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定了!七所211高校扩招超千人,研究生真的要“不吃香”了?狠爱你

定了!七所211高校扩招超千人,研究生真的要“不吃香”了?

文/芝麻侃教育是秋招还是考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选择后者。由于今年特殊情况的影响,2020年多数高校均扩大了招生的规模。2021年研究生考试越来越近,部分高校也发布了新一年的招生计划。值得注意的是,在42所一流大学中,扩大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的高校竟有27所。其中,更有7所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超千人。为此,很多网友直呼:研究生真的要“不吃香”了?七所一流大学研究生扩招人数超1000人,学弟学妹们“机会来了”很多人把2020年称为“最难就业季”和“最容易考研季”,因为特殊原因的影响,为了照顾应届毕业生,部分学校临时调整了研究生招生方案,这样一来,就给了更多学弟学妹读研的机会。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在2021年研究生考试中,又有一批高校选择在2020年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再扩招”。在42所一流大学中,扩招人数超过1000人的高校就达到了七所,其中包括上海市的复旦大学、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广东省的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的郑州大学、新疆的新疆大学等。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最多的为新疆大学。在2020年,新疆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仅有2375人,而到了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增长至4050人,扩招近1700余人。紧随其后的是华南理工大学,相比于2020年,华理的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也增长了1300人。此外,郑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扩招人数也在1100人以上。大范围扩招的背后,其实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学弟学妹们一定要详细地了解学校的招生简章,重点关注新增硕士学位点和扩招人数相对较多的专业方向。这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详细介绍,在此就不再赘述。研究生真的要“不吃香”了?研究生的扩招,对于有意选择读研的学弟学妹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也有很多网友开始担心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毕竟一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十分有限,对于老师来说,又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来培养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另外,也有很多网友表示,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企业的招聘门槛势必会水涨船高,待遇相对较好的岗位或许会要求“研究生起步”。写在最后小编认为,研究生的扩招对于学弟学妹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网友的担心同样有很多道理。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学习资源十分有限,在提高研究生数量的同时不应该抛弃培养质量,我想每所高校肯定已经有了充分地准备。另外,不得不承认的是,研究生考试已经成了一种“趋势”,但并不是必选项。学弟学妹们在进入大学之后应该早早规划,尽早准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烦请联系删除)喜欢的麻烦点个关注,谢谢大家往期精彩校园面积是清华大学的80多倍?这些大学太“大大大大大”了转给大一新生:这五类证书“认可度”很高,大学期间一定要拿到手大学餐厅哪家强?人大有观光电梯,这所高校竟有三十多个食堂!湖北省的这所高校,学科实力比肩C9,却被网友调侃为“武大郎”

爱如初

国内多所高校明年有望实现硕士研究生千人扩招

近年来研究生规模逐步扩大,2020年已扩招了18.9万人,这一数字2021年有望继续扩大。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国内至少有7所高校明年有望实现硕士研究生扩招千人以上。例如,记者注意到,新疆大学研究生院官网今年9月21日公布了《新疆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根据这份文件的附件《新疆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显示,新疆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将达到4050名。  新疆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2375名。据此,新疆大学明年有望比今年增加硕士研究生招生1675名。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今年9月12日公布的《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显示:拟招收攻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5600名,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2800名(最终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拟招收攻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1100名。  西安交通大学明年计划招收的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共6700名,而今年的名额为5700名,而且增加的这1000名额均为全日制研究生。  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今年9月16日发布的《中山大学2021年考试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显示:中山大学202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约8000名(含推荐免试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复试录取阶段将视教育部正式下达给该校的招生计划、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规划等情况对招生计划做适当调整。  去年公布的招生简章显示,中山大学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7000名左右(含推荐免试生)。据此表明,中山大学明年有望实现硕士研究生千人扩招。  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今年9月16日公布了《复旦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该章程在招生计划中提到:本年度全校拟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7500名左右(含推免生)。实际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正式下达为准,录取时将根据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等对专业招生计划数进行适当调整。  去年公布的招生简章显示,复旦大学2020年度全校拟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6400名左右(含推免生)。据此,复旦大学明年有望比今年增加硕士研究生招生约1100人。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9月16日公布的《西北工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约413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870名,最终招生计划以上级部门下达为准。  去年公布的招生简章显示,西北工业大学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不足4000人。而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总人数达5000人。据此表明,明年西北工业大学有望实现硕士研究生千人扩招。  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官网9月17日发布了《郑州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简章在招生人数方面明确写道:2021年郑州大学意向招收硕士研究生8100名左右(含推荐免试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0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3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500名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79名。  去年公布的招生简章显示,2020年郑州大学意向招收硕士研究生6900名(含推荐免试生、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32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80名。据此,郑州大学明年有望比今年增加硕士研究生招生1200名左右。  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网站今年9月18日公布了《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根据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系统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显示,该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将达到7000人规模。  作为对比,上述招生办网站显示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不到6000人,也就是说明年该校硕士研究生有望扩招千人以上。  上述提到的新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7所国内高校,均有望在明年实现千人以上的硕士研究生扩招。在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对此,9月22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回应: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一百万,目前为止,几乎百分之百完成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一方面,我们目前的千人注册研究生只有2人,美国大概在9人以上,德国、韩国大概5到7人。由此来看,我们国家的研究生规模与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还有差距。另一方面,扩招以后,必将对培养质量的提升带来挑战。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努力,确保质量型扩招方向不变、质量不下降。”  洪大用表示,今年制定扩招计划时,重点向关键急需学科倾斜,向专业学位倾斜,向中西部地区的培养单位倾斜。下一步,还将结合今年的学位授权工作,在确保质量的条件下,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向专业学位、向关键学科增加授权点,由此给供给的精准提供充分保障。   记者注意到,上述有望“千人扩招”的7所高校中,新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这4所均位于中西部地区。来源 澎湃新闻编辑 何涛见习编辑 周睿编审 田旻佳 杨韬

方珍珠

堪称史上最大扩招,多所一流大学公布招生人数,新疆大学太显眼

近期,各大高校陆续公布了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几乎全部公布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但有部分高校未公布计划招生人数,看看哪些学校又扩招了?扩招人数1000人以上2021年,27所“一流大学”有不同程度的扩招,其中7所高校扩招人数在千人及以上,分别是新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大学在一流大学中扩招人数最多,高达1675人,这些招生指标大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化学学院、软件学院等,还有新增的未来技术学院。扩招人数500人以上除以上7所大学外,还有13所“一流大学”扩招人数在500以上,这些学校分别是山东大学、云南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招生人数持平或减少的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两所大学的招生计划与2020年人数相同。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几所学校2021年的招生人数有所减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四年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数图片来源软科2021年考研的扩招力度是史上绝无仅有的,堪称史上最大力度扩招。随着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规模和增幅的双增长,考研“大军”越来越庞大,同学们要加油啊!(图片信息均来源于网络)

恋旅

“双一流”扩招了,学校和学生依然艰难

9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将稳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向“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高校倾斜。此前,曾为大家汇总过2021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数的变化,不少读者表示还想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情况。因为各校公布方式不同,我们从各种渠道采集数据,历经一个多月终于整理出这篇文章。仅对比两年的招生计划,2021考研可谓是大幅扩招!121所“双一流”大学中,105所高校的计划招生数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15所高校在千人及以上,南昌大学(1357人)、郑州大学(1200人)和新疆大学(1143人)分别位列招生计划增幅的前三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所高校均为部省合建高校,是2018年教育部为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支持的对象。此外,福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复旦大学、海南大学、河南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增长人数也较多。需要强调的是,有些学校2020年的实际招生数本就比计划招生数增加了不少。例如新疆大学,根据《新疆大学2020年研究生新生大数据》,硕士研究生实际为4049人,比当年的计划招生数多了1100多人。扩招,增加了谁的机会?那么,各大“双一流”高校增加的名额划分给了哪些人呢?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通过与去年数据对比发现,扩招人数超千人的高校,主要是增加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数量的占比,只有极少数的名额留给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河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扩招名额全部分给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此外还有缩减非全日制的名额、扩招全日制的现象,如新疆大学、福州大学。增加的名额主要集中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那么对于目标是非全的学生来说,扩招似乎和他们关系不大,“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如果这个趋势延续的话,未来非全将更加“边缘化”。扩招不改内卷,考生依然焦虑即使“双一流”扩招力度已经非常大了,但对于基数庞大、增速明显的报考者来说,似乎仍然是杯水车薪。再加上“留学难”和“就业难”两拨人合流并入考研大军,2021考研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2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同比比去年增加18.9万,2020年研究生招生或将可能达到110.6万人。但这一数字公布后并没有令大家兴奋,反而为这背后的社会现实而忧虑,“学历贬值”“内卷”“还好我已经毕业多年”等评论屡屡出现。截图自软科《研究生扩招18.9万!80余万岗位上线!看教育部最新稳就业硬核措施》文章留言研究生大幅扩招,考生似乎更焦虑了。高校:非不愿也,实不能也不仅考生难,学校也不易。考生们都希望自己的目标高校能增加研招名额,好让自己成功上岸的机会增大。然而高校的招生名额如何增加和分配,须经教育部统筹划分,并不是学校完全说了算。另一方面,学校也要考虑各种办学条件,例如场地、经费、师资等。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的资源条件等能否跟得上呢?以新疆大学为例:硕士研究生扩招千人以上,新疆大学的新校区正在建设中。作为2019年乌鲁木齐市的重点项目,新疆大学新校区规划用地约2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9.8万平方米,校园内包括大门共有48座建筑。据官方公开信息,目前新校区建设似乎已进入收尾阶段。硬件跟上了,但扩招似乎使得学生的奖学金受到直接影响。通过对比新疆大学2021年和2020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校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奖学金由3000-8000元不等降为了3500元/生·年。截图自新疆大学2021、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一方面要扩招新人,另一方面又有旧人迟迟不毕业,高校很容易超负荷运行、超负荷管理的状态。之所以对录取人数有限制,主要是考虑到学校软件(师资规模等)、硬件(食宿基建)件资源的匹配程度。近期不少高校发布公告,敦促即将学习期满的博士、硕士尽快完成学习任务、顺利毕业,对于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研究生给予退学处理。图源: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此前有不少高校出现研究生“录而不读”的现象,数名研究生新生因为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放弃入学资格,极大地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出于对生源质量的考虑,高校也采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对研招人数进行合理的规划。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发展已从规模向内涵转变,虽然扩招能给予更多学生入学机会,但能不能扩招、如何扩招还得综合考量学校本身的办学条件,以及生源质量、学术科研等各方面的能力。毕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研究生培养结构更趋合理,才是更长远的目标。数据来自软科,特此鸣谢!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有滋有味

多所一流大学官宣:研究生,扩招!

9月24日,2021考研预报名开始,“考研大战”已拉开序幕。近期,各大高校陆续公布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小编摘取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计划招生数,一起来看看吧,和往年相比会有什么变化呢?史上最大力度扩招!截止到2020年9月24日,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几乎全部公布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但部分高校未公布计划招生总数。与2020考研相比,2021考研真的可谓是大幅扩招!2020年21所“一流大学”扩招,力度最大的是郑州大学,扩招人数也仅900,未超过千人。而2021年,27所“一流大学”有不同程度的扩招,其中7所高校扩招人数在千人及以上,分别是新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还有13所“一流大学”扩招人数在500以上。查看往年数据就可以看出,2021年考研的扩招力度是史上绝无仅有的。为何是这些高校?9月22日,教育部就研究生教育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16年约8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万人左右,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接下来将深化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向“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高校倾斜。新疆大学扩招人数高达1675人!与2020年招生简章对比可发现,新疆大学主要的变动在于整改了部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化学学院、软件学院等招生指标大幅增加。新增的未来技术学院也开始招生。自“双一流”建设以来,新疆大学按照“建强工科、优化理科、调整文科”的要求,不断优化学科布局,逐步调整学院设置。2020年6月,学校新成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历史学院、商学院、化学学院、化工学院等5个学院。近期,专家组还在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会议上,对新疆大学给予了高度评价:高标准完成一流大学建设周期任务,高质量达成各项建设目标,五大建设任务、五大改革任务按计划如期完成,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建设成效显著。华南理工大学扩招人数1300,目前仅次于新疆大学。专家组对华南理工大学的“双一流”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校圆满完成了“双一流”周期建设目标任务,部分指标超额完成,建设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第三方评价表现突出,全面建成了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正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奋勇前进。教育部在9月22日的会议上还指出,要完善省域研究生教育布局,建设区域性研究生教育高地。大力支持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优质研究生教育,振兴东北地区研究生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与国家及区域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另外,扩招力度较大的郑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都位于教育部官宣要重点发展的中西部地区。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分别属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国家重点战略区域。随着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规模和增幅的双增长,考研“大军”越来越庞大。但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完善、教育资源愈加丰富,相信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会朝着质与量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免责声明:数据来自软科,特此鸣谢!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实熟则剥

2021考研985/211易上岸的专业清单,值得收藏!

对于2021考研人来说,考研难度越来越大,那么有什么名校专业容易上岸的呢?这个可以有。有一些2021考研首次开始招生的专业,就可以作为上岸的突破口。机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2019年经动态调整增列的学位授权点清单》,通过增列的专业院校可按自身需求在2021考研开始招生。根据往年的经验,第一年招生,需求生源较大的话,考起来会相对简单;同时报考的人相对较少,是一个上岸的好机会。挑战:1.第一年招生,没有真题、没有学长学姐复习经验参考;2.部分院校可能师资力量、专业实力还不太行;3.第一届小白鼠, 这个学位点能发展成什么样,未来毕业能不能加分,也是未知数。下面是985/211高校将在2021考研首次招生的专业名单(具体以今年招生简章为准)据此推测:2021相较易上岸的985学校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体育硕士,东北大学的民族学,吉林大学的工程管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翻译硕士,同济大学的体育硕士、东南大学的中国史。2021相较易上岸的211学校专业:内蒙古大学的交通运输、应用统计,上海大学的药学,南京理工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郑州大学的地理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国地质大学的体育学,贵州大学的文物与博物馆,新疆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021竞争依旧比较大的学校专业:北京师范大学的金融、会计,同济大学的应用统计,中国传媒大学的会计,华南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天津大学的心理学。以上推测结合学校地域和专业本身热度情况考虑的,仅供大家参考。具体可以等到今年9月份的各学校招生简章出来,综合2021的招生人数,推免人数再进行二次判断。如果上面的学硕招生个位数,而且不是冷门专业,成功几率将下降到50%以下;如果是学硕招生人数大于10个,成功几率将上升到65%以上。(前提你有好好复习备考!)以上没提到的学校专业,如果有你的目标专业或学校,可以先收藏,等学校出了2021招生专业目录做最后决定。对于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呢?欢迎留言评论分享噢~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考研分享会哦!

情人节

2022考研择校指南,务实社海哥教您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务实社海哥编制了2022考研择校专业指导,小伙伴们终于不用破费去专门的考研机构咨询了。2021考研算是告一段落,几家欢喜几家愁。2022考研倒计时又开始了。选择合适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比一直望着那些金字塔顶端学府及专业更为重要。因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桥的未必就是你。2022考研什么时候能报名和2022考研怎么准备的问题之前海哥已经详细说明了。这里就不重复了。这里海哥着重说说如何考研择校择专业。2022考研择校择业首先,2022年考研择校中推免率会作为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如果这个指标越高就意味着这个学校的推免学生就越多。这样的话小伙伴能考上这个学校的概率或许就越低。回到我们的主题,作为一名22年考研的你来说,是选择梦寐以求的金字塔学府重要呢?还是退而求其之找到合适自己的学校好呢?如果从数据来分析,每年参加考研的学子数量都在增长,海哥给个数据吧,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77万,比2020年的341万涨了36万,涨幅达到了10.6%!按照这个上涨趋势,2022年很有可能突破400万。这个是什么概念呢?换句话说,如果在不扩招的情况下,考研这个独木桥势必会有很多人过不去了。因此海哥对于考研这件事来说一直认为:现实比理想更为重要!当然,对于那些天赋异禀的学霸,就当我没说过吧。2021考研人数回到我们的主题来,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呢?这里海哥拿各个学校2020年之前高校统计的推免率分析:1、推免率在15%左右或以下的一流院校中的B类院校,如东北电力、云南大学。2、统计推免率15%左右或以下的一流学科院校,如浙江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3、非985、211但入选双一流且推免率不高的院校也是我们选择的重点,如本地政府力推获得资源倾斜后可以迅速提高实力的如新疆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除了这个数据,海哥还总结了其他几个重要因素:A. 招生人数/报考人数/领取人数, 这个数据相信不用海哥说,各位小伙伴一定也会关注。一般招生人数和录取比例都是成正比。如果是一些学校的热门专业,在招人人数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在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录取的概率只会越来越低。当然,报考的人数也十分重要,这个也只能从历史数据上分析,还有就是结合当前的热门专业或学校来看。B. 另外一个重要数据就是报录比。这个数据可以直接反映这个学校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醉热门专业报录比可以达到10:1,甚至20:1。因此,如果你不是学霸,建议你只有先忽略吧。C. 最有一个指标,海哥说的就是复式比例。就是说计划招的人数和复试人的比例。什么意思呢?海哥打个比方,如果复试比例为1:1.3,这就是说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3人进入复试,有3个人是陪衬的。明白了吧?考研上岸经验分享当然,除了上面最为重要的因素外,还有报考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等级,就业率和导师情况。这里务实社海哥就不一一赘述了,因为这些因素都是根据小伙伴自身特点和喜好来分析的。您可以仔细分析您要报考学校的2022考研招生简章。这里大有文章。但是这里海哥补充一句,一般学校的好坏往往大于你的专业,比如法学考研择校和会计考研择校。属于热门专业。因此如果可以更换专业,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好的学校可以让你的人生之路事半功倍。小伙伴不妨看看2022考研全程班相关信息,海哥这里就不多啰嗦了。总之一句话,不懂得2022年考研择校的小伙伴可以仔细看看海哥分析的内容。外面培训公司所谓的考研择校指南也就是海哥说的内容。以上内容务实社海哥希望能给2022年考研备考的小伙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让您的考研择校择专业之路一帆顺风。能早日上岸。有问题也随时联系海哥,希望让您的上岸之路事半功倍。

掊斗折衡

2021考研的基本常识及重要细节

具体报名流程:1.登录研招网;2.实名注册,这里要记好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3.进入招生报名系统,填写考生信息(注意:考生信息填写可以在预报名之前完成);4.报名系统开放之后,填写报考信息,包括报考学校、考试方式、报考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报考点选择。(注意:这一步非常关键,需要自己综合分析判断之后做出选择,在报名系统开放之前就要搞清楚自己想报哪所学校!选择的学校不一样难度系数也不一样,注意报考点不要选错);5.确认报考信息并提交,生成报名号(注意:预报名环节数据是有效的,但是还可以在正式报名阶段更改,只要保证在最后截止日期提交之前不会有问题就可以,建议提前确认,报名号要牢记);6.网上支付或者等待现场确认时缴费,报名完成。网上确认或现场确认,没有缴费的现场缴费,时间基本都在2020年11月初的前后,按照2020年考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都实行网上确认,具体时间以各地招生工作安排为准。打印准考证时间是2020年12月19日-12月28日,建议大家可以多打印几份,防止临考前出现差错。考研初试2021年考研初试的时间定在2020年12月26日-12月28日。预报名后注意事项1、如果预报名成功,正式报名就不用再做什么了,一步就等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这里建议大家在正式报名期间再仔细核对下自己的网报信息,尽量避免出现错误。2、一般情况下,在提交信息生成报名号后,不管有没有缴费,“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这三个关键指标都是不可以再修改的。如果想要修改,那就要在报名时间内,重新报名并交费,形成新的报名信息。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3、务必要保存好你的用户名、密码、报名号。若忘记报名号,可进入网报系统查询。记得提前下载报名信息表,并备份多份,在网报信息确认、复试的时候都可能用到。4、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要注意查看省招办和报考点的网报公告,牢记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今年大部分省份采用网上确认,各省市网上确认时间如下图。只有少数报考点现场确认,一定要了解清楚是否是现场确认及地点、网上确认的网址、需要携带的资料等。各省市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汇总关于网上确认和现场确认现场确认,就是你需要到报考点指定的现场,带着要求的证件材料:①采集准考证照片;②由工作人员检查审核你的材料;③你检查你的报考信息,并保证你提供材料真实性,最后签字确认。网上确认,就是登录规定的网站,按系统提示及要求完成“本人图像照片、身份证及其它相关材料照片上传”等操作,然后等待审核通过。1、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所有考生)2、电子照片(一般是蓝底或红底)3、报名号(所有考生)4、注册章盖齐的学生证(应届生)5、毕业证、学位证原件(非应届生)多数报考点只要毕业证,但有些报考点两者都要,具体以报考点公告为准6、学历学籍认证报告(没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对于自考应届生明年才能拿到毕业证的同学,学历学籍校验不通过,请咨询报考点,或者联系报考院校,咨询确认时需要提供哪些证明材料,一定要提前准备好。7、户口簿或户籍证明(选择户籍所在地报考点的非应届生)8、工作证明/工作单位近3-6个月社保缴费记录/居住证等(选择非户籍所在地报考点的非应届生)9、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具体需要哪一种,以报考点公告为准,比如天津要求,非津户籍考生只须提供居住证。关于考研同学们需要记住这12点常识1学术型研究生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2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简单而说,区别在于:学制不同:学硕大多3年,专硕都是2年。(现在好多都是2.5年,即12月左右毕业的样子)专硕:全国联考,考试难度较简单,奖学金较学硕难拿双证(注明专业学位) 学硕:偏研究传统研究生形式考试难度较困难,奖学金相对容易双证读博方便,考不上可以调剂专硕,专硕不能调剂学硕。3单独考试为用人单位定向培养业务骨干而设置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本科毕业在申请的专业或相关专业连续工作四年、已经发表过论文或成为业务骨干的,才可以申请单独考试。单独考试的科目设置与全国统考一致,公共课试题难易程度也与统考水平相当。但考试的命题权属报考院校,一般不转户口及档案关系,具体报考资格请与相关单位咨询。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可设置单独考试。4推荐免试简称“推研”,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推荐免试研究生,应按照国家教育部们就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工作的规定执行,一般有发布保研办法或保研简章、准备和寄送材料、笔试面试、预录取和报名等几个阶段。推研按时间排序是:交叉、本系直博、本系直硕、外推、工硕。推研时间为每年大四上学期9月初到9月末。推免所具备的条件:经审定可以开展推免生工作的高等学校,可以推荐本校规定数量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并在规定的日期前直接到报考单位参加复试和办理接收手续。推荐和接收办法由学校(招生单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制定。被接收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教育硕士项目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报考点办理报名确认手续,亦不得再参加统考。在规定的日期内仍未落实接收招生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它学术型专业和各专业学位均可接收推免生。5地区划分在选择院校之前,考生一定要先了解考研院校所在的地区,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研招院校的地区划分。地区划分的含义是教育部根据各地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而划分的院校区域。6考试分区一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市); 二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每类地区考研要求分数线是不一样的,一类对应A区线,二类对应B区线,其中A区要求较高,B区较低。7高校层次考研院校选择一直是热门话题,从北上广到“211”“985”“中央部属大学”等等,全国两千多所高校被分为多种层次,很多考生都是奔着名头去的。下面为大家普及一下比较热门的高校层次。34所”即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因此简称“34所”。国家出台这个政策的目的是给予这些大学在招生的时候有更多的优势,能够让学校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有更大的自主权。学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学校确定后上报教育部备案就可以了,“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也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具体院校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辽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吉林大学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浙江大学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建:厦门大学山东:山东大学湖北: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广东: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重庆大学四川: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甘肃:兰州大学985目前“985”高校有39所,其中34所是上文中的“34所”自划线高校,这就意味着“985工程”高校中有5所并非自主划线的高校,而是按照国家线来划定其复试分数线。这也是考生需要引起注意的,因为自划线一般都要远高于国家线,“34所”的竞争更大一些,因此有不少考生既需要报考“985工程”高校又希望竞争没有那么大,于是便会把目标瞄向这5所高校。这5所不太一样的“985工程”高校是: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C9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9所高校。九校联盟形式类似于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澳大利亚八校集团等,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联盟成立后展开了多项实质性活动,如互派交换生、开展暑期夏令营等。分别为: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1“211”的含义是“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将全国各地挑选出的约100个高等学校设立为重点高校,这些学校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211”诞生得比“985”要早一些,1990年开始酝酿,酝酿过程经过国家教委(教育部前身)、国务院、直至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讨论最终定型,1994年开始启动预审,1996年确定第一批名单,2011年,“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共有学校112所,不再新增学校。考生需要注意,“985”高校全部都是“211”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在“985”高校和“211”高校中间还有一些学校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这些高校的层次在“985”高校和一般的“211”高校之间。“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从属于“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但不属于“985”工程建设的学校中选择。“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主要是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全国顶尖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以解决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从而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群。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该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该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2011计划’提出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这个计划实施中没有‘2011高校’这个概念,只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实体。”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即“一省一校”,是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专项支持这些14个省区域内的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平高、有省内地区优势的高水平大学。从该工程按照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建设本地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这些大学重点加强特色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继省部共建大学政策之后国家推动中西部省属高校发展设立的两大工程项目之一,即“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一部分。这14所大学分别是河北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8考研调剂教育部规定,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调剂。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有些考生虽然达到分数线,但并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对这些考生,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单位,这个过程即称为考研调剂。只有参加全国统考并上了国家线的考生,才有调剂的机会。9考研调剂的程序通过了国家划定的初试分数线、具有复试资格而在第一志愿学校又没有复试机会的考生,可以把自己的相关资料和情况简介传达给相关专业生源不足的院校。经过考核,学校会为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面试通知,并向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发放调考试档案的"调档通知",考生经复试合格后入学。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报考学术型和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之间的相互调剂政)考研调剂的标准接受调剂生时各学校的具体标准因各学校的情况而异。一般而言,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各学校的考题不同,所以在要求考生必须具有国家规定的复试资格外,一般要求入学考试的统考科目中两科与所调剂专业的考试科目完全相同,两科专业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校内调剂一般是从一个专业调到另一个专业,如果符合上述条件也可能实现,但机率不是很大。对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和农学学科门类和工学门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仅限于参加统考或联考的考生)的调入和调出,在考试科目要求方面可适当放宽。11考研分数总分:500分政治:100分英语:100分专业基础:150分专业课:150分其中:管理类联考分数是300分(包括英语二100分,管理类综合200分)。12试卷结构政治:(马原24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英语一:(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关于考研同学们需要注意的23点细节1毕业后修改了姓名,如何进行网报?(1)请使用现在有效身份证件的姓名注册报名。(2)如符合报名要求的最后学历对应的是曾用名,学历(学籍)校验会不通过。网上的校验结果仅供参考,考生是否具有报考资格由报考点及招生单位根据相关文件确定。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根据招生单位要求提供相应核验材料,具体时间和要求请咨询招生单位。2装有窗口拦截功能的软件是否会导致无法正常报名?会,考生必须卸载或禁用窗口拦截功能,否则无法正常进行网上报名。3推免生还可以参加统考吗?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4已完成报名,如何修改姓名、手机号码等基本信息?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完成填写考生信息。(2)登录“账号管理”修改实名注册的姓名、证件号码、移动电话、证件类型等信息。(3)退出并重新登录进入研招网统考网报系统中,点击“实名注册信息与本条报名信息不一致,查看详情”,进行信息同步。5信息填写有误,正式报名时是否可以修改?可以,网上报名时间段内,招生单位、考试方式及报考点等报考关键信息不可修改,其他报名信息可以修改。若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或报考点等信息确实错误,只能取消当前报名信息后,再新增一条报名信息。因报考点对报考人数有限制,建议不要轻易取消,谨慎操作。6考生户口和考生档案相关内容,应该如何填写?应届毕业生户口迁至学校的写现就读学校所在地和现就读学校详细地址,没迁至学校的写户口实际地址即可,往届生按实际情况填写。档案填写同理。7网报过程中,发现考生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移动电话有误如何修改?网报信息中的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移动电话是从实名注册信息中获取的,如需修改,请返回实名注册模块进行修改,修改后需退出系统,关闭浏览器重新登录,并将实名注册信息同步到网报系统方可生效。注意姓名的生僻字要用拼音代替,不要用问号。8毕业院校已更名,下拉菜单里面显示的是更名后的院校名称,如何填写毕业院校名称?毕业学校中没有自己的学校或学校名称与实际不同,则选择“其他”,并在输入框中填写学校名称(以毕业证书为准),最多输入100个字节的字符。9“取得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分类?普通全日制(其中包含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教育(成人脱产、业余、夜大学、函授、电视教育,含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中应有××省(市、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名称和印章、主考学校或就读学校名称和印章),网络教育,开放教育,获境外学历或学位证书者,其他。修改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需注意?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登录原报名账号(无需重复注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11备用信息栏如何填写?部分招生单位的网报公告或招生章程上会有特殊要求,考生需要将某些信息在报名时填写在该两项中。请考生仔细阅读招生单位的网报公告以及该招生单位招生章程。12报考类别分类及注意事项?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合同就业。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若考生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则必须选择“定向就业单位所在地”并填写“定向就业单位”(最多60个字节)。13统考考生网上报名时有哪些专项计划?包括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A.考试方式选择强军计划、援藏计划,专项计划将分别自动设为强军计划、援藏计划;B.当考试方式选择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时,考生可选择专项计划为“无”、“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或“退役大学生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需与报考点所在省省级管理部门联系获得校验码。14非应届本科毕业生能否选择工作所在地的报考点?一些考生想选择工作所在地的报考点,这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②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如果想选择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报考点,要符合工作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要求。注:一般需要提交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具体请查询网报公告。如有疑问,请咨询报考点或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15应届本科毕业生如何选择报考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16某些省市报考点下拉列表没有选项怎么办?说明根据考生所选择填写的信息,在所选择的省市并没有设置符合条件的报考点。如有疑问,请与报考点所在省级管理部门联系确认。也可以查看报考点以及省级管理部门的网报公告。17修改信息提示“报考点***不接收报名信息中的部分条件,请修改或重新报名”,为何不能修改?该情况说明你已经生成报名号,由于报考点设置,当前报名信息不符合现阶段报考点要求。如有疑问,请咨询报考点。如无需修改信息,关闭页面即可。18报考点已满如何报名?报考点有人数限制,若已满,将不再接受报名或交费,你可考虑更换报考点进行报名。192021年度统考硕士招生考试,考生如何申请报考费退费?截止10月31日网报结束前取消报名的、由于系统或者网络原因造成的同一订单号(或报名号)重复支付的,研招报名结束后会统一安排退费,请耐心等待,感谢理解和支持!考生注意事项:退费款项将原路返回你报名支付时使用的支付宝账户或者银行卡,请保证账户的有效状态,切勿注销交费账户。20为什么在网上支付成功仍显示“未交费”?由于各银行系统的差异或网络稳定因素,有可能不能及时反馈交费是否成功。考生可在第二天进行查询,确认是否已经划款,如果确认交费成功并且对应的报名号无误,即使报名系统显示“未交费”也不会影响报名。21如何判断网报是否已成功缴费?(1)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研招网报名系统中查询缴费标志是否已变更为已缴费。(2)查看银行卡消费记录,已扣费即已成功缴费,特殊情况下,研招网状态可能没有变为已缴费状态,请考生不用担心。(3)查阅报考点所在省市区发布的信息,获取咨询方式。22报名结束后忘记报名号,怎么办?可联系报考点进行咨询。23如何判断统考硕士招生网报是否成功?填写考生信息结束后将生成9位数字的报名号,且成功交费后即网上报名成功。成功交费后,请及时关注报考点及招生单位发布的公告及通知。

田骈

2021年MBA计划招生5万人,预计23万人报考!附各院校招生数据

本文转自公众号“新师国际MBA教育网”。本数据由院校提供,新师国际MBA教育网编排并全网首发。全国共241所高校开设MBA项目,以一二线城市居多。北京、上海、江苏位居前三,MBA计划招生人数分别为8702人、5958人、2921人。广东、湖北、陕西三地区均超过2000人,四川地区接近2000人。2021年全国MBA高校计划招生总数为47699人,后期可能会有小幅调整,调整后招生名额约5万人。按照22%的平均录取率,2021届MBA报考人数将突破20万人,预计达到23万人。北京(36所8702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800人,合计840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全日制25人,非全日制225人,合计250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非全日制EMBA100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710人,合计760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非全日制340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非全日制EMBA83人中国人民大学财商学院:全日制51人,非全日制524人,合计575人长江商学院:非全日制400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20人,合计50人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全日制20人,非全日制412人,合计432人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非全日制125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日制82人,非全日制72人,合计154人中国政法大学:全日制135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185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全日制114人,非全日制79人,合计193人北京交通大学: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192人,合计242人北京建筑大学:全日制13人,非全日制25人,合计38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全日制350人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180人,非全日制420人,合计600人北京物资学院:全日制26人,非全日制52人,合计78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全日制43人,非全20人,合计63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80人北方工业大学:全日制38人,非全日制20人,合计58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非全日制42人北京工商大学:全日制65人,非全日制36人,合计101人北京工业大学:非全日制105人北京化工大学:全日制44人,非全日制83人,合计127人北京科技大学:全日制80人,非全日制165人,合计245人北京林业大学:非全日制65人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400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全日制26人,非全日制7人,合计33人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25人,非全日制158人,合计183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220人,合计250人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全日制42人,非全日制150人,合计195人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150人,合计200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全日制120人,非全日制160人,合计280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全日制29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79人中国农业大学:非全日制185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95人,合计145人中央民族大学:全日制41人,非全日制30人,合计71人天津(8所1154人)天津商业大学:非全日制17人南开大学: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361人,合计401人天津大学: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367人,合计417人天津财经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40人,合计170人天津工业大学:全日制24人,非全日制22人,合计46人天津科技大学:非全日制31人天津师范大学:非全日制50人中国民航大学:非全日制22人上海(14所5958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全日制80人,非全日制700人,合计780人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全日制55人,非全日制400人,合计455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全日制90人,非全日制1160人,合计1250人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00人,合计130人华东理工大学:全日制200人,非全日制210人,合计410人东华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80人,合计110人同济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745人,合计775人上海财经大学:全日制70人,非全日制583人,合计653人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140人,非全日制400人,合计540人上海理工大学:全日制22人,非全日制30人,合计52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全日制23人,非全日制30人,合计53人上海海事大学:非全日制117人(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青岛研究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大学:全日制135人,非全日制128人,合计263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全日制170人,非全日制200人,合计370人广东(12所2369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全日制36人,非全日制340人,合计376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全日制38人,非全日制340人,合计378人广州大学:非全日制30人广东财经大学:全日制55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105人广东工业大学:非全日制285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30人,合计160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日制32人,非全日制300人,合计332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非全日制50人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5人,非全日制90人,合计95人暨南大学:全日制25人,非全日制332人,合计357人深圳大学:非全日制113人汕头大学:非全日制88人陕西(16所2402人)西安财经大学:全日制67人,非全日制10人,合计77人长安大学:非全日制100人陕西科技大学:非全日制34人陕西师范大学:非全日制100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非全日制70人西安工程大学:全日制15人,非全日制29人,合计44人西安工业大学:非全日制25人西安交通大学:非全日制547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非全日制160人西安科技大学:非全日制120人西安理工大学:全日制140人,非全日制100人,合计240人西安石油大学:非全日制40人西安邮电大学:非全日制46人西北大学:全日制240人,非全日制90人,合计330人西北工业大学:非全日制316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全日制153人湖北(14所2286人)华中农业大学:非全日制83人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35人,非全日制470人,合计505人武汉大学:非全日制600人武汉科技大学:非全日制84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非全日制200人长江大学:非全日制50人湖北大学:非全日制89人湖北工业大学:非全日制141人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33人,非全日制90人,合计123人三峡大学:非全日制37人武汉工程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60人,合计90人武汉理工大学:非全日制125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非全日制150人中南民族大学:非全日制9人浙江(8所1651人)浙江工业大学:非全日制221人浙江工商大学:全日制72人,非全日制191人,合计263人浙江大学:全日制56人,非全日制650人,合计706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非全日制70人宁波大学:非全日制160人浙江财经大学:非全日制85人浙江理工大学:全日制35人,非全日制45人,合计80人浙江师范大学:非全日制66人江苏(19所2921人)南京大学:非全日制400人南京工业大学:非全日制60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日制15人,非全日制5人,合计20人东南大学:非全日制305人河海大学: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200人,合计240人江南大学:非全日制150人江苏大学:非全日制105人江苏科技大学:全日制28人,非全日制40人,合计68人南京财经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30人,合计160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全日制200人南京理工大学:非全日制200人南京林业大学:非全日制100人南京农业大学:非全日制140人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150人南京邮电大学:非全日制78人南京审计大学:非全日制37人苏州大学:非全日制300人扬州大学:非全日制108人中国矿业大学:非全日制100人四川(8所1992人)四川大学:非全日制550人西南财经大学:非全日制205人,全日制25人,合计230人西南交通大学:非全日制470人电子科技大学:非全日制400人,全日制40人,合计440人西南石油大学:非全日制109人西南科技大学:非全日制70人四川师范大学:非全日制83人西南民族大学:非全日制40人重庆(6所1061人)重庆大学:非全日制370人西南大学:非全日制190人重庆工商大学:全日制150人重庆交通大学:非全日制96人重庆理工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60人,合计190人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35人,合计65人山东(11所1654人)聊城大学:非全日制40人青岛大学:非全日制46人青岛科技大学:非全日制100人山东财经大学:非全日制155人山东大学:非全日制562人山东建筑大学:非全日制40人山东科技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10人,合计140人山东理工大学:全日制19人,非全日制60人,合计79人山东师范大学:非全日制70人中国海洋大学:非全日制269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全日制153人福建(6所1091人)福建农林大学:非全日制31人福建师范大学:非全日制55人福州大学:非全日制210人华侨大学:非全日制115人闽江学院:全日制10人,非全日制90人,合计100人厦门大学:非全日制580人安徽(6所1418人)安徽财经大学:全日制80人,非全日制71人,合计151人安徽大学:非全日制120人安徽工业大学:非全日制83人安徽师范大学:非全日制60人合肥工业大学:全日制124人,非全日制350人,合计474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日制60人,非全日制470人,合计530人湖南(8所1189人)长沙理工大学:全日制10人,非全日制40人,合计50人湖南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450人,合计480人湖南工业大学:全日制40人湖南农业大学:非全日制62人湖南师范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40人,合计70人南华大学:全日制99人,非全日制20人,合计119人湘潭大学: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28人,合计68人中南大学:非全日制300人河北(8所1054人)河北大学:全日制29人,非全日制131人,合计160人河北工程大学:非全日制120人河北工业大学:全日制84人,非全日制200人,合计284人河北经贸大学:非全日制91人河北科技大学:非全日制40人河北地质大学:全日制57人,非全日制132人,合计189人石家庄铁道大学:非全日制60人燕山大学:非全日制110人河南(10所1161人)河南师范大学:非全日制60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全日制46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96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全日制150人,非全日制75人,合计225人河南大学:全日制23人,非全日制156人,合计179人河南工业大学:全日制58人,非全日制30人,合计88人河南科技大学:非全日制100人河南理工大学:非全日制34人中原工学院:非全日制30人郑州大学:全日制90人,非全日制人215,合计305人郑州轻工业大学:全日制42人,非全日制2人,合计44人山西(4所570人)山西财经大学:非全日制270人山西大学:非全日制145人太原科技大学:非全日制35人太原理工大学:非全日制120人江西(7所775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全日制24人,非全日制10人,合计34人东华理工大学: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20人,合计60人华东交通大学:全日制13人,非全日制80人,合计93人江西财经大学:全日制44人,非全日制192人,合计236人(MBA教育学院+深圳研究院)江西理工大学:非全日制69人(经管院+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全日制54人,非全日制60人,合计114人南昌大学:全日制49人,非全日制120人,合计169人贵州(2所449人)贵州大学:非全日制,MBA265人,EMBA135人,合计400人贵州财经大学:非全日制 49人云南(4所963人)昆明理工大学:非全日制200人云南财经大学:全日制145人,非全日制114人,合计259人云南大学:非全日制300人云南民族大学:全日制10人,非全日制28人,合计38人云南师范大学:全日制16人,非全日制150人,合计166人广西(4所793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00人,合计130人桂林理工大学:全日制141人,非全日制27人,合计168人广西大学:全日制90人,非全日制300人,合计390人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15人,非全日制90人,合计105人辽宁(11所1850人)东北财经大学: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240人,合计290人(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东北大学:非全日制340人大连海事大学:非全日制211人大连理工大学:全日制43人,非全日制435人,合计478人辽宁大学:非全日制190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非全日制50人辽宁科技大学:全日制43人,非全日制40人,合计83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非全日制30人沈阳大学:非全日制39人沈阳工业大学:全日制10人,非全日制100人,合计110人沈阳理工大学:非全日制29人吉林(7所982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非全日制320人吉林大学商学院:全日制19人,非全日制320人,合计339人长春工业大学:全日制10人,非全日制40人,合计50人长春理工大学:非全日制22人东北师范大学:非全日制120人吉林财经大学:非全日制50人延边大学:非全日制81人黑龙江(7所909人)东北农业大学:全日制15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65人东北石油大学:非全日制50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全日制60人,非全日制105人,合计165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非全日制400人哈尔滨商业大学:全日制41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91人黑龙江大学:全日制70人,非全日制24人,合计94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全日制34人,非全日制10人,合计44人内蒙古(3所460人)内蒙古财经大学:非全日制100人内蒙古大学:非全日制160人内蒙古工业大学:非全日制200人兰州(6所1120人)兰州大学:全日制215人,非全日制290人,合计505人西北师范大学:非全日制57人甘肃农业大学:非全日制80人兰州财经大学:非全日制100人兰州交通大学:非全日制158人兰州理工大学:非全日制220人宁夏(1所160人)宁夏大学:非全日制160人新疆(3所535人)新疆大学:全日制80人,非全日制80人,合计160人新疆财经大学:全日制170人,非全日制63人,合计233人石河子大学:非全日制142人青海(1所70人)青海民族大学:非全日制70人特别声明:以上数据为院校提供,新师国际MBA整理。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九守

2020考研大幕开启:逆袭越来越难!(深度分析)

秋季学期刚刚开学,2020年考研大幕就要拉开。很多高考录取不理想的同学,期盼通过考研逆袭名校,然而现实情况是,越来越难了!2020研招报名考试时间确定早在8月下旬,教育部就已发出公告,确定2020研招各阶段的时间安排。考试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考生现场核对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缴纳报考费、采集本人图像信息等工作。初试时间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12月21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下午: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业务课一,下午:业务课二;12月23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考研大军不断膨胀,录取率再创新低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考研,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猛增。2019考研成为有史以来人数最多一年,总人数达到290万,较2018年激增52万人;而招生名额大约为76万,超过200万人落榜。而2020年,随着应届毕业生的增多,以及大量二战、三战甚至四战的考生的加入,预计考生数将达350万,而招生名额大概与去年持平,意味着录取率仅仅22%左右!名校更青睐推免生,裸考名额减少重点高校具有接受研究生推免生资格。越来越多的大学,特别是985和211等高校会把更多的名额分配给推免生,这就造成考试录取名额更少,竞争也就更激烈了。根据教育部规定,要求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不过,从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9招生计划来看,推免生比例普遍较高,基本都接近50%的上限,部分高校的部分院校推免生比例达到70%,有的甚至超过80%。以北京大学为例,北大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招生计划中,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9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9名,其中推免生27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划招生104名,其中推免生人数为82人,占比接近80%;历史学系全日制38人,其中推免生27人。研究生推免名额的生源分为两类,即本校本科生和其他学校推荐的学生,二者共同分享固定的推免名额。为防止学校生源“近亲繁殖,避免走关系”,此前教育部规定: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接收本校推免生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推免生总数的65%。但从2014年推免生政策放开限制,教育部通知里明确研究生推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这就意味着,即使拿到推免资格,从普通学校想进入名校也非常困难。阅卷尺度各校不一,背后原因复杂2019年考研阅卷打分还传出“压分的”传言,由于非统考部分的专业课由各校自行组织阅卷,很多主观题目并不像高考一样有标准答案,评卷尺度难以统一。传言的旱区(阅卷严格)、水区(阅卷宽松)有:传统旱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传统水区:陕西、四川、广东,安徽,福建,河南,河北,东北三省。传统不旱不水:湖北、湖南、山东。2019年考研分数公布后,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发现自己的专业课成绩分数十分低下,与平时模考和复习情况距离相差甚远。高校复核通道开启后,大量考生申请了复核并递交了申请书。网传“首都师范大学打压考研专业课分数”一事,即使申请了,只能是“然并卵。”压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一些报考名校的同学成绩可能并不差,在落榜后也有调剂比较好的学校的机会,但由于压分而导致分数略低失去了调剂的可能,或者在调剂后与评分标准较松高校的考生,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复试人员比例提高,复试成绩占比提高以往,各高校在确定复试人员比例时,大多采取1:1.2左右。比如招收50人,实际进入复试人员为60人,复试需要淘汰10人。而近年来,很多高校大幅度提高复试人员比例,达到1:1.5左右。同样招收50人,进入复试人员为75人,意味着要淘汰25人,这些淘汰的考生要立即联系调剂单位。更让很多考生心里没底的是,复试成绩占比也大幅度提高。以前复试成绩占比一般为总成绩的20-30%,现在占比达到50%,也就是说,初试、复试成绩各占一半。这样一来,初试成绩即使遥遥领先,也不能保证一定录取。因为复试占比大幅度提高,而复试中的人为因素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调剂越来越难,分数人数均创新高我国研究生招生中,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如果考生未能达到报考单位的分数线,或者可能在复试中被淘汰,就要进行调剂。2019年是有史以来调剂最难的一年,竞争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分数线一出来,满屏都是380+。更是有学生抱怨,上海财大400分都无法进复试,只有调剂了!考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调剂名额减少,导致只有成绩优异的调剂生才被接受,完全是接收调剂院校的市场。学校会对考生成绩,本科院校和报考院校层次做出一些要求导致,调剂考生的初试成绩远高于国家线才有调剂资格。B区211院校基本爆满,而且调剂分数线远超A区国家线,并且大把985、211优秀生源申请调剂到B区院校,调剂压力有增无减。有考生吐槽今年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七千人申请调剂,而2019年飙升至两万多……很多分数线较高但感觉有风险的考生,都会走保险路线申请B区调剂,这种情况下造成B区调剂分数普遍升高。新疆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内蒙古大学、石河子大学、宁夏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等,A区过线分数较高的同学,相当一部分考虑调剂B区211,这些学校调剂线同样超A区线,甚至有些热门专业英语单科线卡到60分。热门专业调剂更是难上难。有考生表示今年MPA考研成绩168,较往年而言参加复试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但今年该网友表示很多200多分的同学都在发愁调剂,可见调剂压力之大。英语成绩要求提高考研人数猛涨,还有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英语线一路走高。以前,考研英语只是过国家线就行,现在国家线的作用也逐渐沦为调剂参考,能否进入复试往往要看学校(院)的英语线!2019年考研英语难出天际的同时,有60%以上的院校英语复试分数线上涨5分,27%以上的学校复试英语线上涨10分!而考研英语中考生最怕的就是科技英语,专业词汇多,背景知识缺乏,对于文科类考生尤其如此。因此考生需要提前了解目前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一些常见的专业词汇,才能在考研英语中获取优势。关于高科技英语阅读的材料市面上几乎没有,在这里向考生推荐笔者精心整理的《互联网&高科技英语阅读材料》,系统性强,包含30个单元,150篇文章,足以应对考研中的科技类英语!出国读研?随着我国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出国留学也愈发普遍,很多家长也纷纷开始鼓励让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相比本科阶段出国留学的巨大费用,选择研究生阶段出国留学,适应性也更强,未尝不是一种好选择。当然,出国读研,要综合考虑国家、学校、专业申请,需要提前合理规划。限于篇幅,本文就不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