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202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正式出炉罗莉

2019-202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正式出炉

【点睛】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全面小康时期,居民对休闲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对高质量休闲产品和服务更加向往,对通过休闲提升幸福感更加渴望。一、2019-2020年中国休闲发展环境(一)经济发展:增长波动,恢复迅速2019-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环境变化,积极因素与面临挑战并存。第一,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不断显现,一系列引领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逐步形成。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第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提升,给经济发展目标造成挑战。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或“疫情”)成为影响公共卫生环境和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风险点,造成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活动迅速恢复。第三,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受到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影响,逆全球化等外部风险显著上升。对此,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9.09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6.1%;人均GDP为7.09万元,较2018年增长5.7%。根据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发布的《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经济在基准情形下预计增长1.2%左右,在乐观情形下预计增长2.0%左右。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简报》,2020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1.6%左右,乐观情形下预计增长2.2%左右,但2021年经济增长预计将大幅回升至7.9%左右。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亚洲发展展望报告》,2020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1.8%左右,2021年经济增长预计将大幅回升至7.4%左右。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受到疫情影响,增长有所波动,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形势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具有持久韧性。这集中表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效果持续释放,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进一步增强,并构成了新的消费增长点。从服务业的经济结构特征来看,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53.42万亿元,增长6.9%,占GDP的比重为53.9%,高于第二产业14.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2018年增长9.4%,营业利润增长5.4%。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1%、39.0%和5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36.8%和59.4%,较2018年分别变化-0.2、1.0和-0.7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合计贡献率创历史新高。从最终需求看,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7.8%、31.2%和11.0%,比2018年分别年变化-18.4、-1.2和2.4个百分点,分别拉动GDP增长3.5、1.9和0.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在疫情等特殊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表现有所波动,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增长预计将迅速恢复。在疫情防控要求下,短期来看,居民休闲的传统模式受到一定影响,休闲活动呈现出新的特征。与此同时,休闲对于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个人和和家庭对高品质休闲的追求持续扩大。一方面,传统休闲消费有望随着经济增长的趋势性复苏而逐渐恢复;另一方面,疫情防控要求所导致的休闲行为变化有可能常态化和稳定化发展,最终形成新的休闲市场需求和休闲消费模式。(二)社会发展:民生优先,政策有力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之年。收入分配水平的持续改善,既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中等收入群体的高品质休闲需要,也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休闲权利。其一,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同期经济增速,未来仍将可能保持这一态势。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2018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9244元,比2018年增长7.8%,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同期经济增速。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2018年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2018年增长9.6%。进入2020年以来,经济增长受到疫情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居民收入增长。公共部门采取消费券、现金补贴等形式保障收入和消费韧性。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预计未来收入增长恢复的基础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其二,财税政策力度加大,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国家税务总局于2020年6月初发布《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从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涉农产业发展、激发贫困地区创业就业活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加大扶贫捐赠等六大方面形成政策合力,有力保障了脱贫攻坚战夺取最终胜利。其三,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大限度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将针对就业重点群体的政策作为民生抓手。拓宽青年人就业渠道,扩大失业保障覆盖范围,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引导农民工返乡和就近就业,加大退伍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力度。其次,针对受疫情影响的重点地区出台倾斜性就业政策。例如,出台湖北高校就业创业“一帮一”行动,针对湖北高校及湖北籍毕业生给予求职创业补贴、开展专项招聘等。最后,降低职业准入门槛,扩大岗位容纳能力。对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以及护士执业资格、渔业船员资格、执业兽医资格、演出经纪人员资格、专利代理师资格等5项准入类职业资格,实施“先上岗、再考证”政策,尽可能扩大岗位容纳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从而对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幸福感的休闲产品和服务产生更高需求。尽管疫情风险在短期内有可能对居民收入的改善产生影响,但民生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政策空间。随着疫情影响得到控制,在分配政策、财税政策、就业政策、社保政策等的综合作用下,休闲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与强化。(三)消费市场:规模扩大,需求多元我国居民消费规模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服务性消费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连年上升。2019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63元,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28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27.6%,农村为30.0%。此外,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9886元,比2018年增长12.6%,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9%。在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中,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513元,同比增长12.89%。与2018年相比,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规模和消费占比均有所上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支柱,反映出休闲消费的地位日渐凸显,其重要性逐渐与食品、居住、通讯等刚性生活消费看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在休闲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居民的休闲活动选择也日趋多样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2020)”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休闲最常选择的活动类型从多到少依次为娱乐类休闲、社交类休闲、运动类休闲、旅游类休闲、竞技类休闲、培育类休闲、智力类休闲、创作类休闲和保健类休闲。(四)政策法规:响应及时,治理优化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体育总局等涉及休闲治理的主管部门,出台各类法规、政策、标准等,进一步完善了休闲制度和政策体系,促进了我国休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为推进休闲产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提供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文旅多产业多领域融合互通的休闲消费体系,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文化和旅游部修订印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提升休闲主体的权益保障、规范市场秩序。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将文化娱乐服务明确为医养结合机构应当提供的服务项目;国家卫健委等4部门公布《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为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国家体育总局等8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意见》,从丰富赛事活动、保障场地设施等角度进一步优化了体育休闲的制度保障;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名单》,针对市场产品创新、产业模式创新、消费机制创新等方面发挥引导和探索作用,预计将对体育休闲消费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面对疫情给休闲市场主体造成的冲击,以及疫情基本得以控制下的复产复工需要和卫生风险防控需要,主管部门及时响应,作出了积极应对。例如,文化和旅游部在疫情期间印发《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的通知》,帮助现金流紧张的休闲行业主体克服经营困境。在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着力落实群防群控,推动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屋租金压力的指导意见》,有利于休闲行业中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分散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压力。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积极推动旅游休闲、文化休闲、体育休闲等领域的复工复产工作。与中央和国家层面类似,地方层面的政策出台也呈现出常规行业治理和疫情应对并举的特征。例如,2019-2020年,北京市分别出台《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文化旅游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无障碍设施服务指南(试行)》《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从开放审批许可、完善扶持政策、支持重点项目、创新市场监督等多个角度促进休闲业发展。北京市还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提升疫情特殊环境下休闲业发展质量。(五)公共投入:经费增长,服务提质2019-2020年,文化体育传媒经费总量、文化事业费以及文化和旅游建设资金补助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为休闲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资金基础。2019年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的财政支出为4033亿元,同比增长14.5%;占财政支出的1.69%,比重比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1065.02亿元,比上年增加136.7亿元,增长14.7%;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76.07元,比上年增加9.54元,增长14.3%;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5%,比重比上年增长0.03个百分点。2019年,中央财政补助各地文化和旅游建设资金10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地方财政层面同样为文化、旅游、体育等休闲领域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例如,海南省公布了2020年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产业)第一批扶持项目(初核)名单,决定针对符合资金奖补条件的127个项目开展扶持,涉及资金9599.14万元。根据《海南省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产业)使用实施细则》,扶持类型包括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小镇、椰级乡村旅游点、智慧旅游景区奖励、贷款贴息等。截至2020年8月,山西省累计下达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82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涨近21%。2019年,江苏省共101个项目获批省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总额达9940万元。在公共服务方面,文化领域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切实推动落实各项公共服务领域重点改革任务。文化部门积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国家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中心;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展示新时代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最新成果。旅游领域启动《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和《城市旅游服务中心规范》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完善全国旅游厕所管理系统,上线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体育领域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开展《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实施效果评估和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研制工作,安排补助资金9.3亿元支持1323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大健康”领域继续推进普惠养老服务的供给增加,加快落实《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4亿元。(六)区域实践:消费提振,潜力释放从区域实践来看,一方面,休闲制度和政策普遍作出调整,以增强对于疫情特殊环境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休闲领域的创新规划和常规建设有序推进,为中长期休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一,为降低疫情影响,发挥消费对于经济的稳定器作用,多地出台弹性休假制度,鼓励休闲消费活动。例如,浙江省印发《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江西省印发《关于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的通知》,2020年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周末外出休闲度假。河北省印发《文化和旅游产业恢复振兴指导意见》,鼓励打造2.5天微度假旅游产品,做精“2.5天微度假”品牌。安徽省印发《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促进劳动节等假日旅游消费的通知》,提出各类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实施周末2.5天弹性作息制度。其二,规划和制度创新力度加大,进一步释放休闲发展潜力。例如,《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强调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建设弘扬中华文明的典范地区,强化古都风韵,最大限度留住历史印迹。该规划明确了11类保护对象,着力围绕老城历史文化保护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围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支持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集群,培育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支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七)市场创新:产品引导,技术赋能2019-2020年,数字经济和移动互联网普及以及疫情防控的特殊环境共同作用,带来了非接触式休闲、“云旅游”等休闲市场创新。从需求一侧看,出于疫情防控需要,电影院线等传统线下休闲形式受限,在优质数字内容的产品引导下,休闲需求在线上渠道充分释放,游戏、音乐、在线视频、在线阅读等成为个人和家庭在疫情期间的重要休闲选择。数据显示,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在线娱乐消费相比疫情爆发前出现井喷式增长,爱奇艺会员、芒果TV会员和腾讯视频会员环比分别增长1079%、708%和319%。春节期间,短视频应用“快手”的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77亿,同比往年增长了55.8%。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09亿,同比往年增长了58.9%。从供给一侧看,深耕线上的休闲市场主体继续扩大和巩固领先优势,产品形态以线下为主的传统休闲产业主体则积极实现转型,行业整体均十分重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AR/VR等技术手段为休闲产品赋能。例如,借助5G通讯在高清传输、低网络延迟方面的技术优势,各地纷纷开展以图文直播、视频直播、全景式虚拟展览和互动为主要形式的“云旅游”创新,同时与网络直播带货和新零售形成产业联动,对于疫情期间的休闲市场发挥了消费稳定器的作用。此外,在环境卫生风险提升的背景下,康养休闲和健身休闲需求得到进一步激发,健康码、线上预约、大数据管理等技术手段充分保障休闲业疫后有序复工复产。二、休闲相关产业特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全面小康时期,居民对休闲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对高质量休闲产品和服务更加向往,对通过休闲提升幸福感更加渴望。2019年以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休闲产业的渗透和赋能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主体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休闲领域的政策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文化、旅游、体育、“大健康”等产业共同支撑休闲高质量发展的多元格局进一步形成。(一)旅游休闲:供给组合发力,市场重心调整旅游是实现集中休闲和深度休闲的最重要形式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旅游对于居民高质量休闲的贡献更加凸显。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出境旅游人数1546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3%;入境旅游人数1453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总体来看,2019-2020年,旅游休闲发展呈现如下特征。其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深入,休闲的供给内涵更加丰富。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扩大休闲供给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供给结构的改善和供给质量的提升。2019-2020年,北京、天津、广东、陕西等地纷纷出台旨在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或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从丰富产品供给、完善公共服务、实现产业资源对接与合作等多个方面加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程。其二,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工作继续推进,为旅游休闲创新发挥示范作用。根据验收工作的实际经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供给体系内涵进一步拓展。2020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修订印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对旅游休闲供给体系的评价要求更为灵活务实,评价标准向智慧旅游等能够切实提升旅游休闲体验的方向加以倾斜。其三,夜间旅游成为旅游休闲新形态,有利于挖掘休闲消费潜力。在旅游休闲过程中,夜间经济是能够对餐饮、购物、文化演艺发挥综合推动作用的重要载体。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计划到2022年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其四,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推进顺利,助推可持续休闲发展。目前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推进顺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预计于2020年10月底前对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普达措、钱江源、南山等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任务完成情况和自然资源禀赋开展评估验收,2020年底将提出正式设立国家公园的建议名单。其五,公共卫生环境变化,旅游休闲市场存在结构调整空间。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初,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560万例,死亡病例接近85.3万例。一方面,全球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疫情防控情况不及国内;另一方面,参考“非典”时期旅游休闲市场的历史经验可知,疫情过后的需求复苏以短途游、境内游以及与康养休闲有关的市场活动为主。因此,旅游休闲市场存在结构调整空间,市场重心预计以国内旅游为主,入境游和出境游的复苏情况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二)文化休闲:发展更加均衡,线上表现突出文化休闲领域具有丰富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是满足多元化休闲需求的重要支柱。一方面,艺术表演等文化休闲传统产业的增长态势逐步趋于稳定,发展重点聚焦于提升文化休闲的普惠性和均衡性。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和休闲模式转变使线上文化休闲成为市场供需的新增长点。在用户规模和产品数量扩张的同时,政策体系和治理能力迅速跟进,精品化的行业引导保障了文化休闲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提升。其一,艺术表演等文化休闲传统产业增长放缓,而发展均衡性进一步提升。2019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96.80万场,比上年降低5.0%;国内观众12.3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6%;演出收入127.77亿元,降低16.1%。从乡村文化振兴的视角来看,2019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赴农村演出171.27万场,赴农村演出场次占总演出场次的57.7%;观看艺术表演的农村观众7.68亿人次。农村艺术表演市场继续占据整体艺术表演市场的重要份额,文化休闲发展的城乡差距明显收窄,农村地区的文化休闲短板得到有效弥补,发展均衡性不断增强。其二,线上文化休闲呈现供需两旺趋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从线上文化休闲活动的内容品类来看,网络直播的迅速发展最为引人瞩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0亿人,较2018年底增长1.6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62.0%。其中,2019年兴起并实现快速发展的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2.6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9.3%。网络直播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既是信息技术进步和休闲内容聚合的必然结果,也是疫情背景下休闲需求由线下向线上转移的特定反映。其三,文化休闲产品和服务品质提升,行业精品化趋势愈发凸显。截至2019年底,国家新闻出版署当年度发放的游戏版号控制在2000个以内,这一数字低于2017年的9368个,甚至低于2018年第一季度的发放数量。获批版号的作品均为平台得分较高的商业游戏或独立游戏,政策引导的精品化趋势明显。此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20年3月印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评审的通知》,对开展2020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传播工程作出主动部署。(三)体育休闲:国家战略支撑,产业融合发展,消费引导增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与全面小康时期相适应的体育休闲市场与治理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休闲需求成为新时代体育休闲发展的历史任务。对此,国家战略高度支持体育休闲发展,尤其重视对体育休闲消费的政策鼓励。目前,体育休闲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基础良好,体育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呈现融合发展态势。其一,体育强国建设进一步明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与全民健身、群众体育相关的体育休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在这一政策基调下,提升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建立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成为体育休闲领域的重点发展目标。与之相配套,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开展《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实施效果评估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研制工作,预计将对体育休闲发展形成新的政策利好。其二,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约2.66万亿元,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为10078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其中,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优势已经初步建立,增加值为6530亿元,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达到64.8%。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的增加值为3399亿元,占全部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7%。从体育产业的结构特征来看,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具有较为明显的融合发展趋势。例如,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在体育服务业中的规模占比最大,增加值为2327亿元,占全部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3.1%。其三,国家层面更加重视对体育休闲消费的政策鼓励,体育消费相关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改善和健康意识的觉醒,与体育健身相关的休闲消费有望成为未来体育休闲市场的增长新动能。2019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规范体育市场秩序、优化体育消费环境以及出台鼓励性消费政策作为刺激体育消费的主要政策抓手。2020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开展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并于同年9月公布了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名单。预计将推动体育消费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更好满足体育休闲需要提供助益。(四)生态休闲:供给质量显著提升,治理能力仍待增强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休闲的供给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特别是绿色休闲、生态休闲与扶贫事业相结合,取得了环境保护与休闲市场发展的双重红利。2019-2020年,农业农村部继续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共有248个村落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为乡村休闲旅游旅居业的改造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随着2019年以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有序推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高质量生态休闲资源的供给基础进一步夯实。与此同时,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态休闲供给质量的显著提升,生态休闲需求相应扩大。出于对自然风光的向往,自驾游、背包客等形式成为生态休闲主体的新选择。但是,一方面,过于分散的旅游休闲活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有可能对游客的生命健康形成威胁。例如,格尔木公安局于2020年9月发布《关于禁止从格尔木前往玉树州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探险、非法穿越等活动的通告》,管控未经备案赴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休闲活动。另一方面,休闲活动的开展也需要避免对较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何更好地平衡生态休闲需求与自然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需要生态休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进一步优化提升。三、休闲发展趋势与相关建议(一)发展趋势其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居民对休闲品质的要求显著提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扩大,消费者对精神文化生活和休闲需要的满足更加重视,对高品质休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意愿更加强烈。文化、旅游、体育等休闲产业均面临市场扩张和渠道下沉的良好发展契机,与此同时,缺乏品质内涵和差异化优势的休闲产品和服务将逐渐失去市场竞争优势。其二,由于技术进步和公共卫生环境的变化,线上休闲的发展优势将更加突出。5G通讯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大幅度改善了网络延迟,能够有效支撑数据密集型的休闲产品形态。人工智能使得语义交互等应用更加深入和自然,显著提升了休闲产品体验。大数据和云计算有助于实现精准营销推送,降低了休闲市场的交易成本。因此,在线游戏、平台社交、网络直播等休闲产品和服务的发展优势更加突出。此外,公共卫生环境的变化使非接触式休闲需求上升,从而在短期内又进一步巩固了线上休闲优势。其三,公共卫生环境的变化使针对“大健康”产业的休闲需求显著提升。公共卫生环境变化、卫生风险上升,使消费者更加注重包括健身、康养、生态体验在内的休闲需求,呈现“休闲+大健康”的产业机遇。在疫情影响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条件下,“休闲+大健康”领域的公共投入和政策引导增强,未来生态康养、露天健身、山地户外、休闲农业等休闲产品和服务有望在满足休闲需求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其四,休闲市场可能呈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特征。目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在疫苗和特效药尚未问世的情况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北美、拉丁美洲、南亚等地区的确诊病例快速增长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因此,旅游休闲的入境游和出境游市场、体育休闲的国际赛事组织等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其五,休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一方面,降低卫生风险要求减少集聚性休闲活动,因此电影院、博物馆、体育馆等休闲场所的复工复产进程较为审慎,在控制休闲人次、提升环境卫生质量等方面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政策和细则规定。另一方面,面对疫情防控造成的经济和就业压力,各地积极探索“地摊经济”等市场实践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休闲体验品质下降、城市治理成本上升等问题。当通过针对性的政策建设和引导,实现治理方式的目标平衡和综合统筹。(二)相关建议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小康时期,我国居民的休闲意识显著提升,收入增长带来休闲消费潜力的释放,休闲的时间保障进一步增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等进行的“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2020)”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对休闲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休闲时间有所增加。调查显示,41.6%的受访者认同挣钱比休闲更重要,68%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休闲是社会文明的标志,62.9%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在休闲上投入时间是值得的,60.8%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在休闲上花钱是值得的,70.4%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休闲在生活中必不可少,76.3%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休闲有益健康,69.3%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多参加休闲活动实际上能提高工作效率,76.2%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休闲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71.1%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休闲能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69%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参加休闲活动能结交更多朋友,73.6%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休闲活动能提供更多和家人在一起的机会,74.8%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通过休闲活动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73.9%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经常参加休闲活动能让家庭更幸福。当然,仍有21.7%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休闲就是游手好闲,25.5%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休闲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30.9%的受访者倾向于认同休闲就是吃喝玩乐、物质消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国民平均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为3.6小时,占全天时间的15%。这一数字相对于“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2013)”的调查结果,即休闲时间占全天时间的13%有所进步。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国民休闲的系统性制度安排,休闲时间配置还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未来要特别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加快建构系统的休闲制度和政策体系。通过对我国国民休闲正式制度加以梳理可知,现阶段休闲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涉及休闲的公共政策之间存在交叉、分散的现象,从而难于形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自《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出台以来,涉及休闲内容的具体政策在细节上推进较快,一定程度上覆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居民涌现的新兴休闲需求和休闲活动。但是,构建清晰、直接而系统的休闲制度,逐步形成独立的休闲制度体系,依然是完善休闲制度、推进休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务之急。对此,应当将针对休闲某一侧面的局部制度整合为集中度更高的专项制度,酝酿出台《国民休闲纲要》;将文化、旅游、体育、“大健康”等领域的间接制度转化为能够更好保障居民休闲权利的直接制度;将分属不同行政主管部门的分散制度加以归拢,以高质量休闲发展为主线,建立系统的休闲制度和政策体系。其二,进一步强化居民的休闲时间保障。一是要系统梳理休假制度,完善相关顶层设计。目前,居民的休闲时间利用过于倚重国家法定假日,不利于休闲活动的灵活安排,容易带来休闲体验下降和社会成本上升。二是要重视带薪年休假问题,落实主体责任和政策时间表。造成休闲时间向法定假日集中的重要原因在于,目前带薪年休假的执行情况难言理想,特别是雇主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此,应当着力攻克带薪年休假制度难以落实的症结问题,积极推动“2020年全面落实带薪年休假”的政策目标如期实现。三是要优化制度细节,在实践层面提供必要的司法解释和法律援助。例如,对带薪年休假的决定权问题,年休假与其他假期的折抵问题,以及农民工、零时工、按照计件工资获取报酬劳动者等群体的休假规定等问题加以细化。对于由休假待遇引发的劳动争议提供必要的司法解释和法律援助。四是要建立立体化的监督体系,特别是要重视工会在保障休闲权利上的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切实发挥其维护劳动者休闲权益的作用。其三,用好政策工具箱,通过政策组合加大对休闲行业的扶持力度。休闲是一个产业构成复杂的综合性行业,需要综合考虑文化、旅游、体育、餐饮、零售等行业的经济体量、就业规模及其在居民消费中的占比等因素,制定富有针对性的产业振兴政策,并通过设立行业振兴基金、财政专项拨款、金融贴息专项贷款等各种方式加大扶持力度。休闲业以中小企业和分散经营为主要特点。一方面,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周转能力有限,经营活动对短期现金流的依赖性强,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与行业头部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市场竞争力先天不足,更易成为市场需求波动的损失承受者,因此应当成为主要的政策帮扶对象。此外,市场复苏进程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公共卫生风险的实际变化有关,应当树立必要的长线思维和战略统筹意识。其四,化危为机,培育休闲消费新增长点。此前旅游休闲与数字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实践以OTA等线上延伸和休闲场景的智慧化为代表。以传统休闲体验为主、数字经济元素为辅是二者结合的主要形式。而公共卫生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休闲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一些新产品形态和新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反映了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趋势。在线导览、在线解说等在休闲领域得到普遍应用,特别是依托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营造的“非接触式”休闲体验领衔行业创新。有鉴于此,应当通过产业政策积极加以引导,推动行业持续开拓新的产品形态、服务方式、营销途径和商业模式,借助数字经济不断巩固和拓展休闲业加快复苏的市场基础。(作者:宋瑞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鳟鲂

2019休闲零食行业研究报告

本文来源于町芒研究院·END·关注我,给你更多好看!【盘点】2019中国食品行业六大热词!【盘点】“产品立本,创新谋变”,成就了2019十大热销力产品!【深度】解读火锅底料六大发展趋势新年新气象,娃哈哈、伊利、红牛等行业大佬2020年准备这么干!广告中有大“坨”牛肉的泡面来了,试试吗?每日坚果走势坚挺:三只松鼠官宣销量“破十亿”,洽洽也快了!专访丨香飘飘董事长蒋建琪:企业的存在不仅是赚钱,更应为人类贡献价值凡注明 “来源:XXX(非食评方)”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无意中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

酱肘子

这可能是目前最新最全的行业研究报告

最近我又亲手采集了2020年初到2020年9月最新一批行业研究报告,一共挑选汇总了接近1800份行业研究报告,大小为5.5G多一点。这是压缩包大小所有分享的报告,是截止目前日期为止最新最全的行业资讯与数据信息。在整理分类的时候,我已经按获取渠道、行业分类作为子目录名挨个分好类。主要渠道来源30多个、包括阿里研究院、CBNData、百度指数、360营销研究院等、新浪微博数据中心、以及艾媒、艾瑞、CNNIC等专业机构。2020年是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是大浪淘沙的一年,历史更替、行业变革。作为普通人的 我们,迷迷糊糊的看着朦朦胧胧的世界,或迷茫、或浮沉,我们再次来到一个决定命运的交叉口。这时候,知识和数据将为我们指引航向。如此精彩的内容,无私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有此需求的人,这也是我们社群的宗旨。先上几张截图大家感受一下费了我好大功夫现在2020年1月—2020年9月最新的行业研究报告总量接近1800份的珍贵数据全都分享给您同时我也会每天收集+更新相关数据如果您觉得这份资料对您有帮助希望获取完整的内容参考学习您可以关注+评论+转发然后私信:2020感谢您的支持!

鲁问

2020休闲食品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休闲食品俨然已经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为了帮助我国休闲食品企业更好的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将对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进行一次行业分析。1、 市场现状:发展潜力巨大美味的零食能减轻人的心理压力,并能帮助食用者缓解自身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因此爱人们得常生活中零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儿童。即使在深受经济危机的这几年里,休闲食品收到的冲击依然很小,国人对休闲食品的需求也呈现出不减反增的势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及旅游业的兴盛,我国休闲食品市场需求量呈持续增长势头,食品品种逐渐多样化。近几年,我国休闲食品市场每年市场规模正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消费市场也在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人们消费水平、购买能力的不断提高,休闲食品市场仍将会以很快的速度增长,预示着我国休闲食品企业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 区域板块效应明显休闲食品的生产原料大多了来自农产品与农业资源紧密相连,而中国疆域辽阔,农业资源东西南北的差异巨大。不同的地域有着截然不同的农业资源,产业集中度较高,由此形成了众多势独特的休闲食品区域,引领中国休闲食品的发展潮流。目前,我国各地休闲食品市场已经开始迅速发展,如福建军团、安徽炒货军团、湖南麻辣食品、河南速冻食品等一大批很好的休闲食品企业。下表是休闲食品的区域分布特征:3、种类细化和口味化趋势日趋明显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原来以温饱型为主体的休闲食品消费格局,正在向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甚至功能型的方向转化。尤其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休闲类食品市场开始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休闲食品大致可分为八大类,即谷物膨化类、油炸果仁类、油炸薯类、油炸谷物类、非油炸果仁类、糖食类、肉禽鱼类、干制蔬果类。其中,糖果、蜜饯、膨化、谷物类是休闲食品行业起步早,也是发展为成熟的品类,已经形成了强势的良心品牌梯队。除此之外,手撕牛肉、豆干、瓜子、米饼、馍片、锅巴、卤肉等传统风味小吃经过企业不断创新,再加上营销思路上的改进,已然成为新兴的休闲食品市场。休闲食品二、目标人群的细分及相应休闲食品特征目前,国内休闲食品的消费人群的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年龄上看,休闲食品的消费人群能明显地区分出三类:18岁以内青少年及儿童、青年人、老年人。目前,消费主体已经由原来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拓展到以年轻成人为主,其中少年儿童,青年人中的女性消费者更是已上升为当前休闲食品的主流消费者。从性别上看,15-34岁年轻女性仍是引导时尚食品消费的主流群体。从职业类别上看,目标消费者多为在读学生或办公室白领。从家庭结构来看,各种休闲食品的热衷消费家庭主力是有12岁以下小孩的家庭,消费占比为41%;而普通中高收入家庭(有孩子,但孩子尚未独立的家庭)和空巢期家庭(即孩子已独立,老人自己构成的家庭)则占到了一半。根据上述对休闲食品目标人群的细分,休闲食品生产厂家未来很可能根据目标客户的不同性别、职业类别、年龄等不同变量进行市场细分,并设计生产出有针对性的产品系列和推广方案。(1)儿童休闲食品突出“童趣”特点青少年儿童属于纯粹的消费群体,在食品选择上则基本是从自身的主观意愿出发,不达目的不罢休,在多数情况下父母也会妥协。这类人群大的特点是对新奇的、刺激性的东西特别感兴趣,而且乐于、勇于尝试,而对“健康”则没有任何概念,从来不在乎是不是对健康不利,尤其对奇形怪状或者卡通元素特别感兴趣。这一目标人群的产品注重产品的视觉冲击,如小熊饼干、如好多鱼、鬼脸嘟嘟、奥利奥等,要么是形状可爱,要么是名字怪异,抑或者是充满童趣的吃法。除此之外,儿童类休闲食品在促销上,可以适当赠送卡通玩具,尤其是经典形象更受青少年欢迎,如白雪公主、变形金刚等,这对目标消费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一旦挑拨起孩子的欲望,父母基本很难拒绝。(2)青年休闲食品的品牌营销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是一个被“品牌概念”熏陶长大的消费群体。他们不会花过多的时间去挑选,所以他们更讲究品牌,更在意包装精致,对价格不是太敏感。同时,这类人群已基本形成饮食“健康”观念,所以对于零食类的食品不会像儿童一样来者不拒,而会有一个基本的筛选,像糖果、巧克力、薯片、膨化食品等高热量的东西,他们会有选择地消费。这就要求休闲食品企业应该及时了解并抓住目标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特殊的消费需求,更加注意品牌形象的塑造、强调营养搭配的合理性和产品自身品质的提升,以满足此类人的独特需求。(3)老年休闲食品的适用性相对于前两者刺激性、美观性的要求外,老年人就守旧许多。老年人口味上更单一,形式上更实用,更喜欢酥软的东西,传统、中式食品更让他们青睐,如稻香村糕点,如各种现场烘焙蛋糕、酥饼等。而且老年人也有他们特殊的营养需求,针对他们的产品也可以进行功能细分。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三、休闲食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休闲食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料价格攀升,成本增加,新一轮洗牌的风险和食品安全问题。20多年,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姜你军”,中国农产品价格呈现出了迅猛的增长势头。很多传统的农产品价格涨幅超过了历史新高,这直接影响了依托农产品资源的食品制造业的发展,使得中国食品制造产业面临空前的成本压力以及涨价带来的销售压力。另外,随着农业产业化及品牌化的来临,加上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将驱动中国休闲食品的品牌化发展。休闲食品企业必将面临新一轮的行业洗牌,那些没有品牌影响力和独特势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出局。这两年来中国持续不断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产生,也为休闲食品企业敲响了警钟。国家严格的食品生产要求及规范,将使得很多中小型休闲食品企业面临新的生存危机。各个休闲食品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力度,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形象和消费者的认可度,这对食品生产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休闲食品行业四、 休闲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休闲食品行业各品牌之间已经突破了原先在价格和种类之间单一的竞争界限,正向品牌、形象、口味、健康、促销、渠道等多层次、全方位的领域发展。产品越来越注重健康和营养,原来以温饱型为主体的休闲食品消费格局,逐渐向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甚至功能型的方向转化。1、口味创新是休闲食品发展的一定趋势口味创新是品牌创新的很好要素。消费者不会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买单,如果一款产品的口味不好,难以满足消费消费者的需求的话,企业再怎么推广宣传都难见效果,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只有紧跟市场需求的发展步伐,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喜好,适时开发新口味的产品,才能使企业产品立于不败之地。在口味创新方面,“洽洽瓜子”做得很成功。当年,当众多炒货企业还热衷于传统的炒制工艺时,洽洽却在默默地研究如何既能保持香瓜子香脆的口感特性,又能使消费者吃了不上火乃至不脏手的香瓜子,之后口味独特的煮制瓜子便出现了。这不仅是洽洽在瓜子口味和技术上的创新,更是整个炒货行业在瓜子工艺上的一大突破,满足了消费者对瓜子香脆、卫生、不上火的多个需求,使洽洽在短短几年内便发展成为瓜子的很好品牌。区域性口味改良也是未来食品企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特色口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为了迎合不同地域消费者的不同口感偏好,休闲食品企业可将在某地区销售都好的具有特色口味的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良,然后推向全国市场,以适应大众人群的口味特性。如“重庆特色休闲食品”、“休闲豆干”等产品的风行,都是对产品进行区域性口味改良的结果。2、产品包装的发展趋势为了迎合消费者不同场合的消费需要,各个休闲食品厂家应该对消费者的消费目的进行差异化细分,并据此设计出不同规格的产品包装。如针对个人消费的小包装、针对情侣的浪漫包装、可供多人分享的大包装和赠送他人的礼品装等。尤其是配合独立小包装在内的组合包,既可满足分享需要,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和卫生方面的期望,同时还可兼顾不同口味。如手撕牛肉就在行业内率先推出牛皮纸袋和布袋包装,外观新颖、实用性强,不仅获得国家专利,而且环保、精美,受到了高端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在树立手撕牛肉品牌形象方面作用巨大。德芙巧克力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包装多样化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已成功推出了碗装、礼盒装、分享装和散装等多款精美包装,大限度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德芙巧克力的现实需求,同时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利润。3、营销模式的发展趋势休闲食品不是生活必需品,这就要求休闲食品本身能有效吸引到目标消费者的关注,并在其心目中产生足够的影响力,才有可能实现终的成功销售。休闲食品厂家大多注重明星代言推广,期望借助明星的知名度和号召力来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在明星影响力的带动下快速提升产品知名度,强化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成功引领休闲食品消费的风潮。如“可比克”请出周杰伦代言的薯片,引发其歌迷大肆追捧,而“盼昐法式小面包”则请出蒋雯丽代言,将“法式小面包,还是盼盼好”进行了完美演绎。众多明星代言休闲食品,为休闲食品的推广铺垫道路。休闲食品店五、市场结构的变化趋势。由于食品行业已经进入基本竞争阶段,企业利润日趋平均化,行业整合、市场细分即将完成。因此,休闲食品企业必须抓住机遇,扬长避短,通过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通过各种经营战略,走出一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市场竞争方面来说,中国休闲食品的竞争,随着进口食品的日益增多,食品企业未来不仅会与行业内企业进行竞争,而且在高端市场将面临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从消费者结构来看,未来休闲食品的消费者细分程度将越来越高。比如说低龄化、白领化、人群特殊化等将越来越突出,针对儿童、白领、中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开发的产品,将越来越多,消费人群的跨度将越来越大。而食品企业的产品发展也将越来越专业化、个性化、高端化。休闲食品xiaofei六、 休闲食品行业未来发展战略展望休闲食品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由于食品行业已经进入基本竞争阶段,企业利润日趋平均化,行业整合、市场细分完成在即,企业间的竞争力度日趋激烈。食品企业将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呢?实施差异化战略将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休闲食品企业应抓住机会跳出产品同质化的圈子,实施差异化战略,将自己的产品贴上独一无二的标签,用差异化特征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用产品的内在越性将消费者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新产品、建设品牌和拓展市场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产品专业化战略也是很必要的。在未来百家争鸣的竞争环境下,尤其是进口食品充斥食品市场的环境下,要做到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到一个方面的好成为标杆 。比如专门做儿童休闲食品,并且将这一项在健康、口味、包装等方面做到很好,做到比别的企业都更专业。如此,既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能利用人们相信专家的心理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实施市场定位策略是同进口产品竞争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企业获得更加丰厚的经济利润,本土企业可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适时调整产品的市场定位,将目光投向中高端市场,以期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在国内休闲食品行业中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在高端市场几乎还是空白。此时企业若是积极创新,开发高端的产品进军高端市场将会更加有势。在安全问题频出的食品行业,异军突起的高端品牌将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也更容易进行营销和推广,并且在进口食品数量剧增的情况下,收到的影响也更小。

爱之

伽马数据与AppLovin发布《超休闲游戏市场研究报告》

中新网10月26日电 10月26日,伽马数据与AppLovin联合发布了《2018-2019年休闲游戏市场机会研究报告》,对休闲游戏的市场状况、发展机遇以及商业化模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根据报告统计,中国超休闲游戏市场还处于起步状态,目前市场规模已达86.7亿元,用户量突破4亿且商业潜力巨大。从海外市场来看,多款超休闲游戏下载量达到数亿次,并具备了成熟的变现模式与体系。以可试玩游戏和视频游戏为代表的广告形式将成为超游戏开发者变现和获得高收入的主要途径。报告预测,国内超休闲游戏广告变现有数十亿元的增长空间。未来,国内移动游戏广告变现模式的发展程度也有望达到海外市场的水平,崛起可期。中国休闲游戏用户规模突破4亿,每年具备数十亿增长空间预计2018年底,国内移动休闲游戏用户规模将达到4.01亿人,占移动游戏总用户比例66.4%。目前,国内移动休闲游戏获取收入的主要模式以内购为主。休闲游戏用户体量具备商业化潜力,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近年来重度化游戏透支用户,其道具收费模式利用用户心理及情感,通过战斗力提升、时装系统、抽奖系统等套路化方式刺激用户消费,非付费用户游戏体验受到影响,免费游戏用户越来越倾向于寻求真正免费且不影响游戏核心玩法的乐趣。以广告模式实现变现的休闲游戏尤其是超休闲游戏正好满足这一要求,有望迎来快速发展。从海外市场来看,游戏类App广告变现已成为其主要的变现模式之一,并占据休闲游戏收入份额的46%。除了轻度休闲游戏广告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外,超休闲游戏的发力成为了海外游戏市场广告模式收入占比较高的重要原因。海外多款超休闲游戏下载量达到数亿次,并具备了成熟的变现模式与体系,并通过广告为开发者带来了较高的收入。未来,国内移动游戏广告变现模式的发展程度也有望达到海外市场的水平,这也将为以广告收入为主的超休闲游戏在国内带来可观的市场前景。据伽马数据预测,未来国内休闲游戏的广告收入每年将具备数十亿元的增长空间。全球移动广告收入约500亿美元,超休闲游戏出海迎来机会移动广告市场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增长较快的广告细分市场之一。2017年其全球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而超休闲游戏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广告植入场景之一,未来也将进一步分享这一市场红利。对于国内游戏企业来说,这也将成为其打开海外游戏市场的新方向。2018年上半年国内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增速为16%,这同样也为中国超休闲游戏的出海奠定了基础。借助广告模式,中国游戏企业将能够拓展新的领域从而带动海外收入的增长。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产品《恋爱球球》《点线交织》等超休闲游戏也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证明了这一品类出海的潜力。视频广告和可试玩广告将成为超休闲游戏最主要的变现形式调研数据显示,目前移动应用开发商最感兴趣的变现模式为可试玩广告和插播视频广告。其中可试玩广告是近年刚兴起的广告形式,但相比于其他数字营销广告形式具备了较高的用户留存率和游戏付费率,这也使其受到了移动游戏广告主的认可。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可试玩广告在未来将具备较高的发展潜力,这也是超休闲游戏下一步重点探索的广告变现模式。目前在超休闲游戏的商业化过程中,分为开发商/发行商主导型、渠道主导型,平台主导型。平台主导模式已展现出一定优势,具备全球资源加持,门槛也较低,能为更多开发者提供服务,并拥有更高的专业性。在平台主导模式中,超休闲游戏既是广告主同样也是流量主,以广告平台为核心,实现交叉推广。与此同时,广告平台还通过向其他流量主采买流量,以及对广告主出售超休闲游戏流量的方式,实现超休闲游戏流量变现,并发展自身生态。目前国内进入存量用户阶段,需要全球市场提供更庞大的用户数量,为更多游戏类型提供发展机会。而主流广告平台业务覆盖了全球多个主要地区,全球化推广能力显著。此外,其在全球范围内积累的商业化经验和资源也将为开发者提供帮助。对于超休闲游戏来说,不同国家的交叉推广及资源置换都能有效促进应用开发者与广告主的收益,带来多元化的广告填充。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国内开发者也更认可全球化广告平台,因为其具备更强的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能力,品牌信誉度也更高,从而赢得了开发者的信任。同时,广告平台跟广告主和开发者均有合作,具备广告资源和全球性的流量优势,两者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以AppLovin为例,其SDK覆盖约10万个移动应用程序,每天带来500亿次广告请求,每日活跃用户数超3亿,这一全球范围内积累的资源也帮助其每年为游戏企业提供超10亿次安装。全本报告主要包括:中国移动游戏市场状况:市场环境休闲游戏定义移动休闲游戏市场状况:用户销售收入移动休闲游戏市场发展趋势移动休闲游戏市场状况:变现模式移动休闲游戏市场开发者机会超休闲游戏发展综述超休闲游戏市场空间分析流量变现优势分析流量变现分析——广告格式广告格式分析——视频广告商业化分析流量变现分析流量变现模式分析——广告平台广告平台优势分析流量变现模式分析——产品产品分析本次报告由伽马数据和AppLovin联合发布。AppLovin是移动营销领域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总部位于硅谷,为全球移动游戏开发者提供用户获取、流量变现和发行服务。目前,AppLovin平台每天处理的广告需求超过600-700亿次,触及到全球移动设备高达20亿次。伽马数据作为《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的独家制作方,是中国最权威的游戏及电竞研究机构。其数据历年在中国游戏产业年会、Chinajoy高峰论坛上由政府领导发布。其观点被大量引用于媒体、券商分析报告、游戏公司发布会,甚至游戏公司的上市招股书、说明书中。

僧朗

2018年中国休闲移动游戏行业报告

本报告以休闲移动游戏为主要研究对象,描述分析休闲移动游戏的产品特征和市场规模,归纳总结了休闲移动游戏的用户画像,并对休闲移动类游戏泛IP化及品牌化发展、未来趋向进行了探索。主要内容:1.2017年中国休闲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52.9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长率相较2016年有所下降。2.休闲移动游戏的准入门槛较低且产品生命周期较长是相关产品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优势。3.游戏买断费、游戏内购费及广告收入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三类休闲移动游戏核心商业模式。4.休闲移动游戏用户中女性占比高达42.6%,30岁以上用户高达37.9%,用户分布十分广泛。一、休闲移动游戏行业简介休闲移动游戏细分类型分析报告主要针对八种休闲移动游戏细分类型进行分析报告中所概括的休闲移动游戏类型主要包括:IO类、塔防类、消除类、跑酷类、音乐类、放置类、解密益智类及模拟经营类在内的八种游戏类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棋牌类”游戏具有较独特的用户与产品特性,因此本次报告未将棋牌类游戏归入休闲类游戏进行研究。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中国休闲移动游戏发展历程浅析休闲移动游戏是移动游戏市场中历史最为悠久的细分类型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中国休闲移动游戏产业链图谱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2014-2018年休闲移动游戏市场规模2017年中国休闲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突破250亿元2017年中国休闲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52.9亿元,同比增长11.4%。休闲移动游戏市场占整体移动游戏市场份额的17.0%。在经历了15、16年由IO类游戏主导的市场高速成长期后, 2017年起休闲移动游戏市场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其中移动游戏整体市场增速的放缓,及休闲移动游戏市场面临创新瓶颈是导致市场增长放缓的两大核心原因。首先,自2016年起随着市场人口红利的快速消耗,整体移动游戏市场增速开始放缓。而移动游戏市场大盘增速的放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休闲移动游戏市场的发展。其次,休闲移动游戏本身市场面临创新瓶颈,尤其是在2017年年中,市场中的新兴优质产品十分稀缺,最终导致休闲移动游戏市场整体竞争力及用户粘性的下降。若未来能够有优质新品游戏陆续推出,整体市场增速仍将有望迎来反弹。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二、休闲移动游戏用户特点分析休闲移动游戏用户基础画像用户整体女性占比高,且年龄分布相对广泛从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到,相比于整体游戏市场中高达75.9%的男性玩家比例。受益于游相对较低的戏门槛,休闲移动游戏用户的女性占比明显更高。此外,在年龄分布上休闲移动游戏用户相较于MOBA、FPS等硬核游戏市场而言其用户年龄分布也更为分散,市场中不仅有大量(23.7%)22岁以下的学龄段用户,更是有高达37.9%的30岁以上用户。广泛的用户年龄段分布帮助整个市场在内容选题及玩法设定上都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用户游戏时长及频次分析玩家多为“老司机”,但整体游戏频次较低中国休闲移动游戏用户中有高达84.8%的用户接触移动游戏的时长超过1年,其中更是有56.6%的用户是玩移动游戏已超过3年的“老司机”。这也表示着整体休闲移动玩家已经具有较好的游戏市场教育。游戏频次方面,市场上仅35%的用户表示自己每天都会玩休闲移动游戏,市场整体用户游戏频次较低。当然这也与休闲游戏市场定位及游戏设计普遍偏轻度有着紧密的关系。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用户付费行为分析用户整体付费率与付费金额均低于竞技类移动游戏用户在用户付费行为方面,将国内休闲移动用户的整体付费率及玩家年均付费金额与竞技类游戏用户做直接对比后可以发现:休闲移动用户无论是在整体付费率还是在人均付费额度上的表现都要弱于竞技类移动游戏用户。休闲游戏由于整体游戏设计偏轻度,游戏中不会有太多且复杂的玩家间游戏数据的直接对比。因此,整体市场用户的消费意愿会更趋于理性。此外,与竞技类移动游戏相比,休闲移动游戏内的付费点及付费服务的投放量也会相对更少。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之下,形成了整体休闲移动游戏市场付费用户及付费总金额相对较少的现状。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休闲移动游戏产品竞品优势分析低门槛、强满足感与高质量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吸引用户玩休闲移动游戏的三大主要因素是较低的游戏门槛、较大的满足感及较高的游戏品质。其中,有超过半数的玩家都认为“随时随地都能玩”与“游戏简单易上手”是让他们坚持玩休闲移动游戏的最主要因素。可见,产品的低门槛化已逐渐成为了休闲类移动游戏的核心产品特色与主要竞争优势。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三、休闲移动游戏企业案例分析休闲移动游戏企业案例 - 腾讯游戏腾讯是目前在国内休闲移动游戏领域布局最为广泛的企业腾讯游戏是目前国内在休闲移动游戏市场中产品布局最为丰富的游戏企业。凭借自身过硬的研发实力及强大的内容分发实力,腾讯先后发行或代理发行了诸如《天天酷跑》、《糖果传奇》及《奇迹暖暖》等多个爆款休闲移动游戏,并由此建立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休闲移动电竞方面,受限于旗下早期休闲移动游戏整体电竞契合度较低,腾讯仅为《天天酷跑》一款游戏设置了TGA分赛事及“天天酷跑超级联赛”专项赛事。相信未来,随着腾讯逐渐加快在休闲竞技类游戏中的布局,腾讯会在休闲移动电竞领域有所突破。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休闲移动游戏企业案例 - 巨人网络精品化是巨人网络在休闲移动游戏领域的核心发展战略《球球大作战》是目前巨人网络在休闲移动游戏领域的核心布局产品,也是目前国内众多休闲移动电竞游戏中游戏及赛事综合影响力最强的游戏产品之一。可以认为巨人网络在休闲移动游戏领域的布局是以精品化战略为核心的,这与腾讯游戏多产品化的布局战略有着较大的区别。精品化的产品布局辅以高效化的市场运作以及专业且多层级化的赛事布局,巨人网络集合了公司内外大量的优质资源帮助《球球大作战》在短期内取得了快速成长,并保持了长期且稳定的增长趋势。叠纸网络是专注于布局女性向休闲移动游戏市场的游戏研发商。自公司成立以来,已创作了“暖暖”及“恋与制作人”两款优质的系列产品,相关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用户数已过千万。产品运营方面,叠纸网络选择依靠当地市场中的优秀运营商来代理运营旗下产品。中国大陆的腾讯游戏、猎豹移动(原金山网络),台湾地区的Netmarble,韩国的Pati Games以及泰国的360Mobi等都与叠纸网络有着深入的合作。而叠纸网络这样依靠代理运营的模式,也是当下市场中中小规模游戏研发商会经常使用的游戏运营方法。休闲移动游戏竞技化发展前瞻休闲移动游戏竞技化发展是响应市场发展诉求的大势所趋随着4G、Wifi等移动端互联网及移动游戏直播平台的高速发展,整体移动游戏市场对联网类、强联动类及具有高观赏性的游戏类型普遍具有较高的关注度。此外,具有游戏战绩异步交互特性的休闲小游戏《跳一跳》在微信小程序平台的成功,更是应证了休闲移动游戏用户同样对游戏中数据、战绩的对比拥有一定的偏好。而“休闲竞技类游戏”恰恰能够满足用户对游戏联网性、数据对比性及游戏观赏性上的各项诉求。由此可见,休闲移动游戏的竞技化发展将是整体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下图中将八类目前市场中主流的休闲移动游戏类型,依据竞技化发展潜力及当前电竞发展规模进行划分。可以发现,IO类、消除类、跑酷类及音乐类四类休闲移动游戏,是目前市场中相对更具有竞技化发展潜力的游戏类型。其中IO类游戏在《球球大作战》等头部游戏的带领下,目前不仅在游戏玩法的竞技化发展潜力中处于领先位置,在整体电竞市场的规模上同样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未来,随着休闲移动游戏竞技化的不断推进,整体市场的赛事规模及电竞热度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值得期待。仅2017年一年间,《球球大作战》就举办了9场重量级电竞赛事。其中不仅有BPL、BGF及塔坦杯等极具观赏性的职业赛事,更有推崇全民参与的城市挑战赛、线上公开赛等赛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巨人网络官方所主办的赛事外,还可以看到香蕉嘉年华、CEST、CMEG等第三方赛事平台也先后将《球球大作战》列入赛事名单,可见整个市场对《球球大作战》产品在休闲移动电竞领域的发展现状十分认可。此外,从塔坦杯、BPL等职业联赛中也可以看到,目前《球球大作战》项目中几支头部游戏战队的职业化发展已趋于成熟,战队整体在签约机制、运营理念等方面均已接近传统电竞战队的标准。休闲移动游戏泛IP化及品牌化发展前瞻游戏已成为整个文娱市场泛IP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2016年改编自知名游戏作品《魔兽世界》的大电影上线,在中国地区斩获2.21亿美元票房。游戏原生IP的泛IP化发展价值逐渐得以体现。可以说以游戏、影视、文学及动漫为主心骨的泛娱乐市场已经进入了IP化发展的快车道。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休闲移动游戏作为一个拥有大量适合多年龄段且较成熟的原生IP的市场,必将在未来走向泛IP化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影游联动、文游联动还是漫游联动,休闲移动游戏市场均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开发前景。“暖暖系列”与“球球大作战”是目前国内休闲移动游戏市场中泛IP化及品牌化发展较为成功的两款游戏产品。从两款产品目前的品牌化运营布局中不难发现,整体市场已逐渐突破了以品牌合作及简单的游戏衍生品销售为主的传统品牌发展战略。转而在电视剧、线下体验馆、音乐MV及直播综艺等领域开始尝试以游戏原生IP为核心的泛IP化的品牌拓展。休闲移动游戏产品发展趋势预测电竞化及弱社交化将成为未来产品两大核心发展趋势未来的休闲移动游戏产品除了会进一步尝试在玩法及题材上实现突破外,更多地会尝试在移动电竞及游戏社交方面实现突破。电竞化发展能够帮助一部分休闲移动游戏更好地融入游戏直播文化,并吸引到部分核心游戏用户进入市场。而弱社交化的发展则是为更多的泛游戏用户提供一个稳定的交互平台,以满足市场中最基础的游戏社交诉求。运营发展趋势方面,游戏联运、跨界合作及泛IP化发展将成为整个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总体而言,随着国内头部休闲移动游戏的用户规模及市场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相关产品会拥有更好的市场合作及品牌拓展机会。通过游戏联运达成用户导流,突破用户瓶颈;通过跨界营销增加品牌曝光度,提升游戏知名度;通过泛IP化发展,打造品牌形象并深入用户市场,最终实现对不同细分娱乐市场用户的转化。未来的休闲移动游戏运营将会更多地依靠泛IP化发展及品牌发展尝试市场的拓展。

厚生

《休闲绿皮书: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发布

2019年8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休闲绿皮书: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休闲绿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表示,休闲在个体生活、家庭关系、社会活动和经济构成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休闲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公共政策、民生要务的高度。绿皮书总报告指出,2018~2019年,旅游休闲发展呈现四大特征。其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旅游休闲品质不断提升。2019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针对景区、酒店、旅行社、线上旅游服务平台等行业主体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游客休闲体验,实现旅游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二,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深入,休闲的文化内涵逐渐增强。在旅游演艺市场发展之初,游客的休闲需求较易通过新颖技术的体验和感官方面的刺激得以满足,景区和企业对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尚未投入足够的关注。但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休闲市场的迅速发展,游客对于高质量休闲的需求被不断激发,如果不能深入挖掘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很难真正打动人心并有效传播当地文化。2019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引导市场供给形式多样、持续创新的旅游演艺产品和服务,为丰富游客生活、满足休闲需求、传播地方文化提供多元化渠道。其三,全域旅游示范区进入验收阶段,旅游休闲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2019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进一步从制度层面规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认定和管理工作。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旨在充分发挥行业头部主体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把旅游发展实践中的工作方式、具体做法总结成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标准化经验,从而有利于凸显休闲服务的综合吸引力。其四,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成为热点。2018年《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的出台,对于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一轮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评定工作完成,对于推动休闲度假空间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人们享有休闲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休闲看似每个个体和家庭的自我选择,但实际上,它并非纯粹的个体现象和私人事务。发展休闲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性和国家战略性,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绿皮书尝试从政策、产业、区域、市场等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围绕文化休闲、旅游休闲、体育休闲、休闲农业、徒步运动、健康旅游、休闲城市、互联网发展与休闲行为、电影产业、户外无动力乐园、在线音乐等议题进行广泛探讨,同时针对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上海、杭州、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的休闲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从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空间尺度透视和展望中国休闲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万人谋之

增强体验感念好“好玩、玩好”旅游经——《2020中国休闲产业发展趋势报告》解读

增强体验感念好“好玩、玩好”旅游经——《2020中国休闲产业发展趋势报告》解读9月23日,在我市举行的2020中国休闲度假大会发布了《2020中国休闲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报告》指出,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休闲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从长远看,作为美好生活“新刚需”的休闲度假不会因疫情冲击而衰退,反而会在疫情之下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中国休闲产业将出现哪些趋势性变化?休闲产业发展如何摆脱困局实现突破?大会期间,与会嘉宾对休闲产业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与路径进行了分析。参会嘉宾听取专家发言。 李四海摄趋势休闲度假成美好生活新追求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给快速增长的休闲消费造成了巨大影响。随着我国常态化防控措施的贯彻,以及民众恐慌心理的缓解,休闲消费逐步恢复并开启反弹。 《报告》显示,尽管疫情影响深远,但是支撑旅游消费在内的休闲消费的有利因素依然存在。预计2020年下半年休闲消费将开始恢复式反弹,大体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在2021年将开启回补式反弹和振兴式反弹,整体消费水平将超过2019年。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资源利用处二级调研员张夕宽指出,如今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旅游行业正在加速恢复,高质量将成为旅游业发展主旋律,大众出游也更加注重公共卫生环境,景区限量、预约、错峰成为旅游业运营的基本性要求,大空间、重体验、慢生活休闲度假必将成为更多民众的选择。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随着弹性作息、黄金周、带薪休假等制度优化落实,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政策帮助休闲企业渡过难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休闲标准的推广实施等,将为休闲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宝春指出,旅游业是极富韧性的综合性产业,此次疫情没有改变人们对旅游的热爱,反而催生了旅游新模式、新需求。休闲度假产业应借此时机,提升人们对休闲旅游的认知和意识、激发市场活力。路径围绕“好玩、玩好”增强体验感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认为,休闲度假作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从中国老百姓的“调味盐”变成日常生活的“刚需”。“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有利于丰富中国旅游业的类型,有利于增加中国旅游业的效益,有利于提高中国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是实现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少参会嘉宾及旅游行业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休闲度假要打好融合牌,完善服务链条,增强体验感,归根结底是要体现“好玩、玩好”。 首旅集团副总裁、北京首寰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学忠从北京环球主题公园讲起。他说,该项目占地4000平方公里,7大景区、20多个旅游景点,包含3个主题公园,加上周边地铁、高速公路、立交桥等配套,投资超过千亿元。“主题公园对城市产业及旅游业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他说,主题公园+科技将成为未来休闲度假的普遍模式。但是,主题公园+科技模式不是简单照搬照抄,要有自己的思路,更要连接文化、电影、动漫人物以及下游衍生品,并横向衍生到餐饮、住宿、零售、商业、会展、教育培训等。 疫情的出现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同时也促进了休闲空间从密集到延展的转变,这直接推动了城市休闲、乡村度假空间的形成与强化,同时进一步形成了全域休闲的发展格局。 “未来一到两年,中国休闲度假产业将有重大机遇。”社科院研究员、财经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戴学锋认为,重大的机遇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周边和新疆、青海这类地区。“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旅游休闲度假将会有大的发展。”(全媒体记者 邹霞)

肖统

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研究报告

本文摘要:1.2017年在线旅游市场结构中度假占比持续提升,总市场交易规模7384.1亿元,增长率25.1%,线上渗透率13.3%。2.跟团游方式依然受到大众青睐,主要原因在于:在用户出境游意愿的提升的同时,语言沟通问题和产品预订问题还暂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部分用户会选择用跟团的方式满足其出境游玩的需求。3.2017年中国在线度假市场交易规模达978.9亿元,较2016年增长31.8%。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途牛、携程、驴妈妈分列前三。4.出境游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在2017年达54.0%;与此同时,周边游占比首次超过国内游,主要原因在于假期的碎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短期周边游玩。5.对不同用户需求的区分使得旅游度假的细分品类增多,促进了产品供应链的清晰,有利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在线旅游市场稳定增长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为7384.1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25.1%。从2014年后,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的增速持续放缓,预计到2020年增速将降低到12.2%。从渗透率来看,2017年的在线旅游渗透率达13.3%,较2016年增长了1.3个百分比。艾瑞分析,随着在线旅游市场用户流量增长的稳定,在线渗透率的提高将会逐年缩小幅度。▌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结构在线度假市场占比持续提升从在线度假市场来看,其交易规模占总体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持续上涨,在2017年达到17.9%。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随着消费升级,居民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强;二是随着居民选择出境游方式的比例提升,度假产品的平均客单价提高,度假整体交易规模随之增大。从在线机票市场和在线住宿市场来看,2017年二者占总体旅游市场的比重分别为57.5%及20.1%。由于机票市场的增速放缓,其占比较2016年减少至57.5%;而住宿市场占比维持不变,仍为20.1%。▌中国在线旅游流量数据分析移动端访问次数占比近七成艾瑞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移动端用户访问次数占总体近七成。其中1-2月及9-12月的移动端月度访问次数占比均超过了70%,而10月及12月均超过了75%。艾瑞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用户对于移动端的接受度及使用频次会随之大幅增高,未来移动端访问次数占比还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定义在线旅游度假定义及分类1.在线旅游:在线旅游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电话呼叫中心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旅游相关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其包括在线机票预订、在线酒店预订、在线度假预订和其他旅游产品和服务(如商旅、保险、WiFi等)。2.在线旅游度假:在线旅游度假,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电话呼叫中心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旅游度假组合产品、单品门票及其他旅游出行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其按照旅游方式可分为在线跟团游和在线自助游两种形式。▌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发展环境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并存发展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开数据显示,2009-2016年间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游出游目的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从2011年开始,以度假休闲娱乐作为出游目的的城镇居民数量占总体的比重逐渐上升,在2014年出现大幅增长,出游人数占总体的50.1%,2016年小幅下滑至48.3%。从2010年开始,以观光游览作为出游目的的城镇居民数量占总体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在2014年大幅下滑至14.2%,但在2016年陡然回升。艾瑞分析:随着出境游越来越火热,存在语言沟通等天然问题的出游游客对跟团游的接受度较高,因此以观光游览为主要出游目的的游客人次数占比再次升高。▌中国在线旅游度假产业链在线旅游度假行业产业链▌中国在线旅游度假产业链图谱▌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规模生活水平的提高助力在线度假市场稳定增长2017年中国在线度假市场自营类交易规模为979.9亿元,较2016年增长31.8%。艾瑞分析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度假意愿将会进一步上升,预计在2020年,中国在线度假市场自营类交易规模将超过1800亿元。▌中国在线度假市场竞争格局在线度假市场头部企业保持稳定,途牛位列第一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中,途牛份额仍占据第一的位置,达27.0%,携程位列第二,占比25.7%,驴妈妈超过同程为第三,市场份额为15.3%。艾瑞分析,随着资本在在线度假市场中的布局加大,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稳定增大。▌中国旅游度假市场热门产品类型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助力中国冰雪旅游市场扩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在两个维度推动了中国冰雪旅游市场的发展。1.基础建设维度:一方面,冬奥会的举办将带动全民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从而促进冰雪旅游或冰雪运动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大型赛事结束后,其场地多用来商业运营,因此冬奥会结束后,其比赛场地将可能会用于居民冰雪运动场地或冰雪旅游景点等。2.度假方式普及维度:冬奥会的举办将带动全民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冰雪旅游将随之迅速发展,且形式多样化,地点多样化。▌跟团游/自助游在线度假市场结构出境游的发展带动跟团游占比回升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中,跟团游占比45.9%,自助游占比54.1%。其中跟团游的比重较2016年有所提升,主要原因是选择出境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但语言沟通以及旅游产品预订等问题使得部分游客相比自助游更加倾向于跟团游。回暖的跟团游市场中,途牛市场份额仍为第一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度假跟团游市场中,途牛位列市场第一,为34.8%,携程和驴妈妈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市场份额分别为25.8%及13.7%。而在2017年中国在线度假自助游市场中,携程市场份额第一,为25.6%,途牛第二,为20.5%,驴妈妈第三,为16.6%。▌出境游/国内游/周边游在线度假市场结构出境游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周边游份额首次高于国内游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中,出境游占比进一步提升,为54.0%,而周边游的占比首次高于国内游,占比23.4%,而国内游比重则下降至22.6%。艾瑞分析,一方面随着出境游流程办理便捷度的提升以及价格门槛的降低,选择境外目的地的用户数量增多,因此出境游市场占比逐年提升;另一方面,中国假期制度的碎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在小长假或者周末出行游玩,故而周边游市场也逐渐发力。出境游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艾瑞数据显示,在2017年中国在线出境游市场中,途牛为市场第一,份额为33.0%,第二和第三是携程和同程,分别占比为29.5%及13.2%;在国内游市场中,携程、途牛和驴妈妈分别占据前三席位,市场份额分别为29.5%、29.5%及10.7%;而在周边游市场中,驴妈妈以40.6%的份额位列市场第一,同程和携程分别以17.1%及13.2%的份额占据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中国在线旅游度假流量数据分析携程全年稳居第一,梯队形势显现艾瑞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PC端主要网站月度覆盖人数分层明显,携程全年稳居第一位置,飞猪、去哪儿、马蜂窝及途牛均保持在第二梯队。各主要网站Q3为峰值时期,9月较7-8月均有小幅回落。飞猪流量波动较明显,2月的月度覆盖人数较1月有较大跌幅,但2016年“双十一”带来的巨大流量增幅并未在2017年有所体现。▌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流量分析途牛及马蜂窝流量增幅显著,拉开与第三梯队差距根据艾瑞监测数据,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主要网站中,飞猪与携程的月度访问次数相差较小,各在不同月份领先其他网站。而途牛和马蜂窝则较2016年有明显增长,逐渐拉开与第三梯队的差距。头部企业占总用户使用时长七成艾瑞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头部企业占据71.8%的用户使用时长,中等企业占比达19.8%,而小企业只有8.4%的占比。艾瑞分析,随着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的并购整合,其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流量将成为各家企业的首要争夺点。▌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案例分析途牛:整合供应链,提升产品品质上市以后,途牛致力于旅游供应链的整合及上下游的打通。2014年,途牛开始直接向地接社或更前端的旅游资源供应商采购旅游产品,对旅游供应链的整合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2017年,途牛开始自营地接社,一方面提升了产品和服务品质,有利于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将主要利润点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利于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2018年,在上游供应端,途牛将继续提高直采比例,增加自营地接社的数量;而在下游销售端,也会继续增加门店的数量以铺展销售网络。驴妈妈:景区门票、周边游重要品牌,打造极致用户体验驴妈妈旅游网成立于2008年,以景区门票为切入点,打造以“景+酒+X”、“机票+酒+X”等为主的产品体系,已成为国内在线景区门票、在线周边游等细分市场的重要品牌。2017年,驴妈妈在周边游市场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同时为全国众多景区输送游客量位居行业前列。通过主题化、IP化塑造旅游消费场景,驴妈妈陆续推出“驴悦亲子”、“开心驴行”、“超级门票日”、“驴客严选”等IP子品牌。2018年,驴妈妈加大投入打造“极致用户体验”,内部成立超级会员事业群,进一步挖掘消费升级背景下的旅游市场潜力,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提升满意度和复购率。马蜂窝:从内容到交易在自由行模式爆炸式发展的新旅游时代,旅游产品逐渐碎片化及个性化,产品需求及产品供应量也开始多样化,在这样的环境下,用户的需求逐渐复杂,因此其决策过程与之前相比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马蜂窝以多年积攒的海量信息为资源,辅之以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旅游攻略及产品预订服务,将复杂的用户需求用简单的方式解决。▌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发展趋势旅游度假细分品类增多,群体选择指向性明显近年来,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显现出细分品类逐渐增多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相较于以前,现在的消费者对旅游品质的要求更高,将某个度假产品独立出来能够给予消费者更专业的服务;二是从行业本身来说,细分产品独立发展将有利于产品供应链的清晰和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从而带动度假市场的健康发展。移动互联网推动当地玩乐板块崛起随着4G的普及和5G的开发,移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边玩边订”的旅行方式也将进一步带动当地游的快速升温,到达目的地再选择并确定“吃住行”等相关步骤,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游玩本身而不是大量查询攻略上。通过移动端,可以实现包括餐饮预订、攻略匹配、地图查询、门票购买等多项即时操作,能够使消费者可以在一个游玩项目结束后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后续事项,具有更强的便捷性及自主性,极大地体现了旅游度假行业中具有时代特征的“个性化”特点。

法蒂玛

IDC行业研究报告(合集)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IDC行业研究报告,部分内容如下,下期(K12在线教育行业研报)2020年中国IDC行业概览.pdfIDC—数字中国发展的基石.pdfIDC系列报告一:数字产业基石,关注卡位核心地区的IDC企业.pdfIDC系列报告三:数据中心中各类IT硬件占比拆分.pdfIDC系列报告之六:从DCF角度看IDC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pdfIDC系列报告二:还原IDC行业的真实盈利能力.pdfIDC行业展望:发展确定性高,2020是机遇之年.pdfIDC行业投资标的梳理.pdfIDC行业报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搜搜报告.pdfIDC行业深度报告之一:中美对比研究:哪些因素在影响IDC企业估值.pdfIDC行业深度报告:以美为鉴,腾飞在即_搜搜报告.pdfIDC行业研究框架报告:IDC-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pdf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链专题:短期需求叠加长期逻辑,IDC及云计算产业链投资图谱-搜搜报告.pdf从三大边际变化再论本轮IDC投资三要素.pdf从全球IDC龙头Equinix看中美IDC发展路径:乘数字化之浪潮,REITs助力成长.pdf全球IDC价值重估系列报告之五:与流量巨头共舞,尽享景气提升红利.pdf全球IDC价值重估系列深度之一:流量将第三次爆发增长,从“收入-成本”视角看全球IDC企业价值重估.pdf全球IDC价值重估系列深度之二:回顾全球IDC发展史,寻找下一个Equinix.pdf印制电路板行业深度:头部通讯PCB厂商深度受益IDC基站建设.pdf掘金数据中心系列深度报告(一):IDC大变革时代,紧握优质核心资产.pdf数据中心IDC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数据中心:沧海流量,信息基石-搜搜报告.pdf数据中心专题报告:关注上游设备及深耕一线商圈的IDC服务商.pdf数据中心深度报告(二):IDC投资快速增长,成就IC变革引擎.pdf文件名清单.TXT新三板TMT专题报告:数据中心景气下能耗问题爆发,IDC节能降耗行业腾飞在即.pdf申万宏源-通信周报:IDC投资建议聚焦头部互联网企业的供应商.pdf获取本文件夹所有文件名(不含子文件夹).bat计算机行业2020年中期策略报告:关注IDC板块的投资机会.pdf通信行业2020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新基建政策推动下,5G和IDC赛道开启加速跑.pdf通信行业深度分析:5G和IDC“新基建”促温控技术革命性升级,散热行业迎量价齐升大发展.pdf钢铁企业涉足IDC业务的可能性:钢企发展IDC:生产要素再利用.pdf钢铁企业涉足IDC业务的可能性:钢企发展IDC:生产要素再利用.pdf钢铁行业深度报告:当钢铁遇上IDC.pdf钢铁行业深度研究:钢厂IDC——新势力崛起搅动IDC行业.pdf部分报告内容展示:注明:报告内容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删,行研君作为内容整理方,仅作为学习使用,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后果自负。更多细分领域报告请查看星球。目前星球的报告已经按资料类型、细分行业、发布机构进行了整理,目前已经整理了200+、30000+精品报告,也持续更新了570+天。往期推荐5G行业研究报告(合集)从阅读行研报告开始了解一个行业(内附260+行业30000+份最新行研报告资源)-搜搜报告-每天分享50+研报的社群从阅读研报开始了解一个行业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