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疆考研生:请在11月5日至9日办理确认手续!纬书

@新疆考研生:请在11月5日至9日办理确认手续!

自治区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确认时间为2019年11月5日至9日,记者11月1日从自治区教育考试院获悉,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确认手续,逾期不再补办。据悉,新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确认工作方式分为:现场确认和网上确认两种,其中,采取现场确认的报考点有:石河子市教育局考试服务中心、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招生办公室、喀什地区招生办公室、克拉玛依市招生考试中心、乌鲁木齐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采取网上确认的报考点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考试中心、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考试中心、塔里木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网上确认的考生需在规定的时间通过网上确认平台,完成本人的“核对网报信息、上传本人图像照片、上传身份证及其他相关材料”等手续,逾期不再补办。未通过审核的考生,应根据提示重新提交相关材料或到现场审核地点提交原始材料现场审核。自治区教育考试院建议考生尽量错峰确认,不要在确认的最后一天扎堆提交审核材料,以免因审核不能通过没有充足的时间补充材料。2020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22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地点见准考证说明。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由招生单位在2020年2月中旬公布,请考生关注招生单位网站,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一律在网上进行,届时将由招生单位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上(yz.chsi.cn或yz.chsi.com.cn)公布缺额信息,由考生在网上填报调剂志愿。提醒您一定要记住网报用户名、密码、报名号、考生编号,以备调剂时使用。附:各报考点信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考试中心 0999-8290105地址:伊宁市飞机场路51号石河子市教育局考试服务中心 0993-2025716地址:石河子市北三东路1号石河子党政服务中心东一楼30125号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招生办公室 0996-2683558地址:库尔勒市人民东路百川大厦八楼801室巴州教育局招生办喀什地区招生办公室 0998-2313351、2313360地址:喀什地区二中(老校区)D楼2楼(喀什二中后大门进入)克拉玛依市招生考试中心 0990-6222947地址:克拉玛依市友谊路227号乌鲁木齐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0991-8810118地址:乌鲁木齐市青年路361号市教育局综合大楼一楼服务大厅(西侧门进入)塔里木大学研究生处 0997-4682652地址:阿拉尔市虹桥南路705号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处 0991-8762140地址:乌鲁木齐市农大东路311号新疆大学研究生院 0991-8582567地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胜利路666号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处 0991-4365220地址: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处 0991-7842074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中路449号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0991-4332532、4112165地址: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02号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处 0993-2058582地址:石河子市北四路221号石河子大学中区行政楼五楼501B(从中区南门进)昌吉州教育考试中心 0994-2330077地址:昌吉市文化西路11号昌吉州教育局院内博爱楼2楼来源:天山网

不知答也

新疆农业大学2021推荐免试简况

新疆农业大学位于乌鲁木齐市,是国家林业局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院校联盟发起成员。学校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前身为新疆八一农学院,是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1995年4月21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由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八所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 根据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院《2021年推免生资格名单 公示》:131位同学获得推免研究生资格。其中支教团6人。保研率2.96%。保研有点困难,1个30人的专业/班级,按比例名额分配仅1人。考研可以从大三才开始准备,但要走保研之路,大一就要开始规划,绩点需始终保持学院前3%!保研率虽然不高,但只要努力,结果都不会差!2021届部分同学保研去向:保研本校72人;保外59人。附录:2017招生情况数据来源:博雅数据库

番茄酱

新疆大学2020年拟录取推免生来源,仅1人来自省外高校!

新疆大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光荣革命传统、鲜明办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区域地位,是新疆自治区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和排头兵。新疆大学是42所国家一流建设高校之一,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和地位,新疆大学也是备受关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众多的政策支持。2020年,新疆大学拟录取推免研究生347人,来自全国8所高校。其中,新疆大学本科生源有300人,占总体比例的86.5%。其次是新疆农业大学,有13人;新疆财经大学和伊犁师范大学各有9人;新疆师范大学有8人,喀什大学有5人,昌吉学院有2人。这些高校都是新疆自治区省内高校。来自省外的生源仅有中央民族大学1人。从学院分布来看,347名拟录取推免生分布在21个院系之中。人文学院录取推免生人数最多,有95人;其中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了93人。经济与管理学院录取了27人,其中理论经济学18人,工商管理9人。另外,旅游学院还录取了工商管理学生11人。机械工程学院录取了23人,其中22人学习专业为机械工程。各院系拟录取推免生人数如下:从推免生数量和生源来源来看,新疆大学虽然为一流建设高校,但是各方面的学科实力和许多其他省份的211高校都存在差距,这也办学的现实使得新疆大学只有发展自身特色的学科,才能够在一流学科之中站稳脚跟!睁眼看教育原创作品!

阿什利

MPAcc复试导读——新疆农业大学会计专硕复试方案

本号致力于为会计专硕、审计专硕、图书情报专硕考生提供【院校招生信息】【初试备考指导】【复试学习指导】等相关信息。欢迎关注!!!为做好2018年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根据《2018年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安排》文件精神,结合学院会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复试工作组织与领导1.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维忠成员:余国新、蒋力、宋玉兰、陈玉兰、夏咏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复试和录取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按照学校复试工作要求,组建复试专家组,制定学院的复试方案和程序,组织复试阶段命题等工作。2.研究生复试录取专家组复试录取专家组由五位评委组成。其中:三位是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也是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一位精通外语,有专业知识的教师,一位学院主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复试分数线划定根据学校2018年研究生复试工作会议精神,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会计专硕考生按照1.4:1确定复试人数规模。复试分数线确定为173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均执行统一复试分数线),单科执行国家线分别是37(满分=100分)和74(满分>100分)。资格审查学院4月1日10:00-14:00在经贸学院205教室对考生本人的以下材料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复试期间进行复查,凡在4月1日18:00前未进行资格审查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本次复试):(1)报考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政审表(基层党组织签字盖章);(2)查看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并留存复印件一份;(3)核查毕业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留存复印件一份;(4)学信网出具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5)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6)四六级成绩单并留存复印件一份(没有就不需要提供);(7)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注:复试结束后,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笔试安排(1)专业课复试。所有参加会计硕士复试的考生都要参加专业课复试,复试课程是《财务会计》,考试时间是120分钟,满分是100分。(2)专业课加试。非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考生都必须参加专业课加试。加试课程是《管理学》和《管理会计》,每门加试课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考试采取闭卷的形式,考试内容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学习潜力。加试课程合格成绩是60分。加试课程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不能参加面试。笔试时间是2018年4月2日,10:30开始(北京时间),第一门课程是《财务会计》,第二门课程是《管理学》,第三门课程是《管理会计》。笔试地点在学校教学楼。具体地点另行通知。面试安排综合面试中进行思想政治测试,测试形式由学院安排进行。综合面试采取口试形式,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结构、外语应用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心理承受能力测试等。综合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综合面试时间定为2018年4月3日12:00(北京时间)开始,预计为一整天。面试地点在经济与贸易学院会议室。录取与公示(1)录取。总成绩是录取的依据,按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初试成绩(初试总成绩/3)×60%+复试成绩×40%.复试成绩=笔试成绩×30%+综合面试成绩×70%。加试课程成绩为单独考核项目,不计入复试成绩。(2)公示。复试结果(排名)在学院网站上公示并提交学校研招办。学制介绍1. 会计专硕学制介绍全日制专硕:学制2年,学习期限2年-5年非全日制专硕:学制3年,学习期限3年-5年2.非全日制授课方式:(1)集中授课(与全日制同时)复试参考书目复试科目 财务会计 《会计》201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加试科目 1.管理学 管理学(第五版) 周三多、陈传明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 吴大军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查阅复试真题https://dwz.cn/EOjOOeWI

贝索罗

新疆农业大学科研团队为“馕”插上科技之翼!

“一个馕的制作要经历九道程序,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微生物侵染,通过样本采集、检测来辨识馕加工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研究馕各生产环节中微生物的污染途径,针对性地开发控制技术,有助于解决馕保质期短等问题……”7月9日,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冯作山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到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调研采样。一个星期来,冯作山带领团队成员每天到馕产业园报到,实地走访了各个生产操作车间,对馕的原辅材料、生产、包装储存等环节进行调研,并跟师傅们学习打馕技术和每一步的操作要点与技巧,详细了解和深刻体验馕制作的全过程。和面、醒发、揉面、擀饼、戳花……团队成员一丝不苟地操作每个环节,随着“嘭、嘭、嘭”的声响,一个个馕坯被稳稳地贴到了炽热的馕坑壁上,几分钟后香喷喷“教授馕”“博士馕”出坑啦。团队成员评价馕的品质新疆馕深受内地市场欢迎,而作为新疆的主流馕品种——皮牙子馕、芝麻馕、奶子馕的常规保质期为7天,受气候环境、包装工艺、物流等因素影响,馕制品在内地商超货架期短,导致投入内地市场后易出现干硬、淀分老化、霉变、油脂酸败等品质劣变问题,严重制约了新疆馕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想借助农大的食品专家为我们解决馕品质劣变、商超货架期短等难题,延长三种馕的保质期,拓展新疆馕的疆外市场。”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运营和营销副总经理于国庆说。基于此,今年6月,冯作山研究团队与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签订了研发合作协议,重点研发皮牙子馕、芝麻馕和奶子馕三个产品的包装防腐、防品质劣变技术,并提出改进技术方案等。如何延长馕产品的保质期?如何实现馕品质保真?冯作山研究团队从馕生产环节入手,研究馕的品质保真性及劣变机理、馕生产环节微生物及有害物质的发生及控制,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保质期短的问题。研究团队放置的20个微生物培养皿“馕是我的早餐必备,虽然我从小就吃馕,但打馕还是第一次,这次打馕的体验让我体会到冯老师对科研的执着和热爱,他常说作科研一定要亲自动手、脚踏实地,冯老师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作科研为我们青年师生树立了榜样!”研究团队成员、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教师阿衣古丽·阿力木说。冯作山团队从2010年起致力于新疆特色饮食研究,将馕的研发和技术攻关作为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冯作山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和重点研发课题,对馕开展了品质分析、特色风味形成、工艺优化改进、连续成型烘烤、包装抑菌等研发工作,相关研究技术和成果已在疆内多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并产生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2018年12月,冯作山应邀参加“首届中国新疆馕产业推介会”,作了题为“新疆馕工业化加工技术研发与探讨”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新疆馕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馕的研发工作和馕产业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新疆馕产业发展迅速,各地建起了馕产业园、大馕房等馕生产基地,出现了专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职业技能培训没有专门教材等问题。2019年,冯作山团队与新疆工业经济学校合作,编写了新疆第一部馕的专业教材《馕加工工艺学》,已进入出版社教审阶段,研究团队还参与了自治区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馕》的编制工作,着力构建馕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十四五”期间,冯作山研究团队计划构建馕品质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研究馕的特色风味品质形成机制及有效调控,有害物生成和品质劣变机理及控制,腐败微生物发生及控制。开发馕的原辅料预处理和连续发酵、成形、烘烤技术与装备,馕品质保真、抗氧化、防腐包装等关键技术和设备,集成关键技术并实现馕制品的传统工艺与现代加工技术的融合,为新疆馕制品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目前,馕产业已成为新疆特色产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助力贫困户脱贫、推动旅游业发展、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新疆农业大学将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积极与各地馕产业园、馕生产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指导企业生产出更多品质好、营养高、食品安全合规的馕,助力新疆馕产业发展和提质增效,让馕走出新疆飞得更高更远。来源:新疆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良淼

卡琳顿

新疆农业发展:地里辛苦心头甜

肖体淑(左)正在进行育苗。  天山网讯(赵敏摄影报道)谈起新疆农业发展的劲头,今年43岁的李晓云有一肚子话。李晓云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种棉大户,种植棉花20余年。从手采棉到机采棉,李晓云积累了不少棉田种植和管理经验,随着新疆现代农业的发展,李晓云的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新疆正朝着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大区迈进,让农民尝到甜头、生活更有奔头。产业结构调整鼓起农民“钱袋子”“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机械采棉不仅让棉花增收、增产,还节省了不少种植成本,一年到头,农民们可以轻松收获。”3月3日,李晓云说,虽然拥有2000多亩地,但2017年他只试种了191亩机采棉,仅棉花收益就达20万元。李晓云告诉,手采棉每亩地的成本在2100到2200元之间。机采棉既方便采收又方便滴水、施肥、喷药。“2017年试种机采棉效果还不错,算下来比手采棉每亩省了820元钱。”李晓云说,有信心在2018年增加种植机采棉面积,让棉花增产增收。新疆不仅是棉花主产业,还是小麦主产区。2018年,自治区将保证1300万亩的小麦种植面积,在此基础上,全疆将在9个地州的13个县市开展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推动小麦品质从大众化向精品化、专用化、特种化方向发展。“2017年,奇台县创建“奇台面粉”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示范模板,大幅提升了奇台面粉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在政府的扶持下,奇台县明确了强筋小麦种植品种及区域布局。”奇台县农业局局长孙荣辉说。2017年新疆首次实施“三品一标”补助政策。“奇台面粉”创建为全国第一个面粉类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精河枸杞”纳入第一批中欧互认农产品地理标志名录;新疆第一个全国有机农业(焉耆县3万亩酿酒葡萄)示范基地挂牌……同时,新疆还开展了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工作,专用面粉、配方面粉研发成功,绿色农业提升工程取得初步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新疆“三品一标”工作迈上新台阶,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区已经形成。而最终得益的不仅仅是农民,还有消费者。肖体淑的弟弟肖体健正在查看种苗生产。设施农业让农民尝到甜头事实上,在新疆农业发展的进程中,不仅只有棉花和小麦让农民走向了增收致富的路,设施农业的发展也让农民尝到了甜头。连日来,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托乎拉乡育苗中心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着,一台移动式喷灌机缓缓移动,为秧苗洒水。肖体淑的育苗中心总共有四个大棚,两百万株苗。三年前,肖体淑三姊妹从云南元谋来到新疆,就是瞄准了新疆农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利农政策,没想到这一待就是三年。肖体淑告诉,来到新疆后,政府不仅给予了政策扶持,还帮他们建起了育苗中心。“今后我们打算继续在新疆这片土地上耕耘,带领村民一起增收致富。”肖体淑说,这两年,新疆设施农业发展越来越好,和内地相比,新疆的温室大棚建设、育苗都有补贴,只要做好服务农民、提升质量、标准化生产,在未来形成产业链,远销国外是必然。“今年我们投资了800多万,培育了157万株菜苗。”肖体淑认为,新疆设施农业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作为新疆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既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温宿县茂盛果蔬合作社成员罗纯树介绍,他所在的合作社有温室大棚244座,占地1500多亩,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加入合作社的社员有上百人,合作社成为带领当地村民致富的领头雁。“去年我们合作社收获了近1200吨西红柿,现在平均算下来每个占地1.5亩的大棚能有两万元的收入,今年我们打算继续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争取让每个人收入翻一番。”罗纯树说。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现在不一样了,海棠果树都变成了‘摇钱树',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和对生态经济的探索,有了党的好政策,自然是富了农民、富了企业,还美了乡村。”新疆奇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勇说。周勇告诉,近几年,他在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创新,加大了对海棠果产业的开发力度,带动了不少农民致富。对于未来,他将加大产业化开发力度,挖掘海棠果附加值,让海棠果形成产业,以带动更多百姓增收。不仅是海棠果,在新疆还有精河枸杞、霍城薰衣草、安集海辣椒等一批农产品附加值得到提升,品牌知名度得到巩固,新疆农业生产也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大步迈进。自治区林业厅党委书记、副厅长李更生介绍,2018年全疆将适度发展开心果、杏李、樱桃等名优特新品种和设施林果,推进制干、鲜食、深加工和早、中、晚熟品种的多元化发展,实现特色果品四季上市、全年供应。还将做强苗木花卉、小浆果、酿酒葡萄等特色优势产品,进一步优化林果产业结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自治区农业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朱岗介绍,2018年新疆将进一步加强品牌质量管控,强化区域品牌整合和营销,推进协会、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庶人之剑

河海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

未来网高校频道12月9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王怡)近日,2019年度对口援疆工作年会在新疆农业大学召开,河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李俊杰参加年会并作题为“形式多样 注重实效 开创合作新局面”的交流发言,总结了该校自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以来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并结合自身援藏经验,希望受援教师和管理干部要政治过硬、业务精湛、责任心强,要在受援高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中发挥纽带作用。该校科技处刘建峰副处长在“援疆论坛”中作题为“提升科技管理效能,服务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报告。期间,李俊杰常务副校长还看望了该校在新疆农业大学的挂职干部郭海庆,并与包建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科技处、人事处、学科建设处、农业工程学院等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长期以来,河海大学坚持从建立对口支援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支援工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对新疆农业大学开展对口支援工作。2012年以来,该校共接收新疆农业大学选派的七批75名本科生来校学习,2016年实施研究生访学项目以来,共接收四批46名硕士研究生访学,有4名博士生在该校进行包括博士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撰写在内的全过程特别培养,目前已有一名学生顺利毕业。为提升新疆农业大学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鼓励和支持新疆农业大学的骨干教师通过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单招单录”等方式报考该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并全免培养费、住宿费,至今共有5名教师在该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依托“西部受援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进修锻炼项目”及“新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计划”,2008年以来共接收新疆农业大学3名挂职干部、28名进修教师。学校积极承担128项新疆水利建设方面的科研项目,累计合同经费达3800余万元。学校还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在新疆农业大学建立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寒旱区分实验室。

大城市

新疆兵团邀国内外学者、科研人员开展绿洲生态农业研究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12日电 (记者 戚亚平)12日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消息:2019年,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研究基金,邀请各有关领域的国内外学者、科研人员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共同推动新疆绿洲生态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日前发布2019年开放课题研究基金申请指南称,设立开放课题研究基金旨在促进新疆绿洲生态农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及学术交流,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学者,促进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科学研究人才。据悉,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基金紧密围绕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围绕新疆生产问题,资助具有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根据“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运行机制,实验室特设立开放课题,面向全社会征求项目申请书。本期开放研究基金的支持范围为: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机制,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管理与机制,绿洲农业信息化,绿洲农业资源与生态调控,资助额度为3-5万元,研究期限2年。根据要求,此次课题申请对象为:本地区及国内外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课题申请者应是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在职研究人员;申请者应得到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同意才能申请开放课题基金,且需与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联合申报。已作为课题责任人承担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且尚未结题的申请人,原则上不予资助。相关研究内容已获得立项者不再支持。新疆兵团多数团场建在沙漠边缘和边境沿线,是抵御风沙袭击、保护新疆绿洲的第一道屏障。多年来,新疆兵团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防风固沙、排盐治碱、节水灌溉,对荒漠植被采取封沙育林育草等措施,逐步建起环绕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的绿色生态带,形成乔木、灌木、草场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了绿洲生态经济网。至2013年,新疆兵团建成近3000千公顷的人工新绿洲。新疆兵团还大力推进绿洲产业发展,现已成功举办三届绿洲产业博览会,通过大力推进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国家重要的优质商品棉和特色林果生产基地。(完)

人欲

新疆农学会联合9家农口学会“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活动精彩纷呈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科协、财政部关于深入实施学会能力提升专项的有关精神, 2019年11月11日-12日,由新疆农学会联合新疆作物学会、新疆棉花学会、新疆畜牧兽医学会、新疆园艺学会、新疆微生物学会、新疆植保学会、新疆土肥学会、新疆原子能农学会、新疆期刊编辑学会9家学会,共同举办的“探索学会联合体建设及合作开展活动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10 家学会紧紧围绕轮台县地方经济发展现实需求,开展了“大手拉小手 智慧新生活--科普进校园活动”、“种植和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科普面对面活动、“科技振兴乡村发展论坛”、“科技进村入户暨果树、家畜养殖现场观摩指导会”和“科技观摩和农村经济调研”6个系列活动。“大手拉小手 智慧新生活--科普进校园”活动在轮台县第一中学举行,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孙宝成研究员和新疆农业大学陈波浪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生物转基因技术基本知识与安全性》、《棉花与科技》的科普讲座,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中同学们与专家进行了精彩互动,专家悉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同学们对转基因技术和棉花科技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各学会还精心为孩子们准备了小礼品。“种植和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在轮台县哈尔巴克村村委会举行,针对轮台县当地农业生产技术需求,近300名农业技术员及农民进行了培训。专家们分别牛羊规范养殖技术、蔬菜栽培技术要点、杏梨修剪技术要点、以及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细致讲解,并与村民进行了互动,现场解答村民提出的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在科普面对面活动现场,相关专家开展了现场咨询服务,并进行了科研成果展示,通过发放“双语”科普资料、挂图、实用手册、小礼品等形式,与农民进行互动,“我家的杏树为什么冬天会干死?”“杏树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哪个更重要?”“棉花病虫害该如何防治?”……村民们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专家们一一耐心生动的讲解。“毛瘿螨(杏芽瘿)危害会导致枝干枯死,如何防治?”一位农民现场拿来枯死的枝干,更是把活动现场推向高潮,园艺学会刘立强教授和植保学会朱晓锋研究员齐上阵,各学科专家、农民朋友均被这生动活泼的pk所吸引,将两位专家团团围住,认真学习。活动现场,专家们还调研了解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对科普读物的需求方向,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做好科普读物翻译、编译工作。“科技振兴乡村发展论坛”在轮台县都护府迎宾馆举办,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康威主持。论坛分为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两个部分。论坛宗旨是集众家所长、利用学会大联合学科优势、为轮台县农业经济发展把脉,最终将产出“轮台县农业经济发展意见与建议”,为轮台县“十四五”规划提够决策依据。新疆农学会谢宗铭副理事长、新疆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陈玉兰副教授,分别以《关于因地制宜脱贫策略的思考与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解析与脱贫攻坚战略关系》为题作了精彩的特邀报告。随后,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秦勇教授、新疆畜科院饲料研究所哈尔阿力沙布尔副所长、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冯国郡研究员等20余名专家做了专题发言。本次论坛围绕乡村振兴、科技扶贫、科技服务"三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内容丰富,含金量高。科技进村入户暨果树现场观摩指导会在轮台县哈尔巴克村田间开展,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刘立强副教授对50余名林果种植户进行了现场培训,示范讲解了杏树冬季修剪技术要点。科技观摩与农村经济调研活动在轮台县草湖乡进行,与会人员参观了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新疆特有果树及砧木轮台圃,并调研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及农民生活现状,为轮台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提供了支撑。此次学会联合体专项活动,在“实”字上下功夫,通过学会间协同开展学术建设、科学普及、人员培训等活动,不仅在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激发村民主动脱贫意识,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养殖水平,真正实现脱贫等方面取得了实效,更在搭建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学术交流活动平台,完善自治区科研与科普相结合长效机制,把学术交流与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紧密结合,与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紧密结合,推动学术成果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上取得了突破,切实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新疆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肖丽、李忠华来源:中国日报网

变身计

新疆农业大学专家团队赴南疆开展冬春大培训

2018年12月21至29日,新疆农业大学10名专家、教师赴和田地区策勒和于田两县23个乡开展了农业冬春大培训。这是新疆农业大学聚焦南疆脱贫攻坚主战场、响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18-2019年农业冬春大培训的实际行动。本次大培训累计开展培训和现场指导49场次,集中培训33场次,参加培训的农牧民达到1.05万人。 助力脱贫攻坚策勒农民笑了“新疆农业大学的专家讲过的,土豆发芽了不能吃……”“羊圈里的粪便要及时清理,不然羊会生病……”这个冬天,一些新鲜的话题进入了策勒县奴尔乡库木巴格村农民的生活中,新话题是新疆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为村民们带去的,他们的2019年充满了新气象。本次赴南疆乡村开展科技大培训,由新疆农业大学科研管理处领导带队,组织种植、养殖、设施农业、动物疾病防疫、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10名专家、教师分3个小组,分别在策勒县和于田县开展科技培训。“我们策勒小组在7个乡镇的12个村进行了培训工作,累计培训人数2317人,每天上午去一个村,下午去一个村,村民听讲座的积极性特别高,有时多达400余人。现在策勒县的大棚里正在种着番茄和辣子,我就到蔬菜大棚里给村民们讲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教授秦勇说。秦勇和高有华老师针对日光温室辣椒坠秧问题以及病毒病、白粉病、烟粉虱发生的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对日光温室番茄整枝打杈、疏花疏果、加强保温等进行了指导。在策勒县固拉合玛镇阿热吾斯塘村,秦勇的讲解,让村民们学习了大白菜软腐病防治知识,在策勒奴尔乡库木巴格村与村民互动时,有村民向秦勇请教关于土豆铺地膜的种植方法……在策勒县达玛沟乡普那克农民养殖合作社,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副教授买买提·黑牙斯丁发现有一只羊羔患了白内障,立刻进行了治疗。“那个养殖合作社还有近100只小羊患了羊痘,我们立刻进采取了处理措施,村民们科学养殖的意识仍需要加强,仍存在‘不倒翁’意识,牛羊不倒就不医治,我们到村里帮助农民解决了问题,农民特别高兴,我们也了解了南疆乡村生产的第一手情况。”1月8日,回想起在村里情景,他仍记忆犹新。固拉合玛镇吉格代勒克乌塔克村科的科技讲座内容更丰富,新疆农业大学科研管理处副处长、教授热孜燕·瓦卡斯立足家庭卫生、子女教育、科技致富等内容向村民进行了宣讲,受到农民欢迎。上午一个村、下午一个村,每到一个村,先帮助村民解决蔬菜、林果、养殖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普及性讲座,然后到大棚、棚圈里现场指导,村民们吃到科技服务大餐笑了。科技培训火了于田乡村“大家根据前期对接的情况制作了讲座PPT,因为针对性强讲座效果很好,我们两个组6人在于田县开展冬春大培训。现在于田县养殖合作社正在蓬勃发展,急需科技支援,帮助合作社提升效益,助力农民脱贫增收,在帮助农民的同时,我们也收集了很多实践教学案例,达到了双赢。”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刘武军爽朗地说。林学与园艺学院教师曾斌、农学院教师麦合木提江·米吉提博士和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冰在一组。3位教师到红枣地进行现场教学,一个讲修枝,一个讲果园施肥,麦合木提江讲果树病虫害防治,配合很融洽。第一次赴南疆参加科技服务的麦合木提江提前做了功课,做了林果病虫害防治PPT,学了基层农民需要的相关知识。“跟着有下基层经验的老师,我学会了怎么给农民讲实用技术,全面了解了农村发展的情况。以后有这样的机会,我要争取再去南疆乡村,有了这一次亲身体验,我以后会做更充分的准备,为农民们提供雪中送炭帮助。”麦合木提江信心十足地说。本次冬春大培训,新疆农业大学专家、教师深入南疆深度贫困村,通过理论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的培训方式,获得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牧民的欢迎和好评。团队成员实现了把本次冬春大培训办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的惠民行动。(文章来源:新疆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