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延安大学各专业2021考研资料历年真题马车夫

延安大学各专业2021考研资料历年真题

文章转载自:大学考研帮手公众号因篇幅限制,仅保留没目录部分1、延安大学学科教学(体育)(804)专业理论综合(含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2017年真题2、延安大学学科教学(体育)(804)专业理论综合(含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2018年真题3、延安大学学科教学(思政)(834)思想政治教育学2017年真题4、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语文)807作文2013真题5、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语文)807作文2018真题6、延安大学文艺学(806)文学概论2017年真题7、延安大学基础数学(811)高等代数2017年真题8、延安大学计算数学(812)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2017年真题9、延安大学化学工艺(816)化工原理2017年真题10、延安大学区域经济学(822)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2017年真题11、延安大学生态学(824)普通生物学2017年真题12、延安大学教育管理(827)教育管理学2017年真题13、延安大学神经生物学(831)生理学2017年真题14、延安大学微生物学(832)微生物学2017年真题15、延安大学企业管理(826)管理学原理2017年真题16、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2017年真题17、延安大学政治学理论(802)政治学原理2017年真题18、延安大学中共党史(80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7年真题19、延安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805)汉语综合2017年真题20、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8年真题21、延安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708)体育理论综合(含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2018年真题22、延安大学分析化学(717)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2018年真题23、延安大学政治学理论(802)政治学原理2018年真题24、延安大学学科教学(数学)(814)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2018年真题25、延安大学化学工艺(816)化工原理2018年真题26、延安大学企业管理(826)管理学原理2018年真题27、延安大学教育管理(827)教育管理学2018年真题28、延安大学化学工艺(828)油层物理2018年真题29、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英语)810英语教学法2017真题30、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英语)333教育综合2017真题31、延安大学计算数学(601)高等数学2018年真题32、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7年真题33、延安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709)语言学概论2017年真题34、延安大学国际政治(70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真题35、延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712)中国文学2017年真题36、延安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714)基础英语2017年真题37、延安大学分析化学(717)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2017年真题38、延安大学神经生物学(720)医学细胞生物学2017年真题39、延安大学文艺学(722)中外文学史2017年真题40、延安大学行政管理(721)行政管理学综合(含政治学)2017年真题41、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语文)333教育综合2013真题42、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语文)333教育综合2014真题43、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语文)333教育综合2016真题44、延安大学神经生物学(831)生理学2018年真题45、延安大学微生物学(832)微生物学2018年真题46、延安大学学科教学(思政)(834)思想政治教育学2018年真题47、延安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41)日语二外2017年真题48、延安大学学科教学(生物)(838)生物课程与教学论2018年真题49、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语文)333教育综合2015真题50、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语文)333教育综合2017真题51、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语文)333教育综合2018真题52、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语文)807作文2015真题53、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语文)807作文2017真题54、延安大学中国古代史(715)历史学综合2018年真题55、延安大学基础数学(716)数学分析2018年真题56、延安大学生态学(718)生态学2018年真题57、延安大学微生物学(719)生物化学(自命题)2018年真题58、延安大学神经生物学(720)医学细胞生物学2018年真题59、延安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723)基础医学综合2018年真题60、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2018年真题61、延安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805)汉语综合2018年真题62、延安大学文艺学(806)文学概论2018年真题63、延安大学学科教学(英语)(810)英语教学法2018年真题64、延安大学基础数学(811)高等代数2018年真题65、延安大学计算数学(812)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2018年真题66、延安大学学科教学(化学)(817)普通化学2018年真题67、延安大学分析化学(818)物理化学2018年真题68、延安大学学科教学(物理)(820)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部分)2018年真题69、延安大学区域经济学(822)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2018年真题70、延安大学会计学(823)财务会计学2018年真题71、延安大学生态学(824)普通生物学2018年真题72、延安大学细胞生物学(825)细胞生物学2018年真题73、延安大学遗传学(833)医学生物化学2018年真题74、延安大学现代教育技术(836)现代教育技术2018年真题75、延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837)心理学综合(含普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2018年真题76、延安大学护理(308)护理综合2017年真题77、延安大学计算数学(601)高等数学2017年真题78、延安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723)基础医学综合2017年真题79、延安大学遗传学(833)医学生物化学2017年真题80、延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837)心理学综合(含普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2017年真题81、延安大学护理(308)护理综合2018年真题82、延安大学政治学理论(705)公共行政学2018年真题83、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70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年真题84、延安大学课程与教学论(707)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2018年真题85、延安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709)语言学概论2018年真题86、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710)中国古代文学史2018年真题87、延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712)中国文学2018年真题88、延安大学中共党史80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5真题89、延安大学中共党史80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4真题90、延安大学中共党史704中国共产党历史2018真题91、延安大学中共党史80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6真题92、延安大学中共党史80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8真题93、延安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70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017年真题94、延安大学中共党史(704)中国共产党历史2017年真题95、延安大学政治学理论(705)公共行政学2017年真题96、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70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7年真题97、延安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708)体育理论综合(含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2017年真题98、延安大学课程与教学论(707)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2017年真题99、延安大学中国古代史(715)历史学综合2017年真题100、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710)中国古代文学史2017年真题

蹲循勿争

2020年考研已进入倒计时,2021年考研的17级学生们也该开始规划了

2020年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距离今年十二月份的初试,仅有两个月之久了,现在的考研学子们有的是踌躇满志,而有的是焦急迷茫。2020年考研进入了倒计时,也就意味着2021年的考研也越来越近了。2021年考研指的是在2020年12份进行初试、2021年入学的这一批考生,主要以2017级学生,也就是现在的大三学生为考研主体。对于现在读大三并且有志于考研的学生来说,看似距离考研还很远,但其实已经不到15个月的时间了,这15个月的时间,你可能还要去实习、还有各种课业负担,再加上寒暑假,你真正能用在复习上的时间,是真的不多了。很多人说考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的确,对于那些拿奖学金拿到手软、专业成绩年年前三的学生来说,他们或许在考研前几个月随便复习复习,就能轻松上岸。但是如果你上大学后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经常逃课在寝室和室友开黑,期末考试前通宵背几夜勉强考到了六十分,毕业找工作都成问题,你却还相信别人口中的“考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那就太天真了。有些学生“水”了几年,专业基础太差,或者是还有学生打算跨专业考研,基本是零基础,那么现在已经可以开始规划复习了。制定可行的目标既然打算考研,平时可以多在网上搜索搜索,多收集一些关于考研的信息。选择了考研,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目标:考哪个院校?考哪个专业?不同于高考的是,考研时不同的院校有很大的区别,必须先确定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努力。比如这所学校是否是985自主划线的学校?这所学校是否是自主命题?这所学校是否有参考书?是否公布考研真题……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提前搜索了解,然后做出抉择。选择可靠的资料高考时有老师和父母为我们保驾护航,而考研却是“单打独斗”,老师不会为我们整理复习资料,需要我们自己去选择可靠的资料。这里的资料既包括纸质的考研书,也包括一些手机App,或者是网课。我个人推荐可以把考研书和App、网课等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效率会更高。总之只有把复习资料准备好了,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下一步的复习,才能知道自己复习什么?如何复习?确定复习计划很多人确定了很宏大的目标,“我要上清北”、“非985不读”,也准备了很充足的资料,花了很多钱,买了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甚至还报了培训班、买了网课,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其实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步出了问题,没有确定很好的复习计划,或者是没有将复习计划坚持下来。考研难在哪里,对于很多人来说就难在“坚持”,很多人目标制定得很好,却静不下心来复习,因此应该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大到这十五个月的总体规划,小到每一天的规划,比如每天背多少英语单词、每天复习多久的专业课,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不负青春,祝大家考研顺利!

哥儿们

重磅消息!2021考研时间确定了,比往年都要晚

重磅消息!2021考研时间确定了,比往年都要晚2021考研时间终于在考生们的热烈期盼中姗姗来迟,看到考研时间后,关注过以往考研考试时间的学生可能都会惊呼一下。因为今年考研时间相比于前几年,时间确实晚了那么几天。也就是说,考研时间结束的时间也就是一月的来临。看到这里,考生们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也可以说是悲喜交加吧。暑假的时候还觉得考研时间比较遥远,结果随着今天考研时间的公布。瞬间感觉到浓烈的倒计时氛围了。每年到了考研时间公布的时候,也是很多考生心态崩溃的时候,许多考生都会在九月份因为复习进度不好,承受不住压力,或者有了更好的选择而选择弃考。但也有很多考生咬紧牙关,迎难之上,最终金榜题名。一、九月,正式准备考研不算晚今年考研时间是12月26日,满打满算,考生还有近四个月的时间准备复习,只要你下了那个决心,并且持之以恒坚持到考试,就很有可能上岸。考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往往就是成功的人。二、调整好焦虑心态,静心复习在考试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焦虑期,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你没有一点点的焦虑或者紧张,每天优哉游哉,除了心理素质真的厉害之外,可能就是没怎么准备了。所以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可以大吃一顿,好好睡一觉,或者出去玩一下。三、制定好学习计划,有序有效地复习所谓的制定学习计划并不是让你每天都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而是给自己定一个月的目标。比如:我九月份要把专业课知识点全部会背,英语单词过2遍,写3篇大作文等。给自己制定一个大的完成目标,每天按照自己的复习进度朝着整体目标出发。效果可能会更好。考研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终上岸的一定是在整个备考中坚持有序有效复习的。希望大家最后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考上理想院校。

石介

考研党沸腾!2021年研究生继续“扩招”,这8所大学的考生得抓紧

前言现在随着社会对人们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本科学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一些企业的要求。所以每年都有很多的考生参加考研的队伍中来,但是考研它是有一定名额的,不是你成绩好就一定能上岸。就在近日,已经有多所高校的官网明确了它们将在2021年进行扩招。扩招院校目前已知的有清华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天水师范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三峡大学、合肥师范学院。这8所大学中,最显眼的无疑是清华大学了,另一所就是属于211院校的暨南大学。院校扩招规模情况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计划将在2021年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规模,明年想要挑战清华大学研究生的考生,抓紧准备吧!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这可是往届考生羡慕不来的呢!暨南大学暨南大学位于广东广州,不仅是一所211院校,还是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所以它从来不用军训,这一点可是深受广大考生的喜爱。学校计划明年扩招842人,这个数字可是挺大的,扩招的很有诚意。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名气很大,不过只是一所双非院校。学校明年将在教育硕士、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金融硕士等方面扩大招生规模,考生可随时留意。四川外国语大学2021年,该校将在新闻学、传播学的拟招生人数上,在2020年的招生计划上各自增加2个名额。而新闻与传播专业将从2020年的35人,增加到2021年的50个拟招生名额。陕西理工大学:明年扩招180人。天水师范学院:2021年有扩招的趋势。三峡大学:学校将在2021年扩招744人。合肥师范学院:该校将在2021年扩招77人,并且新增学科教学(美术、体育)两个专业。最后总结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研究生这么泛滥,质量能有保证吗?我认为关于这个问题是大家想太多。研究生越来越多绝对不是学历泛滥,只能说明我们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正在进一步提高。而且国家对于这方面特别重视,研究生混文凭会难上加难。如果这些扩招的研究生都能在自己适合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为国家的发展储备人才,所以我认为扩招是合理的。

荀爽

2020考研接近尾声,2021年考研陪考计划与建议,你值得看一看

考研是一个持久战,时间越长其实越好,没有什么复习时间太长会影响复习效率的说法,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只能说明你不适合考研,因为现在大多数考研学子,给自己的复习时间是一年半,甚至有一些在大一就开始准备,不要相信三个月就考985的神话,因为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那个人运气逆天,你认为这样的人有多少?还有一种就是大一到大四都非常认真的学习,而且自己有扩展,不是课堂上那么简单的学习一下,在没复习前其实对考研的知识点掌握度就相当高,如果你是这种类型你可以只复习三个月。下面谈谈你需要注意的几个点:1、你考研的动机是什么?这里不论你是为了拥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去做研究,还是你为了让以后找工作有一个更高的起点,都是非常可取的。不要相信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考研,后期容易放弃的话,其实那只是一部分懦弱的人的借口。考研重在你有明确的目标,为这个目标坚持和付出努力,其实这两类放弃的人大多就失败在坚持上了。切记考研不能跟风,每年最后放弃的人中大多数都是跟风的人,这种人浪费了准备找工作的时间和玩的时间,非常的不值得。2、你想选择什么专业?专业选择其实还是看你自己的特长、兴趣和未来发展前景综合考虑。一定要适合自己和适合社会。3、学校应该怎么选择?选择学校是一件大难题,要充分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学校科研的实力来做选择。切记不要好高骛远,目标太高会打击自己备考的信心。这里再谈谈复习计划:数学:3-5月份为基础知识点学习(建议每天学习3小时,最后连续性学习,这样效率高),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视频结合起来看。6-7月份为强化学习,这个时候需要全方位的学习,加强训练,多解题。8-9月份建议多一个阶段叫查漏补缺学习,这个时候可以把知识点薄弱的拿出来回炉,假声学习和联系,同时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点。10-12月份为冲刺学习,主要是刷真题和复习学习过的一些知识点。英语:三次记忆建议从3月开始,前面两个月加强单词记忆的同时要抽时间出来阅读一篇文章。5月份就要开始一天两篇文章了,这个时候英语单词应该过了两篇,文章也有一定基础了,所以费时间并不多哦,所以也要不断的回炉单词。一直保持到考试前。另外就是作文,建议10月初开始练习常见的话题。政治:最简单和最不值得浪费时间的科目,7月开始每天晚上40分钟网课,自己找视频。看完后就做选择题,做两遍1000题,最后背背肖四肖八,稳稳的70+。专业课:建议早复习,最后五月每天晚上花一个小时打基础。6-8月花两个小时,9-10月4个小时的强化。11月到考试刷真题为主。大多数学校的专业课都不难呀。

是何人也

2021考研时间定了并有重大变化,详细对比解读可能的影响

昨天,教育部公布了关于《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公开确定了2021年考研的各项部署。小编挑出其中重要时间节点,并将今年与《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做了逐条对比,找出其中政策变化,根据自己经验做了说明并推测可能的影响,希望大家一起了解和探讨。时间节点:1、网上预报名: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网上报名: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3、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由各省级自行确定和公布,一般11月中旬。4、打印《准考证》: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自行下载打印。5、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12月26日上午8:30—11:30 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6日下午14:00—17:00 外国语12月27日上午8:30—11:30 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14:00—17:00 业务课二12月28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6、复试时间: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下面来说说,与2020年对比的变化。一、增加:“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工商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学位将根据情况分别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没有什么变化,专业学位以前虽然少数单独划线,但大多也是按门类划线,比如经济类除审计外都是同一国家线,管理类加上审计是相同的,这回单独明确“工商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学位将根据情况分别划线”。管理类专业如果分别划线,今年的国家线变动应该还是比较大的。像会计硕士、审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等应届生就可以考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一般都高于甚至远高于国家线,国家线提高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低分调剂学校及低门槛非全日制的考生影响比较大。工程管理,去年加入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三个专业领域,后两个是应届生就可以考的,工程管理考生本身相比工商管理初试能力也强些,分数线有个提高是有可能的。公共管理,几乎不怎么招全日制了,好的学校可能更重视政府、公共事业等背景,分数线变化应该不大。工商管理,最不重视初试,更重视面试、学费高、招生人数多,再加上EMBA加入后,几乎所有学校EMBA都处于招不满的状态,分数线变化不大甚至稍低都是有可能的。ps:以上纯属个人分析,别做确定性参考哦,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二、“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全国统一命题”,“由招生单位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看到这条很多相关考生都慌了,最怕9月出现考试内容的相关新政策了,以前复习方向如果错了就麻烦了。尤其想到去年按照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专硕复习的考生,这几个专业由工程硕士调整到工程管理硕士,初试科目从500分4门变成300分2分,两种除了100分的英语完全没法找到共同点。(其实相关政策2018年就有预告,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不过这回没那么严重,应该有部分这类专业的考生注意到,2020年也有这门科目的,只不过有“供试点学校选考”字样,也就是这类专业试点学校业务课一可选择设置(303)数学三和(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2020年同济大学金融硕士初试科目: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硕士初试科目:今年去掉试点院校的限制并明确全国统一命题,不过还是可选择科目,一方面以前设置(303)数学三的招生单位是否更换还未可知,另一方面统一命题只确定大家同一难度,以前的大纲也不一定有多大变动。当然9月中研招网会更新2021新目录,招生院校也会陆续公布2021新简章目录等,大家还需要及时关注,没有什么改换最好,即使有也可以在10月报名前根据明确的信息做出决定。研究生考试大纲也是需要关注的,今年还没有出来,往年大都在8月底到9月中发布,只有去年7月初就出来了,今年又打回原形,有小道消息下周会出,不知真假,反正就这个月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专业统考科目不同会影响调剂,这个看下一条。三、在原“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改为“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调剂进一步严格,尤其一些跨学科门类的相近专业,以及统考科目不统一的专业需要注意。四、联合考试不在单独拿出来,统一放入全国统一考试这个概念中。2020:“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2021:“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并且在文中,很多的“全国统考、联考科目”都替换成了“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统考、联考分开说的都合并到一起。以往联考这个词总是让不了解的人产生没有统考正规的想法,尤其和非全日制结合起来的时候,其实2017之后联考就纳入统考之中,只是由于考试科目的特点区分开了概念。现在把联合考试的概念完全放入全国统一考试之中也算为联考正名吧。五、“现场确认”都替换成了“网上确认(现场确认)”,鼓励网上确认,并增加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条目。今年研究生工作是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谨慎进行,有条件的话会更趋向于无接触的网络化。六、剩下一些不同点如下,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1、网上报名要求中,“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改成了“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可能以后网报会要求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料。2、第三天考试科目,在原“3小时以上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原正常进行的3小时内特殊科目或有变化时间。3、报名条件细化,应届生条目要求中毕业证书后增加:“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其实以前也可以的。4、各招生单位破格复试录取人数压缩,“不超过硕士生招生计划的3%”改为了“不超过全日制硕士生招生计划的3%”5、增加了“结合本地实际需要,统筹建设和使用标准化考点”条目,或将更加重视考场规范和建设。6、招生单位公示信息中细化医学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按领域或方向”。7、调剂必须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中,可除外的“各加分项目考生”,改为了“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

八千万

2020考研刚结束,2021考研“抢座大战”开始,让人“疯狂”的学习

2020年的考研刚刚结束,参加考试的人数是再次突破了记录,共有341万人走进了考场,可见考研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每位学子参加考研都是有着自己的理由,无论是哪种理由,我们都希望你们能够顺利地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即将迎来的是2020年,然而2021年参加考研的学子已经在积极地准备起来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2020考研刚刚结束,浙江金华某高校下一届考生已掀起“抢座大战”!在上周的时候,2020年的考研刚刚结束,考试的人数突破了300万的大关,可以说是参加考试人数最多的考试之一,考试的结果在即将来临的2020年的2月份可以查询,衷心的希望每一位付出努力的考生都能够成功地通过这次考试。然而这只是考研的一个阶段性结束,而2021年考研的竞争已经开始了,这一幕已经浙江金华的某高校开始上演了,“抢座大战”令人是“瞠目结舌”!“战场”已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之内,走廊上“抢座”已占满!从高校的自习室中可以看到,每个座位上都是有着纸条,表示“2021考研已占”“请勿复占”等词语,即便是没有座位的过道以及墙边,也是有纸条表示这个位置被占,由此可见2021年考研竞争的激烈。事实上“战场”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教室之内,教室之外的走廊墙上也是贴有纸条表示这个位置已经被占,并且用小板凳、小桌子等方式“占领”这个位置,许多没有抢到座位的都只能无可奈可,真是“手快有,手慢无”!为什么参加考研的人数竞争如此激烈?相信有着类似情况的,绝不仅仅是浙江这一所高校,全国各地的高校都有着相同的事情发生,那么为什么参加考研的学生会如此的竞争激烈呢?首先从占座的学生来看,很多学生表示,因为看到学长、学姐,甚至同学、室友都在占座位,看着这种强烈的气氛,因此是选择了占座位,可以说是一种“随波逐流”,而这种情况是大三的学生居多;其次,很多的大四学生是不想马上进行工作,想要更加的提升自己,因此选择了参加考研;最后一种就是为了提升学历,现在社会上的工作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本科学历已经不再占据优势,因此通过考研来考上名校,提升学历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令人“疯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无论是学生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我们都可以看出学习竞争的激烈,称之为“疯狂”也不为过。我们通过这种现象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竞争的激烈,同时也可以看出社会中工作竞争的激烈,同时社会中已经工作的人,有不少在下班之余也是在不断的进行学习,“有偿自习室”的火爆就可以看出学习的“疯狂”。面临这种激烈的竞争,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小编认为,2021年考研“抢座大战”的氛围,不仅显示出考研竞争的激烈,同时也显示出学生学习氛围的激烈,更显示出在社会生活中工作竞争的激烈。小编希望每一位参加考研的学子都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也预祝在新的一年对每一位学子而言都是美好的一年。对于2021年考研“抢座大战”,你是怎么看的呢?

或曰

刚刚!2021年考研时间公布!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规定》明确,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命题工作规范管理,积极深化分类考试改革。2021 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 6 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规定》强调,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规定》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 7 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规定》还明确了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安排在 2020 年 12 月 26 日至 27 日(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超过 3 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 12 月 28 日进行。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积极推广网上报名确认工作。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招生政策,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将于 9 月 19 日至 23 日在 " 研招网 " 上开展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周活动,届时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将在线回答考生提问。来源 | 教育部官网【来源:ZAKER吉林】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移是

2021年考研初试结束,复试准备要趁早,初试成绩不代表最终结果!

考研不要踩的坑:1.考研不要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同学,要找志同道合的研友。能和自己学习状态刚好一致或差不多的研友一起复习,才能带来最正向的收益。2.考研复习是要面面俱到,不要复习某一科上瘾了,就不想看其他科目了,最后偏科,国家线可是有单科分数线的。3.搜集学校时多看看拟录取名单,名单中考生编号前五位数字不一样的,代表有调剂名额。考研复试准备要趁早!!!1.复试准备要趁早!千万不要等了初试成绩、等国家线、等复试分数线都出来后再准备,那个时候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2.初试成绩不代表最终结果,复试是一次重新洗牌。不管排名靠前还是靠后都要全力准备。3.复试准备要有针对性,每个院校的复试形式和内容各有不同,一定要清楚了解目标院校复试所考查的形式和内容。不管初试还是复试备考一步步稳扎稳打才最有可能上岸有了超强备考装备和积极的备考心态复习的过程才能如丝般顺滑!!!

阮修

2021年考研预报名已经开始,多所一流大学宣布扩招

前几日,2021年的考研预报名已正式拉开帷幕,考研之路,正式打响。据相关资料显示,今年的考研人数已达到300多万,不过,虽然考研人数增多,但不少高校也宣布将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对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今天,我们根据软科发布的相关数据,来一起了解一下,各大“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计划招生人数。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郑州大学在2021年计划招收的研究生人数已达到了8000多人,在全国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位列第一。郑州大学是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现有教职工5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6人,海外院士4人。在全国范围的“211”高校也算是实力比较强的一所大学。作为一所综合类院校,郑州大学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众所周知,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一所“211”高校,我们也可以看到,郑州大学近几年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的。像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重点高校在2021年的招生人数与往年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之所以会是这几所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不仅仅是因为这几所高校的发展较好。其实,在预报名前几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就研究生教育问题在大会上提到,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16年约8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万人左右,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接下来将深化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向“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高校倾斜。据相关报道称,自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累计培养了1000多万博士、硕士,今年在学研究生将达300万人,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其实,近几年来,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是真正的提高了许多。不过,虽然不少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但和庞大的考研队伍相比,考研之路也并未很容易,所以,今年的考研,想必竞争也会是非常的激烈。当然,随着我国教育资源的逐渐完善与丰富,相信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会朝着质与量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也祝愿我国未来的教育事业可以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