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什么是专硕和学硕,二者有何区别?悒悒不乐

什么是专硕和学硕,二者有何区别?

眼下,又到了研究生复试面试阶段了,可面对考研,还是会有很多想考的同学会问,考研到底什么是专硕,什么是学硕?这二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到底哪个比较好?所谓的专硕也就是专业硕士的简称,所谓的学硕也就是学术硕士的简称。那么,学硕与专硕又有哪些区别呢?一、学制不一样学硕一般 2.5-3 年、专硕一般 2 年,也有的 3 年。专业硕士基本上都是两年,第一年会非常忙,因为基本上第一年要把所有该修的学分全部修完,学业会比较繁重。第二年开始实习、找工作、写论文毕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学制短,实践快,效率高。而学术硕士基本上都是三年。少部分的学硕是两年半。学硕学制长一些,学的东西也会多一些,专业的含金量会更扎实,理论功底相对深厚。二、培养方向不一样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培养人才的方向不同。简单点说,学术硕士培养的是科研型人才,而专业硕士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一般来说选择专硕就是冲着实践选择就业去的。如果考了专硕,理论功底稍次于学硕,如果将来再去考博会相对难一点。所以如果将来想要考博的同学最好就要考学硕,因为专硕多是冲着实践去的,复合一些,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快的找一个好工作。而学术硕士更侧重于理论研究,有许多都是硕博连读。三、实习实践时间不一样专业硕士实习时间长,至少要半年左右,学硕稍微短一点。比如教育硕士,就直接进中学实习,比教育学硕士毕业更加有优势。四、考的英语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学硕考的是英语一,而专硕考的是英语二(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考的就是英语一)。五、学费不一样学硕的学费一般来说是 8000—12000/年,专硕的学费更加高一些,是学硕的两到三倍。不过现在各高校都要奖学金,可以弥补学费这一块。六、招生人数不一样从招生人数来看,专硕的招生人数是要远远大于学硕的,各高校学硕招一二十个,专硕就有可能招一二百个。七、毕业证书稍有区别专硕毕业证书上有 “Z ”字。学硕拿学位,比如法学,管理学,文学等;专硕拿某专业学位,如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八、考博的难易度不一样学硕可以直接读博,因为学习方式更接近博士。专硕,就好比已经转了弯,强化了实践,贴近社会某个职业。如果读博,还得花些时间复习博士阶段内容和硕士阶段课程,相对来说,学硕读博更容易。通过以上所述,大家对专硕和学硕应该有所了解吧?

纳甲

学术型研究生很难考吗?学术型研究生和专硕的区别是什么?

学术型研究生很难考吗?学术型研究生和专硕的区别是什么?相对来说,学术型研究生却是会比专业硕士难考一些,为什么呢?一方面学术型院校的招生名额少,导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在考试试题上学硕难于专硕。政治一样,但是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学硕考数学一,专硕一般考数学二、数学三。相对来说,英语一要比英语二难,数学一笔数学二、三难。因此总体来说,考学硕的难度要高与专硕。学硕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有什么区别?1、培养目标不同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主要重视做理论与科学研究;而专硕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总体来说,学硕重理论,专硕重实践,主要适用于企业型人才。2、培养方式不同学硕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3、导师制度不同学硕一般只有一个导师,专硕会实行双师制。在校内的一个老师是知道学生的理论,在校外实习期间还有一个导师指导实践。4、学习费用不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有的学校每年2万,有的学校每年十几万。不同的专业学费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来看专硕的学费要比学硕的贵。5、读博方式有人说,专硕不能读博,其实不是的,专硕不能直博,只能通过考博。学硕就可以直博,这是两者在读博方式的区别。专硕报考人数在增多。近几年,从报考人数来看,考研报名人数在增多,2018年达到了238万人,同时专硕与学硕的人数也在发生变化。并且2017年报考专硕人数首次高于学硕人数。未来专硕的报名人数也会逐渐增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各大高校的专硕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如果你以后想做科研或者去高校做老师可以选择考学硕;如果只是单纯的想好就业,增加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建议报考专硕。选择哪一种,看你未来的职业规划。

两代人

专硕与学硕的10个区别,看看你适合什么考研方式?

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压力逐日俱增,一年比一年人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也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学硕一般由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是报考学硕还是专硕无法确定。这主要还是对于两种培养方式不够了解,下面总结一下这两种培养方式的10种区别。第一,培养目标不同。专硕以应用型与学术性相结合,一般是从事技术性很强的职业,比如工程师,律师,会计师,教师等。学硕以学术研究为重点,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第二,报考条件不同。部分专硕和学硕的报考条件一样,但是其中专硕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需要大学本科毕业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者高职高专毕业5年工作经验或者具有研究生,博士生学历2年以上工作经验。第三,招生专业不同。可以看出学硕的招生专业其后一般都有个“学”字,而专硕的招生专业很有针对性,热门的有金融,统计,税务,审计,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教育,体育等40个专业。第四,调剂方向不同。由于考试难度不同,学硕可以调往专硕,但是专硕不能调往学硕(临床医学专硕可调剂相关学硕专业)。第五,考试难度有差别。学硕考试综合难度大于专硕,学硕考英语一难度大于专硕英语二,专硕很多都只考公共课数学不考高等数学。第六,学费不同。学硕学费便宜很多,原则上不能超过8000一年,但是专硕学费基本上国家不限制,比如北大清华的会计专硕非全日制高达10多万一年。第七,学习年数不同,学硕为3年,专硕为2到3年。第八,导师数量不同,学硕导师固定且只有一个从校内选择导师,而专硕有双导师,校内导师负责理论学习,校外导师一般由企业高管承担,负责实践指导,培养实战技能。第九,论文要求不同,专硕论文强调的是应用型,学硕论文强调创新性。第十,深造渠道不同,专硕要想读博必须考博,而学硕读博可以直接与自己的导师联系免考读博。

洗车场

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你真的知道吗?

研究生分为学硕与专硕,那么学硕和专硕是什么呢?学硕,全称为学术型硕士,更偏重于学术研究,主要是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输送人才。专硕,全称为专业型硕士,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主要是为社会培养输送应用型人才。学硕与专硕有共同点,但也有区别从培养方向的角度来看,虽然官方对学硕与专硕的定位有所不同,但在实际中,并不是每所高校都会去仔细区分二者,有部分高校甚至会将二者安排在一个班里统一授课,鉴于此,如果有同学介意的话,建议选择院校的时候问清楚哦~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学硕与专硕在就业方向上也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部分用人单位在招某个专业的硕士时会限制学硕或者专硕,但这并不是所有,如银行招金融硕士也不都会分专硕和学硕。只能说,学硕在应聘辅导员、科研机构或者考取博士研究生方面,同等条件下会有些优势。中国银行招聘不区分学硕与专硕如果你现在已经有了未来想去的单位,可以上网查查该单位往年的招聘要求。这里要注意的是,有些单位,比如浙江省招选调生,不会直接注明学硕与专硕,而是以专业代码的形式显现,一定要看仔细呀~浙江省招选调生以专业代码表示限制条件从学制和学费的角度来看,学硕普遍三年,但也有部分院校两年半甚至两年,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信息学院金融学就是学硕,读两年;专硕的话,普遍读两年。学硕的学费比较便宜,大部分都是8000一年;专硕学费较高,普遍10000+,有些热门学校热门专业,如上海交通大学部分院系的金融学,学费可高达十几万。上海交通大学部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收费同学们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可以去院校官网上查看相关的培养方案,最好是查清楚自己的意向高校该专业的学费,因为往年出现过考上了以后,才惊讶地发现学费无法负担,而被迫放弃的情况。选择读学硕还是选择读专硕,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自己的出发点是什么。比如想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成为某领域的学术大师、专家学者的,想日后读博的,或想去高校当老师、去学术机构当研究员的同学,考虑报学硕;如果就想提升下自身学历的,或者逃避就业的,学硕与专硕任选。学制与学费。学制关系到的是毕业时的年龄,部分单位招聘时会对应届硕士毕业生毕业时的年龄有限制,比如公务员考试中部分岗位会要求毕业时27周岁以下。学费的问题关系到的是自己日后能不能负担得起问题,低的有8000一年,高的有十几万一年,同学们在做选择时要查清楚,量力报考哦~想去的工作单位的招聘要求。如果你现在就想好了硕士毕业后要去哪家单位工作,可以先查查该单位有没有特殊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总之,学硕与专硕的选择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学硕与专硕各有优缺点,我们在做选择时,只能是先充分地了解学硕与专硕是什么,有什么异同点,再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和主观意愿去做出选择。祝大家考研上岸!

鬼德士

专硕和学硕的区别是什么?

对于考研的小伙伴来讲,报考的第一步,首先得了解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区别。专业学位(下简称专硕)与学术学位(下简称学硕)的区别如下:1.培养目标和方式不同首先学硕跟专硕在培养目标和方式上有所区别,学硕偏重理论和研究,如果打算继续读博学硕会更有优势。而专硕侧重于培养应用实践能力,如果打算毕业后直接找工作就更适合专硕士。另外学硕一般都是全日制的。其次导师制度不同:专硕,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以教授理论知识、学术指导为主;校外导师以培养技能、指导实践为主,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硕,实行单导师制。2.考研难度不同。就考研考试内容来看,大多数情况下考研英语,专硕考英语二;学硕考英语一。英语一比英语二考试的内容难度要大一些,所以专硕考研英语相对简单。大多数情况下考研数学,专硕不考公共课数学科目或者考数学三、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难度相对较小;学硕公共课数学科目考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或招生单位自命题理学数学,难度相对较大。上述为通常情况,但是不排除有例外,具体的考试科目需要查看报考学校当年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3.学制不同专硕学制一般为2-3年,学硕学制一般为3年。具体情况依各报考学校当年政策为准。4.读博方式不同专硕,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若进行考博,需要咨询报考学校了解相关政策。学硕,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所谓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5.报考条件不同专硕和学硕大部分专业报考要求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上述这些专业的专硕和学硕报考条件不同,具体报考条件如下:专硕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学硕报考条件: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6.调剂要求不同大部分专业的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但专硕不能调剂到学硕。但要注意临床医学类专硕则相反。报考临床医学类专硕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7.学费标准不同全日制专硕收费标准,按不高于本校现行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收费标准确定(没有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的学校,应参照当地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有关收费标准确定)。学硕收费标准,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截止发稿日期为2020年4月20日稿件内容参考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上信息参考内容链接:https://yz.chsi.com.cn/kyzx/bkzn/201805/20180522/1690412124.html获取更多考研最新资讯请关注我

美容院

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一篇文章教会你如何选择?

大家好,我是小熊学姐,考啥研的主理人。今天学姐给大家带来的依然是考研常识的科普,这也是在做考研选择时,除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于考研的方向,是选择学硕还是专硕?一、 学硕、专硕的含义可能很多同学刚开始了解考研只是知道考取的是研究生,却不曾了解,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还会分为分学硕(学术型学位)和专硕(专业型学位)两种。那么,什么是学硕,什么是专硕呢?过去的研究生教育更偏向学术研究的方向,近些年,随着高考人数增加,本科毕业生的人数也随之增加,硕士研究生也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开始实行扩招。为了保证学生和教育质量,国家扩招研究生并不只是在原标准上扩大生源,而是把硕士分为了两个门类:注重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学术硕士;和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的专业硕士。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说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安排方面,学术型硕士偏重学术理论研究,专业型硕士偏重实际操作实践。这也是学硕和专硕的官方定义。二、 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那么,学硕与专硕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以下几点:01 课程学习方面一般情况下,学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因此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学硕在科研、发表论文及毕业要求上会比专硕相对更加严格。学硕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很多学校要求学硕毕业前需要至少发布一篇能被认可的专业文章/论文。而专硕的培养则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专硕的学制一般为两年,比学硕少一年(具体也要看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要求),并且在学业方面,专硕没有学硕那么严格的科研和论文要求,大多数的情况是,两年的时间,学生第一年在学校上课,第二年就开始进行各种社会实践,为毕业走进社会打下基础。02 考试难度及竞争热度一般来说,专硕的考试难度和学硕相比,相对会简单一些。就公共课科目来说,政治大家用的是同一套卷子,而英语试卷则有所不同,学硕考英语一而专硕考英语二(大部分情况)。数学及专业课方面,也会依据具体学校的专业要求而有所不同。总体而言,专硕难度偏小,学硕难度偏大。在前些年,专硕竞争热度是小于学硕的,但近年来由于报考硕士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学校的专业甚至出现了专硕分数线高于学硕的现象。此外,学硕招生人数较少,而且推免比例相对较高,更导致了专硕报考人数逐渐增加。还有一点值得强调,很多学校规定考研时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但反过来,专硕不可以调剂到学硕。03 读博深造在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学硕和专硕的考试、培养方案等都逐渐趋于相同,所学知识和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差别也逐渐减少,但在升学这件事上,两个方向还是会有明显区别。学硕是为了培养学术型的人才,所以学硕可以直接申请硕博连读,读研三年,再加2年就博士毕业(还可以申请提前1年毕业)。而专硕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如果专硕要读博,就只有考博,部分专硕可以申请硕博连读。和考研类似,考博需要笔试和面试。读博时间则为3年,比学硕多一年,不过总体来说时间和学硕相同,都是需要5年。04 学费奖学金及住宿学硕和专硕的学费稍有不同。学硕的费用,各个院校普遍标准是8000元/年(具体专业有所不同);而专硕的费用普遍会比学硕高些。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各学校政策不同,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学硕的奖学金覆盖率会比专硕更大,同时,学硕的同学还有机会得到科研方面的助学金以及相关补贴。不过,学硕和专硕的奖学金都是很丰厚的,如校级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在住宿方面,有些学校的学硕和专硕会有些不同。在政策上研究生扩招,但一些学校并没有充足的宿舍提供给学生,因此会安排专硕考生在读期间在外自行安排住宿。例如今年北大、清华、北京师范、南开、北理、南开、复旦等高校都明确规定专硕不提供住宿。这部分房租的费用就需要同学们自行承担了。一般这些条件学校会将安排写在招生简章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来关注。三、 我该如何选择?了解了学硕与专硕的区别,接下来就该思考这个关键的问题了:学硕与专硕,你应该选择哪个方向?如果你仍没有头绪,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看看:01 未来发展方向如果想要继续攻读博士或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小伙伴,那么建议你选择学硕。如果你考研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机会以及拿到文凭升职加薪,那么建议你果断选择专硕。02 经济条件绝大部分学硕的学费都是8000/年,并且有丰富的奖学金。而部分专业专硕的学费比相应学硕的学费要高很多(如金融、会计专业),其中一些专硕还没有评定奖学金的资格,而且没有住宿条件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因此,如果有同学需要考虑经济条件,那么建议选择经济压力更小的学硕,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的话说不定用奖学金和补贴就可以完成学业了哦。03 学习能力我们之前提到了,相比于更注重学术能力的学硕,专硕的考试难度相比较而言会略微低一些。所以,如果是挑战高难度级别的考研同学,比如从二本三本冲刺重点高校,则可以选择报考专硕。其实,对于找工作来说,除了国企或者科研院所可能比较认可学硕以外,学硕和专硕在社会的认可度几乎没有差别。无论专硕还是学硕,只要考上了并且完成学业,你的能力便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以上,就是有关学硕和专硕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作出适合自己的考研方向选择。除此之外,是否跨考、专业和院校的选择等等也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这些相关知识,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为你逐一解答~欢迎关注公众号【考啥研】,有10GB的精选干货资料BUFF等着你去领取呦!(PS:资料已经分门别类整理好了,涵盖数英政专业课各科,够你们用在整个考研复习阶段的那种~)

七法

研究生学硕与专硕,你会选择哪一个?

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和在职人员进行攻读研究生,每年参加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人都很多,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并且每年都在持续增加,对于学硕与专硕,很多人都会感到不解,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报考哪一个更好呢?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这两种硕士学位同时存在,可以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国外,是没有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区别的,在国外,或者说,在世界范围内,专业型硕士才是世界上高校统一的学位,国外没有专硕与学硕之分,不论是搞学术研究,还是偏向实践,都是统一的硕士学位。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有什么区别呢?总体来讲,学术型硕士是偏向于学术理论研究的,而专业型硕士则是偏向于实际操作实践能力的。早期的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是有较大区别的,招生条件、招生考试、学习费用、学习时间、文凭的颁发可能都有较大的差异,但是,现在的趋势似乎是,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正在向统一的标准靠近。总的来说,目前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都是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在选择导师方面,专硕与学硕没有差异;学制方面,早期学术型硕士是三年,专业型硕士是两年,而现在,专业型硕士的学制时间在逐渐延长,大多数都已经调整为三年,当然,还是要看具体学校、具体学院的各自情况;学费方面,一般来讲,学硕的学费在8000元每年,专硕在12000元每年;大多数人会选择报考学硕,学硕的分数线是比专硕高的,专硕会出现报不满的情况,如果有多余的专硕名额的话,面试学硕没有通过的话,可以调剂到专硕;读博方面,学术型硕士如果赌博,可以推荐直接升为博士,不需要再答辩或考试,而专硕型硕士不可以直接升为博士,要先硕士毕业后,再进行考试。为什么专业硕士相较于学术硕士,不受待见呢?相对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显得“低人一等”,报考学术说事的人,分数不够是可以调剂到专业硕士的,而报考专业硕士的,不能调剂到学术硕士;偏见和误解来源于一种错觉:分数相对低的才上专硕,一小部分的用人单位对于专业硕士也有偏见。而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在质量报告中,专硕的就业率和平均薪酬都比学硕更高,这与长期以来社会“重学硕轻专硕”的风向恰恰相反。据有关调查现实,三年前,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比例是4:6,目前是5:5,2020年将会达6:4,专业型研究生将成为主流。专硕与学硕如何选择,做学术研究还是高级的应用型人才,还是要看自己的选择。

叶月

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不止一点点 没搞清之前别着急选择

在分享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之前,我们先来理顺一下考研以及读研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无非是实现自己的事业报复,同时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以及职业素质。今天我们就以就业方向为开端,反推一下看看到底哪种形式的硕士研究生更加适合自己。一、考研学硕更适合考研群体所普遍追求的职位——高校教师根据小编在高校工作期间与考研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考研的学生对于读研后的工作倾向非常明确——在大学当老师。高校老师的待遇以及社会地位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在此不累述。在中国现实的国情及教育体系下,高校聘任教师的条件已经很高了,在小编接触过的公办高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对于教师的聘任条件都会有一条:博士毕业。当然个别专业除外(有些专业还没有博士学位)。因此如果你是想将来在高校任教而选择考研,那么小编建议你选择学术型研究生。选择学术型研究生在考博士时是比较受欢迎的,甚至可以在读研期间直接申请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然而专业型硕士是不具备这个特点的。根据小编的观察,专业型硕士成功读博的几率很低(虽然博士招生已经是宽进严出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并非是对专业型硕士的歧视。从根本上来讲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向就是不一样的。专业型硕士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就说,他们更加重视如何更快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说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应用到社会化的生产中。学术型硕士一般就是搞科研的,越是新鲜的,没有人研究过的越是他们的研究领域。很多情况下甚至是,在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研究的或者实验的项目没有彻底完结。那么干脆就直接攻读博士继续研究了。这样的项目不在少数,尤其对于理工科而言更为突出。这也是为什么导师在复试时更喜欢挑选将来要读博的考研学生的重要原因。其实很多读研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就会发现,那些本校推免的研究生可能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开始跟着导师接触项目了,那么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名校的导师倾向于选择本校推免生的原因之一了。总之,如果你想将来在高校任教,那基本上是需要读博士的,学硕自然就是你的首选。二、考研学硕更加适合喜欢将来搞科研的考生在上一小节其实小编已经将学硕和专硕的教学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大概说明了,那么根据这些特点,大家也不难分析出来,如果将来喜欢搞科研,那么学硕这个方向自然也是首选。三、考研专硕更适合偏重于应用层次的人才如果你更加迫切于想要将自己的或已有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那么这就是学硕的培养方向。一般情况下,专硕在研究生攻读期间会有两个导师,一个是学校的学术型导师,一个是行业内的有代表意义的校外导师。从这种导师的配置上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专硕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会比学硕有优势。并且专硕也占有这方面的资源优势。很多情况下,专硕在就读期间就直接跟着社会导师从业去了。这也是一个很顺其自然的结果。以上是从职业倾向的角度反推出来的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但是对于考研而言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考得上。下面小编从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特点上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区别。四、考研学硕的公共课和统考业务课考试相对较难首先说考研英语的区别。在绝大部分研招单位的要求中,专硕是要求考英语二的,个别研招单位和个别专业的专硕要求考英语一,比如对外汉语教育专硕的公共课考试科目是要求考英语一的(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也有一部分观点支持英语一其实与英语二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从考研设置这两个英语考试的初衷来讲,英语一是要比英语二有难度的。其次来说考研数学。这个区别就比较大了,一般情况先理科的专业,如果学硕是考数学一,那么同专业的专硕就是考数学二了,考研数学一是考研数学中,考试范围最广,难度最大的一科(这一点几乎没有争议),而考研数学二的考试内容首先就少了一科相当抽象的《概率论》。甚至有理科的同学开玩笑说,我之所以考专硕就是因为数学二不考《概率论》。那么对于经济类和管理类的考生来说,所有参加《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的专硕均不用参加考研数学(这里的考研数学不包含数学基础)。最后说一下考研政治。专硕当中的管理类专业是不考政治的。其它专业的政治考试内容与学硕是一样的,但是考研科目中政治好像几乎没有考生认为他很难。在考研中大家最担心的两科考研英语和考研数学上,专硕明显要比学硕简单很多。这也是考生选择专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五、专硕的读研期间分花费相对较高学硕的学费一般在8000到12000之间,但是是有奖学金的,并且奖学金的覆盖率很高,因此学费几乎可以忽略了,如果跟的导师科研项目比较多,自己还能跟着得到科研补助,那读研期间几乎就没有什么花费了。专硕的学费好像就上不封顶了,名校的学费更是高不可攀,10w以上都是很常见的,并且专硕一般很难申请到奖学金。在近几年还有一个新的现象,有的学校招收的专硕是非全日制的,因此除了要承担学业的费用外,还要承担高额的生活费用。这是打算报考专硕的考生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综上所述,学硕与专硕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考生在选择之前一定要认真的综合的考虑自己的现实情况,在做出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向。

蓝纸鹤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6个差别,学长精心收集,非常全面

刚准备考研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该选择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呢?对此很多同学其实都不了解,当初学长其实也不怎么了解,只是以前我的学长学姐都报的是学硕,因此我也选择了学硕,直到这两天很多学弟学妹问我关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系统了解一下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6个差别,可以硕士学长的吐血收集,非常全面,大家可以收藏起来以后说不定还能用到哦。第一个差别:培养目标不一样学术型硕士目的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理论人才,而专业型硕士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实际操作型人才。那具体是怎样的呢?首先和大家讲一讲学术型人才培养吧!学术型硕士读研时间一般为三年,在研一期间基本上都是在上课,需要把你三年的课程基本上全部上完,所以课有多少你可想而知。而且一起上课的人基本上都得hi几个或者十几个,所以逃课很困难。早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正在读研的学姐发的朋友圈,她说上了一天的课了下午就半个小时时间吃饭,晚上还得继续上课。可见,研一的时候课程是有多么的繁忙。研二的时候主要是做项目做实验,说白了就是给导师打工,对于文科类专业可能没什么实验,但是自己也要专研课题。对于理学类专业那就实验非常多,因为导师会承接很多大项目,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而招来的研究生就是用来帮助导师完成这些大项目的。除此之外学长还想和大家说的是,如果你是读的理科,那么因为老师接的项目大,科研经费比较多,那么导师大多数情况下每个月都会给你一些补助哦!但是对于文科类专业,因为老师科研经费比较少,所以这项福利可能会比理科差那么一些。到了研三上学期的时候,大家就要开始写开题报告了,列出自己毕业论文的提纲,然后就开始跑实验室,泡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写论文,写好论文交给老师修改,一般来说刚开始一两次都不会通过的,经过反复修改后才能合格。在研三的下学期会组织一次毕业答辩,和本科差不多,只是比较严格要求更高。很多人会担心自己因为论文写不好会不会毕不了业,这个完全可以放心,读研和读大学都是一样的,都是严进宽出,只要你不是非常得罪老师,老师都不会为难你的。而对于专业型硕士基本都是两年或者两年半,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学校是三年。在第一年其实和学术型研究生是一样的,就是每天上课,而且你会发现同一个专业上的课都是一样的。但是到了第二年,专业型硕士会去企业实习,并且在企业会有另一个校外指导导师,在企业主要就是让大家多学习一些实际性操作,成为该方面的专业型人才。第二个差别:考试难度有差别一般来说呢,考专业型硕士的难度会比考学术型硕士的难度要低,但是有少数专业是专业型硕士反而更难,就比如说医学专业,反正就是竞争很激烈。学长查到了2014年的数据,大家看到数据应该会很明白。中国2014年考研人数是172万人。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68万,也就是近40%的人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余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大学占60%。而那年考研录取比例约为3:1,录取的研究生总共是57万左右,专业硕士录取比例接近50%。也就是说,加入现在有100人考研,其中有60人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0人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最后总共录取33人,学术型录取17个,专业型录取16个。通过这些数据,大家应该能够看明白那个录取率高了吧?第三个差别:考试科目不一样这一点学弟学妹们都应该注意一下,一定要到你报考学校的官网查清楚你考的是哪一门。大多数专业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考试科目中政治和专业课考试都是相同的。但是对于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差别其实有点大。一般来说,学术型考试的英语考的基本上是英语一,但是专业型考试考的英语基本为英语二,但是这也不是绝对啊,最后还需要参考你们报考学校的官网。数学有些也有不同,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大家要注意了,因为虽然同为数学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大家复习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去复习。有一种考试心态是很忌讳的:我把全部的都学会,管它考什么。这种心态最后只有失败,当然你特别牛除外。第四个差别:学费不同对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学费大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一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左右,平常奖学金较多,很多学校都是全面覆盖,也就是说所有学生都会有奖学金,只是有的多有的少,一般奖学金就够你一年的学费了,平常生活费也有补助,基本不需要父母出钱。但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费比较高,大约为12000元/年左右,平常奖学金也比较少,所以想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们还是得准备一些钱哦!第五个差别:学位证不一样如果你读的是专业硕士是全日制得专业硕士,毕业的时候和学术型硕士一样,都是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但是如果你读的是在职专业硕士,那确实只有单证。另外,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得毕业证和学位证都一样吗?答案是,毕业证是一样的,学位证不一样。具体差别在于学术型硕士的学位证会细到你所报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学科门类名称,而你如果报考的是专业硕士,你的学位证将会细到你所报考专业硕士的专业硕士名称!看着很绕,举个例子吧!比如你是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会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而专业型硕士则会授予“会计硕士学位”。第六个差别:考博士不一样中国的博士生招生实际也分为两种:学术型博士和专业型博士。只不过专业型博士在国内没发展那么快,专业硕士现在是39种,专业博士现在是10种都不到。也就是说想读博的最好读学术型硕士!

王弼

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好?两者有何不同?

2018年,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大军比历年又多了一些,复试的复试,报名的报名,还有一部分考生还在犹豫,犹豫什么呢?报考专硕还是学硕好呢?如果选错了会不会后悔?下面就这些问题老师为那些报考选择迷茫的小伙伴们讲解一下。目前报考研究生,主要报考方式存在两种,就是大家熟知的专业硕士,也叫全日制研究生。另一个就是学术硕士,就是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在职研究生。那想要考研的话,到底报考哪种比较合适呢?下面建议大家从以下几点来考虑。1.培养的目标方向不一样专业硕士,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容易适应特定的行业的那种专业复合型人才。学术硕士的话主要致力于辅导提升。主要以培养教学和搞科研为主,而且学术硕士是不需要脱产的,相对来说,灵活性比较大。2.报考条件不一样想要报考专业硕士的话,一般本科学历都可以报考,但是个别的一些专业对于专科要求至少毕业5年,如果是本科的话要求至少毕业3年,已经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需要至少满2年的时间。这些专业比较特殊,比如: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等。须符合上述条件才可以报考。3.招生考试不一样专硕和学硕士的考试时间都在每年12月份到1月份,而且两种硕士大多数的专业都是参加全国统考,但是和学硕不同的是,专硕的部分专业是参加联合考试,例如一些管理类,经济类的联考。4.调剂要求不一样考研调剂方面: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上,但是专硕不能调剂到学硕上。5.方式的方式不一样专硕一般为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2-3年,非全日制的学制也在2-3。学硕一般为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3年,全日制的学制一般也在3年。6.学费不一样学硕的学费基本上每年在每人8000元人民币左右。专硕的学费一般来说要高于学硕,基本上每年每个学生在12000元左右,部分的专业学费比较高,具体还要看选择的专业和学校来决定。7.获得的学位证书不同学硕最后获得的是普通硕士学位证书普通硕士学位证书专硕最后获得的是专业硕士学位证书专业硕士学位证书综合以上几方面两种硕士的不同之处,对于想要考研的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