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新闻传播类考研复习必读——时间篇访落

2019年新闻传播类考研复习必读——时间篇

对于考研这个大project,从想法到查询信息,再到确定院校和专业,一切尘埃落定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落实的问题?到底时间上该如何规划呢?小郭老师答题分了三个阶段。阶段一:大一、大二夯实基础阶段。假如,你从大一就已经决定开始考新传的研究生,那么你有大概三年半的时间去准备,比大三才决定考研的同学时间上充裕许多。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两个方面你需要去关注。一个是专业课,一个是外语。大一、大二的时间用来专业能力的积累。在这两年的时间,上课要认真听讲,尤其是那些涉及到你以后考研的科目,例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中外新闻史、新闻写作、新媒体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形成你新闻思维的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是建立你对新闻传播领域认识的初步框架。有同学会认为,我既然决定考研,那么我只看参考书好了,不用听课。有这种想法的同学真的把考研简单的认为是一种考试。考研,不仅仅是考试,更考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及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没有对学科最基本和全面的认识,谈何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呢?听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做笔记。小郭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发现,有些同学在听课时根本不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学的课堂不同与高中,大学课堂更加强调自主学习,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会因为课时的关系,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会讲一章的内容,甚至会更多。往往你在上课时听懂的问题,时间久了未必会记得,那么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帮你去回忆内容,这也为你日后复习打下基础。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课下的知识扩展也是必须的。小郭老师发现,现在的同学是“一个手机走遍天下”,对于“读书”这样的“规定动作”很少去主动出击。甚至有同学大学四年没有买过一本书。小郭老师这里呼吁,一定要多读书,还要多读好书。对于新传的考研学子来说,不仅仅要读本专业相关的书,尤其是新闻传播类的经典著作一定要读,其他像如经济、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和新传领域相关的学科也要去涉猎,因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并不是一家独大,而是一个“杂家”。多读书的好处就是能够拓宽你的视野和思路,往往在写新闻评论的时候能够学以致用。除了专业课,英语也不能够落下。如果你高考的英语分数不是很高,那么要利用大一、大二两年的时间学习英语,毕竟考研的难度是要大过四六级的。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虽然考试可以讲技巧,但是技巧是在有基础的情况下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有的同学高考的英语分数还可以,那么进入大学后,一定不能放弃英语的日常学习,小郭老师曾经试过在考入研究生后三个月没有学习英语,结果在六级考试时差点儿没过(要知道小郭老师本科是英语专业,专八已过),所以,语言的学习一定要常学常用。在大一、大二阶段可以将四六级作为学习目标,以此来督促自己进行英语的学习。因为四六级的难度是成比例上升的,这样在以后接触考研英语时,就不至于难度的突然加大而感到措手不及。未完待续哦。。。

绳墨杀焉

新闻传播学考研备考指南,来看看你都知道吗?

新闻传播学是考研的热门学科之一,虽然2021考研的同学已经复习了一段时间,但可能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深入的了解新闻传播学的考研情况,为此小编搜集整理了新闻传播学考研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给新传考研的同学提供帮助。一、新闻传播学专业概况新闻传播学是一级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分别是新闻传播学下的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二级学科,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传播学,二级学科,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二、新传考研考试科目1.新闻学专业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610新闻传播实务824新闻传播史论(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不同院校考试科目设置会有所不同,请参照的当年院校公布的招生目录)2.传播学专业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3传播历史与理论816传播实务(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不同院校考试科目设置会有所不同,请参照的当年院校公布的招生目录)三、新传考研备考专业课书籍该怎样看?首先,建议大家先看下目录,了解这本书的框架,然后泛读整本书的内容。然后,在了解了一本书的大体内容之后,大家就要开始精读重点书目了。精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读书:1.写作和出版的时代背景;作者在写作一本书时,都会受到时代大背景的影响,正如我们所说的一个时代的社会思潮会影响到这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因此,了解一本书成书的时代背景,是你读一本书的第一步。2. 作者的写作过程;在什么环境下写作,与哪些人的思想有交集,他当时在跟什么人交往,有哪些认识等等。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可以帮助你从多角度多侧面去了解作者创作的过程,从而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3.看完要归纳这本书的核心思想;这是一种能力。比如说,你跟别人说你最近读了一本什么什么书,别人就会问你,“这本书讲了什么?”如果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么至少代表了你无法输出自己阅读中的收获。4.看每本书都是要带着问题读的;带着问题读书,这是一种品质。你之所以读一本书,肯定是对这本书有所期待。而你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的阅读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这种“答题式”的阅读方式,会让你对书本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可以提高你检索信息的能力。四、新闻传播学就业1.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台、期刊等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的首选。2.新媒体策划: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等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这也是刚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最热衷进入的行业。3.行业编辑: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备考指南,通过这些,各位2021考研的同学可以对新闻传播学有一个较好的了解。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决然无主

21考研择校必看│新传类专业详解

新闻传播专业由于就业面广,专业门槛较低,近年来逐渐成为了考研的热门报考专业,不少跨考考生也将其作为跨考专业首选。下面小任老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新闻传播类具体专业设置。什么是“新传”?新传是对“新闻传播”的简称,所谓新传,指的是人际间、团体内直接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及意见的相互传授过程。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社会意义和引起共同兴趣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以及对于这些事实的不同看法。而新闻传播正是这样一门研究上述内容的学科。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兴盛,新闻传播正在现代社会中正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企事业单位也对相关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同时这一学科领域的繁荣也促使不少有志于学术的年轻人投身至此。报考人数也连年上升。今年受疫情影响,总分线没有上升,但是单科线均有调整。同时,不少院校的复试线达到了390分之高。可以预见的是,新传考研在2021年热度只增不减,竞争会更加激烈。新传考研详析1.学术型硕士 新传考研也可以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类。其中,学术性硕士执行文学类分数线,在学科大门类上属于文学类,下设一个一级学科和两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新闻传播学(0503)、新闻学(050301)、传播学(051302)。2.专业型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0552),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的考生占了新传类考研考生的大头。和新传学硕相比,专硕学制较短,一般为两年,热度较高。新传专业辨析新传专硕和学硕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1.从考试科目来看,学硕方向众多,一般以理论+史论+实务(研究计划、方案设计等)的组合居多。在公共课外国语(英语)的考察上,大部分学校执行英语一。专硕则以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为主。一般来说,334考察传播学相关知识和理论知识,而440则更多强调实务能力,即新闻记者的四大基本功:“采写编评”有时也会渗透史论的考察。英语则以英语二为主,也有部分高校(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选择英语一。2.从分数线来看,新传学硕执行文学类分数线,专硕执行新闻传播分数线,二者分数线在近几年已基本耦合。3.从学制上看,学硕普遍以三年为主,而专硕则以两年为主。但不少开设mjc教育的院校近年来纷纷进行改革,将专硕学制延长至三年,和学硕靠拢。新传类专业就业前景好,报考人数也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同时,又因为不考数学,难度较低(不少院校参考书仅为三至四本)跨考生非常多。在这里,小任老师想说的是,有的时候选择和努力一样重要,在做出择校决策之前,一定要参考往年报录比、真题难度、学长学姐反馈等信息,谨慎决策。如果非本专业出身,且前置学历非985、211、双一流,在一志愿没有录取的情况下,是很难进行调剂的。广大有志于新传考研的考生一定要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争取一战成硕

匪徒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学考研参考书目关注微信致硕考研公众号:致硕考研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③712新闻传播史论④815新闻实务参考书目:新闻传播史论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雷跃捷:《新闻理论》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雷跃捷:《媒介批评》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当代广播电视学》石磊:《新媒体概论》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新闻实务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谭云明:《新闻编辑》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刘笑盈:《国际新闻学:本体 方法和功能》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刘笑盈 何兰 《国际传播史》江爱民、吴敏苏:《国际新闻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刘洪潮:《国际新闻写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马胜荣:《国际新闻采编时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外期刊:《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新闻记者》、《新闻战线》复试参考书目:9036国际新闻①《国际新闻学:本体、方法与功能》刘笑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②《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新华③《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蔡帼芬、徐琴媛北京广播学院④《事实与建构:国际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蔡帼芬、刘笑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⑤《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等复旦大学出版⑥《中外新闻传播史》刘笑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⑦《国际传播学导论》郭可复旦大学出版⑧《国际新闻传播》刘笑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法式

考研干货分享:热门专业介绍之——新闻传播学

今天,要讲的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也是一直以来深受跨考大户追捧的明星款硕士——新闻传播硕士。一、新闻传播学专业简介(0503)1.一级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2.学科方向简介:(1)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新闻理论研究:对各种新闻传播新现象新问题、数字化时代新闻传播发生和发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等提供理论支持和说明;第二,新闻业务研究:以传统的"采写编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业务研究,正在转变为事实、娱乐、评论等叙事技巧与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运用的研究,而且信息收集、分析、整合、呈现等综合创造能力的研究,成为新闻学研究的前沿;第三,新闻史研究:为职业和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提供本领域人文历史意识,尤其是提供当代新闻传播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方面,都面临着新的任务。(2)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传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传播与人的交往、传播制度、传媒生产、受众、传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媒介生产与政治经济权力、媒介文本的意义呈现、作为文化的传播技术、跨文化传播等;第三,传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传播观念史、传播文化史和社会史等。(3)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科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向:第一,广播电视研究:主要包括节目和频道(率)的构架、类型、制作和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和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受众、收视(听)率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二,新媒体研究:强调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传播理论为依据,内容涉及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产制研究、产业模式研究以及传播与技术融合部分的研究,同时,研究新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4)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由广告学和传媒经济学两个相关联的部分构成。本学科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大众传播的形成时期。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基础是传播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主要分五个方向:第一,广告传播理论:研究广告的传播特性、功能、类别、程序,广告发展的历史与变化趋势;第二,广告运作与管理:研究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的广告运作与广告经营机制;研究社会对广告传播的管理与控制;第三,品牌传播:围绕着品牌建设而进行的广告策划与创意、设计与制作以及媒体运用;第四,传媒经济理论:传媒经济的本质,传媒产品的性质与产制方式、传媒的消费结构、行为与绩效、媒体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等内在规律。第五,传媒经济实务:研究传媒组织的决策、战略及其他经营管理问题。二、易混淆专业解析——新闻学和传播学考研的专业同类型的考研专业都会有很多的分支,有很多相似的专业。给大家介绍一下容易混淆的两个专业——新闻学和传播学。新闻学和传播学具有不少相通之处和相似性。新闻学侧重于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实践层面,具体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新闻采制和运作;而传播学研究范围广泛,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文化研究等紧密结合,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传播活动,以及研究传播活动主体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1.研究范围不同。新闻学主要以传统的报业为主,评论是重点。学习内容包括理论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新闻史,实践方面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学有理论新闻学、中外新闻史、应用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摄影、编辑出版等专业分支。传播学除了报纸外,还涉及电视广播、电影甚至多媒体等几乎所有媒体的所有内容,此外广告、公关、民意测验等也在其包容之下。传播学学习的内容既有专业课程方面的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信息学、社会学、心理学,也有广告、新闻、影视、营销、对外交流等内容。传播学包括传播法学、传播理论研究、媒介发展研究、跨文化交际、广告学、艺术传播等分支。2.就业方向不同。新闻学多在传统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单位就业,另外还可以在出版社、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也有人考到教师资格证,到学校里当老师。传播学可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广告公司、媒介研究公司、政府部门等就业,选择范围更加广泛。3.考研复习要点不同。新闻是一门人文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公正客观平衡,培养的记者要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其核心课程是采访和写作,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多借鉴;传播学是社会科学,是商业社会下的产物,培养学者或者学者型记者,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与传统的人文学科拉开距离,而多靠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并且要多看欧美原著。三、就业前景新闻传播硕士中的学硕与专硕的区别在于,学硕更看重研究生阶段的学术能力,凸显的是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而专硕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跨考大户的专业,是目前最热门也是最难考的文学下的最热门专业。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再喜欢招纯新闻学毕业的学生,毕竟一个人培训三个月都能采写新闻,但一个不懂经管法、小语种的人三个月及以上都不能掌握那些技能,反而是具有经管法优势和或者小语种优势的学生更受欢迎。所以,跨考此专业的人非常多,老师会比较喜欢复合型人才。在就业方面,常规的专业对口的工作一般可以选择记者、编辑、文案等。这也是很多跨考新传专业都是带着做记者的一份强烈职业理想。还有些同学职业理想并不明晰,对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以试试看,做做看。再者,就是为了硕士学历来考新传专业,这一部分的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去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去高校做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或者更加深入的研究这门学科去考博士,当然这是所有专业硕士毕业之后都可以从事的工作。大家各自的目标和理想有所不同,将来从事的职业可能也多种多样,但不管怎么说,硕士学历对于你来说都是一个加分项。四、融媒体时代下的新要求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而今,为了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媒体融合发展大势所趋,当下已不少传统媒体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还有部分仍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因此,对于新传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传播专业要求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新闻传播与社会联系密切,非常注重实践,常常会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英语、计算机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对学历的要求也更高。具体包括:熟悉新闻传播特点,有良好的新闻感或相关潜力;关注时事及社会问题,思路清晰、思维活跃、思辨能力强;文字驾御水平高,大学英语水平4、6级以上;良好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能熟练使用Dreamweaver、Photoshop等软件;新闻、中文、法律、经济、政治、哲学、教育、管理等相关专业均可;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或人脉资源;有较强的对外交往和合作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具有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对于跨考生来说,只要你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思维视角,能够将所见所闻所思诉诸笔端、形诸于文,那么即使非新闻科班出身也可以在媒体中得心应手、如鱼得水。所以,报考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一定要仔细权衡自身、院校、社会三方面因素,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你确实底气十足,当然应该奋力一搏;但如果你平平凡凡,建议不要轻易报考新闻传播专业,因为选报其他专业,毕业以后照样可以有机会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大丈夫能屈能伸,以后再慢慢充实自己也不迟。世界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非新闻科班出身,但凭借着雄厚的文学功底和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为世界树立了一座传播理论的丰碑;普利策历经坎坷,办报事业中面对强手而不屈不挠,最终成为国际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人物;再看国内公认的著名国际新闻主持人水均益,也不是新闻传播科班出身,所学专业为英国语言与文学专业,但经过努力,不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儿并非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古人不是常说:“退一步海阔天高”吗?以退为进,未必不是真英雄,英雄不问出处!对于从事新媒体行业而言,由于没有传统路径制约,网络媒体更倾向于“企业化运作”。目前,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广告经营人才也很适合投身网络媒体。网络媒体不像报纸期刊业“求精求专”的用人需求,其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读研期间,可多读媒介经营管理、传媒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关注产业新闻,了解国内外传媒市场的运作规律。学习一些网站制作技巧以及相关的技术软件也非常必要。此外,在学习与实践期间,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市场嗅觉很重要。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用人标准明显不同,其需求的专业方向也相对广泛。

爱之岛

2019厦门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分析

2019厦门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难吗?厦门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怎么复习呢?今天聚创考研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厦门大学新闻学专业。专业介绍:新闻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新闻事业的管理等。专业名称: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学制:三年研究方向:01港澳台及东南亚华文媒体新闻研究02国际传播(国际新闻研究、网络新闻研究)03广播电视研究04舆论学研究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④804新闻与传播实务专业课书目推荐:《2019考研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解析)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于2014年取消参考书目的设定,此内容为聚创厦大考研网高端班老师根据十多年考研教学研究为学员们建议的参考书单,仅供同学们参考复习,希望同学们考研梦想成真。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遵守法律、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 熟练掌握新闻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从事新闻学实务和新闻学教学、科研工作。就业前景:新闻学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其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原因之一,社会急需此方面的人才。其二,此学科发展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生产力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信息需求日益迫切,从而刺激新闻事业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读者群越来越大;广告越来越多,新闻事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获利丰富的企业,刺激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新闻事业提供了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技术手段。就业去向:1、首选,通讯社、报社、杂志社、网站等单位从事记者、编辑工作。2、去高校从事教学或科研咨询。相关职位新闻学方向研究员,文案策划,营销策划,产品策划,商业文案,市场经理助理,微博编辑,活动策划,专业写手,媒介专员,品牌专员,企业文化专员,广告创意·策划·文案.设计,影视文案,微博运营主管,影视广告文案策划,编辑(作家、撰稿人),网络推广专员,广告文案,宣传管理员,游戏媒体合作专员,公关专员,新闻宣传,市场分析师,组稿编辑,文案写作,学术编辑、记者。

故辞

2021考研即将到来,新闻学专业学生应当了解的几个基本问题

2020考研初试笔试已经结束,随着年关将至,成绩也即将揭晓,又不知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而2021考研也马上需要提上日程,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考研国家线最高分新闻学在备考期间应当了解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关于新闻学的几条线。新闻学的国家线一直是考研所有科目里面最高的,2018年345分,2019年355分,可以看到是越来越高。除国家线以外,还需要注意的便是英语分数线。新闻学英语国家线也是最高,具体可看下图。而除了这两条线以外还需要了解的一条便是院校线,过了国家线和科目线意味着你有了考上的可能,有了调剂的可能,但你是否考上还需要看你是否能够通过所报考的院校线,当然,毋庸置疑,院校线一般高于国家线。第二,关于新闻学的择校。新闻学考研可选择的院校比较多,而且每年都有新增院校,目前大概150多所。本篇不提供具体院校参考,只提供大概思路。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要报考的院校层次,985、211或者普通一本;然后确定自己想要去的城市地区。在这个基础上基本可以排除大部分院校,而在剩下的院校中你需要做的是第三步,翻各大学校官网以及各大公众号,查学校的报录比以及历年真题,看看自己是否适应这种出题风格。将这三步全部做完,你基本就会有一个大致的方向。第三,关于新闻学备考。这个问题涉及的比较多,将在之后的文章中具体阐述。本篇只说几个大问题。首先,要不要报班,这个问题因人而异,跨考或者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选择报班。其次,要不要购买真题和资料,三个字,必须买,通过真题你可以了解课本的重点和出题套路,所以这个是重中之重。最后,关于准备时间,如果有人说不急,等九月份开始,那他在骗你,越早越好,但要注意劳逸结合,否则到后期容易疲惫,出现一些抵触心理。好了,关于新闻学的几个大问题就说到这里,接下来小编将会陆续向大家推出关于考研的相关资讯,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圣人怀之

新闻学考研一定要知道的重要理论

新闻学考研中,相关理论的学习和记忆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盘点一下新闻学考研一定要知道的重要理论吧。人民的选择二级传播理论(theory of 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是由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研究美国总统选举行为的基础上于1948年提出。认为大众传播对人们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一个二级传播过程。来自大众媒体的影响首先到达舆论领袖那里,舆论领袖再把他们读到和听到的内容传达给受他们影响的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最初的研究以及后来E.卡茨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影响人们的决定方面,个人联系比大众媒体更频繁、更有效。一是舆论领袖存在于每一社会层次中,与他们所影响的人在很大程度上相似,并往往同属同一原级群体。第三人效果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舆论学季刊》发表了《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1978年到1982年间进行四次实验,验证第三人效果的存在。从此该理论在国际传播学界得到广泛重视。使用与满足理论美国社会学家E ·卡茨被认为是"使用与满足说"的"现代时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卡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a 接触媒介的可能性;b 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用。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有限效果论有限效果论是美国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是对早期"大众传播威力论"或"子弹论"的否定。主要观点是: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有限的。传播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受众也非被动、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受众个人间存在着诸如种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收入、性别等差异,他们会依据自己的需要、态度和价值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和解释。几项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1942年在军队中的研究;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同事1944年对选举运动的研究;美国传播学家J·克拉珀1960年在其《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对中介因素的研究,认为传播是通过受众的倾向性、选择性、团体规范等中介因素而起作用的。40年代至60年代,该理论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占主导地位。魔弹论魔弹论也称"靶子论"、"皮下注射论"、"枪弹论"或"机械的刺激--反应论",是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代表人物西多尼·罗杰森。这种理论认为,受众就像射击场里一个固定不动的靶子或医生面前的一个昏迷的病人,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毫无反抗能力,只要枪口对准靶子,针头扎准人体某部位,子弹和注射液就会迅速产生出神奇效果。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受众的性格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讯息,讯息直接改变态度,而态度的变化即等于行为的变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大众传媒如报刊、电影、广播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

贝多芬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各专业考研备考指南

众所周知,随着各大院校的扩招,每年报考人数的增长,让考研成为了越来越热门的话题。今天咱们一起聊一聊考研应该准备哪些资料。一、考试科目专业:050301新闻学、050302传播学专业课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5新闻传播基础(含中外新闻史)④851新闻传播综合(含新闻业务、传播实务)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硕)②201-英语二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二、参考书目关于参考书目重要性小编在这里就不过多的做讲解了,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为了帮大家节省时间,小编整理了各个专业所指定的参考教材。推荐参考书目:625新闻传播基础(含中外新闻史)851新闻传播综合(含新闻业务、传播实务)①《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②《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陈力丹、王辰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二版)③《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二版)④《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版)⑤《新闻采访学》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三版)⑥《新闻编辑学》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⑦《现代新闻评论》赵振宇,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版 之前2009年11月第二版)⑧《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董广安,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二版)⑨《广告学教程》张金海、姚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⑩《媒介管理学概论》邵培仁,陈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②《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二版)③《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五版)⑥《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董广安,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二版)⑦《新闻编辑学》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二版)⑧《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五版)⑨《现代广告学教程》张金海、余晓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⑩《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丁汉青、支庭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三、历年真题我们可以根据历年真题,找到报考学校的命题规律、题型考点、分值分布、难易程度、重点章节、重要知识点等,从而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提高复习备考效率。郑大考研日日帮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历年真题: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851新闻传播综合考研真题、625新闻传播基础考研真题。通过真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哪些知识点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哪些知识点是易考点,命题人的出题思路等等。有利于让我们针对性的去加强知识点的巩固,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系统地、有效地展开复习!通过做真题,可以预测考试范围并锻炼我们的做题节奏,提高我们的应试心态,能够让我们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考试!四、考研笔记由于考研书目比较多,考研笔记也是我们研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笔记是一个不断补充的过程,它不是一遍就可以完成的。通过不断的整合,可以形成自己的框架和知识系统,也是为最终答题做准备。郑大考研日日帮为大家准备了:学硕《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2022考研重难点笔记、学硕《新闻编辑学》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学硕《中国新闻传播史》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学硕《传播学教程》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学硕《新闻采访学》2022考研重难点笔记、学硕《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学硕《媒介管理学概论》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学硕《现代新闻写作教程》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学硕《广告学教程》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学硕《现代新闻评论》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专硕《新闻学概论》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专硕《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专硕《中国新闻传播史》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专硕《当代新闻评论教程》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专硕《新闻采访学》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专硕《新闻编辑学》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专硕《传播学教程》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专硕《传媒经济学教程》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专硕《现代广告学教程》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专硕《现代新闻写作教程》2022 考研重难点笔记五、题库和课后习题做题是考研复习的重要过程,只有不断的做题,我们才可以更好的查漏补缺。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让我们开拓思路。只有做的题多了,我们的思路才会逐步开拓,不至于一做题,就感觉到无从下手。做题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简单的说就是熟能生巧。做的题多了,我们的正确率也会跟着提高。做题能够让我们的大脑一直处在在线状态,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就是这个道理。做的题多了,有助于我们把握好做题的节奏,不至于在考试的过程中钻牛角尖,因小失大!

模仿犯

考研专业深度解析|21考研热门专业之新闻传播学

栏目内容考研服务,我们是专业的!本专业是否应该继续考研?跨专业考研又该如何选择?热门专业是否真的值得一试?有哪些专业可以捡漏?……每周二,考验核电站的《考研专业深度解析》将会推出系列专业解析!第三期新闻传播学01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02学科方向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新闻理论研究:对各种新闻传播新现象新问题、数字化时代新闻传播发生和发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等提供理论支持和说明;第二,新闻业务研究:以传统的"采写编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业务研究,正在转变为事实、娱乐、评论等叙事技巧与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运用的研究,成为新闻学研究的前沿;第三,新闻史研究:为职业和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提供本领域人文历史意识,尤其是提供当代新闻传播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方面。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传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传播与人的交往、传播制度、传媒生产、受众、传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媒介生产与政治经济权力、媒介文本的意义呈现;第三,传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传播观念史、传播文化史和社会史等。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向:第一,广播电视研究:主要包括节目和频道(率)的构架、类型、制作和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和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受众、收视(听)率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二,新媒体研究:强调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传播理论为依据,内容涉及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产制研究、产业模式研究以及传播与技术融合部分的研究,同时,研究新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由广告学和传媒经济学两个相关联的部分构成。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基础是传播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主要分五个方向:第一,广告传播理论:研究广告的传播特性、功能、类别、程序,广告发展的历史与变化趋势;第二,广告运作与管理:研究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的广告运作与广告经营机制;研究社会对广告传播的管理与控制;第三,品牌传播:围绕着品牌建设而进行的广告策划与创意、设计与制作以及媒体运用;第四,传媒经济理论:传媒经济的本质,传媒产品的性质与产制方式、传媒的消费结构、行为与绩效、媒体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等内在规律;第五,传媒经济实务:研究传媒组织的决策、战略及其他经营管理问题。03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新闻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但他们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新闻学侧重于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实践层面,具体到各类新闻的采制和运作;而传播学研究范围广泛,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传播活动,以及研究传播活动主体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1.研究范围不同。新闻学主要以传统的报业为主,评论是重点。学习内容包括理论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新闻史,实践方面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学有理论新闻学、中外新闻史、应用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摄影、编辑出版等专业分支。传播学涉及了几乎所有媒体的所有内容。传播学学习的内容既有专业课程方面的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信息学、社会学、心理学,也有广告、新闻、影视、营销、对外交流等内容。传播学包括传播法学、传播理论研究、媒介发展研究、跨文化交际、广告学、艺术传播等分支。2.就业方向不同。新闻学多在传统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单位就业,另外还可以在出版社、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也有人考到教师资格证,到学校里当老师。传播学可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广告公司、媒介研究公司、政府部门等就业,选择范围更加广泛。3.考研复习要点不同。新闻是一门人文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公正客观平衡,其核心课程是采访和写作;传播学是社会科学,是商业社会下的产物,培养学者或者学者型记者,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与传统的人文学科拉开距离,而多靠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并且要多看欧美原著。04就业前景就业方向之一:传统媒体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的首选。近年来,受到电子媒介强大的时效性压力,报纸媒体不得着力于调查性报道和分析性报道。所以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更需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采访突破能力,有时甚至需要具有宏观经济与政策、区域经济和调查性报道的能力。部分报纸为事业单位的身份,能够吸引名校研究生的加入。除报纸外,广播电视台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学生未来的就业首选。目前广播电视业多采取市场化运作,每年都要引进大量的人才。虽然各电视台招聘人数众多,但一般待遇较低,有较长的项目实习期,因此实践竞争压力比较大。适合真正对广播电视业有热情,并且在制播技术上有突出能力的研究生加入。结合以上,各专业要求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无不涉及多个方向,这就需要在读研期间,要广泛涉猎其他专业学科,可选修一些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同时尽可能进入强势媒体实习,有质量的实习经历会使你在应聘时更加受到赏识,也会提升你的履历,使你认清自己在媒体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扬长补短。就业方向之二:新媒体策划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是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作为朝阳产业,新媒体行业更需要市场高手来策划有效消费,因此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紧缺。目前,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广告经营人才也很适合投身网络媒体。网络媒体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在读研期间,要多关注产业新闻,了解国内外传媒市场的运作规律。学习一些网站制作技巧以及相关的技术软件也非常必要。另外,像广告公司、新闻发言人、媒介研究公司、时尚杂志编辑等也是新媒体行业中较受毕业学生欢迎的行业。但这类公司可能对同学们在个人特长方面有更深的要求。总的来说,这几类公司,必须要求学生有前期实习的经历。就业方向之三:行业编辑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虽然人数众多,但随着互联网的更深入发展,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尤其是跨专业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其次是影视制作编辑和企业内刊编辑。随着电影、娱乐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如果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非常广泛。(摘自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具体填报要遵循个人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