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考研弃考最高峰来临,心理学考研人该怎样安然度过?使无休时

20考研弃考最高峰来临,心理学考研人该怎样安然度过?

暑假两个月的高强度学习让许多考研人开始怀疑人生,随着复习的深入和任务的加重,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力不从心,从而放弃考研。据统计,暑假是考研放弃人数最多的一个时期,预估达到40%...面对如此高的考研弃考比率,相信2020心理学考研人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考生们放弃了考研,下面就跟着优加考研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起床困难症"很多考生,尤其在放暑假期间,经常睡到上午十一、二点起床,凌晨两、三点入睡,这样做主要的弊端在于,不能够保证充足的复习时间,无法形成一种严格的自律状态,所以可能会带来复习态度的不认真不端正,如果去上一些线下辅导班可能会耽误课程。但是有些同学会给自己规定,譬如早上五、六点钟起床然后开始复习等等这样比较严苛的计划,在我看来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如果同学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作息方式,那按照这种时间表来复习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学习效率比学习时间更重要,有研究表明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是在下午,对于城市里更多的年轻人来说,进入晚上甚至没有人打扰的深夜,才是大脑最活跃的阶段,亲身经历一位学姐学习时间在下午和晚上,最后考取的北大的研究生,因此这类同学完全不必要非得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解决方法:①首先在暑假,同学最好能够保持每天6~8小时的学习时间,这段时间之内的学习必须是全神贯注,无任何的打扰因素;②每天、每周的学习进行收获和问题的总结,对下一周的学习有所安排;二、“拖延症”暑假来临,20心理学考研人信誓旦旦地给自己列上一长串的目标,但是每天在付出行动之前,总是被自己爱拖延的心理所打败。“拖延症”的外在表现有哪些?1、总认为暑假很长,还有时间复习暑假有将近两个月的假期,很多20考研人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心理,认为暑假用于考研复习的时间很长,稍微休息一下也是可以的。其实这是对自己的复习规划安排得不够明确,而且对自己的复习效率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估。的确,暑假的时间很长,但是如果不好好珍惜时间,即使再充足的时间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流逝了,留下的只会是当初没有好好复习的遗憾。2、总是很被动,常怀有侥幸心理考研的路是寂寞的,没有人会强制你必须每天要做什么,对于一些缺乏主动性的同学来说,这是很不利的。正因为没有人监督,如果总是找借口拖延,怀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去备考,往往只沉溺于自己的些许“小进步”,看不到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已经领先你一大步了。所以,考研人还是应该主动一些,万不可心存侥幸心理。3、缺乏上进心或吃苦耐劳的毅力有一部分考研人选择考研是抱着一种试试的态度,没有对未来目标的强烈渴望,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也是随便学学的心态。他们想考上研究生,却又不想太辛苦,没有实实在在的付出,怎么会有收获呢?解决方法:第一招:给自己定时有很多之所以有拖延症,就是因为时间太多了,从而助长了他们的惰性,把应该完成的工作拖一天、两天、甚至一个星期。有每日待做时间的清单,你可以每天设定一个闹钟,让自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工作。事实上,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一个较低的起点,例如我一天想要看30页书,第一天可以先看15页,第二天看20页,如此递增。第二招:合理制定计划相信不少有拖延症的人都是因为复习规划不合理,或者没有规划,无从下手。而制定计划要从认识自己开始,复习计划要科学,适当高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这样一方面能够激励自己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就算是没能完成任务,也会超出原本的计划。当完成了一天的复习内容之后,看着被自己依依划掉的计划,内心会是满满的成就感。第三招:时间颗粒度细小一些不要用小时为单位,如果按照小时为单位,那么每天只有24个,可以使用的时间单位。很多人总会等到一个整点,才开始进行某项工作或者学习。其实,15分钟,对于考研er来说,可以看一篇阅读。可以写一篇小作文。没必要专门固定一个时间,其实随时都可以开始。而且时间颗粒度小,我们的内心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第四招:隔绝诱惑很多同学坐在自习室,但是注意力不集中。看手机、吃零食、打水、上厕所,这些杂事反反复复,其实一天下来,基本没有复习多少页书。这样的做法也是非常影响复习效果的,最佳的方式是给自己的复习时间圈定一个范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请把你的手机、电脑等娱乐设备统统隔离,让自己除了看书没别的是可做的那种隔离~第五招:相互监督,严格执行找个研友吧,志同道合的那种。自制力差又没人监督,那“拖延”起来真的太容易了。和研友的相互监督会让你感觉不是你一个人那么辛苦,有个人和你并肩同行,那样做事情也比较有动力~三、学习状态不佳整个考研备考期间,我们难免会遭遇情绪的低谷,1个月总有那么30天不想学习……如果自己的状态不够好,可以选择一些小活动给自己放松一下,不用把自己压在板凳上一定学,这样不仅学习没效果,而且越学越自卑……解决方法:短时间的活动:可以出去散散步,听听歌,找个地方小憩一下……长一点时间的活动:和朋友出去吃个大餐、看个电影、逛次街……再长一点:来个10天的旅游?如果遇到了生病或特殊情况,就一定要注意休息,谁还不是个宝宝咋地!躺在床上也可以背背单词,看看视频,回顾下所学知识点,想想复习规划等等。学习并不只有「趴在桌子上刷题」这一种!四、一看书就犯困到了夏天,止不住的困意来袭,一看书就想睡觉,甚至一整天都昏昏沉沉的,图书馆都快成了睡觉的地方了。好想学习啊,可是我好困!看书犯困对于考研人来说,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20考研人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划安排,暑假每天要持续性学习十个小时以上,对于很多考研人来说的确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要保持一种高效率的学习状态,注意休息也很重要。解决方法:第一招:喝咖啡在你感觉提不起劲,非常想睡觉的时间,喝点咖啡,醒醒脑,祛除自己的睡意。第二招:转移注意力,提高自己的兴奋度考研人在自己看书犯困的时候,不妨暂时转移一下注意力,看看什么有趣的事物,让自己一下子能够打起精神来,整个人也兴奋起来,自然就不想睡觉了。第三招:冷水洗脸遇到自己犯困的时候,还可以用冷水进行洗脸,通过冷的刺激,让自己的大脑清醒,不在是处于混沌的状态。第四招:站起来运动一下考研人长时间地坐着,很容易犯困。在自己犯困的时候,不妨站起来简单地运动一下,做几个简单的体操运动,顿时你的睡意就会慢慢散去。五、复习计划总完不成很多考研人在开始复习时给自己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复习计划,但是执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常常完成不了自己的每天的复习目标。解决方法:1.考研复习计划要量力而行,不要太贪心(不要以此为借口给自己减少学习量);2.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减少学习中断、生病、聚餐等事频率!宁静方致远;3.坚持每一小步,才能成就考研之一大步!六、复习产生倦怠感,不想看书2020心理学考研人在复习一段时间后,慢慢会产生一种倦怠感,没有理由的情绪低落,不想看书。很多考研人都会有这样的情绪产生。考研的备考期是漫长的,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感,没有人知道你此刻的努力,会不会带你走上成功,而且也没有人告诉你这样复习到底有没有用。解决办法:第一招:寻找研友,保持适度的交际考研期间,信心极其重要,有一个研友在身边,相互鼓励、督促、交流,有什么困难都是共同面对一起解决,无疑可以稳固信心。拥有一个好研友,除了心理依托,更主要的方面就是能量场的互动作用。所谓“能量场”,也可以理解为气场,这是一种综合的素质,包括信息的共享、学习心得的修补和完善以及在面对抉择时所应有的态度。第二招:保持良好的作息,适当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身体状态会影响心理状态,健康的身体,人更容易保持积极的心态。在你不想看书,对考研产生倦怠感的时候,不妨出去走走,散散步、吃吃美食、做做运动、煲煲电话粥、买买新衣服……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一下。第三招:强化自己考研的动机考研备考时不想看书,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考研的动机不够,不过即使再强的动机也无法维持长达几个月的高度紧张状态,忘记闻鸡起舞还有悬梁刺股的刻苦,适当的休息能让你更好的学习,尤其当你感到几度烦躁时,相信我,花一整天时间去放肆的玩耍,会让你后面心更容易平静。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考上研究生的人只占准备考研者的10%,报名人数的30%左右,最后走上考场的40%,坚持考完每一门者的50%。也就是说,当你每跨过一个心理学考研路上的坎,你就又打败了一批竞争对手,当你坚持到最后,真正步入考场时,你的竞争对手也只剩了不到一半,离胜利的距离也近了许多。但要记住,真正坚持到最后的同学也都是真正有毅力有决心的对手,不可小觑。因此,放下那些无谓的胡思乱想,静下心来,从现在开始,下定决心,努力复习吧!

马里布

放弃目前稳定的工作,准备报考心理学研究生值得吗?

杨老师:您好!很抱歉,我总是在遇到困难时想到您,遇到困难去拜佛,让我感到非常惭愧。首先,讲讲我的概况。年初,经过40天的找工作,我顺利进入**园区一家外企,做部门助理的工作,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尚可。让我不安的是,办公文员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没有核心竞争力,所以,我并不想长久做这份工作。让我压抑郁闷的是,作为职场新人的我,面对领导的质问,同事的怀疑和推卸责任,让我心力交瘁,尤其在应付各种各样的人以及处理突发情况方面,我还很不成熟,很被动。这也导致我经常想离职。我现在想要:放弃目前稳定的工作准备报考**大心理学研究生。这周一,我刚刚拿到**大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我现在的顾虑有以下几点:1、大专读的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本科读的是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想要报考心理学专业,一切都只是凭自己感觉去决定,前后似乎没有一定的联接,这是不是很不理性。作为成年人,我害怕现在做的决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让我后悔万分,甚至影响我的一生,所以现在不太敢冒然做决定。2、我之所以选择心理学研究生,是因为我觉得在未来,这是个热门行业,并且是个高薪行业。我给自己规划的道路是:研究生毕业后,争取留校或者进中小学做心理辅导老师,或者进心理咨询室工作。我觉得一个社会个体,无论出现何种问题,均可追溯到“心”,因此,只要能更正心理偏差,才可能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我希望能医治社会人的心病,或者具体到我未来的小家,我希望能让我的亲人保持健康和谐的心态,度过他们的一生。当然,也有很现实的一点,心理咨询师是个高薪行业,我希望借此获得金钱,社会地位,提高我的生活水平,还有个人价值。我想问一下,老师,您作为一名教师,义务开博客,给网友做心理辅导,您是怎么想的呢?或者说,我考心理学研究生的动机是不是很不好?3、放弃工作,报考研究生,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包括准备的这一年,三年的读研时间,四年的时间,我可能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且自费研究生要花费不少钱,四年后,我可能面临着青春消逝、工作不确定等种种尴尬的局面。这也是我犹豫和矛盾的重要原因。总之,我现在面临着诸多困惑,让我进退两难,老师,您作为过来人,自己经历了很多,也了解了别人的很多经历,能否给我点长辈和前辈的指导和建议?因为,我现在已经不敢冲动了,再不敢随性而为了。这位朋友:您好!有一句话叫做:一个人的一切都来源于他自己的心里所想。比如,如果我想当老师没权没势、工资低,没有发展前途,那么我就觉得老师这个职业毫无意义可言,自然我在行为上也就表现的无精打采消极怠惰;如果我觉得当老师可以用知识和行为来塑造学生的灵魂,而且和孩子在一起可以充满青春活力,那么我就觉得老师这个职业非常有意义,自然我在行为上就会表现出充满阳光、愉悦和快乐。就拿你做部门助理当办公文员来说,每天要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和各式各样的材料,如果我们所想的是从各式各样的人身上学习为人处事的经验,从各式各样的材料中了解公司的实际营运和操作方式和方法,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所做的这个工作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的东西,借鉴和积累更多的知识与经验,这样经过三五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自我拓展,以及和领导与员工的接触,你自然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有人建议“办公室文员要想在公司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认真做好份内工作;二、处理好同上级及员工的关系;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能及谈判能力;四、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了解透彻;五、能及时并很好的处理平时的突发事件”。如果你真正做好了这五点,那么你的将来的发展前景就会很美好。关于你想要“报考**大心理学研究生”,这个想法很好,不过我建议的是你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之下,先利用业余时间来了解这个专业,同时学习相关方面的的东西,如果发现自己真的喜欢这门学科,同时也有实力和能力拿下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然后再做决定是否需要辞职;如果是模棱两可,那么我建议你去考在职心理学研究生,这样你完全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好这门课程。这样一来无论对你的生活和学业都是非常有利的。你说“心理咨询师是个高薪行业,我希望借此获得金钱,社会地位,提高我的生活水平,还有个人价值”,在这里我需要给你泼一点冷水,要想做心理咨询师挣大钱,除了你所说的研究生毕业之外,最关键的是经验的积累,这个积累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当你的经验积累很丰富了,知名度也提高了,那么你所希望的也就有了。其实我从开始学心理学到目前二十三年的现实和网上心理疏导,我之所以是义务的,我需要的就是扩大见识和积累经验,让自己和周围的人“保持健康和谐的心态”,同时也让自己的生命质量更高一点,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去挣什么大钱。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您好!感谢您这么快就回复我。您说的很有道理,让我矛盾焦灼的心理变得平静和冷静下来。我会认真反思您的建议,不会如此冲动了。谢谢您,祝您愉快!您好!这是第3次来请教您了,多次打扰,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首先,讲讲我的近况。去年8月底,我辞职,留在**考研了。现在已收到**师大应用心理硕士的拟录取通知了(真是抱歉,我并不是个听话的人,虽然您当时建议我考在职研究生)。我发邮件给您,是因为心里依旧有很多的困惑,让我内心挣扎不已,折磨我的胃:1、对家人的不信任让我很痛苦和窒息。原本考上研究生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我却竭力保持低调,封锁我考研的信息。我怕他们得意忘形,我担心他们到处炫耀吹嘘我已有的成绩。我生怕他们的虚荣和炫耀,让我陷于被动,让我接受过高的评价和关注。而他们的行为恰恰与我淡泊名利,追求自由,不愿意被人关注的心理是截然相反的。我深恶痛绝他们的吹嘘(我出生于苏北农村,我们家族在当地是个小家族,传统思维讲,被人欺负的弱小家族。祖辈们特别渴望,下一辈通过考学,光宗耀祖,扬眉吐气。每每想到肩负着这么荒唐的责任和期盼,心理又气又恨,脑子快要爆炸了。总而言之,我非常讨厌被期望)。2、自己现在嫉妒成性了。20**年因为自己放弃了高考,休学一个月在家。此后,接连的两次高考,都由于自己没有信心,成绩平平。最终,我读了一所大专院校。从此,我觉得与读本科的那些女同学,有了一条鸿沟。我渐渐觉得,低他们一等。我开始嫉妒他们的本科学历,嫉妒他们的气质,嫉妒他们顺利的人生状态。拒绝跟他们联系。一想到他们走的那么顺利,我就发疯地嫉妒,生气,愤怒。我想要忘记曾经的同学,但是,我忘不掉。这样的心理失衡,导致我胃痛难忍。因为拒绝与他们联系,自己身边的朋友也相对较少,生活孤单。因为不想跟他们有任何的接触,我高中毕业后,一直处在逃避他们的状态。不想跟他们读同一所大学,不想跟他们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更不想在老家看到他们。我一直在逃啊逃,我讨厌见到他们,我讨厌了解到他们的任何一点信息。我知道这样病态的嫉妒,对自己身心无益,也使我经常处于被动,极大地限制了我的发展和社交。老师,我该如何克服我的嫉妒呢?我该如何心平气和地面对过去的同学并且心甘情愿接受他们发展的比我好的事实呢?3、讨厌自己的家庭,讨厌自己受到的极端的教育,讨厌老家那些荒谬可笑的人。我的家庭氛围不是很好,父母亲脾气都很倔强。母亲经常一发不可收拾地臭骂父亲的无能,父亲年轻时也很暴躁,经常对母亲毒打一顿(我小时候也经常挨他的打和恐吓)。这种家庭战争,从我和弟弟记事起,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以后。长期直面家庭暴力,使我的性格变得冷漠,怪癖,不合群、极度自卑,固执。打小呢,我是个不被喜欢的人。在我上初中以前,我的成绩平平,长相平平,脾气不好。我没少受到家人和身边亲人邻居的冷遇。他们经常讽刺我,打击我,嘲笑我。自己的亲身父亲曾恐吓我:你这个倔小丫,以后跟你妈一样,都是被男人打得命。小时候他们闹离婚,他们当着我的面,要留住弟弟,并且互相争执:“要带把那个倔小丫带走。”“那个倔小丫,我不要”这种赤裸裸的冷漠和拒绝,二十年过去了,我的记忆一点都没有减退。每每想到这些,我都泪流满面,我的心,就像被刀刮过一样,扯得一片一片,生疼生疼。有种想死的绝望,对他们,充满了近乎仇恨的绝望。上初中后,我的成绩突然变好了。他们感觉我替他们挣面子了,对我特别好,甚至远超过对弟弟的疼爱。即便受到这种礼遇,我的心里也没有稍稍平复。现在父母把我视为掌上明珠,什么都依着我。我能感觉他们对我的宠爱。可是,心里的伤痛却从未淡忘,在早年遭遇的冷漠、恐吓到上中学得到的百般宠爱,我内心一直处于矛盾状态。我知道我不该恨他们,可是我的怨恨近乎本能。我不相信这样的亲情,我也看不起这样的父母亲人。他们激发我学习的动力是:你长得是班级最丑的,家里也是班里最穷的,所以成绩要是最好的(我现在想到这样的话,我都想抽他们,什么混账逻辑);因为是小家族,为了曾祖母的宅基地,爷爷和他的亲弟弟掰了,打得头破血流,亲情也没了。于是,家族的仇恨和耻辱就有了,我只有奋发读书,为祖宗争光,才能不受人欺负,我那些家人才不会被人欺负(他们一直觉得我考上研究生后,就一步登天了,他们也可以扬眉吐气了。其实,我们都知道现今的研究生价值已经没有多少了。我的价值观跟他们的价值观差别悬殊,也让我格外窒息,不想跟他们分享我的思想)。现在想到自己接受的这些荒谬的教育,真是愚蠢又可笑。因为小时候受到亲人邻居的冷嘲热讽(他们称之为玩笑),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我对老家那里的环境、那里的人,心里心存怨恨。对他们也一直想逃避,一点都不想回那个魔窟了,简直让人绝望窒息。4、我现在变得很自我和虚伪。因为一直留在**租的地方复习考研。基本没跟外界接触。除了偶尔空虚之外,倒也相安无事。可是,我经常会主观猜想:如果我的家人,让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说了我不想听的话,我会不会情绪失控到咆哮?我因为怕意见不和被反驳,所以很少讲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对于外界,基本是一种隐瞒或者欺瞒的状态。我自己也觉得,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非常不好。可是,我好像习惯撒谎了(我害怕被反驳,害怕别人知道我拥有的东西从而抢走)。我这样的性格,已经严重阻碍了我的学业、工作和婚恋的正常发展。我经常心里会想不通,会很困惑,感到人生无望。所以,去年8月底,破釜沉舟选择考研。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也认真阅读了一些心理学书籍,今年秋天即将开始读心理学的研究生,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对我的性格,我内心的那些根深蒂固的想法有较大改变。我依旧迷茫,依旧困惑,依旧愤怒到胃痛,依旧嫉妒,依旧不信任,依旧在逃避。所以,我给您写了这封邮件。恳请老师以您丰富的人生阅历,多年的心理疏导经验,为我指点迷津,走出心里困惑,卸掉精神枷锁。我感觉自己这样,是很危险的。我想要改变自己,让自己活的开心一些,过普通人的生活,我想要更加适应社会,能够与人和睦相处。谢谢老师抽出时间看我的邮件,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杨永龙:关于你所提的第一个问题,首先你要明白,活人为自己,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既然活人是为自己的,也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要从这个目标出发。你说“考上研究生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这一点都不假,的确让谁听到都会觉得让人兴奋和快乐,你把这件事情与我分享,我也为你高兴和快乐。但是你“却竭力保持低调,封锁……”,这等于你把为自己活人的目的交给了别人,正因为你把活人的目的交给了别人,所以你让自己遭受着折磨。在这里你要明白的是,与别人分享快乐并不是为了别人如何,恰恰是通过分享让自己更快乐。至于别人炫耀,那么是他们的事儿,与我们为自己活人活的幸福和快乐并无多大关系,所以根本无需去考了自己掌控不了的事儿。枫韵:有点绕杨永龙:就是因为你的这个问题有点绕,所以我用写信的方式难以解决,所以才和你面聊枫韵:恩,老师,你真是个有心人,诚心诚意想帮助别人,我想问,做这件公益性的事情,占用了你很多的时间,分散了你很多的精力,你不会厌烦吗杨永龙:你说“自己现在嫉妒成性了”,前面我说了“活人为自己,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这就是说你见不见同学、与同学交往与否,这与别人毫无关系,有关系的只有你自己。再说了,每个人的灵魂都是独特的,独特的灵魂所走的都是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既然走的是独特之路,所以你走进了研究生的殿堂,这是不是应该是非常令人愉悦和快乐的事儿呢枫韵:可是,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啊杨永龙:目前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我的老乡李灿,就是甘肃一个很不起眼的大专毕业的啊枫韵:哦,其实,关于继续读研的问题,我身边的同学也各执己见。一来 女生的年龄到了婚恋,好多人担心研究生毕业,结婚的问题;二来,我读的是专业硕士,自费 ,这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三来 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也让我感到迷茫,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是不明确,身边的朋友同学认为 我读研时逃避工作压力 婚恋等现实问题的杨永龙:活人为自己,所以自己独特的灵魂要自己主宰,再说了心理研究生将来还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就像北师大毕业的马健,现在他的工作室他咨询的费用是每小时枫韵:这人我前几天刚了解到,我昨晚还去他的博客看了看杨永龙:是啊,这才不到十年的功夫,他已经发展成这样了,那你说你的前途是不是大大的呢。再说了,你的经历是你最大的一笔财富,这笔财富对于学心理的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枫韵:老师 是这样吗,你认同我学心理学吗杨永龙:是啊,我的经历比你坎坷多了,这个坎坷的经历成为了我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财富枫韵:老师,也是因为曾经受过创伤,为了别人不再受伤或减少心理折磨,才这么做的吗杨永龙:人生活在世界之上经常会遇到沟沟坎坎、磕磕碰碰,以及障碍、挫折乃至打击,其实这在人生中是常态。心理社会学家指出:人生无常,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时候磨难可能是好事,可以增长人自我超越的能力,也就是增长智慧。枫韵:恩 杨永龙:因为我的定位是活人为自己,只有把自己的人活好了,那么才能把幸福、愉悦和快乐辐射给他人,我义务做心理疏导首先不是从别人出发的,是在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增长自己的见识和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才辐射出了义务做心理疏导枫韵:恩,老师,能先听我说吗杨永龙:好的,你说枫韵:虽说磨难可能是好事,但是我发现,我这些年走的很辛苦 很平淡和孤单啊,只是因为自己好强,所以一直集中精力在学习,可能在学业上我走的比大专的同学 远了很多,但是,在社交等与人交往的很多方面,我简直是白痴,都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我也知道,有得必有失,但是,我自认为得到的都不是很重要,倒是纠结于我失去的那些,难道我很不知足吗,我觉得我的社会适应能力很差劲杨永龙:你知道什么是知足吗枫韵:真不知道 我觉得我对自己要求很多,欲望很多 惭愧杨永龙:所谓的知足,尽力知道整个人生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努力实践理智的指示,不受情绪、欲望摆布;不去追求或欲求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经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尽最大努力做精做好。这就是知足。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对过去的事情把握,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拿过去的事来困扰我们;未来的事情还在未来,我们也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对未来的事情加以控制,所以对未来的事情我们不去过于期望;我们能把握的其实就只有此时此刻,做自己此时此刻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此时此刻该做的事情做好。这也是知足枫韵:认真反思中,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我还是会想起过去的事情自责,怨恨;我总是认为,今天的暗淡,今天的不顺都是过去的经历造成的,我总是会后悔自己做过的那些事情杨永龙:生命就是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而走向成熟的过程。如果没有怒哀乐悲恐惊的体验和经历,那么我们就永远体会不到真正的幸福、愉悦和快乐枫韵:这叫退一步海阔天空了。老师,我如何克服我的自卑呢 我如何克服我的嫉妒呢,我如何处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呢,我喜欢独处,但是也害怕孤单冷清。我想要与人交往,却害怕太嘈杂喧闹,我总担心,与人相处交往,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不能完整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是不是太自我了?杨永龙:呵呵,这是需要取舍的。就像我,每天在干自己喜欢的事儿,自然跟别人的那些交往也就少之又少枫韵:是啊杨永龙:只要我们所做的事而是让自己快乐和开心的,那么就坚持去做好了枫韵:老师,你会对生活现状不满吗,现在的80后,大家都刚刚毕业工作没多久,情感,工作,学业都不完整,大家都在苦苦地却也迷茫的奋斗着,大家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大,偶有抱怨时代不好的,对于不太乐观的我来说,就更加感觉迷茫,感到未来无望了杨永龙:我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很满足枫韵:羡慕你杨永龙:我住着四十多平的房子,开着二十多年前买的“飞鸽”牌车子,月收入3000元,每天上完课之后干着自己喜欢的事儿,所以我很满足枫韵:天啊,40多平是两个人还是一家子都住啊杨永龙:三个人,有时候我父母还会来住哦枫韵:好吧 我服了你了。作为高级教师,你对物质的要求真的不高,佩服你杨永龙:呵呵,活人的基本需要就那么一点儿,追求那么多会让人不得安宁的枫韵:是这样的,这边经济较为发达,大家的欲望普遍很多,所以内心很躁动不安,人活得很累杨永龙:一口饭、一套衣、一张床、一间房、一缕空气而已枫韵:有点像古代人的思想杨永龙:人生其实真的很简单——简简单单的生活,简简单单的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去想我们所不能把握和控制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会生活的很轻松、很快乐。当然这也是现实哦,养四个老人一个孩子,追求那么多不是给自己自找麻烦么枫韵:你的家人也跟你一样,清心寡欲吗杨永龙:呵呵,我妻子也很满足枫韵:谢谢,回答很精准 哈哈杨永龙:因为我们两口子很和谐、和睦,所以我每天把晚上七点钟以后的时间留下与妻子在一起,我在家里是从来不办公的,我对家的定位是心灵栖息的地方枫韵:好了 以后再向你请教夫妻相处之道,时间不早了,我现在有很多事情要做,下午还得去超市上班,就不打扰你的时间了杨永龙:好的,我想剩下的问题你会自己发现和调节的,祝你开心快乐枫韵:你的很多话,值得我去认真思考和咀嚼,我会好好反省自己的,希望以后能和你有更多交流的机会。祝诸事愉快、顺心!杨永龙:呵呵,只要你在我在线的时间,就可以来交流。

口辩

考研路上最容易选择放弃的几个时间点

许多准备考研的人都会问那些学长、学姐考研需要什么?学长、学姐的答案千奇百怪,但都不会离开毅力、坚持、不要放弃这样的词藻。所以,考研需要智商,但最需要的是毅力。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多数人都是从大三下学期的三、四月份开始的,到十二月二十多号考研的那一天,要经历大概7、8个月的漫长煎熬。每年都会出现一个现象,三、四月份班里面准备考研的人有50%,甚至更多,到了七月初还剩40%,暑假回来只剩30%,经过网上报名后只剩25%,最后进入考场,把每门试都考完的也就只剩20%,也许更少。如果你真的决定考研,而你又不是一个自律的人,报班是一个选择的途径,或者你能找到一个足以让你激发自律的研友。下面小编给大家几个考研期间容易坚持不下去的时间点和理由。a.寻找考研专业的时候这个时间点往往出现在寒假或者三、四月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会选择本专业,不过还是有不少的人选择跨专业,尤其是法律硕士(非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首先来说,想考本专业而放弃的原因,不少专业要考高数,无论是高数一、二还是三,对于在大学期间高数没学好的同学来说,这是一大阻碍。但其实大家不用担心,你身边的人跟你水平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你。其次就是英语的要求,四、六级还没过那,对于考研英语是不是没什么希望。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没过四、六级,但考研英语一能拿60多的或者英语二能拿70多的大有人在。b.身边出现考研放弃的人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这批人不仅是自己放弃考研,还会传播负能量,怂恿身边的人放弃。所以,大家在找研友的时候,一定不能找那些丧气或者是缺乏毅力的人,很有可能你就会成为那个被带偏的人。c.暑假期间暑假期间是一个极度考验自律能力的时候,报考研班也只是降低放弃考研的风险,也不能完全杜绝这一危险的出现。暑假期间,有的人选择留校,有的人选择回家复习。对于回家复习的人来说,放弃考研的风险指数最高,天天在家吃好喝好,吹着空调,吃着西瓜,考研的想法日渐消沉;对于留校复习考研的同学来说,这个风险指数就低不少,周围有不少志同道合的人,每天准时起床,按部就班地在图书馆或自习教室复习着,但班里其他同学都在享受着大学生涯最后一个美好的暑假时,往往让不少人萌生出怀疑自己万一考不上,岂不是很亏的想法。d.九、十月份网上报名的时候这个时间点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学习状态能否考上理想的院校,是否要考更好的院校,或者是否要往分数低的院校去,甚至怀疑自己现在能不能考上研。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会拖慢学生考研复习的节奏,甚至直接使学生放弃。e.现场或网上确认到考研考试期间这段时间使大家放弃考研的最大阻碍就是考研的学生开始自我怀疑,历年真题做下来,不要说拿出漂亮的分数,有可能连国家线都过不了;又或者是发现自己的专业课根本背不完,加上政治的主观题更是雪上加霜。焦虑的心态开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愈演愈烈,最后直接撕书走人。f.硕士研究生考试的第一天参加过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人,都有一个体会,考场里第一天有几个人从第一场就一直没来考试,第二天没来的人又多了一些,原因就是他们放弃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硕士研究生考试通常考两天,也有考一天的,甚至三天的。第一天就是政治和英语,有的同学因为觉得自己政治没考好,或者英语没考好,第二天的专业课就直接放弃了。其实,如果你都考了第一天了,为何不把第二天的专业课考完,运气这种事情谁都说不准,有书读总比没书读好,更何况之前的付出难道连给它画上一个句号的勇气都没有吗?

钓鱼去

最可怕的是在快考研时想放弃!

最近收到一个读者的微博私信,大段大段地讲述自己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同在图书馆复习的男孩。长长的留言,少女心事的粉红泡泡从字里行间扑面而来,像看了半篇言情小说,或者听了一首清新的情歌——给他传了纸条,也加了他的室友;和他云淡风轻地聊过,也反复翻看他的每一条朋友圈;他说他心里住了一个不可能的女孩,于是就在心里暗自揣度“我会不会代替那个她”;整个暑假都留在学校里复习冲刺,关心的早就不是别人复习到第几轮了,而是他的座位换到哪里去了;变得烦躁不安,变得情绪化,变得不知所措,也变得患得患失。是真的想要变成考得好的学霸,也是真的想变成他怀里那个被拥抱着的人。有时候搞不清楚题目怎么写了,却确认自己好喜欢他,对答案时画上很多叉叉,于是深深自责,为什么要因为一个人把自己搞得那么情绪化?于是考研变得好难,暗恋也变得好难。难上加难的时候,整个人就要崩溃了,想要放弃了。我把这个几乎声泪俱下的爱情故事看到最后,很想给女孩划个重点:咳咳,现在最重要的事情难道重点不是“马上要考研了,还有两个多月了”吗?知道劝是没有用的,还是忍不住语重心长:“最止损的做法是,先把研考好,我不能保证你如何做可以获得爱情,但我不喜欢你在考研上因为准备不足差一点儿而遗憾。先把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捋顺了,搞明白了,尽力了,无论爱情结果如何,都有承担的能力。有的事情,是两个人共同决定的,有的事情,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决定。”最近是不是锦鲤太多,把好运气和好心态都分走了?我频繁地被很多在准备考研的朋友叫出来,说让我给她们“心理辅导”。朋友说自己在冲刺阶段,感觉自己背什么忘什么,真题做完对答案的时候特别紧张,要是对了就很开心,一旦错得超乎预期,哪怕多出那么一点点,还是有一种崩溃的感觉...这时候竟然关心起经济政策,就业压力,每天都在看相关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看什么都觉得是在针对自己——如果考不上,那就完蛋了。她平常明明是个喜欢看明星八卦,追剧看热搜的乐天派女孩,谁知道这时候愁得觉都睡不好,整个人就像走在一座摇摇晃晃的吊桥上。往前走,好难,往后退,不甘心,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怕自己一不留神就掉了下去。心理学里有个理论叫“吊桥效应”: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一个异性,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紧张的时候,把所有精力集中在一块地方时,最容易产生错觉。考研对这些人来说,也像一座吊桥,他们走在上面颤颤巍巍,如果这个时候恰巧碰到的任何小事情,都会使得那些被题海洗刷过的敏感毛孔感到不适,并且做出激烈地排异反应,并且急于抓住任何救命稻草。曾经我也是一个遇到问题需要花大段大段时间去倾诉和抒发情绪的人,并美名其曰“调整心态”、“调整情绪”。后来发现,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什么“让自己放松下来”,偏偏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一鼓作气,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会儿,冲到终点再哭。”一个人走一条长长的夜路,如果害怕,应该加快脚步跑有阳光的终点,而不是留恋在一盏灯的周围,因为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熄灭。但你知道的,如果你跑快一点,就可以跑出现有的困境。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周围有一群考上或没考上研究生的朋友的社会人,我真的觉得,那些困难和困惑,关于爱情、就业、未来选择、发展方向的,都先收起来吧,相比为大后天的天气担忧,能不能先搞清楚今天是晴是雨呢?不要太自以为是啦。若你此刻正站在那颤颤巍巍的吊桥上,感到心慌慌,那就别东张西望,听我的,你就往前看,看着一个点就好,找到一个终点,然后慢慢靠近它。尘埃落定之时,无论成败,你都有大把的时间去矫情和情绪发泄。准备考研是这样,准备高考是这样,人生中任何一段艰难的时光其实都该这样度过:先解决困难,先达成目标,后解决情绪,后自我怜惜。就像我的朋友林小四说的——“总说自己迷茫啊徘徊啊心思不定要多想想啊,其实一直在回避一个事实:能力不足的人,是没有选项的。”“希望正在准备考研的你,再坚持一下。”作者:维安记,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宫子

存在侥幸心理的人,还是放弃考研吧

众所周知,考研是艰苦而漫长的。但是,依然有一些小伙伴们会提出质疑。某某没怎么复习就考上了……,某某陪男朋友考研,男朋友没考上她考上了等等。这些消息我不清楚到底确信与否,也不必去求证。人总喜欢舒服,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面对考研也是,看到这些例子就开始想着不劳而获的事情。就算以上的例子是事实,那它也算是个例。或许这个个例出现的概率如同买彩票中奖,你愿意堵上你一年的时间吗?连续几年考研初试报考人数持续增长,而录取人数始终还是那小100来万不到,尤其是考名校,那么高的淘汰率你的胜算又有几成。考研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就拿英语来说,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备考,考50分到60分也算正常,那么非专业的你不备考能考多少。如果你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那么恭喜你,你只要过了47分就够了,但每年依然有很多人低于这个分数,从而失利。没做过真题千万不敢对考研英语麻木大意,过了四六级固然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考研英语出题的模式、题型以及阅读材料均和四六级有较大差异,因此,过了六级也不可轻视考研英语。特别是文学类专业,例如新闻传播专业等,英语单科国家线是55分左右,而2020年考研的英语均分就在55分左右。除了英语,政治也是考研拉分较大的科目。一般政治考75分以上算是较高的分数,但平均75分往上的人数比例不是很高。大多数同学政治集中在55-70之间,政治想低于50都难,但是想考70分以上却很困难。对于政治科目来说,复习方法尤其重要,抓不住重点花费再多的时间也是徒劳无益。其实政治是回报率最高的一门学科,投入和收获必成正比,只要按照正确的方式去复习,政治60+的成绩也是很轻松的。另外,专业课方面复习也不可轻视。也许有的同学的专业底子很好,但考研毕竟是应试考试,学的好不一定考得好。考试技巧的答题技巧也很关键。千万不可自我感觉专业良好而忽视专业课复习的。除非,你认识考研出题的老师!(考试作弊已入刑法,我想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专业课真题很重要,前期要广泛地搜集目标院校该专业的真题,最好找到已经上研的学长学姐帮你指点指点。专业课还要看报考院校压不压分,有些学校故意压低一志愿,专业课给分会超级低。从而争取名校落榜的调剂生,因此大家在报考前可以广泛搜集报考院校的历年录取情况,如果录取的大多不是一志愿进来的,那么你就得注意了!好了,今天的内容到此结束。言语或许有些犀利,但字字都是真理!今年疫情影响,很多人都没开始复习,其实小编也是在为各位小伙伴们担心。没有开始复习的抓紧时间准备,已经开始的请坚持下去。

聚偻之中

2020考研最后30天,心态崩了想放弃怎么办?

离考研的时间越来越近,大家的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倒计时的100天时候,就有同学私信问酋长:“还剩100天,我还没怎么认真看,我还能不能复习完啊?感觉考不上了,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啊!”而现在距离考研只剩下一个月不到,又来了一大波私信,原因各有不同,但是结果都很统一,就是心态崩了,学不下去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心态问题,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帮助。一、你为什么崩溃?要想解决心态崩的问题,请先问一下自己,自己为什么而崩溃。酋长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请大家对号入座:(1)不合理的对比考研备考的冲刺时间,与保研/找工作的时间正好重合,好多同学看见身边人,拿到了不错的offer、保到了很好的院校时,自然就会很羡慕。羡慕不是坏事,但是这种羡慕正好碰到自己在苦逼备考时,就比较惨了。其他同学意气风发,相对比之下,自己还得努力复习,并且还不知道未来结果几何,心态稍差的同学崩溃也不意外了。当然,还有一些同学的崩溃点来源于,与同时复习考研同学的成绩对比。看到别人一天刷3套真题,模拟成绩还高到爆炸。对比之下,自己每次做题都是一片红叉叉,再加上每天长时间的劳累学习,崩溃那是常有的事情。(2)与目标的差距考研是一次冲击名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目标远大也不是坏事,但是如果定立的目标与自己的现实水平差距过大,容易产生极大的落差感。这种落差感在每次想到自己距离目标的差距时,会变得尤为剧烈,最终演变成为“我不配”的脑内循环,大大影响学习效率,从而造成心理防线的全面崩塌。(3)看不到的进步人都是利益动物,在付出以后,就会期许得到相应的回报,谈恋爱是这样,考研学习也是这样。早晨天没亮就爬起来学习,一直学到晚上将近熄灯,没有娱乐,没有放松,艰苦的一个星期下来,做一套模拟题,发现和之前错的一样多。那感觉活像被人狠狠煽了一巴掌,一次两次还好,要是日日如此,那心情,一定和千万头羊驼飞奔而过是一样的酸爽。二、怎么去解决?知道原因以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首先是对比问题。工作/保研/考研都是不同的路,当下其他人可能取得了一个阶段性胜利,但是这个不能证明你在当下是失败的,你现在只是在一个积累的阶段,而你未来能不能够有一个好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你现在的努力。如果你比较惨,碰见了一个比较恶心的同学,借由自身当下的成功,来否定你为考研付出的努力,放心绝交就可以,没有必要在这种没有价值的社交上浪费自己的心力。另外,如果是碰见了其他同学学得比自己好,也千万不要放弃,因为就算他们做的再好,考299分,那和你的关系可能也不大。决定你考不考得上的,不是最高分,而是录取最低分。你只要考的比录取分数线多一丢丢不就行了!你比人家少考五六十分,上的还是一所院校,你想想是你亏还是他亏?其次是差距问题。离目标有差距没有问题,你要明确一个问题就好,这个目标对于你来说是可不可更换的。如果是你期望已久,并且不愿改变的梦想,那就好好分析一下自己当下的问题出在哪里,是基础不够好?还是题型掌握不够透彻?找准问题,然后做针对性训练,朝着目标持续努力即可。如果你并不明确,只是想要今年上岸,那你就好好做好自身水平的评测,确定自己当下的水平,然后找一所与自己目前水平相持平的院校。追求稳定、放低预期也不可耻,只要能够考上,就意味着你拥有了相对更大的机会。最后是进步问题。学习这个东西,和看小孩长大比较类似。你看邻居家的小孩,一天天的看着都一样,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过去一两年再回过头来看,就会发现邻居家小孩的样貌早已大变了样子。原因就在于,每天的积累变化往往是不容易发现的,聚沙成塔就是这个道理。你们在评测自己的时候,通常会着眼于近期的成绩,但是忽略了自己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学过这些东西,实际上在复习过程中,你们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因此,你们需要,给自己建立一个正向的激励,每次做错题,不要总是强加给自己一种“我不行“的反馈,着眼于自己进步的点,适当的正向激励才不会让自己学崩。人生路那么长,我们不可能一步就到终点,但我们可以不停的努力!

七围八围

男子考研放弃本专业,只为了一个得了抑郁症的女孩

他要考研了,他放弃了自己的本专业,选择了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心理学,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其实这与他的一次兼职经历有关。大一的暑假他去了一所辅导机构,老板安排他辅导一名高中女生的数学,这个女生不爱说话,但是还算聪明,这让他讲起课来并不费劲。但是慢慢地他发现这个女生从未笑过,并且有点畏惧所有的事情。于是他在下课的时候就开始和她深入地交流,得知原来她有抑郁症,经常想不开就要自杀。这与这个女生高中的经历有关,她曾经当舍长,宿舍有位女同学夜不归宿让班主任逮住了,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她这个舍长叫了出去想问问情况,她并没有“出卖”自己的舍友,但是学校最终还是开除了那个夜不归宿的女生,那个被开除的女生临走时在走廊里对她大声吼骂说:你这个叛徒,老师的狗腿子,我不会让你好过的!她感觉自己很委屈,但没有人相信她,全校人都孤立她,在她背后指指点点,她受不了这种生活一度不敢去上学,后来又换了学校,但不巧的是这个班里还有那个被开除女生的好同学。她简直要崩溃了,就害怕哪天那个女的又回来找她算账。他知道了她的经历后很想帮她,可不知如何帮她,这是心理上的病呀。教育的第一步不应该是知识,而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呀!从那以后他发誓要变成一个让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者。

一两

2021考研人:如果连这几点你都没有考虑清楚,不如趁早选择放弃

眼下,2020考研人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很多2021年考研的同学们就已经开始准备了。2020年的考研人数达到了340万人之多,创下了近些年来的最高纪录,考研的难度和竞争的激烈程度都提高了不少。根据一些教育机构的预测,2021年的考研人数将会进一步激增,甚至有可能会超过400万人之多。虽然今年研究生扩招了二十万人,但是到了最后75%的同学都将面临着失败的结果。考研的失败率还是非常高的,即便是我们真正付出了努力,最后都不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果。考研的准备时间至少需要一年,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如果我们连以下的这件事都没有考虑清楚,就去选择考研,成功的希望真的会非常渺茫。1、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选择考研完全是随波逐流考研是一场持久的艰苦作战,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疲劳,更要独自忍受孤独和心理上的压力。在逆境中能够支撑起一个人意志的就是坚定的目标,否则真的很容易就会半途放弃。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言,很多同学之所以选择考研并不是真的喜欢学术科研,而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为了躲避就业的压力,看到很多同学都在考研,便也随波逐流加入了考研大军。这类同学由于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面对备考中的困难,真的很容易就放弃了。每年全国考研失败的同学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五,其中绝大多数就是这类同学。对于这些同学来说,从一开始选择考研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到了最后研究生没考上,还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就业时间。2、自己是否真的喜欢科研和学术事业兴趣是一个人做事最大的动力,这一点已经被无数成功人士反复验证过。对于想要考研的同学,我建议大家在考研之前先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对于学术和科研事业感兴趣?对于每一位考研人来说,最开心的时间莫过于拿到心仪院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对于那些对于科研事业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想要“混学历”的同学们来说,这仅仅是苦难的开始。一项社会心理学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在读研究生过得并不开心,甚至还有退学的想法。这些同学对于科研事业丝毫不感兴趣,所以研究生生涯过得极其郁闷。如果你对于科研和学术不感冒,一定要谨慎选择考研这件事。当然,如果你只是想拿一个研究生学历,以便更好地找工作,这一点就不成立了。3、自己是否真的有坚持下来的毅力考研的整个复习过程至少也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如果我们坐不住冷板凳的话,真的很难坚持下来。这一点从图书馆的入座率就可以看出来,刚开始时整个图书馆满满的都是考研人,来晚了都没有座位。到了暑假里,即便是你起得晚一些,也能够在图书馆里找到位置学习。等到暑假过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图书馆里的考研人变得更少一些。而等到考前一个月时,你就会发现其实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好了“考不上”的打算。考研是一场拉锯战,如果你坚持不下来,真的不要浪费这一年的就业黄金期。有的时候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选择被迫考研,到了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比起大学最后一年的时间白白流逝,我劝你不如趁早放弃考研。当然,如果你已经坚定了信念,那就抓紧时间飞奔吧,考研人!你认为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选择考研,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欢迎发表您的观点。

伐檀

大学生为了考研放弃实习,在以后找工作时,要吃大亏!

大学生为了考研放弃实习,在以后找工作时,要吃大亏!01网上曾有个很火的帖子:为了考研,你努力到了什么程度?底下几十个回答,清一色地都在描述自己努力的过往,而这些努力竟全与“放弃”有关。比如,为了考研,放弃了对身材的管理,舍弃了对父母的陪伴,淡化了与朋友的联系,拒绝了无数个机会,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看那些回答,当下会觉得很燃,但你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过是一碗碗毒鸡汤罢了”,雅姐和我说道:“很多考研的同学,最缺的就是主见。”雅姐是我在一场活动中认识的,她大我八岁,目前是北京一家公司的HR总监,因为两公司业务上的交叉,一来二去也熟络起来。她和我透露自己在招人时有两个硬性标准:1. 考研失败被迫参加春招,且毫无实践经历的,坚决不招2. 为考研放弃自我管理的同学,坚决不要02雅姐解释道:“我常常会遇到很多学生,在春招时拿出的简历毫无含金量,问其在大学做了什么,支支吾吾半天说自己大三一心考研,什么也没做。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哪家公司愿意为这样的学生买单?如果她为了做一件事情放弃所有,甚至包括牺牲掉应有的自我管理投入,最后还失败了,那我怎么信任她可以同时兼顾工作和生活?虽说这看起来残酷,但不得不承认,很多好公司在关键职能组中的用人标准真的极其严苛。公司在乎的是你是否有价值,值得在你身上投入多少资金,实践经历正是HR挑人的第一步。用“过去一年都在努力备战考研”为由解释你的蹩脚简历,只会让印象分大打折扣。但是,实习必然意味着能留给备考的时间大大缩短,一不小心就会两头空,那么,究竟要不要为了考研放弃实习?在和雅姐深入沟通,并且问了很多考研同学之后(包含考上和没考上的),我整理出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一、分人而论1. 自制力与专注力很多同学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已经觉得心力憔悴。每日学习十二小时,必然会有心态崩盘的时候,这也无可厚非。如果你是个自制力与专注力都极强的人,能够耐得住这日复一日的枯燥,那么你可以一心准备考研。但如果你本就不是能耐住寂寞的人,长时间学习效率低,待在图书馆只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那么与其在图书馆耽误时间,不如为简历添些亮色。有心理学表明,大多数人都会有补偿心理,用在兼顾实习和考研上也同样适用。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白天去实习,晚上工作回来后会轻微埋怨一整天都没学习,于是在晚上补偿性地努力,这样的效率大多时候会比你在图书馆耗一整天要好很多。当然,前提是,你是个比较自律的人。如果你觉得实习回来就很累了,只想着看剧睡觉放松,那么你还是逼着自己天天待在图书馆更合适。2. 目标与动力如果你目标非常明确,考研动力很足,那么你适合一心考研。这里的目标明确指的是你现阶段已经完全确定了想考的学校和专业,除此之外,有足够的源动力。跟风考研、被父母逼着考研、为了面子、为了逃避就业.....考研的理由可以五花八门,但关键是你要足够坚定。曾有个朋友和我说,她考研是因为怕一个宿舍都在谈论考研话题时,自己会插不上话,怕与室友疏远。对于这样的同学,如果你换个圈子,发现大家都在谈论工作,你是不是就会立马放弃考研改去工作了?很多社会调查也证明,学生思维越明显的人,越需要共情社交;共情社交越多的人,往往在未来发展中越缓慢。二、分成绩而论1. 学习成绩情况选择正确的目标院校十分重要,这要求你对自己现有能力和发展潜力都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认真想想自己倾尽所有全力,考上目标院校的概率大吗?如果你自己都觉得自己考不上,换一所目标院校,又是否愿意?如果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你都是肯定的,那就一心考研,如果有任何一个是否定的,那么你是否考虑找份实习作为保障?2. 实践成绩情况高等院校都会有春招和秋招,参加春招的都是秋招被淘汰和考研失败的同学。春招离大学毕业只有几个月时间,这意味着,如果你考研失败,且没有实践经历,在春招被淘汰之后,你就只能被迫参加社招。作为本科应届毕业生又能有多大资本在社招中拔得头筹呢?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年都有众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原因。所以,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实践经历,认真评价每份实践的质量,如果一片空白或质量低,且又没有百分百胜算考研成功,无法承受毕业压力,那么为何不同时攒一份高质量实习?三、分家庭而论“考研是件费钱的事儿”这是每个考研同学都切身体会的。一个考研的朋友曾和我感慨:“我都20多岁的人了,还每月向父母要生活费,真的挺丢脸的。”当然,这个具体还得看家庭经济情况和父母意愿,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多压力,但如果实在经济困难,可以试着实习减小负担。是否要为了考研放弃实习,不取决于老师们“考研不要分心”的劝告,也不取决于身边同学都留校备考的现状,无论如何,请确保这是自己考虑明白之后做出的最正确抉择。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手里的简历有多精彩;你也永远不知道,对方的试错成本有多大。想要赢得漂亮,还得过自己这关。本文作者:猪小兔,喜欢的话,点个关注!

漫步者

今年是我第二次考研了,感觉考不上,是应该直接放弃还是坚持呢?

最近有位考研的同学告诉我:二战考研,最近两个月状态奇差,达到崩溃的边缘,估计今年又没戏了,不知道应不应该现在放弃,直接考虑未来的出路。但是没有工作过,缺乏工作经验,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首先作为一个过来人,真的很同情这位同学的处境,我也是考研二战才考上的,这种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下个月考研就开始了,距离现在也就一个月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都坚持了,万里长征就差最后一步,建议这位同学再坚持一下。越是到了这个时候,同学们的心理状态的调节越重要,今天我就给大家聊聊考前如何调整心理状态的问题,高考和考研同样适用。第一,积极的心理暗示这点有些人可能觉得很缥缈,觉得是形而上的东西,其实不然,积极的心理暗示会给自己带来信心、正能量,消极的心理暗示让人沮丧,徒增悲伤,信心受挫。各位考生考前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加油打气,比如“我一定行”、“我就喜欢挑战”、“这点累算什么,能让我怎么样”等等,心理要有坚定的信念。第二,善于调节情绪心理学家认为,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情绪起到重要的作用,调节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哪次考试情绪比较好,考的成绩可能就比较理想,哪次考试情绪比较低落,考试的结果往往不尽如意。在最后的考试复习当中,我们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况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听听歌曲,或者去户外活动活动,做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通过做一些事情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优化自己的情绪。第三,学会减压有些同学考前会给自己定下目标,我一定要考上哪所重点大学,这个时候我们要降低点心理预期。就拿考研来说,每个人考前都报了指定的学校和专业,即使考不少,我们还可以调剂呢。所以,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并且想一下高考、考研在人生的常河中其实不算什么,今后人生的考试还多了去,这只是马拉松的起点。放平心态去应对考试,发挥出自身水平就是最大的胜利。第四,注意休息这一点,越到考试的时候就越不重要,很多人可能比较疑惑,越到考试的时候休息好不是越重要吗?你想一下,高考和考研顶多也就两三天时间,如果你平时都睡得很好,一个年轻人即使这两三不睡觉也能扛过来,难道不是吗?当然,如果不认同,这么想也是没错的,考试的当晚如果睡不着,给自己心理暗示:平时睡得好现在睡不着也没事,不就一两晚的事情吗。往往这么想就很容易睡着了。最后,想对这位考研的同学说,考研不算什么,在人生旅程中只是一次普通的选拔,人生不是百米冲刺,人生是场马拉松。找地方打场球,晚上看场电影,明天你可能就满血复活,又是一条好汉。欢迎关注“习与智长”,分享有价值的高考和考研资讯,免费提供各大学和专业相关资料。针对这位考生提出的问题,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