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6大类研究生导师盘点,你的导师是哪一类?蓝印花

中国6大类研究生导师盘点,你的导师是哪一类?

来源:科学指南针服务平台(ID:sciclubs)作者:An 编辑:学妹师生关系盘点,来看看你的导师是哪类?亲爹亲娘型这种类型的导师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无论是在科研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都是事无巨细的关心,完全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闺女亲儿子一样看待。这种导师,在科研上,他会给你制定一个十分靠谱的课题,每天关注着你的科研动态,有问题及时帮你解决,甚至,说不定还会帮你做实验,发文章。生活上,关心你的生活费够不够,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和同学朋友相处的是否融洽-----不过,上面条件全符合的神仙导师,大家还是在梦里想想就行,反正我是没见过,应该是“此导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吧!现实中,能达到三点以上的,我觉得都是亲爹亲娘型的优秀导师了。导师评价 ★★★★优点: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不用承担毕业压力缺点:在“过于溺爱”中成长的研究生,缺乏科研独立完成的能力,虽易达到毕业要求,但不能称之为“合格研究生”。亦师亦友型这种类型的导师呢,相处起来应该是最舒服的一种导师了。和这样的导师在一起,你能体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平等交流,互相尊重的感觉。在科研上,你们或许是并肩作战的好兄弟,他可以和你一起很正经的讨论学术问题,互相指导,共同进步。抛开科研,他可能会和你一起八卦吐槽,可能和你一起酣畅淋漓的运动,可能和你一起逛街扫荡整个商场,还可能和你一起划拳打牌喝酒畅谈国家大事-----如果正在科研圈中摸爬打滚的你遇上了这样的导师,那么,一定要好好珍惜啊。在这种亦师亦友型的师生关系中,药物学方向的李泽琳教授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代表人物了。李老师一生培养学生无数,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她曾说过在学校工作的她,因为跟年轻人在一起觉得自己也变得有活力了,学生们也都很亲切的称她为“李奶奶”,她很喜欢跟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教她用微信聊天、上网购物,她经常熬到深夜甚至躺在病床上帮学生修改论文、设计实验方案……前些日子,一位导师发的帖子“假期见不到学生,导师又发妖娆的朋友圈了”在微信朋友圈火了起来,大致内容是这位导师在暑假见不到自己的几位爱徒,百无聊奈,想通过微信朋友圈关注下他们的行踪,结果发现除了自己刚入门活泼可爱的小萌新一人在朋友圈尽情的游山玩水,其余几人票圈一片空白。于是,夜半时分,这位导师开始辗转反侧,不惊发出灵魂一问:难道我的爱徒们把我屏蔽了不成?接着,导师开始为他的几位弟子发愁了,一愁大弟子论文未发,毕业岌岌可危!二愁二弟子只会纸上谈兵,理论结合不了实际。三愁三弟子过于手高眼低,心高气傲。四愁四弟子过于心急,结果事急过反。五愁五弟子过于功利,迷失自我。最后,导师终于不愁小弟子了,因为她是个不屏蔽导师的好学生啊----哈哈哈,说实话,你的导师要是也这样对你的科研生活都操心的话,你是不是开心的飞起呢。亦师亦友的导师关系是我觉得最好的师生关系了,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比如以下这位童鞋的导师:可谓是真正的优秀导师的典范楷模人物!导师评价 ★★★★★优点:科研过程愉悦,毕业要求易达到,且可以合格研究生身份毕业。缺点:无客气防备型这种类型的导师和学生吧,见面十分客气,但都心有防备。导师会很认真的指导你。除此之外,绝无他事。导师跟学生说话客客气气,说话做事上对你处于防备状态,绝不会惹你不开心,更别提说一些重的话让你难过或抑郁了。而学生也是如此。这种关系的师生关系,谈不上有多好,也谈不上有多不好。毕竟,他指导了你毕业。只是,你在日常的交流中提不到他,他在日常的交流中也提不到你。你毕业后,不会再想着来看望他,只记得自己有过这样一位导师罢了。对他而言,送走了一个还是“活着”的你,他也是如释重负,只记得你曾是他众多学生中的一员。你们,可能以后只是彼此的一份----en en en,不太重要的回忆吧!小编的朋友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毕业后朋友去了某地方科研研究所,该研究所当时刚建成并招了第一届研究生,朋友所在的课题组就来了一位,但就这一位研究生让朋友觉得自己中了“彩票”!朋友在该课题组是助理研究员。这位刚进实验室的新生,刚进课题组,对朋友以及另外三位工作人员可谓是怼天怼地,谁也不放过,并认为他们身上没有一丝一毫值得自己敬佩的地方,天天在群里找自己的导师“投诉”四位工作人员,整的朋友及他的同事们既心累又无语---先说下小编的这位朋友,硕士期间发了两篇SCI,其中一篇Angew,其余三位均是有至少一篇一区文章的人。反过头来看看该生,不对,现在称其为“奇葩”吧,一个名不经传的大学毕业生,刚刚读研啥都不会还指责别人能力不行。朋友及其同事忍了多次之后,终于爆发。于是,他们多次找自己的领导,即“奇葩”的导师沟通,希望其能出面解决这个问题。无奈这位导师担心如果他教育了这朵“奇葩”,万一其受了刺激做出不可挽回之事---于是领导劝几位下属多忍忍,忍够三年“奇葩”走了就解脱了---导师的这种态度更是助长了“奇葩”的嚣张,甚至快变成了四位助研的第二领导,于是不到半年,四位全部辞职---导师怕学生怕到如此地步,真是教育届的悲哀与失败!导师评价 ★★优点:彼此小心做事,该毕业毕业,该升迁升迁。缺点:没有深厚的师生关系在其中,互相隐忍,内心不痛快!路人陌生型这种类型的导师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心平气和的把你招进来,然后半认真的给你制定了一个课题,接着----放养!没错,就是放养!给你个开头,要怎么结尾就各凭本事吧,为师如果不是事务繁忙,就是水平不够,你们还是自力更生吧!怎么说呢,遇上这种类型的导师吧,和上述一样,不能说你不幸,可也不能说你幸运。说你不幸吧,可是你却得到了绝对的自由,想干嘛就干嘛,反正他也不会管你。可说你幸运吧,自己本来就是一张白纸,还得毕业找工作,没有导师指导,只能自己硬着头皮迎难而上,可能在科研路上不知道会碰到多少的一鼻子灰,还只能有苦往肚子里咽,什么都自己硬扛----最后,自学成才!小编认识的人中就有几位处于这样的一个尴尬境地。其中一位仁兄,起初找导师的时候听说XXX老师学术水平超高,年纪轻轻的就牛逼期刊文章是一堆一堆的发,绝对的学术届小牛啊。慕名过去的他很“幸运”的被小牛所青睐收入门下。直到这位仁兄怀揣着科研的梦想正式进入了实验室,期待学到小牛的独门绝技并直摇而上时,才发现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小牛事务繁忙,底下学子并非只他一人,且小牛还要经常在外面作报告参加会议,或者回来也是写着一堆东西,根本就无暇顾及自己的徒弟们。于是乎,朋友只能自己一步步来,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达到毕业的要求,但过程之艰辛可想而知。朋友硕士毕业后就不想再搞科研了。只记得他说了句“今后,我与他(导师)可能再无任何瓜葛!”另外,小编还有一位学妹,进实验室两年,导师对其不闻不问,学妹虽心有不甘,但也选择自我成才,直到两年后,学妹有事找这位路人导师时。导师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学妹:“----”学妹说,那一刻,她对这个导师不是失望,而是有点忿恨了师生关系走到这步也是令人遗憾,在这种关系当中,导师与学生,两人之间,从未有过互相温暖时刻,却也从未有过翻脸时刻,只是,对导师而言,流水的学生,铁打的导师,他们也许已经对这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见怪不怪了,也可能,对他而言,学生们只要“静静的来,静静地走”就好了!导师评价 ★优点:自我提升极大,能力超卓。缺点:按期毕业太难,过程过于艰辛痛苦。上司下属型这种类型的导师是比较可怕的类型,其典型的特点就是:我名义上是你的导师,但是,我给了你实验平台,给了你读研的机会,你要借助我的平台做实验,靠我发文章,靠我毕业拿学历,所以,你什么都得听我的,我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采用现在流行的话语来说,就是揣着“明学”思想,打着资本家的小主意,这种类型的导师呢,轻则让学生抑郁几年,毕业后只是不再联系而已,重则,想不开自杀的,也不在少数。小编在知乎上,也无意间浏览到这样一个帖子:“复试的时候,老师说他这里补贴多,而且法定节假日都休息,有自己的课题……等进了实验室,一直在剥夺我们的时间,每个房间都装着监控,老师随时看监控,发现谁没在做实验,就会打电话骂骂咧咧,现在是每天打卡,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要一直在实验室,吃完饭就要立即赶过去,什么午休,不可能,每周一天休息,晚上回到宿舍或者周天也要随时待命,过年现在只给放三天,法定节假日几乎不放假,呵呵,补贴高?一个月四百,别的同一个专业的至少八百,还比较轻松,累就累吧,还不给发文章,有史以来,我们实验室老师从来不给发文章的。真心的,很累……想退学,但是,想当初自己那么努力又觉得不值,可是在这个老师的手下,我觉得没有希望,而且真的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每天都像陀螺一样,夏天的时候40几度,在田里,七八九月,中暑中了好几次,我不过是个女生,老师从来不管这些...难道就任由老师这么压榨么,我该怎么办,何去何从?”“我该怎么办,我该何去何从!”这是多少身处这种境地的学子想解决的问题啊!中国一向崇尚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在现代生活中,大家称自己的导师不再是“XXX导师”,而是“XXX老板”。这种称呼来源于西方欧美国家,在国外,老板给学生发一定的工资以维持生计,因此学生更愿称呼自己“导师”为“老板”,而在中国,当西方文化逐渐渗入,“导师”的思想也逐步变成“老板”思想,于是,在这种导师眼里,师生不再是师生,而是“上司与下属”,这是科研届的悲哀,也是传统文化流失的悲哀----导师评价 ★★★★优点:能力上升。缺点:压力大,得心理疾病,社交恐惧!鱼死网破型如果比压榨还痛苦的师生关系,莫过于让人绝望的“鱼死网破型”了,这种关系总之就是一句话“你让我对这个世界无所眷恋,那就让我带着你一起毁灭吧”!貌似不过几个月,就会报出一则两则“XX博士轻生”的消息,除去被曝光出来的,被学校压下去的更不再少数。看着一条条年轻鲜活的生命撒手人寰,留下亲人痛不欲生的活在人间,不禁有人想问,到底是现在的博士心灵太过脆弱,还是现在的导师过于没有人性!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杨宝德被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而他生前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是,“周老师,我还在实验室,下午过去找你。”紧接着,杨宝德与其女导师之间的聊天内容曝光,引起一片哗然!杨宝德平常除了陪导师周教授吃饭、挡酒以外,他的导师对杨宝德明确提及或暗示的要求还包括:浇花、打扫办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车场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装窗帘等。甚至,杨宝德周五晚还要去周某家打扫卫生,给她擦车洗车,喝醉后还得陪她打麻将,而且还过分干预他的私生活,明确说杨宝德和其女友不合适-----OMG!说实话,小编对这导师也是活久见了,这导师真的不是把杨宝德当做自己的学生,而是给自己招了一个免费的保姆好吗?不对,保姆也没杨宝德这么惨呀!通过这件事情,让很多人都了解到现在大学里很多导师,都把学生当做长工一样使唤,谁说知识分子就不会压迫和剥削人!真的是不怕流氓没文化,就怕流氓有文化!知识分子手中有权力,比官员还可怕。这样的人,真的是枉为导师!也再次印证,素质与学历真的不一定正相关。而现在,一些学生在被导师压榨绝望之际,选择通过轻生的方式昭告众人其导师的劣行,来个鱼死网破。然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你真的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还有父母,还有亲人,还有朋友,你是否想过你的离开给他们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又是否想过,把你的经历告诉他们,找他们倾诉,一起找到解决之法呢。大多数的博士轻生案件在自杀前并没有向自己的至亲倾诉过,怕他们担心,可是,以极端方式离开世界的你,给他们造成的痛苦却是担心的N次方啊!导师评价 ★★★★……★优点:无!缺点:残害人命,荼毒社会!希望大家遇到的导师都是“亦师亦友”型!如果遇到不公正的对待,请不要沉默,也不要逼自己,适时沟通解决,不要自己一个人扛!

安妮塔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6个差别,学长精心收集,非常全面

刚准备考研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该选择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呢?对此很多同学其实都不了解,当初学长其实也不怎么了解,只是以前我的学长学姐都报的是学硕,因此我也选择了学硕,直到这两天很多学弟学妹问我关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系统了解一下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6个差别,可以硕士学长的吐血收集,非常全面,大家可以收藏起来以后说不定还能用到哦。第一个差别:培养目标不一样学术型硕士目的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理论人才,而专业型硕士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实际操作型人才。那具体是怎样的呢?首先和大家讲一讲学术型人才培养吧!学术型硕士读研时间一般为三年,在研一期间基本上都是在上课,需要把你三年的课程基本上全部上完,所以课有多少你可想而知。而且一起上课的人基本上都得hi几个或者十几个,所以逃课很困难。早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正在读研的学姐发的朋友圈,她说上了一天的课了下午就半个小时时间吃饭,晚上还得继续上课。可见,研一的时候课程是有多么的繁忙。研二的时候主要是做项目做实验,说白了就是给导师打工,对于文科类专业可能没什么实验,但是自己也要专研课题。对于理学类专业那就实验非常多,因为导师会承接很多大项目,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而招来的研究生就是用来帮助导师完成这些大项目的。除此之外学长还想和大家说的是,如果你是读的理科,那么因为老师接的项目大,科研经费比较多,那么导师大多数情况下每个月都会给你一些补助哦!但是对于文科类专业,因为老师科研经费比较少,所以这项福利可能会比理科差那么一些。到了研三上学期的时候,大家就要开始写开题报告了,列出自己毕业论文的提纲,然后就开始跑实验室,泡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写论文,写好论文交给老师修改,一般来说刚开始一两次都不会通过的,经过反复修改后才能合格。在研三的下学期会组织一次毕业答辩,和本科差不多,只是比较严格要求更高。很多人会担心自己因为论文写不好会不会毕不了业,这个完全可以放心,读研和读大学都是一样的,都是严进宽出,只要你不是非常得罪老师,老师都不会为难你的。而对于专业型硕士基本都是两年或者两年半,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学校是三年。在第一年其实和学术型研究生是一样的,就是每天上课,而且你会发现同一个专业上的课都是一样的。但是到了第二年,专业型硕士会去企业实习,并且在企业会有另一个校外指导导师,在企业主要就是让大家多学习一些实际性操作,成为该方面的专业型人才。第二个差别:考试难度有差别一般来说呢,考专业型硕士的难度会比考学术型硕士的难度要低,但是有少数专业是专业型硕士反而更难,就比如说医学专业,反正就是竞争很激烈。学长查到了2014年的数据,大家看到数据应该会很明白。中国2014年考研人数是172万人。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68万,也就是近40%的人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余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大学占60%。而那年考研录取比例约为3:1,录取的研究生总共是57万左右,专业硕士录取比例接近50%。也就是说,加入现在有100人考研,其中有60人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0人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最后总共录取33人,学术型录取17个,专业型录取16个。通过这些数据,大家应该能够看明白那个录取率高了吧?第三个差别:考试科目不一样这一点学弟学妹们都应该注意一下,一定要到你报考学校的官网查清楚你考的是哪一门。大多数专业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考试科目中政治和专业课考试都是相同的。但是对于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差别其实有点大。一般来说,学术型考试的英语考的基本上是英语一,但是专业型考试考的英语基本为英语二,但是这也不是绝对啊,最后还需要参考你们报考学校的官网。数学有些也有不同,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大家要注意了,因为虽然同为数学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大家复习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去复习。有一种考试心态是很忌讳的:我把全部的都学会,管它考什么。这种心态最后只有失败,当然你特别牛除外。第四个差别:学费不同对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学费大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一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左右,平常奖学金较多,很多学校都是全面覆盖,也就是说所有学生都会有奖学金,只是有的多有的少,一般奖学金就够你一年的学费了,平常生活费也有补助,基本不需要父母出钱。但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费比较高,大约为12000元/年左右,平常奖学金也比较少,所以想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们还是得准备一些钱哦!第五个差别:学位证不一样如果你读的是专业硕士是全日制得专业硕士,毕业的时候和学术型硕士一样,都是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但是如果你读的是在职专业硕士,那确实只有单证。另外,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得毕业证和学位证都一样吗?答案是,毕业证是一样的,学位证不一样。具体差别在于学术型硕士的学位证会细到你所报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学科门类名称,而你如果报考的是专业硕士,你的学位证将会细到你所报考专业硕士的专业硕士名称!看着很绕,举个例子吧!比如你是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会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而专业型硕士则会授予“会计硕士学位”。第六个差别:考博士不一样中国的博士生招生实际也分为两种:学术型博士和专业型博士。只不过专业型博士在国内没发展那么快,专业硕士现在是39种,专业博士现在是10种都不到。也就是说想读博的最好读学术型硕士!

田鸠

最受欢迎的10种研究生导师

(我对导师忠心耿耿,我说的是真的!而我的一位朋友对他的导师意见很大!!)俗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此言亦可推及“研究生怕选错导师”。导师与研究生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的导师,学问扎实、认真负责、温和有礼,能带你在学术的汪洋大海中遨游。正如当代著名学者刘跃进在《姜亮夫先生及其<楚辞>研究》中写到:“一个学者在其成长过程中,转益多师,方能学有所成。而能遇上一个好导师,往往又会影响到他的一生。”那么,什么样的导师称得上“中国好导师”呢?01、学问扎实 治学严谨要成为学生心目中受欢迎的导师,首先要“学问扎实”“治学严谨”,这是好导师的立身之本。一方面,可以通过导师的学术头衔、申请项目以及学术论文来判断,拿不拿得到好的项目,发不发得出好的论文,是导师实力和是否勤奋工作的明证;另一方面,要看导师的谈吐,这点可以通过听导师上课及课下交谈看出来,如果导师眼高于顶、夸夸其谈、自以为是,多半治学空疏。学问扎实、治学严谨的导师,像一座灯塔,能够在学生进行论文选题时,指引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避免无意义的瞎子摸象。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术能力强的导师就是带你走出“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的引路人。02、心态稳定 性情沉稳心态稳定、性情沉稳这一点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如果拥有一个朝令夕改、朝三暮四的导师,作为这种导师的弟子,往往会疲于奔命,陷入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经常有博硕士投稿,问“导师变来变去怎么办”“导师今天说这样改,怎么下一次还推翻了自己的以前的建议”,这就是心态缺乏稳定性的导师的典型症状。反之,如果拥有一位心态稳定、性情沉稳的导师,指令和意见明确,不无缘无故反悔和改变,这会极大地给予学生“安全感”,避免无意义的猜忌和试探。让学生有“安全感”的导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03、亦师亦友亦师亦友的导师,更容易让学生感到“人情味”,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学生和导师之间的距离感。很多导师把自己的师生交流群命名为“亦师亦友”,可见这也是他们心目中师生关系最融洽的一种状态。与学生保持“亦师亦友”关系的导师,不仅能够给予学生指引,也能与学生尽可能平等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听取学生的意见。反之,迷恋自己“导师”权威地位的老师,唯我独尊,独断专行,听不进学生意见,不仅会让学生有距离感,更会让学生“怕”老师。04、提供资源这种资源,包括学术资源和物质资源。如果导师能为学生提供诸如参加课题、参与学术会议等学术资源,学生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快成长。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有劳务费等物质资源,再好不过。积极为学生提供资源的导师,门下必定人才辈出,这样的师门必然更有凝聚力。导师本人也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回报。05、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指导师对待学生的公平问题,因材施教指导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殊性进行培养。首先,一位好导师能够做到不因学生的性别、原生家庭等客观因素影响而过于偏爱或厌烦某个学生,能够一视同仁;其次,也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尽可能地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指导。这样的导师,更具有公信力。06、经常鼓励 偶尔批评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味批评或者鼓励都是行不通的,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一味批评或打击学生自信心,一味鼓励又容易让学生懈怠,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经常鼓励,偶尔批评。批评的时候亦要有的放矢,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能够达到警示效果又留有余地为最佳。07、 认真负责如果说起研究生阶段导师最让你感动的事情之一,很多人都会提到导师认真负责改论文这件事。学生发给导师论文,导师能够及时给予详细的回馈,足以让学生感激涕零了。对小论文而言,导师能够看出其中的谬误与不当之处并加以指出督促改正,对大论文而言,导师能够对开题选题、中期的实验、资料查询、答辩与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给出建议与改善的方向,这样的导师经常会成为学生口口相传的模范老师。08、关心学生如果能碰到一位不仅担心学生飞得高不高,也关心学生飞得累不累的导师,那是三生有幸才能修来的福分。合格的导师应当尽到学术指导的责任,而受学生欢迎的导师往往还能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学生生病时问候、学生受挫(情感、找工作等等)时提供作为过来人的建议与安慰,虽然不一定需要有实质性的帮助(毕竟导师也没有这个责任),但温暖人心的举动都会让导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加分。09、张弛有度经常听到被吐槽最多的两类导师,一类是放养型,自学生入学后不管不问,甚至大半年后还不认得人,遑论学术指导;另一类指纹打卡,工作8-11-7,没有假期,不顾学生的个人安排。窃以为合格的导师应该是张弛有度的,既能够给予学生必要的学术指导,在适当的时候Push,又可尊重学生的个人空间,毕竟都是成年人,很多博士已经组建家庭,若导师能理解自己的处境与各种必要的生活安排是再好不过的。10、不把学生当“牲口”话糙理不糙,现如今许多导师,对学生并无指导之实,反倒安排一大堆杂事,今天报账明天处理实验室杂务后天接待访客,一周下来没有几天可以专心学术,而且往往一个月干完一堆活儿后未见补助涨一分。学生不是任劳任怨的“牲口”,若导师能够明白这一点,在给学生安排无可避免的杂务时考虑学生感受与安排,并且对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或经济损失的事务发放补助,则会很大程度上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好感。此情此景,我想歌唱一首~配乐: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导师/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个项目/我歌唱每一篇论文/谆谆教诲,大大关怀,心上一暖流/啦 啦/你用你那导师的温情和我诉说/我的导师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弟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啦 啦……话及此,问题来了,如何才能选到一位“中国好导师”呢?你是如何选到好导师的呢?请说出你和你导师“相爱相杀”的故事。来源:考博圈(kaoboquan100)原创发布,作者:我对导师忠心耿耿,编辑:学长

折杨

学术型研究生和专硕型研究生的区别,985研究生毕业学生给你详解

常常听到说现在的大学生遍地都是,所以大学生已经不再那么稀缺。反而考研读研的人每年都在增加。2015年以前,读研的人数不是很多,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考上985院校的研究生;2016年开始,211和985院校的学生的考研率也增加了,无形中普通院校的学生考研的难度就增加了。而研究生分为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很多人在考研的时候不知道怎么选择,也不太明白二者的区别。作为过来人,详细的讲一下二者的区别。1.选择导师:同一个学校有学硕和专硕,专业的名称不一样。但是在选择导师上却没有差异,同一个导师的学生名额是有限的,可以招学硕的也可以招专硕的。所以就出现了同一个实验室既有学硕的学生,也有专硕的学生。而老师对于学生的培养都是一样的。2.学制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学术的学制是3年,专硕的学制是2-3年不等。但是由于很多导师带的学生中既有学硕又有专硕,所以都会希望学生读3年研究生再毕业。一些个例的老师或学校,专硕读2年也可以毕业。3.学费的差异:从2014年开始,所有的研究生都需要交学费。一般情况下,专硕的学费会比学硕的学费贵一些。大部分的学校是学硕是8000元/年,专硕是12000元/年。对于奖学金的情况,基本上是没有差异的。4.报考的人数及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报考学校大部分人都会报考学硕,所以就会出现在面试时学硕会刷掉部分人,而专硕却是报不满的情况。如果有多余的专硕名额的话,面试学硕没有通过的话,可以调剂到专硕。这也就不难解释,学硕的分数会比专硕的分数高很多的原因了。5.读博深造的影响:学术型硕士想要读博可以直接升为博士,不需要再参加答辩或考试。很多学校现在都有1+4或者是2+3的政策,情况好的话,只要5年就可以读完研究生和博士,当然这种情况下研究生是没有毕业证书的,只有博士证书。而专硕型硕士却不可以直接升为博士,必须先答辩毕业拿到毕业证后,再考博读博。但如果是在本校,在研究生导师下,那么导师很愿意再继续收为博士,考博也就容易很多。:6.毕业的区别:毕业答辩的时候,专业型硕士需要一个校外的指导老师,而学术型硕士不需要。很多学校对于学术型硕士必须要有一篇SCI论文,而专业型硕士却不需要。然而最终毕业证上的专业和你所研究的方向可能并没有关系,研究的方向只和你当时所选择的导师有关。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二者之间没有区别,用人单位只会关注是否是研究生学历。以上6点就是关于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

魏源

读研时,遇到学术水平一般的导师怎么办?

估计很多人在读研前,都憧憬着能遇上一个学术大牛,继而使自己的学术道路一帆风顺,可现实却是,幸运儿只属于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未能得偿所愿。毕竟,享誉中外的名师还是稀缺物。于是,随之而来的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读研,遇到学术水平一般的导师怎么办?说实话,这个问题需要因人而异。一方面,对于那些醉心学术的同学来说,导师学术水平一般肯定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他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走;另一方面,对于无心学术的同学来说,导师水平一般或许是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他有更多的自由。清晰地记得我读研那会就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其中一个同学的导师很有自知之明,在开学时就明确告知他,自己学术水平有限,所以在研究上对他不做过高的要求,唯一的条件就是只要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就行。如果他想做学术的话,只能靠自己不断去琢磨探究,导师这边提供不了太大的帮助,不过可以与他一起共同学习。碰巧的是,那个同学压根就没有在学术这条路上“混”下去的想法,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在完成学校要求后,该干嘛该干嘛,互不影响。或许导师这样的做法在很多人看来有不负责任的嫌疑,但回归到现实,这对于导师和学生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不是每一个读研的人都希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另外一个同学则比较悲催,因为他一开始就朝着博士的方向在努力,可惜却没有得到大牛的青睐,无奈选择了现在的导师。关键问题是,这个导师是个典型的“行政派”,整天都在为行政事务忙碌,不仅没有时间对他进行指导,更为要命的是,导师在学术研究上也表现一般,这对于想走学术道路的同学来说,真的太无语了。不过幸运的是,在同学向导师真实表达自己热爱科研的想法后,他的导师做了一件让他至今都感激涕零的事,那就是通过行政关系帮他联系了一个刚评上博导的优秀青年教师,恰好这个导师今年没有招生计划,而且研究的方向正是同学感兴趣的领域。所以,虽然同学名义上归这个导师指导,可实际操刀的人却是这个青年导师。因此,尽管导师自己学术水平一般,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读博大计。其实,上面的两位应该知足了,因为他们的导师都深知自己的学术水平如何,所以为了不误人子弟,他们都给予了学生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无论是为学生另觅导师还是事先就打开天窗说亮话,都证明了导师是端着负责的态度为学生着想的。但现实中,很多导师却没有他们“善良”。曾听过一个学长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说有个导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深耕”多年,却很少发过文章,暂不谈核心,就连一般的文章都没影,却百般要求他的学生必须发文章,否则就不允许论文答辩。也许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导师只不过是要求比较严厉罢了。可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导师真的没法评论。如果硬要说他负责,但他却一直拿毕业说事;非要说他要求严格,自己却始终不发文章。当然,我们不知道他不发文章的初衷是怎样,也不敢随意质疑他的学术水平是如何,但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衡量一个导师学术水平高低的最直观指标就是论文数量。如果一个导师多年都没产出的话,我们至少有理由对他的水平产生质疑。人们常说,为人师者,要以身作则。作为一个导师,最能征服学生的就是他的能力,可是,当一个多年都无产出的导师却始终逼着学生高产,这样的做法真的不知作何评论。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老师绝不是少数。很多老师从来不会承认自己的学术水平一般,也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指导不了学生,相反,一旦学生出不了成果,就将一切责任归咎于学生的不努力,却从来不反思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胜任导师这份工作。有人说,既然都到了研究生这个阶段,就要有学会钻研的能力。否则,就枉费读研的三年时光。说实话,这话不假,也很现实。不可否认的是,学术水平较高的老师的确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也可以让我们以更快的速度到达成功的彼岸,但这绝不意味着拜师于学术水平一般的老师门下就没有出路。相反,很多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知道,当我们逐渐对导师不抱有期望,也不依赖导师提供的帮助时,也许,我们会比别人成长的更快。而且,导师的指引也不是一辈子的,要明白,我们总不能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呵护之下,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一旦失去主人的照料,枯萎得要比平常快得多。记得一位学术大牛在分享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至今都受益匪浅。他的原意是这样的:决定科研成功的因素从来不取决于外因,而在于内因。真正在科研上有所成就的人,从来都不是借助外力取得的。即使你面临的外界因素是多么的不利,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再加上持之以恒,总会有所收获的。所以,这也告诉那些依旧对导师学术水平耿耿于怀的学生,导师是学术研究的关键因素,但绝不是决定因素,因此,即使你遇到的导师学术水平一般,也不要伤心,更不要放弃,要以心平气和的心态去对待。要知道,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别人教不会的,只有通过自己不断摸索才能掌握。所以,请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好好研究,好好科研,争取当自己成为大牛的时候,可以骄傲地告诉别人:今天所有的成就都是靠自己取得的。来源:募格学术(ID:mugexueshu),转载请在募格学术原文下留言

剪刀男

研究生导师怎么选,是选年轻老师还是学术大牛?

你是如何选择你的导师的呢?研究生导师怎么选,是选年轻老师还是学术大牛?要知道研究生选择一个好的导师非常非常重要,下面我就具体讲一下该怎么选。1、忠于人品!首先说一点,我们选导师的第一点,不是要看他的专业能力、不是要看他是不是院长是不是大牛、不是要看他发了多少篇SCI,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个老师的人品。很多同学可能会忽视这一点,而在我看来这一点确是非常重要的。真人真事,某某大学的导师出去请公司老板吃饭,然后叫了几个自己的研究生(女生)一起,其实就是去陪酒。让自己的学生去陪酒,这种老师就算学术再厉害,但是人品就有问题嘛!所以说,选导师,一定先要选人品好的,然后再去看他的学术能力,遇到一个真正对自己好的导师,真的是能受益匪浅,影响自己一身。2、选择轻导师?年轻一点的导师,这种导师一般自己刚毕业没多久,所以非常有学术热情,会真正在自己研究的方向下功夫。所以,如果你作为他的学生,跟着他做,他会手把手教你,能在研究生几年学到真正的东西;因为他也需要发高质量的论文来评职称,所以你只需要给他打打下手,比如翻译翻译论文,他在发论文的时候就能挂上你的名字。我一个师弟,研一刚半年,就已经发了4篇SCI了,怎么发的就不用我说了吧;能拿国奖的几乎都是年轻老师带的学生(除非你真的非常非常厉害啊),这是和第2点挂钩的啊,因为论文发的多,自然而然就能拿奖学金了。他能真正对你上心,因为你可能是他带的第一届第二届学生,如果你发不了论文、找不到好工作,那他以后还怎么带学生呢?3、选择学术大牛?导师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大概总结一下:(1)实验室师兄师姐比较多,实验条件相对年轻老师要好一些,所以你在选方向的时候,能多一些路子;(2)导师在学院有一定的地位,不管干什么都能方便一点。比如研一专业课考试,老师一看你导师是谁,分数就不会太低;(3)如果以后准备读博,导师会给你推荐;(4)找工作的时候,导师也能给一些推荐;(5)导师可能已经带了几十届学生了,那么你就有几十上百个师兄师姐,比如你去一家公司的上司就正好是你师兄,那自然会照顾你了。最后总结一下,其实选导师也要结合一下自身情况,第一当然是想做的方向,再一个就是看自己的性格,比如说你是那种坐不住的,干什么事都没有积极性的,需要有人催的,那我就建议你选择一个年轻老师,因为他能管着你;如果你自学能力比较强,那可以选择一个大牛,因为他可能给了你一个方向之后就不管了,可能一个月都见不着他一次。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我的个人主页有更多内容哦

李翱

硕士导师如何选?把握这些门道,助你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导师!

我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同样,硕士研究生或许更能体现到这一点,由于硕士教育的特殊性,不再是本科教学的那种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尽管如此但仍不可忽略硕士导师在你研究生三年期间所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因此,硕士导师如何选?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选择最优秀的导师,选择和你三观相符合的导师,对于所有的考研人来说都是一项技术活,那么如何才能够保证自己选择最好的导师呢,或许掌握这些问道,会助你选到最适合自己打导师。首先,掌握所有导师的详细信息。对于所有刚刚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来说,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只有通过信息的对比才能分析出导师是否适合自己,因此你可以百度导师的详细信息包括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学术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只有拥有了导师的详细信息,你便会得出那位导师是最适合自己的。其次,一定要高度重视师兄师姐的建议。在选导师的时候,一定要咨询你们的师兄师姐,对你选择导师有太多的建设性建议。一方面,这些师兄师姐已经和导师相处有一段时间了,对导师的脾气秉性都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师姐师兄必然会有自己的经验教训,而这些经验教训便是我们最好的参考数据,甚至可以依靠这些经验教训直接淘汰掉多名硕士导师。最后,要明白自己是想选择学术型导师还是行政口导师。在硕士导师中,有一部分是学术型的导师,没有任何的职务,没有任何的社会兼职,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写自己的论文,因此也是论文的高产者,如果你想写论文,想认真搞学术那这一类型导师适合你;另一部分便是行政口的老师,在学校里担任着诸多的职务,每天都有很多公务要忙,对你教育和管理,会因为精力和时间的问题而有些怠慢,但是你却可以获得足够的自由。以上便是选择导师的时候,我们每一位准硕士研究生该做的事情,一定不要忽略导师在你这三年中的引领作用,一位优秀的导师带出的学生也必然是优秀的!!!

巴西版

硕士导师:很难招收到想做学术的学生了,都是为学历而来的!

有消息报道,今年的考研人数高达340万人,虽然数据还没有获得官方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考研人数必将突破300万,相对于去年相比又将有一个新的较大的增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考研的队伍中来。但是对于很多的考研人来说,之所以选择考研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拿到硕士学位,这就算是自己最大的期望了,至于学术研究似乎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而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我以及我的大学同学,几乎全部都是这样的想法,不要问为什么要考研,因为答案出奇的一样,即为了获得硕士学位,这是最真实,最现实的原因,当然或许会有很多的考研人为了能够在复试中获得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认可,必然会说是为了学术,是为了能够在导师的研究方向上有更多的建树了,这只是绝大多数考生为了增加自己的复试通过率罢了。而硕士导师也非常熟悉这一现象,也非常的接受这一现象,几乎每年新进的研一新生一开始都还表现出积极的学术研究的兴趣和需求,慢慢的就被磨平了,直到最后完全消失,所以硕士导师也经常感叹,很难招收到想做学术的学生了,都是为学历而来的,这已经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了。但是这本身就没有错,并不是说因为你考研就是为了获得硕士学位,所以你读研的目的就不正确,因为所有的考生一切都需要从实际出发,之所以考研是为了能够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而实现这一期望的支撑就是硕士学位,如果说没有学术的兴趣就没有必要考研,那这就是一种很强词夺理的说法了,根本站不住脚。当然,从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角度来想,必然是希望自己能够带一些能够有学术造诣的学生,必然是希望能够带一些在追求学历的同时还能够花时间搞科研的学生,毕竟这关系到硕导的教学以及职业发展,如果能够遇到对科研很感兴趣的学生,那么这就意味着硕导会培养出一个研究型人才,也算是自己的一大成果。只是从目前的考研现状来看,几乎绝大多数的考研学生之所以考研更多的是从现实出发,是因为想找到好的工作,是因为想提升自己学历档次,是因为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像认认真真的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或者说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和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总之,希望我们每一年可以的学生能够更多地在学术研究上有更多的想法和创新型思维,再保证自己顺利拿到硕士学位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自己的学术成果的话,那么这势必会对自己之后的生活以及就业会有更大的帮助,也影响着我们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所以搞科研做学术,或许你值得去尝试,值得去努力。

而不

研究生导师该如何选择,是选年轻老师还是学术大牛?网友:人品!

考研已经成为每个学校的主流,不管是一本,还是二本,甚至是现在的二本C类院校,每个宿舍将近一半的以上的人要准备考研,具体考研倒计时还有66天,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探讨一下:研究生导师怎么选,是选择年轻老师还是学术大牛,要知道选择一个好的导师是非常重要的,对你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人品人品是每个人必须要具备的一个要素,不管是交朋友还是选导师,都至关重要,所以我们把它放在第一位,不管是他的专业水平,还是他是否是院长大牛,最重要的要数他的人品了,小编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某某大学的导师胁迫自己的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这就是人品问题了!2、选择年轻导师年轻一点的导师,一般都是毕业没多长时间的,非常的有学术热情,会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下工夫,相对于更负责任一些,毕竟是新胜任研究生导师,肯定会手把手的教你,你也就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俗话说得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在发表论文的时候肯定需要你的帮助,到时候发表之后还能挂上你的名字,并且你跟着他如果学不到什么东西,那以后谁敢选他当导师,所以他一定会真正对你用心的。3、选择学术大牛这个和年轻导师正好相反,但是还有更好的优点,那就是你的师兄师姐就会很多,在学校你的门路也就多了,导师在学校肯定有一定的地位,你以后在学校不管干啥都方便;还有比如平时的考试,有的考试一看你是某某导师的学生,自然而然你可能就会去得很好的成绩;对于以后读博士的,一个学术大牛导师的推荐可想而知;毕业之后找工作,你的导师既然在学校地位不低,那么他在社会的地位可想而知,门路肯定要广一些,可以推荐你找到更好的工作。最后,不管选择哪种导师,最主要的是结合自己的条件,有时候你考的成绩确实也没得选,因为好的导师也想招一些优秀的学生,如果有幸能你能选择导师的话,小编建议如果你自制力不好的,建议选择年轻的,因为他可以管着你,相反,你就选择学术大牛,基本上每个月你能见他一次就很不错了。小伙伴们,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的留言评论!

毛毛熊

研究生导师怎么选?

事件/讨论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崇园在宿舍楼坠楼身亡,此后陶崇园姐姐在微博发文称,陶崇园系因导师王攀“精神压迫致死”。陶崇园家人提供的陶崇园和导师王攀的聊天记录显示,王攀曾长期让陶崇园送饭、买车票、叫醒起床、找眼镜以及私人工作等,并干预其出国读博、找工作等。两人的聊天记录还显示,王攀曾要求陶崇园叫他“爸爸”。2019年12月,南京邮电大学某研三学生在临近毕业之际用一把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据调查发现该生三年来面对其导师长期的谩骂压迫、人格侮辱,以及被逼迫在承诺书签字延期毕业、被要求赔偿不合理的试验费用等,该学生患重度抑郁症三年,最终不堪重负,在实验室用一把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上述报道节选自澎拜新闻、腾讯网我们在为一条又一条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深深惋惜的同时,这一“与导师密切相关”的事件也警醒我们:选择导师,一定要慎重!临近九月,也快到了需要提前联系导师的时候了,一些保研er以为拿到保研名额,过了复试就万事大吉,但其实忽略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研究生导师的选择!很重要!非常重要!十分地重要!因为,研究生导师就是你研究生三年学业生活中的“大老板”:从你的入学指导、科研指导、论文发表到你的暑期寒假、实习就业、能否毕业……导师,可谓是渗透进你研究生三年的方方面面,你研究生三年学业生活的质量高低,导师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而依据导师与学生的交往,我们分为“PUSH程度”和“成果获取程度”,“Push程度”,也可理解为导师要求你的付出投入程度以及任务强度;而相对应的“成果获取程度”就是研究生阶段导师的帮助带给我们收获和可见成果。按照此类划分方法,以“高强度的有”和“几乎没有的无”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01类型一:有PUSH有成果此类型简言之就是“带你飞”的导师,导师自身很有干劲和学术热情,带你做项目,带你发文章,带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帮你引荐行业大佬,认真指导,指点迷津,甚至还会关心你的个人生活和实习就业,未来规划与学术困惑等等....这类“神仙”导师往往会高标准、高效率、高要求,PUSH强度比较大,需要个人做好抗压准备,但个人收获也会非常大。如果有计划从事科研、读博深造的同学,此类导师一定且行且珍惜。02类型二:无PUSH有成果这类型一般导师不怎么管也不怎么带,发文科研都主要靠自己。什么事情都需要学生自己来做,但不太会让你做私事。面对这种情况就只能是你自己努力成为“超神大佬”,不靠导师推动带领来获得较好的成果和收获。但如果个人有科研学术的发展规划,选择此类导师就很不利了。03类型三:无PUSH无成果这类型主要是佛系导师,对学生主要实行放养。一般这类导师虽然学术上不会带你飞,但人品也不会太差。可能三年见不到太多次,但毕业论文会管管你,如果碰到比较好的导师,会在最后实习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帮忙。这类就比较适合没有继续学术科研计划、打算毕业就业的学生,大概就是“佛系导师、佛系学生”。04类型四:有PUSH无成果此类型是各位在选择导师的时候一定!一定!一定要竭力避免的!该类导师会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让你各种打杂,甚至做一些老师的私人事务。而或许有些项目你参与了,其中一些行政事务、申报撰写等繁琐事务都是你来办,实验、模型也是你自己废寝忘食一步步做出来的,但最后成果发表却与你无关。尤其是很多院校研究生毕业条件包括文章发表,并且有一定文章等级要求,很多情况下如果没有导师的带领研究生阶段发表高级别的期刊的难度非常之大,成功可能性也偏低。所以很有可能研三的时候你就会面临毕业论文写完但发表成果不足的延毕问题,最终你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成果,致郁程度极高。除此之外,这类型导师的“高强度Push”,往往还伴随着强控制欲,很少鼓励,而是更多地对你进行打击与打压,上述“王攀事件”的案例便是其中一例典型。这类导师往往以自己手头的项目为优先,如果你研究生毕业就想就业,此类导师很有可能也会禁止你出去实习。这一类导师手下的学生的延毕情况有很大可能会远远高于其他老师,一定要慎重再慎重!通过以上简单的分类相信保研er们对不同导师类型有了一定了解,以下的金字塔图可为同学们提供选择上的优先级(仅作参考):那在了解各个导师类型的基础上,我们又该如何选到你的“one pick”导师?明确自身能力以及自身需求导师与学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在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导师的情况下,才能选到和自己意向高匹配度的导师,我们需要考量:简单来说,如果你更倾向于尽早就业,可以选择一位学生风评好的、人品好的佛系老师,哪怕在专业科研上帮助不大,但至少符合你的预期,研究生学习生活也不会十分致郁。反之,如果你想读博深造,那你就需要尽量选择行业大牛且会带你飞的导师。关于选择“大牛”导师的小tips——部分导师由于过于“大牛”会没有时间带学生,完全让你自力更生,但一般会有较好的资源和平台,这个就要看你自身是不是一个自主能动性强的人了,这个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尽可能地搜集导师相关信息关于导师信息的搜集,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学院官网学院官网是获取导师个人信息最直观的地方,包括导师的研究领域、级别、职务、所获成就等个人信息。一般学院官网会提供相关信息,也有部分院系因种种原因发布的相关信息较少,甚至有的只有照片和姓名,那这就需要保研er们善用各类搜索引擎了。中国知网以“作者”进行检索,看导师近几年的研究方向、发文量、期刊级别以及是否带学生发文章等等,是导师学术成果的一个重要展示。外文期刊数据库此类数据库数量过多,如Web of Science, Scopus等。部分专业会更侧重外文期刊的发表,那就一般需要以导师中文名的姓氏拼音进行检索,关注角度同上。导师评价网导师评价网为一个由各高校学生匿名发表对导师评价的平台,其中会有针对导师比较真实的评价,可以通过“学校”“专业”来进行检索。与此同时,会有部分导师无法检索到,各位同学酌情使用。师兄师姐&其他学生们以上都是线上的数据信息,而师兄师姐是最为直接接触到导师的人,可以通过师兄师姐来对导师有一个侧面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咨询上过课的学生或者同院系的其他导师门下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下有意向的导师的风评如何。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前了解导师是否适合自己。相信同学们对如何选择导师都有了一定了解,但归根结底,导师选择的根本原则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最后,祝各位同学都可以匹配到适合自己的那个one pick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