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信托行业发展趋势和战略转型研究报告:2025年行业总体规模达139万亿元率则不劳

中国信托行业发展趋势和战略转型研究报告:2025年行业总体规模达139万亿元

随着 2021 年底资管新规与资金信托新规落地,将倒逼部分信托公司为了保住高收益的非标主动管理业务规模,加速发展标品信托,我们预测信托行业将出现报酬率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同时要看到的是,信托资产风险率自 2017 年起持续攀升,于 2019 年末达到 2.67%。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虽然中国的疫情短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宏观经济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过去累积的风险隐患有可能加速暴露。受监管改革推动、各级资本市场发展、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资管行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预计至 2025 年,行业总体规模有望达到 139 万亿元(剔除重复计算的通道口径),这将是 2018 年资管行业规模的两倍。这虽然为信托公司提供了未来发展的市场空间,但行业结构的变化将使信托公司在资金端和资产端都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2014 年以来,在多项政策规范政府隐性债务和鼓励直接融资、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成本下行的影响下,基础设施信托贷款等传统融资方式受到挑战。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大量的政府债务于 2020-2024 年间到期,地方政府债务到期偿还压力加大,年均到期约 2.7 万亿元;此外,随着宏观调控对土地财政的进一步限制,部分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的地方政府,还面临财政收入结构性问题。

仇恨罪

2020年信托行业经营情况简析

来源:云南信托作者:王和俊 近日,已有59家信托公司在中国货币网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20年财务报表。云南信托研究发展部总经理王和俊、研究员冯露君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以下为精简节选版。主要观点:1. 截止2021年1月17日,已经披露的59家信托公司未经审计的2020财务报表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7%,信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5%,固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7%,利润总额同比降低1.35%,净利润同比降低0.97%,注册资本同比增加10.77%。2. 全行业营业收入总额1,150.53亿元,同比增长4.97%。若将2020年受风险事件的影响较大的后8位信托公司剔除再对行业集中度进行测算,CR3、CR5、CR8、CR10与去年同程度相比增加0.73%、1.84%、2.52%、2.67%,行业集中度变化不明显。3. 全行业信托业务收入总额794.05亿元,同比增长5.95%(去年同比前年增长3.80%),信托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略高于营业收入。2020年三季度信托资产规模为20.86亿元,同比下滑3.44%,预计四季度依然会持续走低,规模下降背景下的营收增长主要系费率上涨所致。4. 全行业固有收入总额356.48亿元,同比增长2.87%(去年同比增长50.57%),增速大幅放缓。5. 全行业利润总额686.98亿元,同比减少1.35%。行业平均值为13.69亿元,同比下滑1.35%。6. 全行业净利润总额529.4亿元,同比减少0.97%。行业平均值为8.97亿元,同比下滑0.97%。7. 全行业59家公司ROE为8.90%,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8. 全行业59家公司注册资本合计为2801.4亿元,同比增长10.77%。其中,2020年共9家信托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累计增资额度达到272.42亿元。一、2020年信托行业盈利概况截止2021年1月17日,59家信托公司的数据与2019年相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7%,信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5%,固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7%,利润总额同比减少1.35%,净利润同比增长-0.97%,注册资本同比增加10.77%。行业的营业收入、信托业务收入在增加,但是行业的利润总额、净利润在减少。根据公布的会计科目情况分析,行业累计固有资产减值损失(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其它资产减值损失)达127.39亿元,同比增加69.01%。其中资产(信用)减值损失为112.29亿元,同比增加54.86%,其他资产减值损失为15亿元,同比增加319.35%。观察营业收入分布图,可以发现有15家公司增速在10%至30%之间,占比25.4%;11家公司分布在0至10%之间,占比18.6%;下降低于-30%公司数量多于增长30%的公司数量,另外下降幅度在30%-50%的公司有2家,下降幅度在50%至100%的有4家。有很大一部分公司(26家,占比44.06%)保持0%-30%的增速。截止2021年1月17日,未公布财务报表信息的公司包括安信信托、陕国投、山东国信、东莞信托、浙商金汇信托、渤海信托、四川信托、新时代信托、大业信托共9家信托公司。二、行业营业收入上升(4.97%),稳健经营重要性凸显全行业营业收入总额1150.53亿元,同比增长4.97%。观察行业的整体集中度情况,CR3、CR5、CR8、CR10分别为19.43%、29.09%、40.85%、46.98%,与2019年相比提升1.08%、2.66%、3.70%、4.11%。2020年行业存在风险事件的信托公司增加,部分信托公司受风险事件拖累发展较为缓慢,若将2020年受风险事件的影响较大的后8位信托公司剔除后重新测算行业集中度,CR3、CR5、CR8、CR10与去年相比增加0.73%、1.84%、2.52%、2.67%,其实行业集中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由此可见,风险事件对于信托公司的经营发展影响深远,在行业的转型期信托公司稳健经营尤其重要。观察具体行业收入排名,2020年信托行业前十位大体基本维持稳定。行业平均值为19.5亿元。三、信托业务收入微增(5.95%),多方因素掣肘收入增长信托业务收入总额794.05亿元,同比增长5.95%(去年同比前年增长3.80%),信托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略高于营业收入。依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截止2020年三季度,信托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为20.86万亿元,同比下滑3.44%,依据云南信托研究发展部调研发现,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信托公司均在继续进行相应规模的压降,虽然协会未公布四季度的数据,但是依据四季度各公司展业动态,信托规模依然会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此外,行业规模下降但是行业营业收入在增加,与信托行业融资类业务的规模压缩导致费率上涨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2020年市场上通道业务收入的费率从0.2%涨到0.3%,涨幅在50%左右,但是信托业务收入增长仅仅在6%左右。主要存在几个原因:(1)监管部门要求信托公司压降融资类业务的规模,新增规模受到严格限制;(2)风险事件对于增加信托业务收入形成一定掣肘。由于目前公布的仅为未经过审计的年度报告,但是通过一些会计科目观察,还是可以看到行业整理的盈利能力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行业内19家信托公司因为不同的原因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规模到-29.46亿元,5家信托公司披露存在投资损失合计达亏损达21.85亿元。(3)信托公司重点布局标品资管业务,目前标品业务规模行业占比12.78%,资管新规鼓励信托发展标品业务,标品业务费率在持续走低,规模增加比较快的标品业务板块难以构成收入支撑。观察行业信托收入排名,2020年信托行业前十位没有新进入信托公司,仅各公司的排名存在轻微上下浮动。四、行业固有收入略有上升(2.87%),前列公司大幅增长全行业固有收入总额356.48亿元,同比增长2.87%(去年同比增长50.57%),增速大幅放缓。排名前十的信托公司除重庆信托与江苏信托之外,固有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全行业固有收入的平均值为13.69亿元。五、利润总额(-1.35%)与净利润(-0.97%)同步下滑全行业利润总额686.98亿元,同比减少1.35%。行业内部25家信托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在减少,行业平均值为13.69亿元,同比下滑1.35%。全行业净利润总额529.4亿元,同比减少0.97%。行业内部26家信托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在减少,行业平均值为8.97亿元,同比下滑0.97%。六、行业ROE分析行业59家公司ROE为8.90%,较2019年下降0.57个百分点。七、行业注册资本分析行业59家公司注册资本合计为2801.4亿元,同比增长10.77%。2020年共9家信托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累计增资额度达到272.42亿元。作者:王和俊、冯露君来源:云南信托

巧虎

2018年上半年信托行业经营情况报告

来源:云南信托内容摘要目前共有62家信托公司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数据显示,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金融强监管背景下,2018上半年信托行业经营业绩增长有所放缓,整个行业营业收入小幅增长,主要由固有业务收入的增长所贡献,而信托业务收入及净利润规模有所下降。2018年信托行业主要围绕“控规模”经营,大部分信托公司积极响应监管政策,主动控制通道业务规模,截至2018年一季度,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两年内首次出现下降,其中事务管理类业务规模下降明显,通道业务“控规模”效果初显。跟踪行业信托公司2017年年报公布的战略重点,即创新业务方向,可以发现,营收排名前列的信托公司高度聚焦“投行、资管、财务”,并往综合方向发展,中游信托公司依据股东资源地域优势、历史积累等资源禀赋发展差异比较大,下游信托公司则呈现布局点状业务,寻求重点突破的业务特点。通过公司研发部进一步跟踪与调研2018年上半年信托公司转型业务方向,发展主动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消费金融/普惠金融受到多家信托公司重点关注,部分信托公司依然在坚守地产领域不动摇,ABS/ABN受关注度不减,其他方面例如服务信托、长租公寓受到部分信托公司重点推进。一、信托行业的盈利状况分析依据上半年信托公司公布的经营情况,信托公司增资热持续,行业净资产持续增加,整个信托行业的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2.70%,信托业务收入同比下降9.72%,固有业务收入同比上升71.46%,净利润同比减少4.70%,行业测算的ROE则下降 1.71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行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一)信托公司增资热趋势持续,行业净资产持续增加2018年上半年共有7家公司实现增资,增资规模共计139亿,其中华润信托增资额最大,以未分配利润转增50亿注册资本后注册资本达110亿元,超过昆仑信托和中信信托,行业排名升至第四位。至此,共有6家信托公司注册资本达百亿级别,依次为重庆信托(150亿)、平安信托(130亿)、中融信托(120亿)、华润信托(110亿)、昆仑信托(102.27亿)、中信信托(100亿)。资管新规去通道、减嵌套背景下,行业内许多公司寻求转型,增强主动管理能力,布局新业务的开展,这都对资本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截至2018年6月30日,可统计62家信托公司的净资产合计为5090亿元,较2017年底的4841亿增长5.14%。其中净资产规模在200亿以上的有平安信托(241.94亿)、中信信托(238.90亿)、重庆信托(212.91亿)。其中江苏信托净资产增速行业排名第一,较2017年底增长50.00%,其次是英大信托,增速为40.37%,华鑫信托紧随其后,增速为39.64%。行业净资产迅速增长与增资相关。(二)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略有上升2018年上半年,可统计公司62家,营业收入总额453.3亿元,按比例估算行业营业收入总额为497.26亿元。2017年同期,可统计公司60家,营业收入总额431.17亿元,按比例估算值行业营收总额为484.17亿元。2018年上半年行业营收总额增长2.70%。观察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将2017年与2018年上半年均公布半年报的59家信托公司中,同比实现增长的公司为30家,同比下降的公司为29家,其中,平安信托上半年营收总额26.80亿元,在营业收入方面为业内第一位。而光大信托则以95.23%的增幅,位列行业增长速度第一位。从各家信托公司的情况来看,营业收入规模行业排名前五的公司是平安信托、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华能信托,行业规模前十的公司中有八家保持正增长,中融信托则因为17.97%的降幅而让出行业第一的位置。从增速看,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光大信托,其增长速度达到95.23%。(三)行业信托业务收入下降明显,两级分化趋势加剧2018年上半年信托业务收入总额估算值368.98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408.71亿元相比下降9.72%,行业两极分化迹象明显,26家公司为负增长,33家公司为正增长。其中,平安信托上半年信托业务收入总额21.53亿元,依然排名第一,民生信托则以177.56%的增幅位列增长速度第一。信托业务收入行业规模前十的公司中有八家保持正增长,排名前五位是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中航信托、民生信托、建信信托,前十位中仅平安(-2.31%)与华能(-13.58%)出现负增长,民生信托(177.56%)为前十位信托业务收入增长最快,同时民生信托所有信托公司中增长最快的公司。(四)信托公司固有业务收入增加明显2018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固有业务收入总额估算值129.64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75.46亿元相比增长71.46%。行业26家公司为负增长,34家公司为正增长。其中,中融信托上半年固有业务收入总额15.03亿元,排名第一;英大信托则以223.06%的超高增速引领增长。行业规模前十的公司中除重庆信托(-5.92%)之外,其他九家均保持正增长。2018年上半年,行业前十位发生较大变化,2018年建信、平安、百瑞、昆仑进入行业前十位,而中信信托、民生信托、中诚信托、上海信托则退出行业前十的位置。另外,中融信托依然位列行业第一,英大信托增长速度最快。(五)信托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2018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净利润总额估算值269.03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282.31亿元相比减少4.70%。行业29家公司为负增长,30家公司为正增长。其中,平安信托上半年净利润总额16.60亿元,排名第一;湖南信托则以149.52%的增速引领增长。净利润规模前十的公司中有7家保持正增长,民生信托、华润信托、中航信托、平安信托增长迅速,华能信托、建信信托、江苏信托稳健增长。(六)信托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观察2018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均披露数据的59家信托,2018年上半年59家信托公司加权平均年化净资产收益率为10.56%,2017年同期加权平均年化净资产收益率为12.27%,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1.71个百分点。59家公司中,仅有19家信托公司实现了ROE的提升,其余40家信托公司ROE都出现了下滑。可见2018年上半年信托公司盈利能力较2017年上半年有所下降。大业信托净资产收益率以29.10%排名行业第一,其次是爱建信托,为22.63%,万向信托排名行业第三,净资产收益率为20.83%。ROE提升最快是光大信托和民生信托,光大信托同比提升9.37个百分点,民生信托同比提高6.70个百分点。二、信托业务规模与增长情况2018年一季度信托规模呈现出环比收缩、同比增速回落的发展趋势,截至2018年一季度,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25.61万亿,两年内首次出现增长收缩,其中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减少了5044亿元,占比也有所下降,可见通道业务“控规模”效果初显。另外,通过公司研发部内部调研也了解到,行业大部分信托公司都通过暂停所有或者部分的通道业务对通道规模进行控制。(一)行业规模下降显著,通道规模增长受到控制2018年一季度信托规模呈现出环比收缩、同比增速回落的发展趋势。截至2018年一季度,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为25.61万亿,与2017年底的26.25万亿相比,下降了-2.41%,两年内规模首次出现收缩。与2017年一季度的21.97亿元相比,同比增加16.60%,同比增速大幅回落。2018年一季度与2017年底相比规模减少了6322亿元,其中融资类信托规模小幅增加35亿元,投资类规模减少1245亿元,事务管理类规模减少5044亿元。除了融资类小幅增加以外,投资类和事务管理类都出现收缩,其中事务管理类规模收缩较多,占比较2017年四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事务管理类业务规模收缩主要是因为监管加强了对通道现象的整治,引导信托行业回归本源,许多信托公司因此主动控制通道规模,停止所有或者部分的通道业务,导致通道业务规模出现收缩。1 集合资金信托占比有所提升,事务管理类规模出现收缩从信托资金来源分析,2018年一季度单一资金信托余额为11.66万亿,占比45.54%;集合资金信托余额9.92万亿,占比38.73%;财产权信托余额为4.03万亿,占比为15.73%。与2017年底相比,集合资金信托小幅增加0.02万亿,占比提升近一个百分点;单一资金信托有所收缩,虽然占比仍接近一半,但占比较2017年底下降了0.19个百分点;财产权信托规模减少,占比下降。从信托功能角度分析,2018年一季度融资类信托规模为4.43万亿,占比由16.87%上升至17.28%,投资类信托规模为6.05万亿元,占比由23.51%上升至23.60%,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15.14万亿元,占比为59.12%。与2017年底相比,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出现收缩,占比也下降了0.5个百分点,2018年通道业务“控规模”效果初显。2  实业信托、房地产信托规模增长,同业信托收缩幅度较大从资金信托投向领域来看,2018年一季度占比最高的仍是工商企业(28.25%),然后依次是金融机构(17.78%)、基础产业(14.40%)、证券市场(13.86%)和房地产领域(10.99%)。投向工商企业领域和房地产领域的占比较2017年底有所提升,投向金融机构、基础产业、证券市场的占比则有所下降。2018年一季度工商企业信托余额为6.15万亿,较2017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90%,为2018年一季度仅有的两个规模增加的领域之一。房地产信托余额为2.37万亿,较2017年四季度环比增长3.87%,在五个领域中增速排名第一,主要是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强监管压力下传统融资渠道进一步受限,信托成为部分地产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渠道,加之房地产通过信托融资不受自有资金限制、房地产信托在结构设计上较为灵活等优势,导致房地产信托需求一直处于高位。一季度投向金融机构的规模为3.84万亿,较2017年四季度规模环比下降了6.61%,为五个领域中下降幅度最大的领域,观察同比数据也可以发现,金融机构信托同比增速持续走低,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通道、多层嵌套等现象受到了整治,强监管背景下套利空间进一步缩小,同业业务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2018年一季度投向基础产业的规模为3.11万亿,较2017年四季度环比下降2.07%;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为2.99万亿,较2017年四季度下降3.53%。观察同比数据,可以发现,2018年一季度所有领域同比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比增速最高的为房地产,其次为工商企业,而金融机构、基础产业、证券市场则同比增速较低。3  特色业务规模均有所收缩,银信合作下降明显2018年一季度信托公司各项特色业务规模都出现收缩,占比变化较小。2018年一季度银信业务规模为59713.65亿,较2017年底下降3.22%,这与去通道、减嵌套的强监管下,银信合作通道业务的减少有关。2018年一季度信政业务规模为11919.15亿,较2017年四季度环比减少4.75%,自从43号文出台以来,地方政府举债受到严格规范,传统的政信合作模式受到冲击,近几年信政业务规模连年走低。一季度私募基金业务规模为6872.45亿,较2017年底减少1.50%。(二)2018年上半年调研显示控规模确实得到执行截止2018年7月底,信托业协会尚未公布2018年二季度规模的情况,为进一步掌握行业规模变化动态,公司研发部调研近20家信托公司,仅两家公司因为主动管理业务占多数且本身信托规模小,因而控制规模的压力不大,其他18家左右的公司均在大力控制规模增长,例如某行业排名前三的信托公司,上半年规模与去年年底相比减少7.5%,另外其他三家信托公司的规模与去年年底相比也在7%左右,甚至有2家公司表示目前完全不开展通道业务,其他剩余的公司均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规模的控制。总的来看,依据调研反馈的情况,2018年信托行业基本围绕“控规模”主旋律经营,采取停止所有或者停止部分通道业务方式。三、战略重点及创新方向依据行业信托公司2017年年报公布的战略重点即创新业务方向可以发现,营收排名前列的信托公司高度聚焦“投行、资管、财务”,并往综合方向发展,中游信托公司依据股东资源地域优势、历史积累等资源禀赋发展差异比较大,下游信托公司则呈现布局点状业务,寻求重点突破的业务特点。通过进一步跟踪与调研2018年上半年信托公司转型业务方向,发展主动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消费金融/普惠金融受到多家信托公司重点关注,部分信托公司依然在坚守地产领域不动摇,ABS/ABN受关注度不减,其他方面如服务信托、长租公寓受到部分信托公司重点推进。(一)行业信托公司战略规划情况的梳理依据信托公司公布的2017年年报,大部分信托公司也在积极调整新的发展战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依据2017年信托公司年报及公开信息显示,共有54家公司开展了创新业务,相比2015年增加了5家。从2015年到2017年,创新业务整体范围变化不大,但是资产证券化,消费金融及家族信托等业务在创新业务中的占比上升。以2017年营业收入为准将68家信托公司分为前列(1-20),中游(21-40)及下游(41-68),可以发现不同梯队的战略选择有所不同。依据观察,三个不同区间内的公司战略方向有着明显共性,但随着行业排名由高到低变化,战略表述越来越具体到业务层面,业务关注面由宽变窄。第一梯队,前列公司高度聚焦“投行、资管、财富”三大板块。前列公司战略表述高度一致,业务范围较广,普遍致力于打造一流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总体来看,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战略制定显示了高度一致性,关注业务范围广泛,定位清晰。第二梯队,中游公司依据资源禀赋不同差异性较大。中游公司战略差异较大,优势类别不一致。中游公司依据不同优势资源禀赋,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即股东背景优势、地域战略优势及上市集团优势,其中尤以依托股东背景优势最为普遍。第三梯队,下游公司布局点状业务,寻求重点突破。下游公司聚焦点状业务,整体方向较为分散,力图寻求重点突破。依据观察可以看到,大量下游公司专注少数业务类别而非整体板块,寻求重点突破的优势业务,期望争取单项超前。(二)行业转型主动管理业务,资产证券化、消费金融等受到行业重点关注从具体的业务层面来看,依据各家信托公司公布的2017年年报,创新业务整体范围变化不大,个别业务权重起伏较大。与2015年创新业务开展情况对比,资产证券化、小微消费金融、家族信托、财富管理及以能源环保为代表的绿色信托业务增长迅速,分列2017年创新业务开展的前五名,是各家信托公司业务创新的重点。相比之下,并购重组,定增,新三板等创新业务萎缩严重。2015年各层次资本市场火爆,之后两年进入平稳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述业务的萎缩。供应链金融及农业类信托逐渐成为了一些公司重点关注的创新方向。此外,多家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保险金信托,实现将保险、养老、医疗等业务与信托服务相结合,降低专属私人高端财富管理门槛,提供私人保单管家等服务。为进一步了解各家信托公司的2018年公司战略的执行情况,公司研究发展部进一步对2018年上半年近20家信托公司的创新业务发展方向进行跟踪与调研。依据调研的结果,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股权投资、供应链、小微企业、家族信托、资本市场、地产成为主要的创新业务,部分信托公司也有开展不动产特色业务,例如长租公寓、船舶投资等不动产的投资。

剑王子

2019信托业创新报告:躺赚不再 转型如箭在弦

一年一度的信托公司年报披露大戏临近收官。截至5月25日,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共有66家信托公司披露了年报数据;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有雪松信托、国通信托2家信托公司的年报尚未披露。整体来看,2019年信托公司交出的“成绩单”可圈可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截至2019年第4季度,信托行业的利润总额为727.05亿元,与2018年基本持平,不过信托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1.6万亿元,较2018年年末下降4.85%。5月25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从全年运行情况看,信托行业经营状况良好,风险水平总体可控,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良好开局。信托业坚持回归本源、提质增效,整体经营稳健,服务实体的能动性、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和风险防控的主动性不断增强。”2019年行业业绩呈现趋稳回升,用益研究数据显示,其中中信、中融、华能信托位居营收前三;盈利上,尽管2019年大多数信托公司去年有盈利,但亏损的信托公司家数由2018年的2家扩大至4家,分别是安信信托、华宸信托、华融信托和华信信托。5月24日,上海一位信托行业从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信托公司业绩亏损一方面受外部经济及金融环境不确定性及严监管影响,市场流动性风险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信托公司治理水平不高,业务停滞、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事实上,信托公司正面临严厉监管,特别是在房地产信托领域,再加上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颁布,信托行业首次引入非标比例限制,将对信托行业非标业务造成巨大冲击。曾经躺着赚钱的信托公司,迎来了行业分化,亟待业务转型的新考题。5月25日,国信证券非银行金融分析师王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资金信托新规出台将促进信托行业继续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推进转型创新,行业内各种创新业务涌现,如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股权信托、遗嘱信托、知识产权信托等均是在信托业务上进行的新探索和新尝试,也能体现信托行业特色经营的差异化优势。业绩分化加剧2019年行业整体业绩回暖,但信托公司之间的行业分化加剧,行业利润向头部公司集中。早在2018年,中信信托就拿下信托行业年度业绩的头把交椅,2019年更是以71.77亿元营业收入、35.93亿元净利润的业绩名列前茅。《2019年度中国信托行业发展评析》的数据显示,从管理资产规模数据上看,截至2019年末,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21.6万亿元,信托业40%以上的信托资产规模都集中于前十家公司,信托公司“强者恒强”的态势愈演愈烈。具体从收入结构来看,对营收、净利名列前矛的信托公司而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投资收益是利润的重要贡献者。华能信托则凭借31.75亿元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7.03亿元的投资收益,跻身行业净利润榜单前列。光大信托凭借37.45亿元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冲入信托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排名前十。此外,公开的66家信托公司的财务数据显示,归母净利润排名前五位的平安信托、中信信托、重庆信托、华能信托、华润信托,净利润均超过25亿元。其中,华润信托2019年以30.74的营业收入、28.86亿元净利润等核心业绩指标稳居行业第一梯队。5月25日,华润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得益于公司在结构金融、证券投资、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标准基金等领域早筹划、早布局,成为行业里少数自有和代客并驾齐驱、信托业务线齐全并相对均衡发展的信托公司之一。反观排名尾部的几家公司,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安信信托、华宸信托、华融信托和华信信托,成为信托公司中陷入亏损的4家公司,合计亏损46.16亿元。5月25日,上海一家大型财富管理公司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严格调控下,信托行业内部资产规模、行业业绩持续调整,头部企业优势进一步拉大。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资产荒的大背景下,信托业分化更为剧烈,头部优质信托公司更具有发展优势。”具体来看,华信信托和华融信托在业务上,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大幅下降甚至腰斩;其次,资产减值损失出现大幅增加的情况,营业总支出远大于营业总收入。此外,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社会整体信用风险暴露几率增加,计提金融资产信用减值损失也影响到信托公司业绩。公开数据显示,山东信托、陕国投A(000563.SZ)等信托公司在2019年大幅增加计提减值准备,其计提金额与2018年相比超过200%。2019年,信托业风险项目和风险资产规模显著增加,从环比看,2019年4个季度,风险资产规模的环比增速分别为27.39%、22.74%、32.72%和25.14%。对此,中国信托业协会表示,“随着风险的充分暴露,预计信托风险资产规模变化将趋于平稳,行业整体风险也将逐步从发散进入收敛状态。”转型主动管理业务5月8日,银保监会对外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5月24日,中泰证券非银行金融分析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信托新规”延续了对资管行业的监管思路,信托行业转型迫在眉睫,保留信托私募投行的特点,继续发挥非标投资优势;回归信托本源,鼓励发展服务信托、家族信托。严监管下,地产信托业务规模受到严控,传统信托业务盈利空间受到压缩。在政策和罚单的导向下,2019年以来,信托公司就已被迫走出“舒适区”,开始向主动管理“要业绩”。5月24日,上海一位信托从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主动管理规模这一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信托公司的综合实力,信托公司能否有效利用主动管理能力控制风险,促进业绩稳定增长,是其深化转型中的必要一关。据云南信托报告显示,2019年66家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规模为9.26万亿元,较2018年增加2.09万亿元,同比增加29.29%,占信托资产规模比例为43.50%;被动管理规模为12.03万亿元,较2018年减少3.11万亿元,减少20.57%,占信托资产规模比例为56.50%。5月22日,中航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为契合监管要求和自身发展战略,公司主动压降通道,积极调整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与结构。从数据结果来看,其被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和占比已经连续三年实现双降,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连续三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信托行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托业务资金来源结构逐步优化。此前,信托资金来源中,单一资金信托一直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但自2019年2季度起,集合资金信托占比开始超过单一资金信托。2019年4季度末,集合资金信托规模9.9万亿元,占比为45.93%,同比上升1.19个百分点,较2018年末增加8000亿元,占比上升5.81个百分点。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信托公司也在力求加码创新业务,发力消费金融业务和家族信托,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华泰证券非银团队在最新报告中表示,信托公司可依托政策红利,逐步实现向主动管理型业务的转型,辅以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等服务信托业务,迈向宽广赛道。据悉,中诚信托切入新基建发展领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中航信托在科技创新领域亦也已开始深入布局。5月22日,中航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截至2019年末,中航信托综合运用多元金融工具支持国家高新技术类科技创新企业的项目存续规模约62.5亿元,覆盖领域广泛分布于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新能源等新兴科技产业及细分领域。展望2020年,中国将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再加上严监管形势持续加码,经济下行压力显著加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全球传播等不确定性的加大,给信托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近期,中国信托业协会从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增值能力、社会责任四大模块11项定量指标对各信托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2019年度行业评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中融信托、重庆信托、爱建信托、交银国际信托等19家信托公司获A评级,较往年超25家拿A情况,A类名单幅度有所缩水。面对监管政策和监管环境的根本性变化,信托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转型有望加速,曾刚认为信托公司在2020年重点需要关注若干方面:一是从融资类业务向投资类业务转型;二是深入挖掘受托服务功能,发展服务信托;三是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四是全面加强信托文化建设。来源:时代周报

道无不理

20.49万亿!信托业年度数据报告出炉!

日前,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了2020年4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在2020年严监管环境下,通道类业务规模持续回落,融资类信托压缩接近1万亿元,信托公司的业务结构有了改善,主动管理能力有所提升。随着经济运行态势向好,信托业坚持风险防控与稳中求进的两手策略,整体风险可控。信托资产规模连续12个季度下降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0.49万亿元,同比下降5.17%,比2019年4季度末减少1.12万亿元,比2017年4季度末历史峰值减少5.76万亿元。是自2017年4季度以来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连续12个季度下降。图片来源:信托业协会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表示,信托资产规模下降的背后,与行业持续压降融资类和通道类业务有关。从长期来看,逐步压降融资类信托是信托公司回归本源的转型目标。但2020年上半年部分信托公司仍然迅猛发展,1季度和2季度融资类信托资产分别为6.18万亿元和6.45万亿元,环比分别增加3458.31亿元和2677.58亿元,占比分别为28.97%和30.29%。对此,2020年6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信托公司风险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压降违法违规严重、投向不合规的融资类信托业务。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3季度末融资类信托余额为5.95万亿元,环比2季度末减少4966.43亿元;4季度末融资类信托余额为4.86万亿元,环比3季度末减少10916.31亿元。3季度和4季度的两个季度合计压降15882.74亿元,减去2020年1季度和2季度新增融资类信托6135.89亿元,全年共压降近1万亿。主动管理业务占比增至7成从信托资产资金来源构成看,截至2020年4季度末,集合信托规模占比49.65%,同比上升3.7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23个百分点;单一信托规模占比29.94%,同比下降7.1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24个百分点;管理财产信托占比20.41%,同比上升3.4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殷醒民表示,信托业务转型的重点之一是要优化资金来源结构。截至2020年4季度末,集合资金信托与管理财产信托占比达到70.06%,同比2019年4季度末62.91%要上升7.15个百分点。信托业将继续逐步减少以单一信托形式的通道类业务,朝着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的方向不断取得成效。图片来源:信托业协会房地产信托占比下降证券市场信托占比增加从资金信托投向来看,截至2020年4季度末,资金信托投向工商企业有4.96万亿元,同比下降9.64%;2020年4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的资金信托数为2.47万亿元;同期房地产资金信托余额为2.28万亿元,同比下降15.75%,环比下降4.19%;2020年4季度末,标准化金融产品投资的资金信托数为2.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44%,环比增长2.20%,4季度新流入487.93亿元。在股票、基金、债券三大品种中,资金信托主要流向债券市场;截至2020年4季度末,信托资金流向金融机构余额为1.98万亿元,同比下降20.76%,环比下降7.74%。占比方面,2020年4季度末五大信托资金投向占比由大到小分别是工商企业(30.41%)、基础产业(15.13%)、房地产业(13.97%)、证券市场(13.87%)、金融机构(12.17%)。殷醒民指出,2020年4季度末信托资金投向有两个“一降一升”的显著特征:一是2020年4个季度的房地产业占比是持续下降的,4季度趋稳;二是2020年4个季度证券市场的信托资产占比呈现增长态势,1季度占比为10.97%,4季度占比则上升到13.87%。图片来源:信托业协会2020年4季度利润583.18亿元为4个季度“垫底”截至2020年4季度末,信托业实现营业收入1228.05亿元,环比3季度增长32.76%。2020年68家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收入为864.48亿元,同比增长3.68%。在经营收入中,2020年4季度末的投资收益为271亿元,同比下降2.18%,环比3季度增长71.71%,比3季度多43.15亿元。另外,2020年4季度末,信托业利润为583.18亿元,同比下降19.79%。分季度利润看,2020年4个季度利润分别为166.10亿元、174.92亿元、144.87亿元和97.29亿元。2020年4季度末信托业人均利润为196.42亿元,同比下降19.58%,净减少47.81亿元。2020年4个季度的人均利润分别为54.48万元、59.51万元、43.97万元和38.46万元,4季度的人均利润要低于前3个季度。图片来源:信托业协会殷醒民认为,2020年4季度利润为4个季度的“垫底”。但是,4季度经营收入为386.45亿元,比前3个季度高得多,4季度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信托公司增加了应对可能风险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另外,信托业业绩指标反映的是行业状况,部分信托公司的业绩则有大幅改善。信托公司经营收入与利润增速出现公司之间的分化,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不少信托公司得益于前两年的主动优化业务结构,2020年净利润出现较快增长。这提示信托公司应提高对加快业务转型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步骤来推进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最后,殷醒民总结认为,2021年,信托业受托资产规模下降将伴随着转型的升级机会。信托业的转型发展主要要提升两个能力,一是勇于主动转型的能力,信托业要改变多年来依靠“通道”与“融资类”业务获取收益的做法,转向坚持受托人定位,培育诚信、专业、尽责的受托理念。二是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不同于其他金融子行业,信托公司有着跨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市场的灵活优势,可以运用债权、股权、股债结合、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资源,为实体经济部门提供多样化的信托产品和信托金融服务。另外,信托公司不仅具有资金端的募集能力,而且应该拥有资产端的丰富配资能力,才能真正履行本源职责。信托公司要对标准化的金融产品进行配置,涉及到多个专业驾驭能力,对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信托公司可以运用信托制度、信托架构、信托投资的广泛性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其核心仍然是信托业务的主动管理能力。本文转自:中国基金报 记者:云龙

法象

五矿信托发布《家族财富管理调研报告(2020)》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讯 11月3日,五矿信托联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在京共同发布《家族财富管理十年回顾与展望——家族财富管理调研报告(2020)》。这是继2019年后,五矿信托在成立十周年之际特别推出的财富管理领域研究报告。报告以“十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总结了过去十年家族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经验,并对未来家族财富管理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报告发布会上,中国信托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常务)漆艰明在致辞中表示,当下,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开展家族信托不仅是信托行业积极致力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使命,更是信托公司遵循中央政策引导、响应监管要求、回归本源定位、谋求业务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和长期目标。展望未来,家族信托服务逐步规范,品牌建设呈现特色化、差异化趋势,相应系统建设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信托公司也在与各类机构的合作中,建立起多方共赢的财富管理生态圈,家族信托未来可期,前景广阔。中国五矿集团副总经理、五矿资本董事长任珠峰表示,2018年,五矿信托坚持以“受托人责任”为核心,秉承“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本源理念,成立家族办公室,大力发展家族信托这一本源业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专业、更贴合现代需求的金融服务。同时,五矿信托希望通过积极为国内家族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做基础性、创新性的研究,探索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家族财富管理贡献力量。五矿信托董事长刘国威指出,五矿信托家族办公室汇聚了来自银行、投行、法律、税务、资产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专家顾问,致力于做真正符合国情的家族信托业务。五矿信托设立专门的研究团队,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法律制度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从2019年起,每年推出家族财富管理行业研究报告,发布行业前沿观点,希望可以为高净值、超高净值客户提供更多的高质量附加价值,在家族信托业务领域不断书写新的篇章。(邢萌)(编辑 李波)

救药你

2020年信托投资策略报告(下)

来源:用益研究上篇我们分析了今年的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及信托资管市场,下面我们带来一些干货:三、2020年信托投资策略2020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无论监管层是否会将过渡期延长,信托公司都将会陆续推出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化集合信托产品,老形态的产品发行则逐步淡出市场。展望2020年,我们认为,集合信托产品配置仍会以基础产业和房地产类产品为主,同时根据需求和风险偏好配置工商企业、消费金融、证券投资等信托产品。投资者可以从新老领域两方面切入,在传统的房地产、基础产业投向信托中优选符合自身需求的资产,而对于一些创新类产品,除非你在信托投资领域较为专业,对所投项目及所属行业足够了解,对交易对手有足够信心,对发行机构及产品经理足够信任,否则,我们不建议做这类尝试,尤其在监管当局决意打破行业刚性兑付的前提下。具体投资建议如下:1、传统信托项目投资策略(一)房地产信托,且选且珍惜。自2019年二季度以来,对房地产信托的监管开始持续收紧,产品发行量也随之持续走低。但从风控角度和交易对手的选择来讲,房地产类信托项目仍然是优质资产,风险相对较低。但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饱和期以及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持续偏紧,叠加经济的深入调整和各地区房地产市场分化的加剧,导致对未来房地产信托项目的选择需要一些新思维。为此,对于2020年,我们建议投资者在选择该类项目时,须关注以下几点:其一,关注房企的资产负债率。尽管目前与信托公司合作的房企资质都很高,实力雄厚,但大不一定强。未来两年,房地产市场大概率不会再出现井喷的市场行为,一些负债高的房企很可能经不住一些市场的波动而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因此,建议选择一些经营更加稳健,现金流比较充裕的大房企项目安全性更高。其二,除了选择一二线城市的项目外,更要关注一个城市的经济结构。传统第二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未来经济发展未必能够吸纳更多的人口流入,而一些高新产业和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未来可能吸纳更多的人才流入,房地产市场也更坚挺和持续,所以,关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动力非常重要。其三,密切关注新冠疫情对房企流动性的影响。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可以说百年一遇,且已经在全球蔓延,短期内难以平息,这无疑对房企的资金链造成巨大压力,而也正是考察国内主要房企抗压能力的极佳观察期。对房地产信托感兴趣的投资者应该利用这个极好时机对国内主要房企的动态进行密切的关注,相信一些负债率高,经营不稳健的公司会陆续浮出水平,对于这类公司的项目融资应尽量规避,即使预期收益再高也不要触碰。其四,关注房地产税立法进展。早在2018年9月的人大立法工作计划中就已将房地产税纳入5年内完成的工作计划。但随着2019年来国家给企业持续减税减费和为刺激经济加大财政投入导致未来财政压力越来越大,有可能迫使管理层加大房地产税的立法进程,这无疑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房地产信托项目的投资期限基本为2年,因此,投资者有必要关注这一事件对所投项目产生的风险。为此,我们建议:尽量选择期限更短的项目;选择综合实力更强信托公司的项目;选择项目抵押物更容易变现的项目。(二)基础产业类信托,优中选优。基础产业类信托一直以来因其安全系数最高而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调整转型期,为了激活企业活力和创新,国家连续出台减税降费措施,导致地方政府税收收入锐减,而且这种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经过前期的高速发展已经趋于饱和,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过剩,从而导致地方政府赖以依靠的土地财政透支严重,难以为继。以上情况表明,以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两位数增长的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基础产业类信托相对更加安全,但近年来仍然出现了不少违约事件。从违约产品的特点来看,首先是融资主体都位于西部地区,其次是大部分处于县一级的平台公司。从违约的处置结果来看,一部分违约的政信信托在最终在各方协调之下得到了兑付,还有一部分给与了展期或者延期兑付,剩下的则处于艰难的谈判之中。因此,面对新的形势,投资者在选择基础产业类信托时,就不能完全依靠以往的经验,需要关注新情况,新问题,并做到心中有数,我们给投资者的建议如下:其一,在项目的区域上,应优先选择经济较发达、财政较富裕的地区;其次,选择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增速较高的地区;规避经济大起大落,且已出现违约的地区。建议政信类信托产品在江浙、山东、中部省份及成渝等地区里面再优中选优。其二,尽量选择级别更高,实力更强的平台公司(或城投公司)。平台公司的综合实力并不仅仅是指其资产和信用情况,还包括平台公司的级别、股东和负责人协调财政资金的能力,具体可以从股东结构、资产结构、主营业务、金融机构负债情况多方面判断。平台公司的股东结构基本决定了该平台公司的级别,是省级、省会城市级、地市级、区级还是县级。级别越高,再融资能力越强,协调财政资金还款的能力也越强。通常政府直接作为出资人的平台公司,都属于当地重要的平台公司,实力较强,还款也会比较有保障。其三,关注项目本身的质地。首先明确项目的还款来源,有些平台是借新还旧,有些平台是获得补贴,有些平台有自己的盈利项目,这里需要特别关注是否有政府财政的隐性担保,因为往往项目本身的回款是有限的,甚至很多是虚的。另一方面,尽管政信项目有政府背景,但有抵押物或实力强的公司担保会有更大保障。(三)工商企业信托,谨慎选择。近几年来,实体企业受到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影响,盈利水平下降,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提升。根据如是金融研究院发布的《信托违约机构及产物全梳理陈述》,从2014年至今,国内68家信托公司有66家都发生过违约或者延期,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可确定的违约/延期项目已有118只。从违约的项目里大家其实也能发现一定规律,大多违约的都是工商企业类项目。面对工商企业类信托的风险频发,信托市场变得风声鹤唳,也使得投资者对该类产品望而却步,但这类产品仍有不少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和回报,这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仔细甄别。特别是在资管新规环境下,选择工商企业类信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跟房地产信托和基础产业类信托具有较为鲜明的指向性强的行业特点不同,工商企业信托涉及各行各业,不同行业之间差异化明显。因此,投资者需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行业,借助一定的筛选条件下,才能有效辨析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的优劣,谨慎选择。其二,审慎思考信托融资项目所处的地域的内在和外在发展优势。尤其要关注交易对手(融资方)所处的行业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或政策风险的隐患。对于不同类型的交易对手,要密切留意行业市场动态及政策动向,以防行业发展的受限影响投资者的资金与收益。其三,仔细判别项目的风控措施是否到位。保障措施的合理配置决定了风控设计的质量。对比存货类的动态抵押,土地抵押属于强风控,稳定性有保障,避免变现能力、价值波动、储存期限等问题的出现。此外,若交易对手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更是为风控设计锦上添花,因其流动性强的特性,风控效果更优于土地、房产抵押措施。其四,密切关注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给行业或企业带来的危机和风险。如海航被托管事件,已波及众多的金融机构,包括部分信托公司。投资者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动向及市场信息,规避这类企业以及相关信托公司,以免陷入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回顾近期监管政策,信托回归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工商企业信托也将受益。同时,工商企业信托展业的多样化,也能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投资者可根据行业政策、市场风险、项目评估等,结合自己的投资意愿,适当配置工商企业信托,丰富资产组合品类。(四)金融类信托,根据自身情况选配。信托市场上曾经盛极一时的阳光私募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投资者选择私募产品,更多是直接到证券私募领域里的头部管理人去购买。当然,仍然有部分信托公司保留了一些特色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有的是自己管理,大部分仍然延续与一些有实力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合作发行的产品。这类产品在市场上仍有一定的号召力,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适当的配置。尽管从目前的证券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来看,都处于一个上升通道的起步阶段,2020年布局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时机,但从信托市场来看,投资者从证券投资类信托中可选择的品种有限,更多是传统渠道和产品的延续,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屈指可数,而新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大,主要原因在于信托公司缺乏投研团队,业绩与优秀私募基金相比没有优势。在此情形下,建议投资者更多关注一些业绩较好的TOF(基金配置信托)产品,借助信托平台,间接投资资本市场,既能控制风险,又可获得较好的收益。对于消费金融类信托产品,从大的投资逻辑来说,由于该类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较好的投资回报,是一个可以关注和涉足的信托产品。特别是在当前传统信托产品风险不断升高,选择日益艰难的环境下,不失为一个理想的可替代选择。建议在选择这类产品时,应该关注以下几点:其一,选择综合实力更强或在消费金融信托领域已经形成优势的信托公司的产品。由于这类产品目前在市场上处于发展初期,做这样的选择更多是规避风险的考量。其二,关注消费金融信托的交易对手的实力和资质。目前,信托公司主要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电商平台、分期消费平台等机构合作提供消费贷款或分期服务以及相关资产证券化产品,这些机构实力和能力相差悬殊,需要做专业的评估,对于与实力较弱的机构合作的产品,我们应尽量规避。其三,尽管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导致消费受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今年的经济增长更多要靠投资和外贸来拉动,但我们仍坚信消费依然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相信国运、相信规律”的理念下,有一个类别的资产或许会成为很多投资者的选择,那就是消费金融类信托。2、信托公司分化加剧,投资应作何选择任何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或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都会走向分化,信托业也不例外,只是来得晚些,但从不会缺席。可以说,自2018年信托业开始调整以来,以往全行业皆盈利,躺着都能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资管新规环境下,信托公司迎来了调整和转型。面对信托行业的分化,投资者应该做何选择?我们给出了以下几个建议:(一)在行业调整和分化中寻找相对稳定的头部公司。一个行业发展的结果,就是集中度提高、两极分化,一些实力雄厚且经营稳健的公司逐步脱颖而出。我们选取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发的信托公司综合实力最近五年(2014-2018)排行前十的公司,发现5次皆入围的信托公司有6家,分别是:中信信托、重庆信托、平安信托、华润信托、中融信托和江苏信托;4次入围的信托公司有华能信托和建信信托。因此,我们认为这8家信托公司应该是目前信托行业当之无愧的头部公司,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二)规避大起大落的公司和有问题的公司。当一家公司的综合实力排名在一年之间上升或下降超过20位时就应该引起投资者的注意。不能只是急剧下降才让我们警觉,上升也要引起注意,因为一个公司发展过快,往往会带来因为管理跟不上,业务风险急剧累积的隐患,这种例子在最近几年已多次发生,投资者应该引以为戒,避免触碰这类公司的信托产品。而对于一些有问题的信托公司,投资者也要特别关注,在没有全面掌握该公司情况之前尽量不要购买这类公司的产品。这里所说的问题公司包括:暴雷频繁的公司;经营亏损的公司;领导班子频繁更换的公司;股权架构、实际控制人不明晰的公司;人员流动,尤其是业务骨干流动频繁的公司。(三)在产品竞争力和信托公司综合实力之间寻找平衡点。投资者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即看中了一款产品,但这款产品的发行机构并不是特别突出,更不是头部公司,应该做何选择?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产品本身没有问题(经过独立的专业机构评估或投资者的比较),只要这家机构的经营一直比较稳健,产品暴雷很少,即使综合实力弱一些,仍是可以放心购买的。对于投资者而言,未来经常需要在头部信托公司和中小信托公司的产品之间做选择。头部信托公司在资本实力、品牌以及风险处置上具有优势,而中小信托公司则在产品的某些方面上有较大的优势,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专业能力做出判断。(四)如何准确评判一家信托公司?目前国内信托公司有68家,平均注册资本已超过40亿元,平均净资产也超过了90亿元,行业整体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除了不到10家的头部公司和一些小公司以及问题公司,其他大部分信托公司(40家左右)处于主流位置,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司,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其一,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可选择的信托公司包括:综合实力强的头部公司;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的信托公司;经营稳健,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且很少出现产品风险的信托公司。其二,对收益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可选择的信托公司包括:理财能力强的信托公司;在某个领域具备行业或市场优势的信托公司;具备一定资源优势的信托公司。在这里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在日益完善和充沛资金的金融市场里,那种既低风险又高收益的资产(融资项目)已经很难再有了,投资者不应有这样的侥幸心理,而应该以平常心态,对高收益产品始终保持一份警惕,对市场风险和投资规律保持一份敬畏。其三,不应过分关注信托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给信托投资带来丰厚的回报是最终目标,因此,投资者应更看重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理财能力,至于信托公司自身的盈利水平,并不是考虑的重点。反映在综合实力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综合实力强的信托公司,包括部分头部公司,其实他们的信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不是很强,他们之所以有超强的盈利能力,更多是靠自身资源背景在自有资金运作上取得了丰厚的回报,而在主营的信托业务上则乏善可陈。3、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的影响及应对资管新规无疑对信托市场及其他理财市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监管的安排,三年的过渡期可能在2020年底结束。目前,市场上有延长过渡期的传闻,监管层也做出了正面回应,但无论是否延长过渡期,对于信托投资者而言,都已经到了需要开始做好心理准备的时候,为此,我们给投资者的建议如下:(一)信托产品收益表述变化不仅仅是计价方式的改变,更是投资观念的改变。原来固定收益类集合信托产品均以预期收益的形式,未来资管新规环境下将代以产品净值表述。我们认为,这种变化,将逐步改变投资者对产品未来的收益预期,以及对发行者(信托公司)的变相承诺预期,其最终结果就是逐步摆脱了对“刚性兑付”的依赖,并认识到产品的投资收益(净值)是会不断变化的,既有可能是正,也有可能是负。(二)资管新规对非标债权类信托产品的购买影响及应对。尽管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符合资管新规政策下的集合信托产品,但相信今年内迟早会出现,为此,投资者需要做好如下准备:其一,要更加仔细阅读和了解信托合同及产品说明书,特别要了解其中关键内容的表述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其二,不要指望,更不能相信产品营销人员的口头承诺,尤其是对预期收益的承诺。由于没有了预期收益,投资者很自然会想办法通过营销人员了解产品的投资收益,但不能把获到的信息作为是否购买的主要考量,更不能相信对收益的承诺。其三,对产品的风控及评判要更严苛和专业,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资金安全。如果投资者自身金融和投资知识有限,应该借助独立,且专业的第三方机构的力量。其四,应更关注信托公司的产品管理能力和售后服务水平,这是确保所购买产品安全和收益的主要因素。4、新冠疫情对信托投资的影响及应对总体来看,新冠疫情对2020年的信托投资影响有限,主要从两方面来谈:(一)对于已经购买且还未清算的产品,投资者应关注所购产品的最新运行情况。由于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持续,导致企业迟迟不能复工复产,一些企业经营面临困境,流动资金短缺,有的企业甚至可能出现倒闭的风险,这将直接影响到所投项目的付息和资金安全,投资者应及时通过信托公司了解融资方的最新经营情况,以免措手不及。我们认为,绝大部分企业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疫情结束,企业很快能恢复正常经营,即使遇到付息延迟或逾期,不需要过于担心。当然,如果碰到产品需要展期,则要仔细了解展期的真实原因,避免陷入更深的风险当中。目前,投资者最需要关注的信托产品包括房地产类和工商企业类,这两类产品出现问题的概率更大。(二)对于需要购买信托产品的投资者,则须对所购产品的资金用途给予特别的关注。新冠疫情的蔓延,对企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生产经营中断导致的流动资金紧张。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债务偿付,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对此,很多企业的解决办法就是借新还旧或申请流动资金信托贷款。因此,当碰到这类信托产品(资金用途是借新还旧或用于企业流动资金)时,需要全面了解融资方(交易对手)当前的问题或困境(包括财务状况,负债率,以及市场前景等),以免成为接盘侠。我们预计,今年这类产品有可能会增多,投资者在碰到这类产品时应谨慎选择。5、信托产品与其他资管产品的配置策略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信托投资者而言,把全部资金投资于信托产品无可厚非,但对于风险偏好更高,且可用于金融投资资金超千万的高净值人士而言,全部投资于信托产品并不是一个最佳的配置组合。对这类投资者,我们建议不妨关注其他类型的资管产品。就投资范围来看,尽管信托产品可投资领域最为广泛,但信托目前的优势主要集中在非标债权类资产的投资上,这也是投资者购买信托产品的主要品种。但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金融市场的日趋成熟,投资非标债权资产的收益总体将成下降趋势,目前信托转型的主要目标就是摆脱信托对非标债权投资的依赖,转向主动管理的投资业务和发挥信托制度优势的实务管理类信托。但转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环境和政策的支持,短期内难以完成。因此,投资者面向其他资管产品作为当前信托投资的补充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投资策略。为此,我们建议:其一,对流动性要求较高或当前资金不充裕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或信托及资管现金类产品,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则可选择货币基金或债券型基金。其二,对于资金量较大且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以适当配置一些头部私募的基金产品或ETF基金。更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则可以直接布局创业板和科创板。其三,密切关注券商创新型资管产品。随着证券市场的日趋完善和成熟,我们资本市场迎来了一个极佳的发展机遇期,在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型资管产品问世,同时也将给投资者带来客观的收益,投资者可以高度关注。四、2020年信托理财寄语2020年对于信托投资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叠加新冠疫情对国内和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则意味着风险的增加,这无疑对今年信托投资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投资者不仅要关注项目本身的具体风险,也要关注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整体来看,今年经济大概率破“6”,且政府加大基建,特别是新基建的力度是确定的,这无疑对信托公司来说是一个加大基础产业信托发行力度的机会,相信会有更多的这类产品出现,这对投资者来说可谓不幸中的大幸。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作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相信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投资者应该抓住这个“世纪机会”,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资金量,在资产组合中配置一定比例的资金到资本市场,可选的产品(依据风险大小)包括:直接投资股票,股票型私募基金,股票型公募基金(含ETF),信托及其他间接投资于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最后,用益理财工作室祝投资者在2020年投资顺利,收获满满!  

盗狗贼

2020年信托投资策略报告(上)

来源:用益研究主要观点:◆受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2020年经济增长大概率破“6”;◆经济下行必然带来货币政策的宽松和灵活,叠加监管着力疏通利率传导机制,2020年利率下行趋势明显,信托预期收益随之下调成必然,但破“7”的概率不大;◆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基建有望提速,这对信托来说是一个机会,2020年基础设施信托有望成为发力点;◆新冠疫情对今年信托投资影响有限,但仍需重点关注融资方(交易对手)的现金流和债务压力,对于新发的产品,也应关注项目资金是否用于借新还旧或流动资金贷款,避免成为接盘侠;◆房地产信托应关注融资主体的负债率,在房地产融资监管不会松动以及因新冠疫情蔓延影响房企流动资金的双重打压下,有可能成为今年压垮某些房企的最后一根稻草;◆资管新规过渡期是否延长对非标债权类信托产品的影响不大,但收益计价方式的改变或将成为打破行业刚性兑付的有效手段;◆信托公司的分化加剧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和行业成熟的表现,且更有利于投资者的产品甄别和遴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环境的逐步完善和成熟,证券市场或将迎来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机遇期,投资者可以通过信托及其他资管产品分享这个“世纪机会”。  一、2020年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展望1、2020年国内经济形势预判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认为,尽管遇到如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诸多不利因素和挑战,但全年仍将保持中低速增长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率在5.5%-6.1%之间,破“6”的概率极大。主要理由如下:(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也进入了微幅波动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GDP基数大幅提高,宏观经济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有所减弱。(二)2020年是“决胜之年”,三大目标将全面“收官”,稳住增长至为关键,因此,从大局来看,我们预计逆周期政策将在经济环境不确定中保持“确定性增长”。(三)始于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将给一季度的中国经济带来下行压力,破“6”已成定局,但由于中国经济韧性极强,预计二三季度在财政金融及其他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增长将很快得到恢复,尽管如此,全年的经济增长仍很难高于2019年。(四)2020年全球经济复苏仍显脆弱,但如果中美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的政策得到落实、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减小,经济复苏势头可能增强。另外,美国、欧元区以及日本采取降息、扩表等措施,总体有利于我国外部需求的增加,从而带动我国出口增长。因此,我们对2020年中国经济虽然不抱太大乐观,但也不担心失速风险,“全面小康”所对应的GDP“翻番”目标将得以实现。预计2020年经济运行将呈现以下特点:(1)GDP增长前低后高,全年在5.8%左右;(2)CPI前高后低,预计全年在3.2%左右。PPI通缩压力减轻,企业盈利边际改善;(3)基建投资显著回升,财政加码帮助对冲地产高位回落;(4)实际消费增速继续放缓,名义社消增速企稳;(5)出口仍将保持低位增长,外需压力不减但净出口贡献为正;(6)人民币汇率有所回升,但波动减小,全年对美元中间价升至6.85水平左右。2、2020年国内金融市场预测从货币政策来看,尽管2020年外部环境有所改善,增大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调节空间,但从国内情况来看,则明显受到CPI年高企、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所带来的非标进一步缩紧、以及整体利率下降空间有限等三个方面制约,但在二三季度我们预计货币政策在“量”与“价”的层面将继续支撑,并一定程度降低由资管新规所带来的对整体实体经济融资的负面影响,并切实降低企业的融资利率,帮助实体经济增长保持在6%的水平。在准备金率层面,我们认为2020年将有2-3次的降准,全年降100-150个基点。在此情形下,我们预计202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净增量将在18万亿左右,全年社融增速或在年中达到较高值,在年末则企稳在10.5%左右,而M2则全年保持8.5%左右的增长。在利率方面,我们认为,2019年推出的LPR改革使2020年的利率价格调节打开了一定的新空间,对扶持实体经济将形成更大作用。不过,从幅度上看,我们认为2020年的降息空间或较为有限,预计全年或有4-5次MLF降息,每次下降5个基点左右,总体有望下调20-30个基点。从风险层面来看,2020年是“防风险”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我们预计金融的风险还将继续出清,其中财政政策将进一步用“开前门”的方式来降低隐性债务风险,政府杠杆有望提升以整体优化全社会杠杆结构;而货币政策还将进一步处于偏宽区间,整体金融层面的“合理宽裕”态势将得以保持,表内贷款有望继续支撑和置换表外融资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帮助实体经济在精准“逆周期调节”下实现经济的企稳。从开放层面来看,从政策宣示到具体措施落地,2019年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速度显著加快,一系列的开放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我们认为,2020年我国仍将会继续加大金融市场开放力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继续,预计将丰富外汇市场投资者结构,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和灵活性;同时,继续完善针对外资金融机构准入安排,预计将继续放宽国外资本准入和经营范围限制,建立完善负面清单制度,放宽外资在我国金融机构设立要求、持股比例、业务范围等方面限制。3、几个主要投资市场的预测从资本市场来看,2019年以来,我国的金融开放不断加快,债券、股票、外汇、直接融资等市场均加速放开。在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11条措施,其中部分措施提前至2020年实施,这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了新的机会。具体到股市,我们认为,随着资本市场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和基础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和股市基本面的改善,必将反映到市场的指数上来。预计2020年上证指数将围绕3000点上下以10%左右的幅度波动,如经济能顺利实现6%的增长,全年有望上涨10%左右。从房地产市场来看,房地产调控最严格的时期已经过去了,2020年,各地楼市将继续以“稳”为主,“因城施策”则是必备手段,大的调整不太可能发生。我们认为,尽管2020年房地产投资或将小幅回落,但仍将保持韧性,回落幅度有限,预计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保持在8%左右。在房地产融资方面,整体金融环境不会有太大变化,融资约束依然偏紧。我们预计,2020年房地产企业仍将保持积极措施以应对外部严峻的融资压力。从基础设施投资来看,尽管基建投资增速在2019年全年增速较低,但2020年将在积极财政政策以及专项债发行的推动下出现明显的反转,预计增速将达到8%-10%。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三大攻坚战亟待完成,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将为达成这些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并为随后的“十四五”规划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判断2020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有望走高,并成为全年保增长的关键。预计将有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稳健偏宽的货币政策相结合,为基建投资提供有力支持。专项债将是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主要抓手,全年预计专项债限额或突破3.0万亿元。从大宗商品市场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包括原油、天然气和煤炭在内的2019年能源平均价格将比上年下跌近15%,预计在2020年继续下跌。报告预计,2019年包括铁矿石、铜、锌等在内的金属平均价格将下降5%,而随着全球需求增长放缓影响到大宗商品市场,2020年金属价格还将继续下滑。报告指出,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货币政策宽松,贵金属价格今年大幅上涨,预计明年还将进一步上涨。此外,报告预计,2019年农产品价格将下跌,2020年价格基本稳定。二、2020年信托市场预测1、行业监管仍将保持从严基调2019年信托业在延续严监管、去通道、防风险的政策环境下,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由2018年底的22.70万亿元下降到2020年1月末的20.43万亿元,压缩2.27万亿元,更比行业高峰时刻(2017年末的26.25万亿元)减少5.82万亿元。对2020年信托业的监管态势,我们预判如下:(一)严监管的态势不变。防控金融风险是我国最近几年的三大攻坚任务之一,尽管经过前两年的努力,金融风险和杠杆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鉴于经济转型的长期性和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我国的金融风险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具体落实到信托业,我们认为,通道业务的压缩,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高压态势在短期内不会有松动的迹象,对信托业务的风险防范依然会成为2020年监管的主要工作。(二)监管积极推动信托业务结构转型。年初银保监会发布了“52号文”,明确提出信托公司要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职能定位,积极发展服务信托、财富管理信托、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我们认为,当前信托公司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必须加快业务结构的调整,否则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监管的要求。为此,除了逐步降低融资类信托业务的比例之外,还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战略,加大投资类业务和事务管理类业务的开发力度,以提升非融资类信托业务的比重。(三)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对非标类信托产品影响不大。从年初监管层的表态来看,对于资管过渡期在2020年结束的政策有所松动,可能会允许一些金融机构延长过渡期。从目前情况来看,银行业2020年过渡期内完成的可能性不大,极有可能延长过渡期,信托产品依然延续以往的设计模式,产品收益还是以预期收益率为主,且采用资管新规的非标类信托产品还没有在市场上出现。我们认为,信托公司也极有可能延长过渡期,但无论监管层是否延长信托公司的过渡期,对于非标类信托产品来说,无非是收益的计价模式发生变更,最终的收益值通过简单的核算还是可以预知的。2、信托业转型面临复杂环境受2019年末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长大概率会破“6”,企业迟迟不能复工,导致资金链趋紧,信用违约风险上升。信托行业目前以融资类业务为主,且“顺周期”的特征较显著,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将给信托公司存续的信托项目带来新的风险。其一,传统企业经营艰难,资产荒问题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首先受影响的是传统企业经营业绩和利润的滑坡。信托业目前的经营模式是寻找优质对手为其提供融资,能够保持较高盈利水平的优质企业并不多。尤其是房地产行业被调控以来,信托公司能够选择的范围更窄。其二,融资成本下行,产品收益下滑。目前国内经济增长仍在下行阶段,年初央行为稳经济使市场的流动性较为充足,导致资金成本下行;另一方面,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央行必然会下调贷款利率。我们认为,面对今年以来的复杂局面和企业的困境,监管层也加大利率传导机制的疏通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因此,信托融资成本跟随下调也是必然趋势,信托产品的投资下滑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其三,实体经济不振,市场违约风险上升。在严信用、强监管的政策措施下,2019年三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规模为4611.36亿元,环比增加32.72%,信托资产风险率增至2.10%。从2020年信托业两大支柱业务房地产和基础产业来看,房地产市场受到政策调控和新冠疫情的冲击,资金链状况更加紧张,一些项目的风险系数加大;而基础产业方面,在此次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财政支出可能更加紧张,导致地方债务的违约风险也随之升高。其四,资本市场或成今年信托投资重要领域。自2019年以来,管理层加大了资本市场改革和创新力度,随着资本市场一批基础法规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加上政策的扶持和经济转型的需求,我国资本市场将迎来一个较长的发展机遇期。信托公司应该不会无视其中的巨大机遇,结合自身转型的要求,一些有实力和能力的公司将会首当其冲,加速产品的开发和布局,从而带动更多的信托公司投身到资本市场的蓝海中,给投资者和信托公司自身带来丰厚的回报。其五,基建加码给基础产业信托带来机会与挑战。由于疫情导致经济和生活几乎停摆了一个多月,而全球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又给202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更加灵活宽松的金融政策和基建加码势在必然,这无疑给信托业在这领域的投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但面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进入2.0版本,信托公司靠以往的模式嵌入不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需要信托公司审时度势,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才有可能在新基建领域发挥更大作用。3、信托业分化加剧,调整仍在继续自2018年信托业进入调整以来,尽管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从2018年初最高的26万多亿元降到目前的不到22万亿元,行业整体经营业绩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68家信托公司的表现却不尽相同。一些头部公司和经营稳健的公司表现抢眼,业绩稳中有升,而一些问题公司和部分中小信托公司则不尽如人意,业绩大起大落。从最新的61家2019年未经审核的财务数据来看,尽管全行业经营业绩较2018年有所提升,但亏损的信托公司也增加到至少3家。我们认为,随着行业转型的不断深入,未来信托公司的分化将会持续下去,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高。因为这是任何一个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信托市场也不例外。自2008年以来,得益于信托的独有制度优势和我国经济的两位数增长,信托业也迎来近20年的高速发展,并一举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资管行业,信托公司也出现了躺着赚钱,全行业所有机构一直无一亏损的盛况。但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到中低速增长以及信托资产规模的不断膨胀,信托风险不断聚集,特别是资管新规的发布以及强监管政策的实施,信托公司迎来了真正的调整和转型。投资大师巴菲特有句名言: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随着行业调整的不断深入,一些稳健经营和实力强大的信托公司逐渐脱颖而出,而一些超常规发展和经营管理粗放的公司则大起大落,让人大跌眼镜。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信托市场的出清和优胜劣汰,信托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然,信托市场的调整,行业的转型不仅仅诞生几个头部公司和优胜劣汰,市场也会出现一些具有差异化、特色化或地域性的中小信托公司。这些信托公司虽然与头部信托公司在实力和业务上不能相提并论,但在经营策略上由于采取差异化和特色化的战略,或深耕于某一区域和某一领域,或专注于特色业务的开发,在市场中也有一定的优势和地位,成为信托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力量。4、预期平均收益呈现下行走势集合信托产品的月度平均收益率在2019年已破“8”,在2020年预计将延续下滑的趋势。另外,由于一季度新冠疫情的冲击,短期内企业经营出现停滞,市场流动性缺口比较大,集合信托产品或许会出现短暂上升的情况,但从长期来看,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下行的可能性更大。一是货币政策宽松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由于2020年的突发疫情及全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出于稳增长的需要,2020年货币政策预期将会更加灵活宽松。中央在货币政策和降杠杆等政策上的措辞上均有所放松,表明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弱化去杠杆、防风险。二是低利率时代到来。在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宽松及“负利率”大潮蔓延的情况下,中国是少数没有量化宽松、零利率、负利率的国家,坚守稳健的货币政策。但需要明确,低利率才是我们当前所处的投资环境。随着利率逐渐下降,金融体系的资金越来越充沛,利率低,优质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更低,银行理财、信托等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可能会越来越低。三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经济下行环境下货币政策的必然选择。从金融委、央行及监管层的一些列表态和政策走向来看,都在围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打通利率传导机制上施策,作为影子银行的信托公司,不可能有游离这些政策之外。因此,降低信托融资成本也成为当前信托公司的主要任务之一。5、信托投资各主要市场预测信托产品以往以高收益和安全受到投资者的欢迎,2020年优质的信托产品或许更加稀缺。监管收紧叠加经济下行,优质底层资产被多数金融机构的竞争,在资金成本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信托产品的设计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权衡。从投向领域来看,集合信托产品受到宏观经济和监管政策的影响较大。(一)房地产信托短期内继续萎缩,但下行空间有限。房地产信托业务在新冠疫情和严监管的双重影响之下,短期内受到的冲击较大,新业务的开展受阻;房地产公司目前的资金链状况不容乐观,且严监管下房地产类业务的合规门槛较高,信托公司在开展新业务的态度比较谨慎。目前,随着注册制的施行和资金面的宽松,房企在公司债等直接融资渠道上爆发式增长,对信托融资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因此,我们预计2020年的房地产类信托收缩还会持续,但下行的空间有限,毕竟房地产信托仍是当前信托业的主要投资领域,监管的目的也不是禁止,而是控制规模(过快增长)和风险。房地产信托的产品形式或将有变。房地产类信托对于信托公司的经营业绩的重要性暂时还无法被替代,但其业务模式需要符合监管的要求。从传统的贷款模式的业务向股权投资、房地产信托基金、应收账款融资等新业务模式的转变,需要信托公司在专业团队的建设、业务架构的重设计等方面下功夫。房地产信托产品收益从长期来看依旧可能会下滑。从目前来看,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并未出现转机,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业务态度谨慎。对房地产类信托产品收益的影响因素可能有二:一是优质交易对手和优质房产项目难寻,信托资金逐渐向头部房企和一二城市项目集中,可供选择的底层资产有限;二是资金面宽松的态势预期将保持一段时间,高资质的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相对通畅,议价能力强。(二)政信业务短期受到疫情冲击,但长期看好。政策红利是2020年政信业务保持增长的重要支撑。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短期内地方财政压力大增,项目复工延迟,进一步也影响到平台与政府业务结算及回款进度,短期内对政信业务的开展影响较大;但当实体经济受到重创时,城投信仰反而逆势增强:一方面城投稳增长预期上升,与政府信用的捆绑将更为紧密;另一方面,中央对再融资的政策也出现了放松的迹象。从长期来看,政府对疫情后经济进行托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基础产业类信托的收益长期仍将保持下滑的趋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疫情冲击下,经济未来融资环境改善,融资成本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在货币政策相对宽松、专项债资金持续注入、融资环境改善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基础产业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大概率保持下滑的趋势。(三)金融类信托业务拓展空间较大。新冠疫情的冲击使得实体经济的处境更加艰难,随着国家在监管政策上的发力,资本市场已经先于实体经济好转,信托公司的展业机会较多。如传统领域证券投资、定向增发等较为符合资管新规的监管精神的信托业务,是转型程度较为领先的领域。从长期看,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依旧向好,股债市场的相对良好的表现是信托业大举开展业务的基础,我们预计2020年金融类信托产品或许会有更好的表现。证券投资类信托机会更大。得益于资本市场的环境持续改善和外部资金的涌入,2019的资本市场整体呈现出震荡上行的走势,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在2020年仍将持续,尽管年初的新冠疫情给中国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由于中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加码,相信恢复的进程会较快。同时,由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成为全球资产的一个“避险港”,资本因逐利会大量涌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因此,我们预计2020年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可能短期内会出现风险上升的情况。新冠疫情使得一季度的消费或许会出现滑坡,消费金融公司可能在短期会出现一个经营的空窗期,这对于高杠杆运作的消费金融公司而言较为致命。投资者需要注意,近期新增的消费金融类产品中,在选择交易对手时应侧重消费金融领域的头部企业,避免有较大可能出现风险事件。金融类产品的净值化程度较高,收益更加依赖于市场表现。新冠疫情的冲击使得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宽松时点或会提前;且疫情推升避险情绪,债市在短期内受益。今年年初市场的调整波动为信托资金参与证券投资、定向增发等业务提供了更好的折扣空间和安全保证。(四)工商企业类信托在部分领域有展业机会。实体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多数企业难以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工商企业类信托的展业难度相对较高。此次疫情让企业的经营受到的影响颇大,资金链状况普遍较为紧张,但危中有机,部分行业(如大健康行业、互联网经济等)受益于疫情获得额外的发展空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们预计工商企业类信托存在潜在业务增长点:一是政策支持下专项纾困支持计划的开展;二是部分行业在疫情下有大发展的可能,如大健康产业、互联网等行业。6、其他资管产品的情况理财市场在经济下行和监管收紧的双重压力下,市场变化更加复杂。大资管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升高,一方面传统业务收缩,信托业内部竞争更为激烈;另一方面各类资管机构业务重叠的趋势有所显现,业务竞争压力持续增大。(一)银行理财子公司预计将加速进入市场,丰富产品线以便进行下一步扩张。与其它资管机构相比,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股东背景、销售渠道、金融牌照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从目前情况来看,理财子公司的发展趋势在于两方面:一是受到政策影响净值化转型明显;二是压降存续产品,做好新老产品的交接。已批准开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多延续银行母公司的风格,资金主要配置评级AA+级以上债券、票据等,投研能力上的短板是主要限制。银行理财子公司预期将加速加入竞争,依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特色发展理财业务,资管行业的竞争格局将打破。(二)私募基金逆势上行,政策助推有望大发展。受宏观经济和资管新规等政策影响,私募股权市场募资受到了一定影响,但行业的规模整体还是在增长中。私募机构并不受制于过多的合规和风控的限制,投资流程清晰简单,对于一些大型金融机构无法投资的优质标的,私募机构有着一定的优势。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存续登记私募基金管理规模13.74万亿。随着科创板开板、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范围限制、两类基金多层嵌套适度放开、新证券法修订注册制落地、再融资新规松绑等一系列政策,2020年私募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三)券商和基金子公司等私募资管分化格局明显,头部机构有望壮大。近年来受到资管新规等多重因素影响,券商子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的私募业务规模持续大幅下滑,绝大部分做通道、非标的产品都要继续压缩目前该两大类资管机构的非标投资业务已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券商资管的行业生态正在重塑,“马太效应”凸显。2020年1月,在14家上市券商的资管子公司中,净利润排名前三的头部机构已占据了行业利润的一半。在业务布局上战略方向前瞻性强、具备业务创新能力及主动管理能力的机构有望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与信托产品相类似的产品中,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私募产品和私募基金是比较值得期待的,但银行理财子公司目前非标类产品发极少;而就私募基金来看,资金实力不足,风控流程和水平相对不完善,对于风险事件发生后的处理能力不足。券商子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的私募资管产品目前已基本退出了非标类资产的投资。信托目前仍是在风险控制和产品收益上有着比较优势的私募类产品。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讲,在违约事件频发和市场风险上行的大环境下,合适的投资选择非常重要。高净值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权衡风险和收益,谨慎地进行投资。请转到下篇,我们带来具体的信托投资策略.....

法式

中国信托业协会召开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课题报告评审会议

中国网财经11月19日讯为进一步推进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工作,中国信托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11月12日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课题报告评审会议。会议由协会会长、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航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江涛主持,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常务)漆艰明出席会议,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12家课题牵头单位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经过近一年时间,12家专题研究课题的牵头单位主要针对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服务实体经济情况、年度创新、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的信托业转型与发展、信托公司的投研体系建设等信托前沿问题开展了研究。会上,各课题牵头单位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汇报,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分别作为课题指导专家和评审专家对课题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打分。会后,协会根据得分情况评选出前10个课题入册《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入册课题如下:《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入册课题下一步,各课题组将根据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对报告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协会将汇编10个课题报告,印刷成册并在业内分享。明年,信托业专题研究工作将继续在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深耕细作,不断提升行业整体研发能力和水平,为行业的创新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

所治愈下

毕马威中国等发布报告:未来信托业将承担“真信托”功能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毕马威中国等发布报告:未来信托业将承担“真信托”功能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毕马威中国联合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在11月发布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中国信托行业发展趋势和战略转型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对照发达国家和地区信托业的发展路径,可以预期随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各类金融机构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信托公司的融资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弱化。未来信托公司的发展将结合信托制度的本源特性,以承担其他金融机构部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真信托”功能,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定位。毕马威中国金融行业战略咨询合伙人支宝才表示,伴随国内经济减速换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水区,在金融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回归本源的背景下,信托牌照优势逐步减弱,各类金融机构不断与信托争夺资管市场份额,信托行业已经来到转型分化的十字路口。报告在回顾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与分析国外信托类机构演进基础上,基于详实的数据分析和深入调研提出,信托业面对机遇与挑战转型发展的路径——即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以私人财富管理机构、私募投行与专业资管机构三大方向为发力点,不断进行传统业务升级、新业务拓展和支撑体系优化建设。(陈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