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设计专业考研考什么挈水若抽

设计专业考研考什么

随着2019年度保研工作完成,设计学大四学生开始考虑考2049年度研究生的事情了,没办法,不到那时刻,没有紧迫感啊。设计学一级学科考研需要考外语、政治俩门公共课程,和设计理论、设计基础俩门专业课程。其中,公共课程国家统一组织和阅卷,设计专业课一般是由招生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特征自行组织,因此考试内容各有特点,一般来说,主要内容都是本校本科学习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为什么考本校研究生一般比较容易的重要原因。快题设计是多数大学建筑与环境设计类设计学硕士点招生专业课的主要形式,时间一般为3-6小时。快题设计是大学判定考生是否有扎实基础、正确设计观和是否有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考研的设计学学生一定要重视快题设计。祝更大考生都能心想事成。如需更多帮助,可以留言。附快题设计俩例

白酋长

设计学考研经验分享

近两年,设计学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两门专业课占了考试的大部分分值,成为大家最担心的科目。今天,我为大家介绍设计学的初试和复试考试内容以及经验,供大家参考。初试专业课:初试专业课主要围绕参考书出题。学校给的参考书目有三本,但主要以《世界现代设计史》和《艺术学概论》为主。考试内容只有五道解析题,每到解析题写几百字不等。解析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点以及个人对设计的理解。初试手绘:初试手绘由学校自主命题,考试内容比较宽泛,例如视觉传达专业考查话题类手绘,服装服装考查男装,考试形式非常宽泛,侧重作品创意。值得注意的是,考试发放的纸张很容易晕染,需要提前选好手绘工具。复试手绘:复试手绘考试内容也取决于所选方向,而且比初试所考内容要有针对性。例如视觉传达专业考海报设计、漫画、包装等,服装专业考女装风格等。复试手绘部分占复试评分的很大比重,所以复试手绘需要精细并且体现功底。也需要注意的是:复试的考试纸张与初试一样,很容易晕染。复试面试:复试手绘考完之后,并没有中午休息,而是排号进入面试阶段。面试是几位专业老师坐在一起,旁边有负责记录的老师,还有一位英语老师。①首先,用英语做自我介绍,时间不超过三分钟。②抽英语题目,进行现场翻译(不会千万别乱说)③各专业老师提问,问题比较基础。例如问你最喜欢哪位艺术家的作品,你的未来规划是什么,为什么选择报考这个学校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展开回答,有些关于专业的知识,如果不会不要乱说。老师虽然喜欢有思想的学生,但思想太跳脱老师会觉得你没有章法。最后,给大家提一些意见:1.复试必须提前准备作品集,没有作品集,老师很难肯定你的专业能力。2.要准备英文自我介绍,熟练背下来,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3.在复试排队等候时,不防和大家交流一下,尤其是要问一问复试完的同学,都问了哪些内容。4.手绘复习一定要多练习,还要分类积累素材(例如传统文化、公益、环境等)、背题。设计学的考研专业课方向比较广泛,所以同学们平时需要注意积累,多练习。当然,还要注意公共课的复习,尤其是英语哦~今天,免费为大家提供研究生报考指南书籍,需要的同学评论区留言哦~

论则贱之

艺术设计考研,考美院其实挺尴尬的……

作为全国美术类专门院校美院在国内的地位毋庸赘述也是众多美术生们所向往的单从纯艺而言如果要问国内哪些院校较好当首推九大美院倒是设计类部分一些综合类院校也大有越来越强悍的发展势头譬如同济大学、江南大学每年都是报考的热门而近些年来也越来越多的综合类院校开设设计学科盘子越来越大却也越来越被分散尽管如此美院的美术、设计专业招生数量仍然是绝大多数院校没法比的毕竟是专门类院校无论是从专业的多样性还是师资力量而言都要更胜一筹甚至多筹不然何以展现美院的本色尴尬的是尽管行业内对美院的认可度较高但行业外还是经常被人误解其名声仍然比不过211、985一类院校毕业后你要去其他行业面试或者遇到其他专业的小伙伴你要说起某某美术学院仍然有不少人对其一无所知说不定还以为是哪个“十八线野鸡学校”湿兄在一线互联网和教育行业做过几年对此深有感触由此湿兄也发现其实毕业后的学校背景国内认可度最高、最普及的还是985、211一类作为敲门砖的文凭各行各业的适用性也更广因此如果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并不太了解自身也没太明确的追求湿兄觉得985、211一类院校更值得考出来以后就算你要转行学校认可度也更高当然湿兄更希望大家目标明确朝着自己心仪的院校去考这样也更有动力考上之后也更有成就感因为往后的发展还是在于个人的努力和能力的积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文凭的效应会越来越弱转而工作经历的效应会越来越强毕竟文凭只能说明一时的事能力才是能说明一辈子的事声明:文章原创,转载须征得作者许可,未经许可将追究法律责任!

无情无义

设计类专业有必要考研吗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光对于设计类专业,只要偏技能实践类的专业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是否读研得根据个人的人生规划来选择。如果你想选择比较安逸的工作,例如大中小学教师,那么读研的必须的。目前大多数省会城市,或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中小学教师都要求硕士毕业。本科以上院校大多都要求博士学历,因此更需要读研。另外,设计类专业偏向实践技能性。如果毕业想继续从事设计,那么请赶紧进公司。我国高校教育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高校教育永远落后于市场需要。简单举个例子,高校里边的工业产品设计,如果是设计手机,高校教师、教授们的设计一定比得过华为、小米的手机设计师吗?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为人服务就必须了解人的需求,公司企业天天和人打交道,肯定在这方面是领先的。因此,如果你想毕业继续从事设计工作,进企业积累三年工作经验,为你今后的工作铺平道路。研究生学历进公司其实根本不占优势,小编的研究生同学们基本是没有进公司从事设计的,如果换你是设计公司老板,你愿意要一个工作经验和本科生相同,薪资要求还要比本科生高的员工吗?理想总是完美的,但现实依然很残酷!设计公司很容易进吗?你有问过你的学长学姐们毕业后工作如何。如果进了公司几年都不能获得晋升,或者一直从事的是简单的设计助理、素材收集工作。实际上工作了几年也没有学到多少东西。其实,这些都与你的设计能力有关,还有选对企业很重要。小编也是设计类专业的,在小编研究生都毕业的时候,我的好几个同学都是直接辞职来读研的。原因只有一个,自己不适合吃设计这碗饭!设计不是简单的画图,本科学生一定要注意,一幅漂亮的设计效果图固然非常好看,但是设计不是绘画艺术,停留在纸上的效果图只能叫艺术品,设计是需要为人所用的。因此,设计还得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完善,设计远比画效果图难!小编也不是在鼓吹研究生有多么牛,但是在我的周围,研究生普遍都比本科生混得好。当然也有本科同学发展的非常棒的,但能力、机遇也很重要。在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读研肯定是比不读研好的!

不削于人

考研想考艺术设计类的同学一定要了解的信息

出于对数学的畏惧,现在有不少同学在考研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的时候避开各类需要考数学的专业,而选择的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当然,也有不少人因为对画画或者是设计类的感兴趣,而选择艺术史设计类的专业作为自己考研的目标。每年跨考、转专业的学生很多,但是你真正了解你理想中的专业和院校吗?就拿江浙沪来说,江浙沪一直是艺术设计类的考研热门地区,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也是中国设计产业最发达的区域,依托上海、杭州、南京形成的铁三角,江浙沪区域的设计院校的设计教育水平也属于全国前列。比较有名的艺术设计类高校有:同济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同济大学★★★★★位置:上海同济大学(985,211),景观方向,可以选择报考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相关学科如风景园林学(学术学位)、风景园林(专业学位)。一般来说都是报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是同济大学与阿尔瓦阿尔托大学合作办学机构,2016年成立。以往在设计创意学院的部分专业现在都转到国际创新学院来了。同济大学历来比较难考,首先是招生人数少,然后是推免生(保研)人数较多,每年又有大批人前赴后继报考同济。但是,同济大学优势也非常明显,近几年同济在设计领域的投入比较大,每年有大量与国际其它名校的交流与合作机会,地处上海,设计产业发达,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各种实践机会,毕业后就业优势明显。同济大学的专硕是要考英语一(其它学校专硕都考英语二)。2017年招生数据分析艺术设计 报考人数75 招生人数5 推免生12报录比:15:12018年复试分时线:330政治55 英语 65 专业课一 90 专业课二80评述:同济大学还是出了名的难考,每年招生人数很少,但是推免人数却很多,17年就统考招5个,却有75人报考,难度堪比清华。有些同学会发现复试分数线330比国家线还低,这是因为985院校有自主划线权利,再着同济的专业课给分偏低,所以造成复试线低于国家线,然后同济大学英语线65分,这个分数非常高,而且还是考英语一,所以这个英语线会刷掉一大部分总分高的人。由于同济大学复试线低于国家线,所以一旦没有过复试线,也完全没有调剂的可能,想考同济的同学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与魄力。江南大学★★★★★位置:无锡江南大学(211)环艺专业在全国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江大设计学院作为老牌设计类院校,整体实力还是非常强劲。业界有“小清华”之名,现在很多学校的设计类任课老师都会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毕业的,在全国艺术类学科评比上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也是一直是A级学科,所以说它是设计界的明珠一点也不为过。环艺系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地位也非常重要,每年江大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在国内与国际上都会获得很多重量级奖项。江大研究生在读期间也有非常多的与国外名校的交流项目,实践机会的话,部分老师会有工作室,或者自己也可以选择外出实习,由于在设计界的知名度大,江大工设、视传等和环艺类的毕业生也比较受到设计类企业的青睐。每年报考设计学院的研究生人数也非常多的,但是相对于是清华、同济、央美这些天上的学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还是相对容易考些,这主要是设计学院每年的招生名额比较多,每年的推免生名额占整体招生比例不算高。招生数据分析(2018年,已经排除推免人数)设计艺术学(学术学位) 计划招生26 实际录取26报录比:12:1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计划招生32 实际录取35报录比:14:1设计艺术学历年分数线变化2014年368、 2015年365、 2016年372、 2017年378、 2016年371艺术设计历年分数线变化2014年371、 2015年364、 2016年357、 2017年374、 2016年376评述:设计艺术学与艺术设计不分专业招生,按照名次择优录取,也就是说你分数高你就上,全看每年的考生质量,根据萨尔瓦多·道的历年统计结果,设计学和艺术设计加起来的环艺考上人数一般在但是18~27人之间波动,这个人数放在任何学校其实都算招人很多了,设计艺术学是工业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公共艺术(人非常少)、四个专业竞争,专硕艺术设计是、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公共艺术(人非常少),刨去考生非常少的公共艺术,所以艺术设计主要是视觉传达、环境艺术两个专业的考生竞争。2018年出现的新变化是考艺术设计的人多于考设计艺术学的人数,这也造成18年设计学的分数线偏低,艺术设计的分数线偏高的原因,所以也请大家合理选择报考方向。中国美术学院★★★★☆位置:杭州国美作为国内前沿的艺术类院校,所以考研的热度也是非常大,国美的设计也是八大美院中发展最好的一个。美院的研究生招生跟综合类院校是有很大的不同,国美的各类研究生名额是根据相关工作室的需求来分配的,所以工作室的导师是有很大的招生权利,对于需要考国美的学生也是建议先去联系相关专业的导师,确定了导师对你的认可后再去报考。招生数据分析(2018年)设计艺术学(学术学位) 计划招生9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计划招生72018年推免4人(不知道是学硕还是专硕)2018年分数线335评述:国美的招生人数确实非常少,较低的分数线并不代表就非常容易考。国美的情况与同济类似,不高于国家线的复试分数线 让没过线的同学完全失去调剂其它学校的机会。对于国美,想考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好的学校有时候就是有它特殊的情况,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南京艺术学院★★★★☆位置:南京南艺这几年在设计领域的发展也是非常不错,实力也是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首,目前为止,六大艺术学院也只有南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因此南艺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南艺有景观设计系与室内设计系,都属于设计学院,报考南艺的环艺童鞋们根据自己的方向选择科系。然后南艺设计学院的设计艺术学(学术学位)没有景观与室内方向,所以相关专业的考生无法报考南艺学硕,只有艺术设计(专业学位)内包含有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2017年招生数据分析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招生人数65人(其中推免生占6人)历年分数线以国家线为标准特殊情况:南艺的初试复试一起考,考试时间是24~27日,在考完四门初试课程后,接下来所有考试直接参加复试的面试与理论考试,在3月公布复试分数线后,过线的同学需来学校参加体检与英语听力考试,最终确定录取名额。评述:南艺设计学院艺术设计招生人数比较多,艺术设计招生方向包含15个科系(景观、室内、平面、陶艺、首饰等等),推免生占比少,只是招生科系多加大了它的竞争压力。南艺的分数线是以国家线为标准。目前没有获得南艺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的报考人数,但是知道南艺每年的报考人数2016年为1174人,总招生计划为316(不包含推免生),总体而言不算很难考。但是不知道南艺是否也是导师制,如果是导师制的话,需要导师认可你,你才能够报考南艺的研究生(这里我不太清楚,了解后再修改,因为部分美院是导师制,非统考制)

相天

西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考研竞争压力大?考研为什么只考两门手绘?

西安工程大学 (原西北纺织工学院) 是中国西部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6年获批全国第一个服装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88 年培养出全国第一位服装专业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有34年培养历史。2000年设立“设计艺术学”硕士点,同年被中国服装设计协会评为十大著名学府。2011年获批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获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首次招生,学校拥有教育部批准“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为联合培养博士点。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艺术设计考研竞争力持续加大吗?答案是不一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报考人数持续增加,单上线人数却不多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017年考研人数210万,2018年考研人数238万,2019年考研人数290万,2020年考研人数341万,全国考研的报考人数连年增长。西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考研的报考人数也是持续增加的。西安工程大学2018设计类考研报考人数300多人,2019设计类考研报考人数400余人,2020设计类考研报考人数超过500人。「报录比」西安工程大学“设计学”、“艺术设计”2020考研报录比但是报录比只能做一个参考,毕竟报考人数只是参加初试的人数,其实上国家线的人数才是最主要的参考指标。以2020设计类考研为例,虽然全国报考西安工程大学设计类考研的人数550人左右,但是上国家线的人数总计200人,录取人数却足足有110人。因此,上国家线的人数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大家也不要被报考人数多吓到,毕竟上国家线的人数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西安工程大学2、考研专业课科目发生变化,但是影响有限西安工程大学为了从考研初试阶段就区分学硕和专硕,从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开始,专硕部分,取消624设计理论部分考试,取而代之的是621图形创意设计(手绘),将之前的501设计基础实践也变为503色彩设计。所做的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调艺术设计(专硕)专业以实践为导向,偏向实践和应用的特征。一般而言,对于部分艺术生来说,理论背诵是一个痛点,手绘都是大家的强项,毕竟绝大部分同学都是通过美术联考进入目标院校的,这也是西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报考人数偏多的原因之二,但这也只是针对部分学生而言。3、“艺术设计”招录人数明显多于其它院校西安工程大学“130500设计学、135108艺术设计”2020年录取人数110人,其中“130500设计学”录取人数是10人,“135108艺术设计”录取人数是100人,其中非全日制的录取人数是15人,全日制录取人数是85人。而对比其他三所学校:西安美术学院2020年“130500设计学、135108艺术设计”录取人数是94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30500设计学、135108艺术设计”录取人数是71人;陕西科技大学“130500设计学、135108艺术设计”录取人数是59人。可见西安工程大学的艺术设计录取人数是居于榜首,招录人数多,也是报考人数多的一个原因。西安艺术设计考研哪个学校比较好考?这些院校的报录比是多少呢?西安工程大学西工程大艺术设计考研为什么只考两门手绘?学硕:也就是学术型研究生,以学术研究为主,偏重于理论研究。专硕:也就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实践为导向,偏向实践和应用。对于设计类专业来说:130500设计学是学硕和135108艺术设计是专硕。为了强调专硕偏向于实践的导向,从2019考研开始,专硕和学硕专业课分开命题,学硕考624设计理论和501设计基础实践,专硕考621图形创意设计和503色彩设计。即便到复试阶段,复试专业课,专硕也只考手绘,不考理论。

故生

艺术考研——设计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当我们艺术生准备考研时,设计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最新第四轮设计学学科评估结果,是目前比较权威的排名数据。艺术设计从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共有65所开设设计学类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美术学院,排名第三的是中央美术学院,以下是设计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艺术学校设计专业排名艺术学校设计专业排名艺术学校设计专业排名艺术学校设计专业排名说明:以上设计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排名还比较权威。单选|艺术类考研您会选择哪所院校报考?央美国美清华美院其它院校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葆真

跨专业考研有多难?工科学长跨考设计学,上岸经验干货来袭!

大家好,我是向上好青年!很多大学毕业生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毕业后找不到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专业相关的工作太艰苦了。这时候,通过考研转专业就成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热门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工资还噌噌地涨。但是跨专业考研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尤其是门类相差很大的两个专业更是难上加难!但望而止步却大可不必!每年还是有不少成功案例摆在我们面前。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工科学长跨专业考设计学的上岸经历!上岸学长简介:学长本科就读一个“稀有的”工科专业,因专业限制,不得不进行艰苦的跨考之路。因本科专业和设计学专业稍有关系,所以学长就果断报考了艺术类的设计学。你以为学长的考研之路必定坎坷异常,但事实上并非如此。01跨考艺术学专业课部分学长的考研专业课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设计基础,也就是笔试答题部分;另一部分是快题设计,也就是手绘部分。其中,除手绘部分进行了近一年的训练(每周两次老师指导),其他所有科目仅用五个月集中学习就成功杀入复试。02了解所报专业的跨考要求跨考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了,你们报考之前一定要了解跨考院校的专业是否有加试,加试难度如何。了解过后,仔细思量一下是否能承受跨考的难度,再做下一步打算。例如,学长报考的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跨考生有加试要求,而且要求非常高。但对同级别院校以上的跨考生没有加试要求。所以,学长就被豁免加试了。03设计基础——笔试答题部分对于工科生来说,设计相关的一切知识都比较陌生。学长报考的专业笔试答题部分有设计师和设计基础。因为设计师的时间节点比较多,各个时期的人物风格等也比较多,所以复习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采用列表法或者轴线法进行学习。列表法能有效把各个时期的人物和风格特点轻松展现出来,而轴线法能把时间节点清晰地表现出来。核心手段还是要高频复习!刷书复习最少要进行三遍,第一遍是了解+梳理,第二遍是背诵知识点+做题。配合做题的目的是找到易考项,寻找答题技巧。然后进行第三遍刷书,并利用已总结的技巧进行刷题。04快题设计——手绘部分手绘部分是考研最重要的部分。学长本科专业会偶尔涉及到画图,所以在课外报考了画班,以增强一下手绘的基础技能。有了考研想法以后,就加大了手绘的课程学习。每周去课外画班二至三次,每周在家练几幅。当然,手绘老师也会提供考研的手绘经验。所以,跨考的伙伴们,一定要找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作为指路人。跨考的伙伴们,努力和技巧真的同等重要。专业知识不够,技巧来凑~最后,祝你们考研成功!我是向上好青年,干货都在字里行间!

许谦

2018年考研艺术设计初试402分只因为我做对了这些

当复试的最后老师念到我的名字的时候,终于心里的那块石头放了下来。真的很不容易。初试我考了402分,复试时候的分数也是第一名。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考研心得,希望能帮助到更多想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手绘:我想说这是我当时最放心的一块了,因为参加了集训班次,学姐学长们很照顾我,就一直告诉我我该做些什么,不应该焦虑。在集训的时候,学姐就把老师喜欢什么风格,老师酷爱的颜色,你怎么画会扣分,你怎么画才能拿高分,后期教我做考试模板,让我避免了考试画不完的这种尴尬的事情。让我醍醐灌顶,对于手绘能拿到135分这是学姐和我在共同努力之下才能成功。每天的讲评,让我慢慢知道了自己哪些方面需要加强,不断的磨合马克笔这个新产物,直到最后能很好的使用它。因为我报的是全程班,除了在集训画画外,剩下的时间都没有弄过画画,因为该画的该做的都已经做完了。反正整体的思路就是这个思路。临摹(大师的作品这类的)练习手上功夫---变形(将动物植物)合理抽象变形---配色(找到大师作品如星空、读书的女孩抽取颜色)---创作---制定考试模板---修改手绘素材的大师风格推荐理论:理论被我认为是最好拿分的一块,因为你不停的记忆,不要偷懒分数就不会低。在9月份之前考的是芦影的设计史和赵农的设计学概论,而在考纲出来后改成了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和尹定邦的设计学概论,瞬间一下子慌了,感觉之前的白背了。最后在学姐的安慰下,对比了下其实差不了多少。后面再国庆班和十一班集训的时候有个知识点串讲,让我省了很多过程。当时我也有模拟卷,就每过一段时间复习一下,做一套看下自己哪里还不行。最后的时候经常进行模考,把每一次都当成考试。我的整体思路就是框架——主体内容——细节,另一句话说就是先挂骨头在挂肉。不断的反复重复记忆,整理提纲,将易错易混的分出来,整理时间轴,在时间轴上画出各个运动和代表人物,最后总结一些答题的思路,提分的要点。再根据各个题型掐时间写,时间一过就下一题的考场模拟。英语:这是我最头疼的地方,对我这个4级都没有过的渣渣,考研能考70真的很不容易。前期的时候,我不断的重复朱伟的恋恋有词,然后手机上下载了一个扇贝背单词的软件,期间也尝试了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但是这个好像效果不好,最后就是真题阅读上英语一和二的单词+恋恋有词+扇贝的背单词的,语感差没事把阅读翻译成中文然后看参考书对比下看下差距不断改善。最后还是运气好,考前买了一个作文模板。政治:前期理清楚框架,马原真的比较难可以先早点听着去理解性的记忆。然后等5月份买来肖秀荣的1000题,然后不停的写对照自己的框架哪里记忆的不好。9月之后知识点应该已经过了一遍了,看下考纲有哪些新增的,强化记忆。然后把历年的真题写一下。看下自己的知识点有什么不能默写出来的,这类的。然后,后期被肖秀荣最后四套,然后最后几天在听听他的大题的音频版本。总结性的再说下,手绘一定要去集训这个比自己在家里胡乱练习省时又省力,对于考研来说时间就是分数,我想对应届的考研同学说,如果你现在学校里还有课还有作业、我当时是这样做的能不上课就不上、作业能复制省时完成的就不花更多时间在上面,老师点到让一个你最好的同学帮你说下你去厕所这类的,省出所有的时间给考研,你就会成功,去图书馆复习不要带手机,手机毒瘤太大不要说查资料,一天的东西全部堆积在一起,晚上回去再查。因为我宿舍很吵,所以我就每天背单词都是晚上回去带上耳机自己背,这样又不会被吵到又可以学习。还有理论的话如果参加集训,是有专门的老师给你整理需要记忆的地方,你需要的任务就是背诵、背诵、再背诵。比自己打开两本加起来800页的书无从下手的好。梳理一遍等于自己强化记忆一遍。英语很重要不管集训还是平时必须每天都弄,不管有多忙都得背单词,长期坚持下来才会有成效,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手绘理论分数都很高,但是就因为英语没有过线最后被刷了!!!一定要重视英语!!!!如果前期都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后期背政治的难度就很小了!!到时候就是复习复习、总结总结知识点就好了。最重要的一点,每天3餐都得正常,不要突然一天不吃饭然后去背书,一天突然不睡觉背书,这样毫无效率可言!早上不用太早起来,不要别人说什么5点6点起来你就跟风,找一个自己起来精神最好的时间。考研之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量,而在于每天定时定点不停的重复干一件事情。希望来年能看到你们的录取通知书!!!本来来自于:xumiao100,我们只是转载分享,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胡金铨

艺术设计考研,《世界现代设计史》应该怎么学习?

这两天重读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读完他写的前言,萌生一些新的感想,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的由来。关于设计史这门科目,可以说是国内诸多院校设计类专业的考研必考科目之一,并且常常还会辅以诸如设计概论、艺术设计概论等理论书目一起整合来考,有些学校放在初试考(如天津美院、四川美院),有些会放在复试考(如广州美院)。而在各大院校提供的关于这门科目的参考书也多有不同,湿兄一路来,看到的版本就有张夫也的《外国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设计简史》,梁梅版的《世界现代设计史》,朱明和荆雷版的《设计史》,等等,但应用最广、影响最深的当属王受之版本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在1983年,王受之还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的时,该书完成初稿,由于是基于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历程所写,当时书名还是《世界工业设计史略》。及至作者后来去到美国,经过整理和完善,在1993年才出版了比较完整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五年之后,于1999年作者又进行过一次修改完善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再版。我们现在看到的中青第二版,是2015年作者进行修订后重新出版的,也是目前最新的版本。这大概就是这本书的一个成长历程。但是为什么说,这本书目前是应用最广、影响最深的呢?首先,可以说国内第一个进行设计史理论研究的学者,就是王受之。做任何事情,第一和第二的概念虽然只相差一名,但其意义和价值却远远是第二不可比拟的,这是具有开拓性意义和价值的。王受之在这一领域起到的就是这样的作用。其次,由于其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丰富的经历和广阔的视野,加上他通俗易懂的叙事性写作风格,降低了读者的门槛,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使得流传更为便捷,早早就积累了庞大的读者群。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考核设计史的时候,就湿兄目前对国内高校的研究而言,命题人命题时的参考,王受之的这本《世界现代设计史》几乎是绕不开的。而考核的知识点,大同小异,也多是这本书的内容范畴。有些人看完其他作者的版本,可能会觉得比较好背,比如梁梅版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确实是,因为梁梅版更精简,考点更为明显,更适合当教材,也更适合应试,不像王受之东拉西扯说那么多“废话”,说了半天还不知道考点在哪里,更重要的是,王受之那本书A4大小的版面,将近500页,看都看死人啦!但湿兄觉得,早期如果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通读下这本书会更好,因为书中的素材案例更丰富,格局视野更广阔。读的时候,你会发现各种素材案例信手拈来、一气呵成,而不是生搬硬套一些素材和理论,读来发涩。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说到重点:到底设计史应该怎么学习呢?其实王受之这本书的前言就给了很好的答案,湿兄建议大家读这本书的时候,好好读读这篇前言,作者不单对这本书的由来作了详尽的描述,对整个设计史研究的发展历程也作了精练概括。前面我们提到,这本书最初是建立在工业设计史的研究基础上撰写的,后来才逐渐修改完善。但尽管如此,前言中作者还是强调了修订的几个基本原则,“第一点是比较集中地讨论工业设计史,使这本书更加接近一本工业产品设计史,弥补国内产品设计史的不足,同时也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阐述中兼顾现代建筑、平面设计方面的情况。”可能也是由于这一原则,有些服装或动画专业的同学,经常就有些不解,我学动画、服装的,怎么尽考些建筑、工业产品的知识呀?这其实不过是大家对设计认知的局限罢了。很多小伙伴在考研的时候,也常常问湿兄,说我本来学的某某专业,跨考某某专业行不行啊,也是这一认知局限的表现。前言中作者也提到,整个现代设计发展的背景,就是基于19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演进是分不开的,因此单纯以专业进行区分,这是非常片面的。美国设计大神雷蒙德·罗维早期的一些建筑师,比如柯布西耶、密斯也设计家具,美国设计大神雷蒙德·罗维更是牛逼,产品、建筑、服装、平面……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他不设计的。这也是当时社会背景,所赋予他们的才能展现的机会。所以,要学好这本书的内容,结合湿兄对该书前言的理解,我们可以总结如下几个要点:第一,该书是以工业产品的角度切入进行阐述的,要了解这样的一个前提;第二,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专业,应该结合整个时代背景去理解设计的发展;第三,作者在前言中也提到,这本书采用的是线性历史观的写作方法,结构上具有“通史式的阐述”性质,因此具有清晰的时间脉络特点,所以大家记忆的时候可以根据时间进行区分,根据时间框架去背记会比较清晰。第四,作者在前言中也罗列了很多设计史著作,讲述了这些作者对写作这本书的影响,触类旁通,如果想对整个设计史有更为全面和宏观的了解,也需要花点时间来延伸阅读,扩展自己的理论视野。以上就是湿兄重读该书前言的一些心得体会,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如有新的体会,还会跟大家分享。声明:文章原创,转载须征得作者许可,未经许可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