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核心期刊该有的样子哪去了同异

核心期刊该有的样子哪去了

“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论文争议还没有平息,又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据媒体报道,有学者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王青石首次在《银行家》发表散文和诗歌时年仅10岁,10岁就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而且笔耕不辍,你让那些写论文写到头秃的人情可以堪。《银行家》是一本由山西省社科院主管、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核心期刊目录的专业刊物,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为使命。作为一本行业核心期刊,有大量的发稿需求,因此该期刊的版面很紧张,审稿周期需2个月左右。但尽管如此,王松奇、王青石父子仍在上面发表了数十篇书法、散文作品,可谓是“上刊”父子兵。一边是版面紧张,专业论文发表艰难,一边却是刊物主办者刊发大量与与期刊定位无关的稿件,挤压了真正有学术和实践价值的研究发现的空间,宝贵的公共学术资源沦为了这家人的“自留地”。最尴尬的还在于王松奇的一番自问自答。王松奇也自觉这种做法不妥,曾在文章中自问:在自己主编的杂志上发表自己儿子的作品算不算是“以权谋私”?有这番反思,至少说明他还尚存羞耻心。可惜的是,他自答道,“我儿子王青石的才气远在我之上,他的文章和诗歌是我们这些已略有文名的教授在当年写不出来,现在更写不出来。我连续三期甘冒风险刊登我儿子王青石的文章,实际上就是要显露一种所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处世姿态和不拘俗套,文章至上的办刊理念。”这套所谓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忽悠不了任何人,只能为他丧失基本学术操守的以权谋私行为做一番苍白无力、掩耳盗铃般的辩解。如果这都不算以权谋私,这不是学术腐败,那什么才算?从拿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款发表吹捧导师师娘的肉麻文章,到发表大量与期刊学术定位毫无关联、不符合基本学术规范的稿件,这些核心期刊到底怎么了?核心期刊之所以为核心,就在于发表在其上的文章应该有相应的水准和水平,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上等之作。既然是核心期刊,就应该有核心的样子。而严格规范的选稿、审核流程,则是确保期刊水准的必要程序。但两场闹剧说明,对于一些所谓的核心期刊来说,这些流程恐怕不过是个摆设罢了。有人建议知网来一次“系统维护升级”,言外之意是如果继续在知网深挖,可能还会发现更多更奇葩的论文。这恐怕不是玩笑话,学术期刊界的种种腐败可能不止于此,还真有可能有更多的期刊事实上沦为了主办者的自留地。真正需要来一次“系统维护升级”的并不是知网,而是这些失守的学术期刊。学术研究自有其门槛,学术论文的传播范围往往不大,但是学术期刊是一种公共资源,属于学术共同体,其出版运营往往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所以学术期刊更属于社会公众。这一篇篇奇葩文章,让国家学术期刊沦为个人谋利工具,亵渎了学术尊严,也败坏了学术风气,丧失了基本的学术底线。只有严肃追责,并进行“系统维护升级”,严格选稿、审稿流程,真正发挥学术期刊的学术交流功能,杜绝以权谋私、学术腐败等种种乱象,才能找回核心期刊应有的样子,找回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和尊严。(杨三喜)来源:光明网

木笔

扫盲:普刊,核心、EI期刊、SCI、ISTP-CPCI 基础知识

普刊-核心期刊普刊:是相对于核心期刊来说的。国内的合法刊物,正常情况下,分为省级、国家级。但是经过某部门或者团体筛选,成为核心的刊物(里面既有省级,也有国家级刊物),就脱离了省级、国家级的划分,统一成为核心对你们单位而言,认可的核心数据库内的刊物(比如说北大核心、cssci、统计源核心等等),就是核心刊物,没有被核心数据库收录的,全都是普刊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所谓的刊物级别只是期刊行业的一种认识和一些社会机构推出期刊目录,虽然国家没有划分,可职称评审部门都有对期刊级别的要求。以往的分法为一级刊物、二级刊物、三级刊物。现在一般是分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两类,近几年有些地方在核心期刊里又分出;权威、重要、核心。“ 省级 ” 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EIEI会议/期刊-检索类型:CA会议/JA期刊《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简称EIISTP-CPCI《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A.横向比较(数量级):一篇ISTP检索论文,约等于中国国内的核心期刊3-5篇。 B.纵向比较(质量级):ISTP,属于国际级出版物;核心期刊属于国家级出版物。 C.立体比较(实效性):高级职称晋升要求本专业相关刊物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其中被SCI、ISTP、EI收录全文收录3篇以上,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  ISTP收录论文的多少与科技人员参加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多少或提交、发表论文的多少有关。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占被收录论文总数的64.44%。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基于Web of Science 的检索平台,将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和ISSHP(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两大会议录索引集成为ISI Proceedings。集成之后ISTP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种检索,分别是CPCI-SSH和CPCI-S。所以它们还统称为ISTP,也叫CPCI。SCISCI论文(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目前我国科技界对SCI论文概念模式,小部分研究者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由南京大学引用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SCI论文本身来说,我国科研工作者大多面临英语能力匮乏的缺陷,尤其对于年龄大和专业性强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内容不是问题,英语往往成为了制约的瓶颈。SCI论文对我国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来说依然是神秘的,难于发表的,正基于此,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作为评价标准,这也是比较公正,缺少人为干预的评价标准,科研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时,用心于SCI论文的写作与发表,一方面使得我国科研可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的科技水准,同时我国科技工作者也需要经常善于运用SCI官网进行现有论文和科技成果的查询与搜索。SCI、EI、ISTP是世界三大重要检索系统,其收录文章的状况是评价国家、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成绩、水平以及进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被三大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学校在“1512工程”建设及科技成果奖励方案中均十分重视四大系统,也已成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升自己的努力方向。在ISTP、EI、SCI这三大检索系统中,SCI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该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比较全面,可以说它是集中各个学科高质优秀论文的精粹,该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ISTP、EI这两个检索系统评定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的质量标准方面相比之下较为宽松。

劇場版

学术论文写作时怎么去抓住核心问题-易智编译

在学术论文写作时,具有问题意识是很重要的一点,问题意识就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要写的内容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去发现核心问题,避免茫然无知或“跟着感觉走”。我们所说的问题就是值得探究的那个思维“节点”,通过研究努力把它认识清楚,在论文中写明白。问题是推进理论思维的动力,有了问题,才能一步步把思路推向深入。有的论文写了很长篇幅,却看不出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这样的论文就是缺乏明确的问题意识。那么,怎样发现问题呢?大前提就是读书、调查、思考。不读书,不调查,望着天花板,是想不出问题来的。那发现问题有哪些途径呢?一是关注,就是对一个学术话题,连续盯着它的动态发展,凡是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材料、观点、思想,都注意搜集、积累、体会,关注多了,就容易发现问题,找到自己说话的空间。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比较,把不同的问题进行对照、对比,往往会发现联系和差异,思维会有新的突破。第三是综合,把分散的问题合在一起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合起来说就会发现新问题。第四是质疑,就是古人说的“对着说”,看到一个研究结果,对它的观点、材料或论证方法,我有不同意见,就可以找它的破绽,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之商榷,或者推翻它。写文章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是“照着说”,它是学术观点的重复阐释,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创新性不大。第二种是“接着说”,在已有的观点的基础上,有所延伸、生发、拓展,这是有创造价值的。第三种是“对着说”,可以与别人商榷,或者完全颠覆它,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学术功底。如果一篇文章都是“照着说”,创新的意义就不大。研究生论文,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很强调创新,在抓问题方面更需要增强自觉性。第五是直觉,文学艺术创作经常讲到直觉,其实学术研究中也有直觉的产生。直觉是学术经验长期的积累而在刹那间爆发,这时候产生的思想是最本真的,没有任何人强迫你。直觉往往是灵光一闪的片段想法,不能作为主要内容支撑起一篇论文,但有些直觉是一个很好的萌芽,可以作为思维的起点,放弃了也很可惜,最好及时记下来,然后围绕“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去读书,去思考,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成为一篇文章的内容。当然,有的直觉也许不能构成一篇文章,那就放弃算了。再进一步看,学术研究要抓什么样的问题?有学者把教育学领域的问题概括为四类。第一类问题,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对这方面的研究有需求,对社会来说是真问题,但具体到研究者本人,却没有探索的欲望和热情,那么对于研究者来说就是个假问题,这就属于异己的问题。对这类问题,自己没兴趣,可以不研究。第二类问题,社会暂时没有需求,但研究者本人有兴趣有动力,对于自己而言,是个真问题,这属于“私己的问题”,这类问题,如果你认为有价值,可以坚持下去。第三类问题,社会有需求,自己也有兴趣,这当然最好,是社会和自我互通的问题,从哪方面看都是真问题。第四类问题,对促进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没有价值,自己也缺乏兴趣,但为了某种外在目的,可能要去围绕它做“研究”,这就是“炮制的问题”。 从学术真正的意义上说,“炮制的问题”不可取。再进一步看,抓问题,是抓大的好还是小的好?硕士、博士论文开题时,看到的题目通常都比较大。大题目好写,但不容易写好。这里说的“好写”是容易写够规定的字数,但面面俱到,往往是“宽度一公里,深度一公分”。朱光潜先生是著名美学家,也是文章大家,他在比较中西方文章时说过:中国文章喜欢横扫,占的是“面”,西方文章是直冲,占的是“线”。“占线”的文章有层层深入,剥茧抽丝的优势。说理文章应当注意纵向深入,而不要满足于平面横展。学术论文应该像打井,而不要像翻地,一口井挖下去,“占面”不大,但有深度。翻地“占面”很大,但每个方面都是浅尝辄止。退一步说,即使做不到“打井”,至少也要努力“挖坑”,挖出点深度,见到一些水。这样看,一般论文选题不要贪大,学位论文可以范围大点。但选题太小了也不行,小题大做是做文章的理想境界,但没有相当的功力无法展开。对于研究生而言,比较可行的是选择中偏小的题目。一篇论文研究的问题是大是小,分析一下关键词就大致可以知道。

天下无之

南大核心CSSCI第二作者和北大核心独立作者哪个好一点

论文期刊发表现在成为很多人的难题,其中的问题也是相当多,最近经常被问的是如下几个问题:一、南大核心CSSCI第二作者和北大核心独立作者哪个好一点?(1)南大核心与北大核心相比,南大核心期刊的质量更好一些,但是南大核心期刊的发表难度也更大。当然如果发表成功,其“含金量”也会更大。首先,对于论文作者的要求相当高,南大核心期刊中有很多会要求论文作者的学历。如果作者是是讲师、教授等级别的是没有学校要求的。如果是在读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就要求必须是985或者211学校的学生。其次,对于论文的质量要求更高,因为南大核心期刊目录是两年一评,很多杂志社被评入南大核心是很不容易的,进入南大核心无疑会打响了期刊的品牌,为了不被剔除出南大核心在发表论文时会相当注重论文质量,而且会尽最大努力提升收录文章的质量。所以,没有质量的核心内容的论文,期刊基本上是不会考虑发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就筛选下去一大部分人,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2)关于作者顺序的问题,当然是第一作者肯定比第二作者要好。不过还是要因你的实际情况来定。以发表论文的目的来确定发哪个核心,做第几作者,比如你要博士毕业,如果学校对于CSSCI二作认可度和评分都高于发表北大核心论文,你就发二作垛CSSCI;如果学校更认可北大核心,那就发北核。二、核心期刊有层次之分吗?核心期刊的划分是有一定模糊性的,主要按照三个层次:目前来说,北大核心是处于最低层次的,因为评选标准的原因,有些期刊杂志达不到更标准。只有三四流的学校用这个标准进行考核。这个标准收录的期刊目录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一下我以前发的百家号。第二个层次是在南大核心CSSCI期刊,因为标准高,论文期刊质量高,我国很多一二流学校普遍采用的标准,要求相对提高。第三个层次是就是SCI期刊,也就是国外的核心期刊,这个标准已经成为一流学校衡量教师的国际性的重要标准,不论是国内国外的高校老师或者学生,基本上,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一两篇文章,工作或者毕业都将不是问题。明白了以上的两个问题,其实还有最难的就是怎么样才能在这些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于是就有老师问了:三、南大核心期刊发论文需要找关系吗?对于做学术的人来说,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经过艰苦的求证过程后,将自己的学术成果论文发表在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上是相当重要的。第一,如果作者个人能力相当强,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投稿。南大核心CSSCI目录中的期刊论文对质量是有很高要求的。尤其是其中的A类和B类期刊,对于内容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通常都会经过多轮审稿,多轮修改,最终确定是否录用。第二,如果作者本人能力有限,可以让导师做第一作者,自己做第二作者。因为很多学校承认第二作者可以拥有与第一作者同等的版权。然后,所有论文的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把导师署名为第一作者合情合理。第三,发表核心期刊的过程还是相当难操作的,实在没有信心,可以咨询下代理机构,对于核心期刊的发表,代理机构都是做过大量成功案例的,对于写作、发表都是有专业意见的。所以,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要么自己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或者求助于他人,都是可以实现发表核心期刊的目的。对于南大核心、北大核心或者其他期刊发表的问题,大家都有什么意见呢,欢迎留言哦!

立乎不测

2019年理论学术研究观点要览

【马克思主义哲学篇】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成功实践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伟大篇章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学者们认为,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有学者认为,新中国70年是一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有学者认为,新中国70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学者们认为,新中国70年、五四运动100年的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推进而不断丰富发展,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伟大篇章。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推进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指引着新时代中国在民族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学者提出,要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哲学基础,明确“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党为什么存在、党需要什么作为”等重大理论问题。有学者认为,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牢记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为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增强防风险能力和斗争本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学者提出,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个历史时代是资本主义仍然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时代。有学者认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是一个“变”字,本质是世界秩序重塑,全球治理机制完善,主要表现是世界权力转移对象出现根本性变化,国际格局剧烈动荡,世界秩序出现坍塌的危险,世界正面对大调整、大变局要素的比拼前所未有,国家治理机制、手段和执行力的比拼成为主导变局走向的主要因素。我们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变局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有学者提出,只要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各种敌对势力对中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就不会改变;中国离民族复兴目标越近、离世界舞台中央越近,敌对势力越会想方设法攻击抹黑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渗透,加大策动“颜色革命”力度。“颜色革命”是西方国家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长期战略,我们要做好防范和抵御西方“颜色革命”的长期准备,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重大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未来发展指明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有学者表示,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有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发展的历史必然,为解答“世界怎么了、世界向何处去、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未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作者李建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篇】减少资源的错配推动高质量发展资源错配问题持续成为经济学界的重要话题。在资源错配的原因方面,有学者指出,国内市场逐步形成了上游国有企业为多寡头,下游民营企业为垄断竞争的“垂直结构”,这种市场结构使得下游民营企业存在进入不足的问题,导致了资源错配,降低了社会总福利。因此,未来的产业政策应该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减少垂直结构导致的资源扭曲。另一些学者指出,增值税多档税率会导致抵扣链条出现“低征高扣”和“高征低扣”现象,扭曲中间投入价格,由此造成资源错配和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为此,应该尽量减少增值税的税率差异,最好是实行单一税率。还有学者认为,城市之间的资本配置扭曲是导致中国大中城市偏少、小城市数目过多的重要原因。如果消除资本配置扭曲,将使得社会福利提高38%,并伴随着50%的人口重新配置。此外,有学者运用企业数据进行估计,认为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空间仍然很大,未来10年里即使只释放出配置效率改善空间的一半也能保证每年3.85%的经济增长率,改革“红利”仍然十分丰厚。改革生育和养老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有学者研究发现,过去40多年,中国生育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面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正效应正在消退,向负效应转变。因此,当前中国应尽快出台提高生育率的人口政策,以便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多位学者注意到,养老金政策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有学者发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会激励职工提早退休。这意味着,中国应稳定养老金增长率,并适时推出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政策。还有学者指出,为了弥补养老金不足,可考虑国有资本划转养老保险基金。研究发现,从促进劳动力供给增长的角度看,划转的同时降低缴费率,并引导父母同等重视子女数量和质量,将有助于实现养老保险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也有学者认为,与延迟退休政策相比,人工智能可以较好地应对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发展人工智能来应对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冲击。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提高中国出口地位学者们对中美贸易摩擦高度关注,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有学者从贸易摩擦导致的不确定性入手,分析了贸易摩擦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在面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时,适度地等待进入时机有助于提高后续出口的稳定性,但过度的等待会适得其反。这意味着,中美两国及时达成贸易协议,消解贸易摩擦,对两国企业的福利损失会较小,而错过最佳窗口期则会使两国企业利益受损。还有学者从舆论对国际贸易影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美国舆论环境恶化会促使美国进口贸易下降,但舆论环境趋好对美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加工程度越复杂、差异化程度越大的产品受到的负面舆论影响越大。要减少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的负面冲击,关键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地位。诸多学者均发现,产业或区域集聚是提升中国出口质量的重要渠道。至于中国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一是企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加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二是中国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显著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升级。三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贸易自由化提高了中国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拥抱数字经济完善金融监管互联网革命使中国实现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有学者发现,中国的数字金融不但在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快,而且显著提升了家庭收入,尤其是对农村低收入群体而言。可见,数字金融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渠道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帮助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创业行为,并带来了创业机会的均等化。与此同时,有学者提出,应加强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监管,创新监管理念和监管手段。有学者梳理了我国新金融业态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发现出险前网贷平台普遍面临较大的资金流压力,而规模较大、利率异常的平台出险会加大网贷系统风险;网贷行业出险对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不确定性存在溢出效应,而舆情不是网贷平台出险的决定因素。因此,应重视新业态风险对正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并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制度、明确准入机制、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并实行穿透式监管、加强对风险预警和缓释机制的建设。(作者聂辉华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伦理学篇】诠释“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中国道路价值引领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愿景和向往,也是人类世代相续的梦想与追寻。新时代美好生活则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命题,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独创性而展开的。有学者认为,正确阐释的美好生活必然是自主的生活、成功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有学者指出,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美好生活”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样态,它内在地包括了“人民主体,政党引领”的主体样态、“矛盾转变,供需融合”的发生样态、“劳动为本,共创共享”的实现样态与“理想同构,世界延伸”的外部样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扬弃“物的依赖性”并秉持“自由个性”的实践意旨,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方能完成向“人本身”的“复归”,实现对于中国道路的价值引领。有学者认为,立足当代中国境遇和接续人类精神谱系的新时代美好生活诉求,既有必然的现实逻辑,也有内在的哲学逻辑,其充分展开离不开这样三个维度:一是在本源维度中基于感性生活、德性生活与超越性生活的共生,守护美好生活的生成根基;二是在认知维度中聚焦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共在,重塑美好生活的观念认知;三是在价值维度中基于意义逻辑、价值尺度与品质境界的共显,映照美好生活的价值关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共同的价值依归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应对国际复杂挑战、着眼于世界前途和人类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共同体,它从根本上反映了当代人类对世界发展的国际道德价值判断和诉求,并彰显了当代人类增进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的希望。它以强调“世界各国或人类命运与共”作为国际道德价值观念或国际伦理精神的核心,同时倡导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同生共荣、同进同退五种国际伦理意识。当今世界强有力的伦理整合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基础。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构建,有学者指出,我国提出的“公平正义”在方法论上是集体主义的,是破解个人利己主义“公平正义”价值疑难、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方法。也有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爱国主义思想的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应对数据时代挑战构建数据伦理规范大数据技术具有强大的张力,给人类社会生产、交往活动及思维方式带来系统性、革命性的改变,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有学者指出,数据是人的第二肉身,数据时代隐私的核心是数据隐私,隐私危机的核心是数据隐私危机。人既是复数的存在,亦是单数的存在。无隐私则无人性陶冶、人格及其尊严。有学者则从“微观权力”的视角切入,认为数据对世界的“解蔽”是对人的“赋权”,“遮蔽”是对人的“祛权”。数据的“赋权”与“祛权”既体现在“同一主体”身上,也体现在“不同主体”之间。其结果会引起社会权力结构的调整,原有的权力结构被打破,新的权力结构被建立。有学者认为,数据化催生了数据主义,数据主义主张数据流最大化和信息自由是至善,其实质是从以人为本走向以数为本,用数本主义取代人本主义,从强调人的自由走向强调数据的自由,用数据主义取代自由主义。因此,为避免数据主义的弊端,应倡导人本主义数据伦理,尊重人的自由和权利。审慎对待“人类增强”维护人类根本尊严“人类增强”是当今时代超人类主义思想运动的一项浩大工程,它希望利用新科技改善或增强人的体能、智力、情感以及道德等方面,超越人类现有状态和限度,趋向后人类目标。基于人类增强在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作用,有学者提出了人类增强是否可以作为道德义务的疑问。对这一疑问,有学者认为人类增强的伦理学呼吁一种负责任的人类增强事业,只有作为一项负责任“事业”的人类增强才是我们应当去推进并接纳的道德义务。有学者则认为,人类增强虽不会侵犯人类直接来自物种的普遍尊严,但会通过破坏主体间性,给个体发展各种人类的典型潜力设置障碍,从而侵犯或威胁人的获得性尊严。在人类增强技术中,道德增强获得了更多学者的关注。道德增强是以生物医学为技术中介的一种全新的道德建构,用以实现道德主体对道德客体的自由驾驭。道德增强的交锋实质上是传统道德自然主义与道德非自然主义两派博弈的理论翻版,它把技术与道德关系的思考引向深入,有助于人类探寻道德发展的新路径。(作者龙倩为北京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讲师、郭清香为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教授)【政治学篇】中国之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之志中国制度优势持续化为治理效能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许多政治学研究者分析了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道路。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的核心元素和鲜明特色包括“两导”(党的领导、国家主导),“三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四治”(法治、德治、共治、自治)。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坚持并加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中国之治,离不开中国之制;中国之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之志。同时,中国的各级政府必须在国家治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即发挥政府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龙头牵引作用,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有研究者认为,中国治理的成就源于治理观念变革、治理体系改革、治理政策变迁和治理行为调适。一个国家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其观念、体制、政策和行为方式的不断调试变化,正是这个国家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既强调不忘初心,又倡导与时俱进,这是中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有研究者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实现制度定型、保持制度定力、完善制度定向,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自近代以来的制度自卑,走进制度自信,走向制度自觉,取决于党的品格。党的初心使命保证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道德性,党的科学理论保证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科学性,党的群众路线保证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人民性,党的开阔胸襟保证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开放性,党的组织力保证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保证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革命性。中国的制度优势之所以能够持续转换为国家治理效能,取决于党的领导制度。中国政治学学科和研究格局基本形成全力融入中国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之中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有研究者指出,中国政治学经历了建制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渐进演化,研究也不断精细化、科学化,已经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特点突出、适应国家需要的中国政治学学科和研究格局。有研究者指出,当前中国政治学健康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要全力融入到中国的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之中。研究者指出中国政治学下一个学术繁荣黄金时期的到来,必须实现“学术自主”“文化自觉”和“致用自觉”的有机统一,要激活中国理论的创新之源,唤回其经世致用之魂,使之更合理地回答中国问题,更有效地应对时代挑战。研究者普遍认为,要用学术语言讲述中国政治,就要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熟读党史国史文献,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理解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潜心研究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善于从政治立场和政治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认识对待危机不断革新治理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面临的几大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意识形态风险、经济风险、科技风险、社会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党的建设风险,并就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制定政策,防范风险应对挑战。风险往往具有意外性和破坏性,化解风险不仅要为事后危机的发生做好应对预案,而且也要为实施的政策和行为事先制定备选方案,必须警惕概率小而影响大的“黑天鹅”事件和概率大且影响大的“灰犀牛”事件。有研究者指出,对待危机,一方面,要明白问题和危机很多时候是系统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机会和动力;另外一方面,要从治理的角度,提升制度化水平进行风险管控和危机应对。研究者指出,化解风险、防范危机的根本之道在于:首先,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准确判断风险所在;其次,倡导不变性应变,即以不变应万变,建立完备有效、富有权威的法治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最后,创新性应变,即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治理方式。有研究者指出,当前世界政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世界政治中诸如极端宗教势力、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纷纷抬头,一些发达国家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中美贸易摩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转移国内矛盾的措施。有研究者指出,政治风险防御要重点放在抵御“颜色革命”风险上,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一手构筑防范境外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的铜墙铁壁,一手铲除境内影响政治安全的土壤。(作者张宁为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党史学篇】党史和文献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党史国史基本理论与方法论。有学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史和文献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把深化党史研究作为党史和文献工作的第一位任务进一步抓好;党史和文献工作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长时段历史视野下的中共制度史研究不仅要见“人”还要能见更为丰富的“人”近来,中共制度史逐渐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热点议题。《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开设“长时段历史视野下的中共制度史研究”笔谈专栏。有学者提出,“中共制度史”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中共制度史”是指中共自身的制度建设及其实践的历史,广义上的制度史则包括中共自身制度建设和实践的历史、中共主导下的国家和社会制度建构的历史及实践。有学者认为,“中共制度史研究”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探讨,既体现了历史研究尤其是史学理论自身演变的“钟摆效应”规律,也彰显了部分党史研究者的学术批评和学科反省甚至自我批判的自觉意识。有学者提出,从纵向界定符合中共制度史研究实际的“长”单位,从长时段理论开拓制度史研究的问题渠道,从横向层面对制度进行深入解剖。有学者认为,对于制度史研究而言,或许更要拓展的问题在于,不仅要见“人”,而且要能够见到更为丰富的“人”;不仅要关注制度的实践过程,还要关照制度的生成过程;不仅要讨论制度的历史效果,还要考察制度的理念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史与思潮史的深入展开,或可为中共制度史研究的进展提供更多的可能路径。概念史、观念史领域取得新进展“人民”如何转化为现代政治概念2019年,中共党史研究在概念史、观念史领域取得新的进展。有学者考察了“规律”一词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表示“客观性”“必然性”含义的正式术语的过程。有学者考察了毛泽东1912至1921年对“国民”“人民”等词汇运用在语义学意义上的变化,阐述“人民”怎样从一个倾向于泛指广大社会中下层民众的整体性社会概念,转化为以阶级为标准、以区分敌我为功能的现代政治概念。有学者考察了五四时期“解放”观念的历史演变,认为“解放”观念在五四时期从作为启蒙观念的“个人解放”转变为作为革命观念的“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有学者考察了对五四运动性质的“反帝反封建说”是如何取得经典地位的,强调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系统论述充分体现了革命、理论和历史的统一,此后人们再谈及五四运动,很多都是围绕毛泽东的论断而展开的。国史通史研究和编纂具有根本意义努力构建国史通史“八通”研究方法党史是国史的核心,国史研究深化和拓展党史研究。从严格意义上说,国史主要是指国史通史。国史通史研究和编纂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根本意义,其学理基础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思维、哲学思维及其思想理论体系。有学者提出了国史编纂学,努力构建国史通史“八通”研究法。他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历史观的指导下,国史研究和编纂围绕关于新中国的国家理论,构建并形成国史观、国史理论和国史研究理论。国史、国史研究的综合性也决定了国史通史研究和编纂的多重性。概括起来,国史通史具有如下相互联系、交叉融合的“八通”研究和编纂法:中华民族史总体法,新旧中国对比法,改革开放前后历史时期统一法,“五位一体”统筹法,思想、制度和实践融合法,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法,中国与世界比较法,党史国史一体法。(作者宋月红、孙钦梅、章舜粤单位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学篇】回顾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创发展文化建设新征程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学术界对新中国文化建设史研究给予高度关注。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70年来我国文化发展最重要的一大理论成就,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立足民族本位、依靠自身力量,更要有世界眼光、现代意识和全球视野。在总体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传统文化市场向现代文化市场转移、中国文化市场向全球文化市场开放、城乡文化市场融合发展、现实文化与网络文化市场交相呼应等状貌特征。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趋势。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遇,新的创意、新的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以当代审美和当代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共享的文化成果,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动能。5G构建“文化+科技”战略新格局重构文化产业布局推动跨越式发展5G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连接技术,是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学者指出,在以5G为背景的“加速度”时代,5G带来的数字技术创新,将促使文化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为文化产业赋予更多的新内涵,催生更多业态涌现,具有可视化、交互性、沉浸式等特性的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将成为5G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5G通信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传输和处理数据的速度,在“万物互联”语境中,网络攻击具有前所未有的“连锁效应”,这对移动办公安全、敏感数据乃至国家基础设施都带来致命的影响。学者认为,首都作为全国文化、科技高地和5G的首批试点城市,为5G时代“文化+科技”的战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9年中关村5G创新应用大赛”“2019世界5G大会”“北京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北京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的公布,意味着北京将集中优势力量在5G关键元器件等技术及应用薄弱环节补齐短板,这有助于首都文化企业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提前布局,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以业态创新开辟文化消费新模式探索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随着新业态的涌现及影响力的提升,以文化科技为核心支撑的数字创意产业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学者指出,新常态下数字文化产业表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为中国经济发展走出工业化迈向后工业化阶段发挥了引擎功能,其业态彰显出的“跨界创意融合”特征,有助于文化产业寻求价值链的提升、重塑和协同,推动了传统的文化产业通过融入新技术、新模式、新要素等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新业态必然需要新消费模式与之相适应,有学者在论述消费新模式时,以“消费降级”的批判性质疑为突破口,梳理了当前电商平台消费模式、“线上+线下”一体化消费模式、垂直传播消费模式、IP产业和IP消费模式、网络直播消费模式、众筹消费模式、文惠卡消费模式,重新配置了传统消费模式的生产关系,展现了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学者认为,社交网络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影视剧中弹幕的流行、消费者对网站评论的关注等,都彰显出数字时代生产、营销与消费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打破。夜经济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夜间文化消费得到培育与拓展《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的出台,使得“夜经济”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学者认为,“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也彰显城市的现代化治理水平。“夜经济”的爆发式增长进一步促进了消费升级,体现出新时代人们内在的更高的文化需求、中国城市构建新的社会功能的需求,以及新一代消费群体时尚、浪漫、休闲的新潮流。大力发展“夜经济”,有助于驱动当代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学者指出,北京出台《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旨在推动北京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费品牌,而实现这一目标,应跳出“深夜食堂”的传统思路,完全释放夜间消费潜力,这需要破解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夜间消费有效供给不足、夜间经济整体布局不足等突出问题。强化夜间文化消费内容的时尚化、创意化、体验化是拓展消费空间的关键,而持续优化夜间消费环境、加强“互联网+”宣传助力夜间消费,以及精准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等,成为探索北京夜经济消费的重要途径。(作者王林生为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金元浦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法学篇】民法典编纂意义重大引发学界讨论与热议2019年12月23日,民法典草案以完整版形态首次亮相,并首次提请立法机关审议。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法学界从未停止过对民法典编纂中难点疑点问题的讨论,其中既有民法基础理论及民法典内在体系的研究,比如对民法典编纂体系而言,有学者对我国民法典编纂采取的“两步走”思路进行反思,认为结合当前立法实际,有必要对这一立法思路进行修正,回到法典化的目标上来,完善民法典的整体设计,对总则编和分则各编草案进行系统的整合,也有各分编相关制度构造及立法技术的分析,比如有学者在对民法典担保权编立法模式的研究中指出,担保权独立成编,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既符合法典编纂的形式逻辑,也有利于激活各类担保交易,且域外担保法改革确有先例。还有针对司法实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的探讨,比如大数据时代公众普遍关心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学者认为草案应当跳出“信息自决”的束缚,以信息保护和信息利用平衡为视角,重构相关内容尤其是信息处理的合法性条款,从而实现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保障相关产业发展的制度目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引发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改变,也给法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大量立法空白需要填补,网络空间衍生的新问题也需要法学理论予以解释。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部门法领域的基础理论、立法规制、法律适用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的“深度伪造”问题,大数据“精准画像“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个性化算法模型信息推送问题,算法偏见甚至算法歧视问题,以及人工智能武器化问题等等,都引发全球性的法理与伦理争议。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内服服务方面,网络生态治理就成为突出问题。全民法治期待高涨与各方认识偏差并存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需要理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立足现实,继承传统,借鉴西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构建。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战略要求。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这是因为全面从严治党对依法执政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完善经济法治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对建设法治政府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对建设法治社会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法治提出新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法治建设仍然存在不足,比如全民法治期待高涨与各方法治认识偏差,法治建设宏观成就巨大但公民个体微观感受不佳,法治倒退论不时响起。在这情况下,应将法治建设的重心转向更加具体的实践方面,倡导“微观法治”,让法治成为公民的生活常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成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识国内法的域外适用问题引发国内学术界关注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要坚持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特别是近两年来,围绕美国对中兴、华为等中国公司的打压,以及美国压力下加拿大对孟晚舟女士的非法扣留,“国内法的域外适用”或者“长臂管辖”问题引发国内学术界广泛关注。为积极应对全球治理变革,法学界围绕“国内法的域外适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课题开展研究。“长臂管辖”是美国的惯用手段,近几年美国愈加频繁地在涉中国事项中滥用“长臂管辖权”,也引发国内学者对我国国内法的域外效力和域外适用问题进行思考。有学者认为,不同于美国霸权主义的“长臂管辖”,在不违反国际法的基础上适度采取国内法域外适用措施,可以起到保护本国企业和公民利益的作用,这与中国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保护诉求基本契合。(作者刘晶晶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支振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新闻传播学篇】新闻传播学成为显学各学科成就前所未有新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在70年的学科发展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学者认为,“新闻无学”的认知和论争贯穿其百年学科史,但新闻学最终形成理论谱系并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显学”;学者认为,新闻史方面通史、专题史、个案史、史料整理方面成绩斐然,研究方法突破了过去的革命史范式;学者认为,中国传播学发展分为理论译介、理论发展、理论批判和理论创新四个逻辑主线,如何突破西方理论的问题语境和阐释框架,形成本土性的思想成果,依然任重道远;学者认为,中国广告学从无到有,从一个研究领域到一门独立学科,经历了宣传话语、去意识形态话化、市场逻辑主导、技术与断裂的转型四个阶段的历史演进;学者还认为,新闻传播学科研究方法上依然存在质化与量化之间的争议、方法对知识贡献的价值不大、方法会束缚研究者、量化研究过于简化等不同声音。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影响远建设性与断言式新闻流行传播技术的发展一直在重塑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最近又引发了建设性新闻和断言式新闻模式的流行。建设性新闻主要根植于积极心理学,要求采用积极心理学中的不同技巧进行采访报道。它关注的议题包括政治挑战、冲突和社会问题。报道框架集中于对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注重赋予受众权力。建设性新闻能对受众的情绪带来积极影响,促进受众精神的健康,有更强的社会政治参与感,推动社会稳定。建设性新闻对改善我国网络环境中的负面化情绪具有较大意义,媒体可以通过采用建设性新闻的方式对受众情绪加以引导,促进其产生积极的态度与行为。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不断改进, 新闻的传者与受众愈加重视新闻时效性,其结果之一就是断言式新闻逐渐取代传统的确证式新闻,成为当今全球的主要新闻模式。断言式新闻有利于促进传统新闻定义向“对话”与“知识”转变,并从生产过程出发关照新闻失范行为,进而反思“后真相”的新闻模式。这一新闻模式强调,如果我们发现记者或内容提供者只是让人们说话,却不尝试核实事实、质疑断言和检验证据,那他们就在践行一种新闻失范行为,而不需要等到对新闻生产结果的判定。区块链技术助力提高公众信任高度透明性实现权威重塑可能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偏向空间的技术,目前还处于理论建构阶段,它将在互联网上建立一本公共账簿, 所有参与者都被允许记账和核实,这点决定它能够对“后真相”进行重构。尤其是在构建透明公开的新闻生产模式、社交传播平台、重塑公众信任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学者认为,社交媒体中区块链技术能够扩大传播的空间,有效地将碎片信息整合到公共的新闻公告板上。在传播过程中,“技术把关”代替传统的“价值把关”,中心节点的存在将不再固定,由人们自由决定。学者还认为,在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中,透明性是一种追求事实与真相的方法与程序,其背后包含了互联网时代机构媒体针对当下新闻业危机的自我救赎和权威重塑。区块链技术提供了这种技术操作上的可行性。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范式,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高度透明性、防篡改和可溯源等特性, 为陷于重围中的机构媒体新闻生产的透明性重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大数据背景引发对隐私问题关注隐私权保护需多种手段齐头并进近十年来,互联网技术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学界对隐私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学者认为,大数据时代隐私侵权的一个新特点是隐私主体对隐私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痛苦”会“无感”。这种伤害不能及时感知, 它有滞后性, 因而其造成的“精神痛苦”往往会更严重。学者认为,公共监管机构、商业机构、公众对隐私问题都负有相应义务。我们不仅要借鉴欧盟、德国、美国监管部门与立法机构的经验,尤其要借鉴全球性商业巨头在数字信息经济中平衡商业利益与公众伦理诉求的做法,以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个人自控层面建立一套隐私保护机制。学者提出,未来的立法可在信息与数据之间作出区分,研究将信息纳入市场机制考虑其财产化的可能;延用分级理论中“保护弱者”的理念,通过事后救济补偿数字弱势群体。(作者黄春平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来源:北京日报图片:楚云舒 流程编辑:吴越

冉求

论文发表,先从了解C刊开始!

C刊应该是我国大学生涉及到非常多的学术话题之一。然而,很多学生依旧对于SCI、C刊、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A类、B类、C类期刊等概念模糊不清,今天我就来写一篇具体的分类,来帮助大家了解C刊的构成以及与其他刊物的区别。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期刊分类和概念区分。在此之前,先看一下核心期刊的定义,通过百度词条,我们了解到,核心期刊——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期刊分类国外核心VS国内核心国外核心:在学术生涯中,提到最多的国外核心是SCI、SSCI和EI。这三类期刊我们只要知道人家是国外的,不是我们国家的就好,暂时不在本次文章中做具体剖析。国内核心:我国核心期刊中普遍被人提及的主要分为5个板块,分别是,1)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又称北大核心,PKU2)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又称南大核心和CSSCI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统计源,ISTIC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又称CHSSCD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又称CSCD这5类期刊针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医学类等,都有不同的遴选要求和侧重点。医学类的可能会倾向于统计源(ISTIC),人文社科类的可能会倾向南大核心(CSSCI),自然科学类的可能会倾向中科院核心(CSCD)。除此之外,还有万方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武汉大学的“中国核心期刊目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报(主要收集了许多大学的学报)等,不经常被我们提及,想了解可以去查查资料,不想了解也无妨。概念区分1)核心期刊和普刊这个简单,除了核心以外,其他应该都可以当作普刊。2)核心期刊 VS C刊核心期刊范围更广,大家经常说的核心期刊,包括上文提到的那几种,也包括国外的核心期刊。C刊,正常来说,指的是CSSCI,但是也有人会把C刊和核心期刊划等号。3)平常大家口中的C刊大家挂在嘴边的C刊主要有两种,核心期刊和南大核心(CSSCI)。CSSCI对于人文社科类的要求标准相对于北大核心等期刊来说是比较高的,所以其发表的难度可以排在第一二的位置了。大学生平常说的C刊,多指我国所有的核心期刊。高校老师所说的C刊,多指CSSCI。4)A类、B类、C类期刊 VS C刊ABC类是每个高校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对不同期刊做的划分。与自身研究领域极为相近的划分为A类(有可能会被学校称为权威期刊),以此类推,有的高校还会有D类。在这些分类中,地位比较高的学校,其所针对的期刊基本都是核心期刊,当然也有可能包括某些质量比较好的普刊。其中最容易引起大家疑惑的是:C类期刊指的是C刊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可以理解为,ABC类是C刊的再次划分。有些学校地位较高,可能用的全部都是C刊,有些学校可能在C类期刊中会包括普刊。换言之:C类期刊可能是C刊的一小部分,这要结合每个学校的自身情况来讨论。5)国家级、省级期刊 VS C刊很多人会潜意识的认为,国家级期刊是C刊,省级期刊是普刊。其实并不然。按照正常来说,每个省市都会自己办一些期刊,国家也可能有符合自己地位的期刊,但是和ABC类期刊一样,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有些C刊也包括国家级的,也包括省级的。其他可能要注意的小问题:1)发表费用方面:核心期刊发表免费,普刊发表付费。普刊发表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出版社邀稿;或者自己写的好,投稿免稿费。但是一般投稿的都会投核心期刊。发表难度:不用比了,常识性,哈哈。审稿周期:核心审稿周期,可长可短。核心期刊审稿分两到三个阶段,最初阶段是最快的,英文名称为desk rejected,如果要是过了这个阶段,审稿周期就会便长,2-6个月不等。普刊审稿周期短,一个月左右没什么问题了。2)见刊VS录用审稿通过就会被录用,发录用通知,但是见刊还要排队,录用和见刊之间的时间跨度一般都是很长的。国内核心期刊也好,普刊也罢,见刊时间都很长,可能要等半年多。这个对于项目结题和奖学金评比是需要注意的。视各高校或各单位的具体情形而定:有的学校项目结题时,必须要见刊,有的学校拿到录用通知即可,奖学金等加分项的评定亦是如此。总结写在最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大学生来说,论文发表之前对于我国各个领域的期刊排名和分类要有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够找到自己的领域,根据每个期刊的具体要求来提升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

红高粱

六招告诉你如何用60分钟阅读完一篇30000字的学术论文

做学术研究的必备功底就是阅读论文,但是大部分核心期刊论文往往写的很长,2-3万很正常,而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快速高效的阅读完一篇学术论文成为我们必备的基本功。今天我就从一名编辑的角度告诉大家如何快速的阅读完一篇学术论文。之前作为一名学生,我往往每年都批量下载大量的学术论文,想着日后学习研究之用。可是现在回过头来,这些论文大部分成为了历史档案,只保存在我的电脑中,重来没有映入我的眼中。这一方面与我自身的阅读习惯(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有关,另一方面与我没有掌握科学的研读习惯有关。研究生毕业之后,我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编辑,因此在阅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己也在逐步的探索如何更加高效的阅读。下面是我的基本观点,欢迎大家拍砖。一、先储备基本学术常识。这方面主要是指一些基本的学术概念,学术人物,学术观点等,这样可以让自己能够快速的理解一篇文章的核心观点与争议点,你会在不自觉中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我建议大家可以通过通读权威教材、学术史文献资料的方式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二、聚类划领域阅读。建议大家将一个主题,一个领域的论文放在一起进行阅读,这样能够减少刚进入一个领域或者接触一个新概念时的陌生感,让自己轻车熟路的阅读文献资料。这方面建议大家先阅读一些经典的论文,然后再延伸阅读其他论文,这为后面的跳跃式阅读奠定了基础。三、比较式阅读。在我们进行完基本的常识储备及聚类划领域之后,我们就可以拿出几篇就同一主题做研究的论文进行比较式阅读,可以人为将论文进行分解阅读,不断比较分析,找到每一部分的核心观点,跳跃那些无关紧要的部分。四、先阅读摘要部分,再阅读一级标题,最后再根据研究主题进行跳跃式阅读。一般来说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其摘要部分是其核心观点的展示区,如果对某一主题或者领域有深入的了解,那么只需要阅读一下摘要部分,然后找到论文的核心论证逻辑与论据即可,其他部分可以不再阅读。如果不是那么了解,那么在阅读完论文的核心观点之后即需要研读一下一级标题,看一下本文的主要价值所在。并不是所有的论文都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少论文可能仅是辨析了一个概念,或者介绍了一种制度,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论文的不同价值所在选择是否跳跃式阅读,哪些是需要重点研读的,哪些不是?五、做好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论文的精华所在,是我们判定一个问题是否值得研究的重要参考点。人都遗忘的毛病,但是这种遗忘并不是彻底的遗忘,而是潜意识的遗忘。一般只要拉出一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或者是框架结构,我们就会在脑中自动的闪现我们之前阅读到的文章。所以利用一定的时间去做文献综述对于我们提升阅读的效率,避免重复阅读都是非常有用的。六、充分利用各种表达机会。文献的阅读更多的是一种输入,文献综述虽然是一种输出,但是往往没有摆脱文本,只有自己表达出来,特别是向众人表达出来,我们才能够发现其存在的巨大价值,让我们发现哪些内容我们理解了,哪些内容更值得深入研究分析,哪些内容可以更精炼表述。以上是我关于提升阅读效率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用,也欢迎大家积极拍砖交流,更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方法。

道教学术思想的核心——“五大经”

在道教《道藏》中的经书千千万,在这千千万本经书中有这样的五本经书,它们被称之为道教学术思想的核心,这五本经书就是所谓的“五大经”。它们分别是《道德经》、《阴符经》、《南华经》、《黄庭经》和《文始经》。先来说说《道德经》,它是战国时期老子所著,相传他骑着青牛到函谷关留下著作《道德经》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一部无比珍贵“万经之王”。从古至今能真正理解这本经书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因为到现在谁都没法准确的说这本经书所蕴含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就拿我个人来说,在不同时间,不同心情,看这本书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还有就是现在流传下来的《道德经》疑似被篡改过。《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而它是谁写的,到现在还没说法不一,最大可能是黄帝之著作,这本经书我之前也是看过,经文比较短,经书具体意思我不敢妄自信,这是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句经文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而《南华经》则是庄子所著,这本经书在我看第一章的时候就已经被深深吸引,第一章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而这本经书个人猜测,主要是讲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和“逍遥自在”思想。而《黄庭经》相传是西晋时期魏华存所写,魏华存是一个坤道,四十多岁到南岳衡山修道,最终飞升成仙,只留下一部《黄庭内景经》。后来,她被封为“南岳娘娘”。这本经书被内丹家奉为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文始经》作者是关尹子,和老子是一个时代之人,相传是老子的弟子,后被称为文始真人,这本经书里面所说的道,和老子所说的道非常的相似,其为顺其自然!“五大经”中又以《道德经》为道教崇奉思想之中心,是必修之经典!

常名

一些专业核心期刊为何经不起“深挖”

□ 胡 波新年伊始,继一篇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奇葩文”刷屏后,另一份核心期刊《银行家》又火了。有学者发现,该期刊主编在杂志开设的“父子集”专栏中,长期刊发自己的书法作品和年幼儿子的散文,至今已有数十篇。目前,《银行家》杂志社的上级主管单位山西省社科院回应称,将对杂志社进行全面整顿,对主编王松奇进行相应处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句话虽有些江湖气,但本该是纯洁的学术平台,更不能因为“学术不端”而沾染江湖气。要知道,网络是有记忆的,是会留下痕迹的,不要觉得专业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根本没人看,就可以胆大妄为。你的文章只要一收录进“知网”,就会被更多人下载和浏览,成为一种可传播的公共产品。那些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出格”论文,都有可能被读者“挖掘”出来。笔者也有发表论文的需求,依照平时向期刊投稿的经验来看,能够刊发如此吹捧导师文章的核心期刊,毕竟是极少数。在当下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下,为了跻身于“核心”的行列,不少期刊还是有着“核心”的焦虑,有的期刊非常注重办刊的质量,为了赢得学界的口碑,始终坚守学术的初心和底线。当然,也有期刊为了提升“影响因子”,在学术竞争的赛道上“抄近道”。笔者发现,在不少学术期刊尤其是在一些不知名、学术水准较低的刊物中,设置跟期刊本身定位和研究领域完全不搭边的“板块”的也不在少数。我们当然可以批评这些期刊定位模糊不清,浪费学术资源。但是,深层次地看,这与当下学术评价的生态系统也不无关系。众所周知,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研究生评奖评优以发表论文为重要评价指标,这导致高校师生发表论文的总体需求增大,而一些刊物很能“认清时势”,顺势而上,什么板块都会设置,既收取了高额的版面费,也满足了师生的实际需求,供需双方之间似乎达成了一种“共谋”。此外,一些学术评价机构对核心期刊的评价,往往也只注重“影响因子”这个单方面的定量因素,并不会考虑期刊定位、板块设置、编辑加工质量、读者满意度、社会影响力等定性、综合性因素的权重,这也是导致一些核心期刊容易产生“怪现状”的根本原因。当下,对于那些在审稿机制上存在漏洞,或并无实力维系办刊能力和要求的核心期刊而言,单靠其内部自律建立“自纠自查自改”的机制,几乎是缘木求鱼,难以起到实际作用。要改变一些核心期刊“掉价”的问题,除了要建立科学、完善、全面的评价体系,还要引入第三方评审、监督和管理的责任。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建立核心期刊“黑名单制度”,对学术期刊进行相应的约束和惩罚,保证办刊的合规合法性,使其经得起舆论、学术共同体的考验,从而促进形成更加健康、有序的学术期刊生态。

见面礼

撰写论文之前你应该明白:何谓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

如果你已经是一位大学本科在校生,那么恭喜你了:要毕业你必须完成毕业论文。如果你是一位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了,那么也要祝福你了:要拿学位证你必须完成学位论文。如果你是一位研究员或大学教师,那么恭贺你了:要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顺风顺水你必须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正如流行谚语所说的那样:“不发表便灭亡”。显然,学术论文已经成为学生获取毕业证或学位证、研究人员和大学教师获得职业发展的要素之一,为什么学术论文具有这样的重要性呢?这也正是我们要去追寻的论题,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何在?对于“学术”一词,《辞海》解释说:“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如学术论文。”关于“价值”,《剑桥在线辞典(英语)》给出了三个常用解释:一是可收到的金钱数量,二是某人某事的重要性或价值,三是某东西的有用性或重要性。学术论文就是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记录和展示研究成果的一种载体。传统观念认为,学术论文是学术期刊经过“同行评议”审稿而正式刊载的学术文章。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学术论文,也正是通过这一途径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的。然而,近十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一种新的学术论文载体应运而生,这就是预印本论文的网络储存与展示,比如预印本网站arXiv.org就是这方面的代表。预印本(Preprint)是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还未在正式刊物发表,而出于和同行交流的目的自愿通过邮寄或网络等方式传播的科研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后者与前者的区别,在于没有经过专家的“同行评议”审稿。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很容易判断凡是经过“同行评议”审稿而刊载的学术论文一定具有真实的价值,没有经过“同行评议”审稿的学术论文就谈不上价值了。其实,这个判断是不准确的。准确的判断规则是:无论是否经过“同行评议”审稿的学术论文都可能具有或者缺乏某种程度的价值。价值与核心价值很显然,学术论文的价值是指一篇学术论文所具有的价值的总合,其中自然包括了核心价值。无论是作为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还是描述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的学术论文,其核心价值就是该学术论文所展现的原始的、创造性的、独一无二的研究成果。这个研究成果可能是科学上的新发现或创新改进,以及技术上的新发现或创新改进。这个核心价值,不仅应该作为“同行评议”审稿的考量重点,也应该是学术论文价值评价的关键所在。有学者也指出,学术论文的价值只体现在两个字上,这两个字就是“创新”(张昆,2005)。除此之外,学术论文可能还有一些其它的非核心价值。比如,一篇结构完整、遣词用句精准、行文优美流畅、描述准确生动、推理符合逻辑、表达几近完美的学术论文,就具有科学研究写作范本的价值。核心价值的内涵学术论文核心价值的内涵是什么?周义程(2013)指出:“①发现了一个未知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并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体现了研究选题及研究结论的创新;②解决了一个既往研究没有解决的已知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这体现了研究结论的创新;③发现了一个既往研究成果没有关注到的新问题,并对这个新问题的重要性做了深人论证,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价值所在,这体现了研究选题的创新;④虽然某个问题已被既往的研究成果所解决,但本论文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明材料或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这体现了研究材料或研究方法的创新。在前述四个方面中,第一方面原创性程度最高,第二和第三方面原创性程度次之(第二和第三方面究竟哪个原创性程度更高,要对解决的问题和发现的新问题的价值加以比较后方能大致确定),第四方面原创性程度相对较低”。尽管在学术界对于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的认识和描述,可能还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是,从基本原则上看,周义程先生的论述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综述性学术论文,尽管它主要是对某课题相关的研究历史、现状的分析与归纳,但其中关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的论述,可视为有限具有核心价值。另外,在某些科学技术领域,对于一些证实性质的学术论文,虽然不完全具备前述的核心价值性质,但仍可视为有限具有核心价值。例如,临床医学领域里的“大样本、多中心”的实证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就属于此类。总之,在动笔撰写论文之前,弄清楚什么事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是有意义的。首先,毫无核心价值的论文可以说没有必要去撰写和发表(尽管这样的要求过于苛刻)。其次,先明白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存在或可能存在于何处,对于开展研究和论文撰写都有重要的作用。(图片来自网络,仅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