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教科书,史学研究成果有什么关系,两者如何结合?放浪记

历史教科书,史学研究成果有什么关系,两者如何结合?

目前,国内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的问题是比较丰富的,很多历史教育者研究不同版本教科书、不同课程内容,大多数研究内容都涉及到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史学研究前沿动态,积极地引入与教学紧密结合的史学成果以避免教科书的滞后性给师生带来不便。这些论述通过对教科书内容的横向与纵向对比,讨论了如何在教科书有限的编写范围内由教师主动引入史学热点问题、史学界争论话题和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等问题。广大有实践经验的历史教师也根据自己的讲授内容认识到教学吸纳史学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并在长期的探索中找到这种适合师生的教学方法。许多历史教育者都关注到了教科书吸纳史学新成果的深度、广度和信度问题,凸显教科书与史学成果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教科书的一些滞后原因和解决办法,教师应该怎样起主导作用等。比如尤育号的《历史教学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尝试》指出,历史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积极使用历史研究结果和促进这些研究成果进入课堂,体现了历史教学的点睛之处在于连续不断地汲取历史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并把它们变成学生可以驾驭和掌握的知识。教师将课本中比较过时的说法对照新成果从而得出与时俱进的结论,指导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历史问题,利用史学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乐于涉足史学争鸣。李克军《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学研究成果的探究》一文,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史学动态和与课文相关的史学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地确保该教学内容充满了科学性与时代性,这种引入过程一定要遵守一些原则,即适当性、补充性、一致性的原则,采取补充史料与提倡合作探究等方法在课堂上引入合适的史学研究成果。贺英在其论文《论史学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运用与反思》中分析了在教科书中存在的史学成果应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张振宇的《史学研究成果引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探析》也指出教师认为教科书中的缺失和遗漏等不足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解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理解与剖析历史的本领,进一步拓宽学生历史学习的视野,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及对教材体系之外的历史研究成果也有所涉猎,则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文章从四个部分论述了史学研究成果引入的类型、方法、功能和原则。具体到某一历史课文中,讨论吸纳史学研究成果对本文的写作是一个参照。魏德才《试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一文中他讲述了人教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中一些概念的评判,比如: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台湾问题在中法战争中的体现、全面评价李鸿章和清末新政等,这种种分析都为引出将史学研究引入中学历史教学的具体做法作铺垫。印艳武的《论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滞后问题——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探讨》写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当中分别有李鸿章评价、清末新政、民族工业短暂发展这三个方面与史学新成果的详细对比,描述了中学历史教材吸收新成果的滞后现象甚为突出,进而找出教材吸收新成果的进程比较滞后的原因,并从讲授课程的历史教师角度出发,提出了吸收历史研究成果的一些方法。于晓蕊的《关于高中历史教科书吸纳学术新成果问题的研究——以洋务运动为例》,对人民版九十年代后的四个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里面洋务运动课文比对。在比较了四个版本之后,作者认为:教科书制度的制约、教科书因吸纳史学研究成果需要一定的时间修改版本、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安排详略等这些因素导致了教科书吸收新成果滞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现代化与革命化相统一原则、吸纳成熟研究成果是教科书吸收新成果的原则。作者还分析与评价了洋务派,建议加大洋务运动的内容。唐莹莹在《史学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结合实践探析—以戊戌变法为例》中通过戊戌变法这节课的内容来探求历史教科书观点与史学研究成果的相对滞后性和片面性。孙永昌的《论高中历史课本中义和团运动部分吸收新成果的滞后问题》比较了现行四版同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中义和团运动,发现书中的描述滞后于史学研究成果,也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新成果的措施和现实意义。

鸡鸣

汪致正是谁?有哪些研究成果?

编者按:从今天开始,我们逐步推送多学科独立研究学者汪致正先生在多领域、多学科的系列成果。汪致正,家学渊源,祖父汪雨相留学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期间,为孙中山先生做过文秘工作,是早期同盟会成员。民国元年,汪雨相与黄炎培等五十多位代表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详细阐述了“教育方针的制定应以国家为中心,引进世界先进教育方式并不妨一国之个性方展”的观点。汪雨相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奠基者之一。汪致正先后从事过工、农、兵、学、商、科技、教育、行政、出版等行业的工作。1976年总体设计并组织实施的项目获“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1884年《英汉家用电器词汇》是全国同类书首例;1987年《电子产品出口企业经济效益分析》在全国业内“具有实际指导意义”;2007年国家图书馆任继愈馆长推荐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易学津梁》;2008年《整理学》初稿交任继愈先生审阅;2010年中国内部审计标准委员会王光远主任在全国两会提案中指出:“中国流复式簿记(左右记账法)是可以立即推向世界的原创性成果”;2014年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齐世荣会长题签《欧洲九国历史表解》;2015年应国际中国哲学会创会会长成中英邀请,在夏威夷发表《从考释字义的视域新注老子》;2016年人民出版社黄书元社长及哲学家钱耕森在出版研讨会上推荐《汪注老子》;2018年先秦史学会宋镇豪理事长推荐在首届中国古代史论坛上发表《考释关键字义是诠解中国思想史的钥匙》,并将《德字训释》收入《甲骨文与殷商史》。

方程式

屠呦呦最新重磅研究成果的论文写了什么?全文翻译来了!

屠呦呦研究员与王继刚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官网图6月17日,新华社发布屠呦呦团队最新重磅研究成果,很快在网络刷屏。澎湃新闻从国际学术期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获悉,相关研究论文在第12个世界疟疾日、4月25日发表。该论文为Persective(前瞻性观点),一共有三页。国内学术期刊出版界人士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Persective的文体属于摘要,未透露实验细节。该论文标题为《“青蒿素耐药”的应势解决方案》(A Temporizing Solution to “Artemisinin Resistance”),论文一共有六位作者,分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和中药研究所特聘专家王继刚研究员、Chengchao Xu博士、廖福龙研究员、姜廷良研究员、Sanjeev Krishna和屠呦呦研究员。其中王继刚为论文主笔。早在4月26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发布消息称,屠呦呦等专家在该论文中,基于青蒿素药物机理、现有的治疗方案、耐药性的特殊情况和原因、以及药物价格等诸多因素,从全局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青蒿素抗药性"的合理方案。前述消息称,该论文除提出了解决现有的“青蒿素抗药性”问题的治疗方案,文章还讨论了一个常常被研究人员忽略的问题:抗疟药物的价格。该消息称,“用好青蒿素仍然是人类目前治愈疟疾的必须选择,在临床中优化用药方案是完全有希望克服现有的“青蒿素抗药性”现象。”青蒿素成本低廉,一个疗程仅需几个美元。而疟疾疫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及非洲地区,开发高效廉价药物是有效遏制疟疾扩散和根除疟疾的关键。纵观现有的全新抗疟药物的研发,还未有任何潜在的药物能够像青蒿素那样高效和安全。即使有新药开发成功,药物开发的成本会不可避免的反映在药价上,这些药物是否能真正服务到需要它们的人群也有诸多困难需要克服。综上所述,用好青蒿素仍然是人类目前治愈疟疾的必须选择,在临床中优化用药方案是完全有希望克服现有的“青蒿素抗药性”现象。《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提供的论文中文版如下:抗疟药耐药在过去曾频繁出现,导致常用方案治疗失败,有时带来了灾难性后果。新的治疗方法研发成功之后,耐药最终得到了控制,但研发新药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数十年努力和大量资金。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50年代发起的消灭疟疾运动取得了成功,但许多疟疾流行区出现了耐药寄生虫,导致氯喹等廉价药物治疗失败。这些治疗失败推动了对药物研发项目的投资,包括中国政府为整合其研究资源而设立的国家项目。数百名科学家的贡献和数十年的努力(作为“523项目”的一部分)最终促使我们发现了青蒿素类药物。论文截图。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图在精心研发的联合治疗方案中应用的青蒿素衍生物自此成为大多数无并发症疟疾的一线治疗药物。青蒿素与其他药物组成联合治疗方案,其中快速起效的青蒿素负责立即减轻寄生虫血症,而联合应用的长效药物负责清除剩余寄生虫。青蒿素化合物青蒿琥酯单药治疗用于重度疾病的初始治疗。在青蒿素联合治疗方案有效的地区,我们没有必要改变治疗方法。柬埔寨最早报道患者接受青蒿琥酯治疗后体内寄生虫清除速度减慢,这一现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之后,缅甸、泰国、老挝和中国(统称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等亚洲国家均观察到寄生虫清除出现类似延迟。目前已确定青蒿素治疗后清除速度较慢的寄生虫携带疟疾kelch13(K13)基因推进器结构域突变。尽管K13突变与治疗失败风险增加之间并无明确关联,但携带这些突变的寄生虫却被称为“青蒿素耐药”寄生虫。在表型方面,“青蒿素耐药”的定义是寄生虫清除延迟。患者完成青蒿素联合疗法(ACT)的常规3日疗程后,这些寄生虫的复发频率高于对青蒿素敏感的寄生虫。然而,根据在中国开展的临床研究,3日疗程并未包含治愈感染(持续7~10日)所需的青蒿素类药物的全治疗量。采用青蒿琥酯7日疗程时,即使寄生虫有早期清除延迟,该方案仍然有效。其他类别抗疟药耐药的情况并非如此,因此这些药物即使完成全疗程也不能治愈感染。青蒿素治疗中的寄生虫清除延迟应该定义为“耐药”还是“耐受”?不论如何定义,在大湄公河次区域,3日疗程在对抗疟疾寄生虫方面正在丧失疗效。因此,对于患者和风险人群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应对这一新出现的威胁。我们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合理和战略性地应用ACT是应对治疗失败的最佳解决方案,也可能是唯一解决方案。这一主张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这两点考虑涉及青蒿素类药物及其在成功抗疟治疗中的贡献。第一点考虑是目前青蒿素耐药仍表现为寄生虫清除延迟,并无关于完全耐药表型的证据。青蒿素仍然有效,虽然需要较长疗程或对联合治疗方案做出其他调整。相比之下,当寄生虫对其他抗疟药产生耐药时,全疗程达到的治愈率会有所下降。尽管有寄生虫延迟清除表型,但青蒿素联合疗法的治疗失败可直接归因于其他联用药物。例如,如果双氢青蒿素哌喹在某一地区发生治疗失败,另一种联合治疗方案(如甲氟喹联用青蒿琥酯)可能被证明非常有效。寄生虫对含青蒿素的不同联合治疗方案表现的敏感性具有互反关系(例如对哌喹耐药的寄生虫往往对甲氟喹敏感,反之亦然),上述互反关系的相关耐药机制(此处为pfmdr1拷贝数)影响与青蒿素联用的其他药物的疗效,而非青蒿素本身的疗效3。为什么是联合治疗方案中的其他药物发生治疗失败,而不是青蒿素发生治疗失败?近期阐明的青蒿素类药物作用机制表明,它们是由铁或血红素激活的前体药物。铁和血红素是血红蛋白消化后产生的副产品,在疟原虫滋养体成熟期达到最高浓度。青蒿素类药物一旦被激活,它们就会将寄生虫的许多蛋白质和血红素烷基化。血红素烷基化也可抑制血红素解毒过程。这一独特的激活和广泛靶向机制提示,据推测,单一蛋白质靶点的突变不太可能引起耐药,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青蒿素类药物在广泛应用数十年之后仍然有效。上述作用机制是否也可解释寄生虫延迟清除表型?血液内青蒿素类药物的消除半衰期相对较短,而游离血红素和铁的浓度在寄生虫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波动很大,在环状体早期很低。如果寄生虫停留在血红蛋白降解有限的环状体早期,则存活机会较大。如果疟原虫发生增殖同步并且感染后在环状体早期暴露于青蒿素,则即使是对青蒿素敏感的疟原虫株似乎也会发生青蒿素耐药。青蒿素耐药株(清除延迟表型)的生命周期发生变化,由于环状体期延长,滋养体期缩短,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青蒿素类药物的激活。它们还进化出更强的应激反应途径,这些途径可修复环状体期有限的青蒿素靶向作用所导致的细胞损伤。这些变化增强了寄生虫的生长能力,在青蒿素类药物短期暴露所产生的效应减退之后,寄生虫可以更好地生长。至关重要的是,只有到达滋养体期,“青蒿素敏感”和“青蒿素耐药”寄生虫才能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同样好的应答。因此,寄生虫“耐药”反映的是寄生虫最大限度缩短脆弱期,从而使生存时间超过青蒿素类药物短期暴露的时间段。对上述机制的这一理解阐明了我们应如何应对所谓的青蒿素耐药。由于患者对青蒿素类药物的耐受性良好,因此应认真考虑在寄生虫脆弱的滋养体期增加药物暴露的策略。延长治疗期等相对较小的治疗方案调整即可有效克服目前的“青蒿素耐药”表型。目前仍然完全有可能依靠青蒿素及其联用药物来消除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疟疾,我们只要调整目前的常规治疗方案和考虑联用的其他药物的耐药情况即可。各地区诊断出感染之后,应在新的并发症出现之前尽快采取包含现有联合治疗方案(通过优化来维持高治愈率)的干预措施。第二点考虑是我们可否研发出有望替代青蒿素类药物的其他药物。学术、公共和私人合作计划(如抗疟药品事业会,Medicines for Malaria Venture)取得了值得称赞和令人鼓舞的成果。但我们不应低估药物研发过程的不可预测性。螺吲哚酮(spiroindolones)是化学品筛选工作中发现的强效抗疟药,但疟原虫阳离子ATP酶PfATP4(提出的靶点)的耐药突变甚至在此类药物用于患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将新药与现有抗疟药联合应用可降低耐药风险。但最常用的其他联用药物(青蒿素类药物以外的其他药物)往往会出现疗效降低。在效力、安全性和耐药风险方面优于青蒿素类药物的下一代抗疟药似乎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出现。大多数ACT价格低廉(例如加纳一个蒿甲醚-苯芴醇疗程的费用不到10美元)。药物研发项目的高昂成本会影响新药的价格,并有可能阻碍最有需要的患者获得药物。在研发成功40年之后,青蒿素类药物仍然是联合治疗时首选的抗疟药类别。据抗疟药品事业会称,在赞比亚偏远农村的疟疾治疗中,即使用作单药治疗,青蒿琥酯栓剂仍将死亡率降低了96%。因此,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通过简单调整现有治疗方案(包括明智地联合应用具有互反敏感性的药物)来使目前最强有力的抗疟武器发挥最大潜力。现在我们亟须采取这些行动。

推而后行

课题研究成果的写作形式与题目的确定

一项科学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经过查阅相关文献、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整理分析资料等步骤,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后,通常需要撰写、形成一份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课题研究报告主要是用事实说明问题,它通过典型事例,写出研究的全过程,反映科学规律,得出研究的结论。一般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措施、研究成效和分析、研究结论、参考文献等。课题研究论文以理论分析为主要写作方法,以阐述对某些科学实践中的问题或科学理论问题的认识为主要内容。通过系统的、深层次的研究,要求能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并阐述新旧理论之间的关系。研究论文一般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绪论,又称引言,一般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由来或背景。本论,侧重于详细论述作者的研究成果,应有层次地展开论述。结论,是整篇研究论文的扼要归结。在蓝译编译看来,无论是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还是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其都是一个严密的总结、思维的过程,是研究者把研究中所获取的感性材料,经过艰苦的思维加工,深入研究,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它对研究者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所产生的作用是绝对不能低估的。因此,研究者对于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写作,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力争撰写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来。以下就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题目的确定作一些阐述。一般说来,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题目与原课题题目不是完全等同的,它可以用原课题题目,也可以另确定题目。特别是一些研究周期较长、范围较大的课题,其研究成果往往需要通过一篇总课题的研究报告和几篇子课题的研究报告或好几篇论文才能反映出来。因此,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首先需要提炼题目。题目是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窗口,能对文章内容做出高度的概括。文章通过它传神韵、显精神、见水平。因此,在提炼题目时,必须字斟句酌,用最恰当、最简明的词句组合来概括全篇的内容,引发人们阅读兴趣。切忌题目大而空、长而繁、俗而旧、藏而晦、混而杂等。有时为了充分而又确切地表明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加上副标题。副标题可以引申主题,也可为系列文章分题发表提供方便。一般说来,一个好的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题目需达到三点要求。一是新颖。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要抓住这些新现象、新问题确立课题开展研究,并以之为研究报告或论文的题目,就有新意。如果课题原本属于验证性研究课题,那么撰写研究报告时,就必须根据研究时的新发现、新突破,重新拟题,以达到新颖的要求。二是准确。这就要求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的题目与研究的内容要相吻合,即题目要能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所表达的内容。三是简明。即题目要简短明确,一目了然。

适志

北大教授在研究什么?研究成果让人想不到,网友:又一个经典语录

邓丽君曾演唱过一首歌曲叫做《又见炊烟》,王菲也曾翻唱过这首歌曲。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又见炊烟升起……歌词展现出的画面很美,也曾令无数情男情女向往。然而你可曾想到,如此美丽的画面,却暗藏着致命的危险……北大,作为我国知名度最高的高等学府之一。不仅享誉中外,而且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是各省学霸的聚集地。按理说这样的高校,将会集实力、声誉为一体。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近些来北大也受到了一些非议。比如有人说北大现在培养的都是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对于这样的评价,其实并不敢苟同。因为人与之间的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做的选择也就不同。可是最近北大一位教授的研究结果,却让人不得不说上两句。最近,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澎教授及所属团队在全球顶尖杂《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性论文,展示了其及所属团队的最新研究成功。能够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本更应该有更多的支持。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陶澎教授的研究成功,却引来了纷争,甚至是网友们的谩骂。究竟是什么样的成果,会让网友们愤愤不平呢?论文声称农村烧饭和取暖的污染导致每年数十万人死亡。比如2014年在国内就估计有115万人因为吸入了PM2.5而导致过早死亡的情况。其中有77万人与做饭的取暖使用的的固体染料有关。为了让论文更具说服力,陶澎教授又给出了一组数据,国内农村因为使用木材、秸秆等做饭和取暖,因此产生的PM2.5导致了37万人死亡,并给出了促进农村地区固体燃料向清洁燃料的转换,以此来改善空气质量。PM2.5,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所以陶澎教授论文的核心思想,我们都是能看得懂的。国内农村因为使用木材、秸秆等做饭和取暖产生的PM2.5会导致许多人的死亡,看上去似乎还是有些道理的。但是在秸秆禁烧后,这样的数据还能站住脚吗?没有了秸秆的焚烧,就剩下农村的烧火做饭了。农村的烧火做饭有问题吗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家家户户烧柴做饭,北方的冬季也烧炕,可那时候的天却是蓝蓝的。农村的烧火做饭,会有污染吗?肯定会有污染,但是因为烧火做饭,导致大量死亡,真的有科学依据吗?作为北大的教授,在做学术论文的时候更应该有科学的依据,而不是用所谓的估计。这样的估计,不仅会让人难以信服,而且将污染的成因归咎于烧火做饭上更不得人心。正如一些网友评论的那样,北大教授?吃饱了没事做。北大陶澎教授给出的固体燃料向清洁燃料转换的建议是很好的,但是做论文的时候,更应严谨。如果没有确切的数据,将污染的原因归咎为农村的烧火做饭,只会是教授的又一个经典语录。

菊原

最新研究成果:超材料的一种新的尺度定律

超材料(英文:Metamaterial), 拉丁语前缀词根“meta-”表示“超出、另类”等含义。指的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这些材料是自然界没有的。它们拥有一些特别的性质,比如让光、电磁波改变它们的通常性质,而这样的效果是传统材料无法实现的。超材料的成分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们的奇特性质源于其精密的几何结构以及尺寸大小。其中的微结构,大小尺度小于其作用波长,因此得以对波施加影响。 对于超材料的初步研究是负折射率超材料。超材料的奇异性质使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高接收率天线,到雷达反射罩甚至是地震预警。超材料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囊括电子工程、凝聚态物理、微波、光电子学、经典光学、材料科学、半导体科学以及纳米科技等等。经过工程设计以具有自然界中未发现的特性的超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功能和令人兴奋的应用而长期得到科技研究人员的开发和研究。然而,直到现在,研究人员还不清楚其热辐射特性背后的物理原理。在最近的《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科学家们,创建了一种超材料的新的尺度定律,以描述超表面和超材料的热辐射。论文作者为中国学者、卡内基·梅隆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沈晟(Sheng Shen)和他的博士研究生李嘉雨(JIayu Li)和于波文(Bowen Yu)。如下图所示,新的尺度定律揭示了超材料的集体热辐射行为背后的物理原理。李说,“有了这一新的尺度,揭示了超材料的集体热辐射行为背后的基本物理原理,研究人员可以轻松地利用现有的设计和优化工具从超材料中获得所需的热辐射特性,而不必通过绘制整个设计图来盲目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空间。”热辐射是指材料发出的光的类型。例如,人类发出红外光,而发光的铁水则发出可见光。通常,热辐射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成分。但是,超材料的超表面由于其独特的亚波长尺度结构而与我们对热发射的经典理解有所不同。该研究成果的新尺度定律的影响在许多领域中将会看到,包括电气工程、光电、材料科学和热工程。超材料的应用包括太阳能收集、光学滤镜和热伪装。沈教授说,“我们正在应用这一新的尺度定律来设计新颖的基于超材料的热红外设备,用于包括红外信号控制、红外感应、热量管理和热能转换在内的各种应用。”

娜塔莎

基础研究成果是急不来的

来源:科技日报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们走进人民大会堂,迎来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张澄是其中的一位,他所在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作为一名80后的正高级教师,张澄完全理解人们希望基础研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迫切心情。“但科学研究有自身的规律,尤其基础科学研究需要长期积累、坚持不懈,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也绝非朝夕之功。”张澄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同样,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看来,不同于企业追求今年、明年有多少产品,基础研究不是一个以“计件”为主要目标和评价标准的行业,它追求的是科学问题的解决和科学目标的实现。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一个获奖项目背后都凝聚了科研人员多年的心血。据统计,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获奖项目从立项到成果发表或应用平均时间为11年,其中,近一成的项目经历了超过20年的攻关和积累。张澄所在团队此次获奖的项目为“心血管重构分子机制、检测技术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张澄介绍,该项目基础研究攻关进行了10多年,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进入新药设计、临床试验阶段。“5年、10年的时间对于潜心基础研究来说太短,科研人员很难持续深入研究并实现成果转化。基础研究进行到三五年时能发表文章就很不错了,另外临床应用转化还需时间,就我的研究领域来说,从基础研究走到临床应用,10年时间都紧巴巴的。”张澄说道。基础研究无疑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然而,一路走来,科学家收获的并不都是鲜花与掌声。当一个科学家几年没出成果时,公众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他花了这么多钱却没有任何产出。“事实上,在基础研究领域,一个科学家可能一辈子就出一个重大成果,也不知道成果会在哪天出现。”薛其坤指出,如果天天催科学家报成绩、出结果,他们难以静下来潜心研究,也就不可能做出高质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对此,薛其坤认为,需要通过科普宣传和科学精神传播,让公众了解基础研究是干什么的,以及基础研究的性质特点,理解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短期内可能做不出成果的困难,即使有成果,它有时很可能不是通过一个显现性的指标来体现的。迫切期待出成果的不只是公众。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认为,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独立的对自然界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因此需要对相关科学家及其团队给予长期和稳定的支持。除了长期稳定支持外,维护科学家不受行政干扰和利益驱动的独立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过于急功近利的管理和评估,可能会干扰科学家的独立思考,那些经过独立的、不受干扰的思考获得的洞见、突破,一定不是催生出来的。”吴季指出,政府和管理部门即使催,也催不出“洞见、突破”来,因此,还不如把精力和资源放到选人、培育人、鼓励人、建设环境,以及提供设备和试验条件上来。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要尊重基础研究发展的自然规律,为相关的科研人员营造一个心无旁骛、潜心科研的良好氛围,按照基础研究的自然规律来规划项目周期,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让基础科学领域科研人员敢于触碰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导性,但周期长、出好成果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十年不鸣,一鸣惊人”。(记者 唐 婷 刘 垠)

歪歪斜斜

哈佛大学75年研究成果:什么样的人会活得最幸福?

来源:格上理财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不缺钱不缺地位,但是总给人留下一种过得很不幸福的印象。也有一些人,虽然日子过得清贫,每天却总是笑意盈盈阳光开朗。到底是什么因素对人的幸福起到关键作用?哈佛大学历时75年,追踪了724位对象的生活,得出了一个结论。今天这篇文章,是这项研究的第4任领导者在TED的演讲,给出了他们最核心的研究结论,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以下,Enjoy:1哈佛大学75年研究:什么样的人最幸福?生命进程中,是什么让我们保持健康和幸福?如果你现在开始,着手规划未来最好的人生,你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哪里?一个最新的调查询问1980~2000年生的年轻人,他们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有哪些,超过 80% 的人说,他们主要的生活目标是要变富有,还有 50% 说他们另一个主要生活目标是成名。我们总是被告诫要投入工作,努力奋斗,完成更多。我们似乎觉得要生活得更好,这些就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可事实真是这样吗?这些真的是在人类生命历程中,帮助他们保持幸福感的东西吗?人一生中所做过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怎样影响他们,我们几乎无从得知。我们对于人生绝大多数的理解,是从他人的回忆中获得的。我们知道,人是不可能有完整清楚的记忆的。我们生命中大部分发生过的事情我们都遗忘了。有时我们记忆形成过程简直充满创造性。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我人生中一些最悲惨的事情根本就没发生过。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实际上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在保存我们的记忆。我想起一张广告上说的:任何时候开始拥有幸福的童年,都不算晚。但要是我们能够观察整个人生呢?要是我们能从人们青少年时期一直追踪到老年,去观察到底什么才是真正能够帮助人们保持幸福、健康的东西呢?我们做了这件事:哈佛成人发展研究,可能是目前有关成年人生活研究中,历时最长的。75年间,我们追踪了724位男性。年复一年,我们询问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他们的健康状况,当然我们在询问过程中并不知道他们的人生将会怎样。这样的研究极为稀少。几乎所有类似的研究都在10年内流产了,原因可能是失访率太高,或者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或者研究者兴趣点转移或去世以后没有其他人接手。但是多亏了运气以及几代研究者的坚持,这项研究成活下来了。在最早的724名男性中,大约有60位还在世,并继续参与这项研究,他们绝大多数都已经超过90岁了。现在我们正开始研究他们总数超过2000个的孩子们,而我是这项研究的第四任领导者。沃丁格(RobertWaldinger)该研究的第四任领导者从1938年起,我们追踪了两组男性。第一组在加入研究时还是哈佛大学大二的学生。他们属于Tom Brokaw所说的“最伟大的一代”,他们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完成大学学业,之后绝大多数人为战争工作。另外一组我们追踪的群体是波士顿最贫穷区域的男孩。正是因为他们来自于20世纪30年代波士顿麻烦最多、最底层的家庭,才被选入我们的研究。多数人都住在出租屋里,许多甚至没有热的或冷的自来水。当他们入选研究之后,所有的青少年都接受面谈和医学检查,我们去他们家里对他们的父母进行访谈。后来这群青少年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各行各业。有的成了工厂工人,成了律师、泥瓦匠、医生,有一位成为美国总统。有的成了酒精依赖者,一些患上精神分裂症。有的从社会底层一路爬升到上流社会。而一些人却沿着相反的方向,走过这段人生旅程。这项研究的发起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到,75年之后我能够站在这里,告诉你们这项研究仍然在继续。每两年,我们充满耐心和辛勤的研究人员打电话给我们的研究对象,询问是否能够再寄给他们一套有关他们生活的问卷。波士顿城郊的许多研究对象问我们:你们怎么总是不断地想要研究我?我的生活没什么意思啊。而哈佛的毕业生从没问过这个问题。为了得到他们人生最清晰的画卷,我们不仅仅只是寄给他们问卷。我们在他们的客厅里对他们进行访谈,我们从他们的医生那里获取医疗记录,我们获取他们的血样,扫描他们的大脑。我们和他们的孩子们交谈,我们用摄像机记录他们和自己的妻子谈论最隐秘的担忧。大概十年前,我们终于询问他们的妻子们,是否愿意作为研究对象加入我们的研究。很多女士都说:“你知道,该轮到我了。”那么我们学到了什么?我们从这些人生活中提取出来的长篇累牍的信息,到底教会我们什么?完全无关财富、名声或者拼命工作。我们从这项长达75年的研究中,得到的最清晰的信息是:良好的关系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2三个核心结论对于关系,我们学到了三条:1.社会连结对我们有益,而孤独却有害 事实证明,和家庭、朋友和周围人群连结更紧密的人更幸福。他们身体更健康,他们也比连结不甚紧密的人活得更长。而孤单的体验是有害的。和不孤独的人相比,那些比自己所希望的样子更孤单的人觉得自己更不幸福,他们到中年时健康状况退化得更快,他们的大脑功能衰退更早,而且他们的寿命更短。令人遗憾的是,任何一个时刻,每5个美国人中就有不只1个说自己孤独。我们知道,在人群中你也可能感到孤独,在婚姻中你也可能感到孤独。2.起决定作用的,是亲密关系的质量 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你拥有的朋友的数量,不是你是否在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中,而是你亲密关系的质量。事实证明,处于冲突之中真的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充满冲突而没有感情的婚姻,对我们的健康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比离婚还糟。而生活在良好、温暖的关系中是有保护作用的。当我们追踪我们的研究对象到他们的80岁之后,我们希望回顾他们的中年生活,来看看我们是否能在那时预测谁会享有幸福健康的晚年,谁不会。当我们把所有有关他们50岁的信息都整合起来之后,发现能够预测他们晚年生活的不是他们的中年胆固醇水平,而是他们对所在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50岁时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最满意的人,80岁时最健康。良好、亲密的关系,似乎能缓冲我们在衰老过程中遇到的坎坷。生活得最幸福的伴侣,无论男女,在80岁之后都说,当他们感到更多躯体疼痛时,他们的心情依然快乐。而那些处于不幸关系中的人,当他们感受到更多躯体疼痛时,这些疼痛被增加的情感痛苦给放大了。3.良好的关系不仅保护身体,也能保护大脑 研究表明,在80岁之后依然处在对另一个人安全依恋关系中,是有保护性的。在关系中,真的感到自己能在需要时可以依赖另一个人的人们,他们保持清晰记忆力的时间更长。而感到自己在关系中真的无法依赖另一个人的人群,他们将更早出现记忆力衰退。而那些良好的关系,并不一定要一直保持平顺。一些80-89岁老年夫妇,他们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吵架。但只要他们感到自己真的能在困难时刻依赖另一个人时,他们根本就不会记得那些争吵了。所以我们学到的是,良好、亲密的关系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和完好状态。3生命如此短暂我们只有时间去爱为什么明白这个道理这么难?就拿巨大的财富来说,我们知道,一旦我们的基本物质需求被满足了,财富就帮不上什么忙了。如果你从每年挣75000美元提高到 7500万美元,我们知道你的健康和快乐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而至于声望,媒体不断地入侵和缺乏隐私,使得多数名人显著地不健康。这显然不会让人更快乐。至于拼命工作,有一条真理说,没有人在临死前觉得自己要是花更多时间在办公室就好了。为什么这些这么容易就被忽视了?是啊,我们是人啊。我们真正喜欢的是快速解决方案,一种我们能得到的,又能让我们生活得好并且一直保持下去的东西。关系错综复杂,照顾家人和朋友是繁重的工作,一点也不性感也不光芒万丈。而这也是终生的,绝无尽头。在我们的75年研究中,拥有最幸福退休生活的人,是那些主动寻找玩伴来替代工作伙伴的人。正如调查中的年轻人一样,我们的研究对象中很多人,在一开始还是青年的时候,真的相信声望、财富以及高成就是他们想要生活得更好就必须追求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这75年间,我们的研究显示:发展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把精力投入关系,尤其是家人、朋友和周围人群的人。那么你们呢?假如你们今年25,或者你们40,或者你们60岁。投入关系对你们来说是什么样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也许是简单到拿和屏幕打交道的时间来和人打交道,或者通过一起做点什么新鲜事,比如散步或者约会,或者联系那个多年来不曾说过话的人,来点亮一段死气沉沉的关系。因为对一个总把小别扭放心里的人,这些看上去很平常的家庭敌对事件,是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我想用马克吐温的另一条名言,来结束今天的演讲。一百多年前,当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他写下了:“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争吵、道歉、伤心。我们只有时间去爱。”

金银岛

深入研究课题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与现状 是搞好科研的基础

1.带着问题进入学术领域,为课题研究奠定必要的学术基础。这个台阶(条目)的内容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即把问题放到学术环境中,要找出这一问题研究起点、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国内外)、典型单位或典型经验等等,并从自己研究的问题的角度作出述评。比如现在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理论有哪些,有哪些典型单位和典型经验,并作出相应的述评。写好这个条目,课题组首先要大量查阅资料,要基本把这一问题的学术状况搞清楚,为课题研究打好学术基础。比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问题,要查阅哪些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影响较大,哪些教改思想代表着学术发展的前沿,有哪些专家学者的论著论文等等;教学改革的实践层面影响较大的有哪些样式或做法,如理想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合作教学、分层教学等等,有哪些典型学校等等。所以写好这个条目,要下大工夫进行资料检索,占有必需的学术资料是课题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好在互联网给课题研究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检索条件,通过知网(www.cfed.cnki.net付费)可检索所有的教育类报章杂志发表的论文。其次要组织课题组学习研究学术资料,使课题组成员具备共同的学术基础。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课题组可组织专题学术讲座或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加深学术感悟。同时也可采取访问专家、邀请专家座谈和作报告等方式进行学术指导,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典型单位可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实地考察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三要梳理问题领域的学术研究,并从课题研究的角度进行学术述评,为问题的研究解决打下必要的学术基础。要将学术成果的学习研究情况写成学术述评报告,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也是课题鉴定不可缺少的研究成果。刚开始从事课题研究的教师可能一时不大习惯这种做法,通过规范的课题研究就逐步掌握这种研究方式了。2.遵守学术规范的要求。引用资料一定要注明出处,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述评,可在课题实施方案之后,以“参阅数目”的方式附录。具体引述要做注释,标明:书籍(或文章)名称、作者,出版社名称(或报刊、网站、博客等),出版(或发表时间),引述观点所在页码等等。常见的问题是平时不注意积累资料,有时积累资料还不注意标明出处。课题研究必须从一开始就要遵守学术规范,才能逐步养成学术习惯。3.走过这一台阶常见的问题。一是有些教师习惯于怎么做,而不习惯于通过检索和学习学术资料,经过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对相关学术资料占有很不充分,评价有所偏颇,由此进行的研究也会出现偏颇。三是学术引用不规范,没有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引用学术资料,也会影响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达。为此市教科所发布了《淄博市教育立项课题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规范》,对课题研究报告引述资料的方式和数量做了明确的规范。课题组如果不能要花大气力做好这项工作,就会使课题研究失去扎实的学术基础。

回声

中国学者在Science 发表了8项研究成果,取得了重大进展

2021年2月26日,中国学者在Science 发表了8项研究成果,在物理学,生命科学,数学及地球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iNature系统盘点这些研究成果:【1】自1925年乌伦贝克和古德施密特发现电子自旋现象起,人们在原子和分子等体系中发现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导致许多有趣现象的发生,比如:原子能级的分裂,磁晶各向异性和半导体中的量子霍尔效应等。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对原子和分子的碰撞过程会产生影响。2021年2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兴安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孙志刚研究员和杨学明院士课题组合作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Quantum interference between spin-orbit split partial waves in the F + HD → HF + D rea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有关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在F + HD→HF + D反应中的影响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组合。使用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该研究在前向散射方向周围的产品旋转状态分辨的微分截面中观察到了特殊的马蹄铁形图案。当考虑到完整的自旋轨道特性时,只有通过高精度的量子动力学理论才能正确解释这种异常的动力学模式。理论分析表明,马蹄铁形很大程度上是自旋轨道分裂-部分波共振具有正负平衡的量子干扰的结果,这提供了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如何有效影响反应动力学的独特例子。【2】已知等离激元纳米粒子的手性组装体具有很强的圆二色性,但不具有高光学不对称性,这受到电场和磁场分量的不利组合(由强散射复合)的限制。2021年2月25日,吉林大学刘堃,密歇根大学Nicholas A. Kotov及巴西圣卡洛斯联邦大学Andre Farias de Moura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Enhanced optical asymmetry in supramolecular chiroplasmonic assemblies with long-range ord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可以通过类似于在人胰岛淀粉样多肽的金纳米棒螺旋装配中发现的液晶的纳米粒子的长距离组织,来克服这些限制。强烈的偏振相关光谱位移和降低的能量状态散射,以及在组装好的螺旋中激活的偶极子的反平行定向,使光学不对称性g因子增加了4600倍以上。液晶般的颜色变化和纳米棒加速的原纤化可以在复杂的生物介质中进行药物筛选。远距离有序的改进也为具有高光学不对称性的材料设计提供了结构指导。【3】2021年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团队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Proliferation tracing reveals regional hepatocyte generation in liver homeostasis and repai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开发了能够长时程示踪体内细胞增殖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了成体肝细胞的来源,为肝脏再生及疾病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4】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Zhu Hao团队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Liver homeostasis is maintained by midlobular zone 2 hepatocy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14种鼠科动物命运图谱系统地比较了肝细胞的不同子集。在稳态期间,来自门周围区1和中心周围区3的细胞数量减少,而来自小叶中区2的细胞数量增加。区域2中的细胞可以避免常见的损伤,并且在中央和周围的损伤后也促进了细胞的再生。区域2的重新填充是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雷帕霉素-细胞周期蛋白D1(IGFBP2-mTOR-CCND1)轴的靶标驱动的。因此,小叶的不同区域表现出它们对肝细胞更新的贡献的差异,并且区域2是在稳态和再生过程中新肝细胞的重要来源。【5】随机数被广泛用于信息安全,密码学,随机建模和量子模拟。物理随机数生成的关键技术挑战是速度和可伸缩性。 2021年2月26日,耶鲁大学曹慧团队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Massively parallel ultrafast random bit generation with a chip-scale las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演示了一种与单个激光二极管并行超快生成数百个随机位流的方法。引入了在专门设计的腔中的多种激光模式的时空干涉,作为极大加速随机位生成的方案。由量子涨落引起的自发发射会产生随机噪声,使比特流无法预测。离线后处理可实现每秒250 TB的总比特率,比当前的后处理记录高出两个数量级。该研究方法坚固,紧凑且节能,在安全通信和高性能计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6】有丝分裂原触发动物中的细胞分裂。在植物中,细胞分裂素是一组来自腺嘌呤的植物激素,可刺激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由膜相关的组氨酸激酶受体启动,并通过磷酸化系统进行转导。 2021年2月25日,剑桥大学Yang Weibing(现在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中心)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of cytokinin-activated cell divis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显示出在拟南芥茎尖分生组织(SAM)中,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Myb与蛋白3R4(MYB3R4)的核穿梭来调节细胞分裂,MYB3R4是激活有丝分裂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新合成的MYB3R4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中。在G2 / M过渡期,MYB3R4的快速核积累(与细胞分裂素浓度的相关瞬时峰值一致)为涉及importins的正反馈回路提供了营养,并启动了驱动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的转录级联反应。工程核限制MYB3R4可模拟细胞分裂素在增强细胞增殖和分生组织生长中的作用。【7】了解基因组的组织需要整合DNA序列和三维空间环境。然而,现有的全基因组方法缺乏碱基对序列解析或直接的空间定位。博德研究所Chen Fei等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In situ genome sequencing resolves DNA sequence and structure in intact biological samp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原位基因组测序(IGS),一种同时对完整的生物样品中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成像的方法。该研究将IGS应用于人类成纤维细胞和早期小鼠胚胎,在空间上将成千上万个基因组位点定位在单个核中。使用这些数据,该研究表征了跨胚胎阶段的基因组结构中父母特异性的变化,揭示了受精卵中的单细胞染色质结构域,以及未发现的全局染色体定位在各个胚胎中的表观遗传记忆。这些结果表明,IGS如何直接将序列和结构从单碱基对到整个生物的整个长度尺度连接起来。【8】海底地球物理仪器在部署和维护方面具有挑战性,但对于研究海底地震和地球内部至关重要。可以利用海底电信电缆的新型光纤传感技术为填补数据空白提供了机会。 2021年2月26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Zhan Zhongwen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Optical polarization–based seismic and water wave sensing on transoceanic cab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监视常规光通信信道的极化,成功地通过了一条10,000公里长的海底电缆,将地震波和水波感应到连接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和智利瓦尔帕莱索的海底电缆。该研究的方法由于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激光源或专用光纤,因此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可以将全球海底电缆转换为连续的实时地震和海啸观测站。自1925年乌伦贝克和古德施密特发现电子自旋现象起,人们在原子和分子等体系中发现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导致许多有趣现象的发生,比如:原子能级的分裂,磁晶各向异性和半导体中的量子霍尔效应等。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对原子和分子的碰撞过程会产生影响。在化学反应中,电子自旋轨道耦合会导致反应散射分波的分裂,进而使得分波可能存在一些精细结构。但是长期以来,电子自旋轨道耦合是否能够以及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仍然是一个未知并极具挑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对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在氟原子与氢分子的反应F+HD->HF+D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方面,通过将交叉分子束方法、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与近阈值电离技术相结合,应用高分辨的实验测量获得了产物转动量子态分辨的微分散射截面,并在微分散射截面前向散射方向观测到了一个独特的马蹄铁形结构。理论方面,发展了考虑电子角动量效应的量子动力学理论模拟方法,对这个独特的马蹄铁形动力学结构进行了解释。理论表明这个动力学结构是由具有正负宇称的自旋轨道分裂的共振分波的量子干涉导致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影响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陈文韬博士是本论文的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的支持。版权声明:本文转自“iNature”,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沃斯(WOSCI)由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专注最新科学动态并提供各类科研学术指导,包括:前沿科学新闻、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SCI论文润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