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1年心理学考研312大纲原文及问题解读交叉点

21年心理学考研312大纲原文及问题解读

关于大纲的几个常见问题,更多内容可百度搜索【勤思考研网】。1、此大纲适合考什么院校的同学参考呢?1.天津大学2.山西大学 3.山西医科大学 4.山西师范大学 5.内蒙古师范大学6.中国医科大学7.辽宁师范大学 8.大连医科大学9.沈阳师范大学10.复旦大学 11.华东师范大学 12.上海师范大学 13.上海体育学院 14.浙江大学 15.浙江理工大学16.浙江师范大学 17.杭州师范大学 18.宁波大学 19.安徽医科大学 20.安徽师范大学21.南昌大学 22.河南大学 23.济南大学 24.山东中医药大学25.山东师范大学 26.聊城大学 27.郑州大学 28.新乡医学院 29.武汉大学3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1.湖北大学 32.中南大学 33.暨南大学 34.华南师范大学35.深圳大学36.南方医科大学 37.重庆大学 38.云南师范大学 39.西北大学40.空军军医大学 41.西北师范大学 42.青海师范大学 43.宁夏大学 44.新疆师范大学45.华中科技大学46.西藏大学47兰州大学(教育学大类-高等教育学-大学心理学方向)48.淮北师范大学49.青岛大学50.河南师范大学51.福州大学5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53.海南师范大学54.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自命题变为统考)55.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自命题改为统考)56.西南大学(2020年自命题改为统考)57.天津师范大学(2020年自命题改为统考)58.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由自命题改为统考)59.广州大学(2020年由自命题改为统考)60.河北大学(2020年发教方向改为统考)61.湖南科技大学(2020年新增统考院校)62.贵州师范大学(2020年自命题变为统考)63、中国政法学(2021年自主命题变为统考)64、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自主命题变为统考)65、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自主命题变为统考)66、河北师范大学(2021年自主命题变为统考)接下来还可能变化的院校为 湖南师大,南京大学,闽南师范,东北师大等,2、大纲怎么用?切记不要迷信什么大纲解析,也不要直接背大纲解析大纲最好的使用方法是帮助我们回顾和检验知识使用,看着大纲看自己针对这个版块你能回忆和复述多少知识,能梳理多少考点,这个考纲要求的考点是否已经记住 3、自主命题的同学是否需要参考这个大纲既然是自主命题,肯定不会参考考纲,但是如果大家没有辅助提取记忆的工具,可以使用大纲作为参考4、大纲有变化吗每年312大纲变化都很小,今年基本没有变化,大纲只是考察范围的参考,不是考题难度的代表,即使在大纲范围内出题,也出现很多细小偏难的知识,所以教材还是根本。2021年心理学312大纲Ⅰ.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Ⅱ.考查目标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心理学导论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Ⅳ.考查内容心理学导论【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 人本主义心理学7. 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十三、社会心理(一)社会认知1.自我2.归因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4.社会态度5.内隐社会认知(二)社会关系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2.亲密关系3.偏见与歧视4.利他行为5.侵犯行为(三)社会影响1.说服2.从众、顺从和服从3.去个体化4.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新增)惰化(删除)5.团体极化与团体思维6.合作与竞争7.文化及其影响(四)应用1.领导理论与实践2.健康心理学3.积极心理学与人类幸福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3.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个体学习、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发展心理学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1.横断设计2.纵向设计3.聚合交叉设计4.双生子设计(三)发展心理学的历史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5.生态系统理论(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一)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1.遗传与基因2.生命的开始(二)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1.胎儿的发育2.新生儿反射四、婴儿心理发展(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婴儿动作的发展1.动作发展的规律2.动作发展的顺序3.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三)婴儿言语的发展1.言语发展理论2.词汇的获得3.语法的获得(四)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1.婴儿感觉的发展2.婴儿知觉的发展(五)婴儿气质的发展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1.婴儿的情绪发展2.婴儿的依恋3.早期同伴交往五、幼儿心理发展(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幼儿的游戏1.游戏理论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三)幼儿言语的发展1.词汇的发展2.句子的发展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四)幼儿认知的发展1.记忆的发展2.思维的发展3.心理理论(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幼儿道德认知发展2.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3.性别角色的社会化4.同伴关系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一)童年期儿童的学习(二)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1.书面言语的发展2.内部言语的发展(三)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2.元认知及其发展(四)童年期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发展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3.道德发展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生理发育l.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二)认知发展l.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三)自我发展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四)社会性发展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反社会行为(五)情绪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2.常见情绪困扰八、成年期心理发展(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二)认知发展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三)人格发展1.自我发展理论2.稳定性与可变性(四)临终心理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二、学习与心理发展(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1.学习的含义2.学习的作用(二)学习的分类1.学习水平分类2.学习性质分类3.学习结果分类(三)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三、学习理论(一)学习的联结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社会学习理论(二)学习的认知理论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三)学习的建构理论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四)学习的人本理论1.罗杰斯的学习观与教学观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四、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类型1.学习动机的含义2.学习动机的类型(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2.学习动机的激发五、知识的学习(一)知识的表征与类型1.知识的表征2.知识的类型(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1.知识的理解与保持2.错误概念的转变(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1.心智技能的形成2.认知策略的学习3.动作技能的学习(四)学习的迁移1.学习迁移的类型2.学习迁移的理论3.学习迁移的促进实验心理学【考查目标】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3.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一、实验心理学概述(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三)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3.实验设计与实施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5.研究报告的撰写二、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二)心理学实验与理论1.实验范式2.实验逻辑3.实验与理论的关系(三)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1.自变量及其操纵2.因变量及其观测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四)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2.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3.准实验设计4.真实验设计(五)实验研究的效度1.内部效度2.外部效度3.构思效度4. 统计结论效度三、反应时法(一)反应时概述1.反应时的含义2.反应时的种类(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2.机体因素(三)反应时技术1.减法反应时技术2.加法反应时技术3.开窗技术4.内隐联想测验四、心理物理学方法(一)阈限的测量1.极限法2.平均差误法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二)心理量表法1.量表的类型2.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3.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4.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三)信号检测论1.信号检测论的由来2.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3.辨别力指数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4.信号检测论的应用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一)听觉实验1.听觉现象的测定声音的心理特性;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与适应。2.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声音方向定位线索;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实验方法。3.语音知觉实验语音及其声学特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二)视觉实验1.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2.颜色视觉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三)知觉实验1.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2.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大小恒常性实验;形状恒常性实验。3.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空间知觉实验;运动知觉实验。4.知觉与觉察实验无觉察知觉的测定;盲视的实验。(四)学习实验1.条件性学习实验2.认知性学习实验(五)记忆实验1.感觉记忆实验2.短时记忆实验3.长时记忆实验4.工作记忆实验5.内隐记忆实验6.前瞻记忆实验7. 错误记忆实验8. 定向遗忘实验9. 提取诱发遗忘实验(六)情绪实验1.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2.面部表情的测量3.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七)注意实验1.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2.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3.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4.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5.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6. 刺激反应一致性理论及其冲突效应实验(八)常用心理实验技术1. 眼动技术2.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3.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心理统计与测量【考查目标】1.正确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2.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3.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解释。一、描述统计(一)统计图表1.统计图2.统计表(二)集中量数1.算术平均数2.中数3.众数(三)差异量数1.离差与平均差2.方差与标准差3.变异系数(四)相对量数1.百分位数2.百分等级3.标准分数(五)相关量数1.积差相关2.等级相关3.肯德尔等级相关4.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5.Φ相关二、推断统计(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1. 概率2. 概率分布3. 样本平均数分布4. 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二)参数估计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三)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原理2.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3.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4.方差齐性的检验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四)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4.协方差分析5.多因素方差分析6. 事后检验(五)统计功效与效果量(六)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应用2.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方程(七)卡方检验1.拟合度检验2.独立性检验(八)非参数检验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2.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九)多元统计分析初步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 主成分分析3. 因素分析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一)心理测量的基础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 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二)经典测量理论1. 经典测量理论模型2.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效度的定义;效度的估计;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信度和效度的关系。3.心理测量的误差测量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的来源及控制;测量误差的估计。4.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难度;区分度;项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三)项目反应理论1. 单维性假设与项目特征曲线2. 单参数模型、双参数模型和三参数模型3. 项目信息函数与测验信息函数(四)概化理论1. 方差分量的估计2. 概化系数与可靠性指数3. G研究与D研究四、心理测验及其应用(一)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1.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2.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3.题目编制技术4. 测验标准化5. 测验等值技术(二)心理测验的施测1.测验的设计2.施测的程序和步骤(三)测验常模1.常模与常模团体2.分数转换与合成3.常模的编制4.几种常用的常模(四)标准参照测验1.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2.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3.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4.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五)常用心理测验1. 成就测验2. 智力测验3. 能力倾向测验4. 特殊能力测验5. 创造力测验6. 人格测验7. 态度测验8. 兴趣测验9. 心理健康量表10. 发育量表(六)心理测验的应用

雌雄片合

从温州到巴黎,周建朋的艺术探索之路

见到周建朋时,他刚刚结束在法国一个月的艺术行程,回到北京。4月4日,在法国凡尔赛市政厅举办的“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作品展”,展出了22位中法艺术家的80件描绘温州山水的绘画作品。▲ 展览海报“展览非常成功,通过艺术交流,我们为法国乃至欧洲人打开了一扇了解和感知中国的门,通过这种无国界的艺术交流互动,增进了友谊,拉近了彼此情感距离。”周建朋说。周建朋是浙江温州永嘉人,2007年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1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6年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英中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温州大学特聘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他也是永嘉箬溪艺术村、永嘉楠溪书院和北京红螺书院的发起人。▲ 周建朋在新疆“古丝绸之路”写生周建朋的作品既尊重传统,更注重笔墨画法在传承中的再造和创新。“笔墨当随时代,艺术创作更应与时俱进,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尊重传统,又契合时代的审美。”周建朋说,艺术创作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不断自我审视、不断求新突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定位,找到了自我”。像许久未曾谋面的老朋友一样,在京郊的红螺书院,周建朋拿出了他收藏的老普洱茶,我们从他的出生地浙江永嘉聊到新疆,再从北京聊到巴黎。▲ 中国艺术家拜访法国艺术家布布奈勒家追梦“古丝绸之路”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周建朋想在艺术创作上寻找新的突破。“当时有两个地方特别想去,一个是西藏,一个是新疆。”最终,他选择了去新疆。去之前,周建朋对新疆的印象只停留在中学的地理书上和电视台播放的风光片里。“没有什么特别深的印象,逼着自己去读《大唐西域记》,听王洛宾的歌,只要和新疆有关的,都要在网上查一查,看一看。”2007年的9月,周建朋带着他的梦想来到新疆,到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戈壁、岩石、羊群、还有美丽的牧羊姑娘,是新疆留给他最初的印象。“在丰富、立体、辽阔的新疆大地上,感觉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窒息感,我相信这里就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周建朋说一开始进行创作,发现之前在学校里学到的绘画技艺用不上了,因为“运用单一的创作技法,根本无法体现多元的新疆特色。”于是他开始试着用墨画红山图,他把主体画成褚红色,远山描成淡黑色,浅墨勾云,近景用渐浓墨彩,河流湖泊用白色。“没想到画红山居然可以这样着墨,红黑两色的互衬,让视觉效果更加立体,明暗之中有了自然光的效果。”当周建朋拿着这幅题为《此日风候嘉》的画作跟同事交流时,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效果。从先前的无所适从,到笔法的游刃有余,周建朋的信心回来了。在新疆任教的4年,给了周建朋创作的时间和空间。“从北疆到南疆,从雪山到河谷,从古丝绸之路上斑驳的历史遗痕,到大漠孤烟”,周建朋说,感觉自己被融化在新疆风土的厚重和博大之中。2011年,周建朋考取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博士。“即使在北京读博期间,我每年都会回新疆两三次,进行采风创作。”为了创作《天山牧歌》,周建朋跟随转场的牧民,从阿勒泰的布尔津一直到喀纳斯湖畔,300公里的转场路,风餐露宿的行进,给了他无限的创作积淀。周建朋说,他珍惜每一次回到新疆的创作机会,努力让每一幅作品都有独到的人文情怀和历史关联。当创作有了一定的“质”和“量”后,他开始让自己创作的主题内容偏向呈现“古丝绸之路”。“我找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资料和《大唐西域记》进行研读,理清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的遗存古迹,然后按图索骥。”几年下来,周建朋的足迹不仅遍布陕西、甘肃、新疆等古丝绸之路国内段的每个相关历史遗存,也遍布中亚五国的古迹。2015年11月,周建朋的《守望家园 丝路寻踪——周建朋丝绸之路画展》在北京恭王府展出,《天山牧歌——周建朋小幅青绿山水画展》在北大图书馆举办,他创作的关于古丝绸之路的作品,作为“从西域飘来的一股清风”,在国内书画界引起高度关注。▲ 周建朋画作《丝路寻踪》(2016年)时至今日,周建朋的“古丝绸之路”专题作品仍在进行创作、丰富和完善,在北京红螺书院他的工作室里,一幅十几米长的新疆红山作品还在创作中。他说,每一幅作品的完成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和无数次打磨,“最终呈现在世人眼前的,都是画家的诚心之作”。“现在我常常会怀念在新疆的那段时光,雪山下成群的牛羊,红色的叠峦,黄色的戈壁、沙漠、胡杨,余晖下渐行渐远的驼队,维族老汉坐在毛驴车上哼唱的小调及微笑着的脸庞。如果没有在新疆汲取的滋养,我想我还是那个画南方山水的墨客,绝不是现在的模样。”周建朋说,是新疆成就了自己,“古丝绸之路”的创作主题给了他梦想前进的方向。让艺术回归乡村离开家乡多年,周建朋内心始终有着浓浓的乡愁。除了画家的身份,周建朋说,他还喜欢自己的另外一个特殊的身份——“艺术乡村的建设者”。他说,艺术来源于乡村,根植的沃土也在乡村,他要将艺术植入乡村,振兴乡村,来唤醒家乡。2017年5月11日,一批从法国远道而来的“特殊客人”让沉寂已久的浙江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变得热闹起来。上日川村是周建朋的家乡。这批特殊客人中有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雷米艾融(RemyAron)等18位法国艺术家,还有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谷旻、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陈航等。在小村的古树下、庭院里、农田中,他们支起画架,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那里的山、水和土地的美好。▲ 法国艺术家在温州写生▲ 法国艺术家在温州写生“如何让美进入乡村,如何让美进入寻常百姓生活,这是一个难题。”周建朋说,艺术已经非常自然地成为了欧洲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中国,艺术尚未进入大多数城市人的生活,更何况是偏远的乡村。组织中法艺术家走进自己的家乡,周建朋说,就是为了唤醒家乡,让艺术回归本土。在上日川村,穿村而过的溪水被先人称之为箬溪, “箬溪艺术村”在这次活动后呼之而出。“18位法国艺术家成了‘箬溪艺术村’的荣誉村民。”为趁热打铁,周建朋联合了20多户村民,将农房改造成民宿,目前20幢民宿可以提供200多个床位,其中有7幢民宿提供书画创作,中国书法馆、箬溪画廊、箬溪油画馆、箬溪酒坊等逐一落地生根,艺术氛围扑面而来。“艺术繁荣最直接带动的就是经济的发展,艺术村的建成,将带动整个地区的消费升级,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周建朋认为,文化和艺术是中国乡村振兴最好的切入点。周建朋说,“箬溪艺术村”的打造才刚起步,上日川村目前已经成为永嘉县鹤盛镇以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试点村。该镇已着手调整乡村土地规划,把艺术建设纳入村庄建设,并配套休闲度假项目。“乡村之美被艺术家发现并传播,这个过程正是在引导村民发现美和珍惜美的过程。”依托上日川村的成功尝试,鹤盛镇正在筹划打造艺术小镇,这让周建朋倍感欣慰。周建朋正在筹划的楠溪书院项目占地200多亩,集美术馆、博物馆群、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家写生基地为一体,形成综合建筑群落。“楠溪书院已落地鹤盛镇下岙村,上日川村是项目布点之一。我和我们的团队正在申请把永嘉鹤盛镇打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基地’。”周建朋说,他对这一项目怀有满满的信心。当巴黎遇上温州组织法国艺术家走进自己的家乡只是“当巴黎遇上温州”的一个序曲。2019年4月4日,“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作品展”在法国凡尔赛市政厅开幕。“这是中法艺术家一次很好的交流与实践,法国艺术家通过他们自身的观察和创作,通过他们的作品,真实地向世界展示了当今中国的发展和风貌。”周建朋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但法国很多人对中国的认知还远远没跟上中国的发展速度。通过在法国办作品展,很多法国人都对中国有了重新的认识。▲ 法国艺术家在温州写生▲ 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凡尔赛市市长马齐埃(Franois de Mazières)在致辞中说:“这种艺术交流活动对中法两国来说,只会产生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增进我们两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分享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在追求探讨艺术的同时,增进了两国的友谊。”▲ 凡尔赛市市长马齐埃(Franois de Mazières)与周建朋互赠画册通过“巴黎遇上温州”,周建朋说,他看到了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希望。“借助这样的模式,还会出现‘巴黎遇上成都’‘巴黎遇上广州’‘伦敦遇上北京’等连锁化学反应。”周建朋说,让世界感知、认识当代的中国,艺术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他愿意为此躬耕前行。

子在

21新疆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考试情况独家解析

考研报考是我们整个考研中最头等的大事,选择一个合适的院校,才能有一个好的考研结果。的确是这样,择校对于每一个考研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方便2021学科英语考研人择校,优加考研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所学科英语考研院校——新疆师范大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院校介绍新疆师范大学(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之一,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由华东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等内地高校共同承担对口支援新疆师范大学。总之,新疆师范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师范类重点高等院校,而且新疆师范大学的学科英语是不排斥跨考的,非英语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报考新疆师范大学。二、历年招生情况大家应该会比较关注招生的情况,那这里我给大家详细列一下!1、招生方向及计划招生人数新疆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招生单位是外国语学院,2020年新疆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拟招生人数为20人,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拟招生人数暂未公布,具体的招生目录如下: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招生目录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招生目录2、历年分数线及录取情况三、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考试科目1)初试科目新疆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初试科目都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56】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复试科目新疆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的复试科目为外语、专业面试和英语语言学,参考书目为:《语言学教程》,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版。同等学力加试:《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吴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3版。 2、专业课参考书单四、收费标准及奖助学金政策1、学制及学费新疆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硕全日制学制为2年,学费6000元/年;非全日制学制为3年,学费8000元/年。2、奖助体系新疆师范大学奖助学金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自治区奖学金、自治区学业奖学金、学校研究生科研奖学金、新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何崇本奖助学金、咏虹助学金等等。1)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2)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20000元3)自治区奖学金:每生每年10000元五、其他说明报考新疆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硕的同等学力考生需要加试。

黄山伐

B区师范大学保研率排名,西北师大排第一,推免人数547人

师范类院校一直是考研热门方向,如果有同学初试发挥不好,还可以准备调剂到B区的师范大学,今天为大家统计了B区中师范类大学的保研情况。西北师范大学根据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名单公示》:公示名单547名。保研率为12.95%。广西师范大学根据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2021年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名单公示》:234名同学获得2021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保研率为3.71%。新疆师范大学根据新疆师范大学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名单公示:普通公示名单90人,其中包含1+3高校辅导员专项14人。另有硕师计划26人、“双语高层次人才”专项计划35人,共计151人。保研率为3.56%。云南师范大学根据云南师范大学2021年拟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名单:全校共计推荐学生203人,其中普通推免生196人,研究生支教团推免生7人。保研率2.79%。青海师范大学根据青海师范大学《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人员名单公示 》:65名同学符合我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条件。保研率2.46%。贵州师范大学根据贵州师范大学教务处《关于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拟推名单公示》:公示名单144人,其中包含硕师计划15人。保研率2.33%。海南师范大学根据海南师范大学关于做好推荐2021年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推免名额共计63人。保研率1.54%。(图片信息均来源于网络)

全国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

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哪些大学具有推免资格呢?下面是详细名单。一、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二、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三、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中医学院四、山西省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五、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六、辽宁省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鲁迅美术学院七、吉林省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八、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九、上海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十、江苏省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大学十一、浙江省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十二、安徽省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十三、福建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十四、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十五、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青岛大学十六、河南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七、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十八、湖南省湘潭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十九、广东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二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二十一、海南省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二十二、重庆市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二十三、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二十四、贵州省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二十五、云南省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二十六、西藏自治区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二十七、陕西省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二十八、甘肃省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二十九、青海省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三十、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三十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

诞信相讥

27省市已公布网报公告,20考研人,还不知道选哪个报考点的快看!

上一期已经更新了22个省市,分别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安徽、福建、吉林、浙江、湖北、广西、重庆、贵州、宁夏、青海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湖南、四川、陕西如果不知道怎么查找网报公告,请看下面动图演示:在研招网首页上方点击【网报公告】,进入之后,可以看到【省市招办】、【招生单位】、【报考点】这三个栏目下都可以查看网报公告,选择报考点栏目,你就可以查到你想查的地区所有的报考点。今天,上海、江西、河南、广东、甘肃发布了网报公告,大家尤其要注意看各个报考点要求的考生选择范围,一定要选择符合条件的报考点。另外,关注现场确认时间及需要准备的材料,尤其是往届生、自考生明年才能拿到毕业证的同学。研招网在线咨询周还在进行中,大家有关于报考点选择、现场确认所需材料等问题可以向省市招办提问,关于招生专业、报录比、招生计划、复试等情况可以向各个招生单位提问。下面一起来看看今天公布网报公告的五个地区~上海一、报考点选择注意1.报考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电力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中央部委所属在沪部分研究院所(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上海市属部分研究院所(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上海理工大学报考点(代码3101)。2.报考复旦大学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复旦大学报考点(代码3102)。 3.报考同济大学、海军军医大学指定报考点为同济大学报考点(代码3103)。 4.报考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中央部委所属在沪部分研究院所(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属部分研究院所(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上海师范大学报考点(代码3104)。 5.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上海交通大学报考点(代码3105)。 6.报考外省市(北京市、重庆市、江苏省、四川省除外)招生单位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报考点(代码3106)。 7.报考华东理工大学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华东理工大学报考点(代码3107)。 8.报考华东政法大学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华东政法大学报考点(代码3108)。 9.报考上海财经大学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上海财经大学报考点(代码3109)。 10.报考东华大学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东华大学报考点(代码3110)。11.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华东师范大学报考点(代码3111)。 12.报考上海大学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上海大学报考点(代码3112)。 13.报考北京市招生单位(不含清华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上海杉达学院报考点(代码3113)。 14.报考江苏省招生单位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报考点(代码3114)。 15.报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考点(代码3115)。 16.报考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 重庆市招生单位、四川省招生单位、清华大学的考生,指定报考点为上海建桥学院考点(代码3116)。 二、现场确认 1.时间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完成网上报名后,请于2019年11月7日至10日到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报信息确认、缴费、图像信息采集、打印考生信息表等手续,逾期不予补办。 2.所需证明材料 (1)现场确认时,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2)非上海市应届本科毕业生:本市户籍考生还需提供本人上海市户口簿,非本市户籍考生还需提供本人2019年连续六个月的上海社保记录,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具体要求请参看报考点公告) (3)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江西一、报考点选择注意1、我省高校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设区市报考点。2、其他考生(含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考生)应选择户口或工作所在设区市报考点,其中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考生,也可选择考(学)籍所在设区市报考点。 3、符合我省报名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跨设区市报名,因报考点选择有误或未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而造成报考点不予现场确认,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 二、网上缴费 我省统一实行网上缴费,凡选择在我省参加本次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的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名考试费150元,邮寄、档案材料费30元,在网上报名时通过网上支付缴费,网上缴费成功后,才能视为有效网报信息。 三、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均须到网上报名所选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照相。具体流程见各相关报考点公告。 1.现场确认时间:2019年11月6-10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要求: (1)考生须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选择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须提供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选择考(学)籍所在地报考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考生,须提交准考证(自学考试)或学生证(网络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还须提供网上自行打印的成绩单。选择工作所在地报考的考生须提供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和2019年8、9、10三个月及以上社保凭证或单位纳税凭证等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方可进行现场确认,具体要求详见各报考点报名公告。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提供虚假证明信息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2)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3)考生核对由报考点打印的报名信息表,确认无误后由考生本人签字认可,签字后的报名信息表上交报考点留存。 (4)对在往年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而被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考生,在暂停年限期间不允许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和现场确认。 四、打印准考证 2019年12月14日-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河南之前小编整理过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的答疑,今天是正式发布了网报公告。一、报考点选择注意事项1、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辖市或有关省直管县(市)招办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413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和办理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辖市或有关省直管县(市)招办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2、考试科目涉及有202俄语、203日语、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311教育学、312心理学、313 历史学、314数学(农)、315化学(农)、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08 计算机学等科目以及法硕联考(法学、非法学)、管理类联考的考生,须选择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见公告三)。 二、关于退费规则考生取消已缴费的报考信息或因网上支付操作不当、网络故障等原因造成同一个报名号重复缴费的,以及现场确认信息未完成的,由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统一退费处理。退费款项一律原路退回考生缴费时所用的支付账户或银行账户,请考生不要急于在缴费后立即注销支付账户。退费工作将于12月底完成,完成后7天内到帐,特殊情况会延至半个月左右到账,请考生实时关注账户的退费到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客服联系。广东报考要求 (一)拟在广东省报考的考生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之一:1.广东省户籍或就读于广东省境内普通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工作或户口所在地是广东省的往届本科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考生;3.报考广东省境内招生单位的单独考试考生;4.报考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的考生;5.报考广东省境内招生单位的在粤实习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拟在广东省报考的考生在选择报考点时须严格遵守报考点接受范围,否则报名结果无效。具体如下: 1.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深圳大学报考点分别只接受报考本校的考生报名。 2.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报考点只接受报考本校的考生报名,并且所有报考这两所院校的考生都必须选择所报考学校作为报考点。 3.拟在广州市报名参加考试的考生,需按报考点接受范围进行报考,具体如下: (1)报考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医科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必须选择所报考学校作为报考点; (2)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五邑大学、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的,必须选择广东工业大学报考点; (3)报考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圳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河南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的,必须选择广东财经大学报考点; (4)报考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必须选择华南农业大学报考点; (5)报考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汕头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兰州大学、扬州大学、宁波大学、青岛大学、石河子大学、烟台大学、燕山大学、广州大学的,必须选择广州大学报考点; (6)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河北大学、宁夏大学、大连大学、青海大学、山西大学、江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必须选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报考点; (7)报考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的,必须选择广东药科大学报考点; (8)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必须选择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报考点; (9)报考武汉理工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哈尔滨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的,必须选择广州体育学院报考点; (10)报考中共省委党校、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海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贵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的,必须选择广东金融学院报考点; (11)报考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必须选择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报考点; (12)除以上院校外,报考其他招生单位的,必须选择广州市招生办报考点。 4.深圳的考生如报考深圳大学,则必须选择深圳大学报考点报名。 5.报考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且需考设计绘图(6小时)专业的考生,必须选择所报考学校作为报考点;报考其他招生单位且需考设计绘图(6小时)专业的考生,可选择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报考点报名(不受第1、3点限制)。 6.拟在其他地市报名考试的考生,可选择所在地市招生办报考点,所在地市未开设报考点的,可就近选择报考点进行报名。 现场确认2019年11月6日至11月10日,具体时间由各报考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安排。退费规则已参加现场确认但未参加考试的考生,报考费不予退还。若因考生网上支付操作不当,或因网络技术原因,造成同一报名号重复支付的,将退还重复支付部分的报考费。甘肃一、报考点选择 2020年甘肃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设西北民族大学、天水市招生办公室、平凉市招生办公室、张掖市招生办公室、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市教育考试院、庆阳市招生办公室、武威市教育考试院、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白银市招生办公室、定西市招生办公室和酒泉市招考办公室共十九个报考点。 各报考点接收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的考生按下列规则执行: (一)西北民族大学(6201)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西北民族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含相应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下同)。 2.报考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各专业的应、往届考生。 (二)天水市招生办公室(6202)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天水、陇南的往届考生。 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天水师范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三)平凉市招生办公室(6203)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平凉的往届考生。 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甘肃医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四)张掖市招生办公室(6204)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张掖的往届考生。 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河西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五)兰州大学(6205)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2.报考兰州大学单独考试、强军计划方式的考生。 3.报考兰州大学音乐专业(135101)的应、往届考生。 (六)兰州交通大学(6206)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2.报考兰州交通大学艺术硕士(1351)的应、往届考生。 (七)兰州财经大学(6207)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财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八)兰州理工大学(6208)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兰州工业学院和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九)西北师范大学(6209)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临夏州、甘南州和兰州市(安宁区、西固区)的往届考生。 3.报考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类专业的应、往届考生。 甘肃省原则上不接受就读在外省(区、市)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 (十)甘肃农业大学(6210) 和兰州城市学院报考点共同承担甘肃省内报考管理类联考方式的考生,报考点人数上限5500。 (十一)兰州市教育考试院(6211)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兰州市(不含安宁区、西固区)的往届考生。 (十二)庆阳市招生办公室(6212)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庆阳、长庆油田管理局的往届考生。 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陇东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十三)武威市教育考试院(6213)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武威市、金昌市的往届考生。 (十四)甘肃政法大学(6214)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十五)兰州城市学院(6215) 和甘肃农业大学共同承担甘肃省内报考管理类联考方式的考生,报考点人数上限4000。(十六)白银市招生办公室(6216)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白银市的往届考生。 (十七)定西市教育考试院(6217)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定西市的往届考生。(十八)酒泉市招考办公室(6218)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酒泉、嘉峪关、东风、甘肃矿区的往届考生。 (十九)兰州文理学院(6219) 甘肃省内报考法硕联考方式的所有考生。 (二十)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按以上全国统考方式考生选择报考点的规定报名。 (二十一)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市内高等院校在职人员(含聘用人员)考生不得在本单位报考点报名和现场确认,可就近选择接收全国统考方式往届考生的报考点报名。(二十二)我省原则上不接受就读在外省(区、市)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 现场确认11月5日-9日,考生携带网上报名编号、居民身份证件和学历证书(应届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考生持《学生证》)到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 各报考点要认真核对考生证件原件、采集考生图像信息、打印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一式两份,一份由考生本人留存,一份由报考点备查)。考生须领取、核对报名信息确认表并签字确认,逾期不再办理。考生在报名现场确认时,各报考点必须组织考生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目前只剩海南、云南、新疆、西藏还没有公布网报公告,小编会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考研资讯,欢迎关注51考研!

裴徽

2019考研:什么是211、小211、2011计划

 一、211工程  “211”的含义是“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将全国各地挑选出的约100个高等学校设立为重点高校,这些学校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中公考研小编告诉大家“211”诞生得比“985”要早一些,1994年开始启动预审,1996年确定第一批名单,2011年,“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共有学校112所,不再新增学校。  北京地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黑龙江地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吉林地区: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辽宁地区: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天津地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地区: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地区: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地区:内蒙古大学  上海地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江苏地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  浙江地区:浙江大学  安徽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工业大学  福建地区:福州大学、厦门大学  江西地区:南昌大学  山东地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地区:郑州大学  湖北地区:武汉地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地区: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地区: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地区:广西大学  海南地区:海南大学  重庆地区: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四川地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贵州地区:贵州大学  云南地区:云南大学  西藏地区:西藏大学  陕西地区: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地区:兰州大学  青海地区:青海大学  宁夏地区:宁夏大学  新疆地区: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注意:  ①保研中,不少高校只接收“211”大学的学生。  如《四川大学2013年接收校外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办法》申请条件中就明文规定“学生所在学校原则上应为‘211工程’及以上层次院校”,这样规定的学校不在少数。  ②调剂中,不少高校只接收“211工程”大学的调剂生。  如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的调剂办法中几乎需要校外调剂的专业都要求:学生所在学校原则上应为“211工程”及以上层次院校。  二、小211  小211即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是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使中西部一批本科高校的实力得到较大提升,计划重点支持建设中西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所地方高校的发展建设。该“工程”从2012年开始,由发改委、教育部组织实施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省部共建大学和省属重点大学。 【综合类院校】  西北大学、湘潭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黑龙江大学、延边大学、山西大学、南昌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中北大学、西华大学、河南大学、吉首大学、湖北大学、长江大学  【理工类院校】  重庆邮电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贵州理工学院  【师范类院校】  河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喀什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学院  【财经类院校】  哈尔滨商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  【农林类院校】  河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医科类院校】  河北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昆明医科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贵阳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  【民族类院校】  广西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  【建设兵团】  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  三、2011计划  “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该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该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  四、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即“一省一校”,是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专项支持这些14个省区域内的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平高、有省内地区优势的高水平大学。从该工程按照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建设本地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这些大学重点加强特色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继省部共建大学政策之后国家推动中西部省属高校发展设立的两大工程项目之一,即“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一部分。这14所大学分别是河北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是羊

全网最齐!2020考研各个省份现场确认攻略汇总

11月初,全国各个省份的2020考研现场确认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了,这里小编为大家归纳整理了一下不同省份的现场确认公告。注意,今年各个省份、学校需求都不相同,并且部分学校实行网上确认,各位研友要多关注报考地区和学校的公告。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吧!一、首都北京北京北京市2020考研现场确认时间和地点:除了实行网上确认的报考点外,其他考生均应按照所选择的报考点要求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现场确认必须由考生本人办理,不得由他人代办。1.现场确认时间:2019年11月8日至10日。2.现场确认地点:考生到所选择报考点网报公告中指定的地点,确认网报信息和照相。3.现场确认程序:考生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获得高职高专、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提供学历证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提供学位证书)、报考点要求的其他材料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查验 →报考点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4.考生本人要对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本人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自行承担。二、天津天津天津市部分报考点试行网上确认,请考生及时关注市高招办及各报考点的网报公告。非试行网上确认报考点的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1)现场确认时间:2019年11月10日前结束(具体工作时间参见各报考点网报公告)(2)现场确认地点:考生到网上报名且网上支付成功的报考点进行网报信息确认和本人图像采集。(3)确认程序: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在个人档案中存档)和《退出现役证》原件进行核验。2020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准考证(自考生)和学生证(网络教育考生)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除坐落在本市的高校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外的其他考生(招生单位有特殊要求必须在本校参加考试的除外)须提供本市户籍证明(含常住户口、蓝印户口、居住证、集体户口)或本市工作证明。【注:工作证明为本人2019年度在津参保缴费证明(须从2019年6月之后连续缴纳3个月(即6-8月、7-9月、8-10月均可)、在区社保分中心开具,须加盖“社保参保证明专用章”)及以下三种方式的任一种:①本人的工商营业执照;②本人与就业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③本人的《天津市就业登记证》(可以通过人力社保部门或者存档机构办理《就业登记证》;如果通过个体经营或者社区服务等方式实现就业,应当在就业之日起30日内,由本人到企业户籍所在地的街镇、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登记办理)。】(4)考生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三、河北各位研友注意啦!河北在今年将以往的考生现场确认报名信息的方式改为试行网上确认报名信息!河北1、网上确认时间安排考生网上确认报名信息上传材料时间:2019年11月4日-9日,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点以报考点发布的公告为准。报考点集中网上审核材料时间:2019年11月5日-9日。2、登录网上确认系统建议考生使用手机进入网上确认系统。3、考生上传材料(一)考生登录系统后需根据系统提示按要求上传以下材料:①.近期免冠彩色证件照(用于准考证照片)、本人身份证人像面、本人身份证国徽面、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②.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为学生证)。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③.报考点要求的其它材料。(二)证件照上传要求:①.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白色背景,用于准考证照片);②.仅支持jpg格式,建议大小不超过10M,宽高比例3:4;③.坐姿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耳朵对称,左右肩膀平衡,头部和肩部要端正且不能过大或过小,需占整个照片的比例为2/3;④.请不要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美瞳拍照;⑤.照明光线均匀,脸部不能发光,无高光、光斑,无阴影、红眼等;⑥.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⑦.能如实地反映本人近期相貌,照片内容要求真实有效,不得做任何修改(未经过PS等照片编辑软件处理,不得用照片翻拍);⑧.请务必谨慎上传符合上述全部要求的照片,否则会影响审核结果。4、查询审核结果报考点审核完毕后会通过系统向考生反馈审核结果,请考生及时通过网上确认系统查询审核结果。审核结果说明:(一)审核通过:考生已完成报名信息网上确认。(二)审核不通过,需要补充(或修改)材料:考生需根据系统提示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或修改)有关材料并重新提交上传。(三)审核不通过:因不符合国家报考条件或报考点接收条件导致最终审核不通过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如有异议可向你选择的报考点咨询。5、注意事项(一)网上确认期间我省各报考点均设有现场咨询服务站,受理考生咨询,并为考生提供必要服务。咨询服务站地址及咨询电话请查阅你所选择的报考点发布的公告信息。(二)未进行网上确认以及最终未被通过审核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其报名费将由研招网信息平台在数据核查结束后(预计在12月底前)退回原支付账户。四、山西sx1、现场确认所有考生均须到网上报名所选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照相。具体流程见各相关报考点公告。(1).现场确认时间:2019年11月6-10日,逾期不再补办。(2).现场确认要求:①考生须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选择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须提供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选择考(学)籍所在地报考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考生,须提交准考证(自学考试)或学生证(网络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还须提供网上自行打印的成绩单。选择工作所在地报考的考生须提供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和2019年8、9、10三个月及以上社保凭证或单位纳税凭证等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方可进行现场确认,具体要求详见各报考点报名公告。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提供虚假证明信息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录取资格。②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③考生核对由报考点打印的报名信息表,确认无误后由考生本人签字认可,签字后的报名信息表上交报考点留存。④对在往年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而被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考生,在暂停年限期间不允许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和现场确认。2、打印准考证2019年12月14日-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五、内蒙古各位研友注意,内蒙古报考需要先网上预约,再现场报名!内蒙古一、现场确认有关安排要求根据报考人数等实际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将在20个报考点设置24个以上报名现场确认点(具体地址及联系方式届时在网上公布)。(一)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均须在本人户籍或工作单位所在盟市报考点设置的报名现场确认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原则上在就读高校报考点或就读高校所在盟市报考点设置的报名现场确认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正在实习的区内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在实习所在盟市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二)网上预约现场确认时间为11月3日-9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进入“研究生报名预约现场确认时间”平台,预约现场确认时间。现场确认人数每半天设有上限。(三) 现场确认时间为11月4日-10日,每天8:30-17:30。已成功网上交费的考生,按网上预约时间,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本科毕业的考生须提供成绩单)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信息表》(考生自行在研招网下载打印),由相应现场确认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在户口所在地办理现场确认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户口簿。在工作单位所在地办理现场确认的考生,还应提交社保部门的社会保障卡。在实习所在地办理现场确认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须持实习单位或就读高校出具的实习证明。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现场确认时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和复印件。(四)现场确认时,考生接受二代居民身份证和指静脉信息的采集。采集成功后,方可为考生现场照相(指定背景、“2020研考”前景),严禁以照片扫描代替现场照相。现场确认时不能提交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二代居民身份证过期、丢失、损坏)的考生,若承诺于2019年12月9日前可以取得二代居民身份证,签订《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按期提供二代居民身份证承诺书》(见附件2)后,可先行办理报名现场确认手续,各报名现场确认点将考生承诺书通过照拍系统照拍上传。12月9日前,为按承诺书要求提交二代居民身份证的考生补刷二代居民身份证。(五)各现场确认点要按照教育部及自治区有关要求,认真核对考生现场确认时提交的证件、材料。(六)现场照相后,打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简表》(以下简称《报名表》)及《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交由考生本人在相应位置书写指定文字并签字。(七)现场确认结束后,各报名现场确认点于11月24日前将《报名表》按报考区内招生单位和区外招生单位分开整理、统计好后上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以便自治区将对《报名表》进行数字化处理,作为考生笔迹鉴定的依据。二、报考点设置安排内蒙古自治区在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8所高校和12个盟市招生考试机构共设置20个报考点。(一)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报考点的选择1.呼和浩特地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报名时应选择内蒙古大学报考点;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报名时应选择内蒙古师范大学或内蒙古农业大学报考点;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报名时应选择内蒙古工业大学或内蒙古医科大学报考点;内蒙古财经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报名时应选择内蒙古财经大学报考点。2.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报名时选择内蒙古科技大学或包头市教育考试中心报考点。其中,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本校报考点具有优先选择权。3.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报名时选择内蒙古民族大学报考点。4.呼和浩特、包头、通辽地区以外其他区内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报名时应选择就读高校所在盟市报考点。大学入学前户籍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内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报名时也可以选择大学入学前本人原户籍所在盟市报考点。区内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如报考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专业(即:报考招生单位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业务课2”考试科目代码第1位为“5”)的,不可选择高校报考点,应选择高校所在盟市报考点或大学入学前本人原户籍所在盟市报考点。根据现有标准化考场规模数量,8所高校报考点设置报考人数上限。先前网上交费人数达到报考人数上限时将不再接收后续考生选择该高校报考点。已选择该高校报考点未网上交费的考生应重新选择就读高校所在盟市报考点或大学入学前本人原户籍所在盟市报考点,并进行网上交费;应选择高校报考点的考生,在其应选高校报考点网上交费人数未达到报考人数上限时,除可选择大学入学前本人原户籍所在盟市报考点外,不得选择其它报考点。(二)非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报考点选择具有内蒙古自治区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报名时应选择户籍或工作单位所在盟市报考点。六、辽宁注意!沈阳市和平区招考办和抚顺市招考办将试点网上确认!辽宁1.考生(不含推免生)在网上报名之后必须进行现场确认(采取网上确认的报考点除外),时间为11月5日至10日(具体时间安排详见各报考点网报公告),逾期不再补办。考生选择的报考点即为现场确认点,现场确认点所在市(区)即为考试地区,考试学校将由各报考点确定。2.2020年沈阳市和平区招考办和抚顺市招考办将试点网上确认。考生须严格按照有关报考点规定上传考生照片、证件等相关材料并进行网上审核(具体要求及流程请详见有关报考点公告),审核通过则不需再到现场进行信息确认及图像采集。未能按要求上传有效材料或提供虚假信息导致确认审核不通过的,将视为报名无效。3.考生现场确认时应当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明或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并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非应届生在现场确认时还须提交本人居民户口簿或社保缴纳记录以证明其户口或工作情况(具体证明格式及要求详见各报考点公告)。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4.现役军人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才能进行现场确认。港澳台居民和华侨可持身份证或护照进行报名确认。5.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经考生现场确认或通过网上审核的报名信息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或提供虚假材料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6.未完成现场确认的考生将无法参加考试和录取。七、吉林吉林一、现场确认时间2019年11月5日—10日(星期六、星期日不休息)上午8:30—11:30下午13:00—16:30二、现场确认地点吉林市第二中学(东门,吉林大街西侧园艺路路口南),吉林市丰满区吉林大街36号,乘坐3路、19路、33路、51路、52路、56路、61路、63路、103路、130路公共汽车均可到达。三、接收生源范围报考全国统考(含法律硕士)、管理类联考的考生选择本报考点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就读学校地址在吉林市[含外五县(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二)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吉林市[含外五县(市)]的非应届毕业生(含在2020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三)接收全国报考北华大学学科教学(美术)(045113)、美术学(130400)、艺术设计(135108)、美术(135107)、音乐(135101)和舞蹈(135106)专业的考生报名,报考北华大学上述专业(领域)的考生(包括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其它报考点报名及现场确认一律无效。四、现场确认日程安排11月5日 东北电力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11月6日 北华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11月7日 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11月8日—10日 非应届毕业生五、考生需提供以下材料(一)就读学校地址在吉林市[含外五县(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1.本人居民身份证;2.学生证。(二)户口在吉林市[含外五县(市)]的非应届毕业生:1.本人居民身份证;2.《户口簿》原件;3.学历学位证书。(三)户口未在吉林市[含外五县(市)]但工作单位在吉林市[含外五县(市)]的非应届毕业生:1.本人居民身份证;2.学历学位证书;3.工作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或工作证明原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4.吉林市[含外五县(市)]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证明(社会保险或社会医疗保险参保证明)原件。(四)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六、特别提示(一)考生务必如实、认真填写报名信息和按规定选择报考点,对假报、错报、漏报报名信息和错选报考点而造成影响考试和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考生要牢记网上报名号2206XXXXX。(三)考生应按规定、相关说明、网站提示进行网上缴费,未网上缴费的无法进行现场确认。(四)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五)今年我市研究生考试报名现场确认继续对考生进行身份验证,因此,考生必须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如《居民身份证》丢失、过期或消磁,请及时补办、更换。因身份证丢失、过期、消磁等原因造成考生不能进行现场确认,责任由考生自负。(六)请考生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场确认工作,逾期不予补办。八、黑龙江黑龙江1.现场确认时间为2019年11月10日前。现场确认具体时间、要求由各报考点根据具体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2.现场确认地点:考生应到网上报名且网上支付成功的报考点进行网报信息确认和本人图像采集。3.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进行现场确认,逾期不再补办。4. 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和复印件。5.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现场确认时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6.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7.考生必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九、上海sh一、现场确认1.时间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完成网上报名后,请于2019年11月7日至10日到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报信息确认、缴费、图像信息采集、打印考生信息表等手续,逾期不予补办。2.所需证明材料(1)现场确认时,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2)非上海市应届本科毕业生:本市户籍考生还需提供本人上海市户口簿,非本市户籍考生还需提供本人2019年连续六个月的上海社保记录,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具体要求请参看报考点公告)(3)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二、注意事项1.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3.凡选择在上海报考点参加考试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凭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加盖印章的《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原件(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留存,复印件考生自行留底)和本人身份证到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接待处(杨浦区民星路465号,地铁8号线嫩江路站2号口出),领取网上报名“校验码”,并根据自己报考学校选择相应的报考点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校验码发放时间:2019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周二13:30—16:00。4.在本市参加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的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报考费根据上海市物价局沪价费〔2003〕69号文件规定128元/人执行。5.已在内地(祖国大陆)学习的港、澳、台应届毕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在内地供职的港、澳、台人士报考本市招生单位的硕士研究生,可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在教育部委托的广州、北京、上海、香港和澳门等研究生报考点办理报名手续。6.以同等学力报考人员的报名条件请在报名前咨询有关招生单位。7.考生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上的考点地址为准。十、江苏js一、现场确认。考生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于11月7日-10日到报考点采集本人图像和确认报考信息,并签订《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逾期将不再办理。未确认网报信息的考生其网报信息无效,将无法参加考试和录取。现场确认后,招生单位将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按照招生单位的要求提供相应材料,否则招生单位可拒绝考生准考。二、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及时关注研招网有关公告,于12月14日-23日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凭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硕士研究生初试和复试时均需使用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准考证。十一、浙江注意!今年报考开始实施网上审核!网上审核通过的考生不用去现场进行确认!zj一、现场确认(信息审核)现场确认(信息审核)时间为2019年11月5日至9日17:00,逾期将不予办理。我省今年开始实施网上审核,请考生仔细阅读网上确认公告,并在规定时间通过网上确认平台,完成“本人图像照片上传、身份证及其它相关材料照片上传”等手续,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信息所需上传的相关材料标准请详见各报考点网上确认公告。网上审核通过的考生不用去现场进行确认;审核不通过的考生请及时根据提示重新提交相关材料或携带相关资料【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到各报考点现场审核地进行原始材料人工审核。审核未通过或网上未缴费的考生不能参加考试和录取。二、我省报考点设置情况我省硕士研究生13个报考点设置如下(单位名称前4位数字为报考点代码,报考点名称后为所受理报考的单位范围):1.3301杭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不含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2.3302宁波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3.3303温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4.3304嘉兴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5.3305湖州市教育考试中心:报考全国统考、联考;6.3306绍兴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7.3307金华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8.3308衢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9.3309丽水市招考中心:报考全国统考、联考;10.3310台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11.3311舟山市教育考试中心:报考全国统考、联考;12.3312浙江大学:杭州市(含各县)报考本校统考、联考及各地报考本校“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美术学”、“设计学”、“工业设计工程”及“艺术硕士”专业的考生;13.3313中国美术学院:各地报考本校统考。各报考点原则上只接受具有本市户籍或在本市工作(有相应期限社保缴纳记录)的非应届毕业生和在本市范围内高校就读的应届毕业生报考。三、考试时间及地点考试时间2019年12月21日—23日,考试地点:报考点指定考点。2019年12月14日—12月23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凭《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十二、安徽安徽一、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时间:2019年11月7日至11月10日。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请考生及时关注各报考点发布的公告,并按要求携带相关材料,完成现场核对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采集本人图像信息等工作,逾期不再补办。二、打印准考证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十三、福建福建在福建省报考点完成网上报名且已缴费的考生,请于11月5日—11月9日到报考点进行报名信息现场确认(或网上确认),具体时间、地点及确认要求请详见各报考点网报公告、现场确认(或网上确认)公告,完成报名手续。一、网上报名期间,未报名的或未缴纳报考费的,在现场确认(或网上确认)期间报考点不受理补报名或补缴纳报考费。二、在网上报名期间,已报名成功但误选报考点的考生,若需要申请更改至我省报考点,应按以下规定办理重新报名和网上缴费手续:1.申请更改至我省报考点的考生,须于11月5日—11月8日上午11:00前,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点提出书面申请,经报考点审核同意后领取补报名校验码,逾期不受理。2.考生凭校验码于11月5日—8日每天9:00-22:00,在研招网重新报名和网上缴费。3.考生在研招网重新报名并成功缴费后,按所选报考点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或网上确认),完成报名手续。4.更改报考点进行重新报名的考生,须认真阅读研招网、省教育考试院、相关报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布的报名公告。十四、江西jx一、现场确认所有考生均须到网上报名所选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照相。具体流程见各相关报考点公告。1.现场确认时间:2019年11月6-10日,逾期不再补办。2.现场确认要求:(1)考生须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选择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须提供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选择考(学)籍所在地报考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考生,须提交准考证(自学考试)或学生证(网络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还须提供网上自行打印的成绩单。选择工作所在地报考的考生须提供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和2019年8、9、10三个月及以上社保凭证或单位纳税凭证等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方可进行现场确认,具体要求详见各报考点报名公告。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提供虚假证明信息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录取资格。(2)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3)考生核对由报考点打印的报名信息表,确认无误后由考生本人签字认可,签字后的报名信息表上交报考点留存。(4)对在往年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而被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考生,在暂停年限期间不允许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和现场确认。二、打印准考证2019年12月14日-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十五、山东注意!山东今年开始试行网上确认啦!山东报名及缴费成功后,所有考生均应持网上报名编号在规定时间到所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网报信息确认,未参加确认的,报名资格无效。1.现场确认时间:2019年11月5日至9日。网上确认(试行)时间:2019年11月5至9日22:00(首次材料上传开始至截止时间,逾期不能上传),审核不通过需要补充材料的截止时间2019年11月10日12:00。2.信息确认要求:网上确认。我省部分报考点将采取网上确认方式,请考生在填报信息期间一定要认真阅读所选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按报考点要求及时上传相关材料。非网上确认的报考点,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携带教育部、山东省及报考点规定的有关材料到报考点指定的地点进行信息确认、照相等工作。考生本人要对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签字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由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十六、河南河南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2019年11月5日至10日到各报考点指定的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按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其报名信息无效,逾期不再补办(具体时间要求见“研招网→导航栏‘网报公告’→选择河南各报考点”)。考生一旦现场确认完成后,报考费不再退还。2.考生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选择工作所在地省辖市或有关省直管县(市)招办指定报考点的考生,应当提交当地公安部门颁发的《河南省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3.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本人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4. 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务必保存好《准考证》等)。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及加盖有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的《报考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到所在省辖市或省直管县(市)招办领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校验码后再进行网上报名。6.考生取消已缴费的报考信息或因网上支付操作不当、网络故障等原因造成同一个报名号重复缴费的,以及现场确认信息未完成的,由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统一退费处理。退费款项一律原路退回考生缴费时所用的支付账户或银行账户,请考生不要急于在缴费后立即注销支付账户。退费工作将于12月底完成,完成后7天内到帐,特殊情况会延至半个月左右到账,请考生实时关注账户的退费到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研招网客服联系。十七、湖北注意!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行网上确认,详细办法见考点公告!湖北一、现场确认。已经网报成功并缴费的考生于11月6日至10日到所选择的现场确认点进行报名确认。考生凭报名号进行现场确认。确认时须出示居民身份证、规定的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和应届成人本科毕业生须出示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本省户口往届考生选择在户口所在地报名时须提供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本省户口往届生在工作所在地报名和长期在本省工作但户口未随迁的外省籍往届考生报名,须提供工作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的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或工作所在地本人近3个月的社保缴费凭证。提供虚假证件、证明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录取资格。因未按规定提供上述材料而造成报名点不予现场确认的,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在我省注册,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前可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考生须持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自考办出具的《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籍考生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资格申请表》、网络教育本科生须持所就读高校出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方可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现场确认前未能取得自考毕业证的在籍自考生,需按照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的《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籍考生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资格申请条件及流程》,于2019年10月21日-11月1日前往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沙湖考试基地进行现场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现场确认。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现场确认时须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复印件。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场进行,考生必须持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入场,没有居民身份证的考生一律不得入场考试。二、现场确认注意事项1.根据报名日程调整好自己的工作安排,按时、本人亲自到报考点去照相、确认信息。如仅通过网上报名和缴费而未到报考点现场去照相、确认报名信息,则网上报名信息无效。2.必须本人亲自到报考点现场照相,不能用照片代替照相,否则报考点工作人员将拒绝其现场确认,其报名信息无效。3.凭居民身份证进行现场确认,现在还未办理居民身份证的考生应尽快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考试时须凭居民身份证入场,没有居民身份证的不能进场考试。4. 选择非户口所在地报名的考生,须提供工作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的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或由工作所在地本人近3个月的社保缴费凭证。部分市州已开通网上打印社保缴费凭证,并可进行真伪验证,详细信息可致电各地12333电话查询。5.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得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6.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行网上确认,详细办法见考点公告。三、准考证打印2019年12月14日至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打印《准考证》时须使用A4复印纸,《准考证》正反面均不得涂改。重要提示:考生准考证是成绩查询、复试、录取等阶段重要凭证,请注意及时下载保存电子文档,12月23日教育部网报系统关闭后即无法打印。十八、湖南湖南一、湖南省现场确认时间为:11月4日-11月7日。所有在我省报名考试的考生,现场确认时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其他证件不能作为报考的身份证明。应届本科毕业生还需携带本人学生证(包括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网络教育应届本科生),未毕业的自考生还需携带本人考籍证,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另需携带本人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其他类别考生按教育部报考条件要求提供相应的证件。未经现场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报名考试资格,不能参加入学考试。考生须持本人身份证件和准考证参加考试,持其他证件不能参加考试。二、考生必须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初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三、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凡是网报系统提示无法核实学籍学历的考生,必须到有关权威认证机构进行学籍学历认证(未毕业自考生除外),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认证表格提交报考的招生单位。否则,责任自负。四、高校报考点接受本校应届生报考和报考本校的社会考生报考。因学校考场容量限制,部分高校报考点只接受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独立学院)、以及必须来本校报考的艺术类考生报考。除特殊类别专业外,市州考试机构报考点接受报考全国所有招生单位的考生报考。五、报考我省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艺术类有关专业的考生,必须选择对应高校报考点报考,具体科目和信息请查看我省网报公告栏信息或者相关高校公告。在我省报考辖区内招生单位6小时以上考试科目的考生,请选择相应招生单位报考点。六、在我省参加初试的考生全部使用统一配备(除计算器、绘图工具)的作答工具,考试期间如携带和使用规定以外的自带作答工具,将按照考试违规处理。七、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生源所在地在我省,并且在我省进行资格确认、在我省报考此项计划的考生,按照教育厅民族教育处的相关文件办理相关手续。生源所在地在外省,在外省进行了报考资格确认,准备在我省考试的考生,请携带本人身份证件和资格确认表原件到省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资格审核和领取报考校验码。八、具体报考条件请考生详细查阅教育部相关文件和政策、报考点公告信息、所报考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以及公告信息。十九、广东广东一、确认时间现场确认:2019年11月6日至11月10日,具体时间由各报考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所有考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报考点规定的方式核对并确认其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办。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二、报考费除在暨南大学报考点报考暨南大学单独考试和工商管理(专业代码:125100)、公共管理(专业代码:125200)、旅游管理(专业代码:125400)、工程管理(专业代码: 125601)专业学位,按每人300元缴交报考费外,所有院校专业均按每科40元缴交报考费。三、 报考点我省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共设置35个报考点:广州、东莞、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汕头、梅州、中山、韶关、深圳、珠海、佛山、揭阳、阳江市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暨南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东金融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报名期间,如个别报考点因考生过于集中超过其容纳量,省招生办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部分考生到其它考点或备用考点报名考试。二十、广西广西一、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时间为2019年11月7日至9日。考生需携带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和相关材料到网上报名时所选报考点进行信息确认和照相。考生现场确认所需证明、证件材料如下: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外省户籍考生(不含我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和2019年毕业的我区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还须提供以下材料之一:公安机关核发的在有效期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考生本人广西区内的房产产权证或商品房备案证明。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的《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二、其它事项(一)请考生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再办理。(二)考生必须认真、如实填写网报有关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三)对于考生的有效报名信息,已支付的报考费不退。(四)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需凭广西招生考试院提供的校验码网上报名。(五)考生报名时不再需要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解决。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由考生自行承担责任。(六)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地方和军队招生单位,按照教育部和军委政治工作部的相关规定办理。二十一、海南注意!所有报考点均实行网上确认方式!海南一、确认时间2019年11月5日8:30至11月9日17:30,逾期不再补办。已经上传材料但审核未通过的考生,补充材料截止时间为11月10日12:00。未在规定时间进行确认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报名资格。二、确认方式我省所有报考点均实行网上确认方式,确认期间各报考点将在网上审核考生上传的材料并通过确认系统向考生反馈审核结果。三、考生网上确认步骤及要求1.考生凭“研招网”网上报名系统的用户名及密码登录网上确认系统。2.认真阅读网报公告。3.认真阅读并同意《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4.确认网报信息。(注:考生如发现网报基本信息有错误需要修改,请带齐相关证件材料,到报考点进行修改)5.上传准考证相片6.上传身份证相片7.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8.上传资料以下选项考生根据自己报考身份的实际情况如实上传材料照片:(1)海南省省内普通高校的应(往)届毕业生须上传: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只需上传学生证)。(2)海南省生源在省外普通高等学校就读毕业的应(往)届生须上传: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只需学生证)、户口本中显示有本人姓名页面(公安部门盖章)或高中毕业证或高考报名表;(3)户口或工作所在地是海南省的其它考生须上传:【海南省户籍】学历学位证书、户口本中显示有本人姓名页面(公安部门盖章)。【非海南省户籍】学历学位证书、工作证明及在海南省最近一个月的社保记录(需加盖社保机构印章的社会保险原始凭证)。(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上传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5)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考生,网报时未通过学籍校验的,还须上传由颁发毕业证书的教育机构或高校出具的成绩单(盖章)。(6)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网上确认时往届生还须上传《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还须上传《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7)在境外获得学历证书的考生还须上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照片,认证报告上的12位在线验证码或7位认证编号必须清晰完整。(8)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导致的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还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四、注意事项1.考生需对本人的网报信息进行认真仔细地核对,并确保上传的材料照片真实有效。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上传虚假材料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考生网上提交确认材料后,请及时关注确认系统对审核结果的反馈提示。提示“审核通过”的考生,恭喜您,请认真准备参加考试吧。凡是提示“审核不通过”的考生请根据提示内容及时补充材料或根据提示内容持报考资料到现场进行报考材料审核。二十二、重庆重庆(一)时间要求:2019年11月6日至8日(二)审核材料要求1.普通高校及成人高校往届生且户籍地在重庆的,需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书;若户籍地不在重庆的考生,还需提供在重庆缴纳的近三个月的社保证明。2.在校研究生需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培养单位证明以及本人学生证。3.普通高校应届生、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学生证。4.未毕业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且户籍地在重庆的,需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及成绩单,已毕业的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及毕业证书原件;若户籍地不在重庆的,还需提供在重庆缴纳的近三个月的社保证明。5.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需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书、《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6.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按所报考招生单位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三)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四)现场确认步骤:1.考点根据考生提供的“报名号”和居民身份证,打印考生报考信息清单;2.考生本人对报考信息进行再次核对并签字确认,经确认后的报考信息一律不作修改;3.采集指纹及电子照相。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务必要按照报考点要求全部完成现场确认流程。(五)2019年12月14日至23日,教育部将开通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系统,准考考生务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并打印《准考证》。考生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考试,二者缺一不可。因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实行网上评卷,为保证答题和评卷质量,重庆市各考点为所有在重庆参考的考生统一配发考试文具。除招生单位在准考证备注信息栏中特别说明可以携带的特殊文具外,考生不得携带其它任何文具进入考场。二十三、贵州贵州一、现场确认(一)现场确认时间2019年11月6日至11月10日(二)现场确认程序考生应及时关注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及各报考点发布的公告,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考生未按规定完成网上报名、缴费及现场确认的,其报考信息无效。二、打印准考证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二十四、四川四川一、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按教育部规定,现场确认时间统一于2019年11月10日截止;现场确认开始的具体时间及确认地点,请仔细查阅各报考点公告。二、现场确认对象符合以下要求且已完成网上缴费程序的所有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所选报考点完成现场确认。毕业院校在我省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省招生单位的单独考试考生;工作或户口在我省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单位有特殊要求的考生。三、考生须携带的证件及材料1.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基本材料①本人以“51”开头的九位数网上报名编号(请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打印出本人的《报名信息表》备查);②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复印件右上角标注报名号及考生本人签名,下同);③本人有效学生证原件(注:非校园一卡通及类似卡片)及复印件一份;2.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基本材料①本人以“51”开头的九位数网上报名编号(请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打印出本人的《报名信息表》备查);②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③户口在四川省的考生须提供本人有效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注:需复印盖有省级公安机关户口专用章、户口登记机关户口专用章的户口簿首页和登载本人户籍信息的“常住人口登记卡”页);在四川省工作但户口未随迁者须提供就业单位出具的在职工作证明及近三个月社保缴费清单;④本人有效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3.在校研究生报考还应提供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加盖公章的书面证明材料。4.需另行提供的材料①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退出现役证》和《入伍批准书》(注意不是入伍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②在2020年入学前(具体期限见招生单位相关规定),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本科生,须出具自考准考证、注册地自考办打印加盖公章的考生考籍表和专科学历的相关证明材料(专科文凭或学信网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③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出具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原件和复印件);未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的,不予现场确认。④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须提供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出具学历认证报告。⑤因变更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导致学历(学籍)信息验证未通过的,考生应提供学信网的学历(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本人信息变更的证明(记载曾用名和现用名的户口簿或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四、现场确认流程请仔细阅读各报考点公告五、注意事项1.根据教育部、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规定:①“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为报考关键信息,在提交信息生成报名号后都不允许修改。考生未按要求,错选报考点、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或未在规定时间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的,报名无效,已支付的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②未交费考生不予现场确认;已交费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未参加报名现场确认,或未参加考试的,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③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伪造证件时,将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2.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通过现场确认的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打印准考证时,须使用A4复印纸,《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有涂改或其他记录。3.因部分报考点设有两个及以上学校考点,考生的具体考试地点以准考证登载信息为准。4.凡是报考专业有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即业务课二考试科目代码第一位为“5”),除报考四川大学和四川音乐学院外,其余均需到【5102】西南交通大学报考点报名现场确认。5.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现场确认阶段,报考点对考生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进行核对;招生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复试录取阶段,招生单位要对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或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6.避开确认高峰。由于每年现场确认的第一天、第二天或周末人员非常集中,会出现长时间排队等候情况,为避免确认现场的过度拥挤、节约时间,请各位考生注意查询报考点具体确认时段安排,按照报考点要求,合理安排现场确认时间。7.对需要报考点提供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请按照教育部、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7】4号)要求,在现场确认期间向报考点提交书面的“合理便利申请表”及相关材料,过时将不再受理相关申请。8.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希望各位考生认真阅读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和报考点的相关公告,谨遵承诺,诚实守信,顺利确认。二十五、云南云南1. 现场确认时间:2019年11月5日至11月9日。2. 确认地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在报考的院校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在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州(市)、县(区)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考生须按照云南省网报公告及报考点网报公告相关要求根据自身情况正确选择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3. 现场确认所需材料(1)省内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生证、网上报名编号;(2)户口在云南省的考生: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本人户口本(簿)、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网上报名编号;(3)工作单位在云南省但户口未随迁考生: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网上报名编号、能够说明在云南工作或实际居住的相关材料(以下四种中的任一种):①云南省居住证;②近3个月在云南的社保缴费证明;③本人的工商营业执照;④本人在云南省内房产证;(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除上述基本材料外还需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报考点工作人员对考生提供材料进行审核,并与网上报名相关信息进行核对。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并确认本人网报信息。请勿伪造证件,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4. 现场确认注意事项(1)网上报名期间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现场确认时如考生仍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按要求签订《学历(学籍)核验承诺书》。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等情况导致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更改记录材料原件及复印件。(2)现场确认前考生需按照报考点要求准备相关证件及材料,本人居民身份证应在有效期内,缺失请尽快到相关部门补办。(3)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在现场确认时签订《自学考试/网络教育考生报考承诺书》后方可允许其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4)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初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二十六、西藏西藏一、报考点设置今年西藏自治区共设置6个报考点,分别是拉萨市招生办、昌都市招生办、山南市招生办、日喀则市招生办、林芝市招生办和西藏民族大学招生办。每个报考点均接受全国统考、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援藏计划、农村师资计划等类别的考生报名。二、现场确认1. 2019年11月5日-9日,考生必须携带二代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所在报考点招生办确认报名信息和采集照片后报名有效。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2.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3. 推荐免试考生不需现场确认。二十七、陕西sx一、现场确认2019年11月10日前,考生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报名编号和报考点要求的其他材料,在报考点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照相并确认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考生报名、现场确认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对在往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因作弊给予暂停参加考试处理、并在规定的暂停参加考试年限内的考生,2020年度不允许报考。报考点对考生居民身份证和学历证书进行检查,并与报名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如发现有伪造证件的,将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报考点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核,对于以“户口在陕”、“在陕工作”理由报名的往届考生,认真核对报名材料的真实性。对于弄虚作假的,不予现场确认。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报名信息经考生现场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或因自身原因未完成现场确认的考生,其报名信息无效。二、打印准考证2019年12月14—23日,开通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系统,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二十八、甘肃甘肃一、报名现场确认11月5日-9日,考生携带网上报名编号、居民身份证件和学历证书(应届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考生持《学生证》)到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各报考点要认真核对考生证件原件、采集考生图像信息、打印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一式两份,一份由考生本人留存,一份由报考点备查)。考生须领取、核对报名信息确认表并签字确认,逾期不再办理。考生在报名现场确认时,各报考点必须组织考生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二、报考点选择2020年甘肃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设西北民族大学、天水市招生办公室、平凉市招生办公室、张掖市招生办公室、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市教育考试院、庆阳市招生办公室、武威市教育考试院、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白银市招生办公室、定西市招生办公室和酒泉市招考办公室共十九个报考点。各报考点接收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的考生按下列规则执行:(一)西北民族大学(6201)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西北民族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含相应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下同)。2.报考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各专业的应、往届考生。(二)天水市招生办公室(6202)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天水、陇南的往届考生。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天水师范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三)平凉市招生办公室(6203)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平凉的往届考生。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甘肃医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四)张掖市招生办公室(6204)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张掖的往届考生。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河西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五)兰州大学(6205)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2.报考兰州大学单独考试、强军计划方式的考生。3.报考兰州大学音乐专业(135101)的应、往届考生。(六)兰州交通大学(6206)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2.报考兰州交通大学艺术硕士(1351)的应、往届考生。(七)兰州财经大学(6207)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财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八)兰州理工大学(6208)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兰州工业学院和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九)西北师范大学(6209)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临夏州、甘南州和兰州市(安宁区、西固区)的往届考生。3.报考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类专业的应、往届考生。(十)甘肃农业大学(6210)和兰州城市学院报考点共同承担甘肃省内报考管理类联考方式的考生,报考点人数上限5500。(十一)兰州市教育考试院(621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兰州市(不含安宁区、西固区)的往届考生。(十二)庆阳市招生办公室(6212)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庆阳、长庆油田管理局的往届考生。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陇东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十三)武威市教育考试院(6213)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武威市、金昌市的往届考生。(十四)甘肃政法大学(6214)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十五)兰州城市学院(6215)和甘肃农业大学共同承担甘肃省内报考管理类联考方式的考生,报考点人数上限4000。(十六)白银市招生办公室(6216)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白银市的往届考生。(十七)定西市教育考试院(6217)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定西市的往届考生。(十八)酒泉市招考办公室(6218)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酒泉、嘉峪关、东风、甘肃矿区的往届考生。(十九)兰州文理学院(6219)甘肃省内报考法硕联考方式的所有考生。(二十)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按以上全国统考方式考生选择报考点的规定报名。(二十一)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市内高等院校在职人员(含聘用人员)考生不得在本单位报考点报名和现场确认,可就近选择接收全国统考方式往届考生的报考点报名。(二十二)我省原则上不接受就读在外省(区、市)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二十九、青海青海一、地点:青海师范大学城西校区田家炳楼地址: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38号乘车路线:市内可乘坐6、9、16、24、37、38、58、69、72、82、104、303、802路公交车到师范大学站下车即到。二、时间:2019年11月5日至10日每天上午9:00至下午5:30(中午不休息)三、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到上述地点进行现场确认,逾期不再补办。现场确认事项包括:身份和学历验证、资格审核、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采集本人图像电子信息、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等。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四、需提交的材料现场确认时应当提交考生本人网上报名号,同时按要求提交以下材料:1.我省高校应届本科生: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原件。2.户籍在我省的往届生: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原件。3.非我省户籍的往届生: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工作单位证明、个人社会保障卡原件或社保缴纳情况证明(需加盖工作单位公章)。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注:为方便灵活就业人员报考,在我省就业但未缴纳社保的非我省户籍的往届生也可以选择“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6301”报考点,就业证明(或工作证明)中需载明工作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保等情况。三十、宁夏宁夏一、现场信息确认时间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场信息确认工作时间为2019年11月6日至10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二、现场信息确认点共设置六个信息确认点: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武口区教育考试中心、原州区教育考试中心、宁夏教育考试院。考生根据确认考生范围要求,选择其中一处地点参加。三、现场信息确认考生须携带材料1.应届本科毕业考生需携带本人携带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学生证丢失的考生提供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校生证明。2.宁夏户籍的非应届本科毕业考生需携带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及学位证原件。3. 非宁夏户籍的往届生还需携带本人近三个月的在宁《社会保险权益记录单》(考生可在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大厅自行下载打印,或《宁夏回族自治区集中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台账》用于证明在宁工作情况,考生本人需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如提供虚假材料,一经发现,将取消该考生在宁夏的报名并不予确认,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4.网上学历校验未通过的考生还需提供在线学历认证报告,认证报告有效期必须在2019年11月11日之后。考生需本人携带上述材料及网上报名编号等到现场信息确认点进行报名信息确认、指纹采集、照相,否则报名无效。特别提醒:所有考生均须通过研招网的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缴费,未网上缴费的考生不得参加现场信息确认。四、现场信息确认流程信息核验—指纹采集—照相—考生确认签字—结束特别提醒: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现场确认报名信息时,报考点只对考生有效身份证件、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学历证书及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学生证进行审查,并与网报相关信息进行核对,考生报考资格的全面审查由招生单位在复试时进行。因此,凡不具备报考资格而参加报名者,造成遗留问题考生自行负责。单独考试、部分院校的艺术类等特殊专业须到本校参加考试,请考生务必认真阅读招生院校公告,选择相应的报考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因考生个人原因选错报考点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个人承担。三十一、新疆注意!部分考点采用网上确认!新疆一、确认时间我区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确认时间为2019年11月5日至11月9日。二、确认要求(一)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确认手续,逾期不再补办。(二)我区原则上只为在新疆所属高校就读的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及户口或工作在新疆的非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办理网上报名和确认手续。确认时应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具体详见“研招网”—“网报公告”—“报考点”—“选择省市”—“选择报考点”)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考生须如实提供材料,凡弄虚作假造成的后果自行承担。(三)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确认时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四)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当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遇不清楚,应当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五)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三、确认方式我区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确认工作方式分为:现场确认和网上确认两种。(一)采取现场确认的报考点有:石河子市教育局考试服务中心、巴州招生办公室、喀什地区招生办公室、克拉玛依市招生考试中心、乌鲁木齐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二)采取网上确认的报考点有:伊犁州教育考试中心、昌吉州教育考试中心、塔里木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网上确认的考生需在规定的时间通过网上确认平台,完成本人的“核对网报信息、上传本人图像照片、上传身份证及其他相关材料”等手续,逾期不再补办。未通过审核的考生,应根据提示重新提交相关材料或到现场审核地点提交原始材料现场审核。建议考生尽量错峰确认,不要在确认的最后一天扎堆提交审核材料,以免因审核不能通过没有充足的时间补充材料。

色戒

2020年考研,翻译硕士MTI学校排名,哪个学校好考?

最近总是会在不同的场景下,看到很多考研er这样发问:“翻硕学校排名有么?”、“翻硕哪个学校好考啊,×××学校咋样啊?”、“×××学校翻硕资质有竞争力么?”……其实这些问题,哪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不过还是有一些小依据可以参考的。近几年,,翻译硕士是越来越火热,从最初的遭受各种质疑到现在的热门追捧,每年的报考人数也在蹭蹭上涨……但请记住一句话!翻译硕士缺的是高精专人才,而非数量。所以考取一个有竞争力的院校,对将来的就业发展还是很有利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即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最初设立于2007年1月。但是,近些年,越来越多学校具备招收翻硕资格,水分确实大了很多,具备翻硕招生资格的学校前几个批次,还是很有竞争力。1、MTI翻硕学校批次>>>第一批<<<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第二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第三批<<<2011年教育部招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资格院校备案名录,含前两批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第四批<<<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第五批<<<北京工商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大连海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科技大学贵州财经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河北传媒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2、>>>翻硕选院校<<<翻译硕士考研选学校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外语类院校北外、上外、广外,川外、西外、天外、大外、北二外等,这些作为专门的外语类高校,英语实力强劲、教学条件好,加上大多外语类院校设有高翻院,师资水平高,当然翻硕竞争力也大,学费也偏贵。2、师范类院校北京师范、南京师范,湖南师范、华中师范、华东师范、首都师范等,这几个师范类型的院校翻硕也不错,将来毕业准备当老师的,也可以考虑这类师范类院校。3、综合类院校清华、北大、复旦、南开、南大、武大、川大等,这些院校硬件综合实力都很强,翻硕考取这些院校,也是很不错的。4、理工科类院校北京科技、武汉理工、大连理工、哈尔滨理工、上海理工等,这类理科学校,名气高,相比其他院校翻硕也易考取,但也别掉以轻心。5、特色类院校对外经贸、中国传媒、外交学院、中国政法、中国石油、上海中医药、华南农业等,这一类的特色型院校值得考虑,翻译下面细分研究方有向很多,比如金融、石油科技、影视、新闻、法律、医药、商务、涉农等,去特色类学校针对性学习更有利。除此之外,选学校时,越靠前的批次,翻硕含金量越高,如果确实想好好学翻译,可以选择靠前的批次,如果只是想获取文凭,那就选强学校弱专业类型的学校即可。哪有什么好考不好考呀,考上才是王道呀~翻译修行靠个人,翻硕缺的是高精专人才,而非走量。备战路上没有捷径,千万不要偷懒,祝好呀。历史推送精选(点击即可跳转)2020年英语专业考研,翻硕MTI就业前景好么?英语专业考研,专业方向该如何抉择?英语专业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英语专业考研,MTI翻译硕士如何备战?英语专业跨专业考研,选什么专业比较好?

且得游乎

李涛 等: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实证研究

图源:图虫创意*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ID:ECNU_xbjk),作者:李涛、孙煖、邬志辉、单娜 就业与疫情令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空前严峻。课题组于2020年4—6月持续两个月对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开疫情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调查。根据回收的样本,研究发现:已就业毕业生税后月薪半数集中于3001—5000元,就业总体满意度较高,到岗稳定性相对较高。未就业毕业生主观因素和客观疫情共同加剧了就业难度,期待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报考国家或地方公职岗位意愿强烈,地点和薪酬最被看重,期待职业类型岗位与社会所提供的主要职业类型岗位匹配性较差,期待薪酬总体偏高于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获得薪酬和全国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总体评价良好,但优化改进依然刻不容缓,如,存在诸如专职教师规模偏小、专业化水平不高等诸项难题。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外语水平、期待薪酬、求职花费等变量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亟待高度重视农村生源未就业的毕业生求职、求职经济支出困难毕业生的精准帮扶、隐匿且不容回避的就业歧视、实质性帮扶毕业生创业以促进就业新增长点的四项就业问题。关键词: 新冠疫情, 高校应届毕业生, 用人单位, 就业李涛,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农村教育评论》执行主编。2019年12月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让全球陷入恐慌与困境。2020年我国有874万高校毕业生,创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今年就业压力空前。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的最高频词是“就业”,达到39次之多,为历年之最。报告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和“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工作框架,就业是“六稳”和“六保”中唯一重叠且排名居首的重点核心工作。基于此,展开科学的实证调研,全面摸清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文献综述与评论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2019年高校毕业生整体落实率为80.1%,较2017年整体降低4.5个百分点(岳昌君,夏洁,邱文琪,2020),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突发性崭新课题,受到广泛关注,但主要以新闻媒体报道类为主,学术研究相对匮乏。在现有研究中,学者们主要聚焦于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岗位供给、毕业生态度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展开研究。从“疫情影响”来看,“新冠”与“非典”疫情时期有巨大不同,表现在:贸易交易成本放大、贸易破坏效应更明显、对中国参与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冲击严峻、货物出口下滑加剧中国进口下滑和就业压力,短期内劳动力市场需求将相应减少(沈国兵,2020a;岳昌君,2020)。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最直接的影响是:企业生产经营延迟、用工成本提高、招聘计划缩减、就业成本增加、求职渠道受阻、求职进度延迟、就业心理变差、就业质量降低、人职匹配度降低、局部求职环境恶化等。(蔡宏波,2020;朱正洲,2020;钟云华,王骄华,2020;于庆峰,2020;张良成,黄姝,2020)。在疫情对就业的直接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大学生线上择业线上就业逆势增长;二是大学生就业从主要劳动力市场向次要劳动力市场渗透;三是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行业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岗位部分流失;四是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和国内学生海外留学受疫情影响反向冲击(陈建伟,赖德胜,2020)。有研究者或研究机构为疫情冲击下“就业数量供给”和“毕业生态度”提供了实证数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团队2020年2月对995家中小企业的调研表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34%的企业依靠账上现金余额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中小企业中高达22.43%的企业计划减员降薪,16.2%的企业计划停产歇业,这将直接造成短期内就业人数的减少(朱武祥,刘军,魏炜,2020)。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于2020年5月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疫情突发事件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使得2020年一季度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不同行业之间就业极化现象明显,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同环比均明显下降,结构性矛盾突出。他们在2020年2—3月对10870名大学生(其中毕业生样本数为7571)进行在线调查,发现超半数毕业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其中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法学及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非常难”的人数比例超过了平均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智联招聘,2020)。新锦成研究院于2020年5月发布的报告表明:本科和研究生认为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或不太乐观)的比值分别达到48.56%和49.93%,疫情对用人单位招聘规模总体影响有所减少的达31.05%,不确定的达31.13%,没变化和有所增加的仅29.91%和7.91%(新锦成研究院,2020)。但是Moka在2020年2月调研数据则相对比较乐观:约45%的企业虽然没有取消原定的线下校园招聘计划,但其中大部分企业将考虑筹备线上宣讲,超过50%的企业表示会在疫情过后补招空缺人才,甚至有些企业招聘量会超过原计划,约25%的企业会正常招聘,约20%的企业视疫情情况而定,仅有不到2%的企业明确表示在疫情过后仍会缩减招聘量(Moka,2020)。研究者进而提出政策建议,体现在政府、市场和高校三个层面:政府层面,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施投资项目就业效果的评估机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智联招聘,2020);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积极支持稳企业、稳就业,帮扶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大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公共产品服务来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应提供“普惠性政策”和“专项性政策”两个方面的优惠政策:“普惠性政策”主要包括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单位缴费;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融资服务、数字化赋能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市场开拓服务等;用好用足各类就业补贴稳定就业,包括鼓励企业单位吸纳就业的补贴和支持鼓励创业的补贴等。“专项性政策”主要包括积极利用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创造就业需求;安排事业单位岗位空缺专项用于招聘大学毕业生;积极挖掘央属国有企业和各省属国有企业的就业潜力;为重点疫区准备大量专项就业岗位(陈建伟,赖德胜,2020;沈国兵,2020b)。此外,财政还应有特殊的纾困安排,建设性投资应在坚持补短板和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促进中小微企业恢复活力,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就业(蔡昉,2020;陈涛,2020)。市场层面,须强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传播和流动,减少劳动力市场摩擦,提升匹配速度和能力;稳定出口市场、维护全球供应链,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作用;提升营商环境,增强稳外资、促外贸提升就业(陈建伟,赖德胜,2020;沈国兵,2020c)。高校层面,须明确办学目标,关注新经济、新业态和新就业。推动网上面试、网上签约和网上办理就业手续,设立专门平台以整合各个招聘网站的就业信息,方便共享(蔡宏波,2020)。完善线上指导服务机制,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台账建立、精准跟踪、实时录入(李刚,2020)。强化学校层面危机管理和辅导员共情传播,突出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改进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职业规划坚持“三全育人”、创新创业加强科学引导(张美玲、赵子涵冰,2020)。要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高校要完善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全面实时掌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情况,实行精准帮扶和“一人一策”动态管理,优先推荐岗位(钟云华,王骄华,2020),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提供一定的择业补贴,并为其免费提供线上就业指导课程等。从历年就业状况统计看,年底就业率比离校时就业率有显著提高,就业难问题是短期现象(岳昌君,2020)①。可适当延长择业时间,高校可考虑给予今年应届毕业生参加下半年秋招的资格,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应对疫情之后企业用人需求反弹的问题(蔡宏波,2020)。未来高校须建立全方位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基地,切实重视学生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全面培养,将提升各项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改革的中心任务。疫情同时还催生了就业的新形态和新职业,亟待破题的系列新问题:如,为缓解疫情带给小微企业的冲击,出现了大量灵活的就业方式,如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就业人员,但灵活就业法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顾雷,2020)。教育部发布的最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分类中将开设网店归为自主创业,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算作自由职业,重启的第二学士学位算作升学,等。这些新就业形态和新职业,也面临同样的法规空白。随着我国疫情好转,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数据显示,2020年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②,比2020年4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25岁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4%,这表明我国就业形势逐步趋于稳定(林火灿,2020)。2020年5月以来,我国生产供给持续回升,内需复苏较为明显,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市场预期保持稳定,这无疑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充分就业形成总体利好,尤其考虑到国际经济社会形势正深受疫情全面肆虐的大背景,更显难得(安蓓,2020)。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总体呈现出三大不足:一是唯就业而论就业,缺乏深入的中观宏观性结构因素分析;二是唯单一主体展开研究,如研究毕业生就业就只研究毕业生,研究用人单位岗位提供就只研究岗位提供,研究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就只研究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缺乏三者之间系统性的功能联动研究,但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三是既有研究以静态截点式研究为主,很少关注基于疫情变动就业主体前后测的动态变化。鉴此,本研究关注疫情前后就业主体的动态变化,重视中观宏观性结构因素对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就业影响,紧密围绕毕业生、用人单位与高校三方主体,打通三者边界关系展开研究。二、综合调查及样本数据情况本次调研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疫情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调查”课题组于2020年4月到6月在全国展开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调查,共包括“毕业学生”“高校”和“用人单位”三套问卷。与长沙云研科技有限公司③和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④共同合作对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随机发放电子问卷,对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开随机抽样,共回收学生样本数13767人,用人单位数423份,高校样本数共55份,其中,有效学生样本数13738份,有效用人单位样本数419份,有效高校样本数55份,有效样本率分别达到99.79%、99.05%和100%。参与本次调研的高校毕业生有效样本共13738人,男性毕业生共有4272人,占31.4%;女性毕业生共9466人,占68.9%。调研样本横跨了18至50岁的年龄群体(出生年月为1970—2002年),有87%的样本量集聚于21—24岁年龄段,其中22岁(生于1998年)、23岁(1997年)和24岁(1996年)分别占33.2%、31.7%和14.3%。大专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分别有1660人、11395人和683人。样本毕业生数据所在大学包纳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3%)、全国重点高校(2.5%)、省属重点高校(19.0%)、普通本科高校(68.9%)和高职高专(5.1%)。毕业生所在学科层次覆盖了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4%)、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占19.1%)和普通学科(占77.5%)。所学学科按样本数据占比由高到低包括工学(23.2%)、管理学(12.6%)、教育学(12.4%)、医学(12.0%)理学(11.6%)、文学(10.9%)、经济学(8.5%)、艺术学(6.1%)、法学(1.2%)、农学(1.1%)、哲学(0.2%)等12个一级学科门类(仅未包含军事学一级学科门类)。从毕业生样本数据看,目前已就业人数为2280人,占16.6%,未就业人数为11458人,占83.4%。疫情冲击下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压力总体较大,在所有压力源中,找工作的压力值排名第一,达到72.15(压力值最小为0,压力值最大为100)。其次,分别为经济压力、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能否如期毕业、不能按时到已签约企业报到和考研复试。(见图1)图 1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压力值(压力值最小为0,压力值最大为100)高校问卷共回收55份,其中公办高校有49所(89.1%),民办高校有6所(10.9%),学生总人数小于或等于10000人的高校有9所,占16.4%。学生总人数大于10000但小于或等于15000的高校有13所,占23.6%,学生总人数大于15000的高校有33所,占60%。样本学校较为均衡地覆盖了理工、农林、医学、师范、政法、财经、综合等不同类型高校(仅军校和艺体未包括)。从高校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当前有40%的样本高校就业率在51%以上,29.09%、10.91%、7.27%、12.73%、16.36%、21.82%、1.82%的样本高校目前就业率分别在60%以上、51%—60%、41%—50%、31%—40%、21%—30%、11%—20%、10%以下。样本高校中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3.6%),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所(9.1%),全国重点高校1所(1.8%),省属重点高校21所(38.2%),普通本科高校18所(32.7%),高职高专8所(14.6%)。用人单位问卷共回收419份,单位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占22.9%、501—1000人的占11.9%、101—500人的占23.2%、51—100人的占18.9%,50人以下的占23.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课题组根据“从业人员”“营业总额”“资产总额”三项指标进行分类,本次样本单位大型企业占22.72%、中型企业占32.38%、小型企业占35.25%、微型企业占9.66%。所属行业分布前五项分别为:制造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见图2)图 2 用人单位样本所属行业分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用人单位问卷发放平台主要依托于“云研科技”和“新锦成就业教育平台”两家校园招聘数据平台,因此,通过校招平台参与本次调研的用人单位应属复工复产率相对较好且有潜在校园招聘计划的企业,而复工复产率相对较差或已破产倒闭的无校园招聘计划企业较难参与到依托校招平台展开的本次问卷调查中,因此用人单位样本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故本课题组在研究中主要使用“应届毕业生”和“高校”样本数据,且仅在探讨“毕业生”或“高校”与校园招聘直接相关的用人单位互动的过程中,作为背景数据谨慎使用“用人单位”数据。同时,必须强调可能存有“幸存者偏差”的用人单位样本数据,在毕业生岗位提供表现方面理论上会总体优于现实中用人单位总体的岗位提供表现。三、已就业毕业生的群体就业特征本次全国调研样本数据中共包含已就业人数2280人,他们呈现出以下特征:1. 就业流向以国内工作为主。就业流向由高到低依次为签约国内工作(84.5%)、自由职业(9.2%)、国内升学已录取(2.7%)、自主创业(2.1%)、应征入伍(0.9%)、出国或出境(0.7%)。2. 就业岗位与专业总体对口率较高。6成以上(63.1%)毕业生认为就业岗位与专业很相关或比较相关,16.9%认为一般相关,20.1%认为比较不相关或很不相关。3. 半数毕业生税后月薪酬集中于3001—5000元。有48.9%的已就业毕业生签约后税后月薪酬(包括工资和能折算为现金的福利等)集中于3001—5000元,22.8%、5.1%、0.9%、0.4%的已就业毕业生税后月薪酬分别为5001—8000元、8001—12000元、12001—20000元、20001元以上,值得格外注意的是有22%毕业生税后月薪酬为3000元以下。4. 就业总体满意度较高。进一步对已就业毕业生展开满足度分析发现:总体满意度高达93.3%,其中很满意或满意占45.0%,基本满意为48.3%。不满意仅5.9%,很不满意仅0.7%。5. 疫情冲击下被告知解约或降低薪酬者较少。提升就业稳定性的核心包括全面薪酬、综合感受、发展预期以及文化适应等。就疫情而言,毕业生就业稳定度的核心还来自于用人单位是否解约、是否降低薪酬和是否提供延期报到便利等因素。本调研数据显示,解约或降低薪酬仅为极少部分,有94.0%毕业生未接到解约或降低薪酬通知,有1.3%被用人单位告知解约,有4.7%被告知降低薪酬。另外,31.1%的毕业生已收到可以延期报到的通知,有7.7%已收到按时入职通知,但可以延期提交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但有61.1%毕业生未收到任何通知。6. 成功求职的途径较为多元。进一步对已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展开追踪调查,发现他们成功就业的求职途径较为多元,主要来源于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专业化的招聘求职网站或APP、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校外的现场招聘会、学校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父母及亲友推荐。相比于上述途径,通过其他渠道和校方(包括导师)的直接推荐成功求职的相对较少。(见图3)图 3 已就业毕业生成功求职的途径7. 到岗稳定性相对较高。满意度总体较高带来的正向效应是疫情背景下毕业生到岗的相对稳定性。样本数据表明毕业生离职考虑率总体较低,仅为6.7%,无离职考虑率高达68.9%,不确定者为24.4%。进一步根据样本数据考察已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和离职考虑态度三个变量,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方法,得到两组潜类别:第一组潜类别是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对就业满意度也较高、离职倾向很小的已就业毕业生,占66.1%;第二组潜类别是工作与就业相关度适中、对就业满意度一般、有一定离职倾向的已就业毕业生,占33.9%。四、未就业毕业生的群体就业特征本次全国调研样本数据中共包含未就业人数为11458人,未就业毕业生呈现出以下特征:1. 主观因素和客观疫情共同加剧了就业难度。包括实践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足、专业受到限制、低求职欲望等在内的主观因素是毕业生自感未就业的主要原因,当然受客观疫情影响也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实习受制和外出风险两个方面。具体而言,未就业主要原因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实践经验不足(30.1%);疫情影响暂无法外出实习(27.3%)、招聘信息获取渠道较少(23.7%)、自身专业受限(22.3%)、知识储备不足(20.5%)、一直准备升学而暂时搁置就职(16.5%)、招聘企业或岗位无自己感兴趣的(15.1%)、父母担心疫情外出求职存在风险(14.8%)、备考公招考试暂未被录取(12.7%)、想再等等无强烈求职欲望(8.7%)、其他(8.7%)。根据样本中未就业原因数据,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方法,得到三组潜类别:第一组潜类别是一心准备升学,实践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求职欲望低,疫情影响又导致无法外出实习,招聘信息获取渠道少且专业受限的未就业毕业生,占12.7%;第二组潜类别是一心备考公招,实践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求职欲望低,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实习,招聘信息获取渠道少,占16.5%;第三组潜类别是升学、公招、就业三手准备,实践经验与知识储备尚可,求职欲望中等,受疫情影响实习程度中等,招聘信息获取渠道较好,专业受限不大的未就业毕业生,占70.8%。可见,七成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基础良好。2. 期待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企业求职(42.0%)、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32.8%)、准备国内升学(10.7%)、自由职业(4.3%)、其他(3.3%)、暂不就业(3.2%)、准备自主创业(1.8%)、准备出国或出境(1.0%)、准备参军入伍(0.9%)。有研究显示,2019年有四分之三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岳昌君,2020)。因而,努力稳住现有工作岗位,主要是努力稳住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他们创造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稳定就业岗位即稳定全国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2.63亿人的就业岗位,这至关重要。(胡鞍钢,2020)。3. 报考国家或地方公职岗位意愿强烈。中央和地方政府尽最大努力采取了诸项积极措施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加了诸多体制内岗位供给数量,如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计划⑤等等。新增政府公共服务岗位对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燃眉之急具有重要作用。样本数据显示,报考地方公共岗位意愿强烈,未就业毕业生中有23%准备报考特岗教师,18.3%准备报考“三支一扶”,14.3%准备报考西部计划⑥,13.7%准备报考选调生(大学生村官),2.3%准备报考农技特岗计划。另外,还有28.3%的未就业毕业生考虑报考其他,其他包括了中小学普通教师、军队文职人员、汉办教师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等等。4. 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主流求职观念。如果毕业生今年毕业时仍未找到理想工作将准备如何打算呢?课题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今年毕业生择业观念相对更为务实和理性,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主流求职观念。如果毕业时仍无法顺利就业,未就业毕业生中有68.1%准备降低就业要求先就业再择业,有11.9%不降低就业标准准备继续等待机会,有11.8%准备明年继续升学。另外,有8.2%考虑自主创业,这比全体毕业生中3.7%准备创业的比例增加了4.5个百分点,可见,毕业作为个体重要的社会生命节点,未就业状态会倒逼以自主创业代替就业。5. 公招公考和考研考博失利者复考意愿较强烈。对于今年已在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未就业毕业生而言,如果考试失利,有52.4%的比例准备将档案留在学校暂不就业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继续备考。对于今年已参加升学考试的毕业生而言,如果本次考研或考博失利,有63.3%准备继续来年再考。6. 校园招聘是最主要的求职渠道。未就业毕业生的主要求职选择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校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63.0%)、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47.9%)、校方(包括导师)的直接推荐(27.3%)、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23.3%)、父母及亲友推荐(22.6%)、校外的现场招聘会(20.6%)、其他(1.9%)。可见,学校对于未就业毕业生而言承载着最重要的就业信息提供和指导帮助功能,校园招聘最为重要。7. 地点和薪酬最被看重。课题组对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时的考虑因素做了平均综合得分计算(5分为最高,0分为最低),发现工作地点、薪酬待遇是得分最高的两个因素,分别达到4.71分和4.34分,其次为工作稳定和行业前景,分别为2.73分和2.62分,最不被看重的因素是工作压力和个人兴趣,仅得到1.97分和1.20分。可见,毕业生在就职时的个人约束因素(如压力和兴趣)最不被看重,而地点和薪酬最被看重。(见图4)图 4 未就业毕业生求职考虑因素得分(5分为最高,0分为最低)五、疫情对未就业毕业生是否产生就业期待改变未就业毕业生是本课题组关注的核心和重点,我们对未就业毕业生疫情前和疫情后就业期待工作所在地、期待行业、期待职业类型岗位、期待单位性质、期待薪酬做了前测和后测,以试图发现疫情对毕业生就业期待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最后研究发现:疫情并未明显改变未就业毕业生的各项就业期待观念。1. 疫情前后期待工作地点仅存微弱变化。从期待工作所在地来看,二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是就业期待地主体,疫情前后期待工作所在地总体稳定存微弱变化。期待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为工作地的毕业生比例呈微弱递减,分别递减2.5、0.7个百分点,地级市、县城和二线城市微弱递增,分别递增1.6、0.8和0.7个百分点,而乡镇和村屯几无变化,国外或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则增长0.1个百分点。疫情前后期待就业工作地由高到低依次为:二线城市(31.4%→32.1%,箭头前系疫情前数据,后为疫情后数据,以下类似)、新一线城市(29.1%→28.4%)、一线城市(14.1%→11.6%)、地级市(18.1→19.7%)、县城(5.7%→6.5%)、乡镇(1.1%→1.1%)、村屯(0.2%→0.2%)、港澳台(0.1%→0.2%)、国外(0.2%→0.3%)。2. 疫情前后期待行业变化不大。已有调研数据发现,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非均衡程度显著,“教育”首次成高校毕业生占比最大的行业。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等前5个行业的占比合计为57.2%,对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最强(岳昌君,2020)。本课题组调研结果也与之具有总体相似性。教育(31.5%→33.2%)、卫生和社会工作(13.1%→13.4%)是选择最多的期待行业,其选择比例稍有增加。金融业(8.9%→7.8%)略有下降,从第三变为第四,信息传输服务业(8.2%→8.1%)略有上升,从第四选择变为第三选择。国际组织、采矿业、居民服务修理等其他服务业是选择最少的行业,仅0.3%-0.5%之间略微波动。(见图5)图 5 疫情前后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行业变化3. 疫情前后期待就业单位性质变化不大。依次为国有企业(22.2%→21.6%)、中初等教育机构(18.4%→18.9%)、医疗卫生机构(13.2%→13.2%)、民营企业(9.2%→9.3%)、党政机关(9.3%→9.8%)、高等教育机构(8.4%→7.9%)、三资企业(注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4.9%→4.3%)、科研设计机构(4.2%→3.7%)、城镇社区(0.7%→1.1%)、部队(0.6%→0.7%)和农村建制村(0.3%→0.4%)。4. 疫情前后期待职业类型岗位几无变化,与用人单位主要职业类型岗位提供匹配性较差。从期待职业类型岗位来看,疫情前后未就业毕业生工作岗位的期待主体是职能类型岗位(如行政、人事、财务等)、其他类岗位(如教师、公务员等社会公共服务岗位)和技术研发岗位(如研发工程师、测试等)。疫情前后由高到低期待的工作岗位依次为职能类型岗位(如行政、人事、财务等)(37.5%→37.7%)、其他类岗位(如教师、医护人员、公务员、咨询师等)(17.6%→18.1%)、技术研发岗位(如研发工程师、测试等)(15.3%→14.7%)、管理类岗位(9.9%→9.8%)、运营策划岗位(如运营、产品、设计等)(8.6%→8.4%)、营销类型岗位(如销售、电销、市场等)(4.7%→4.7%)、服务类型岗位(如客服、服务员、店员等)(3.3%→3.5%)、生产操作岗位(如制造业生产岗位等)(3.1%→3.2%)。通过分析用人单位样本发现,岗位供给方亟需招聘的主要岗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营销类型岗位、技术研发岗位、其他、生产操作类型岗位、管理类型岗位、职能类型岗位、运营策划岗位和服务类型岗位。提供岗位和期待岗位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不匹配,如以职能类型岗位(如行政、人事、财务等)为例,疫情期间用人单位裁员最高类型岗位恰恰是毕业生最期待的工作岗位,而用人单位最急需的营销类型岗位(如销售、电销、市场等)却恰恰是毕业生较少选择的期待岗位。(见图6)图 6 用人单位急需的招聘岗位5. 疫情前后期待薪酬变化较小,总体偏高于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获得薪酬和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从期待薪酬来看,疫情对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薪酬影响总体不大。税后期待月薪酬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3001—5000元(40.1%→41.8%)、5001—8000元(41.8%→39.9%)、8001—10000元(9.5%→9.2%)、3000元以下(4.5%→4.4%)、10001—15000元(2.2%→2.4%)、15001以上(1.9%→2.3%)。值得注意的是已就业毕业生中,实际薪酬近一半(48.9%)集中于3001—5000元的收入段,这与疫情后未就业毕业生群体41.8%的3001—5000元期待薪酬值相匹配。仅有4.4%的未就业毕业生3000元以下期待薪酬,这与22%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薪酬为3000元以下不适应,有39.9%的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薪酬为5001—8000元,但仅有22.8%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薪酬能拿到5001—8000元,有9.2%的未就业群体期待薪酬为8001—10000元,但实际中仅仅有5.1%已就业毕业生税后月薪酬能拿到8001—12000元。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月均可支配收入在1090元以下的总人口约6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42.85%),2000元以下的约9.64亿人,5000元以下的约13.28亿人,5000元上的约0.72亿人(万海远,孟凡强. 2020)。尽管当前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期待税后薪酬(实际上仅为月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应低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从疫情前55.4%降低到53.8%,但依然可见,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期待薪酬与全国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薪酬之间具有较大差距,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期待薪酬和实际薪酬、全国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因而,未就业毕业生理性调整自身的期待薪酬预期,是成功就业的关键之一。六、严峻的用人单位招聘形势中孕育着乐观因素1. 企业复工复产率已有较大恢复。尽管疫情给用人单位带来诸项困难,但80.4%的用人单位表示不会裁员,仅4.8%、1.7%的用人单位计划裁员在20%以内、21%—50%之间,无企业计划裁员在51%以上,尚不确定的有13.1%。调研样本中用人单位的复工率已达到93.3%,复产率达去年同期95%或以上的也已达54.4%,达到去年同期71%—95%、51%—70%、30%—50%、不足30%的分别为19.8%、11.0%、4.1%、4.1%。可见,疫情背景下的用人单位的社会生产已有较大恢复,这为未来给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2. 企业对政府帮扶政策总体信心较高。毕业生问卷调查发现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是毕业生期待就业的主渠道,也是社会就业岗位提供的主体。岗位提供的数量多寡一方面源于企业现实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对政策的信心。疫情期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企业的系列帮扶政策。数据显示,83.3%的企业对系列帮扶政策总体信心较高,选择非常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分别占49.6%和33.7%,一般信心的占13.8%,不太有信心和非常没有信心的仅分占2.2%和0.7%。可见,企业的政策信心度总体较高,这为增加毕业生就业岗位奠定了重要基础。3. 近6成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受疫情影响。在调查样本中,用人单位在2020年上半年有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的占90.9%,但受疫情影响按原计划不增减招聘规模的用人单位占57.0%。缩减规模在20%以内、21%—50%、51%—70%、71%以上的用人单位分别占9.8%、7.2%、4.1%、3.3%,而扩大招聘规模在20%以内和21%以上的用人单位分别为5.5%和4.1%。无招聘计划的占2.6%,受疫情影响取消招聘计划的占2.6%,尚不确定招聘与否的占3.1%。七、高校毕业生对疫情期间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态度1. 仅1成毕业生对高校组织的线上双选会评价弊大于利或没有利处。在课题组所调研的13738位毕业生中,有过线上求职经历的有8403人,比例达到61.2%。对学校组织的线上双选会认为利大于弊和没有弊端的分占21.8%和4.9%,认为弊大于利和没有利处的分别占8.9%和2.9%,认为利弊相当的占33.6%,说不清的占27.9%。对于线上双选会而言,参加过在线双选会的毕业生认为弊端由高到低依次为:企业离线率太高(56.1%)、提供岗位与自身需求相差较大(56.9%)、面试排队等候时间长(37.0%)、视频面试不真实(37.0%)、网络信号卡顿(31.9%)等。而优点由高到低依次为:时间便捷(72.8%)、形式灵活(63.0%)、空间自由(61.3%)、参与机会多(56.6%)、经济实用(39.5%)等。用人单位认为线上招聘形式效果最好的是在线发布信息(60.0%)、其次为视频双选会(31.3%)、空中宣讲会(6.0%),效果最糟糕的是线下双选会以及与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直接联系等其他招聘形式(3.8%)。而对于高校组织的线上双选会,用人单位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由高到低依次是:参与人数过少(72.6%)、无法进行网上签约(28.9%)、线上平台卡顿(24.8%)、招聘形式不被求职者认可(19.3%)、其他(如沟通及考核效果差、回复及时性低、有效签约率低等,9.8%)。2. 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评价总体良好,但优化改进刻不容缓。总体而言,低于1成毕业生对疫情期间学校就业指导服务表示不满意(含不满意和很不满意),5成以上毕业生对疫情期间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含满意和很满意)。数据表明,在学校提供就业信息数量、线上就业指导培训和咨询答疑、多开设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线上双选会、提供就业信息数量、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及残疾毕业生特殊帮扶、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就业手续办理流程等方面,总体满意(含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分别达到54.4%、51.2%、50.6%、53.9%、54.4%、50.2%、53.3%、51.0%。有4成毕业生表示疫情期间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一般,这表明进一步优化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刻不容缓。(见表1)此外,毕业生中有59.2%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加充足的招聘信息、56.5%希望学校加强线上就业指导培训咨询答疑能力、45.5%希望延长档案留在学校时间、39.2%希望开展各级各类线上双选会、36.9%希望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及残疾毕业生加大特殊帮扶、35.3%希望简化就业手续办理流程、35.1%希望多开设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课程、23.4%希望强化就业创业政策宣传。3.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有成效,但存诸项难题亟待破解。我们对全国55所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调研发现,87.3%的学校出台了促进就业专项文件并发布了重要通知,12.7%的学校虽未出台专项文件或通知,但已转发上级促进就业文件精神。72.7%的高校在疫情期间召开了3次及以上学校就业工作专项会议,可见高校普遍高度重视疫情背景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90.9%的高校在疫情期间开展了毕业生线上就业咨询服务。毕业生线上就业咨询的问题由多到少依次为:面试技巧、生涯规划、简历制作、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权利保障和其他。但高校开展线上就业咨询服务普遍存在人手不够(58.0%)、设备闲置(26.0%)、缺乏平台(12.0%)和其他(4.0%)等困难。针对大学毕业生无法返校的现实情况,87.3%的高校提供了促进就业线上学习资源。就业指导网课的主要内容为:就业指导(100%)、职业生涯规划(93.8%)、创业类课程(68.8%)、职业核心能力(56.3%)、宏观就业形势分析(39.6%)。较疫情之前相比,有93.7%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网课增加,仅有6.3%的高校持平,无高校减少。81.8%的高校在疫情期间开展线上专题就业讲座与培训,主要培训方向是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心理调适(84.4%)、视频面试技巧(82.2%)、简历制作技巧(80.0%)、职业规划(77.8%)、大学生创业(46.7%),公招公考培训(4.4%),学生参与的总体积极性高达62.2%,一般为37.8%,无不积极者。为了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的精准化和有效性,高校针对所有学生共性问题展开群体指导、针对部分学生同类问题展开团体辅导、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学生个别辅导。但总体而言,针对所有学生共性问题展开群体指导是高校就业辅导中的主体部分,个别辅导和团队辅导相对偏弱,但随着就业常识的普及以及中国社会个体化的兴起,就业的个别问题和团体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建议高校在巩固做好群体指导基础上,应逐步提升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比重。(见图7)图 7 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群体指导、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情况然而我们的调研发现,高达34.6%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专职)人数等于或低于3人,30.9%的高校为4—5人,18.18%的高校为6—10人,16.36%的高校为10人以上。可见,65.6%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专职)在5人及以下,这与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高度复杂且严峻的现实不相匹配。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高校不得不大量地聘任就业指导兼职教师,38.18%、14.55%、23.64%、23.63%的高校聘任就业指导兼职教师分别为:超过25人、16—25人,11—15人,10人以下。但就业工作日益呈现出专业化和精细化要求的当下,兼职队伍难以达到就业指导服务目标。事实上,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非常重要。以取得就业指导相关资质证书(如GCDF、生涯规划师、职业指导师、就业指导师等资格证书)的拥有比例来衡量,发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中拥有资质证书人数小于20%、20%—40%、41%—60%、60%—80%、80%以上的高校分别为27.3%、27.3%、14.6%、10.9%、20.0%。数据推断,约6成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拥有就业指导相关资质证书的不足一半。鉴此,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的专职规模和专业化水平迫在眉睫。囿于疫情,与去年同期相比来高校招聘的单位数量和岗位数量都总体减少。同时,有40.0%的样本高校推迟来校招聘时间单位数为11—50家、29.1%的高校推迟校招单位数为51—100家、16.4%的高校推迟校招单位数为10家及以下,值得尤为关注是达14.6%的高校推迟校招单位数达100家以上。另外,分别有38.1%、45.5%、14.6%、1.8%的高校被告知取消招聘计划单位数分别在10家及以下、11—50家、51—100家、100家以上。59.2%的毕业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加充足的招聘信息,但是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数量和岗位数量都总体减少,且出现普遍推迟校招的情况,加剧了就业压力。高校采取积极措施大力促进就业工作,样本高校中有87.3%的高校积极宣传推广疫情期间国家大学生就业创业各项新政策,让毕业生能够充分利用新政策用于自身就业。83.6%的高校加强了校企合作以努力向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76.4%的高校深挖和开发校友资源以增加就业岗位,52.7%的高校为促进毕业生创业采取了专业对口扶持毕业生创业项目。此外,有18.2%的高校设立了疫情专项就业基金、16.4%的高校向内部挖潜,增加了本校科研助理岗位。八、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疫情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因素究竟是什么?以下是统计分析中具体的变量说明。(见表2)我们对学生问卷中可能影响就业的变量选项进行了前期相关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而筛选出相关分析和卡方检验中相关性较好的变量为自变量,它们分属于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变量维度,以毕业生样本中是否就业作为因变量,展开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外语水平、期待薪酬、求职花费等变量在不同类别间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见表3)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得到结果如下:1. 从生理因素变量维度来看,性别对就业的影响显著。大学女性应届毕业生就业概率比男性应届毕业生就业概率低,女性就业优势仅为男性就业的0.596倍。2. 从家庭因素变量维度来看,家庭是否经济困难对就业影响显著。非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比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概率高,前者是后者的1.266倍。3. 从组织因素变量维度来看,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均对就业有影响。在学校类型方面,以理工类高校为参照组,师范类、综合类、财经类、其他类和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分别是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的0.663倍、0.589倍、0.535倍、0.488倍和0.301倍,理工类高校毕业生相对于其他高校毕业生就业概率最高。在学校层次方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具有更突出的就业优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职高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仅仅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0.689倍、0.599倍、0.545倍。从学科类型来看,以人文学科为参照组,社科、工科、农医学科毕业生就业优势是人文学科毕业生就业优势的0.800倍、1.229倍和0.662倍。在学科层次层面,以国家双一流学科为参照组,就读非双一流学科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仅为其的0.602倍。4. 从个人因素变量维度来看,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外语水平、期待薪酬、求职花费均对就业有影响。从个人学历方面来看,学历越高则就业优势越明显,本科毕业生和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就业概率比大专毕业生就业概率高,具体体现为本科毕业生和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就业优势分别是大专毕业生就业优势的1.219倍、2.237倍。从学业成绩方面来看,专业前20%比专业后40%毕业生就业概率高,专业后40%的毕业生就业优势仅是专业前20%毕业生的0.831倍。在外语水平方面,通过四级但未通过六级毕业生就业概率比四六级均未通过更高,是其就业优势的1.16倍。毕业生的期待薪酬对于就业具有极为明显的影响,期待薪酬分别为3001—5000元、5001—8000元、8000元的毕业生,明显比3000元以下的参照组毕业生的就业概率低,其就业优势仅仅是参照组的0.205倍、0.072倍和0.049倍,可见降低毕业生期待薪酬是疫情冲击下提高就业率最明显的潜在干预变量。在求职花费方面,以总花费在100元以下的毕业生为参照组,2001元以上、1001—2000元、501—1000元、301—500元、501—1000元的毕业生组就业优势是参照组的1.820倍、1.592倍、1.445倍、1.284倍,求职花费越高,就业概率越高。九、亟待重视四项容易被忽视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自2020年3月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就业和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出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 2020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为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速政策落地以对冲疫情影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和单位又共同实施“百日冲刺”行动,从2020年5月份到8月中旬,重点组织开展“十大专项行动”以促进就业。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基于调研数据,建议亟待重视四项容易被忽视的毕业生就业问题。1. 亟待重视农村生源未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生样本中,有35.3%是非农村生源,64.7%是农村生源。样本数据发现农村生源和非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率分别54.3%和29.1%。课题组对农村和非农村生源两组数据做独立性检验,连续修正卡方值为5.812,且渐进Sig(双侧值)为0.016,显著小于0.05,证明两组数据关联,可见就业率与城乡生源有明显关系。考虑到样本选择偏差影响,课题组采取了比例检验的方法,发现非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显著高于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鉴此,亟待高度重视农村生源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2. 亟待对求职经济支出困难毕业生予以精准帮扶。毕业生样本的求职花费总体不高,花费在100元以下占29.6%,100—300元占13.3%、300—500元占14.6%、500—1000元占17.2%,300—500元占14.6%、500—1000元的占17.2%、1000—2000元的占10.7%,2000元以上的占10.6%。从求职花费结构来看,毕业生认为支出项目最多的前3项项目是路费和住宿费(67.2%)、置办正式服装(36.3%)、简历的费用(34.9%)。除此以外,考证费(30.0%)、通讯费(23.0%)、培训费(18.8%)也是重要的求职开支,保养品或化妆品(9.3%)、找关系花费(7.2%)和其他花费(3.0%)相对较少。样本数据尽管花费不多,但仍有9.0%的毕业生认为无法承担;47.9%的毕业生认为有困难,但是可以克服,有38.7%的毕业生认为可以承担,4.4%的毕业生认为毫无困难。建议政府和学校对这近1成难以承担的毕业生提供必要的求职补贴和援助。3. 亟待破解隐匿但却不容回避的就业歧视问题。尽管从用人单位数据来看,76.8%的用人单位表示没有就业限制,仅有10%、7.9%、6.7%、3.1%、2.9%的用人单位表示分别有院校限制、性别限制、疫区限制、户籍限制、婚育限制。但毕业生调研样本中发现有69.1%人遭遇过就业歧视。根据毕业生被歧视体验,就业歧视日常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院校歧视(44.1%)、经验歧视(35.0%)、专业歧视(31.6%)、户籍或地域歧视(15.9%)、性别歧视(14.3%)、身高歧视(9.7%)、外貌歧视(8.0%)、疫区歧视(2.8%)、疾病或身体缺陷歧视(2.4%)、其他歧视(2.4%)、婚育歧视(2.3%)。可见,院校歧视是最频繁发生的就业歧视。学校背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就业起薪和就业满意度中发挥显著作用(岳昌君,夏洁,邱文琪. 2020)。面对如此多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如何应对这些歧视呢?数据显示:在遇到就业歧视的毕业生中有42.9%没有渠道应对歧视,在57.1%有应对渠道且遭遇过就业歧视的毕业生中,有49.7%是首先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是通过私力救济渠道去应对就业歧视,其次为向学校求助(8.6%)、寻求舆论监督(4.0%)、行政申诉(3.6%)、其他救济(3.2%)、寻求公益组织帮助(2.9%)、司法救济(1.5%)。可见学校是重要的歧视救助方,而以司法救济和行政申诉为代表的法律救济,在抵抗就业歧视方面处于薄弱环节,亟待加强通过法律武器反对不合理就业歧视的力度,促进阳光就业、平等就业和公正就业的实现。另外,对于来自疫情较重地区的毕业生,8.8%的用人单位表示暂时拒绝,68.5%的表示正常对待,22.7%的用人单位表示给予特殊关照,有必要面向湖北籍大学毕业生展开专项就业帮扶⑥。4. 亟待实质性加强对毕业生创业帮扶以带动就业增长点。调查样本中,50.4%的毕业生不考虑创业,45.9%有创业想法,希望积累几年经验再开始创业,仅有3.7%的毕业生希望毕业后就可以创业。对目前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由大到小依次为:缺乏启动资金、缺少有力支持、缺乏技术支撑、没有创业伙伴、没有创业场地、行政审批手续繁琐、家庭不支持。目前已经有创业项目且已经注册公司的比例仅为1.7%,有创业项目但尚未实施的比例有12.0%,没有创业项目但有目标的为28.9%,没有创业项目只是有创业想法的为57.4%。所以对这45.9%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而言,86.3%并无创业项目。在有创业项目且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中,28.9%是来自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1%来自于家庭企业、12.9%来自于各类创业大赛项目、8.3%来自于企业合作项目、3.7%来自于学校孵化项目,另外有33.0%来自于其他(如自身储蓄、与其他自然人合资等)。在已获得或计划获得的创业资金来源中,35.2%为个人投资或合伙集资、28.2%为家庭支持、9.6%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7.9%依靠政府帮助、2.3%为风险投资。在创业过程中,87.9%的毕业生最期待的帮扶是资金支持,其次为提供创业咨询指导(70.8%)、政策支持(54.7%),另外就是简化审批手续(50.3%)、提供孵化基地(42.1%)和其他(1.4%)。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认为在将来的创业,其风险层级由高到低依次为: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竞争风险、成本管理风险、投资决策风险、信息风险、投资项目扩张风险、产品供给风险、社会环境变化风险。对创业风险的不同预估会塑造不同的创业观,毕业生总体创业观偏理性。50.4%的毕业生认为“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有32.0%的毕业生认为“年轻人应勇于尝试,即使失败,重新再来”,16.2%的毕业生认为“创业风险大,成功机率低,造成很大身心压力”,1.4%的毕业生“未考虑过创业风险,无风险意识”。数据发现,当前高校对于毕业生创业实质性帮扶与支持较为薄弱,亟待加强对毕业生创业的实质性帮扶与支持,尤其是在未就业毕业生中,若毕业时未成功就业将会有8.2%的人考虑自主创业,这比初始仅3.7%毕业生准备创业的比例增加了4.5个百分点,因而显得尤为必要。致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周慧霞和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硕士生刘丽云、宫啸雪、冉淑玲参与了本课题的问卷设计与编制。特别感谢长沙云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在本课题问卷发放中的帮助!特别感谢匿名评审专家提供的宝贵修改意见。注释①以2003年为例,许多应届毕业生在上半年由于被封闭在校园内耽误了求职,在疫情结束后的下半年纷纷找到了工作。参见:岳昌君. (2020—03—09).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何影响.中国青年报,第008版.②2019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③长沙云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研科技,是国内首家提供“互联网+精准就业”解决方案的公司,国内首家融合学生、企业、高校三方的就业过程生态平台。现拥有就业平台、就业大数据分析、企业招聘服务等多项业务,旗下就业产品覆盖全国20余个省份,被国内300多所高校采用,服务300多万大学生。④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NJC数据,是中国最具价值的“智慧就创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NJC数据”主要为高校就创业部门提供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支撑的系统和服务。NJC产品和服务已覆盖超过700所高等院校,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服务与运营网络,为全国高校提供专业、及时的本地服务支持。⑤本研究学校类型中的“其他类”指艺体类、政法类和军校类;学科类型中“人文”指哲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社科”指法学和教育学;“经管”指经济学和管理学;理科指理学;工科指工学;农医指农学和医学。学科类型划分参考了岳昌君等人的研究。请参见:岳昌君,夏洁,邱文琪.(2020). 2019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117.⑥疫情期间对疫情严重地区湖北劳动者的就业歧视已经出现。参见:姜楠.(2020). 疫情背景下湖北省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19),5051.参考文献安蓓. (2020). 生产供给持续回升, 内需复苏较明显——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谈经济走势. 新华每日电讯, (20200617)第007版蔡昉. (2020). 疫情不会削弱经济潜在增长动力, 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取自搜狐网: https://www.sohu.com/a/372095120_100160903.蔡宏波. (2020). 疫情对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估测. 人民论坛, (9), 92-94. DOI:10.3969/j.issn.1004-3381.2020.09.029陈建伟、赖德胜. (2020). 疫情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对策. 中国大学生就业 , (11), 34-37.陈涛. (2020—07—02). 稳企业保就业关键在基层末梢. 经济参考报, (2020—07—02)第 001 版.胡鞍钢. (2020). 新冠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中国疫情防控与扩大内需.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6): 719. https://doi.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200706.001顾雷. (2020). 当前我国灵活就业需解决的法律问题. 经济参考报, (2020—06—23)第008版.李刚. (2020). 突发性公共事件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改革与开放, (10), 58-60+74.林火灿. (2020). 以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经济日报, (2020—06—22)第 003 版.Moka. (2020). 《2020企业招聘受疫情影响情况调研》分析. 取自Moka网: https://blog.mokahr.com/4980.html. (20200213)沈国兵. (2020a).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和就业的冲击及纾困举措.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7(2), 16-25.沈国兵. (2020b). 疫情下如何为我国中小企业纾困解忧. 取自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939181(2020—02—17)沈国兵. (2020c). 以稳外贸、稳外资为抓手 进一步实现稳就业. 取自光明网: http://theory.gmw.cn/2019-03/07/content_32613618.htm. (2020—03—07)岳昌君, 夏洁, 邱文琪. (2020). 2019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1-17.岳昌君. (2020).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何影响. 中国青年报, (2020—03—09)第008版.万海远, 孟凡强. (2020). 月收入不足千元, 这6亿人都在哪. 取自财新网: http://opinion.caixin.com/2020-06-03/101562409.html(2020—06—03)新锦成研究院. (2020). 疫情条件下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取自百度网: https://jiahao..com/s?id=1666538239936061165&wfr=spider&for=pc. (2020—05—13).于庆峰. (2020).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2(1), 57-60. DOI:10.3969/j.issn.1008-3812.2020.01.017张良成、黄姝. (2020). 重大疫情应对中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路径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2(1), 91-95.张美玲, 赵子涵冰. (2020).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67-73.钟云华、王骄华. (2020).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建议. 中国大学生就业, (8), 40-44.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智联招聘. (2020). 疫情冲击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取自搜狐网: https://www.sohu.com/a/393534220_120180939朱正洲. (2020).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调查——以福建某省属本科院校为例. 海峡科学, (3), 81-84. DOI:10.3969/j.issn.1673-8683.2020.03.019朱武祥, 刘军, 魏炜. (2020). 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如何穿越3个月的生死火线. 取自新浪网: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2-06/doc-iimxyqvz0668027.shtml(2020年2月5日)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作者李涛、孙煖、邬志辉、单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