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考研教育学/教育硕士有何变动?这篇文章告诉你~

2019考研教育学/教育硕士有何变动?这篇文章告诉你~

岁月荏苒,又一年的考研已经悄然而至。2019 考研是教育学、教育硕士考研变动较大的一年。这一年,中央民族大学调整了该校教育硕士的专业及业务课二;这一年,西南大学的教育学考研及教育硕士考研的参考书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年,天津大学教育学考研从自主命题又回归统一命题;这一年,华中师范大学退出了教育学考研统一命题转为自主命题;这一年,最大的变动莫过于 311 教育学基础综合大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增加了 112 个考点,删除了 3 个考点;这一年,像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这样的重点大学不再招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这一年,教育硕士的招生院校新增了 16 个——达到了 152 个院校;这一年,文都比邻一直陪伴在你们这群“水逆”的教育学考研的学长学姐左右;给予学生每一个阶段详细具体的学习规划,到陪伴我们因为各种变化而焦虑的考生;……是的,这一年,文都比邻不会承诺人人都会考上。但是当你拥抱了文都比邻,我们将陪伴你走完这意义非凡的一年。2019 以前的每一年都是这样的、2019 这一年是这样的、2020 也将是这样的!考研的这一年——院校及专业选择很重要,重要到你是否能够成功考上!教育学考研院校专业选择上,我负责“知彼”,即清清爽爽地给你展示教育学考研全部信息;你负责“知己”,在具有充足的教育学考研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理想的院校、喜欢的专业、进而开始科学、有效且有趣的考研备考。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那么正确的院校及专业选择再加上明确的复习规划和深耕在教育学考研一线的呆萌且贴心老师们的全程助力,再加上一个乘风破浪、持之以恒的你,你必将“一战成硕”!

赤子心

考研成功故事与启示3——西南大学专硕之路

《教育观察》专栏第9期 文/孙盛琳前几日,本人所写的考研成功故事与启示——跨考学姐历尽坎坷终成正果受到了大家的认可,阅读:11519,评论:42,点赞:31,收藏:484,分享:595,这个成绩对于处于新手期的我来说很受鼓舞。今天继续分享第2个和第3个故事,以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信任。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以347分的优异成绩考取心理西南大学学专业硕士(MAP)的优秀学姐C。下面我们以时间为序,通过借鉴她从3月份考研复习开始的全过程,能获取不少有益的经验和方法。3月—6月去年寒假前,她就早早地研究起了考研的事情,为此特意请她上一级的一位已经考上的老学姐请了个饭,老学姐于是很高兴地把自己大半年来获取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和经验倾囊相授给了C。C学姐了解每年西南大学心理学专硕招生名额较多,于是信心十足地定下来就考这个了!二话不说,C学姐在寒假期间就马上去买了全套的考研教材和辅导书回来,并在3月份刚一开学就早早地跟同学一块展开考研最初的基础性学习了。专业课方面,因为时间非常充裕,她就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先完整看一遍教材,遇到重点随时做好标记。此时正值大三下学期,学校日常的课程还是挺满的,特别是期末考试的压力不小,因此她逐渐加快了复习进度,赶在6月底也就是期末考试来临之前总算把专业课的教材基本上过了一遍,为后面强化阶段的复习减轻了很多负担。英语方面,制定了细水长流的背单词的计划,每天背一点,不知不觉到6月底已经背下来将近1000个单词了。政治在这一阶段自己没有开始学,不过她报了一个政治和英语打包的辅导班,除了背单词以外的英语复习和政治复习都跟着辅导班老师讲课的节奏来走,然后按照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认真完成,基本没有再自学额外的内容。7月—8月7月初期末考试结束后,转眼迎来了暑假。 由于C学姐所在的学院考研的同学非常多,暑假时院方会给不回家的考生专门提供一个宿舍,C学姐果断选择了暑假留校。专业课方面,她果断开始了第二遍的复习,这一轮复习就带着自己的思考来逐一审视知识点了,层次上来说更加深入。具体的办法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自己做总结归纳然后整理出精炼的笔记。这样一方面促使自己始终保持着主动的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动笔写字大大加深了第一遍复习时只是拿眼看形成的记忆。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每看完一章以后,她都回过头来再快速浏览一遍自己的笔记,然后努力试着画出这一章的逻辑框架图,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立体的知识体系。这样既大大方便了背诵,又有利于在遇到灵活的考题时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有机整合、活学活用。因为现在命题的趋势就是死记硬背的题目考得越来越少,所以她有针对性地加强了这一点的准备。在这一阶段她还开始留意关于心理学专硕的各方面的最新信息,还加入了一个专门为这个专业而建的群,平日里同学们都在群里互通有无、分享最新得到的消息、探讨复习策略,C学姐也通过这个群快速搜集到了不少有益的信息和复习资料。后来她又加入了一个类似定位的群,但却发现这个群里的考生平日都在天南海北地侃大山,涉及到有用的考研方面的信息很少,为了不对自己造成干扰,果断退群。辅导班也是暑假的重头戏,每周都安排了大量的课程。由于面授课程一般都是一上就上一整天的同一科目(上午四小时+下午四小时),如果完整地跟下来,听课效率很难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而且上完课回去后往往身心俱疲,无法再利用晚上的一点时间来自主安排复习内容。于是慎重考虑后,C学姐选择了放弃面授,换成了在家学的视频课程,每天拿出半天时间来看,剩下的时间穿插着学其他科目,通过“换换脑子”减轻了劳累感。比如上午看了政治的视频课程,下午就去学英语,晚上学专业课,这样安排比这一整天都在听政治的课,效率要高得多。在暑假C学姐的英语就不仅仅满足于跟着辅导班老师学了,自己开始利用空闲时间刷历年真题。同时继续背单词,因为她知道单词可是英语的基础,而且以后的时间会越来越紧张,可能就不舍得再拿来背单词了。至于政治,暑假她选择只听课,不做题。等暑假结束同学们都陆续返校,C学姐在和回家复习考研的几位同学交流后发现,几位自制力不够过硬的同学,由于没有学习气氛,也没有“战友”随时交流、比较各自的复习进度,夏天又特别炎热不好进入学习状态,他们在家学习效率很低,基本算是荒废了一个多月的宝贵复习时间!这时C学姐不禁暗自庆幸当初自己的决定。9月—11月复习正式进入到了强化阶段,C学姐给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为:上午背政治,下午做英语真题,晚上看专业课。这时她已结束专业课的第二轮复习,开始考虑如何突出重点。她从上一届考生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去年专业课真题里实验测量没有考到、今年能考的可能性也不大,而她对这部分内容很陌生,学起来也很费劲,于是怀揣着侥幸心理放弃了(后来证明这个选择是不小的失误)。然后她就一身轻松地继续进行第三遍的复习。主要是背考试重点,接着去找很多的选择题来练手,估计做了几千道选择题。然后拿出宝贵的历年真题开始从头到尾细致研究,总结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和命题趋势等。英语方面,还是在不断做阅读的题,并放弃了背单词。政治方面,在跟着辅导班老师学的同时,买了肖秀荣的书来背诵和做题。11月份风中劲草上市后也买了看了一遍,不过她觉得风中劲草总结得太全,背不完,所以不作为重点。12月12月就是冲刺阶段了,专业课方面,C学姐把考点特别是重点又反复背诵了几遍,同时查缺补漏。还把以前做错的选择题又重新做了一遍。英语方面,她拿出了几套真题,每天一套完整地做,按照考试时间来模拟。当然这一阶段英语的重中之重是动笔写几篇作文找找感觉。再拿出一点时间练练翻译。政治方面,她在大题的准备上选择了相信肖秀荣,结果非常完美——全都押中了。选择题适当做了几套,以免上了考场不适应。最终她的初试成绩取得了347这个不错的分数。其中英语和政治都考的不错,专业课却没有达到预期。一方面,专业课出题有点不按套路,一下子题型变了,她没有心理准备;另一方面,考题中出现了实验测量的内容,这是她放弃学习的部分。不过好在她总体发挥稳定,成功进入西南大学的校门。希望大家能通过今天的故事,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规划和方法。

史凯力

西南大学和西北大学这两所211院校,一字之差,哪个更强势?

声明:本文为华中空教育观测原创首发,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将投诉到底!我国大学命名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地域+学科分类+大学/学院”,这种形式。比如大家熟知的,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有不少的大学也直接“地域+大学/学院”的命名,像西北大学、西南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等等,能东南西北方位命名的大学一般一般都是工科强校(211或985)。我们今天说的两所大学都是中国西部地区高校,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一、世界排名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西南大学位居724位,西北大学位居750位,差距不是非常的大。QS是英国一家专门负责教育及升学就业的国际高等教育咨询公司,世界大学综合排名根据6方面的具体指数衡量,这六个指数和他们所占的权重分别是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40%)、全球雇主评价(10%)、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20%)、教师/学生比例(20%)、国际学生比例(5%)、国际教师比例(5%)。因为调查范围之广,很多高校的分项数据并不完全,因此大学排名只能做个产考。二、历史背景西南大学2005年由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并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西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创建1906年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这个官立川东师范学堂是清政府在重庆正式创办了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校,后改名为川东共立师范学校。西南师范大学:在1933年,川东共立师范学校的乡村师范专修科独立建校—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后改名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以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为主组建了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演变图西南农业大学:在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学相关系科)、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文法学院(农学相关系科)、1910年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农艺系)合并组建为西南农学院。西北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由清末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北大学演变图1952至1953年,全国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时,西北大学遭受重创。西北大学的英语系、俄语系少数民族系、法律系,分别并入北京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师范学院独立建校西安师范学院,后发展为今陕西师范大学。三、优势学科西南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3个学科进入A档,20个学科进入B档,13个学科进入C档。 具体结果如下图西南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西北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2个学科进入A档,15个学科进入B档,9个学科进入C档。具体如下最高评级为A+级,考古学,A-级,理论经济学。B+级:世界史、化学、地质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B级: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B-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级: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城乡规划学。C级:外国语言文学。C级: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我是华中空教育观测,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关注、分享,谢谢。

赫默尔

西南大学,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 高校之一,实力强劲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位于山城重庆,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西南大学拥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生物学)。西南大学拥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心理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生态学、果树学)。西南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金融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心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蚕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药学、农林经济管理、音乐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南大学拥有A档学科数达到3个,其中A-档学科共有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西南大学拥有B档学科数达到20个,其中B+档学科有5个(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B档学科有10个(中国史、数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B-档学科有5个(哲学、地理学、统计学、软件工程、园艺学)

不亦惑乎

重庆除了重大、西南大学外,还有哪些高校值得关注?

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在西南地区的地位很高。在高等教育方面,重庆也是西南地区的标杆城市,除了“985”工程重庆大学和“211”工程院校西南大学之外,还有若干所高校值得关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所这样的高校。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二期入选高校。学校在政法领域校友颇多,资源丰富。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成立西南政法学院,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成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学校现有法学、新闻传播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济法学科和诉讼法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学校在邮电行业中的影响力比较大,是一所很不错的邮电类高校。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重庆市特色专业和“三特”专业16个、 5个市级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4个市级首批本科一流专业、“三特”学科专业群4个。还拥有重庆市“双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学校的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已通过临床医学国际专业认证,口腔医学、护理学专业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建校时为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6年,更名重庆交通大学。学校现有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实除了上述几所外,重庆还有一些很不错的高校,比如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大家觉得这些重庆高校怎么样,欢迎留言评论。

名理

重磅!西南大学返校生出现无症状者,会影响全国高校开学吗?

随着国内疫情的控制,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逐渐开始有序地进行分层错峰开学。有的省市除了幼儿园和高校之外的其他学段都已经完全开学,有的省市的高校毕业班也已经率先开学。在这些已经开学的大学中,西南大学的返校生中却出现了一例无症状感染者,而且是全国返校生中的首例。这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会不会影响高校的开学呢?对此,有家长表示十分担心,希望高校开学能够延迟。据澎湃新闻报道,在4月30日,有西南大学的学生向澎湃新闻反映,称西南大学的返校生中出现了一例新冠肺炎病例。随后为了求证此事,记者联系了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宣传科的负责任,宣传科负责人表示确有此事。同日,记者又从重庆卫健委确认了此事。据介绍,这名返校生经过核酸检测和专家会诊,西南大学的这名返校生是一名新冠无症状感染者。这名无症状感染者是湖北武汉人,乘坐的是西南大学武汉专列返校。目前同车及同行密切接触者都已经被隔离观察。据《重庆日报》报道,重庆高校计划毕业班、医学专业、医学类院校及有科研任务的师生于5月11日开学。按理说重庆市的大学开学应该是从5月11日起才开始的,为何西南大学现在就已经有学生返校了呢?看了重庆大学的开学通知后才知道,原来湖北籍学生是4月27日提前开学的,不能提前也不能滞后。原来为了其他学生考虑,要求湖北地区的学生提前返校隔离观察。而如今返校生中出现无症状感染者,那高校是否还能继续开学呢?山村认为,影响肯定是有的,但这种影响是体现在经验的借鉴上,而不是停止开学。目前全国很多地区的高校都还没有开学,此次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也为其他没有开学的其他高校敲响警钟,给后来者提供相关的经验:对重点区域回来的学生进行核酸检测以及健康管理,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避免风险扩大。如果能够单独让他们分批回校,这样也许会更好一点吧!总之,大学生开学还是得谨慎一点吧,毕竟大学生的流动性大,而且地域跨越也大。即使返校后也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你觉得呢?欢迎各位留言交流!(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山村老师看教育”

非臣之罪

这所211大学怒了,清退136名研究生,考研再也“混不了”学历!

考研能够弥补高考失利的遗憾,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以提升学历,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340万。作为我国学历金字塔的顶端,研究生应该努力学习的天之骄子,不过这其中“滥竽充数”的大有人在,有人毫无学术能力,为了就业、升职读了研究生,有人单纯不想就业,为了混个学历考研读研,就因为一句“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去年,教育部开始发力,要求各大高校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而从严要求研究生也是严格学风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很多大学早已开始清退一些不能按时毕业的研究生了,例如广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等,近两年均清退了几十上百的不合格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将逐渐进入“严出”时代,“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也将成为历史。近日,这所211大学怒了,一次性清退了136名研究生,这其中包括了122名硕士和14名博士,可谓是下了狠手,这所大学就是位于吉林的延边大学。清退公告从延边大学清退研究生的公告上看,这些被公告清退的研究生原因是“超过最高学习年限”,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最高学习年限是4-6年,博士研究生最高学习年限是6-8年,只是很多学校并没有严格的执行。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对于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正因为此,近两年各大高校纷纷开始清退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没有毕业的学生。延边大学延边大学一次性清退的136名研究生名单中,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年限都达到了15年,如下图是延边大学公示的部分清退研究生名单可以看出,其中有3名2005年入学的3年制博士研究生,到现在还没毕业,着实不可思议,可能连自己都忘记了吧。部分清退名单延边大学大规模的清退研究生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扬,也给那些想要“花钱混学历”的人敲响了警钟。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质疑,这些严重超过学习年限的研究生为什么不尽早清退,说明此前这所大学并没有严格的执行超年限研究生的清退工作。延边大学也表示,“这些学生有很多都是擅自离校或者半道不念联系不上的同学……这次只是一次性把历史遗留的问题一起处理了,其实这些问题早该处理了。”总而言之,清退超年限的研究生只是教育部从严要求研究生的开始,随着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对于大学生、研究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考研将再也混不了学历!随着2020年考研笔试的临近,也祝愿所有真正想要读研的同学能够金榜题名!

生于陵陂

华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谁的实力更强,从师资和学科来看

华南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35年更名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1938年改办广东省立教育学院,1939年改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1950年更名为广东省文理学院。1951年10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批复,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私立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并入,设立华南师范学院。1952年,南方大学俄语系、私立岭南大学教育系、国立海南师范学院、国立广西大学教育系、湖南大学史地系地理专修科、国立南昌大学师范部地理专修科和海南师范专科学校等院校及系科并入。1970年改称广东师范学院,1977年复名为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师资力量:学校有专任教师2386人,其中有副高级以上职称1522人,博硕生导师1227人,有博硕士学位2287人。有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0人,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广东省领军人才5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7名,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7名。学科评估:西南大学办学历史: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与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师资力量:西南大学有专任教师3058人,其中教授693人、副教授1248人,博士生导师491人、硕士生导师1576人;有国家级人才87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海外院士5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另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团队、心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团队、逻辑学教学团队。学科评估:这两所高校都是师范见长的高校,其中西南大学位于直辖市重庆,华南师范大学位于广州,地理位置都很不错。西南大学是由前西南师范大学为主体的一所合并组建高校,是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类院校之一,而华南师范大学就要稍弱一筹。在学科评估中,核心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学,西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两个都是A-。至少在师范类专业上两者不相上下。在师资力量上:总体上西南大学更加的雄厚,但是在院士数量上不敌华南师范大学。

逃乎丹穴

西部最好的5所师范类高校高校,西南大学却无法上榜

陕西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的教育学系,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成为中央部属高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办学历史: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诞生于1938年(戊寅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学校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58年由教育部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学校始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历史渊源。抗日战争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的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64年,原成都大学(今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学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办学历史: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1月,时名重庆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同年获得本科专业设置资格;1962年复名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同时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78年再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198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5月,重庆幼儿师范学校、重庆纺织职工大学并入。2003年,学校改为现名在西部片区,陕西师范大学作为唯一的师范类211大学第一名自然是当之无愧。可能有人会说还有西南大学呢,现在的西南大学已经是一所综合类大学虽然合并了西南师范大学,但已经不在这个范围了。

始基

考研名师张雪峰不让考的西南大学,实力有那么不堪吗?

最近,考研名师张雪峰老师又“火”了一把,其在某个演讲中,对西南大学出言调侃,疑号召学生们不要报考西南大学。对此网友却不买账了,纷纷要求张老师道歉。那张老师口中的西南大学有那么弱吗?并没有。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现有53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9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44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有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一流学科在双一流建设中,属于双一流学科院校,拥有1个一流学科:生物学。学科评估第四次学科评估西南大学获得3个A-,5个B+的好成绩。西南大学也并不弱啊,张老师这话有点太片面了?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