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心闻|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故事的问题而侈于性

心闻|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故事的问题

1876年,莱比锡大学分配给冯特一间房子以存放他从苏黎世带来的演示器材和实验设备。这间房子在孔维克特建筑里面,该建筑是由一些犯人于1840年建造的,供穷学生作食堂用。冯特在莱比锡开设的第一门课程是生理心理学。他强调,这门新的科学分支是客观的、实验的。在上课过程中,冯特呈现演示和实验,但从仓库到教室来回搬运仪器很麻烦,因此许多演示器材被长期安放在他的孔维克特建筑的房间里。学生去那里观察演示,甚至参与简单的实验。这就是冯特莱比锡实验室的简单开始。冯特的心理学成为一门使用速示器、计时器、电刺激器、钟摆、定时器和感觉映射装置的真正的实验科学一种“黄铜仪器”心理学。新加入冯特实验室的学生通常会被指定使用一件仪器去做安排好的实验,或者去发展和适应将来的研究。冯特亲自购买了大批新型器材,占用了孔维克特建筑中越来越多的房间。1879年秋,冯特开始做一些不属于其课程的心理学实验。他后来指出,这些独立的实验标志其心理学实验室的正式建立,因此历史学家普遍承认1879年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实验科学建立的一年。1979年,美国心理学会批准铸造一枚特殊金质纪念章,纪念章正面是冯特的肖像,背面是“科学的世纪”。莱比锡实验室实际上已经建立多年,而在1879年,冯特的实验室仍然是非正式的,到1883年还没有被官方认可并列入莱比锡大学在编目录。只有当冯特示威性地去接受布雷斯劳大学的一个职位时,那个认可才姗姗来迟。本杰明·沃尔曼曾提出,建立这个实验室是冯特有勇气的表现。他必须面对来自同事的反对,这些同事对心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并且坚持认为连续的自我观察会导致年轻人的自我错乱。尽管有这些反对,冯特的实验室还是在不断扩大,直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它已经占有8到10个房间。1893年,实验室搬迁到曾被妇科医学系占用的一幢建筑物的11个房间里。最终于1897年,那时所称的心理学研究所迁至一座新的由冯特特地为心理学研究而设计的建筑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冯特的一些最杰出的学生——却是在那座孔维克特建筑里从事他们的研究,如卡特尔、克雷佩林、闵斯特伯格、屈尔佩、铁钦纳和利普斯。冯特自己在这个新实验室几乎没进行什么研究,因为那时他的兴趣主要是理论研究。最后冯特的这个实验室于1943年12月4日晚间在美英对莱比锡的一次空袭中被摧毁。摘自《心理学家的故事》

北草地

郑州师范学院心理学(行为与认知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简介

心理学(行为与认知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是是由我校牵头,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韩国Hanbit精神康复医院共建立的校级研究机构,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平等”的指导原则下,旨在促进我校科技对外开放与合作,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发挥世界高水平研究机构对领域和区域国际科技合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实验室共有人员23人,其中研究人员20人(含合作方12人),行政人员3人。中方研究人员全部为校级科研创新研究团队成员;其中45岁以下研究人员1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2人,13人具有高级职称,研究领域涵盖认知科学的理论研究、行为的认知模型与机制、大数据与行为分析、精神健康与心理干预四大研究方向,已形成了一支年龄梯队、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团队。实验室下设脑电实验室、感统训练室、心理评估与测量室、行为观察与分析实验室、社会认知实验室、大数据智能处理室等研究场所,购买(引进)了包括Web of Science核心、EBSCO、EI等资源的电子数据库。近三年来,实验室与国内外共计6所研究机构共同发表SSCI收录论文14篇(均为第一产权单位),占河南省全省近十年来同专业SSCI论文的70%。主编的著作汇集了8个国家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成果,被ISI Web of Knowledge-BKCI权威检索收录。研究团队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主编专著8部、课程教材2部;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15项。持有中国国家发明专利5项,另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CESPA研究中心合作研发了“个性化交互式大脑在线训练技术”,2017年获得美国国家发明专利(排名第二)。实验室研究人员在相关成果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基于Android环境的情绪稳定测量系统”和“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软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计算机软件专利。与郑州益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京师博文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了心理测评档案管理系统。实验室项目组与北京途云内外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4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完成“心理学职业决策工具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实验室作为主办方举办了中韩、中英国际研讨会,与德、日、巴西等国研究人员共同主编主持SSCI特刊。与德国研究机构将于2019年3月共同举办国际会议并已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项目资助。实验室主任晋争博士担任Frontiers in Psychology(心理学前沿)副主编、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人类神经科学前沿)客座主编;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香港心理学会副院士;美国心理学会(APA)会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面上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规划项目等项目11项;已发表SSCI/SCI/EI收录论文22篇;承担与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日本Ferris女子大学国际合作项目三项;其系列研究成果被新华网、凤凰网转载;研究涉及涵盖特殊人群(聋人)、关注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成果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World Report)等知名媒体报道。

土里土气

人类历史曾经最具争议的4个心理学实验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文/老K说起心理学不知道在大家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词是什么,是读心术,催眠,算命,还是难以捉摸的神秘主义者?认为搞心理学的都是能窥探人内心想法的读心大师,能够轻易洞察一个人的想法?“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这句话是对心理学发展过程的精确概括。而真正的心理学产生于1879年,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至此,科学心理学,或者说现代心理学正式诞生了。而在心理学实验逐渐“泛滥”时,很多人为了探究人性,做出了很多存在争议甚至反人性的实验,这里我就给大家总结4个关于探究人性中,违反人本主义的实验。罗森汉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当时是一些心理学家为了证明精神科医生诊断并非是完全靠谱的,1973年心理学家罗森汉(David Rosenhan)和8个精神正常伪装成精神异常的人来到各家精神病院问诊,并且讲出自己各种精神症状。结果有八个人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一位被鉴定为躁郁症,全部住进了精神病院,每人平均住院19天,最长的甚至住了52天,最短的也有7天;最可笑的是,在这期间没有一个精神科工作者看出异常,反而一些真正的精神病人感觉到这些人是假装的。以当时Rosenhan的实验成果发表后来看,只能说:重重地赏了精神医学一巴掌!也导致了后来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的大翻修。直到现在精神病诊断手册(DSM)都不断在修改,因为精神病的诊断本身就带有主观性,而且很多症状叠加在一起,很多时候讲真没必要太在意自己被诊断为什么症状,这些诊断只在分类学上有意义而已。灵魂的重量实验二十世纪初,那时的生物学博士美国医生邓肯·麦克杜格尔对6个濒死之人做了一个震惊的实验。他为了研究人到底是否有灵魂,在他们活着时进行体重测量,等他们死后再次进行测量体重。结果他发现,两次之差是21克(但事实上,并非所有死者给出了相同的结果)。最终,邓肯·麦克杜格尔认为这个21克就是人类灵魂的重要,也是表明了人类拥有灵魂的理论成立。最终他在《美国心理学研究杂志》中,发表了由医生本人签名的文章:“关于灵魂物质的假说以及有关该物质的实验证据”。不过很快这件事情就得到了反转,麦克杜格尔还在相同条件下对15条狗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它们的体重并未发生可以察觉的变化。有学者认为,人体死后肺部会停止冷却,血液突然升高,加速人们出汗,这就会导致人体液体迅速流失,而狗没有汗腺,所以就不会出现死后体重的变化。很多人认为这项实验缺少足够多的被研究对象,价值不大。残忍的婴儿实验“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以及适合我培育他们的环境,就能把他们训练成任何我想要的样子,让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甚至乞丐小偷。”这是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讲的一句话,要知道他讲出这句话是建立在很多可怕甚至反人性的心理学实验基础上。当时弗洛伊德心理学家认为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所以呼吁更多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童年生活,甚至要给予足够的爱。但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机器孩子”论。他认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孩子可以像机器一样,被训练和塑造。”为此,他做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实验——“恐惧实验”。华生找来了他的实验对象,一个名叫小艾尔伯特的孩子,并支付给他母亲每天1美元的报酬。一开始华生为小艾尔伯特准备小兔子,小老鼠等毛茸茸的动物,这时候小艾尔伯特非常高兴,露出天真的笑容。但很快,华生在小艾尔伯特试图抚摸毛茸茸动物时立马敲击铁棒,制造巨大的声响,让他感到恐惧。经过一周的刺激,小艾尔伯特对动物产生了恐惧。他害怕兔子、狗等带毛的动物,甚至看到毛巾都会躲避。再过一段时间,只要他看到小动物就会立马哭泣。这个恐怖的实验,持续了整整3个月。最终,华生得出结论:情绪,包括恐惧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人类就像机器,环境怎么塑造、训练,就输出什么样的结果。可是后来有个巨大的问题,这个小艾尔伯特成长后有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并且一生都没有获得幸福,当时很多人强烈反对华生这个实验。强制改变性别大卫·利马在一次包皮手术时意外把生殖器搞坏,于是,在心理学家约翰·曼尼的建议之下,让她进行性别重置手术,并且未来让他妈妈把他当女孩来养。后来心理学家约翰·曼尼将此案例发表,人们纷纷相信性别是可以后天塑造的。但当大卫·利马被媒体报道后,其内心发生了巨大排斥,最终自己因无法接纳自己女性角色的现实而改回男性角色。他把自己的故事公布出来,就是想告诉人们这是一个悲剧,最终他出现了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在2004年自杀。人性本身是复杂的,有时候科学是探索的一种工具,可有时候为了探索人性而忽略人道主义造成这些巨大悲剧真的值得倡导吗?

感兴

嗯?DeepMind开了个心理学实验室

夏乙 允中 编译整理量子位 出品 | 最近,DeepMind开了个心理学实验室,名叫Psychlab,地点就在DeepMind Lab里。当然,不是为人类开的。Psychlab所处的DeepMind Lab是个第一人称视角3D游戏世界,这个心理学实验室当然也是个模拟环境,研究对象是其中的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Agents)。Psychlab能够实现传统实验室中的经典心理学实验,让这些本来用来研究人类心理的实验,也可以用在AI智能体上。关于这个实验室,DeepMind刚刚公开了一篇论文:Psychlab: A Psychology Laboratory for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gents,在里边详细介绍了Psychlab的环境、API,还展示了一些示例任务。他们在论文里说,有了Psychlab,就可以直接用认知心理学和视觉心理物理学的任务来测试,将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与人类做比较,这种比较可以丰富我们对智能体的理解,有助于优化智能体的设计。那么,Psychlab究竟什么样?在Psychlab中,智能体站在一个平台上,面前摆着一个大屏幕,上面显示着刺激。这个智能体可以注视着屏幕,也可以环顾周围,看看地面看看天,都没有问题。△ Agent在Psychlab中完成视觉搜索任务就像上图所示,智能体的注视方向决定了画面显示的场景。①的智能体注视着屏幕中心,②和③的智能体都在搜索目标,④显示的是智能体找到了它的目标:洋红色的T。随着智能体注视方向的变化,屏幕上显示出它的不同视野。和你玩《使命召唤》时的视野变化差不多。除了盯着屏幕找目标,智能体在这个实验室里还能干什么呢?DeepMind自己在论文中展示了8种任务:△ Psychlab中的各种任务为了与常见的行为测试方法保持一致,所有Psychlab的任务都被分割成离散的测试。这些测试也是基本的分析单位。在DM-Lab环节可以进行任意数量的测试,试验次数、时间等都可以自行配置。所有的测试都是通过注视屏幕中心的红十字来启动的。下面,我们来看看Psychlab中这些测试任务的实例。1. 持续识别,判断面前的物品是否曾经出现过,新的就往左看,旧的就往右看。03:112. 任意的视觉映射,面前出现一个物体和四个标签,标签中只有一个是绿色。下次这个物体再出现的时候,要判断出对应的绿色标签在哪个位置。3. 变化检测,判断前后出现的两组图,是否发生了变化。4. 视力和对比敏感度测试(Landolt C)。画面中间有一个C型环,被测试者需要指出缺口的方向,C型环会不断的变小,对比度也会不断降低。5. 玻璃图案测试,要判断两个图案中,哪一个是同心的玻璃图案。6. 视觉搜索,在一堆物体中发现要寻找的目标。7. 随机点运动方向判断,画面中间的圆形区域,会出现大量的随机点,你需要指出主要的运动方向。随机点运动速度特别快的时候,真是一个挑战。8. 多对象追踪。画面中有一组两种颜色的小球,随后全部变成统一颜色并开始移动,最后指定一个小球,你要判断原来这个球的颜色是什么。其实看完这些任务,量子位很想说:这……会不会有点为难AI了?不过DeepMind在论文中说,既然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连“去找蓝色气球”这种自然语言指令都能听懂了,可见智商还不错,是时候把这些心理物理学、认知心理学领域实验方案拿出来让它们领教一下了。为了让更多同行创造更多任务来给AI领教,DeepMind开放了一个Psychlab API。这个API是在lua中编写的一个简单的GUI框架,把部件(widget)放在Psychlab中的虚拟屏幕上,就可以创建任务。这些小部件可以是任意的视觉形象,在事件发生时,比如当智能体的注视中心进入或离开小部件区域,小部件会调用回调。这个框架还支持在完成时使用定时器来调用回调。在实验中,智能体也会获得奖励。当正确完成实验,智能体获得的奖励为1,其他步骤为0。DeepMind建立这个“实验室”,是为了在心理学和现代人工智能之间建立一个联系点,这样,心理学找到了一种验证认知理论的新模式,而AI研究获得了更多能分离出认知核心方面的任务。我们前面也说过,这样的研究有助于优化智能体的设计。空口无凭你大概不信,于是DeepMind又举出了一个栗子:一个Jaderberg等人2016年提出的非常厉害的智能体UNREAL,就可以用这些心理学测试来改进。为了测试UNREAL智能体的视觉敏感度,DeepMind用上了上文列举的第4、5、6项测试:Landolt C。△ UNREAL和人类视觉敏感度的比较△ 在玻璃图案测试中,UNREAL和人类的心理测量曲线△ 在指向目标任务中,UNREAL对目标和诱饵的大小非常敏感,目标大时学习速度要快得多,诱饵大时最终性能不太理想种种实验表明,UNREAL会更快地学习大的目标刺激,这种发现也带来了对一个简单的中央凹视觉模型的具体改进,显著提高了UNREAL在Psychlab任务和标准DeepMind Lab任务上的表现。Psychlab这篇论文作者也不少,包括Joel Z. Leibo, Cyprien de Masson d’Autume, Daniel Zoran, David Amos, Charles Beattie, Keith Anderson, Antonio García Castaeda, Manuel Sanchez, Simon Green, Audrunas Gruslys, Shane Legg, Demis Hassabis, Matthew M. Botvinick,全部来自DeepMind。如果你也想用一下这个Psychlab……论文里的确提到了是在DM-Lab里开源了的,不知更新出来没有,找到的同学吱一声儿~https://github.com/deepmind/lab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801.08116BTW,看PDF有点累,量子位现在比较喜欢用arxiv vanity来读论文,良心推荐。地址:https://www.arxiv-vanity.com/papers/1801.08116/— 完 —活动报名加入社群量子位AI社群13群开始招募啦,欢迎对AI感兴趣的同学,加小助手入群;此外,量子位专业细分群(自动驾驶、CV、NLP、机器学习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及研究人员。进群请加小助手,并务必备注相应群的关键词~通过审核后我们将邀请进群。(专业群审核较严,敬请谅解)诚挚招聘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凤凰情

国内首部心理学纪录片《幸福实验室》开机

说到“心理学”,你首先想到了什么?是从小伴你成长的“知心姐姐”,还是哆啦A梦口袋里那顶神奇的“记忆头盔”?是《搏击俱乐部》中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中年大叔,还是《心灵捕手》里被桑恩教授打开“心锁”的翩翩少年?是佛洛依德对于隐秘梦境的独到解析,还是叔本华的那句“意志决定一切”?(主创团队共同为《幸福实验室》“打板”)10 月24 日,心理学系列纪录片《幸福实验室》开机仪式于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阳光厅举行。《幸福实验室》是由雅迪文化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联合推出,携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及中国科学院等知名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打造的国内首部心理学纪录片。纪录片旨在以最前沿的心理学研究聚焦当下热门社会话题,从而用科学的方法来关注和阐释幸福。雅迪文化总裁周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及多位心理学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出席仪式并致辞。(《幸福实验室》出品人、雅迪文化总裁周艳致辞)(《幸福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彭凯平致辞)在发布会上,主创团队共同介绍了该项目从诞生、筹备再到开拍的全过程。雅迪文化周艳女士和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分别从纪录片内容层面和心理学层面阐述了该片的价值。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纪录片内容,现场更是邀请了参与纪录片策划拍摄的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浙江大学周欣悦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施建农教授进行了小型心理学沙龙,除了介绍各自领域科研内容在片中的呈现外,几位学者对该片的精彩程度和积极意义更是不吝赞美。(导演王心与三位心理学专家共同分享纪录片内容)《幸福实验室》历经近三年的筹备,由前央视纪录片频道副总监周艳女士监制、《舌尖上的中国》团队制作、国内多位顶尖心理学专家参与,从前期资料调研到最终脚本确立的每个环节,均由各领域资深专家严格把关,力争打造一档集科学性和话题性于一体的心理学系列纪录片。该片共分五集,分别关注婚姻、财富、教育、人性等社会话题,深度剖析“幸福”,以心理学专家串讲和心理科学实验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心理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具体内容,向大众倡导一种更为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全球幸福报告》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位列全球第86位,愤怒、悲伤、焦虑等心理情绪及问题正在困扰各个阶层的不同年龄人群。在幸福指数和经济发展极度不匹配的社会大背景下,《幸福实验室》将以心理学科学实验为钥匙,为观众解锁幸福之门。

包小姐

首档大型心理学真人实验体验类节目《幸福实验室》定档8.26

由雅迪传媒,华熙生物,优酷联合出品,茶妈妈小青柑独家冠名、中国建设银行行业赞助的国内首档大型心理学真人实验体验类节目《幸福实验室》第一季,将于2020年8月26日,于优酷独家上线播出。全民情感焦虑时代悄然来临,心理学作为一种处理情感问题的科学指南,越来越得到重视。《幸福实验室》作为一档全新的真人实验体验类节目,首次采用实验观察的模式,以系统化的科学解读、浸入式的观赏体验,为大众带来一份关于幸福的科学报告。聚焦当代人最扎心的话题探讨 解码幸福的真谛如何与陌生人成为朋友?怎样把喜欢的“ta”追到手?夫妻该怎样相处?失恋了要后信息时代,当996已成福报,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将本就捉襟见肘的生存空间蚕食得越来越小。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对象,没有激情……四面八方的重压之下,建立亲密关系显现出前所未有的艰难。越来越多的人在谈到“爱”的问题时讳莫如深,既不知如何与人相处,也不知怎样呵护自己。面对这一全民性的焦虑,《幸福实验室》从实用的角度迈出了第一步。节目以心理学视角聚焦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以互动实验的形式,向大众发出了“积极心理学”的号召。在第一季的六集内容中,节目对亲密关系的五大阶段分别做出科学剖析,为实验对象建立积极心理暗示的同时,也令观众对于幸福建立起更为理性的认识。《幸福实验室》希望定位于观众的“问题说明书”、“情感生活指南”与“焦虑溶解器”,让遇到问题的人们可以在节目中,勇敢地面对问题,理性地认识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经典实验 专家解读 权威科普你最需要了解的心理学知识作为国内首推的“中国积极心理学领域头部内容IP”,《幸福实验室》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得到了国内一流心理学专家的保驾护航。出品方雅迪传媒特别与清华大学形成战略联盟,邀请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作为核心专家,同时聚集起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机构的近十位一流学者形成专家团队,形成最强大的心理学学科阵容。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精心筛选出36个秘密问题、号码牌实验、夫妻箱庭、吊桥实验等最一系列经典又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并辅以行为观察实验、科学仪器实验、心理小游戏等各不相同的呈现形式,让科学游戏化,寓知识性于可看性,令观众解压放松的同时,轻松掌握“幸福”这门学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 彭凯平著名社会学家 李银河心理学博士 陈海贤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副所长 王勇一档和C端密切关联的节目 一场真正的全民实验以往的情感观察类节目大多侧重于讲述与输出,追求戏剧性,节目场景内充斥着明星、红人与堪比影视作品的强情节设定。《幸福实验室》作为一档关怀大众幸福困境的实验观察类节目,则反其道而行之,追求属于普通人的真实体验与共情感受。节目采用素人线上报名的方式,从万余报名对象中甄选了1200余名实验对象,参与节目拍摄。来自各个圈层、各种背景的受测者互动、交逢,少了一份光鲜,多了一点粗粝,却也令节目得以营造最真实的实验情境,记录最直接的实验反应,呈现最有启发与借鉴意义的互动交流。相信《幸福实验室》带给观众的,将是一场浸入式的积极心理学之旅。幸福——共赢共生的扶持支撑《幸福实验室》的制作、播出,获得了雅迪传媒、华熙生物、优酷、茶妈妈小青柑、中国建设银行等合作方的大力支持。优质品牌的强强联合,也是基于各自品牌理念与节目人文关怀的节目定位与开拓创新的创作理念相契合。雅迪传媒成立于1993年。27年来,雅迪传媒专注于口碑的力量,通过卓越的广告资源运营能力、精准的媒介执行能力、优秀的内容创作能力与创新的整合传播解决能力,以”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为使命,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上千品牌客户的信任。优酷人文是优酷打造的人文内容品牌,围绕年轻、智慧、温度三个维度,不断拓展、升级内容,致力于通过人文内容的力量关注生活、生命、恋爱等社会话题,启迪青年的智慧,促进中国年轻群体人文鉴赏力的再次升级。茶妈妈小青柑茶多年来专注为爱茶之人探索与众不同的茶叶新喝法——普洱与陈皮炮制一炉,茶借果之甘甜,果助茶之醇香,共同成就别有洞天的茶之新味。而茶与果的相遇相融,也正暗合了人与人的相爱相亲:你中有我,彼此包容,方是幸福之道。“后疫情时代”,肆虐的病毒再次将社会情绪、大众焦虑、隐伏于生活爱情婚姻职场的问题几何式放大,大家更迫切需要找到获得幸福的方法。所谓“幸福”,即是放下戒备与怀疑,在芸芸众生里寻觅契合的对象,与之相互扶持,互为支撑,建立起一段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希望《幸福实验室》能给所有寻找答案的人,带来一点启发。

不亦外乎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研究领域介绍

在申请留学之前,我们需要对该专业有一个较为系统性的认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是美国的一所私立大学,其在2014年USNews最新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5名。斯坦佛大学心理学系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在最新US News排名中,斯坦福大学在心理学专业排名中位居第一位。该系的研究设施非常全面,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院系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视觉,感官,记忆,语言,认知,情感,文化和社会。下面就和选校帝了解一下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研究领域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斯坦佛大学心理系每年都会招收10到15名新生。他们非常欢迎国际学生,而且对每一位申请者的审查也非常认真。每一个专业一般都会招收2至4名学生。他们喜欢招收本科生或是研究生,但并不限制专业,但是申请者至少要对心理学有一定了解。该系只授予博士学位,不授予单独的硕士学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专业研究领域心理系开设专业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这些专业中有些老师是跨专业教学的,他们也同样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实验。目前,该系的研究项目有很多,研究主题大概有犯罪心理,神会行为心理,竞争心理,梦,颜色心理,空间关系,学习和记忆。斯坦佛大学心理学系主要为学生提供和人类行为有关的课程。该系有 12 个实验室,主要的有婴幼儿研究中心、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文化和情绪实验室、心理生理学研究室等。斯坦福大学心理学专业申请要求学期:秋季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系:Psychology学位:Doctor of PhilosophyGRE要求:310GPA最低要求:3推荐分数:3.3托福IBT总分最低要求:79雅思要求:6.5GMAT要求:630学历要求Bachelor需要申请材料:成绩单、3封推荐信、PS斯坦福大学心理学专业排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专业——斯坦福大学心理学专业排名第一以上是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选校帝。

非臣之罪

国内首家“计算心理学,校园心理联合实验室”落户潍坊实验中学

为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备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国际化进程,在山东二七一教育集团的引领下,潍坊实验中学特邀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姜斌祥教授以及方亚心慧智能技术团队就校园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实际应用进行了会商研讨,学校执行校长唐培森、集团学生成长研究院院长李刚、学校副校长刘本卿、于吉国、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出席了本次活动。姜斌祥教授指出,未来是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社会,心理健康与高科技结合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比如,运用计算心理学来进行心理筛查及简单矫治,既节省了人力又节省了物力;运用人工智能来代替人工干预,不但保护了来访者的隐私,还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解决了人们的心理问题,提高了筛查的效率。本次研讨活动在心理档案的建立、个体智能筛查、个体心理干预、团体心理管理、心理行为识别预警、校园心理大数据、总体架构、建设应用模式等多方面与专家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姜教授听取了学校运用“沙盘、催眠、心理绘画筛查等技术为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做法后,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决定在学校成立国内首家“计算心理学——校园心理联合实验室”,在最大限度满足师生心理需求的前提下,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引进国内外心理大咖加入到实验室的研发工作中,围绕积极心理学与心理游戏相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与音乐治疗催眠技术相结合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心理社团课程紧扣“十四五”时期“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这一长远目标,借助“校园心理联合实验室”和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关心关爱每一位师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打造成为潍坊实验中学又一个闪亮名片,为国家大数据与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狠狠爱

心理学家在实验室:让两个陌生人回答完这36个问题后,坠入爱河

心理学家在实验室:让两个陌生人回答完这36个问题后,坠入爱河心理学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科学,尤其是在国内,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心理学到底是什么?然而根据国外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活动会影响人的行为,甚至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思维观念。比如关于恋爱这个事情,心理学家就曾经做过实验,他说只需要两个步骤就可以让你爱上任何陌生人,你相信吗?这是在20多年前有心理学叫阿瑟·阿伦,在实验中做的一个实验,他成功的让两个陌生人相爱了。这个过程总共有两部,第1步,那两个陌生人回答36道问题,整个过程最多呢,大概需要90分钟完成之后呢,大家同时闭嘴,然后相互凝视4分钟。这个4分钟被称为生命中最刺激的4分钟。心理学家的理论是,任何人要相爱必须要有两个基础要素:信任和亲密。问卷就是帮助两个陌生人去建立信任的,而凝视可以制造亲密感。这个方法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然而心理学家已经让无数对恋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了爱情。其实回顾我们自身谈恋爱的过程也是这样子的,首先互相敞开聊自己的过去,建立信任,然后互相靠近建立亲密感。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想要互相问问题的话,首先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互相有兴趣,聊得来听得懂,而在心理学这里,他问的问题都是共性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想要去追女孩子的话,可以尝试一下,多回答问题,多问问题。到底是哪些问题呢?第一,给你一个任意的机会,你会选择和谁共进晚餐?第二,你想要成名吗?通过什么方式呢?第三,打电话前你会事先排演吗?为什么?第四,你心中一个完美的日子是怎样的?第五,你上次唱歌是什么时候?对自己还是对某人?第六,如果你可以活到90岁,而且身心都保持在30岁,那这60年你想要怎么度过呢?第七,关于怎么死去,你有没有过神秘的预感?第八,举出你和对面这位的三个共同点。第九,你人生中最感激的是什么?第十,如果可以改变你成长过程,你想要改变什么?第十一,你只有4分钟的时间,但请在这4分钟内尽量详述讲述你的人生故事。第十二,如果你明天醒来的时候,能得到一种新的能力或品质,你想要的是什么?第十三,如果水晶球可以预测你的未来以及一切,你想要知道什么?第十四,你有没有什么是梦寐以求的,但为什么没有做?第十五,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第十六,友谊中你最真实的是什么?第十七你最珍贵的回忆是什么?第十八,你最糟糕的记忆是什么?第十九,如果你知道你只有一年可以活了,你会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第20对于你友谊意味着什么?第21爱与喜欢在你的人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第22轮流分享你认为恋人应该具有的好品质,总共分享5个第二十三你的家庭亲密温暖吗?你觉得你的童年是不是比其他人更幸福一些?第二十四你与母亲的关系怎么样?第二十五用我们做主语造三个句子,比如我们都在这间屋子里第二十六,补全这个句子,“我希望有人可以与我分享……”第二十七,要和对面那位成为好朋友,他最应该知道的事情是什么?请与他或者他分享。第二十八,告诉你对面那位你喜欢他什么必须非常诚实,说一些你可能不会和第1次见面的人说的话。第二十九,分享一件你人生中的囧囧事。第三十,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当着他人的面,还是独自一人。第三十一,告诉对面那位,你已经开始喜欢他身上的一些东西。第三十二,有什么事情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第三十三,如果你今夜就会死去,而且没有机会和任何人说,你最遗憾的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为什么你还没有告诉他们。第三十四,你的家着火了,而且你所有东西都在里面,在救出你的爱人和宠物,以后你还有机会安全救出一样东西,你会救什么为什么?第三十五,你的家庭中谁死去会最让你困扰,为什么?第三十六分享你的一个私人困扰,并向你对面那位请求解决建议,请他或者他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然后再询问他对于这个问题的个人感受。哇,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把人生的整个历程都捋了一遍,有没有感觉这里一场面试都要来的极为详细。

花打朝

你会怎样研究心理学?——谈谈实验法

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探索,人类已取得的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有关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自然学科,这些成就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特点,都是在无数次的实验中获得成功和发展。所以,在对于人类内部世界的研究,也很希望像研究客观世界一样,通过不断的实验来获得成功。在心理学史里有一段著名的语录——“心理学有一段漫长的过去,但却只有短暂的历史”,这个短暂的历史,在心理学史记载中,是以心理学建设第一个实验室为标志的,这种以实验室的建设作为科学的象征,确实给心理学印上了科学的符号,实验室建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按照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对人类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其实对于人心理现象的问题,采取实验的方式一直都饱受争议的,感觉在一定的情景下我们可以对动物进行实验,但对于拿人来做实验,听起来就有点难以接受,再仔细思考和探索发现,很多心理现象用实验法可能不是最恰当的方式,比如研究人的梦境,人的心理体验感受等等,这些心理内容很难重复出现,更不要谈对很多干扰因素进行控制和研究,总之,实验法可以说是一种最为严谨的研究方式,但对于复杂的心理现象来讲,单一的采用实验法,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