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心理学:史上最经典 的心理学实验维新

心理学:史上最经典 的心理学实验

一.罗森塔尔实验。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并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测试,并随机选出了其中20%的学生。测试结束后,罗森塔尔告诉他们的老师, 这20%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潜力,将来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八个月后,当罗森塔尔再次出现在这所学校时,他发现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家庭环境,智力等),被老师或其他人保以更高的期望的学生,能够从这种期待中得到鼓励,进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二.延迟满足实验。这是发展心理学家进行的一个实验,实验者召集了一些儿童,并分发给他们一些糖果,然后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吃,只能吃一颗,如果二十分钟后再吃,则能够吃两颗糖果。一部分孩子禁不住诱惑,在拿到糖果的时候选择吃掉;而另一部分孩子能够抵住诱惑,吃到了两颗糖果。在随后的跟踪调查中,实验者发现,能够抵住诱惑,吃到两颗糖果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更好,在事业或者工作中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三.情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将一胎羊羔放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一只在舒适的羊群中生活,另一只则放在狼圈旁,不久,生活在狼圈旁的小羊因惊恐不能进食,渐渐死去。实验者还将一只狗关在笼子里,单独给另一只狗偷食,笼子中的狗因为吃不到食物产生了暴躁,焦虑,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神经性病态反应。嫉妒,愤怒,焦虑,仇恨等负面情绪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理平衡,引发一系列心理及身体上的连锁反应。而对自身,对周围的环境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四.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斯坦福监狱进行了一项实验,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担任志愿者。志愿者分两组,分别扮演“囚犯”和“看守人员”,“囚犯”和“看守”很快进入了角色:“看守”对“囚犯”进行殴打,恐吓,威胁,“囚犯”则逆来顺受。最终,实验人员不得不提前退出,30%的“看守”被确认为虐待狂。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魔鬼。五.哈洛猴子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哈罗将小猴子从母猴子身边带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铁猴子和一个布猴子。铁猴子会每天给小猴子提供奶水,而布猴子除了触碰起来舒服没有其他任何作用。而结果却是小猴子对布猴子的依赖性更强。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不是来源于奶水,而是通过和母亲的亲密接触获得安全感和依赖感,如果你的孩子和你不够亲密,那么你就抱抱他吧。

天狗

一些心理学的实验真的能验证什么吗?

心理学经常有一些实验,用实验来验证人类心理规律。以至于很多心理学实验验证完之后,突然被后人发现实验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并且完全是主观主义判断,也就失掉了权威性。那么,心理学实验真的能验证什么吗?不一定能验证什么。譬如罗森塔尔效应,用“权威性谎言”暗示老师,从而调动老师对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存在某种期待心理,过一段时间,那些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成绩普遍提高。其实,只是一种良性心理暗示。但是这种实验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没有那么多的“权威”去认定,去影响教师;二是有些学生真的不是“权威性谎言”所能改变的。一厢情愿去实验,只能用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了实验结果。这种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渴望这尊塑像变成一个真人,最终这个雕像复活,变成了真人。那么,这种空想就有了意义。而这种空想是不是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只是空想是不是有些太过于主观?通过良性暗示影响别人是可以的,但有些人真的无法通过暗示来改变。还有所谓的破窗效应,说的是一座房子窗户破了,没人去修补,隔不多久,其他窗户就会被人莫名其妙地打破。地上有垃圾,没人清理,很快就会变成垃圾堆积,臭气熏天。心理学家研究的是到底到什么程度才是人们心理“引爆点”,譬如垃圾堆积,堆积到什么程度才是人们随意扔垃圾的心理临界点?这个实验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也有毛病,那就是关于“引爆点”的诡辩。坏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人们破坏的心理,而这种程度就是一种不确定的东西,会根据具体环境和人们心理而变化,有时候又和文化、经济、政治等有关。有个俄罗斯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就是把两只老鼠投进水缸里,在两只老鼠溺水的时候,给第一只老鼠投一根木棍,让它得以喘息,不给第二只老鼠任何东西。过一会儿,把它们捞出来。等它们恢复体力,再投进水里,再给第一只老鼠投一根木棍,如此再三,最后不给任何一只老鼠投送木棍,直到把两只老鼠全部淹死。他发现第一只老鼠坚持的时间最长,而第二只老鼠死得更快。由此得出结论,等着木棍的老鼠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能活得更长久。由老鼠引申到人身上,人要是有希望也能活得更长久。这个实验看似很合理,其实还是有问题的。老鼠不会语言表达,老鼠的心态人不懂。人只能揣测老鼠的心态,进而得出结论。由此不确定性的结论引申到人身上就会出问题,这不是看得见的医学解剖,而是看不见的心理研究。人类似乎不懂老鼠,也不懂自己。人类比老鼠更为智能,学习能力更强,也更善变。用研究老鼠得出的结论来说人怎样怎样,其实已经犯了逻辑学的错误。心理学的实验大多这样,总是充满一种先入为主的经验,然后在动物身上验证,或者在人群中验证,其实还是忽视了人的学习和多变,变得机械而死板。尤其是一些所谓的效应,只是一些心理现象,并不能代表全体,有些个体根本就不是那样的,于是就让那些效应不攻自破了。

不争

心理学:可以独自进行的4个心理学小实验,超有趣,一起来试试吧

在我们的印象中,心理学实验好像都是心理学家们经过严格设计,进行调控,还需要有一大堆帮手和志愿者才能进行的。但那是为了研究全新的理论。其实一两个人也可以尝试很多心理学实验。比如下面这4个实验,十分有趣,可以独自完成。(1)幻肢效应找一个被实验者,用一块挡板挡住他的手,然后找一只假手放在其胳膊一测(让其看见),同时抚摸真手和假手,混淆其感觉。然后突然用锤子击打假手,此时被实验者吓一大跳,并会产生痛觉。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幻肢,很多截肢的人仍然后感觉到被截断的部位有疼痛感。这就是心理对感觉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还要大。(2)电梯从众实验想要影响一个人有多简单,你可以用电梯从众实验来测试一下。找一个无人的电梯,然后背对着门站立。此时如果进来一个人,看到你的这种姿势,他很可能也会不自觉的背对着们站立。如果你能找一个小伙伴,两个人一起背对门,则进来的人会有50%以上的概率模仿你们的动作。这个实验展示了心理学中的从众效应。有时候,只需要几个人,就能轻易利用从众心理改变他人的思维。(3)白熊实验现在我要求你,在接下来的一分钟内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在脑中想象一只大白熊,你能做到么?---------一分钟后------------是不是发现你的大脑已经被白熊占据了。这和越想睡着就越睡不着是一个道理。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关注强化效应。即你越关注什么,你的大脑就会越兴奋,这个东西给你留下的影响就越深。抑制思考反而会激活思考。(4)负启动效应这个字是什么颜色?下面这些字呢?是不是感觉正确的说出颜色的时间变长了。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负启动效应。因为字的含义和颜色不一样,所以抑制了你的思考速度。相反,如果我们让字的含义和颜色保持一致,你说出颜色的速度会比平常要快很多,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正启动效应。结语:上面这4个日常心理学小实验,能让你对心理学的理解更加深刻。还特别有意思,一起来试试吧。

是何言也

心理学实验之二罗森塔尔实验

心理学实验之二罗森塔尔实验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 L.雅各布森于 1968 年通过实验发现。罗森塔尔实验过程1968 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 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 7 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 3 个班,对这 18 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 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 18 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更加信任、鼓励他们,反过来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因而比其他的 80%进步得更快。罗森塔尔把这种期望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爱神阿佛洛狄忒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了,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对人的启示罗森塔尔实验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的。它提醒我们,作为教育者,无论是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员,对于受教育者充满信心,相信他们能发展得更好是很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受教育者,特别是孩子对自己的了解往往首先是从教育者那里得到的。在他们生活中居重要地位的人物对于他们的看法和态度,就像镜子一样折射着他们的形象。如果他们感到教育者认为他们有能力,信任他们,那他们也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值得信任的,他们就能建立起应有的自尊,使自己有热情为做得更好而努力。如果教育者认为他们能力低下,不学好,不可救药,他们也会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令人沮丧的形象,从而也认为自己能力就是不如别人,自己很难改好,自己没有出路,那么他们就不能确立应有的自信与自尊,就不能有充分的自我价值感。他们会感到绝望,放弃任何积极的努力,走破罐破摔的道路。

鬼网吧

这些经典心理学实验,颠覆你的育儿观

对于有些育儿理念,我们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以下几个心理学实验在历史上都堪称经典,看看它们是如何拿数字和事实说话的,又如何影响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建议每个父母都好好看一下。一、印刻实验——孩子就如一张白纸,他总是在模仿学习你的行为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K.Z.Lorenz)在进行这项实验时,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到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小鸭子将劳伦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总是跟着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鸡、小鸟等辨认自己母亲和同类时,都是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的,而且这一现象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有所发现。一般说来,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的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而小狗的“母亲印刻”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3~7周。研究还发现,动物在关键期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妈妈发生“母亲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妈妈在小动物出生后不久就离开的话,它们也可以对其他动物发生“母亲印刻”。印刻实验最重要的2点:一是环境对人的影响,“狼孩”“孟母三迁”等等都说明这个道理。二是第一时间印象效应。“印刻效应”提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掉以轻心,不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就很可能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和健康,甚至贻误终生。因为,一个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废品、危险品。印刻效应也提示我们:如果我们在儿童敏感期某一个确定的阶段上没能学会这种能力,那么我们过后将经历可以想象的许许多多的困难。二、视崖实验——不要轻视孩子的认知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视崖,就是视觉悬崖,由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E.J.Gibson)设计首创,是用来观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视崖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他的妈妈在另一边招呼他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习得的,目前还没有定论。记得前几个月,微信被韩国一个电视节目的视频刷了屏。这个节目也做了一个“视崖实验”,让孩子和妈妈处在“悬崖”的两边,妈妈用温暖的微笑,让孩子战胜了对“悬崖”和“火海”的恐惧,成功通过视觉悬崖。爸爸妈妈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但仔细想想,电视节目里的这种实验实际上是混淆了孩子的认知,非常非常危险,宝宝直奔“悬崖”而去,却发现,原来“悬崖”就是平地,一点危险都没有。这样的想法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了思维定式。如果下一次,如果真的遇到了面前横着一道悬崖的时候,经验主义就会让他很放心,大踏步向着悬崖走去……相信大自然的预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的探索。但是诱导式的实验是不能做的。三、三山实验——解读什么是“自私”的孩子这个实验出自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之手,也是他最经典的四个实验之一。该实验的设计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实验时,先让一个三岁的幼儿坐在一边,然后将一个布偶娃娃放置在对面。此时实验者要幼儿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第二个问题是: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结果发现,幼儿对两个问题给出同样的答案,他只会从自身所处的角度看三座山的关系(如两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后),而不能设身处地从对面娃娃的立场来看问题。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我中心主义是前运算阶段(2至7岁)幼儿的认知特征,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幼儿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经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应和看法。四、延迟满足的实验——延迟满足,让你得到的更多这是斯坦福大学在19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著名实验,是测试学前儿童的抗拒即时满足的诱惑的能力。这个实验引申出很多关于意志力和自制力的一些很有力的观点。在这个实验中,4岁的孩子们进入到一个房间里,实现在他们面前的在碟子上放一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把棉花糖吃掉,也可以等15分钟后研究人员回来,他们会获得两块棉花糖。虽然大部分的孩子都说他们会等,但是他们很多都难以抗拒面前的吸引然后屈服了——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前就把棉花糖吃了;成功延迟整整15分钟的孩子一般的采取了回避策略,例如别过头去或者盖着自己的眼睛。实验结束后,《时代》杂志进行了跟踪报道。孩子们的行为意义很深远: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青年时期很少会过于肥胖、有毒瘾或其他行为问题,他们将来的生活也更成功。五、表扬孩子的实验——别再夸孩子聪明,要多鼓励!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Dweck)和她的团队花了10年时间,一直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 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成绩好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显扬、宣扬。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六、罗森塔尔实验——请给予孩子积极的期待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是关于皮格马利翁。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然活了。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Rosenthal& L.Jacoboson)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1-6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于是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期望会决定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而这些会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请相信自己的孩子,请给予他们积极的期待。(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教育不好成焦虑)————————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关注宝宝知道超级频道,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往而不返

6个著名的心理实验,结果出人意料

普通人的能力有限度吗?还是我们都容易受到疯狂的影响?大雄今天将带来一些著名的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都让人意想不到,它们将我们所了解的关于人类头脑的所有知识都转化成了一切。实验1:测试对象都在同一栋楼里。一个演员突然假装癫痫症发作。结果发现室内的人越多,有人试图帮忙的可能性就越小。结论:路人在紧急情况下比在人群中更可能帮助他人。在后一种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同情所发生的事情。实验2:95名心理学专家被分成两组,并分别听两位女士的录音。对于第一组(左)专家们一直在努力根据他们所听到的内容做出诊断。第二组则被告知该病人疯了,并诊断其为精神分裂症。事实上,这位演员的精神很健康,她仅仅是模仿了一个疯了的人的讲话。结论:塞尔达·菲茨杰拉德(Zelda Fitzgerald)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在外表方面与她那个时代的创造性精神稳定的女性没有任何区别。实验3:有人建议一些学生写论文,以证明一些警察镇压了学生抗议。他们的工作得到了0.50到10美元的经济报酬。每一个测试对象都填写了一份调查问卷,确定了他们对警察的态度。收到0.50美元的学生对警察的同情比那些收到10美元的人要多。结论:较高的金额被学生解释为贿赂,而较低的数额被视为对他们工作的真正报酬。“这个实验初步说明了创造和减少心理不和谐的一些过程,以及这种不和谐的态度在遵守情况中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实验4:测试对象被要求对显示的照片进行事故描述,然后询问有关这个事件的问题。测试者将这些问题故意混淆了事实,以便混淆测试主体,并产生一种印象,在照片中描绘了完全不同的东西。结果是测试对象创造了他们所看到的新的错误记忆。结论:实验对象对证人证言提出质疑,表明证人证言往往与现实不符。实验5:一个女人坐在大厅中间不动。在她旁边有一张桌子,上面有72个物体,其中有一朵玫瑰、一根羽毛、一把剪刀和一把手枪。在六个小时内,观众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物体,并向女人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人们开始对她表现出侵略性,拉扯她的衣服,剪掉她的头发,用鞭子抽打她。一个人甚至想杀她,另一个人不得不阻止他们。(了解详情,可搜索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相关资料)结论:实验表明,把一个人变成野兽是不必要的。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人类的确很容易变成野兽。实验6:7个人冒充精神病患者试图去精神病院。他们每个人都被认为是患有精神错乱的人,并指定了一个疗程。后来,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的伪患者发表了一篇文章,他透露了他和其他人是如何模拟他们的症状的。这使得精神病诊断的可靠性受到怀疑。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心理学家声称他会派出更多的“虚假”病人到一家特定的精神病院,看他们是否可以自杀。在此期间,医生们发现了41个“模拟”病人,但事实上心理学家并没有派一个人到该机构里。结论:实验表明,在精神病院工作的医生发现他们想要找到的疯狂,并且确诊那些真正有完美心理健康问题的人。

李香蘭

人类历史曾经最具争议的4个心理学实验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文/老K说起心理学不知道在大家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词是什么,是读心术,催眠,算命,还是难以捉摸的神秘主义者?认为搞心理学的都是能窥探人内心想法的读心大师,能够轻易洞察一个人的想法?“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这句话是对心理学发展过程的精确概括。而真正的心理学产生于1879年,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至此,科学心理学,或者说现代心理学正式诞生了。而在心理学实验逐渐“泛滥”时,很多人为了探究人性,做出了很多存在争议甚至反人性的实验,这里我就给大家总结4个关于探究人性中,违反人本主义的实验。罗森汉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当时是一些心理学家为了证明精神科医生诊断并非是完全靠谱的,1973年心理学家罗森汉(David Rosenhan)和8个精神正常伪装成精神异常的人来到各家精神病院问诊,并且讲出自己各种精神症状。结果有八个人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一位被鉴定为躁郁症,全部住进了精神病院,每人平均住院19天,最长的甚至住了52天,最短的也有7天;最可笑的是,在这期间没有一个精神科工作者看出异常,反而一些真正的精神病人感觉到这些人是假装的。以当时Rosenhan的实验成果发表后来看,只能说:重重地赏了精神医学一巴掌!也导致了后来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的大翻修。直到现在精神病诊断手册(DSM)都不断在修改,因为精神病的诊断本身就带有主观性,而且很多症状叠加在一起,很多时候讲真没必要太在意自己被诊断为什么症状,这些诊断只在分类学上有意义而已。灵魂的重量实验二十世纪初,那时的生物学博士美国医生邓肯·麦克杜格尔对6个濒死之人做了一个震惊的实验。他为了研究人到底是否有灵魂,在他们活着时进行体重测量,等他们死后再次进行测量体重。结果他发现,两次之差是21克(但事实上,并非所有死者给出了相同的结果)。最终,邓肯·麦克杜格尔认为这个21克就是人类灵魂的重要,也是表明了人类拥有灵魂的理论成立。最终他在《美国心理学研究杂志》中,发表了由医生本人签名的文章:“关于灵魂物质的假说以及有关该物质的实验证据”。不过很快这件事情就得到了反转,麦克杜格尔还在相同条件下对15条狗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它们的体重并未发生可以察觉的变化。有学者认为,人体死后肺部会停止冷却,血液突然升高,加速人们出汗,这就会导致人体液体迅速流失,而狗没有汗腺,所以就不会出现死后体重的变化。很多人认为这项实验缺少足够多的被研究对象,价值不大。残忍的婴儿实验“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以及适合我培育他们的环境,就能把他们训练成任何我想要的样子,让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甚至乞丐小偷。”这是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讲的一句话,要知道他讲出这句话是建立在很多可怕甚至反人性的心理学实验基础上。当时弗洛伊德心理学家认为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所以呼吁更多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童年生活,甚至要给予足够的爱。但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机器孩子”论。他认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孩子可以像机器一样,被训练和塑造。”为此,他做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实验——“恐惧实验”。华生找来了他的实验对象,一个名叫小艾尔伯特的孩子,并支付给他母亲每天1美元的报酬。一开始华生为小艾尔伯特准备小兔子,小老鼠等毛茸茸的动物,这时候小艾尔伯特非常高兴,露出天真的笑容。但很快,华生在小艾尔伯特试图抚摸毛茸茸动物时立马敲击铁棒,制造巨大的声响,让他感到恐惧。经过一周的刺激,小艾尔伯特对动物产生了恐惧。他害怕兔子、狗等带毛的动物,甚至看到毛巾都会躲避。再过一段时间,只要他看到小动物就会立马哭泣。这个恐怖的实验,持续了整整3个月。最终,华生得出结论:情绪,包括恐惧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人类就像机器,环境怎么塑造、训练,就输出什么样的结果。可是后来有个巨大的问题,这个小艾尔伯特成长后有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并且一生都没有获得幸福,当时很多人强烈反对华生这个实验。强制改变性别大卫·利马在一次包皮手术时意外把生殖器搞坏,于是,在心理学家约翰·曼尼的建议之下,让她进行性别重置手术,并且未来让他妈妈把他当女孩来养。后来心理学家约翰·曼尼将此案例发表,人们纷纷相信性别是可以后天塑造的。但当大卫·利马被媒体报道后,其内心发生了巨大排斥,最终自己因无法接纳自己女性角色的现实而改回男性角色。他把自己的故事公布出来,就是想告诉人们这是一个悲剧,最终他出现了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在2004年自杀。人性本身是复杂的,有时候科学是探索的一种工具,可有时候为了探索人性而忽略人道主义造成这些巨大悲剧真的值得倡导吗?

搭错车

你会怎样研究心理学?——谈谈实验法

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探索,人类已取得的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有关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自然学科,这些成就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特点,都是在无数次的实验中获得成功和发展。所以,在对于人类内部世界的研究,也很希望像研究客观世界一样,通过不断的实验来获得成功。在心理学史里有一段著名的语录——“心理学有一段漫长的过去,但却只有短暂的历史”,这个短暂的历史,在心理学史记载中,是以心理学建设第一个实验室为标志的,这种以实验室的建设作为科学的象征,确实给心理学印上了科学的符号,实验室建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按照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对人类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其实对于人心理现象的问题,采取实验的方式一直都饱受争议的,感觉在一定的情景下我们可以对动物进行实验,但对于拿人来做实验,听起来就有点难以接受,再仔细思考和探索发现,很多心理现象用实验法可能不是最恰当的方式,比如研究人的梦境,人的心理体验感受等等,这些心理内容很难重复出现,更不要谈对很多干扰因素进行控制和研究,总之,实验法可以说是一种最为严谨的研究方式,但对于复杂的心理现象来讲,单一的采用实验法,是远远不够的。

山楂

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掌握这5种就够了!

在学习A-level/GCSE心理学时,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小伙伴们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以AQA考试局GCSE心理学课程大纲来看,心理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是主要学习内容之一,这部分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可检验假设的形式、变量类型、采样方式、设计研究、相关性、研究程序、规划和进行研究、道德考量(Ethical considerations)。各部分内容还包含具体Topic要求小伙伴们掌握:(AQA考试局GCSE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心理学有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methods,取决于数学或统计数据的使用)和定性研究法(Qualitative methods)。这两种类别的研究方法包含许多种研究,比如说相关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等。具体使用哪种类型的研究取决于具体的心理学研究目标。学姐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不同的心理学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Case Study)案例研究是定性研究方法。它涉及在一段时间内观察一个人或一组人。研究人员采访对象或观察行为并记录信息。通常使用这种类型的心理学研究来说明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心理学原理或理论。案例研究方法广泛用于专业培训中。2.实验法(Experiment)在科学科学中,实验是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法的第一个原则是设置对照组。对照组可能是一个或一组未经操纵的个人或群体。第二个原则是控制变量。也就是说,实验应尽可能避免多余数据。该因素使心理学家能够重复该实验,这是可靠研究的要求。第三个原则是测量的一致性。如果允许使用不同标准将导致实验无法复制,实验结果不可靠。第四个原则是显示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在实验中执行的操作导致了最终结果,而没有涉及其他因素。实验可以是在实验室控制的,例如睡眠研究,允许心理学家操纵受试者但不能操纵其环境的现场实验,或者不允许进行控制且主要是观察性的自然实验。3.观察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这种类型的定性研究可以是既自然进行的,也可以在人为控制的情况下进行。这种研究方法是系统的且需要仔细记录的。观察研究的目的是识别和描述一个变量甚至一组变量。4.调查研究(Survey)这种调查研究方法取决于报告的数据,结果可能是高度主观的。因此,调查通常涉及许多主题。这是一种随机抽样的定量研究方法。这不是实验法,而是“精心选择”了样本的方法。5.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这种研究方法涉及查看诸如印刷品、电视、广播等媒体,以重复特定单词或短语甚至想法。这是一种定量方法,利用有关单词或概念的数学或数据来研究诸如定型观念或某些文化方面(例如性行为)的事物。这类研究在广告中特别有应用价值,但也可用于预测特定人群的行为。心理学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取决于要研究的数据种类以及研究的目的和广度。

优木

心理学实验告诉你:永远不要考验人性!

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是关于人性考验的。说的是一位记者在人流较多的路上假意丢掉钱包,里面有钱,银行卡和各种证件,视频中看到的人大多交给了警察,甚至有人在原地等待失主许久。乍一看觉得挺好的,似乎证明人们的整体素质提高了,都拾金不昧了。不过细想起来感到奇怪,这样去考验总觉得不妥。于是出于好奇,搜索了一些相关的资料,直到发现了这几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米尔格伦实验米尔格伦实验,又称权力服从研究,是一个非常知名的针对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实验小组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和寄出许多邮递广告信,招募参与者前来耶鲁大学协助实验。实验地点选在大学的老旧校区中的一间地下室,地下室有两个以墙壁隔开的房间。广告上说明实验将进行约一小时,报酬是$4.50美元。参与者年龄从20岁至50岁不等,包含各种教育背景,从小学毕业至博士学位都有。参与者被告知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并被告知自身将扮演“老师”的角色,以教导隔壁房间的另一位参与者——“学生”,然而学生事实上是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参与者将被告知,他被随机挑选为担任“老师”,并获得了一张“答案卷”。实验小组并向他说明隔壁被挑选为“学生”的参与者也拿到了一张“题目卷”。但事实上两张纸都是“答案卷”,而所有真正的参与者都是“老师”。“老师”和“学生”分处不同房间,他们不能看到对方,但能隔著墙壁以声音互相沟通。有一位参与者甚至被事先告知隔壁参与者患有心脏疾病。“老师”被给予一具据称从45伏特起跳的电击控制器,控制器连结至一具发电机,并被告知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学生”受到电击。“老师”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单字,而“老师”的任务便是教导隔壁的“学生”。老师会逐一朗读这些单字配对给学生听,朗读完毕后老师会开始考试,每个单字配对会念出四个单字选项让学生作答,学生会按下按钮以指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对了,老师会继续测验其他单字。如果学生答错了,老师会对学生施以电击,每逢作答错误,电击的伏特数也会随之提升(最高上升到450V,可致人死亡)。参与者相信,学生每次作答错误会真的遭到电击,但事实上并没有电击产生。在隔壁房间里,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学生打开录音机,录音机会搭配著发电机的动作而播放预先录制的尖叫声,随著电击伏特数提升也会有更为惊人的尖叫声。当伏特数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假冒的学生会开始敲打墙壁,而在敲打墙壁数次后则会开始抱怨他患有心脏疾病。接下来当伏特数继续提升一定程度后,学生将会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并停止尖叫和其他反应。许多参与者在到达135伏特时暂停,并质疑这次实验的目的。一些人在获得了他们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的保证后继续测验。一些人则在听到学生尖叫声时有点紧张地笑了出来。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依以下顺序这样子回复他:“请继续”“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如果经过四次实验者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否则,实验将继续进行,直到参与者施加的惩罚电流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并持续三次后,实验才会停止。在进行实验之前,米尔格伦曾对他的心理学家同事们做了预测实验结果的测验,他们全都认为只有少数几个人——10%甚至是只有1%,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实验结果结果在米尔格伦的第一次实验中,百分之65(40人中的26人)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他们都表现出不太舒服;每个人都在伏特数到达某种程度时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一些人甚至说他们想退回实验的报酬。没有参与者在到达300伏特之前坚持停止。后来米尔格伦自己以及许多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或有所差异的实验,但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为了证实这项实验,也有许多更改了架构的实验产生。马里兰巴尔的摩郡大学的托马斯-布雷斯博士在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后得出了整合分析的结果,他发现无论实验的时间和地点,每次实验都有一定比率的参与者愿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数,约在61%至66%之间。对于实验结束时的情况所知不多,依据米尔格伦的回想,当时那些没有达到最高伏特数的参与者却也都没有坚持这项实验本身应该结束,也没有至隔壁房间探视“学生”,离开时也都没有询问实验人员的同意。类似的实验还有斯坦福监狱实验,并被改编成电影,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这个实验或许代表不了什么,有些情况或许你永远也遇不到。不过看着实验本身始终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似乎我们都想错了什么。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会做出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包括你自己也不知道特定环境下你会做些什么。这并不是在为某些可怕的行为开脱,即便在特殊情况下你做了某些错误的事情,那就是错误的。就像最开始我提到的那个丢钱包的实验,如果放到没人的地方会如何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什么许多人会认为“法不责众”,并且跟随其他人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喻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可能人本来就是社会动物,在某些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倾向于跟随一个群体的行为或者是得到权威的认可吧。(来源: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