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考研:新开设广播电视和戏剧与影视学的院校三言

2019年考研:新开设广播电视和戏剧与影视学的院校

1.戏剧影视文学(学硕)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2.广电、电影(专硕)曲阜师范大学、上海城市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安徽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双一流)、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河北科技大学3.戏剧、艺术(专硕)长安大学(211)4.艺术学理论(学硕)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表演)、西藏大学、兰州大学调剂是一场持久战,一定要稳住。后续会陆续整理和发布调剂信息,如果觉得有用就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吧。祝福祝福End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整改

丹心令

戏剧与影视学最“牛”的两所高校,不含“北电”,也没有“中戏”

一提起戏剧和影视,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两个学校——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简称“中戏”,是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也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像大家所熟悉的影视明星孙红雷、章子怡、刘烨、陈数等都是“中戏”毕业的。北京电影学院简称“北电”,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建校以来为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张艺谋、陈凯歌、唐国强、张丰毅、张铁林、蒋雯丽、赵薇、黄晓明、刘亦菲、杨幂等各年龄段偶像级人物。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戏剧与影视学A+是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而作为专业艺术院校的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仅获得A。评估结果的第一印象着实出乎我的意料,但仔细分析后,也在情理之中。戏剧与影视学是国家一级学科,下设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等二级学科。现在国内开设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教学的有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院校,也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也有像北京大学这样顶级名校,还有以新闻传播为基础的综合类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或“北广”,原名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 “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北广”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除了戏剧与影视学外,“北广”的新闻传播学也被评为A+,它的两个学科也都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近年来,“北广”的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等一级学科稳居全国第一。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是由教育部直属以教育类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先后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北京师范大学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北师大”有6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除了戏剧与影视学外,还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地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在最新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8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北京师范大学雄居中国师范类大学排行榜榜首,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行列。

恐色症

戏剧与影视专业考研解读(不考数学哟)

本导引涵盖【院校名单】【择校建议】【书目推荐】【时间规划】院校名单以上院校均有招生,研究生院未划√的是学科设置上划分在其他院系*该名单同样适用于本科生*择校建议1、摒弃难易观首先,难易从来是相对的,当届学生的热门抉择无法预估。其次,越难考的院校,考上的价值越高,只靠难易择校,不如不考。最后,都难。如果你妄想选一个容易考的就不需要努力,那你选了简单的也考不上。2、买定离手在初期就做好充足的信息搜集,可以选定两所院校以防万一(考试科目一致的情况下)。但选定之后,不要 因为某某小道消息公布的报考人数和难度预估而改变抉择。如果自我状态不佳,可在初期选定院校中进行调换。谨记,不要在湍急溪流的中途换马。3、城市鉴于本专业未来工作性质特殊,建议初期以京沪杭+长沙为主要选择圈,此外,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特区也是上乘选择。在选择时要参考当地影视传媒企业分布,如西安有近几年火热的陕西文投和各类新型文创企业、海南的影视编剧行业发展很快(很多企业在这里有编剧分部)。在这一点上可以先假想自己在找工作,对比各个城市的招聘类型和政策趋势。4、专排vs综排前提:同级城市比排名(排名会照顾二三线城市、211与985也因政策关照基本在各省都有分布,但其认可度你要心知肚明)此外,综排是重要的,尤其对以后要跨学科类择业或创业,综合院校的氛围和认可度很高。但,如果你选择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研究中心之类的院校,不用考虑综排(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恐怕综排榜上都找不到它)5、图南者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如果你对某所院校抱着非他不可的决心,以上四条对你无效我只提醒你要记得你是很优秀的,别害怕八面风雨还有,要尽你全力去学,侥幸不得。勇士啊,向死而生祝:得偿所愿书目推荐艺术类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备考主书目王宏建《艺术概论》备考补充书目王一川《艺术学原理》备考补充书目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前期阅读陈旭光《艺术的本体与维度》前期阅读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跨考、艺术基础薄弱者必读影视类彭吉象《影视美学》备考主书目陈旭光《影视鉴赏》备考主书目杨远婴《电影概论》备考主书目电视向:陈祖继、刘彤《广播电视概论教程》电影向:钟大丰《中国电影史》/李少白《中国电影发展史》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戴锦华《电影批评》《雾中风景》徐浩峰《刀与星辰》tips:电视方向也要看《电影概论》专用的电视教程太少且偏传播向*重视最新论文和影视热点、政策导向*美学类叶朗《美学原理》备考必读朱光潜《谈美》美学入门最佳王一川《美学教程》李泽厚《美的历程》推荐阅读,不考都要读*宗白华《美学散步》编写策划创意类布莱克·斯奈德《救猫咪》罗伯特·麦基《故事》山好《剧本集锦》《策划案集锦》tips:多写!写出来才是你的。不要乱看众多写作书非常不推荐《我在北大的创意写作》原因:不好非常不推荐《创意制片完全手册》原因:不适合中国情况、不适合考学时间规划总跨度视基础而定跨考生建议三月开始基础较弱的本科生六、七月开始本科成绩优异的可八、九月开始3月到6月英语词汇、真题一遍(考英语二要在做完英二后练习英一)大量专业课课程、讲座、书籍+框架图+论述总结7月到8月重做一轮真题+每天背一篇英语真题(可以看中文翻译提示记忆)政治只看客观题:肖秀荣1000题、真题第一遍完(文科生建议不看视频直接做题,政治是错会的)专业课必考书目重新梳理框架并诵读原文+热点论述+导师论文9月到11月英语真题重做并总结所有含糊词(自己总结!每个人都不一样!)政治客观题:肖秀荣1000题、真题重做两遍、八套卷两遍+错题总结背诵政治主观题:徐涛30天背诵计划(会反押题,但背完心中有框架不怕它)专业课每天1-2篇论述(要批改补充)+策划案、剧本、故事类型模板常用论述段落总结背诵+专业知识背诵默写tips:默写很重要、框架很重要12月冲刺英语完形、新题型反复读+模糊词、重点词反复记忆政治肖八大题总结专题并背诵+肖四选择两遍大题背诵+客观题错题反复看专业课计时模考10轮以上公共课不要沉溺于视频,多做题才是王道。几十小时的单词课不如你在题里多见几遍记得牢。

金佰利

2020年全国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大学排名,想当明星的朋友进来看看吧

每个人都有一个演员梦,但大多数人都仅仅停留在梦的阶段。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梦想就可以实现的,是需要通过一个人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奋斗得来的。关晓彤众多的演员不是无缘无故就能成为人们所仰慕的明星,这中间他们也付出了太多的汗水,这些明星大部分毕业于国内知名影视类院校。本文就为大家分享下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最好的35所大学,想成为演员的学子们往下看看吧。学科评估结果为A+的院校(共2所,排名不分先后):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戏剧与影视学入选了北京市重点学科,学校同时拥有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戏剧与影视学实力非常的强大,成功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学校为戏曲影视界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著名文艺评论家、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于2003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评估结果为A-的院校(共3所,排名不分先后):3、中央戏剧学院从学校名字我们就可以判断,这是一家戏剧类强校,学校设有戏剧与影视学类。中央戏剧学院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为戏剧与影视学。学校的戏剧影视文学、表演、导演等专业成功入选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央戏剧学院还建有戏剧影视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剧表演教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表演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学校为社会输入了数不清的影视类人才,如姜文、吕丽萍、丛珊、倪大宏、胡军、徐帆、江珊、何冰、李光洁、陈思诚、邓超、朱雨辰、文章、唐嫣、佟丽娅、章子怡、刘烨、秦海璐、梅婷、袁泉等等。宋祖儿4、北京电影学院提起北京电影学院,相信每个人都会和明星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创造了无数明星的高等院校。黄渤、关晓彤、宋祖儿、张艺馨、周冬雨、古力娜扎、关雪盈、张一山、杨紫、白雪、郑爽、景甜、朱一龙、杨幂、袁姗姗、刘亦菲、江一燕、朱亚文、罗晋、王珞丹、黄圣依、贾乃亮、金巧巧、蒋勤勤、富大龙、蒋雯丽、许晴、王志文、张铁林、张丰毅、徐静蕾等等一大批演员均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5、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在影视界的知名度也非常高,学校的戏剧与影视学入选了上海市高峰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戏剧戏曲学入选了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知名演员雷佳音、于和伟、于洋、周杰、郭晓婷、邓伦、蒋劲夫、林更新、王莎莎、李佳航、李念、孙艺洲、佟大为、冯绍峰、陆毅、马伊琍、李冰冰、陈赫、李金铭、江疏影等均为上海戏剧学院的校友。学科评估结果为B+的院校(共5所,排名不分先后):6、中国戏曲学院,位于北京市丰台区;7、上海大学,位于上海市宝山区;8、南京艺术学院;9、中国美术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10、厦门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为B的院校(共5所,排名不分先后):11、山西师范大学,位于山西省临汾市;12、上海音乐学院,位于上海市汾阳路;13、重庆大学,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14、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市北碚区;15、云南艺术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刘亦菲学科评估结果为B-的院校(共5所,排名不分先后):16、东北师范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17、吉林艺术学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18、上海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奉贤区);19、南京师范大学;20、福建师范大学,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学科评估结果为C+的院校(共5所,排名不分先后):21、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22、哈尔滨师范大学;23、山东师范大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24、四川师范大学,位于 四川省成都市;25、西北师范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学科评估结果为C的院校(共5所,排名不分先后):26、辽宁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27、河南大学,位于河南省开封市;28、四川美术学院,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29、云南师范大学,位于云南省昆明市;30、广州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为C-的院校(共5所,排名不分先后):31、辽宁师范大学,位于 辽宁省大连市;32、吉林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33、苏州大学;34、深圳大学;35、扬州大学;对于想要进入演艺圈的高考学子,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参考下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评估结果,这个是由教育部发布的,其真实性和权威性是可以保证的!本文由乐在北三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老大妈

戏剧与影视学中传第二,北影第四,第一竟是一所师范院校

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关注悠鱼思,关注更多教育资讯。我就是悠鱼思,为大家分享教育方面知识感悟。我国现在影视行业市场形势利好,吸引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戏剧与影视专业。那我国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大学排名如何呢?在我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共有64所大学参评,获得A级的大学共5所,中传,中戏,北影,上戏毋庸置疑入围,但是依次位列二到五名,第一名是北京师范大学,是不是很意外?北师大是教育部六所直属院校之一,是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全国第一。北师大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有15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08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5个博士后流动站。而戏剧与影视学是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有博士后流动站。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就获得全国第二的成绩,第四轮评估跃居第一。北师大的艺术与传媒学院是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中最早设立于艺术系列的影视学科。依靠北师大雄厚的中文、历史、教育、计算技术等综合学科优势,文化理论研究视野宽广。与纯艺校注重专业技巧不同,选拔学生更看重的是知识面,思维能力,修养气质,文化底蕴,一种基础,一种综合的人文素质。在第四轮评估中获得B级的10所院校中,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这5所非艺术类大学很是抢眼。上海大学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牵头建设2个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戏剧与影视学是上海市一流学科,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厦门大学简称厦大(XMU),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学校现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46个福建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是福建省级重点学科,并且拥有硕士博士学位 授予权。山西师范大学简称山西师大,位于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古尧都--临汾市,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是山西省省属重点大学。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3门省级精品课程,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戏剧戏曲学是省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重庆大学简称重大,位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是重庆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1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所以,有志于戏剧影视的考生可以关注这些学校。

多闻

2019年广播电视和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调剂院校汇总

1.南昌航空大学 广播电视艺术2.西安工程大学 艺术(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设计及理论与实践研究)3.北华大学 广播电视4.湖州师范大学 艺术硕士(设计策划与管理、视觉艺术设计)5.兰州大学 艺术理论6.长春理工大学 艺术(专硕 视觉传达)7.安庆师范大学 艺术(专硕 戏曲研究与编导、戏曲表演、戏曲音乐、戏曲舞美与设计、戏曲教育与艺术管理)8.曲阜师范大学 广播电视9.湖南工业大学 广播电视10.天津工业大学 戏剧与影视1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艺术(专硕 品牌文化与再造)12.河北传媒大学 电影(全日制8、非全日制15)13.安徽财经大学 艺术(广播电视)14.广东财经大学 广播电视(播音、广电、编剧方向)15.河北大学 艺术学理论、广播电视(非全)16.东北农业大学 艺术(广播电视方向)17.江苏师范大学 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18.陕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广播电视19.广西大学 戏剧20.北京城市学院 电影(表演创作与教学)、广播电视21.湘潭大学 艺术(新媒体设计研究 专硕)、广播电视(广播电视编导)22.南京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23.河北大学 艺术学理论(全)、广播电视(非全)24.青岛科技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学、儿童戏剧学方向)25.内蒙古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26.杭州师范大学 电影(非全)、广播电视(全)、艺术学理论(全)2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艺术(影视编导与播音主持)28.赣南师范大学 广播电视29.新疆艺术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30.安徽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31.长春工业大学 广播电视3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广播电视33.中北大学 艺术学理论34.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广播电视35.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以上信息为不完全统计,可能会有所遗漏。欢迎补充!)调剂是一场持久战,一定要稳住。后续会陆续整理和发布调剂信息,如果觉得有用就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吧。祝福祝福。End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整改

一草一木

必看!20艺术考研择校——上海戏剧学院

01学校简介学校有本科专业20个,根据艺术院校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特点,在各个专业下还设有多个专业方向。目前,本科共有15个专业招生,分别为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艺术教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绘画、公共事业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 其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上海市特色专业。02近三年分数线03近三年招生人数04参考书目《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王宏建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插图本中国戏剧史》叶长海 张福海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上下)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陈慧忠 陈永志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外国文学作品选》肖毅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戏苑奇葩一一中外戏剧精品欣赏》吕兆康 陈方编著 1997 年第一版《文艺鉴赏大成》 江曾培等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中国美术名作欣赏》叶尚青等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西方美术史话》迟轲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5月第一版《话剧表演艺术概论》叶涛 张马力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导演学基础教程》鲍黔明等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商务印书馆《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华东师大出版社《艺术的故事》 (又名《艺术发展史》、《艺术的历程》),贡布里希,天津人民出版社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等,北京大学出版社《当代社会与文化艺术》,(英)伯尼斯·马丁,四川人民出版社《美的历程》,李泽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或文物出版社《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华夏美学》,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美学是什么》,周宪,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克莱夫·贝尔,江苏教育 出版社05复试录取情况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MFA)复试分数线:130100艺术学理论:总分不低于355分。130200音乐与舞蹈学:总分不低于335分。130300戏剧与影视学:其中电影文化研究总分不低于348分,余方向总分不低于340分。130500设计学:总分不低于335分。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硕士(专业学位MFA)复试分数线(日制专业学位MFA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MFA执行同一复试分数线):35102戏剧:其中戏剧(影视)表演总分不低于347分,音乐剧表演总分不低于342分,戏剧影视编剧总分不低于351分,戏剧导演艺术创作总分不低于337分,艺术管理总分不低于346分,社会表演学总分不低于348分。135104电影:影视导演总分不低于353分,影视摄制与录音不低于343分。135105广播电视:其中广播电视编导总分不低于350分,主持艺术总分不低于342分。135106舞蹈:总分不低于335分。135108艺术设计:总分不低于335分。06知名导师王栎:副教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中国舞专业民间舞教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纪检员;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高城:副教授,写作教研室主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本科93班毕业,2003年于中央戏剧学院攻读“戏剧影视编剧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师从黄维若先生,2006年获博士学位。参与《编剧理论与技巧》、《编剧概论》等上海市级重点课程建设。编剧演出作品有音乐剧《纯真年代》、 <空中的陶醉》、话剧 《完美世界--CEO幼儿园的童年游戏》、电影《过界》等。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编剧。王云:教授,1982年1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1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4年6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6年9月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现任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等。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学术专著: 《正义与义: <赵氏孤儿>的跨文化阐释》。学术论文: 《道教的承负说与袁枚的《子不语》》、 《正义与义在《赵氏孤儿》中的隐性冲突》、 《明清小说中超验性恶报情节的基本模式》、 《艺术正义是如何借助于宗教正义的:以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为主要样本的研究》等。研究方向:艺术理论和美学。

凤兮凤兮

2020考研:广播电视和戏剧与影视学调剂全攻略

一、学硕和专硕(一般情况下,报考学硕可以调剂学硕和专硕;专硕只能调剂专硕)学硕:1.电影学;2.广播电视艺术学;3.戏剧戏曲专硕:1.电影;2.广播电视;3.戏剧;4.戏曲;5.艺术(编导、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一般来说,艺术类专业间可以相互调剂,如广播电视也可以调剂到艺术设计,戏剧与影视学可以调剂到设计学等。总体来说,单跨学科难度较大,如果特别喜欢或者有相关功底可以尝试,但也不缺乏成功案例。二、邮件或电话、短信联系研招办和导师(大多数情况下联系研招办,导师次之。但也要尽量联系导师,提前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助力调剂)三、导师联系方式查询方式可以去意向学校官网、研招网、贴吧、考研帮、期刊论文、论坛、百度等查询。四、简历完美简历、多发、赢在预调剂。五、参考近三年国家线过了国家线和单科线,才有机会调剂,近三年国家线如下:End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整改

声侔鬼神

艺柏考研|影视类考研院校总结「北京篇」

从去年开始,大批综合类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取消了校考,改为直接看联考成绩或者联考成绩和高考文化分来择优录取。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下,国家对于艺考采取的临时举措也无一不在反应未来艺考改革的趋向。于是乎很多艺考落马的学生以及未来想要从事影视工作的学生,往往也都想通过考研重新去往喜欢的院校,或者是为自己的未来重新定向。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290万,比2018年的238万增加了52万,增长幅度达到21.8%,创下了十年来增长幅度的新记录。而到了2020年则是到了300万+,艺术考研人数直接到了这30万+。艺术类考研的火热趋势可见一斑。而近年来艺术类国家线一直在涨,各自主划线的院校的线也毫不示弱你追我赶,艺术类本科在持续扩招,艺术生群体的扩大也意味着未来艺术类考研的难度会越来越高。考研不同于艺考和博士生考试,院校、专业都只能选择一个,且专业课的领域内容垂直度非常高,对于跨考学生而言难度是相当之大的。这就更要求各位有志于考研的人,精确规划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之前柏老师专栏内容主要是以分析为主,总结式内容比较少,今天这篇文章为各位总结了北京地区影视传媒类可考研的院校,主要针对了戏剧影视文学、电影学、广播电视编导、导演等,最多涉及到数字媒体,而设计学、美术、音乐等专业因为不算是柏老师平日特别关注的领域,这类专业和其他地区的相关院校改日为各位推出。先说说为什么要首先分析北京地区的院校,第一是影视类强校大多集中于北京地区,第二是影视资源也同样集中于此处,所以大多数想影视类考研的学生大多会在这片院校里选择。这几所院校是——北电、中戏、中传、国戏、北师大、北大、北京城市学院、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类设计类音乐舞蹈类相关可考暂时不在本片总结范围内。)让我们来简单粗暴地总结下这几所院校——如果你未来研究的方向是电影相关,实践性是首位。那么首选北京电影学院、中传。如果你的未来研究方向是电影相关,学术性是首位,那么首选北师大、北大、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如果你的未来研究方向是戏剧相关,那么首当其冲考虑中央戏剧学院。如果你的未来研究方向是戏曲相关,那么首当其冲考虑中国戏曲学院。如果你非常看重院校的牌子,毋庸置疑你要选北大和北师大。如果只是想来北京,对自己的专业实力没什么信心,对院校等级没这么看重,请考虑北京城市学院。接下来我们对几个学校进行简单分析——北京电影学院2018年报考人数为2696名;2019年报名人数为3666名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的报名人数为3729人。报考人数最多的学院前三名分别为:导演系、文学系、管理学院2020年这三个系的报考人数为:753、660、402而这三个系的拟招生人数分别为:11、18、8这个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北电的考研难度可以说是这些院校里柏老师个人认为最大的,除了报考人数多,拟录人数少之外,对学生专业实力要求也极高。部分像导演专业和表演专业今年还有非常明确的本科专业要求,这也加大了竞争难度。作为一个全国知名的艺术类高校,北电的考研诱惑力不可谓不大。如果本科就学习影视相关的专业,希望考研可以更进一步,有更专业的平台和老师指导的话,北电肯定是第一首选。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报考传媒大学的考生人数为18638人,计划招收约1500人。总体报录比11.6:1。这个数据看到就想晕厥。如果说北电是电影领域的扛把子,中传就是电视领域的绝对王者。中传除了电视领域专业知名之外,其本身也是鼎鼎有名的211、985,竞争之激烈,完全配得上它的名号。而且中传有一点特别好的是,它本身除了电视类专业强之外,电影类的资源也很足。但是个人建议公共课太差的学生慎重考虑中传,因为真的要分蛮高。北师大国内知名师范类院校,且戏剧与影视学是和北大齐名的A+双一流,学术资源真的很好。2018年报考111人,招收14人,报录比是12.61%。2019年戏剧与影视学报考169人,招收19人,报录比达到了11.24%。北师大这两年的报考人数增长也很快,特别是这两年分出了几个电影专硕方向之后,竞争压力也上涨了不少。对于想要做电影学术的同学来说,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北大北大在国内的地位自然不用说,其学术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北大的全日制电影方向下分五个方向——影视及新媒体影像编导创作、商业电影投资与创意实践、影视剧创意策划及编剧、中外影视比较研究与新影像创作实践、非虚构与实验影像研究与创作。其实按照专业方向来看,也是有实践有理论偏重的。从2018年开始,北大取消了学术型艺术硕士,并且都改为了先面试再笔试的审核方式,筛选掉很大部分不符合它培养目标的考生。这就对跨考的、没有相关作品的考生大大提高了门槛,而对于本身实力就强的学生来说,真的是个特好的消息。但是北大的要分真心高。中央戏剧学院戏剧领域的扛把子。因其专业性强,在柏老师看来考试难度和北电不相上下。2019年报名1400人,整体报录比在18:1,2020年报名1700余人,整体报录比在11:1左右。报名人数最多的三个系:表演系342人(拟招收12统考生),戏剧教育系310人(招收46个统考生),电影电视系242人(招收19个统考生)。中国电影资料馆大多数人对电影资料馆不是很了解,因为它本身不是一个学校,而是一个研究机构,不开设本科方向,只招录研究生和博士生。和北电这样的学校相比,虽然同样都是针对电影领域进行教学,但是电影资料馆以学硕为主,基本都是做理论研究。所以想做电影研究,喜欢电影学的学生,特别是三跨的考生,完全可以将目标定在这里。2020年网络报名约400人,拟招收40人,报录比10:1。中国艺术研究院2020年艺研院网络报名人数4000余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电影资料馆一样,是学术研究机构;和电影资料馆不同的是,它所针对的领域更为广泛,戏剧戏曲美术设计都有相关专业招生。学术风气很好,理论好的同学不要错过!中国戏曲学院戏曲领域的兰博万——真不知道该如何介绍它。北京城市学院创建于1984年,是新中国第一所实行公有民办体制的新型高校。北城其实论院校的历史和等级,不算高。考试难度和以上几个学校比起来,低很多。跨地区想来北京学生的最爱之一。接下来我们根据专业来谈谈这几个院校——在招生目录中,经常能看到什么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啥的,容易搞昏头,而且很多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看起来是这么个专业领域,但是实际学校定位和研究方向与其学科名目比起来还是有所差距的。所以以下介绍的这几个专业和其定位,是按照实际教学研究定位来写的。主要总结了全日制专硕和部分学硕的内容,非全日制请各位自行查对简章。导演专业北电、中戏、国戏北电导演主要是影视导演,其中有一个纪录片方向的也是蛮不错的,主要做的是电影纪录片。中戏主要是戏剧导演,电影电视系后面标的是编导,但实际上学的东西个人觉得和导演没啥大差别。国戏自然是戏曲导演,方向里有一个戏曲影视导演,这个方向还是比较偏电影的。中传的「电影创作」「影视剧创作」方向感觉不好特别定义其所属专业科目,在此表格总结中将其挪出。其实北大全专五个方向下面也有一个专业有点导演的感觉,但是下分方向不久,不敢断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持续关注。北师大全专下面也有一个「电影制作」有点像,但是也暂时将其挪出这个总结表格。戏文专业广义的戏文是一个学科,这里专门指编剧类实践的戏文创作。北电、中传、中戏、国戏、北师大、电影资料馆、北大。相对来说实力强劲的还是推荐北电中戏。国戏的戏曲创作还是比较针对于戏曲文学的创作。电影学这里指的是电影理论、电影美学类的研究。这类专业一般以学硕为主。北师大、北大、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资料馆、艺术研究院。北师大的电影学硕在此只放图。广播电视编导中传、北师大、北京城市学院。北大也有,但放在了非全。以上就是关于北京地区影视类相关院校的总结,本来想给各位一起总结历年分数线之类的,但是工作量太大,第二是这两年各个院校研究生不管是专业方向还是招生人数、招生方式都有很大的调整,柏老师还是那句话——分高啥都好说。特别是这种影视类考研,有的时候公共课的拉分才是最致命的。此篇的写作本意在于很多学生来咨询本科毕业后想要进入影视行业的问题,也有很多艺考的学生四年下来对自己的学习现状很不满意,希望可以通过考研进入一个更高层次水平的平台,但往往因为规划得不细致,对院校梯度的不了解,考研屡次失败。就如开头所说的,考研报志愿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准备考研的初始,就要对这些可选择的院校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准备专业课和相关作品。2020年的考研国家线预计在4月中旬公布,望各位考生们一战上岸。也希望大三大四在规划考研的同学们,就好好准备你们的考研计划。找准目标,一次成功。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艺柏艺考中心;知乎@柏自立

除尘篇

戏剧与影视学_电影学方向考研推荐参考书目

#中国美院考研##电影考研##影视学考研##优塔教育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样式,并建立起现代电影工业。电影是随着电学、光学等现代科技的发展,融合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设计等多种艺术类精华而形成的综合性视听艺术形式。电影学是研究电影的创作与制作理论,电影发展历史,以及电影作为审美、文化等现象的科学,分为电影理论、电影史和电影评论三个部分。它要求运用多学科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审视电影本体和电影实践,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关于考研专业参考书,网上种类繁多,选择合适的参考书,可以快速入门,掌握考试重点内容,提高复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书目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电影(学)考研理论方向指定、推荐或选读参考书目大全。具有初复试通用、涵盖范围广、可读性强等主流教材书目特点。考生可根据自身学历背景、备考进度和阶段、院校属性及特点等进行部分针对性的选读参考学习等,请知悉。该书单由艺术考研联盟电影学方向老师汇总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3.《艺术学原理》,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广西师大出版社5.《谈美》,朱光潜,三联书店6.《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7.《美学原理》,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8.《什么是艺术》,(美)沃特伯格著,李奉栖译,重庆出版社9.《艺术:让人成为人》,(美)理查德·加纳罗著,舒予/吴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0.《艺术的故事》(美)贡布里希,范景中等译,广西美术出版社11.《导演思维》,[美]肯丹西格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2.《电影的观念》,[美]斯坦利梭罗门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3.《电影的创作过程》,[美]约翰霍华德劳逊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4.《视听:幻觉的构建》,[法]米歇尔希翁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5.《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6.《拍电影》,(美)琳恩·格罗斯/拉里·沃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7.《导演功课》,(美)大卫·马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8.《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美)悉德·菲尔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中国艺术批评模式初探》,蒲震元,北京大学出版社20.《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刘书亮,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1.《世界经典电影分析与解读》,潘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2.《当代欧美名片评析》,胡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3.《当代电影》杂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4.《中国无声电影史》,郦苏元、胡菊彬,中国电影出版社25.《西方电影史论》,邵牧君,高等教育出版社26.《中国电影理论史评》,胡克,中国电影出版社27.《电影美学》,姚晓濛,东方出版社28.《电影理论史评》,(美)尼克·布朗,中国电影出版社29.《影视艺术概论》,周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0.《电影批评》,戴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31.《中国电影史》,李少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2.《影视艺术史》,周星、王宜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3.《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4.《中国电影艺术史》,周星,北京大学出版社35.《经典电影理论导论》,[美]达德利·安德鲁,李伟峰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36.《电影基础理论》,陈晓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37.《纪录片怎么讲故事》,(美)希拉·柯伦·伯纳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38.《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39.《故事》,(美)罗伯特·麦基,中国电影出版社40.《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著,江苏教育出版社41.《世界电影史》,[美]大卫·波德维尔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42.《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德]本雅明著,李伟、郭东译,重庆出版社43.《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44.《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滨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