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读研总共要花多少钱?别光看学费贵,很多人算完都直呼后悔伊角

考研+读研总共要花多少钱?别光看学费贵,很多人算完都直呼后悔

近几年选择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考研热”持续不减,有些大学的考研率甚至在90%以上。不过,也确实有一部分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直接步入社会。这部分学生没有选择考研,不外乎3种情况。第一种是选择了考公、考编等更为稳妥的就业方式。第二种就是打心里不想读研,更希望迈入社会找一份工作。还有一种是因为考虑到家庭经济情况,认为继续读书花费太大,家庭难以支撑。其实,很多人都不清楚读研究生的具体花费。一般来说,不同专业的学费不尽相同,而且大多数研究生专业的学费都要远超本科阶段的学费。那么一个家庭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一共要花费多少钱呢?下面就给大家算一算这笔账。考研+读研期间总共要花多少钱?别光看学费贵,很多人算完都直呼后悔。供一位硕士生,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01学费支出以北京大学为例,北大校本部部分研究生专业的学费清单中,学费最低的是2年16000元,也就是一年的学费是8000元。其中,个别专业的学习年限为两到三年,但学费总额超过了15万人民币。再来看看清华大学的硕士学费收费情况,清华的学术型硕士专业每年学费为8000元,不过也有费用比较高的专业,2年下来需要12.8万的学费,艺术类专业就更不用说了,整个硕士生涯下来没个十几二十多万搞不定。综上,大多数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每年学费都是8000元,3年硕士研究生总学费为24000元人民币。02住宿费用支出在住宿方面,研究生的住宿费与本科生住宿费基本没什么差距,一年所需要的花费也就在800-1200之间,如果是民办高校可能稍微贵点儿,但一般也在2000以内。当然了,很多高校都不给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宿舍。但大多数非全日制的硕士生都不是脱产学习,而是一边工作一边读研。所以,非全日制硕士生所产生的宿舍费用不应算在读研花费中。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名额扩大,很多高校甚至已经开始不再为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住宿。这样算的话,全日制硕士生3年的读研生涯里,宿舍费用方面需要支出3600元左右。03生活费支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每个月都需要一定的生活费用于生活所需,读研期间的生活费其实与本科阶段的生活费相当。不同地域和家境的学生,一个月所需要的生活费也不一样,但整体在1000元-3000元之间。不过,硕士生的奖金覆盖率会比本科生多很多,而且每个月还能有国家给的补贴,这份补贴一般是600元左右,会分10个月发放,三年也就是1.8万元左右。对于那些能在读书之余自己赚点生活费的硕士研究生而言,生活费其实基本可以靠自给自足。考研人在备考期间所需要的花费01资料费用资料费是备战考研最需要花钱的地方,数学资料、政治资料、英语资料、专业课资料等,每一项拎出来都至少需要100以上,其中有的科目还不只买一套。很多考完研的人表示,自己买的资料可以垒起一座小山!高中时,书一般不需要自己额外掏钱一套一套买。但在考研时,每买一套书,钱包都会变瘪一些。备考读研期间,我们在资料费上的花费,只有花钱的人才知道!02培训班费用这并不是每个考研党的标配,而是经济有所空余的学生所可以额外考虑的事情。到底要不要报考研培训班,得看学生的个人情况。有的学生自制力超强,而且有十分清晰的目标和高效率的学习,此时不报班也可以。但有的同学自制力一般,学习能力也不强,本科阶段又已经很久没有学习,基础知识日渐薄弱。在此情况下,如果学生的个人经济能力完全能够负担得起辅导班,报个班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报班,学生所需费用会大大增加。03报名的费用考试需要报名,而不同学校与省市的硕士报名费用不同,但大同小异,基本都在100元到200元之间。除了报名费之外,考试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其他小额的费用,比如准考证的打印费、草稿纸和笔墨的费用等等。整体而言,报名费是考研所需花费中支出最少的费用。但同时,也是最容易被浪费的费用——每年,都有大量报考了研究生却不去参加考试的学生。04交通及住宿费用考试的时候,很多同学都需要去其他学校参加笔试和面试。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车费、住宿费及交通费。别小看这笔费用,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每年到考研、考公之际,各个高校附近的酒店住宿费就会进行小幅度涨价。如果学生要在一个地方住上两天,光是住宿费可能就需要200~500元。此外,学生赶往考场所产生的交通费,少则一百以内,多则两三百甚至五六百。在考试过程中,吃饭、喝水等都需要钱,这笔费用又要100左右。读研不仅会有开支,还会有收入01学业奖学金在本科期间,能拿到奖学金的一般都是班上前几名。但在读研期间,大部分高校对于奖学金的覆盖率可达80%以上,这也意味着只要你能比50%的同届研究生更努力、成绩更好,那就一定可以拿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其中一等有1万左右,二等有8000左右,三等是6000左右。换言之,只要你够努力,读研期间光是拿的奖金就足以抵消一学年的学费。02国家奖学金和国家生活补助硕士生想拿国家奖学金还是有不小难度的,只要大家可以堆论文,就一定可以拿奖学金。奖学金有2万左右,但竞争很激烈,只有极少部分同学可以拿到。国家生活补助相比奖学金而言那就是小儿科了,一个月也不过才600左右。但对于那些家境不算好的学生,完全足以抵消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吃饭费用了。03实验室补助与实习补助读研还有一种戏称叫“打工”,而实验室的导师其实就是研究生的老板。老板会每个月给研究生发补助或按学期发补助,正常来讲,学硕一学期能有800,博士一学期能有1600.另外,如果研究生需要出差,还会有一天150~200元的补助。如果“老板”允许学生出去实习,研究生就可以有额外的实习收入,但收入不高,一般是每小时20元左右。写在最后读研到底花多少钱,得看个体。如果学生学习成绩十分优秀,自己又会额外花点时间去兼职,那读研期间其实真的不需要什么花费。换言之,读研是一种激励型教育投资,你的投资是否有回报,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今日话题: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会选择考研吗?

冰风暴

3年研究生读下来要花多少钱?仔细一算,普通家庭学生也能承受

今年考研刚刚结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参考人数有341万,比去年还多了十几万。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择考研深造,以此缓解就业压力,同时提升实力,毕竟研究生学历比本科学历更吃香。但如果考上研究生就意味着还要再读3年,而这3年需要生活费,学费等各种费用,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么读研3年时间要花多少钱呢?今天我们一起大概算下。3年研究生读下来要花多少钱?仔细一算,普通家庭学生也能承受研究生阶段首先就要算学费和住宿费,我国的全日制学硕学费是8000一年,而专硕学费是12000一年,那么平均一下就是1万一年,3年下来总体就3万学费。研究生的住宿费和本科阶段差别不大,每年的住宿费大概在1500左右,3年下来一共4500元,不同学校之间费用有轻微差异。接下来就是研究生阶段的生活费开销,这笔费用比较难算,因为家庭富裕的同学一月可能花3,4千,而家境一般的学生一月可能就1500左右,所以在算这笔费用的时候我们还是采用平均数来替代。我们就拿一千的生活费来计算,那么3年下来就是3万6。最后就是我们要计算的杂七杂八的各种费用,比如同学聚餐,外出旅游,购买手机电脑等产品,购买衣服鞋子等必用品,还有谈恋爱阶段需要花费的钱。我们还是以每年4000来计算,那么3年就是1万2。你不要忘了,研究生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一样有各种途径赚钱啊。首先就是研究生每年都有国家发放的6000元助学金,三年下来就是1万8;其次研究生每年还有各种奖学金,特等奖12000元,一等奖10000元,二等奖8000元,三等奖4000元,我们还是用平均每年8000的奖学金,那么3年就是2万4;当然了研究生还要帮助自己的导师完成各种项目,导师相当于自己的老板,因为导师每个月还要给研究生发放工资,每个月平均600元,3年下来就是1万8。1万8,加上2万4,再加上1万8,研究生3年可以拿到6万左右的钱,与前面的花费互相抵扣,那么研究生阶段只花费2万左右的费用。如果在研究生阶段自己勤工俭学或者是去校外的培训机构任教,那么也可以轻松挣得2万元,还有多余,整个研究生阶段也不需要花费父母钱。所以我们仔细算下研究生的花费和能拿到的钱,其实只要在研究生阶段专心学习,各种奖学金就可以轻松覆盖掉学费等费用,所以即便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完全可以顺利上研究生。对此,你怎么看呢

而犹若是

研究生上学要不要花钱?当然是要花的,专硕和学硕的学费不一样

“有人说,研究生上学是不用花钱的,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一位家长问。必须肯定,这绝对不是真的,现在读研都是要花钱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想要读研估计读研是没有办法的。研究生上学到底要不要花钱呢?当然是要花的!研究生上学不花钱,应该说的是6年前的公费读研这种好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费读研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研究生的学费还是需要研友自己“买单”。尽管公费读研的好事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还是有一些家长相当任性地一口咬定“研究生上学不花钱”,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清楚:研究生分为专硕和学硕,专硕和学硕的学费是不一样的:学硕的学费是比较便宜的,一般在8K左右;而专硕则就不一定了,档次越高的专硕,学费就越高——有的专硕学费可能不超过五位数,而一些研究生院专硕的学费奇高无比,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专硕每年学费达到五万多,北大经济学院和北大光华学院的专硕学费也不便宜。如果孩子选择的是学硕,在每年学费都在一万元以下的情况下,那么在学费上的负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成为研究生之后,在目标院校如果表现不错,研究生可以得到六百元左右的国家助学金、两三百元左右的科研津贴和每年三五千左右的学校奖学金(学硕奖学金一般分三档,第一档1W左右,第二档7K左右,第三档3-5K,专硕稍微高一些),而这些钱如果都能顺利拿到手,用来堵住专硕生读研学费的缺口,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至于专硕生的生活费,有些人采用勤工俭学的方式解决生活费上的燃眉之急,比如我的好多朋友在读研期间搞自媒体,有的每月收益一两千,有的每个月收入上万左右。而这些牛人在兼职收益不错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向家里人要过钱。这就给人创造“研究生读研不花钱”的假象。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不是每一个研究生都能在兼职中赚到足额的生活费,不是所有的硕士生在读研期间都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毕竟还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与学校的奖学金“擦肩而过”。故此,读研期间不花钱,基本上是属于无稽之谈。综上所述,研究生读研,作为家长,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投资”的,不能因为人云亦云而让孩子“自生自灭”,特别是考上专硕的研究生,他们不一定能把学费和生活费搞定,在经济方面仍需要家长的支持。

倒见

读研1年:学硕8千,专硕3万!为什么还能赚到钱?

14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免费读研的政策。当时很多小伙伴就开始担心读研会增加家里的经济压力。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细细算下来,如果你足够优秀,不仅奖学金能把学费全抵消掉,甚至会有剩余。读研,还能赚钱!下面,为大家盘算一下读研期间的开销和“额外收入”吧。壹、读研期间三大开销学费全日制学硕基本上学费都是8000元一年,专硕可能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略有不同,基本上在1-3万元左右一年。住宿住宿和大学本科差不多,有的学校可能还分6人间、4人间,宿舍条件不同,价钱不等,大概在800-1500元之间。生活费这部分根据地区的消费水平有所不同,如果所读的学校位于国内一线城市,但家也是在本市,一个月1000元足够了。在外地读研的可能花费会更多些,但总归一个月1000-2500元是可以活的非常不错了。读研1年:学硕8千,专硕3万!为什么还贰、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是一项所有全日制研究生都能拿到的一笔国家补助金,每人每年至少6000元。不同的学校发放方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是除去暑假7、8月,剩下10个月每月发放600元,直接打到你交学费所用的银行卡上。每个月收到这条短信时,意味着又可以改善伙食啦!叁、交的学费又还回来了?这项是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三等,由学校提供。每个学校设定的金额不同,覆盖率也不同,不少学校是全面覆盖。这部分奖学金不会太少,一等奖学金一般可达8000-12000,当然有的学校资金富裕,比12000更多也说不定。三等奖学金最低也是2000元左右,因此你交出的学费会由奖学金抵消或者抵消部分。如果你足够优秀,拿到一等奖学金,很大的一种情况就是不仅抵消了本年的学费,而且还有剩余!当然了,这项奖学金的领取资格是面向的全日制研究生。读研1年:学硕8千,专硕3万!为什么还肆、学习好还会给你发钱?这项是说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每年可以拿到20000元,博士研究生每年可以拿到30000元。这笔奖金是不是很丰厚,如果你心动了,那待你上岸,就开始疯狂的搞学术写论文吧!这项奖学金的每年全国是有固定发放名额的,规定只能奖励硕士研究生3.5万名,所以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在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分重要!每年的5月前,本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分配名额和预算会下达各个高校,然后根据学校的流程,学生开始申请名额,这其中的腥风血雨就不说了,毕竟读研以后大家都是为学术头秃。如果成功申请上了本项奖学金,很好,11月份等着收钱吧。认认真真搞科研做贡献的孩纸,国家是不会亏待你的!伍、学校也会“花样”宠你除去以上三种奖学金,每个学校还会设立一些其他奖学金,只要你足够优异,拿的出自己的学术成果,总有一项能命中。以清华大学为例,其官网公布的奖学金就有N多种类,特等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一·二九”奖学金、综合优秀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及院(系)设奖学金等。这一部分的奖金与发放方式就不多做介绍了,每个学校各有不同。读研1年:学硕8千,专硕3万!为什么还简单的说,对于人才,不论是国家、学校还是你所在的学院,从来不会在金钱上吝啬,只要能力足够,学校会给予你充分的研究资金。这里要补充一点,拔尖者毕竟是少数,还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啊。读研期间,你若能参与各类学术会议,不论国内外,学校和学院都是会尽最大的可能性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的,比如来回路费(一般食宿会由邀请你的学校提供)。陆、自力更生 丰衣足食高等学校会按规定统筹利用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原则上,助研津贴主要通过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列支,助教津贴和助研津贴所需资金由高校承担。想担任这一类岗位需要同学们自己去申请,当然也是择优录取,并且不同学校的申请资格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也只是针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申请。柒、帮老师做项目也有补助?很多同学如果有认识在读的学长学姐,可能会有所了解。一般来说,社科人文类的专业,帮助导师做项目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可能你的研究方向也跟你的导师也不尽相同,因此一般不容易因为科研而获得一些经济上的收入。但是那些需要帮助导师做实验,平时没事就往实验室跑的专业,根据不同的资金和项目情况,导师可能会给自己的学生发放一定的工资。读研1年:学硕8千,专硕3万!为什么还捌、应征入伍另有补偿研究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补偿代偿或学费减免金额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对退伍一年以上、考入普通高等学校并纳入全国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的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给予教育资助,不同地区金额不同,资助标准为一年不超过12000元。这样算下来,研究生学费看上去确实比本科多不少,但其实真正自己花的钱很少。对于大多数来说,根本不用愁学费问题,基本上学业奖学金就够了。如果你足够优秀,不仅学杂费全能靠奖学金抵消掉,读研期间还能攒一笔小小的资金。虽然考研期间也会有一笔花销,不但需要买资料,不少考生还会报班、租房,但是,相信这些花销之后都会“赚”回来的。考上研究生,意味着之后的就业路会轻松很多,研究生期间好好利用时间也会有很大收获。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备考,争取拿到研究生的入门券。相信备考期间你看的大量专业课文献,在你上岸之后都会转化为写论文做科研的基础力量,各种奖学金都在等着你,加油!

案之无下

学硕真的比专硕要值钱吗?听听学长的感受

学硕和专硕的问题由来已久,要问起学硕和专硕有什么不同,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考研时学硕要比专硕难考,学硕是读三年,而专硕是读两年,学硕做研究,专硕找实习……因此,在这种观点作用下,很多同学都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硕或专硕,比如有的人是按照自己的学习水平来决定考学硕还是专硕,成绩好就考学硕,成绩差就考专硕,也有人是按照是否愿意做科研来决定,做科研就考学硕,早点找工作就考专硕。因此,在这种认识下,很多人就稀里糊涂地选了学硕或专硕,等真正读研以后却发现,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远远不止这些,由于很多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因此对于学硕和专硕的培养上,很多导师的认知就仅仅停留在一个要严格,一个可以宽松来区分。具体从培养模式是来看,学硕是按照做科研的模式进行培养,严格要求阅读文献,实验,论文,同时对毕业要求也比较高,而学硕则是简简单单做做实验即可,对毕业要求也很低。因此,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硕在专硕面前就有了一种优越感,感觉自己是导师重视的正规军,而专硕是业余选手,同时专硕也有一种被放养的感觉,感觉导师不会重视自己,不会把重要的科研任务交给自己来做,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只是帮别人做做实验,混个文凭而已。在加上目前现行的奖学金制度,学硕不仅可以免学费,而且通过发表的学术成果可以拿到不菲的国家级奖学金,而专硕不仅要交学费,而且没有资格参评各类奖学金。所以很多专硕都有一种同样是研究生,自己相比学硕而言,却低人一等的感觉。但是也无法改变这一现状,因此显得很是迷茫。那么身为专硕,我们到底要做好哪些方面,才能够让自己不再有这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呢?明确自己读研的目的对于专硕而言,一定要明白自己读研的目的,如果自己不是想着做科研,就是想获得研究生学历找一份工作的话,塔主建议就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某些现行的制度。具体来说,在完成硕士毕业基本任务的同时,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本行业的一些较好的平台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实践经验,同时找准机会能早点敲定工作就早点定下来。千万不要不明不白的既想做研究,又想找工作,那样到头来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提高自律能力现在很多高校的专硕学制改为三年制,因此在学制上和学硕没什么区别。如果你想以后走研究这条路的话,那么就不要按照学校和导师对专硕的要求来对待自己,而是和学硕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阅读文献,做好实验,多发表论文,同时自己要主动一些,多向导师请教问题,久而久之导师也会对你另眼相看的,三年下来,就和学硕没有任何区别了。以上两点就是塔主对学硕读研过程中要努力方向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冬日蝶

考研超400万人,高中大学7年研究生3年,十年寒窗的花费令人咋舌

光阴似箭,转眼间2020年已然走向尾声,我们也即将迎来21届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据数据显示,此次研究生考试报名的人数已经达到了422万,居历史新高,相较去年的341万,涨幅约达27%,由此可见,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获取更优工作的契机,已然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可的一种途径。但与此同时,考研的花费也同样是一笔大数目,攻读更高学历也势必会带来更多的教育成本,如此一来,高中大学7年再加上研究生3年,关于教育这笔账,我们可要好好算一算了。高考是个“无底洞”有句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作为人生一大关隘的高考,自然引起了家长以及各个机构的重视,无论是开在周末的“一对一”辅导课程,还是常常潜伏于寒暑假的“预科班”,仅是这些就令人招架不住。楼下邻居小李妈妈最有心得体会:“小李当年好不容易考上市重点高中,所以那个暑假就完全不能放松啊,我们思前想后,带他报了个暑假的预科班”,预科班就开在小县城里,“数理化生是理科生的命脉,所以我们当时就帮着小李一起报下这四门科目,补课一个月每门每小时50块钱,每天要补课8小时,上够30天,算下来一个暑假就花了一万二,这还是三年前的水平,现在估计在县城里高中的课也得一小时100块钱了。明年小李就要上考场了,我和他爸还打算帮他请个‘一对一’的辅导班,帮他恶补一下物理,虽然一节课200块钱,但如果小李能考个好成绩,也值得啊。”仅仅是小李的补课钱还有书钱,小李妈妈每年都需要预留三万块钱。大学也“烧金”,培养一个大学生要多少钱?进入大学后,我们首先面临的就是高额的学费开支,就拿普通大学生来讲,一年的学费加上住宿费也有6000元左右,当然,这与那些学艺术的学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单是学费就有10000元左右,算上每个月的生活费1500左右,一年的开销甚至要20000元开头。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固定的开销,电子产品同样也是一笔不可忽略的支出,如今的电子产品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更迭一次,就连现在的5G手机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如果是专业所需,还需要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如此一来,想要培养一个大学生,起码要准备好10万块钱。当然,这仅仅是以二三线城市作为普遍的基准,如果所处地区是北上广这些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费当然是一倍甚至两倍不止。研究生不是一笔小数目,3万起步常有研究生分为专硕和学硕,学硕的学费是一年8000元,专硕则要相对高出不少,是12000元,算上住宿费1200元、生活费1500元,每年的花销已经突破3万元大关,当然,这仅仅是在成功上岸之后所要考虑的事情,如果是要从考研那一刻开始计算的话,那么昂贵的辅导班、考试参考书目同样也是一笔巨额开销,拿身边的舍友来举例,光是报班就花了一万八千元,为了能够上考研名师的线下辅导课程,这一笔钱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想要得到考研目标院校学长学姐的辅导的话,同样也需要资金支持。如此一来,怕是没有3、4万元,还没办法走进研究生院校的门槛。算上高中10万元、大学10万还有研究生的12万,寒窗十年的开销实在令人咋舌,教育的投资实在不是一笔小数目,家长付出这么多,只是为了能让孩子之后的人生之路走得更为平坦,但毕竟,付出的回报是需要时间成本的。不知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威也

读法硕需要花多少钱?法硕比学硕贵多少呢?

法律硕士逐渐成为读研的“香饽饽”,除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外,法硕高于学术型硕士的学费同样是考研人的关注点。那么,就让小编带大家看看这些知名高校法律硕士最新的收费究竟有多少?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法硕学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专业实力、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北上广、江浙一带经济发达地区的学费较为高昂,通常要达到2-3万元/年。其中,上财的全日制法硕(法学)学费最高,达到了3万元/年,其全日制法硕(非法学)学费也是最高的,达到了2.3万元/年。非全日制法硕学费最高的是北大,约为3.3万元/年。而华中、西南、西北等地区高校的学费则较低,每年在1万元左右。例如,全日制法硕学费最低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每年学费仅为8000元,西北政法大学的全日制、非全日制法硕,学费均为每年9000元。就法硕学费结合三十所高校的综合水平来看,在法硕专业排名前十的学校中,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和武汉大学是性价比较高的三所高校,年均学费在1-1.5万元之间。北大、人大法硕每年学费虽相对偏高一些,但作为法硕top2,是众多学子热烈追求的对象(一般不会因学费问题却步)。专业排名中等的学校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和南京大学性价比较高,年均学费在1万元左右,排名稍靠后的学校中,苏州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是较为不错的选择对象,年均学费不超过1万元。法硕是近几年来较为热门的专业,一般情况下,法硕(非全日制)要比法硕(全日制)稍微贵上一点,但总体上而言,诸如金融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每年每生学费普遍在5万元左右,会计专硕甚至达到了10万元上下。在绝大多数学校中,法硕都是最便宜的专硕了!

张廷秀

2021考研:考学硕好还是专硕好,要不要报辅导班?

按照教育部相关数据,2019年夏天,涌向就业市场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43万人。在这么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面前,很多大学本科生都感觉压力很大,也因此,每年都会有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在考研的时候,考专硕还是学硕,又成为很多考生非常纠结的问题。原因就在于,考生们对于专硕和学硕的差距并不太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专硕和学硕的差距。2021考研考学硕好还是专硕好?首先在难度上比较,对各位打算考研的小伙伴来说,它们哪个更好考大家可能更为关注。通常来说,学硕和专硕考研的差异分两种,一是公共课可能不同,比如学硕考英语一,而专硕考英语二。但近年来有些学校的专硕也要考英语一,所以这个还要看小伙伴们所报考院校专业的要求。首先是通常专硕招生人数比较多,致使大家感觉专硕的考研难度较低。但近年来专硕招的人多,报的人更多,报录比开始高于学硕。也就是说,某些情况专硕要比学硕竞争更激烈、更加难考。学硕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主要是培养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学生,培养方向主要是学术方面的培养。学硕是以学科为分类,以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素质为目的,学硕的学生毕业之后主要是从事大学老师或是研究方面的工作。而专硕是主要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的研究生学习。专硕主要培养的是国家重点领域,重点研究方向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考研的难度不是将来决策一个人应该是考学硕还是去考专硕的核心指标。如果想要让你的回报比较合理,让你将来的考研有意义,难度永远绕不过去。所以千万不能为了因为这个专业好考所以我去考,这种选择方法是有问题的。考研并没有什么性价比高的专业,所以选择学硕和专硕,难度一定不是最后的指标。最后考研要不要报辅导班还是看个人复习情况,河南天任启航考研小编提醒大家:对于自控力,学习能力不强,没有目标和方向这样的考研生在长达一年的考研战争中很难坚持到底,无法静下心来复习和学习,那么针对这类考生,我们就要考虑哪些机构的课程服务能有效的约束学员的行为和思想,并能从头到尾实施监督和定时检测的考研培训课程。

目标战

三分之二!专硕大范围扩招,学硕:我是不是更“值钱”了?

文/芝麻侃教育学硕还是专硕?这是每一位学弟学妹在报考研究生考试之前都必须明确的大方向。2008年,教育部为了缓解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这一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随着专业硕士社会认可度的不断提高,报考的热度也在快速上升,在报考人数方面专硕已经超过了学硕。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审议通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明确表示会进一步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目标是把专业硕士的招生数量扩大至总数的三分之二。小编也收到了不少学弟学妹发来的私信,主要是询问专硕“含金量”相关的问题。那么专硕与学硕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专硕扩招之后又应该如何选择?如果不准备读博的话,总体来说专硕与学硕区别不大专硕的“诞生”主要是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形势和科研形势,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专硕的社会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其实,大多数高校学硕与专硕的培养模式并没有明显不同,甚至是完全一样,只是毕业要求可能有所差异。如果细谈两者的差别,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硕与专硕考研科目不同。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学术硕士的考研科目整体难度要高于专业硕士。以工科为例,除专业课之外,学硕一般需要考数学一和英语一,而专硕考的是数学二和英语二。而且,除了医学等个别专业,报考学硕的考生在调剂时可以选择专硕,但反之则不可以。第二,部分高校学硕与专硕的学制不同,培养模式也有差别。尽管现在很多专硕的学制已经调整为了三年,但仍有很多高校的学制为两年。在一部分学校,专硕与学硕的培养模式也会不一样,但总体来说有趋同的趋势。第三,两者最大的不同点在读博的方式。相比于专业硕士,学硕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申请硕博连读,这样的话就可以节省一到两年的学习时间。而专业硕士想要读博的话就需要参加博士统一考试。专业硕士大规模扩招,学硕真的会“更值钱”吗?小编认为,专业硕士的扩招对于有意选择考研的学弟学妹来说,总体是好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研究生考试的报考热度逐年上升,成功上岸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专硕的扩招会给予更多人读研的机会。但是,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硕士扩招的同时也会提高秋招的门槛,这也意味着,如果以后不考研的话,本科毕业想去一个不错的岗位可能会越来越难。那么,专业硕士扩招之后,是不是学硕会变得越来越值钱呢?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如果不考虑读博的话,学硕与专硕在就业时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也很少会有企业限制严格的要求。但是如果硕士毕业之后考虑继续深造的话,学术硕士会越来越占优势,因为硕士的扩招势必会导致博士招生考试难度的上升。写在最后因此,学弟学妹在考虑读研之前,一定要明确毕业之后的去向。是硕士毕业后直接选择就业还是要继续深造?如果是前者话,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区别并不是很大,学弟学妹们还可以趁着专硕扩招的机会,冲一冲“名校”。如果是后者的话,建议还是选择前者。你觉得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烦请联系删除)喜欢的麻烦点个关注,谢谢大家往期精彩这些大学专业“挂科率”很高!化学挤进前三位,第一名你想不到定了!七所211高校扩招超千人,研究生真的要“不吃香”了?校园面积是清华大学的80多倍?这些大学太“大大大大大”了湖北省的这所高校,学科实力比肩C9,却被网友调侃为“武大郎”

邹阳

考完研,你发现了考研的哪些坑?

@luluCHENG关于选择:1. 不要轻易被辅导班和老师洗脑,跟风考研。如果不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读研之后你会发现更迷茫。明确自己的考研目的,才会在考研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才更有可能成功。考研是什么?为了什么?2. 想要考研成功,一味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选择>资源>方法>努力。只有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寻找相关资源,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这些做好了,努力才有用。努力不是考研成功的充分条件,充其量也只是必要条件而已。为什么有人考研付出了巨大努力,还是成为了炮灰?3. 城市的重要性大于学校。对于以后想留在大城市发展的年轻人来说,考研优先选一线城市。因为北上广深这些全国一线城市能为年轻人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让你真正有机会接触全国乃至世界最好的公司,这将大大拓展我们年轻人的视野。哪些事情是你考研前不知道考研后才知道的?4. 如果以后不想从事学术工作,选择学制更短、更容易毕业的专硕性价比更高。找工作的时候,专硕和学硕并无太大差别。辅导班老师往往出于自己利益考虑,会告诉大家专硕很渣,实际情况其实并不是这样。专硕和学硕的培养质量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学硕更偏学术研究,专硕更偏工程应用。关于备考:1.个人认为备考时间越早越好,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报考科目和实际情况酌情制定计划。对于每门课要有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及时总结自己自己的复习情况,不知道自己复习进度的时候多和小伙伴们聊聊。团队学习比孤军奋战的效果更好。2. 把一本资料做三遍的效果一定好于三本资料每本只做一遍的效果。质大于量。我当时数学只用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真题,每个刷了两遍,然后数学就考了118。118不多,但是对于我这个数学渣渣来说已经很好了。3. 真题的参考性高于其他任何模拟卷的参考性。真题不仅要认真去做,更要认真去分析去研究。出题人的意图是什么?想要考察什么的知识点?有哪些常用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多去思考这些问题,会比盲目做题好太多。4. 慎重报辅导班。听辅导班老师上课太多容易造成自己什么都懂的错觉,但真正自己做题的时候又会发现对很多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仍然是一知半解的状态。考研是一场真正需要自己领悟和消化的战斗,老师只能起到适时点拨的作用,切勿太过依赖辅导班。所谓的各种冲刺班、包过班都是辅导机构的营销手段而已,自己要保持理性的思考。最后:考研只是让你站在另一个平台上去和同龄人去竞争。无论考上与否,都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考上了,会发现研究生的含金量其实没那么高;没考上,也没什么大不了。人生本来就没有哪次选择能够对一个人的未来一锤定音。真正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你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不是所谓的一纸文凭。与君共勉~@南瓜和北瓜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考研比高考简单;大多数学校复试并不黑;学长学姐的经验不一定有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想着用手机来学习;多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别熬夜,哪怕是熬夜学习;洗头可以最快的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心;背包里随时带点小零食;长期蛰伏图书馆建议买个抱枕;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少发朋友圈多看书;别把时间花费在无用的整理资料思维导图框架结构上,最简单的方法通常是最有效率的;同样是上条,详细≠有用;如果担心自己犯错,那就比别人提前一点,给足自己补错的空间;死记硬背虽然不推荐,但有时候效果真不错;背单词用单词书就够了,别迷信各种APP;考研英语不需要模拟题,做好真题足够 ;考研英语分数与四六级关系不大;作文可以用模板,但用的时候别太死板;肖秀荣那么火不是没有道理的;政治12月开始背就可以了(感谢评论的指正,这里的十二月仅指背主观题的时间,政治的复习可以在肖秀荣三件套出版以后就开始,每天花一个小时准备选择题,多做几遍肖1000),前期背主观题纯粹浪费时间;报班没用,特别是政治;报班要么报很好的,要么趁早别报;接上条,很好的≈贵的;最后,好好保养头发@匿名用户1.别人的经验对你不一定有用。方法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要坚定自己的想法。(PS:英语远离何某文(¬_¬)2.我个人不觉得有“站线不要拉太长”这种说法,后期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两个研友的陪伴,每天嘻嘻哈哈,所以后期没有想过放弃,只觉得时间不够。不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早,知识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不知道怎么开始的同学们就从英语单词着手吧(我是从三月份开始学习的,现在觉得根本不算早哇,也因人而异吧,毕竟数学真的要下功夫3.坚持!坚持!坚持!!!考完最后一场并没有觉得有多难,比平时备考时的练习要简单(到底简单不简单这个要等成绩出来再说唉~)说到坚持,就我周围的同学来看,到最后50天,真正坚持下来,实实在在学习的很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跟风考研的不少),我觉得能有1/2已经不错了(如果你能坚持下来你也会有这种感觉的)4.选学校也蛮重要的,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竞争力老大了(哭唧唧,俺是经济类滴,哭死)but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还会选择这个学校5.补充:看到有答主说不要报班,我举双脚同意,真的不要报班!不要报班!不要报班!(跟我一样贫民窟猪猪女孩的千万不要报班,有钱的话拉动一下GDP,为社会主义做贡献也不错哈)补习班真的没有必要,但是像学习视频是可以找得到的,B站啥的,还有各大考研企鹅群都会有各大教育机构的盗版考研视频,我比较幸运遇见一个师兄免费提供各种视频。或者顶多100块就能解决的,千万不要花那几千块去买自己不会去看的班。最后,希望今年能扩招多少扩招多少吧,希望努力的人都有回报。(用我20斤肉和10年寿命换大家上岸,嘻嘻( )@昨晚梦他剪水行舟我觉得我虽然不知道能考怎样,但还是讲一下。背景,不考高数。1.个人,不需要报任何面授,书都看不了还跑那么远,浪费时间,视频课就可以,不用担心过时,其余还靠自己,复习不要过于太早,比如现在就开始学习,我觉得啊,我后来才慢慢效率变高,前期几乎在划水。2.感觉,我以为我全记不住,我啥都不会,我以为我拿到试卷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其实也就这样吧。不慌。3.题型,近来的专业课的自命题还是别的,考的真的会有往年的偏差,题会难,可能是为了考区分度吧,毕竟是挑选优秀人才。4.心态,不出所料,走路哭,背书哭,吃饭哭,我心态到最后还是崩掉了,可能也是情感原因,挺感谢那个一直忍住没告诉我真相的男生,我挺到了最后。如果你难过,就哭好了,哭完继续学习。5.知识,重复,重复,重复,我想说如果我再来一年,我再也不会出去背书,那么热。政治的话,我会不停的看书,然后看1000,其实肖四拿到手中的时候我就比别人晚了好几天了,我比较焦虑,行不行啊就背四套,别人背就跟着背了,我是每天晚上10点到11.40这个时间在外面背书,一天一套,大概用100分钟,一个大神用45分钟,但他每天都用45,我后来过了这四天,其余的每天就20分钟,来看了,最后也记得不熟,但拿到题的时候还是能答出来。5,英语二,我是,作文偏题了,啊,很可能再来一年,我考前没有模拟,我同学模拟了三套吧,我慌的一批,我承认我是懒的那种,到了考场,额,以为做不完,结果提前了?6.说到坚持,其实我觉得是个人有点毅力,好好学习,没有人会放弃,真的,半途放弃的人都是态度吊儿郎当的,看书也会玩很长时间手机的人,所以绝大部份人是不会轻易放弃的。7.身体,你会脱发,很严重的脱发,脖子疼,腰疼,腿疼,脊椎疼,腰椎疼,屁股疼,眼睛疼,皮肤干燥或者出油,随缘吧,反正考完你也这个熊样哈哈哈哈。8.如果,我再来一年,我也不会在家复习,状态差,没有心思。我很可能压力超级大,也会很高冷,穿着长长的黑色风衣,无数次的行走在晨晓与夜幕。9.你还在,梦想还在。@汽水23333发现了其实没有必要报什么考研班,因为政治有肖秀荣四套卷,数学甚至专业课各路名师的视频在b站就有,真题网上淘宝上基本可以找到,英语吃透近五年真题搞懂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再背背范文就可以不拉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考研成绩和有效付出成正比。不要想着考研前报个班就能独辟蹊径捷足先登。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能报考研班对我唯一的收获就是在倦怠期遇到百年不见的前女友被刺激到从而嗷嗷叫地拿下最后的冲刺阶段吧╮(╯_╰)╭所以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哈哈哈~祝各位考生都能如愿以偿~@西柚选择学校也是非常重要!慢慢发现,并不是你努力就会成功,各种因素都会干扰其中。还有,最后一段时间心态千万别崩,敢走进考场的都是了不起的人儿。政治必备四套卷!选择题要多练刷手感。徐涛的“小黄书”知识点可以背背。但有肖大大就够啦!英语真题非常重要,至少刷两遍吧,学会在阅读中记单词,阅读比重相当大,精细阅读不要急,慢慢来,大部分可在原文找到答案。不要做一些乱七八糟什么预测卷最后感动自己!真题!真题!真题!专业课选对学校事半功倍,当然有一些名校是非常坑的,请提前做好功课!简而言之,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吧,不管是处在哪个专业。学会控制你的情绪吧,这一年尽量心无旁骛,各位有对象的不要闹分手,学会为对方想想,你不知道你的一些行为言语,对对方是多大的伤害。同理心很重要!@篓子我觉得坑最大的就是辅导班。水特别深,有人喜欢报线下的辅导班,我是二战,去年就报了我们学校周边一个辅导班,得出的结论是:完全没有必要。线下辅导班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会打乱你的复习计划,打断你时间的连续性,然后你只能不断的修改计划,时间一长你就疲了。所以,线上的辅导班完全可以。辅导班另一个不好就是老师们为了让你听他的课会不断的给你灌输考研很难这个思想。比如英语多么多么难,完形填空多么多么难,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考研英语确实有难度,但是不要相信这些老师的话,只需要学他的方法就行了,只要坚持练习,背单词,考研英语其实没多大问题。当然,如果有人报了好几万的包过班那你忽略我,把你的脑子扔掉跟着辅导班复习就没问题。(说这句话完全是怕被喷。其实我还是不建议大家报线下的班。)最后希望考研的同学加油,未来会更好!!!各位对考研有什么想法的可以在屏幕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