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最新考研数据:考研的理由有八种,你属于哪一种?刘鹏

最新考研数据:考研的理由有八种,你属于哪一种?

最新考研数据:考研的理由有八种,你属于哪一种?都说考研是一个单枪匹马的过程,其艰难程度与高考相比只增不减,过程的艰辛只有体会过的人才懂。但每年考研的人数却只增不减,如此这般又到底为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些考研的理由:第一、 增强就业竞争力拥有更多也就能得到更多,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毕业工作难找更是一个常态,高学历成为很多企业和公司的敲门砖,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拔得头筹。增强就业竞争力是绝大部分人的主要目的。第二、 通过考研进入名校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名校梦吧,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考上,亦或是名校包袱让很多学生有了追求的目标,同时,名校也有更多的优质资源,会对自我有很大提升。第三、想通过考研换专业对于想换专业的人来说,考研是最便捷的途径,都说高考是一个阴差阳错的过程,会有去不了想去的学校,学不了想学的专业,考研能让很多未完成的梦得到实现,让很多没来得及学习的知识得到升华。只要你能考上,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只会看你的研究生专业,可以说考研也给了很多人一个重新选择职业方向的机会。第四、追寻更高的自我实现价值读研究生是一个提升自我能力、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若是想追求更高的奋斗目标,想对所学专业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在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第五、工作晋升的需要现今各种工作对学历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了,并且人总是有不断向前的目标的,有了工作,但还想要晋升,站得更高,但是有学历要求,怎么办?考呗。不少都是工作了之后才来考研,但只要有向上的心,都不晚呀。第六、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大学四年的时间缓缓而过,一毕业来自各方巨大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一些学生选择考研来暂时逃避就业的巨大压力,这部分学生或许也能在读研的过程中收获更多,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第七、随大流而考身边的人都在全力备战高考,觉得自己也应该考一个。抱着这样的心态考研的人也不在少数,没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样的考生往往会成为考研大军中的分母。所以还是希望抱着这样心态的同学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第八、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备考过程中,收获颇多,无论是备考过程中忙碌生活的冲击,还是备战之后知识的充实,都会让人收获很多,备考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要忍受孤独、学会自律,抵抗压力…这些都是之后的财富。无论你是哪种考研的理由,这段路走过就值得庆幸。你是不是也在考研的路上发现了更好的自己?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寡人读书

最新考研分析:试题难度又一次明显提升,21考研难度是升是降?

2020年考研初试才刚刚落下帷幕,然而2021考研党却都已经开始了图书馆抢座之战。似乎前些年考研还没有频频上热搜,成为众多大学生的选择。但是近几年却可以明显感受到考研已经成为了大三大四同学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去向。无论你是想考还是不想考,考研都在那里成为了你必须考虑的一个选项。随着考研热度上升,报名人数节节攀高,试题难度也开始逐渐让一众考研人欲哭无泪。今天,我们就从刚刚结束的2020考研试题难度入手,给2021年的考研党分析一下考情,做到心中有数。一、政治难度比去年大今年的政治选择题难度整体是有略微提升的,分析题虽是在情理之中,但是答案内容专业度还是比较高的,想靠抄材料或者蒙着写,那在今年一定是比较危险的。当然单选题也有个别题目极为简单,基本就属于完全送分题。但是多选题今年却出现了很多送命题,很多题你觉得是全选,但是偏偏就会有一个选项是错误的,关键是你还很难看出来。最后只能在多选题中左一个二分,右一个二分地栽跟头,导致选择也没能拿到一个好分数。这时,倘若五道大题还都是你没背过的,那么今年政治这一科失误就重大了。在此给2021考研党提个醒,不要小瞧政治,该背一定要早点背,多背,不要仅靠着市面上的一些最后几套押题卷,就觉得自己妥了,其实最后很可能光政治一科就与你的对手差十几分,得不偿失。而且就2020考研政治考情分析可见,2021年也绝不会太过简单。二、英语一与去年难度持平,英语二难度明显提升英语是属于考完后,一直挂在热搜很难下去的一科,这主要就在于其难度真的吓退很多人。以前很多同学觉得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所以选择考英语二的专业。然而今年不幸的消息就是英语二也明显提高了难度,英语一依旧保持其高标准的水平。所以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只要你考研,英语这一大难题是很难躲掉的。建议2021考研的同学寒假就开始着手背单词,分析句子,英语早些准备,其最后结果一定不会太差。但是如果你想把英语当成一门临阵磨枪式的科目来学习的话,那考研成功的概率可就大大减小了。三、数学难度可与18年最难试题相较数学考试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从小就最忌怕的一门考试。然而对于很多专业来讲,数学是必考科目,真是想躲也躲不开的。在考研数学史上,2018年的试题就难出了新高度,而今年竟然是直逼18年难度的。很多同学考完数学就已经心灰意冷,觉得考上的希望更渺茫了。所以对于2021考研的同学来说,如果你也要考数学,那么请你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依照这样的形势来看,2021数学只会更难。四、专业课从未简单说到专业课的学习和考试,那绝对都是一个头两个大。很少有人会觉得自己专业课简单,基本都是一边背一边哭,熬过来的。专业课因为大家考的都不同,所以也没有办法做共性分析。但是值得一提就是随着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但是院校名额却并未增加,所以各院校提高试题难度,优中选优是很有可能的。如果此刻你已经确定了院校,那么寒假就开始看看书吧,因为也许你的竞争对手都已经看过一遍,准备着手背了。考研不易,众所周知。但是大家依旧坚持选择这条路,可见其蕴含的巨大价值还是很吸引人的。所以,不要因为它难而放弃,而是应该迎难而上,最终一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希望2021考研的同学们可以拿出勇气,坚持一年,克服困难,有心人终成硕士。

汝恶之乎

教育部公布2020年考研时间,考研人数或超300万!难度会增加吗?

大家都知道我国存着在两场非常重要的考试,一个是高考,另一个就是考研,对于当今的学子来说,这两场考试会极大地影响着考生将来的命运!随着教育的普及,考研成了大多数学子提升自己学历的重要途径!毕竟在这个扔块砖都能砸到大学生的时代,要想增加自己找工作的筹码,一种重要的选择就是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因此,在当今的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考研热!根据最新消息,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20年考研的的最新时间安排,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而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以上就是相关的时间安排,请提醒身边要考研的同学,一定要注意时间,不然辛辛苦苦复习一年,错过了考试可就不好了!今年的考研时间相比于去年的考试时间要提前了1天,去年考研时间是12月22日至12月23日,考试的科目安排基本没有什么差异。按照现在的时间来算,各位考研的同学还有123天,时间也不多了,不知道考研的学子紧不紧张,作为过来人,反正我是听紧张的,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对于2020考研,可能大家比较关心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今年的考研人数,另一个就是今年的考研难度如何?首先今年的考研人数将会是多少?大家都知道,2019年的考研人数直逼近300万大关,高达290万人,而2018年的考研人数为238万,2017年为201万,2016年为177万,近4年,考研人数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按照这个趋势2020年考研人数超过300万那是肯定的了,可能会达到340万!而另一方面,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多数大学生都意识到了凭着本科学历去社会找工作并不占有多少优势,进而可能会选择考研,考研人数增多,就以为着竞争压力增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第二个问题,2020年的考研难度会如何?从人数增多的角度来看,为了增加区分度,考研题目难度按常理应该是会有所增加的!不然,大家都考高分,还怎么辨别好的学生!而另一方面,2019年考研形势比较严峻!有一大波学长学姐没有考上,他们或将选择二战,甚至有三战!考研这个事相对来说大家都是零起点,不怕对手是学霸,就是对手既是学霸又比你多学一年,加之2、3战的考生压力比较大,他们可能会更加努力和拼命!考研难度有所增加,希望大家有所心理准备,毕竟考研不仅仅是考试卷,还考的是心态!心态稳住,才能笑到最后!对于今年的考研形势,希望大家保持好良好的心态,没到考试完的那一刻,千万不要去想结果,这样只会给自己增添无意义的思想包袱,同时注意考研时间安排,错过了时间,就不好了!对于今年的考研形势,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吉利

这些专业太抢手!最新考研10大真相来了,你意外不?

大家好,欢迎关注百家号原创作者“cola考啦“,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通过数据,让我们了解考研的世界!考研刚刚结束,结合今年的新数据,新闻报道总结了近几年来考研的一些调查数据,大家快来看看!考研最新10大真相一、考研人数激增2019年的硕士研究生人数近290万,比起去年来说,增加了50万人,成为近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二、这些省份报考人数增幅大总结起来,跟高考报名人数占据的省份类似,河南、江西、河北的增幅都比较大。三、“一流大学”大幅扩招各大高校都在争相抢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不光是高考,还是考研,都是各大学校做了很久准备的寻找人才的一次测验,42所大学中去年就有28所又增加了招生计划中的人数。四、往届生占比接近一半高校毕业生也是近年来考研人数的主力军,但是今年的这次考试往届生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五、女生成考研群体主力考研人数中,女生比男生更多,成为考研主力军。六、这些专业太抢手教育学、管理学、工学在2017年还是会增加很多,也是热度最高的专业,超过法学、会计等常见的热门专业,因为大部分考试还是会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一般特别冷门的专业读研者很少考虑。七、这些专业分数上涨法学、医学还有管理学的专业学位分数线都在上涨,工学近几年的欢迎程度不如以前,所以分数线也在下降,工科毕业生其实毕业后都比较容易获得较好的工作,但是还是更高的学历更容易获得好工作高职位。八、专硕成教育主体学硕就是指学术型专业,专硕就是指专业性硕士,社会对于专硕的认可度其实不如学硕,但是近几年来的专硕研究生还是超过了学硕研究生。大家选择专硕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技能,而不是纯理论知识,并且学制时间更短一些。九、半数学生不愿报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已经纳入了近几年来的统考政策,大家会觉得非全日制文凭学不到太多内容,并且毕业后的文凭可能不够就业单位认可。十、考研为了就业考研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完成自己的理想、工作需要、提高就业竞争力、暂时避开就业压力以及父母和同学的建议或者“随大流”。编辑 朱珮瑶

大富翁

2020年最新考研分数线

相信考研的朋友都比较关心考研这件事情吧。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今年的考研分数线今年考研的,高考的都不容易,祝大家都能上岸。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泉

最新考研大数据已经公布,选专业的问题很现实

专业可以说是大学最经久不衰的话题了。“报考大学应该参考学校还是专业?”“选专业应该从兴趣出发还是就业?”“XX专业读研是不是出来后就业前景更好?”“这个专业容不容易找工作?”大家应该都或多或少纠结过这些问题。这回我们换一个角度,从考研时各位同学对本专业的取舍看看哪些专业比较受人喜爱。全国13.5%的本科生选择了毕业后读研数据来源麦可思从图里可以看到,医学生读研的人数占比重最大,有25.4%,而管理学最小,只占8.3%。全国有近三成的考研学生是选择了在读研时转换专业数据来源麦可思从这图可以看出,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管理学:本科已经足够,读研意义不大很巧的一点是,管理学考研比例最低,而跨考比例最高,这是否意味着管理学专业不太“受人待见”?有一个说法叫“管理无学”,大概意思是说,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稍微有点勉强。学管理学的小伙伴梁雪说:“要我说管理无学,这个说法可能有点儿极端,但我觉得读个本科已经足够了。”确实,管理学定位比较模糊,因为研究对象无处不在,而导致没有研究对象。很多人学这个专业开始就很困惑,不知道将来能做些什么?这也是很多人对管理学的普遍看法。可其实管理学也有其优势——社会需求大,报考门槛不高。医学:选择继续深造,实有几分无奈从这图可以看出,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从图来看,医学生考研比例最高,跨考比例最低,这样看来读医学的小伙伴对本专业很是死心塌地嘛?事实真是如此吗?一般来讲,报考研究生主要有两种情况:1. 对本学科的认可,想继续深造。2. 对本科学历的就业选择不满意,觉得再读的话工作机会更好。而医学生考研大多属于第二种情况。据学医的小杜说,“基本所有的三甲医院都是非博士不要(除非有本地户口),但是相应的社区医院招聘则条件会低很多。如果只是想去个社区医院,可能本科学位就足够。可苦读了这么多年,谁甘心呢?”至于为什么跨专业考研的人那么少,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医学生课业非常繁重,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临床经验更是不可缺少的。很多人早上去实习,下午没事就不去医院在教室或者宿舍复习。考本专业已经非常辛苦了,根本没有精力去跨专业考。工学:参与项目是主流,考证也是不错选择工学生的考研比例以及跨考比例都不算高。读通信工程的工科生小蔡说:“工科生更多是倾向于就业,很多人在大三甚至是大二就开始实习了。大家普遍认为,项目经验是最重要的。而读研的人基本都是在大一就规划好了,因为要先找准导师。对于工科生而言,研究生导师对之后的影响非常之大。”确实,因为工科生除了读研之外,还可以选择去考一些专业资格证,这些都含金量非常之高,有些证。从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而言,考证比考研更加受人青睐。经济学:其实经济学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找工作较低的读研比例,和较高的跨考比例,可能让很多外专业的人很意外。本科读经济的世军笑着说:“其实很多人都被学科名骗了,感觉经济学就是教你怎么赚钱的,其实经济学是理论性更强的学科”。“大多数读了本科恍然大悟的人,都会选择直接工作。不过外专业考我们研究生的比较多,你要真想读经济学的研究生,压力很大的。”文学:本科就业没烦恼,虽与专业相关性不大读研比例比历史低,跨考比例比历史高,或许是因为比历史学好找工作吧。读汉语言文学的小乐说:“其实文科虽然听着挺鸡肋的,但找起工作来也不难。很多公司文职都有很多需求,只要不眼高手低,找到一份相对心仪的工作其实难度不算太高。”当然,还有很多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路。毕竟他们的学业较为轻松,公考对他们而言也比对其他专业友好很多。就业才是否读研的硬指标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以上提到的那么多专业,是否考研?是否跨专业考研?围绕这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都是——就业。这是同年就业率较高的十个专业以及其收入情况: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收入非常可观。此外,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也是毕业半年后收入较高的专业。这些专业所在学科考研比例都比较低。而总体排名较为靠后的包括英语、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这也正是那些跨专业考研比例较高的专业人群。在对专业的选择上,选择本科时不仅考虑就业前景,还会考虑兴趣等方面的。而到了研究生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就业上。由此可见,随着大学生社会化的逐渐加深,就业这个现实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同学们的考虑。因此,多从就业角度切入专业,少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我们毕业后找工作或者读研都会有很大帮助

彭晓

萌新考研需要几步?知道下面这些就够了!

1.5 考研有哪些公共课?是怎样的形式?上文提到,考研公共课包括:政治、英语、数学三门课,下面我们依次介绍一下这三门课程:(1)考研政治:考研政治的题型非常单一,从近几年的真题及大纲来看,只有选择题和分析题两种类型。共38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选择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1—16题为单选题,共16道,每小题1分,共16分;17—33题为多选题,共17道,每小题2分,共34分;分析题:34—38题为分析题,共5道,每小题10分,共50分。考试内容分五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4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4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6分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6分(2)考研英语(以英语二为例):英语知识运用 总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具体内容是在一篇约350个单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要在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答案,是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阅读理解 由A、B两节组成,共25题,每小题2分,总共50分。A节(20题) A节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总共有四篇文章,总长度为1500个单词左右。考生需要阅读文章并回答每篇文章后面的问题。需要在每小题所提供的选项(A、B、C、D)中选出正确或是最合适的选项。每篇文章设5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B节(5小题)B节部分有两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2中备选题型中选择一中进行考查,或者两种题型组合考查。本节文章设5题,每小题两分,共10分。英译汉 该模块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所给英语语言材料并将其翻译成汉语的能力。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需在阅读、理解长度为150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英语段落,并将其全部译成汉语。总共15分。写作 该模块由A、B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神的书面表达能力。共2小题,分值25分A节:题型有两种,每次考试选择其中的一种题型。包括:1)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一篇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2)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汉语文章,用英语写出一篇80~100词的该文摘要。共10分。B节:要求考生根据所规定的情景或给出的提纲,写出一篇150词以上的英语说明文或议论文,提供情景的形式为图画、图表或文字。共15分。(3)考研数学数一、数二、数三数学:理工类(数一、数二);经济类(数三)数一: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数二:高数78%、线性代数22%、不考概率统计;数三: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061.6 考研的专业课是怎样的?考研专业课因你的报考院校的不同而不同,分为自主命题和全国统考卷,至于是那种形式,完全取决于院校了。比如你考计算机专业,那么你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专业课是不一样的,试卷也是不一样的,可能北大专业课考3门,清华则考6门。再比如你考浙江大学的计算机,那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采用全国统考的408。这个等大家确定好院校之后在开始纠结,现在先准备好必考的公共课,因为公共课不论你考那个院校,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至少基础阶段可以做到一样。071.7考研怎么报名?预报名及现场确认是什么?考研报名分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预报名,顾名思义就是在正式报名之前的初次报名。2019年的预报名具体时间在9月24~27日,预报名只针对应届毕业生,也就是说只有应届想考研的学生才能参加预报名。这不是说能提前报名就有优势,因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都是一样的。预报名成功后,如果对自己的信息没有想要修改的地方,就不需要正式报名了,因为正式报名和预报名都是有效的。如果应届毕业生在错过了预报名的时间,在正式报名的时间申请报名也是可以的,只要在报名时间截止前报名成功就行。现场确认是考研报名必需的一个环节,不是网上报名过后就完成了考研报名,网报之后还需要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才视作完成了考研报名,如果考生不去现场确认则无法参加研究生考试。现场确认主要就是要考生在规定时间到规定报考点去进行现场确认,主要是确认自己的报考信息,没有缴费的考生要现场缴纳报名费,再采集个人电子图像等信息。现场确认非常重要,一旦考生发现自己的报考信息有错误的地方可以及时在现场确认时联系修改。还有之前网报时学籍证明未通过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可以提交证明材料进行再次验证。综上,考研经过预报名、正式报名、现场确认三个阶段。一般在10月-11月进行,大家了解即可,现阶段不必过于纠结这个。081.8 如何合理的安排一天的时间?我们说过,保持每天十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是学习最最最基本的保障,因为考研真的是一个费时间的工程,时间有了、方法有了,学习效率会提高,在考研之前你所能学到的知识就会尽可能的多,所以你的成绩自然会和你的知识成正比。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一个考研人连时间都管理不好,何来上岸?当你把考研期间每天的时间利用得井井有条且高效时,未来可预见。首先,先贴一个自己在考研的时候使用的一个作息时间表,供大家参考:这里采用了八块学习时间,每日规划学习时长760分钟,12个小时多。OK,我先说一下,我这样的规划首先保证了每天7.5小时的睡眠时间,正常的餐饮、娱乐时间(相对于考研人的正常,请记住你是一个考研人),然后保证了12个多小时的学习时间。当然,上面的规划只是理想情况,因为你复习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必须要耽误的时间,比如考研报名的现场确认,这个可以灵活调整,但是,三个标有严格执行的作息时间必须严格执行。关于白天阶段,重点强调一下八块时间,有同学问,一下学3个小时不会太累么,还有四个小时?我想说,考研每个科目(特殊除外)都是3个小时,如果你平时的复习都连续学不到3小时,那考研的考场上的三个小时您怎么度过?我的设置都是为了我们最终的目标考研而规划的。这里说以下八块复习时间的使用建议:8:00--8:40 第一学习时间块(40分钟);建议复习一些碎片化的知识,例如英语单词、政治背诵、作文背诵等。8:50-11:50 第二学习时间块(3小时);建议一:复习一下整体化的知识,例如数学,上午建议复习数学、业务科一、政治;建议二:做真题,例如数学真题、业务科一真题。13:00--14:00 第四学习时间块(1小时);建议一:复习碎片化知识,英语单词、政治背诵、作文背诵等;建议二:订正、整理上午第二块学习时间做的真题。14:00-17:00 第五学习时间块(3小时);建议一:复习一下整体化的知识,例如专业课,下午建议复习专业课、英;建议二:做真题,例如英语真题、专业课真题(可拆开分专题做);18:30--22:30 第七学习时间块(4小时);建议:自由规划复习22:30--23:00 第八学习时间块(30分钟);建议:归纳总结说一下这样规划的原理吧,主要是根据考研的考试时间,上午3小时一般来说考政治、数学,所以上午多复习政治、数学,下午3小时一般来说考英语、专业课,所以下午多复习英语和专业课。同学们可以根据我的时间规划表做出适合自己生物钟的时间表,不一定追求学习到12个多小时。关于考研的一些常识性问题,小编就分享到这里了,大家如有还有哪些不了解的问题,可以留言咨询,小编会尽快回复大家的问题的!关注我,带你知道更多考研干货!

井盖儿

最新考研数据出炉,这六个省贡献了全国一半的考生,全是考研大户

今年的研究生录取已经接近尾声,2020年考研人数为341万,2019年考研人数为290万,2018年考研人数为238万。(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预估一下2021考研人数会有多少?),近几年哪些省份的考研人数最多呢?第一、山东省据山东省教育厅消息,山东省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共313190人,比2019年增加58704人,增幅为23.1%。而近3年来,山东省平均每年考研人数都在20万人以上,2018年21.38万人,2019年25.45万人,到2020年31.3万人,增幅达23.1%。山东是孔孟之乡,自古以来比较重视教育。在山东考生之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山东不孝有三:一不考研、二不考公、三不考教师!”不想考研?可以啊,要不你就去考个公务员来弥补一下吧!或许在山东人眼里,九年义务教育只不过是掌握文化知识的入门,读到直至研究生毕业,经历过19年及以上的寒窗苦读,才能算是成为了一个受过合格教育的山东人。第二、河南省每年高考时,河南都以超过百万考生占据热搜榜,多年来高考人数持续位居榜首,考研也不例外。同为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河南历年考研人数向来紧追山东。河南学子不仅考研多,而且实力还强。微博数据中心发起过一个“高校考研学霸人数”排行榜,冠亚军就被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包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与河南师范大学也跻身前十。河南2020考研人数没有准确数据,2019年河南省报名考生有23.36万人,比18年增加4.75万人,增幅突破25%。根据这个增幅来看,2020考研人数在29万以上!(只是预估,实际情况以官方公布为主!)“珍惜你身边的河南同学吧,你永远也不知道,为了来到你的身边,他们都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第三、江苏省统计,2020年江苏省考研人数为24.9万人,2019年江苏省各报考点共有考生21.2万,2018年有17.09万。没人会比鲁豫苏三兄弟更惺惺相惜、肝胆相照。他们一路从高考优秀到考研,从考研优秀到就业,化压力为鸡血,以各自20万+量级的报考阵容,合力构成全国考研大军的重要分母。相比山东和河南,江苏的高校资源要丰富不少,按理说能减轻不少竞争压力。那你可能是不了解江苏的高考,多少雄心勃勃的学霸,在高考线前折腰。高考没考好,就只能通过考研来改变了。第四、河北省2020年河北暂时还没有公布具体数据。据统计2019年,河北省共报考147188人,比18年增加26608人,增幅为22.1%。和河南很相似,没有985,唯一的211还在天津这个省唯一的一所211却在天津,网友:我在省外上了个省属211!对于河北考生来说,北京天津的众所名校就在眼前,无奈就是够不着!第五、四川省2020年四川省考研人数为17.48万人,2019年,四川省报考人数共计141786,比18年增长了31763人,增幅为29%。四川人基数大,考生基数也大,而且就两所985、211院校,考本省的难,考外省的也不简单,真的太难了!近两年,四川省在报名期间,多次出现刚开放考研报名通道,考位就被一抢而空的情况。就算当地教育考试院临时加开报考点,只要手速稍微一慢,就不得不远赴外地参加考试了……第六、广东省2020年广东考研人数为17.4万人,2019年,广东省报名人数约为14万。广东省的人也很多,和四川省差不多,广东近些年考研报考人数也是飞速增长。报名通道开启后,各个报考点没多久就爆满。2020年全国报考了341万考生,这六个省份差不多有150多万,贡献了全国接近一半的考生。虽然每年报考人数都在持续上涨,但大家也没必要被这个数据吓跑,每年都有很多报过名没有参加考试的,参加考试的又有很多人连国家线都过不了,这部分考生根本算不上有效竞争。

蓝骨

最新考研大纲、招简九月发布!考研人如何应对新的考研变动?

九月份如期而至,给这个暑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对于考研人来说,九月份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时期。它不仅意味着考研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也是一个考研信息“爆炸输出”的信号。这个时间,招生简章考研大纲等相关权威文件会相继发布,很多同学还不是很清楚这对自己的复习到底有什么影响?可乐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暑假结束了,意味着新的阶段新的开始,需要重新规划备考。所以如果同学们对自己现在的复习效果还不太满意或者复习节奏出现了偏差,也不用太着急。一、为什么要重视考研大纲、招简目录?作为一项选拔性活动,研究生考试是正规且严肃的。它的一切步骤和形式都是由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的。所以,权威性文件的发布就是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并且遵守研究生考试的规则。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毕竟,每年因为不遵守规则而提前“出局”的考研人不在少数。二、21考研er最需要关注哪些内容?(一)、考研大纲考研大纲,包括公共课考研大纲(数学,英语,政治)和专业课考试大纲。公共课考研大纲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每年变动不会太大,之前帮帮就曾建议大家按照去年的考研大纲进行参考复习。如果今年考研大纲真的有变动,同学们完全不需要担心,因为大纲出来之后,所有的考研机构包括老师都会“闻风出动”,对其改动部分进行解释和建议。对于专业课考试大纲,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获取信息来源也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同学们要及时关注官网信息。在考研大纲公布后,要对比新旧大纲,注意细节变化。要以考研大纲为主,把握重点,分清主次。一定要学会借助网络和群众的力量,注意信息的及时获取。(二)、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一般情况下,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会保持相对稳定,变动不大。前期复习还是可以参考去年的文件,但是当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发布后,我们要讲去年的与今年的进行对比,找不同。重点关注关注以下几个信息有没有发生变化:1、录取总数和分专业招生计划数录取总数一般只做参考,重点在报考专业的招生计划数,如果人数与去年相近,就不需要担心。如果有明显的“缩招”,就有点麻烦。碰到原来招100人,今年招50人这种情况,竞争力double,需要你慎重评估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考上。当然,出现明显的“扩招”,那我们就偷着乐吧。2、报考条件没有学位证或者毕业证、自考生、专科生等等人群就需要特别注意报考条件是否有所变化。有些学校去年某些专业可能还接收专科生报考,今年就不接收了。某些专业今年不接受跨考,可能明年就放低要求接收跨考生了。所以,要关注这一类信息,不要努力到头来发现目标都是错的。3、考试科目及代码我们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在复习考试科目,所以如果考试科目发生更改,无疑对我们考生来说是“晴天霹雳”,这种情况帮帮后面会专门为大家分析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办。如果是考试科目代码发生了改变,也要特别注意,要弄清楚为什么改变。4、参考用书每所高校同一专业上课用的专业课课本都是由本校自己规定的,所以我们在考研复习时,一定要根据报考学校的今年选定的参考书目来复习,尽量不要为了省钱用去年或者本科学校的课本。另外,对于报名日程、考试日程、联系方式、学制费用及待遇、体检等等也需要我们关注,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动。浏览一下即可。如果,大家对文件里的某项有疑问,想要得到权威的解释该怎么办呢?那就一定要抓住网上咨询的机会。网上咨询周基本上在每年的9月19日-9月23日09:00至17:00。在这期间,关于大家对于考研报名的任何疑问,省招办或者招生单位都会给出最权威的解答。三、如果遇到招生信息较大变动,该怎么办?考研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英语阅读做了三遍还是选不对;数学题换个马甲就不认识;理科生背政治头都大了也背不下来,这些……听上去就很让人崩溃。但是英语数学题不会做,这是考研最难的事情吗?不是!考研路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专业课已经复习好了,但是,专业没了……再或者是好不容易把专业课三本书看完,准备集中精力学数学的时候,发现今年又新增了两本参考书???遇到这种情况,怎一个“崩溃”了得。这个时候,面对突发状况,我们该怎么办呢?因为可乐自己有亲身经历过,所以想给遇到同样情况的学弟学妹一些我自己的建议。1.如何避免遇到专业停招、考试科目变更的风险首先,在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之前,一定一定要去学校的官网上看看这个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最好能找到报录比,目的呢就是看看这个专业是不是非常冷门,一般啊特别冷门招不到学生的专业最容易停招。然后,最好选择那些每年招生人数在10个以上的专业,比较安全。最后,如果学弟学妹想防患于未然,可以提前打电话给目标院校的官网老师,看看能不能获取到内部消息,这就要看自己造化喽~2.应对专业停招、考试科目变更的方法其实每年都有一些院校的专业课有改动,或是专业代码有变,或是参考书增加,还可能是某个专业停招,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就算遇到了,也不要有太大压力。同学们要做的呢,就是务必随时关注目标院校官网和研招网的最新消息,在信息获取上占得先机,不要跟可乐一样,官网都发布停招停招一个月了,我还在傻呵呵的复习,空空如也~下面我说说我当时是怎么调整的吧。(1)备考之初留个后路强烈建议学弟学妹在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的时候“留一手”,我是刚开始就在央财和燕大中间犹豫,当发现央财的逻辑学停招之后,立马改复习燕大的资料和真题,也没有耽搁太多时间。当然,倒也不是说让大家一开始就复习两个学校的知识,没必要的,做个小准备就可以了。(2)重新合理规划无论是所考专业停招了还是参考书变更了,都不要慌,不要慌,因为,慌也没用。我们要做的呢,就是迅速做出应变,不要耽搁时间。重新确定目标院校或专业,找到新的参考书,调整自己对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复习进度,利用剩有的时间合理规划。(3)调整心态,不止你一人面对这种情况想想啊,虽然这种小概率的事件落到我们头上了,但是也不只是就落到我们头上了,跟我们考同样专业的竞争对手也一样得重新开始学,这时候,就看谁心态好了。当自己已经调整好开始复习了,他们还在焦头烂额、自乱阵脚,想想有比自己还惨的人,心里也就舒坦些了。所以,一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沉着冷静、调整心态,踏踏实实地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现在,这些文件大部分还未发布,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安心学习,做到对招生信息及时关注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大的带动的,如果文件发布后真的有信息更改,也无须慌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在接下来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学习学科知识,争取在考场上拿高分。时间嘀嘀嗒嗒的前进着,倒计时的钟声越来越近,对于我们考研人来说,现在还不努力,就真的来不及了。奋斗的青春年华最值得被铭记,同学们加油啊!不拼一把怎么知道原来还有另外一番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为考研蓄力为梦想注魂,努力永远是进行时。风里雨里,我在岸上等你。

大稻埕

在读研究生:“如果可以重新考研,我不要985也要选对专业”

很多同学在选择考研目标专业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样的专业才是未来发展比较好的,也不知道自己的现专业需不需要更换,所以陷入了纠结。假如你也有这样的困惑,那么不妨跟着师兄的脚步看看真实的专业状况是什么样的,看完也许你就有答案了。01什么专业才是研究生的挚爱?如何表达对一个专业的喜爱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选择它。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被研究生们选择最多的专业是工学,其次是管理学,然后是医学、教育学和理学。工学排名第一相信大家并不意外,毕竟工学是社会需求量最大、就业面最宽的专业,需求决定市场。医学排名如此靠前,相信这是出乎大家预料的,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医学行业对于学历要求过高,现如今大多数的三甲医院,如果你没个博士学位,想都不要想。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学专业,教育学专业最近几年的就读人数增幅达到了294%,位列所有专业之首。能有这样的数据,首先是因为教育学相关工作对于学历要求比较高,其次是就业形势一片明朗,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就不足为奇了。02什么专业才是求职季的王者?找一份好工作历来都是大多数同学读研的第一目标,因此,弄清楚什么专业是求职季的王者,什么专业是求职季的弃儿,对于考研人来说十分关键。王者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一些热门专业,包括诸如计算机、金融一类的专业,除此之外,还有航空航天、光电信息、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育、临床医学等专业,在硕士毕业甚至博士毕业后,都能赢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关于求职季的弃儿,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文科类专业,以浙江大学为例,在博士研究生层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就业率是最低的,只有75%;而在硕士研究生层面,艺术与考古学院的就业率是最低的。只有83.33%。所以专业的问题,是顶尖名校都无法越过的鸿沟。03什么专业才是报考数的顶峰?根据数据表现来看,不同的专业在报考人数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些我们认为发展比较好的专业,报考热度一般,一些我们认为发展比较普通的专业,反而报考热度较高。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诸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一类的专业,其实就业表现上,并不能算得上是令人满意,但其国家线却随着年份的推进而水涨船高。诸如法学、历史学一类的文科专业,更是报考热度逐年攀升,报录比超过10:1似乎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至于为什么不热门的专业考研人数众多,热门的专业考研人数一般,究其原因还是就业率惹得祸。这些不热门的专业,在本科阶段确实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所以只能靠读研来提高未来的工作期望。而热门的专业,其实本科阶段就有机会找到理想工作,所以读研不是必然。所以,关于考研选专业这件事情,最核心的问题是,你到底为什么读研?如果你希望通过读研找一份好的工作,那么跨考热门专业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即使你在本来的冷门专业挣扎到硕士甚至是博士,但是市场需求还是很难改变,如果毕业换来的依然是失业,那么过去的这几年青葱岁月,又该如何清算呢?所以明白一个道理之后,你就一定不会错,那就是:做对的事,远比把事做对重要得多。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