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祝贺!又有11所高校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不以羿资

祝贺!又有11所高校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9号),上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七所已有心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的高校新增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深圳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四所高校新增心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后小伙伴们考博可以选择的学校更多啦!撒花

虽疾不死

留学生、博士生频出心理问题怎么破?

心理咨询就像是一面镜子,通过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对话,我们能看到自己真实的样子,以及发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近年来,赴海外留学的学子越来越多。据统计,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经突破60万人,是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且留学生年龄分布呈现出低龄化趋势,30%左右的申请人都是高中生。然而,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学习和生活,留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压力事件。有些学生能及时进行调整,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带来的影响。而有些学生,尤其是那些身心还没有得到完全发展的低龄学生,在承受不住这些压力的时候,使用了一些不当的方式来消除困扰,有的甚至会选择用更极端的方式来解除痛苦,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2月11日,中国留学生王某(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生)被发现在实验室内自缢身亡,据推测可能是心理问题导致的惨剧;去年10月份中国留学生(纽约大学一年级)在曼哈顿地铁卧轨身亡;2016-2017纽约大学有5名学生自杀结束生命;18个月内英国布里斯托大学7人自杀……类似这样的例子新闻报道很多。自杀人数居高不下,留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导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集中在学业压力、人际关系、以及没有合适的心理疏导渠道。名校学生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轻松,相反,他们因为自我期待和他人的期望承受更大的压力。“据耶鲁大学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不仅是海外留学生,国内在读的博士生因压力过大等问题致使自杀的事件也令人感到遗憾。2019年1月份,中科大博士刘某失踪后被发现自杀;去年10月份,浙大博士侯某失联,后被发现跳江自杀;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杨某跳河溺亡,原因是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作出了轻生的行为……这样的结果让人唏嘘。其实,错不在“留学生”或者“博士”这些身份。确实这些群体相对来说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可是,很少有人会因为要面临更多精神压力就放弃掉当留学生或者博士。如果说这样的身份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需要一些方法帮助他们进行调节。心理咨询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心理咨询就像是一面镜子,通过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对话,我们能看到自己真实的样子,以及发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当有些问题超过了我们的能力范畴,也不是和朋友聊天就能够解决的,这时候就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心理咨询并不只是单纯的聊天,也没有想象的那般神秘。不管是情绪还是行为方面的问题,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会提供及时且必要的帮助。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人大都从咨询中获取了改变和收获。小张在英国读书已有2年半的时间,最初那些撑不下去的日子让他几近崩溃,后来也感谢持续和咨询师见面帮助他从那些灰暗的日子里走出来。据统计,英国大学在过去的五至八年中,学校接到学生寻求解决精神类疾病的咨询服务次数每年以3倍速度增长。这一方面说明了面临心理问题的人数在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生开始意识到心理咨询服务能给他们带来帮助。当自觉情绪状态不好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及时寻求咨询师的帮助才是对自己负责,对爱你的人负责。

似有道者

心理学博士:绝大多数年轻人“被迫奋斗”,最终成为“积极废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随着网络和信息的飞速发展,很多词汇一经产生,便会在网络上引发一阵热烈的讨论。比如说之前的所谓“隐形穷人”、“努力的废物”等等,突然出现,随后成为热词。那么这些乍一看不知所云的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隐形穷人”指的是那些看上去生活好似十分富有,每天享受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其实经济情况却十分的窘迫,甚至身背很多的债务。除了这个词之外,另一个词“努力的废物”指的是那些看似十分忙碌,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满的人,尽管他们看上去一直在努力,但是却始终未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在此之前,在网上还曾经流行过一句话,是众多年轻人用来调侃自己的,那就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还有一些类似的语言,比如说“人间不值得”这样的话,都表现出一种十分明显的“丧”文化。那么这种十分消极的文化是怎么产生的呢?之前很少有大规模的这种情况,这也许和源自东亚近邻日本的“佛系”文化产生有关。“佛系”指的是那些对于生活十分随意,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们。他们对于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口头禅往往是“可以”、“都行”、“随便”这样的话。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社交好友:经常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关于自己目标的计划,比如减肥、学习等等,但是往往在几天之后,就会没了音信。在放弃坚持之后,往往整个人就会陷入一种比较消极的状态,并且会在内心安慰自己:没事的,只是暂时停止或是反正本来也做不到之类的话。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李松蔚,根据所谓“努力的废物”当中的“努力”二字进行过一定的知识普及,他认为很多年轻人为自己制定的目标只不过是生活在社会当中,被迫做出的决定罢了。比如考各种证、进行各种编制的考试,都是因为老一辈人希望他们去做,他们被迫去做的。其实无论是自己内心,还是身处的环境,都不是特别适合这样去做的。根据他的分析,我们可以学到一点——在为自己制定目标时,一定要真真正正地弄清楚自己的需求,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以心理学的眼光来看,假如只是为了迎合某些社会的观点,强行参与某些考试,最终也只是徒劳。所以生活就会陷入一种“制定错误目标→目标失败→再被迫制定新的目标”这样的恶性循环。在不断的失败与重新失败之中,生活变得十分挣扎。假如以社会心理学的眼光去看待“努力的废物”这种现象,其实他们不是无法实现目标,而是失去了目标。我们活在世上,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声音:来自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身边亲人长辈的“先见之明”;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同学朋友的“真诚建议”……太多的声音让我们难以做出明智的决定。所以所谓“废物”其实是一个不合理的评价,因为没有人是生来就没有价值的。再反过头来看,尽管经常处于忙忙碌碌和屡败屡战当中,但是终究还是证明他们在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内心是想要进行变革、做出改变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态度是十分可取的,因为这种态度是很多人都不具备的。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仅仅努力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再进行积极的努力。所以当我们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之前,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立即行动,不再拖延。拖延症耽误了很多人的时间,不要再告诉自己“之后再做”。只要你想到了,那么就马上去做。不要再在读书之前告诉自己“玩一会手机”;不要再在写论文之前告诉自己“明天再写”;不要再在应该努力的时候告诉自己“再歇一会”了,想要完成目标,就必须马上行动。有的人也许会认为,当一条“咸鱼”也未尝不可,但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我们的生活不光是我们自己,还有家庭和亲人,如果不努力,那么怎样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

殆已

棕榈大道留学offer捷报 丨 罗格斯大学新伯朗士威分校心理学博士

棕榈大道 2020 申请季录取战绩祝贺棕榈大道学员收获罗格斯大学新伯郎士威校区心理学博士(带奖)录取 offer!offer 展示▲点击大图查看申请背景这位同学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和一段海外暑研经历,但感兴趣的方向比较窄,因此不管是前期的暑研套磁还是博士申请的套磁阶段,主导师都不断帮助同学调整选校方案,筛选最匹配的教授,最终成功套磁。后期在文书写作上,清晰地体现出了同学的兴趣所在和相关研究积累,也帮助同学挖掘出 future interest,最终成功拿下博士录取!学校及项目介绍罗格斯大学新伯朗士威分校(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是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一个最大、也是各项排名最高的分校,也是美国新泽西州的最大高等学府,其学术声誉在州内仅次于普林斯顿大学。罗格斯大学是在美国第八个成立的高等学府,是北美顶尖大学学术联盟美国大学协会(AAU)的 62 所成员校之一,也是十大联盟(Big Ten Conference)成员之一,被美国社会誉为“公立常春藤”大学。▲图自网络美国拥有强大的心理学教学系统,学术氛围优异,能够学习到最顶尖的心理学信息,且有非常多的知名教授。此外美国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培训非常专业,其执业执照在世界范围内都被高度肯定,拥有一定权威性。毕业后若能够顺利就业,则同医生和律师一样,职业地位较高。美国心理学领域一般分为以下几类:行为神经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心理学专业是该校的优势热门专业,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关注,想要申请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博士申请难度较大。▲图自网络辅导团队申请季主导师:Wenlin悉尼大学 教育学硕士 Tesol 硕士西南大学 城市规划主修工学学士 & 英语第二学位 文学学士本科阶段就读于重庆西南大学。大学期间主修城市规划,于大二开始英文双学位的学习,两个专业均取得突出的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致力于从事教育行业,大学毕业后半DY成功申请到澳洲悉尼大学学习英语教育。研究生学习期间,对第二语言习得,教学法以及研究方法有深刻理解。毕业论文中,对中国学生在雅思考试听力部分中运用的认知策略以及元认知策略进行了研究。专业导师:M 导师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认知心理学博士申请战绩: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ciences……擅长领域:Pyschology-END-

你想了解的美国留学心理学专业

美国留学是现在的大势所趋,同时大家前往美国留学一般都对自己的留学专业要有所了解,心理学专业现在是中国学生前往美国留学的热门选择,其中就包括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学习内容等。关于美国留学中的心理学专业大家又了解些什么?三立小编整理了在美国留学心理学专业多方面的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在美国留学。一、专业介绍心理学专业下设不少分支,例如Psychology, General(普通心理学),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研究和实验心理学),Counseling and Applied Psychology(咨询和应用心理学)。研究和实验心理学下属分支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咨询和应用心理学分支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等。大部分美国留学高校开设的心理学课程都是以博士学位为主,对于大家经常申请的美国留学硕士学位来讲,还是以咨询心理学为主,一般设置在教育学院下。在博士学位中,心理学博士项目以科研为主,大多数需要5年以上才能完成,课程学习以参加项目或实验为主要内容。二、就业前景和方向其实对于大家来说,心理学都是一个比较朝阳的产业,就业方向包括中小学或高校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学专业的同学还可以去企业主要从事市场调研、猎头、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学习临床心理学或心理健康方向的同学,也可以去医院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三、推荐院校如果想要申请美国留学学习心理学专业的话,三立小编有以下推荐的院校,一是认知心理学专业排名前5位的是: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系、伊利诺伊大学心理系、密歇根大学心理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二是发展心理学专业排名前5名的是: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心理系、密歇根大学心理系、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弗吉利亚大学心理系;三是实验心理学专业排名前5名的是: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密歇根大学心理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伊利诺伊大学心理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系和耶鲁大学心理系;四是工业与组织管理心理学专业排名前5名的是: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系、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心理系、宾州大学心理系、俄亥俄州保龄格林大学心理系、马里兰大学心理系。三立小编整理了关于美国留学心理学专业的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美国留学的内容。

石榴花

美国伯克利大学心理学博士演讲:为什么20岁之后的十年至关重要?

Meg Jay是毕业于美国伯克利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博士,她在2013年分享过一次演讲,这次演讲的主题非常具有前瞻性,她郑重的表示,20岁以后的这十年,才是你至关重要的十年,无论之前的你有没有好好的,对于30岁之后,甚至这长久的一生来说,你和你的生活都将被20岁以后的这十年所影响。一开始Jay也和大部分人一样,认为30岁是一个新的20岁,只要你决定开始,这一切都还不晚。但是当她见到了一位20多岁的心理咨询的客户Alex,当她告诉客户,对于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工作还早,结婚还早,生孩子还早,你什么都没有但有的是时间的时候,Jay的导师提出了反驳。Jay的导师认为,20多岁的Alex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是的,她的婚姻,她的工作都还没确定,但是帮助Alex去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爱情观的最好时机就是在她还未拥有的时候。当我们在20多岁忽视这个重要的时机的时候,这不仅会给我们的人生和感情生活带来不良的后果,而且会影响到我们的事业,家庭和未来。其实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神经学家和生育专家都知道一个事实:你的20多岁是极简单却极具变化的时期之一。你20多岁的时光确实能决定你的事业、爱情、幸福甚至整个世界。这并不是妄断,而是事实。我们都知道80%决定我们生活的时刻都发生在35岁之前。这就意味着我们生活的重要决定、经历和突然的领悟,有八成是在30多岁之前发生的。其实人在20多岁的时候,大脑会开始第二次也就是最后一次的重组,以适应成年世界的快速发育阶段。这就意味着不管你想怎样改变自己,现在是时间改变了。我们也知道在20多岁的时候,性格的改变多于生命中任何时期。我们也知道女性的最佳生育在28岁的时候达到顶峰,35岁之后生育确实会变得稍稍困难些。说这么多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说明,20多岁正是了解自身和选择的最佳时期。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1-5岁是大脑学习语言和感知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日常的普通生活都会对我们的未来道路影响巨大。但是我们却很少听到成年发展期,其实我们的20多岁就是成年发展期的关键。但是其实现在少有人会讨论这个阶段。Leonard Bernstein说过:想要取得成就,你需要一个计划和紧迫的时间。这是一句大实话呀!所以当我们对一个20多岁的人说:“你还年轻,你不用着急。”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将会夺走那个人的紧迫感和雄心壮志,除此之外,无任何改变。Jay发现,每一个走进她办公室的20多岁的年轻人,都会说:“我现在的恋爱关系还不确定,不过这也没关系,我年纪还小。”或者说“只要我在30岁之前开始自己的事业就可以了,毕竟三十而立嘛。”但实际上听上去是什么意思?“马上就要30岁了,但是你却没什么东西可以展示出来。大概有的只是大学毕业时一份比较漂亮的简历。”或者这样:“20多岁的时候约会就像在玩找凳子游戏,反正身边都是凳子,我就随便玩一玩,但是快30岁的时候发现音乐快停止了,所有人都陆续开始坐下。这个时候呢,谁都不愿意成为那唯一站起来的人,所以大家就开始相亲,开始约会,开始找合适的人结婚。可悲的是,很多人之所以在30岁的时候结婚,是因为当他30岁的时候,现在的伴侣刚好就是离他最近的那张凳子。这种说法听起来非常儿戏,但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在对待自己的婚姻。当你30岁多岁以后,很多事都会被挤到一起,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在很短的时间内你需要快速启动一项事业,挑一个城市,找到伴侣,生一两个孩子。这些事大多是不能同时完成的,正如研究表明的那样,在30岁的时候要想工作生活一步到位,难度很高,压力很大。中年危机早在30多岁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危机并不是一辆豪车或者一套豪宅。而是我们会突然意识到,我们不能拥有想拥有的事业,不能想要孩子就有孩子,或者轻易地给孩子添个兄弟姐妹。有太多太多30多岁40多岁地人看看他们自己,再看看我,谈论自己的20多岁:“我当时都在干什么?我当时都在想什么?” 所以我才会重复一遍又一遍看了Jay的演讲,看到她想要改变现在20多岁人的所思所为。为此,Jay分享了一个心理咨询的病人Emma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多多少少都带着我们大部分人的影子。Emma在25岁的时候找到了Jay,她陷入了一种自我危机,她想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但是呢又还没想好,所以取而代之的就是她做了一份很普通的工作,只是为了生活。为了减少开销,她选择和男朋友同居,而她的男朋友是一个脾性暴躁而没有上进心的人。听起来如此糟糕的20多岁,但其实她的早年生活更加悲惨。当她想要重新填写一份联系人信息的时候,她发现她找不到任何人来填写她的“紧急联络人”。Emma陷入一种崩溃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如果被车撞了,谁会在?如果得癌症了,谁会在?”Jay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学专家,她认为Emma所需要的并不是理疗师的关心,她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更好的生活。因此,Jay告诉了Emma三件事,是20多岁的男生女生都值得一听的事。首先,忘掉自我危机,去获得一些身份认定的资本。身份资本指的是做一些增加自我价值的事,为自己下一步想成为的样子做一些事。比如说,你想学习英语,那么就开始看原版书,背单词;你想有完美的身材,那么就开始每天有氧跑步,无氧健身锻炼。我们没有人知道Emma的未来到底会得到一份怎样的工作,但是值得相信的是:身份资本会创造出更多身份资本。所以20多岁的时候,正是可以去尝试的时候。重点在于,这些探索尝试并不是随便玩玩的那种,是要有所目的,有所回报的探索。其次,不要高估自己的朋友圈。新的事情往往来自于我们所谓的“远的关系”,就是我们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半数20多岁的人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但是另外一半的人却不是这样的,所以“远的关系”正是融入一个新的群体的纽带。有半数的新工作是不会被公示出来的,所以我们得联络那些人。这不叫作弊,这是信息传播的科学方式。最后一点,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却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朋友的类型中包括我们的伴侣。经营婚姻的最佳时间是我们还没结婚的时候,这意味着我们要像为了工作一样去精心策划。选择家庭是有意识地去选择你想要的人和事,而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不是任意选择一个正好选择你的人。通过这三件事,我们来看看Emma最终发生了什么变化。她在通讯录里发现,她舍友的表妹在另一个城市的艺术博物馆工作,这层关系帮她得到了想要的工作,也是这份工作给了她理由离开了之前的男友。五年以后,她成为了博物馆特别活动策划者,她和一个她用心选择的男人结婚了。她有了她最爱的事业和最爱的伴侣。Emma的故事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在我们21岁,25岁甚至29岁的时候,一次好的谈话、好的休息、好的演讲,都能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里带来巨大的影响。我很幸运,我在20多岁的时候就听到了这个演讲,我在选择婚姻的另一半时,做出了很用心的选择;在事业上,我一直都非常迷茫,直到27岁左右的时候,我开始慢慢地摸清了自己的方向,我选择了跨行,选择了全职妈妈,选择了带着孩子复出,因为我从来都不认为30岁时一个新的20岁,对于时间,我从来都是紧迫且向前的。所以,规划好我们每个人的成年生活,获得一些身份认同的资本,利用你的远关系,用心选择你的家庭。不要被我们所不知道的、从未做过的事所禁锢。我们现在的作为决定着我们的一生。90后美帝留学海归,对外汉语老师&英语老师,喜欢读书,写作,绘画,一个人独立带娃,我相信美好的生活,自然经得起各种折腾,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花酱的成长日记,一起探讨育儿世界里的小乐趣。

吸者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涉及多个方面的能力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发表了《情商》一书,强调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对一个人的成就起决定性影响,一时间,“情商”这一概念席卷了全球,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四个方面的能力丹尼尔博士认为,一个人的情商受到了自我和他人的共同影响,具体而言涉及四个方面的能力:1、自我觉察能力2、自我情绪管理能力3、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觉察能力4、关系的管理能力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情商的作用和影响,对于情商这个概念也产生了一些误解,很多人总是认为,会说话、人际关系好就是高情商,两者呈绝对正相关。其实,社交能力只是情商的部分体现,会说话的人也并非一定高情商,忽视了自我情绪的管理,一味讨好、奉承身边的人,反而是不健康的表现,那些真正高情商的人,善于与身边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并兼顾自己的情绪。情商和智商谁更重要?不同于智商的是,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得到提升的。那么,对于个体来说,情商是如何提升我们的我们的生活品质呢?心理学上认为,情商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对于个体来说,智商往往被先天因素所决定,而情商,则更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在一次次的事例中总结出自我该如何与社会相处。当今社会,关于智商和情商谁更重要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智商高更偏向于学术方面,他们依靠自己的先天优势和后期自我归纳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容易在学术方面取得更高成就。但人始终是一种社会性极高的动物,人际关系在人类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一个人的情商往往要比智商更重要。而且,高情商的人往往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挫折,他们拥有更高的逆商和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也更加得心应手,能够快速得到周围人的信任。情商高一般体现在对自我情绪的管理和自我欲望的合理控制,和对周围人情绪的感知,以及对事物发展如何采取最恰当的处理方式。这种更加“接地气”的能力对于单独个体来说,无疑是要更重要的。事实上,大部分人的智力都没有较大的差距,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着后天的太阳。这也在一定层面上解释了大多数人为什么都碌碌无为。所以说,提升情商,是我们提升自我上限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何提升情商?一、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学会倾听是我们进行人际关系培养的第一步,一段亲密关系的建立往往不是从对自我情况的介绍开始,而是倾听对方的陈述。所谓祸从口出,即是在没有了解即时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发言,一个好的倾听者会先从别人的讲述开始进行对情况的了解,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整合,以此进行最合适的行动。做一个倾听者能让我们对不同性格的人进行一定层面的分析,让我们熟悉他们的性格特点,当下次相遇时,便可以投其所好。二、自我情绪的管理人进步的最大阻碍一定是自己。情绪往往会让我们不能进行最合理的行动,当我们面临阻碍或是经历失败后,决定我们命运的往往是我们的情绪,人生失意免不了沮丧颓废,又或者变得懒散懈怠。而进行自我情绪的管理,是我们进步的前提。所以说,当我们心中充满负能量的时候,要学会适时的排解,还要敢于面对困难,当我们敢于面对自己的失败,我们就已经赢了一半。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是一个阶段性结论,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智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弥补自己的情商,这一观点被广泛认可,对社会和自我的发展无疑有促进作用。-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情商实务》《情商》

魔翡翠

心理学博士、知乎大神告诉你怎么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你是否对现状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flag立了一个又一个,还是没有改变,间接性努力,持续性混吃混喝,反倒是身边的一些朋友在悄悄地改变。 前同事小王裸辞后成为自由撰稿人,时间自由,经济独立,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初中同学小张原来是个体重数比身高数还大的小胖妞,再次看见她时,已然成为一个拥有马甲线和蚂蚁腰的健身达人。 就连老家的童年小伙伴现在也成了三农达人,自己脱贫后,还帮助村里人一起脱贫致富。你虽表面不屑,但更多的是羡慕,怎么都变成厉害的人,只有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计划清单列了一条又一条,却没来没有实现过,对未来迷茫,对过去后悔,对眼下的事又瞧不上,没有执行力。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却依然过着平庸的日子,把毛不易的《像我这样平凡的人》听了一遍又一遍。 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惑,准备寻找更好的生活、成长和改变的方法,那这本还是有可读性的。《精进》这本书,作者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这7个人生侧面,向我们讲述如何从底层逻辑改变,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作者采铜,心理学博士,知乎大神,2011年加入知乎至2016年退出知乎,五年里,一共写了1000多个回答,获得了50多万的赞同和12万次的感谢。他依照书中的反复磨炼,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 在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几点。 1、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有各种各样的大量的信息向我们袭来,让我们应接不暇,通常来不及思考,就全盘接收,渐渐地失去了辨别信息的能力。要想辨别信息,获取有用的知识,那就要利用好我们的“过滤器”。作者在文中给出了4点建议:l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l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l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l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要做到这4点其实也不难,只要我们刻意练习自己的大脑,把被动接收信息变成主动地过滤,眼光放挑剔一点,你选择的标准越高,通常你得到的东西就会越优质。 2、绝不苟且,才能做到极致 浮躁的社会环境,可能大部分人都急于求成,于是,网上有很多速成班应运而生,“7天掌握一门外语”、“30天成为XX高手”、“21天搞定XX编程语言”,殊不知,这些课程正在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从来就没有速成这一说,怀孕十月才能一朝分娩,更何况是学习成长。对每一件事都浅尝辄止,就像你要打一口井,打了1米,没有出水,换一个地方打,每一次都换一个地方,终是看不到水出来,最后不了了之。 于是,你又抱怨,这些课程都是骗人的,就是在割韭菜。 胡适的有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里面有一个人叫“差不多先生”,他的口头禅就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而胡适本人是一个对待工作和做学问都“不苟且”的人,他说这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做学问的品格,他的助理罗尓纲早年受这种“不苟且”精神的熏染,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践行,最终成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这些课程可以带我们入门,但要真正学的精,还需做到极致,每个人的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都做到极致,选取一件你喜欢的,对你来说有价值的,把它做精、做细、做好。3、不痛苦地坚持到底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不痛苦,另一个是坚持到底。如果一件事,坚持下去让你很痛不欲生,那就不要坚持了,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进步。大张伟说过,坚持必要的坚持,有一些不必要的坚持,你坚持它就是在毁自己。深以为然。 李清照和其丈夫赵明诚勤俭度日,常常典当衣服,买来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有时她在街市上碰见珍贵史料,宁肯脱掉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买回。林语堂现实说他俩是“最理想的读书方法,最懂得读书之乐者”。如果能长期坚持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唤醒内心深处的欲望。最后,对于怎样才算是一个厉害的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不管我们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今天的我们比昨天的我们更好,今天的我们与昨天的我们相比就是一个厉害的人。

英国冷门的超心理学专业解析

出国留学有许多问题需要大家提前做好功课、充分了解。很多人去往英国留学都会选择热门专业比如商科类专业或是理工科类专业,因为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由于大部分留学生都会选择热门专业,所以以后就业时面临的竞争会很大,反而不容易找到好工作。但是,有些专业虽然比较冷门但是就业形势也不错,超心理学专业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智课选校帝就给大家好好解析一下英国的超心理学专业。一、有一种心理学叫“超心理学”超心理学不同于一般的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超自然现象、灵异现象的心理学。对超心理学专业感兴趣的学生,要清晰认识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充分了解专业课程的设置。英国是超心理学的生源地,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类专业非常出色,超心理学作为其中的细分专业,优势同样显而易见。英国心理学专业留学是国内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一个很好选择,而英国留学心理学的专业设置和国内差不多,基本上可分为氛围应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比较大的专业分支,但国内心理学专业的发展时间比较晚,在研究实力和教学实例上,英国留学心理学专业都有着很多优势。英国心理学专业之心理学研究强调运用统计、测试、试验和其他科学办法,去解释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并总结其规律。二、英国冷僻超心理学专业推荐院校就心理学专业排名而言,排在前几位的英国大学分别是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of St. Andrews)、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伦敦大学学院(UCL)、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以及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其中,伦敦大学学院(UCL)下设心理学及语言学学院,其研究范围涉及认知、神经、语言、教育、交流、医药和健康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研究和教学实力。作为该学院的分支之一,其临床、教育和健康心理学研究系(Research Department of Clinical, Ecational and Health Psychology)还开设有教育和儿童心理学博士课程,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硕士课程。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心理学学院成立于1974年,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心理学基础、应用法庭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学院为高等教育研究院心理学分支提供了一个科研基地,并与刑事公正经济学与心理学研究中心有着密切合作。伦敦大学学院(UCL)下设心理学及语言学学院,其研究范围涉及认知、神经、语言、教育、交流、医药和健康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研究和教学实力。作为该学院的分支之一,其临床、教育和健康心理学研究系(Research Department of Clinical, Ecational and Health Psychology)还开设有教育和儿童心理学博士课程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硕士课程。三、英国冷僻超心理学专业录取条件留学专家表示,超心理学专业较为冷门,在申请的时候学生需要与不同院系导师积极沟通,完成研究计划,才能获得录取。申请该专业除了相关成绩、背景符合录取院校要求外,还得与学校导师进行有效的沟通,确定研究方向。学生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接触该专业的由头背景等都是导师决定是否接收该学生的重要考量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于授课型,属于研究型硕士的超心理学学生需跟随导师进行相关研究。学生的作业报告、研究成果得到导师认可之后,方可获得硕士学位。此外,选择超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需硕博连读,因而学习资金需准备充足。四、英国冷僻超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超心理学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后一般会留在学校从事研究工作,待遇不错。以上是智课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智课选校帝。

一饮一啄

备考心理学博士的这些日子

文字 | 若水来源:禅喜(亦名若水心灵小屋) 昨天S大2021考博报名最后一天,凌晨一过,发现自己没报上名。 小心脏的颤抖呀!不过尘埃落定,可以歇歇,刚好回头看看。 之前,当我寻找自媒体和某种专业的结合点时,目光就投向了心理学,一则自己很感兴趣,二则社会人士很有需求,并且很多问题也确实亟待解决。 于是,开始学习,粗略了解,知道心理咨询从业需要1、国家二三级咨询师证证;2、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本科以上学历;3、社工证等(以下任选其一)。 原来硕士学的社会学不白学,算是心理学相关专业,可以“直接上岗”,当然,资质上是允许从业,具体到胜任还需要持续的技能培训、前辈督导、同行切磋等等,总之,是一条磨炼修炼,一边学习一边成长的过程。于是,开始搜寻各种正规的学习机会。五花八门的流派,长程、短程,或理论,或实战,我着实有点花了眼,系统学下来,得有坚强的“后盾”才行。 和娃爹聊天,他没法做我的后盾。这个理工科的PHD和我一合计,觉得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最可行的,持续学习心理学的方式是——考博。 这是一个真的能系统学起来,能够接触各种心理同行,并且成本很低,唯独需要自己付出很大苦功和心血的计划。我至今记不起来,是我先提的,还是他先提的。 提出来的时候,我否了。因为实在不想那么烧脑,写写小文章,带带娃,接接不那么严重的咨询,它不香么? 但,同样是在某个时刻,我发现孩子一天天长大,很快要中学、大学,而我,如果再不学习,其实,真的就没有学习的热血和机会了。主意打听,娃爹也支持,略微仓促,于是开始搜寻目标院校各种信息,买好参考书,联络导师。应试教育的长河中,如今博士也成了其中的一个环节,竞争仍然是满激烈的。 发现,人到中年,学习能力真的是不如从前,尽管其实我不太想要承认。硬着头皮背单词学英语,看理论书,心里还要惦记着那一本本被我搁置起来的统计书——数学+统计,其实是我的软肋。 翻了几天书,才发现,更重要的是准备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十年后再考博,发现情况有了变化,排名靠前的高校博士也改成了审核制,类似申请国外高校那样凭材料说话,不用初试,择优进入复试。 看起来似乎是简单了不少。但和去年考上的博士交流发现,研究计划和个人陈述相当重要。于是,硬着头皮开始搜文献,写综述。时间是不太充裕的, 并且我又把这个最重要的排到了最后,之前还真以为写论文其实和写新闻稿差不了太多,无非是字数更多,往里填一些英文文献,逻辑上更清晰一些。 但真正写起来才发现还是满辛苦的,我理解为啥那些经常做研究的人会头秃会抑郁。概念和概念之间要理出个前因后果的关系,要系统、要穷尽,要有新意,要设计实验出来,让数据可论证,那真的还是满不轻松的,并且描述性的研究要结合定量,如果真的要做到科学,确实是满烧脑的,这不是1+1=2那么直接的问题。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多一些文献,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大脑总是会有一些灵感出来的。 错就在于,我其实安排得有点太急。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零点惊心动魄的时刻,为了报名准备的各种材料算是弄好了,5000字的研究计划和10000字的研究设计也弄好了,但是,最终填表提交时,预留时间不够,我没有在截止时刻,报上名! 无论我算了多少个开头,但其实算不到这个结尾。人生其实比戏还精彩。跟娃爹聊天,说都不好意思跟导师说,人家引导了一段时间,突然就跟丢了,这还挺丢人的。 不过对于自己而言,每个失败或者不圆满的当下,也恰有总结和进步的可能。 略微梳理一下吧,也是提醒自己。1、阶段性回望自己的日子,如果有方向性的变化,比如说我想从新闻改到心理学,其实是个蛮大的决定,那一定要从长计议,不能草率;2、决定好的事情要分配好时间,紧急+重要的先做,其次是重要的,再次是其他的,这里其实是看到时间分配的四象限法,确实是这个道理;3、不要“轻敌”,有时绊倒自己的也许反而是你觉得相对擅长的那个东西。比如我觉得写东西不费劲,所以给研究设计留的时间很短,两天要写一万字,其实是真的蛮不容易的,因为不能写流水账,得看文献写综述;4、安排事情一定要留出提前量,这方面我是惯犯了,因为常常总是有什么突发情况会出来,比如这次报名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但到最后关头发现发表的论文等材料要求匿名,我又忙着临时去把名字遮拦,有的软件不熟练,就没那么快;5、反思时我想,如果当时不管是否匿名的情况,先赶在 deadline前把材料都提交掉完成报名,其实好过没提交成,没有报名成功,因为前者顶多是资料部分不符,不是大错; 6、长期看书或者写东西,一定留一些时间来休息,人毕竟不是机器,不然大脑也会短路,简单的事情都容易办错了。7、天底下没有多少事情比得上健康和每天开心自在地活着,考博也不应该将我们和那个快乐的自己分开,全力以赴不代表完全不管别的事情。不然,一旦遭遇不顺,心态很容易蹦掉。人需要很多的支持系统,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兴趣癖好等,某个时刻,都能拯救自己。 总之,通过备考S校的这短短一个月,让自己体验式地学到,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 我想起去Z所找老师写推荐信时,他耐心地给我改错字和语句不通,指出我个人陈述中写得不合适的地方,这点点滴滴都指向其实我需要更踏实、更细致地来做事情。 言到尾声,这个没报上名的糗事出来后,当然,也还有其他学校可以去准备。当我和孩子爹说,不想考了,太累了,但他仍然鼓励我,他说:既然方向是对的,那就努力下去,强烈感觉到真的是被逼考博。 他希望我不要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好吧,诤友如此,也只能,勉力而行。 他说的也真的没错,路很多条,还是选难的那条路,不试试看,哪行呢? 那就加油吧~ 最后,感谢在这前前后后给过我帮助的老师、同学、出租车司机、亲友~文字作者:若水 北大社会学硕士,11年报社记者编辑经历,心理咨询师成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