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西南大学考研报录比,最高比例达到15.33,竞争激烈!黑玫瑰

2020西南大学考研报录比,最高比例达到15.33,竞争激烈!

在我没选择考研院校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学校,并且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考研,很多同学们都实实在在的付出了一年的心血,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考上自己最为心仪的大学,有的同学在高考的时候没有考好,那么就把自己的梦想定到考研这件事情上来,都希望通过考研来实现自己曾经高考没有实现过的梦想。西南大学公布了2020年考研报录情况,并且有清晰的报考录取比例,这对于准备21考研的同学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知此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考研选择学校也是如此,如果我们选择一个院校中的某一个专业,但是这个专业的报考人数非常多,而且这个专业录取的人数非常少,那么我们就需要慎重的考虑是否要报考此学校中的这个专业?选择院校和专业必须要知道上一年的报录情况,这样我们才能够大概率的一战上岸。其中西南大学的最高的报录比达到了15.33,也就是说将近16个人里面才能够考上一个学生,这个比例是非常惊人的,并且这个竞争力是非常激烈的,这个学院是心理学部,报考的人数达到了3679人,但是录取的人数只有区区240人,如果同学们没有看到这个比例的话,盲目地报考这所这个学院中的一些专业,那么我们被录取的机会是特别渺茫的,在3000多名学生中考到了前百十名的位置,难度可想而知。报考和录取比例极不协调的还有文学院,2020年总共报考的人数达到了1884人,但是最终录取的却只有140人,报录比达到了近14,也就是说,15个人里面才会有一名同学被录取,这些信息对于考研的同学们极其重要,虽然这所学校减是一所211大学,有些同学认为这所学校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是需要分专业的,有的专业的报考人数比较少,那么难度是比较小的,但是有的专业报考的人数众多,那么竞争力就当然会变得很大。所以考研考的更多的是一场信息战,有掌握到更多的信息,并且在这些信信中,提取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部分,才是一个考研人应该做的事情,并不是只是想要考哪所大学就报考哪所大学的某个专业,这是对自己的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你所报考的院校中的报录比的情况是怎样的?

乖孩子

考研难度最低的几所211,普通本科最适合,考上的机会很大

高考失利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很多人也是因为高考失利而进入了不理想的院校,不过考研却是他们可以你不自己高考失利的一次机会,他们希望通过考研能考进更加理想的院校,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在如今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想要通过考研,进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当然不管是哪种,考研的压力也是不低于高考的压力,竞争也大,大家都想考一个好点的院校,今天给大家介绍几所211,在考研中的难度相对较低,考上的机会也比较大。南昌大学南昌大学是江西省内唯一的211大学,是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和抚州5个校区。学校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119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还有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实力不差,考研难度也不低,基本上线就可以的。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也是山西省内唯一的211高校,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还有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作为一所理工类院校,学校在省内的知名度还是非常高的,也非常受欢迎,考研的话难度也不是非常考,相对也是比较好考上的一所211高校。延边大学延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学校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英语专业,临床专业,麻醉专业,日语专业,朝鲜语专业等等在全国的排名都非常靠前,朝鲜语更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全国排名第一位。主要也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知名度不高,在高考中的录取分数就不高,考研也是相对好考的。东华大学东华大学位于上海,在纺织学科领域一直都是全国第一的位置,在学科评估中,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为A+。此外工程、化学、材料和物理4个学科入围ESI世界前1%。学校曾经校史中国纺织大学,后更名为东华大学,反而降低了学校的知名度,除了纺织学科之外的专业,考研难度都不大,而且学校地理位置也是一大优势,相对而言性价比也很高。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是黑龙江地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211大学。学校依托着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林业相关专业,林业工程与林学均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还有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在学科评估中,林业工程也是被评为A+,在此专业领域领先全国。地处东北,相对林业不算热门,学校的考研难度一直都不大,所以还是比较好考的。长安大学长安大学位于西安,学校还拥有世界高校唯一的汽车综合试验场,在公路交通领域学校在行业内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只是校名经常被人吐槽,学校的优势专业相对难度会高一点,但是其他专业报考的话难度还是比较低的。合肥工业大学合工大作为“机械四小龙”之一,不仅机械领域实力强劲,还有汽车领域的“黄埔军校”之称,工科领域强势突出,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也是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考研方面,初试线基本达到国家线就差不多,个别专业有例外,有兴趣的可以提前了解。海南大学海南大学教育部、财政部与海南省政府合作共建高校,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等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位置偏南,气候环境也不差,但是相对而言吸引力不大,排名在211高校中也是比较靠后的,相对考研的难度也不高。西南大学西南大学位于重庆,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生物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校名气一直不大,最有名的还是袁隆平先生毕业于此校。但是在西南地区知名度一直都不差,除师范类专业,其他专业考研难度都不大。郑州大学郑州大学是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成。学校还是比较大的,有主、南、北、东四个校区,开设46个院系、114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6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总体实力也是不差的,除了2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他专业考研难度都不大。不管是哪所高校,只要是认真复习,选好目标,希望就离你越来越近。以上就是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十所211高校,更多考研、高考、专业等教育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小编!

藏飞

考研难度最小的5所211,适合普通学生,“上岸”几率大

现在学历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很多学生刚上大学就决定以后要考研,而考研选择院校和专业都非常重要,尤其是院校的选择。一般学生只要成绩基础比较好,都愿意报考211院校,因为这些大学在全国范围内认可度都很高,毕业生好找工作。不过,现在很多211大学报考人数太多,竞争也十分激烈。今天就来介绍五所考研难度小的211院校,普通本科生考上几率大。 一、太原理工大学我国有很多实力强劲的理工类学校,受到不少高考生的青睐,很多专业的就业前景都很不错。这所211大学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实力雄厚,还被评为双一流院校,教学水平高,科研成就也很丰硕。但因为地理位置不占优势,考研报名人数并不多,竞争相对比较轻松。普通本科生好好复习,有机会上岸。 二、东北林业大学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林类院校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报名人数都不多。这所院校虽然名气并不高,但是双一流院校,尤其是林业相关专业,实力非常雄厚,在国内都属于顶尖水平。位于哈尔滨,每年考研报名的人数不多,很多普通本科生都可以成功上岸。三、西南大学这所大学名字听上去还是比较霸气的,属于我国211和双一流院校,但知名度远不如其他好院校高。地理位置虽然在西南地区,但位于重庆,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就业机会也比较多。它的专业门类比较丰富,其中师范类专业实力最强,考研竞争也相对比较激烈,其他专业竞争就比较轻松。四、宁夏大学作为我国最冷门的211院校之一,宁夏大学的地理位置确实并不好,教学和科研资源也难以赶得上东部地区,排名比较靠后。但它毕竟是211院校,有一定的认可度,再加上考研分数线并不高,报考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五、南昌大学虽然南昌的地理位置没有宁夏那么偏远,但是这所院校的知名度也很低,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所211大学。其实它是江西省一所名副其实的211院校,受到国家和当地教育部门的重视,教学设备和资源也是比较丰富的。考研报名人数并不多,每年复试分数线并不高,适合“捡漏”。 当然除了这五所院校,还有新疆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等211大学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考研报名人数比较少,分数线不高。普通本科生只要认真学习,成功上岸的几率大,考研难度小。你心仪哪一所冷门的211院校呢?

说卫灵公

考研名师张雪峰不让考的西南大学,实力有那么不堪吗?

最近,考研名师张雪峰老师又“火”了一把,其在某个演讲中,对西南大学出言调侃,疑号召学生们不要报考西南大学。对此网友却不买账了,纷纷要求张老师道歉。那张老师口中的西南大学有那么弱吗?并没有。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现有53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9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44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有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一流学科在双一流建设中,属于双一流学科院校,拥有1个一流学科:生物学。学科评估第四次学科评估西南大学获得3个A-,5个B+的好成绩。西南大学也并不弱啊,张老师这话有点太片面了?对此你怎么看

大买卖

考研分数看似不高,为什么290万考生却有超过200万落榜

4月30日,2019年考研调剂系统即将关闭。今年可以说是截止目前最难的考研年,不管是自主划线的34所高校,还是国家线,基本呈全面上涨的趋势,而且普遍涨幅不低。但同时我们也能发现,今年大部分专业的分数线并不高,以国家线为例,学硕最高的文学是355分,最低的农学只有255分,总分500分,按照比例,拿到总分的在51%-71%就可以进入复试,但即便是这样,给人的感觉还是考取研究生太难了。考研分数看似不高,但是考取的难度却很大,290万考生,录取72万人左右,超过200万考生落榜,究竟难在哪呢?弄清楚这个问题,在备考的过程中或许可以避免一些坑,提升自己的成功率。首先,复习备考艰难。研究生复习备考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从准备考研,收集考研信息,选定学校和专业,到复习备考的过程,几乎完全靠自己,没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坚强的毅力,难以坚持到最后。所以每年都有大概1/4到1/3的同学坚持不到上考场就放弃了。其次,考研考高分并不容易。考研一共四门,英语,政治,加上两门专业课(或者专业课加数学),总分500分,英语和数学是公认比较难的科目,英语主要难在考察的知识面广,要求的积累多,阅读量大等,数学一是基础,二是思维,三是技巧,总体来说,这两门课能拿到70%的分就算不错的成绩了,文科基础差的同学,政治也会成为拦路虎;专业课一般由学校自主命题,本校的同学相对还熟悉一点,跨校跨院系的同学虽然有学校指定的参考书目,但显然复习备考难度的难度要大得多。第三,考研有单科限制。也就是说,考研不但对总分有要求,还要求各科比较均衡。部分同学即便是总分达到了要求,也可能因为某科没有上线而失去进入复试的机会,而且这样的例子在历年考研时并不少见。第四,上了国家线不等于上了学校线,上了学校的线不等于上了专业线。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复试线基本高于国家线,即便看上去复试分数线都差不多,但是这些高校想拿高分的几率也会低得多。各高校的具体专业的复试线又可能远高于学校的最低复试分数线。第五,复试是一个综合考察,且淘汰的几率并不低。研究生的选拔,是要挑选有科研潜力的同学进入高校继续学习,所以考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并非只以考试分数作为依据。2019年不少高分考生进入复试也被淘汰了,比如今年北邮一位女生初试第一考清华某学院,复试被淘汰;另外还有一位同学总分445考中南大学某学院,因为复试笔试未通过,直接被淘汰。另外还有不少高分考生,申请调剂也被直接拒绝,每年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第六,部分高校的保研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名校的热门专业,保研率几乎达到80%以上。以北京大学为例,2019年有10个院系(专业)推免生比例在70%以上。保研名额的增多,考取的难度就必然增大。第七,考研有较多不确定因素,报录比对考研的成功率影响非常大。以南京大学为例,今年网报人数2.7万人,计划招生人数为5400人,其中还包括了2000左右的推免生,也就是说报录比将近8:1,这比全国的平均报录比高出了一倍,其考取难度可想而知。具体到个别专业,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更高,比如今年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专硕,计划招收114人,报考人数1889人,报录比超过16.5:1,直接导致其复试分数超过了400分。对比高考,考研更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分数尽量高,还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出最好的选择,而且这个选择是在没有指导,不知道自己的考试分数,不能确定有多少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来确定的。所以在准备考研的时候,就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从战略上重视,提前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减少选择上的失误,提升考取的成功率。

娓娓动听

考研难,没想到这么难,403分申请调剂都被拒

今年的考研真的是异常艰难。先是报考人数激增,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复试分数线直线上涨,进入复试调剂阶段,更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据媒体报道,目前申请调剂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25万,而预计今年研究生招录名额为72万,不算正常录取的考生,也就是说即便过了线,也至少有超过50万考生将面临考研失利的结局。不但调剂的人数增多,高分人数也是扎堆,有网友戏称,今年的考研调剂都是“神仙打架”。网上流传一张图片,一位报考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的同学,总分403分没能进复试,申请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金融专业调剂,结果直接被拒绝了,与这位同学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另一位华中师范大学的同学,报考西南大学语文,总分389,申请宁夏大学的调剂,同样也被拒绝了。往年考研的冷门地区,今年成了考生集中申请调剂的热门区域,部分高校甚至规定调剂只接收985,211高校的学生,同样有网友戏称,考研B区的高校今年都成“小清华”了,报志愿时你对我爱答不理,调剂时我让你高攀不起。今天一位学生家长来找我,孩子昨天刚参加了调剂专业的复试,感觉不太好,家长过来陪着孩子一起着急,但又不知道能干什么,来找我并非想要获得什么,只是希望能跟老师沟通一下,寻求安心。真的非常能理解家长和孩子的心情,走到这一步,一家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家人更是把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读研深造,一下子可能面临失败的结果,心里难免失落和慌张。但是换一个角度想,部分同学和家长是否把考研看得太过重要。每年大学毕业生几百万将近千万,即便今年考研的人达到了290万,直接就业的同学仍然占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可选道路有多条,考研只是其中一条,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要做好应对各种结果的准备。孤注一掷的勇气固然可嘉,但也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更要想明白,读研不是唯一出路,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研究生文凭能增加砝码,但并不代表一定可以增加就业能力。何况攻读研究生也并不容易,前几天刚有几所高校清退了100多名研究生,只因在规定的最长期限内,没有完成学业。未来个人的发展,终究决定于自己的能力。即便是顺利毕业,也面临就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当然,之所以出现考研越来越热的情况,主要是源于就业门槛的提高,以及不同学历层次在待遇及未来发展方面的巨大差别。选择考研的同学,原本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平台,争取更好地发展。如今面临这样的局面,也基本错过了就业的最好时机,就业或者二战,进退维谷之间,怎么选择都难免心有不甘。今年两会期间,有高校的代表提出不把学历作为就业的门槛。毕竟不是所有岗位都需要研究生学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科研,将学历作为就业的重要标准,有合理的地方,但是现在是过于夸大,正因为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就忽视了能力,虽然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能力和学识,但并不能直接等同。但这样的局面可能短时间难以改变,毕竟,现在各方因素的推动,形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考研难的双难局面。突然就想起了近年来的房价。房价的飞涨,有地价上涨,材料、人力成本上涨的因素,也有炒房者的炒作,媒体和中介的推动,更有普通老百姓的慌张和盲目,多种因素凑在一起,导致了大部分人为了买房而导致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如今的考研热也许可以做一个类比:就业门槛的提高,社会对名校和学历的吹捧,名校资源的稀缺,学校和社会对就业导向缺乏有效引导,个人职业规划的缺乏,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对自身能力和目标没有准确的评估,随大流的心态严重等,造成了目前不少家长和学生对考研的热捧。但冷静下来想一想,如果真的不合适,选择直接就业的道路也许不是那么困难。作为考生,面临现在的情况,除了认真准备复试,积极申请调剂,最重要的还是要调整心态。能顺利被录取固然可喜,如果真的面临考研失利的结果,也要鼓起勇气面对。现在考研调剂也进入尾声阶段,改变困难的局面的可能性已经很低,最重要的还是接下来该怎么走,确认一下自己的目标,找准自己的优点,理性地做出选择。

非常贼

普通二本生考研压力大,这5所211大学最容易考上,适合低分捡漏

2021年考研已经正式启动报名,大四的备考学子们又到了选择考研目标院校的时候,跟高考一样,一个合理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将是考研结果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很多普通二本生而言,因为学习基础和985院校和211院校的考生还是有一定差距,在考研的时候,往往压力比较大。普通二本生考研如何择校?这几所211大学难度较低,适合低分捡漏。考生们可以重点参考。第一所:郑州大学郑州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211工程”、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的办学实力近些年突飞猛进,但是,相对同等级的大学来说,郑州大学考研的难度系数偏低,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所处的地域、名气、排名等,因为报考生源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第二所: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11 工程大学,全国排名 60 左右。工大算是很好考研的学校了,只要达到国家的二区线就可以,每年都是在过线就可以,甚至有的专业会接受调剂,当然这是个别专业而言。客观的说,只要你用心复习了,考上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报录比还是非常高的,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报考。第三所:东华大学总体上来说,在2015年之前其实东华大学大多数专业都是基本上招不满研究生的,就是现在比较火的经管专业也是生源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东华大学在外省的知名度一直比较低,提前上海的重点高校,别人都只知道复旦、交大、同济、华师,还有上财、上外以及华东理工,就是上海大学的知名度在外省也比咱东华高很多,考生报考研究生一般都选择这些学校。但是近几年,因为推免人数开始剧增,考研难度系数也上升不少。第四所:长安大学长安大学在考研中也是最受大家喜欢报考的一个学校了,长安大学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长安大学考研不是34所自主划线学校,所以大家不必担心长安大学的考研分数线会不会太高,但是大家也不要小看了长安大学的考研,因为长安大学考研是有一些难度的。第五所: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位于长沙,是新兴崛起的城市,环境优良,气候宜人,最重要的是美食多,是吃货的天堂。湖南师范大学,不歧视本科出身,二本三本的上岸的有很多,而且很多专业都接受跨考生。复试也相对比较公正。除了以上提到的5所211大学以外,太原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海南大学、西南大学等211院校的考研难度系数也比较低,对于很多普通二本生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大家在选择院校的同时,更要注重专业的选择,第一要看专业前景,第二要看自己的对口率,不要一味地求简单,毕竟研究生选定方向之后,很有可能就是你一生要从事的职业方向。关于:普通二本生考研压力大,这5所211大学最容易考上,适合低分捡漏,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梦工厂

2020考研:三跨学姐教你如何上岸西南大学教育学硕士

首先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自己的基本情况,我是一名三跨考生,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本科快三本,英语渣渣准备考研不算早,所以在考西南大学教育学的路上遇到了不少困难。接下来我围绕着心态,英语,政治,专业课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我的备考方略。可以搬起小板凳听哦。纯粹帮助学妹,有问必答。学硕:考一天半,考试时间一般是12月22号左右政治(100分,12月22日上午)英语一(100分,22日下午)教育学综合666(300分,12月23日上午)专硕:考两天政治(100分第一天上午)英语二(100分,第一天下午)教育综合333(150分第二天上午)业课二904(150分第二天下午)选择学校与专业:我本科学校是一个十分普通的二本院校,如果对自己的认知一直局限于这个阶段的成绩,那么我可能也不会选择西南大学。很多人在选择过程中总是会问自己、怀疑自己,我是不是选择错了,我是不是太自信了,我是不是应该选择一个轻松好考的学校。那么我现在就告诉你,起决定作用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之后你的决心和实践力。你不甘,那就选择你最想去的学校 ,然后just do it!你害怕,那就选择相对好考的学校(如果你甘心的话)如果你决定好踏上考研这条路,就要做好心理建设,有一颗坚定而强大的内心。首先,请你坚定信念,决不动摇。这一路上你会看到身边的同学陆陆续续有的签了好工作;有的在准备考公务员;有的中途放弃考研;有的同学没勇气上考场,还有同学考完一科就放弃了;当然还有的同学保研了……这时候请告诉自己,自己选择的路,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其次,这是一场持久战,尤其到了后半段冲刺阶段,身体会吃不消,这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体,一旦生病,影响情绪,耽误进度,所以,我建议在前期晚饭后可在操场上跑跑步、打篮球、和伙伴散步聊天等,来锻炼半小时。最后,既然大家选好了学校和专业,就不要轻易动摇。当然,在这一路上会有很多人帮你,可能是室友,可能是身边的学长学姐,可能是一起背书的研友……如果你愿意,我也会伴你左右,一路上为你答疑解惑。无论如何,请你一定要持之以恒,熬过夏天,抗过冬天,才能迎来那个你想要的顺利上岸的春天。按照目前的形势,考研只会越来越激烈。但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出弓没有回头箭,开始了就别回头了,走下去,走完,没什么大不了的。请你相信,这一路虽然枯燥而又漫长,但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请你坚持走完这趟旅程,因为坚持是最难也是最酷的一件事情。有很多人问我,你觉得考研难吗?其实我感觉,很难说不难,这一路过来,擦干流过的眼泪,一次又一次给自己打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很难说他很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下来,所有的努力就都不会白费,就一定会有收获!在教育心理学当中,有一个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学习动机就是能够激励并且维持我们的学习行为,使之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动力倾向,相信各位学弟学妹选择考研,一定也是有自己的学习动机吧,也希望你们能够坚持下去,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考研是不断来挑战自己的过程,所以大家要做的就是专注于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并且制定好计划,可能有时候会和同伴交流时,感觉“咦,他怎么比我学的快?”,这个时候不必慌张,只要你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脚踏实地的来,每一项都完成好,就是最好的,也不必和别人去比进度~同时,学弟学妹可能也有了解很多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别人的方法,是适合自己的,发现不合适时,也不必惊慌,只需要尽快调整就好!这样,才能坚定的、意气风发的向前走啊!如果是跨专业的考生要更要提早开始复习专业课,你跟那些原专业的人相比,专业方面的储备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如果还没有定校定专业,建议速度决定了,越往后拖越不利。还有,暑期是专业课复习的全面提高期,前期把参考教材都基本过了一遍,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后,这时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再看一遍教材,对重点部分进行有意识地巩固。考研其实就是一场马拉松赛跑,坚持到底你就赢了。既然决定了考研,那么说明就要做好时间、资金、心理和身体各方面的准备。制定的学习计划每天按部就班的完成就可以了。加油啊,准研究生们!既然选择了考研,就义无反顾,拼尽全力吧!真心祝愿祝每一位学弟学妹们都可以一战成硕!

姬神

西南大学2019各院校考研报录比信息汇总

院校考研报录比是衡量报考难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能帮助我们了解报考学校专业的竞争的情况!下面是湖北文都考研为大家整理的西南大学各学院2019考研报录比信息汇总,希望2020考研有意报考西南大学的考生可以参考!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现有53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1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西南大学各学院2019考研报录比信息汇总西南大学各学院2019考研报录比此数据为各学院的报录比是各个专业加起来的总和,可以参考下各个学院的报考的一个热度,后续会带来各个专业的详细的报录比信息,考研人可以持续跟进。以上就是文都考研为大家整理的“西南大学各学院2019考研报录比信息汇总”,希望对2020考研人有所帮助!

雇佣兵

考研:考研为什么一定要选985、211大学?过来人告诉你答案

考研为什么一定要考985和211大学?我们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向考研的学长学姐进行了调查。我们也分别采访了同属于985和211的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的研究生,也采访了不属于985和211大学的重庆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学校的研究生。我们发现,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与重点高校的研究生,考研难度,毕业以后的就业率,月薪等都有很大差异。有很多普通高校的研究生甚至说:考研不考985和211,还不如不考。即使你考上了一个学校的王牌专业,将来也不会很吃香,因为现在很多企业都不会看不属于985和211大学的学生的简历。所以学历是敲门砖,学校是垫脚石的说法一点也不假。下面我们听听部分考研的过来人怎么说。毕业于重庆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学长:当年我拼了命的也要考985和211大学,是因为我在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受到了很多企业的歧视,他们基本上只要985和211大学的学生。而且我有个学长就是重庆某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但是HR在面试时都只要了另外一个毕业于985和211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而且工资待遇和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基本上一样。其实那时候我的成绩并不好,因为不好找工作,所以我就拼了命的努力学习,后来考进了重庆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现在我在一家建筑公司当高管,月薪是我那位普通高校研究生学长的2倍。所以,考研一定要重点大学。即使普通高校的考研难度低,但是也不建议报考。毕业于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吴学姐:我是在2013年考入四川大学的。为什么我建议考研一定要选985和211大学呢?是因为,在本科阶段的时候,我就听过关于专科考研逆袭的学姐找工作的经历。学姐当时逆袭成了西南大学的研究生,找工作时依然因为第一学历是专科而受到了歧视。那时我就在想学历的重要性,所以,我后来就立志要考本校的研究生。后来也如愿以偿了。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学姐:我是在2011年考入成都理工大学的研究生的。而且我的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本以为,大学毕业以后,会很找工作,但是现实给了我狠狠一击。研究生毕业以后,我就向多家上市企业投了简历,但是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企业要的是985和211大学的学生。当时又不想继续读博,所以就报考了成都市的公务员。200分的总分,我以168分笔试成绩82.5分的面试成绩,名列第一,被成功录取。所以我的建议是能够考进985和211大学的研究生,一定要考。如果没有能力进入这样的大学,那在后面一定要多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去读博士。毕竟很多企业很注重学历和学校。如果你想考公务员的话就另当别论了。现在临近2018年的考试,我大家一定要多努力,咬牙挺过这次难关。在小编看来,即使不能考入985和211大学的研究生,考个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是好的,毕竟比本科专科生要强很多。加油吧,所有追逐梦想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