升,还得看自己。对了,也许有些人还能够收获爱情~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成长,比如:从导师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冷峻和威严,更多的是亲情一般的关爱。所以,我常对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说,考上好学校不如选个好专业,选个好专业不如跟个好导师。这里强调是好导师,不然那个啥,之前非常火的某研究生被要求叫导师爸爸的事件,可能会重演。害怕~读研说白了,更多只能提供一个进一步学习的平台,接触到更多学术圈的人,能让你看到工作以外的另一个天地,也顺带一些提升的机遇。但最后有没有把握好这个平台和机会,主要在于自己。记得要怀着热情、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当中,你就能够体会到科研的乐趣,多去实践,获取能力,多给自己锻炼的机会,因为未来毕业,都是学徒,一切还是要从零开始,不管自己多优秀,社会还是很现实的,所以在研究生期间,就应该多实践能力。还有个较为现实的问题就是:越好的学校,平台越大,机会越多,牛人越多,毕业后初步竞争力更强,后期发展还得看自身实际能力。最后希望大家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渐渐远去……回头遥望走过的这段路时,你就会发觉自己所收获的每一点一滴,都是我一生的财富。加油!

睹道之人

项目结束后,浅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我们开展训练营的第一期,我们项目开始启动较早,组建团队开始筹备。从筹备到结营历时两个月,自己也第一次做时间跨度这么久的项目,的确非常的耗人耗时。项目结束后,自己的收获真的非常大,浅谈自己的几点收获。01 目标认知目标认知不一样:这是我从筹备到结营,个人复盘都没有发现的问题,因为在自己的脑海中觉得这个肯定不是问题。目标在筹备期就和大家沟通过的,然而在团队复盘时,才发现每个人对目标的理解和认知是不一样的。目标认知度不一样就会出现团队成员行动路径不一致,最终完成不了目标就是必然的结果。我发现了一个很奇妙的现象,我们都以为开营前会议碰面,以及开营前线上几次会议,大家对目标的认知是一样的,作为营长我肯定觉得没有必要花时间和团队一对一沟通目标,这样会增加自己的了,然而现在发现这步是最关键的。02 团队成员管理理想的状态下,是团队成员的能力可以匹配任务,这永远是理想的状态。可能大家会觉得,不是能力不匹配,是因为本身这个项目非盈利,也占用大家额外的时间,这个项目在我心里的优先级不是最高而已。之前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复盘后我发现其实这只是感性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做任何事情,无论是家庭、工作还是创业,团队顺畅协作永远只是理想状态。作为任何一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都要面对团队协作不顺畅的问题。这就必须去评估每个成员和这个职位的匹配度,当发现匹配度不高时,而团队也没有其他人可以补位,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这是我遇到的困惑,现在我找到了解决方法。我总是习惯先从感情的熟悉程度出发,再从合作时间出发,其实这不是正确的评估方法。我们应先从客观事实出发,评估每个成员的出勤率、参与项目角色的完成度,再去调研其他成员对项目的认知情况和参与积极性,这个时候可以安排AB角,主要负责人和协助负责人。一方面锻炼A角的领导管理能力,一方面发掘B角的潜力,想成为“一把手”,首先学会怎么去搭班子。一个项目好不好,一个公司好不好,看老大和老二,以前不理解这句话,但经历职场做老二,项目做老大后,深刻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学会对自己的投入时间负责。转载:西瓜妈妈(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横行天下

汤楠:在忙碌中收获多项原创性成果(潜心科研 砥砺创新)

汤楠(右)在指导学生。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供图 开栏的话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实践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当前形势下,我国科技工作者如何作为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多位科研人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以他们的自身经历作答。从本期开始,将在“潜心科研砥砺创新”栏目中陆续刊发,敬请关注。汤楠,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其研究领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探究肺再生的机制。通过自主建立的肺再生小鼠模型,结合小鼠遗传学、小鼠活体动态成像系统、肺泡干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技术和单细胞测序等技术,研究在肺损伤修复过程中肺泡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机制;同时,对国际上少有涉足的肺泡一型细胞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揭示了其在再生过程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并进一步探索其在介导肺泡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二是探索肺癌、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肺部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生物靶点。其实验室通过自主建立的各种肺疾病小鼠模型,结合正常人和病人肺组织样本,采用测序、细胞、分子、生化技术等,找到相关的突变、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研发相关药物。从“人活一口气”这句家喻户晓的俗语中,不难看出肺这个气体交换器官的重要性。遗憾的是,由于研究难度大、支持资金少、研究者不多等原因,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很落后,许多最基本的科学问题都不清楚。由于基础研究薄弱,肺癌、慢阻肺、特发性肺纤维化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一直没有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2012年回国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汤楠带领学生白手起家,在肺再生机制和常见肺疾病治疗的科学领域潜心探索。目前,她的实验室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而且在治疗肺纤维化等难治性疾病方面也取得了可喜进展。就像在荒地上挖矿“这个过程的确很熬人,只能咬着牙坚持往下做,一点一点地往前突破”科学家早就发现,气体交换主要通过肺泡进行,肺泡是由单层的一型细胞和二型细胞构成。但在过去很长时间内,科学界对肺泡发育的分子机制、肺泡如何再生等最基本的问题都不清楚。2012年实验室建好后,汤楠就带着学生,以小鼠的肺为模型,从肺泡的再生做起。“我之前对肺泡不了解,开始做之后发现,很多最基本的东西都无章可循,好像到了一片没有开发的荒地。”汤楠举了个例子:“刚开始做小鼠的肺切除,以为只要做得足够快,就可以在不用呼吸机的情况下把小鼠的肺切下来。结果我们给小鼠一开胸就死,才意识到呼吸机是必须要买的。看得出当时我们有多‘外行’!”一个困难解决了,更多的困难在后面等着。分布在肺泡表面的一型细胞,是至关重要的气血交换屏障。要研究它的功能,首先要把它完整地从肺泡上皮中分离出来。但是,一型细胞比普通细胞大500倍,又大又薄又脆,做细胞分离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弄破了,细胞立马就死,后面的研究就没办法继续……在试验过程中,类似的困难不胜枚举。每当学生实验失败后郁闷地找到汤楠时,她总是乐呵呵地鼓励他们:没事儿,这个方法不成,说明又排除了一种可能性,我们再试试其他的办法……“汤老师永远那么乐观,很少见她消沉的时候。”博士研究生武慧娟告诉记者,“其实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艰辛摸索,很多时候试了七八种方法才得到想要的结果。如果没有汤老师鼓励,我们可能早早就放弃了。”“许多最基本的方法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很慢,每一个课题都需要花好几年时间。”汤楠坦承,这个过程的确很熬人,只能咬着牙坚持往下做,一点一点地往前突破。不为发文章而发文章“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每一个能想到的细节都要想办法解释清楚”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术论文是展示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载体。作为实验室主任,汤楠可谓“压力山大”——所里的同事都很优秀,自己不能落后;学生毕业、找工作,也离不开论文。但在发论文这件事上,汤楠的态度近乎苛刻。“我们做研究是要解决科学问题,绝不能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们要给自己划一条线,保证研究的质量和论文的水准。”她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每一个能想到的细节都要想办法解释清楚。“在汤老师这里,一点都不能打马虎眼。”博士研究生李蛟告诉记者,每周开组会的时候,如果哪位同学把一个细节略过去了,她就立马叫停,并提出:你一定要把这个地方讲清楚;既要讲清楚结果,也要讲清楚过程,并尽量把其中的原理、机制也讲清楚。“这是非常好的科学训练,因为关键点往往就在那些模糊的地方。”“我看汤老师写文章的时候压力也很大,经常就是一段文字想很久,再和我们仔细讨论怎么写。”武慧娟告诉记者,“关键性的段落,要讨论好几天。”“保持对科学的敬畏,是这些年汤老师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博士研究生王诤说,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你觉得可以了,但她觉得还不够,往往要走一步,再退三步推敲。为深入了解一个现象,汤老师会让学生花功夫去做相关的更基础的东西,尽管很多实验不一定会放到论文里,论文也不一定发表。“这其实挺折磨人的,但只有把前面的基础打好了,后面才会逐渐加速。”王诤说。事实的确如此。汤楠的实验室每发表一篇论文,都会接到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临床医生的电话、邮件,或询问技术细节,或邀请他们去做报告。一些知名的国际制药公司,也主动提出合作意向。他们开辟一个新方向,常常会有国际同行跟进。积极探索疾病治疗“每天还要花点时间想想:我做的课题能够对肺疾病的治疗有什么促进”基础研究与疾病治疗,中间隔着巨大的鸿沟。是划界还是跨域?汤楠选择了后者。“我总对学生们说:你们来这里做研究,不光要解决科学问题,每天还要花点时间想想:我做的课题能够对肺疾病的治疗有什么促进?”汤楠说,“不但他们在想,我自己也天天在想这个问题。”她心里清楚,医学转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把自己的研究做扎实,还离不开与临床医生的紧密合作,于是汤楠主动找医生对接。2016年3月,她碰到时任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谈了自己的想法。后来,又在全国呼吸病年会上认识了不少相关领域的专家。自此,与医生合作成为汤楠实验室的常态。一旦在实验中发现与肺疾病相关的蛛丝马迹,她就会主动找医生请教。医生在临床上遇到什么疑难问题,也会和她讨论……日益紧密的合作,结出了意想不到的果实。特发性肺纤维化(英文简称IPF)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肺疾病,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高于胰腺癌和肺癌,被称作“不是癌症的癌症”。据世界IPF联合协会统计,全球每年新增IPF病例122万。由于缺乏动物疾病模型,其发病原因及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医生面对患者求助往往束手无策。2015年,武慧娟首次在成年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dc42敲除后的小鼠上观察到肺纤维化病变。汤楠敏锐地意识到,这与IPF非常相似。此后的数年时间里,他们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特异性肺纤维化小鼠疾病模型。在几位医学领域专家的帮助下,汤楠实验室与北生所和清华大学的相关团队联合攻关,从细胞行为和分子机理双重层面阐述了进行性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机制。2019年12月,相关论文在《细胞》杂志发表后,在国际同行中引发极大关注,认为该研究“找到了开发治疗IPF新药的关键”。汤楠还与北生所的隋建华团队合作,针对在实验中发现的分子靶点研发治疗IPF的药物,明年有望申请临床试验。每天早晨7点左右到办公室,晚上八九点才离开,节假日基本在实验室度过……如今,回国8年,汤楠还和当初一样,忙碌并快乐着。“我们现在的研究课题,从最开始的一个扩展到八九个,每一个都有很好的前景。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非常好的科研环境、学生、合作者。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24日 19 版)

茗记

十八个教科研课题齐开局,菏泽这些教师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程建华通讯员步翠岭秦廷亭“我们研究的是农村小学线上线下‘小讲师’教学模式的实践问题。”“我们在英语整体性阅读研究中遇到一些困惑亟需得到专家的点拨!”12月6日星期日,菏泽市教育局四楼会议室内却人声鼎沸,市教科院召开的“山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集中开题论证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论证会专程邀请到省教科院副院长曾庆伟前来指导开题,来自各县区中小学校和教研机构的十八个省规划课题研究团队近70人参加了活动。“教科研的氛围更浓了”随着近年菏泽市教科研机制的不断改革创新,一线教师的研究意识正在被激发、唤醒。省级课题立项数量有了新突破,课题选题更加契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课题质量实现了质的提升。校长领衔主持、教研室主任挂帅、青年教师组团…这些往年鲜见的局面成为今年菏泽市课题研究的新特点。针对普通高中学校面临的普遍困惑,曹县一中校长张振栋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新高考模式下县域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的实效性研究”;牡丹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凤真尝试进行“小学快乐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基于乡村学校教研力量薄弱这一痛点,单县教研室主任杨公平开展了“县域教研机构推进乡村学校教研质量提升的研究”…“我们教科研的氛围更浓了!”市教科院院长秦清春欣喜地表示,这也是很多教研人员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感受。“一定要找准教学中的真问题”从发现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到深层次的思考破解,只差一个踏实的行动。18项课题渐次开题展示,18位主持人逐个陈述答辩,从上午8点30分,到下午5点,曾庆伟逐一进行细致地点评和指导,中间只有一次工作餐的休息时间,其精益求精的态度、严谨治学的精神,无不令在场的所有教师深受感动。他高度肯定了菏泽市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分析、研究重难点剖析和实施方案的探讨,为每一项课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行动指导。“课题研究一定要找准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要对研究的问题追根溯源;要清楚自己研究的真正目的。”“教学不能仅凭经验而教,要基于科学、基于标准。”曾庆伟不止一次地强调。教科研归根到底是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服务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省教科院的倾力支持和指导下,菏泽教研人已经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了。“教育不仅需要日常,更需要前沿的研究”“聆听省教科院曾庆伟副院长的现场指导,一天学习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你永远都给不了你的学生你没有的爱和能量!所以,爱无止境,学无止境,研无止境!”来自东明集镇实验学校的刘玉雪老师在其朋友圈中留言。本次集中开题活动不仅是单纯的课题论证,更是一场深入人心的教科研培训和交流,所有参与教师无不感慨万千,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教育不仅需要日常,更需要前沿的研究。”参会教师陈富永有感而发。曾庆伟此行除参加本次开题活动外,还深入部分中小学校进行了座谈调研。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独行

结项报告的研究成效如何撰写?

(一)我们先看部分教师课题结项报告的研究成效:(说明:本文所选内容均来自于一线教师结项报告部分内容,部分内容有删节。在此仅作为学术交流活动,如给本人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案例1:结项报告《小学高年级语文随文小练笔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效:(一)挖掘文本资源,实现阅读习作双赢。研究教师针对不同课例,挖掘文本资源,探求行之有效的随文练笔方式,具体从启发思维进行想象练笔、深入文本后的抒情练笔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到更多有效的随文练笔训练方式,实现了阅读习作的双赢。1. 找准空白,设置补写语文教材中,很多文本都藏着许多空白,有意犹未尽之处,有些简洁明了,有些又意味深远,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抓住课文中作者的“留白”进行练笔,让学生把作者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写出来。2.巧抓感悟,激发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课本中选编的教材文质兼美,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去感悟文章的情感,“情到深处自然浓”,与文本交流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就会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会有话可说,有情要抒发。实践证明,笔者利用课文的情节,让学生和文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这样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与作者有了情感的交流,此时老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学生有话可说。(二)探寻教学模式,使随文练笔操作简便。随文练笔教学模式要遵循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规律,根据不同的阅读课型, 探寻适合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1.整体读文,疏通文意整体读文,疏通文意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初读,透过文本的字里行间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文本所要描述的事物或者要表达的情感有初步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这就为学生认知文本,进入教学核心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2.明确目标 ,以读引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年级的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课堂上的随文小练笔也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结合单元训练目标和本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出典型片段的写作方法。这样目标明确,读写联系,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3.课堂练习,交流反馈围绕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在依据单元训练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下习作的“训练点”时,就要抓住训练点,激发学生的情感,给足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堂练笔,切不可为了走形式,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学生练笔结束后,要及时进行交流反馈,争取当堂点拨、当堂评讲、当堂反馈、当堂修正。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可以师生评价、可以生生评价,目的要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唤起他们的表达欲望。让练笔真正促发思考,与文本共振。案例2:结项报告《高中数学课堂竞争机制创设方式研究》的研究成效:(一)实践成果1.这种新型的竞争机制在我校开展后,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好评。2.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这种新型的竞争机制推动了我校数学学科的发展,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升。3.由于2020年疫情的发展,我们新型的竞争机制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展现出了喜人的效果。(二)理论成果1.新的竞争机制让自媒体更快地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加快了教育与科技结合的步伐。2.这种竞争机制的存在,让教师也更乐于向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去发展,促进教师在专业知识和科技发展上的提升。3.辩证地探究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确认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方式,让教师能及时并灵活地变换自己的角色。案例3:结项报告《小学数学错题资源利用研究》的研究成效: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非常关注学生对错题资源管理方法的提升和学习利用,通过我们的坚持和督促,学生已经能够主动的进行错题资源管理,学生对错题资源的学习利用也很有兴趣,尤其研究过程中的当“小老师”环节,部分学生能够展现出来很好的思维表达能力,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因为部分学生数学底子确实比较薄弱,为了激励这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错题订正信心,我也经常找这些同学谈心,并把和同学们之间的谈心写成了论文,我的论文《你想不想被刮目相看》被评为市级一等奖。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学生的错题资源,琢磨学生的思维特点,也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较好的在自己的课堂有的放矢,进而也提高了课堂效率。案例4:结项报告《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效:学生利用每天15分钟的时间对文明礼仪知识进行学习,经过礼仪课的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学生们在日常的行为礼仪规范有很大的改变,本课程初见成效。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许多礼仪的知识,还知道要把文明礼仪运用于生活中。1.通过本学期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在校园中,学生明显地变得更有礼貌了,经常听到同学之间礼貌的交流。学生在校园打架的事情基本上没有了,同学之间更加和睦相处了。尤其是课间礼仪,更加行之有效,全校同学通过为期一周的“课间活动有秩序”的学习,课下班级内的小礼仪员及安全员的监督与管理,下课小学生在走廊上大声喧哗、追逐打闹的现象基本上消失了,大家更安静地进行文明课间。2.在校就餐时,学生也不再大声喧哗吵闹,懂得互相礼让、互相帮助、安静就餐、文明就餐。3.我校在一年级学生刚入校时,就让孩子们开始学习入校礼仪,使孩子们从小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4.每天学生入校与离校时,值班领导及学校的负责老师都会早早地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并且做到以身示范,主动与孩子们问好、说再见,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老师都如此懂礼貌、讲礼仪,不自觉的就跟着学习。坚持的时间久了,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孩子们在校的任何时候碰见老师,都能大胆的与老师微笑,问好。这在我们的校园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明现象。5.低段一、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校园礼仪》文明礼仪知识,更多的学生懂得了尊敬老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能和同学和睦相处、友好合作、得理让人、失礼道歉;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和一切公共设施,懂得不乱乱扔;讲究卫生、热爱劳动,为班集体争荣誉。经过长时间的坚持,慢慢的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6.中段三、四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家庭礼仪》文明礼仪知识,能有计划地进行学生演讲活动,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懂得尊敬长辈、体贴、孝敬父母、能与邻里和睦相处;能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家里来客人,懂得热情、大方、有礼貌的招待。7.高段五、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社会礼仪》文明礼仪知识,懂得了怎样在公共场做一名文明的小公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自觉保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妨碍他人;尊老爱幼,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可以帮助的人。8.学校培训的礼仪队员,能在各种活动中脱颖而出。通过文明礼仪的学习不仅增长礼仪知识,在活动中展现更好的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案例5:结项报告《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发利用研究》研究成效:(一)促进幼儿的发展民间体育游戏戏在不失民间文化特色的同时,满足幼儿运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尽情享受游戏的同时增强体质,帮助幼儿形成勇敢、坚强的性格。促进幼儿身体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及规则意识,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二)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不仅在独立设计创新游戏玩法的能力、观察孩子的能力得到发展,还丰富了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案例6:《高考新政策下中学英语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结项报告》的研究成效(一)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有了较强的运用英语语言的意识和能力,课堂氛围有较大改善,师生互动增强。(二)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三)学生在课堂作业时,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积极地练习语言,运用语言进行实践,不怕出错。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学生的潜能。(四)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二)上述几个案例是课题结项报告的研究成效部分,也是结项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几个结项报告的研究成效来说,在表达方式上显然有所区别,我们分析如下:案例1中,课题组成员把“主要做法和经验”,即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或方法内容,当作了研究成效。案例2中,研究成效分为两部分,即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不但比较随意,而且不够具体。案例3中,研究成效内容比较空洞,不聚焦、不具体。案例4中,罗列了八条活动式的结果或收获,比较散乱。案例5和案例6中,研究成效内容既大又空,不着边际。那么,结项报告的研究成效该如何表达呢?我们再看看一名教师结项报告的研究成效:案例7:结项报告《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研究》的研究成效: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组教师加深了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优化了写作主题及写作课堂,激发并培养了高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更加科学准确地对高年级学生的写作学习做指导;孩子们经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写作基础更牢固,写作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一)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更加浓厚,写作热情更加高涨和持久。研究开展以来,孩子们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增加了,书写作业上交更加及时,每个班除个别孩子外,几乎都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写作课上孩子们的情绪也很高涨,她们期待着教师带来有趣的写作活动。课后趣味的写作活动和写作竞赛参与的人变多了,班级写作气氛浓厚,孩子们都着想自己的作品能被大家看到,被展示出来。还有一件小事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次课间,一位女同学告诉我,班上很多孩子都很喜欢我在课堂上放的轻音乐,她们享受这种边听轻音乐边创作的过程,想让我告诉她们音乐的名字,想自己在家写作时也放上一小段音乐。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我从中感受到孩子们对写作态度的转变,他们不再是排斥紧张,而是享受写作过程。(二)学生的英语写作基础知识更加牢固,学会了基本的英语写作技巧,写作能力大幅提升。研究开展以来,孩子们不仅上缴习作练习更及时,而且习作质量也有所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一,写作格式更规范,书写更工整,版面更整洁。二,写作内容更加有条理,大部分孩子学会在写作前借助思维导图列提纲,写作更有逻辑性。三,写作语言更加准确,拼写错误出错较少,句式运用更地道,语法知识点还有所提高。除此之外,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写作能力大幅提升,写作成绩也有所提高。通过对比本届六年级学生2019年下学期英语测试作文部分得分情况和2020年上学期英语测试作文部分得分情况,我们得此结论。这里以六(七)班为例,六七班总人数为66人,作文满分为10分,大于或等于8分为优秀,大于或等于6分为合格,小于6分为不合格。从上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班级整体写作成绩有所提高,不合格人数减少,优秀人数较之前增多。数据说明一切,这是孩子们书写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依据。显然,这名教师的结项报告研究成效内容,与之前的6项结项报告的研究成效内容相比较而言,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特征:一是研究成效更加具体、聚焦,甚至使用了具体的调查数据、表格、案例等进行表述,可信度比较高;二是具有较强的层次性,条理性,每一个内容都能够围绕一个主题阐述,清晰、明了;三是语言表达清晰、简洁,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真正的收获和成长;四是使用了第一人称“我们”、“我”以及“孩子们”等昵称,让人感到亲切。(三)那么,研究成效内容应该如何表达?我们曾经在《如何撰写课题的结项报告?》(微信公众号“老胡聊科研”,2019.3.2)一文中这样表述:这(研究成效)是课题研究水到渠成的结果。课题的研究成效一般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的成效如获得的奖项或荣誉、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书刊、录制的课例、成绩的提高等外显的成绩;隐性的成效如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精神状态的变化、校园环境的改善等隐性的成绩。事实上,我们认为这样的表述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也不够具体、聚焦和清晰。那么,研究成效的内容该如何表达呢?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与探索,我们认为结项报告的研究成效内容这样表述更好:1.具体明确。这是研究成效表述的主要特点。作为一项课题而言,一年的研究工作应该给我们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些收获,当然也有一些改变。但一项课题不可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等等大而空的表达方式应该避免。因此,研究成效的表述应尽量具体、明确。2.持之有故。研究成效不宜泛泛而谈,漫无边际,应该“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也就是说,研究成效来自于“主要做法和经验”,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做法”都会带来一个结果,即研究成效。显然,每一个研究成效的内容,都是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问题解决而达到的效果”。这就是结项报告内容的一致性。对此,我们曾在一篇文章《一致性——结项报告的内在需求》(微信公众号“老胡聊科研”,2020.4.30)提出“对一项课题的结项报告来说,课题名称、研究背景、主要做法和经验、研究成效等结项报告中的核心内容一致性,既体现了结项报告的本质特征,也是结项报告的价值体现。”3.内容丰富。研究成效内容可以使用描述性的语言,也可以插入一些案例、表格、调查数据、师生或家长的话等等。也就是说,研究成效内容应该是鲜活的、生动的,能够让人真正感受到一年来“收获”的快乐与幸福。4.通俗易懂。从语言表达来说,研究成效内容的语言不要过于理论化、也不宜大量的引用他人观点或,而尽量表达通俗易懂、朴实无华。而且我们建议以“我们课题组成员”或者“我”“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进行表述。5.情感真挚。一年来,课题组成员付出了努力,也得到了收获;遇到了困难,也获得了快乐和成长。那么,这种情感往往是掩饰不住的,就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当然,部分教师把课题的获奖情况、发表的论文、出版的成果集、获得的荣誉、分数的提高等有形成果作为研究成效,也未尝不可。但我们认为,课题研究工作促进学校或教师或学生内涵式提高往往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工作的初衷。我们再看一项结项报告的研究成效:案例8:结项报告《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日记写作能力的提升研究》的研究成效近一年来,通过对数学日记写作的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组每个成员都感受颇深,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数学日记写得越来越好,数学兴趣越来越浓,我们倍感欣慰。(一)最明显的收获是孩子们的数学日记形式多种多样。经过大半年来的指导,低年级的数学日记不再仅限于购物,高年级也不再是记流水帐,每个年级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容。低年级的数学日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中年级的数学日记盛满了故事,记录了数学生活的点点滴滴;高年级学生连攻破一道数学难道都会得意的记录下来,让大家都知道自己有多厉害,更别说记录蒜苗成长的连载故事了。这些变化,说明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被打开了,数学眼界更宽了,孩子们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是以前没有发现,现在看来,值得记录的事情太多了。(二)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有很大提高。通过调查,实验班有83.7%学生乐于借用数学日记的学习方式。较非实验班的57.8%的比例来说,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通过老师们大半年的指导,孩子们对于数学日记不再无处下手,也不再感觉很难,我们组织的优秀日记分享、日记评价机制、绘本阅读,让许多孩子感到小有成就,思维更积极了,眼光也更独到了,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不知不觉促进了孩子的数学学习。六七班的朱禹豪原本并不喜欢数学,更不喜欢写数学日记,自从真实记录了一次数学活动并分享后,兴趣被激发起来,不仅日记写得越来越好,数学成绩也越来越高,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现在不偏科了。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各种数学学习能力在不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学生们是在学有生命的数学。(三)学生的写作能力、数学表达能力显著提高。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我们加强了对孩子们数学绘本阅读能力的提升,我们感觉到学生数学日记的文字功底越来越好。以前记流水帐都是那么简单无趣,草草应付。现在一个反思日记就能几经周折、跟讲一个故事一样。另外,我们感受到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也越来越棒。这在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对比很明显。实验班的孩子们读的多了,看的多了,积累的多了,眼界宽了,许多抽象的数学问题就能够表达的清清楚楚,而非实验班,在语言描述上和数学表达上逊色多了。孩子们通过数学阅读,收获还不小呢,不仅提升了数学日记的写作,数学表达也提高不少。结束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诗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诗中,表达了对又一年丰收的喜悦与渴望。每年年底,我们教师除了需要总结一年来已经开展的主要工作外,还要提炼一年来的收获和感悟。显然,这些收获和感悟应该来自于我们的工作经历,而不是臆想出来的,更不是杜撰出来的。同理,研究成效是结项报告的一项主要内容,当然也是课题组成员一年来辛勤研究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展示和总结。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也应有理由、有信心表达出来。最后,我们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希望与所有的中小学一线教师共勉:“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红太阳

汤楠:在忙碌中收获多项原创性成果

来源:人民日报汤楠(右)在指导学生。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供图开栏的话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实践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当前形势下,我国科技工作者如何作为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多位科研人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以他们的自身经历作答。从本期开始,将在“潜心科研 砥砺创新”栏目中陆续刊发,敬请关注。汤楠,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其研究领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探究肺再生的机制。通过自主建立的肺再生小鼠模型,结合小鼠遗传学、小鼠活体动态成像系统、肺泡干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技术和单细胞测序等技术,研究在肺损伤修复过程中肺泡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机制;同时,对国际上少有涉足的肺泡一型细胞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揭示了其在再生过程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并进一步探索其在介导肺泡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二是探索肺癌、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肺部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生物靶点。其实验室通过自主建立的各种肺疾病小鼠模型,结合正常人和病人肺组织样本,采用测序、细胞、分子、生化技术等,找到相关的突变、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研发相关药物。从“人活一口气”这句家喻户晓的俗语中,不难看出肺这个气体交换器官的重要性。遗憾的是,由于研究难度大、支持资金少、研究者不多等原因,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很落后,许多最基本的科学问题都不清楚。由于基础研究薄弱,肺癌、慢阻肺、特发性肺纤维化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一直没有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2012年回国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汤楠带领学生白手起家,在肺再生机制和常见肺疾病治疗的科学领域潜心探索。目前,她的实验室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而且在治疗肺纤维化等难治性疾病方面也取得了可喜进展。就像在荒地上挖矿“这个过程的确很熬人,只能咬着牙坚持往下做,一点一点地往前突破”科学家早就发现,气体交换主要通过肺泡进行,肺泡是由单层的一型细胞和二型细胞构成。但在过去很长时间内,科学界对肺泡发育的分子机制、肺泡如何再生等最基本的问题都不清楚。2012年实验室建好后,汤楠就带着学生,以小鼠的肺为模型,从肺泡的再生做起。“我之前对肺泡不了解,开始做之后发现,很多最基本的东西都无章可循,好像到了一片没有开发的荒地。”汤楠举了个例子:“刚开始做小鼠的肺切除,以为只要做得足够快,就可以在不用呼吸机的情况下把小鼠的肺切下来。结果我们给小鼠一开胸就死,才意识到呼吸机是必须要买的。看得出当时我们有多‘外行’!”一个困难解决了,更多的困难在后面等着。分布在肺泡表面的一型细胞,是至关重要的气血交换屏障。要研究它的功能,首先要把它完整地从肺泡上皮中分离出来。但是,一型细胞比普通细胞大500倍,又大又薄又脆,做细胞分离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弄破了,细胞立马就死,后面的研究就没办法继续……在试验过程中,类似的困难不胜枚举。每当学生实验失败后郁闷地找到汤楠时,她总是乐呵呵地鼓励他们:没事儿,这个方法不成,说明又排除了一种可能性,我们再试试其他的办法……“汤老师永远那么乐观,很少见她消沉的时候。”博士研究生武慧娟告诉记者,“其实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艰辛摸索,很多时候试了七八种方法才得到想要的结果。如果没有汤老师鼓励,我们可能早早就放弃了。”“许多最基本的方法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很慢,每一个课题都需要花好几年时间。”汤楠坦承,这个过程的确很熬人,只能咬着牙坚持往下做,一点一点地往前突破。不为发文章而发文章“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每一个能想到的细节都要想办法解释清楚”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术论文是展示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载体。作为实验室主任,汤楠可谓“压力山大”——所里的同事都很优秀,自己不能落后;学生毕业、找工作,也离不开论文。但在发论文这件事上,汤楠的态度近乎苛刻。“我们做研究是要解决科学问题,绝不能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们要给自己划一条线,保证研究的质量和论文的水准。”她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每一个能想到的细节都要想办法解释清楚。“在汤老师这里,一点都不能打马虎眼。”博士研究生李蛟告诉记者,每周开组会的时候,如果哪位同学把一个细节略过去了,她就立马叫停,并提出:你一定要把这个地方讲清楚;既要讲清楚结果,也要讲清楚过程,并尽量把其中的原理、机制也讲清楚。“这是非常好的科学训练,因为关键点往往就在那些模糊的地方。”“我看汤老师写文章的时候压力也很大,经常就是一段文字想很久,再和我们仔细讨论怎么写。”武慧娟告诉记者,“关键性的段落,要讨论好几天。”“保持对科学的敬畏,是这些年汤老师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博士研究生王诤说,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你觉得可以了,但她觉得还不够,往往要走一步,再退三步推敲。为深入了解一个现象,汤老师会让学生花功夫去做相关的更基础的东西,尽管很多实验不一定会放到论文里,论文也不一定发表。“这其实挺折磨人的,但只有把前面的基础打好了,后面才会逐渐加速。”王诤说。事实的确如此。汤楠的实验室每发表一篇论文,都会接到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临床医生的电话、邮件,或询问技术细节,或邀请他们去做报告。一些知名的国际制药公司,也主动提出合作意向。他们开辟一个新方向,常常会有国际同行跟进。积极探索疾病治疗“每天还要花点时间想想:我做的课题能够对肺疾病的治疗有什么促进”基础研究与疾病治疗,中间隔着巨大的鸿沟。是划界还是跨域?汤楠选择了后者。“我总对学生们说:你们来这里做研究,不光要解决科学问题,每天还要花点时间想想:我做的课题能够对肺疾病的治疗有什么促进?”汤楠说,“不但他们在想,我自己也天天在想这个问题。”她心里清楚,医学转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把自己的研究做扎实,还离不开与临床医生的紧密合作,于是汤楠主动找医生对接。2016年3月,她碰到时任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谈了自己的想法。后来,又在全国呼吸病年会上认识了不少相关领域的专家。自此,与医生合作成为汤楠实验室的常态。一旦在实验中发现与肺疾病相关的蛛丝马迹,她就会主动找医生请教。医生在临床上遇到什么疑难问题,也会和她讨论……日益紧密的合作,结出了意想不到的果实。特发性肺纤维化(英文简称IPF) 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肺疾病,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高于胰腺癌和肺癌,被称作“不是癌症的癌症”。据世界IPF联合协会统计,全球每年新增IPF病例122万。由于缺乏动物疾病模型,其发病原因及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 医生面对患者求助往往束手无策。2015年,武慧娟首次在成年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dc42敲除后的小鼠上观察到肺纤维化病变。汤楠敏锐地意识到,这与IPF非常相似。此后的数年时间里,他们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特异性肺纤维化小鼠疾病模型。在几位医学领域专家的帮助下,汤楠实验室与北生所和清华大学的相关团队联合攻关,从细胞行为和分子机理双重层面阐述了进行性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机制。2019年12月,相关论文在《细胞》杂志发表后,在国际同行中引发极大关注,认为该研究“找到了开发治疗IPF新药的关键”。汤楠还与北生所的隋建华团队合作,针对在实验中发现的分子靶点研发治疗IPF的药物,明年有望申请临床试验。每天早晨7点左右到办公室,晚上八九点才离开,节假日基本在实验室度过……如今,回国8年,汤楠还和当初一样,忙碌并快乐着。“我们现在的研究课题,从最开始的一个扩展到八九个,每一个都有很好的前景。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非常好的科研环境、学生、合作者。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记者 赵永新)

报刊亭

课题研究凝智慧 结题成果促提升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延安市宝塔区北关小学24个“十三·五”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相继结题,其中包括2个市级规划课题,13个市级微型课题和9个区级规划课题。目前还有3个市级规划课题、2个区级规划课题和2个区级微型课题也被列入结题范畴。这是历年来学校最为丰硕的一次收获。学校2个市级规划课题《延安精神立校 健康和谐育人实践与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分别由刘芳玲校长、董婷老师主持完成。学校13个市级微型课题《小学高段小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方法的研究》等,分别由严苍兰、康敏等13位老师独立研究完成。学校9个区级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朗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研究》《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图形与几何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关于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研究》《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课艺术》,分别由张东芳、高慧萍、李丹、范亚茹、贺翠、刘娟、藏元芳、王斌、张艳九个教研组长主持完成。目前,学校还有王斌、刘彩霞、张东芳分别主持的3个“十三·五”市级规划课题,常青、尹华分别主持的2个“十三·五”区级规划课题,张春玲、白景霞分别主持的2个区级微型课题也将于今年结题。北关小学24个课题能够顺利结题,和学校主持人、研究人员勤劳智慧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在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科研工作就是要推动学校进步、促进教师发展、着眼引领学生成长。鼓励教师“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进行常态化、精准化的课题研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喜福会

罗江区二幼开展“课题促科研 携手共成长”教学研讨活动

1月20日,罗江区二幼开展“课题促科研携手共成长”教学研讨活动。各课题组长围绕市级课题《以泥塑活动为载体构建幼儿园特色园本课程》、区级课题《依托幼儿韵律活动发展幼儿表现力研究》《幼儿园数学集体活动游戏设计与运用研究》作课题报告陈述,结合课题开展情况对课题的研究历程和收获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课题组成员则从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角度,就课题成果的提炼和课题的推广进行深入探讨,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献策献计,形成了良好的讨论氛围。最后,各课题组根据讨论结果提炼出了课题成果并制定了下一步课题推广计划。此次研讨活动,为课题组成员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大家进一步成长,为今后的教育教研打下坚实基础。【来源: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绞肉机

在“求美求实”校训引领下,这所高中“十三五”科研收获一批成果

2021年1月22日《现代快报》报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2020年,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在“求美求实”校训引领下,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革新之路,一大批教研课题取得成果。李烨老师主持的省级“十三五”课题《高中生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毛惠康和杨健老师主持的省级“十二五”课题《高中语文读写互动教学的行动研究》、武强老师主持的市级“十三五”课题《高中地理分享型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等三项课题,分别经过三至四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先后在2020年顺利结题。据了解,由武强老师主持的省级“十三五”课题《项目学习:高中生开发地理校本课程的行动研究》2020年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校长惠明主持的省级“十三五”规划课题《“求美求实”校训引领下学校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2021年将正式进入结题阶段。同时,该校周德明老师主持的省“十三五”课题《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内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朱茂林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阅读评点教学的研究》、蒋孝国和俞培庆老师主持的市级“十三五”课题《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模式研究》、齐洋老师主持的市级“十三五”课题《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探究式教学研究》等四项课题,先后在2020年获得立项,将分别进入开题和实施研究阶段。 林文 陶子策划编发:《现代快报》教育 / 人才工作室支持发布:《百度新闻》新媒体平台“百家号”编发审核: 胡志杰 周 蓉

弗克利

「鼓楼小学」播种收获,不负光阴——盘点2020鼓楼教科研成果

2020年,疫情袭来,鼓楼小学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正常学习保驾护航。教师们在工作岗位上锐意进取,教科研成果捷报频传。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一次次精彩的课堂、一份份优秀的数据,背后是鼓楼教师的张力与活力。下面,请通过阅读以下数据及图文来回顾这一年鼓楼小学做出的教科研成绩。2020年终盘点01项目、课题:契合当下,发展未来2020年10月31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立项单位公示,徐州市鼓楼小学申报的品格提升项目“鼓楼少年‘毅·责’品格涵育的学军铸魂行动”榜上有名,被批准立项。此项目的立项,既是对鼓楼小学前期德育工作的认可,更为鼓楼小学指明了未来的育人方向。做好常规化课题工作。2020年1月13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小学美术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完成结题工作。2020年7月8日江苏省第13期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基于文化自觉的创意汉画课程研究》召开开题论证会议。2020年2月由许平平副主任主持的徐州市第十一期教学研究课题《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的运用的研究》完成结题工作。2020年9月由孙媛媛老师主持的徐州市教师个人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质疑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完成结题工作。每个学科立足实践教学,申报课题探索发展道路。2020年在徐州市级、区级课题申报工作中,鼓楼小学成功立项课题60项(市教研课题1项、市级个人课题7项、区级个人课题52项)。市教研课题1项市级个人课题7项鼓楼区区级个人课题52项(全区339项)02论文:评比发表,两处精彩2020年,鼓楼小学发表、获奖共计论文62篇。其中,徐州市第十七届”创新杯”论文获奖33篇(一等奖8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5篇);徐州市第二十一届“科研杯”论文获奖10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3篇);省级发表11篇、市级发表1篇;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论文获奖(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鼓楼区“四有”青年好教师征文获奖(一等奖2篇、三等奖1篇)。徐州市第十七届”创新杯”论文获奖33篇(一等奖8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5篇)徐州市第二十一届“科研杯”论文获奖10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3篇)省级发表11篇、市级发表1篇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论文获奖(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鼓楼区“四有”青年好教师征文获奖(一等奖2篇、三等奖1篇)03教科研团队:骨干力量,创优争先在2020年鼓楼区三师工程评比中,鼓楼小学共有7名教师榜上有名,其中领军名师2名(张晓辉、孙媛媛)、带头优师1名(王海晶)、青年良师4名(王淑惠、张雪、邵雷、李文梅)。鼓楼区领军名师——张晓辉主任鼓楼区领军名师——孙媛媛老师鼓楼区带头优师——王海晶副校长鼓楼区青年良师——王淑惠老师鼓楼区青年良师——张雪老师鼓楼区青年良师——邵雷主任鼓楼区青年良师——李文梅副主任写好收官笔,奋进新征程。2021年的精彩,值得期待!主编 李旭监制 周靖霏总监 朱汉东【来源:名城徐州】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