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闻传播考研考前必看!院长换了你都不知道?还考什么研?春雨日时

新闻传播考研考前必看!院长换了你都不知道?还考什么研?

距离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还剩下不到两个月了!今年,各大院校的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参考书等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除了这种显性的变动之外,还有一种隐性的变动,更为重要!,那就是目标院校管理架构上的动态,想当年喻国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后,致使学院分数线暴涨60多分,考察的题型完全变了……可见换了院长对当年的考研影响多大!下面学姐就给大家梳理下最近一年都有哪些学校换了院长,希望大家从中窥探一丝考研动向!一、南京大学-张红军(一)基本情况2019年6月,张红军老师接替杜骏飞老师,成为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一任执行院长。张红军,出生于1971年8月,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曾担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副院长,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副处长,还担任过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编导,江苏电视台记者、主持人,南京市建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挂职)。目前,张红军除担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执行院长外,还同时担任南京大学紫金传媒研究院执行院长。(二)研究方向张红军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传播、影视艺术、广播电视。出版专著包括《电视新闻采编教程》(主编)、《纪录影像文化论》(第一作者)、《实用电视新闻采编》(第一作者)、《广播影视艺术系列丛书》(副主编)、《电影文化诗学》(合著)等。【学姐划重点】前几年南大对于广电这块的考察较少,换了院长后,小伙伴们一定要多加关注广电行业动态,尤其是与广电行业改革、创新相关的热点话题!(三)学术成果(四)真题再现1. 传统媒体如何挖掘注意力红利?【简答题·2019年南京大学440】学姐分析:关于传统媒体转型的问题,简直就是老生常谈,但是换个角度思考,从广电内容生产与传播的策略角度展开分析或许是个不错的切入点。2. IP剧【名词解释·2018年南京大学334】3. 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论述题·2016年南京大学440】学姐分析:最近一次广电方向的内容考察的论述题出现在16年,考察的电视民生新闻。而电视民生新闻最先从《南京零距离》开端,像这种本土类的题目准备过的同学自然有数。考南大的小伙伴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今年江苏卫视又有哪些创新的节目模式呢?二、浙江传媒学院-李良荣(一)基本情况2019年3月19日,李良荣教授出任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良荣,浙江镇海人。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1968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在江西吉安地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0年后,1979年9月再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攻读硕士,是著名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王中(1914-1994)二度出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的第一个研究生,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任副教授,1993年任教授,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指导方向为新闻学理论。(二)研究方向李良荣教授致力于新闻学、宣传学、传播学的研究,尤以新闻理论见长。他写出了建国后国内第一本《新闻学概论》,成为当时国家教委的指导教材,被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新闻专业选为教材,5年内再版10余次。李良荣在学术研究中的主要经历是探索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闻改革,在上世纪80年代,他首先把信息概念引入新闻工作;90年代,他提出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在新闻界都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新闻界的行语。【学姐划重点】浙传本就经常爱考新闻学相关内容,而李良荣教授担任院长后,对于新闻学的考察想必会更加深入,建议小伙伴们多动脑思考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背诵。(三)学术成果(四)真题再现1. 互联网论坛社区管理规定的现实意义?【简答题·2019年浙江传媒学院 334】2. 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原则。【简答题·2019年浙江传媒学院440】3. 简述网络主流媒体维护主流价值观的理解。【简答题·2018年浙江传媒学院 334】学姐分析:从李良荣教授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新闻学的理论创新与新时期环境下新闻学的发展,从近两年的真题也可以感受到浙传紧跟互联网时代新闻学发展的步伐。考浙传的小伙伴们心里要有点数哟~三、深圳大学-巢乃鹏(一)基本情况2019年4月,巢乃鹏教授担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新院长。巢乃鹏,出生于1972年,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1996-1999年在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攻读硕士;1999-2002年攻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培养的博士;2002年1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曾担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传播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示范中心)主任。(二)研究方向巢乃鹏其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研究、人际传播研究。伴随着数据新闻、媒体推荐系统、计算广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深入受众生活,计算传播学的产业实践可谓丰富多彩。相较于其他理论范式,计算传播更易于在无意中发现数据的关联性,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巢乃鹏教授认为“计算传播学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新的研究取向(目前还不能算是一门新的学科),通过收集和分析数字化(在线)行为数据,描述、解释和预测人类传播行为及其背后驱动机制的一系列计算方法、工具和思想。”【学姐划重点】从巢乃鹏老师的履历就可以看出他称得上是一位复合型人才,加上近年来他在计算传播学领域上的一系列研究,将传播学与计算机等互联网技术结合,更体现出思考的前沿性。学界建议报考深圳大学的小伙伴一定要把握住学界的技术动态!(三)学术成果(四)真题再现1. VR技术对娱乐的影响【论述题·2019年深圳大学334】2.抖音已经成为1.5亿日活,3亿月活的短视频平台。请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抖音成为爆款的原因及影响。【论述题·2019年深圳大学 701】3.新媒体用户是变得主动还是被动了,为什么?【简答题·2019年深圳大学 701】学姐分析:深大的题目较为开放灵活,并且紧跟行业热点,由于目前尚未形成固定的出题风格,给予同学们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巢乃鹏老师出任院长后,学姐猜测深大的风格将更加偏向“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界论文与行业热点”!学姐也悄悄说一句,巢乃鹏老师出身南大,大家也可以借鉴一下南大的出题风格哦~四、上海大学-严三九(一)基本情况2018年3月,严三九担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1965年7月出生于安徽安庆,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新闻学博士学位。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出任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二)研究方向严三九老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媒介融合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研、传播心理研究。【学姐划重点】这几年报考上海大学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分数也是水涨船高。纵观上大的考研真题,基础性知识占比较高,并且注重考察细节,同时又和新媒体、新技术结合。这也是严三九老师担任院长之后最大的改变,即培养一流的新闻传播人才。(三)学术成果(四)真题再现1. 结合生产过程分析新闻机构是怎样建构社会现实的【简答题·2019年上海大学334】2. 口语新闻作为人类新闻传播最古老的形态具有哪些特点?其传播形态是如何成为社会群体成员关系纽带的?口语新闻给当下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形态带来了什么启示? 【论述题·2019年上海大学334】3. 论述人工智能技术运动对新闻生产的影响。【论述题·2019年上海大学440】学姐分析:从19年的真题中我们不难发现:上大较为注重考察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机构、新闻生产过程、新闻生产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不仅和院长的研究方向吻合,也是近几年学界一直探讨的问题。五、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单波(一)基本情况单波,湖北天门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媒体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2008年法国蒙田大学客座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访问教授,2009年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政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2012年美国跨文化对话中心高级研究员。现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外国新闻史研究会顾问等职。单波老师所在的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播创新研究的重要平台。中心致力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和信息库建设,在创新、联通、共享的过程中,不断扩展中心的思想库、信息库、人才库功能。(二)研究方向单波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在比较新闻学方面,着眼于开放的文化视野来审视中西新闻的差异,把内在的文化观念及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表现作为比较研究的焦点,探寻中国新闻传播如何走出封闭的文化圈。【学姐划重点】单波老师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传播学,而根据近年来武大的考题,我们也能看出来武大出题的角度与方向跟众多院校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学姐建议从武大新传的老师身上寻找释放的信号~(三)学术成果(四)真题再现1. 请从社会协调理论角度出发,分析粉丝经济的社会心理成因。【简答题·2019年武汉大学 334】2. 由于个体意识的相互隔绝,真正的交流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传播的意 义并非在于传递的内容,而是传播活动本身。【辨析题·2018年武汉大学 334】学姐分析:武汉大学无论学硕还是专硕,参考书目多,并且对于学生的文学功底要求较高。而单波老师作为每年考研初试、复试的主考官,他的研究方向与论文一定要看!报考以上几所学校的考研er们一定要在复习之余,多加关注新任院长的学术著作、研究方向、会议报告等相关信息,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编辑 |Vickie学姐策划 | 安安学姐主编 | Duty学长

太和万物

新闻学考研不能不知道的国内通讯社

红色中华通讯社红色中华通讯社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新华社的前身,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自诞生之日起就发挥着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喉舌耳目作用,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31年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创刊。《红色中华》报与红中社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34年10月,红色中华通讯社随中央红军长征。1937年1月,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在延安更名为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报纸与通讯社仍为一个机构。2.国闻通讯社国闻通讯社是中国较有影响的私营通讯机构。由胡政之于1921年9月在上海创办。初受孙中山和卢永祥等人的资助,实为反对直系军阀的联合势力的的宣传机关。每日发稿两次,约7000字。陆续增设广告部和英文部。1924年8月增办《国闻周报》,评述国内外大事。这年10月,卢永祥在江浙战争中失败,原来的政治背景随之消失。1926年9月,胡政之与吴鼎昌,张季鸾联合接办天津《大公报》,国闻通讯社并入,该社人员成为报社编辑部和经理部的主要班底。各地分社也成为《大公报》的分支机构。上海总社于1936年结束。3.新闻编译社新闻编译社是中国早期民办通信社。1916年8月由《申报》驻京特派记者邵飘萍创办。社址在北京。规模很小,只有几个工作人员。主要编译外电,也自己采写一些北京通讯,每天有一二特殊稿件。每晚7时左右以油印或复写方式发稿,外埠邮寄,本地由社员骑自行车分送。每次发稿几十份。和当时接受军阀政客津贴的其他民办通讯社相比,较有独立性,消息也较迅捷。4.新华社新华社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新华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重要宣传舆论机构,从诞生起就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发挥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作用,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有分社,有的地区还设有支社。新华社是中文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同时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发稿。5.中俄通讯社中俄通讯社中俄通讯社是中国共产主义组织最早的通讯社,由共产国际来华工作组创办,继游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1920年6月成立于上海,社长杨明斋。一面向《新青年》、上海《民国日报》等供稿,介绍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经验,苏俄和共产国际的情况、材料。一面把北京、上海报纸有关中国的重要消息译成俄文,用电报发往莫斯科,向苏俄报纸供稿。该社所发的第一篇稿件是7月初刊在上海《民国日报》的《远东俄国合作社情形》。中共正式成立后,改称华俄通讯社,在相当长的时间,它以"华俄社"名称,向许多报刊发稿。它为筹建中共作了思想舆论准备,为沟通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起了一定作用。6.中央通讯社中央通讯社中央通讯社是中国国民党所创办的旧中国官方通讯社,简称“中央社”,英文缩写CNA。1924年4月1日成立于广州。1927年迁往南京。1932年进行改组。1949年迁至台北。1973年改为中央通讯社股份有限公司 。该社在台中和高雄设有分社,在台湾其他地方设有办事处 ,世界一些城市设有分社或办事处。主要业务是通过新闻广播和发行新闻稿,向台湾地区及世界各地的新闻机构提供新闻和新闻图片,向台湾各新闻机构及有关部门供应西方主要通讯社的英文电讯,向台湾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及海外商情等。

本体

2019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19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334真题一、填空题(35分)1、四场主场外交分别是:( )亚洲论坛;( )组织青岛峰会,《青岛( )》;( )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会上来自( )洲的N国首脑…;中国国际( )博览会。2、台湾在同一天进行直辖市市长等九种选举,称为( )选举。3、3月英国首相( )访华,是英国史上第( )位女首相。德国总理( )此前在任( )次,来自( )德。4、普京获选,第( )次任总统,至本期任期结束,他的执政时长是( )年。5、朝鲜国家元首( )与习近平在在中国( )与( )会面后,他与特朗普在新加坡会面,他出生于( )年,特朗普出生于( )年。6、第( )届( )修改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7、海南( )建设自贸试验田,中国特色贸易( )。8、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是在( )会议,正式确立执政地位9、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是( ),副主席是( )二、简答题(2×15分)1、简述政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2、简述跨文化传播。三、论述题(30分)论述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危机?四、评论写作(55分)美国副总统彭斯10月对中国政策的的讲话原文(节选)(字数1000-2000字)2019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440真题一、简答题(2×15分)1、简述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异同。2、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二、论述题(3×30分)1、论述麦克卢汉理论概要和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2、媒介素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和提升路径。3、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及行为及对传播实践的影响。三、综合题(30分)移动短视频(抖音,快手)的风行,用传播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视角分析成因、特点、影响、趋势等,写一篇评论。(1000字左右)

忌也出走

「新闻传播考研故事」如果我再考一次新传研究生……

「实时热点」、「论文带读」欢迎关注微博@“木铎新传”前几天,小铎征集到了很多落榜者的研途故事,在滔滔不绝的高分上岸经验帖扑面而至这段日子里,我们似乎忘记了他们才是考研大军中的绝大多数。他们同等勇敢,值得掌声。如果你刚刚踏上考研征程,你能否承受最坏的打算?如果你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役中惜败,是否还愿意重整行装,继续前行?夜色微凉,阿铎带着几位学长学姐的「落榜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份不一样的心事,这份经验同等重要,或者说更重要。01讲述者:@KeldaMUD“你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和许多考研党一样,这句话也曾在我昏天暗地地备考时,让我看到上岸的希望之光。但是赤裸裸的现实倒逼我不得不辩证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重新思考自己走过的每一步。“每一步都算”,但不是“每一步”都能让你在预期的时间内,实现自己上岸的夙愿。去年我跨考中央民族大学新闻学学硕,总分339,无缘复试,连调剂都还差6分。痛定思痛,我在这里说一说自己去年的考研历程,希望能对今年考研的小伙伴们能提个醒,少走些弯路,避免重蹈覆辙。我本科英语,热爱新闻,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从事与新闻相关的工作。读研是我多年的梦想,大四时没有考研,工作后依然放不下。于是,去年我最终下定决心跨考新闻学学硕,在职备考半年后又辞职复习了半年。考完试出来,我的感觉是民大的学硕题目真心不算难,我所在的考场上有将近10个考生提前交卷。既然不算难,为什么还落榜?1. 公共课稍过自信。因为我本科是英语,基础扎实,所以就没在英语上安排太多时间精力,只是每天坚持记单词,考前一个月做真题和模拟题热身,基本没有背范文、名句之类。最后我英语考了73分,预期是在80分以上的。考试时没有感觉到哪里不顺,应该是主观题方面没有拿到高分,今年二战的话,我会放下自己TEM-8(专八)的姿态,用心背范文。政治上我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感觉自己脑容量有限,新闻史那么多都塞不完,哪里还背得了肖四肖八?所以就没有买什么资料,只用了前辈给的一些复习资料,然后考前一个月做真题模拟题。最后政治考了63分,没能为我的总分贡献什么砖瓦。2. 不练习实务题。我还是过于自信了,当时想着消息和评论有什么难写的?凭借自己多年的采编工作经验,分分钟就能拿它80%以上的分值,只需要熟悉熟悉策划模板就可以了。结果民大今年实务“很客气”地考了写消息,关于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看到题目和材料的时候我有点儿懵,这不就已经是一则消息了吗?还怎么写消息?于是,我就想了个主标和副标,写了消息头,对内容进行了些取舍,花了大把时间在抄材料上,最后实务只有99分,让我这个“大记者”情何以堪!现在想来木铎其实推出了不少实务练习评讲,自己不去练,考场只能吃亏。(阿铎提示快来21实务公益群一起练实务!!下拉至最后可以直接添加学姐进群)3. 新闻史复习效率低。背新闻史应该是不少新传考研党都不乐意做的事情,甚至有些同学避之不及,我的一个考新传专硕的研友就只挑不考新闻史的学校。就个人爱好而言,新闻史我是挺喜欢的。但喜欢不一定就能学得好,甚至不意味着记得住。我是典型的“背了忘,忘了背,背了又忘”,有时候背着背着会卖呆,因为老忘而暗自神伤,大概时间就是这样大把大把地浪费掉的。考试将近,还有很多没有背,考前有预感改革开放的新闻史会考,资料里面有这个专题的内容,但是就是没背,因为觉得时间不够了,还是把忘记的先记回来要紧。结果拖到最后一天,考完公共课,回去说要背,但又因为当晚特别累,还是没背。第二天上午考新闻史,最后一道大题正是这个内容,本渣渣只能捶胸顿足。4. 没有安排好答题时间。专业课我没有全套地练习过考题,感觉只要不停地快快写,时间应该是够的。这个“应该”在我考公共课上是奏效的,但在专业课上并非如此。考史论时,一看名词解释而感受到了民大的“和蔼”,里面好几个我都背过且印象清晰,兴奋感油然而生。我就奋笔疾书,把答题空间写得满满当当的,因为经验贴上说了,主观题是“踩点给分”,我恨不得把自己记得的全都写上,结果“小报”的名词解释几乎被我写成了简答题,我还很得意,仿佛看到了自己金榜题名的那一刻。考场上陆续有考生提前交卷,我还有两道大题没答,时间都耗在前面5、6分一题的名词解释上了,结果最后两道大题我只能龙飞凤舞地堆砌了些字上去。实务题的话,因为自己本来就没怎么练习,最后一道30分的大题愣是一个字都没有写。总分出来后,我多次这么想:最后那题我随便写两段话出来,也有6分了,可以调剂了!但是我没有时间写一个字,监考老师已经拿走考卷了。总结起来,自己踩的坑太多了,在坑里的努力,最多只能支撑我爬出坑来,却没办法帮助我前进。看着题目不难,好像都懂,但是自己不确定要答到什么程度,只是一股脑地写。我的落榜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缺乏专业指导,好友前辈的指导很多时候只能点到为止,不如机构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研友比我更丧(请原谅我如此耿直))“不斩楼兰终不还”,收拾好心情,今年我要再战。考研同舟共济,但愿大家走的每一步,都是有效的。【避坑指南】关键词之“练习”:1. 不可过于自信,公共课必须多加练习,稳扎稳打,不宜偏废。2. 新闻史和专业课的背诵需要掌握技巧且反复回顾。3. 实务题写作和业界工作有很大差别,须依照考研要求勤加练习。4. 必须练习模拟考试,培养答题策略、思路、框架,提升书写速度。02讲述者:@Summer其实我前几天做梦就暗示自己名落孙山了,梦镜很实际地提醒我:你明明专业课空了好多大题,即使没空着的题目也没有像木铎押题卷答案解析那样有逻辑,只是匆忙的堆砌罢了。后来梦醒,我也清醒了,第六感和好奇心是个好东西,我按耐不住,2020.02.20.00:02,我打开了成绩查询链接,没有网崩竟然很顺利地进来了!可这成绩“297”,我愣了愣,不会是看错了吧?竟然没错!既在预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公共课符合之前自己定的最低目标,但是专业课差太多。政治+10分,英语+10分,专业一+50分,专业二+30分,我就可以以410分的骄人成绩冲进厦大前10了(根据排名单)哈哈哈!我知道这个目标遥不可及,但是我更清楚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不确立一个最高目标,就更容易松懈偷懒!为什么专业课会落后这么多呢?仔细想想,这是由于市场上考研机构太多太杂,受得干扰太大,所以为了减少信息爆炸,我早期只偏听偏信一个渠道的信息,这里就不点名赘述了(这边也要提醒2021的小伙伴们,考研是信息战,千万不要像我偏听偏信),后来发现这个机构在专业课方面不专业,给不了实质性的东西。如果早些发现并重视新传专业机构的公众号就好了。3-6月份:看专业书目。看书并思维导图。由于xx机构说的比较片面,导致我的思维导图停留在形式,而没能真正理解应用,浪费掉3个月时间。7-8月份:整理真题笔记知识点。因为听了xx讲座说“从真题中找到书本知识点”,导致我花了两个月整理出一大堆超出考试内容的无用知识点,和研友一起手打出比复习全书还厚的东西,现在想来真觉得自己蠢啊。如果当时拿这两个月认真研究熟读吃透真题和木铎押题卷,情况会比现在好!9-10月份:由于前期判断失误,导致背诵阶段进展缓慢,而且产生了自我怀疑→_→,如果当时调整方案,开始背诵各公众号的知识点,听喜马拉雅应该也是完全够用的!厦大的题目很活,考当地热点新闻事件和仪式观、非虚构写作这类前沿热点偏多,但当时偏偏被xx机构误导,说厦大很注重基础,结果我背的很多知识点不能说没用,但是真正能用上的很少。10-12月份:应该充分模拟考试,形成答题框架和进行思维训练,但是我11月才刚发现木铎热点专题班讲的更适合考场答题,所以一次完整的模拟都没有,导致我在考场上答不完,没逻辑,格式也不对!最后专业课一塌糊涂、惨不忍睹......可是,一切都不能重来,也没有如果,如果打算二战的小伙伴,就要全力以赴!不要再偷懒!切忌感动自己!!!还是报个班吧!少走弯路,时间很宝贵!!!【避坑指南】关键词之“信赖”:1. 选择靠谱的专业的考研机构,多看经验帖,不偏听偏信。2. 选择现成的院校考研笔记,有针对性的高效复习和背诵。3. 模拟考试选择优质押题卷,形成答题框架,进行思维训练。03讲述者:@一汀我是普通一本工科女,一志愿跨考帝都某985学校,仅过国家线几分,无缘复试,调剂无果。记得查到初试分数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出奇地平静,我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反复确认,是的,这与我想象的分数并无二致,没有那些我的备考经历,粗看好像和那些成功上岸的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我深知,这一路的每一步其实都走得并不尽善尽美。简单总结一下,四个字打乱了整体的备考节奏。焦虑:整个备考过程中,这大概是伴随我最多的两个字。从一开始决定要跨考,我的心路历程大概是这样的:不了解新传:焦虑(得知新传分数高)→焦虑(看经验贴)→焦虑(看不进去书)→焦虑(不会写题)→焦虑(背不下书)→焦虑(时间不够)。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考前一个星期,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没记住,做的全是无用功,知识点都还没吃透就要去考试了,整天心态开崩,然后大哭,什么都学不进去。以前师哥师姐提醒说备考心态很重要,一直倡导学习方法至上的我不以为然,然后实打实地在心态上栽了跟头。是的,我没有办法忽视铺天盖地的成功经验贴和公众号推送的一条又一条热点、考点带来的无形压力,而压力最容易使人焦虑。逃避:我是一个超级喜欢逃避困难的人,一时做不到或者要很费力才能做到的事情我往往会选择逃避、拖着,没想到这个坏习惯在备考过程中被一再放大。我的确整理了笔记,但是笔记内容大多是来自对书中和他人总结内容的机械式摘抄,因为我觉得自己梳理一遍整体框架并且吃透要耗费好多时间;我的确英语试题刷了3遍,但是同样的错误也可能犯了3遍,因为我觉得总结自己的错误让我很难受而且很麻烦;我的确做了许多政治题目,可我只是做一题看一题,没有学会将知识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我的确练习了很多题目,但是每次都是兴致勃勃开头,草草收尾,那些背不全的那些知识点并没有因为我练习了一遍答题而记住;我不喜欢背书,所以在背书上一直逃避一直逃避,直到最后没有背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多,我又掉入了第一个陷阱——焦虑。所以你看,成功其实并不简单,毕竟我其实还是做了蛮多工作的,但是失败可容易了,简简单单的“焦虑+逃避”就把我打败了。查理·芒格说:“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哪个地方,那么我就永远不去那里了。”很遗憾,作为2020新传考研中的一颗不知名的小炮灰,我没有办法告诉大家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我只能跟大家说说我是怎么失败的。【避坑指南】关键词之“心态”1. 保持稳定的心态,适当休闲放松。2. 找到缓解焦虑的办法,拒绝逃避困难和拖延症。3.不要欺骗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04讲述者:@杏仁“今年太难了,有学上就走吧”,距离调剂系统开放已过去了月余,这是我在此期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调剂是一场消磨心力的厮杀,短短十天的时间就让人锐气大挫,但是作为一个两次拒绝拟录取的人,今天也想聊点不一样的。关于时机:我分数不高,已做好了调剂不上的心理准备,第一轮便将保底学校填在第一志愿,没想到竟然收到了两个复试通知。后来看见许多高分选手颗粒无收,不由得感叹命运的吊诡。落榜生的苦涩为什么漫长而难以言说,因为不仅仅是考研失利的失落,还有在一次又一次错失机遇的意难平。最后发现,每一个听见报喜的瞬间、每一个送出的祝福都会反向击中自己。调剂就像人生的缩影,做不好选择、错失机遇也许也是人生的常态。但我能理解所有人的选择:即使知道热门学校很难,也不甘心放过最后一搏的机会。就像知道考研、考名校很难,我们也还是选择前进了。关于非全:非全值不值得读?这是一个调剂过程中频繁被提起的话题。我自己是二战,很巧的是调剂的两年都在非全里打转。一战的时拒绝了某211的非全,而今年对某普本的非全却不由得心动,这是形势所逼,也是二战生的彷徨。但家人仿佛比我看得更清,一开始便是强烈的反对。拒绝拟录取的那一刻非常纠结,但讲原因也可以说得很简单:和当初的理想背道而驰了。在获得通知之前,我觉得自己有学上就可以,但真正拿到了拟录取之后,却发现还有那么多的因素难以说服自己。对于我来说,在职读书真的能兼顾好学业吗?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非全有竞争力吗?这个选择错误的结果我可以承担吗?我很惶恐。因此,要不要读非全,甚至要不要读一些二本全日制,其实不是一句“有学上就走吧”可以简单解决的。关于未来的答案,其实只有自己能给出。也希望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在充分考虑了地域、学校资源、资金、时间成本等等之后所做出的。慎重,是成年人对自己的负责。关于出口:什么是出口?《亲爱的玛嘉烈》里讲“诚心祝福你,捱得到新天地”。在出分以后,苦闷的我以后迅速加了许多调剂群,每天999+的群聊营造了一种虚假又梦幻的充实感,每当有人传来上岸的喜讯,一面是刷屏的祝福,另一面又是浓浓的苦涩。当然,这些调剂群的寿命不会太长,但这些社群中的虚拟亲密关系确实带给了我心灵的安慰,社群中的狂欢是我寻找出口的重要方式。不过,真正让我“捱得到新天地”的,其实是一份工作。调剂系统开之前一个月,我偶然得到了现在的工作机会。在此之前,脱产二战考研使我非常畏惧社会。但说服了自己,真正入职了之后发现,工作好像也并非那么难熬。相反,从早到晚全天候的孤独的学习,带给我的压力反而更甚。我遇到的这份工作说不上待遇有多么好,但带给我的是一种脚落到实地的安心感,让我在之后选择拒绝学校也有了一丝底气。我也开始反思自己:一直逃避工作,是不是让我的路越走越窄了;以及如果选择再战,怎样做出更理性的规划。人总要学会宽容自己,为自己找到出口,无论如何,也要向前走,因为出口也许就在一次不经意的转角等待着你。最后衷心祝福大家,都捱得到新天地。【避坑指南】关键词之“选择”1. 选择适配自身能力的学校,抓好调剂机遇。2. 慎重选择未来的路,对自己负责。3.不要因为惧怕工作而考研,没试过怎么知道不喜欢。05讲述者:@失落的文明TITTLES考研为什么会失败?自从上了木铎的车,倒是没担心过专业课,都是英语在背锅。跨考新传除了喜欢也因为擅长,擅长思考,擅长逻辑,擅长文字。如果没有遇见木铎,我可能会一直沾沾自喜的这样认为下去,跟随木铎学习的这几年,萍网相逢了太多优秀的读书人,果然和很强的“东西”相碰撞,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程度的“渣渣”,也是在认识到自己是个“渣渣”后才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强,所以不要一个人封闭的学习。考研所有能经历的一切我都经历了,除了上岸的喜悦。借用横尾忠则的书名《如果明白烦恼和迷茫都是年轻人的特点,那就不必担心。因为大伙儿都是这样长大成人的。我也曾是烦恼和迷茫的天才哟。如果认识到在没有烦恼没有迷茫的地方就没有进步的话,那只要你喜欢工作,就什么都可以做。去找吧。》我找到了新闻传播学,却始终没有入场券,好似一场卑微的暗恋,我在县城还买不起房,心怡的姑娘已经搭上了5G的技术快车,住进了北京二环的别墅。 即将或者已经开始准备二战的朋友:认为政治英语已经学过了,而且成绩不错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勿以分少而放之。复习专业课没有新的疑惑,那你复习方式有问题,把书合上,换一种打开方式。正确的方式你会发现,新传专业是个大宝藏。分析好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别因为小遗憾只能去调剂,那就不是人干的事,那是神仙打架。而我所经历的同辈压力让我认真考虑是不是该放弃了,身边很多朋友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放弃,毕业就创业的、异地恋多年的、大城市打拼的,我总是劝别人再坚持一下,因为也许只要再一下就成功了,而我的内心知道,我这样做只是因为自己想要放弃了。但每次想到放弃的时候确又犹豫,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我已经走完98步了呢?人生最难过的事情原来是我真的能看见自己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却跟不上漩涡的转速。我知道木铎的新传列车已经重新出发了,而我还站在站台思虑,我还有重新买票的勇气么?【避坑指南】关键词之“梦想”1. 二战三战的同学,不能偏废英语和政治。2. 专业课本每次温习都要能提出新的思考问题。3. 初试一定要多努力,等着调剂就是准备看神仙打架。4. 敢做梦,也要敢把梦想成真。阿铎说:感谢5位朋友的讲述,对21的师弟师妹们实在是太有用了。直面失败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木铎团队实在很感谢你们的用心和信任(抱!)。我也尝过考研失败的滋味,上面提及的所有五味杂陈情绪我都经历过,因为考研失败而灰溜溜的本科毕业场景依旧让我遗憾。但今天刚完成硕士论文答辩的我,回想过去3年,所有失败或成功的经历好像都轻飘飘地成了我人生目录一栏而已,发生的事情都如流水般趟过去了。因为要付出的时间如此多,精力如此大,所以考研看似很重要。但不论结果如何,它都不能决定这一生,没有绝对的失望和希望,“未来可期”还得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还想对21的师弟师妹们说,“神仙不眷顾,运气不好,这些话只有竭尽全力努力过的人才有资格说”,用一整年去磨砺也赢不了?等你这样做了之后才说。以后的复习中想偷懒了想放弃了,觉得迷茫了坚持不下去了就看看5位学长学姐的讲述,一定能给你继续的力量。再次感谢!策划︱海辰学姐主编︱海辰学姐总编︱元元学姐【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

秦安

2020新传考研都考了啥?复试初试咋准备?

近日,爱传播发布了2020年新闻传播类百所高校的合集,整体扫过去,20/21级的同学可能都会有点蒙。我们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对帮助即将备考复试和初试的同学,将新闻传播学的命题趋势和考察的侧重点进行系统分解。前言:本篇文章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分析2020的真题:1、把握新传考研的“热点”,数据说话,告诉你今年的高校都喜欢考什么。这份数据是将2020年百所院校的真题放到数据分析软件里分析出来的结果,将最核心的考点一一罗列在你面前。2、 把握新传考研的趋势,告诉你过去三年考察的变化与不变。笔者将今年的数据和往年的数据进行综合对比。3、 系统把握学科的脉络和发展,将考察趋势和学科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帮助入门的小伙伴从侧面认识这个学科的变动与发展。十大命题趋势分析01学科的融合背景下2门专业课考察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学科的融合既反映在学科外部,也反映在学科内部。如果说站在十字路口的传播学科与外部的其他学科交融与对话,已经由来已久。那么学科内部出现大规模融合,主要来源于最近十年新型媒介的冲击。反映到命题中,许多考生会发现,334和440的界限、理论和实务的考察界限愈发模糊,为数不多的区别主要体现了史论和操作题上。这其中的原因,也许正如李良荣老师所说,如今的新闻业是互联网的新闻业,学者们已经突破了“小新闻”的框架和大众传播学的领域,体现出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包容的学术胸怀。02院校之间的考察正变得越来越相像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像诸如北师大、南大学硕、苏州大学、暨南大学等院校的真题中,肉眼可见喻国明、胡翼青、陈龙、刘涛等“掌门人”的影子;像诸如清华、南师大、天师大、厦大等院校的真题中,仍然可以寻觅到一些既有的考察惯性,这与它们的研究特长有一定关联。但是,从百所高校真题的数据样本中,我们看到了两个现实问题:一个是规模更大的是在选题上逐渐趋同的院校团体,毕竟,国家社科基金指南的课题是有限且聚焦的,我们关注的学界和业界的核心问题是聚焦的;其次是那些关键院校的掌门,本身就在主流视野之下引领学科的潮流,因而他们关注和考察的话题,后来也成为了我们的考题。03考察极其关怀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与社会治理的问题首先是,媒介与社会的话题作为近年学界探讨的核心话题,大规模的考题是以“媒介是如何重构社会关系”、“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角度在设问,媒介与中国城市生活的高度互嵌,已然是当前的社会景观。其次是,大量考题直接和间接的关注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考点便是“舆情治理”,词频统计中“舆论”是仅次于“传播”和“媒介”的关键词。如果考生不能把握中国社会最根源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解这样的题也不过是雾里看花。此外,还有政务媒体/主流媒体发展与国家治理、媒体发展与国际传播等,这也都是当前中国发展与媒体关联的重大现实问题。04主流媒体发展与考察的与时俱进,“两会”作为着眼点与突破口每年的两会作为主流媒体的“阅兵式”,在持续输出考点上,从未让我们失望过。2016年两会输出了VR沉浸报道、2017年输出短视频、2018年输出人工智能与竖视频,2019年两会输出的Vlog(8次)、人工智能(21次)、VR(8次)、5G(13次)累积贡献了50次考频。同时,无论自媒体发展多么迅猛,对于话语权的分化多么明显,最让命题人关心的,始终还是广大的主流媒体。仅“主流媒体”词频就出现了20次,超过“自媒体”的17次,这还不算超过60次的媒体融合发展的考察。05传播学领域对于大众传播及大众传播理论的反思未曾间断传播学这样一个在美国建立学科,无论是在本土的发展,还是在课本的书写中仍然难以摆脱“美国中心”的立场,但随着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在互联网情景下大规模的不适用,在学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对传统课本理论的反思与抵抗声音。这种抵抗在今年的考察中呈现的特征是:其一,对阐释力更强的传播理论考察比例提升,诸如传统媒介环境学派理论与新兴的媒介化理论(媒介研究的考察已经对效果研究的考察形成压倒性优势)、欧洲源流的批判理论、重返芝加哥学派、北美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派、传播传递观之外的其它传播观念、符号学与修辞学等,以往相对冷门的考点,都愈发高频的出现在考察中。其二,提升对于思想史与研究方法的考察比例(两者累积超过80次考察),通过对传播思想史与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反思,重新确立对传播学科的系统认识。其三,传统大众传播理论的考察比例的下滑,在我们统计最高频的十五大传播学基础考点当中,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仅占7席位。当然,议程设置认为佩戴着学科的“理论王冠”,以28次位列单一理论考察频次第一。06媒介技术考察成为大部分问题的出发点即便我们在进行整体的梳理和反思,媒介技术也几乎成为以上这些趋势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们总结的宏观结构五大要素的考察频次里面,技术直接相关的考频达到了135次,仅次于政治的159,远超过社会(81次)、经济(65次)、文化(43次)。07容易被低估和忽视的传播流派与传播思想史的问题在传播学的十五个基础考点的统计中,排名第一的是传播学流派,累积出现56次,这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当然,将学派的综合统计同单个理论相比有些不科学,但是即便将流派与所有效果理论的考察进行对比,也只是少了20多次。我们想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比重还会向上浮动。此外,思想史作为认识传播研究的方法论,对摆脱旧有框架的束缚重新认识今天的传播现象,有着重大意义。而这一层意义,被当前的考生们极大的低估和忽视了,以致于考生一旦面对相对宏大的议题和抽象的传播观念,便立刻束手无策了。08传统业务的理论问题仍然是专硕的核心在我们的统计中发现,大部分MJC的命题高校在实务考察中比我们想象中要克制许多,传统的采、写、编、评的技法和意识仍然是考察的核心,对于考生业务基本功的要求丝毫“不敢懈怠”。例如,采访的词频达到了65次,排到了所有词条的第五位(前面是传播、媒介、舆论、网络),而且其中涉及的大多数传统技法和意识。09研究方法覆盖学硕考察并开始向专硕蔓延研究方法考察比重和范围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部分院校的学硕有考察传统,这并不奇怪,但是不少专硕也开始考察,考察的难度和细致程度也在提升。这也与新闻传播学近年的研究发展有关,以往广受诟病的研究规范问题,伴随着大量的海归学者、其他社科研究背景的学者涌入新传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也进一步辐射到了考卷当中。10热点非常重要,但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汹涌16年前后,你会在院校的命题中,明显感觉到那种技术突进给这个学科的压迫感,很多院校的命题风格,毫无征兆的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一些在业界尚未形成广泛影响的应用也可能出现在考察中。近两年,又会明显感觉到,即便仍然会有考纲变动的情况,但很难出现意料之外的热点了,甚至对我们辅导团队而言,热点都讲的有些超前了。例如,我们现在其实还是考2010前后相继起势微博和微信、2015年前后形成影响力的今日头条、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遗产、2017年开始广泛讨论的智媒,5G、区块链虽然来势汹汹,但由于应用尚未成熟,也还未大面积的成为考点。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考点仍然集中在拉不开差距的名解和简答区,热点则大范围的聚集在拉开分数差距的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答题区,它们或是直接考察,或是需要大量调配热点案例来支撑。这样一看,热点的拓展仍然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关键学科领域的命题特征分析01 新闻学——所剩无多传统新闻理论考点已经被传播学、马新观、媒体融合挤压的所剩无多注:这里所说的新闻理论并不包括分布广泛不均的新闻史和新闻实务。关键结论:1、2020年考频前三的是舆论学、马新观、新闻生产,2018-2019年则是新闻真实、舆论、伦理与法规。2、舆论的考察对其他传统新闻学理论的考点呈现压倒性优势,而舆论学本身的解题和破题其实并不依赖传统新闻理论,而十分依赖传播学理论和视角。其中,舆论监督、舆论引导分别考了25次,几乎赶上议程设置的考频。3、马新观的考察几乎全方位的包裹和覆盖了传统新闻理论,即便考新闻真实,答题中常常涉及的是马恩视野下的新闻真实,考宣传考的是X的宣传观,考新闻事业性质关注的是党性与人民性统一,诸如此类。4、马新观的考察直接涉及到:11次的党性原则考察、22次的X及其相关讲话、10次四力、8次四全……这其中还不包括政治家办报、反客里空这样的史论当中的间接考察,舆论学和宣传学的大规模的相关考察。5、新闻真实问题,虽然与过去2年的主导相比有所滑坡,但依旧是堪比“议程设置”的“巨无霸考点”,相关考点直接出现频次是31次,这还不算谣言传播、伦理与法规、网络治理等间接考点。6、新闻事业、新闻生产的相关问题,一部分与马新观的问题考察融合,一部分与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的问题融合,属于“互联网的新闻业”再难成为一个纯粹的新闻学问题考察了。7、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生产(54次)的创新形式中:机器人新闻7次、建设性新闻5次 算法新闻7次、新闻游戏2次、虚拟现实6次。8、专业主义(16次)的考察看似有所下滑,其实不然,今天对“新闻工作四力”(10次)的要求是一种专业主义,对传播伦理和道德(18次)的要求也是一种专业主义。02 新闻实务——业界最为珍视,时代稀缺四个关键结论:1、 行业的巨变,并没有动摇考察的初心。传统的四力,仍然是吃(na)饭(fen)的关键。2、 假新闻泛滥的年代,记者的核实流程被高度挤压的年代,新闻采访的基本功成为考察之最。3、 观点过剩与事实稀缺的年代里,调查性记者在行业凋零,解释性报道(9次)、深度报道(8次)、非虚构写作(8次)相继成为考察焦点。4、 当负面情绪和社会焦虑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建设性新闻(4次)这样的考点有望在明年覆盖的更深远。03 传播学考察——宏观层面技术与政治为考察底层逻辑媒介与效果理论依旧为考察核心关键结论:1、媒介研究已经超过效果和受众研究成为绝对的核心。这并不让人意外,学界整体的研究对象中心,已经从“受众”与“内容”为中心,转向了以“媒介为中心”。2、媒介研究考察,主要分布在媒介环境学派理论、媒体融合发展、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影响、媒介技术与互联网发展史等几个方面的考察。一个细节——麦克卢汉是2020年出现频次最多的学者,超过拉扎斯菲尔德(7次)、施拉姆(6次)。3、传播学流派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了。这在上文的十大趋势中有探讨。4、效果理论2020的年考察频次排名依次是: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框架理论、数字鸿沟与第三人效果;2018-2019年是议程设置、数字鸿沟、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毫无疑问,重合的三个仍然是考察的巨无霸,框架理论容易被忽视,而且这个理论的可以阐释的上限非常高,幸而我们团队在模拟考的命题中单独强调了。5、社会责任论考了17次,甚至超过把关人、数字鸿沟,想必让很多人意外,我也很意外。6、从媒介技术的考察趋势来看,可以说“平平无奇”。社交媒体、智能媒体、移动媒体(直播与短视频、5G)“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这条线索从10年就开始起势:10-13年移动互联网发展与社会化媒体发展相辅相成‘2014-2016年“互联网+”作为顶层战略推行;2016开始互联网经济模式不断创新,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相继释放影响力,直播与短视频平台也开始起势;2017-2019年智能技术开始全方面的渗透到新闻业和人们生活的日常,再来是区块链、5G等在已有技术基础上继续叠加。至此,媒介环境的发展线索与命题线索基本成型,最近2年再无大的波动。7、大数据和算法这样的底层技术,仍旧会持续热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5G、VR、物联网在明年或许会有上升势头8、从宏观层面来看,政治和政治传播依旧是学科的核心。这不意外,毕竟学科是做总统选举研究起家的。从外部的趋势来看,2016年美国大选的研究遗产延续至今,2020适逢有一个选举年,可以继续拭目以待;从国内的考察来看,对内和对外政治宣传、舆论学、后真相政治、社会动员与抗争等这些都不会被未来的考察放过。9、经济的话题依然是考生不得不面临的难题,更难的是传统“传媒经济”和“网络经济”运行逻辑的截然不同,逼迫着没有广告学考察要求的考生,必须要理解数字时代的营销传播特征,对于MJC来说,必须要清楚社群营销、场景营销、智能营销等的运行逻辑。传媒经济的本质已经不仅仅是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考生们需要运用关系经济、场景经济、数据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经济模式逻辑去破题解题。10、对文化话题的考察,也不再少数。需要考生们对关注媒介文化的批判学派,尤其是文化研究学派的理论更为熟悉一些。同时,跨文化的考察也不再是武大、云大的专利,国际传播、网络空间中的文化冲突都开始被很多院校的考察提及。04 媒体融合——保持着政策驱动与技术驱动的考察关键结论:1、媒体转型对应的媒体融合的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动和需要重新注解的考点。很多时候考察的注解的更新,总给人一种“物是人非”之感,例如,今年考的”全媒体”已经不是前两年的“全媒体”。2、媒体融合的考察中,主要围绕着2条线索进行,一条是技术发展对传媒转型的影响;一条则是2014年以来关于融合发展的文件与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去年以来的“县级融媒体”的文件精神和年初的“四全媒体”讲话,都无一例外的成为选题的核心。3、 众多转型案例里面,“总台”和“联播”(9次)当属今年最耀眼的考点。4、自媒体(17次)的考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但17次考察中有12次都聚焦在自媒体治理的相关问题,这一点也与政策趋势一致。05 广告公关——趋向实务与业界实践贴合关键结论:1、 营销传播(27次)整体上成为第一大考点,这与近几年业界不断拓展的各类实践创新密不可分。2、 品牌传播(18次)的考频出现大幅度提升,这与国家层面推动下的国家品牌与传统品牌的发展有关。3、值得注意的是公关活动策划和危机公关应对成为了主流考察对象,可能和今年层出不穷的危机公关事件有关。4、 互联网广告部分,原生广告的考察比较多,这与过去2年的情况一致,原生广告在业界也逐渐成为了各个广告主投放的首选,需要特别注意一下。5、广告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时刻保持理论和案例的联系,在进行案例分析和案例实操的时候要思考到用了什么样的理论,对于理论进行理解时也应搭配相应的案例。07 设问方法:A对B的影响成为最常考的命题方式1、 问影响的题以压倒性优势占据榜首,这其中有超过八成是媒介技术的影响。2、 概念对比作为困扰考生备考始终的命题,其实出现频度并不高(15次),并且绝大多数考察是类似对比“消息”和“评论”、“新闻”与“宣传”这样差异较为明显的基本概念。3、 问看法这种“你答什么都行”的设问方式,还是很流行(26次),人文社科的作答常常就是这么开放,没有很多束缚。4、 可见背景、内涵、意义、特征、成因、影响等要素,一直都是知识点记忆的基础要素。敬请期待,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分析2020全国重点院校真题,本篇为整个系列的总论,配套使用,效果更佳。爱传播祝愿21级&20级的各位同学,备考顺利。作者:文冲、璐璐编辑:羽生主编:羽生寒假别浪费欢迎挑战自己碾压对手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五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

猎云号

山东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心得,618新闻理论真题分享

我是从十一假期之后才开始准备考研复习的,复习一共用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每天早上9点到自习室6点回来,其实当时真的没有什么信心能考上,不过最后结果出来竟然考上了,也算是个惊喜吧。备考的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除了复习之外就是在鹿鸣文学考研论坛和论坛里的伙伴们一起打起加油一起分享学习经验,也非常感谢鹿鸣文学考研论坛的同学们的陪伴,谢谢大家了。下面我就拉拉自己考研的历程,给大家提供点经验,或者教训:十一假期的时候我把书收集齐了,也搜集了一些上一届学姐和上上届师兄的资料。这三个月中我是一直以专业课为主,把英语和政治穿插在其中复习的,英语和政治分也不高,但是都过线啦。关于英语和政治我想说一句: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提前复习,比如你现在就可以复习英语和政治了,因为最后三个月是背专业课的关键时期,那个时候就不要在英语上浪费太多时间了,政治可以再看一遍这个就不用说了。要不我把英语和政治的个人复习经验都说说吧。英语:如果你现在开始复习了,考过研的人一定会告诉你,让你先复习英语,但是英语怎么个复习法很多人都会感到摸不着头脑,所以由于现在时间还充足就光背英语单词,我们今年有一个考厦大的,到了五六月份的时候还告诉我他还在背单词感觉很多词还不记得,大味要说:背毛单词啊!英语只考单词吗?!你背下所有的单词就能考好吗?单词不是整天去自习室对着单词书背的!单词是一定要背,但是不是这么个背法。记住,我们是在考试,我们要做的,是应试,提高分数而不是提高英语水平,这点要首先搞明白,这个理念在复习政治和专业课上同样适用(这其实就是大味的全部秘密,大味在这里要讲的也是如何提高分数而不是提高专业水平)。回到正题说英语,英语的近三年真题你先做上一遍,看看自己考多少分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了,然后看自己哪类题型不足就拼命练,比如阅读理解不行的就去买几本阅读理解书,每天睡完午觉做它四五篇,做着做着你就知道什么样的选项是正确的了,作文不行的,就买几本作文书,背它几十篇,考试时就下笔如泉涌啊有木有……总之,英语就是多做题多练习,单词呢,早上起来晚上睡前背背就行了,但是背也是有诀窍的哦,我的诀窍是:一遍一遍地背。单词书我推荐星火那个真题册背后赠送的那几页单词表,那个是按真题出现量排列的,别买那种按ABCD排列的,拿到单词书后就整天拿着,有空就从头看到尾,时间短了看不完?没关系,反正前面的是重要的,按重要性背啊,前面的一定要记住,后面那出现一次两次的就认识就行了。英语就说这么多吧?接下来是政治,政治就是复习那个红本书呗,政治的内容大家高中其实都学过了,没学过的就经济学和时政吧,政治呢,秘诀就是:只背重点!只背重点的意思就是只背那些几条几条的,后面的细的解释的就理解就行,因为政治考试时,选择题肯定是考那个条的,大题呢,也是把那个条列出来然后根据材料掰扯,你懂的。政治每年真题变化都很大,摸不到什么规律,所以就以那本书为准,复习时记住:要看全、要背重点。这其实是大味的教训,我就是背的太细浪费了时间以至于后面没背好!最后想说,考研过程中难免会寂寞,这个时候要靠毅力撑下来,另外要提高效率,不要学想着玩,玩想着学,其实三个月也是能考上自己心目中的学校的。最后就是说,没有不努力就取得成绩,所以大家还是得努力。啰嗦说了很多,也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帮助,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别人的经验只是别人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正确的选择,祝大家都能心想事成。山东大学新闻学专业课参考书目关于山东大学新闻学专业课参考书目,如下:618新闻理论 :1、《西方新闻事业概论(第三版)》 李良荣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 方汉奇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 何梓华等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814新闻传播实务 :4、《新闻写作教程》 刘明华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新闻写作精要》 高钢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6、《新闻评论教程》 胡文龙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新闻评论案例教程》 马少华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当代报纸编辑学》 甘险峰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9、《新闻编辑学(第二版)》 蔡雯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广告创意与案例分析》 臧丽娜著 山东美术出版社,11、《20世纪世界广告流派》 刘悦坦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以上所列的参考书目就是备考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新闻学专业各研究方向分别用到的参考书,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时间很充裕,还可以看看其他的相关参考书,如果没有时间看上面我所列的书籍就够用了。山东大学新闻学初试复习经验【附真题】我考的是山大新闻学学硕,说实话,自己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复习,我是从7月份才开始准备,然后买书准备复习材料花了半个月,7月下旬报了个英语补习班,上午上课下午自习晚上回家玩耍,基本上没怎么努力,到了八月中旬回学校的时候才开始正儿八经上自习,每天从早晨七点到晚上十点,中午休息两个小时,这样坚持到十一月,十一月一个月边学边玩了一个月,十二月准备冲刺比较刻苦每天都学到十一二点。这么算来我一共准备了半年,但是其中认真学习的时间只有三个月,所以大家从现在认真准备并不晚,关键是你的决心和效率,我是个比较重视效率的人,自制力还挺强,每天上午专业课下午英语晚上政治的学。然后具体说说各门课程的学习。首先是大家最关心的专业课,其实我想说专业课既要很用心其实又没有特别重要,凡是考上的,专业课的分数几乎差不了太多,初试能拉开分数的反而是政治和英语,所以专业课要用心学,但是也不要看的太重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上面。专业考试的参考书相信大家都知道,据说可能今年还要加一本广告类的也说不准,我也是听别人说的,需要认真看的就六本,需要背诵和记住的就五本(六本里除了报纸编辑),三本理论书,两本广告书,看似并不算多,但是个人建议大家还是要扩展,大家可以提前看看复试的书,比如今年考试的题目就有从复试那本新闻学概论里出的题,12年也有从复试新闻学概论里出的题目,虽然看了初试的书也能解答但是都是复试书里的原话。所以大家要学会扩展。中新史也有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所以大家一定要扩展知识面。新闻实务就不用说了,如果是跨考的同学可以平时练习下编辑写作以及评论。最后说说专业课参考资料和笔记的问题,我考研的时候根本没有用任何网上的资料和笔记,所有笔记全部是自己整理的,如果大家自己时间允许可以自己整理,毕竟自己整理自己用起来收获最大。刘悦坦老师是山大传播学教授,他这本书是真的非常有意思,语言幽默诙谐,很容易读进去,而且广告理论和广告案例相结合也很好记忆,所以这本书花的时间不用特别多,背诵效果也不错。但翻翻真题就看得出来,广告史在考察过程中出题十分灵活,除了一小部分直接考理论(很简单,结合案例就可以),大部分都是案例分析,比如今年考的红牛和另外一种饮料的广告语比较,或者去年对农夫果园的广告语的分析。我对这方面的建议是,仔细读刘老师附在每章后面的论文,精读并且整理思路,做笔记,然后把所有笔记记熟,这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新广告,起码大体分析思路是正确的。西新史以西方新闻理论发展为顺序,对自己整理笔记帮助很大。从宏观上来看,西方整体新闻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批判不断进展的过程。按照思路来,无非就是理论前提,理论基本内涵,提出人,对前一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优点和不足。在理论中间可以发现很多明显的套路,比如贯穿始终的追求利润导向和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对客观主义理论的继承抑或冲击,等等。特别要提到的是这本书里面涉及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第13章,非常非常重要,每年都会考至少十分,虽然涉及传播学,但都是很基础的传播学理论和传播效果研究方法,不难但是需要反复巩固记牢。新闻理论这本书拿到手很薄,内容也不多,但它对我来说是最难的,因为实在太枯燥了。我记得我是十一的时候开始背理论的,整整七天从下午到晚上,看了这么一本薄薄的书,但心情每天都是崩溃的。我翻了翻那时候发的微博,关于考研十条有八条都在吐槽理论多无趣哈哈哈。我当时为了逼迫自己看下去,就不断告诉自己,这本书我只看一遍,只看一遍,看过之后再也不翻了,所以要仔仔细细每个字都读到。其实人最神奇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当你觉得自己怎么都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再坚持一下,多坚持一下,熬过了就好了。我考研其实没什么压力,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肯定能考上,一直按部就班背书上自习,只有看《新闻理论》那段时间比较崩溃(可能和十一放假教室没什么人有关系哈哈哈)。但时过境迁,回过头看看,其实一本书在整个考研历程里真的不算什么。直到复习后期,到我合上笔记能把新闻理论倒背如流的时候,想想曾经因为这么容易的一本书几乎崩溃,自己都啼笑皆非。所以,这本书就是背,没有套路,没有技巧,强记,记不住就多记几遍,十遍八遍总有一遍会量变达到质变。我初试考400多分就是这么背过来的,你为什么不能多努力一些呢。我说这个也是为了鼓励大家,因为考研本来就不容易,但你应该知道,你所经历的这个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再艰难再痛苦,熬过了就好。等最艰难的时候过去了,一切都会越来越顺利的。中新史这本书内容很多,细节很繁琐。看了真题的同学可能会有印象,山大有一年中新史考了名词解释“梁效”(文革时期四人帮写作班子里北大清华写作组曾用过的笔名)。这种太过于细小的知识点,大家看书可能都不会注意到,更别提熟记了,因此可以当作失分点不用太过在意。中新史这本书很有趣,很多章节是有故事性的,和历史相联系会比较容易记忆。时间线索非常重要,依据阶段划分可以完整列出中西方整个报业发展的历程。我在背中新史的时候,主要依靠整理时间线索来记忆。中新史内容很多,很繁琐,前期主要看教材,整理笔记花费时间太多意义不大,后期背资料就可以了。也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背背背,反复背,背了忘忘了再背。我记得我一开始看中新史的时候,每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连续不断看了七天才能看完一遍。我看书很细致,基本上每个字都会看到,但即便这样还是会对内容没什么印象。我要说的是,如果你看书背书好多遍感觉一无所获,脑子里空空荡荡,这是正常的,不要慌张不要影响情绪。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过程,只能机械的一步一步往前,哪个环节都不能省略。2015年山东大学618新闻理论考研真题一、问答题(共9题,每题10分)1.梁启超提出的四项办报原则是什么?2.民国初年影响最大的报纸副刊有哪些?3.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新闻学研究可分为若干发展阶段。请对这几个阶段简单加以描述。4.怎样保障新闻的整体真实?5.新闻的社会控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新闻侵权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7.特写的写作特点有哪些?8.请评价大众媒介的“娱乐功能”。9.公共新闻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二、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1.请结合邹韬奋的报刊实践,论述邹韬奋的新闻思想。2.有观点认为新闻批评应坚持积极、善意、建设性的立场和原则。请联系新闻实例阐述你对此观点的认识和理解。3.简论调查性报道的使命及所面临的困难。我在鹿鸣文学考研论坛还有很多经验分享,大家去可以去鹿鸣找我,所有的问题,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一定会给大家详细解答,关于资料的话,深知考研不易,凡是我手里的电子版资料,以及我个人整理的资料我都会免费送给大家,大家不用花钱再买

鳧鹥

新闻传播考研,消息、评论、策划的10种考法及难度比拼!

实务操作题一直以来都是同学们考研路上的拦路虎,对于一些跨考生或者不擅长写作的同学来说,实务操作题真的太头疼了!特别是最近,大家复习的程度正在逐渐加深,也经过了第一轮复习之后,就有许多考研er在【十点木铎】环节,咨询学姐新闻实务该如何准备?暑假开始练习还来得及吗?木铎有没有实务班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到底如何打败实务这个大魔王呢?别担心,且听学姐仔细道来。什么是实务操作题?(一)实务题历年分值占比到底你心仪的学校会考新闻实务吗?会占多少分值呢?先来看学长学姐统计的【20所高校三年来的新闻实务题型和分值】,带你直观感受【实务写作】的考察方式和分值分布。据上文的图表,大家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来新闻实务在新闻考试中所占分值,类型众多。20所学校中只有北京大学专硕不考新闻实务,其他学校无一例外对新闻实务都有考察,而且分值总占比都达到20%~40%之高,个别学校甚至达到了单科80%。不仅实务题是整张试卷分数占比最重,而且也是最容易与他人拉开差距的部分,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起来。有的学校就特别爱考实务操作题,比如说人大、南大。尤其是在南大2019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真题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实务题。这些实务题很大程度上加深了考试的难度。甚至是之前从来不考察实务题目的学校,也在开始尝试考察实务,比如说,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考研真题中就出现了实务题,对于没有准备的同学来说简直猝不及防,心中“万马奔腾”……(二)实务题到底考什么单来说,新闻实务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新闻评论、新闻消息、新闻策划。在这三大部分中,又会细分为各种不同的题型。具体的题型要以同学们报考的目标院校的出题风格为参考。新传考研中的实务操作题,实际上是在要求同学们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新闻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具体要求,具有良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业务实践。关于新闻实务,有很多同学存在这样一个误区:简单的认为只要把实务框架记住了,再直接套进去内容,但是实务不是技巧,本质上考察的还是你个人对新传理论的理解与思考。实务题的10种考法(一)三星级别给定材料撰写消息 ★★★☆☆给定材料撰写评论 ★★★☆☆给定话题拟定采访提纲 ★★★☆☆评分理由:这三种类型是新闻实务最经典的考法。但是经典绝对不代表着容易。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研真题反复考察这三种类型。是新闻考研学子必须要掌握的。(二)四星级别给定材料写消息标题 ★★★★☆给定材料写消息导语 ★★★★☆给定话题写报道策划 ★★★★☆评分理由:这三种考试是来源于经典的考法的变形体。给定材料写消息标题、导语的题型来源于给材料写一篇消息写作,但是只需要写出标题、导语的部分。虽然字数变少了,但是难度反而增加了。报道策划是采访提纲的升级版,不仅要写出采访提纲的部分,更是要写出前期的人员安排、后期的发稿安排,有更多需要注意的知识点。(三)五星级别消息配发评论 ★★★★★给定材料写短评 ★★★★★新媒体/APP推广文案 ★★★★★广告文案策划★★★★★评分理由:这些考法难度值都更高,值得庆幸的是五星高难度的考法一般出现的比较少。短评是新闻评论的另一种考法,比如要求写一篇评论性的微博,在140字之内。这就要求在140字之内既点清楚事情事实,又给清楚自己的观点。新媒体文案、广告文案、电视脚本这三种考法都来源于策划写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写作业越来越日新月异,这三种考法都来源于当前新闻行业的发展,想要高分完成这些考题,不仅专业素养要过硬,更加要有互联网的思维。消息写作怎么考?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扼要是消息的基本特征。此外,只有具备5W元素才是一则完整的消息。考试的时候,给你的材料一般很多,有很多人物的讲话和事件的背景资料,难度就在于你要从材料里找出一个有新闻价值的观点写成一篇消息。新闻消息的结构包括:倒金字塔式、时间顺序式、对比式、问答式、积累兴趣式、散文式等。考试时最常用的是金字塔结构。常见的题型是根据材料写消息【限定字数】、消息改写、拟标题等。(一)根据材料写完整消息这类也是常见题型,也是最基础和考验同学们新闻稿写作水平的哦~大家按照5W要素,以及上面所提到的消息结构自行选择材料内容组织成消息即可。考试经常遇到把长消息改写成短消息,受制于字数要求,因此消息主体的确定是消息改写的关键。同学们遇到改写短消息时,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方法快速确定本篇消息的主体!1)材料中所占篇幅较长的内容,可作为消息主体的选择;2)根据时新性判断,最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比较重要;3)背景材料可以适当删掉或者略写;4)按材料顺序安排消息改写。往年真题:根据材料“河南高考答题卡调包事件”写一则700字消息。【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学硕640】根据鸿毛药酒事件写一则700字消息加标题。【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专硕334】根据双十一的相关材料,写一则500字消息,题目、消息头自拟,不要照搬材料,受众是全国不是某一地区,消息主题自选。【2019年重庆大学专硕334】(二)给定材料写部分标题、导语导语和标题的考察形式是考察消息的一种变体,但是难度上并不大,不过有几点需要注意:1)消息动态性强,简洁明了,因此导语部分一定要对整个事件简单概括:2)标题部分注重不同标题的要求,尽量具体、实在。往年真题:材料:四川女医生自杀——1)300字消息改写2)从伦理角度写300字按语3)若自媒体要发布这篇文章,为它拟个标题【2019年苏州大学专硕440】根据材料“花总酒店曝光事件”写一则300字消息,包括一个报刊标题,一个新媒体标题。【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专硕334】新闻评论怎么考?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新闻评论的文体结构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基本是一致的,它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在具体写作上,每个部分又有不同的写法评论最重要的是立意。需要你按照材料,选个角度像高考议论文一样写就可以了。老师一般没时间看后面,前面观点鲜明就拿住分了。但是字数一定要够。观点能新颖最好,但不要刻意标新立异。(一)给定材料写评论根据给定的材料或者主题写评论,是众多院校经常考察的题型。前者相对比较简单,即使你不是很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可以根据材料写出评论;而后者往往考察考生对于该热点事件的了解程度,若是碰上你没有关注过的事件,真的两眼一抹黑。具体评论写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哦:1)精心制作评论标题一个优秀标题是对评论内容的高度总结,同样你的中心观点也可以直接体现在标题上。写标题时应重视文章立意,观点鲜明。2)精心写好评论引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引论更是整篇评论提纲挈领的部分,它决定着你的评论内容能否吸引老师继续阅读。常见的引论写作方法有:开门见山、点明宗旨;概括事件、引出观点;摆出驳论、提出观点;引经据典、设置疑问、吸引读者。3)步步为营写好正文正文是评论展开论证,体现你思维逻辑的部分。常见的论证结构有:归纳论证,即围绕所论述的中心问题,罗列出各个分论点,进而归纳总结总论点;证明论证,即先提出分论点,进而用论据直接证明;比较论证,即根据所提论点,通过对事物横向、纵向对比,阐释不同;递进论证,即由小到大、由浅到深、从现象到本质的阐述总论点。4)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结尾结尾是在总括全文的基础上,对读者富有启发性的部分。因此,结尾的撰写手法有:精辟概括、高昂激情、耐人寻味、寓意深刻、令人发省。往年真题:材料:国庆期间上海静安区一所学校布置学生写关于家族情况的作业,家长发微博上了热搜,许多家长表示不满,认为会引起攀比,让孩子放弃作业 ——根据材料写1000字以上的评论。【2019年山东大学专硕334】材料:美国总统就本届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政策发表讲话。根据材料写评论。【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专硕334】根据高铁霸座事件写一篇1000字的评论。【2019年南京大学专硕334】(二)对消息配发评论这类题型实际上考察的还是评论,因此,按照上面所讲的新闻评论要求来准备即可。不过同学们多注意字数要求,有时候长篇大论反而体现不出你的逻辑。往年真题:根据习总书记在2017年12月30日对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这一材料,写一则300字消息和600字评论。【2019年暨南大学学硕809】材料:乌镇互联网大会,根据材料写消息、评论、报道策划。【2019年湖南大学专硕334】(三)短评短评的特点是小而悍、短而精。在针对具体事件写出一则短评时,需要从四方面注意:1)论点要鲜明、有力,在句首或者文末、文中,尽可能的鲜明提出个人观点;2)说服力要强,因为不能运用大量篇幅、列举大量事例来证明观点,因此短评要准确、真实反映论点,最好是举出典型、客观事例增强说服力;3)语言要精练,表述准确;4)脉络清晰,在较短的文字中,体现出论点、论据,同时要概括、阐述事件。往年真题:根据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写一则短评。【2019年西南交通大学学硕专业二】新闻策划怎么考?策划考察的范围十分的广泛,具体包括报道策划、融媒体策划、电视直播策划、APP策划、广告/公益广告策划、节目策划、公关活动策划、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等。不同的学校考察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以防万一,同学们还是要多做准备,熟悉并记住不同的策划框架结构。其中最常考的是报道策划。考试时给你一个新闻素材,然后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将这个新闻素材变成你所呈现的新闻报道。说的再通俗点,新闻策划就是让你真正去进行一个新闻采访前你在心里的设想,具体应该怎么做,把这种具体的想法呈现在卷面上。在卷面上你需要写明的是你需要采访的人物,采访人物时要问的问题,以及为什么问这些问题。你需要去的采访地点和相关部门以及为何要去这些地方采访。写明你打算写成的稿件模式,比如想写成消息还是评论,大约放在报纸的那些版面并且叙述自己这么做的理由。再复杂一些,你可以说一下自己的整个报道行程,比如持续多长时间,需要那些器材和人力,怎么去分配一些任务等等。总之,不同于消息的简洁,策划的原则就是多多益善,动用的对新闻的知识以及自己的想象力和常识,写出比较有实际操作型的一个采访方案,不要过于天马行空,但也不用追求一个固定的格式,觉得可以加进去的想法和内容都可以用文字呈现,不用担心是不是显得过于凌乱,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一)采访提纲很多同学简单的认为采访提纲只是罗列问题,实际上采访提纲的撰写侧面展示出你对于该事件、人物的了解,十分考验记者的水平与能力。抛开采访提纲的基本结构不讲,学姐想着重告诉同学们采访提纲的问题该从哪些角度入手:1)考虑该事件的新闻价值;2)该事件对公众利益造成了哪些影响;3)多问事实,少问观点;4)不同的采访对象设置问题或者问法也要不同;5)开放式与闭合式提问相结合。往年真题:根据滴滴顺风车事件列出采访提纲,至少10个问题。【2019年南京大学专硕334】根据脸书数据泄露的材料,你作为一家科技媒体的记者,写一份采访提纲。【2019年安徽大学学硕814】(二)报道策划报道策划是实务操作中相比较而言容易得分的部分,在练习前期,同学们可以根据基本框架填充内容,但是到了后期更需要融会贯通,不同的题目写出不一样的内容哦~大概框架如下:1)标题2)总论3)报道的范围与重点4)报道的规模、进程与媒介形态运用5)发稿计划6)设计报道结构与报道方式7)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往年真题:为雄安新区进行融媒体策划。【2019年清华大学学硕618】你作为一名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从业者,请根据老年人健康问题,写一份多媒体报道策划。【2019年南京大学专硕440】.以“坚持文化自信”为内容主题,进行公益广告策划。【2019年暨南大学专硕334】(三)新媒体策划近几年更多的学校倾向于考察新媒体或者APP设计的策划。前者注重运营,后者注重产品,因此同学们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在框架模板的基础上加上个人的思考与理解,才能得高分哦,当然前提是把模板背熟!往年真题:根据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以某新闻app为角度进行策划。【2019年天津师范大学专硕334】以郑州大学学生微传播对象,策划一个微信公众号,至少从运营内容和运营方式两个方面来论述。【2019年郑州大学专硕334】看了这么多实务介绍,小伙伴心里是不是有底了呢?其实实务操作题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只要你多看、多模仿、多练、多改,当然最好是有木铎的学长学姐为你批改啦~所以,同学们抓住暑假开始练习实务操作吧!编辑 | 墨墨 Vickie策划 | Duty学长主编 | 安安学姐「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

燕燕

新闻学考研不能不知道的几大传播学流派

提起新闻学考研,传播学的背诵记忆一定是重中之重。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盘点一下那些重要的传播学流派吧。耶鲁学派耶鲁学派是指美国以霍夫兰为首的传播学学派。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致力于说服性传播效果的研究,揭示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认为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条件的制约。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而从长期效果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创建于1923年,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该学派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克思关于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更直接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等人的理论继承者;同时,还受到了黑格尔、康德、弗洛伊德和浪漫主义等众多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多伦多学派多伦多传播学派是上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者哈罗德·英尼斯、艾瑞克·亥乌络克和马歇尔·麦克卢汉共同创立的。后继工作由目前的多伦多大学麦克卢汉文化与技术研究所而得以开展,代表人物是戴瑞克. 德科柯夫)。多伦多学派提出了一种在人类文化结构和人类心智中传播居于首位的新理论和新的媒介分析技术,对后来的传播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验学派传播学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经验学派研究的特点是:对现行社会体制是否合理并不关心,而是维护与改进现存社会体制及其功能。他们把社会视为一个能够自我调节和平衡的有机生物体。经验学派在方法上坚持经验性的实证研究立场,在方向上坚持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在指导思想上则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伯明翰学派伯明翰学派(the Birmingham school是西方当代文化批评及美学学派。20世纪60年代中期围绕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而形成,以研究通俗文化和媒体而著称。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廉斯、修森、莫莱 、赫卜森等。前期伯明翰学派,由于其成员大多出生于中下层或工人家庭,所以采取与以往精英知识分子不同的态度去对待、研究通俗文化,力图重估其价值。

黄海怀

2019年新闻传播类考研复习必读——时间篇

对于考研这个大project,从想法到查询信息,再到确定院校和专业,一切尘埃落定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落实的问题?到底时间上该如何规划呢?小郭老师答题分了三个阶段。阶段一:大一、大二夯实基础阶段。假如,你从大一就已经决定开始考新传的研究生,那么你有大概三年半的时间去准备,比大三才决定考研的同学时间上充裕许多。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两个方面你需要去关注。一个是专业课,一个是外语。大一、大二的时间用来专业能力的积累。在这两年的时间,上课要认真听讲,尤其是那些涉及到你以后考研的科目,例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中外新闻史、新闻写作、新媒体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形成你新闻思维的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是建立你对新闻传播领域认识的初步框架。有同学会认为,我既然决定考研,那么我只看参考书好了,不用听课。有这种想法的同学真的把考研简单的认为是一种考试。考研,不仅仅是考试,更考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及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没有对学科最基本和全面的认识,谈何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呢?听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做笔记。小郭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发现,有些同学在听课时根本不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学的课堂不同与高中,大学课堂更加强调自主学习,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会因为课时的关系,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会讲一章的内容,甚至会更多。往往你在上课时听懂的问题,时间久了未必会记得,那么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帮你去回忆内容,这也为你日后复习打下基础。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课下的知识扩展也是必须的。小郭老师发现,现在的同学是“一个手机走遍天下”,对于“读书”这样的“规定动作”很少去主动出击。甚至有同学大学四年没有买过一本书。小郭老师这里呼吁,一定要多读书,还要多读好书。对于新传的考研学子来说,不仅仅要读本专业相关的书,尤其是新闻传播类的经典著作一定要读,其他像如经济、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和新传领域相关的学科也要去涉猎,因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并不是一家独大,而是一个“杂家”。多读书的好处就是能够拓宽你的视野和思路,往往在写新闻评论的时候能够学以致用。除了专业课,英语也不能够落下。如果你高考的英语分数不是很高,那么要利用大一、大二两年的时间学习英语,毕竟考研的难度是要大过四六级的。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虽然考试可以讲技巧,但是技巧是在有基础的情况下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有的同学高考的英语分数还可以,那么进入大学后,一定不能放弃英语的日常学习,小郭老师曾经试过在考入研究生后三个月没有学习英语,结果在六级考试时差点儿没过(要知道小郭老师本科是英语专业,专八已过),所以,语言的学习一定要常学常用。在大一、大二阶段可以将四六级作为学习目标,以此来督促自己进行英语的学习。因为四六级的难度是成比例上升的,这样在以后接触考研英语时,就不至于难度的突然加大而感到措手不及。未完待续哦。。。

阿屯

新闻学考研一定要知道的重要理论

新闻学考研中,相关理论的学习和记忆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盘点一下新闻学考研一定要知道的重要理论吧。人民的选择二级传播理论(theory of 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是由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研究美国总统选举行为的基础上于1948年提出。认为大众传播对人们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一个二级传播过程。来自大众媒体的影响首先到达舆论领袖那里,舆论领袖再把他们读到和听到的内容传达给受他们影响的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最初的研究以及后来E.卡茨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影响人们的决定方面,个人联系比大众媒体更频繁、更有效。一是舆论领袖存在于每一社会层次中,与他们所影响的人在很大程度上相似,并往往同属同一原级群体。第三人效果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舆论学季刊》发表了《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1978年到1982年间进行四次实验,验证第三人效果的存在。从此该理论在国际传播学界得到广泛重视。使用与满足理论美国社会学家E ·卡茨被认为是"使用与满足说"的"现代时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卡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a 接触媒介的可能性;b 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用。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有限效果论有限效果论是美国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是对早期"大众传播威力论"或"子弹论"的否定。主要观点是: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有限的。传播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受众也非被动、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受众个人间存在着诸如种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收入、性别等差异,他们会依据自己的需要、态度和价值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和解释。几项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1942年在军队中的研究;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同事1944年对选举运动的研究;美国传播学家J·克拉珀1960年在其《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对中介因素的研究,认为传播是通过受众的倾向性、选择性、团体规范等中介因素而起作用的。40年代至60年代,该理论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占主导地位。魔弹论魔弹论也称"靶子论"、"皮下注射论"、"枪弹论"或"机械的刺激--反应论",是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代表人物西多尼·罗杰森。这种理论认为,受众就像射击场里一个固定不动的靶子或医生面前的一个昏迷的病人,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毫无反抗能力,只要枪口对准靶子,针头扎准人体某部位,子弹和注射液就会迅速产生出神奇效果。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受众的性格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讯息,讯息直接改变态度,而态度的变化即等于行为的变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大众传媒如报刊、电影、广播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