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早期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应该参加学术会议?随即还会接踵而至一系列问题:我有哪些值得展示的东西?我是否可以直接介绍文献综述或者理论框架?还是说等我的案例研究有了初步结果再参加?也许最好先参加几个研讨会和研究生会议,获得在同龄人面前演讲的经验,然后再参加高级学术会议?这些疑虑是完全正常的,我们都经历过。但根据我的经验,越早参加高级学术会议越好。因为你在这些活动中会学到很多,收获很多,所以不要推迟到博士生涯后期才参加。当然,在会议上有所展示非常重要。如果你没有明确可展示的内容,就不要去。但哪怕你只有文献综述,理论框架或一些假设都是可以参加的。你可以写一篇摘要试试。能够写出吸引与会人员眼球的摘要是一项重要技能。你需要尽早开始训练。另外一项重要技能是为大型学术会议预先安排专家小组讨论会,这个技能可以帮助你结识其他学者并增加你在学术界的知名度。你应该毫不犹疑地写信邀请该领域的大人物参加专家讨论。其中大多数人都会回应(这已经取得一定阶段的 胜利了,因为他们会知道你的名字),一部分人甚至会接受你的邀请。如果你的专家小组或者摘要被接受了,请提前准备好演讲,这样你就可以利用会议时间去拜访其他专家组或团队。这一点非常重要,充分利用好参会机会,不要待在房间里浪费时间。通过观摩别人的演讲,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能够提高自己的技能和领域知识。参与他们的工作也很重要,你可以提出问题,也许还可以在专家组讨论结束后去拜访他们。和其他职业一样,人脉在我们这个领域同样重要。这就是应邀加入集体研究项目的方式,这些项目包括:编辑书籍、同行评审期刊的特刊或资助申请。人脉也是在学术界找到工作的基础。在履历相当的情况下,选拔委员会很可能会雇佣他们已经认识并且相处融洽的人。虽然学术工作大部分是个人的,但也有其社会性的一面。综合以上因素,你需要克服恐惧,摒除怀疑,敢于在攻读博士的早期阶段参加学术会议,并且保持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如果你知道如何充分利用每次会议,收益肯定会大于成本。学术会议是发展学术生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成熟的研究人员必备的经历。与其他学者面对面交流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因为你或许一直在阅读他们的相关文章,而现在突然有机会可以当面交流。你可以趁午餐时间或者喝咖啡的时候与他们交谈。学术会议为人际关系、学习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机会。但也可能是可怕的经历,尤其是在一个人的学术生涯初期。应对学术会议,需要培养适合自己的一套方式。以下是参加学术会议时可遵循的三条原则,供参考。1.做准备如果你在会议前一天晚上才寄出你的论文,那么你一定会在学术界留下不好的印象。一旦你的论文被会议接受,就需要按照相关要求提前制定计划,例如要在会议开始前一两个星期提交或传阅你的论文。必须确保你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论文。至少要在会议开始前几天安排一些时间阅读你所在专家组的其他论文,并了解你的评审主席和其他专家。尽全力准备好演讲。如果把你读博期间的所有研究都安排在10分钟内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演讲内容(以及幻灯片)。你需要结合研究内容以及你希望通过演讲向参会者传达的信息。例如,你希望别人对你的研究感兴趣吗?你想得到一些方法或经验选择的反馈吗?练习演讲并计时。做好充分准备会让你更加自信,能够向听众表明你认真对待他们,会让你表现得更专业,并且关注听众的反应。另外,除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还要考虑一下你希望通过出席会议达到什么目的。你可以查看感兴趣领域内学者的会议计划。参加他们的演讲,获取更多知识。你甚至可以提前与某位学者联系,在会议期间一起喝咖啡或简短交流。2. 做自己虽然从经验丰富的参会者那里学习技巧很有用,但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适应你的风格。了解自己的擅长领域,找到自己真诚的交流方式。要表现得专业,但也不要怯于流露对研究的兴奋感。最重要的是,不要不懂装懂或故意炫耀。你也不希望给人留下狂妄自大的印象,听众会认为你无法倾听或接受别人的建议。3. 会做人会议是一种社会互动,包括社交,倾听,和学习。通过观察他人,学习他们表达、交流和提问的方式。此外,如果你有时间,不要限制在本领域专家组内活动,你也可以拜访其他小组。这有助于你在更广泛的领域,尤其是跨学科领域中把握研究趋势。这对于教学和指导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研究者往往不得不超越本领域开展研究。不要误以为你只是在会上展示自己的研究。作为学术界的一员,意味着你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广泛讨论。而观众只需表现出兴趣并提出问题。我们都希望吸引观众,所以学者们要团结一致。此外,不仅要与你所在领域的"大人物"(比如教授)建立联系,还要与你的同行建立联系。这些人可以与你分享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部分,与同行一起学习、交流并建立支持性人脉是必不可少的。综上所述,我能给你的最重要建议很简单:享受会议过程。试着享受这些交流、参与和思维碰撞的时刻。到好玩的地方参加会议,结识许多有趣且聪明的人,无疑是整个学年的亮点之一。特别声明:本文为Editsprings艾德思(www.editsprings.com)原创文章,并由我司官方账号在相关平台进行统一推送,禁止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抄袭行为!如需转载请联系我司获取授权,并注明详细出处来源。
新华网北京10月4日电 10月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20学术研讨会举办。本次活动包括开幕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论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发展为人民服务”“教师、学生与学术”等多个分论坛。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院系师生代表、专家学者等参加活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郭广生、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延安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锁分别发言。靳诺在发言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70年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宗旨,以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己任。对于如何更好地扎根中国大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靳诺表示,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壮大的事业根基;二是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把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关键;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凝聚应对新时代风险挑战的事业动力,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做出新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主持了主论坛主旨发言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以“流年可忆,未来可期”为题发言。他认为,70年来我国教育地位逐步提升,教育发展目标从规模的普及转向了质量的提升,中国的信息化教育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认为,未来,要建设好“双一流”事业,一是要有明晰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二是要有先进的培养模式和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三是要有优质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四是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与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五是要有精良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保障;六是要有科学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七是要有优良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论坛现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原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邬大光等嘉宾也纷纷发言,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在当天下午举办的分论坛现场讨论中,多位嘉宾分别围绕不同话题进行了探讨。
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一无是处笔者去年下半年参加了一次学术会议,也是研究生生涯中唯一一次,因为我们老师不太支持去这样的会议,但是我认为还是需要见见“大世面”,所以最后说服老师去参加了。本来怀着学习的心态,但是大失所望,原来和别人讲的一样,参加这种学术研讨会就是去旅行的,晒朋友圈的!当时内心有诸多吐槽的话,直到最近师姐发了一个会议通知,因为疫情影响,有个学术会议改为线上会议,也不用注册费用啥的,突然就回想起自己参加过的,有一些感悟和想法说一说。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都知道,在读期间都是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的。学术会议就是某些机构或者组织发起的同一个领域研究的研讨会议。一般某些领域的学术会议每年都会举行,连续好几届,不同的是时间和地点每年都会有变动。我们都知道,做学术鼓励相互之间的交流,而学术研讨会也是有这样的功能的,可是,现如今学术研讨会似乎成为了学术圈的怪象,对于推动学术交流的贡献几乎为零。因为学术会议“变味”了,学术会议成为了某些机构赚钱的工具,相信每个人隔一段时间邮箱就会收到各种会议的通知,基本都是让缴费的。学术会议也成为了圈子里的人聚会的地方,每个抱着学习心态的学生去参加研讨的感觉都是没有学到任何东西,也没有参与任何交流,而是看到圈内人士的聚集。01、学会研讨,没有讨论也没有交流虽说是研讨会,但是全程基本上和讨论没有关系,都是一些学术界有声望的老师在做综述汇报,这也是所有学术会议的一个弊病,失去了交流的本质。第一,很多学术会议因为限制报告者的时间,资历深的老师时间长,反之则短,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把控,讲解完之后可能需要赶时间,所以基本上没有交流的空间。第二,会议的报告者其实并没有参与很多的研究,他们只是总结了研究成果,所以给人的感受就是没有学习和听到新的东西,只是在那里讲述一篇综述,和自己阅读文献综述没有区别。很少有教师讲解一个具体的实验和研究成果。第三,学术报告请的都是一些有地位的老教授,给年轻教师的名额不多,对于真正在科研第一线的博士们则更少,甚至是没有! 第四,大家都避免讲一些具体的研究,为了避免提问时被问住。笔者参加过的学术会议有两个年轻学者讲述了自己的研究,当时引起了激烈的提问和讨论,总算是见着了真正的讨论,所提问题大多比较严苛,如果不是研究的严谨和演讲者对研究的熟悉可能很难回答。02、学习精神降低了,参加学术会议仅仅成为一种经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参加学术会议成为了一个课题组的旅游经历以及仅仅是写在简历上的经历。身边有很多同学明确的说了,“谁参加学术会议是真的为了学习和科研啊,还不是为了公费旅游”。确实,很多人的心态在所有人的影响下开始变了,大多数人将学术会议当作出去放松的好机会,完全不再重视其中的价值,对自己成长和学术研究上的帮助等。此外,还有很多老师也是在经费用不完之前,给学生报好几个学术会议参加,用来“消耗”经费。这样的投入还不如报一些科研培训班,至少实实在在讲的是一些技术,对学习会有实质性的帮助。目前,很多学术会议失去了自身需要发挥的价值和作用,但是还是大张旗鼓的举行,这就是一个很怪的现象,难道为的不是吸引投资等等吗?学术会议首先需要真正的发挥价值和作用,对于每个科研者得益,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 学术会议发起方,提高会议质量,切记滥竽充数。不要仅仅只是为了凑够两天会议的时间,而是要发挥交流的本质,对于行业内的焦点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分析讨论,争取做出有价值的讨论交流。给年轻的学者演讲交流的机会,而不是通过资历来论,简单的对一些已经成熟的成果进行罗列。 第二 参加会议的学者、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激发自身求索和渴求知识的心态,参加会议确实是一种经历,但是主动的发言和参与交流,对自己的研究会有所启发,相信抱着求知的态度去参与,会有巨大的收获。 此外,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各种学习会议都开展了变化改革,很多会议转为线上,相信之后学术会议也会向这样的方向发展,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有利于沟通,给科研者带来益处!
我们社会有一种比较常见的传统就是开会,公务员需要经常开会,教师也要经常开会,在高校中也很流行开各种学术会议,学术会议目的是为了让圈内人一起交流,一起认识认识,顺便见见各种戴帽子的人。我对人文社科类的学术会议了解较多,这里也主要指这方面。毋庸置疑,学术会议有其重要的意义,学者的圈子也离不开学术会议和各种论坛的交流。但是将学术会议放在学术、权力、影响力的视角下就会发现,其实这就是一个名利场域下的圈子。最简单的一方面,是通过学术会议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一个普通的学生参加一场高规格的会议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次参会的体验,更是一种被学术界认可的感觉。一个普通大学老师参加学术会议就是在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努力,一个著名教授参加学术会议是在不断的巩固自己的地位,让更多的后来者对其保持敬意。一场学术会议涉及诸多无关于学术的东西,比如新思想、新想法通常是不会通过学术会议讨论出来的。对于所谓的学术会议,我一直认为敬意与距离并存,我一直对福柯和布迪厄的思想怀有极大的敬意,也对任何场域中的权力各种关系保持敏锐的关注,我来谈谈我对不同学术会议的看法。最简单的就是通过投稿参加的会议,参会人员必须要有论文才能够参加,这又分为自费参加和举办方承担费用,另外还有会议特邀的学者来发言点评之类的,这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最常见的会议,也是吸引大量的硕博士参加的会议,这代表着他们向学术界迈出的重要一步。参加这类普通的学术会议就在于认识更多的参会学者,体验学术交流的氛围,构成人生中重要的经历。专家们通过在这类会议上露脸能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为更多的新入学术圈的年轻学子和教师所知道,保持自己的影响力,此外,还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还有另外一类主要的会议就是让教师参加的论坛形式的学术会议,聚集着大多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或者有密切关系的学者。一种是参会人员大多与论坛主办人或主办方有关系,或者说师生关系为主要关系,我曾见到过多次的类似会议,即参会的教师人员构成中多为一个师门出身或者一个学校系统出身,这些老师的老师往往具有巨大的学术影响力能够号召这些群体来参加会议,一方面多增加一些经验,另一方面联络感情,以后能够互相扶持。还有一种是权力关系的会议,比如某个专业学院的院长论坛、某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论坛会议等等,这些人大多不仅通过学术上的成功而获得了学术体制内的权力和职位,还往往占据着这个学校这专业的领导职位,他们之间开会的目的就更明显了,学术的讨论仅仅是一个方面,要达成什么目的也只是一个方面。但是从深层次来说,他们的之间的交流和关系的建立才是会议的核心,参与这种具有知名度的论坛能够提升学者自身的影响力,还能够帮助自己学校专业知名度的提升,让更多的学界中人知道这所大学还有这些人在孜孜不倦的从事这些研究,以后有什么其他的会议别人才会考虑到请你过去作为专家。专家们也是热衷于参加这类会议,才能够形成一个学术圈子,保持自己永远是其中的一员。我还记得之前的某学科985高校院长高端论坛,参会人员大多是学界知名的人或者是院长,也有书记参加。有一位书记比较直白地说他来参加会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术,而是刷一刷存在感,因为像他一样的很多人在走上领导岗位后基本很少进行学术研究了,但仍然还要带学生,为学生能够发核心的论文也必须在学界露露脸。在他以前的岁月中,通过学术的成果让学术界对他有了认识,但是一旦长久没有学术的产出,就很容易被人遗忘,对于大多数研究人员来说,学术界是没有记忆的,你有科研成果产生,就会得到认可,当你不再进行研究的时候,就是该被遗忘了。为了防止被遗忘,只有去不断的参加各种活动和论坛,学校的属性加成和职位加成能够使得一般的人对其保持敬意,比如清华北大的带有领导职位的教授更能够获得社会的重视,使得他们获得一种学术界的名气。况且在参加各种论坛的过程之中,会认识各个学校不同的学者,建立起联系之后,对于学术论文的发表有重要的作用,就国内的核心期刊来说,发表谁的文章质量只是一个方面,毕竟不似科学的实验用成果说话,人文社科的成果是靠人来进行评价的,好与坏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这本期刊为什么愿意采纳你的文章,除了质量之外还需要学界的名气和人脉来背书,一方面你的名气和声誉意味着你愿意投过去的文章质量怎么都不会太差,这是用一个学者为学术名气长时间的奋斗历程来塑造的;另一方面纵使一篇文章质量并不优秀,但为了吸引你以后会继续投稿也会采纳这篇,因为他们相信你能够有高质量文章的持续产出; 还有一方面就是关系的原因,对于许多学校学科都版了自己的刊物,并且很多能够进入核心,相互之间的投递也是保证期刊公开性的重要手段,纵使不是这样,但凭借多次的会议或者私人交流,让学界的各种期刊编辑都能够知道和认识你,自然而然事情的办成也就容易了许多。况且凭借着作者身份和单位的加成,文章被刊登出来之后被应用和下载的次数更能够证明期刊选择的合理性。这个道理也很容易明白,都是同样一种观点或者同样的一句话,写的时候要引用的最好的优质期刊的优质作者的文章,而看作者实力如何,首先就是看有没有戴帽子,有没有各种学术兼职,有没有在重要的学术管理岗位,之后才是普通的教授、讲师和博士、硕士,这是一条学术论文鄙视的链条。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博士、到讲师、副教授、教授再到各种帽子和职位,实际上就是一位学者的奋斗历程,如果再剖析来看,实际上就是一个权力的获得过程,通过学术的成功来获得权力,以权力来巩固学术的地位和成功。然后这样也能够收获大量的学生和年轻老师的赞扬与崇敬,但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认真的评价过许多专家的作品,所以我也一直尽量保持我自己的评价观点,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经常所听见的某某专家学者怎么怎么样,个人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其作品,有没有什么代表作品,自己判断其质量如何,才能够明白究竟是名副其实还是名不副实,保持自己的判断力。其实对于在学术权力场域活跃的学者来说,大多也是知道自己有多大水平的,唯一不知道的是自己对权力的欲望究竟有多大,对社会地位究竟有多么的看重。孟勤国教授写过一文:如何迅速成为高校著名教授?的杂文,就很有意思,也是对这种虚伪面具的撕裂,让更多的人明白所谓人类智力最顶尖的圈子中,实际上在人性上都是一样的,他们的构成是鱼龙混杂的,各种志向,有以学术为原本目的的,有以学术为跳板的,复杂的人性构成了这个群体。我说这位也真敢说,自媒体们也真敢报道,但仔细一想,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只不过讲出了“局内人”众所周知的事实,当然,也指出了部分人“发家致富”的原因。 学术场域中的一场又一场的游戏,构成了一个权力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如鱼得水的往往都是能够合理利用和把握权力的人,异见着大多不受领导重视,也难以拥有权力的资源,自然也就很难成长起来。学术的交流就是你来我往的构建社会关系的过程。
学术会议是一种以促进科学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话题为主题的会议。学术会议一般都具有国际性、权威性、高知识性、高互动性等特点,其参会者一般为科学家、学者、教师等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由于学术会议是一种交流的,互动的会议,因此参会者往往都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学术展板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得互动交流更加直观、效果更好。因此,这种学术会议必须要非常严谨不容一丝差错。下面就由尊义会议杭州活动策划公司来详细讲讲学术会议举办的流程。一、会议前期通知1.定会议日期,请专家(包括嘉宾和授课专家)。2.拟定会议通知红头文件,包括会议介绍,主办、协办单位,会议时间、地点,是否收注册费,学分等,会议联系人等。附会议议程,参会回执。3.通知发放四种方式:邮件、微信H5动态网页(带报名功能)、信件、电话。4.应有专人通知和统计参会人员,方便会场大小准备、用餐、学分等数量限制。二、专家联系(专人负责)1.联系专家,告知会议时间以及专家授课具体时间。索要专家课件和个人简历。课件用于印刷会议资料,简历用于宣传和主持人介绍。2.专家接送:包括往返接送,会场与酒店接送。协商完毕后,告知专家接送事宜。3.去酒店查看,是否有早餐等。4.专家如果提前1天到,会议负责人应去酒店接见。三、会场前期准备1.会议资料:包括讲课PPT,厂家宣传资料,笔记本,笔。会议资料袋、胸牌。2.会场横幅,背景墙,展架,指引牌等。3.根据参会人数,是否准备学分票、餐票等。4.会场拍照人员,合影地点(有车占用需提前预定位置)。5.会议当天专家就餐地点预定,参会人员就餐(盒饭、自助、围桌)。四、会议前一天准备1.会场布置完毕。可准备一些背景音乐。2.茶歇食品、盆等,矿泉水,是否准备咖啡、茶等(备茶杯、开水)。3.调试投影、舞台灯光控制(留工作人员电话,以防现场故障)、PPT(激光笔)、话筒(至少3个,讲者1个,主持1个,提问1个,其中1个无线麦)等。4.台签。上主讲台的台签要准备2份,主讲台1份,第一排1份。5.签到表、笔等。6.人员分组:①签到、注册;②PPT、讲者主持台签更换;③茶歇。7.嘉宾是否准备讲稿。五、会议当天1.报到组:报到、注册,发放资料等,根据报到人数,反馈就餐人数,订饭。2.专家接待组:接待专家入场。3.现场控制组:提前拷贝讲者PPT,主委定好主讲台就坐嘉宾,排好台签顺序。4.开幕式结束后,集体合影。现场控制组需搬离主讲台桌椅,留主持人桌椅,放讲者简介(或提前给主持人)、水等。讲台更换讲者台签。5. 准备茶歇。六、就餐1.如果是盒饭,全部人员坐于原位,工作人发盒饭,避免混乱。2.专家围餐需有人引导。会议结束后刷学分,如果人多,建议全部坐于原位,工作人员一个个走过去刷。以上就是尊义会议杭州活动策划公司为大家带了的学术会议详细流程,如果您有会议活动策划这方面的需求,可以找我们尊义会议活动策划公司,我们在会议活动策划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舒圣祥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互联网平台治理与竞争政策前沿问题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微信是否有权屏蔽今日头条、抖音等字节跳动旗下产品展开深入讨论。最终,与会全体专家高度一致认为微信不构成垄断,平台的屏蔽行为非常重要。互联网学术会议关注“头腾大战”,是紧跟热点事件的需要;但是,这种“与会全体专家高度一致认为”的会议,连一点杂音都没有,更遑论任何不同意见,却又着实诡异。所谓“平台屏蔽行为非常重要”的结论,公然为绑架用户的屏蔽封杀行为叫好,难免玷污了学术的纯净。没有互联互通就没有互联网,开放精神是互联网存在的根基,这一点只是常识。倘若“平台屏蔽行为非常重要”,那么,微软早该利用这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PC时代屏蔽掉一切对手,自然也就不会有QQ什么事儿了;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同样“有权”如法炮制,干掉所有貌似厉害的手机应用。“平台屏蔽行为非常重要”的规则之下,互联网世界只可能剩下三种王者:一个是做硬件的,一个是做系统的,还有一个是电信运营商,其他的都是别人砧板上的鱼肉。别的不说,既然“平台屏蔽行为非常重要”,为了挽回语音业务损失,电信运营商可否联起手来,通过技术手段屏蔽微信?专家们论证说,不可以。因为运营商提供的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会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对网络安全以及对人民福祉有重大影响”。可是,用户十几亿的微信,比哪个运营商的用户数量都多,怎么偏偏就它随意屏蔽影响很小呢?马化腾曾经说过,“我们的定位,就是提供水电的服务。”看,都给全社会供水供电了,还不算提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吗?企业做大了做成功了,肯定不是错,不能随意给人戴上垄断的大帽子;但做大做成功之后,也不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试图以技术手段去“屏蔽”竞争。尤其是,还让用户成了无缘无故被绑架的“人质”。想想看,手机号都能携号转网了,怎么到了互联网世界,屏蔽反而“非常重要”呢?未来趋势应该是开放,而不是封闭。手机号不是运营商的,是用户的,所以用户有权携号转网,有权以此注册登录各个APP;微信号同样是用户的,也该有权以此注册登录其他平台。不绑架用户,是商战的底线。企业不能以竞争之名,人为设置路障,禁止用户在网络世界自由行走。9年前的3Q大战,工信部就发文强调要以用户合法权益为重,停止一切损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说回这个学术研讨会。举办研讨会的目的,应该是让观点交锋,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结果。一个严谨的学术研讨会,应该在筹备期,尽可能邀请不同学术背景,不同学术态度的专家,这是筹办研讨会的常识。如今,“专家”一词的社会意涵已然出现异化。专家的影响力,来自学识、品德,更来自于社会的关注和信任。社会上难免出现利益纷争,在弥合社会分歧方面,专家的作用不可替代,这也意味着不轻的社会责任。一个涉及企业之争的研讨会,出现“所有专家一致同意”的结果,不仅让“研讨结果”成了一个笑话,更消耗了社会的互信成本,让不同主体之间更难达成共识。这,伤害的不仅是专家的羽毛,还有公众对学术的殷殷期待。
如今学术圈的人,每年都会参加很多的学术会议,不仅是为了探讨前沿学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刷存在感,一场学术会议中,最有趣的环节就是提问环节了,这也是很多朋友非常期待的环节,只听那些专家进行口头汇报有点太无趣了,而且很多也不是你感兴趣的东西。但是提问环节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你能快速解惑,也能见识到别人的疑问。学术会议中的提问环节,也是一个和专家一对一沟通的机会,有针锋相对、明枪暗箭,额,也没有说的这么恐怖啦!有人能对答如流,但是有些人却出现了磕磕巴巴,各种状态都能见识到,一改会场的沉闷气氛,让会场里充满欢快的气氛。参加学术会议的,还有一部分是刚进入科研圈的学生,出门的时候,导师都会鼓励学生在专家面前好问问题、问好问题、把问题问好。有朋友很疑惑,为什么要提问呢?1.一般去参加学术会议,目的就是学习提高自己,通过聆听报告,吸收报告里的营养,对于报告中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有疑惑的,通过提问提出来,由汇报者解答,可以达到增进对报告学习理解的目的。2.形成学术名片,通过提问,给汇报者和会场的观众传达一种学术信息,你对哪些研究感兴趣、对哪些研究有理解,是一个建立学术名片或者人设的过程。3.结交学术同行,如果能够通过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迅速拉近同汇报者之间的距离,这就太棒了。没准能够留下联系方式,日后进行合作。4.锻炼表达能力,有些人平时沟通都是正常的,但是一到正式场合,就会紧张得脸红脖子粗,表达也会出现词不达意,想要克服这种状况,我们就要抓住这个锻炼的机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实现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整、清楚、准确地表达意思的目的。也有人不愿提问,为什么会不喜欢提问,总结原因如下:1.完全听不懂,没有办法提出问题。这个有点难以解决,只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对报告丝毫不感兴趣。这样的话,赶紧去到别的分会场,找感兴趣的报告听啊!3.害怕提的问题很奇葩,被大家笑话肤浅。估计有很多人有这种担心。其实,为了问一个不肤浅、得当的好问题,需要认真听报告。4.汇报的内容太浅显,司空见惯人之常情,没啥好问的。不过这种情况一般不常见。上台汇报的,好歹是最新研究成果。想要将提问这个环节做好,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1.如果会方安排三分钟提问,那么提问一般30秒以内即可,不要超过一分钟。在国际会议上,一般提问者会先讲一通自己的研究,这让台上回答者不清楚你要表达的问题是什么,所以必须要简短。2.表述要清楚,口齿清晰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说话之前,先在脑子里过一遍,不要不做准备,脱口而出,这样容易出错。3.如果自己是学生,在台上做报告的是专家,就不要夸讲得好;如果作报告的人很年轻,鼓励一下汇报的很好、研究做得不错,无疑会增强年轻人的信心。4.自我介绍,如果你没有在会场做过报告,而且是第一次提问,那么应该简短的介绍一下自己,这样的好处是,让更多人认识你,更好的称谓你。比如:我是xx学校博士生,或者讲师xxx。提问的时候,一定要高明一点,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大而空的问题;例如:你是怎么取得这些成就的?2.简单查阅即可得到答案的问题;3.容易引起矛盾的问题。例如:别人用了两分钟,你用了两个小时,这是为什么呢?4.和回报内容无关的问题;5.无法回答的问题;6.揭短的问题;7.涉及隐私的问题。参加学术会议,不仅仅是听听,要吸收其中不错的观点,而且通过提问,解决内心的困惑,交流心得,这样有助于在学术的道路上找到方向。
王力先生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今年是王力先生诞辰120周年。11月21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中共博白县委员会、博白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广西文化艺术促进会承办的王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王力先生学术研讨会现场研讨会以“继往开来,发展中国语言学”为主题。唐作藩、陆俭明、王宁、张双棣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出版界的20余位语言文化界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王力先生的学术成果及其影响,以及中国语言学的未来发展进行研讨。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文主持。王力铜像王力先生1900年出生于广西博白县,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诸多成果具有开创性。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文主持如何在“王力精神”的指引下,“继往开来,发展中国语言学”,与会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力学生陆俭明发言陆俭明认为,“王力先生是真正能称得上我国承上启下的语言学宗师,称得上国学大师,称得上语言学泰斗”。王力先生先研究中国古文法,后又攻实验语音学从事博白方音实验,再转向学习、借鉴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为现代汉语语法学奠基者之一。50年代创建涵盖语音、词汇、语法的汉语史,又创建汉语诗律学,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都有建树,在辞书编纂方面独树一帜。陆俭明表示,我们要学习继承王力先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要意识到,语言学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事业中,逐渐被边缘化。他认为,中国语言学要加强语言应用研究,走“语言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之路,以便使语言学能为当代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出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宁发言王宁认为,王力先生是所有古汉语学人的老师。1960年,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创建了中国古代汉语的教学体系,构建了从文字、音韵、语法、修辞、韵律、古代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古代汉语》教学内容,去印证“文选”事实的理论体系,全面弘扬中国的传统教学法,实现教学的现代化,从而确立了我国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地位。此后在中国高校,就有了最科学、最有效果的古代汉语教学体系,王宁认为,这也是一个最完善最经典的教学体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力弟子唐作藩发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力学生张双棣发言唐作藩、张双棣从追随王力先生及协助其科研工作的角度,深情回忆王力先生的治学人生和人格魅力。唐作藩说,没有王力先生就没有他,是王力先生将他这样一个原本在湘西农村做小买卖的“小人物”带进了语言学的殿堂。张双棣表示,天资、勤奋,以及创新,这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成就了王力先生。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王晖在书面发言中表示,以学术研讨会的方式纪念王力先生诞辰120周年,是对“王力精神”最好的传承和纪念。王力先生参与了汉字简化、普通话推广、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行等“三大任务”,以及汉语规范化、普通话审音、辞书编纂等重要工作,可以说王力先生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重要学术领导者。王晖强调,王力先生的卓越成就和贡献,不仅体现在“学之术”的渊博精深方面,而且体现在“学之道”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方面。研讨会现场本次王力先生学术研讨会汇聚了老中青三代语言学者,对王力先生为人为学展开研讨,新见迭出。北京语言大学华学诚、武汉大学卢烈红等教授都提出了深入开展王力学术和“王力学派”研究的具体建议。与会专家的相关论文将结集出版。(来源:文旅中国,作者:宾阳)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记者魏梦佳)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先后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促进国家安全教育,为我国实现安全与发展建言献策。清华大学13日主办“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等部门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院校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出席会议,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进行研讨。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在会上回顾了该校在服务国家安全重大战略决策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发挥高校在国家安全领域科教和智库作用的历程。他表示,清华大学将进一步发挥在国家安全科教方面的特色优势,推进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发展,为构筑国家大安全格局作出应有努力。与会专家表示,此次论坛深化了对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认识,促进了各单位关于学科建设的思考及经验的分享,将有助于推动国家安全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14日也举办了“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高端研讨会。来自多所院校单位的10多位专家学者,以不同视角,就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任务和安全问题、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等话题展开研讨交流。专家认为,发展与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有助于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介绍了近年来该校紧扣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推进智库建设、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的情况。他表示,此次研讨会上学者们的真知灼见,将有助于共同研究并破解建设平安中国的具体问题,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完)
中国日报网8月4日电(记者陆中秋)北京时间2020年7月31日晚,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ICSF)、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CNIA)和德国文明对话研究院(DOC)联合主办的“中国与世界:直面现实与共享未来”国际线上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德国、马来西亚、英国、美国、新加坡和南非,涵盖包括三个主办机构以及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清华大学、全球化智库(CCG)、马来西亚大学等在内的共10所海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十余名专家学者,50多位与会者,就全球疫情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识和现实困境等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为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网络和学术共同体打下坚实的基础。会议分为两个环节,分别为专题演讲和自由问答。专题演讲环节包括两个专场,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主持;自由问答环节由副院长姬德强教授主持。张艳秋教授首先对会议的联合主办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代表会议的主办方对各位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张艳秋教授主持专题演讲环节专场一主题为“改变现实与共享未来:新时代、新概念、新秩序”。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教授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二战以来,美国主宰的世界秩序发生了重要变化,世界变得更加多元,我们应当正确理解自由民主原则——包括多元化、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适用性和背后的权力关系。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中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即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已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他还指出,具有不同体制的国家可以共存。追求合作、相互尊重、共赢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将为世界前进提供新的动力。李怀亮教授作主旨发言德国文明对话研究院首席执行官Jean-Christophe Bas先生对文明对话研究院的使命和工作作了简短介绍,并围绕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共同的未来,以及如何建设一种新的国际主义进行了分享。他指出,今年适逢联合国创建75周年。联合国的建立是基于关于平等和人的尊严的全球共识。延续这一历史经验,新的国际主义呼吁人们互相倾听,弥合鸿沟,文明之间的畅通而丰富的对话将有利于打破偏见,建立共识。他认为,欧洲将在塑造新世界秩序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承认多元文化,致力更多合作等。德国文明对话研究院首席执行官Jean-Christophe Bas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先生梳理了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中国内部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并在技术进步、创新驱动和新基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的崛起不是国际自由秩序的威胁,而是为世界发展做贡献,中国应当积极完善其国际传播话语技术,提高其文明的软实力。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erry Brown教授从新冠肺炎病毒的含义说起,指出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缺少信任,存在误解,缺乏共识。他认为,我们应当承认中国政府为其人民福祉所做出的贡献,面对现实,积极构建一种双轨世界的治理结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erry Brown教授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Klaus W Larres教授从欧洲、中国和美国的三角关系谈起,展望了欧美、欧中和中美关系的未来。他强调,理解各自关系中的复杂性,寻找合作共赢的机会是关键。他预测,最迟到2021年初,美国、中国和欧洲之间将有一个新的重大接触,将对各种问题进行建设性的谈判。欧洲正在推动双方真正找到一个建设性的妥协,以使世贸组织生存和建设性地发挥作用。专场二主题为“中国和世界:变化、挑战和共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Bert Hofman教授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谈起,梳理了新冠疫情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和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他认为,新冠疫情也好,新冷战也好,改变并不是不可预测的,而是历史使然。他还指出,如果要发生新的冷战,一定是在经济贸易关系中,要避免如此,需要欧洲、美国和中国都作出积极的改变。苏州大学讲座教授、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志凯重点讨论了中美两国如何和为什么需要和平相处,认为特朗普政府担心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失去全球领导地位,而实际上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改革开放非常响亮和雄辩地展示了中国发生的根本变化,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才是关键。马来西亚大学中国研究院S.M.Ali教授从中美关系的历史发展说起,认为中国的底线是平等互惠原则,解决当前中美以及世界各国关系变化的关键是在不干预别国内政的原则下,坚持与所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和平而持续地合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史安斌教授指出,我们需要超越“中国与世界”或“世界中国”的双重愿景,开展数字公共外交,坚持以世界主义为核心的全球交流和以“共享未来共同体”为核心的传播理念。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中非关系问题高级研究员、中非项目(独立新闻网站)研究部主任、研究员Cobus van Staden从非洲国家面临的困境谈起,认为美国、欧洲和中国都是非洲的重要伙伴,非洲也正在努力维持这些合作关系,而不是被迫在他们之间进行选择。他重点提出,中国呼吁的全球金融体系改革对非洲至关重要,这是中非关系重新开始的完美时机,作为盟友与非洲携手前进,朝着一种以全球南方为中心的未来发展模式迈进,每个人都应以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共同努力,不仅要克服新冠肺炎本身,而且还要朝着解决气候变化等更大挑战的多边问题的方向迈进。自由问答环节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教授主持,Jean-Christophe Bas先生、Kerry Brown教授、史安斌教授、高志凯教授、许庆琦先生分别就“中欧关系的未来”“数字外交网络”“当前的中美关系”“中国与西方国家沟通方面的弱点”等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回应。最后,姬德强教授致闭幕词,线上对话会圆满结束。为回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世界格局的变化,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力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先后举办了多次线上高端学术讨论会,汇聚全球学者,共议前沿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图片作者授权同意中国日报网使用)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