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道不可言

2019年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2019年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中央财经大学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校、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170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举办的中澳、中美和中荷三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了本硕博层次的全覆盖,在巴西承建的孔子学院进入全球示范孔子学院行列,在澳大利亚成立了商学和经济学联合研究中心,在德国建立了学生海外实习基地,在日本建立了学生海外学习基地。学校具有国际化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共有八个教学项目获得了AMBA、英国精算师协会等六个国际学术组织认证。学校设立了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每年来校访问和讲学的外籍专家和教师达到五百余人,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占学校专任教师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学校每年通过国家公派项目、校际交流项目等派出近六百名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自2005年以来,先后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等项目实施院校。从2006年开始承担国家援外项目,先后对来自90余个发展中国家1000余名政府高级官员进行培训,受到了广泛好评。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研究生项目如下:中央财经大学与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联合培养项目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项目(教育部项目批准书编号MOE11US1A20060145N),中财史蒂文斯合作办学硕士毕业中财史蒂文斯合作办学硕士毕业中财史蒂文斯合作办学硕士毕业本项目是由中央财经大学和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合办的中外合作硕士学位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引进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战略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管理人才。学生按要求修满学分后,可获得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颁发的项目管理硕士学位,学位证书可以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该项目自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审批认证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三期,毕业十一期,培养了一批优秀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管理人才。经过十三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央财经大学与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合作举办项目管理硕士研究生项目以严谨的教育理念,负责的教育态度,优质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就业前景获得业界、用人单位、学校、学员等各方的一致好评。中财史蒂文斯合作办学硕士美女毕业生2019年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为“企业管理硕士”项目,如对此项目有兴趣,可以给我们留言。

万人谋之

央财硕士,因毕业于普通本科被辞,谁在鄙视研究生的本科出身

考研、读研正在成为一种热门,每一年都有二、三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报名考研,想要进一步深造,取得更好的文凭。但是,当你千辛万苦拿到研究生毕业证书时,是否就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好工作了?看来真的是未必呀!来看看上面这个真实的事例,某央财硕士生,这毕业证书的招牌够亮的吧,而且进入单位以后他表现非常好,但是,仅仅是因为他毕业于普通的一本本科,就这一点,就使得用人单位的领导无论如何也不想要他,最终辞退了他。就像同学们所说的,有些用人单位,他们所谓的学历歧视就是不想要人的借口罢了,随便给你点改变不了的硬伤,就把你辞退了。即使他们不歧视本科出身,也会要求你英语过六级必须650+,那你也没办法的。但是,真的有许多用人单位是歧视研究生的本科出身的,比如说投行,就可能会看第一学历,毕竟现在投行太人满为患了。还有如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对实习生的要求就是本硕双985,没办法,人才歧视一直都在,有好的谁要次的呢,除非你有人。是的,这就是现实,十分无奈,对此,作为用人单位的领导是怎么看的呢?某领导是这样说的:像我们单位,就曾经深受普通本科985硕士之害,交给他稍微复杂一点的工作,就拿不下来,经常需要985本科生指导和帮忙,单位里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着实让人无奈!而且,对于本科普通出身研究生是985同学的鄙视,不是少数人,像上面几位同学所说的,似乎也无法反驳,第一位同学认为,考研的难度和高考的难度,那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这怎么比?高考是十几年积累的成果,考研则是一年的突击,二本和高中一样学两三年怎么也上个985的研了,让他们回去高考依旧只能考个二本,是吧?还有,如第二位同学所说,当然要鄙视了!本科出身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虽然拿到研究生文凭能看的过去,但是,思考能力和做事能力还是有所差距的,因此,人们鄙视这些普通本科出身读了985研究生的同学。但是,我们也要替这些同学抱不平一声:本科出身不好,辛辛苦苦考取了名校研究生,还那么倍受歧视,导师不愿收,985本科生瞧不起,同一个班级同学都不待见,就业单位还要查查你的本科毕业证书,甚至连未来的丈母娘都嫌弃你普通本科配不上她闺女!天哪,还要不要他们活下去了?以上的说法,感觉都很有道理,都有各自的难处在。那么,朋友,对于普通本科毕业的985硕士生,你是如何看的,你鄙视过他们吗?

冰蝴蝶

2018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复试分数线---中央财经大学

▎本文内容转自:中央财经大学,版权归其所有。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家务事

考研最受欢迎的5所财经院校,难度都很大,但考上就是铁饭碗

考研最受欢迎的5所财经院校,难度都很大,但考上就业不愁考研最受欢迎的5所财经院校,上财排第一,二三名都在北京近年来,财经类专业一直是就业的热门,也是很多学子报考的热门专业。很多人考研也喜欢报考财经类院校。其实国内有很多实力强劲的财经类院校。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内最受考研人们欢迎的5所财经院校,实力都很强,要考上难度也不小,但是一旦考上毕业以后工作就不愁了。1.上海财经大学。第一名上海财经大学毫无悬念,国内财经类院校的翘楚。据说上财是国内第一所以财经儿子命名的学校。在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等专业方面实力强大,在国内实属一流。再加上,地处上海这样一个金融中心,毕业后的就业根本不用愁,上财的毕业生在华东地区认可度可是很高的。2.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辈的财经大学,其实力不言自明。中央财经大学也是一所老牌名校了,财会类专业力量和师资力量都很雄厚。每年,央财的毕业生进入央行、银保监会、银行的毕业生都很多,校友资源可谓异常丰富。不过,央财在北京这样的考研“旱区”,再加上报考人数多,考上的难度非常大。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可以算得上国内财经类院校的前三了,在国家贸易学、应用经济学、国际法等专业方面首屈一指。毕业生很多去往外企,进四大的也很多。和中央财经大学的情况类似,处在北京考研旱区,要考上的难度也着实不小。4.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原来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直属高校,在金融学、理论经济学等优势学科上实力强大。虽然比起前三所来说综合实力稍弱一些,但是在西南地区绝对是财经类院校的老大,也一直是考研的热门学校,难度同样也不小,而且该校专业课出题一直比较灵活,不好考。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由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而来的一所高校,也是211,入选了双一流工程,是国内最好的财经类院校之一。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专业领域,也是非常强的。在华中地区的就业率也很高,很受认可。其实,除了这些学校以外,财经类的比如东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也都是很不错的学校。2020年考研的同学们也可以以前准备起来了,选择好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迷途狗

2020考研金融专业择校,6所高含金量院校,值得考虑

现在学习金融专业的同学越来越多,虽然大家都想力争上游,想要考进最好的学校,但是像清华、北大、人大、央财这一类院校的不是我们一般人靠后天努力就可以考进去的,考试难度有多大,竞争有多激烈,这些无需小编多言了。那么,在确定自己准备报读金融专业之后,要如何选择研究生院校呢?究竟是选择名气大专业一般的院校,还是专业强势名气较小的院校?对于绝大部分的考研同学来说,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的。要么名气大,专业一般;要么名气一般,专业不错。如何在众多院校中选择合适的呢,小编给大家推荐6所低调且高含金量的院校。一、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非常好,特色极其鲜明,实力绝对强大,在全国开设本专业的263所大学里排在B+的位置,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不过它的金融专硕考试比较特别,是多选考题,考国际金融,金融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二、南京财经大学南财以金融财会见长,但因为没有评上双一流高校,也不是211、985高校,所以可能会略微受限制。但整体还是不错的,在江苏省名气不必211差多少。学校的地理位置好,位于长三角的黄金位置,真的是一个就业好去处。而且南财的专业课不难的,只要掌握基础不用太高深的专业水准一般是上一次性考上的。不管怎么看,南财都可以称得上是个不错的选择。三、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金融专硕是这几年的后起之秀,发展速度非常快,小编很看好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北外的很多研究生导师都是211招聘的导师,师资这一块还是非常让人动心的。毕竟研究生阶段能跟着一个优秀的导师也很重要呢!相比于老牌的财经类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相对来说比较好考,毕竟北外最强势的学科还是在外语上。不过,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分数有两重关卡,除了要看同学的考研各单项分,对专业课也有要求。考北外上外其实也不很容易,加油努力复习吧。四、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国家211重点大学,位于上海,学校设施很好,地理位置非常不错。这所大学的校友也是杠杠的,不过考的题目有时候比较难的,比如往年超纲的就不少。上外的金融专业真题主要还是考金融素养这一块,研究生基本上所有非语种专业都是全英文授课。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专硕的童鞋们要注意下哦!五、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比较出名的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就是苏州大学金融实力的表现,苏州大学的金融师资,就业机会都是杠杠的!苏大的金融专硕,有两个学院招,用的试卷是一样的,分别是东吴商学院和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但是两个学院的复试线是不一样的,根据报考人数多少每年都不同。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简称“首都经贸”,坐落于中国北京,是一所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的财经类大学。首都经贸的师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从近年金融学生就业的情况来看,首都经贸的未来就业比较吸引人。专业课不会太难,考研难度系数相对较低,求稳求过的同学值得考虑。

卡特琳

跨专业考研,“最火”的专业有哪些?

说到跨专业考研,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就曾经选择跨专业考研。比如我的一个发小,他本科的时候就读于福师大地理系,但因为地理这个专业有点冷,所以他在考研的时候果断选择了数学专业。不过选择数学专业之后,他好像在毕业之后也没有找到与自己专业“门当户对”的工作,最终在一家医院凑合着当“工薪族”。诸多研友之所以选择跨专业,一方面是因为实在不喜欢继续本科所选的专业,对自己本科的专业有一种倦怠感;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跨专业考研选择一些热门的或者比较好“跨”的专业,这样就能在硕士毕业的时候找到心仪的工作。那么,跨专业考研,“最火”的专业有哪些?以下这三个专业的“热度”不错!NO1:金融学专业无论是本科生还是“考研党”,很多人都对金融学专业“情有独钟”,这并不是说该专业非常好“跨”,而是因为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比较“吃香”,薪金待遇相当不错,很多目标院校对金融学专业的分数要求是特别高的。尽管金融学专业的“门槛”被调高到一定程度,但还是有很多研友对金融学专业趋之若鹜。当然,如果你的考研分数不够高的话,盲目跟风选择金融学专业,那么很有可能直接被刷下来。NO2:会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也成为很多研友跨专业考研的热门专业之一,并非其“门槛”高,而是其“专业壁垒”比较“薄”——其他本科专业,比如统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或多或少会在本科四年里学一些与会计学相关的知识点,所以会计学相对而言是比较好“跨”的专业。更让诸多研友惊喜的是,会计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毕业后的待遇都不差,而选择成为清华北大、人民大学、央财、上财等名校的会计学硕士,其待遇更是让人艳羡。NO3: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也是众多研友跨专业考研的热门专业。为什么行政管理专业会是跨专业考研的热门专业呢?一方面,很多目标院校都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而且该专业所录取的人相对而言是比较多的;另一方面,该专业堪称“万金油”的专业,很多用人单位都需要这个专业的人才,无论是私企、外企还是国企,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行政单位,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都会有一席“用武之地”。除了以上三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之外,跨专业考研的其他热门专业还有法硕(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统称)、翻译硕士、财经类硕士、人工智能等专业的“热度”也相当不错,特别是法硕,考上的难度不大,只要努力刻苦,被录取的可能性就不会小。

丹麦版

这些财经类院校最受欢迎,考研难度大,不过毕业后发展前景好!

现在很多专业在就业的时候学历非常重要,为了提高薪资水平或者以后更好的发展空间,不少学生选择考研深造。其中财经专业的不少学生就是考研大军的一员,考一所好学校很重要,不过笔者建议最好报考专业的财经类院校。我国最好的财经类院校有哪些呢?每年报考人数很多,竞争激烈,录取分数线更是年年攀升,虽然考研难度大,但研究生毕业前途无量!一、中央财经大学很多人想要留在北京发展,但北京的压力可想而知,想要在北京立足,找到一份高薪资的工作,学历和能力都非常重要。央财就是不少学生的最爱,研究生在北京认可度非常高,可以进入一些知名的企业和单位,薪资待遇非常高。每年有很多优秀硕士进入中央银行,一些商界大佬也是这所学校毕业。很多人都觉得央财的实力堪比985高校,分数段还非常高,考研也不例外,专业课的难度很大。不过考上后的前途无忧,很多学生二战、三战考央财。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有两所认可度最高的财经类院校,就是笔者今天要介绍的第二所,隶属于教育部,也是一所211院校,在财经专业实力也是非常厉害。除了传统的财经管理类专业,也为对外贸易行业提供了无数优秀人才。三、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是不少年轻人最喜欢的城市,风景秀丽,时尚摩登。想在上海发展,选择这所院校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属于211院校,很多学科排名靠前,教学和学术研究属于先进水平。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好,再加上上海经济繁荣的背景,一些硕士奋斗几年后,可以拿到百万年薪。不过考研竞争也非常激励,还是努力学习奋斗吧。四、西南财经大学很多人喜欢成都,天府之国,环境优美,美食也有很多,留在这里定居生活还是非常美好的。这里也有一所211财经院校,排名靠前,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高,很多专业都是全国有名的。比如金融专业就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在金融界享有非常高的赞誉。五、中南财经大学武汉也是一个宜居城市,春天有美丽的樱花,也有不少旅游景区可以观赏,生活环境好。这所211院校的排名非常靠前,财经类专业在全国各地都有一定认可度,留在武汉更是非常有优势的。前几年这所学校的考研分数线还不是很高,不过现在考研更加激烈,分数线也跟着上涨,不过相比其他几所难度稍小。 财经专业的报考人数本身就比较庞大,211院校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这五所的考研竞争都比较激烈。虽然考研难度大,但一旦考上,以后就业发展很有优势。你中意哪所学校呢?

棒球棍

央财公布考研复试结果,第一名初试449分,研友:优秀

在5月29日中午,中央财经大学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名单,在该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金融专硕第一名初试成绩为449分!具体为政治82分、英语一为86分、数学三149分、专业课金融学综合132分。很多研友看到这个分数后表示:太优秀了,简直就是考霸!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官网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公布了研究生复试成绩,也有很多学生初试考了超过400分,但能达到这个分数的考生很少。而且有些考生初试考得好,在准备复试时就掉以轻心,最终复试表现不好,初试高分被刷的情况大有人在。而这位考生初试取得了第一,复试也取得了91.45的高分,只有两名复试分别为91.99分、93.14分的考生超过他,最终复试排名第三,总成绩排名第一。不得不说,该考生不仅初试成绩很高,复试也同样准备得很充分。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官网该金融专硕专业复试分数线353分,进入复试的总人数为170人,录取132人,淘汰38人,复录比约130%,这个比例在名校当中还算正常。未录取的考生中最高分为387分,但是该考生被淘汰并不是因为复试发挥不好,而是没有参加复试。在此大胆猜测,这个考生极大可能放弃一志愿复试而调剂到其他的院校。因为央财金融专硕的复试时间是5月24号,而调剂系统开放的时间是20号,并且在29号才公布录取名单,如果考生被淘汰,基本上已经没有调剂机会,该考生可能求稳调剂到其他学校。毕竟目前第一轮调剂已经结束了,金融专硕只有零星的几所高校在进行调剂,因为有几所高校第一轮调剂没招满。当然也有可能申请留学或者考生资料有问题等其他原因。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官网同时我们也看到,一名初试分数刚好达到该专业复试线353分的考生幸运地逆袭被录取,还有三名初试为354分的考生幸运地考上了。这也说明,在研究生考试中,复试同样特别重要,复试发挥好,即使初试刚过线也有机会被录取。你觉得初试考449分难吗?

无念

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的院校!考上就业不愁,但备考压力不小!

对于大部分本科应届毕业生来说,直接就业是有些困难的。由于学历的限制,加之工作经验不足,很有可能被多家公司拒绝。特别是对于非211,985高校的学生们来讲,就更是如此。因此,很多应届毕业生都希望能够通过考研,来抓住最后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但由于各个高校的就业率也是各有差异的,选择一个合理的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底哪些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就业率较高呢?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的院校!考上就业不愁,但备考压力不小!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的院校!实力强就业质量好,一般人难考上!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是我国的重点高校之一,教学水平那自然是不由分说的。从央财走出来的同学们,基本上都拥有非常高的专业素养。因此该校与很多地位和待遇很高的知名企业,也有非常密切的合作,诸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等。如果能够进入这些企业,那么薪资待遇也是很高的,据统计,央财的毕业生被分配工作之后,每个月的薪资大概在六千到一万左右,这对于应届生来说也是相当可观了。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也是很高的,因此,对财经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报考央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也非常高,就业质量也根不错,基本的就业方向有一半多都在金融行业。一听到金融行业这四个字,我们就会有一种非常高端的感觉,薪资待遇自然也是可想而知。除了金融行业以外,还有很多就业方向是可以选择的,比如政府机关、IT行业、会计师事务所等等,也是很多同学会选择的。据调查,上财中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平均薪资一般在六千到七千左右,最高的也可以达到一万以上的水平。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位于我国首都的一所重点高校,其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可以高达99%以上,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也拥有很多优质的就业资源。比如,该学校的毕业生,选择最多的就业方向是国有企业,也有很多同学进入了党政机关工作,待遇都是非常优渥的。在专业方面,选择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占据了大多数。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可谓是这4所学校当中是首屈一指的了。北邮的就业率接近100%,该校的硕士毕业生都不愁找工作。在毕业生的求职行业之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占据了大多数,可见其就业质量之高。除此之外,北京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就业率都不低,纵观这些学校高就业率的学校,一是本身学校实力强劲,二是所选择的专业和地域因素会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两财一贸、科技信息类王牌院校普遍就业质量较好,毕业生待遇高。考研时目标是要有的,不管是有名校情结亦或是想有更好的出路,学校和专业总要抓牢一样,这样以后的发展才不会太差。对于今天的话题: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的院校!实力强就业质量好,一般人难考上!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许谦

考研:“最受欢迎”的五大财经名校,难度都不小,但考上工作不愁

前几日各地的考研成绩公布,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莘莘学子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哀愁。而作为最受欢迎、热度最高、跨考最多的财经类专业今年又都呈现“爆满”状态,报考人数纷纷再创新高。与此同时,新年过完,又一批学子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考研了,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接下来给准备考财经专业的同学介绍考研“最受欢迎”的五所财经名校。这五所高校全部是211、双一流高校,培养出了无数的金融、经济、管理、财会人才,其毕业生就业很多都前往国内外大型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国内外前几的会计师事务所等,可以说工作不愁了。那准备考研的你知道我国财经类的五所名校吗?第一、上海财经大学地处“魔都”,受上海金融中心的影响,上海财经大学可以超越央财成为我国财经类院校的翘楚。据说该学校是国内第一所以“财经”二字命名的高校,在华东地区财经类专业也只有复交可与之抗衡,就业几乎完全不用担心,毕竟上财考研难度大、报考人数多、高分多。如果你能够成为上财的财经类硕士,证明你也是财经类的精英分子了。优势学科: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第二、中央财经大学“中”字辈的意义不言自明,地处首都北京,密切联系中央也可谓是占到了地利。中央财经大学可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是我国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央财在京就业可谓是稳稳妥妥,该校毕业生有不少进入央行、银保监会、金融公司以及银行,学长学姐带来的人脉优势不可小觑。与此同时,央财地处北京考研“旱区”,压分现象较严重,再加上北京本身是考试热门城市,每年有大量考生渴望赴京读书,考研难度也是非常大。优势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类第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样地处首都北京,如果说央财给人的感觉是有些“红”且“专”,那么外经贸就给人更加对外、自由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外经贸的毕业生去往外企,从事中外贸易的相对较多,不过去四大、证券的也有不少。学校始于1951年创建的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如今已成长为国内财经院校的前三名。与央财一样,北京考研旱区压分严重,报考人数众多——几乎所有财经类的通病,因此考研难度大。优势学科:国家贸易学、应用经济学、国际法第四、西南财经大学地处“天府之国”成都,香辣的美食、憨厚的熊猫给西南财经大学添分不少。西财原来可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高校,该校财经类毕业生在西南地区就业可以说是有着绝对的优势,在华南地区也有不少校友,就业也不错。毕业生大多前往银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考研难度相对来说略微低于上面三所高校,但是也有财经院校报考人数多的通病,因为西南地区想要考取财经类研究生的学子最先想到的就是西财,据说该校专业课有时候出题思路较怪,容易给考生造成困扰,考试难度较大。优势学科:金融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第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地处“江城”武汉,区位优势虽然不及北京、上海,但武汉号称九省通衢,国内区位还是相当得好。而由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而来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是国内财经类院校中相当之好的一所学校。该校就业生在华中和华南地区相当吃得开,毕业生也大多前往银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从政等。近年来中南财大考研人数也一直居高不下,但该校专业课相对来说很少出现难、怪题,考研难度依然很大但稍稍低于上面四位。除了这5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也是老牌的财经高校之一,其金融、会计实力也相当不错,只是这几年的综合排名排在这5所高校之后。看完这些财经名校,你是否心动了呢?2020考研尚早,各位童鞋提早选好学校专业尽早准备,勿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