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1537项,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公示单身汉

1537项,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公示

2020年1月19日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即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在官网发布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的公示。公示称: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和《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实施办法》规定,经对资格审核通过成果组织专家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奖励委员会审议通过,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共评选产生拟奖励成果1537项,其中著作论文奖1236项,含一等奖152项,二等奖778项,三等奖306项;咨询服务报告奖79项,含一等奖10项,二等奖49项,三等奖20项;普及读物奖20项,青年成果奖202项。著作论文奖和咨询服务报告奖特等奖空缺。现将评选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月19日至2月24日,为期30日(不含春节7天假期)。据此,大家期待已久的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正式出炉。为了便于广大学友第一时间了解这些获奖成果的分布情况,学术之路第一时间对这1537项获奖成果进行了如下统计分析。1.经统计,这1537项获奖成果由507篇论文、21本普及读物(其中1本获评青年成果奖)、929部著作、80份咨询服务报告构成。我们可以发现著作是获奖的主力军,足见该项评奖对学术著作的重视。2.经统计,这1537项获奖成果分布在26个学科与交叉学科,法学学科共计103个项目入选。各个学科的获奖项目数统计如下表所示。3.经统计,这1537个项目由18个课题组与1519个个人获得,可见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还主要依靠单打独斗开展,团队协作能力有待加强。4.经统计,本次公示的1537个项目中著作论文奖1236项,含一等奖152项,二等奖778项,三等奖306项;咨询服务报告奖79项,含一等奖10项,二等奖49项,三等奖20项;普及读物奖20项,青年成果奖202项。总计一等奖162项、二等奖827项、三等奖326项,特等奖空缺。6.经统计,1项咨询服务报告奖以专著的形式呈现。7.经统计,获评的1537个项目中有170个项目是以英文的形式出版。8.鉴于学术之路的很多读者朋友为法学圈的学友,因此我们特别汇总了本次获奖的法学类成果,具体的项目如下表所示。9.经统计,有327个获奖项目的成果名称少于等于10个字,属于非常简练的成果名。10.经统计,获奖的103个法学学科项目与4个港澳台问题研究项目由1个普及读物奖、13个青年成果奖、85个著作论文奖、8个咨询服务报告奖构成,反映出法学研究的特点。据悉,根据《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实施办法》,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公示成果存在学术不端问题或申报中存在弄虚作假等问题,均可以书面方式实名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异议,并提供翔实可资调查取证的材料。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个人提出的异议,须提供本人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对提出异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保密。另外对于以下异议不予受理:1.非实名提出的异议;2.对申报成果未获奖的异议;3.对奖励成果等级的异议;4.未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的异议;5.不属于学术不端、弄虚作假行为的异议。祝贺上述作者与单位获奖,请问你的或者你导师的成果获奖了吗?关于本次获奖的其他相关统计欢迎互动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分享。

目欲视色

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科研和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两个动轮,因此申报科研课题就成为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从2005年以来,成功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一般课题各一项,担任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主持专项课题一项,还主持了湖北省和武汉市社科基金和教改课题共十多项。在这些成功的背后,也有不少挫折,这里谈一些有关科研课题申报的实践和思考,希望能对年轻老师们有所帮助。一、了解形势,把握趋势,是申报课题的基本前提 形势对我们科研课题的申报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像新闻传播这样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因此,在申报课题以前,关注当下形势非常重要,形势首先是国家的形势。研究形势,就是要研究目前国家的宏观现状和本学科的发展需要,存在的问题和我们可能做的研究。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申报要求“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心,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细读每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会发现,社科基金课题的需求总是紧密结合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所以,了解国家的大势、熟悉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将其和个人的研究方向和优势结合,就可能中标,也可能优质地完成申报课题。笔者从1995年就开始关注程序理论,当时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也要重视程序科学化》文章,后来也写了不少这方面的论文。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法,并特别强调“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而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及这一问题时的提法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法律化”改为“规范化”,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更加具有广泛性。“程序化”的增加,说明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的建设中,不仅注意结果,更关注运作的过程,而且,只有关注过程的科学性,才能保证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对国家形势的判断,2005年,笔者根据前期研究成果,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课题“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程序化建设研究”,2008年,出版了《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一书。在了解国家大事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科学研究和申报课题的发展趋势作一番研究。所谓趋势,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它是由该事物内在的规律性所决定的。把握了趋势,我们就有了掌握该事物的自主性和自立性,也就有了掌控它和解决它的能力和力量。数据显示,这些年来,国家重视和加大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不仅国家课题总量在增加,而且专为青年人设立的课题数增加幅度在提高;增加了重大课题的数量,需要有高水平、多学科的团队组织申报;在限制申报数量,提高中标率的前提下,对一般高校而言,又增加了申报的难度———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科学研究和申报课题的发展趋势。二、确立问题意识,打好研究基础 现实问题是一切研究的源头,关注社会,与时俱进是一切研究者的职责。这里笔者要谈的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和社会责任问题。什么是知识分子,词典上的解释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①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种解释显然不能准确地描述现在的“知识分子”了。笔者以为,在当下,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应该是知识和文凭、关注和投入、批判和建设三者的完整统一。首先,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相应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一定的文凭是反映其水平的标志,但是,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文凭却出现了与知识相悖的情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其次,知识分子应该对现实社会有所关注和投入。不论是从事什么学科的研究,它的结果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服务于我们生存的社会。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对身边的事情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其间。第三,就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建设。这个社会需要有人不断地批判,只有批判才能让人们看到和看清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个社会同时需要建设,因为只有建设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发展得更快。批判与建设是两个并行不悖的统一体,在实施时不可顾此失彼和重此轻彼。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分子。问题意识是我们考虑选题和解决选题的起点和终点。无论是做硕士、博士论文,还是做科研课题,都要强调问题意识。只有不断发现问题,科学研究才会有目标。而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都是针对当前的学术前沿问题和社会实际问题来立项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也对需要立项的课题提出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进理论创新。鼓励和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从群众中发掘思想智慧,提出真知灼见。”做好科研课题,尤其是国家重大课题或重点项目,除了有问题意识,还要有一批前期成果。前期的研究对课题申报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反映了研究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国家要组建一个课题组,肯定要选择对这个领域熟悉的人,而要熟悉一个领域,需要有很多年的研究经历。如果你完全是这个领域里的陌生人,你的申报材料就无法体现出你对这个领域前沿问题的认识,评审专家对你恐怕也不会认可。其次,前期成果足以表现研究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能力和水准。研究成果一般来说反映了研究者的水平,通过研究者提供的前期成果,可以让评审专家了解申报者目前的研究成就,这是进行下一步深入研究的前提。研究成果也是分档次的,申报时应多填写自己在较高级刊物上发表的成果,一般或较低级刊物的东西可少填或不填。当然,一些青年课题对前期成果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大家都是年轻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没成果,那就看课题论证的质量了。如果有一些前期成果,即便在青年组里还是有优势的。前期成果的积累是一个过程,“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显然是不行的。而且,我们所从事的前期研究并不都是为了申报课题,它也是不断地凝练研究方向和提高研究水平的一个过程。一个人在长期的研究生涯中,如果能有几个或多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对于开阔视野和提高素质也是大有好处的。三、注重学科交叉,力求创新有独见 科研在高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搞科研要求有创新意识。所谓创新首先就是要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有新的创见。一篇论文,一个课题,总要有点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新视野、新理论、新素材、新方法等。科学研究是在前人或以前的基础上做出的具有自己独创的工作,它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唯一性。笔者评审过很多申请报告,格式整理得很好,理论上说得也很对,就是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没有自己创新的地方,这种课题是难以通过的。在本学科内寻找新的课题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不要忘记交叉学科也是重要的创新领域。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社会科学内的各学科以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流”趋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人和自然之间的鸿沟正在缩小。②交叉学科是指形成于数学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科学、社会科学之间交汇区域的跨界学科或边缘学科。③从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并且列入了国家的长远规划,开展跨学科研究“将不断拓展甚至爆发新的研究领域,引导、促进新兴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孕育发展”④。因此,我国“十二五”时期研究的主要任务就强调要“实施跨学科重大专项研究,大力促进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渗透融合,在推动各学科互为借鉴、共同发展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所以,我们可以多用一点交叉学科的知识,从另外一个学科的角度来解读一些传统的东西,很可能产生别开生面的研究成果。笔者20世纪80年代在《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工作的时候研究奖励学,较早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奖励学”。先后出版《奖励的奥妙》、《奖励的科学与艺术》科普类的小册子,后完成《激励论:发掘人力资源的奥秘》和《神奇的杠杆———激励理论与方法》等理论专著。奖励是一个老话题,很多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学习了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论著,发现里面都有专门的章节来论述奖励。我在前人和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信息论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奖励是社会对人们良好行为和成果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或成果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⑤这个定义既不违背各学科的解释,又能够运用到各学科中去,是一种在更宏观层面上对奖励这种现象的重新解读。我既著书立说,也不断结合现实奖励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众多媒体上发表论文和评论,在研究奖励的同时也开展了包括惩罚在内的激励论研究,这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在研究过程中,聘请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了这个研究项目。目前,对交叉学科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互相吸收彼此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涌现。交叉学科的研究比传统的学科内的研究要难一些,关键是要能够打通学科壁垒,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但是,开创交叉学科也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能交叉出新的研究领域,因为学科的差异本质上是各学科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的不同,这些不同学科的沟通、融合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需要研究人员从差异中找出沟通和融合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发现新课题、新方法和新视角的重要领域。另外,不管什么学科,推理和案例对于人文社科类课题研究都很重要。做研究首先就是要学会逻辑推理,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因果关系把道理讲清楚;其次,就是在论证过程之后,一定要用本学科的理论将案例讲清楚,讲出本学科的特色来。今天的博士论文,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数学的方法来论证,这很好。数学进入社会科学是学科交叉的前奏,今天,定量研究方法已经在社会科学领域广泛使用。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⑥。可是研究课题里面怎么用数学才叫科学呢?一位学者曾写文章谈到这样一件事,说有一批研究人员到农村进行研究,他们调查了很多数据,最后发现农民很辛苦,文章问,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调查研究吗?农民肯定很苦,这是不用调查的结论。新闻传播学也很需要定量的研究方法,但是这种数据能不能经得起推敲?由此得出的结论对不对?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还需要科学的使用。关注社会问题的目的就在于服务于它、服务好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就是要运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来说明和解读我们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且说明得越多,成绩就越大。四、结合教学,促进科研 对教师来说,第一位的任务就是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高校教师的宗旨,所以,科研首先应该为教学服务。优秀的教师不仅体现在其一流的科研能力,还体现在其优秀的教学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把学科前沿的问题提出来,要把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学校没把学生培养出来,老师搞再多的课题都没用。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老师的职称是“教授”而不是“研究员”。所以老师如果课上得很好,立项的科研项目即便不多,还是应该按照教师的系列给予副教授、正教授、博导等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有一位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不仅课讲得很好,对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深受学生喜爱,但就是没有博士学位,一直是副教授,我以为是不妥当也是不公正的。高校的管理政策应该调整以保证教学在高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一句话,科研就是要有利于教学,促进教学,教学和科研不是两张互不相关、不可转换的孤立物。近几年来,从教育部到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学术规范和道德的教育。而我在2006年就开始至今给新闻学院本科三年级的同学讲授新闻学前沿专题: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我在课堂上讲这门课,自己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做过一些调查,撰写过相关论文。2011年,刚好遇到教育部发布一个“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专项课题,我以“数字时代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调查”为题中标了一个课题。我们的教学并不都有与科研相关的课题,但是,教学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是需要研究和可以研究并出成果的,而且这些研究又是有利于促进教学的。当老师的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心。五、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 科学研究,尤其是重大课题和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单靠一两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有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来共同攻关,因此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重大课题的横向联系除了学科和学科队伍以外,还有权利和义务的问题,涉及课题的分割、权力的分割等问题。研究团队内部合理的分工对于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如果一个课题因为分割不公正或者信息不对称,引起麻烦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务必在事先就要规范好。团队如何组建,首席专家与参与者的责、权、利如何划分,这些都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需要认真考虑。从学校的层面讲,应该为科研人员的团队建设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尤其是要为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提供优良环境和适当的条件,不断优化高校科研队伍资源配置。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也应提倡多学习一点其他专业特别是跨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研究思路。课题申报书的填写也是有一定规范的,科研处要组织一些填写报表的培训讲座,尽量减少因为申报书填写不规范引起的申报失败。除了上面说的问题外,有关成果评价和经费管理也需要研究改进。现在的国家级课题,每年结项的比率是一半多一点,获得优秀的更少。而我们对研究者学术水准评价和职称晋升,大多只认主持了多少项目,而没有检查是否完成了。结果是有的人仅靠设计课题拿了前期经费去做别的事,这不仅有损学风,而且也是对国家经费的一种浪费。在学术刊物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论文,项目资助来源的日期是好多年前的批号。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论文中的某些观点还具有针对性吗?物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行的,不同的时间对研究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当下许多社科基金课题(包括重大项目)都要求在1—3年内完成,一是为中央决策提供最新成果,二是该项研究符合当时的形势。所以我认为,完整的考核体系应该是:主持并在期限内(如有延期需报有关部门批准)完成了多少项目,获得优秀者应予奖励。

研究访谈18位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优秀科研学者共性特质如下

本文来源:质化研究整理自《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年第2期(节选) 作者:娄枝 乔刚 蓝文婷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实践是否具备某种共同特征?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能否为我国一流博士生培养提供启示与借鉴?作者基于对博士生的访学体验分析,试图揭开问题的答案。本文研究目的:博士生是博士生培养的最重要的主体, 同时也是博士生培养的目的。本文基于国内顶尖大学在读博士生国外访学体验, 探讨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 旨在提升我国博士生科研竞争力,推动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和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 对18位国内顶尖大学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项目出国访学的博士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应用扎根理论, 利用NVivo12. 0软件进行资料编码, 对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进行深入研究。01、研究问题“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 为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未来发展的道路和前进的方向。从人才培养角度看, “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博士生尤其是研究生科研体验一直是学者关注的对象。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最早由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cation Research) 和毕业生职业生涯协会 (Graate Career Association) 于1999年发起, 致力于系统搜集毕业研究生对其科研经历的认知、感受和看法的信息。[4]此后, 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在英国得以兴盛。2007年, 英国高等教育学会 (Higher Ecation Academy) 针对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经历在全国高等教育机构中发起了一项系统性调查, 迄今已开展了七次。问卷涉及导师指导、研究技能、设施与资源、学术氛围等核心问题, 成为英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途径之一。[5]此外, 美国各院校开展了有关博士生科研体验方面的调查, 例如MIT的博士生离校调查主要包括博士毕业生在MIT的就读体验、经济支持与负担、在读期间学术活动参与以及毕业后计划和求职经历等。[6]同时, 国内学者也非常关注对博士生科研体验研究。例如, 自2011年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每年开展对全国不同层次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读研究生的大范围问卷调查, 研究在读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导师指导等方面的满意度情况[7], 但该调查群体涵盖所有类型和层次的研究生。2014年, 罗英姿等开展博士生对教育环境质量满意度的调查, 结合博士生对环境质量因子重要程度的感知, 得出影响博士生教育质量生成的关键环节和因子有:学术氛围、物质环境、导师科研能力等[8], 学术氛围排在第1位。2016年, 袁本涛、李莞荷针对博士生群体, 调查了在读博士生所感知的学习环境、切实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具体包括导师指导、资源平台、质量文化、博士生能力发展等维度。[9] 综上所述, 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是基于问卷调查了解博士生就读期间的科研体验, 对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研究内容不多。本研究以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体验为切入点, 运用访谈法以国内顶尖大学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项目出国访学的博士生为研究对象, 从博士生主体视角着重分析当前世界顶尖一流大学博士生的科研特征, 以期为提升我国博士生科研竞争力, 加快促进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参考。02、研究对象和方法(一) 研究思路与框架首先, 确立访谈思路与提纲。本研究通过查阅中国知网 (CNKI) 等数字资源数据库获取国内外博士生科研特征相关文献, 在此基础上初步归纳博士生科研特征所涉及的问题, 据此设定访谈提纲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对访学所在课题组 (团队) 博士生的科研态度评价。二是对访学所在课题组 (团队) 博士生科研行为特征评价。在访谈提纲的指导下, 一方面由访谈对象对访学等细节进行回忆和描述, 另一方面根据访谈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兴趣点与情境进行或引导。[10]访谈结束后, 在第一时间内整理访谈文件。 (二) 研究方法与工具“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 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 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1]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通过对博士生的深入访谈, 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及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0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整理, 并对归纳概括而成的理论框架进行深入分析。扎根理论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扎根理论流程 资料来源:黄辉华, 余昌胤, 张年, 魏来, 冯毅.基于扎根理论的医院管理者视角下医师多点执业现存问题及对策的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9 (1) :91-96.(三) 研究对象与样本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2月26日, 作者根据专业筛选, 陆续联系并最终访谈了18位国内顶尖大学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项目出国访学的博士生, 以面对面访谈和微信语音等媒介进行交流。访谈的所有录音时长501分钟42秒, 平均每位访谈对象约28分钟, 访谈记录文本共计55 101字。 18位访学归来的博士生访学时间跨度从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 访问大学包含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渡大学、密歇根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见表1) 。被访谈对象访学科研时间为6个月至2年不等, 对于访学所在课题组 (或团队) 博士生科研特征具有直观切身的体会。本文通过质性研究方法, 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 探讨访学博士生视角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 表1 访谈样本信息汇总03、研究过程(一) 开放编码开放编码是通过分析原始资料中的句子或段落对类似的现象进行概念化, 并在此基础上将相同或相似的概念集聚到相应范畴中的一个过程。[12]为确保编码过程的有效性, 由2位研究人员同时逐一对访谈原始记录文本进行了至少2次编码活动。依照此方法, 最终确定参考点267条。 表2 开放式编码举例(二) 主轴编码在NVivo12.0中, 主轴编码阶段的主要工作体现在将自由节点归类成树状节点。[13]本文将267条自由节点 (参考点) 进一步提炼和归类为树状节点。例如, 2位研究人员根据研究设计和被访谈者的主要思想, 将A11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积累,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文献等。经编码, 最后总结归纳出4个树节点, 分别是A1持续的科研热情、A2高水平的学术专注、A3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A4高效的科研产出四个方面。 (三) 核心编码核心编码 (或选择编码) 指在所有已发现的类属关系中经过系统分析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 并通过这个“核心类属”将其他类属串成一个整体, 使所得到的资料形成一个清晰的故事线索的过程。[14]通过分析, 最终将4个树节点提炼成1个核心节点———博士生科研特征 (见表3) 。其中, 广泛的学术交流参考点数最多, 共有97个参考点, 其次是高水平的学术专注 (84) , 持续的科研热情 (51) 和高效的科研产出 (35) 。从参考点数来看, 访学博士生更多关注到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的科研过程、科研氛围, 以及博士生个体的科研投入, 反映了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过程模式”给访学博士生留下的深刻印象。 表3 三级编码表(四) 理论饱和度检验本文参照吉尔·J.费兰西斯 (Jill J.Francis) 等的研究, 采用理论饱和度指标检验样本数据的信度和效度。[15]研究人员继续访谈3名博士生来验证数据是否达到饱和, 编码结果表明, 未出现新的范畴, 因此, 访谈通过了理论饱和度检验,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04、研究结论与分析(一) 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通过对访学博士生的科研体验, 从科研热情、学术专注、学术交流以及科研产出四个维度总结提炼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具有持续的科研热情、高水平的学术专注、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高效的科研产出四大特征。以下是具体分析。 1. 科研热情维度:持续的科研热情是推动博士生科学研究的根本动力心理学家指出, 内因和外因共同影响个体的行为结果, 其中, 内因对个体行为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科学研究活动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具备良好的智力支持, 而且需要耗费科研人员极大的精力和体力。因此, 博士生要想持续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必须具有高度的科研热情。科研热情度是指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意愿强度, 是激发博士生维持科研活动并致使行为朝着一定科研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反之, 科研热情度低则科研动机不足, 科研水平不高。因此, 科研热情度对博士生的科研业绩具有预测作用。 通过对18位访学博士生的访谈, 近70%的博士生在访学期间体会最深的是所访问学科的博士生具有极高且持续的科研热情。正是因为有持续的科研热情, 他们才会有取之不竭的科研动力。根据参考点数分析, 在持续科研热情这一树状节点下, 参考点数排在第一位的是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积累,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文献 (23) ;其次是科研工作量大, 不间断地从事纵深研究 (14) ;再次是不断学习和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 (9) ;最后是敢于挑战权威, 勇于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或领域 (5) 。其中, “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积累,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文献”是“持续的科研热情”子节点中最多的一个自由节点, 其节点参考数占到45%, 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态度特征。其次是科研工作量大, 不间断地从事纵深研究, 其节点参考点数占27%, 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纵深研究对维持博士生科研热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见表4) 。 表4 持续的科研热情中子节点的材料信息2. 学术专注维度:高水平的学术专注是提高科研效率的基本素质专注力也称为注意力, 是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者某一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专注力, 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 同时会提高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博士生学术专注度指的是博士生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注意力集中, 专心于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心理行为。该指标是衡量研究效率的指标, 同时, 也能对科学研究产出进行科学预测。只有对科研活动保持高水平的专注, 才能确保高水平的科研产出或科研业绩, 反之, 则科研产出低下。访谈中发现, 近60%的访学博士生认为所访问大学博士生的科研专注度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根据参考点数, 依次是“工作时间心无旁骛, 互不干扰, 工作效率高” (44) 和“将科研与生活分开” (40) , 体现出博士生将科研活动与社会生活同等对待的状况 (见表5) 。正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C所说:“我们工作时间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 工作效率很高。但在周末或者假期, 大家基本都会选择放松, 这是在为后续的高效工作做充分准备。”同样, 教育学专业博士生D指出:“虽然科研任务重, 但我身边的博士生却能怀着愉快、平静的心情从事科学研究。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同时又很羡慕的地方。”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将科研与生活并重, 使用“两条腿走路”的行为方式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博士生科研高效的原因。 表5 高水平的学术专注子节点的材料信息3. 学术交流维度:广泛的学术交流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最佳路径学术研究最根本的就是交流。[16]学者们通过有效的交流不仅可以提升和扩展知识, 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研究, 从而扩大学术影响, 树立学术声誉。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和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负责人托尼·瓦格纳在2013年撰写的《教育大未来》一书中指出:“未来世界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7个关键力, 即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其中, 沟通交流能力是一项必备能力。 通过访谈发现, 18位访学博士生都指出, 去世界一流学科访学对扩展视野、增长见识有极大帮助, 同时指出在访学期间更能清晰地认识到科研交流的重要性。访学期间, 被访谈者可以与国外导师、国外其他一流学者、课题组其他博士生等分享科研体验, 交流科研进展, 交换科研想法, 探讨科研问题, 交流群体来源多样, 交流的内容广泛。 根据参考点数, 在“广泛的学术交流”这个树节点中, 参考点数最多的是“朋辈之间你追我赶, 注重团结协作” (22) 。被访谈者回忆称, 由于所在课题组 (团队) 成员来源广泛, 且非常优秀, 博士生身边的“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效果显著。例如, 工业工程专业博士生E指出:“我们团队一个师兄, 在读期间除了学术论文成绩显赫以外, 还成功地申请了好几个发明专利, 并且其专利很快被投入到生产实践中,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很多人都在向他看齐。”同时, “乐于分享研究思想、体验和成果”参考点20个, “积极参加世界一流学者专家讲座和报告并交流”参考点16个, 体现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活跃程度和积极程度。此外, 课题组内的沟通和交流仍然是博士生从事科研实践的主要形式, 主要体现在“定期参加导师组织的课题组会, 围绕课题热烈讨论”(14) 、“定期与导师面对面单独交流, 共同讨论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3) 等。最后, “课堂讨论气氛热烈” (7) 以及“主动参加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5) 也成为博士生扩大科研社交的重要渠道 (见表6) 。 表6 广泛的学术交流子节点的材料信息4. 科研产出维度:高效的科研产出是体现博士生科研活力的核心指标高效的科研产出是衡量科研绩效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博士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效的科研产出, 既能让博士生有效完成既定科研任务, 也能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 让博士生在科研上更加勤奋。罗伯特·艾森伯格 (Robert Eisenberger) 曾利用二级奖励理论 (second reward theory) 来解释勤奋。他认为, 个体通过勤奋行为产生了勤奋体验, 这种体验具有二级奖励特征, 使得个体为获得更大价值体验而产生更高勤奋度的操作行为。[17] 几乎所有的访学博士生都指出, 访学所在课题组的博士生基本都能较快较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同时, 他们的科研成果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28) , 科研成果丰硕 (7) (见表7) 。究其原因, 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独立承担科研任务激发了博士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一流大学博士生读博机会难得, 博士生表现出更多的“惜时”行为。同时, 在课题研究中需要博士生独立承担科研活动, 博士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 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二是朋辈压力促使博士生更加努力。世界一流大学一般具有优质的博士生生源, 在共同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形成竞争氛围, 朋辈之间易于发现差距, 同时也易于受到朋辈努力行为的影响。例如, 社会学专业博士生E指出:“半年的访学经历, 对于我的整个学术生涯都起着重要作用。在这半年里, 我不断反省自己的不足, 深知唯有不断努力, 才能和自己的朋辈竞争, 时不我待。”三是团队协作提高课题完成效率。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不是单兵作战, 而是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和合作, 共同为课题研究贡献智慧。所有被访谈者都指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从事科研时需要团队协作, 毕业之后更要看重团队协作。四是注重深度研究, 确保研究的创新性。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注重深度研究, 即在有限的研究领域注重深入挖掘, 并注重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 提升研究的创新性。 表7 高效的科研产出子节点的材料信息(二) 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投入—过程—产出模型———基于核心编码的分析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基本可以使用CIPP评价模型进行阐释 (见图2) 。博士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 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其科研动力的最直接、最稳定来源。在博士生主观能动性极大发挥的情况下, 博士生能具备持续的科研热情, 而正是因为有了科研热情, 才能确保其在科研活动过程中时刻保持高度的学术专注, 并且活跃于各类相关学术活动之中。饱满、充实的研究过程是高质量科研产出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 同时也是推动博士生更加努力并维持持续的科研热情和投入的催化剂和助动器。不仅如此, 除了博士生个体主观能动作用以外, 博士生所处的环境对博士生科研活动的影响显著。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 大学内部自由的学术氛围,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平等的师生关系, 以及同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良好关系等是确保博士生安心科研、热爱科研、投身科研的重要保障。另外, 友好型环境也促使博士生与导师与同学等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他们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促使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学术水平的进步。图2 基于CIPP的博士生科研特征模型05、启示与建议通过对18位访学博士生的访谈, 从科研热情、学术专注、学术交流、科研产出四个维度, 总结提炼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具有持续的科研热情、高水平的学术专注、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高效的科研产出四个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 使用CIPP评价模型对研究结论进行阐释。结合以上分析, 提出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的四点启示和建议。结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具有持续的科研热情、高水平的学术专注、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高效的科研产出四个特征。在此基础上, 借助CIPP评价模型进一步对研究结论进行阐释。建议:一是注重博士生科研热情培养, 确保博士生科研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科研氛围营造, 提高博士生学术专注力;三是搭建国内外博士生交流合作平台, 提升博士生学术交流能力;四是加强团队协作, 提高科研产出水平和效率。

闻知

破除“唯论文”“SCI至上”,促进科学研究价值回归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科研人员正加速与病毒赛跑。与此同时,国家对科技论文和专利政策也在加速完善和调整。近日,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下称《措施》),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二者均直指学术评价体系,以破除“唯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引导学术界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推进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本期思与辨就该问题进行讨论。主持人:赵 鑫嘉 宾: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崔 盛(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文军(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唯论文”“SCI至上”扭曲了科研工作应该为社会实际服务的根本宗旨主持人:“唯论文”“SCI至上”使学术界出现了哪些问题?李长安:“唯论文”“SCI至上”扭曲了科研工作应该为社会实际服务的根本宗旨。其结果就是为了发论文评职称,一些教师不重教学,一些医生不重诊治,甚至论文造假,败坏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名声。不仅如此,由于论文发表大多只停留在纸面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大量的科研经费被白白浪费。崔盛: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单以论文评优劣,以SCI论成败,明显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种评价机制会使学者个人的学术研究过于功利,导致一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或者有关社会发展的应用课题,因不能快速发表论文而无人问津。其次,这种评价机制会导致科研机构为了发论文盲目扩张,在短期内实现论文和SCI数量上的增长,却忽视了科研队伍的质量和结构,以及相关科研项目和成果的创新性。再次,这种评价机制会影响社会的价值导向,比如一些有实力的学者SCI论文较少,在原有评价机制下,可能不会得到认可。最后,这种评价机制脱离了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会导致科研在发文的驱动下理论和范式西化,只研究国外关注的问题。李文军:高校一般会对教师和研究生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如教师需要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通过年度和聘期考核,才能晋升职称,研究生需要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获得答辩资格。同时,高校也会对教师和研究生发表论文进行奖励,发表期刊级别和论文影响因子直接影响奖励政策,有些高校的奖励力度非常大。由此,在这种过分强调论文发表的高校氛围下,学术研究的目的被异化了——教师为了职务晋升、学术奖励从事学术研究,研究生为了获得答辩资格进行学术研究,不论教师还是研究生都背离了学术的本来目的,丧失了追求真理的使命感。“唯论文”、“SCI至上”无益于学术界做真问题,做真研究,不利于教师、学校的良性发展,并且存在学术腐败的风险。代表作制更为关注研究成果的相对质量,而非绝对的数量主持人:《措施》和《意见》都提到了“代表作制”,何谓代表作制?引入代表作制会产生哪些影响?李文军:代表作制是指在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申请人仅需提交能够代表本人最高学术水准的代表作品,评审委员会将以此判断申请人是否具备与其申报职称相匹配的学术水平。代表作制被认为是更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和学术创新要求的一种学术评价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量化评价所导致的低水平重复性研究。但在量化评价占据主导的实践中,引入代表作制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评价过程中的程序公平难以保障、代表作的质量评判标准无法统一、学术共同体的评价机制尚不健全、贯彻落实的配套制度还有待完善等。李长安:代表作是能够代表和体现科研人员实际科研水平的作品。代表作制是基于代表作对科研人员进行学术评价的制度。根据相关规定,在科学研究中产生的项目成果、研究报告、专著译著、技术标准规范等均可作为代表作。也就是说,代表作不一定非得是论文,其他形式的作品也可以,这就有助于克服过去只追求论文数量的弊端,转而注重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从而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等与职称评审直接挂钩的做法。崔盛:代表作制主要指通过研究者的一篇或多篇代表性成果来衡量和评价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进而完成相应的科研考核和评价,代表作制更为关注研究成果的相对质量,而非绝对的数量。代表作制的引入,既能够打破科研评价中唯论文数量的不良之风,又能够破除对SCI等索引期刊权威的迷信,促进科学研究真正的价值回归。同时,代表作制的引入还能促进学术创新,打破学术评价中论资排辈的瓶颈。当然,代表作制的引入需要靠同行评议来实现,而在中国传统“人情社会”的背景下,做好同行评议,避免“人情”导致的学术腐败,将是代表作制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必须克服学术评价的片面性和单向性主持人:破除“唯论文”“SCI至上” 后,学术水平该如何正确评价?崔盛:破除“唯论文”“SCI至上”后,要构建科学、有效、诚信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学术水平,让学术水平评价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首先,学术水平评价要注重实际效果,要根据科研项目的目标突出学术创新质量和综合绩效,科学设计学术成果评价的重点和要求,而不是简单的衡量成果的数量或者级别。其次,学术水平评价要实施分类考核,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分类设计相关评价指标和相应权重,提高学术水平评价的效度。最后,学术水平评价要完善监督机制,评价过程合理引入第三方机构,避免相关评价指标和标准与科研资源简单挂钩,打造诚信的学术评价体系。李文军:一方面,对广大教师实施“量质并重”的“综合准入制”,即合理划定学术工作的最低完成标准,并使用综合评价指标,避免以论文数量作为单一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对少数教师实施“破格制”,规定在科研某些方面有所欠缺而在其他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教师,可通过非常规途径晋升高级职务。也就是说,要对不同科研人员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避免一刀切,充分考虑科研实际,才能给科研人员以公平的评价。李长安:如何正确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本身就是一个操作上具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因为一些科研成果质量究竟谁高谁低,往往存在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克服学术评价的片面性和单向性。除了代表作制外,还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其中就包括同行评议制,即由同行组成的评价小组,匿名对相关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判断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高低。这种评价体系适用于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看重的是思想性和前沿性。对于应用型研究,则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注重成果转化和市场效果。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价工作,学术评价才会更加科学和客观。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SCI论文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等,可以体现学术水平,但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使耳不聪

加快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科研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阶段,已进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型期。坚持“四个面向”,加快推进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既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全面认识科研质量的内涵科学研究是人类以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思维现象等为对象,探索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性活动。在科学研究发展历程中,逐渐开始出现专门的学术机构。现代科学产生之后,加速了专门学术机构的体系化和规范化,形成了科学的社会建制,进而形成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在内的学科体系。随着人类科学研究加速发展,科学研究质量问题日趋凸现,逐步成为影响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质量是指科学建制、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的固有特性满足科研价值主体要求的程度,表征了科学研究质量特性与价值主体要求之间的辩证关系。科学研究质量特性包含科学建制、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三者的特性。首先,科学建制由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方式、物质支撑等要素构成,具有目的性、层次性、集成性、协同性、适应性等特性。其次,科研过程包括研究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设计、实施过程、科研产品形成和应用等过程,具有效率性、有效性、可重复性和适宜性等特性。再次,科研成果以科研论文、学术著作、报刊文章、研究报告等进行表达,通过学术期刊、出版读物、报刊、互联网和媒体等载体传播,具有创新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性。科研价值主体要求体现科研供方、科研需方和科研相关方的价值诉求。首先,科研供方是科研任务的承担方,包括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科研人员三个层次,三者价值诉求呈现出层次性并各有侧重。其次,科研需方也称科研顾客,是接受科研结果的个人或组织,包括科研资助方、科研委托方、科研用户等价值主体。因视角不同,不同科研需方会提出不同的科研价值诉求和科研要求。再次,科研相关方包括科研合作方、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中介和社会公众等,不同科研相关方的价值诉求存在差异并各有侧重,会提出科研供需双方在科研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特定要求。衡量科研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尺度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科研高质量发展,是关注科研的外延拓展、内涵深化和实质贡献的发展状态,是科研质量特性日益满足科研价值主体要求的发展状态,也是有利于促进科研事业发展、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强基层组织能力和提升社会公众获得感的科研发展状态。从宏观层面看,应从如下三个尺度衡量科学研究是否处于高质量发展状态。首先,是否有利于提升科研事业的国际竞争力。科学研究是旨在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与发展规律的知识生产活动。在国际科研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率先取得从0到1或从1到N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是国家科研事业自立自强的现实需求,也是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是否有利于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研事业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研事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弥补短板或缩短差距,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二是科研事业为国家提供科学知识的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领域科研需方和科研相关方的客观需求,并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先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再次,是否有利于增强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获得感。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拨款、科研委托方资助和社会捐赠是我国科研机构的主要科研经费来源。公共财政经费来源于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所缴纳的税费收入。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各类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要求。持续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树立高质量科学研究理念,完善科研质量评价标准。一要善于发现各方共性要求,坚守科研质量底线。考察科研质量特性时,不同科研价值主体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客观认知和理解彼此价值诉求差异,善于发现各方共性要求。二要正确认识科研质量特性及相互联系。考察科研质量特性时,需要正确认识科学建制、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及科研质量特性的内在联系和交互作用。坚持系统思维和联系观点,既有助于客观认识科研质量特性及其形成原因,也有助于更好地发现、分析和解决科研质量问题。三要完善科研质量评价标准。科研成果质量评价,要坚持分类评价原则,客观评估科研成果的实质内涵和实际贡献。科研过程质量评价,要重点评价科研过程的有效性、可验证性和适宜性。科学建制质量评价,要重点评价不同科研价值主体之间价值诉求的一致性和协同性。其次,要完善科学建制,推动科研事业自立自强。一要树立家国情怀,崇尚科学精神。政府管理部门要遵循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自发展规律,深化科研人才、科研机构、科研项目和学科评价机制改革,营造符合科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宏观社会生态环境,促进国家科研事业自立自强。科研机构要树立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大局观和政绩观,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成果价值验证规律的科研评价激励制度和科研支撑体系,优化微观学术生态环境,引导科研人员潜心问道、为国效力。二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完善科研行为规范。政府管理部门要坚持“四个面向”,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促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不同门类的学科分类发展,打破制约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融合创新的制度壁垒,激发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三要坚持分类原则,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效率。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要强化保障性投入力度和后期补偿激励机制;前瞻性基础研究要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催生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系列重大原创成果;应用基础研究要整合政府和科研机构优势科研资源;应用研究为特定目的或用途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等,要整合科研机构和用户优势科研资源。再次,要坚持文化自信,加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一要加强顶层设计。现阶段,为顺应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既要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框架并不断充实其内涵,也要在参与国际学术话语交流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当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后,既要持续充实内涵,又要持续增强其在华人社会、“一带一路”国家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二要加快规制设计。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中,要加强政策引导,坚持文化自信,增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主体意识,加快自主学术话语规则和制度建设。坚持“四个面向”,出台顺应科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学术话语规制的配套政策,促进我国学术话语内容从追随国际热点到服务国家建设事业的转型。三要加强汉语载体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汉语学术成果交流和传播平台的评价机制改革,营造学术成果交流和传播载体的公平竞争环境;持续加大相关资源要素投入力度,深化学术成果同行评议制度改革,吸引国内外学者优质稿件,打造一大批汉语精品学术期刊、汉语在线论文发布平台、汉语学术成果检索平台等学术成果交流和传播载体。(本文系上海市软科学重点项目“促进原创的基础研究项目评价机制研究”(20692102200)阶段性成果)(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丘陵

2018年最具影响力的20篇数据科学研究论文,盘它!

大数据文摘出品文章来源:opendatascience.com编译:Ivy、狗小白、云舟作为一名前半生奉献给学术,现在投身业界的研究者,Daniel Gutierrez习惯在数据科学业内工作的同时,跟进学术界的最新动态。最近,通过一场网络研讨会,他发现人工智能大神吴恩达(Andrew Ng)也有一样的习惯。吴恩达提到,他经常随身携带一个装满研究论文的文件夹,利用搭车的空闲时间研究论文。Daniel Gutierrez因此建议,不管是数据科学从业者还是研究者,都可以准备一个论文文件夹来装一些论文,就像吴恩达建议的:如果你每周阅读几篇论文(部分论文可以泛读),一年后你就阅读了100多篇论文,足够比较深入地了解一个新领域。在这篇文章中,Daniel Gutierrez列出了2018年最具影响力的20篇数据科学研究论文清单,所有数据科学家都应该认真回顾。我还收录了一些综述性文章,它们可以帮助你看到当前技术领域的发展情况,同时还有完整的参考文献列表,其中不乏很多具有开创性的论文。新一年随身携带的论文合集,不如就从这里开始吧!无法科学上网的同学,可以在大数据文摘后台回复“数据科学论文”下载合集。一种新型无梯度下降的反向传播算法我们都知道,在20世纪70年代初引入的反向传播算法是神经网络学习的支柱。反向传播利用大名鼎鼎的一阶迭代优化算法进行梯度下降,用于寻找函数的最小值。本文中, Bangalore的PES大学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不使用梯度下降的反向传播方法。他们设计了一种新算法,使用Moore-Penrose伪逆找出人工神经元权重和偏差的误差。本文还在各种数据集上进行了数值研究和实验,旨在验证替代算法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2.00027.pdf一份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分析情感分析经常被用于识别和分类文本中所表达的观点,因为它可以确定作者对特定主题、产品等态度是积极、消极还是中性的,所以在处理社交媒体数据时,情感分析非常有价值。深度学习日益流行,它是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学习到数据的多层特征并生成预测结果。随着深度学习在许多其他应用领域的成功,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情感分析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深度学习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并对其在情感分析领域的应用现状也进行了分析。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ftp/arxiv/papers/1801/1801.07883.pdf应用数学家所理解的深度学习是什么作为一名数学家,我喜欢看一些关于数据科学的技术文档,并找到它们与应用数学的联系。本文从应用数学的角度出发,对深入学习的基本思想进行阐述。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已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这场深度学习革命的核心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应用和计算数学的基础概念:特别是在微积分、偏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和近似/优化理论的概念中。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1.05894.pdf论深度学习的起源本文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回顾,它从人工神经网络的起源介绍到在过去十年的深度学习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深度信念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本文还重点介绍了这些模型的先例,分析了早期模型的构建过程,以及模型的发展历程。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702.07800.pdf?递归神经网络研究进展递归神经网络(RNN)能够从时间序列数据中学习序列特征和长期依赖性。RNN由一堆非线性单元组成,单元之间至少有一个连接形成有向循环。一个训练完备的RNN可以模拟任何一个动态系统,然而,RNN在训练时一直受到长期依赖性问题的困扰。本文对RNN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介绍了该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ftp/arxiv/papers/1801/1801.00631.pdf关于深度学习的十大质疑尽管深度学习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但“深度学习”这一术语和技术在五年前才开始流行起来,当时该领域被Krizhevsky、Sutskever和Hinton等人所统治,他们在2012年发表了经典之作“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但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深度学习领域中又有什么发现呢?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游戏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的背景下,纽约大学的AI反对者Gary Marcus对深度学习提出了十个问题,并表明如果我们想要获得通用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必须辅以其他技术。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ftp/arxiv/papers/1801/1801.00631.pdf深度学习中的矩阵微积分本文较为全面的介绍了深度神经网络中(以及参考文献表中大多数论文)所需的所有线性代数知识。除了基础微积分知识之外,本文深奥的数学知识很少。请注意,若你还是深度学习新手,这篇论文对你来说意义不大;相反,若你已经熟悉神经网络基础知识并希望加深对基础数学的理解,这篇论文将非常适合你研究。相关报道:https://arxiv.org/abs/1802.01528群组归一化批量归一化(BN)是深度学习开发中的里程碑技术,它使得各种网络的训练成为了可能。但是,沿批量维度进行归一化会带来一些问题:当批量大小变小时,由于批次统计估计不准确,BN的误差会迅速增加。这限制了BN在训练大型模型以及计算机视觉任务(包括检测、分割视频)中的使用,因为这些任务需要的是受内存消耗限制的小批量。本文由Facebook AI研究人员(FAIR)提出,将Group Normalization(GN)作为BN的简单替代方案。GN将通道分成群组,并在每组内计算标准化的均值和方差。GN的计算与批量大小无关,并且其准确性在各种批量大小中都是稳定的。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3.08494.pdf平均参数比重能带来更广泛的优化和更好的概括能力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一般通过使用随机梯度陡降(SGD)变量和递减学习率来优化一个损失函数,直至其收敛。这篇论文指出,对SGD曲线上的多个点取简单平均数,并使用周期波动或恒定的学习率比传统训练方式有更好的概括能力。这篇论文还展示了,这个随机平均参数比重(SWA)过程比SGD有更广泛的优化能力,仅用一个模型就达到了之前快速集合法的效果。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3.05407.pdf对基于神经网络进行文本总结方法的调查自动总结归纳文本,或者说在保留主要含义的同时压缩文本长度,是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这篇论文对近来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在自动文本总结方面进行了研究。作者详细审查了十款最前沿的神经网络摘要器:五款摘要模型,以及五款提炼模型。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4.04589.pdf神经网络风格传输的回顾Gatys等人在2015年“针对艺术风格的神经网络算法”这篇开创性著作中,展示了卷积神经网络(CNN) 能够分离和重组图片的内容和风格,在生成艺术图像上表现出了强大的能力。这个使用CNN来渲染不同风格的内容图像被称作神经网络风格传输(NST)。此后,NST在学术著作和工业应用上都很是热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产生了很多种致力改善或者扩展原有NST算法的方法。这篇论文对NST目前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概览,也对未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705.04058.pdf几何数据:在机器学习领域针对黎曼几何的一个Python包在机器学习领域应用黎曼几何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这篇论文引入了几何数据这一概念,也给出了应用于诸如超球面、双曲空间、空间对称正定矩阵和李群变换等多重内容计算的python包。此外,论文中还包含了对于这些多重内容的应用,以及实用的黎曼度量和相关的外生性、对数图。相应的测地线距离提供了一系列机器学习损失函数的直观选择。作者还给出了对应的黎曼梯度。几何数据的操作可用于不同的计算后台,比如numpy, tensorflow和keras。文章作者使keras深度学习框架综合应用GPU和几何数据多重内容计算变成了可能。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5.08308.pdf一个更通用的稳健损失函数这篇论文展示了一个双参数损失函数,可视为对稳健统计学中很多常用的损失函数的一个概括,这些常用的损失函数包括Cauchy/Lorentzian, Geman-McClure, Welsch/Leclerc和广义卡尔波涅尔损失函数(按传递性分为L2,L1,L1-L2和pseudo-Huber/Charbonnier损失函数)。作者描述并可视化展示了这个损失和相应的分布,并列出了它的一些实用性特质。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6.01337.pdf反向退出:随机反向传播算法这篇论文引入了“反向退出”的概念,也即一个灵活而应用简便的方法,可以直观地表述为,退出现象仅沿着反向传播管道发生。反向退出的应用是沿着网络中特定点插入一个或多个屏蔽层。每个反向退出的屏蔽层在正推法中被视为特征,但几乎不屏蔽部分反向梯度传播。直观来看,在任何卷积层之后插入反向退出层会带来随机梯度,随刻度特征不同而有不同。因此,反向退出非常适用于那些有多重刻度、金字塔结构的数据。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6.01337.pdf关系型强化深度学习这篇论文引入了一个通过结构化感知和关系型推理从而提升强化深度学习(RL)的方法,主要表现在改善效率、泛化能力和提升传统方法的解读能力。通过自我感知来迭代推理场景中的主题和引导无模型原则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一个拥有新型导航和任务计划的“盒世界”中,代理找到了可解释的解决方案,从而可以在基线之上改善样本的复杂度、泛化能力(在训练中能应对更的复杂场景)以及整体表现。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6.01830.pdf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卷积神经网络和执行坐标转化方法的失败深度学习里几乎没有别的概念像“卷积”那样大的影响力了。对包含像素或空间表征的任何问题,普遍的直觉就是试试看CNNs。这篇论文通过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坐标转化问题展示了一个反直觉的案例,也即单纯要求机器在坐标(x,y)笛卡尔空间和一个热像素的空间之间学习一个地图。虽然CNNs似乎很适用于这个场景,来自Uber的作者们证明了卷积神经网络法最终失败了。这篇论文展示并仔细检验了这个失败案例。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7.03247.pdf反向传播法的演变反向传播算法是深度学习的基石。尽管其非常重要,但很少有方法尝试调整其算法。这篇论文展示了一种发现新的反向传播方程变式的方法。来自Google的作者使用了一种领域专用语言,将升级的方程描述为一系列原始方程。基于进化的方法被用来发现新的反向传播原则,该原则在一系列最大训练次数后能够最大化泛化能力。这个研究发现了一些升级方程,相较标准的反向传播算法在较少次数内训练得更快,并在收敛时有与标准反向传播算法近似的表现。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8.02822.pdf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学习时代里,物体探测领域近来的发展物体探测就是对于特定类别图片,比如车、飞机等进行探测的计算机视图任务 ,它在过去五年里在人工智能领域里吸引了非常多的关注。这些关注,既源于该领域在实际应用的重要性,也是因为自从CNNs时代的到来,它是人工智能领域里现象级的发展。这篇论文是对近来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学习方法的物体探测领域著作的一个全面回顾,也对近来这些发展进行了深刻的透析。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9.03193.pdf语言交互式AI的神经网络法这篇论文对近年来发展出的语言交互式AI中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调查。语言交互式AI可被分为三个类别:1. 回答问题的机器人2. 以任务为导向的对话机器人3. 自动化语音聊天机器人。针对每个类别,文章使用特定系统和模型为案例,展示了领域最前沿的神经网络方法,并将其与传统方法比较,讨论其进步之处和仍面临的问题。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9.08267.pdf可撤销的循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RNNs)在运行序列数据上表现最优秀,但训练起来更占用内存,也就限制了RNNs模型的灵活性。可撤销的循环神经网络,也就是“隐藏对隐藏”的转化能被撤销的RNNs,提供了减少训练所需内存的一个路径,因其隐藏状态无需存储,从而能够在反向传播算法中被重新计算。这篇论文展示了完美可撤销RNNs从根本上就是受限的,因为它们依然需要记住隐藏状态。随后,为了实现能够忘记隐藏状态的完美可撤RNNs,文章提供了存储少量bits的方法。作者这个方法达到了传统模型的近似效果,同时减少了活动内存成本约10-15个百分点。下载链接:https://arxiv.org/pdf/1810.10999.pdf相关报道:https://opendatascience.com/most-influential-data-science-research-papers-for-2018/

落地点

加强对科研影响力的理解

近年来,科研影响力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并开始向公共政策制定领域“渗透”。然而,许多学术人员、政策制定者及广大公众对科研影响力的理解尚不清晰。近日,本报记者围绕科研影响力的定义、如何确定科研影响力等问题,采访了英国林肯大学负责科研影响力发展业务的主任朱莉·贝利(Julie Bayley)。 区分学术与非学术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报》:科研影响力的基本定义是什么?贝利:简单地说,科研影响力可定义为科研成果在学术界之外产生的、可被证明的益处,即由科学研究引起或受到科学研究促进而在社会、经济、环境中发生的、人们能够看到的变化。这并不意味科学研究是唯一影响或催生的原因,而是指科学研究起到了清晰的、明显有别于其他因素的促进作用。科研影响力的类型及产生方式多种多样,科研影响力的规模可大可小。“非学术人员感受到的作用”是科研影响力最关键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讲的“科研影响力”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前者反映的是真实世界中的变化,后者反映的是一项研究在学术界的声誉、地位、对其他学者的影响。强调科研影响力不会也不应该破坏学术严谨性和卓越性的原则。而且,追求提升科研影响力还会受到学术界内部相关变革力量的支持,如开放存取运动、对“负责任的指标”的呼吁、对高校排名的批判性讨论等。《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人员通常采用什么方法展示和证明科研影响力?这些方法是否存在局限性?贝利:既然科研影响力指的是科研成果对真实世界的影响,任何收集非学术人员见解的方法都可用于展示和证明科研影响力,在实践中一般采用定性反馈和定量数据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收集个人、群体、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方出具的、关于一项研究如何给他们带来帮助的证明书;开展调查和访谈;从企业或服务提供商处获取有关利润、服务质量或其他变化的数据资料。证明科研影响力没有黄金标准,关键是所采用的定性或定量数据都要真实、准确,且这些数据显示的是实际而非假设的变化。任何评估科研影响力的方法都有局限性,就像任何对研究本身进行评估的方法都有利有弊。定量方法对展示科研影响力的规模极为有效,但很容易忽视科研成果到底是具有正面价值还是负面价值;定性方法能够更全面地描述科研成果产生的益处,但在反映科研成果给经济和商业带来的数字层面的变化时,说服力可能不足。许多“负责任的指标”倡导者相信“能够测量不意味着重要,重要也不意味着能够被测量”。证明科研影响力的最佳方式是考察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了哪些变化,并选择最恰当的综合测量标准。培育科研影响力素养《中国社会科学报》:今天的学术人员是否有必要接受“科研影响力培训”,以了解科研影响力为何重要、怎样使科研影响力最大化?贝利:这一点很有必要。需要接受培训不是因为学术人员对科研影响力一无所知,而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机会来形成“科研影响力素养”。科研影响力不是研究的自然产物,需要付出努力建立连接、进行沟通,才会产生。学术人员在各自的领域内是专家,但仅因为这一点就期待他们的研究会引发社会变革不切实际,也不合理。如果学术人员不了解科研影响力是什么、为什么重要、如何实现,也不在研究的最初阶段就将科研影响力融于研究之中,那么对他们而言,提高科研影响力将是一项困难的、费力的“额外”任务。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形成“科研影响力素养”。在强调科研影响力的重要性时,必须注意一个区别。科学研究是否应帮助改善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绝对应该。是否应期待所有的科学研究都产生“有形的”影响?不应该。科学研究与影响力之间的关系有时是简单明了的,有时是复杂的,期待基础性或探索性的研究产生直接的社会效益是不现实的。任何学科的理论研究都不太可能直接转化为社会效益,其高度概念化的性质决定了相关成果很难直接得到应用。要求这类研究展现直接影响并不公平。当然,这不意味着从事基础性、探索性研究的学者无须关注影响力,他们也有责任使自己的研究被那些能够将它们与真实世界联系起来的人知晓,例如同领域内从事应用研究的学者。多年来,一边开展科研影响力研究、一边从事自己专业内研究工作的经历,令我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使科研影响力成为一个专门领域的有效途径,是帮助学术人员在科研影响力框架下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我的研究能提供什么、创造什么?如何在进一步的研究、应用及非学术合作中提升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前的数字时代是否有利于学术人员创造和展示科研影响力?贝利:数字时代无疑对科研影响力有利。数字技术缩短了研究者与潜在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带来了三方面的重要优势:沟通、掌握证据、培养技能和构建人际网络。第一,社交媒体提供了交流和宣传科研成果的创造性新方式。科研人员可以与同行展开更快、更直接的讨论,形成实践网络,触及到更广大人群,并打破学术界和社会其他领域之间的壁垒。这将使学者对社会变革的建议更为人所知。不过,必须记住,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的关注不等同于科研影响力。第二,数字技术使调查、政策分析等证据收集方法更加便捷,有助于证明科研影响力。第三,学术人员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工具,参加旨在提高科研影响力素养、掌握相关技能的活动,并与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社群建立联系,包括学术人员、研究经理、非学术界专家、科研资助机构、政府工作人员等将“做出改变”作为使命的人。 科研影响力有效改善科研活动《中国社会科学报》:科研影响力议程能够推动科研进步和知识普及吗?贝利:可以,但这不是简单地将科研影响力要求加在传统的学术期待之上就能实现的。在文献计量学驱动的科研文化下,让学术人员热情地接受科研影响力这一概念可能极为困难。对科研影响力的追求应体现在建立这样一个科研生态系统:认可创造科研影响力的努力,使合作和共同制作成为可能,焦点从以传统标准衡量学术成就转向以更包容、更有意义的标准衡量学术之外的益处。在理想情况下,科研影响力深嵌于研究过程之中,是参与研究的所有人的共同目标,而不是另一种压力或竞争。只有当学术人员与非学术人员共同行动,关注解决社会问题的好处而非困难时,知识才有可能普惠大众。若想培育积极的科研影响力文化,科研机构必须思考如何承认并推进科研影响力议程,而不是仅将那些拥有“最大”科研影响力的研究者置于聚光灯下。 《中国社会科学报》:与学术界之外的个人或机构合作以增强科研影响力是否存在风险?贝利:学术界内外合作对科研影响力的形成至关重要,这能帮助学术人员判断什么样的科研影响力是可能产生的、使其产生的最佳方式有哪些。在许多学者看来,特别是刚刚在那些接触科研影响力概念或是研究内容不侧重应用性的学者看来,与非学术人员合作存在使科研活动偏离“纯粹的科学”的风险。但是,如果操作得当,将学术严谨性与利益相关方的见解结合起来,通往科研影响力的道路将更有效改善而非“稀释”科研活动。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4日第2068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悠然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返祖

营造健康学术生态 释放科研创新活力

学术期刊、科学研究、学术论文三者是一个共生体,在科研生态系统中各司其职,紧密联系。学术评价作为一个重要序参量,深深嵌在三者之中,作用于学术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尤其影响该系统中最具创新活力的人文社科研究者的科研动机、价值取向和科研效能。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标识,社科类学术期刊具有推动学术创新、传承文化、学术交流、人才培养、资政服务等功能。2014年和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分两批次发布了学术期刊目录,其中社科类学术期刊共2664种,占全部学术期刊的41.4%。截至2018年11月,中国内地主办68种中英文社科类期刊,2019年共有14种期刊被SSCI收录,3种期刊被A&HCI收录。近年来,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总体发展向好,办刊质量逐年提高,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取得了重要成效。质量高、影响力大是社科类期刊的基本目标和旨归。社科类科研工作者能在这样的期刊上发表成果是反映其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标志之一,科研管理部门也往往以本机构人员是否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为重要依据来评估其科研绩效。水平较高的期刊,官方机构、评价机构和学术界对其认可度也较高,通常依据不同评价标准,被冠以各种荣誉称号,如中国出版政府奖、百强报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权威期刊、双高期刊(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双奖期刊(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双百期刊(百种重点社科类和科技类期刊)、双效期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等。一本好的学术期刊,除了定量指标表现好之外,最重要的判定依据应该是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被学术共同体普遍认可。近年来,教育部、科技部发布了“破四唯”“破五唯”以及正确使用SCI等相关指标的文件,指明了学术评价的改革发展方向。鼓励“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三类高质量论文”)。尽管国家尚未出台关于社科类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的专门性文件,但科技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举措,对于明确社科类期刊的发展方向、提高社科类学术期刊的质量、争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一流学术期刊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社科类研究与科技类研究在成果呈现方式及其价值形态上,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在基础研究方面,社科类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也可以学术专著形式呈现。应用型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向企业和政府提供的各类研究报告,也有舆情和评论性研究成果发表在各类纸质和网络媒体上。从社科类和科技类基础领域研究前沿成果发表载体看,学术期刊无疑是两者最大的交集。人文社会科学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等天然属性,决定了绝大多数高质量的原创性论文发表在本国期刊上。尽管国际上有很多知名的期刊,且被诸多数据库收录,但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社科类论文还是以发表在本国期刊上为主。综观国内外一流社科期刊成功的办刊经验,除了其关注提高那些显示度高的文献计量指标外,更注重质性因素的内涵式提升,很重要的一点是抓住了“好期刊—好论文—好研究”这一双向互动链条,且很好地形成了正反馈。一本好期刊,往往是发表了大量好的论文,而好论文必定以好的研究为基础。好期刊往往具有很好的学术声誉,能够发表大量好的学术成果,持续吸引和凝聚人才。好论文一定是符合学术基本规范和专业规范,在学术性、思想性、可读性等方面独具一格。好论文在内容上一定是深邃的,而不是流俗的低水平重复;在形式上一定是赏心悦目的,而不是呆板的。好研究往往是站在学术前沿,观照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推进或解决了已知与未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键矛盾,从而凝练出科学的问题和议题。一般来说,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作用链条,理应相得益彰,共同成就各自的“好”。然而,三者的关系有时也很复杂。好的研究,因研究背景和类型不同,或受某些限制,未必一定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在期刊发表,有的则是以研究报告、专报、著作等形式呈现。即使好的研究可以形成学术论文,而且是好论文,但受期刊风格、栏目和关注的重点所限等因素影响,仍有可能不被接受发表。诺贝尔奖获得者本庶佑说过,“发表在《自然》《科学》上的文章未必是一流的”。少量不好的研究、不好的论文有时也会由于评审机制的局限被好期刊接受发表,即使像《自然》《科学》这样的国际名刊也不例外。厘清好期刊与好研究、好论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科研、编辑出版和学术评价的价值取向。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成为科研大国、期刊大国和论文大国,但还不是强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建一流学术期刊、做一流研究、发表一流成果是发展的必然要求。鼓励创办世界一流学术期刊,鼓励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不是回到“以刊评文”,而是展现一种新的价值引领,其本质是回归科研、出版和评价的初心。鼓励做好的、一流的科学研究,鼓励“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并不是排斥论文的国外发表,而是强调在我们做出巨大科研投入的前提下,科学研究要以知识创新和服务国家各类重大需求为起点和归宿,明确科学研究服务的对象首先应面向国内科研工作者和政策决策者。完善话语体系、提高话语权不意味着社科类研究论文成果传播的第一步是“走出去”,也不意味好的成果一定发表在被SSCI和A&HCI收录的国外期刊上,提高科研内涵、勤练内功、建设国内一流期刊平台才是重中之重。在对待期刊、论文和研究的态度上,树立学术精品意识,质、量之间选择质,质高前提下质、量齐升。以好的研究为牵引,用好的论文去表达,到好的期刊去展示;好的期刊发表好的论文,并激发学者的灵感,进而做出更好的研究。通过大力引导和促进三者之间及其与学术评价等相关因素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健康的学术生态,充分释放社科类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融合多维信息计量指标的人文社会科学代表性学术专著评价方法与实现机制研究”(18BTQ078)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暨WISE实验室)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姜春林精彩推荐:加强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创新以学术评价促进学术繁荣发展遵循学术规律 推进学术体系建设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偶而应之

2019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段丹洁)1月9日,2019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望论坛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光明日报社理论部和《学术月刊》杂志社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分别致辞,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发表讲话。光明日报社理论部主任薄洁萍代表主办方发布2019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学术月刊》总编辑姜佑福介绍学术热点评选情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主持会议。来自各地高校、科研机构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2019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聚焦了2019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焦点、亮点和创新点,是对2019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成果的总结、归纳、凝练,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记录、回应、助力。随后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望论坛上,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黄仁伟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教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洪大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存山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教授分别做主题报告,他们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总结回顾2019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现状和关注重点,并对2020年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和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和展望。2019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及入选理由热点一: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入选理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8年6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2019年,围绕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开展学术研究渐成热潮。学术理论界聚焦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框架体系、内在逻辑、时代特征,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要论断等,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进行了学理阐释。热点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梳理、经验总结与理论阐释入选理由: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厚资源。2019年,学术理论界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重要成就,揭示了伟大变革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多学科、多维度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学术创新发展脉络。热点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研究入选理由: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2019年,学术理论界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维度,推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研究,探索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方法路径;加强对国家治理、基层治理、社会治理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热点四:五四运动百年回顾入选理由:2019年适逢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术理论界坚持唯物史观,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打破孤立研究历史事件之常规,从全球史视角对五四运动进行了重新审视。依托详尽史料,对五四运动政治史进行了全新发掘和阐释。全面考量五四运动时代语境,对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新旧文化交替之间的历史关系作出新的解读。考察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的多元影响,拓展充实了五四运动在教育、科学、人物等专门领域的学术空间。热点五:船山学新诠释入选理由:2019年,学术理论界以王船山诞辰400周年为契机,多角度、多层次探讨船山学。主要集中在:对王船山的“气”“神”“知”“行”等概念进行了新诠释,对王船山哲学以及明清实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其思想的时代价值,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围绕《周易内传》《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等王船山著作,对其易学、实学等思想进行了新解读;探讨了王船山礼学及其现实意义,从美德伦理学角度探讨了王船山礼学对规范伦理学的超越;等等。热点六:中国社会学重建40年的回顾与展望入选理由: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2019年,学术理论界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新技术革命深刻影响社会各领域的新形势,探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反思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和研究方式,对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主张社会学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热点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入选理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2019年,学术理论界深度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对各民族各地区的实践总结,探索培育路径。热点八: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入选理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标志性指标。2019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对新中国70年来的脱贫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具体扶贫政策和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估,研究阐释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系统梳理了中国对全球贫困治理的贡献。热点九: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入选理由: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路径。2019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学者们关注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问题,重点研究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关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新机制和新动能;探索解决区域发展中突出矛盾的新路径。热点十:信息社会的学习方式变革入选理由:随着信息爆炸、知识激增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引人关注。2019年,学术理论界从核心素养培育与学习方式变革、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表现形态、学习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等不同维度,深入研究了技术变革背景下学习方式因何而变、为谁而变、怎么变、变到哪里等理论和现实问题。会上,还评选出年度十个提名热点,分别是:1.哲学视阈中的美好生活;2.新时代的劳动教育;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深化研究;4.民法典编纂中的体系与制度构建;5.语言变革与中国新文学;6.全国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7.智能创新推动法学发展;8.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大国关系调整;9.移动传播与媒介融合新发展;10.数据驱动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据悉,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始于2003年,已持续举办了十七届,成为我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年度学术活动。该评选活动将大数据分析和专家评议相结合,参考年度报刊发文数据和重要学术会议的召开频次,经过读者调查、学者推荐、专家审议、投票评选等流程,评选结果客观准确,动态呈现出我国学术研究、理论发展的轨迹、特色和趋势,对于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段丹洁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铄绝竽瑟

浅谈学术造假的认识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已居世界第一,论文总量和被引次数逐步增长,涌现了大批专家学者等。但是少数人员的学术不端问题仍有发生,比如,论文抄袭、论文造假等。2019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创新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再次被强调。本文结合《科研素质培养与论文指导》所学习的知识以及其他资料,简要阐述了学术造假的定义以及形式,然后结合社会中的一些案例对学术造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关键词:学术剽窃;学术不端;科研诚信当下,学术造假是学术界和社会舆论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学术造假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由百度指数得出结论,见图1)。从107篇论文涉嫌同行评议造假被撤销[1],到韩春雨团队因科研界无法重复其实验结果主动撤稿[2],再到青年长江学者与她的“404”论文[3],以及前不久的“翟天临学术门”事件,可以看出当前学术造假、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图1 学术造假舆论趋势就前不久的“翟天临学术门”事件,除了引发了网络热议,各个高校以及相关部门都纷纷做出了响应,是相关问题引向深入。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并且在学校的公众平台进行了宣传教育,教育部也加大了审查力度。问题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科学研究变成了大生产,变成了一种激烈竞争的职业,由“科学预设了科学家的不谋利、正直与诚实” [4],到不得不采用一系列综合防范策略和手段,看来,对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有必要从原有的叙述的层面上,进一步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认识,以更真切的认识当前科研诚信重要性,并内化于己身。1 学术造假定义及形式所谓学术造假,就是指剽窃、抄袭、非法占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伪造、修改实验研究数据等的学术腐败行为,[5] 其中学术剽窃最为典型。常见的学术造假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杜撰、篡改和剽窃。杜撰,也就是捏造,这种造假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得到一种结果,而不通过试验、调查。另外也表现为对科学和实验结果不尊重,按照个人想法无中生有、捏造论据以支持某种理论的正确性。如引言案例中,韩春雨团队因科研界无法重复其实验结果主动撤稿。以及2016年1月10日被誉为韩国顶级科学家、克隆之父黄禹锡被公布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两篇关于胚胎干细胞系克隆技术的论文也确属于伪造。篡改,主要是不尊重实验结果,而根据自己的期望随便的修改原始的实验数据。如在物理实验中,大家根据理论值随意修改得到的实验结果,而不尊重实验真实的结果。剽窃,是指抄袭别人的科研成果,并且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发表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引用别人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但是又不注明出处。当然,在对剽窃的认定上,很难将剽窃部分和合理引用区分开来,并且存在抄袭者常常以“合理引用”作为自己剽窃行为的开脱借口。[6]如2007年7月至8日,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黄庆的2篇署名论文的,被举报涉嫌抄袭或过度引用,此事最后于2009年7月最后被认定结果为抄袭成立,并取消了黄庆管理学博士学位;撤销了黄庆研究生导师资格。2 学术造假分析及其原因学术造假对国家、社会及个人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性,为什么学术造假之风还在中国大地盛行?2.1 科学研究成为一种专门的研究在早期,从事科学研究的许多科研人员也只是把科学研究作为业余爱好, 他们并 不单纯的依靠科学研究所获得的报酬维持自己的生存,在社会上,这些科研人员往往另有其它职业。这种业余式的科研活动更多的满足了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娱乐心,科研成果 的多少与维持生存关联较小,因而很少产生大面积的造假现象。2.2 科研奖励机制及职称评审机制下的相关性影响在我们的印象当中,科学家都是一群作风严谨、道德高尚的人。正如前面提到“科学预设了科学家的不谋利、正直与诚实”那样。的确,他们中很多人今天依然是出于兴趣不断地探索未知但是他们生活在世俗的世界里也难以脱俗,总有少数人为了名利,甚至只是为了生计,夸大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事情并不少见。由于中国的晋升制度将职称与论文优劣及数量挂钩等原因,科研人员必须工作、科研两手抓,有些工作人员没有时间写论文,但是不写又没有办法评上职称,最后只能通过抄。另外就是科研人员也是很讲究声誉、影响力的。声誉( reputation)即声望名誉, 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7]科研人员的声誉是在与其利益相关者的科研等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 这种社会关系建立在科研人员的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基础之上, 其中职业道德尤为重要。有些学术不端的科学家有些在一开始只是无意中犯了错误,并非刻意造假。但是后来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死不认账,利用学术地位打压同行。你要说他们的动机多么恶劣吧,我倒也不这么认为,但是很多时候由于他们讲话的权威性,一旦造假,或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死不认账。学术造假、割窃、抄袭事件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多半是因为个别学术研究工作者底线意识不强,在名利诱惑面前心态失衡,进而从事了造假和学术不端行为,因此,个人应承担首要责任。从制度上来说,我国学术评价制度还不够完善,现实中,一些单位分类评价改革措施落实不到位,还存在一刀切的做法。对学术不端的惩处多停留在学术道德批评和内部处理层面,导致学术造假成本过低,难以对科研不端行为形成有力震慑。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工作者,在学术生涯起之初就应该要熟悉掌握学术科研的基本准则清醒认识违反学术道德所需承担的后果,从而引导大家在树立崇高的学术目标、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端正良好的学习规范等方面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逐渐养成严谨求实、潜心钻研的治学态度和风范。另外,还要加快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对科研人员、相关机构和组织的科研诚信状况进行记录,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坚持零容忍,建立终身追究制度,依法依规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实行终身追究。3 结论科学的本质就是求真,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推动技术进步,真正的研究动力来自于内心的认同。在复杂人性和巨大的利益面前,学术道德的推进在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之外,也有赖于每个体对于科研之道的认同而实现的自律,如此才能远离“学术高压线”。参考文献[1] 罗晖.操秀英.107篇论文被撤,又是同行评议造假惹得祸[J].科技日报,2017,4:1[2] 新华社.2018,8[3] 中国青年报,2018,10[4] 蒋美仕.从职业伦理到科研诚信-科研不断行为的国外研究动态分析[J].自然辨证证法研究,2011,27(2):96-102[5] 刘剑辉,吴起军,潘武东. 学术造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5:215-217[6] 张冰.我国学术剽窃认定方法与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4,7:166-167[7] 刘霞玲.罗俊杰.声誉机制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8,4(4):1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