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占比15.5%投名状

2020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占比15.5%

回顾 2020·“鼎革奖”中国数字化转型先锋榜评选,我们在寻找和挖掘数字化转型经典案例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从所处行业门类看,参评企业共涉及 14 个行业门类。其中,排在首位的行业为制造业,占比为 42.3%,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占比为 15.5%。批发和零售业位居第三位,占比为 11.3%。从产业层面看,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常态。在众多行业中,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先锋”。从营收规模(2019 年营收数据)看,参评企业中营收规模在 100 亿至 500 亿区间占比最高,为 19.7%,其次为 10 亿至 50 亿,500 至 1000 亿,以及 1000 亿至 2000 亿,各占到 9.8%。参评企业中既有年收入 500 万以下的小企业,也有年收入过万亿的“巨无霸”企业。虽然大企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目标、模式等有所不同,但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从企业性质看,参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为 53.5%,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占比为 21.1%,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其他企业占 25.4%。

飞鱼秀

《2019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解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9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以下简称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现就报告有关内容解读如下:问题一: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编制的背景是什么?答: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综合反映软件业的发展变革,以及产业发展特征和未来趋势,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组织编制了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并连续发布年度指数报告。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从定量的角度勾画出产业发展图景,全面展现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创新和结构,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产业发展的特点,引导我国软件业向“量”与“质”同时发力,推动和引领产业健康发展。问题二: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有什么特点?答: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从关注规模总量转向规模扩张与质量效益同步推进,从关注增长速度转向技术创新驱动与结构调整优化。增加结构和效率指标、兼顾长短板因素,对产业发展评价更全面、更系统、更直观地表征评价目的。本届指数从全国、分地区两个方面评价软件业综合发展水平,其中全国综合发展指数以2014年100分为基期纵向比较,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采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通过与目标最优值(100分)进行比较,重在对比分析地区间的差异。按分类指导原则,将全国各省(区、市)分为领先省份、中间省份、潜力省份三个梯队,并以15个副省级城市为主体单独建立重点城市综合发展指数,不同的梯队赋予不同权重数值测算。问题三:根据2019年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结果,全国软件产业发展有哪些特点?答:2019年全国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为128.9,比上年上升8.6个分值,高出近四年平均上升幅度1.4个分值。一级指标中技术创新指数152.2,对总指数上升贡献率高达52.6%,从产业创新投入看,软件研发投入强度为7.9%,高于工业6.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从创新产出方面看,企业软件著作权大幅增长,软件业正在转向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发展环境指数104.3,比上年上升16.5个分值,对总指数上升贡献也较为突出,国家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各级政府密集出台多项推动软件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极大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总体来看,全国软件产业发展呈现五方面的特点:一是规模效益稳步提高,产业引领带动作用突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推进,软件业内需潜能持续释放,2018年我国软件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软件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1.4%,居近年来高位,高出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率4.9个百分点。二是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关键软件供给实现新突破。得益于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软件业自主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企业平均软件著作权14.4个,比上年增加3.4个,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2.4万件,占行业全部专利拥有量的4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取得一些新突破。三是云化转型加速,企业总体向平台化迈进。软件企业通过云服务、平台运营等实现的业务收入占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接近20%,促进软件商业模式、产品形态和服务能力不断变革。以大型平台企业为核心的软件产业生态逐步显现,更好的促进了软件业协同发展。四是各项政策细化落实,人才吸引力保持高位。软件相关领域专项文件相继发布,持续推进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本科毕业生人数居各专业领域首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1.79倍,促使人才资源进一步向软件业集聚。五是支撑服务能力凸显,在各领域渗透不断深化。软件业成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安全的基础保障作用日益突出,全年信息安全收入增速较快提升,信息安全领域投融资金额和事件数量均大幅增长。问题四:根据2019年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结果,各省市软件产业发展有哪些特点?答:领先省份综合发展指数均值为73.8,比上年上升2.5个分值,广东省综合得分最高;中间省份综合发展指数均值73.5,比上年上升3.4个分值,安徽省综合得分最高;潜力省份综合发展指数均值65.0,山西省综合得分最高。领先、中间和潜力省份软件产业分别呈现以下发展特点:一是领先省份自主创新活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领先省份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上海7个东部省份,四川因规模水平快速提升、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挤身领先省份。其中,北京市、广东省自主创新最为活跃,广东省结构优化指数稳居首位,浙江省规模效益指数突出,上海市支撑服务指数居于首位。二是中间省份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产业融合不断深入。中间省份以中西部省份为主,产业发展规模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软件在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快速推进,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其中,海南省软件业规模快速跃升,湖北省支撑服务指数位居前列,重庆市技术创新指数最高,天津市结构优化指数居于首位。三是潜力省份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跨越式发展进程加快。潜力省份起步相对较晚,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需要进行全面综合引导,具备借助新兴产业和技术实现跨越发展的潜力。黑龙江省发展环境指数居首位;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结构优化指数居于前列。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紧抓“一带一路”机遇,加快推动中卫云基地建设进程,全年云化运营收入占比高达21.4%,比潜力省份平均水平高15.6个百分点。问题五:根据2019年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结果,重点城市软件产业发展有哪些特点?答:重点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均值69.0,比上年提高0.8个分值,支撑服务指数增幅突出,深圳市综合得分最高。重点城市基本是各省份中软件业集中度较高的区域,发展各具特色:深圳市结构优化指数稳居首位,以云服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服务形式演变加快,云化平台快速发展成熟,在安全、金融财务等领域增势突出;杭州市支撑服务指数最高,软件业对智能制造的支撑能力较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助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方面示范作用突出;济南市发展环境指数位居前列,支持软件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文章来源: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每下愈况

《2019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2019年全国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以下简称综合发展指数)为128.9,比上年上升8.6个分值,高出近四年平均上升幅度1.4个分值。其中,技术创新指数与发展环境指数提升显著,对指数拉动作用突出,显示软件业正在转向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关键软件供给不断实现新突破;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环境优化;软件融合应用持续深化,服务化、平台化趋势明显,是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概述 (一)调整综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原则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加速我国软件业向“量”与“质”同时发力,提高综合发展指数反映产业发展特征、未来趋势的能力,2019年综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调整:一是引导软件业高质量发展。软件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力量。设置指标体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从关注规模总量转向规模扩张与质量效益同步推进,从关注增长速度转向技术创新驱动与结构调整优化,牢牢把握创新是第一动力,突出技术创新的作用。二是体现软件业发展特色。软件是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关键支撑,是引领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指标体系体现数字化、智能化,设置人才环境、安全保障等指标,充分反映软件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服务作用。三是科学规范设置指标。指标体系增加结构和效率指标、兼顾长短板因素,对产业发展评价更全面、更系统、更直观地表征评价目的。2019年综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设置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见图1),数据基础以我部统计的2018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年报数据为主。图1 综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二)指数计算方法的调整本届指数从全国、分地区两个方面评价软件业综合发展水平,并对分地区指数计算方法进行了调整。我国软件业发展区域差异较大,各省市产业发展所处阶段不同,且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为更科学合理地引导各省市软件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不再按照统一的指标权重对各省市进行评价,而是遵循梯队设置、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各省市进行梯队划分并赋予不同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分析。具体如下:一是将各省市划分为三个发展梯队。综合软件业各项发展数据省市间产业规模的梯次分布明显,不同规模量级的省市,软件业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显著,因此按照规模所表现出的梯次情况,将软件业务收入在2000亿元以上的省市划为领先省份,将收入在100-2000亿元之间的省市划为中间省份,将收入在100亿元以下的省市划为潜力省份。二是对不同的梯队设置不同的评价侧重方向。领先省份已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发展环境亦相对完善,需要在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两方面着重引导软件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软件业向国际化、高端化迈进,指数体系中增加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指标权重。中间省份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但仍需要在规模效益和发展环境两方面着重引导软件业高速发展,不断优化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指数体系中增加规模效益和发展环境指标权重。潜力省份产业起步较晚,具备结合自身优势从无到有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潜力,有望实现跨越发展,需从规模效益、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发展环境、支撑服务全方位综合引导。二、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表现全国综合发展指数采用定基法,选取2014年为基期,设定2014年综合发展指数为100,通过纵向比较,反映全国软件业年度综合变化情况与发展趋势(见图2)。本年全国综合发展指数值达到128.9,比上年上升8.6个分值。近四年来,总指数呈现稳步提升趋势,年均上升幅度为7.2个分值,近两年增长明显快于前两年。图2 2014年以来全国综合发展数其中,一级指标中技术创新指数与发展环境指数提升最快,分别达到152.2和104.3,上升幅度为17.9个和16.5个分值,对全国综合发展指数上升的贡献率达52.6%和23.3%,拉动作用突出,其他三个指标也实现稳步提升(见表1)。表1 五项一级指标变化情况图3 2014-2018年分项指数情况2018年,我国软件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规模效益稳步提高,产业引领带动作用突出。规模效益指数128.1,比上年上升2.1个分值,其中人均软件业务收入指标增幅最大,比上年上升8.0个分值。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推进,软件业内需潜能持续释放,2018年我国软件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内实现人均软件业务收入94.9万元,比上年增长6%,增幅扩大2.3个百分点,云化、平台化等新技术、新模式等大大促进了产业效率提升;软件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1.4%,居近年来高位,高出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率4.9个百分点。图4 2014年-2018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情况图5 2014年-2018年软件业效益情况二是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关键软件供给实现新突破。技术创新指数152.2,得分居一级指标之首,比上年上升17.9个分值,对总指数上升贡献率为52.6%,显示出软件业鲜明的技术驱动特征,其中企业平均软件著作权指标上升幅度最大,比上年上升60.8个分值。得益于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软件业自主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全年软件研发投入强度为7.9%,高于工业6.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企业平均软件著作权14.4个,比上年增加3.4个,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2.4万件,占行业全部专利拥有量的4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我国基于开源的Linux自主操作系统在软硬件适配性及应用范围上不断突破,掌握了自主流数据库技术与库内人工智能技术,主导了《SQL9075 2018流数据库》国际标准的制定,打破了欧美国家对数据库技术的垄断,自主研发的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当选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能够满足大规模业务场景上云需求。图6 2014年-2018年我国企业平均软件著作权数量(个)三是云化转型加速,企业总体向平台化迈进。结构优化指数109.6,比上年上升2.2个分值,其中云化转型指标比上年上升13.3个分值。软件企业通过云服务、平台运营等实现的业务收入占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接近20%,促进商业模式从“一次性付费,终身使用”到“按需付费,阶段性使用”转变,产品形态从“仅支持单机使用”到“联网使用享受数据、协同、交易等增值服务”转变,服务能力从“以销售为目的的服务模式”到“以客户留存为目的的服务伙伴型模式”转变。以大型平台企业为核心的软件产业生态逐步显现,知识型劳动者、应用软件服务商、数据价值增值服务商等加速向平台企业汇聚,更好的促进了软件业用户协同、供应链协同和创新协同。四是各项政策细化落实,人才吸引力保持高位。发展环境指数104.3,比上年上升16.5个分值,对总指数上升贡献率为23.3%,其中政策环境指标增幅最大,比上年上升28.9个分值。国家不断加强政策引导,相继出台了《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规划》、《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软件相关领域专项文件,持续推进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018年软件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已退税额占应交税额比重为18%,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同时,软件业保持了较好的人才环境,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本科毕业生人数居各专业领域首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14.8万元,是全国平均工资[1]水平的1.79倍,促使人才资源进一步向软件业集聚,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五是支撑服务能力凸显,在各领域渗透不断深化。支撑服务指数140.5,比上年上升6.8个分值,对全国发展指数上升贡献率为12.0%,其中电子商务应用指标增幅最大,比上年上升50.2个分值。电子商务渗透率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3.6%,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软件业也成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工业控制系统、工业软件、智能制造装备等集成解决方案成熟度进一步提升,工业云平台、先进过程控制系统、调度优化系统等增长迅速。信息安全的基础保障作用日益突出,面向商业层面(to B)的信息安全愈发重要,全年信息安全收入增速比上年提高了8.0个百分点,信息安全领域投融资金额和事件数量均大幅增长。图7 2014年-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应用发展情况三、分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表现与全国综合发展指数(以2014年100分为基期纵向比较)不同,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采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通过与目标最优值(100分)进行比较,重在对比分析地区间的差异。按分类指导原则,将全国各省(区、市)分为领先省份、中间省份、潜力省份三个梯队(见表2),并以15个副省级城市为主体单独建立重点城市综合发展指数,不同的梯队赋予不同权重数值测算。本年领先省份综合发展指数均值为73.8,比上年上升2.5个分值,技术创新指数增长突出,广东省综合得分最高;中间省份综合发展指数均值73.5,比上年上升3.4个分值,规模发展指数增长较快,安徽省综合得分最高;潜力省份综合发展指数均值65.0,发展环境指数增幅相对较快,山西省综合得分最高;重点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均值69.0,比上年提高0.8个分值,支撑服务指数增幅突出,深圳市综合得分最高。表2 省市[2]梯队分布及指数均值2018年,分地区软件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领先省份自主创新活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领先省份综合发展指数均值73.8,其中技术创新指数增长突出,软件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劲。2018年领先省份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8.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北京市、广东省自主创新最为活跃,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12.2%和10.8%,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位居全国前两位。北京市着力建设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广东省积极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短板,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工业软件企业。广东省综合发展指数最高,指数得分79.4,其中结构优化指数稳居首位,比领先省份平均水平高14.3个分值,产业云化转型进程加快,大企业示范作用显著,全年云化运营收入占比达18.9%,比领先省份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浙江省规模效益指数突出,比领先省份平均水平高10.0个分值,全年主营业务利润率23.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6个百分点。上海市支撑服务指数居于首位,比领先省份平均水平高2.4个分值,电子商务平台对传统行业的支撑服务能力显著,全年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超过60.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多个百分点,比领先省份平均水平高约20个百分点。图8 2019年领先省份综合发展指数排名情况图9 2019年排名前四领先省份雷达图二是中间省份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产业融合不断深入。中间省份综合发展指数均值73.5,其中规模发展指数增长较快,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初步显现。2018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超过1.1万亿元,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10个,占中间省份数量的71.4%。海南省在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的背景下,吸引了一批行业内龙头企业入驻,软件业规模快速跃升,全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53.3亿元,同比增长36.5%,增速排全国前列。安徽省综合发展指数最高,为76.7,其中发展环境指数优势突出,全省在加快推进“中国声谷”建设的同时,持续完善落实产业促进政策,软件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已退税额增长102.8%。湖北省支撑服务指数位居前列,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吸引了一批网络安全领域知名企业入驻,推动对安全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重庆市技术创新指数最高,比中间省份平均水平高5.7个分值,全年研发投入强度达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获专利授权总量比上年增长23.5%,高出全国增长5.9个百分点。天津市结构优化指数居于首位,比中间省份平均水平高8.5个分值,大企业培育成果显著,产业云化转型进程加快,云化运营收入比上年增长48.0%,占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高达45.8%,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图10 2019年中间省份综合发展指数排名情况图11 2019年排名前四中间省份雷达图三是潜力省份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跨越式发展进程加快。潜力省份综合发展指数均值65.0,其中发展环境指数增幅相对较快,比上年提高0.7个分值。黑龙江省发展环境指数居首位,比潜力省份平均水平高5.6个分值,相继出台产业促进政策,持续推进落实鼓励软件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全年软件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已退税额占应交税额比重为22.4%,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高于潜力省份平均水平13.3个百分点。山西省综合发展指数最高,为67.6,其中技术创新指数优势突出,高出潜力省份平均水平8.5个分值,全年研发强度达9.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企均软件著作权数量居于潜力省份首位。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结构优化指数居于前列,云南省作为潜力省份中唯一有软件百家企业的省市,大企业带动作用凸显,软件百家企业收入占比高达22.0%;宁夏回族自治区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中卫云基地建设进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年云化运营收入占比高达21.4%,比潜力省份平均水平高15.6个百分点。图12 2019年潜力省份综合发展指数排名情况图13 2019年排名前四潜力省份雷达图四是重点城市产业支撑服务作用显著,发展各具特色。重点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均值69.0,其中排首位的是深圳市,综合发展指数77.8,高出重点城市均值8.8个分值,其结构优化指数稳居首位,高于重点省市平均水平16.8个分值,以云服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服务形式演变加快,全年云化运营收入达14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云化平台快速发展成熟,在安全、金融财务等领域増势突出。杭州市支撑服务指数最高,软件业对智能制造的支撑能力较强,建有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实施工厂物联网项目236个,企业上云4万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助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方面示范作用突出。济南市发展环境指数位居前列,高出重点城市平均水平4.6个分值,支持软件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把《济南市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作为2019年1号文件进行发布,同时出台《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济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济南市关于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专项文件。图14 2019年15个副省级城市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图15 2019年排名前四重点城市雷达图四、机遇和挑战总体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新技术的突破给软件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我国经济当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用更高效率提供更具高附加值的生产和服务是各行业努力的方向,信息技术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和先导力量。随着5G商用落地,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加速,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将促进更多综合性新应用的演变,赋予软件业发展更多动能,也为软件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软件业自身发展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核心关键技术缺乏,操作系统等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工业基础软件和工业设计软件几乎被国外产品垄断,基础创新提升指数近年来有所下滑;二是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进一步阻碍了我国软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国际化指数降幅扩大;三是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高端型人才、专业复合型人才紧缺。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要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产业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竞争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增强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建设水平,持续从以下方面推动软件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扎实推动软件业的重大工程和行动计划落地,鼓励软件企业加大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尽快破解我国关键核心技术贸易壁垒,解决软件业发展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二是推动产业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尤其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机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标准机构和跨国企业之间在软件业技术、标准、人才等方面的高质量合作,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龙头企业,提高我国软件业国际化水平。三是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精准对接我国软件业发展人才需求,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软件企业产学研用对接与合作,加大对高端软件人才、融合型软件人才、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师等的培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突破产业发展高端型人才、专业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瓶颈。四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对数据安全标准、数据使用权、所有权的立法,消除企业对上云和大数据服务安全的顾虑。健全软件业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软件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执行力度,为软件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脚注:[1]指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西藏暂未开展软件业统计,不纳入本报告分析。《2019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解读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9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以下简称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报告分析支撑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就报告有关内容解读如下:问: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编制的背景是什么?答: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综合反映软件业的发展变革,以及产业发展特征和未来趋势,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组织编制了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并连续发布年度指数报告。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从定量的角度勾画出产业发展图景,全面展现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创新和结构,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产业发展的特点,引导我国软件业向“量”与“质”同时发力,推动和引领产业健康发展。问: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有什么特点?答: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从关注规模总量转向规模扩张与质量效益同步推进,从关注增长速度转向技术创新驱动与结构调整优化。增加结构和效率指标、兼顾长短板因素,对产业发展评价更全面、更系统、更直观地表征评价目的。本届指数从全国、分地区两个方面评价软件业综合发展水平,其中全国综合发展指数以2014年100分为基期纵向比较,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采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通过与目标最优值(100分)进行比较,重在对比分析地区间的差异。按分类指导原则,将全国各省(区、市)分为领先省份、中间省份、潜力省份三个梯队,并以15个副省级城市为主体单独建立重点城市综合发展指数,不同的梯队赋予不同权重数值测算。问:根据2019年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结果,全国软件产业发展有哪些特点?答:2019年全国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为128.9,比上年上升8.6个分值,高出近四年平均上升幅度1.4个分值。一级指标中技术创新指数152.2,对总指数上升贡献率高达52.6%,从产业创新投入看,软件研发投入强度为7.9%,高于工业6.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从创新产出方面看,企业软件著作权大幅增长,软件业正在转向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发展环境指数104.3,比上年上升16.5个分值,对总指数上升贡献也较为突出,国家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各级政府密集出台多项推动软件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极大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总体来看,全国软件产业发展呈现五方面的特点:一是规模效益稳步提高,产业引领带动作用突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推进,软件业内需潜能持续释放,2018年我国软件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软件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1.4%,居近年来高位,高出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率4.9个百分点。二是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关键软件供给实现新突破。得益于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软件业自主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企业平均软件著作权14.4个,比上年增加3.4个,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2.4万件,占行业全部专利拥有量的4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取得一些新突破。三是云化转型加速,企业总体向平台化迈进。软件企业通过云服务、平台运营等实现的业务收入占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接近20%,促进软件商业模式、产品形态和服务能力不断变革。以大型平台企业为核心的软件产业生态逐步显现,更好的促进了软件业协同发展。四是各项政策细化落实,人才吸引力保持高位。软件相关领域专项文件相继发布,持续推进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本科毕业生人数居各专业领域首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1.79倍,促使人才资源进一步向软件业集聚。五是支撑服务能力凸显,在各领域渗透不断深化。软件业成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安全的基础保障作用日益突出,全年信息安全收入增速较快提升,信息安全领域投融资金额和事件数量均大幅增长。问:根据2019年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结果,各省市软件产业发展有哪些特点?答:领先省份综合发展指数均值为73.8,比上年上升2.5个分值,广东省综合得分最高;中间省份综合发展指数均值73.5,比上年上升3.4个分值,安徽省综合得分最高;潜力省份综合发展指数均值65.0,山西省综合得分最高。领先、中间和潜力省份软件产业分别呈现以下发展特点:一是领先省份自主创新活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领先省份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上海7个东部省份,四川因规模水平快速提升、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挤身领先省份。其中,北京市、广东省自主创新最为活跃,广东省结构优化指数稳居首位,浙江省规模效益指数突出,上海市支撑服务指数居于首位。二是中间省份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产业融合不断深入。中间省份以中西部省份为主,产业发展规模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软件在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快速推进,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其中,海南省软件业规模快速跃升,湖北省支撑服务指数位居前列,重庆市技术创新指数最高,天津市结构优化指数居于首位。三是潜力省份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跨越式发展进程加快。潜力省份起步相对较晚,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需要进行全面综合引导,具备借助新兴产业和技术实现跨越发展的潜力。黑龙江省发展环境指数居首位;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结构优化指数居于前列。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紧抓“一带一路”机遇,加快推动中卫云基地建设进程,全年云化运营收入占比高达21.4%,比潜力省份平均水平高15.6个百分点。问:根据2019年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结果,重点城市软件产业发展有哪些特点?答:重点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均值69.0,比上年提高0.8个分值,支撑服务指数增幅突出,深圳市综合得分最高。重点城市基本是各省份中软件业集中度较高的区域,发展各具特色:深圳市结构优化指数稳居首位,以云服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服务形式演变加快,云化平台快速发展成熟,在安全、金融财务等领域增势突出;杭州市支撑服务指数最高,软件业对智能制造的支撑能力较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助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方面示范作用突出;济南市发展环境指数位居前列,支持软件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相续

《2017年大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报告》出炉

1月26日,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年会隆重举行,协会内的500多家企业参加。年会上,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17年大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报告》,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权威解读。

严羽

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寻找数字经济大潮中的明珠

一、 行情回顾1.1 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业绩逐步恢复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承压,二、三季度逐步恢复。受新冠疫情影响,行业上市公司 2020 年一季度业绩下滑较为明显,营收合计和归母净利润合计均呈现下降态势。其中营收合计同比下降 13.2%,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下降 122.8%(同比由盈转亏)。自二季度起,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 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开始逐步恢复。其中,二季度营收合计和归母净利润合计分别同比增长 13.6%、 1.1%,三季度营收合计和归母净利润合计分别同比增长 5.6%、-4.2%。1.2 计算机行业行情呈现三次大幅震荡,行业指数位列第 17 位行情呈现三次上行和三次下行的震荡态势。年初以来,行业行情呈现较大幅度震荡,在市场情绪、 流动性边际变化和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基本面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下,今年以来的计算机行业行情呈现 了三次上行和三次下行的区间,目前处于第三次下行区间中。我们判断,随着年底行业上市公司订 单和收入的集中确认,行业上市公司基本面将进一步恢复,行情有望向好。行业指数年累计涨幅跑输沪深 300,位列第 17位。截至到 2020年 12月 14日,申万计算机指数上 涨了 9.94%,跑输沪深 300指数 10.52个百分点,在 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7位,排名靠后。 分板块看,虽然行业指数表现一般,但云计算、金融科技、网络安全、智能汽车等都有不错表现, 广联达、用友网络、恒生电子、安恒信息、中科创达等龙头标的年初以来的累计涨幅都在 50%以上。1.3 估值高于历史中位数水平,数字经济大潮带来机会当前,计算机行业估值高于历史中位数水平。根据我们的统计,2015年以来,申万计算机行业历史 市盈率(TTM 整体法,提出负值)中位数为 53.55。计算机行业当前市盈率(TTM 整体法,剔除负 值)为 61.82,当前市盈率水平在历史市盈率中位数水平之上。展望明年,在新基建启动以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下,计算机行业将再次成为市场热点。产业 数字化转型将为计算机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第二产业与数字化的融合将大有作为,工 业软件、智能汽车、建筑数字化等领域的确定性更高。二、 转型:数字经济来袭,信息技术将为传统行业深度赋能2.1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多国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重构经济发展、政府治理模式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 核心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以及数据价值化,而且其外延还 在不断的扩展。从当前来看,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其最主要的两部分,也是产值最为集中的 领域,而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近年来关注度持续提升。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经济增速下行以及新冠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更是获 得了逆势发展。2019 年,全球数字经济增速达到 5.4%,较同期全球经济增速高 3.1 个百分点,占 全球经济的比重为 41.5%。2020年以来,全球疫情蔓延,远程办公、电子商务、互联网教育、互联 网音视频、网络游戏等线上经济火爆,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为数不多的亮点。数字经济也是各大国竞逐的关键领域,竞争激烈异常,以中美贸易战触发出来的科技战表现最为明 显。美国通过长臂管辖手段,对中兴、华为进行制裁,后续以国家安全、人权等为由将我国大量科 研机构、高校、科技企业列入限制性清单,不但要破坏我国数字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要掐断产 业数字化的“枝蔓”。除了中美之外,数字产业关键技术武器化的趋势也在蔓延。2019 年,韩日之 间因为政治议题相互制裁,日本曾经对出口韩国的若干电子材料进行管制,对韩国整个芯片产业造 成很大影响,曾经一度健壮的全球产业链正在遭受严重侵蚀。除了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短期“战术”博弈外,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战略层面的布局已经较为 完善,而且近期升级更新频密。美国、欧盟、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自 2018年前后就密集出 台了数字经济相关战略,以图增强本国科技和经济竞争力,保持自身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地位。以 美国为例,2018 年就出台了《数据科学战略计划》、《美国国家网络战略》等战略规划,2019 年 6 月白宫更新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发展战略计划》,指导相关领域的研发和投资。此外,德国也 对其数字经济战略进行了更新,在最新修订版的《人工智能战略》中,就将其对人工智能未来五年 的投资从 30 亿欧元提高到 50 亿欧元。2.2 国内数字经济渗透率稳步提升,产业数字化表现出积极发展势头国内数字经济发展较为顺利,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持续提升。近年来,国内“云物移大智”产业快 速发展且应用广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都明显加快。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 35.84 万亿元,占 GDP 的比重为 36.2%,占比持续上升。其中,产业数字化表现尤为亮眼。近年来,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快速升级和迭代,国家通过网络强 国战略、“互联网+”等政策持续鼓励行业数字化发展,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数字化应用得到持续 推进,产业数字化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9年,国内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 28.75万亿元,同比增长 15.56%,占数字经济的比重为 80.2%,该比重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国内数字经济在结构上呈现出良性互动态势,持续改善。数字经济呈现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 上层是庞大的 IT应用产业,中间层是整机,而下层是基础软硬件及电子加工设备。上层主要是产业 数字化的产物,而中间层和下层是数字产业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这个结构中,越往下层,就越基 础,规模经济越差,而且发展难度大、风险高、市场参与者也更少。在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早期,数 字产业各层次之间的互动相对割裂,尤其是底层的支撑能力较为薄弱,但近些年正在改变。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以来,国内终端和应用产业发展迅速,不但成就了自身,也为整个 IT产业 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和场景的积累,为数字产业基础的进一步夯实创造了条件。以前,行业被忽 略的基础软硬件部分,重视程度开始被提升,尤其是中美贸易战,更是将该领域的重要性显著放大。 很多做应用和终端的企业,开始围绕国产基础软硬件进行设计、开发和适配,甚至直接进行投资,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互动更为频密。我们预计,通过全产业链的努力,基础软硬件这块硬骨 头有希望通过信创工程等措施啃下来,国内数字经济的“中国元素”比重将会持续上升。具体到三次产业,服务业是数字化最为活跃的领域,渗透率大幅领先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按照 信通院的统计,2019年,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数字化规模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 8.2%、 19.5%和 37.8%,渗透率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 0.90 个、1.20 个和 1.90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服务业 先天就具有产业数字化的潜质,其物理资产较轻,哑终端少,便于数字化改造,而且很多企业还都 是在 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起来的,数字化水平本来就高。服务业中,数字产业渗透率 最高的包括保险、广播影视制作、银行及证券、公共服务、邮政、教育以及租赁等。第二产业数字 化水平整体较低,且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子行业之间差距大。横向对比来看,我国同美国类似,是典型的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明显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国家;而 英国、德国则相对均衡,三次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均较高;韩国、新西兰等则属于工业数字化水平明 显高于其他产业的国家。通过比较,可以明显发现,我国在三次产业数字化还处于早期,未来发展 需要更为均衡,尤其是较为薄弱的工业数字化方面需要着重发力。2.3 国内数字化转型条件初步具备,“十四五”数字经济渗透率将再上台阶相比美、德、日、韩等国家,我国数字经济渗透率依然不高。据信通院数据显示,2019 年,德国、 英国、美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 63.4%、62.3%和 61.0%,韩国、日本、爱尔兰等国家数字经 济占 GDP 的比重也超过 40%。国内数字经济占 GDP 的比重同上述国家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预计到 2025 年国内该比重将超过 50%,差距将显著缩小。其中,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均有较 大发展潜力,但是产业数字化预计将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现代信息体系正在优化提升,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逐步夯实我国 ICT基础能力提升表现在几个方面:1)通信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固网宽带基础设施进入千兆时 代,5G 商用已经一年,基站建设已成规模,企业外网和内网质量均在提升;2)基础软硬件生态加 速发展,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进入生态构建阶段;3)人工智能技术深化融合应用,面向视觉、语 音、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人工智能芯片、深度学习算法等关键技术加快迭代创新;4)大数据及工 业互联网产业应用提速,工业互联网标识、平台和工业 APP 数量都达到较大规模。数字经济政策加持企业数字化升级需求,数字化转型动力十足我国较早就将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其作为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十四五”战略 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中共中央“十四五”纲要的建议中就指出,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 数字经济,并提出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措施。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国内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十九大”以来,各部门都在持续推进数字中国 战略。2020年,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 1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 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从线上公共服务和消费模式、生产领域数字化 转型、新型就业形态、共享经济新业态等 4个方面,为 15种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提供政策支持。 工信部相关司局也在近期指出,在“十四五”期间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推动数字经 济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继续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合 作。8 月 21 日,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就推动国有 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出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要打造四类企业标杆:一是制造类企业示范样板, 二是能源类企业示范样板,三是建筑类企业示范样板,四是服务类企业示范样板。除了政策引导之外,企业自身也开始向数字化要效益,疫情加速这一进程。数字化可以实现人与人、 人与物、物与物的广泛和高效连接。从企业角度讲,一方面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创新大潮,落后可能 就会被淘汰;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应用数字化技术,对流程进行优化改造,降本增效。2020年的 疫情限制了社交距离和出行,在线经济快速被市场接受,云计算、大数据、在线办公等数字化工具 应用明显提升。即使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之后,政府和企业在相关领域的投入意愿依然较高,相关 的应用创新还在加快。其中,阿里巴巴的犀牛智造就是数字化应用的典型,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柔 性大规模定制。三、 明珠:产业升级转型迫切,工业和建筑业均蕴藏着巨 大数字化机遇3.1 工业和建筑业数字化潜力大,是未来最大的蓝海市场如前所述,我国工业和建筑业产业规模虽然庞大,但数字化整体水平较低,各子行业数字化水平也 是参差不齐,未来潜力巨大。一方面,国家持续在鼓励“云物移大智”等技术在工业和建筑业中应 用,不断通过产业政策予以支持;另一方面,面对着国内快速增长的工业及建筑领域的数字化需求, 从数字化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包括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工业软 件、建筑行业数字化平台、智能汽车等,引领示范效果正在显现。展望 2020年,我们认为工业软件、智能汽车、建筑数字化方案等方面蕴藏着更多的机会。工业软件 是我国工业和建筑行业信息化最大的短板之一,包括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EDA(电子设计自 动化)、数学软件等,国产化替代空间大;智能汽车将是国内汽车产业的重要趋势,其中智能网联、 自动驾驶方向将带动更多第三方软件和服务需求;建筑领域如造价、施工以及建筑物管理等数字化 转型空间也较大。3.2 工业软件:工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国内工业软件整体发展相对滞后,某些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严重工业软件指专用于工业领域、以提高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水平和工业装备性能的软件,覆盖 工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工具,同时工业软件是我国 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根据应用环节的不同,工业软件主要可分为四大类:信息管理类、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嵌入 式工业软件,主要产品包括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生产制造执行系 统(MES)、嵌入在工业通信系统中的软件等。我国工业软件发展较为滞后,除了在研发设计和嵌入式等部分单点软件上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外, 整体仍较为滞后。2018年,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为 1678.4亿元,同比增长 16%左右。但是,国 内工业软件发展也面临着较大困难,传统的“重硬轻软”的工业发展思维依然存在,对软件的投入 整体不高,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不足,关键产品卡脖子的问题十分严重。尤其在中美贸易战以来, 美国针对 EDA、MATLAB 等工业软件产品,对我国部分企业、高校实施了禁运,对相关机构的业务 和研发的开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信息管理类软件垂直行业机会更大,未来将加速转型信息管理类工业软件是基于企业的业务模型,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过 程中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工业软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效率。该市场传统 领域如 ERP 等,已经是红海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将是“转云”。同时,我们看到,在一些垂直市场 上,如汽车、电力等领域,专业的信息管理类软件也蕴藏着较大机会。从市场结构看,2018年,我 国信息管理类工业软件市场用友网络市占率为首位,占比 16%,SAP 及 Oracle 分别位列第二、三 位;产品结构方面,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产品分别为 ERP、FM 和 CRM。研发设计类市场主要被外企掌控,国内企业在细分领域存在优势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主要是协助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产品设计和制造,提升产品开发效率、降低开发 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计算机辅助 工程(CAE)、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等。在这个市场上,我国产品技术差距较大,除了在 BIM、军工航天等领域有部分优势企业外,其余多为外企所掌控。根据 CCID 数据,2018年,我国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市场广联达市占率为首位,占比 14.4%,达索及西门子分别位列第二、三位。生产控制类软件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未来高端装备制造将是关注焦点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是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自动化的工业软件,是将企业的生产计划数据传送给企业 的数字化设备的桥梁。生产控制类软件主要包括 MES(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DCS(分布式控 制系统)和 SCADA(数据采集及监控控制系统)等。目前,这类工业软件主要应用在能源、冶金和 石化等领域,但是这个市场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其中西门子、南瑞和 ABB 的产品主要应用在电力能 源行业,宝信、石化盈科、中控主要聚焦在钢铁石化领域。从市场趋势上看,未来行业增量主要来 自于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相关企业对数字化诉求较高。嵌入式软件广泛应用于“三化”水平提升,工业通信、机器人机会凸显嵌入式工业软件是嵌入在工业装备/设备中的软件/程序,提高工业装备/设备的数字化、自动化、智 能化水平。国内嵌入式软件发展最为快速的是工业通信,未来也将引领市场增长,华为凭借着在该 领域的显著优势领跑整个市场;工业机器人在一些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等场景应用会显著增 多,机器换人也将成为嵌入式软件发展的长期动力;能源电子和汽车电子是国内外企业竞逐之地, 但未来市场潜力也较大。政策、技术和需求红利持续释放,工业软件将延续较快增长势头国家支持智能化相关政策将刺激需求增长。2016 年 12 月,工信部和财政部印发《智能制造发展规 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 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 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 50%,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 及率超过 20%,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和产品不良品率大幅度降低。2020 年 3 月,工信部发布 《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鼓励相关单位在时 间敏感网络、边缘计算、工业智能等领域加快技术攻关,打造智能传感、智能网关、协议转换、工 业机理模型库、工业软件等关键软硬件产品,加快部署应用。2021 年,国内工业软件市场将持续较快速增长。根据 CCID 数据,2021 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 模将达到 2631.1亿元,同比增长 16.2%。其中,信息管理类、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嵌入式工 业软件细分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448.1 亿元、223.9 亿元、448.9 亿元、1510.2 亿元,占比分别为 17.0%、8.5%、17.1%、57.4%。我国工业软件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作为全球工业大国,随着我国智能制造产业 的发展,我国工业软件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必将持续提升。根据 CCID和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 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为 1678.4亿元,我国工业增加值为 30.11万亿元,我国工业软件占工业增加 值的比例为 0.56%;根据 CCID和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为 3893亿美元, 全球工业增加值为 23.36 万亿美元,全球工业软件占全球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 1.68%。假设未来我 国工业软件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 2%,以 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 31.71万亿元为基数估算,则 我国工业软件的市场空间将超过 6000 亿元,前景广阔。3.3 工业互联网:短期重点是夯实基础,中长期应用潜力巨大工业互联网是通过 ICT 技术实现企业内部生产系统到外部商业活动的智能化,包括机器之间、机器 与系统、企业上下游之间实时连接与智能交互。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将工业互联网作为企业数字化 的重要手段持续推进,工信部也将其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重点任务在分步实施。2020年,政治局常务 工作会议上将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列为“新基建”的重点,3 月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加快工 业互联网发展。由于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国内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工程,难度大且市场空间广阔。发 展工业互联网,主要任务有四项,未来将有序推进:1)做好企业内外网建设,尤其是内网升级需要 较长周期;2)构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顶级节点、灾备节点的建设都需要加快推进; 3)继续做好跨行业跨领域的平台示范工作,为后续行业推广积累经验和工具;4)加强工业互联网 数据中心建设。短期关注重点行业投资动向及双跨试点平台企业。国家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点,2021 年投入重点我们预计有两个:1)企业内、外网的改造工作。目前外网建设公司运营商正在积极推动, 包括 IPV6、企业专网、5G 等,但企业内网建设需时日,时间敏感网络等关键技术有待成熟,企业 设备网络化也是一项长期工程,投入较大;2)继续进行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工程, 上市公司如东方国信、用友网络均参与其中,后续还将加快重点地区/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3.4 智能汽车:技术、模式发生重要转变,第三方软件企业面临机会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和自动驾驶化正在重塑汽车产业,软件定义汽车开始成为潮流相比传统汽车主要作为移动出行工具,智能汽车将定位于融出行、娱乐、办公、生活服务等多功能 于一身的移动智能终端或者移动机器人。在智能汽车时代,汽车的技术构成、商业模式和生态体系 均将发生根本性变革,蕴含的商业价值不言而喻,各方参与者已然展开激烈的博弈。除了车身的智能化外,由“车-路-云-人”共同构成的车联网也是智能汽车的重要技术构成。网联化 不仅可降低汽车本地的软硬件技术实现难度,还可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衍生出众 多商业模式,包括跨界合作、共享出行等。汽车软件定义已成为趋势。汽车“三化”之后,就面临着海量数据处理、OTA 升级(Over the air, 空中下载)、APP 化等问题,必须逐步由软件最终完成硬件资源管理和应用功能实现。据麦肯锡数据 显示,目前车企的代码数量已经超过 2 亿条,而且还在快速增加中。汽车智能化背景下,汽车本地 电子电气架构(EEA)将发生根本变革,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最终算力将集中到汽车中心计算 机或者云计算平台。计算单元集中的趋势下,汽车软硬件分离成为可能,汽车可以通过虚拟化(融 合化)建立资源池,并通过软件对汽车实现灵活控制。软件公司和其他数字技术企业也将借着智能化的浪潮,挤进汽车生态圈。目前,一些软件企业正从 二、三级供应商逐步成为整车企业的一级供应商。根据麦肯锡预计,2020年全球汽车软件市场规模 将达到 350亿美元,而到 2025年、2030年分别将达到 620亿、840亿美元,2020-2030年间增速 将达到 9%,占汽车整车成本比重也在持续上升。其中,智能网联、ADAS、操作系统和中间件等软 件市场规模最大,这也是第三方软件厂商最为擅长的领域。智能网联汽车路线图 2.0发布,顶层规划趋于完善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从 2016年开始,相关实施方案、法规、标准、路测 细则等相继出台。从整体上看,我国智能汽车产业的顶层设计基本搭建完成,预计下一步的政策重 点将更多放在解决实施和推广阶段的具体问题。我们认为,未来对行业影响较大的文件有两个:一个是 2020年 3月国家发改委等 11个部委联合出 台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该文件可谓是近年来智能汽车行业最为权威和重磅的文件。另一个 是 2020年11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研究了面向2035 年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愿景、里程碑与发展路径。该文件虽然非国家政策文件, 但是其 1.0 版本曾经对国内的智能汽车发展政策起到过较大的影响,预计新版本也能对行业中长期 规划起到建设性作用,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长期发展也有积极意义。智能座舱将是第三方软件厂商的主要着力点,一芯多屏将成主要解决方案智能座舱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汽车驾驶与乘坐空间,通过液晶仪表盘、车 载信息娱乐系统、人机交互模块、抬头显示系统、流媒体后视镜等产品和模块,实现与人、路、车、 云的协同运作,最终将座舱发展成为“智能移动空间”。智能座舱是需求和技术双重驱动的产物。从需求上看,消费者不再满足汽车座舱内单一安全机械操 作,逐步转变为对舒适性体验的要求,很多消费者已经习惯通过车机实现车内服务,而且希望通过 车机实现生活服务、娱乐功能等。从技术发展来看,随着芯片运算能力的不断提升,5G、人工智能、大数据、车联网等技术日趋成熟,车辆的海量数据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问题已经能够较好解决, 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对于第三方软件企业来说,由于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暂不涉及车身及动力、底盘及传动等安全性要求 极高的领域,且独立性较强,是非常好的切入点。其中,一芯多屏多系统的集成式智能座舱正在迅 速推广,其融合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加。据中汽研预计,2020年国内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到 628亿 元,同比增长 20.54%。软件方面的需求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集成度上升。以前中控屏、仪表盘等设备都是由不同厂商提供,为分散式座舱系统。目前的趋 势看,集成式座舱正在成为主流,中控屏、数字仪表、副屏、HUD 等设备通常由同一块芯片 SoC支持,由统一的软件平台系统驱动,有望大幅降低成本。相关平台和应用的定制化开发工 作量将实现较快增长。 座舱配置更为丰富。新车型多采用大尺寸屏幕、语音交互、触控等新技术,一些新车型开始选 用液晶仪表和 HUD,同时操作系统除了 Linux、QNX以及 Tier1 自研之外,Android操作系统 应用也在增多,支持的 APP 数量也在大幅增加。自动驾驶领域第三方软件企业正在积极发力,主要布局包括 ADAS、算法和地图ADAS 正在迅速普及,算法和操作系统厂商终将受益。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的另一个赛道,其中 涉及大量的计算机技术应用,ADAS 则是自动驾驶基础性技术,正在快速渗透。更高级别的 L2+/L3 技术出现拐点迹象,L4技术或将在部分相对简单的场景开始尝试应用。此外,自动驾驶操作系统有 望在未来数年逐步普及,进一步促进软硬分离。从软件角度看,算法、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操作系统是主要的投资机会。对于感知算法,互联网 企业、初创企业、人工智能企业、传感器企业等均有参与;车身控制算法则主要由博世、大陆等 Tier-1 企业把持,第三方软件企业进入可能性较低;高精度地图对于 L3及以上车辆近乎是刚需,四维图新、 高德、HERE 等是主要供应商;在软硬分离的趋势下,自动驾驶操作系统领域的角逐比较激烈,如 操作系统技术厂商中科创达正参与其中。3.5 建筑数字化:建筑产业体量巨大,数字化存在做大可能国内建筑业数字化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大,蕴含巨大潜力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巨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建筑业 总产值 24.84万亿元,同比增长 5.7%,且连续多年持续增长。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 99.09万亿元,其中建筑业增加值 7.09万亿元,占 GDP 的比例为 7.16%。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 济中实至名归的大行业。我国建筑业因为传统上是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虽然具有巨大体量,但是数字化程度很低。 根据麦肯锡 2017年 12月发布的《数字时代的中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报告结果显示, 我国建筑业的数字化水平在报告分析的 22个行业中排名最末。“大行业+低数字化水平”的现状,蕴 含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发展潜力。数字化程度低与我国建筑业信息化投入水平低直接相关。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我国建筑业信 息化投入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约为 0.08%,而发达国家建筑业信息化投入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 可达 1%。假设我国建筑业信息化投入占总产值的比例未来提高到 0.5%,则以 2019 年我国建筑业 总产值 24.84 万亿为基数估算,我国建筑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量级。国内建筑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依托数字化改造建筑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托与信息产业的融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模式伴随着高能耗 与人工红利。根据广联达公开资料数据显示,全国建筑业的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 50%。2017 年 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筑设计应体现地域特征、 民族特点和时代风貌,突出建筑使用功能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等要求,提供功能适用、 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协调的建筑设计产品”。2019年 12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 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 2020 年要重点抓好 9 个方面工作,其中包括“着力推进建筑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建筑业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转型升级已 迫在眉睫。老龄化推高用工成本,企业需要向数字化要效益。根据我们的统计,自 2008 年起,我国 16-40 岁 年龄段的农民工占比持续走低,相对应地,41岁以上年龄段的农民工占比持续走高。人口老龄化的 压力导致建筑业农民工的人力成本持续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建筑业农民工月 平均收入 4567元,同比增长 8.5%。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对建筑业的产值利润率持续产生下行压力, 也将推动建筑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业界开始认同“数字建筑”等相关理念,行业数字化推广将提速2020 年 9 月,由全联房地产商会和广联达联合主办的中国数字建筑峰会在全国 16个城市跨区域同 步举办。自 2010年起,作为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这一峰会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峰会持续推动建 筑行业信息化应用,积极向行业宣导数字化转型的理念。2018 年,峰会以“数字建筑 赋能产业升级”为主题在西安举办,国家原住建部副部长宋春华做了题为 “加快创新 融合联动 促进数字建筑、智慧城市的新发展”的主题演讲,广联达公司总裁对数字建筑的 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与会其他演讲嘉宾也围绕“数字建筑”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自此,“数字建筑” 的理念在业界逐渐得到广泛认同,成为业界数字化转型被广泛认可的方法论。2018 年 1月,广联达发布国内首个《数字建筑白皮书》,提出“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的“三新”理 念;给出了“数字建筑”概念的深刻诠释,即“数字建筑”是指“利用 BIM 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引领产业升级的行业战略,它结合先进的精益建造理论方法,集 成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实现建筑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 智能化,从而构建项目、企业和产业的平台生态新体系,从而推动以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为代 表的产业升级,实现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的产业目标”。2019 年 6月,广联达在中国数字建筑年度峰会(青岛)发布《数字建筑: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白皮 书》,提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新范式。2020年 9月,广联达在中国数字建筑(全国)峰会 2020上发布 的《数字建筑平台:构筑数字化转型新基建》白皮书提出,数字建筑平台的出现将实现建筑业全过程、 全要素、全参与方的“三全”升级,以及岗位层、项目层、企业层和行业层的“四层”变革,这将深刻改 变行业面貌。作为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的主办方之一,广联达持续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理 念、新方法,对持续推动业界数字化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BIM 与数字建筑的理念相契合,是我国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BIM 已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其价值也在被认可根据 2016 年 12 月住建部发布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对 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定义, BIM 是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以此设计、施工、 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BIM 不只是狭义的模型或建模技术,而是一种 全新的工程理念和行业信息技术,正在引领建设领域规划、设计、施工、运维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管 理变革。在国际上,BIM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根据 McGraw Hill 的数据,2012年美国 工程建设行业采用 BIM 的比例从 2007年的 28%提高到 2009年的 49%再到 2012年的 71%,其中 74%的承包商(施工企业)已经在实施 BIM 了,超过了建筑师(70%)及机电工程师(67%)。美 国斯坦福大学整合设施工程中心(CIFE)根据 32 个采用 BIM 的项目总结了使用建筑信息模型的优 势:(1)消除 40%的预算外更改;(2)造价估算控制在 3%精确度范围内;(3)造价估算耗费的时 间缩短 80%;(4)项目时限缩短 7%,及早实现投资回报;(5)通过发现和解决冲突,将合同价格 降低 10%。BIM 在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等方面的价值在国际上不断得到认可。随着价值的不断被认可,全球范围内 BIM的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根据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数据,2014年全球 BIM 市场规模为 27.6亿美元,到 2022年预计将达到 115.4亿美元,2014-2022 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9%。2014年,北美是全球最大的 BIM 市场,在全球 BIM 市场中占比 33%。 根据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预计,北美在全球 BIM 市场的优势会保持到 2022年,亚太地 区是全球 BIM 市场最具潜力的地区。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我国 BIM 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2017 年 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建筑信 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 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从国家政策的层面明确了 BIM 对于建筑业发展的意义,将为 BIM 技术在我国建筑业的大规模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标准方面,住建部近年来连续发布了建筑 信息模型领域的 6项国家标准和 1项行业标准,以推动 BIM 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大范围应用,其中 5 项国家标准和1 项行业标准已正式实施。我国地方政府也发布了相关政策支持 BIM 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 20多个省发布了 BIM 相 关政策。当前,我国建筑业迫切需要节能增效,这一需求与应用 BIM 技术能带来的益处是契合的。 根据我们的产业调研,目前 BIM 已经受到了我国建筑业各参与方(包括业主方、施工方等)的普遍 重视和认可。我们认为,在政策的推动以及建筑业节能增效内在需求的双重推动下,BIM 将成为我 国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看好 BIM 在我国的未来发展。我国 BIM 市场未来空间广阔。当前,我国建筑业每年涉及项目约 60 万个,假设以平均每个项目每 年在 BIM 技术上的投入为 5-10 万元估算,则我国 BIM 市场未来将有 300-600 亿元的市场空间。四、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4.1 投资建议:关注工业软件、智能汽车和建筑数字化等投资机会投资逻辑:我们预计,2021年,工业软件很多卡脖子领域有望实现从零到一的跨越式发展,汽车智 能座舱等解决方案需求依然旺盛;而作为“新基建”重点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短期仍需要做好基础 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中长期潜力巨大;数字建筑理念有望加速推广,BIM 等解决方案应用场景将 更为广阔。同时,数字产业化方面,我们预计基础软硬件国产化、网络安全、云计算等领域,依然 具备较强的增长潜力。2021年,我们继续看好计算机行业发展,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不变。投资标的:建筑数字化、工业软件及工业互联网领域,强烈推荐广联达,推荐用友网络、东方国信; 智能汽车板块,强烈推荐国内智能驾驶舱龙头企业中科创达;数字产业化方面,推荐金山办公、深 信服和安恒信息。4.2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和智能汽车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离不开政府 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如果后续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发展可能面临困难。中美科技争端有可能延续。我国工业软件、关键基础元器件等对西方国家依赖较为严重,而美 国精英层已经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拜登上台之后,中美之间的科技纠纷未必能彻底平息,相 关企业尤其是应用开发企业可能将面临着较大的供应链风险。企业或者政府支出不及预期。由于全球疫情蔓延,我国经济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企业资本支出 或者政府财政支出可能依然谨慎,而我国计算机行业多以 To B 或者 To G为主,受到的影响可 能较大。(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出品方/作者:平安证券,付强、闫磊)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大混乱

IDC行业研究报告(合集)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IDC行业研究报告,部分内容如下,下期(K12在线教育行业研报)2020年中国IDC行业概览.pdfIDC—数字中国发展的基石.pdfIDC系列报告一:数字产业基石,关注卡位核心地区的IDC企业.pdfIDC系列报告三:数据中心中各类IT硬件占比拆分.pdfIDC系列报告之六:从DCF角度看IDC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pdfIDC系列报告二:还原IDC行业的真实盈利能力.pdfIDC行业展望:发展确定性高,2020是机遇之年.pdfIDC行业投资标的梳理.pdfIDC行业报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搜搜报告.pdfIDC行业深度报告之一:中美对比研究:哪些因素在影响IDC企业估值.pdfIDC行业深度报告:以美为鉴,腾飞在即_搜搜报告.pdfIDC行业研究框架报告:IDC-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pdf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链专题:短期需求叠加长期逻辑,IDC及云计算产业链投资图谱-搜搜报告.pdf从三大边际变化再论本轮IDC投资三要素.pdf从全球IDC龙头Equinix看中美IDC发展路径:乘数字化之浪潮,REITs助力成长.pdf全球IDC价值重估系列报告之五:与流量巨头共舞,尽享景气提升红利.pdf全球IDC价值重估系列深度之一:流量将第三次爆发增长,从“收入-成本”视角看全球IDC企业价值重估.pdf全球IDC价值重估系列深度之二:回顾全球IDC发展史,寻找下一个Equinix.pdf印制电路板行业深度:头部通讯PCB厂商深度受益IDC基站建设.pdf掘金数据中心系列深度报告(一):IDC大变革时代,紧握优质核心资产.pdf数据中心IDC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数据中心:沧海流量,信息基石-搜搜报告.pdf数据中心专题报告:关注上游设备及深耕一线商圈的IDC服务商.pdf数据中心深度报告(二):IDC投资快速增长,成就IC变革引擎.pdf文件名清单.TXT新三板TMT专题报告:数据中心景气下能耗问题爆发,IDC节能降耗行业腾飞在即.pdf申万宏源-通信周报:IDC投资建议聚焦头部互联网企业的供应商.pdf获取本文件夹所有文件名(不含子文件夹).bat计算机行业2020年中期策略报告:关注IDC板块的投资机会.pdf通信行业2020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新基建政策推动下,5G和IDC赛道开启加速跑.pdf通信行业深度分析:5G和IDC“新基建”促温控技术革命性升级,散热行业迎量价齐升大发展.pdf钢铁企业涉足IDC业务的可能性:钢企发展IDC:生产要素再利用.pdf钢铁企业涉足IDC业务的可能性:钢企发展IDC:生产要素再利用.pdf钢铁行业深度报告:当钢铁遇上IDC.pdf钢铁行业深度研究:钢厂IDC——新势力崛起搅动IDC行业.pdf部分报告内容展示:注明:报告内容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删,行研君作为内容整理方,仅作为学习使用,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后果自负。更多细分领域报告请查看星球。目前星球的报告已经按资料类型、细分行业、发布机构进行了整理,目前已经整理了200+、30000+精品报告,也持续更新了570+天。往期推荐5G行业研究报告(合集)从阅读行研报告开始了解一个行业(内附260+行业30000+份最新行研报告资源)-搜搜报告-每天分享50+研报的社群从阅读研报开始了解一个行业交个朋友。

伊角

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附图表)

中商情报网讯: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018年,对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球传统消费电子市场疲软不振,产业发展经贸不确定性不断提升,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可谓迎难而上谋发展。展望2019年,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态势下,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外患内忧”的瓶颈局面,增长力度将有所减缓,并亟待聚力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体系,走向高质量发展。据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从出口交货值来看:1-4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9%,增速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4月份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加快6.2个百分点。可见,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已慢慢趋向高质量发展。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行业营收来看:最新数据显示,1-4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利润同比下降15.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9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1%,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4%。总体来看,行业营收及利润低于2018年整体水平,体现了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益整体下滑。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来看:1-4月,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增长0.3%。其中,4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增长0.3%,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整体来看,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自2018年起在不断上升。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19年1-4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7%,比1-3月加快1.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制造业投资增速4.2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9年电子信息行业展望从电子信息行业最新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增速有所放缓。展望2019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增加,企业业绩增速将进入换挡期。据业内分析:2019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会面临如下几大瓶颈: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同时,国际贸易形势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可以预计,2019年,部分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订单将受到贸易冲突影响,负面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将继续扩大。 重点行业加速发力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正加速结构调整与动能转换。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子学表示,一方面,手机、计算机和彩电等传统行业继续保持规模优势;另一方面,主要行业和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果显著,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机市场渗透率超过80%,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虚拟现实设备等新兴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无人机、智慧健康养老等新兴领域,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技术和应用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在智能手机市场,2019年,高端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新产品将拉动新消费。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由增量转存量,各大品牌纷纷瞄准高端市场,一批高性能、高价位的产品将被集中推出。2019年,屏幕、拍照、快充、识别等功能技术的成熟,有望拉动智能手机的新一波消费。此外,随着5G商用的不断推进,几乎所有品牌均表示将在2019年发布5G手机,5G手机将成为推动智能手机消费的另一个增长点。核心领域仍待突破2018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不断夯实核心基础领域。而 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要走向高质量发展并非易事。由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兴领域创新与国际速度显现落差,亟需加速合力凝成协同创新体系;传统领域下降态势尚难被创新势能提振,有待聚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体系;产业规模和供应链掌控水平尚不协调,亟待构建安全可控的供应链体系。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和也

2020信创发展研究报告及60强企业丨亿欧智库

亿欧智库以信创产业梳理结果为基础,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信创产品成熟度、企业商业化能力、公司背景能力等指标为判断标准,梳理出信创产业60强企业名单,作为中坚力量推动整个信创产业的持续发展。报告作者丨曹金梅 沈澎涛报告审核丨王辉报告编辑丨林家琪“信创”二字来源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信创产业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根基,通过科技创新,构建国内信息技术产业生态体系,是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亿欧智库基于对我国信创产业发展的大量桌面研究,以及对行业专家的访谈,撰写此份2020信创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全面梳理了信创产业发展沿革及国家“十四五”规划、“新基建”发展背景下的价值与机遇,展现信创产业的产业链全景图谱,并对不同细分领域落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信创产业60强企业名单,对选择信创产业合作伙伴提供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20信创发展研究报告及60强企业》内容摘要:政策先行,信创产业全面提速 ▏信创产业是中国坚持走信息技术应用自主创新之路的必然结果,以“863”计划为起点,共经历了“觉醒”、“起步”、“加速”、“可靠”和“整体布局”五个阶段,形成了以国家和科研机构为引导,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实践突破的信创产业新局面。政策牵引是信创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2016年3月我国就成立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推动中国逐步建立基于自己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形成自有开放生态。到2020年,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机构与地方政府已推出多项政策助力信创产业落地。信创产业是新基建的安全之基。从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程度来看,目前国内重要信息系统、关键基础设施中使用的核心信息技术产品和关键服务大多依赖国外。信创产业解决的是安全问题,将基础设施变成我们自己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可生产的;同时,新基建在推动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将助力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升级及相关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打造以CPU和操作系统为核心的信创生态体系 ▏信创产业以信息技术产品生态体系为基础框架。当前传统的信息技术产业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以及信息网络安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云服务、系统集成方也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创产业中,CPU和操作系统居于国产化生态体系的核心地位。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国产 CPU 绝大多数采用同国外合作的方式,主要途径包括购买指令集授权、技术合作等,尚未出现成熟的完全自主先进的 CPU 产品。国产CPU中鲲鹏 、飞腾、龙芯采用指令集授权或自研架构,自主先进程度相对较高。国产主流操作系统均是基于Linux内核的二次开发,主要厂商有麒麟、 统信、普华、 中科方德、一铭软件等。在信创领域,麒麟操作系统目前占据主导地位,而以深度操作系统为基础开发的UOS也已快速崛起,并成为最受欢迎的民企国产操作系统。双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从落地情况来看,信创产业在党政和金融领域渗透率最高。当前我国信创产业行业渗透率可大致分为三个梯队,党政和金融渗透率处于第一梯队,电信、交通、电力、石油、航空航天处于第二梯队,教育、医院领域渗透率最低,处于第三梯队。这是由于在政策导向下,党政端最先进行国产化;而行业端金融领域数字化程度较高,更易渗透。当下我国信创产业的供需体系尚不成熟,基础设施与基础软件的供给企业存在缺口。信创行业整体需求端的爆发依赖供应端信创生态体系的搭建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信创产业的市场空间值得期待。党政领域的国产化已全面启动,短期已突破千亿规模,行业信创市场总空间预计数倍于党政领域的规模。从各省的采购情况来看,目前有集采和集成商两种模式,系统集成商将成为重要受益方。从产品细分维度看,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台式机和PC是最先起量的环节,其中台式机和PC预计将首先突破百亿级别的市场规模。信创产业代表企业60强 ▏基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信创产品成熟度、企业商业化能力、公司背景能力等指标,通过信息采集和评估打分环节,亿欧智库归纳出信创产业代表性60强企业。从领域分布来看,入榜企业中IT基础设施、基础软件企业占比最高,接近六成;信息安全领域企业最多,操作系统领域企业较少,越底层的软件领域市场越集中。从信创产业代表企业成立时间分布情况来看,上榜企业创立时间整体分布较为分散:2000年之前IT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安全企业较多;随着国家对核心技术的重视和推动,基础软件在2000-2009年间集中涌现,应用软件企业伴随而生,2010年之后IT基础设施企业出现爆发性增长。从上市情况来看,入榜企业中整体上以未上市企业为主;在分领域上,IT 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企业中未上市占比较大,未来有可能迎来潜在上市企业爆发潮。在基础设施层面,目前信创产业已形成以华为、中国电子CEC、中国电科CETC、浪潮为巨头的市场格局,其中华为主要立足于鲲鹏处理器,聚集外部上下游企业形成鲲鹏信创生态体系;中国电子CEC 、中国电科CETC 、浪潮则侧重于自建生态与战略投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搭建稳固的自有生态,如中国电子CEC战略投资易捷行云,浪潮在信息/网络安全领域选择与中孚信息进行战略合作。在应用软件上,致远互联专注协同领域18年,面向党政、金融、军工、建筑、互联网等众多行业与领域用户,遵循国家安全、电子文件、软件工程等相关标准,提供公文处理、会议管理、督查督办等通用办公应用,及国家治理、行政管理、企业经营方案。以“成就高绩效组织”为使命,持续助力企业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已服务政企用户近40000家。在云服务上,华为云将华为30多年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解决方案开放给客户,具备“云、AI、5G协同创新,数字化转型实践者,共创共享共赢四大优势”;浪潮云依托在政府、企业信息化领域的30余年的深厚经验与技术积累,逐步形成了“可信赖、专业化、生态化”三大特色,面向政府机构和企业组织;易捷行云,IDC报告连续两年中立私有云企业市场份额排名第一,D轮为中国电子战略投资,并为中国电子云提供IaaS云底座。蓄势腾飞,信创产业四大破局之策 ▏在信创产业链条中,下游企业以应用和服务为主,上游则以硬件为主。聚焦到信创产业发展史,整个上游核心技术几乎被国外企业所垄断,芯片技术架构中的x86、ARM、RISC-V、MIPS全部是国外公司,时间最早的x86距今已有42年之久、与之相比,中国信创产业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大成长空间。亿欧智库据此归纳出我国信创产业的四大破局之策:首先,信创产业链条下游强,上游弱是整个底层技术发展时间少、基础底子薄的深度折射。应当加大上游链条的政策和资金力度,给予更多耐心。其二,信创产业万亿市场规模下还无真正巨头,在格局分散和缺乏规模用户群等挑战下,基于强强联合下的链条生态整合可成为破局之策。其三,信创产业与国际老牌巨头在核心技术储备和领军人才梯队建设上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跨代际技术创新和重点科研机构人才共享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信创产业在用户积累数量和使用反馈上与终极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用户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应当持续聆听用户声音并优化产品能力。我国信创产业正在加速落地和实践,是实现安全化、可控化和自主系统化,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必备基础,以此为基础,中国信创产业代表企业走向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与国外如Intel、微软、IBM、Oracle等巨头平等对话和业务对抗将成为常态。这种平等对抗的演进以中国信创产业持续创新并具备世界级专利的产品和服务为必要条件,狭路相逢勇者胜,信创产业正蓄势腾飞。团队介绍 ▏亿欧智库(EqualOcean Intelligence)是亿欧EqualOcean旗下的研究与咨询机构。为全球企业和政府决策者提供行业研究、投资分析和创新咨询服务。亿欧智库对前沿领域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具有独创的方法论和模型,服务能力和质量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亿欧智库长期深耕科技、消费、大健康、汽车、产业互联网、金融、传媒、房产新居住等领域,旗下近100名分析师均毕业于名校,绝大多数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亿欧智库是中国极少数能同时生产中英文深度分析和专业报告的机构,分析师的研究成果和洞察经常被全球顶级媒体采访和引用。以专业为本,借助亿欧网和亿欧国际网站的传播优势,亿欧智库的研究成果在影响力上往往数倍于同行。同时,亿欧EqualOcean内部拥有一个由数万名科技和产业高端专家构成的资源库,使亿欧智库的研究和咨询有强大支撑,更具洞察性和落地性。

不亦善乎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发布 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或达36万亿元(附图表)

中商情报网讯:日前,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在会上发布。据《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此外,数据显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五地的互联网发展分列全国前五。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国新一轮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规划即将加快落地。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从总量上来看,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占GDP比重持续上升。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8%,占比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2018年数字经济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9%,贡献率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超越部分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据预测,到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或将接近36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结构上来看,数字经济有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数字产业化,也称为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即信息产业,具体业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产业数字化,也称为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算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6.4万亿元,在GDP中占比达到7.1%,在数字经济中占比为20.49%。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中继续占据主导位置,2018年产业数字化部分规模为24.9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3.1%,在数字经济中占比为79.51%。在数字经济中,产业数字化部分占比高于数字产业化部分占比,表明我国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对其他产业产出增长和效率提升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做自己

2020电商行业企业数据报告: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电商江湖

来源:新华网原标题:2020电商行业企业数据报告: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电商江湖”2020“双11”提前开幕,你从“打工人”变“尾款人”了吗?今年“双11”比往常来得要早一些——早在10月21日凌晨,天猫就开启了今年“双11”预售,全国的消费者“宝宝们”纷纷守着李佳琦、薇娅等人的直播间抢货,各种与直播相关的话题频频占据热搜,直播成为今年“双11”预售主力军。阿里巴巴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天猫双11” 开局111分钟,就有100个品牌成交超1亿,迈入“亿元俱乐部”。京东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京东超市“双11”开场10分钟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00%,京东生鲜5分钟同比增长超600%;京东直播10秒带货破亿。近日,天眼查发布《“双11”电商行业数据报告(2020)》,多角度分析国内电商与其相关行业(直播和快递物流等)的企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试图展现一个真实的“电商江湖”。我国超378万家电商相关企业,较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超378万家电商相关企业。其中,超69%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200万以下。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的电商相关企业数量最多,约74万家,占全国的19.66%。另外发现,电商相关企业较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如福建、浙江、上海、山东、江苏等。其中,较为知名的城市有浙江义乌、江苏昆山、福建石狮等。据称在义乌,每新增3个老板,就有一个从事电商行业。另外,我国电商相关企业呈“倒V式”增长趋势,从2013年起开始迅猛发展,至2015年增速达到高峰,为72.47%,2016年来增速有所放缓,但依旧保持在40%左右。2013年,被称为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爆发元年”,从来就不缺故事的电商江湖,在2013年自然也分外热闹,余额宝、微信支付纷纷上线,天猫“双11”交易额突破350亿元,小米手机3分钟内销售额超亿元,京东全年销售额超1000亿实现微利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前10月已新增超过133万家电商相关企业,同比去年增长79.22%。稳定全球贸易主力军,我国今年前10月新增9.5万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当前,全球贸易复苏受到疫情反弹等不确定性因素威胁,而跨境电商凭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的优势成为稳定贸易形势的主力军。数据显示,今年全球贸易的反弹速度大幅快于2008年金融危机,不仅提振了全球经济许多领域,同时让更具增长活力的跨境电商成为各国瞩目的发展领域。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57万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比高达96.75%。注册资本方面,有64.61%的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0-200万。地域分布方面,广东省的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近39万家,占全国的68.20%;上海市位居第二,有近8.4万家相关企业,占全国的14.75%;另外,山东、江苏和浙江三个省份也均拥有超过1万家相关企业。行业方面,60.36%的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13.29%的相关企业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增长趋势来看,我国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新增数量自2013年开始明显增长。2014年相关企业的注册增速最高,达到84.90%;2019年相关企业新增数量近12万家,为近年来最多。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前10月已新增超过9.5万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同比去年增长79.22%。其中,第二季度新增超过3.5万家相关企业,环比增长58.8%。直播电商元年,今年新增的直播相关企业为2019年全年增量的5倍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研究报告》称,2016年,国内接连出现了300多家网络直播平台,直播用户数量快速增长。这一年,淘宝、京东、蘑菇街、唯品会等电商平台纷纷推出直播功能,开启直播导购模式;快手、斗鱼等直播平台则与电商平台或品牌商合作,布局直播电商业务。经过4年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视频直播平台、MCN机构和品牌厂商参与到直播电商行业,直播电商产业链基本成型,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今年3月份,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使用淘宝直播的消费者占比高达68.5%,其次为抖音直播及快手直播,使用用户占比分别为57.8%和41.0%,排在后面的依次为天猫、京东、虎牙、斗鱼。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3.9万家直播相关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浙江和辽宁两省的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均拥有超过5,000家直播相关企业。山东、广东、江苏和福建等省份的相关企业数量也不遑多让。另外,我国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直播相关企业占比达33.51%,批发和零售业占比达22.0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达20.14%。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今年已新增直播相关企业超过2.8万家,为2019年全年新增数量的5倍。另外,我国今年第二季度新增直播相关企业达8,600家,环比增长470%,第三季度新增达1.4万家,环比增长66%。国家新设职业“互联网营销师”,超过一半的网红相关企业成立于2017年之后5月11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关于对拟发布新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新增“互联网营销师”,指在数字化信息平台上,运用网络的交互性与传播公信力,对企业产品进行多平台营销推广的人员。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从事网红相关业务的企业有1,700多家,2017年以来新增了885家,占比50.5%。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的网红相关企业较多集中在北京市、广东省和浙江省,几乎占据了网红江湖的“半壁江山”。其中,北京和广东两省均拥有超过300家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另据《2020年春季直播产业人才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2月,淘宝直播新开播商家数量较1月环比增长719%;直播人才需求同比增长132%;直播领域人均月薪达9845。“双11”日均4.9亿件快递,江浙沪拥有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快递相关企业据国家邮政局于近日举行的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专题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的旺季范围自11月初至2021年春节(2月12日)前夕,共计103天。其中,“双11”期间(11月11日至16日)将出现旺季峰值,预计日均快递业务量达4.9亿件,约是日常业务量的2倍。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近140万家快递相关企业。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比超6成,注册资本在200万以下的相关企业占比超6成。地域分布方面,江苏省的快递相关企业数量一骑绝尘,共有超33万家相关企业,占全国的23.83%,其次是广东省和山东省,分别拥有超15万和11万家相关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江浙沪三省的快递相关企业共有近44万家,占全国的31.52%。“无接触配送”促进快递柜行业高速发展,近35%的快递柜相关企业注册于1年内今年上半年,“无接触配送”成为了快递行业的热词,尽管目前仍有多数人对快递“送货上门”和“存放快递柜”争议不下,但“无接触配送”无疑加速了市场对智能快递柜的接纳速度。目前,智能快递柜已结束免费使用时代,超过约定时间收费越发普遍。另外,2019年7月19日国家邮政局通过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的新规,并与2019年10月1日起实行,新规中鼓励智能柜及智能末端服务设施的推广应用。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近800家快递柜相关企业。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比近9成,约67%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之内。从地域分布来看,河南省的快递柜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360家,占全国的45.88%。江苏和广东两省次之,均拥有超过40家相关企业。近十年来,我国快递柜相关企业年新增量持续上涨。其中,2017年我国快递柜相关企业注册增速达52.82%,为近年来最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近35%的快递柜相关企业注册于1年内,近86%的相关企业注册于5年内。绿色包装为快递包裹“减负”,我国近3成的包装相关企业经营范围含“环保”收到快递固然喜悦,但快递包装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与浪费问题也不容忽视。新华社报道称,经初步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如何减少快递垃圾,让快递包装“轻松上路”,成为今年“双11”大家所关注的问题。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155万家包装相关企业。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比近8成,注册资本在0-200万间的企业占比超过64%。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的包装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近29万家,占全国的18.61%。江苏省相关企业数量次之,超过20万家。上海、山东和浙江三省也均拥有10万余家相关企业。另外,我国包装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61.69%)和制造业(21.60%)。总体来看,自2014年开始,我国包装相关企业注册增速始终保持17%以上。其中,2019年新增超过32万家相关企业,2020年前10个月已新增近23万家相关企业。菜鸟国内供应链方面曾表示,“据我们统计,‘双11’期间菜鸟供应链已联动500余商家,将原有塑料包装替换为环保袋,发自菜鸟仓的原装包装、环保拉链箱发货比例近50%。”除了包装环节外,包括中国邮政、顺丰、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百世等在内的企业,相继在快递包裹的中转环节推广使用可循环中转袋。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44万家经营范围含“环保”的包装相关企业,占比近3成。地域分布方面,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和浙江三个省份,其中广东省的环保包装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近9.2万家,占全国的20.82%。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环保包装相关企业年新增量逐年上涨,已经连续4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其中,我国每年新增的包装相关企业中,至少2成企业的经营范围含“环保”。在回收环节,邮政有1.1万余个邮政营业网点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顺丰约1.8万个网点设置了标准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在40个地区开展包装回收;京东近30%网点设置了快递包装回收装置,截至目前已回收纸箱并二次使用数量达1.5亿个……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660家包装回收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份,其中山东省的包装回收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近120家,占全国的19.83%。另外,截至目前,我国包装回收相关企业注册总量是十年前的2.6倍。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边作栋表示,“快递包装绿色应用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希望广大用户支持快递包装的绿色回收,基本完好的纸箱可回收再利用,实现物尽其用。”超7.5万家电商相关企业产生过法律诉讼,虽有风险,但电商市场正逐步完善电商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仍然隐藏着诸多与消费者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亟待解决。经济日报在报道中称,平台虽然享受了直播“带货”的红利,却没有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据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12315平台共接收直播相关投诉举报2.19万件,同比增长479.60%。而且,直播相关投诉举报数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均为头部电商平台及短视频平台。天眼查专业版风险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7.5万家电商相关企业产生过法律诉讼,其中,案由涉及买卖合同纠纷的案件数量占比超过27%。另外,有1.03%的电商相关企业曾遭到行政处罚,超过1.4万家有严重违法行为。2020年以来,电商相关企业被执行人信息数量已近3.2万次。由于经营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众多电商相关企业已经“牺牲”。截至目前,全国共有65万家电商相关企业显示注销或者吊销,占企业总量的近15%。其中约46万家注销或者吊销的企业为创业型企业(成立时间小于等于5年),占比近71%。2019年是《电商法》的元年,实施了一年的《电子商务法》,在规范电子商务主体行为,在维护各方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搭售需有显著提示、保证押金顺利退还等。我国还发布了首个电商产品质量网上监测标准《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网上监测规范》,初步构建了“网上查找、源头追溯、属地查处、诚信管理”的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监管新机制,为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监督等相关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场监管总局也于近日公布了新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明确“网络社交、网络直播等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应当依法履行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的责任”,并规定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为利用网络直播开展的网络交易活动提供回看功能。明确“网络直播”“网络社交”两种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属于电商范围,并进一步确定了监管规则,有助于这两类电商模式的合规经营,以及整个细分行业领域的健康、快速发展。希望相关平台与主播们能够以实际行动消除消费者的顾虑,让消费者能够在质量有保障、售后有担当的直播间里放心“开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