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园社会教育》复习题圣贤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园社会教育》复习题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园社会教育》复习题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园社会教育一、选择题1.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典型理论流派有哪些( )A.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生物学理论 D.认知结构理论2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有( )A.决定论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发展的原则 D.教育性原则3. 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 )A.社会文化的影响 B.家庭的影响 C.学校的影响 D.同辈群体的影响4. 同伴关系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 )A.观察法 B.访谈法 C.实验法 D.社会测量技术5.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主要有( )A.移情 B.强化 C.榜样 D.认知因素6.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最高级,它包括( )A.自我认知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7. 婴幼儿的依恋有下列哪几种类型( )A回避型依恋 B. 安全性依恋 C.反抗性依恋 D. 矛盾性依恋8..根据艾理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哪个阶段的发展使儿童获得主动感( )A.婴儿期 B.童年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9.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根源有哪些( )A.进化论观点 B.强化观点 C.榜样作用 D.认知发展理论10. 厄利安根据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发展取向,将6到18岁个体性别角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 )A.生理取向阶段 B.社会取向阶段 C.心理取向阶段 D.生物取向阶段11.谁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A.班杜拉  B.弗洛伊德 C.皮亚杰D.柯尔伯格12.下列不属于安斯沃思对婴幼儿的依恋分类的是( )A.安全型 B.回避型 C.反抗型 D.模仿型13.将幼儿父母的教养类型分为权威型、专断型和放纵型的人是()A.麦考比 B.鲍姆令 C.马 丁 D.班杜拉14.下列哪一种理论是最早被用来解释婚姻冲突和儿童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A.认知——背景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C.“情绪安全假设”理论 D.间接作观点15.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的同伴交往行为几乎都是来自于更早些时候与父母的交往。 B.庞丽娟把儿童的同伴交往类型分为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基本类型。C.测量同伴关系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同伴评定法。D.所谓同伴接纳是指一个儿童被同伴认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喜欢的伙伴。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认知和认知是两个相同的概念,二者在发展顺序之间有潜在联系。B.赛尔曼认为观点采择在儿童社会认知中处于核心地位。C.皮亚杰的“三山实验”是社会观点采择的典型实验。D.影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因素是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策略。17.亲社会行为分为哪两个主要类别( )A.合作与助人 B.鼓励和合作 C.同情与牺牲 D 分享与合作.18.劳伦茨认为( )同喂食、逃跑、生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A.模仿 B.攻击 C.游戏 D.睡眠19.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心理自我B.奥尔波特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逐渐发展的,从生理的自我发展到社会的自我,再发展到心理的自我。C.自我意识具有形象性、矛盾性和独特性等特征。D.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和青少年期。20.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是( )A.性别认知 B.性别恒常性 C.性别一致性 D.性别稳定性二、填空题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_,他在人格结构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超我三个概念,并指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2.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_________、_________、投射法和_________。3.根据攻击的目的可将攻击分为_________攻击和_________两类。4.在社会学习理论中,________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机制,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自我强化。5.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关键是________。6.在社会测量技术中,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测量同伴关系最典型的方法。7.自我意识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特征。8.皮杰亚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二、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改正1.儿童的社会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观点采择是认知因素中的关键。2.平行游戏就是儿童与同伴一起游戏,有交谈,有时还互相借用玩具等,但并不能围绕同一目标分工或组织。3.品德与道德根本上没什么区别。4.如果行为者的主要目的是专门打击和伤害他人的身体或破坏他人的工作或财产,那么他的行为就属于工具性攻击。5.客体永久性的出现是前运算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三、名词解释1.亲社会行为:2.道德两难故事:3.攻击性行为:4.观点采择:5.依恋6 同伴关系7 自我意识9.情绪传染四、简答1.简述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趋势?2.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经历哪些阶段?3 .同伴关系有什么作用?4.亲子关系如何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的?5 如何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6 简述儿童社会化的特点?7 如何培养儿童的合作行为?8.什么是投射法?9.品德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关系?10.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什么因素有关?11.观察法有什么优点?12.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经历哪些阶段?13.社会化有什么意义?14.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什么因素有关?15.如何培养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五.论述1.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3.举例说明如何有效的控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4你怎样看待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育和培养,它的作用和意义。六、活动设计请设计一个关于小班幼儿合作行为的活动。(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等)

言曰

学前教育有多重要?来看芬兰的成功经验

体系独特富有弹性芬兰人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对其功能、价值有着明确的认识。他们认为,学前教育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阶段,教育者应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完善孩子未来成长、发展、学习的前提条件。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芬兰建立了一个独特的学前教育体最明显的表现是,芬兰在教育体系中将学前教育单列,与0~6岁的“早期教育与养护”阶段明确区分开来。对两个不同阶段的教育任务、内容以及教学途径,芬兰在相关文件中进行了界定。比如,0~6岁教育的途径是将“教学、教育、养护”结合在一起,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学前教育在关注孩子全面发展之外,还要完成特殊的任务,即“为入学做好准备”。这与许多国家只在幼儿园教育末期附带着进行入学准备形成了明显的区别。它不仅延长了孩子入学准备的时间,而且也使得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更加系统,效果更加突出。 但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相反,为了适合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和发展需求,及早消除学习困难,芬兰学前教育始终保持着足够的开放性,与位于其前的“早期教育与养护”、位于其后的“基础教育”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当孩子在“早期教育与养护阶段”遇到学习阻碍,不能跟随正常的学习进度时,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选择:在5岁时,比常规时间(6岁)提前一年开始接受学前教育,上2年后再进入小学;儿童在6岁时接受特殊的学前教育,学习一年后进入小学;儿童从6岁开始接受2年的学前教育,8岁再进入小学学习。由此可见,芬兰孩子开始接受学前教育的年龄、持续时间长短并不完全等同。这种充满弹性的学前教育体系有效地支持着每个孩子的发展,尽管他们先天学习能力有所差异,但都会拥有充足的学习机会做好入学准备。这种弹性在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场所中也有所体现。芬兰并不硬性规定学前教育必须要在哪个场所进行,而是要孩子和家庭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目前,有20%的适龄儿童在小学接受学前教育,其余80%的孩子则选择了日托中心。这种做法也使得学前教育与日托中心、小学无形之中就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一个孩子都不落下芬兰教育基本原则之一即是无论种族、年龄、财富及出身,所有公民都拥有接受教育的同等机会。纵观芬兰学前教育发展轨迹和政策落实过程,这一点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芬兰学前教育政策在进入21世纪后发生了两次重大的改革,目的皆指向于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2001年8月,芬兰颁布法令,要求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免费但非强迫的学前教育,以吸引更多的家庭支持孩子接受教育。这个举措大大地提升了学前教育的入学率。根据教育文化部的统计,2014年有98.5%的6岁适龄儿童接受了学前教育。尽管这个数字已颇为可观,但芬兰人却认为,剩下的1.5%的儿童实际上是最需要学前教育的人,他们发展处境不利,必须要通过接受学前教育来奠定发展的基础,否则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于是,在2015年8月,芬兰正式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规定监护人必须要保证6岁儿童参与学前教育或其他形式能达成学前教育目标的活动。通过这种强制性要求,芬兰希望100%的6岁儿童都能进入学校,使潜在的受教育机会变为现实。具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由芬兰地方政府负责,中央政府则会借助多种资金扶持方式进行引导和调控,以确保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平等。芬兰约有450个大小不同的市镇,大城市如赫尔辛基人口已超过50多万,乡村小镇人口有的还不到100人。各市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无疑,那些人口分布稀疏、经济发展水平差的市镇在推进学前教育时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芬兰首先努力使每个地区都能获得足够的经费。中央政府在承担基础教育25%总费用的同时,还会设置一些社会健康和福利保障项目,为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如果学前教育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就可以自主地使用这笔资金来进行补充,满足基本需要。同时,尽力消除贫富地区之间的差异。中央政府承担基础教育总费用的25%也只是一个平均数值,在富裕地区这个数值会降低,在贫穷地区则会上升。2015年,芬兰每个学前班孩子人均教育成本为5895欧元,最低的为3000欧元,最高的为30000欧元,差距高达9倍,这意味着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巨大投入。对于那些生活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或身有残疾的孩子来说,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对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意味。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借由芬兰对公平受教育机会的执着追求和创新性的资金保障体系,他们才能真正发展起必备的学习能力,站在了与同伴相同的起跑线上。芬兰学前班老师在辅导学生高素质教师为本“严进”“严出”芬兰学前教育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拥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执行者,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是用爱心全方位影响孩子成长的人。芬兰学前教育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与其“严进”“严出”的教师选拔和培养制度密切相关。在芬兰,教师是非常崇高的职业,数据显示,进入大学教育专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每年申请教师的总人数约为2万人,但录取率常常不足10%。申请者一般要经过两个遴选阶段,即第一阶段的国家大学考试和第二阶段的面试,其中面试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想要成为教师”。成功通过遴选的申请人通常已经拥有一些实际教学以及与孩童相处的经验,是最优秀、最杰出的高中毕业生。这种选拔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师队伍的质量,成为推进优质学前教育实践的核心要素。进入大学教育专业学习后,师范生要接受“研究取向”的专业培养。这里所说的研究并非是从事理论研究,而是能够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运用研究方法自主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了培养这种研究能力,芬兰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摒弃了传统的学科课程组织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与各种实践问题密切相连的“现象教学”。比如,在坦佩雷大学教育学院,原来的课程以“运动教育”“艺术教育”“伦理教育”等学科的形态存在,现在则变成了“幼儿学习中的艺术与语言表达”“自然与环境探究中的学习”“芬兰社会中的幼儿生活”“幼儿在发展中的角色”等名称。变革的目的在于整合学前教育实践中有意义的主题,为师范生提供一个建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素养的框架。同时,教育学院具有“做中学”的传统,他们都拥有自己的“教师培训学校”和成熟的见习、实习体系,有利于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缩短刚入职时的适应期。师范生修满180学分才能获得学士学位,再修满120学分才能获得硕士学位,整个过程十分严格。日托中心或小学具有根据自己的需要招聘学前班教师的权力。学前班孩子会直接接触到三类教师,即幼儿园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社工教师,师生比官方规定为1∶13。其中,幼儿园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由大学培养,绝大部分接受过5年2阶段(学士和硕士阶段)的教育,拥有研究生学历。社工教师则毕业于应用科技大学,培训时间为3年。这些具有多学科专业背景,经历了“严进”“严出”专业培训的高素质教师在实践中紧密合作,确保了孩子学前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改革课程注重横贯能力培养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实践的中介和桥梁。为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动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实施,芬兰非常关注国家学前教育核心课程的制定和修改。他们分别在1996年、2000年、2010年以及2014年颁布了四个版本的核心课程,对学前教育目的、内容、实施方式等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面对信息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芬兰在2014年的《国家学前教育核心课程》中首次提出了培养“横贯能力”的教育目标。横贯能力属于综合素养的范畴,是由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和意愿共同组成的,主要分为六种:(1)思考和学习能力。(2)文化辨认、互动和自我表达能力。(3)自我照顾、日常生活能力。(4)多元识读能力。(5)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能力。(6)参与、融入社群的能力。横贯能力跨越了传统学科知识的边界,可以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联系在一起综合运用,是现在和未来成长、学习、工作、参加公民活动的先决条件。基于此种认识,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学习内容被替换,取而代之的是对校园文化、学习环境、教育原则和支持方式的详细表述。至此,课程中“知识”的逻辑已经让步于“能力”的逻辑、“素养”的逻辑。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芬兰学前教育中放弃了知识的学习。相反,他们创新性地将学习领域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与培养横贯能力的目标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五项“联合目标”——即“多元表达”“丰富的语言世界”“我和我们的社区”“探索环境并与之互动”和“我的成长和发展”,用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比如,“多元表达”目标下,可以借助音乐、视觉艺术、手工、身体运动、口头表达促进儿童自我表达能力、文化识读能力以及参与和融入能力的发展;“探索环境并与之互动”目标下,可以借助数学、日常科学技术和自然教育发展儿童的思考和学习能力、多元识读能力等等。 为了落实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这种精神,芬兰学前班的教学中已经开始尝试进行“现象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与我国幼儿园的主题教学、小学的研究性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处,强调孩子围绕着一个有价值的学习主题,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进行探究。沃瑞克森日托中心的园长告诉我们,他们为学前班孩子组织的“森林活动”就是一种现象教学。孩子每天都会在森林里待上两个小时,可以捡拾木棒搭建小屋,可以和同伴竞赛爬坡,可以大声歌唱,也可以采摘浆果和蘑菇,体验天气变化……在这种活动中,孩子增强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各种能力也随之得以全面的运用和发展。阿来科森泰瑞小学中的学前班则开展了“朋友节”的活动。孩子们为朋友设计各种各样的礼物,唱一首好听的歌、写一首美妙的诗歌送给朋友,还要大胆地请求参与活动的陌生成年人,为他们的朋友写下祝福的话语……看似简单普通的朋友节,其实需要孩子的多种能力参与:表达能力、互动能力、思考能力等等。 2014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也颁布了针对1-9年级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其中的“横贯能力”培样目标与学前班遥相呼应,一脉相承;现象教学也是其十分强调的新型学习方式。因此,在学前班培养“横贯能力”、进行“现象教学”实际上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尽最大努力夯实孩子入小学后顺利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指出,在入学之前,儿童要对学校的教学有准备,对学科的教学有准备,以便之后能顺利地根据学校的大纲进行学习。人们也很早就认识到,孩子在学前阶段和小学阶段心智发展不同,面临的学习任务、内容、要求也差别甚大,能否平稳度过这个过渡阶段,将直接决定着孩子在中小学的学习表现和发展。基于这种经验性的朴素认识,如何进行“幼小衔接”、“入学准备”长期以来一直备受教育界的关注,也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科学理论的发展,这种审视“入学准备”的传统视野得以进一步拓宽:一方面,开始超越教育的范畴,涉及到阻断贫困代际恶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平等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另一方面,开始超越儿童个体,关注各种生态环境对“入学准备”的影响,出现了诸如“有准备的教师”“有准备的家庭”“有准备的社区”的相关研究内容芬兰学前教育的各种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国际范围内的主流思想。他们把平等地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看作是社会公平的推动力,看作是教育的核心原则,进而在政策制定、经费拨付、鼓励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等方面采取了弹性、多元的措施。如文中提到的学前班不同地区的教育成本差距可高达9倍之多,倘若没有全社会关于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远见卓识和政府对自身应有职责的准确定位,断不会用如此多的花费去支持身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或身体残疾的孩子进行入学准备,让他们和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获得同样的学习机会。 不过,芬兰学前教育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这种政策高度和强大的执行力。芬兰是一个独特的国家,芬兰驻华大使馆官方网站介绍这个国家的特质“在于社会创新、在于解决问题并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在入学准备问题上,他们既有着对世界先进理念的借鉴,又有着对本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尊重和继承,有着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而做出的独特思考和追求。后者才是芬兰学前教育始终保持高质量的根本奥秘所在。芬兰自然资源缺乏,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芬兰建立起了基于社会共识的“信任文化”,不同时期的学前教育改革皆是基于社会共识而展开,依赖社会信任而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各项措施出台有着综合性的法律基础支持,在组织和实施中则是社会各部门各司其职,整体推进。各级政府之间、园长和教师之间彼此信任,幼儿园和家庭之间也是其乐融融的“伙伴”关系。这种情况常常让外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却是存在于芬兰学前教育以及教育中的真实状况。 芬兰学前教育的另一个独特性在于高素质教师。在芬兰,教师享有崇高的社会声望和地位,在“严进”“严出”的管理制度下,加之研究取向的培养体系,芬兰学前班的教师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意识和能力。她们会为孩子量身定做“个人课程”,鼓励孩子在游戏中冒险和创新,进行简单的学科学习,并和家庭一起及早发现和预防孩子的学习困难,帮助孩子进行入学的全面准备。教师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芬兰在当前师范教育不断受到冲击的状况下仍然高度尊重学前教师的专业性,秉承赋权、自主的支持策略,勇气实在值得赞叹。学者们指出,芬兰的成功之道在于开拓了一条教育改革的新路。与以“市场”为取向,强调标准化教学和严格控制的全球教育改革运动完全不同,这是一条专业与民主的道路,结合了政府政策、专业运作和公众参与,并由高质量教师忠诚的奉献,创造出广度和深度兼具的教育实践。无疑,这条带有独创性的道路的形成,更多应该归因于芬兰教育改革始终坚持、一以贯之的本土情怀,旨在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的芬兰学前教育,为孩子未来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成效在芬兰优异的中学生PISA成绩中可见一斑。这不禁促使我们进行如下思考:在当下中国帮助学前儿童进行入学准备,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埃及人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儿童游戏论》复习题一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儿童游戏论》复习题一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 )进行的有序活动。A、自发、自愿 B、快乐、愉悦 C、外控、被动 D、探索性、主动2、驱使儿童游戏的需要主要有身体活动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以及( )。A、自尊认可需要 B、理解环境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3、( )游戏是儿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途径。A、自由 B、结构 C、集中性 D、象征性4、游戏帮助幼儿( ),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A、去自我中心化 B、去习惯化 C、去个性化D、去社会化5、经典的游戏理论之一的娱乐论的主要观点是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这个理论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A、拉扎鲁斯 B、希勒 C、郝尔 D、斯宾塞6、精力过剩论是由( )席勒、和英国的斯宾塞提出的。A、美国 B、德国C、英国 D、法国7、规则游戏时( )的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儿童必须2人以上。A、7—11岁 B、5—6岁C、3—4岁 D、11-12岁8、( )2-7岁是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A、象征性游戏 B、结构游戏C、规则游戏 D、练习性游戏9、虽然关于游戏的论述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但真正对游戏进行系统研究,试图建构游戏的理论,则是在( )世纪后半期才开始。A、19 B、18 C、20 D、1710、20世纪著名的三大游戏理论是:( )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A、认知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D、行为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儿童游戏的权利主要包括( )。A、有满足游戏愿望的权利 B、有自主游戏的权利 C、有充分游戏的权利 D、有设计游戏环境的权利2.游戏是内部动机控制的行为,是( )的行为。A、重过程轻结果 B、探索性的C、模拟的、假装的 D、令人愉快的、有趣的3.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比如游戏可以促进儿童( )。A、语言发展 B、创造力的发展C、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D、自我意识的发展4、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比如可以帮助儿童( )。A、“去中心化”B、促进同伴交往C、学会分享 D、学会语言5、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而游戏,游戏的动机是( )、游戏的时期是( )。A、准快乐原则 B、短暂的C、现实原则 D、长久的6、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 )、埃里克森的( )门宁格的( )和佩勒的角色扮演。A、发泄、补偿说 B、精力过剩C、宣泄说 D、种族复演说7、美国学者帕顿从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角度,把游戏分为以下几种:(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A、象征性游戏 B、偶然行为C、旁观 D、联合游戏8、主动游戏可以分为( )和想象游戏。A、象征性游戏 B、操作性游戏C、建造游戏 D、创作性游戏9、游戏是( )、( ),它不同于探究探究行为,是一种( ),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活动。A、内部动机控制的行为B、是重过程、轻结果的行为 C、是一种模拟的、假装的行为D、是一种短暂行为10、美国社会学家米德第一个指出: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 )、二是( )。A、模仿阶段 B、创造阶段 C、学习阶段 D、实践阶段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打一个“√”,认为错的打一个“×”,不需要改错。)1、游戏是轻过程、重结果的行为。( )2、游戏是一种探究行为。( )3、游戏不受外在规则的限制,但游戏本身常有非正式或正式的内在规则。( )4、布鲁纳认为儿童最复杂的语法和言语符号往往最先在游戏情景中使用,游戏活动中语言掌握最快。( )5、皮亚杰把儿童游戏解释为“一种同化超过顺应的优势。( )6、象征游戏世儿童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的重要途径。( )7、攻击性玩具刺激并提高了攻击性行为。( )8、攻击性行为是后天习得的,而非天生。( )9、游戏的特点在于注重游戏行为过程本身。( )10、让儿童在游戏中发展自主性就是不要规则,儿童可以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美国社会学家米德第一个指出: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二是。2、20世纪著名的三大游戏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和。3、精力过剩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和 英国的社会学家。4、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成三个发展阶段:练习性游戏、和。5、象征性游戏在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和。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游戏的本质特征。2、游戏对儿童情绪发展有哪些影响?3、维果斯基认为游戏的发展价值包括哪些?4、自主性游戏有哪些特征?5、心理学对游戏行为的意义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六、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论儿童游戏的特质2、试论游戏是如何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 2、D. 3、D. 4、A. 5、A 6、B 7、A 8、A 9、A 10、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BC 2、ACD 3、ABC.4、ABC. 5、ABC 6、AC 7、BCD 8、BCD 9、ABC10、AB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6、× 7、√ 8、√ 9、√ 10、×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模仿阶段、游戏阶段2、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3、席勒、斯宾塞4、象征性游戏、规则游戏5、前概念思维阶段、直觉思维阶段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答:(1)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2)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3)游戏是一支能够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4)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2、答:(1)游戏可以丰富个深化儿童的情感。(2)游戏可以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3、答:(1)游戏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2)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3)儿童在游戏中学会并内化规则,促进其意志品质的发展。4、答:(1)游戏计划的生成性(2)游戏环境的多样性(3)教师角色的多重性(4)游戏机会的对等性5、答: (1)游戏是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自动自发、自有选择。(2)游戏有明显的欢乐、幽默感、身体的自发性、认知的自发性、社会的自发性。(3)游戏不同于探索行为,探索在先,游戏在后。(4)游戏不受外在规则的限制,但游戏本身有其非正式或正式的内在规则。(5)游戏需要游戏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带有愉悦的体验。六、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答:1)游戏是儿童的需要(1)游戏是儿童身体活动的需要(2)游戏是儿童认知活动的需要。(3)游戏是儿童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2)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是童年的主要活动,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3)游戏是儿童的权利(1)儿童有满足游戏愿望的权利。(2)儿童有自主游戏的权利。(3)儿童有充分游戏的权利。2、1)游戏与儿童语言的发展(1)游戏促进语言的发展(2)语言促进游戏的发展2)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1)自有游戏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2)不同游戏性质对儿童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3)创造性游戏行为与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关,且存在性别差异。3)游戏与儿童问题解决(1)游戏对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2)不同游戏类型对儿童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作用

鸽之翼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卫生学》复习题二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卫生学》复习题二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儿童的晨间检查包括:一问、二摸、三看和( )。A、四查 B、四喂 C、四询 D、四检2、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出生半小时就可让新生儿吸吮母乳 B、晚开奶,按时哺乳C、应先用糖水和牛奶喂养,再用母乳喂养 D、新生儿生长24小时后才能抱给母亲喂养3、下列关于测量胸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胸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儿童身体形态和胸部的发育状况B、胸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儿童身体形态和心脏的发育状况C、胸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儿童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D、胸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儿童身体形态和心肺的发育状况4、以下症状不属于锌缺乏症的是( )。A、喜欢吃土块、鸡蛋皮、纸张等 B、食欲减退 C、皮肤发炎 D、智力受到影响5、幼儿膳食中,脂肪供给热能应占总热能的( )。A、12%~15% B、20%~30% C、30%~40% D、50%~60%6、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的营养素是( )。A、脂类 B、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 D、微量元素7、以下几种食物中,含钙量最高的是 ( )。A、豆类 B、牛奶 C、肉类 D、蔬菜8、下列哺乳对母亲的影响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哺乳可以消耗母体多于的脂肪,有利于产后体形的健美B、哺乳会影响母亲的体形C、婴儿吮吸乳汁,可促进母亲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复原,可减少产后出血D、哺乳的母亲,在以后患乳腺癌的几率要比未哺乳的母亲患病的几率低。9、在实验室检查中发现某儿童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数较正常值偏少,这说明该儿童极有可能患( )。A、贫血症 B、营养不良 C、肠胃疾病 D、白血病10、下列食物不属于优质蛋白质的是( )。A、面粉 B、黄豆 C、鸡肉和鱼肉 D、鸡蛋和牛奶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包括动作发展、、语音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2、儿童在______岁左右说出第一批真正能理解的词开始,标志着儿童进入了语音发展时期。3、锌的生理功能包括: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参与细胞内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_______、维持头发、皮肤的健康、和促进性器官发育。4、幼儿膳食中的优质蛋白质最好占蛋白质总量的_________。5、新生儿若在出生后24小时未排尿,首先考虑是否摄入的___________不够。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胆固醇是合成维生素的原料,在日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转变成维生素C。( )2、谷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3、母乳是婴儿的天然营养品,可以完全满足4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的的需要。( )4、含粗纤维多的蔬菜,如黄豆芽、金针菜等,2岁以下小儿可少量食用。( )5、新生儿的头围大于胸围,小儿到1岁左右,胸围赶上头围,说明生长发育良好。( )6、测定发锌要比血锌更有助于了解锌的营养状况。( )7、脂肪不易导热,可以减少热能散失,有利于御寒。( )8、儿童所特有的热能消耗是指其基础代谢所需。( )9、热能也是营养素的一种。( )10、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的形成,有益于伤口的愈合、止血。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情景观察法:2、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学前儿童健康检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2、简述母乳喂养的优越性。3、简述学前儿童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哪几种方式。4、请简述听力检查的一般方法。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根据相关知识如何为六岁儿童设计富含锌、铁的一日三餐食谱。2、试论水的生理功能及儿童对水的需求特点。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 A A C D B 6~10:B B B A A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智力发展 2、1岁 3、维持正常味觉功能 4、1/3~1/2 5、水分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 × √ √ × √ 6~10:× √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情景观察法:情景观察法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境下,按照研究目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将学前儿童置于与现实生活场景类似的情境中,由评价者观察在该特定的情境中学前儿童的言行表现。2、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机体对食物摄取、消化及吸收过程产生的热能消耗。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健康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生长发育形态指标测量、生长发育功能指标测量、视功能检查、听力检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2、母乳喂养的优越性有:1)母乳中含有婴儿所需的各种营养素。2)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3)母乳喂养既经济又方便。4)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的健康。3、学前儿童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基础代谢、劳动和各种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生长发育所需和排泄丢失能量五种。4、听力检查是通过测查声刺激多引起的反应来了解儿童的听觉功能状态。主要的检查方法有:耳语检查、秒表检查、和音叉检查。耳语检查是以听语音为主的简单易行的测听方法,只能测知听力的一般情况。秒表检查是测查听力的一种简便方法,可用以估计听力减退程度。检查时以能听到表声的距离作为判断听力的 依据。音叉检查在鉴别耳聋性质——传音性聋或感音聋方面是一种简便可靠的常用诊察方法。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答:早餐:一杯牛奶(250g)、一个鸡蛋(60g左右)、或面包、馒头之类。午餐:米饭或馒头(100g)、豆腐、猪肉、鱼(或动物的肝脏和血)50g、大白菜、菠菜或其他蔬菜(其中一半为有色蔬菜,有时改为蘑菇、海带)、植物油(5g)、其他调料、稀饭,饭后两小时可吃水果。晚餐:米饭或馒头(80g左右)、鸡蛋、肉类(瘦肉为主,30g)、马铃薯、胡萝卜或其他蔬菜、植物油(5g)、其他调料、稀饭,饭后两小时可吃水果。以上食谱中,瘦肉和鱼肉中富含铁,肉、鱼、牛奶、鸡蛋、中含锌量高,牛奶、鸡蛋、豆腐中福哈优质蛋白质和钙,馒头、稀饭含维生素B1,植物油中含有必需氨基酸,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2、答:水的生理功能有:1)是构成机体的重要原料2)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3)加速体内化学反应4)运输作用5)润滑作用儿童对水的需求特点是:由于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大,因此儿童对水的需求量比成人多,成人应尽量提醒儿童喝水。

绝句

幼儿教育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 重点是主动性、自制力

2018-05-29 13:17 | 光明日报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给祖国的花朵们准备一个幸福美好的节日,更要对他们如何幸福健康地成长进行严肃思考。健全人格,始于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78年,当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首巴黎时,一位记者问其中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年逾八旬的诺贝尔奖得主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大惑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什么?”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家深情地回忆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我想,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主要东西就是这些。”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不仅告诉人们,人格是教育的核心,同时也告诉人们幼儿时期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事实上,心理学研究也通过实验证明:幼儿时期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第一项研究是著名的棉花糖实验。1966—1970年,米切尔教授以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550名4岁幼儿被试进行了有关延迟满足的实验。试验是这样进行的:一个4岁的小孩坐在桌子前面,桌上放着他自己选择的最喜欢吃的零食:棉花糖。一个研究员对他说:“看到这块零食了吗?我现在要离开这个房间,如果你在我离开房间的时候吃,只能吃一块;但是,如果你等我回来再吃,就可以吃两块。记得哦,如果你在我离开的时候吃了一块,就没有第二块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孩子点点头,研究员就离开了。15分钟后,研究员回来了。结果发现:大约只有30%的孩子等了15分钟,吃到了第二块棉花糖,这些孩子被称作为“能等待的孩子”,其他没能等待15分钟的孩子被称为“不能等待的孩子”。之后的追踪研究发现:高中时,与“擅长等待的孩子”相比,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行为问题更多;不擅长应对压力环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交不到朋友;考试成绩更差。进一步的追踪研究还表现:当被试者30多岁时,与“能等待的孩子”的孩子相比,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更容易身体肥胖;更容易沾染毒品。第二项研究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的研究。他对100多名2岁幼儿进行10多年的追踪研究,最终发现:2岁时的自我控制力,可以显著预测小学五年级时的语文、数学成绩;2岁时候的自控能力可以预测11岁时候在学校的表现(获奖情况和攻击性行为);4岁、7岁时对玩具的内在兴趣,可以显著预测小学期间的发散思维得分和课堂学习的灵活性。第三项研究是新西兰学者一项长达30年的研究。研究者测量了儿童3至11岁时的自控力,一直追踪到32岁,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的自控力评分可以预测32岁时的表现。3至11岁时自控力得分越低,他们在32岁时吸烟、患病、涉及不良信贷记录及涉嫌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与儿童时期拥有最高自控力得分的成年人相比,儿童时期自控力得分最低的人在成年后涉嫌犯罪的概率要高出三倍,沾染各种毒品的可能性同样高出三倍,成年后成为单亲父母的概率高出两倍。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是成人之父,从人格发展上是有道理的。2000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对各年龄阶段的教育投资回报率研究表明: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教育的投资回报率逐渐降低,婴幼儿时期是教育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时期,由此,他也认为幼儿时期应该加强品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健全人格,教育核心无论古今中外,人格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核心。我国对“做人”重要性的强调从古至今是以一贯之的。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君子”教育,无论是《庄子》中的“内圣外王”,还是《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强调“做人”的重要性。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曾说过:“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蔡元培先生更是把人格培养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之之虑焉。”陶行知先生更是用朴实的语言总结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传统思想一直强调只有先修养好个人自身,才能造福国家有益社会,健全人格培养要由内而外、由己及人、由家及国,“做人”被看作为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昌盛的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中国教育思想的精髓。在西方,品格的重要性也是自古就被重视。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留下“品格即命运”的名言。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美国教育家杜威一直强调品格教育是教育的天职。近年来,品格教育也正在美国回归,1993年的《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呼吁学校要恢复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要认真地向学生传授“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正义”等传统品格。品德教育正在西方发达国家复归,而品德往往被看作为人格的外在社会表现。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也是得到多项科学研究的证明的。美国心理学家特曼教授等人曾对1500名资优学生(天才儿童)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50名最成功者与150名最不成功者之间在智力发展上并没有多么大的不同,最大差异来自于4项人格特质差异:达到目的的坚持性;与目标一致,不偏离;自信;没有自卑感。陈会昌教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文献分析发现,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人格上具有以下6个显著特点:对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巨大的内在兴趣和高度热情;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强烈的成长动机;反潮流精神;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最能说明人格培养重要性的研究当属美国著名的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该计划以收入偏低、智商偏低、处境不利的父母和他们3至4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幼儿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幼儿每个工作日上午接受两个半小时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持续两年,每年三十个学习周,共六十个学习周。同时,实验组幼儿的父母接受每周一次的家庭教育干预——家访,每次一个半小时,由专业人员与幼儿母亲探讨孩子发展、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等事宜,家访活动持续时间也为两年。对照组幼儿由其父母抚养,没有进行任何实验组的教育干预活动。佩里计划持续追踪研究几十年,收集了大量的数据。研究发现,小学一二年级时,实验组幼儿的智力测验成绩确实高于对照组的幼儿,但到小学三年级时,实验组幼儿的智力测查成绩与对照组已无明显差别。30多年后的追踪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的幼儿相比,实验组幼儿的高中毕业率更高、就业率更高、收入水平也更高,而犯罪率和接受救济率更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克曼教授对佩里计划的深入分析发现:佩里计划改变的不是幼儿的智力成绩,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幼儿的人格特征。詹姆斯·赫克曼教授通过复杂的经济学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佩里计划所带来的所有积极效果当中,有2/3归结为好奇心、自控力和社会灵活性等人格因素。以上研究均说明:无论是天才儿童还是普通儿童甚至是弱势儿童,对人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来说,人格影响的重要性无疑超过了智力因素。人格培养,当务之急关于幼儿人格培养,陈会昌教授提出了“两颗种子”理论,认为人格培养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主动性,二是自制力。幼儿自制力的培养可谓是当务之急。2011年,一名高二男生为了买苹果ipad把自己的肾脏以22000元卖掉了。最近,女大学生裸贷事件接连不断被曝光,某些女大学生为了眼前一时享受而不顾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正引发教育者的高度重视,这些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自制力的缺失。警钟早已敲响!2005年,杨丽珠教授等人以中澳幼儿为对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就发现:面对同样的玩具诱惑和延迟满足15分钟的任务要求,约70%的中国幼儿不能等待,而约70%的澳大利亚幼儿能够等待,中国幼儿的平均等待时长为359.53秒,远远低于澳大利亚幼儿的649.33秒,中国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明显落后于澳大利亚幼儿。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各种诱惑日益增多的时代,个体的自制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自制力培养的关键期正是3-6岁的幼儿期,一个幼时不能等待的孩子长大以后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危险的罪犯。自制力的培养,家庭教育是关键。父母要重点解决合理需求与过度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于孩子的各种需求,父母要学会分清哪些是合理需求,哪些是过度需求。对于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合理需求,父母要合理地予以满足,这是父母的义务。对于孩子生活学习中的不合理、奢侈性的过度需求,父母要坚决地予以拒绝,这是父母的责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度满足孩子的各种不合理需求往往会导致孩子“欲壑难填”的心理,容易培养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的拜金主义,容易为眼前的享受而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或者违法犯罪。即使对孩子的各种合理需求,父母也要选择满足的时机,大多数时候给予即时满足,少数时候应予以延迟满足,因为过多的即时满足会让孩子因为缺少等待的机会而不能延迟满足,最终既缺少等待的意愿也缺乏等待的能力。如果自制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那么幼儿的主动性的培养算得上是长久之计。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大难题就是儿童青少年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行为主要受外在的功利性动机(如学位、收入、名誉)的驱使,而缺少内在的原生性动机(如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这可能部分导致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幼儿的主动性首先来源于早期的良好养育。在婴儿时期,特别是0-1岁时,如果父母能够敏感地发现、及时地满足、耐心地回应孩子的各种生理心理需求,婴儿与父母就会形成一种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亲子依恋理论创始人鲍尔比认为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孩子长大以后勇于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心理学家安恩斯沃斯认为这种安全依恋关系造成的心理影响会持续终生。幼儿时期,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将有助于幼儿的主动性的发展,父母和老师要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巩固和发展幼儿的安全感,满足孩子的各种合理需求来发展孩子的探索欲、求知欲。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指不管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父母和老师的个人喜好,只要其是正当的合理的,都应予以足够的接纳与关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会让幼儿感觉是安全的、有能力的,进而发展出信任感、价值感和归属感,才有意愿有动力去探索未知的外部世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一定要抓住人格培养这个教育核心,一定要抓住幼儿阶段这个人格培养关键期。(原标题《幼儿教育的核心:健全人格培养》,原作者李文道 夏婧,编辑严粒粒)

王导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史》复习题一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史》复习题一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虞舜时代出现了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学校,它的名称是( )。A、庠 B、序 C、学 D、校2、中国周代专为太子、王子及诸侯子弟设立的婴幼儿养育机构叫( )。A、育儿室 B、慈幼局 C、举子仓 D、孺子室3、清代唐鉴兴办的( ),使社会慈幼机构具备了教养和一的含义,更接近于一个教育机构。A、幼堂 B、蒙养园 C、幼稚园 D、蒙养院4、中国古人认为,孕妇要参加一些轻微的体力劳动或一些户外活动,以活动筋骨、疏通血脉,这种胎教方法被称为( )。A、监督法 B、锻炼法 C、小劳法 D、瘦身法5、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 )。 A、《颜氏家训》 B、《新书》 C、《教约》 D、《童蒙须知》6、古代中国伦理道德教育的基础是( )。A、孝悌 B、诚信 C、崇俭 D、为善7、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子女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A.体罚 B、讲故事 C、游戏 D、训斥8、贾谊关于太子教育的理论主要见于( )。A、《新书》 B、《黄帝内经》 C、《大戴礼记》 D、《胎产书》9、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是(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学校系统令》 D、《学校系统改革令》10、1912年壬子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改为( )。A、蒙养院 B、蒙养园 C、幼稚园 D、婴儿园11、《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蒙养院的儿童年龄为( )。A、2-5岁 B、3-5岁 C、3-6岁 D、3-7岁12、“救救孩子”是由鲁迅在哪部著作中提出的( )。A、《呐喊》 B、《狂人日记》 C、《野草》 D、《故事新编》13、下列哪位教育家把妇女纯正、吉祥的故事编成《胎教丛篇》,供孕妇阅读(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之洞 D、章太炎14、1912年《教育杂志》在第四卷第七号《美国幼稚园》一文中,首先介绍了( )遵循自然的教育原则。A、卢梭 B、福禄培尔 C、蒙台梭利 D、杜威15、《蒙台梭利女士之新教育法》是我国最早介绍蒙台梭利的文章,其作者是( )。A、陈鹤琴 B、陶行知 C、张雪门 D、志厚16、下列哪个学前教育机构开展了很多关于课程的实验研究,对我国20-40年代的学前教育曾产生重要的影响( )。A、集美幼稚园 B、香山慈幼院 C、鼓楼幼稚园 D、燕子矶幼稚园1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日制的托儿所大多收托( )的子女。A、红军家属 B、劳动群众 C、农民 D、工人18、苏区最早成立的两个托儿所——上屋子托儿所和下屋子托儿所所在地是( )。A.陕西延安 B、江西井冈山 C、江西瑞金 D、湖北武昌19、( )提出的婴幼儿的教养宗旨,体现了德智体全面教育的要求。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之洞 D、章太炎20、下列哪个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园指导思想是把幼稚教育当成立国之根本( )。A、集美幼稚园 B、香山慈幼院 C、鼓楼幼稚园 D、燕子矶幼稚园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原始社会儿童公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生存教育 B、做人教育 C、宗教和艺术教育 D、体格和军事教育2、我国汉代以后的慈幼观念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 )。A、强调合理地养育儿童 B、强调合理地教育儿童 C、强调严格教子 D、强调勤加督导3、我国古代胎教在饮食方面的经验有( )。A、割不正不食 B、食不厌精 C、饥饱适中 D、饮食清淡4、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的制度主要有( )。A、三师 B、三公 C、三少 D、三母 5、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在儿童身体养护方面的经验有( )。A、食勿过饱 B、穿勿过暖 C、勿勤持抱 D、安全避险6、大理学家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著作主要有( )。A、《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B、《教约》 C、《胎产书》 D、《传习录》7、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由( )拟定的。A、李鸿章 B、张之洞 C、张百熙 D、荣庆8、外国教育机构最早在我国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有( )。A、蒙养院 B、蒙养园 C、幼稚园 D、婴儿园9、蒙养院的办学宗旨是( )。A、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 B、以蒙养院代替家庭教育 C、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 D、以家庭教育促进女学10、《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蒙养院的教师由乳女温和节妇充任,这反映出了该《章程》的( )。A、封建性 B、落后性 C、保守性 D、务实性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香山慈幼院的主旨是( ),属慈善性质。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张雪门的行为课程、陈鹤琴的或教育理论均源于( )的学说。3.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总目标、课程范围和( )三部分。4.( )的办园宗旨在于研究和实验如何办好农村幼稚园的具体方法,以便向全国农村普及。5.1930年3月,由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中国互济会创办、专门收容与抚育革命同志的子女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6. 1934年,由陶行知领导、其学生孙铭勋等人创办、旨在为女工服务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7.土地革命战争期间,革命根据地学前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 )。8.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于( )的3月10日。9.1945年边区政府提出的边区保育方针是:第一,建立( )制度,第二,全面推进保育工作。10.随着经验的积累,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由开始的保重于教到保教并重,逐步实行( )的教育方针。四、名词解释(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 “三母制度” 2.天津严氏蒙养院五、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贾谊的早期教育主张。2.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1.试析清末的蒙养院制度。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A 4、C 5、A 6、A 7、B 8、A 9、B 10、B11、D 12、B 13、A 14、B 15、D 16、C 17、A 18、C 19、A 20、A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 3、ACD 4、BCD 5、ABCD 6、ABD 7、BCD 8、CD 9、AC 10、ABC三、填空题1、济贫托孤2、杜威3、教育方法要点4、燕子矶幼稚园5、上海大同幼稚园6、上海劳工幼儿团7、《托儿所组织条例》8、1938年9、公育10、全面发展四、名词解释1.(1)“三母制度”是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制度之一,主要指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2)三母是子师、慈母、保母合称。(3)其中,子师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慈母要根据太子的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母负责安置料理睡眠。2.(1)天津严氏蒙养院,是私立蒙养院中最有名的学前教育机构之一,由严修所设。(2)1902,严修开办严氏女塾,1905,创办严氏女子小学,并设蒙养院和保姆讲习所。(3)该院聘请日本人为教师,购进钢琴等教具,课程有手工、唱歌、故事等。每日上午授课,招收亲友和邻居子女中的4-6岁儿童。五、简答题1.(1)贾谊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非常重视太子教育和早期教育。贾谊将太子教育分为4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前两个属于幼儿教育。(2)贾谊认为,人的早期人格培养非常重要,是人格品行陶冶的最重要时期,此时儿童易接受正确思想熏陶。他说,“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一是要行胎教,一是要实施学前教育。(3)在胎教方面,贾谊的主张有:第一,选择父母是胎教的根本问题。第二,对孕妇要进行“正礼”教育。第三,要安排适宜的环境及人员对孕妇予以影响。(4)在学前教育方面,贾谊认为,学前教育要从婴儿初生就开始。在宫廷中,要聘请“三公”“三少”为太子的专任教师。同时,还要为太子创造一个特殊优越的教育环境,“左右前后皆正人”。此外,在学前教育的内容方面,贾谊列举了广泛的内容,包含了体德智等多方面的要求。2.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政治变化的产物。(1)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从根本上体现了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工业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使不少妇女走进工厂。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承担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要求。(2)清末社会思想的变革,特别是维新派对学前教育和女子教育的提倡,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3)清末的社会政治变革,特别是1904年由张之洞等人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确立了详细的近代学制系统,其中的蒙养院制度推动了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4)外国教会在中国开办幼稚园的实践,也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六、论述题1.(1)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制定了蒙养院制度。蒙养院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2)蒙养院制度的主要规定了蒙养院的对象、设置、保教要旨、课程和教师。根据蒙养院制度的规定,蒙养院的对象为3-7岁儿童,主要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蒙养院的保教要旨是:对儿童教育,包含德智体美的内容,照顾儿童情性及心理。蒙养院课程包括:游戏、歌谣、谈话、手技。蒙养院实行“蒙养家教合一”, 教师称“保姆”,由乳媪、节妇训练而成。(3)蒙养院制度的确立,使得中国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结束了,迈出了学前教育社会化的第一步。它反映了近代大生产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与之适应的规律,是一种自上而下被动出现的特点。蒙养院的办院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既有传统儿童教育的核心——封建伦理道德的灌输,又具有近代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但是,该制度严重抄袭日本,表现出极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特点。而且母亲或保姆仍受封建纲常名教的训练,甚至强化封建式家庭教育,不解决师资培养。其资产阶级教育形式和封建主义的思想内容必然造成尖锐的矛盾。

楚楚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儿童游戏论》复习题二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儿童游戏论》复习题二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当电视节目内容的可理解性降低时,儿童游戏活动就增加。A、增加 B、减少C、不变 D、改变2、研究表明,视觉游戏是最通常的游戏,占亲子游戏的( )。A、80% B、31% C、40% D、12%3、( )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第二十条首次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A、1978 B、1989 C、1980 D、19904、( )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发,再次强调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A、1999 B、1989 C、1980 D、19905、陈鹤琴先生于( )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A、1920 B、1921 C、1923 D、19256、跳房子属于( )。A、民间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性游戏 D、创造性游戏7、对于游戏中的弱者或者无人问津的区域,教师可以运用( )。A、邀请式语言 B、询问式语言 C、建议式语言 D、反馈式语言8、当幼儿在游戏中严重违反规则或出现攻击行为时,教师应当使用( )。A、邀请式语言 B、询问式语言 C、指令式语言 D、反馈式语言9、在幼儿园里,孩子在游戏中倾向于选择( )伙伴,而且年龄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A、同性 B、异性C、男孩D、女孩10、室内环境的密度会影响儿童的游戏行为,空间密度为( )平方米是有效的可用空间。A、2.32 B、1.4 C、4.64 D、7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个体的认知风格指个体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它包括感知方式、( )的因素。A、个性 B、智力C、社会性行为 D、情感2、每个儿童的( )能力等对其游戏具有一定影响。A、性别 B、年龄C、气质 D、兴趣爱好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在关于游戏的论述上,主要体现了这样几方面精神( )。A、坚强儿童基础知识的学习 B、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C、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D、寓教于生活和游戏中4、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避免形成以下几种错觉:( )。A、任何活动都叫游戏 B、游戏活动必定场面热闹 C、以单一的游戏形式贯穿一日活动D游戏活动为辅,教学活动为主5、民间游戏的特点是( )。A、趣味性 B、随机性 C、简便性 D、创造性6、有价值的玩具应当是( )、简单的玩具。A、活的玩具 B、自制的玩具 C、小型的玩具 D、恰当的玩具7、介入游戏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 )。A、平行介入法 B、交叉介入法 C、垂直介入法 D、合作介入法8、教师可以利用( )来参与介入游戏,了解游戏的情况与需要,给与有针对性地指导,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A、游戏介入法 B、观察游戏法 C、材料提供法 D、语言指导法9、影响儿童游戏的外在客观条件是( )和材料。A、游戏机会 B、游戏次数C、游戏时间D、游戏场地10、场依存性个体主要表现以下行为特征( )和相信权威。A、合群 B、对人有兴趣C、把周围人的脸部表情作为一种信息来源D、喜欢自己独立工作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对打一个“√”,认为错的打一个“×”,不需要改错。)1、在社会性游戏中,儿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异性的同伴作为游戏的伙伴。( )2、患孤独症的儿童常常以刻板操作性方式游戏。( )3、儿童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长。( )4、幼儿园追求的是“游戏”的轻松、愉快的成分,游戏的态度、游戏性的精神。5、游戏活动就应该是热闹的。6、游戏是休息、闲暇,游戏中幼儿不能学到知识。7、玩具变化少,不能够使儿童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会限制儿童的活动。8、买玩具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9、越昂贵的玩具越好。10、趣味性是儿童游戏的生命。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所谓空间密度是指每个儿童在游戏或经中所占空间即。2、现代化的游戏场又叫或。3、同伴主要通过直接参与、、。4、陈鹤琴把游戏按其本身的因素分为、。5、陈鹤琴认为游戏有以下几种价值:发展身体、培养高尚道德和。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场依存性个体主要有哪些行为特征?2、场独立性个体主要有哪些行为特征?3、我国游戏与课程融合有哪几种形式?4、1999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关于游戏的论述上,主要体现了哪几方面精神?5、民间儿童游戏有哪些特点?六、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有哪些?2、在幼儿园里如何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 2、B 3、B 4、A 5、D 6、A 7、A 8、C 9、A. 10、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BC 2、ABCD 3、BCD 4、ABC5、ABC 6、ABD 7、ABC 8、BCD 9、ACD 10、ABC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大小、室内拥挤程度 2、创造性游戏场或有规则的游戏场 3、榜样、强化4、简单的游戏、复杂的游戏 5、能使脑筋敏锐、为休息之灵丹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1)依赖于周围的感知场景2)倾向于对环境做出整体把握,易受当时场景的影象。3)相信权威4)把周围人的脸部表情作为一种信息来源。5)对人有兴趣。6)与相互交往的人有密切的关系。7)对他人很敏感,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社会性技能。8)喜欢与人打交道的职业。2、1)在感知物体时,能把物体从场景中区分出来。2)能解决在不同场景中出现的同一问题和稍作改变的问题3)不服从权威,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和价值观4)对事情积极努力。5)冷淡、疏远6)不合群,有较好的分析能力7)喜欢自己能独立工作的职业3、(1)分离型——游戏和教学在时间段上彼此分离的、独立存在的。(2)交叉型——教学的内容在游戏中得以运用,或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又回到教学中来解决。(3)融合性——教学追随和支持折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4、1)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3)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5、1)游戏过程的趣味性2)游戏开展的随机性3)玩具操作的简便性六、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答:本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并加以详细论述。1)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1)游戏机会(2)游戏时间(3)游戏场地(4)游戏材料2)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1)同伴(2)儿童自身的年龄、性别(3)健康状况(4)认知风格3)家庭的影响(1)父母(2)电视2、答:本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而加以详细阐述。1)生活活动在幼儿生活活动中,用贴近幼儿生活的、满足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方法来组织活动,让幼儿每天都有愉快的情绪体验。2)教学活动在对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将教学与游戏这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整合起来,模糊游戏与教学的界限,从活动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等几方面将儿童的经验统一整合在一起。3)游戏活动在自由游戏时间里,给幼儿以机会和许可。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知人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心理学》复习题三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心理学》复习题三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一个人特有的心理面貌,称之为( )。A、个性 B、个性倾向性 C、心理状态 D、自我意识2、亲子交往是从( )开始的。A、哺乳 B、日常生活 C、胎教 D、教养活动3、自我体验不包括( )。140A、自尊心 B、自信心 C、失败感 D、挫折感4、某人智商108,这说明他的智力( )。A、很低 B、一般 C、优秀 D、超常5、宋辉等人认为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包括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和( )。A、果断性 B、自制性 C、延迟满足 D、自控性6、成熟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A、华生 B、格塞尔 C、桑代克 D、斯金纳7、好问是儿童( )的一种突出表现。A、好动 B、好奇心 C、好学 D、好模仿8、一般能力又称之为( )。A、再造能力 B、创造能力 C、智力 D、操作能力9、( )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格10、最早提出气质这一概念的是( )。A、希波克拉特 B、巴甫洛夫 C、冯特 D、盖伦11、儿童对镜中自我的映像很感兴趣,这种现象叫( )。A、戏物 B、伙伴游戏 C、戏镜子 D、相倚性研究12、个性倾向性是个体活动的( )。A、动力系统 B、认知系统 C、能力系统 D、生物系统13、与“强、平衡、不灵活”神经活动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14、儿童大约在( )左右出现了最初性格方面的差异。A、半年 B、一岁 C、一岁半 D、二岁15、以下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同情 B、分享 C、合作 D、攻击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A、成熟 B、物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平衡化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的( )等方面特点在行为上的表现。A、两极性 B、速度 C、稳定性 D、指向性3、因每个儿童( )等不同,儿童的社会性行为也不同。A、生物因素 B、家庭教育 C、社会文化环境 D、出生顺序4、一般学者都认为智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主要由( )等构成。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意志力5、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包括( )的形成。A、人际关系 B、道德 C、性别角色 D、自我意识6、按照能力的倾向性,可把能力分为( )。A、特殊能力 B、操作能力 C、一般能力 D、社交能力7、社会性行为包括( )等基本特征。A、亲社会性为 B、反社会行为 C、攻击行为 D、合作行为8、高级神经活动特性在心理和行为中的表现有( )等。A、感受性 B、灵活性 C、稳定性 D、平衡性9、同伴交往的方式有( )。A、游戏 B、共同活动 C、自由活动 D、随机活动10、班杜拉认为强化有多种形式,如( )。A、自我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负强化三、判别改错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你认为对的打 “√”,认为错的打一个“×”,并改错。)1、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提高亲子交往效能的关键。( )2、“勤能补拙”表明性格在能力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3、儿童的社会性既有先天性,也有后天的习得。( )4、生活中人们的气质类型多是混合型或中间型,很少典型型的。( )5、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 ) 6、大班儿童已经表现出了最初的道德感。( )7、聪明属于性格的范畴。( )8、个体智力的发展是等速的。( )9、皮亚杰认为幼儿得思维虽是可逆的,但还没有守恒概念。( )10、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性格是比较稳定的。(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有什么意义?2、为什么说气质没有好坏之分?3、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4、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哪些特点?5、简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1、案例:小宝今年6岁,是家中唯一的“宝宝”,聪明可爱。由于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娇宠,快上小学了,还样样事情依赖别人的照料;他想要某样东西,大人非给不可,否则就大哭大闹,不达目的不肯罢休;有好吃好玩的,只想自己一人独占,从不考虑别人;和别的小朋友相处时,也喜欢自己说了算,经常和小朋友们发生冲突……请问:小宝的父母应如何塑造小宝的性格?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A 2.A 3.D 4.B 5.C 6.B 7.B 8.C 9.D 10.D 11.B 12.A 13.C 14.D 15.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BCD 2.BCD 3.ABC 4.ABC 5.ACD 6.AC 7.AB 8.AB 9.ABD 10.AC三、判别改错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改为:家长角色的科学合理定位,是提高亲子交往效能的关键。2.√3.× 改为:儿童的社会性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4.√5.× 改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6.× 改为:小班儿童已经表现出了最初的道德感。7.× 改为:聪明属于能力的范畴。8.× 改为:个体智力的发展不是等速的。9.× 改为: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思维不可逆,也没有守恒概念。10.× 改为: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气质是比较稳定的。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答: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有对儿童意义重大(1)儿童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因素;(2)儿童自信心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3)良好的亲子交往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4)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5)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2.答: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因为气质具有天赋性,是生而就有的,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决定了人的气质类型的不同,并把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各有优缺点,如粘液质类似于林冲的气质,像冬天一样无艳丽的色彩装点,“冰冷耐寒”,缺乏生气,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这往往弥补了他们思维的不足。在学习上接受慢,但却很扎实,是踏踏实实的学生。因此,气质没有好坏之分。3.答: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能力类型的差异;(2)能力发展水平差异;(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4.答: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1)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着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2)中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小班、大班;(3)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为以身体动作为主;(4)攻击性行为以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主。5.答: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有(1)依从性和被动性;(2).表面性和局部性;(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1.答:要塑造小宝拥有良好的性格,小宝的家长可以从以下4方面着手(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2)树立良好榜样;(3)个别指导,因材施教;(4)重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作用。

系于末度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园管理》复习题三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园管理》复习题三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衡量园所领导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保教队伍建设 B.制度建设 C.组织机构 D.文化建设2.下列属于园所软环境因素的是( )A.校舍 B.人员 C.制度 D.园风3.园长对职工的聘用权、奖惩权,属于( )A.权力性影响力 B.非权力性影响力 C.制度影响力 D.个人影响力4.以一个人、一个教育组织或一种教育场景为对象收集信息资料并作出评价判断的方法称为( )A.访谈法 B.问卷法 C.个案研究法 D.自我报告法5. 恩格斯指出:“在一切方法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到头来不过是一堆笨拙的工具。”这说明托幼园所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 )的建设。A.组织文化 B.制度规范 C.共同愿景 D.领导力6. 领导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这要求园长要具有( )领导艺术。A.运筹时间 B.协调人际关系 C.运用信息 D.掌控权力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映了人的积极性来源的( )A.个体动机 B.团体动机 C.社会动机 D.利益动机8.提高保教质量一种有效而便利的方式是( )A.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B.观摩活动 C.以老带新 D.竞赛评比9.在领导力的构成中,( )起着决定性作用。A.权力性影响力 B.非权力性影响力 C.个人影响力 D.职位影响力10. 园长的首要任务是对全园进行( )的领导。A.文化 B.行政 C.组织 D.教育思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根据组织文化对员工产生影响的强弱程度,可将其分为( )A.意识文化 B.物质文化 C.强文化 D.弱文化2.托幼园所公共关系的作用包括( )A.有利于调整托幼园所与公众的多边关系B.有利于树立机构良好形象,提高声誉C.有益于引导和组织家长及社区公众参与托幼园所的教育和管理活动,形成教育合力D.有利于在园所内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增强凝聚力3.根据参照标准不同,可将评价划分为(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评价 C.绝对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含的内容是( )A.对待幼儿的规范B.对待家长的规范C.对待同行、管理者和教师集体的规范D.对待自己的规范5.要处理好正职与副职的关系,园长应做到( )A.放权、放心 B.关心支持 C.推功揽过 D.互相推诿6.托幼机构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有( )A.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B.管理幼儿生活,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C.妥善保管幼儿衣物、设备和用具D.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7.园所管理的两大任务是(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B.促进组织成员的发展C.组织文化建设D.实现组织目标8.关于组织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有组织就有组织文化B.组织文化主要是一种观念形态C.组织文化渗透在组织的一切活动中D.组织文化与管理文化基本同义9. 关于权力性影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领导者掌握合法职权并合理运用产生的影响力B.这是一种职权影响力C.这种影响力具有强制性D.是一种自然性影响力10.园长要掌控好权力的艺术,必须做到( )A.权力运用合法、合理、合情B.发挥个人影响力的积极作用C.有效授权D.关键依靠权力性影响力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_________是托幼园所的法人代表。2.教育评价是以_________为基础的价值判断活动。3.“学习型组织”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____________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的新概念。4.自我评价的评价主体是__________。5.幼儿活动室以人均____________平方米左右为宜。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托幼园所公共关系2.非权力性影响力3.管理方格理论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1.简述托幼园所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原则。2.托幼机构园长的主要职责有哪些?六、论述题(14分)试述园长应该具备的素质。七、案例分析题(15分)请结合以下谈谈发展社区学前教育的意义。洁民幼儿园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的启示洁民幼儿园在北京市市立一级一类园,有着良好的环境设施和师资力量。该园响应西城区政府提出的关于“有条件的园所要对社区儿童开放场地、大型玩具,对散居儿童实施教育,以提高学前儿童受教育率”的号召,于1997年10月18日正式面向社区开放,是北京市首家向社区开放的市立幼儿园。洁民幼儿园在面向社区开放的实践做法是:1.主动加强与社区个居委会的沟通与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与支持。2.固定开放时间和值班教师。3.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实现幼儿教育资源共享。4.开展多种形式的开放活动,如幼儿运动会、节日演出等。5.合理收取适当费用。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 D 3. A 4. C 5. A 6. B 7. C 8. A 9. B 10. D二、多项选择题1.CD 2. ABCD 3. BCD 4. ABCD 5.ABC 6. ABCD 7. AB 8. ABCD 9. ABC 10. ABC三、填空题1. 园长 2. 教育目标 3. 彼得·圣吉 4.评价者自身 5.1.5四、名词解释1. 托幼园所公共关系是指园所为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运用传播手段与外部沟通联系,在园所与公众之间建立和发展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关系,以塑造托幼园所这一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和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的社会实践。2.影响力是指领导者的言语指令(命令、建议、劝告)和非言语指令(榜样示范)引起被领导者作出预期反应的感召力量,在本质上是权力作用的人格表现,是领导者将个人意志以各种方式施加到他人身上的能力。3. “管理方格理论”是美国学者布莱克和莫顿提出来的,从关心工作和关心从这两个维度表明领导者的类型。在评价领导者或管理人员时,可以根据他对工作的关心程度与对人的关心程度两方面的行为,在九宫格上寻找交叉点,从而确定领导类型。五、简答题1.托幼园所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原则:(1)信誉至上原则;(2)公开开放原则;(3)互利互惠原则;(4)全员参与原则2.园长的主要职责有:(1)坚持正确教育思想的领导,确保保教中心工作(2)建立有效的园所管理体系,建设好教职工队伍(3)善于理财当家(4)做好家长工作,密切园所与社区的联系六、论述题可围绕以下要点展开:(1)政治思想品德素质,包括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事业心和责任感、道德修养和工作作风。(2)文化专业素质,包括基本文化知识修养、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一定的科学管理知识。(3)能力素质,包括基本能力和领导能力。基本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周密的思考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坚强的意志力。领导能力包括组织指挥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改革创新能力。七、案例分析题可以围绕以下要点展开:社区学前教育是指幼儿教育机构与所在社区在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的条件下,双向互动与服务,互利互惠,以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学前教育协调发展的组织体制。通过队洁民幼儿园向社区开放的案例介绍,可以看出:(1)幼儿园向社区开放有利于密切幼儿园与社区的关系。(2)充分利用园内的各种资源,发挥了正规教育的主导作用。(3)通过向社区开放,提高了社区幼儿的受教育率。(4)通过向社区开放,幼儿园向社区宣传了自己,提高了社会效益,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5)幼儿园向社区开放,可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幼儿教育最核心的是什么?看看一个老师他是怎么说

大家好我是乐乐老师,在教育这个领域已经10多年了,希望大家能够看一下我的文章,1、幼儿教育是什么?幼儿教育一般指的是3-6岁的孩子的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幼儿园时期,也可以说是学前教育。2、幼儿教育的现状昨天刚好看了一个北师大教授关于幼儿教育的视频,她是这样讲的。幼儿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解放初期我们一直是跟苏联学习的,他们的幼儿教育是比较完善的。苏联关于幼儿教育是注重游戏的,讲究孩子的阶段特征,根据不同年纪阶段因材施教,但主要的课程多是以游戏的形式去开展的。这一点应该是目前我们大多幼儿教育所采用的。3、我们参考的几个教育除了苏联的幼儿教育,还提到有蒙梭马利的幼儿教育理念。在说完这两个之后,教授强调了幼儿教育的起点应该在胎儿时期而不是到了3岁再进行,孩子早期会受家庭的影响比较大,在孩子到幼儿园之前,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这是我们目前所不具备的,因为大多数家庭还是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才开始对孩子系统的教育,其实那时候就相对晚了一些,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可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那么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也就更容易进行后续的教育!4、分析一下教授的话题教授强调最关键的还是对不同年纪段的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而不是一概而论!我认为我们作为家长或者老师或者园长,首先要对自己进行教育,在没有系统掌握幼儿教育的原理之前,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进行。不然的话就是对孩子们的不负责。每个孩子都只有一次成长的机会,他们应该得到最好的教育,取得最好的成长。我们帮不到他们,也不应该阻碍他们,不然我们就是罪人!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做好幼儿教育的前提!我也把它看作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