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完善评价制度 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嬴驷

完善评价制度 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三大体系#学术评价体系作为一种嵌入式的制度架构,对于各类主体的学术活动及其交互行为发挥着重要导向与调节作用,是学术主体开展学术活动的指挥棒。然而,近年来学术评价领域也出现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问题。为此,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旨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多维尺度协调、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分类评价体系,逐渐由重数量、重过程向重质量、重结果转变,从而营造包容性的学术生态,激发学术主体主观能动性,提升学术研究质量。准确理解学术生态的蕴涵“生态”是生物学专业术语,指的是生物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存状态。随着学科交叉与融合,“生态”这一概念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广泛使用。“学术生态”即指学者、学术单位或研究机构、学术共同体等主体的生存状态,既包括不同学术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又包括了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学术生态主要由主体要素与环境要素构成。其中,主体要素由学者(个体)、学术单位(种群)和学术共同体(群落)构成,表征为不同的生物层级,同一生物层级的学术主体之间存在相互竞合关系,并且在多重身份之间来回切换;不同生物层级的学术主体层层嵌套,并且进行着跨层级的物质、信息与能量交换。环境要素主要由物质环境与制度环境构成,物质环境即工资福利、绩效奖励、科研经费等,能够直接影响学术主体的生存状态;制度环境即调适学术主体活动与行为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及道德规范,能够优化学术生态的资源配置,为学术主体生存状态提供制度保障。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应以其约束条件作为突破口。就主体条件而言,主体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一项重要约束条件,学术治理主体是否遵循了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导向,学术期刊能否坚守办刊宗旨与办刊特色,学者能否秉持从业初心并遵守学术规范等,以上种种都是不同主体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营造出不同的学术生态。就制度条件而言,关键是要明确破“五唯”之后,应立什么。当前国家与地方正在积极探索分类评价制度,在清理“五唯”问题的同时,亟须建立新的评价标准。近年来,一些高校试行了新规,不少做法尽管有待完善,但仍然不失为分类评价的有益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推进“三评”制度改革的决心。就物质条件而言,教学与科研不仅是学者们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也是其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因此,能否保障具有吸引力的物质条件,是科研队伍能否壮大、科研人员是否积极与敬业的一项重要条件。要处理好吸引增量与盘活存量的关系,既要加大对青年学者的支持力度,也要保障资深学者的待遇条件。以良好学术生态提升学术研究质量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建设。一是坚持分类评价导向。按学科领域划分,应根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不同学科领域,对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艺术表演创作等不同类型的成果和人才进行分类评价;按人才培养功能划分,应根据教学型、科研型不同类型的成果和人才进行分类评价。二是要完善学术评价主体相关制度建设。制定评审专家遴选标准,开展评审专家学术背景调查与资质审核,推行小同行评议制度,构建评审材料推送与评审专家反向选择相结合的双向选择机制。将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学生等主体纳入评价主体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与保障各方评价主体的话语权。三是要完善学术评价客体相关制度建设。构建统一的个人学术信息与学术诚信平台建设,做到申报人信息能够一键式导入与填写、一站式调取与审核,减少课题申报人在填写各种表格和材料上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从而让申报人将重心放在课题构思与论证上。四是要完善学术评价结果应用相关的制度建设。构建评价结果咨询解释、复议申诉机制,公示期内要开设多种渠道并确保有专人及时响应,对咨询者的疑问一一作出实质性回应,充分阐述评价结果的科学依据与实用意义。组建异议处理委员会,明确委员会成员职责,规定异议处理流程与最长时限,对异议处理结果进行公示并给出明确依据与详细说明。五是要加强学术评价过程监管。评审前应与申报人、评审专家、工作人员签署诚信承诺书与评审协议,划定评审工作的底线,详细界定评审内容、评审标准、评审流程、评审责任等。评审中应实行重点监督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强化重点环节监督,加强对各类主体履职尽责和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评估。评审后应逐一对照评审协议核查评审工作完成情况,协议履行情况应作为日后评审专家遴选的重要依据。第二,学术期刊要坚持办刊特色,传播高质量学术成果。一是完善审稿专家遴选、退出与责任机制。学术期刊应认真调查与核实审稿专家的教育与科研背景,确保专家的研究领域与审稿领域相匹配;加强与审稿专家的合约管理,建立审稿专家信用评价体系,明确约定审稿期限,对于多次未按期返回审稿意见的专家,应予以提醒、暂停甚至取消审稿资格。应加强审稿意见管理,审稿专家应围绕选题价值、研究方法的适用性与科学性、论述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创新性与实用性等方面给出较为细致的审稿意见,学术期刊应仔细甄别并谨慎使用缺乏实质内容的审稿意见。二是推行小同行评议机制,学术期刊应根据审稿专家的学术成果,细化其研究领域和方向,将待审稿件推送至小同行进行评议,以提升审稿意见的专业性与科学性。三是采取“互联网+论文”的形式,多渠道传播最新学术成果。传统的纸质期刊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在被录用后往往需要再等待数月乃至数年才会刊登在纸刊上,研究数据与研究结论的时效性会大打折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学术期刊应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微信官方订阅号、网络首发与优先出版、开放科学计划等网络传媒形式,实时推送学者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样既可以缩短发表周期,保障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又可以使读者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学术前沿,促进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第三,学术单位适时调整管理体制,以制度创新推动组织发展。一是优化服务,强化服务意识。优化科研审批手续、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学术单位行政人员的角色和意识应由“管理”转向“服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各项科研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完善的流程支持。鼓励学术单位在各个基层学术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科研助理,协助科研人员办理行政事务与开展学术活动,将科研人员从琐碎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以专心学术研究。二是构建多元学术评价体系。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要以政治方向、学术创新、社会效益和学术价值为原则导向,研究成果不拘泥于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形式,逐步提高咨政建议、培训讲座、人才培养质量等评价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三是拓宽专业技术岗位晋升渠道,允许教学效果突出、学生评价优秀的任课教师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并结合公共课与专业课的特征,设置共性与个性评价指标,明确教学型人才的岗位任务与评价标准,合理配置公共课与专业课任课教师的晋升比例。第四,学者要坚守职业底线,秉持学术初心。学者应不断修炼教学和科研两项基本功,以教书育人、传播知识为使命,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双向反哺。一方面,要在教学备课中认真梳理前人成果、探索学术前沿并吸纳研究方法,积极构思与撰写科研成果,从而实现以教学促科研;另一方面,须将研究成果与学生分享,将新理论、新方法通过课堂教学、讲座论坛等方式传授于学生,从而实现以科研促教学。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出台相应举措,如设立教授终身成就奖等,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和激励制度,鼓励和引导广大学者潜心做好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作者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杜宝贵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乃今得之

学术长文|电力用户行为模型: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本文约1万字,建议读者收藏后品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王毅、张宁、康重庆、奚巍民、霍沫霖,在2019年第10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指出,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广泛的用户互动为电力系统提供了灵活性、实现个性化的用户服务,成为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智能电表等信息获取手段的不断普及,电力系统“物理-信息-社会”深度耦合的特征日益突出,对电力用户的分析面临手段上的突破,以物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成为重要趋势。本文提出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概念,借鉴社会学对于用户行为的解读,从行为主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和行为效用五个方面进行剖析,然后进一步延拓为集群行为和预见行为;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阐述用户行为模型的研究意义;最后对电力用户行为建模的理论研究框架进行了分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推进使得广泛用户互动成为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需要电力系统提供更多灵活性平抑其波动性,而传统电力系统中用户往往是“被动用电”,没有主动地参与到与电力系统的互动中去,其灵活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售电市场的不断放开客观上要求售电商更加重视电力用户的用电体验,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售电服务以提升自身竞争力。智能电网为广泛用户互动提供了物理、信息和市场全方位的支撑: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等的并网,电力用户从消费者转变为“产消者(Prosumer)”,能够对用电设备、储能等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实现效用最优,这为用户互动提供物理基础;智能电表和通信网络、数据管理系统共同构成的先进量测体系(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AMI),在采集用电数据,实现能量流与信息流双向流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用户互动提供信息通信基础;开放的售电市场将催生繁荣的商业模式,从电价设计、用户代理、需求响应等各方面开展用户服务,为用户互动提供市场基础。电力系统除传统电力设备外,还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撑,以及调度员、用户等人的参与。电力系统日益成为一个“电力-信息-社会”高度融合的复杂系统,单纯的物理视角建模不足以全面描述电力系统全貌,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经济、社会因素和人的行为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物理-信息”耦合电力系统的研究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重点考虑信息安全、大数据技术等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为电力系统提供信息视角。然而目前研究对“物理-信息-社会”深度耦合电力系统的社会视角建模较少,对电力系统中的“用户”建模不够。电力负荷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具体包括综合负荷建模和负荷预测等,为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稳定性分析等奠定了基础。对用户负荷的研究也主要关注其电气特性或功率特性,或开展综合负荷建模(如构建ZIP模型)以用于电力系统网络计算;或对电力负荷进行若干相关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和预测,以用于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电力负荷是由于电力用户使用电器而产生的,传统电网仅关注负荷本身,而没有关注到电力负荷背后的电力用户,没有充分考虑电力用户行为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即对需求侧的建模仅考虑负荷的电气特性,如物理视角的综合负荷建模,而不分析海量用户本身,对电力用户行为的分析较少。随着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对需求响应、能效管理、用电大数据分析等相关的研究也较多。部分研究从物理视角构建面向用户需求响应等的优化模型;另一部分则开展数据驱动的分析,通过聚类等方式对用户某些特定用电方式进行电价设计,也有开展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面的研究。数据驱动的分析(Data Analytics)本质上是将数据转换为知识从而做出更好决策的过程,一般来说包括三个阶段: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tics),对数据的基本特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预测性分析(Predictive Analytics),感知未来数据的发展趋势;决策性分析(Prescriptive Analytics),通过数据做出一定的决策。为了支持售电商、用户、负荷聚集商、配电网调动员和数据服务提供商的业务,遵循描述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和决策性分析三个分析阶段,智能用电数据分析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可以分为负荷分析、负荷预测和负荷管理等。在负荷分析方面,具体包括坏数据辨识、窃电检测和用电模式辨识等研究;在负荷预测方面,具体包括不含智能电表数据预测、含智能电表数据预测和概率预测等研究;在负荷管理方面,具体包括用户特性辨识、需求响应资源定位和需求响应实施等研究。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已经在用电数据分析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在需求响应、电价设计、系统运行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研究往往还是围绕某一具体应用开展的,类似于“面向过程”的程序编写,缺乏对电力用户行为体系化的认知,没有“面向对象”的整体设计。也就是说,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准确分析电力用户行为的确切含义,也没有“系统性”地构建“用户行为”的模型,对用户行为的认知没有像“物理-信息”一样上升到“系统”或“模型”的层面。当下,行为学和社会学在各个行业的研究与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Nature)期刊出版社研究专门开辟在线论坛供研究者探讨和分享行为学和社会学研究及其在各行业的应用,能源行业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未来在需求侧建模与分析时,需要提供更多的社会学、行为学等视角,以重新审视未来越来越“主动”的电力用户。电力系统中的用户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鲜有现成的解析化模型可以进行分析,所以电力用户行为的建模是难以模型驱动的,而海量用电大数据为数据驱动的用户行为分析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本文以电力用户行为为核心,从社会学视角剖析电力用户行为的基本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将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构建转化为一系列用户特征属性辨识及其关联关系构建问题,从用户肖像、用电结构、用电曲线、用电趋势以及用户集群等方面开展前瞻性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工作,构建数据驱动的电力用户行为建模研究框架。研究工作在我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和售电市场逐步放开的大趋势下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1 电力用户行为模型基本概念用户行为模型的概念在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设计、用户画像、网络推荐、情报文献管理等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以实现个性化的用户服务;而电力用户是在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特定用户,电力用户行为模型是用户行为模型和电力系统的交汇点。1.1 定义“行为”一词具有丰富的含义,在不同研究领域具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本文所描述的电力用户行为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读:电力用户行为是指电力用户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用电活动和表现出来与用电相关的态度。其中产生的用电活动是能够通过传感器如智能电表等计量或察觉到的显性行为;而表现的用电态度(包括是否接受需求响应等)是不容易被直接观察到的思维方式、态度等隐性行为。在社会学领域,人的行为一般由行为主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和行为客体五个部分组成。相似地,图1给出了电力用户行为的基本构成及其延拓。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用户具有自身的效用函数,其所做出的用电行为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用,所以对于电力用户而言,其行为构成中行为客体用行为效用替代。电力用户行为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五个部分:①行为主体:电力用户本身,其中电力用户是具有认知和思维能力的人,拥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信息等属性;②行为环境:影响电力用户行为的外界环境,如电力网络、气象因素、电价因素、节假日因素、其他用户行为等;③行为手段:电力用户为达到某一目标需要采取的手段,包括对所有家用电器、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等的使用或控制;④行为结果:电力用户最终产生的用电曲线或特定的用电模式,即与电网所交换的功率;⑤行为效用:电力用户通过用电给自身带来的效用,包括用电成本(负效用)、舒适度效用、其他某一具体目标达成的效用等。图1 用户行为模型的基本组成反其延拓以上五个组成部分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行为主体(电力用户)根据自身属性和当时的行为环境(外界因素),采取一定的行为手段(使用电器设备),从而产生行为结果(形成电力消费),以实现最高的行为效用(如获利等)。五个组成部分呈现电力用户行为由本征到表象的递进关系、从隐性行为到显性行为的承接关系。需要指出的是,电力用户行为和用户用电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户用电行为仅描述用户用电所表现出来的功率特性,是一种用户显性行为,也就是说用户用电行为是电力用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单一电力用户行为,可以进行空间上的延拓,即集群行为,根据某一用户特性,将多个相似的用户聚集到一起,构成若干个具有某一相似特性的用户集群;还可以进行时间上的延拓,即预见行为,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用户行为的变化趋势,其中用电行为预测(负荷预测)是最常见的一种延拓。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定义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电力用户行为模型就是利用多元化信息,通过优化建模、数据分析等手段,揭示和描述行为主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行为效用、预见行为、集群行为的内在特性及其相互关联关系,实现对电力用户行为的一种抽象和特征的规范化表达。面向某一具体应用的用户用电数据分析类似于“面向过程”的程序编写,是为了作该应用提供特定的解决方案的;而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构建类似于“面向对象”的整体性设计,针对用户行为这个具体对象,设计五个基本构成和两个派生行为,行为模型则是在描述这些行为构成和派生之间的关联关系。1.2 内涵根据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定义,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多元化数据为基础。智能电表等的普及为需求侧的更广泛、更细粒度的数据采集提供了基础,包括用户用电数据、电动汽车充放电数据、气象数据、电价数据等。电力用户是具有一定认知和思维能力的人,用户本身就可以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对电力系统物理元件的建模有先验的物理模型,然后开展参数估计;而对人行为的建模不同,往往是基于大量观测的经验总结,所以需要以多元化数据为支撑,而不是简单的几个物理参数。(2)以优化建模、数据分析为手段。电力用户行为模型一般是以优化建模和数据分析为手段的。如基于一定的效用假设建立一定外界环境下的用户用电优化模型,进而分析用户用电行为;又如用户的社会经济属性如何影响用户的用电曲线,或者用户用电曲线如何反映用户社会经济属性是没有现成模型去描述的,可以认为是一个高维且非线性的映射关系,此时需要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手段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3)以描述行为构成内在特性及其相互关联关系为目的。一个模型一般包含目标、变量和关系三个部分,由于用户行为有五个基本构成和时空尺度两种延拓,所以用户行为模型应该是一系列子模型的集合,而每一个子模型均描述用户行为构成之间的关系,拥有自己的目标、变量和关系。例如,用户肖像辨识子模型,以用户用电曲线为变量,以辨识用户社会经济等信息为目标,构建起两者之间的高维非线性关系;又如用户分布式光伏、储能的主动负荷辨识子模型,以外界环境、用电曲线等为变量,以剥离分布式光伏、储能等为目标,构建起主动负荷出力和外界环境因素以及最终净负荷曲线之间的关系。1.3 外延电力用户行为模型根据用户的基本类型和用户行为模型的子模型,具有不同形式的外延。以用户的基本类型划分,用户类型包括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工业用户和楼宇等,有时负荷聚集商因为其代表某一集群用户与电力系统进行交互,所以负荷聚集商业可以看作一个用户类型。不同类型的用户意味着行为主体类型发生了变化,用于描述其基本特性的属性定义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对于居民用户,可以通过年龄、是否退休、工作类型、所处社会阶层等属性对其进行肖像描绘;而这些属性不能适用于楼宇,而楼层数量、楼宇年限、是否安装能量管理系统等属性则是对楼宇“肖像”的描述。以用户行为模型的子模型划分,用户行为模型构成复杂,内部相互影响,很难通过一个完整的关系构建这五个基本构成和时空尺度两种延拓之间的关系,需要用一系列的子模型描述两个及以上组成部分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行为主体与行为结果之间的映射关系可能是较为复杂的;而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就是简单的加和关系;行为环境与行为手段也可能是复杂的,但对于分布式光伏而言又是可以用光伏板能量转换模型进行描述的。用户行为的子模型众多,将在研究框架中进行详细的介绍。1.4 与其他模型之间的关系1.4.1 从用户行为模型到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用户行为模型这个概念在个性化推荐系统、社交网络、个性化城市导航、人机交互设计、自适应新闻访问等领域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个性化的用户服务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增加盈利。例如在市场营销领域,可以尝试构建用户“肖像”,描述用户的某些关键特征,从而对用户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每一类用户的特性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推销特定的商品等;又如在广告推送领域,可以根据用户的网站浏览记录及其路径,对用户购买行为进行建模,从而推送个性化的广告。从服务提供者角度来看,构建用户行为模型的本质是挖掘用户在不同“动作”(如商品购买、网页浏览等)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从而推断出用户未来潜在的需求或喜好,从而实现高效的个性化服务。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享受到的服务可能是趋同的,或者存在多元化的服务,用户却不能高效地找到最符合自身的服务,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而用户行为模型的构建希望实现服务的主动推荐与提供。从“电力系统被动满足需求”到“电力用户主动需求响应”的转变是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售电市场的放开与繁荣使得市场众多参与主体如售电商、负荷聚集商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例如不同类型的电价套餐、多样化的需求响应合同等,电力用户接受到的服务产品是多样且复杂的,也存在“信息过载”的问题。这就要求为每个用户建立一个用户行为模型,包括用户肖像、用电结构、用电模式、用电趋势、甚至用电态度等,然后根据不同用户的用电行为,减少用户在售电市场中电价套餐、需求响应、商品推荐等方面的服务选择范围,而是进行个性化的推荐或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另外电力系统用户是海量的,只有通过构建电力用户行为模型,才能对电力用户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进而提升服务效率。所以,电力用户行为模型是用户行为模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拓展,如图2所示。图2 从用户行为模型到电力用户行为模型1.4.2 从综合负荷模型到电力用户行为模型在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电力用户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仅仅关注电力系统的物理特性不足以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建模,需要充分考虑电力用户行为的建模,从而挖掘其互动特性。虽然需求响应等的研究已经涉及到用户行为与互动,但主要还是关注用户用电设备安排等更加微观的物理模型。因此需要更全面地对用户行为进行建模,特别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进行分析,真正实现以电力用户为核心的电力系统价值创造。对于整个电力系统,同步发电机组、电力网络、电力负荷、电力电子装备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步发电机组中的发电机、励磁系统、原动机调速系统以及综合负荷建模复杂,其参数构成了传统电力系统需要重点辨识的“四大参数”。“四大参数”辨识为传统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支撑。图3给出了电力系统参数辨识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原来传统的“四大参数辨识”基础上,增加了“电力用户行为模型”,更关注需求侧用户本身的用电行为,尝试发现用户整个用电过程中隐藏的基本规律。在需求侧从综合负荷建模到用户行为建模的拓展是一种视角和思维上的转变,是电力系统模型的一个全新的组成部分,综合负荷建模和用户行为建模构成需求侧建模的一体两面。图3 从综合负荷模型到电力用户行为模型2 电力用户行为基本特性电力用户行为具有效用趋优性、主动性、多样性、可预见性、不确定性、高维复杂性、集群特性和弱可观测性等基本特性,这些特性也将成为构建用户行为模型的基础。下面将分别阐述。2.1 效用趋优性作为有认知和思维能力的人,用户最终产生用电行为一定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通过使用或控制某些电器设备,从而满足自身日常或某些特定需求,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在用户需求响应和家庭能量管理系统中,其内在设置也是通过合理安排电器设备的使用,在满足用户舒适度的情况下实现用电成本最低。虽然用户不能像软件程序一样对自己的用电行为进行精确建模并求得最优,但也是趋向于增加自己的用电效用,降低自己的用电成本。2.2 主动性用户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电力系统的供电,而是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的,为了实现效用趋优,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地改变自己的用电行为。目前开展的需求响应和能效管理等项目都需要充分调动用户的主观能动性,将传统“被动负荷”转变为“主动负荷”。2.3 多样性不同用户具有自身不同的效用度量标准(即效用函数);也因为用电设备的不同,导致行为手段也有所不同;此外,不同区域的用户所受到的外界环境刺激也是不一样的。不同行为主体、行为时段在不同行为环境下所产生的行为结果当然是具有多样性的,包括不同用户的多样性和同一用户不同时段的多样性。2.4 可预见性用户的效用趋优性使得用户行为具有一定内在规律,在掌握了这些内在规律的情况下,可以对用户的各种行为有一定的预见,例如根据用户的历史用电曲线分析,可以预测用户未来一段时间的用电曲线,也可以通过用户的社会经济等信息推测其未来用电的基本模式。用户行为的可预见性来自于同一个用户行为的稳定性以及不同用户行为具有的相似规律。2.5 不确定性用户行为在具有可预见性的同时也具有不确定性,用户的用电行为实质上是用户长期工作与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叠加一系列随机事件的结果。因此电力用户行为模型中将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既可能来源于纯粹的随机事件导致的用户随机行为,又可能来源于未辨识出的用户规律性行为所导致的模型偏差。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不确定性在时间维度上体现为其时变性,对于短期而言,电力用户模型在一天内不同时段、工作日和休息日可能存在差异,对长期而言,随着电力用户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水平的升级以及用电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其用户行为模型也将随之变化。因此,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构建离不开对其不确定性的刻画。2.6 高维复杂性对用户用电行为的刻画涉及到用户的一系列基本属性,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人的行为具有多个复杂的侧面,无法采用几个简单属性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全方位的刻画,因此电力用户行为模型必将存在高维复杂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用户都将是高维用户行为模型空间中的一个实例。此外,用户用电行为与其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人的行为具有高度的主观性,因此相比客观规律而言,用户行为模型往往没有现成的解析数学表达式,而具有复杂的非解析和非线性的关联关系。2.7 集群特性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所以电力用户行为表现出一定的集群特性,即不同用户个体的用电模型在属性空间或者其子空间上自主地形成一系列的组团,每个组团中用户的用电特征趋同,不同组团中用电特征具有明显差异。用户的集群特性为用户模型的聚类分析与组团建模提供了线索。2.8 弱可观测性电力用户行为是复杂多变的,而电力系统与电力用户的信息交互往往仅通过智能电表进行,实现对用电曲线等显性行为的直接观测;而对其内部用电行为,包括单一电器的用电行为、分布式光伏的出力、分布式储能的响应行为、用户态度等隐性行为都无法直接观测。于是需要电力系统融合更多元化和更细粒度的数据应对这种弱可观测性带来的 挑战。3 电力用户行为模型数学表达(略)由于电力用户行为模型是用来描述电力用户行为主要构成及其拓展内在特性和相互关联关系的模型,所以为了规范化地描述电力用户行为模型,需要对电力用户行为的主要构成部分进行数学定义,其中相关的数学符号见表1。表1 用户行为模型数学表达符号汇总4 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研究范式(略)本节将介绍电力用户行为建模的研究框架,包括基本研究范式和研究内容。图4给出了电力用户行为建模的基本研究范式,主要包括数据收集、用户行为模型和用户互动三个模块。在这三个模块中,数据收集是基础、用户行为模型是核心、用户互动是目的,三者依次递进构成闭环,实现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不断更新和优化。图4 电力用户行为建模研究范式具体地,在数据收集模块中,需要广泛地收集多元化的与用户用电特征相关的数据,而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两个途径:①主动获取途径,如智能电表数据、气象数据、电价数据等;②用户反馈途径,包括直接的反馈数据(如对某个项目是否感兴趣等)和间接的反馈数据(如用户对不同电价下的用电行为等)。用户模型模块主要包括用户属性定义、用户属性辨识和用户行为模型更新三个步骤。5 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研究框架在电力用户行为建模研究范式中,用户行为模型是核心,而用户属性的定义又是用户行为模型的基础。电力用户属性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性质:(1)应用驱动性:用户属性是描述电力用户特征的规范化表达方法,用户本身是复杂的,需要海量的属性进行全面的刻画,而构建用户行为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以及用户与电网的优化互动,所以需要对用户的属性进行筛选,保留重要的具有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潜力的属性。例如需要对用户的社会经济信息进行挖掘,以在语音服务、电器推销等方面进行应用;又如用电模式的辨识为分时电价制定等提供基础。(2)属性漂移性:用户的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随时间发生一定的变化,对于属性漂移,需要对用户的属性进行实时或定时地修正,例如基于权值衰减的属性修正方法。为了实现对可变用户行为模型的及时建立和更新,需要滚动地或以一定周期重新获取包括用电数据、气象数据、电价数据和问卷数据等在内的各种用户行为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用户行为模型的核心关系和参数进行更新或修正。(3)属性一致性:用户属性集之间应该保证内在的一致性,不同的属性刻画用户的不同方面,所得到的属性值不能存在互相矛盾的地方,而是相互印证,尽可能全面刻画用户本身及其用电的特性。(4)可评价性:不同属性值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但需要能够对该属性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指导数据的采集和属性的辨识,例如概率化模型可以通过分位数损失评价、分类离散值通过准确度或者分类熵评价等,所有的属性表达应该是具体化的数值表达,并且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包括定性的评价和定量的评价,也有基于统计数值的评价和基于效用的评价。根据以上用户属性的基本性质,以居民用户为例,从内生属性、用电属性和偏好属性三个方面,归纳了反应电力用户行为的若干属性。图5 根据用户行为的构成,归纳了电力用户行为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的多维度研究框架。图5 电力用户行为建模维度分析对于行为主体,可以实现用户的肖像描绘,包括用户基本属性,如性别年龄、职业薪酬、社会阶层、房屋情况等,用户偏好属性,如需求响应意愿、用电偏好等。图6给出了三个用户的平均周负荷曲线和对应的用户社会经济信息,以方便更直观地从用电曲线中获取部分用户社会经济信息。已退休的用户#1018在工作时间用电水平也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未退休的用户#1020和用户#1032除周末外,在工作时间段用电水平较低,这与三个用户的工作状态是相符的。用户#1032的卧室数量较少,其用电水平也相对较低。家中有小孩的用户#1018在较晚的时候仍然有较高的用电水平,可能是该用户房屋类型为平房(类似别墅),所有家庭成员都居住在一起,有家庭其他成员在夜间仍然保持活跃的用电,甚至为了在夜间照顾小孩。三个用户在晚间18 00~20 00之间都保持较为活跃的用电,这与一般家庭用电习惯相符。有学者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搭建起了用户用电曲线和用户社会经济信息的桥梁。图6 用电曲线与社会经济信息对应关系对于行为手段,即用户用电行为结构解析可以做两方面的解读,其一是直接根据总用电负荷对用户某一或某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分解。非侵入式辨识(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 NILM)就是对居民甚至楼宇用户用电行为进行结构解析的重要手段,利用秒级甚至更细粒度的用电数据,将其中用电负荷分解成为若干个单一用电设备的功率曲线。非侵入式辨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还没有充分考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等接入的影响。另一种解读则是对用户不同的分量进行解析,例如将用户的用电行为结构解析为气象敏感分量、电价敏感分量、基础用电分量等;又如将用户用电行为结构解析为季节分量、周分量、日分量等;再如将用户用电行为结构解析为低频稳定分量和高频随机分量等。对于行为结果,可以辨识用户用电的基本模式、用电的动态特性、不确定性等各种指标。通过对负荷曲线的聚类就可以实现用户用电模式的提取,有学者则从稀疏视角重新审视用户用电曲线,认为用户用电曲线本质上是几种用电行为的叠加,如图7所示,然后将用户行为模式提取问题建模为一个稀疏编码问题,能够有效辨识用户用电子模式,实现海量用电数据的压缩。图7 基于稀疏表示的用电子模式提取示意对于预见行为,对未来用电行为的估计可能具有不同的时间尺度,如超短期、短期和中长期。用户负荷预测就是一种典型的对行为结果的预见,为了更好地描述用户用电行为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开展了越来越多的面向单一用户的概率性负荷预测研究。例如有学者提出分位数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对单一用户未来用电趋势进行概率性预测。图8给出了典型的超短期居民用户概率性负荷预测示例,通过一系列的分位数描述其未来不确定性。图8 居民用户概率性负荷预测示例对于集群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即某一用户行为特征对用户进行集群划分,如根据用户基本属性、电器设备使用、用电曲线形态等进行集群辨识,如图9所示。图9 用户集群划分示例结论本文提出了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基本概念,剖析了用户行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行为主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模式和行为效用,然后进一步延拓为集群行为和预见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若干示例给出了电力用户行为建模的理论研究框架,希望本文能够为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构架数据驱动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与应用“生态”,进一步促进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用户互动。

殉难者

经济学就是研究赚钱的学问,学习经济学,关键在于掌握其思维逻辑

经济学就是研究赚钱的学问,个人如何致富、国家如何富强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答案。学习经济学,除了理解经济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掌握经济学的思维逻辑。我们不妨先用三个例子来考考自己:第一个例子两块相邻的土地,一块养牛,一块种小麦;牛如果冲到麦田里把小麦吃了,应该阻止么?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应该阻止,因为牛是牛,小麦是小麦,本来不相干的,一方要吃掉另一方,明显不合理。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思考,牛和小麦争夺的是土地资源的归属,从整体利益出发,如果牛和小麦都是同一个人的资产,那么牛能不能吃小麦,就取决于谁占有土地资源之后能带来的效益更大。如果牛肉价格足够高,当然可以吃掉小麦,甚至还可以享受乐队奏乐,按摩师按摩;反之如果小麦价格足够高,不但要保护它不被牛吃掉,可能还要用牛奶给它灌溉。第二个例子原告连夜捡了18堆牛粪,因为没有车辆运输,就把牛粪堆到路边;第二天早晨,被告发现了牛粪,由于原告没有进行任何标记,被告认为是无主之物,直接运走撒在了自己田里。从源头上,牛粪是牛主人的,既不属于原告也不属于被告,那么应该把它的所有权判给谁?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如果判给原告,就意味着凡是劳动创造的都属于个人财富,都受到法律保护,人民就会努力去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如果判给被告,就意味着人们要花出额外的精力和时间来守护自己的财富,增加了创造财富需要的成本。第三个例子农夫把亚麻放在铁道旁自己的田地里,火车路过喷出的火星把亚麻点着了,铁路公司有没有责任赔偿?按通常的思路,铁路公司是强势机构,农民是弱势个人;农民把自己的亚麻放在自己的田地里,没有任何过失,却遭飞来横祸,当然应该铁路公司赔偿。但如果从经济学的视角,火车路过喷出的火星点燃亚麻,这本身就是场意外事件;而谁避免意外的成本最低,谁的责任就最大。铁路公司如果要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故,需要进行铁路改道或许列车升级,成本都太高了;而农夫要避免这种意外的成本则非常低,只要把亚麻放得离铁路远一点就可以了。以上三则故事,都出自当红经济学家薛兆丰的代表作《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此书在豆瓣评分8.3,可谓万人追捧,广受推崇。可读性是衡量书籍好坏的重要标准作为一本入门型的科普著作,薛老师在书中的部分观点,确实有待商榷。但相比学术味浓厚的专业经济学著作,本书面向的对象,是广大有学习经济学知识意愿,又被专业著作的深邃难懂困扰的普通读者。所以书中不是用艰涩的公式、枯燥的数字、难懂的图表,而是通过大量简单真实有趣的身边案例,更实际、更有趣、更深入地来解释经济学原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这样一来,就算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新人,也能轻松无障碍阅读,并在觉得有理有趣之余,学到十分可贵的专业知识,并能进一步培养经济学思维,构筑经济学知识体系,直至能将经济学理念运用到身边实际生活场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更为难得的是,这本《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虽然囊括经济学所有核心议题,但每一个议题又都独立成篇,可以说,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入口。读者既可以从头到尾仔细通读,也可以在闲暇之余打开一篇随性翻阅;非常适合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对想学习经济学的读者,不妨先通过本书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大体框架,今后钻研更专业的书籍时,也会感觉亲切熟悉,难度降低了。综上投帅荐书,都是自己买过读过,并且感觉不错的。因为书与他物不同,非但要花钱买,还要花时间读。如果只为带货而推荐烂书,浪费别人的时间,就与骗人无异了。点击下方,当当旗舰,信誉保障,仅售六折,全网比价。愿各位老铁在这个短视频横行的时代,能以一杯咖啡的价格,坚守阅读,充实自己,奋发向上,不负韶华。

归寂

学术界如何制定价值观

学术界如何制定价值观错误的开始第十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教职员工决定成立一个委员会,以编写道德守则。该委员会在一个学期期间多次开会准备初稿。完成后,他们在全校分发了副本。然后,他们举行了一系列公开听证会,学院感兴趣的成员可以对守则草案进行批评。这些人参加的很少,而参加者只有少量改动的建议。但是,当将守则提交给教职员工批准时,遭到了很多反对。例如,反对者以阻碍教师闲聊的条款为特征,这是敌对的大学管理部门通过委员会努力消除教师言论自由的一种尝试。几名反对者表示反对道德守则这一理念。他们问道:“政府是否认为我们的师资如此腐败,唯一的改善希望是强加给他们一套规则,这些规则要盲目遵循和无情地执行?” 在辩论的最后,教职员工绝大多数拒绝了该守则。关于“错误的开始”的思考应从“自下而上”民主地发展道德守则,还是应由“自上而下”权威地施加道德守则?还是这取决于社区的某些特征?也许公司经理应该让律师起草其守则,以符合《联邦判刑指南》;然后,应在整个公司的各个级别实施这些完整的代码。也许学术界应该民主地确定自己的守则,如果他们不能这样做,那么对于“非常观念”的道德守则而言,情况就更糟了。“ 团队合作的道德”模块提出了三种引导小组脱离常规的方法:小组极化,小组思考和“去阿比林”。您是否认为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解释制定道德规范的错误开始?如何克服这些小组陷阱?群体常常围绕着不同且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或范式两极化。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科学辩论的背景下讨论了范式。当这些辩论因冲突和不相容的范式而激起时,它们可能会变成激烈的辩论,并证明极其难以解决。对于库恩来说,范式表达并封装了不同的世界观。在一个范式下运作的一组人所共享的意义和经验通常不会在不同范式下运作的那些人共享。第十大学的艺术与科学系的成员可能不同意禁止说闲话的规定,因为他们是在无与伦比的范式带来的不同概念体系下运作的。如果教职员工对“闲聊”,“代码”和“纪律”的含义不同,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提出,通过在特殊情况下制定“理论上不完整的协议”,社区可以解决意识形态或范式驱动的纠纷。这些协议是通过将对特定意识形态或范式的承诺括起来而实现的。这使一方可以致力于理解另一方,而不是编组争论以捍卫其范式所引起的观点集合。因此,Sunstein向X大学的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建议是中止捍卫冲突意识形态核心信念的承诺,并尝试在更具体,不完整的理论层面上进行讨论。这使寻找共同点变得容易。达成共识后,它们就可以充当通往更复杂,更完全理论化立场的桥梁。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道德准则是否需要信任的背景?如果是这样,如何在高度多样化和高度分化的社区或团体中建立信任?最后,道德准则会被更残酷的团体和个人滥用吗?例如,正如文理学院所宣称的那样,当权者可以使用道德守则来增强这种权能并扩大对他人的控制吗?成功故事三年后,在同一所大学,另一个教师团队着手制定道德守则,以应对认证要求。他们从构建利益相关者代码的想法开始。首先,他们确定了大学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即对社区的行动,决策和政策具有重大利益的团体或个人。其次,他们确定了每个利益相关者持有的商品,这些商品可能会受到大学行为的重大影响。例如,教育是学生所拥有的关键利益,这可能会受到学院的活动和决策的重大影响。从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及代表该关系的利益出发,学院的成员开始制定法规。有些规定了教师职责,例如保持正常的办公时间,公平地评分以及保持教学和研究的最新状态。其他人则强调学生的职责,例如负责任地和有效地在工作团队中工作,遵守学术诚信标准以及定期上课。由于利益相关者守则体现了社区的价值观,因此负责起草守则的个人认为,更直接的方法是识别体现的价值观并将其完善为价值声明。以后可以朝不同的方向制定此正式声明,包括更详细的合规性代码。在努力制定价值声明流程的过程中,工商管理界经历了以下步骤:他们讨论了一个有缺陷的文件,海盗信条。这带来了三个积极的结果:参与者开始了解代码如何体现价值,代码如何发挥不同的功能以及代码阐明了社区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之间的关系。参与者检查了“善意”的道德守则,例如学术守则,荣誉守则,公司守则和专业守则。由于代码包含值,因此他们开发了这些代码所体现的值的列表。介绍了早期利益相关者代码工作中精心设计的示例条款,以便参与者可以识别这些体现的价值。先前制定利益相关者代码的努力可以与上一步中研究的代码进行基准比较。指出了趋同和分歧,并用其与其他社区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进一步表征了该大学的社区。在此步骤中,要求教职员工将值列表减少到5到7的可管理数量。这导致了该过程中最具争议的部分。与会者不同意价值观念,正义等特定价值观念的含义,以及是否可以将权力视为价值观念。为了解决这种分歧,讨论小组的领导者建议使用选票让参与者对价值观进行投票。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上下投票。与会者还对所考虑的价值进行了排名。确定了前五个值后,将在描述每个剩余值时进行努力,以寻找至少包含至少一部分遗漏值的位置。例如,虽然机密性未包含在最终价值清单中,但它已被重新整合为更普遍的尊重价值的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将某些价值重新整合为其他更普遍价值的一部分,最终价值清单可以变得更加全面,更易于为教师群体所接受。收集投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价值的另一种方法是合并共享重要内容的价值。仍然指出未列入最终清单的价值,并规定可以将其纳入随后的《价值声明》草案中。成立了一个委员会,通过价值模板获取每个价值。在描述了价值之后,他们制定了一个原则,概述了它所承担的道德义务,制定了应用价值的样本条款,并对提出的价值提出了不同的挑战,以帮助指导持续改进的过程。该委员会将其结果提交给批准了《价值声明》初稿的教师然后,教职员工制定了时间表,以便对《价值观声明》进行重新审查,扩展,修订和完善。

散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现代悲剧观念”学术研讨会召开

央广网杭州7月20日消息(记者李佳 曹文君 通讯员劳逸峰)近日,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课题组主办,浙江省美学学会、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现代悲剧观念”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顺利召开。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岭南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21所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现代悲剧观念的相关问题。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现代悲剧观念研究、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建构、悲剧与审美现代性、悲剧与科技、悲剧与现代文艺等议题展开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丁国旗、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王杰、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咏吟、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谢柏梁、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晶、香港岭南大学英文系教授丁尔苏、《文化中国》总编辑张子夜等学者进行了大会发言或评议。会议从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具体案例等方面对悲剧做了全息式的探讨,对什么是悲剧、悲剧的本质、悲剧的主体和悲剧的历史等问题做了详实而有深度的梳理。此外,会议从哲学、美学、人类学等视角对中国现代悲剧观念进行了交叉式研究,推进了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建构进程。最后,会议着重发掘了女性在中国审美现代性中的作用,彰显了女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意义,为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本次会议还加入了圆桌讨论环节,学者们在自由讨论中迸发出了不同往常的思路,摩擦出了思想的火花。本次会议是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的阶段性成果汇总,会议的成功举办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审美现代性和现代悲剧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体现了中国审美现代性和现代悲剧观念研究的最新态势,凸显了现代悲剧观念研究对于中国当下现实的重要性。

内省

体验营销的概念界定——学术界的定义

Bernd H. Schmitt是第一个提出体验营销概念的学者,在他与Alex Simonson合著的《营销美学》中就曾经指出过大多数营销都因为专注于功能性而受到限制,因而提出了应对感官体验进行管理,进而提出了“感官体验营销”的说法(Simonson和Schmitt,1997),后来他又出版了《体验营销》一书,进一步阐释这个问题,并明确了“体验营销”的界定。他将体验营销界定为“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营销和管理模式”,认为体验营销“将完全取代将功能价值置于核心地位的传统的特色与功效营销”(Schmitt,1999)。他认为体验营销具有四大主要特征:关注顾客体验、考察消费场景、顾客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动物、方法和工具都比较折衷(Schmitt,2004)。从营销活动的客体角度来看,“体验营销,简单地说就是以体验作为营销客体的市场营销”,“体验营销的核心观念是,不仅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还要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有价值的体验”(范秀成和陈英毅,2002),“体验营销以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体验为主旨,力图通过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要而达到吸引和保留顾客、获取利润的目的”,“体验营销既是营销重点的转移,又是营销视角的转换,既是一种营销策略,又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陈英毅和范秀成,2003)。从营销管理过程来看,“体验营销是指企业营造一种氛围,设计一系列事件,以促使顾客变成其中的一个角色尽情‘表演’,顾客在‘表演’的过程中将会因为主动参与而产生深刻而难忘的体验,从而为获得的体验向企业让渡价值”(汪涛和崔国华,2003),“体验营销是特定个人和群体基于消费者理性与感性兼具,以及感性可能是尚未认知的理性,理性可能是已经认知的感性等项假设,以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及消费后的切身体验为导向,充分发掘蕴藏在消费者表层理性与感性之下的深层理性,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诸方面重新定义并设计其营销理念,将其创造的以提供新的不同体验为主要价值的产品同他人进行交换,以获取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陈敏,2005),体验营销是“为满足顾客内在体验需要而发生在顾客和公司的一种互动行为过程。体验营销是以互动的方式满足顾客体验需求的营销活动”(钟财帮,2003)。——文章摘自《体验营销新论》(作者:郭国庆)

分命

“校长”驾临丨保继刚教授压轴:带着问题意识看旅游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编者按:8月10日下午为博士学术训练营最后一场讲座,终于盼来了训练营创始元老,被喻为旅游学界“黄埔军校”的“校长”保继刚教授压轴登场,讲授“现实问题与学术问题、代际传承与学科转型”,给训练营学员寄予“未来之志”。 一“校长”驾到 五年前,保继刚教授与宋海岩教授共同发起创办了“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学术训练营”,在训练营被喻为旅游学界黄埔军校之时,保继刚教授也被冠以“校长”之名。保“校长”现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中国旅游管理学科的首位长江学者,兼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担任旅游论坛特邀主编、地理科学副主编、旅游学刊副主编、人文地理副主编、Tourism Management编委、Tourism Geographies顾问编委、China Tourism Research中国区域编辑等。在第五届学术训练营的结营讲座上,保继刚教授讲授了旅游研究的内功心法:以他多年来对中国旅游发展的观察与思考,用丰富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员们讲授了如何从纷繁的现实中寻找到优秀的研究问题,在代际传承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在保“校长”看来:“好的研究一定会得到更多人最后的认可”,留下真正的有学术贡献的研究,才是一名旅游学者的重要价值体现。二主持人:曾国军教授 结营讲座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曾国军教授主持。主持人开场即表达了对保教授的敬仰之情。他指出,保教授是第一位旅游管理研究领域的长江学者,为旅游管理学科在学界和社会赢得了声誉;他也是引领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发展的功勋院长,如今中山大学旅游休闲管理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他还是一名支持学生的好老师、支持同事的好领导,不断鞭策、鼓励和支持旅游学者们共同发展。最后,希望大家能够从今天的讲座中收获满满!曾国军教授主持三“校长”所思 1从现实问题到学术问题⑴ 引言“一个尴尬的判断:我们走了很久,好像又常常回到原点。”——保继刚保继刚教授授课现场为何尴尬?曾有学者质疑SCI/SSCI是否阻碍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反过来我们也应该思考,学者们所发表的大量文章,“是否真的对人类认识世界有所贡献和突破”;而空喊口号没有研究贡献的文章又能否在《Nature》、《Science》这样的优秀期刊上发表。为何回到原点?中国学术界在经历重大历史转折和社会变化之后,逐渐走向规范化的研究道路。而在我们走向学术正轨,学会探索未知,并用已有知识能够来预测未知世界时,却仍有“学者”试图以社会贡献代替学术贡献评价,仍有相当多的发表的学术论文没有学术贡献,这就是回到了原点。最后一场讲座,依然座无虚席⑵ 什么是好的研究?保教授指出,旅游研究中常常缺乏提出研究问题和辨别好研究的能力。近年来国内旅游学科的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量”上的增加,而“质”的提升尚不尽人意,缺少诸如“authenticity”、“place attachment”这样影响全世界的原创性理论或概念。而现阶段国内较高质量的旅游学术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借用西方的概念、理论、量表在中国做验证性研究。例如早期出现过的国外量表直接翻译、应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检验、创造性毁灭模型的修正和完善。第二,在西方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发展理论。但这种应用容易产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问题,借用社会科学中的“原创”性理论,却缺乏对该理论背景和理论边界的认识,从而导致误用或误读。第三,最好的研究是产生原创性的概念、理论。其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度较大,例如制度性机会主义、旅游吸引物权、环城游憩带这些概念。“学术新生代”正聚精会神⑶ 为何优秀成果产出少?主要原因:在于观念上对学术研究的理解存在偏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方法上的研究规范相对欠缺。中国学者在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下探索世界,相对而言缺乏刨根问底的意识和科学探索的精神。例如,中国的后发优势在于可以模仿优秀的国外范本,这也会使我们面临缺乏创新和突破的劣势。我们可以在方法上模仿和学习,但是观念上很难改变传统文化基因中“经世致用”的思维方式。其他原因:首先,以什么样的价值立场来做研究,“speaking truth for power or speaking truth to power”;其次,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素养,理解什么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再次,研究和规划的认识不分,研究就是发现,是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挖掘,对人类未知事物的探索;规划是对未来的预测,旅游规划则是在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影响等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旅游地发展进行未雨绸缪的安排,是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最后,区分研究问题与研究主题,研究主题(research subject/topic)是一个比研究问题更加宽泛的概念,涉及到某一类现象或问题,一个研究主题可能包含若干个可供选择开展的研究问题,而研究问题则涵盖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即回答“what、where、when”、“why”、“how”的问题。仔细笔记,思考自身问题Tips: 想报考保教授的研究生们,提出你们的研究问题比罗列参加过多少研究规划更有效哦~2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代际转换⑴ 研究缘起保“校长”长期关注中国旅游地理学科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旅游地理学总体特征、整体问题、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周期性反思和总结,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所取得的成就、不足,以及未来可以突破的方向。⑵ 代际划分保“校长”在分析整体学科发展概况之后,转向代际划分的问题探讨,不仅很好地把握了时代发展特征,又展示出学科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的整体风貌。划分对象:1978年至今的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者;划分依据:一是处于相同社会的发展背景;二是在相同阶段成长起来的学者具有相似的社会历史经历,主要是指学术经历,以此划分学术时代。开创代:1978年后介入旅游地理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他们响应中国旅游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上取得了扎实的成果,并为学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代:80年代接受开创代教育的专门人才(硕士及以上),几乎完整经历了中国旅游地理发展的全过程,他们在传承师辈自由探索精神和研究特征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体系的初步构建。中间代:90年代开始接受旅游地理学术训练(硕士及以上),其学术实践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尽管部分优秀学者主动关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旅游形式,但整体上仍缺乏变革和创新学科体系的动力。新生代:21世纪成长于日益强调研究规范和学术贡献氛围下的青年学者,表现出了更强的研究规范、文献意识、理论意识和方法意识。但也存在大量的理论套用、误用问题,其在研究上也往往难以直击当前中国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第一代的“小骄傲”总之,随着学术环境和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几代学人也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转变,这些转变在基于代际差异的学术互动和相互影响中逐渐汇聚成一股转型的力量,使中国旅游地理学走上了转型之路。阅读推荐:保继刚.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到理想主义理性回归——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30年回顾. 地理学报, 2009, 64(10): 1184-1192.3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学科转型保教授认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学科转型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的转型。中国旅游发展的现实需求逐渐从开发和规划转向全方位的管理和调控,学术需求逐渐从指导实践转向多元化的理论思考。第一代学者的自我突破和中间代、新生代的理论意识和方法意识的增强,促使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的转型。第二, 学科认知的转型。受到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转变的影响,新一代青年学者在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转向、社会转向、后现代转向等一系列研究转向的基础上,产生了更加多元的地理学认知,与上一代注重逻辑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化的地理学研究形成了学科认知上的差异。第三,理论认知转型。研究者越来越认同理论贡献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有知识的生产才会是好的研究。而真正实现知识贡献是很难的,因此要抱着对旅游学术研究的初心和兴趣,让自己的学术生涯无悔。第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转型。不少学者认识到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解决特定的研究问题。这一转型一方面提高了旅游地理研究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为方法而方法”和误用现象。4转型中的问题与挑战保教授在此提出四点问题与挑战:⑴ 第一代面临退休离开学术舞台的中心。中间代若未能持续发挥其推动力量,而新生代学者较少留在教学机构,很有可能降低中国旅游地理学在旅游学科和地理学科中的影响力。⑵缺乏引领性问题体系的提出。这一体系的形成既需要第一代学者对实践问题的敏锐判断,也需要青年学者的理论素养。而能否提出这种引领性质的学术问题体系并使其在学术共同体中形成感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吸引力。⑶ 研究数据质量差。定量、定性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如缺乏研究深度与系统性,没有长期的典型案例跟踪,对复杂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较差等。⑷ 应用性问题。一方面,一些学者过于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甚至将旅游地理研究等同于为旅游发展提建议,所做的研究成果实际上是关于旅游发展的对策报告。保教授意犹未尽,鞭策现场学员在结语中,保教授对未来的旅游学科发展依然持有乐观的态度。他相信,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那样,好的研究一定会得到更多人最后的认可,等到我们年老的时候回顾自己所做的知识贡献,这也是知识分子能够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四“保”来解答 目前学界百家争鸣,各学派纷纷立“说”,这也是学术自由的体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面对学员们的提问,我们的保“校长”是如何“保说”的。问题1:在“双非”高校(非985非211高校,非一流学科非一流高校),普通学者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博士?保说:我之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可以从我对本科教育的思考上做出解答。每个学校都可以做好本科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都能胜任博士教育。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来看,尽管一些文理学院没有研究生层次教育,这并不妨碍其本科教育的发展。于博士教育而言,研究氛围则更加重要。我培养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有的去到一个研究氛围相对不太好的学校之后,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可见,学校平台和研究氛围的重要性,而整体条件不够的学校申请到博士点招博士生,无异于80年代我们发展入境旅游时各项基础设施不足,要专门配套,非常困难。首都师范大学 李云鹏 老师问题2:如何实现研究规范,使其在案例中具有理论贡献?保说:这个问题难以用三言两语来解答。你从硕士到博士再到独立学者的过程,就是能够得到这一结论的过程,也是通过这些理论贡献确立你职业生涯的过程。通常来看,典型案例包含了最多的信息和未知,并对其他案例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而最后如何从个案研究上升到普适性贡献,则是个人水平的体现。中山大学 梁馨文 博士研究生问题3:应该采用哪些方式来提高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保说: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旅游管理的问题,是整个中国旅游教育改革的问题。尽管我们一再强调本科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嘴上重视的却往往是实际上被忽视的。应试教育很重要,它解决了公平问题,但没有解决观念和学习上的创新问题。因此,到了本科教育阶段,首先要把中小学十二年来应试教育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读书方法纠正过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一直坚持,将最好的、最有经验的教授去给本科一年级学生授课,使得大一新生是真的在上大学一年级而不是高中四年级,就是要去改变他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内蒙古财经大学 杨娇 博士研究生五主持人(曾国军教授)结语曾国军教授在结语中谈了四点感想。第一,每次听保教授讲座都有新的收获,今天也是第一次听保教授谈研究价值的立场问题,中大旅游学院的诸位学者们之所以能够紧密围绕保教授凝聚在一起,正是基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第二,保教授对方法和方法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是我们之前难以想象的;第三,尽管保教授在学术界很有名望,却依旧坚持听课和做笔记,他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是我们永远的榜样;第四,保教授在关注学术问题和价值的同时,也关注学术研究对社会的影响。因此,我们既要做到研究有贡献,又要能够解决社会问题,进而为社会公平、公正、公益发声。最后,让我们将热烈的掌声送给保教授,并向他学习作为一名真正学者的研究精神! 编外音:保继刚教授在讲座伊始对博士训练营开营七天以来的精彩内容进行简要回顾。他表示虽然很遗憾没能亲临现场,但每天关注并转发我们的公众号(何出此言),从中学习了很多内容。听到这里,小编对保教授的终身学习精神敬佩不已。在接下来的收官篇中,我们将对本次训练营的精彩看点进回顾,并奉上闭幕仪式中的精彩发言,敬请关注!撰稿人:杨茜好、彭菲摄影:周小凤、徐雨晨、中得摄影排版:刘诗梅本届往期精彩内容呈现:NO.1的江门行:百余名旅游管理博士的“诗与远方”开营日志第十篇 | 一场流动的“盛宴”——孙九霞教授带你梳理旅游流动的研究脉络、方法与案例开营日志第九篇 | 黄业坚老师“大小数据”混合应用的道与术开营日志第八篇 | 案例开发与研究——小案例大智慧 欧阳桃花教授系统讲解案例研究开营日志第七篇 | 王宁教授:穷究于理,成就于质——质性研究抽样与资料分析开营日志第六篇 | 戴先炽老师助力科研论文从想法到发表 ——做有趣的研究,让学术更有味道开营日志第五篇|王永贵教授吐“真经”,请速收下实用的工商管理研究秘籍开营日志第四篇 | 曾国军老师带来基金申报与论文写作“美食大餐”开营日志第三篇 | 李刚老师的《旅游与酒店研究定量方法》你值得拥有开营日志第二篇 | 黄松山老师倾囊相授旅游科研论文的英文发表妙计开营立军规|元老宋海岩教授畅谈科研伦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研究者获取更多训练营的课程内容,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公号获取。

故外天地

做“学术性教辅”,出版社就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吗?

树立“大教育”出版品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57年6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建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1959年因国家调整出版事业而停办,1980年6月复社。2009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改制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过程中,华东师大社始终走在前列,既坚持大学出版社的出版方向、以教材和学术著作为主要出版结构,又持续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近年,该社坚定不移走“大教育”发展之路,专注教育出版,教育产品包括专著、教材、教辅,服务学前、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读者,还包括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教育理论、教育心理等。2016年至今,该社出版新书和再版书(使用新书号)共6354种(次),其中新书5013种、再版书1341种(次)、重印19627印次。2020年度截至12月,共出新书+再版书1116种/次,重印3948次。重印率是图书选题策划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从华东师大社出书品种看,2016年至今,年均出书总量基本持平。新书(包括再版书)数量年均1200种左右,近两年随着出版管理政策的变化,新书品种规模有所放缓,但王焰对记者强调,该社近年重版重印率稳定在75%左右,出书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近年来,该社又收获了诸多荣誉:2019年,在中宣部组织的首次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中,华东师大社综合得分99分,考核等级为优秀,在沪上大学出版社中名列第一;获得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全国版权最有影响力企业、上海文化企业十佳、国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019~2020年度)等荣誉,多次获得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上海书展 “双十佳”等荣誉称号;多部图书分别入选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文津图书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奖……这些成绩与该社长期坚持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大教育”为出版宗旨,不断巩固学术出版特色的实践,不无关系。华东师大社以教育产品线设立分社和部门,涵盖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全部教育领域,分为学前与少儿分社、基础教育分社、高教与职教分社、教辅分社、北京分社、教育心理分社等。这个组织架构保障了整个教育品牌的形成,以编辑为主导生产产品,形成在出版社大品牌之下的多个子品牌。除了教育品牌,王焰还鼓励员工探索一些社科品牌和学术品牌,比如“六点”“轻与重”“经典与解释”“薄荷实验”“谜文库”“独角兽文库”等均已成为知名图书品牌。每一个子品牌,都会对标最优秀的学者、出版商和一流的大社、专业社,形成整体的解决方案,通过品牌打造“大教育”理念得以不断延续。紧跟教育动态,走专业化教育出版之路毫无疑问,出书结构直接反映了出版社的编辑思路和对专业、市场等方面的把握能力。从图书品种类型维度观察,高校教材、中职教材、中小学教材和教辅图书是华东师大社最主要的出版类别,占总数的60%以上;教育心理类图书是核心出版板块,约占总数的15%;少儿类图书比重逐年增长;社科类、文学类、古籍类图书板块发展平稳。“十三五”期间,基础教材方面,经过教育部教材局审查通过的教材就有《高中体育与健康》(1册)、《高中信息技术》(8册)等多部;上海市教委审查通过的教材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信息科技》(6+2)、《学生成长记录册》(12册)、《学科教学基本要求》(8册)、《高中物理拓展》(1+2)等。高教与职教教材板块,华东师大社主打“教”字牌,紧跟国际国内教育动态,走专业化的教师教育出版之路,在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等方面,出版了一系列经典教材和精品教材等。在做以教师教育为中心的集“内容提供、教学支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教育信息服务提供商的理念引领下,该社特别注重产品配套服务,为各种教材配备了教学资源包,开发了诸如“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平台等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获得了终端用户青睐。2017年,根据国家对教材建设的进一步重视和出版社发展的需要,该社将原高教分社与中职分社合并为“高教与职教分社”,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人员、产品、渠道、销售政策的整合,保障了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运转。一直以来,教材教辅中的品牌产品是华东师大社的“金矿”。《大学语文》至今已销售过千万册;《英语听力入门》从1983年的老版本到2000年的升级版以及后来的3.0版,在市场上畅销了30多年,仍不断重印;《奥数教程》系列问世至今销售达一千多万册;《一课一练》销量近亿册。目前,华东师大出版社“常销榜”上的教材教辅,有许多书目仍处在全国同类市场前列。王焰表示,这是华东师大社以教育为本,倾力构筑“大教育”制高点的基础所在。据记者了解,该社不仅做教材教辅抱着做常销书的精神,还创造性地提出“学术性教辅”的概念,这使得他们在激烈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为典型的例子包括金牌教辅《一课一练》、经典教辅《百题大过关》《挑战压轴题》等,分社采用编发联动机制,实行精细化管理,系列品种年销售码洋均能超过千万。华师教辅微信公众号粉丝达20万,并被《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评为“新锐最受欢迎公众号”。学术出版依托高校学术资源,打造学术出版高地高校出版社在依托专家学者,弘扬学术文化上,有着自身优势。华东师范大学文史哲学科实力雄厚,老一辈中不乏蜚声海内外的学者。做有重大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项目,一直是华东师大社的文化担当。如果说早年的“文史哲三大家文集”(《施蛰存文集》《陈旭麓文集》《冯契文集》)、“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中国教育史研究》是华东师大社在上世纪90年代辉煌的学术出版时期的代表作,那么,《孟宪承文集》(12卷)、《大夏教育文存》(11卷)、《杜威全集》(39卷)、《尼耳斯·玻尔集》(12卷)、《中古汉字流变》(上下卷)、《中国文字发展史》(5卷)、《中国近代经济地理》(9卷)、《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12卷)则是新世纪以来结出的学术硕果。近年,该社格外注重学术出版的“大项目”布局。对此,王焰表示,华东师大社的机制比较有活力,小规模的优秀选题和创意从来不缺。但具有文化积累、传承、创新价值的重要图书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必须在整个出版社的层面上进行规划并调动资源。2015年出版的《中国文字发展史》(5卷)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等诸多荣誉,正是在这样的选题思路下打磨而出,该书从立项到出版完成历时5年,而像《杜威全集》(39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从立项到出版完成历时十余年之久。据王焰透露,华东师大社的学术出版一直有清晰的思路,即,打造多条辨识度高的品牌学术产品线。教育心理学板块依托“教育学出版中心”平台建设,集聚了优秀作者和编辑力量,教育、心理等核心产品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品牌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十三五”规划中,被列入“中国教育教育出版工程”的“2035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丛书(11册)、“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智库建设成果书系”(15册)、“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7册)、“教育公平研究译丛”(10册)等丛书紧扣国家教育政策发展,预期理论与实践的走向,有其重要的学术影响。教育学理论产品线囊括了一批国内教育学(含教育心理学)一流专家的一流学术著作;国外教育学(含教育心理学)则网罗了大批经典译丛及单本经典著作。教育实践板块,国内外学者撰写的、在教育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教育实践的方法论研究、应用研究、实践操作等著作也被华东师大社收入囊中。教师教育领域则结合华东师大创办国际一流教师教育高校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国内外教师教育的学者资源,出版各类教师教育系列丛书(如“大夏书系”),凝聚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和优秀校长的专业智慧和实践经验,专为一线教师、校长量身打造最适合的教育图书。与教材不同,“大夏书系”包括图书出版、大夏读书节、大夏读书会线上微课、《教师月刊》等等,构筑一个为教师培元固本的阵地。大夏书系近年来出版了《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教学与行为干预》《我只想站得直一点——黄玉峰教育演讲录》等书,不仅社会效益上佳,还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效益。在顶层设计和长期品牌运营加持下,“十三五”期间的华东师大社在学术出版领域有多个项目获得各层级的出版基金支持。《日藏唐代汉字抄本字形表》《中国现代学术编年》等7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英文版)等57个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国家级“走出去”项目资助,《词律考正》《影像非洲史》等14个项目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路》《历史与社会学文库》等19个项目入选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国际化战略加快中国教育故事“走出去”的步伐教育读物、学术出版物的“走出去”并不容易。近年,华东师大社逐步确立了自己的“走出去”理念——“扎根中国教育出版,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及4个“1+1”的战略路径(走出去+引进来,传统文化+现代中国,西方主流市场+“一带一路”及周边国家,纸质版权+数字版权),先后获得全国版权示范单位(2016)、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2016)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019~2020)等奖项,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聚焦“建设国际知名大学出版社”的目标,立足自身优势——“教育出版”和“上海文化”品牌,在出版“走出去”领域持续发力,走出了一条从“高速”向“高质”发展的道路,在国际出版的舞台上讲述了一则则生动的中国故事。“十三五”期间,华东师大社共实现版权输出550项,版权引进输出比从2016年的2.79:1跃升为2020年的1:1.19,高标准实现国家“十三五”规划目标。如今,华东师大社出版的图书已被翻译成32种语言,行销45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0年底,该社有3种图书入选图书“走出去”基础书目库(第一期);1个项目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7个项目入选丝路书香工程;承担“中俄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项目·俄罗斯文库”5种图书的翻译出版工作,其中《阳光闪耀》获得“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二等奖,并入围第五届“阅读俄罗斯”文学翻译奖短名单;1个项目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5个项目入选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6个项目入选向我国港澳台地区出版发行项目。2016~2019年华东师大社有37个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此外,有39个项目在“十三五”期间获得上海市级“走出去”项目立项。此外,《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数学》早已不是国内孩子的专属,它以《上海数学·一课一练》之名,走进英国400余所中小学课堂,并行销全球五大洲英联邦国家。65个品种的数学教材,“承载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提高在教育领域的体现”。2018年《上海数学·一课一练》荣获上海市第十四届“银鸽奖”出版类(图书)三等奖。截至2020年,华东师大社连续7年入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TOP100出版社。2016年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帆大厦与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签约的英文版“ECNU-WSPC中国书系”,2018年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办了首发仪式,2019年其中一册《中国历史与文学:审视中国历史的新方法》登上“中国大陆出版社入藏海外图书馆系统的英文图书名单”(第5名)。作为国内第一份由高校主办、正式公开出版的教育学英文学术期刊,《华东师大教育评论》(英文刊)2018年4月15日在纽约首发,同年11月与英国SAGE出版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创刊不到3年,《华东师大教育评论》(英文刊)已被Google Scholar(谷歌学术)、DOAJ(国际开放存取期刊目录)、ERIC(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Scopus数据库收录,同时被列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英文“入库”期刊。与此同时,华东师大社利用国际书展特别是中国主宾国的机会,广泛接触海外出版机构,推广自己的品牌和产品。除了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等综合性的国际展会外,还积极参加与“大教育”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及其附属的专业书展,与国内外一流学者、研究机构和出版商保持接触和互动。“十三五”期间,华东师大学社藉助国际书展的舞台展示上海出版的形象,发出中国出版的声音。在2018年古巴哈瓦那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区,2018年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区,2018年、2019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海展台活动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都曾举办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外版新书发布仪式等活动。2018年与瑞士兰培德集团(PETERLANG)教育类图书战略合作五年计划即是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签署的。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兰培德集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两社再签战略协议,将在美国纽约和波兰华沙共建“中国图书国际编辑部”,将通过内容、渠道、人员的合作,向西方主流图书市场和“一带一路”国家图书市场同步讲述中国教育、传播中国文化。“十三五”期间,吉尔吉斯斯坦公使衔参赞,古巴图书委员会主席和驻沪总领事都曾到访华东师大社,使出版社在“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华东师大社主动向世界讲述最美逆行者的感人故事,希望引发同历疫情的世界读者的共鸣,拉近与世界人民的距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传播。由人民网主编、援鄂医护工作者的亲历亲述的《战“疫”天使日记》英文版、阿拉伯文版、法文版等翻译工作已经启动,将陆续由圣智学习(Cengage Learning)等国际出版传媒公司出版。主题+重点出版物:塑造优势学科地位在做教育出版重大选题规划时,王焰非常看重依托华东师大在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优势学科地位。“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有为国家策划、打造重大出版项目的意识。从出版社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保证选题可行性。”基于此,该社出版了一大批具有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理论出版物。例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东师大社推出了教育理论类图书《共和国教育公平之路》,用事实和数据讲述70年来中国的教育公平之路。“十三五”期间,华东师大社还有《中国现代学术编年(1911~1949)》等12个项目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截至目前,《心理学(第三版)》《王献唐年谱长编》《教师教育精品教材·特殊教育专业系列》“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世界通史(第三版)》5个项目已经完成;“新时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库”(37册)坚守课程思政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进课堂,引领理论创新,助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近日已全部完成,即将在全国中小学推广使用;《保罗·策兰诗全集》、“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7册)、“乡村振兴中的学校发展系列丛书”(16册)等均已进入收官阶段。近年,面对国家对“主题出版”提出新要求,主题出版物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华东师大社推出了一批优秀主题出版读物。如,《孔学古微》《中国文字发展史》等图书入选上海市委宣传部2016年、2017年重点孵化扶持主题出版物;《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路——纪念教育改革开放40年丛书 》入选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改革开放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优秀成果;“走进中国战舰丛书”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献礼图书;《红色弄堂》《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全国高校主题出版”项目;“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路——纪念教育改革开放40年丛书 ”入选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改革开放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优秀成果。王焰面向全社提出,要在广义性主题出版上优化和拓展各板块的内涵和品种,在聚焦性主题出版上对接国家和上海的重大出版项目和奖项。“如何将教育、学术特色挖掘得更充分,做有传世价值的系统工程项目,是华东师大社在未来主题出版物开发中,需要着力思考的方向。”王焰如是说。融合出版:构建全新价值服务体系近年来,华东师大社一直深耕融合出版领域,致力于打造引领中国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平台”。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华东师大社)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目前上海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的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以教育资源整合开发为核心,力求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全力构建“教育出版生态圈”。当前,“‘智慧树’教育出版云平台”已基本建设完成,集“资源中心、发布中心、用户中心”三大中心与“数据响应枢纽”为一体,从底层技术架构出发,根本上改变现有产品的生产模式,将融合发展理念真正融入到整体出版流程之中。华东师大社“智慧树”教育出版云平台自上线以来,已衍生出20余款出版融合产品。截至2020年12月,各类产品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10万,平台访问量超5700万次,日均访问量达到25万次,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全面扩大了教育出版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具体的业务环节,华东大师社的做法是: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基于教育出版云平台,于整体并进中实现重点突破,打造一系列融合出版产品线。2018~2020年,该社实现重点突破的融合出版项目包括与乐高集团共同开发的《乐高教育STEAM教程》、与商汤科技共同开发的《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与优必选科技共同开发的“AI上未来智造者——中小学人工智能精品课程”系列、与大疆教育共同开发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系列等,逐步构建针对STEAM、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包含教材、教具、教师培训及赛事等的智能教育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围绕“大夏书系”既有的图书及每年的各种讲座和线上直播等活动聚集起来的私域流量,华东师大社又推出了“‘大夏悦读’教师教育云平台”。通过内容的多媒体化,立体化、多角度、全方位地传播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经验和智慧,构建“资源平台+资源内容+运营服务”三位一体的教师终身学习知识服务的生态环境。华东师大社还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技术公司及其他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共同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形成以开放课题为核心共同进行技术攻关的共建模式。截止目前,重点实验室已取得包含论文近35篇、专著4本、行业能力标准1个、技术原型1套、软件著作权4项等多项成果。品牌营销:打造立体化新模式在品牌营销层面上,不同于很多出版社把营销和发行合在一起,华东师大社有独立的发行中心和营销中心。营销中心除了配合发行中心做活动,更多是为全社进行品牌宣传,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品牌深入人心。“包括组织上海书展、读书会,在各大媒体发表文章等,做好形象宣传,而不是功利地只为推销某一本书。”据王焰介绍,近年,华东师大社陆续设立了大夏书店、24小时阅读空间、出版社读者服务部、丽娃西餐厅·华东师大出版社书香专架等,加上之前协助学校引入的商务印书馆·涵芬楼阅读体验中心,使得华东师范大学成为沪上拥有校园书店数量最多的高校之一,还吸引了无数师生、读者前来打卡,迅速晋升为上海的“文化会客厅”。其中,“大夏读书会”活动品牌,现已推出“大学之道”“人文艺术”等7大系列,在沪上颇具影响力;与文汇讲堂、上海博物馆、浦东图书馆等单位合作,输出“大夏读书会”活动品牌;与北京分社、青少读物事业部共同推出“大夏教育·高端论坛”,反响热烈。面对新零售风口下的市场环境变化,王焰敏锐察觉:“品牌的运营活动要与用户思维和场景思维同步,重新定义和拓宽阅读的价值内涵。”自2019年开始,华东师大社推出各种线上的“云阅读”,打破了传统推广模式跨行业荐书,编辑“组团出道”开直播,拓宽文化消费新场景。2020年,“大夏主播团”亮相上海书展,平均每场直播平台人气值达到10万。与此同时,该社还积极开拓、建设自有新媒体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势,提升传播效果。创新营销话题,使华东师大社成功“出圈”,产生强烈的正向社会影响力。如,热门话题如“寻找《大学语文》”、“编辑手记”、“书人书话”冲上媒体热搜。除微博、微信外,还增开网易号、企鹅号、今日头条、趣头条、抖音等,入驻澎湃“镜相”栏目等,进行立体化营销宣传。多种新书、重点图书在新媒体渠道得到了充分展示,直接带动销量。在社群建设方面,形成线上线下贯通,为线上各个平台提供优质内容,线下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增加用户粘性。在数字化发展的剧烈冲击下,图书出版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各大出版社纷纷意识到品牌效应的影响力和重要性。王焰坦言,大学出版社的品牌建构,是一项长远的战略系统工程。首先要打破只注重单本图书的局限性思维,提升到建设出版社整体品牌的战略高度。同为出版社,作者群体、读者群体、经验背景等的差异,会让出版机构拥有各自的特点,打造品牌时就要抓好并强化自身优势,运用品牌密码模型和品牌思维空间模型,讲好出版社的品牌故事。“大学出版社的品牌运营,还要迎接出版全球化的挑战,积极接触新渠道、新技术、新热点。传统的广告方式和营销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品牌化的需求,现在运营的载体、内容、形式等都有了颠覆性的改变,要整合运用多种传播手段,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知识服务,并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才能让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坚持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再启程2021同样是个关键的年份。王焰表示,每个板块都各具使命,形成有机联动持续增长的“动力源”。以出版主业为例,该社将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提前做好主题出版布局;完成统编三科教学设计、“名师教语文”、《劳动教育》等重点产品的出版;推动高职公共课、国家金课文史哲教材、幼儿保育和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新课标学科教育系列教材、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等丛书编辑出版工作;完成《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新时代中国教育战略研究》等一批重点丛书的出版。融合发展层面,华东师大社的目标也相当明确——构建教育出版生态圈,更好地利用数据支撑产品迭代,形成线上线下充分融合的生态闭环。围绕教育汇APP,形成面向To C的出口,形成多维产品格局;通过自主策划、合作出品、引进发布三个层面获得多维产品来源;进一步建立数字运营体系,建立数字产品线上分销;建立数据支撑业务决策机制,利用数据反过来指导产品开发和选题策划;强化用户运维能力,建立与技术服务商之间合作的新模式;探索跨界融合模式,依托重点实验室,和高校、大型公司等进行跨界合作,更加充分地发挥出版社的教育出版优势。国际化方面,各项重点工作也在陆续推进。包括深化与Taylor &Francis等海外出版社的版权合作;推进“大夏教育”精品进马来西亚项目落地,实现实物出口;与兰培德合作的两个海外编辑部建设,举办《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路》(10卷本)英文版的新书发布会;申办出版社图书出口资质,大力推动出版社图书、期刊(ROE)的实物出口,扩大出版社图书和期刊(ROE)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加快中国故事“走出去”的步伐;推进《华东师大教育评论(英文)》的出版工作,为国内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展示平台等。最为关键的在于,今年是华东师大社结合学校的发展部署和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在前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版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年份。聚焦“十四五”规划,王焰提出了三个关键词“使命、发展、情怀”。“使命”——坚定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政治站位,服务教学科研,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发展”——谋求“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情怀”——仍要“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出版精品”。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华东师大社员工从2016年年初的306人发展到346人。2016~2019年人均销售收入增长23.7%,人均利润增长40.7%。“组织生态重塑,生产力再造,基因重组与改变,在互联网环境下,出版机构必须实现组织进化——不仅仅是业态、技术、形式的融合,更是组织与个体的深度融合。”王焰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华东师大社每位员工都要做好准备,认真落实和准确把握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的要求,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坚持内容第一,提高质量多出好书的要求,不断做大文化影响力、传播力;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断完善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融合发展,形成出版发展新格局;坚持严格管理,提高编辑力,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新的时代篇章已经开启,这家老牌大学社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再度启程。未来的华东师大社,辉煌可期。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言偃

读书-三体:学术理论及概念解析

三日环绕:三体世界的基本生态环境:围绕着三颗恒星进行旋转,三颗恒星成为了三体文明的三颗太阳当三体星球围绕一颗太阳运转时,三体处于恒纪元,人民生活安逸科技发展迅速;当三体被三颗恒星互相拉扯的时候,日出日落毫无规律,三体世界处于乱纪元当一颗恒星距离太近时,水汽蒸发,人民无法从事劳作,需要进行脱水风干,等待适合生存的环境再次到来;当两颗或三颗太阳同时照耀,将会毁灭一切文明的成果。三体世界的运行理论工质飞船现在的飞船都跟火箭的发射方式差不多,除了燃料之外还需要能够产生作用力的物质,比如水或者气体,推动飞船前进,这种物质只有在太阳系才有,这样的飞船叫工质飞船。既然补充的物质只有在太阳系才有,那很显然,这种飞船只能在太阳系内航行,根本无法进行深度的太空探索,那人类至少再经过几百年,都只能被困在太阳系内。从故事情节上简单概述:研究起来相对简单,但是飞不出去太阳系简易理解,不严谨还请见谅无工质飞船章北海坚持的无工质飞船呢,就是利用核聚变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在电场下向后方高速喷射飞行,除了燃料,飞船不需要依靠任何外界物质,尽可能保障远程的星际航行。只有理论,谁也不知道怎么做,但是做成了,就能遨游太空。宇宙社会学/基本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的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猜疑链,技术爆炸(费米悖论)猜疑链:太空了的星球都离得十万八千里的远,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你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我怎么知道哪天你不会突然发个武器把我灭了,然后占领我家?技术爆炸理论:就算你现在看起来很弱小,我已经是很有武力值的成人了,可以完全秒杀你,可是谁能保证你不会突然成长?比如人类,近200年的世界发展,远远超过了之前2000年的发展历程。辅助:费米悖论1950年,恩利克·费米(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提出:如果真的有外星人,他们在哪呢?仅仅银河系就有大约2500亿颗恒星,如果真的存在地外文明,为什么我们至今什么都没找到?黑暗森林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罗辑向宇宙中发射了咒语,而因为恒星被消灭,证明了宇宙中其他高级文明的存在,他们不容许任何威胁的可能,这次实验说明,只要三体的位置暴露在宇宙中一样将被消灭,这成为了人类可以制衡三体的唯一办法。四维空间这是个抽象概念,书中没有明确定义,书中对思维的描述是,四维空间看三维的人,就像人在看纸上的画一样。人们可以利用思维空间的独立存在,通过气泡进行短程穿越,来实现打击、潜入等行动。甚至可以从思维看见人体内结构,将人体大脑取出,而在三维中的人看来,死者的外表毫无损伤。书中核心:当高维空间的文明,建立了下一维度的生存能力,再配合“黑暗森林”理论,将会对同纬度其他文明展开降维打击,从而保持自己在同纬度,乃至下一维度的王者地位。二维化:宇宙其他文明向太阳系发射了“二向箔”,即将整个太阳系二维化。最终在外界看来,太阳系将像薄薄的一张纸一样存在在宇宙中,所有的山峦湖泊挤压在一起,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按照书中的设定,因为高纬度文明的打压,整个宇宙都在向二维化跌落。死线:死线内为零维,是由于光速曲率飞船运动产生,死线会扩散成为黑域,也就进入了低光速状态,可以有逃逸的可能,逃逸速度为第三宇宙速度(16.7km/s)宇宙重置:当宇宙膨胀到一定阶段,将向内坍缩,最终形成宇宙重置,也有人猜测,我们所存在的宇宙,我们了解的宇宙大爆炸,有可能就是上一次的坍缩所导致的。读书-三体:主人公们都在为什么而战?(罗辑/章北海)读书-三体-死神永生:主人公的抉择(程心/云天明)读书:三体-那些改变世界的配角们(史强/杨冬/面壁则……)读书-三体:时间的辗转,纪元故事梗概一览#三体#

狠爱你

如盐入水,润物无声,看这些大牌教授,如何把育人融入专业课程,从“思政课程”……

“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思路的转换,为课程育人开辟出新路径,也为教育者带来了压力与挑战。目前,复旦课程思政已实现“三个全覆盖”:在建示范课程412门,课程思政覆盖所有院系专业课程;已建专业思政试点18个,专业思政覆盖所有哲学社会科学院系,同时向理工科专业快速推进;“课程体系-跨学科队伍-学术研究-实践基地-案例库建设”五位一体的医学课程思政体系覆盖所有医学生教育。如盐入水,润物无声,如何让专业课程的老师授课时能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爱听,复旦大学文科、社科、理科、工科和医科五大学科的教师,各有秘诀——历史系姜鹏:老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就会给学生带来认知方法和价值观的误导历史如镜,观照着过去、当下与未来,但这面镜子有时会被污染。当历史教育遇见课程思政,应该如何拂去镜面的尘埃,让真理的色彩辉映?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姜鹏看来,“思政课程”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课程思政”的首要前提,在于课程本身的专业性。以专业知识为根基,让历史的明镜诚实反映历史,是通往课程思政最基本的路径。《<资治通鉴>导读》在复旦已开设近12年,姜鹏有丰富的授课经验。面对课程思政的新要求,他坚持“变与不变”:变的是课堂教学细节,不变的是历史研究的专业态度。 “对于课程思政的最大的伤害是什么?就是老师自己也是大而化之、一知半解。如果备课或者知识储备不足,有些大而化之的论断,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包括认知方法和价值观上的误导。”姜鹏时刻警醒自己。他从专业角度出发,关注当下的舆论环境,捕捉同学们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并通过教学对其进行纠偏。例如,《资治通鉴》里没有出现过屈原,每逢端午,便有人为了吸引流量,以此为由否认屈原的存在,以历史的虚无化消解人们的爱国主义与文化自信。“如果轻易被他们带节奏,就会影响我们的认知方法,进一步影响到世界观和价值观。”姜鹏意识到。他在课堂上讲《资治通鉴》中的“屈原问题”,分别从质疑派和辩护派的角度引经据典,介绍古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并指出这一现象是史料选择的自然结果。“司马光写过很多诗,其中专门写过悼念屈原的诗歌,所以他怎么可能会认为屈原是不存在的呢?把《资治通鉴》作为屈原不存在的依据,这是不成立的。”姜鹏致力于传递一种正确的认知方法。“从专业的角度,我把这个事情告诉你,我想说的结论,其实学生自己就会得出来。”如此看来,课程思政并非简单灌输观点与结论,而是向学生展示一条通往结论的路径,引导学生自由探索,抵达正确的答案。经济学系石磊:学生对形式主义很反感,用专业知识讲好中国故事,我自己先“补课”作为社科领域的资深教师,复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一贯强调政治意识与学术研究的一体性。“政治本身就融在整个社会发展体系当中,把学术讲到位的时候,里面一定有政治,而‘课程思政’不过是把思政元素凝练出来,再融入具体的教学场景中去。”他说。但同时,石磊察觉到学生对于形式主义的反感,感受到不小的压力,更感到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要用专业知识讲好中国故事,绝非易事。“思政元素如果融合得不好,很容易出现两张皮。”经过不断探索,他总结出一套实现“课程思政”的方法论,即“四个打通”:理论与实践打通、中西方打通、历史与现实打通、学术知识与思政元素打通。他认为,如果单纯讲理论,复旦的老师是得心应手的,难的是去了解与理论相对应的实践。因此,他致力于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给学生“一个全景性的描述”。放眼国际,他认为中国学者应意识到自身话语体系与国际共用话语体系的共通性,将中国的经验融入世界性的知识范畴中。溯流历史,他指出要学会透过历史了解当下,从中体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为了打通学术与思政的壁垒,他将经济、政治体制连接起来,基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从学术角度梳理二者相互影响的过程。“学生入耳入脑入心,首先要求老师入耳入脑入心。”在这个过程中,石磊意识到了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通过补充阅读,及时自我更新。某次讲授产权理论时,他发现到大家关注的都是西方学者的理论,便产生了疑问:中国自古真的没有产权理论吗?他研读经典文献,从《孟子》《淮南子》《吕氏春秋》等中国古代思想专著中找到了成熟的产权理论,并亲自抄写相关章节,把书法作品带到课上。学生们惊喜于老师的“隐藏技能”同时,也对中国的产权理论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石磊鼓励学生自由讨论、积极表达。只要基于正确的价值观,他欢迎学生得出和自己不同的结论,在交流中深化对当下中国的认识。物理系蒋最敏:正确认识世界以及自身在世界中的作用,正是物理学的“优势”实际上,在“课程思政”概念正式提出前,很多复旦老师都做到了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只是之前不这样称呼而已,这个概念提出之后,我们系成立了课程建设团队,一起备课。”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物理学系教授蒋最敏介绍,当老师们试图挖掘怎样将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巧妙结合时,发现物理学科有独特的优势。“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些都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也是物理教学中的基本观点。”蒋最敏认为,人们只有正确认识世界以及自身在世界中的作用,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是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也是物理学的优势,物理教师应发挥这一优势,把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融汇到教学中去。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蒋最敏强调,课程思政还可在人文精神、家国情怀、科学规范、学术道德等方面进一步实现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以一次变质量体系课堂为例,蒋最敏做完火箭的一系列相关公式推导之后,同学们开始好奇火箭的起飞质量、燃料等问题。这时,他开始介绍我国的火箭技术发展。“到了这里还不够,还要让学生继续思考。事实上我们的客机不光是喷气获得推力,同时也要把周围的东西吸进来,它的喷口也有很多,不同喷口的推力怎么算?每个喷口不一样怎么算?教科书已经点到为止的内容,就这样被延伸了下去。”他继续带着同学们对公式进行改写,探讨多喷口的情形,介绍我国在矢量大推力发动机方面的研发成果,并播放2018年珠海航展时装备矢量大推力发动机的国产歼-10B战机表演“眼镜蛇机动”、“落叶飘”等高难度机动动作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是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矢量大推力发动机技术的国家。“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对祖国矢量发动机研发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关注度,不仅帮助大家拓展了知识范围,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蒋最敏说,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教育与课程质量提升能够做到并且应该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信息科学专业迟楠:信息时代,优秀的榜样最能引起学生共鸣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工科教育,怎样才能避免枯燥的宣讲和生硬的灌输?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有机融合“新工科”和思政教育,探索出具有复旦特色的新工科教育模式。信息学院教授迟楠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优秀的榜样最能引起同学们共鸣,特别是学长学姐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业的案例贴合现实,更容易振奋同学们的情绪。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是迟楠赋予“课程思政”的核心意义。在她眼中,作为“数字公民”的学生远不同于作为“数字移民”的老师:“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今非昔比。”因此,如何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源中,引导学生甄别无用、负面信息,成为她备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本学期的课程《前沿讲座》中,迟楠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通过同学们毕业后建设国家的具体案例,调动同学参与课程讨论——有毕业生参加了航母的建设,老师们从这个例子出发,讲述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有毕业生参加了C919大型客机项目,用视频记录了飞机的腾飞,师生一起观看,分享那一刻的喜悦……“内容和形式上都要下功夫。”迟楠强调,不仅案例要足够鲜活、富有感染力,讲故事也需要技巧,配合视频、图片等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引领青年人树立理想与担当。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卷中华大地。信息学院的凌力老师参加了上海市随申码的设计,并获得了复旦“抗疫先进个人”称号。迟楠便将他请来,讲述信息产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基础作用。“不仅是网课,大数据乃至整个信息产业,都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就是我们身边最鲜活的事例。”医学院钱睿哲:抗疫实践就是对人文医学的最佳注解一名优秀的医生,永远不只要面对复杂的病理、艰难的手术,更应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对道德的坚守。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会后,复旦上海医学院积极推进人文医学课程思政体系,促进医学与人文、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特别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教学中,通过培养医学生的医患共情促进医患沟通,促进学生医学人文与实践技能的进一步融合。“好的课程思政就如糖融水、如盐入味,让专业课程更有味道,达到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钱睿哲如是说。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校园一度按下了暂停键,学生们无法像往常一样返校上课。疫情打破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抗疫过程中医务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却给我们竖起了镜子、立起了榜样,这也正是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时间窗口,2月底,由46名导师共同参与的“云上思政”课程——《医学生综合素养》正式上线。《医学生综合素养》课程紧密结合抗疫主题,设计开展了医学人文相关主题的线上研讨。作为该门课程的负责人钱睿哲教授要面对的工作并不轻松。要想把专业特点和思政教育完美地融合起来,需要前期做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把零散的内容整合、升华,再融入专业的教学之中。而这次抗疫中涌现的复旦人,为人文医学教育提供了鲜活的资料,这让她的课堂讲授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加富有生命力。课程导师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赋予课程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和灵活多样的切入角度,例如开展主题为“从COVID-19流行病学看新发传染病对医务工作者的挑战”讨论会,邀请援鄂医生孙贵新分享方舱医院建设、管理和诊疗的经历,让学生聆听到不同的声音,感受独特的头脑风暴。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上海援鄂医疗队领队朱畴文老师,还有曾因一张“落日余晖照”而触动了很多人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凯医生,以及许多其他的“白衣战士”们……都是曾出现在钱睿哲教授课堂上的抗疫英雄。他们当中许多人肩负着教学任务,在武汉抗疫一线的繁忙工作之余,仍然坚持在战役一线上课,和学生互动答疑。这种心系教学,仁心济世的情怀,让学生们深受感动和鼓舞。“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职责、敬畏规则,与大家共勉!” 这是朱畴文老师在武汉前线对学生的寄语,也是对人文医学的最好注解。作者:严艾雯 杨贺凡 边欣月 陈至 张晋川编辑:储舒婷责任编辑:姜澎图片来源:复旦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